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成像

2024-06-19

磁共振血管成像(精选10篇)

磁共振血管成像 篇1

摘要:目的 评估3.0T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 30例拟诊为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NCE-MRA检查后接受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并以CE-MRA为标准,评估NCE-MRA诊断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准确度,分析两者诊断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一致性。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NCE-MRA和CE-MRA检查,NCE-MRA具有诊断价值的动脉节段有532个。小腿段NCE-MRA图像静脉污染较CE-MRA少(Z=4.92,P<0.01),腹盆部、大腿段NCE-MRA图像静脉污染较CE-MRA多(Z=4.58、3.56,P<0.01)。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9%、97.69%、97.74%、93.92%、99.22%,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4,P<0.05)。结论 在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方面,NCE-MRA具有与CE-MRA相近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度,可以作为肾功能不全或不能使用对比剂的患者进行下肢动脉MRA检查的替代方法。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下肢,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近年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逐年升高,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为多见[1],准确显示下肢动脉狭窄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目前, 增强磁共 振血管成 像(contrast enhanced MRangiography,CE-MRA)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2],并且随着快速采集技术、造影剂团注跟踪等技术的发展,CE-MRA诊断下肢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更加可靠[3],但含钆类造影剂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可能引起肾源性系统纤维化这一致命性并发症[4,5],而且小腿段容易出现静脉污染,影响诊断的准确性[6]。非增强磁 共振血管 成像(non-contrast enhanced MRangiography,NCE-MRA)已成为MRA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7]。Delta-Flow NCE-MRA是基于心电触发三维半傅里叶快速自旋回波的成像技术[8],该方法为三维采集,信噪比(SNR)高。本研究拟探讨3.0T Delta-FlowNCE-MRA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查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4年3—9月于空军总医院就诊的30例可疑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行双下肢NCE-MRA和CEMRA检查,排除标准[9]:1严重肾功能损伤(肾小球滤过率 <30 ml/min);2存在MRI检查禁忌证,包括安装心脑血管支架和心脏起搏器者。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49~85岁,平均(68.7±9.7)岁。临床表现:5例单侧或双侧下肢静息痛,7例间歇性跛行,18例单侧或双侧肢端溃疡或坏疽。本研究经空军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与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MR750 3.0T MRI扫描仪,配备心电门控装置和ACIST双筒高压注射器。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NCE-MRA与CE-MRA均为三站式(腹盆部、大腿段、小腿段)自动移床扫描,以冠状面三维模式采集信号。NCE-MRA小腿段采用8通道体部线圈(3.0T HD8-CH TORSO ARRAY)采集血流信号,NCE-MRA腹盆部、大腿段及CE-MRA采用单通道体部线圈采集血流信号。所有患者在行双下肢NCE-MRA检查后行常规CE-MRA检查。

NCE-MRA采用Delta-Flow成像序列,配合心电触发,分别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采集血流信号,将舒张期采集的“动脉亮血、静脉亮血”图像与收缩期采集的“动脉黑血、静脉亮血”图像剪影,获取下肢动脉图像。扫描参数:TR值由心率和R-R间期决定,视野460 mm×460 mm,矩阵320×224;腹盆部:TE 10 ms,层厚3.0 mm ;大腿段:TE 60 ms,层厚2.2 mm ;小腿段:TE 80 ms,层厚2.0 mm。总采集时间为25~30 min。

CE-MRA采用3D FSPGR序列。经肘前静脉按照不同流速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0.5 mmol/ml),首先以2.5 ml/s注射造影剂20 ml,再以0.5 ml/s注射造影剂10 ml,造影剂注射完毕后以1.5 ml/s注射生理盐水30 ml。扫描参数:视野480 mm×480 mm ;腹盆部:TR 2.9 ms,TE 1.0 ms,层厚2.4 mm,矩阵320×160;大腿段:TR 3.2 ms,TE 1.1 ms,层厚2.0 mm,矩阵320×192;小腿段:TR 3.3 ms,TE 1.2 ms, 层厚1.6 mm,矩阵384×256。总采集时间为20~25 min。

1.3图像分析原始图像传至AW 451工作站,以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完整的双下肢NCE-MRA及CE-MRA图像。采用盲法分析图像质量和下肢动脉狭窄程度,CE-MRA的图像质量和动脉狭窄程度由1名主任医师和1名副主任医师共同评价,NCE-MRA的图像质量和动脉狭窄程度由上述1名主任医师和1名副主任医师于3周后按照随机顺序共同评价。

将下肢动脉分为腹盆部、大腿段和小腿段3个部位分析图像质量。从解剖显示、静脉污染、软组织伪影方面采用4级分法[10]进行评分,见表1。将下肢动脉分为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9个动脉节段分析血管狭窄程度,动脉狭窄程度分为4级[11]:0级:动脉管径正常;1级:动脉狭窄程度 <50% ;2级:动脉狭窄程度≥50% ;3级:动脉管腔闭塞。若某动脉节段有多处狭窄,按狭窄程度级别高者归类。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NCE-MRA和CE-MRA图像质量比较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CE-MRA图像作为标准,计算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Cohen's Kappa检验评价NCE-MRA和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一致性。

2结果

2.1 NCE-MRA与CE-MRA图像质量比较3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NCE-MRA和CE-MRA检查,共获取540个下肢动脉节段,其中1例患者NCE-MRA图像8个动脉节段不符合诊断要求,由动脉图像SNR不足及较严重的软组织伪影所致。最后纳入研究的NCE-MRA动脉节段为532个。患者双侧下肢动脉NCE-MRA和CE-MRA图像比较见图1~4。

小腿段NCE-MRA图像静脉污染少于CE-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2,P<0.01);腹盆部、大腿段NCE-MRA图像静脉污染多于CE-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8、3.56,P<0.01);腹盆部、大腿段和小腿段NCE-MRA图像解剖显示及软组织伪影与CE-M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盆部:Z=1.34、1.73,P>0.05;大腿段:Z=1.00、1.73,P>0.05;小腿段:Z=1.00、1.34,P>0.05)。见表2。

2.2 NCE-MRA诊断动脉显著性狭窄的准确性NCEMRA和CE-MRA分别诊断出147个和151个动脉节段1级狭窄,73个和79个动脉节段2级狭窄,75个和63个动脉节段闭塞。以CE-MRA为标准,对于0级和1级狭窄,NCE-MRA对16个动脉节段狭窄程度存在高估;对于显著性狭窄,NCE-MRA将10个动脉节段高估为完全闭塞。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9%、97.69%、97.74%、93.92%、99.22%。Kappa检验结果 显示,NCE-MRA和CE-MRA诊断下肢动 脉显著性 狭窄的一 致性较好(Kappa=0.94,P<0.05)。见表3。

3讨论

CE-MRA以其可靠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度成为下肢动脉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含钆类造影剂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可能引起致命性并发症肾源性系统纤维化[4,5]。此外,由于CE-MRA采用分段式扫描采集血流信号,且下肢动脉病变往往合并足部感染或坏疽,容易在小腿段出现严重的静脉污染。因此,NCE-MRA的应用近年逐渐受到关注。

时间飞跃法是利用血液流入增强效应的早期NCEMRA成像技术,其空间分辨率较低,成像范围有限,不能用于下肢动脉成像,主要用于脑动脉的检查。静态间隔单次激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下肢动脉NCEMRA成像的一项技术[12],它依赖血液流入增强效应,使用心电门控,利用梯度回波快速稳态进动序列采集血流信号;该方法的优点是成像速度快,血流信号较少受血液流动造成的失相位影响;其缺点是采用二维采集模式,图像空间分辨力较低。FSD-SSFP是基于血流敏感散相(flow-sensitive dephasing,FSD)和平衡稳态自由进动脉冲序列(balanced steady-state freeprocession,SSFP)的成像技术,它利用SSFP采集舒张期动脉亮血图像和收缩期动脉黑血图像,通过减影消除静脉和其他软组织的影像,得到动脉的图像[13]。该方法的优点是成像速度快、图像SNR高、血流信号对复杂血流模式不敏感,其缺点是较CE-MRA容易出现静脉和软组织伪影。

本研究采用的Delta-Flow NCE-MRA是一种基于心电触发三维半傅里叶快速自旋回波的成像技术[8],该技术是早期用于下肢动脉NCE-MRA的成像方法[14],配合使用心电门控技术,分别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采集血流信号。收缩期动脉流速较快,在T2WI上表现为流空的低信号;舒张期动脉流速较缓慢,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而静脉血在收缩期和舒张期流速均较缓慢,因此在整个心动周期中表现为高信号。将舒张期图像与收缩期图像剪影,获得只有动脉血的MRI图像[7]。Lim等[14]对36例患者的小腿段动脉分别进行基于心电触发三维半傅里叶快速自旋回波MRA和CE-MRA扫描,结果显示基于心电触发三维半傅里叶快速自旋回波MRA诊断小腿段动脉≥70.0% 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5.4%、75.8%、79.4%,认为这是一项很有前景的NCE-MRA技术。

本研究显示,Delta-Flow NCE-MRA获得了与CEMRA相近的图像质量,清楚地显示了30例患者中29例下肢动脉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该方法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90% 以上),并且高于Lim等[14]的结果。Delta-Flow NCE-MRA较CE-MRA在小腿段易出现浅静脉污染,其原因在于小腿段浅静脉流速较快,在收缩期表现为流空的低信号,减影后表现为高信号;Delta-Flow NCE-MRA较CE-MRA在腹盆部、大腿段易出现深静脉污染,其原因是:1触发延迟时间的选择不恰当,使舒张期和收缩期图像剪影后,静脉信号未能完全消除;2当患者心律不齐时,使扫描选择的触发延迟时间与Delta-Flow序列实际所需的触发延迟时间不一致,导致静脉显影。因深静脉污染的SNR远低于动脉,不影响对动脉狭窄的诊断。

与以往的NCE-MRA技术比较,Delta-Flow NCEMRA具有以下优势:1使用3.0T MRI扫描仪,所得图像具备良好的SNR,使动脉得以与包括深静脉在内的周围组织很好地区分开;2小腿段出现的静脉污染少于CE-MRA,且均为浅静脉污染,因其不与动脉伴行,不影响诊断。

Delta-Flow NCE-MRA的缺点是可能高估血管的狭窄程度。本研究中,Delta-Flow NCE-MRA对26个动脉节段狭窄程度存在高估,原因为:1自旋回波在血流速度过快或血流发生紊乱时,可以引起血流信号丢失,导致对血管狭窄程度的高估[15,16];2当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时,其流速显著降低甚至静止,在收缩期表现为同舒张期相近、相同的高信号,剪影后动脉信号被部分或完全消除;3造影剂可以通过侧支循环逆向充盈而使病变远端的动脉显影。

Delta-Flow NCE-MRA的局限性在于:1该技术对心率要求较高[17],对于心律不齐或心率过快者,所得图像可能不能满足诊断需要;2图像易受肠道内容物及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3腹盆部易受电解质伪影的干扰,且场强越高,电解质效应越明显;4对于细小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显示困难。

本研究未采用DSA作为NCE-MRA诊断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原因是:1临床做DSA检查病例较少,较难收集足够的病例;2 CE-MRA对下肢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NCE-MRA的参照标准。

Delta-Flow NCE-MRA对于下肢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对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在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原因不能进行CE-MRA检查时使用,为临床提供一种可靠的替代检查方法。

磁共振血管成像 篇2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诊断;前列腺疾病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81-02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上升,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前列腺疾病病程较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作为一种新型医学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2]。现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均采用超导成像仪及腹部相控阵线圈程成像诊断资料,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符合以下纳入标准[3]:患者在诊断之前没有接受放射或者内分泌等治疗;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患者在检查后1周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24例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患者的年龄在4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0)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在4.2-50.9ng/ml之间。24例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患者均采用超导成像仪及腹部相控阵线圈程成像,并进行专门处理,观察纤维束长度、方向、范围,比较不同感兴趣区的指标差异。

1.2 研究方法

24例患者给予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检查,检查前一天患者应该进食少渣饮食,晚上给予缓泻剂口服治疗,必要的时候清洁灌肠,保证肠内清洁。选择Philips公司生产的3.0T TX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器,接收线圈为8通道心脏线圈,常规对矢、冠、轴位等相关序列进行扫描,使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采集因子。分析得到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自动生成表观扩散系数及各向异性分数参数图,自动生成表观扩散系统代表扩散梯度磁场水分子扩散特点,各向异性分数代表扩散张量各个异性和各向同性部分比。根据患者穿刺点的分布,把前列腺左右侧的外周带平均分成尖部、中部和基底部,获得6个区域。

1.3 观察指标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由经验丰富的医生阅片,注意观察患者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FA值、ADC值等,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前列腺外周带FA值和ADA值进行检验,P<0.05则说明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FA值分别为(0.16±0.02)、(0.23±0.03)、(0.45±0.0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 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84±0.34)×10-3mm2/s、(1.36±0.26)×10-3mm2/s、(0.60±0.09)×10-3mm2/s、,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前列腺增生病理特征主要为形成增生结节,最常见的就是纤维肌腺瘤样型,除了腺体增生之外,纤维组织和平滑肌也明显增生[4]。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上皮,在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异型肿瘤上皮细胞较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或者丧失形成正常腺管的能力,堆积越多对正常腺泡和导管造成的影响越大。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方法较多,常规MRI应用于前列腺疾病诊断中,能够更直接获取多方向断面图像,无离子辐射损害,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显示出其他诊断方法显示不出的组织结构,但是无法对各区带进一步区分,在前列腺周围带的信号强度不同,很难辨别前列腺癌和慢性前列腺炎。

随着医疗技术和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诊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前列腺疾病中,能够对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更好地推测,扩散张量能够描述各扩散间的关系,能够更精准描述水分子扩散运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临床上较常用的参数主要是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和各项异性分数值(FA)。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应用于诊断前列腺早期功能变化检查中,能够超越常规MRI检查,为前列腺疾病早期诊断和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依据。本文结果显示: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FA值分别为(0.16±0.02)、(0.23±0.03)、(0.45±0.0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84±0.34)×10-3mm2/s、(1.36±0.26)×10-3mm2/s、(0.60±0.09)×10-3mm2/s,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DTI指标存在差异,可以借助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辅助诊断。

参考文献:

[1] 唐利荣,邵国良.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4,0(10):842-846.

[2] 夏国金, 龚洪翰, 曾献军, 等. 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正常前列腺纤维束的初步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28(10): 1623-1625.

[3] 杨博.中老年人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应用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3,28(1):68-70.

磁共振血管成像 篇3

1 材料和方法

我院2010—07~2011—04对38例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疾病的病人进行TRICKS检查。男15例, 女23例, 年龄20~75岁。所有病例均使用GE Signa HDxt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 采用GE公司8通道NV Array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 病人取仰卧位头先进, 扫描范围下缘应包括主动脉弓, 上缘包括Willis环, 先行冠状位 (Coronal) TRICKS蒙片扫描, 然后经肘静脉预埋的18~28G静脉留置针, 用Meorao双针筒磁共振专用高压注射器, 以2~3mL/s团注对比剂轧双胺 (Gododiamide) 注射液, 总的剂量为0.1~0.2mmol/kg, 后再用20mL生理盐水冲刷 (Saline flush) , 在注射对比剂的同时进行Cor TRICKS不间断动态扫描, 得到原始图像。所谓生理盐水刷是指在按一定流率对比剂注射对比剂结束后, 立即按相同流率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其作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对比剂按照原先的流率继续被推进, 从而延长时间-密度曲线中峰值的持续时间, 保证增强效果。扫描参数为:重复时间 (TR) 、回波时间 (TE) 为最小值, 视野 (FOV) 32, 层厚 (Slice Thickness) 1.8mm, 扫描层数 (Scan Locs) 40, 反转角 (Flip Angle, FA) 25°, 频率编码方向S/I, 带宽 (Bandwidth) 62.50, 激励次数 (NEX) 0.75, 矩阵320×200, 蒙片扫描时间14s, 动态扫描时间52s。

颈部血管病变种类甚多, 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在增强前加扫平扫T1WI、T2WI或脂肪抑制T2WI, 用以帮助显示动脉粥样斑块、血栓、周围的肿块等。将TRICKS扫描的原始数据传输到AW4.4后处理工作站, 应用Functool 后处理软件进行三位最大密度投影 (MIP) 、多平面重建 (MPR) 、表面遮盖显示 (SSD) 及容积再现 (VR) , 这样可以将不同时相的图像从任意方向和角度来观察、分析病变。其中MIP、MPR和VR更为常用。也可选用电影 (Cine) 方式播放得到颈部血管动静脉血管循环的全过程, 可得到与DSA相媲美的图像。最后得到的图像有两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生对图像进行评价和分析。

2 结果

经过TRICKS扫描的38例病人的颈部血管MRA成像均获得成功, 所有图像均能很好的显示颈总动脉、颈外动静脉和颈内动静脉的动脉流入期、动脉期和静脉期, 能够很好的动态显示颈部动静脉的结构和动静脉的充盈情况。特别是在显示动脉相时, 没有静脉污染, 这样对颈部血管的分析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其中发现单侧经总动脉狭窄患者8例, 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患者6例, 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7例, 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5例, 颈总动脉狭窄合并颈内动脉狭窄患者3例, 颈总动脉闭塞2例, 颈内动脉闭塞患者2例, 颈外动脉闭塞患者1例, 动静脉漏患者1例, 颈动脉瘤2例, 正常颈部血管患者1例。

3 讨论

TRICKS技术是CE-MRA技术之一, 是4D CE-MRA技术,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范围的血管成像。它是采用最短的TR、最短的TE, 运用矩形FOV, 使用部分K空间椭圆中心填充技术、并行采集 (ASSET) 技术, 对扫描部位的血管进行连续扫描, 获得动态多时相动静脉的4D CE-MRA图像。 TRICKS技术与CE-MRA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方便, 无需判断对比剂峰值时间, 可自动减影, DSA式动态多时相观察扫描区血管的血流变化情况, 有非常高的检查成功率。并可获得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的4D CE-MRA血管图像。TRICKS一次检查可获得从主动脉弓到Willis环的全部颈动静脉血管影像, 可避免动静脉血管的相互重叠干扰, 可清晰的显示侧支循环和血液反流、显示血管狭窄程度, 浅斑块等, 并可多次进行多部位血管成像。在AW4.4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P、MPR, VR、Cine等多种后处理方法, 剔除重叠血管影, 重点得到病变血管, 以便于诊断。 TRICKS技术不但能够清晰的显示正常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 而且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异常同样清晰显示, 可以很好的提高血管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TRICKS技术可以单独扫描或与常规平扫和增强扫描同时使用。 综上所述, TRICKS技术具有无创、对比剂更为安全、对比剂用量少、价格更便宜等优点。TRICKS技术是诊断颈部血管动静脉病变有效可靠的方法。TRICK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临床诊断血管性疾病, 特别是动态观察血管病变提供了新的检查方法, 比CT血管造影更为准确, 能基本代替常规DSA检查。TRICKS技术是一种具有高检出率、高成功率、可靠、便捷的, 具有强大临床应用潜力的新技术。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成像,血管造影术,颈部血管

参考文献

[1]杨正汉, 冯逢, 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检查规范、临床策略及新技术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227-248

磁共振血管成像 篇4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肝癌;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125-01

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方式,也是晚期患者最佳治疗方式[1],具有一定效果。在对肝癌患者采取介入治疗时,影像学评估则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有效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笔者以52例患者为例,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52例肝癌患者在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介入治疗,患者肝癌属于Ⅲ期;无腹腔积水;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研究同意书;男39例,女13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7.3±12.4)岁。

1.2 方法 52例肝癌患者均接受肝动脉选择性化疗栓塞介入治疗,使用表阿霉素、超液化碘油混悬液为栓塞剂。患者在介入前及介入后第7天采取DWI诊断。采用西门子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肝脏行T1WI、T2WI轴位及T2WI冠位扫描,并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使用八通道相控阵柔软体部线圈和呼吸门控装置,在患者深呼吸后以不同扩散敏感系数扫描。扫描参数:层厚8mm,层间隔2mm,矩阵128×128,扫描视野(36×36~45×45)cm,NEX 1,TR 6000ms,TE37.4~90.2ms。TE值随扩散敏感系数b值变化而变化。根据患者DWI信号通过成像软件形成ADC图像,与经验丰富影像医师评估图像,测定病灶ADC值。

1.3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中在对需要处理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体积比较 治疗前肿瘤组织体积(215.2±105.8)mm3,治疗后(134.7±107.9)mm3,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不同b值ADC值变化情况 b值为50s/mm2、100s/mm2时,治疗前后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000s/mm2、1300s/mm2时,图像质量差,无法准确测量ADC值。b值为300s/mm2、500s/mm2、700s/mm2时,ADC值则增加(P<0.05)。见表1。

3 讨论

肝动脉选择性化疗栓塞介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方法,是其最佳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可促使肿瘤凋亡,阻断其供血,效果显著。弥散在人体生理功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反映生理功能的物理过程,展现体内物质转运方式[2]。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水分子布朗运动敏感性高,通过机体组织水的运动情况进行弥散系数检测,可反映组织内部微结构变化情况,因此对肝癌患者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可展现肿瘤细胞增殖、坏死和凋亡。在此处研究中,治疗前肿瘤组织体积(215.2±105.8)mm3,治疗后(134.7±107.9)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介入治疗可明显缩小肝癌患者肿瘤体积,对肝癌治疗有显著效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临床诊断时,经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进行弥散敏感梯度场,降低组织弥散各异向性的影响,充分显示病灶变化。而肿瘤细胞的变化,其细胞膜通透性及细胞内外水的黏滞度也会影响活体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同弥散梯度值(diffusion gradient factor,b值)下,ADC值的稳定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寻找最佳b值,能更为清楚地显示出ADC值。一旦ADC值稳定,其受微循环的影响就会降低最低,便于更好反应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以此准确判断肿瘤微观变化。因此,选择合适的扩散敏感梯度值,能得到较好的信号对比度,从而全面观察患者细胞密度、肿瘤血管密度等,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相关病理生理变化进行反映,以准确评估治疗效果。

此次研究中,b值为50s/mm2、100s/mm2时,治疗前后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000s/mm2、1300s/mm2时,图像质量差,无法准确测量ADC值。b值为300s/mm2、500s/mm2、700s/mm2时,ADC值则增加,且治疗前后ADC值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当b值在300~700s/mm2时,ADC值稳定性较高,受微循环影响较小,可清楚显示肿瘤微观变化,为肿瘤介入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总之,肝癌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若成,李春艳,杨兵,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8):94.

[2]侯毅斌,王忠富,戴志京,等.肝癌介入治疗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作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 13(2):40-42.

[3]王缉胜,郭泽波,黄柳明.肝癌介入治疗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作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7):69-71.

磁共振血管成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07~2011-07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拟诊为肾动脉狭窄的62例患者,均行IFIR及CE-MRA检查,排除有MRI禁忌证者。拟诊为肾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有:原因不明的高血压(19例),超声检查发现肾萎缩(常为单侧)或提示可能有肾动脉狭窄(7例),肾功能受损、不明原因蛋白尿(28例)及其他(8例)。62例患者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7~86岁,平均(55.4±18.6)岁。其中6例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Signa HDx 3.0T磁共振仪,8US Torsopa相控阵线圈。扫描参数:①IFIR:选择轴位为层面选择方向。在梯度回波之前施加磁化准备脉冲以抑制背景组织和静脉的信号,反转时间设置为1300 ms。在此基础上施加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spectral presaturation inversion recovery,SPIR)序列以抑制脂肪信号,TE及TR为系统默认的最小值,TE 2.5~2.7 ms,TR 5.0~5.4 ms,TE=1/2TR,翻转角70°,带宽125.00 MHz,层厚2 mm,层间距1 mm,视野34 cm×27.2 cm,矩阵256×256,配合呼吸触发技术,3D采集,54次呼吸周期完成一次采集,时间3~4 min。②CE-MRA:采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行3D冠状位成像,TR 3.3~3.6ms,TE 1.2~1.3 ms,层厚2 mm,层间距1 mm,视野40 cm×40 cm,矩阵272×192,配合并行采集技术,注射钆喷酸葡胺后约15 s,屏气进行一次采集,时间23~25 s,造影剂剂量30 ml,注射速度2.5 ml/s。检查总时间约为20 min,包括摆体位、建立呼吸门控及对患者进行简单呼吸训练3~5 min,IFIR序列约5 min,CE-MRA序列约10 min。

1.3 图像分析

由2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根据血管连续性、信号均匀度、对比度和管壁锐利度等评价肾动脉主干及分支,图像质量评价标准[4]:好:无或较少伪影,肾动脉主干管壁清晰,一级分支显示清楚;中:有部分伪影,肾动脉主干管壁毛糙,一级分支显示较模糊;差:有明显伪影,肾动脉主干管壁明显模糊或仅节段性显示,一级分支未显示或仅部分显示。使用GE Centricity软件内的长度测量功能测量肾动脉狭窄率,得出散点图,并分为4个级别:0级:无狭窄;1级:狭窄率<50%;2级:狭窄率≥50%,<75%;3级:狭窄率≥75%[4]。以CE-MRA作为诊断标准,狭窄程度<50%为阴性,≥50%为阳性[5],计算IFIR诊断肾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IFIR与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比较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FIR与CE-MRA获得肾动脉图像质量比较

62例患者扫描均成功,共获得148支肾动脉(包括副肾动脉)图像,其中IFIR图像质量好、中、差分别为113支(76.4%)、20支(13.5%)、15支(10.1%);CE-MRA图像质量好、中、差分别为123支(83.1%)、11支(7.4%)、14支(9.5%)。148支肾动脉中,141支图像质量可采用IFIR及CE-MRA测量狭窄率,见图1。3例经DSA证实一侧肾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伴患侧肾脏明显萎缩,IFIR示未狭窄或仅轻度狭窄侧肾动脉图像质量好,而狭窄侧难以显影(图2)。

2.2 IFIR与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比较

IFIR及CE-MRA测量狭窄率得到的各级肾动脉支数见表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IFIR与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一致性较好(r=0.843,P<0.01)。IFIR诊断肾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2%、95.2%、93.6%、68.4%、97.5%,见图3。

3 讨论

3.1 IFIR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优势

本研究IFIR全部用3.0T场强的磁共振仪进行扫描,不采取以往报道[4,6]所用的心电触发技术,同时在减少呼吸运动伪影方面,以呼吸触发技术取代导航回波技术,缩短了检查时间。呼吸触发技术屏气时间限制,可以采集更多的数据来提高空间分辨率,因此,即使对于屏气困难的患者,也能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本研究结果显示,IFIR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IFIR图像质量好、中、差分别为113支(76.4%)、20支(13.5%)、15支(10.1%),15支图像质量差的肾动脉中仅7支无法测量狭窄率。IFIR可以很好地显示肾实质内的肾动脉分支、纤细的双肾动脉或副肾动脉证实了IFIR评估肾动脉狭窄的优越性。即使在重度狭窄的远端,也未出现因血流信号过多丢失而影响正确评估狭窄程度的情况。而在其他不使用造影剂的序列,如时间飞跃法和相位对比法,狭窄远端的血流信号丢失过多,临床应用价值明显减低。

CE-MRA对肾实质内分支的显示往往不如IFIR[7],其原因可能为:①IFIR很好地抑制了背景组织(包括肾实质)信号,故肾实质内的动脉分支显示清晰,而CE-MRA序列未对肾实质的信号进行抑制,使其对肾实质内的动脉分支显示效果不如IFIR,但对肾实质外的分支显示清楚。②CE-MRA对肾动脉分支的显示与扫描时机有一定关系,但如果将扫描时间延迟,在扫描时部分造影剂已经到达肾静脉,甚至部分患者的图像上可以看见肾盂肾盏上有造影剂的充盈,则干扰对肾动脉的显示。

3.2 IFIR对临床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指导

由于IFIR的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较高,对临床怀疑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可先行IFIR扫描,若IFIR图像质量好,且肾动脉正常或轻度狭窄(即本研究分类中的阴性患者),则检查结束。本研究中IFIR图像质量好,且肾动脉无狭窄或轻度狭窄31例共75支肾动脉。由于对于肾动脉狭窄为阴性的患者,IFIR与CE-MRA有很好的相关性,采用此策略是可行的,可以使50%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对比增强扫描检查。若IFIR图像质量好,且肾动脉有中、重度狭窄,可结合实际情况行CE-MRA,或建议患者进一步行DSA检查。若IFIR图像质量差,应行CE-MRA检查。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3.3.1 磁化率伪影的影响

IFIR是一种基于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SSFP)的反转恢复序列,很容易受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而对磁场不均匀的极度敏感,也导致IFIR图像经常出现梯度场伪影,表现为图像几何中心部位的波纹状伪影,而这些部位有时与肾动脉主干或一级分支的走行区相重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可以使用较低的梯度场去除伪影,亦可在GE Signa HDx 3.0T磁共振仪中将梯度模式由Zoom改为Whole,但是较低的梯度会使最短TR加大,SSFP的成像效果变差,图像质量降低。

3.3.2 肾动脉中、重度狭窄时血流变细所致信号减弱

肾动脉狭窄处血流变细,使流经血管的质子减少,致使狭窄程度越高,患者图像质量越差。本研究发现结合肾脏萎缩,可以协助判断信号减弱是肾动脉狭窄还是运动伪影所致。本研究中有3例经DSA证实一侧肾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同时伴患侧肾脏明显萎缩,IFIR显示其未狭窄或仅轻度狭窄侧肾动脉图像质量好,而狭窄侧由于前述原因而难以显影。

3.3.3 选择CE-MRA作为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参考标准

将CE-MRA作为参考标准可能会引起争议,然而,Vasbinder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CE-MRA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并且优于其他无创性检查;Tan等[9]研究认为,对绝大多数怀疑肾动脉狭窄的患者,CE-MRA不但可以取代DSA检查,同时还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只应用小量的肾毒性对比增强剂的优点。因此,本研究未对正常肾动脉和不存在血流动力异常的狭窄肾动脉患者行DSA检查,因为CE-MRA结果正常的肾动脉基本可以排除存在中、重度狭窄的可能,这时再对其行有创的诊断性检查不合乎伦理道德。同时,对于走行弯曲或异常的血管,用DSA评估狭窄的准确度也受限制。因此,用CE-MRA作为参考标准是合理的。然而,本研究中对肾动脉狭窄需要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均行DSA检查。对这部分患者,DSA与CE-MRA结果间的一致性较DSA与IFIR结果的一致性好。但是,由于患者例数较少,这个结论的准确性有限,需要收集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评估。

另外,IFIR和CE-MRA只显示了肾动脉狭窄的形态改变,对肾动脉狭窄的评价应当包括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如利用时相电影对比法测量肾动脉血流,用于评估肾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改变[10]。

综上所述,IFIR不使用造影剂,可以在3~4 min内获得满意的肾动脉图像,是一种可靠、可行的非对比增强肾动脉MRA方法,可作为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田玉龙,张曦彤,徐克.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肾动脉支架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疗效对比观察.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4):248-251.

[2]Hany TF,Debatin JF,Leung DA,et al.Evaluation of the aortoiliac and renal arteries:comparison of breath-hold,contrast-enhanced,three-dimensional MR angiography with conventional catheter angiography.Radiology,1997,204(2):357-362.

[3]Fain SB,King BF,Breen JF,et al.High-spatial-resolution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 of the renal arteries: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Radiology,2001,218(2):481-490.

[4]Herborn CU,Watkins DM,Runge VM,et al.Renal arteries:comparison of 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 MR angiography and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Radiology,2006,239(1):263-268.

[5]Sutter R,Nanz D,Lutz AM,et al.Assessment of aortoiliac and renal arteries:MR angiography with parallel acquisition versus conventional MR angiograph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Radiology,2007,245(1):276-284.

[6]Wyttenbach R,Braghetti A,Wyss M,et al.Renal artery assessment with nonenhanced 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 versus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Radiology,2007,245(1):186-195.

[7]杨学东,房刚,郭雪梅,等.非对比剂增强肾动脉MRA的可行性研究.放射学实践,2009,24(11):1265-1269.

[8]Vasbinder GB,Nelemans PJ,Kessels AG,et al.Diagnostic tests for renal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suspected of having 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a meta-analysis.Ann Intern Med,2001,135(6):401-411.

[9]Tan KT,van Beek EJ,Brown PW,et al.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renal artery stenosis:a meta-analysis.Clin Radiol,2002,57(7):617-624.

磁共振血管成像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为单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其中男4例, 女18例;年龄26~57岁, 平均 (40±9) 岁;诊断标准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的标准判断, 病程6周 ~6个月, 平均2.8个月。22例患者中, 2例同时进行双侧手动脉MRI血管成像, 其余患者随机扫描单侧手, 共获取24只手的图像资料。所有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包括MRI检查常规禁忌证, 包括安装心脏起搏器、幽闭恐惧症等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 (肾小球率过滤 <30 ml/min) 。

1.2扫描技术及方法MRI扫描仪为Siemens 1.5 T成像系统 (MAGNETOM Avanto, Siemens Healthcare, Erlangen, Germany) 。所有患者均采取俯卧位, 手放于头上并手掌向下。单手扫描采用8通道膝线圈, 双手同时扫描使用12通道体线圈。MRI检查包括常规MRI扫描T1WI和T2WI, 之后分别进行NCE-MRA和CE-MRA扫描。

本研究NCE-MRA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心电门控和SSFP (Ture FISP) 成像技术, 在心脏舒张期和收缩期分别采集动静脉均为高信号的“亮血”图像和动脉为低信号而静脉为高信号的“黑血”图像, 两者进行减影即可得到只有动脉的血管图像 (图1) 。舒张期动脉和静脉由于流速比较慢均呈现高信号 (亮血) , 而收缩期动脉血流速度远远高于静脉, 此时在SSFP序列前加上准备脉冲FSD, 对流速较快的动脉血流信号进行抑制, 就会得到动脉低信号而静脉仍为高信号的黑血图像。FSD对血流信号的抑制能力取决于磁场梯度一阶矩 (first-order gradient moment [m1]) 和血流速度。因此, 选取一个适当的m1值, 就能利用动静脉血流速度的差别, 在最大抑制动脉血流信号的同时尽量保留静脉的血流信号, 以产生最好的减影效果和图像质量。

手动脉NCE-MRA扫描的方法是, 首先进行手部2D TOF扫描, 在手掌中部水平测量动脉血流峰值的触发延迟时间 (150~200 ms) 并选取最佳m1值 (30~50m T/ms2/m) , 然后实施NCE-MRA成像序列, 分别采集以FSD为准备脉冲的SSFP黑心序列和以T2为准备脉冲的SSFP亮血序列。扫描范围包含腕关节和手指末端, 成像参数为:TR/TE=3.8/1.9 ms, 矩阵288×288 mm, 视野280 mm×280 mm, FOV phase=80%, 层厚1 mm, 像素体积 =0.9×0.9×0.9 mm3, 一次采集层数40, 采集时间3~5 min (取决于心率) 。

A.收缩期施加FSD准备脉冲获取“黑血”;B.舒张期施加T2准备脉冲获取“亮血”

动态增强MRA扫描采用时间分辨随机轨道血管成像技术:肘静脉注射Gd-DTPA对比剂20 ml (Magnevist, Schering AG, Berlin, Germany, 剂量0.2 mmol/kg) , 速度2 ml/s, 随后以相同速度追加注射20 ml生理盐水。动态扫描在注射造影剂后随即开始, 每3秒完成1次采集, 共重复16~20次。扫描参数:TR/TE=2.8/1.4, 翻转角度 =25°, 视野 =310 mm×310 mm, 矩阵 =284×256, 层厚2 mm, 共25~30层, 插值重建为1 mm层厚。像素体积 =1.1×1.2×2.0 mm3, 带宽 =790 Hz/pixel, 并行采集加速因子= 2。

1.3图像质量评估所有原始图像转移到工作站, 以最大强度投影重建完整的手部动脉NCE-MRA及CEMRA图像。图像质量的定性评价由2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各自独立完成。为避免重复记忆的影响, 两种成像技术的图像间隔4周按随机顺序进行评估。图像质量评估的血管划分上, 由于手动脉在内外方向上的图像质量相近, 因此, 手动脉由近至远分成腕部、掌部和手指部3个血管节段进行图像质量评估, 每个节段内包含的动脉分支有:1腕部:尺动脉和桡动脉远端;2掌部:掌动脉弓、指掌侧总动脉、拇主要动脉等位于掌部内的主要动脉;3手指部:拇指掌侧动脉、食指动脉、指掌侧固有动脉等分布于手指的主要动脉。每个节段的图像质量按照4级标准进行半定量评估:1分:动脉无清楚轮廓或边缘;2分:动脉有比较清楚的轮廓, 伴有中度的静脉或软组织伪影, 图像有诊断意义;3分:动脉有清楚的轮廓和对比度, 伴有轻度的静脉或软组织伪影;4分:动脉轮廓清晰锐利, 无或伴有少许静脉伪影。图像质量位于两者之间时可以取0.5分。

图像质量的定量测量包括信噪比 (signal to noiseratio, SNR) 、对比噪声比 (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 和血管边缘锐利度由1名MRI物理师独立完成。分别选取腕部和掌部的两支固定动脉 (尺动脉和桡动脉远侧段、掌浅弓和掌侧固有动脉) 的横断面进行信号强度和血管边缘锐利度的测量, 以背景空气的标准偏差为噪声计算SNR, 测量邻近肌肉信号强度计算CNR。血管边缘锐利度的测量方法首先将原始横断面图进行4倍的线性插值, 画出经过血管腔的直线的信号强度曲线, 计算出该信号强度曲线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取该差值的20% 和80% 的点对应的横坐标的距离, 对曲线两边的这一距离求平均后求倒数则为要测的血管边缘锐利度[11]。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 NCE-MRA和CE-MRA图像质量的比较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 SNR及CNR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配对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可诊断血管节段22个患者24只手均成功完成NCE-MRA和动态CE-MRA检查。按整 只手计算, NCE-MRA能清楚显示手动脉各个分支有21例 (21/24, 92%) (图2) 。按腕部、掌部和手指部3个血管节段计算, 两种血管成像技术各获取72个血管节段。72个血管节段中, NCE-MRA有69个 (96%) 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具有诊断意义。3个节段图像失败的原因中, 严重软组织和静脉伪影干扰1个, 见于掌部。严重SNR不足2个, 均发生于手指部。CE-MRA有60个 (83%) 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具有诊断意义, 12个失败的原因中, 严重软组织伪影2个, 分别见于腕部和掌部各1个。严重SNR不足10个, 均见于手指部的动脉。在具有诊断作用的血管节段数量上, NCE-MRA显著高于动态CE-MRA (96% 比83%, P<0.05) 。

图2 女, 46岁,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NCE-MRA (A) 和CEMRA (B) 手动脉成像的最大强度投影图像。A. NCE-MRA能清楚显示手动脉的各个分支, 手掌两侧可以看到一些浅表静脉 (箭) , 但与动脉可以清楚分辨;腕部和掌部可以看到一定程度的软组织伪影, 但由于动脉血管有较高的信噪比, 亦不影响动脉的显示和诊断。B. CE-MRA手指部动脉图像的SNR不足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 手指末端软组织强化和静脉伪影也比较常见 (箭)

2.2图像质量、SNR、CNR及血管边缘锐利度的比较NCE-MRA在手动脉各个部位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CEMRA, 腕部: (4.0±0.2) 分比 (3.5±0.3) 分, P<0.05;掌部: (3.6±0.2) 分比 (2.3±0.4) 分, P<0.05;手指部: (2.5±0.2) 分比 (1.1±0.3) 分, P<0.05。手动脉NCE-MRA的SNR、CNR和血管边缘锐利度均优于CE-MRA, SNR :57.0±13.3比14.8±4.1, P<0.05;CNR :54.0±12.7比13.2±3.7, P<0.05;血管锐利度:1.10±0.10比0.89±0.09, P<0.05。见表1。

3讨论

外周动脉NCE-MRA的研究始于2000年[12], 早期方法采用基于半傅里叶转换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 可获取具有良好SNR的下肢动脉图像[4]。但当动脉存在严重狭窄, 血流速度过快或血流紊乱时, 自旋回波因其固有技术特性容易产生信号丢失, 导致对血管狭窄程度的高估[5]。针对自旋回波血管成像技术这一不足, Fan等[9]采用更加快速和信号稳定的SSFP序列进行血流信号的采集, 并加以T2准备脉冲, 更加显著提高了动脉血流信号。同时, 以FSD作为准备脉冲, 可以在多个方向上施加动脉血流抑制梯度, 使其更加适用于走向比较复杂的手部和足部动脉[10,13]。本研究中, NCE-MRA 96% 的血管节段可用于诊断, 明显优于本研究采用的动态CE-MRA成像技术和文献报道的传统增强血管造影方法[14], NCE-MRA较高的图像质量归于SSFP极好的SNR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与CE-MRA相比, NCE-MRA不受造影剂动脉首次通过时间的限制, 可以适当增加扫描时间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本研究中, NCE-MRA的像素体积达到了各向同性0.9 mm3, 明显高于外周动脉动态CE-MRA的现有技术[14], 或接近于文献报道的高分辨CE-MRA手动脉造影[15], 但这种方法显然不能有效克服静脉污染的问题。此外, 由于手动脉管腔的直径一般在1~2 mm, 而且走行纡曲, 因此, 实现亚毫米各向同性的空间分辨率对提高手动脉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有重要的潜在作用。

CE-MRA对手指部动脉的显示有较大困难, 本研究中, 仅有58% 的指部血管节段的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导致图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严重SNR不足, 可能与动脉末端的血流速度慢和灌注量偏低有关, 尤其在远端动脉发生狭窄的情况下, 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会进一步下降[16]。

影响NCE-MRA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动脉血流速度和静脉伪影。从NCE-MRA的成像原理可以看到, 产生最佳减影效果和获取高质量图像的关键在于最大抑制动脉血流信号的同时尽量保留静脉的血流信号。因此, 除了适合的m1值外, 保证黑血和亮血的采集分别处于动脉流速的峰值和舒张中期非常重要。本研究以2D TOF通过目测血流信号最强的图像选取采集黑血的触发延迟时间, 以保证FSD对动脉血流信号的最大抑制, 将静脉伪影降到最低。本研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静脉污染, 但静脉伪影主要出现在手掌的浅表部位, 其原因是由于这些静脉血流速度较快甚至接近于动脉, 因此, 在黑血采集过程中这些静脉的信号也会被FSD抑制, 从而导致了减影后这些静脉图像仍然存在。但是, 由于这些静脉伪影比较浅表, 基本不影响动脉图像的显示, 或可以通过后处理软件进行消除。软组织伪影也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 但由于SSFP产生的血流信号具有极好的SNR, 因此, 本研究中手部的软组织伪影基本不影响手动脉的显示和诊断。

本项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为病例数较少, 不能全面分析和客观评价影响NCE-MRA图像质量的因素。另一方面, 由于缺少常规X线血管造影作为对照的“金标准”, 本研究未评估NCE-MRA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动脉病变的准确性。此外, 血管图像质量应该进行分层分析, 以进一步明确图像质量差异是来自病变还是技术本身。考虑到本研究虽然将类风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但目前的患者较少发生血管狭窄或闭塞, 因此, 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小, 如果采用X线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或增加正常健康者作对照, 可减少因血管病变引起误差。由于目前临床上少有手动脉X线血管造影, 进一步的研究中将收集更多的病例, 如雷诺病等并增加健康对照组, 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评价NCE-MRA在手动脉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 采用更加先进的血流信号抑制技术[17], 进一步减少静脉伪影的影响。

磁共振血管成像 篇7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受试者42例, 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3例, 女19例, 年龄24~82岁, 其中颈部血管成像15例, 胸腹部血管成像10例, 下肢血管成像17例。

1.2 MR检查设备及方法

使用西门子1.5T Syhphony A Tim设备, 选择合适线圈并结合敏感度编码技术, 受检者仰卧常规体位。扫描序列包括①CE-MRA序列②Carebolus序列。

1.3 测试方法

在Carebolus测试前, 先扫靶血管范围的快速血管影, 用于扫描定位, 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行冠状面容积扫描获得蒙片。Carebolus测试方法一般取冠状位作为定位层面, 对准靶血管, 确保靶血管在视野范围内, 要把CE-MRA的序列根据前面的定位调整好, 注射对比剂前, 启动Carebolus并密切注视观察窗的变化, 待靶血管信号强度发生明显变化时, 立刻切换到CE-MRA扫描序列。

1.4 图像后处理

主要包括血管减影和重建。

2结果

42例受试者, 用Carebolus技术获得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中, 有3例不满意, 其中2例过早, 1例过迟, 其余39例获得的CE-MRA效果均满意, 满意率达92.9% (图1-4) 。

3讨论

3D-CE-MRA成像是利用对比剂Gd-DTPA在血管内暂时的高浓度状态明显缩短血液T1驰豫时间, 基本不受血液流速的影响, 能清楚显示对比剂浓度高的血管的特点[1], 同时配合快速梯度回波技术, 有效抑制周围背景信号, 从而获得较周围静态组织信号明显高的增强血管。采用Carebolus技术就是使得靶血管显示处于最佳时刻时, 进入CE-MRA, 使观察血管内团注的对比剂达到最高浓度时间与数据采集K空间中心部位相吻合, 而获得高质量的血管图像[2]。Carebolus技术更直观、更方便, 通过透视实时观察对比剂达到靶血管的峰值时间, 并可直接转入血管增强序列, 这是与testbolus技术最大不同点, 它可一次性完成给药过程, 无须多次给药, 无须公式计算。

对于血管系统病变, 传统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彩色多普勒、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等, 其中以数字减影作为血管检查的金标准, 但其是一种创伤性检查, 且价格昂贵。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以其无创伤、无辐射、无肾毒性造影剂等优势已广泛用于临床, 已成为周围血管首选检查, 尤其是采用Carebolus这一新技术, 更能全方位观察血管的真实情况。Lenhart[3]等对血管病变的影像分析, 认为磁共振CE-MRA可取代常规的血管造影。

因此采用Carebolus技术进行的3D-CE-MRA被越来越多地用来评价血管性病变, 3D-CE-MRA是目前最佳的无创血管成像方法[4], 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孟宪玲, 陈正光.三维增强磁共振胸腹血管成像的技术探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2, 18 (10) :1065-1067.

[2]张照喜, 陈宪, 徐宁, 等.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个性化方案的确定:ipass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983-986.

[3]Lenhart M, Finkenzeller T, Paetzel C, et al.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 in the routine work-up of the lower extreies arteries.Roof Fortchr Ged Rontgenstr Neuen Bildged Verfahr, 2002, 174 (10) :1289-1295.

磁共振血管成像 篇8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评价我院2007年5月—2013年10月对怀疑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情况。下肢血管闭塞症患者52例,其中44例经过DSA介入证实,8例经过手术及DSA证实。男39例,女13例,年龄42岁~88岁,平均年龄6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做3D CE-MRA检查,2周内做DSA检查。

扫描方法: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 MR扫描仪,下肢专用阵列线圈(TIM线圈)及1个体部线圈。患者采用仰卧位,足先进,自由呼吸扫描。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励(fast low angle shot,FLASH)3D序列,整个扫描分为三段:盆腔部、大腿部、小腿部,自动移床。

对于病变血管处增加轴位扫描,序列采用VIBE序列,扫描参数:三维容积采集快速梯度回波法(VIBE)序列,TR 5.77 mm,TE 2.63 mm,FOV 350×263,矩阵134×256,每个厚块内含64层。有效层厚2.5 mm,间隔0.5 mm。轴位扫描TSE-T1-FS序列,层厚3 mm,矩阵256×204,TR 646,TE 10。

研究方案:本研究将靶动脉分为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9个节段,分析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及周围侧支循环形成情况。按国际通行的外周血管狭窄5级法对下肢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分级:正常(无狭窄);轻度狭窄(0%~49%)、中度狭窄(50%~74%)、重度狭窄(75%~99%)、完全闭塞。

2 结果

52例患者成功进行了3D CE-MRA扫描,图像显示清晰,48例无静脉污染;4例有轻度静脉污染,但不影响诊断。检查结果正常血管654段,轻度狭窄38段,中度狭窄22段,重度狭窄54段,闭塞172段,与DSA检查的符合度为97.9%。

3 讨论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近年来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很容易明确诊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7,8]。

本研究采用西门子设备透视跟踪法(care-bolus),可以实时观察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的情况,简化了扫描步骤,大大缩短了扫描时间,节省了对比剂的使用,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本研究中52例患者中仅有4例轻度静脉污染,效果满意。在常规血管成像的基础上,我们对血管病变部位增加了轴位扫描,可以更好更进一步地评价血管壁、血管腔的情况。

3.1 下肢动脉闭塞的3D CE-MRA典型表现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D CE-MRA)表现主要包括血管壁不光滑,可见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狭窄。管腔闭塞的血管表现为血管不显影,在闭塞段血管周围常常可见侧支血管形成。轴位扫描可以帮助显示血管壁及血管腔的情况,延迟轴位扫描可见血管狭窄时斑块轻度强化。急性闭塞的血管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壁的强化,管腔内未见异常强化。对下肢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的早期判断,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在介入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尽量小心操作,以免血栓破裂,引起远端血管栓塞。

3.2 3D CE-MRA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检查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9,10,11],3D CE-MRA对小腿段重度狭窄诊断的灵敏度最高(100%),对大腿段重度狭窄病变诊断的特异度最高(97%)。本研究结果表明CE-MRA检查与DSA检查血管狭窄的符合度为97.9%。

3.3 下肢动脉病变磁共振检查的优点

磁共振三维增强血管成像,无电离辐射,采用的对比剂(Gd-DTPA)肝、肾毒性小。一次注射对比剂可以显示多段血管,患者无痛苦,检查风险小,并发症少。这种检查方法不仅可以显示血管是否狭窄,而且还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血管周围侧支循环是否形成,从而进一步评价病变肢体的缺血代偿情况,为选择合适的手术及介入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3.4 下肢动脉病变磁共振检查的不足

磁共振三维增强血管成像的不足之处在于,这项检查对血管狭窄存在高估现象,主要是由于影响血流信号的因素诸多,3D CE-MRA为重组图像,而非直接成像,其不仅反映血管腔的形态改变,还包括了血管内血流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由于狭窄部位的湍流导致自旋相位的偏移及部分容积效应,从而导致血管狭窄程度高估的情况[8,9]。另外,血管内支架还可引起金属伪影,导致放支架段血管的显示欠佳。

总之,磁共振三维增强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方法简便,一次检查可以显示多个部位的血管,不仅可以准确判断血管有无狭窄,显示狭窄的部位,还可以对血管壁及管腔情况进行评价,效果确切,可以常规应用到临床。

参考文献

[1]Lapeyre M,Kobeiter H,Desgranges P,et al.Assessment of critical limb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comparison of MR angiograph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AJR,2005,185(12):1641-1650.

[2]Huber A,Scheidler J,Witersperger B,et al.Moving-table MR angiography of the peripheral runoff vessels:comparison of body coil and dedicated phased array coil systems[J].AJR,2003,180(5):1365-1373.

[3]Herborn CU,Goyen M,Quick HH,et al.Whole-Body3D MR angiography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J].AJR,2004,182(6):1427-1434.

[4]Ouwendijk R,Kock MCJM,Visser K,et al.Interobserver agreement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trast-enhanced 3D MR angiography and MDCT angiography in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AJR,2005,185(5):1261-1267.

[5]Martin ML,Tay KH,Flak B,et al.Multidetector CT angiography of the aortoiliac system and lower extremities: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AJR,2003,180(4):1085-1091.

[6]Lee VS,Martin DJ,Krinsky GA,et al.Gadolinium-enhanced MR angiography:artifacts and pitfalls[J].AJR,2000,175(7):197-205.

[7]Ota H,Takase K,Lgarashi K,et al.MTCT compared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fo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importance of reviewing cross-sectional images[J].AJR,2004,182(1):201-209.

[8]郭娟,王效春,张辉,等.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在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侧支循环形成中的应用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2,3(3):200-203.

[9]孙红梅,刘新爱,史志勇,等.MR三维动态增强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的临床应用[J].磁共振成像,2012,3(4):278-281.

[10]邹立秋,刘晓怡,刘新,等.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非增强MR血管成像在糖尿病患者足部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8):757-761.

磁共振血管成像 篇9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65

脑梗死虽然不及脑出血凶险,但是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诸多慢性病缠身,在治疗上有许多谨慎用药的情况,加之梗死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还会发生许多合并症,故如何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形态学表现常不典型,常规MRI、CT对超早期脑梗死病变常无阳性发现,而PET能够早期发现且定量进行脑血流分析,但设备复杂、昂贵、耗时较长不适合在急症患者中常规使用。随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广泛应用,DWI技术日益受到临床的关注,使得在脑梗死超急性期显示梗塞灶的部位与范围已成为可能。本文旨在对DWI技术的急性脑梗死中临床应用价值作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2月~2011年8月收藏治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50~78岁,平均62岁。根据症状出现到MRI检查时间分为超急性期(<6小时)12例,急性期(6小时~3天)25例,亚急性期(3~7天)15例,慢性期(>7天)8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剧烈头痛,眩晕,耳鸣,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半身不遂,意识丧失、失语、视觉障碍等。

方法:所有患者就诊时均首先行颅脑CT平扫,除外脑出血后,进行MRI平扫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所用设备为德国西门子公司MAGNETOM Avanto 1.5T高场强磁共振成像仪。所有患者均常规做T2WI、T1WI、T2FLAIR,DWI采用单次激发EPI脉冲序列轴位扫描,TR/TE=4800ms/90ms,矩阵为128×128,FOV为230cm×230cm,层厚为5.0cm,间隔为1.0cm,弥散敏感系数为0、500、1000s/mm2。

结果

急性脑梗死的T2WI,FLAIR、DWI及ADC图的表现:超急性期(<6小时)12例,所有病例DWI信号明显增高,ADC图上明显低信号,在常规T2WI及FLAIR上信号强度无明显改变。急性期(6小时~3天)25例,T2WI和FLAIR上均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且FLAIR序列上病灶比在T2WI上显示较为清楚。但这两种序列上病灶信号强度均不及DWI序列上的信号强度高,有5例DWI显示的病灶范围更大。ADC图上均为低信号。亚急性期(3~7天)15例,DWI序列上病灶信号较高,但随着发病时间的加长较前两期有所下降。而在T2WI及FLAIR序列上病灶信号明显增高。慢性期(>7天)8例,T2WI上均明显为高信号,FLAIR上大部分为高信号,但部分病灶中间变为等或者低信号。DWI序列上病灶呈混杂信号、等信号或低信号,ADC图呈等或者高信号。

DWI参数选择对图像的影响:对60例患者分析采用b=0,b=500,b=1000s/mm2作DWI成像,研究发现b值越高,产生的弥散梯度场强越强,水分子弥散越好,病灶显示越清晰。同时,还发现由于水分子各向异性,弥散全方向比单方向显示病灶更清晰,尤其是位于脑白质处的病灶。

讨论

弥散是物质的转运方式之一,是分子等微观颗粒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随机的微观移动,即布朗运动。DWI是利用水分子的弥散运动特性进行成像的。其成像原理是常规SE序列叠加EPI序列而构成的特殊成像技术。目前常规采用的成像技术是在SE序列中180°脉冲两侧对称地各施加一个长度、幅度和位置均相同的对弥散敏感的梯度脉冲,当质子沿梯度场进行弥散运动时,其自旋频率将发生改变,结果在回波时间内相位分散不能完全重聚,进而导致信号下降。用相同的成像参数两次成像,分别使用和不用对弥散敏感的梯度脉冲,两次相减就剩下做弥散运动的质子在梯度脉冲方向上引起的信号下降的成分,即由于组织间的弥散系数不同而形成的图像,称为DWI。DWI中的信号下降取决于弥散系数(ADC)及梯度强度。ADC=-ln(Sn/So)/(bn-bo),因此,DWI的程度受b值大小强度的影响。b值越高产生的弥散梯度场越强,造成信号下降越大,对病灶显示更清晰。本组病例分别选用b=0,500,1000s/mm2成像,结果b=1000s/mm2比b=500s/mm2时显示的病灶范围大,显示更加清晰,尤其是对皮层区的较小梗死灶。另一方面,DWI的程度还受弥散的各向异性影响。水分子弥散在脑内受空间方向性介质如脑白质纤维限制,在不同弥散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弥散程度。如白质纤维束垂直于梯度方向,则水分子弥散受限,DWI呈高信号,而弥散全方向成像是3个单方向的相加像,因此可以更好的显示各向性的弥散程度,显示病灶更加清晰。故高场MRI机均采用三个不同的弥散梯度来消除各向异性效应。本组对60例病例分别采用相位编码、频率编码、层面选择3个方向成像,结果全方向比单方向的DWI图像效果好,尤其是位于脑白质处的病灶。

DWI是目前惟一能在活体内检测水分子弥散特性的方法,可以显示常规T2WI不能显示的早期梗死。超急性期时,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膜离子泵转运防碍,细胞外水分子减少,而细胞内水分子增加,导致细胞毒性水肿。但组织总含水量无明显变化,因细胞外水分子弥散速度下降,因此DWI上表现为高信号。但随着病情发展,梗死进入急性期,缺血区血脑屏障破坏,出现血管源性水肿,缺血组织总含水量增加,由于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同时存在,DWI、T2WI及FLAIR均可显示梗死病灶,且信号强度不断增加。之后血管源性水肿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因而限制性弥散减少,而自由弥散增多,导致T2WI及FLAIR序列上信号逐渐升高,而DWI上病灶信号逐渐降低,ADC值的变化则为先降低后逐渐回升,在亚急性期,ADC值多数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病变区可出现细胞溶解,最后出现软化灶。本组中,超急性期所有病例在常规T2WI及FLAIR上信号强度无明显改变,但在DWI上出现异常高信号,ADC图上明显低信号。有5例发病6~12小时患者DWI上均出现明显高信号,ADC图上为低信号,结合DWI,在T2WI和FLAIR上隐约见稍高信号。而对于亚急性后期及慢性期脑梗死,DWI的诊断意义不如T2WI及FLAIR。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并积极抢救缺血半暗带,使该区域脑组织及时恢复功能,并能为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的信息,而传统的CT、MRI一般不能在超早期确定病灶的部位与范围,使临床诊断困难。DWI及FLAIR技术的运用与结合能非常准确可靠地诊断早期脑梗死,从而指导临床溶栓灌注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赵天平.磁共振弥散灌注加权成像对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研究及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1(5):382-383.

2 周林红,沈天真,陈星荣.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3):215-218.

3 杨梅莉.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9):150.

4 王颖,欧阳雪晖,梁秀琴.磁共振弥散加权和灌注加权成像在超急性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35(4):324-327.

5 陈建新,张同华,徐正道.DWI与FLAIR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09(27):95-96.

磁共振血管成像 篇10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脏疾病,大血管病变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磁共振成像在疾病中的检查诊断作用不断增加。磁共振成像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 并且没有电离辐射危害[1]。本文选择本院心血管疾病患者, 观察磁共振成像在此类患者中的诊断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病例, 上述患者经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确诊。上述所选的70例患者根据疾病种类分为心脏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心脏病变组38例, 其中男22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16.3岁。大血管病变组32例, 其中男21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42.9岁。心脏病变组38例患者中, 法洛五联症患者1例、法洛四联症患者5例、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患者19例、黏液瘤患者5例、心肌病患者2例、瓣膜病患者2例、室壁占位性病变2例、心脏内血栓患者2例。大血管病变组患者中, 主动脉瘤患者7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8例、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4例、主动脉狭窄患者3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2例、其他大血管病变患者2例。

1.2 方法

应用本院1.5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所选的70例患者实施扫描, R波触发, 对所选患者进行常规的加权横向扫描 (扫描厚度为8 mm) 。可根据患者具体临床需要实施选择性的薄层横断扫描, 对有价值的层面实施Cine MR扫描。在每个心动周期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扫描, 扫描在1个层面或2个层面, 而每个层面有12个时相, 如果患者的心率较高, 可选择10~11个时相。所选患者也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选择探头频率为2.5 Hz或者5.0 Hz, 患者取左侧卧位或者取仰卧位。通过多切面过程患者心脏具体形态改变情况、心脏的内部结构改变情况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所选患者所得的检查结果与术中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磁共振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检查结果和手术诊断结果相同可定为符合或基本符合;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的诊断不相同, 可定为不符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脏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诊断符合情况比较:心脏病变组:磁共振成像确诊34例, 手术确诊38例, 磁共振诊断符合率为89.4%;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35例, 诊断符合率为92.1%;在心脏病变组中, 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大血管病变组:磁共振成像确诊30例, 手术确诊32例, 磁共振诊断符合率为93.8%;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18例, 诊断符合率为56.2%;在大血管病变组中, 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对机体血管内的水及红细胞、对比剂较为敏感。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检查中, 能够通过计算血流速度等来测定患者的心输出量、瓣膜反流情况等[2,3]。本文结果显示, 磁共振成像在心脏疾病检查中, 其诊断符合率较高, 与彩色多普勒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大血管病变中, 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心血管疾病中磁共振成像检查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特别是在大血管疾病检查中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怀兵, 赵世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 03 (4) :240-245.

[2]何作祥.重视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12 (2) :1059-1060.

上一篇:生态林业理论下一篇:财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