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

2024-06-25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共8篇)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 篇1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畸形,占颅内血管畸形的90%以上[1]。AVM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人,为青壮年人自发性颅内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具有较高致残和致死率,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AVM发生出血的关键。64层螺旋CT具有高时间、高空间和高密度分辨力,多种图像后处理功能,在显示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巢、引流静脉及与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探讨64层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诊断AVM的价值,旨在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3-11~2009-05-30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经64层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检查诊断为AVM者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13~47岁,平均(31.5±5.5)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9例,肢体偏瘫11例,癫6例。22例经手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4例经DSA证实。

1.2 扫描技术

GE公司64层螺旋CT(LightSpeed VCT),18-22G针头,双筒高压注射器(Ulrich),AW4.3工作站,优维显(370 mgI/ml)。将患者头部放于头架上并用绷带固定,嘱患者不要做吞咽、眨眼动作,并解释注射造影剂后人体可能出现的反应。首先,进行少量对比剂团注探测循环时间(test bolus)扫描,从肘正中静脉以5ml/s速度注射20ml造影剂,注射完造影剂后再以同样速度注射20ml生理盐水,自第8秒开始于第1颈椎平面行同层动态扫描,共30s,得到造影增强的颈内动脉及颈内静脉时间密度曲线,并确定多期扫描时间(注药开始为平扫起始点,颈内动脉峰值时间为动脉期扫描起始点,颈内静脉峰值时间为静脉期扫描起始点),扫描参数:120kV,50mA,旋转速度每转0.5s,间隔1.5s,SFOV Small body,DFOV 20~25cm,矩阵512×512,层厚5.0mm。Test bolus扫描结束5min后从颅顶至枕骨大孔下缘做空间位置相同的头颅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3次扫描,扫描开始时以5ml/s速度注射70ml造影剂,注射完造影剂后再以同样速度注射30ml生理盐水,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300mA,旋转速度每转0.5s,螺距0.984∶1,探测器覆盖范围40mm,SFOV Small body,DFOV 20~25cm,矩阵512×512,层厚0.625mm,层间距0.5mm。

1.3 图像后处理

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传送到AW4.3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利用Add/Sub软件得到3组减影数据:①用动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动脉减影数据;②用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获得静脉减影数据;③用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混合动静脉减影数据;④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行减影动脉、减影混合动静脉、减影静脉成像。

2.结果

2.1 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显示

26例AVM在64层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去除颅骨同时,减影动脉图像均显示了供血动脉及早显静脉(图1,2),减影静脉图像均显示引流静脉(图3,4)。供血动脉39支,其中单支供血动脉15例(大脑前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7例,大脑后动脉3例),多支供血动脉9例(以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混合为主)。引流静脉33支,单支引流10例,多支引流16例,引流静脉汇入上、下矢状窦9例,上矢状窦5例,下矢状窦6例,上矢状窦和直窦3例,上矢状窦和横窦1例,下矢状窦和横窦1例,下矢状窦和岩上窦1例。

2.2 畸形血管巢的显示

26例AVM血管巢,其中颞叶7例,顶叶5例,额叶5例,枕叶6例,小脑半球3例,以减影混合动静脉期去除了颅骨干扰,显示畸形瘤巢清楚(图5,6)。平扫为局限性稍高、低或等混杂密度灶,11例因畸形血管巢破裂而合并脑出血,5例有出血后脑软化,15例见斑点、弧线状钙化,9例病灶周围有局限性脑萎缩。增强后畸形血管巢表现多样化,呈不规则条状、团块状及结节状。

3.讨论

3.1 病因

脑AVM属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是一类先天性局部脑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病态脑血管团,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的静脉(动静脉瘘)组成,动脉与静脉直接交通,其间无毛细血管床。在胚胎发育早期,原始脑血管内膜胚芽形成管道,构成原始脑血管网,然后分化出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网。原始动、静脉并行且紧相邻,二者间仅被两层内皮细胞隔开。如二者之间发育异常,则动、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而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由于AVM血管壁缺乏正常血管平滑肌的完整性,在高血流量及高速血流的冲击下,管壁薄弱处即可破裂而引发脑出血,这是临床上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

3.2 分型

脑AVM分为脑实质或软脑膜的动静脉畸形及硬脑膜的动静脉畸形或硬脑膜动静脉瘘。脑实质AVM 80%~85%发生在大脑半球,10%~15%在颅后窝小脑半球,大部分(80%~90%)的患者在50岁之前出现症状,50%病例因脑出血被检出[2]。有报道将AVM分为5型[3]:Ⅰ型为复合型,由多条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组成畸形血管团;Ⅱ型为单一型,由1支供血动脉和1支引流静脉组成单一病变,通常病变较小;Ⅲ型为直线型,是直接的动静脉短路,多见于婴幼儿,常伴大脑大静脉瘤;Ⅳ型为结合型,颈内、外动脉同时参与供血;Ⅴ型为硬膜窦型,为颈外动脉供血的硬膜窦AVM。

3.3 影像检查价值

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详细了解其血管构筑的特点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病变的确切部位、血管巢的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4]。术前明确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其与畸形血管巢的空间关系对于手术切除病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脑AVM手术顺序在于先阻断供血动脉,再切除畸形血管巢,最后处理引流静脉。由于动静脉直接分流,术中动静脉颜色接近,加之畸形血管构造错综复杂,术中不易识别[5]。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DSA被认为是诊断脑AVM的“金标准”,其空间分辨力高,选择性分次、分支血管造影,有利于AVM供血动脉的显示和确定来源。但DSA有一定创伤性,可诱发脑出血、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多支血管分别造影,操作时间长,辐射剂量大,对于位置较深或者畸形血管组成复杂的AVM造影和栓塞治疗有很大危险性。MRA能清楚显示AVM的血管巢、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其与周围组织的三维解剖关系。但其检查时间长,部分患者会产生幽闭恐惧症,对体内置入金属体的患者禁忌。常规CTA颅骨干扰颅底及脑表面脑血管的显示。

3.4 64层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的优势

目前64层螺旋CT实现了亚毫米、亚秒扫描,并配以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使CT血管成像技术更趋成熟,成为神经血管影像学的一种重要成像方法,64层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安全、快捷、可靠[6]。MIP图像能显示投影方向上的最高密度,可清楚显示血管的走行和分支,获得类似于血管造影的图像,对明确畸形血管巢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形态及走行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测量供血动脉的直径,区分血管壁的钙化与血管内对比剂密度,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但失去了不同结构前后的位置信息。VR可以从不同角度立体显示解剖关系,清楚区分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纡曲扩张的异常交通血管及其走行、病灶的大小、位置,直观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通过调节不同组织的透明度,还可同时显示表浅和深在结构的影像,结合多角度旋转,使VR图像表现出较强的立体感,尤其适合显示重叠的血管、血管与邻近结构的三维关系,也可以模拟颅骨开瓣术,精确设计和确定手术入路,减少外科手术的盲目性。对于邻近颅底的病变,由于血管与周围的骨性结构密度接近,有时借助透明技术和伪彩技术也难以清楚显示病变细节,采用选择性VR或选择性MIP技术,是评价血管走形及其与病变关系的一种较好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去除无关因素,显示目标组织的整体情况及局部细节,通过配色处理,可以清楚地分辨颅底静脉窦等复杂血管结构[7]。朱力平等[8]报道动脉期CT成像能较好地显示AVM的供血动脉、血管巢及部分早期显影引流静脉,静脉期CT成像显示了扩张的引流静脉、血管巢,双期脑血管成像能较好地区分供血动脉、血管巢和引流静脉。本研究采用20ml小剂量扫描探测动脉和静脉循环峰时,用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之混合动静脉减影数据重建图像,在减去颅骨同时,由于动脉、静脉密度较高,混合动静脉图像质量好,有利于同时显示AVM畸形血管巢及动静脉间的关系。但是,用混合动静脉减影数据单独重建脑动脉减影图像时,由于动脉、静脉均强化显著,静脉干扰动脉显示,特别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海绵窦干扰大,同样,单独重建静脉减影图像时,动脉干扰静脉显示。利用动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重建动脉减影图像,不仅可减去颅骨,而且由于动脉早期头部血管以动脉增强为主,密度较高,静脉及静脉窦密度较淡或不显影,有利于动脉MIP、VR显示AVM供血动脉;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重建静脉减影图像,由于动脉数据绝大部分减掉,静脉受动脉干扰明显减少,同时可减去颅骨干扰,有利于静脉MIP、VR显示AVM引流静脉。本组26例AVM均成功地去除了颅骨干扰,进行了MIP、VR三维重组,获得了满意的图像,显示大小不等的畸形血管巢及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但是,由于脑出血、脑软化或钙化无增强,减影去除颅骨干扰同时,这些结构被减掉,需结合非减影图像分析。

总之,64层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作为无创性脑血管检查方法,综合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全面观察分析,对脑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巢、引流静脉及与周围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显示具有重要价值,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6例脑AVM患者,均经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将动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混合动静脉期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脑血管图像。结果:本组病例减影脑血管图像均去除了颅骨的干扰,清楚显示大小不等的畸形血管巢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畸形血管巢位于颞叶7例,顶叶5例,额叶5例、枕叶6例和小脑半球3例。发现供血动脉39支,其中单支供血动脉15例,多支供血动脉9例;引流静脉33支,单支引流10例,多支引流16例。结论:64层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可以去除颅骨干扰,显示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巢和引流静脉,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动静脉畸形,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参考文献

[1]马睿,周存升,柳澄,等.CT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2(1):19

[2]左长京,王培军,李晓兵,等.脑动静脉畸形的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20

[3]吴恩惠,戴建平,张云亭.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

[4]Hadizadeh DR,Falkenhausen M,Gieseke J,et al.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petzler Martin classification at subsecond temporal resolution four dimensional MR angiography compared with that at DSA.Radiology,2008,246(1):205

[5]陈文华,王杰,邢伟,等.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应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10):1134

[6]陈洪亮,唐光才,陈光祥,等.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减影技术头部血管成像的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1

[7]孙百胜,龙淼淼,刘禄明,等.64层螺旋CT选择性三维血管重建技术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6):541

[8]朱力平,唐健,姜建威,等.多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在AV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中国微循环,2004,8(6):400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 篇2

【关键词】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颅内动脉疾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083-01

Abstract:

Keywords: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及后处理技术已有显著提高。16层螺旋CT具有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实现了血管成像性能,其血管成像技术(CTA)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病变及周围组织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解剖概念。本研究观察了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旨在进一步探讨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4125±542)岁。就诊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四肢乏力、癫痫等。全部患者均经CT平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疑脑动脉瘤11例,未见异常5例。CT平扫后行CTA检查,CTA检查后10天内行DSA检查,部分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12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从颅底至颅顶扫描,扫描条件:120KV,300MAS,探测器宽度05mm,层厚 1mm,旋转床速度10mm/圈。增强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海醇(300mgI/ml),经高压注射器注入,注射速度为 3~4ml/s,成人总量为 80~100ml,全部患者均经20ml小剂量造影剂试验,以确定扫描延时时间,对于疑血管畸形病例进行动、静脉双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技术(VRT)、表面遮盖技术(SSD)等进行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观察局部脑血管病变情况。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CTA检查及DSA检查图像均由同一组放射科医师读判。

2结果

42例患者经CTA后均可见清晰血管,其中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未见异常3例。①诊断为脑动脉瘤的25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结果一致。②诊断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一致。

3讨论

DSA是将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保留血管影像的一种数字减影技术,是目前测量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常用方法,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等特点。DSA已被视为临床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其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1]。近年来研究发现,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与DSA基本相同,几乎所有破裂的急性脑动脉瘤经CTA检查后无需DSA检查即可进行手术[2]。本研究中,经CTA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检查结果一致。表明CTA与DSA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具有同等诊断效果,且CTA在显示肿瘤体积、瘤颈及周围结构方面显示更加清晰,分析原因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CTA可准确测量出瘤体大小情况,明确瘤体血栓及瘤壁钙化情况,而DSA往往因瘤壁钙化小而低估肿瘤体积;②CTA检查期间可任意选择,故在观察瘤体、瘤颈及与周围关系方面较DSA更加清晰、准确,若行三维DSA也可达到上述效果,但设备昂贵,基层医院配备较少;③CTA具有无创、省时等优势,但在判断肿瘤血流及供血图像方面不如DSA[3]。本研究中,诊断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检查基本相同。提示,CTA在诊断烟雾病及动脉狭窄方面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16 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疾病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但在应用时应考虑的技术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如:扫描厚层、方向、进床速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俊,王艳萍,彭秀斌,等.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1):10-11.

[2]张飞雪,王 青,杨晨明,等.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2):963-964.

[3]张文洪,陈文华,邢 伟,等.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91-92.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 篇3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脑底异常血管网漏,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广泛应用于脑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以往采用常规血管成像,有颅骨干扰血管的显示。文献[1-2]报道采用减影脑血管成像,但多数文献只是局限于对脑动脉瘤的研究,对于颅内烟雾病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烟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行CT减影脑血管成像烟雾病患者共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6±12)岁。

1.2 检查仪器与对比剂

东芝公司64排螺旋CT(Aquilion 64),18-22G静脉留置针,双筒高压注射器(Ulrich),Vitrea4.5工作站,对比剂为碘普胺(370 mg I/m L)。

1.3 扫描技术

扫描前固定好患者头部,嘱头颈保持不动。先行平扫,再行动脉早期和静脉早期扫描,扫描方向均为颅顶向足侧,扫描范围共约150 mm。第8秒开始行同层动态扫描,ROI为第1颈椎上缘平面双侧颈内动脉,当双侧颈内动脉任一侧密度达阈值时(70 HU)延迟6 s启动动脉早期扫描,扫描完成后延迟4 s行静脉早期扫描。扫描参数:电压100 k V,电流400 m A,球管旋转速度0.4 r/s,螺距53。扫描野(scan field of view,SFOV,24 cm),显示野(display field of view,DFOV,24 cm),矩阵512×512,层厚0.5mm,间隔0.5 mm。辐射剂量:DLP=1 728.2 m Gy·cm,按照K系数为0.002 1计算有效剂量[3],ED=3.63m Sv。平扫开始前以5 m/s流率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0 m L,增强扫描时以5 m/s流率注射80 m L对比剂,注射完对比剂后再以同样速度注射20 m L0.9%氯化钠注射液。

1.4 图像后处理

利用副工作台Brain Subtraction软件得到2组减影数据:(1)用动脉早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数据。(2)用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动脉早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3)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图像(减影动脉期数据重建脑动脉,减影静脉期数据重建脑静脉)。

2 结果

减影图像与未减影图像相比,减影动脉期只显示脑动脉,减影静脉期只显示脑静脉,去除了动脉、静脉相互的及颅骨的干扰。本组脑底异常血管网显示清楚占100%(18/18);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占61%(11/18),左侧颈内动脉狭窄占17%(3/18),右侧颈内动脉狭窄占22%(4/18);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占39%(7/18,其中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占17%(3/18);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占39%(7/18,其中1例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无单侧大脑前动脉狭窄;合并脑动脉瘤占17%(3/18);全部脑静脉未见异常(图1~3)。

3 讨论

3.1 64排螺旋CT减影成像技术

本研究应用Aquilion 64排螺旋CT,采用智能跟踪启动动脉早期和静脉早期扫描,其扫描时用Otherler进行一定的方位修正,原始数据采用副工作台的Brain Subtraction软件进行各次扫描数据相减,只要扫描床的位置相同,不需要计算扫描延迟时间与球管旋转时间整除的问题,较前者更加方便。采用智能跟踪扫描与以往小剂量对比剂探测循环时间研究相比,可减少20 m L对比剂的用量,减少患者的经济和身体负担,并且前者平扫前用小剂量注射,平扫时需等约5 min对比剂从血管内排出,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平扫时血管内有一定的对比剂,影响减影时的效果,另外一点由于平扫时脑膜已有轻度强化,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判断变得困难,采用智能跟踪扫描则没有这些缺点。如果一次注射对比剂头部脑血管成像分别显示脑动脉病变、混合动静脉病变和脑静脉病变,则需要显示动脉时完全去除静脉,显示混合动静脉时二者均要清楚,显示静脉时完全去除动脉。本研究采用启动扫描阈值70 HU,根据课题组先前的研究[4]和李信友等[5]的研究,静脉较动脉峰值延迟小剂量时6~8 s,故动脉早期与静脉早期延迟时间设为4 s,以保证动脉早期扫描时静脉强化少,而静脉早期扫描时动静脉强化均较明显。

3.2 64排螺旋CT减影技术对烟雾病成像的优势

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病因不明确,表现为颈内动脉末端Willis环近段血管狭窄或闭塞,脑底部异常血管网。1997年日本厚生省Moyamoya[6]病研究委员会提出放射学诊断标准:(1)ICA末端及MCA和ACA起始段狭窄或闭塞;(2)颅底动脉充盈相可见闭塞处附近的异常血管网;(3)双侧受累。由于儿童单侧病变的进展性通常可认为是烟雾病,而成人单侧改变只能认为可能是烟雾病。以往主要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但是其是有创性操作,费用高,禁忌证多,而且无法评价脑实质改变。MRA可显示两侧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的异常改变,文献[7]MRA对颅底血管显示达82%,诊断烟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3%和100%,但MRA对于病变段动脉的管壁形态、远端分支血管和侧支血管等方面的显示欠佳。CT双期减影血管成像利用动脉早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重建动脉减影图像,不仅可减去颅骨,而且由于动脉早期头部血管以动脉强化为主,密度较高,静脉及静脉窦密度较淡或不显影,有利于动脉后处理显示动脉病变。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重建静脉减影图像,由于动脉数据绝大部分减掉,静脉受动脉干扰明显减少,同时可减去颅骨,有利于显示静脉病变[4]。本组脑底异常血管网显示清楚占100%;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占61%,左侧颈内动脉狭窄占17%,右侧颈内动脉狭窄占22%;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占39%(其中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占17%;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占39%(其中1例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无单侧大脑前动脉狭窄;合并脑动脉瘤占17%;全部脑静脉未见异常。

3.3 64排螺旋CT减影技术脑血管成像缺点

本组脑动脉和脑静脉成像一次检查,经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3次扫描完成,本组采用降低千伏降辐射,辐射剂量DLP=1 728.2 m Gy·cm,ED=3.63m Sv,虽较心脏扫描有效剂量明显低,但超出了欧洲推荐剂量(头部DLP=1 060 m Gy·cm)[8]。另外,在分析烟雾病伴发的脑梗死或出血等脑组织病变时,仍需要与未减影图像结合考虑。

总之,64排螺旋CT智能跟踪扫描减影技术能清楚显示脑动脉和脑静脉,可排除脑静脉畸形,对颅内烟雾病分析评价有较大价值。

参考文献

[1]Tomandl BF,Hammen T,Klot E,et al.Bone-subtraction CTAngi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J].Am JNeuroradiol,2006,27(1):55-59.

[2]Sarikaya B,Sarikaya S,Deniz FE,et al.Unregistered subtractedCT angiography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rteries at ornear the skull base:preliminary experience[J].Diagn IntervRadiol,2007,13(3):105-108.

[3]Valentin J.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protection.Managing patient dose in mu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ICRP Publication 102[J].Ann ICRP,2007,37:1-79.

[4]陈洪亮,唐光才,陈光祥,等.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减影技术头部血管成像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1-5.

[5]李信友,曾勇明,吕发金,等.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大小剂量团注测试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8):984-989.

[6]Fukul M.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spontaneous occlusion of the circle of Willis(moyamoya disease).Researth committee on spontaneous occlusion of the circle ofWillis(moyamoya disease)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Japan[J].Clin Neurol Neurosurg,1997,99(Suppl2):238-240.

[7]马树华,王丹,徐克,等.烟雾病的MR成像及MR血管造影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8):1205-1207.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CT机:西门子64层双源螺旋CT[2], 型号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注射器:双筒高压注射器, 型号Meo Rao STELLANT;造影剂:非离子350 mg/ml碘;穿刺针:19 G静脉输液针。

1.2 方法

1.2.1 患者分组

2008年1月至5月期间, 临床申请脑血管成像患者200人,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66人, 女34人, 年龄35~85岁, 平均60岁;对照组:男56人, 女44人, 年龄33~81岁, 平均57岁。实验组用双能量去骨成像法, 对照组用DSACT成像法, 主要扫描参数 (默认值) 见表1。

1.2.2 患者体位

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 两手自然放置身体两旁, 头部放置在扫描头架内, 两侧用泡沫垫子填塞, 额部用压迫带固定, 防止头部移动。

1.2.3 注射造影剂

穿刺肘部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试注射生理盐水20 ml, 注射速度为4 ml/s。然后注射非离子造影剂350 mg/ml碘, 注射速度为4 ml/s, 每人注射总量为50 ml。随后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盐水40 ml。

1.2.4 扫描[3]及后处理

(1) 扫描范围在头颅侧位定位像上设定, 上包括头顶, 下包括颅底, 前包括额骨, 后包括枕骨。 (2) 注射造影剂过程中, 自动跟踪触发, 触发平面定在颈总动脉, 触发值为100 Hu, 延迟2 s。 (3) 重建薄层图像序列 (默认值) , DSACT序列层厚0.6mm, 间隔0.4 mm, 重建算法 (kernel) H10f;双能量去骨序列层厚1 mm, 间隔0.6 mm, 重建算法 (kernel) D30f。 (4) 将实验组的两个薄层图像序列同时载入双能量 (dual energy) 软件中,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head bone ren选项, 去骨过程按照默认值自动完成。对照组的两薄层图像序列载入neuro DSA软件中自动减影, 分别得到去骨和减影后的图像序列。 (5) 将各图像序列分别载入三维软件 (inspace) 中, 调节阈值、不透明度和亮度, 去除多余结构, 旋转至合适角度, 保存血管的三维图像。

1.2.5 评价图像

(1) 评价范围:颈内动脉虹吸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动脉环。 (2) 评价标准:脑血管边沿无去骨或减影痕迹及痕迹轻微为优;血管边沿缺损但不足该血管临近横切面直径1/3为良;超过1/3和血管不连续为差。 (3) 评价方式:由3位有经验的医师双盲阅片, 共同商定结果。

2 结果

2.1 两组脑血管成像无骨骼影干扰

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动脉环均无骨骼残影, 去骨完全彻底。实验组效果见图1, 对照组效果见图2。

2.2 实验组血管有较多的去骨缺损

去骨缺损均出现在颈内动脉虹吸段与颅骨接触面, 对照组无减影痕迹或减影痕迹轻微。两组血管成像质量评价统计见表2。

2.3 实验组血管表面清晰度较差

实验组血管表面凹凸不平, 光滑度低, 软组织密度影浓厚不均匀, 呈斑点状。对照组血管表面光滑柔和, 软组织密度影轻微且均匀。

2.4 实验组有较多的静脉影干扰

实验组海绵窦内造影剂丰富, 掩盖了颈内动脉C4段, 上矢状窦、直窦和横窦全部充满造影剂。对照组只有上矢状窦内有少量造影剂影。

2.5 实验组辐射剂量低

双能量去骨成像法平均CTDIvol (剂量指数) 为20.59 m Gy, DLP (剂量长度乘积) 为393 m Gy。DSACT成像法平均CTDIvo为24.39 m Gy, DLP为493 m Gy。双能量去骨成像法的辐射剂量比DSACT成像法平均低100 (100=493-393) m Gy。

3 讨论

3.1 DSACT[4]成像法与双能量去骨[5]成像法基本原理

肌体的不同组织对放射线有不同的吸收衰减系数。一种组织对相同能量 (电压值相同) 放射线的照射, 衰减系数相同, 对不同能量的放射线照射, 吸收衰减系数不相同。 (1) DSACT成像法利用组织密度差减影。DSACT扫描成像法是相同能量放射线的两次照射, 第1次平扫获得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的密度图像。注射碘造影剂后行第2次扫描, 除获得与第1次平扫相同的图像外, 还可获得碘造影剂的图像, 其中含造影剂的组织密度;高于平扫的组织密度, 两次扫描获得2组图像, 相同层面2幅图像对应像素密度值之差被显示, 含碘造影剂的血管就被显示出来, 骨骼、肌肉、脂肪等相减为零不显示。 (2) 双能量去骨成像法利用物质对不同能量射线衰减系数差异达到去骨的目的。80 k V的低能射线照射在含碘组织上, 衰减系数大, 穿透的射线少, 图像密度高;140 k V的高能射线照射在含碘组织上, 衰减系数小, 穿透的射线多, 图像密度低。碘造影剂、骨、肌肉和脂肪等对不同能量射线照射都有衰减差异, 只是衰减系数大小不同。一次双能量扫描获得衰减各异的2组图像, 相同层面的2幅图像对应像素密度值之差达到某一阈值时被显示, 未达到阈值不显示。西门子公司双能量去骨参数还提示, 密度值低于130 HU的组织全部显示, 密度值高于700 HU的组织全部不显示。阈值设定是以碘为标准的, 密度值高于700 HU和能量吸收差异未达到阈值的骨影被去除, 密度值低于130 HU的组织影和含碘的血管影被显示。

3.2 双能量去骨成像法图像质量低于DSACT成像法图像质量

从表2可以看出, 按照评价标准, 对照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实验组, 这可能是成像方法不同所致。DSACT是一项成熟的减影成像技术, 双能量去骨是刚刚推出的成像新技术。双能量去骨图像, 血管缺损主要表现在与颅骨紧密接触的虹吸段, 临近骨的血管影被去除或部分去除, 去骨过度, 因此双能量去骨的相关参数还有待研究改进。实验组血管表面光滑度不如对照组, 可能是由于双能量去骨参数保留了密度值小于130 HU的组织影像, 血管影受周围130 HU组织密度影干扰, 降低了血管影与周围组织影的对比度, 导致血管表面清晰度差。

3.3 实验组扫描时间长, 导致静脉影浓密

2组扫描范围从颅底开始至颅顶结束, 球管旋转速度相同, 准直器宽度也一致, 只有螺距不同。实验组螺距为0.7, 对照组螺距为1.2;实验组扫描时间平均为6.57 s, 对照组扫描时间平均为4.08 s, 相差2.49 s。从造影剂到达跟踪平面到自动触发需要3 s, 扫描延迟时间为2 s, 即5 s后开始扫描, 从造影剂到达跟踪平面到扫描结束, 实验组需要11.57 s, 对照组需要9.08 s。颅内血液循环从动脉经毛细血管到静脉, 一般需要9 s, 所以实验组各硬脑膜窦有较多的静脉影, 对照组只在上矢状窦有静脉影, 其余各处无静脉影显示。实验组动脉像上有较多静脉影重叠, 影响动脉血管的观察, 对照组基本无静脉影干扰, 动脉显示清楚。

3.4 双能量去骨成像法辐射剂量[6]低

CT扫描参数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也是患者辐射剂量的计算依据。CT射线剂量常用剂量指数[7]CTDIvol表示, 该指数的获得采用专用的塑料模体。16 cm直径的模体用于头部测量, 32 cm直径的模体用于体部测量。只要患者的身材与剂量模体大小相似, 该剂量指数即可以对扫描容积内的平均剂量做出较准确的估计, 由于患者身材可能小于或大于模体, 显示的CTDIvol值可能会偏离扫描容积的实际剂量。CTDIvol的定义和测量基于单层轴位扫描模式。在实际扫描中, 螺旋采集感兴趣区域的数据, 患者接受的实际剂量。用剂量长度乘积DLP (Dose Length Product, DLP) 表示, DLP=CT-DIvol×扫描长度, 这就是患者接受的容积剂量。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射剂量的统计 (设备自动记录) , 双能量去骨成像法比DSACT成像法的辐射剂量平均低100 m Gy, 即辐射剂量低20%, 这可能是双能量去骨目前的最大优势。

经过2组患者的对照实验, DSACT成像法在图像质量方面优于双能量去骨成像法, 但在减少患者辐射剂量方面, 双能量去骨成像法更占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 应根据需要选择成像方法, 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光辉.2006年脑血管病研究进展[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7, 15 (5) :359.

[2]张宗军, 卢光明.双源CT原理与临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 2007, 28 (10) :57.

[2]杨刚, 李林, 良泉峰, 等.对影响双源CT图像质量的各种扫描参数的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08, 29 (2) :102.

[4]陆菁菁, 潘杰, 李明利, 等.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评价中的初步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 24 (1) :17.

[5]袁仁松, 翟辉, 李峰, 等.双能量减影数字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 15 (9) :791.

[6]刘书勤, 刘晓明.放射线辐射的控制与防护[J].医疗卫生装备, 2004, 25 (6) :162.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69例, 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 (43.5±8.4) 岁, 男45例 (65.22%) , 女24例 (34.78%) 。主要临床症状:头痛45例, 头晕24例, 呕吐16例, 癫痫发作9例。

1.2检查方法患者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层宝石能谱螺旋CT扫描机实施相关检查, 具体检查步骤为:为患者头部实施CT分层扫描, 后使用血管造影技术, 进行进一步检查。扫描层厚5 mm, 当完成检查后, 使用注射器, 对患者的肘静脉推注优维显 (德国拜耳公司) , 剂量60~80 ml, 速率4 ml/s。后对患者进行测试性小剂量团注术, 同时进行扫描工作。具体范围为颅底至颅顶。参数设定部位:管电流240 m A, 电压120 k V, 检查视野250 mm, 螺距为0.969∶1, 层厚0.625 mm[2], 在扫描时对患者注射对比剂碘普胺, 注射速度3.5 ml/s, 扫描的延时时间20~25 s。在完成扫描工作之后, 将相关数据传输到64层宝石能谱CT工作站, 使用相关软件, 对患者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检查, 同时实施多容积再现, 密度投影等工作, 检查结果应由具备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分析, 后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对比。对疑似脑血管疾病的69例患者设置颅脑血管成像参数进行扫描, 将采集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中采用MIP, MPR以及VRT对颅脑血管图像进行重建。69例均获得良好的影像学资料, 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判读。

2结果

69例疑似患者诊断结果:动脉瘤31例, 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0例, 脑动脉闭塞或狭窄3例, 颅脑肿瘤性病变2例, 烟雾病1例, 脑血管正常22例。

3讨论

脑血管肿瘤以及脑动静脉畸形是目前脑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疾病, 文献[3]表明, 这类疾病对于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 临床上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对于治疗不及时的患者, 就会导致患者疾病的预后不良, 主要会出现病残以及死亡, 临床上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受孕受精卵着床, 在胚胎开始发育的初期, 原始性的脑血管网由原始的脑血管内膜的胚芽转变而来, 按照遗传信息的调控不同部位的血管网分化成具有各自功能的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网等。最早的时候动脉与静脉是并行的, 并且二者相邻, 在两者之间仅仅被一层内皮细胞隔开, 如果此时该部位发育出现异常, 就会引起患者出现动脉、静脉直接相通的情况, 从而出现短路, 此时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就不需要经过毛细血管网, 加上异常发育生长的脑部动静脉与机体正常的血管组织结构不一样, 其中的平滑肌不完整, 此时在高血流量以及高速血流的冲击下, 异常发育的管壁上面较为薄弱的地方就会发生破裂, 因此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 这也是导致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病残以及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血管管壁及脉络的构筑特点和患者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检测和分析是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展开诊断以及治疗的前提, 主要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数据包括患者病变的准确位置、血管巢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的诊断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等[4,5]。从本次的研究看出, 69例患者得到了清晰的影像, 患者的载瘤动脉和邻近的血管分支结构清晰可见, 科学直观,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检测中有10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说明此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畸形血团, 帮助医生判断是一支或多支引流静脉, 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最准确的影像参考。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一次检测便能够检查全脑的情况, 技术安全、无创、快速, 并且检查精准, 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在本次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能够看出, 对于疑似脑部疾病患者, 在其临床检查中使用64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能够得出满意效果, 该方法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等特点。MIP以及VRT是对患者血管进行后处理的重要依据, 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伟东, 董玉姝.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2) :134-135.

[2]钱根年, 李天然, 高荣光, 等.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5 (1) :46-47.

[3]马晓晖, 孙英彩, 李石玲, 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2) :154-156.

[4]钱根年, 陈自谦, 李天然, 等.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4 (6) :413-416.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腹部血管性疾病的54 例患者纳入该研究, 其中男30 例, 女24 例;年龄40~68 岁, 平均年龄 (56.7±5.2) 岁。

1.2 方法

检测仪器为飞利浦生产的MX-16 型16 层螺旋CT, 常规腹部平扫联合增强扫描。 其中扫描层厚设定为1.25 mm, 转速为0.5 s/360°, 螺距比为1.75∶1, 管电压设定为120 k V, 管电流在平扫以及增强扫描下分别设定为200 m A、350~400 m A, 扫描持续10~15 s。 采用高压注射器将100 m L造影剂经右肘前静脉注入患者体内, 注射速度保持在3.5~4.0 m L/s。 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20~25 s, 门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55~60 s。 将原始图像上传至工作站, 采用VR以及2D-最大密度投影 (MIP) 重建腹部血管三维图像, 采用图像切割工具从不同角度切割VR与MIP图像。 入组病例同时进行腹部彩超扫查检查, 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参照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 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 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其中检出12 例门静脉系统疾病、9 例腹主动脉瘤, 12 例脾血管瘤, 15 例肝血管瘤, 6例肾动脉钙化狭窄, 诊断准确率为100.0% (54/54) 。 彩超显像检出6 例门静脉系统疾病, 6 例腹主动脉瘤, 9例脾血管瘤, 15 例肝血管瘤, 6 例肾动脉钙化狭窄, 诊断准确率为77.8% (42/54) ,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当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MSCT) 逐渐开始应用于颅脑、心脏、胸腔、腹部以及肾脏等人体部位检查中, 其改变了传统CT层扫描的模式, 实现了向容积扫描模式的飞跃, 所得三维图像不再是单纯叠加单层图像而成,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容积图像[2]。 以此为基础进行三维重建, 其图像对于细小血管走行、血管形态等情况予以清晰显示, 同时还可对周围组织器官进行观察[3]。 MSCT具有如下4 个优势: (1) 扫描范围大, 用时时间较短, 可较好地满足腹部血管成像需求, 一般情况下扫描从膈顶开始, 至第3~4 椎体水平时所需时间不超过12 s, 对绝大部分患者都较为适用[4]; (2) 提高了扫描速度, 造影剂用量也随之减少, 或造影剂用量不变以获取更佳的成像效果; (3) 能够分期像获取动脉期以及静脉期成像数据, 其对于同时显示肝动脉以及门静脉的情况尤为适用; (4) MSCT后处理技术优势突出, 且能够进行薄层重建, 因此可在相同扫描时间以及造影剂用量的情况下获取形式不同的血管成像[5]。 MSCT图像分辨力以及后处理功能都较为优秀, 能够将患者腹部血管情况以三维方式成像展示, 对于门静脉高压或肾动脉狭窄等血管性疾病可予以准确诊断[6]。

该研究结果表明,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诊断准确率为100.0%, 而彩超显像检出率为77.8%,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 与李美玉等[7]报道相符, 提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此外, 笔者总结了MSCT应用实践中的要点如下: (1) 检查准备。 患者行MSCT扫查前禁食时间应不低于6 h, 而且阳性胃肠对比剂对于强化血管显示有一定干扰[8], 可给予患者清水口服, 作为胃肠标记物, 防止高密度对比剂所产生的干扰, 避免后处理图像质量受到影响。 (2) 合理选择扫描层厚。就CT成像扫描而言, 其扫描层厚对于血管成像空间分辨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该研究中检测仪器飞利浦生产的MX-16 型16 层螺旋CT, 其中最关键的图像质量影响因素莫过于探测器组合方式, 而1.25 mm的扫描层厚既满足扫描速度要求又切实保证了图像质量。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属于无创检查技术的一种, 其对于腹部血管疾病患者血管走行以及血管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可展开多角度乃至多方位观察, 有效支持了临床诊断工作, 并有利于医师合理制定介入治疗方案以及外科手术方案, 精确评估患者预后,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腹部血管性疾病的54例患者纳入该研究, 采用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 (MSCT) 方法进行肝脏动脉期与门脉期增强扫描, 对比腹部彩超与MSCT的检测结果。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对于腹部脏器肿瘤其他表现也可同时展开观察, 诊断准确率为100.0% (54/54) , 彩超诊断准确率为77.8% (42/54) ,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属于无创检查技术的一种, 其对于腹部血管疾病患者血管走行以及血管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可展开多角度乃至多方位观察, 有效支持了临床诊断工作。

关键词:腹部血管疾病,多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宏, 严玉澄, 陆任华, 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发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2 (8) :1062-1067.

[2]孔凡磊, 郭一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9) :59-60, 69.

[3]李祥.急诊腹部CT在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 (6) :799-800.

[4]秦定文, 杨亚芳, 顾生荣, 等.64排螺旋CT低管电压扫描对腹部血管成像病变显示及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5) :74-77.

[5]黄恒青, 黄筠洋, 杨军克, 等.128层CT血管成像技术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 (1) :63-64.

[6]刘跃辉, 刘珍, 武燕, 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 (CTA) 在腹腔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15) :112-114.

[7]李美玉, 陈冠峰, 杨子江, 等.64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13) :190.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 篇7

关键词:冠状血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解剖学

冠状静脉窦(CS)及其分支是心脏静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心脏疾病诊断治疗的通道和重要标志,主要包括:靶向药物的输送、经冠状静脉插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以及经CS向左心室心外膜置放电极获得双心室起搏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等[1]。冠状静脉系统个体间解剖变异较大,为了更为准确地指导治疗过程,治疗前进行冠状静脉成像至关重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在显示冠状动脉的同时是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冠状静脉图像,从而提供国人冠状静脉系统的CT影像特点,为经冠状静脉系统进行心脏介入治疗提供解剖信息。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08年3~5月于北京煤炭总医院行64排螺旋CT(MD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110例,男67例,女43例,年龄40~78岁,平均(57±10)岁。心率范围45~70次/分。将心脏检查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心电门控回顾性重建。1.2方法

MDCT冠状静脉成像方法及数据分析:应用GE lightspeed 64排MDCTA,球管转速2.0-0.35S,管电压120KV,有效管电流696mA,螺距0.2:1,准直0.625mm×64,造影剂用碘普罗胺(即优维显,370mgI/ml),注射速度5ml/s,注射总量60~80ml。采用test bolus技术对升主动脉增强过程进行监测时间密度曲线,用到达高峰时的秒数乘2,再加10,再加经验值4秒,最后得出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一般在20~35秒左右。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1cm至心脏膈面。回顾性心电门控,均采用舒张期75%单时相重建。随后以同样的速度注射40ml生理盐水。受检者屏气5~8秒。层厚0.625mm,间隔0.625mm。心率超过70次/分的扫描前嘱受检者将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嚼碎舌下含服,剂量25~75mg,控制心率在70次/min以内,心率要求整齐。

原始数据传输至GE ADW4.3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重建心脏静脉系统。沿左房室沟内曲面重建CS,在前室间沟内重建前室间静脉(AIV),后室间沟内重建心中静脉(MCV),沿左室相应的室壁重建侧静脉(LV)和后静脉(PV)。各心脏静脉管腔中心线的长度测量是从CS口至肉眼可辨别的最远端,同时测量起始段的管径和横截面积。对冠状静脉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冠状静脉血管显示不清为差,血管显示连续但边缘不规则为良,血管显示连续且边缘规则为优。由2名有经验的(专业从事冠状动脉CTA诊断3年以上)放射科医师及1名心内科医师共同进行图像处理及数据测量。每支血管管径测量3次,取其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各支血管径线测量值以(±s)表示,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静脉图像质量评价

优64例,良43例,差3例,图像优良率为97.3%(107/110)。

2.2 心脏静脉系统的显示(图1)

(1)VR像清晰显示冠状窦及其属支在心脏表面分布情况,同时显示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及其毗邻关系。(2)MPR像显示冠状窦发育畸形并引流至左心房。(3)CPR像显示MCV全程管腔内部情况。(4)血管树VR像显示血管分布更清晰直观。(5)CPR显示CS-GCV-AIV血管全程内腔情况。(6)MIP像显示PV注入CS的形态和血管分布。(7)CPR像显示心中静脉全程情况。(8)CPR像显示PV血管全程。(9)与(2)为同一病人,VR像显示冠状窦发育畸形并引流至左心房。

2.2.1 CS

CS瓣在CS进入右房的入口处,100%受检者可以清楚识别CS、GCV及MCV。CS近端上下径为(10.5±3.2)mm,前后径为(8.5±2.2)mm,横截面积为(53.7±29.8)mm2,CS近端上下径大于前后径(P<0.05)。

2.2.2 CS各属支的测量值见表1

90.2%的受检者(99/110)可见1~3支PV。LV和PV开口分别距CS口(33.2±20.0)mm和(15±11.0)mm。

2.2.3 SCV和左房斜静脉(marshall oblique vein,MOV)

SCV在房室沟内与右冠状动脉远段平行走形,引流进入心中静脉或CS,9.1%的受检者可见SCV(10/110)。有7.27%(8/110)显示MOV,沿左心房下部斜行注入CS。2.2.4冠状静脉变异

本组发现冠状静脉畸形引流至左心房1例。3例仅有MCV,无PV;1例仅有PV,无MCV。

3 讨论

应用MDCT进行心脏冠状静脉无创成像多采用16层CT的冠状动脉CTA扫描方案显示冠状静脉。64排或64层MDCT关于心脏静脉的研究不多[2,3]。心脏冠状静脉系统目前已不断应用于心脏介入治疗方面,如后间隔旁路及心外膜旁路的射频消融、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中左室起搏电位置入CS[4]、肌原细胞移植等。在制定经心脏静脉介入治疗计划前,事先了解冠状静脉的情况非常重要[4]。尤其是CRT多心腔起搏使近年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很大进展。这种方法需通过CS将导线送入左室PV、GCV或MCV的远端达到起搏左心室的目的。以插管为基础的逆行性冠状静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实践证明并不总能提供充分的信息。64排MDCT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与传统导管法冠状静脉造影有较好的一致性[5]。本研究通过GE 64排MD-CTA回顾性重建冠状静脉影像,发现在观察冠状动脉的同时可以观察心脏的冠状静脉系统,图像优良率达97%,完全可以满足临床对冠状静脉解剖学特征了解的需求。通过后处理重建技术,尤其容积再现技术(VR)可以清晰显示冠状窦及其属支的发育、分布和变异情况。利用CPR能直接、准确测量管腔直径和截面积大小,更好地指导心脏静脉的介入治疗。MDCT的另一优点是能够同时提供心肌解剖学特征,从而避免将CRT电极置放于心肌薄弱处导致心肌穿孔可能。

经过血管分析法测量结果显示,CS的前后径短于上下径,与Jongbloed[6]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通过血管分析法获得的平均直径和横截面积能够客观提示CS的径线,这有利于根据测量结果决定电极或其它治疗装置是否能够通过CS。对于64排MSCT而言,扫描速度快、扫描时间短,所以扫描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本研究不用增加延迟时间和增加对比剂剂量,扫描参数同冠状动脉CTA扫描,一样可确保充分的冠状静脉回流,冠状静脉系统显示充分,动静脉关系一样能够清晰显示。

冠状静脉系统的解剖变异较大。其中PV和LV数目变异最大,以LV2~3支为多,平均直径为3.0mm,是心脏CRT治疗中左室起搏电极的最佳置入点。本组资料显示,99例受检者(90.2%)可见1~3支PV和LV。Jongbloed[6]等研究38例患者,其中包含18例冠心病患者,其PV及LV的显示率分别为95%和60%,PV与本研究结果相近,LV结果比本研究结果低,可能与样本中冠心病人的比例有关,因为左心室侧壁发生心肌梗死时引流该区域的心外膜静脉也可以发生栓塞可能导致LV显影不佳,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MDCT可清晰显示冠状静脉的解剖异常,这些异常往往是形成心律失常的解剖学基础,从而为某些心律失常提供病因诊断。本组资料发现1例CS发育畸形引流入左心房。畸形引流常常与心电不稳、预激旁路导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相关[7]。64排MDCT对于冠状动静脉关系的显示将有助于避免心外膜旁路患者射频消融并发症的发生。为更好地评估动静脉关系,进行心脏收缩期及舒张期的双时相观察是必要的。基于目前64排MDCT的时间分辨率,此项研究的局限之处在于,冠状静脉2级~3级分支因为管腔细小而显影不足,并且要求心率齐整,而心率高于70次/分、房颤等心率不齐的患者做此项检查往往成功率低,所以并不是所有人均能做冠状静脉CTA检查,这已经成为专家共识。即使心率符合要求但对于心脏收缩期的动静脉关系的显示也有一定难度,随着双源CT、128排、320排以及400排CT等更高级CT的发展,时间分辨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动态观察冠状动静脉关系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Meisel E,Pfeiffer D,Engelmann L,et al.Investigation of coronsry venous anatomy by retrograde ven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ventricular.Circulation,2001; 104:442-447

[2]Lemola K,Mueller G,Desjardins B,et al.Top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coronary sinus and major cardiac vein by computed tomography.Heart Rhythm,2005;2:694- 699

[3]侯阳,郭启勇,孙英贤,等.用64层CT血管成像探讨冠状静脉系统的解剖特征.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368-372

[4]Singh JP,Houser S,Heist KE,et al.The coronary venous anatomy:a segmental approach to aid cardiac resynchronizaion therapy.J Am Coll Cardiol,2005;46:68-74

[5]Mühlenbruch G,Koss R,Wildberger JE,et al.Imaging of cardiac venous system; comparison of MDCT and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Am J Roentgenol,2005;185: 1252-1257

[6] Jongbloed MR,Lamb HJ,Bax JJ,et al.Noninvasive visualization of the cardiac system using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J Am Coll Cardiol,2005;45:749-753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来我院就诊的48例经手术后证实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患者中年龄最大者77岁,年龄最小者29岁,平均年龄53.6岁;患者中有29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患者病程在1~18年不等,平均病程6.3年;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在手术治疗前分别采用传统CT和16层螺旋CT技术对抽样中的48例临床患者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时认为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研究后我们发现,16层螺旋CT技术对该类患者确诊率明显高于普通CT扫描技术,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由于诊断为无创诊断,因此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和不适感。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论

该项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优势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16层螺旋CT技术是一种可以对患者的血管壁是否存在钙化现象进行准确判断的检查方法,并可以同时岁患者的颈椎骨质是否发生增生,椎间盘的退变情况等进行具体显示[2]。 (2) CTA技术作为临床上一种无创的检查技术,可以对患者椎动脉的全貌进行直观立体地显示,可对患者血管的粗细形态,走行出现异常及扭曲狭窄的具体情况进行显示。可应用三维后处理技术对患者的椎动脉进行多角度、多平面重建观察。相对于DSA检查技术而言,其风险及痛苦性都比较小,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接受起来比较容易[3]。 (3) 椎动脉CTA检查易受到骨骼组织的遮挡,使扫描出现伪影;在应用VRT后处理技术时受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比较大。但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检查手段,CTA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对患者椎动脉的病变情况进行检查的方法,且诊断价值比较高[4]。

总而言之,采用16层CT螺旋扫描技术对患者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具有快速、及时、准确的特点,且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不会有任何不适感,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的常规方法。

摘要:目的 对采用16层螺旋CT技术对椎动脉血管进行观察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48例经手术后证实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 在手术治疗前分别采用传统CT和16层螺旋CT技术对其进行诊断, 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后我们发现, 16层螺旋CT技术对该类患者确诊率明显高于普通CT扫描技术, 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 (P<0.05) ;由于诊断为无创诊断, 因此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和不适感。结论 采用16层CT螺旋扫描技术对患者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 具有快速、及时、准确的特点, 且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不会有任何不适感, 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的常规方法。

关键词:16层,螺旋CT,椎动脉血管成像

参考文献

[1]李惠民, 于红.颅内血管病变CTA综合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 22 (12) :297-298.

[2]茹选良, 陈天国, 郝毅, 等.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 13 (14) :224-225.

[3]吴良浩, 葛焕祥.容积重建术和表面成像技术在椎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 2008, 17 (26) :535-536.

上一篇:无保护分娩下一篇:大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