CT血管成像(精选10篇)
CT血管成像 篇1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64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 该项技术对于诊断脑部静脉畸形提供了新思路[1]。为了全面探究64层多层螺旋CT检查脑血管情况临床价值, 结合实际情况, 本文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9例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 全面探究使用64层螺旋CT对于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69例, 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 (43.5±8.4) 岁, 男45例 (65.22%) , 女24例 (34.78%) 。主要临床症状:头痛45例, 头晕24例, 呕吐16例, 癫痫发作9例。
1.2检查方法患者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层宝石能谱螺旋CT扫描机实施相关检查, 具体检查步骤为:为患者头部实施CT分层扫描, 后使用血管造影技术, 进行进一步检查。扫描层厚5 mm, 当完成检查后, 使用注射器, 对患者的肘静脉推注优维显 (德国拜耳公司) , 剂量60~80 ml, 速率4 ml/s。后对患者进行测试性小剂量团注术, 同时进行扫描工作。具体范围为颅底至颅顶。参数设定部位:管电流240 m A, 电压120 k V, 检查视野250 mm, 螺距为0.969∶1, 层厚0.625 mm[2], 在扫描时对患者注射对比剂碘普胺, 注射速度3.5 ml/s, 扫描的延时时间20~25 s。在完成扫描工作之后, 将相关数据传输到64层宝石能谱CT工作站, 使用相关软件, 对患者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检查, 同时实施多容积再现, 密度投影等工作, 检查结果应由具备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分析, 后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对比。对疑似脑血管疾病的69例患者设置颅脑血管成像参数进行扫描, 将采集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中采用MIP, MPR以及VRT对颅脑血管图像进行重建。69例均获得良好的影像学资料, 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判读。
2结果
69例疑似患者诊断结果:动脉瘤31例, 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0例, 脑动脉闭塞或狭窄3例, 颅脑肿瘤性病变2例, 烟雾病1例, 脑血管正常22例。
3讨论
脑血管肿瘤以及脑动静脉畸形是目前脑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疾病, 文献[3]表明, 这类疾病对于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 临床上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对于治疗不及时的患者, 就会导致患者疾病的预后不良, 主要会出现病残以及死亡, 临床上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受孕受精卵着床, 在胚胎开始发育的初期, 原始性的脑血管网由原始的脑血管内膜的胚芽转变而来, 按照遗传信息的调控不同部位的血管网分化成具有各自功能的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网等。最早的时候动脉与静脉是并行的, 并且二者相邻, 在两者之间仅仅被一层内皮细胞隔开, 如果此时该部位发育出现异常, 就会引起患者出现动脉、静脉直接相通的情况, 从而出现短路, 此时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就不需要经过毛细血管网, 加上异常发育生长的脑部动静脉与机体正常的血管组织结构不一样, 其中的平滑肌不完整, 此时在高血流量以及高速血流的冲击下, 异常发育的管壁上面较为薄弱的地方就会发生破裂, 因此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 这也是导致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病残以及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血管管壁及脉络的构筑特点和患者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检测和分析是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展开诊断以及治疗的前提, 主要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数据包括患者病变的准确位置、血管巢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的诊断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等[4,5]。从本次的研究看出, 69例患者得到了清晰的影像, 患者的载瘤动脉和邻近的血管分支结构清晰可见, 科学直观,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检测中有10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说明此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畸形血团, 帮助医生判断是一支或多支引流静脉, 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最准确的影像参考。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一次检测便能够检查全脑的情况, 技术安全、无创、快速, 并且检查精准, 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在本次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能够看出, 对于疑似脑部疾病患者, 在其临床检查中使用64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能够得出满意效果, 该方法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等特点。MIP以及VRT是对患者血管进行后处理的重要依据, 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伟东, 董玉姝.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2) :134-135.
[2]钱根年, 李天然, 高荣光, 等.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5 (1) :46-47.
[3]马晓晖, 孙英彩, 李石玲, 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2) :154-156.
[4]钱根年, 陈自谦, 李天然, 等.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4 (6) :413-416.
[5]黄展坤, 吴梦楠, 刘松青.多层螺旋CT减影去骨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7) :28-29.
CT血管成像 篇2
【摘 要】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研究,对其CT灌注成像资料和CT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经比较,镜像区与患侧的CBV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CBF水平高于患侧,MTT低于患侧,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不同分期的CBV无明显差异,但Ⅰ期的CBF高于Ⅱ期,而Ⅰ期MTT低于Ⅱ期,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③经比较,CT血管造影显示,有43例为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37例异常,阳性率为86.05%;CT血管造影显示,有13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4例异常,阳性率为30.7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流动力学诊断中,CT灌注成像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在对病因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二者联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适合临床进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05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Methods The data of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CT angiography of 56 TIA cases were analyzed.Results By comparison, the image area and ipsilateral CBV.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ut the level of CBF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ffected side,MT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ffected sid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In comparison,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periods of CBV, but the CBF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tage II, MT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tage II,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The comparison of CT angiography showed, 43 cases of responsibility vascular stenosis.CT perfusion imaging had 37 cases of anomaly,the positive rate was 86.05%; CT angiography, 13 cases, vascular stenosis,CT perfusion imaging,4 cases were abnormal,the positive rate was 30.77%.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P< 0.05).Conclusion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f hemodynamics diagnosing, CT perfusion imaging technology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etiology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disease,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high accuracy, combined with two methods has very important value and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CT Perfusion Imaging;CT Angiography;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短暫性脑缺血发作主要是指脑部组织暂时性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的一种神经功能异常,但在1天内会恢复正常,而且不会产生后遗的神经功能障碍。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约有超过3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逐渐发展成为缺血性脑卒中,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1-2]。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有很多学者认为该病和脑动脉的局部微血栓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上述两方面因素都会导致局部脑组织在短时间内出现血液供应不足,引发神经功能异常[3]。因此,对短暂性脑缺血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意义,笔者随机选取了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6例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36例,女20例;最小年龄为52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58.63±9.21)岁。临床表现:椎-基底动脉系统26例,颈内动脉系统30例。发作持续时间:28例在10~30分钟之间,17例在0.5~1小时之间,11例超过1小时。发作次数:32例≤3次,剩余24例>3次。
1.2 纳入标准[4] 本次研究对象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②经颅脑CT扫描显示,没有发现颅内出血;③经核磁共振诊断,均未发现和本次疾病损伤相关的责任病灶;④患者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同意书参与。
1.3 排除标准 凡具有以下任一条件者,需剔除研究范围:①存在相关的责任病灶,且遗留有神经功能障碍;②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③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功能减低;④碘过敏试验呈阳性反应;⑤有出血疾病史或者为出血体质;⑥不愿意参与研究者。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灌注成像和血管造影一站式检查,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发作后的7d内接受检查,检查前6小时禁食禁水,行碘过敏试验。使用智速版16排螺旋CT(GE Brightspeed Elite Select),血管造影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信冠SEACROWN Zenith-C11自动推注)。①CT灌注扫描:行平扫,以OM线(眶耳线)作为起始的扫描层面,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250~300mA,层厚/层间距设置为5/5mm,矩阵参数为512mm×512mm,FOV(扫描视野)为25cm。②CT灌注成像:在平扫的图像中,将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基底节层面作为感兴趣层面,而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将脑桥层面作为感兴趣层面,然后经肘静脉快速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剂量为45ml,注射速率为3~4ml/s,然后采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延迟5秒,33秒采集数据。③CT血管造影:在CT灌注5分钟后进行,经肘静脉注入碘佛醇,注射速率为3~4ml/s,然后采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采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头顶。
1.5 观察指标 分析本组患者的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造影图像资料,具体方法为:将原始数据输入ADW4.6影像工作站,由3名经验丰富(≥5年)的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然后共同分析,形成统一意见。其中CT灌注成像图像的主要观察指标为CBF(局部脑血流)、CBV(局部脑血容量)和MTT(平均通过时间),经镜像测量两侧的参考数值。将脑局部微循环的变化作为分期依据,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Ⅰ期和Ⅱ期。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侧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 经比较,镜像区与患侧的CB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BF水平高于患侧,MTT低于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分期患侧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 经比较,不同分期的CBV无统计学差异,但Ⅰ期CBF高于Ⅱ期,MTT低于Ⅱ期,均存在明显统计学(P<0.05)。见表2。
2.3 CT灌注成像和血管造影阳性率比较 经比较,CT血管造影显示,有43例为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37例异常,阳性率为86.05%;CT血管造影显示,有13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4例异常,阳性率为30.77%;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CT灌注成像技术是一种对器官的血流量进行医学计算的数据处理技术,包含了多个灌注参数[5]。采用该方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准确反映出不同微循环水平下的脑灌注情况,但是其局限性在于不同的参数对缺血的敏感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CT灌注成像可以在脑血流速度发生变化,局部微血管尚无代偿性扩张时,通过MTT等指标的延长来表示脑血液动力学的异常,所以MTT被认为是显示脑灌注损伤的较敏感指标,可以早期发现脑缺血性病变[6-8]。
CT血管造影是一种非介入性血管成像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可较准确地评价动脉狭窄程度,部位和侧枝循环等情况[9-10]。在本次研究中,CT血管造影显示,有43例为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37例异常,阳性率为86.05%;CT血管造影显示,有13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4例异常,阳性率为30.7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血管造影可见责任血管是否存在狭窄。
综上所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流动力学诊断中,CT灌注成像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在对病因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二者联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世霞,王东,黄维星,等.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和彩超联合应用于TIA患者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08):1002-1006,1010.
[2]周桂龙,姚立正,钟建国,等.CT平扫联合灌注成像及CT血管造影在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01):138-140.
[3]徐方元,陈爽,关颖,等.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血管成像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07):1370-1373.
[4]陈婷,郭大静,赵建农,等.全脑CT灌注成像在短暫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初步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3):2512-2515.
[5]于涛,李忠南,桑雅荣.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09):18-19,21.
[6]赵一平,李松柏,张贺,等.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01):12-17.
[7]刘丽,周慧杰.不同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头颈部CT血管造影的临床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20(02):56-59.
[8]董亚贤,尧慧燕,石红婷,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23(07):717-721.
[9]甘甜,张建功.64排螺旋CTA对颈部动脉易损性斑块的相关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05):507-508.
[10]于桂玲,廖泷.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5,29(05):272-273.
CT血管成像显示椎动脉解剖变异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01~2010-01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693例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 其中114例椎动脉为起源变异和 (或) 走行变异, 男62例, 女52例;年龄42~86岁, 平均 (62.74±11.44) 岁, 主要临床症状是头晕、头痛、肢体乏力、麻木等。
1.2仪器与方法采用Light Speed VCT XT 64层螺旋CT扫描仪和Ulrich Missouri双通路数控高压注射器, 18G静脉留置针。患者取仰卧位, 扫描方向为足侧向头侧。扫描参数:管电压100~120 k V, 管电流500~650 m A, 准直64×0.625 mm, 层厚0.625 mm, 螺距0.516︰1, 转速0.4 s/r, 矩阵512×512。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350 mg I/ml及生理盐水各20 ml以5.0 ml/s经肘正中静脉注射, 于颈3~4椎间隙平面行同层动态扫描, 得到颈内动脉触发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及峰值时间。根据峰值时间决定扫描触发时间, 从主动脉弓下1.0 cm至颅顶包括Willis环行空间位置相同的平扫和动脉期扫描, 扫描开始时以5 ml/s注射55ml对比剂, 再以相同速度注射40 ml生理盐水。2次扫描参数完全相同, 分别获得平扫及增强图像。
1.3 图像后处理将数据传送到AW 4.4 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使用动脉期及减影后的图像, 采用容积再现 (V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曲面重组 (CPR) 和高级血管分析 (AVA) 等后处理技术, 通过三维旋转调整观察角度, 并结合原始轴位图像观察双侧椎动脉的起源变异及走行变异情况。由1 名主治医师和1 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观察和记录双侧椎动脉起源及走行显示情况, 意见不一致时协商达成一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 软件, 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相关性采用 χ2检验, 并计算比值比 (OR) 及其95% 置信区间 (CI) ,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椎动脉起源变异的发生率及起始部位114 例中, 67 例双侧椎动脉均起源于锁骨下动脉, 47 例单侧椎动脉起源变异 (表1) , 起源变异的发生率为6.78% (47/693) , 血管发生率为3.39% (47/1386) 。其中2 例仅有起源变异 (图1) , 45 例同时具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 (图2) 。
图1男,61岁,椎动脉起源变异。VR示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箭,A),右椎动脉起源正常(箭头); CPR示双侧椎动脉均从颈6横突孔进入,走行正常(箭,B、C)。L-VA:左椎动脉;R-VA:右椎动脉
2.2 椎动脉走行变异的发生率、走行部位114 例中, 2 例双侧椎动脉均从颈6 横突孔进入, 走行正常;112 例一侧或双侧椎动脉分别从不同的颈椎横突孔进入, 走行变异的发生率为16.17% (112/693) , 血管发生率为9.31% (129/1386) (表2) 。45 例同时具有起源和走行变异的类型见表3。
图2 女,66岁,椎动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VR示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箭,A),右椎动脉起源正常(箭头,A);CPR示左椎动脉从颈4横突孔进入(箭),左椎动脉走行变异(B);CPR示右椎动脉从颈6横突孔进入(箭,C)。L-VA:左椎动脉;R-VA:右椎动脉
图3 男,54岁,椎动脉走行变异。VR示双侧椎动脉均起源于锁骨下动脉,起源正常(A);CPR示左椎动脉从C6横突孔进入(箭,B);CPR示右椎动脉从C4横突孔进入(箭),右椎动脉走行变异(C)。L-VA:左椎动脉;R-VA:右椎动脉
2.3 椎动脉同时具有起源和走行变异的统计分析起源变异病例中, 走行变异的发生率为95.74% (45/47) ;未发生起源变异病例中, 走行变异发生率为10.37% (67/646) , 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5.67, P<0.05) , 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关联强度OR为194.44, 95% CI为46.13~819.67。见表4。
3 讨论
3.1 椎动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的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 91.67% 的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 95.83% 的椎动脉从第6 颈椎横突孔进入[8]。椎动脉还可以起源于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或发自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如甲状颈干, 也有自主动脉弓和锁骨下动脉双来源者。左椎动脉起源变异较多见[9], 起源于主动脉弓者约占3.2%~4.2%[10,11], 最常见的是左椎动脉起源于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的主动脉弓, 本组该类起源变异的发生率为6.20% (43/693) 。由于主动脉弓内的压力高于锁骨下动脉, 起源于主动脉弓的椎动脉的血液供应可能比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的椎动脉充足。如果椎动脉阻塞, 主动脉弓内的压力也可能成为促使椎动脉形成动脉瘤或破裂的原因之一[12]。
椎动脉进入颈椎横突孔者位置, 以第6 颈椎横突孔最多, 进入其他颈椎横突孔少见, 称走行变异。椎动脉进入横突孔位置的变异在健康人的发生率约占5.0%[13], Bruneau等[14]对250 例患者双侧500 根椎动脉行MRA或CTA检查, 发现椎动脉走行变异的发生率为7.0%。正常型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 进入第6 颈椎横突孔 (95.83%) [8]。本组中走行变异的发生率为16.17%。走行变异的椎动脉在前斜角肌、颈长肌及头长肌之间穿行的距离相对增加, 以上肌肉收缩挤压椎动脉, 使椎动脉痉挛, 同时其位置变浅, 易受寒冷刺激, 这些因素均可以影响血管内的血流, 增加后循环缺血发生的概率[15]。由于本组研究对象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走行变异的发生率为健康人发生率5%[9]的3 倍左右, 因此走行变异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此外, 椎动脉的主干在组成椎-基底动脉的同时发出小动脉分支营养脊髓颈段, 从第5 颈椎横突孔以上进入的椎动脉发出的小动脉分支比正常走行的椎动脉发出的分支少, 可能影响对脊髓颈段的营养支持。
3.2 椎动脉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相关性本组45 例 (39.47%) 椎动脉同时具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 椎动脉起源变异是否会诱发走行变异、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需要进一步研究。刘银社等[6]认为椎动脉起源变异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走行变异, 但大多数文献仅提到在发现椎动脉起源变异的同时发现走行变异的情况, 并未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17,18]。因此, 本研究把全部变异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之间的相关性, 发现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5.67, P<0.05) , 说明起源变异病例走行变异的发生率高于未发生起源变异的病例;OR值的大小反映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关联强度, 本组OR为194.44, 表明起源变异 (暴露因素) 和走行变异 (发病) 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 起源变异是引起走行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3.3 椎动脉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 发育成椎动脉的背外侧支与参与合成主动脉弓的背主动脉主干之间未发生萎缩或中断而成, 其合成的椎动脉最后转变成主动脉弓的分支[17]。由于与背主动脉相连的7 对节间动脉从相应的椎间隙进入横突孔, 因此发育异常的椎动脉就产生了不同的走行变异。椎动脉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之间存在相关性, 起源变异是导致走行变异的重要因素。此外, 有学者认为在胚胎时期横突孔发育不良, 可以使椎动脉不进入该横突孔而绕行, 如横突孔的先天性狭窄或闭锁, 可以出现椎动脉起源变异[19,20]。起源变异的椎动脉容易受颈部肌肉的刺激或压迫, 导致后循环缺血;走行变异的椎动脉较正常侧管径窄, 阻力高, 血流速度低, 这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时椎动脉呈痉挛性缺血表现相同, 若两者同时发生, 则会增加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 一侧椎动脉起源及走行变异不会造成显著的椎动脉系供血不足, 但当对侧椎动脉受到多种因素刺激痉挛缺血时, 异常侧椎动脉不能代偿, 继而出现一系列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表现为眩晕、偏头痛、耳鸣、听力减退和耳聋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行CTA检查, 发现有椎动脉起源变异时, 需要进一步观察有无走行变异, 反之则提示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可能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同时, 椎动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也增加了脊柱、神经外科及介入治疗手术的危险。
简述多层螺旋CT心脏成像技术 篇4
【摘要】冠心病是心血管病常见病之一。尽管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準”;但它是一项有创检查,且有一定危险性和价格昂贵,患者不宜接受,故不宜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手段。随着多层螺旋CT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提高,MSCT冠状动脉成像成为筛查冠心病的常规手段之一。但有着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问题,心脏CT成像技术成为决定图像质量及诊断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螺旋CT 冠状动脉 成像技术
1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一般分为左、右两支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LM)由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组成。左主干长短不一,一般为1-3cm,个别人无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状窦。其又有分支如对角支、钝缘支等。右冠状动脉(RCA)分为圆锥支、窦房结支、右室支、后降支、左室后侧支及房室结支。
2 冠脉CT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合人群:不典型的可疑冠心病患者、评价胸痛患者时,心电图不确定或不可读且不能做运动试验者、进一步评估钙化积分超过400的患者、评估计划进行像瓣膜手术的非冠脉心脏手术患者、不愿做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可用冠脉CT成像来评价病变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1]。
禁忌人群:心率控制不佳或有起搏器者、有严重动脉钙化、与造影剂有过敏反应患者、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患者、甲亢及妊娠患者、对于频发早搏或者心率相对不齐者,应列为相对禁忌[2]。
3 冠脉CT成像技术
3.1 扫描前准备
a.行冠脉CT前,应先预约,同时排除禁忌症,并告知此检查须有家人陪同。
b.叮嘱病人在检查前4h内禁食,于检查前30min到达检查室,听从医师安排,静坐以稳定心率。
c.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检查过程以及对比剂可能引起的反应。让家属认真阅读增强检查同意书,并保留其有效的联系方式。
d.在心电监护(如图1)后,扫描前,心电监护后,应先训练患者,在平静状态下能够屏住呼吸15s,心率维持在75次/分以下者,满足行冠脉CT条件。不满意者可口服美托洛尔50-100mg,使其心率下降至条件内。如还不满足,可给予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500μg/kg或美托洛尔5mg静脉注射[3]。对于心率波动大者,必要时给予吸纯氧,流量为2-4L/min。
e.对比剂选择,由于冠状动脉的特点是弯曲而细长,其分支和远端血管直径小于3mm。每ml含碘300mg和320mg由于浓度相对较低,不利于现实那些小分支;每ml含碘350mg和370mg可以显示;但是造影剂首次经肘静脉回流至右心房时,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产生强烈伪影,每ml含碘370mg更为明显。综合考虑,每ml含碘350mg的造影剂更适合于冠状动脉造影。
3.2 冠脉CT扫描:以我院64排 GE LightSpeed VCT为例。
a.选取病人信息,选择心脏扫描程序。此时会有心率曲线显示;如屏幕上未有心率图像,可点击门控“Gating Check BMP”来显示即时心率。
b.扫描前3min,可给予病人硝酸甘油,使其舌下含服,这样可以使冠状动脉扩张,从而达到更好的检查效果。
c.扫描定位像,通过正、侧双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为心脏上方(心底部)至心脏下方(心尖部)。通常为隆突下1cm至左隔下2cm。
d.然后进行峰值测定。选取左冠状动脉开口层面,把监测定线定于此处。行对比剂4 影响冠脉CT成像的因素
4.1 心率。主要影响有心率过快和心率不齐两个方面。正常成人的平均心率约为75次/分,即一个心动周期约为800ms,其中心房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约为100ms和700ms,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约为300ms和500ms,心房和心室的共同的舒张期约为400ms。虽然多层螺旋CT最高图像时间分辨率可达40ms左右,但仍然不足以在全部心动周期之内完全消除冠状动脉的搏动伪影。因此,通常把重建设定在R-R期间运动幅度相对较弱的心室舒张中期来重建图像。心率控制对冠状动脉成像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高杰等发现[6]当较快心率(大于75)时,可出现明显心脏搏动伪影,造成图像不连续。
4.2 数据重建技术。多数研究认为,在50%-70%的R-R期间重建图像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冠状动脉的观察;这个时期正好处于舒张中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选择50%-70%的R-R期间重建,配以各种重建方法,如: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s,MPR)、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容积重现或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VR)等。
5 冠脉CT技术前瞻
5.1 提高时间分辨率。在机架转速无法提高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技术叫做多扇区算法技术进行补偿[7]。当一个心动周期内的扫描投影数据不足180°时候,采集到的投影数据是一个小于180°的扇区。可以采集存下一个心动周期内同一层面同一时相的另一个扇区的投影数据,然后把2个扇区的投影数据合并成180°扫描原始数据进行重建。但是,采用多扇区重建,会使心脏总扫描时间过长,患者辐射剂量增大;同时,心律变化机会也大,使多扇区的同步时相偏离。会产生更大的运动伪影。这是多扇区重建技术的缺点。
5.2 低剂量扫描技术。如ECG管电流调制[8],在心脏成像技术过程中,依据ECG信号,在收缩期降低80%左右的射线剂量。舒张期采用正常剂量,患者在有效剂量较低条件下实现冠脉成像和心功能检查。
结语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已经成为目前无创性检查冠心病的主要依据,对明确冠心病诊断、动脉狭窄等具有明显优势;冠脉CT技术在这其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应用这门技术,医护人员要与时俱进,了解更多、更好的新知识,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红迁.赵希鹏.鲍海华.冠状动脉CTA的基本概述、冠脉的变异及狭窄[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6):94-96.
[2] De Feyter PJ,Nieman K.New coronary imaging techniques:what to expect.Heart,2002,87:195—197.
[3] Schroeder S,Kopp AF,Kuetter A,et al.Influence of heart rate on vessel visibility in 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using new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experience in 94 patients.Clin Imaging,2002,26:106-111.
[4] 顧 欣.冯凯琳.VCT XT 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方法[J].Journal of Computed Tomography,2009,10(1):2-5.
[5] 张森.杜湘珂.李剑颖.心电图调制电流对于容积CT心脏扫描图像质量及曝光剂量影响的评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74-976.
[6] 高杰.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24-225.
[7] 綦维维.武 靖.杜湘珂.等.64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检查质量控制和扫描参数优化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l322-1325.
[8] 钱晓凌.陈万凯.叶剑锋.X射线剂量及GE VCT低剂量技术[J].医疗卫生装备,2011.9:115-116.
CT血管成像 篇5
关键词:超早期脑梗死,全脑灌注,多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超早期脑梗死较常见,患者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一般发病后6h内视为超早期。有资料显示,起病12h内为超早期[1]。因此,在患者发病后6h内做出正确诊断极为关键,将直接影响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情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多层CT灌注成像已经能够对人体的脑组织血供进行定量分析和器官微循环功能成像。本文对全脑灌注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属临床疑似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30~67(46.23±6.68)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头痛、四肢及身体感觉麻木。
1.2 方法
均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h内进行CTA、全脑灌注成像以及脑部CT检查,1周后进行常规多层螺旋CT复查。具体方法:(1)使用CT扫描仪进行常规扫描,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初步CT扫描结果,判断患者脑部血管灌注层面水平基础,通常选择扫描患者的脑基底节水平层面,对患者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及后动脉血液供应情况进行全面扫描,然后静脉注射40ml非离子型碘造影剂[2]。对160mm范围内进行连续1min的高速扫描采集,扫描层厚度为0.63mm,并通过脑血管灌注专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所采集到的数据[3]。(2)大脑基底节部水平灌注图像,采用ACA输入动脉,流出静脉区域是上矢状窦,获取大脑容积、脑组织局部血流量、血液平均通过时间和血流最高值时间的灌注参数图[4]。(3)采用CTA扫描仪通过头部OM基准线,对颅底部枕骨大孔至颅骨顶部进行扫描,条件是0.625mm的准直器宽度、0.625mm的层间距容积,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部静脉注射100ml造影剂,采集扫描时间由自动跟踪技术自行判断,通过最大强度投影、容积再现与CT仿真血管内窥镜进行三维处理[5]。
1.3 评价方法
将患者脑部血管灌注参数图与普通头颅的CT影像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患者接受治疗并进行复查的情况全面客观分析。CT影像表现为密度较低的是缺血核心部位,其周边是缺血半暗带,大脑双侧半球的相关位置是正常对照范围,结合脑部缺血区域面积大小,通过手动选取相关感兴趣范围,但尽量不要触及脑血管和脑沟[6]。
2 结果
通过常规CT扫描后,32例为疑似脑缺血病变,88例未发现异常;全脑灌注图像显示,与患者临床表现相关的脑缺血部位均出现程度各异的梗死灶,患者大脑容积和脑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较多,大脑血流速度降低;通过CTA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闭塞1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2例,基底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狭窄8例。
3 讨论
CT灌注成像技术显著特点为安全可靠、简单易行、高敏感度和速度,可发现患者脑组织内细微的血液流动状况及其变化,直观辨析是否存在超早期脑缺血病和缺血半暗带,及时指导临床治疗。对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而言,脑血管CT灌能够明确缺血半暗带的具体区域,进而确定栓塞范围及血管,根据脑组织区域内脑微血管管腔的闭塞程度,判断血管微循环障碍脑组织梗死与否,对临床评估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7]。本研究所选患者经常规CT扫描后,32例为疑似脑缺血病变。行全脑灌注成像显示,120例患者均出现程度各异的梗死灶,患者大脑容积和脑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大脑血流速度降低;CTA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闭塞1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2例,基底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狭窄8例。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中采用CTA联合全脑灌注成像能够准确预测缺血半暗带,进而提示患者预后,可为临床诊断超早期大脑梗死、缺血范围及其程度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亚男,高培毅,张东,等.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3,8(2):93-99.
[2]郭丰玉.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11-113.
[3]曹芹.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165-166.
[4]吴振刚.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以及灌注成像在脑梗死前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150-151.
[5]李海艳,周菲,田锋,等.640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对脑梗死前期诊断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5):32-33.
[6]占鸣,徐亦生,陈军法.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前期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86-88,161.
CT血管成像 篇6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脑血管造影术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 是以基底动脉 (BA) 和 (或) 椎动脉 (VA) 扩张延长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的、潜在的脑血管疾病[1], 该病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多样, 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近年来, 随着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 及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关研究报道渐多, 但仅有少数文献提及VBD的影像学表现特点[1,2,3,4], 且观察不全面。本研究旨在通过CTA观察并系统描述VBD的影像学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01~2013-03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就诊的47例VBD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11例;年龄44~84岁, 平均 (63.9±6.3) 岁。患者均符合VBD影像学诊断标准[1,5], 即BA和 (或) VA直径>4.5 mm;BA长度>29.5 mm或横向偏离>10 mm;VA颅内段长度>23.5 mm或其任意一支偏离>10 mm。排除BA和 (或) VA明显狭窄或闭塞, 合并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后颅凹肿瘤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后循环功能障碍或脑干压迫症状, 如头晕 (25例) 、猝倒 (7例) 、面肌痉挛 (5例) 、共济失调 (5例) 、偏身感觉异常 (3例) 、抽搐 (1例) 和三叉神经痛 (1例) 等。颅脑CT或MRI平扫诊断后循环供血区脑梗塞36例, 脑出血3例, 脑积水2例, 正常6例。18例有长期吸烟史 (男16例, 女2例) , 12例有高血压病史, 5例有糖尿病病史, 3例有肥胖症。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机,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 管电流50 m A, 层厚2 mm, 速度0.5 s/r, 螺距0.8, 视野24 cm×24 cm, 矩阵512×512。采用对比剂碘海醇 (350 mg I/ml) 注射液, 经高压注射器经右前臂静脉注射, 剂量为1.5 ml/kg, 速度3.5~4.0 ml/s, 采用对比剂动态监测自动触发扫描, 感兴趣区置于主动脉弓处, 阈值设定为100 Hu, 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顶结节。图像处理采用Vitrea 5.2后处理工作站, 获取容积重组 (VR) 和最大密度投影 (MIP) 图像, 重组层厚1 mm, 层距1 mm。在VR图像上行枕部冠状切割, 充分暴露BA及VA。
1.3 BA、VA颅内段直径、长度及偏移度测量
利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中的距离测量工具测量:①直径, 在横断面分别测量BA和 (或) VA直径[5];②长度、偏移度, BA长度为BA起点至顶点的距离, 偏移度为BA横向偏离其起始点到顶点之间的垂线的距离;VA颅内段长度为VA入枕骨大孔处至BA起点的距离, 偏移度为VA任意一支偏离其颅内入口到BA起始点之间的距离[1]。本组对BA或VA颅内段走行近似直线者直接按上述标准测量其长度, 对走行迂曲者, 因其长度测量不易掌握而采用偏离度>10 mm作为延长标准。见图1。
2 结果
2.1 VBD的表现形式
47例中, VBD有5种表现方式。①单纯BA式 (8例, 17.0%) :表现为单纯BA扩张延长, 偏离6例, 无偏离2例, 双侧VA颅内段正常 (图2) 。②BA+单侧VA式 (30例, 63.8%) :分为BA+左侧VA式 (22例, 46.8%) 和BA+右侧VA式 (8例, 17.0%) 。BA和单侧VA颅内段均无偏离2例, 均有偏离28例, 其中一侧VA颅内段向对侧骑跨22例 (图3) 。③BA+双侧VA式 (5例, 10.6%) :BA和VA颅内段均无偏离2例, 3例偏离均伴有一侧VA颅内段向对侧骑跨 (图4) 。④单侧VA式 (2例, 4.3%) :左侧VA式和右侧VA式各1例, 均有一侧VA颅内段向对侧骑跨, BA偏离延长但无扩张 (图5) 。⑤双侧VA式 (2例, 4.3%) :表现为双侧VA颅内段扩张延长, 向同侧或对侧偏离, 1例一侧VA颅内段向对侧骑跨, BA直径在正常范围 (图6) , 1例偏离延长。
图1 BA、VA颅内段偏移度测量方法。线M:枕骨大孔与斜坡中线;线T:BA顶点 (箭头) 水平线;线C:BA起点 (箭) 水平线;线H:T、C线之间的垂线;线D1:BA偏离距离;线LL:左侧VA颅内段入口与BA起点间的连线;线RL:右侧VA颅内段入口与BA起点间的连线;线D2:右侧VA颅内段偏离距离;线D3:左侧VA颅内段偏离距离。本例为BA+双侧VA式
图2患者女, 44岁, 单纯BA式。BA扩张延长, 无偏离 (箭) , 双侧VA颅内段无扩张延长或偏离 (箭头)
图3患者男, 49岁, BA+单侧 (左) VA式。BA扩张并向右偏离延长 (箭) , 左侧VA扩张、向同侧偏离延长 (箭头) , 右侧VA无扩张, 向左骑跨 (星号)
图4患者女, 70岁, BA+双侧VA式。BA扩张延长、无偏离 (箭) , 左、右侧VA扩张, 分别向同侧偏离延长 (箭头) , 右侧VA向左侧骑跨 (星号)
图5患者女, 64岁, 单侧 (右) VA式。BA无扩张延长 (箭) , 右侧VA扩张, 向同侧偏离延长并向左侧骑跨 (箭头) , 左侧VA无扩张延长
图6患者女, 68岁, 双侧VA式。左、右VA扩张延长, 左侧VA向右侧骑跨 (箭) , 右侧VA向同侧偏离 (箭头) ;BA无扩张, 向右偏离。双侧VA管壁多发硬化斑 (星号) (注:以上图像为后面观, 左右相反)
2.2 BA或VA直径、长度、偏离度测量
BA扩张43例, 直径 (4.94±0.28) mm。BA延长46例, 其中2例为单侧VA式, 1例为双侧VA式, BA仅延长而无扩张;近似直线延长6例, 长度 (32.10±1.84) mm;迂曲偏离延长40例 (85.1%) , 偏离度 (12.64±1.84) mm, 其中偏右23例 (48.9%) , 偏左17例 (36.2%) 。VA颅内段扩张并延长39例46根, 直径 (4.92±0.11) mm;近似直线延长4例6根, 长度 (24.22±0.52) mm;迂曲偏离延长35例 (74.5%) 40根, 偏离度 (12.36±1.86) mm, 其中向同侧偏移7例 (14.9%) 8根, 向对侧偏移并骑跨28例 (59.6%) 32根。见表1。
注:“-”表示BA、VA直径或偏离度在正常范围。“*”数字表示左侧VA向右侧偏离骑跨数, “_”数字表示右侧VA向左侧偏离骑跨数, 无标记的数字表示VA向同侧偏离数
3 讨论
VA、BA及其分支共同构成椎-基底动脉系 (也称后循环) , 主要供应脑干、小脑、颞叶底面及枕叶内侧面等。VBD是指某种因素导致BA和 (或) VA颅内段扩张延长或偏移达到一定程度后, 压迫脑干及邻近颅神经而产生诸如反复头晕、面肌痉挛、偏侧感觉异常、三叉神经痛、共济失调等后循环机能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5,6,7,8,9]。部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 常无明显症状, 为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1,10]。常规CT或MRI可发现后循环供血区脑梗塞或出血征象, 少数有脑积水[11,12]。VBD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认为与先天性异常和后天获得性因素有关, 前者指椎基底动脉内弹力膜及平滑肌缺乏, 血管壁在长期血流冲击下扩张迂曲, 血流动力学改变, 导致血栓形成和微栓塞[1,6,13,14];而后者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的血管壁退变有关[6]。研究表明, 男性、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均可能是VBD发生的危险因素[14,15,16,17,18]。
正常情况下, BA、VA的直径、位置及长度可因性别、种族等因素不同, 先天性变异也较多, 这些差异使VBD的诊断变得困难[19,20]。目前, VBD的影像学诊断均基于Smoker等[5]对VBD的定义以及Ubogu等[1]制订的半定量标准, 理论上应有单纯BA式、BA+单侧VA式、BA+双侧VA式、双侧VA式、单侧VA式。这些表现形式在本组均能观察到。国外一组采用MRA诊断的45例 (白种人22例, 非洲裔美国人23例) VBD患者中, 单纯BA式最多 (40%) , 其次为双侧VA式 (22%) 、单侧VA式 (18%) 和BA+双侧VA式 (16%) , BA+单侧VA式最少 (4%) [1]。李润涛等[3]报道16例VBD有4种表现形式, 即单纯BA式 (2例) 、BA+单侧VA式 (10例) 、BA+双侧VA式 (2例) 、单侧VA式 (1例) , 其中骑跨型7例。冉繁德等[4]报道33例VBD患者中, 有单纯BA式 (13例) 、BA+单侧VA式 (15例) 和BA+双侧VA式 (5例) 3种表现形式。杨运俊等[2]总结10例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的VBD也发现上述5种形式, 虽因例数少不足以说明各种表现形式的发生率, 但其在各种VBD表现形式的基础上, 根据一侧VA是否跨过中线到达对侧, 提出了单纯型 (4例) 和骑跨型 (6例) 的判定方法。国内文献报道的各式VBD的发生率大小依次为:BA+单侧VA式>单纯BA式>BA+双侧VA式>单侧VA式或双侧VA式[3,4]。国外文献报道的则为:单纯BA式>双侧VA式>单侧VA式>BA+双侧VA式>BA+单侧VA式[1]。本组BA+单侧VA式最多见, 占63.8% (BA+左侧VA式占46.8%, BA+右侧VA式占17.0%) , 单纯BA式占17.0%, BA+双侧VA式占10.6%, 单侧VA式和双侧VA式各占4.3%, 与国内文献报道接近[3,4], 但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结果差别较大[1], 这可能与种族差异或不同的检查方法有关。本组发现28例 (59.6%) 骑跨式, 可认为其是VBD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CT血管成像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搜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共100例行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44例,年龄12~75岁,中位年龄49.3岁。
(2)仪器及扫描方法。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层螺旋CT机行仰卧位扫描。参数:扫描速度0.5 s/圈、准直器宽度2 mm、螺距3.5,使用碘普罗胺370(优维显),由高压注射器从肘前静脉注入,注射速率3~5 m L/s、注射总量100~150 m L。扫描范围包括T6~L5平面,均采用自动触发系统控制螺旋扫描的启动。获得的原始数据采用0.625 mm层厚、0.625 mm层距进行横断面影像重建(其范围主要在主动脉及脊柱周围),重建图像通过GE ADW4.4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T)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
2 结果
100例患者中腰动脉显示情况:腰1~4动脉显影数778支,其中,7支截断性不显影(图1),另有22支未见显影(图2)。752支起源于腹主动脉背侧,26支为左右支共干(图3)。
(1)腰动脉主干的开口直径及腰动脉与脊柱的关系腰动脉开口内径,见表1,腰动脉与腰椎体、腰椎间盘平面对应关系,见表2。
(2)腰动脉起始平面与腹主动脉的夹角。陈志新[1]对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夹角分为3种类型:狭窄型(<20º)、正常型(20~70º)、垂直型(>70º);参照肠系膜上动脉分类法,腰动脉夹角亦分为3种类型:狭窄型(腰动脉呈直角发出,再向上向外急转,其与腹主动脉夹角<20º),见图4、正常型(20~70º),垂直型(>70º)。本组研究中发现L1~3动脉以狭窄型为主,而L4动脉以正常型和垂直型为主,狭窄型374支(占48.07%),正常型194支(占24.93%),垂直型210支(占26.99%)。本组腰动脉大部分走行扭曲,可能因血管管径较小,不如腹主动脉脏支走行光滑。
(3)相邻腰动脉间的距离。测量相邻腰动脉主干起始点间的距离,见表3。
(4)L5动脉及大根髓动脉—Adamkiewicz(AKA)显示情况。L5动脉显示率达93.43%,而AKA显示率仅为5%。
(5)本组研究中2例为主动脉夹层。1例L1-L2左侧腰动脉均起自真腔,右侧腰动脉均起自假腔。1例L1动脉起自假腔,L2动脉起自真腔,L3-4动脉左侧起自真腔,右侧起自假腔(图5)。
3 讨论
3.1 腰动脉的CT解剖分析
腰动脉一般起源于腹主动脉后壁,且成对出现。L1-2动脉主干主要走行于相对应腰椎间盘层面,椎体层面数相对较少,而L3-4动脉主干走行于相应椎体层面为多见,L4动脉无1例走行于下一个椎体层面。有研究表明L3动脉在椎体侧方的走行相对L4动脉稳定,本研究见L4动脉更多分布椎体层面,走行更稳定。当外伤致腰椎损伤时,L3-4动脉受损可能性较L1-2动脉更大。
腰动脉又分出前支及后支。前支走行于腹横肌和腹内斜肌之间,供应腹后外侧壁组织;后支进入椎间孔成为脊支,主干继续向后外侧走行,成为背侧支。脊支分为前根髓动脉和后根髓动脉,而前根髓动脉中最大最固定的一支为AKA,其直径约为0.8~1.3 mm,脊髓的下胸髓和腰髓的血运主要来自AKA。Cargill等[2]认为78%的AKA起源于左肋间动脉或腰动脉,75%在Th9-Th12水平。侯海燕等[3]报告256层CT对AKA的显示率为35%;Yoshioka等[4]报道脊髓AKA的成功显示率在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为66.7%。本组资料中AKA显示率较低,仅为5%,可能与检查方法不同有关。
李新元等[5]报道第5对腰动脉开口多在骶正中动脉的侧壁,走行多在第5腰椎及下方的椎间盘层面。L5动脉虽然显影率较高,但其管径较其他腰动脉明显变细,有研究报告[6]L5动脉直径平均值为1.17 mm,L5动脉存在较大变异,可起源于骶正中动脉或髂腰动脉及L4动脉。本组资料中第5腰动脉显示率93.43%,但细小而难以确定其走行及测量管径。
本组资料表明腰动脉主干外径一般<5 mm,腰1~4动脉主干自上而下逐渐增粗,与徐强等[7]报道的一致。李新元等测量成人尸体标本L1-4相邻腰动脉间距分别为(29.59±6.47)mm、(26.16±3.93)mm、(23.26±4.40)mm,与本组研究数据对照,间距略小。本组测量活体腰动脉的内径和相邻腰动脉的开口间距,与尸体解剖测量所得的数值比较,因方法不同而自然结果不同,因此尸体解剖所得数据对活体解剖测量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却不能等同。本组资料中部分腰动脉近段截断性不显影,而中远段显影,可能与血管一过性痉挛有关;部分腰动脉不显影,可能是先天性缺如。Caglar S等[8]认为右侧腰动脉直径大于左侧,本组资料发现两侧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当患者出现主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瘤时,腰动脉主干增粗不明显。没有1例腰动脉发生管壁钙化及斑块,即使在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腰动脉显示管壁仍柔软,走行正常,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研究腰动脉解剖的临床意义
腰动脉解剖的观察对临床腰动脉选择性造影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以帮助介入手术医师术前分析腰动脉的血管解剖,分析外伤引起的出血与责任腰动脉的关系,分析腰动脉是否参与腹膜后肿瘤性病变的血液供应,了解腰动脉栓塞是否会影响脊髓或脊神经,从而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术中超选择性插管提供有用的信息。临床医师对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时,腰动脉改道是否成功也取决于临床医师对腰动脉解剖的评价。徐强等[8]报道,当AKA供血动脉阻断,患者可能发生截瘫,故主动脉夹层患者评价腰动脉,在腹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中保持第1~2对腰动脉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志新,张国汉,梁立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的CT解剖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2):150-151.
[2]Cargill H,Alleyne C H,Cawley C M,et al.Microsurgical anatomyof the artery of Adamkiewicz and its segmental artery[J].Neurosurg,1998,89(5):791-795.
[3]侯海燕,王均干,常军,等.256层CT显示Adamkiewicz动脉技术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7):755-756.
[4]Yoshioka K,Niinuma H,Ohira A,et al.MR angiography and CTangiography of the artery of Adamkiewicz:noninvasive preoperativeassessment of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J].Radiogrphics,2003,23(5):1215-1225.
[5]李新元,李永林,雷晓环.腰动脉的应用解剖[J].解剖学杂志,1991,14(5):126-128.
[6]游箭,张荣萍,胡鸿,等.腰椎间盘周围血管影像与薄层断面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西部医学,2011,(8):1563-1565.
[7]徐强,代远斌,孙善泉,等.腰动脉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5):605-607.
能谱CT在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篇8
1 宝石CT能谱成像在血管造影中的新发展
1.1 CT血管造影的特点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具有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覆盖容积范围大等特点,且随着图像后处理软件的不断更新,正日趋成为无创性血管检查的主要手段。CTA的质量依赖于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从理论上说CTA的图像质量可以通过高浓度对比剂团注来实现,但是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受多种因素如心功能、动脉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形成等的影响,单纯增加对比剂浓度和剂量无法明显地提升CTA的图像质量,却会增大图像伪影和对比剂肾病的风险[7]。近年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谱CT成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已成为影像界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且在冠状动脉、肺动脉、肾动脉、主动脉及各类恶性肿瘤CTA(动脉造影)甚至CTV(静脉造影)中得到初步应用[2,3,4,5,6,8,9,10]。
1.2 能谱CT血管成像特点
常规的CT扫描是从80~140 k Vp范围内选取某一管电压获取相应的混合能量X射线,通过人体后衰减,计算该混合能量X射线的混合衰减系数,从而获得相应固定的混合能量图像。而能谱CT成像是通过单球管双能瞬时切换同向采集技术来获得40~140 ke V范围内的101个单能量图像及140 k Vp混合能量图像,它通过计算各个能量点的组织对X线的吸收衰减系数得到相应的CT值,从而能得到相应的能谱曲线[1]。根据物理特性,物质间的能谱曲线差异在低能量段更加显著,因此在低能量段的单能量图像中的不同物质的CT值差异最大。在某一能量水平所观察物质与邻近实质器官之间的衰减差异达到最高而图像噪声最小,这一能量水平便是该物质的最佳ke V值。而通过最佳对比噪声比(CNR)单能量曲线获得的最佳单能量图像不仅能够提供高对比度,又能兼顾图像的最小噪声的同时而获得了清晰、精确的图像,而GSI所产生的这101个单能量图像为目标血管选择拥有CNR的最佳能级图像提供了一个最佳平台,从而使CT血管造影获得更完美的影像。
2 能谱CT血管成像技术
2.1 能谱CT血管成像的优点及临床应用
单能量图像在不同能量水平下具有不同的特征,高能量水平图像硬化伪影减少,但组织对比剂减弱;低能量水平图像组织对比增强,但噪声增高。常规混合能量CT为了获得更好的CTA图像,需通过增加对比剂浓度、剂量或采用特定的高管电压扫描条件实现,而能谱CT低ke V管电压可以明显提高血管和周围组织的对比,可使在血管造影检查中降低对比剂剂量成为可能。有研究表明,CTA检查管腔内CT值高于250~350 HU即可满足诊断[11]。虽然低能量水平图像组织对比增强,但噪声增高。ASIR技术使图像噪声降低。随着ASIR权重增加,图像噪声水平不断下降,在胸部、腹部扫描中,ASIR权重设置在50%时,图像质量无明显降低[12]。Prikash等[13]研究表明,ASIR在显示细微解剖结构及微小病变中明显优于FBP。血管成像中高密度物质会产生硬化伪影,如动脉瘤夹闭术所用瘤夹、血管支架、钙化板块等。能谱CT能利用单能量成像技术完全去除金属伪影,并且任意分离金属植入物、血管、骨骼这三种物质,为全身各部位的血管成像提取最佳图像。
2.2 能谱CT血管成像的特殊应用
常规CT的CTA采用混合能量X线,由于线束硬化效应以及其固有信噪比较低,导致对管径在1.5~3.0 mm的细小动脉显示不佳[14]。而能谱CT在较低ke V水平,肿瘤细小供血动脉CT值明显增加,与周围组织对比度明显提高,这是由于某种物质的CT值取决于这种物质对射线的衰减,而碘等高原子量物质衰减X线光子能量的主要方式是光电吸收效应,因此碘的CT值随着X线能量的改变产生较大范围的波动,在适当降低ke V时,含碘对比剂的动脉CT值会明显增高[15]。同时,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可以将图像噪声控制在适当范围,获得最佳CNR的最佳单能量图像[16],进一步优化了病灶细小供血动脉的显示。近年来,一些对于采用低浓度对比剂GSI扫描最佳单能量成像与高浓度对比剂常规扫描的图像进行比较的研究[17,18]以及证明:低浓度最佳单能量对于细小供血动脉显示的清晰度、锐利度以及末端分支数量都有所增加。在此单能量水平,细小供血动脉CT值增高,且CT值的增加量可以有效弥补因对比剂浓度降低而导致的细小供血动脉CT值的减小量。即在最佳ke V时,即使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较低,但仍可以获得血管CT值较高的图像,使得血管和周围组织形成良好对比,达到使用高浓度对比剂而使血管内CT值增高的效果[16],同时,一些细小供血动脉末端分支更加完整的显示其全貌。
3 前景与展望
随着CT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辐射防护观念的提高,辐射剂量已经成为影像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评价CTA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的CTDIvol与常规CTA扫描相当,二者在辐射剂量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对于高体质量指数的患者,虽然采用GSI扫描,但并未增加患者的辐射剂量,还可以同时获得血管CTA及增强CT的两种不同信息。
CT血管成像 篇9
【关键词】128层螺旋CT ; 颈部;血管造影;动脉成像
颈部动脉疾病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症状的重要原因。在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中60%为颈动脉狭窄,,多为动脉硬化引起。近年来开展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经皮血管成型术与内支架治疗技术,可以显著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改进预后。因此,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早期诊断变很重要。颈动脉疾病尤其是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主要的发病原因之一,能及早发现颈部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适时行内膜切除或介入手术可显著控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一步发展。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技术是一项非创伤性的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150例临床怀疑有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其中男性93例,女性57例.年龄18-82,平均年龄55岁。所有受检者均无肝肾功能不全和碘过敏。
1.2设备和方法:
检查设备為西门子128层CT扫描机(SOMATOM Definition AS),双筒高压注射器(Stellant)。患者取仰卧位,使用头托,胶带固定患者头部和下颌部。患者双肩尽量下垂,双臂放于身体的两边.嘱受检者平静呼吸,在扫描过程中避免做吞咽动作。扫描范围自升主动脉弓部至颅顶.常规颈部平扫后用造影剂示宗法(bolus tracing)行增强扫描。造影剂示宗法:在监测兴趣区(升主动脉)设触发阈值为100HU,当兴趣区CT值超过设定的阈值后延时4S并发出呼吸指令后,自动从足向头扫描。造影剂及注射方法: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按5ml/s的流量注射非离子高浓度造影剂碘帕醇(含碘370mg/ml)60ml,后续30ml生理盐水。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准直器宽度0.6*128,旋转时间0.30s螺距0.8,重建参数0.6层厚,卷积核函数H10f。将数据传入多功能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三维软件技术在Neuro DSA后处理软件中去除血管周围的骨骼影,选定颈部动脉成像。图像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T)重建。
1.3图像评价:
将颈部动脉血管图像按质量分为3级;优秀:血管壁光滑清晰,无运动伪影,能很好用于诊断:良好:血管显示较好,伪影少,可用于诊断;差:血管显示不清,有伪影,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由3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分别对150例患者的颈部动脉成像图像进行评估。颈动脉狭窄的判断标准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标准,轻度:狭窄<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狭窄100%。粥样硬化斑块根据CT值进行判断。将其分为钙化性斑块( CT值>120HU)混合性斑块(CT值为50-119HU)和软斑块(CT值<50HU)
2结果
2.1 1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1例有轻度过敏反应.经统计150例可疑患者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优秀138例(92%)良好10例(6.6%)差2例(1.3%)
2.2 150例患者中有动脉异常120例(79%)。
3讨论
脑血管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大量临床报道显示颅外段颈部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颈动脉内膜血栓或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及脑卒中的临床症状。有学者认为,重度狭窄患者,应考虑行预防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3.1 两组图像质量差的原因分析 一例因为患者突然有轻度碘过敏症状,病人烦躁恶心,造城运动伪影。另一例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烦躁照成运动伪影。
3.2 CTA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有以下主要优势:1,血管损伤狭窄,闭塞的诊断特异性高达100%。2,检查方法简单,方便,检查时间短。3,使用标准序列检查,可以降低操纵者的依赖性,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误诊漏诊,检查范围广,Neuro DSA是西门子128层CT的一种无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软件,主要原理是通过两次空间位置相同的平扫和增强后,经薄层重建,用剪影软件剪影,即用增强前的数据减去增强后的数据,得到去骨的血管图像。
综上所述,128层螺旋CT行颈部动脉成像,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准确性高,图像质量良好的检查方法,它的各种重建方法可以清楚观察颈部动脉血管形态走向全面了解其狭窄闭塞程度,而且能了解斑块性质,可以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疾病预后等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CT血管成像 篇10
关键词:主动脉,壁内血肿,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血管造影
主动脉壁内血肿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 AIH) 称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 其中所有部位均不能发现内膜撕裂口, 约占主动脉夹层的5%~20%。其临床症状与患者体征及AIH的危险程度与相应的主动脉夹层相似, 因而受到临床的重视,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其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1,2]。而AIH影像学表现有其特殊性, 就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收集的23例AIH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进一步提高对它的认识。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的186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 (MSCTA) 扫描, 其中确诊夹层动脉瘤105例, AIH 23例。23例AIH患者中男16例, 女7例, 年龄55~81岁, 平均 (68.3±5.7) 岁。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 其中剧烈疼痛为18例, 5例为中等度疼痛。有高血压病史者17例, 高脂血症4例。
1.2 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 行胸腹部联合直接增强扫描, 非离子型对比剂100 ml, 注射速率3 ml/s, 应用Bolus Tracking 技术, 阈值100 Hu, 感兴趣区于主动脉弓水平, 扫描参数:电压120 kV, 200 MS, 重建层厚1.25 mm, 准直器0.625 mm, 螺距1。再行多平面重建 (MPR) , 曲面重建 (CPR) , 最大密度投影 (MIP) 及容积显示 (VR) 等。更好地显示AIH情况。
参照主动脉夹层Stanford分型, 升主动脉受累的为A型, 升主动脉不受累的为B 型。AIH的诊断标准为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同心圆形增厚, 且增厚的血管壁≥5 mm, 增强后其血管壁无强化, 无明确的内膜片显示。
2 结果
在23例AIH中, A型 (图1) 为4例, B型 (图2) 为19例, 而且5例伴主动脉壁内溃疡 (图3) 。其中仅累及胸主动脉的为10例, 累及至肾动脉上方为9例, 累及腹主动脉分叉处4例。MSCTA表现为真腔明显均匀强化, 血肿及其主动脉壁表现为新月形或环形的中、低密度影, 内壁常较光整, 且血肿及其壁的厚度>5 mm (图4) 。有主动脉壁内溃疡时可见主动脉壁间有斑点状含造影剂的局限性尖角样龛影 (图3) 。MPR及CPR, MIP均能很好地显示AIH的部位及范围 (图2) , 主动脉管壁的厚度及其管腔的宽度, 而且可显示其并发的胸腔积血 (图4) , 心包积血等, 同时可显示肺内的病灶影。
从升主动脉至降主动脉壁均可见 低密度增厚的血管壁
从主动脉弓至腹腔干水平见低密度的增厚的血管壁
降主动脉呈环形增厚的血管壁, 其管壁的外 后方见尖角样龛影为主动脉壁内溃疡
B型AIH, 降主动脉环形增厚呈低密度影, 增厚的降主动脉壁>5 mm, 伴双侧胸腔积液
3 讨论
AIH指血管壁中层发生血肿的主动脉夹层, 而没有其内膜的破裂口, 没有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片, 无真假两腔, 不与主动脉腔相通连, 增厚的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5 mm[3,4]。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1) 主动脉内膜没有中断, 由主动脉壁内滋养血管的自发破裂形成; (2) 由于穿透性溃疡邻近出血及动脉粥样斑块的内膜碎裂, 使血液流入动脉壁中层蔓延形成[5,6]。老年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本组发生于55~81岁, 平均 (68.3±5.7) 岁, 高血压病史者17例, 高脂血症4例, 与文献报道一致。
临床病理学研究发现, 大多数AIH患者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而且AIH被认为是典型夹层的前兆, 可发展成双腔夹层, 动脉瘤, 甚至破裂[7,8]。本组23例中, 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达17例, 有穿透性溃疡的为5例, 与张自力等[3]报道相似。
AIH的临床表现和主动脉夹层一样均有突发的不同程度的急性胸背部疼痛[5], 本组中刀割样、撕裂样剧烈痛为18例, 另外5 例为持续的钝性疼痛。
AIH的CT血管成像表现: (1) 主动脉成半月形或环形增厚, 而增厚的主动脉壁不强化, 增厚的主动脉壁厚度≥5 mm, 提示血肿的真假腔不相通, 因而可以区别于典型的主动脉夹层, 本组所有的病例均见主动脉壁增厚, 并且厚度≥5 mm。 (2) 主动脉粥样斑块伴穿透性溃疡形成, 病变区血管断面溃疡向腔外突出, 呈龛影样表现, 周围局部有明显的壁内血肿形成, 当溃疡范围较大时, 可使主动脉管腔呈动脉瘤样扩张, 本组中3例有瘤样扩张表现。 (3) 胸腔及心包腔积液等间接表现, 本组中有3例伴胸腔积血, 2例伴心包积血。
AIH的预后主要与受累部位及是否伴有穿透性溃疡有关, 发生于升主动脉的及伴有溃疡的容易进展, 不伴溃疡的相对较稳定, 一方面血肿可以吸收, 甚至可以消失, 预后良好, 另一方面血肿可以向主动脉真腔内穿破形成典型的主动脉夹层[6]。因而密切观察AIH的变化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
AIH需与以下情况进行鉴别: (1) 主动脉夹层, 尤其是与假腔内充满大量血栓的主动脉夹层进行鉴别。两者影像学上主动脉壁均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 而AIH无撕裂的内膜口及壁内血肿与真腔无交通是两者鉴别的主要点, 主动脉夹层多沿主动脉呈螺旋形, 而血肿大多较均匀环绕主动脉。 (2) 大动脉炎所致的动脉壁增厚, 常可累及胸腹主动脉, 而这种累及常是节段性的, 常可见部分正常的主动脉壁, 且可见大动脉炎累及主动脉的主要分支血管使其狭窄甚至闭塞。而AIH无此种表现。 (3) 动脉粥样硬化的管壁增厚, 主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胸腹主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主动脉壁常不规则增厚, 可见到斑块处密度较低或有钙化斑点。 (4) 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形成, 病变区主动脉呈瘤样扩张, 其壁有低密度的半月形或不规则环形血栓表现, 而AIH很少伴主动脉瘤样扩张。
主动脉壁内血肿是一种逐渐被重视的病变, 因而早期的诊断对并发症的处理及早期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16层MSCT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它不但可以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直接征象, 还可显示其间接表现。CTA轴位及其MRP、CPR重建图像能清晰直观地显示AIH的部位及范围, 并可显示其主动脉管壁的厚度及其并发的胸腔、心包腔积血。有文献报道通过平扫与增强扫描去诊断[9], 而笔者认为直接行CTA检查即可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进行诊断, 一方面可节省时间和减少放射剂量, 另一方面也可为病人节省费用, 可达到同样对AIH的诊断作用。
参考文献
[1]Salvolini L, Renda P, Fiore D, et al.Acute aortic syndromes:Role of multi-detector row CT[J].Eur J Radiol, 2008, 65 (3) :350-358.
[2]Romano L, Pinto A, Gagliardi N.Multidetector-rowCTevalu-ation of nontraumatic acute thoracic aortic syndromes[J].Radiol Med, 2007, 112 (1) :1-20.
[3]张自力, 邹文远.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18 (8) :978-1000.
[4]Yu T, Zhu X, Wang D, et al.Review of CTangiography of a-orta[J].Radiol Clin, 2007, 45 (3) :461-483.
[5]Abbara S, Kalva S, Cury RC, et al.Thoracic aortic disease:spectrum of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findings[J].J Cardiovasc Comput Tomogr, 2007, 1 (1) :40-54.
[6]Sueyoshi E, Matsuoka Y, Sakamoto I, et al.CT and clinicalfeatures of hemorrhage extending along the pulmonary arterydue to ruptured aortic dissection[J].Eur Radiol, 2009, 19 (5) :1166-1174.
[7]Bolger AF.Aortic intramural haematoma[J].Heart, 2008, 94 (12) :1670-1674.
[8]Kan CB, Chang RY, Chang JP.Optimal initial treatment andclinical outcome of type A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aclinical review[J].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8, 33 (6) :1002-1006.
【CT血管成像】推荐阅读:
脑CT血管成像12-2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07-18
CT脑血管成像10-15
320排CT血管成像10-07
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12-05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06-03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06-25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12-14
血管成像11-19
血管成像技术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