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

2024-07-18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精选8篇)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 篇1

小儿急腹症是一组以急性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类型的总称,主要包括小儿急性阑尾炎、急性胸膜炎、小儿肠套叠、肠梗阻、嵌顿疝等。急腹症发病急骤,而且病情转化迅速,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治疗的主要原则[1]。本研究就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80例急腹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诊断方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2个月至12岁,平均(6.8±1.1)岁,其中急性阑尾炎30例,急性胃肠炎18例,急性胸膜炎15例,小儿肠套叠12例,肠梗阻9例,嵌顿疝6例;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3个月至13岁,平均(6.9±1.2)岁,其中急性阑尾炎28例,急性胃肠炎19例,急性胸膜炎17例,小儿肠套叠11例,肠梗阻8例,嵌顿疝7例。所有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试验组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选用美国生产的GE Emotion16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用铅衣遮盖无须扫描的部位。所有患儿均采用平行扫描,不适用对比剂。对不配合诊断的患儿给予水合氯醛(1 ml/kg)镇静后进行扫描。在患儿深呼吸屏气时在全腹部进行快速扫描,扫描时间为5~8 s。扫描时的电流和电压分别为210 m A及120 k V,螺距为1.00 mm,层厚和间距均为10 mm,层厚重建为1.5 mm。在第一次扫描图片成像之后,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再进行重建间隔二次薄层扫描、心电门控技术扫描,MPR多平面重建成像处理。然后由多位专业医师共同查看,得出诊断结论。对照组采用普通CT诊断,普通CT扫描采用常规非螺旋扫描,层厚和间距均为10 mm,电流为200 m A,电压为120 k V。对病变部位采用5 mm二次薄层扫描。对比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诊断准确率

试验组准确诊断87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与实际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照组诊断准确率

对照组准确诊断74例,诊断准确率为82.22%,与实际诊断结果和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腹症是一组腹部疾病的总称,具有发病急、转化快的特点。临床主要分为炎症性疾病、梗阻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穿孔性疾病、缺血性疾病5大类[2]。小儿炎症性疾病中做常见的为小儿阑尾炎,本研究试验组实际有30例为小儿阑尾炎,其中化脓性阑尾炎16例,坏疽性阑尾炎12例,2例为阑尾周围脓肿。试验组正确诊断29例,1例因阑尾过长误诊为肠梗阻。对照组中有28例为小儿阑尾炎,其中化脓性阑尾炎14例,坏疽性阑尾炎11例,3例为阑尾周围脓肿。对照组正确诊断26例,1例为被肠管包裹的左位阑尾被误认为粪石,1例与小肠有粘连的粗大阑尾被误诊为肠梗阻[3]。CT诊断显示阑尾有增粗、肿胀、灶化区,浆膜不光滑,阑尾边缘不清晰,阑尾周围有积液、气体、团块病灶,出现脂肪条纹征等。肠梗阻、小儿肠套叠属于梗阻性疾病,在年幼患儿的发病率高。试验组中肠套叠12例,单层套叠8例,多层套叠4例。肠梗阻9例,按梗阻部位分高位4例,低位5例,试验组正确诊断19例。CT显示肠梗阻患儿的梗阻部位有明显的肠管扩张、管腔内积液积气,可以直观检测出梗阻范围及周围组织情况。肠套叠CT显示有明显的“套筒征”[4]。小儿穿孔性疾病主要为胃溃疡穿孔、十二指肠穿孔等,CT检查显示溃疡面积及穿孔部位,腹腔肠间隙间有游离气体,可以明确诊断。对因外伤导致脾脏破裂出血时,CT检查脾脏部位有不同密度病灶或积血块,脾脏表面有“哨兵征”,可以快速得出诊断结果,有利于节约诊断时间,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本研究通过对急腹症患儿采用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与普通CT诊断进行对比观察发现,试验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对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准确显示腹腔器官、肠管等位置,明确病变部位、范围、性质,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同时减少了辐射对患儿的损伤,对小儿急腹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熊丽琴,王亚瑟,谭一清,等.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3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29.

[2]娄海芳,朱永坚,王志康.三维多层螺旋CT在椎管重建术后评价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1,24(6):15-17.

[3]姚宏亮,张凌,熊海.多层螺旋CT在感染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6019-6021.

[4]卢伟军,赖小伟,汤培芬,等.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9):1499-1501.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 篇2

【关键词】肝肿瘤;三期扫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19-2

肝细胞癌的双期或多期螺旋CT动态扫描的临床应用已有许多报道[1]。2002年3月~2009年12月,我们搜集84例临床确诊为肝细胞癌的CT资料,探讨肝脏的螺旋CT扫描技术和肝癌多期扫描CT的诊断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84例肝癌的患者,其中16例为手术病理证实,68例经复查螺旋CT及临床穿刺活检证实。男52例、女32例,年龄41.3~75.4岁,平均52.6岁。

1.2扫描方法使用SOMATOMEmotion 16层螺旋CT扫描机,造影使用德国俄欧利奇双筒高压注射器,检查前10min饮水500ml,对比剂使用优维显,浓度为300mgI/ml,总计量按1.2ml/kg计算,流速4ml/s。对84例病例先进行螺旋CT平扫,其中64例不论肿瘤大小,均先作全肝动脉期扫描,再作全肝静脉期扫描,最后进行全肝平衡期扫描。20例仅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注射造影剂25S开始动脉期扫描,注射60S后开始静脉期扫描,300s后行实质期扫描。扫描条件120kV、200~250mA,矩阵512×512。

1.3影像分析分析84例肿瘤多期扫描,动脉期强化特点。动脉期强化效果分为4种类型:动脉期CT值与平扫期CT值比较无改变的为不强化、动脉期CT值与平扫期CT值比较略高但仍低于正常肝脏同期的强化密度为轻度强化、动脉期病灶CT值高于正常肝脏同期的强化密度为中度强化、动脉期病灶CT值明显高于正常肝脏同期的强化密度为明显强化。

2结果

2.1肿瘤类型84例肝癌患者中56例为巨块型(66.7%),肿瘤直径6~13cm;16例为结节型(19.O%)肿瘤直径1~3cm;12例为弥漫型(14.04%)。

2.2肿瘤检出率64例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5.5%、96.7%、90.6%、96.5%;20例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4.6%、92.6%、89.7%。

2.3影像学表现①动脉期表现:84例中病灶不强化3例(7.14%),轻度强化16例(19.04%),中度强化42例(50.00%),明显强化20(23.80%)其中结节型12例。肿瘤内见病理血管30例(34.7%)即供血血管增粗、扭曲或紊乱的细小血管;4例病灶于动脉期呈轮辐样强化;门静脉早显52例。②静脉期表现:68例肿瘤增强效果逐渐减弱低于正常肝组织,轮廓清楚;而8例肿瘤呈等密度表现。84例中有门脉癌栓20例,其中弥漫型8例。③平衡期表现:64例中20例的病变呈低密度,接近平扫密度。60例肿瘤内见坏死的低密度灶; 其中巨块型52例(81.3%)、结节型2例(3.0%)、 弥漫型6例(9.2%)。④其他征象:84例中40例肿瘤周可见假包膜征象,肿瘤子灶26例,其中58例动脉期呈中到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密度降低接近增强的肝实质;26例动脉期、静脉期均呈轻度强化。合并肝硬化46例。

3讨论

本组84例肝癌的动脉期扫描,92.6%病例均能显示肿瘤动脉期肿瘤强化,其中轻度强化16例、中度强化42例、明显强化16例,明显强化病例中结节型肝癌10例(62.5%)。本组中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对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5.5%、96.7%、90.6%、96.5%,提示CT增强动脉期及平衡期在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起着重要作用,单一的平扫或静脉期易发生漏诊或误诊[2]。在动脉期还能显示肿瘤的异常血管,本组60例肿瘤内见病理血管,其中82例病灶血管呈轮辐样强化;门静脉早显52例,大部分子灶在肝动脉期显示清楚,而门脉期呈等密度而不易发现。3例病例虽然动脉期没有出现明确强化表现,肿瘤实质仍表现较低密度,但这部分肿瘤的静脉期强化效果仍然没有动脉期高,可能这部分肿瘤血供较差,或由于肝硬化等肝的循环障碍所出现肝血流较慢的缘故[3]。表现不典型的肝癌病例常需要与海绵状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相鉴别。常见的肿瘤为早期肝癌主要和海绵状血管瘤鉴别[4]。本组16例结节型肝癌,在多期扫描中,动脉期都出现了早期结节状强化,持续时间在静脉期之前,静脉期强化密度逐渐降低,至平衡期由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强化效果增加,肿瘤结节内的造影剂被洗脱而呈相对低密度区。这反映了肝癌的血流动态特点[5]。而海绵状血管瘤在动脉期出现斑点状,环状强化,多自肿瘤边缘开始强化,静脉期强化效果增加,一直保持到平衡期的3~5min之后,大多数病例鉴别诊断不难[6]。早期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也为富血管肿瘤,动脉晚期至平衡期病灶强化减退呈略高密度或等密度,延迟扫描病变区比平扫时高出15~25 Hu,而与该期周围肝组织接近。

综上所述,肝脏螺旋CT的三期和双期扫描,尤其是动脉期扫描对肝癌的供血血管的变化、病理循环、肝癌子灶、动静脉瘘的显示以及肝癌的血流动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扩大了肝癌的CT诊断应用范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薛雁山,陈麦林,尚存海,等.16层螺旋评价肝硬化患者血流灌注参数变化[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4):289-292.

[2] 邵康为,杨军,刘伟,等.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动态灌注成像评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3):339-343.

[3] Sahani DV,Holalkere NS,Mueller PR,et a1.Advanced hepatocellu

-lar carcinoma:CT perfusion of liver and tumor tissue—initial experience[J].Radiology,2007,243(3):736-743.

[4] 霍福涛,苏续清,史英红,等.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肿瘤性病变血供的定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1739-1741.

[5] 田锦林,张金山.肝脏灌注异常产生的机制及相关疾病[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98-100.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 篇3

CT作为疾病检查手段, 近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由于女性盆腔为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肠道结构所填充, 解剖结构较复杂, 周围为骨盆包绕, 易形成伪影, 检查前行下腹部准备可显著提高盆腔结构的显示效果。根据我院近来的工作经验, 探讨盆腔CT扫描方法, 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肠道准备

所有病例检查前1 d进食半流质, 检查日晨禁食。检查前2 h行清洁灌肠:常规用1%肥皂水800 ml清洁灌肠。

1.2 膀胱准备

饮水憋尿, 充盈膀胱, 对于导尿患者, 可经导尿管注入温生理盐水, 充盈膀胱。可使膀胱与周围肠管、子宫分界清晰。能够现膀胱壁及其周围的改变, 对膀胱壁病变CT平扫即可清晰显示, 但对于较小的肿瘤和位于膀胱上、下壁的肿瘤敏感性较差[1], 憋尿后行CT增强扫描, 通过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病变, 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膀胱仿真内镜成像技术, 对显示膀胱肿瘤的形态有重要意义[2]。当患者因膀胱肿瘤、炎症或术后瘢痕使膀胱充盈不良常导致病变遗漏, 可行排尿后充气, 扫描检查膀胱, 经导尿管注气, 能确保膀胱充分充盈, 在气体的对比下使小的结节也能清楚显示, 仰卧与俯卧2种位置扫描可以与膀胱内血块、结石等病变鉴别[1]。

1.3 直肠内乳胶气囊充气

采用直肠内乳胶气囊充气, 以充盈直肠或结肠, 根据患者情况, 可充气1 000~2 000 ml, 检查前20 min肌肉注射654-2 20 mg (无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病者) , 以松弛肠道。充气后的直肠壁在肠腔内空气对比剂及周围脂肪的衬托下显示清晰, 表现为肠壁光滑、规则。薄层扫描和合适的窗宽窗位技术, 有利于显示直肠和乙状结肠肿瘤[3], 显示盆腔病变对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浸润情况 (肠壁增厚是否规则, 有无肠腔狭窄、充盈缺损和龛影等) , 能提高盆腔内病变的显示率。通常情况下, 直肠或乙状结肠发生恶性肿瘤, 局部肠管扩张不明显, 或无扩张, 充气后行三维重建可显示肠管壁增厚、管壁不规则形肿块, 增强扫描后可有不同程度强化。行结/直肠3D像, 可发现管腔不规则充盈缺损, 甚至呈“苹果核”征改变。

1.4 阴道填塞

对已婚的女性患者, 可行阴道填塞。常规CT一般采用轴位扫描, 女性阴道呈类圆形, 通常情况下是闭合的, 不含气体, 未行阴道填塞的女性阴道往往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2], 与周围肿大的淋巴结、肠襻等组织难以区别, 填塞后的女性阴道内见含气空腔, 与直肠、膀胱及盆底结构分界清楚。对于宫颈癌患者, 增强扫描后, 多平面重建图像, 当子宫纵轴与阴道纵轴在同一层面的情况下, 可判定宫颈癌的分期, 有助于观察癌组织向子宫及阴道的浸润[4], 可发现浸润的范围、深度, 能够获得更多较轴位图像的资料。

1.5 增强扫描

根据实际情况, 如平扫发现异常, 可行增强扫描。对某些病变, CT增强检查对其定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增强扫描后, 能清晰显示病灶, 发现平扫时不能发现的病变, 有利于医生全面掌握病情。

1.6 薄层扫描

尽可能采用薄层扫描, 必要时可采取多种体位进行扫描, 以区分肠内容物和粪便, 扫描后行多平面重建观察病变情况。CT冠、矢状面重建对于显示子宫具有优势, 尤其在增强扫描后, 显示病灶位置、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晰, 较轴位像显示全面、准确、可靠。

2 讨论

通过上述方法扫描后, 可清楚地显示盆腔肠道、子宫和膀胱等结构, 有利于观察解剖学关系和病变, 很好地显示盆腔内发生肿瘤, 估计病变范围, 判断病变的性质, 鉴别盆腔静脉和肿大淋巴结, 显示有无向邻近脏器 (包括精囊、前列腺、膀胱、子宫及附件等) 和盆壁侵犯。有助于对病变进行分期, 判断病变的可切除性, 对于术后患者, 能够判断病变是否复发, 帮助临床医生制订术式及判定预后。

经肛门注入空气的办法简便实用, 可避免口服泻药后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准备时间短, 患者容易接受。

近年来, 随着螺旋CT的普及, 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出现, 以其扫描速度快, 重建层厚薄, 短时间内可采集大量数据, 患者屏气一次即能完成整个盆腔扫描, 基本达到数据各向同性, 应用轴位扫描获得的数据, 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冠状面、矢状面或曲面图像, 可以简化检查手段。同时CT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 重建后的图像与解剖结构相似, 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关注, 对盆腔病变的显示清晰、逼真。对某些肿瘤性病变, 必要时可增大扫描范围, 以确定有无淋巴及远处转移。

盆腔肠道充盈完好的标准:在盆腔CT扫描时CT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高, 盆腔各脏器之间分界可辨, 小肠、结肠、直肠及膀胱充盈良好, 盆腔内各器官及淋巴结、韧带、肌肉等组织在CT图像的各个层面均显示清晰, 特别是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的界限显示清晰 (尤其是增强扫描后) , 能为盆腔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行女性盆腔生殖系统检查时, 掌握扫描的技术特点, 结合患者病情, 扫描出高质量、清晰的图像,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修建军, 崔允峰, 刘庆伟, 等.几种CT检查方法对发现膀胱肿瘤价值的比较[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3) :321-325.

[2]王建萍, 张闽光, 翁子敬, 等.盆腔CT检查前下腹部准备价值的探讨[J].上海医学影像, 2008, 17 (1) :54-62.

[3]赵春阳, 龚建平, 张晓东, 等.盆腔CT检查技术120例分析[J].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9, (10) :24-25.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960例肝脏类疾病患者,男548例,女412例,年龄25~78岁,平均(52.8±3.6)岁。CT扫描226例患者的肝脏单发或多发圆形低密度灶,196例为均匀低密度灶无临床体征,B超检查248例患者肝脏单发或多发圆形强回声灶,170例无回声;96例乙型肝炎史伴腹水;其他24例。

1.2 诊断方法

1.2.1 准备阶段

扫描前,患者空腹5h以上,检查前半小时口服800mL温水,患者在将进行扫描时取出金属物品,屏住呼吸,1周前做过食道、胃肠钡餐等的患者要暂停CT扫描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1.2.2 扫描条件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0螺旋CT机,扫描电压120kV、扫描电流200mAs、层距1mm、层厚2mm、矩阵为512×512。范围:膈顶至肝脏的下缘,观察窗宽l55~175HU,窗位50~90HU。

1.2.3 对比剂的选择

对比剂:非离子型优维显100mg I/mL,用量1.5~2.0mL/kg,对比剂量同肝脏强化度成正比,注射速度快,肝脏强化峰值就高,达到峰值时间短。若速度过快,易导致患者的血管外漏,引起不必要的不适感。试验按照患者的情况运用团注法选择合适的速度进行注射,速率在3~4mL/s间。

1.2.4 确定延迟时间

肝脏增强分期扫描分3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动脉期延迟时间在造影后25~30s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时间在造影后60s左右进行扫描,平衡期延迟时间在造影后100~120s进行扫描。必要时需依患者病灶性质确定延迟时间。

2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76例诊断为肝癌,胆管细胞癌38例,脂肪肝100例,肝囊肿184例,肝脓肿12例,肝转移瘤10例,肝血管瘤540例(205例符合shida标准,335例符合Freeng标准)。肝脏动态增强分期扫描的诊断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10层螺旋CT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要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对比剂的剂量、注射速度和延迟时间。患心脏疾患的动脉期的出现时间会发生延迟,因此门脉期亦要延迟,患脾脏肿大患者,扫描时间亦要延迟。选择合理的扫描时间,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做到扫描时相的个体化和优势化[3]。

3.2 应用分析:

本次扫描的患者的疾病均得到了有效的诊断,其中肝癌患者的血供丰富,CT表征明显;胆管细胞癌扫描增强后特征性不明显,密度低于肝实质,周围存在小卫星病灶;肝血管瘤350例,CT增强表现符合shida标准和Freeng标准[4],肝囊肿、肝脓肿和肝转移瘤的CT表现均得到了增强。所有结果表明10层螺旋CT增强扫描效果是显著的,提高了肝脏疾病的诊断率。

3.3 小结:

10层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应用可以为肝脏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边芳.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 2011, 30 (15) :48-49.

[2]殷小平.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 (4) :495.

[3]余祖存, 吕海蓉, 关红博.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5) :585-587.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腰椎CT扫描患者95例, 随机将其分为5组, 每一组男11例, 女8例。其中, 1组, 年龄22~83岁, 身高153~188 cm, 体重52.1~90.3 kg;2组, 年龄20~82岁, 身高152~187 cm, 体重53.5~91.2 kg;3组, 年龄18~83岁, 身高151~188 cm, 体重51.3~93.2 kg;4组, 年龄23~82岁, 身高153~187 cm, 体重50.8~92.1kg;5组, 年龄22~87岁, 身高154~185 cm, 体重53.1~90.6 kg。

1.2 CT扫描技术

1.2.1 CT扫描

本研究采用美国GE 64层Light Speed容积CT扫描设备, 扫描范围:自腰3椎体中部至骶1椎体中部。扫描技术条件[8]:轴向扫描 (axil) , 管电压采用120 k V, 旋转时间1.0 s, 层厚、层距均为0.625 mm, 准直器宽度20 mm, 扫描视野为small body, 显示视野为25 cm, 重建算法采用标准算法。5组CT扫描的管电流量分别为:240、160、120、80 m As及60 m As。

1.2.2 图像重建和重组

将扫描图像传至adw 4.3工作站, 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用多平面重组软件分别重建腰3/4、腰4/5及腰5/骶1三个椎间盘层面3 mm层厚、3 mm层距的软组织图像, 重建视野为15 cm。

1.3 图像质量评价

将重建所得图像由第三者随机排列, 再由两位资深影像学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的显示器上, 以4分法评价[9]所有重建图像。影像学诊断有明显影响得1分, 对影像学诊断存在轻度影响得2分, 基本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得3分, 完全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得4分。评价时取窗宽350, 窗位50, 同时将所有扫描参数信息隐藏。图像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椎间盘∕神经根∕硬膜囊、椎旁肌肉及伪影3项, 具体如下。

1.3.1 椎间盘∕神经根∕硬膜囊

椎间盘后缘、神经根及硬膜囊显示模糊得1分;椎间盘后缘、神经根及硬膜囊显示不佳得2分;椎间盘后缘、神经根及硬膜囊显示较好得3分;椎间盘后缘、神经根及硬膜囊显示清晰得4分。

1.3.2 椎旁肌肉

椎旁肌肉层次显示模糊得1分;椎旁肌肉层次显示不佳得2分;椎旁肌肉层次显示较好得3分;椎旁肌肉层次显示清晰得4分。

1.3.3 伪影

图像含有大量伪影得1分;图像内伪影较多得2分;图像内伪影较少得3分;图像内没有伪影得4分。

1.4 辐射剂量评价

每组扫描参数设定后, 通过CT扫描主机显示器观察并记录设备自动生成的扫描容积平均剂量CTDIvol的数值, 对比分析5组CT扫描的辐射剂量。

1.5 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 18.0系统对所得资料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不同扫描条件图像质量评分的统计学分析均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间多重比较的非参数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位医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

两位医师对椎间盘∕神经根∕硬膜囊、椎旁肌肉及伪影的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其Kappa值介于0.79~0.93之间, 因此仅采用一位医师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

2.2 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

2.2.1 图像质量比较

不同扫描条件各组图像质量评分, 见表2。不同扫描条件, 椎间盘∕神经根∕硬膜囊、椎旁肌肉及伪影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椎间盘/神经根/硬膜囊方面, 80 m As组~240 m As组图像对其显示较清晰 (图1~4) , 评分均在3分以上。60m A组有4例 (21.1%) 椎间盘边缘显示欠淸 (图5) , 对影像学诊断存在轻度的影响。

椎旁肌肉方面, 肌肉层次显示清晰度随管电流的降低逐渐下降 (图1~5) , 60 m As组有4例 (21.1%) 肌肉层次显示欠佳, 对影像学诊断有轻度的影响。

伪影方面, 60 m As组有3例 (15.8%) 出现较多伪影, 位于腰5/骶1椎间盘所在层面, 对影像学诊断有轻度影响。

注:图1~5均为腰5/骶1椎间盘层面图像, 管电流量分别为240、160、120、80 m As及60m As

2.2.2 辐射剂量比较

240、160、120、80 m As及60 m As的CT扫描, CTDIvol值分别为20.22、13.57、9.99、6.81、5.11 m Gy, 5组扫描辐射剂量值大致呈线性下降。

3 讨论

CT问世已经40多年, 其扫描技术日新月异, 临床应用亦日益广泛。目前, 多排螺旋CT, 凭借先进的扫描技术以及多方位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使其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项目。但是, 当前大部分CT设备原始扫描参数的设置仅考虑了图像的质量, 而忽视了其带来的扫描剂量, 因而使患者获得了更多的辐射危害。但是, 仅仅为了避免辐射而降低扫描条件, 则会降低影像学诊断信息, 图像质量则难以保证。因此, 图像质量不影响影像学诊断的前提下, 降低CT扫描的辐射剂量, 是当前最为实用且有效的方法。

降低CT扫描的辐射剂量可以通过降低管电压、增加螺距及降低管电流量3个方面来实现。如果降低扫描的管电压, 就会降低X射线光子的能量, 低能量X射线更容易导致人体组织吸收X线剂量的增加。增加螺距将使扫描时间减少, 进而使扫描的辐射剂量得到相应程度的降低, 但过大螺距很可能因此而漏检微小病灶, 同时增大螺距将会降低Z轴分辨力, 图像质量也会有所下降[10]。而降低管电流量, 可以有效地减少X射线光子数目, 从而使扫描产生的剂量有所降低, 而且其调节范围也比较大, 因此, 降低管电流量是当前研究最全面的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的研究方法。

国内部分学者对腰椎低剂量CT扫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徐启兰等[11]分别采用实验低剂量 (100 m As) 和常规剂量 (200 m As) 进行扫描, 实验扫描图像比常规扫描图像质量略有下降, 但仍能满足影像诊断, 而实验低剂量扫描所获得的辐射剂量是常规剂量扫描的一半。王保兵等[12]采用智能扫描模式及常规固定管电流扫描, 智能扫描模式在一般体型及较瘦体型患者中图像质量与常规固定管电流扫描相比无明显下降, 但辐射剂量分别下降约32%及65%。该研究通过逐步降低管电流扫描, 对比分析所得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 在不影响影像学诊断的前提下, 扫描管电流最低可降到80 m As, 而80 m As扫描的辐射剂量仅240 m As扫描的1/3。该研究的腰椎低剂量扫描的剂量比以上两种研究有所降低, 将更有利于患者的防护, 低剂量扫描的具体方案也得到进一步明确。因此, 对于腰椎软组织病变的CT扫描, 我们建议采用80 m As扫描, 既可以满足软组织显示的需要, 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参考文献

[1]Naidich DP, Marshall CH, Gribbin C, et al.Low-dose CT of the lungs:preliminary observations[J].Radiology, 1990, 175 (3) :729-731.

[2]Aprile I, Ottaviano I, Buono E, et al.Low-dose brain computer tomography sensitivity: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a conventional technique[J].Neuroradiology, 2012, 25 (2) :151-162.

[3]Gnannt R, Winklehner A, Goetti R, et al.Low kilovoltage CT of the neck with 70 kVp:comparison with a standard protocol[J].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012, 33 (6) :1014-1019.

[4]江时淦, 洪春凤, 王豪, 等.眼眶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参数的优化[J].放射学实践, 2013, 28 (2) :210-213.

[5]Liu Y, Jordan W, Volkmar M.A low dose chest CT program[J].Radiology Manage, 2012, 34 (3) :9-10.

[6]汤振华.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骨盆外伤中的最优化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12, 19 (6) :603.

[7]Funama Y.Low-dose CT and image quality[J].Nihon Hoshasen Gijutsu Gakkai Zasshi.2011, 67 (11) :1461-1467.

[8]张太生, 王书智, 殷信道.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与扫描参数的设置[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4 (12) :2410-2411.

[9]张忠嘉, 章宗穆, 王亮, 等.CT照片质量临床评价标准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 2001, 9 (1) :5210.

[10]李月卿.医学影像成像理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83-219.

[11]徐启兰, 洪国斌, 陈凯, 等.MSCT低剂量扫描对腰椎图像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2 (5) :803-805.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的分析了从2006年3月至2009年5月20例肝脓肿的临床CT资料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38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都有发热,体温38℃~41℃,肝区胀痛和叩击痛,肝肿大,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所有患者都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双期或三期扫描。由两名主治医师共同逐一复习全部CT图像,分析了病变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内部结构。着重分析了低密度灶周围肝组织强化(即高灌注异常),环状征和内部分隔状强化的扫描表现。其中高灌注异常的检出标准:(1)肝动脉期肝实质均匀的高密度强化影;(2)门脉期上述区域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后者在平衡期应为等密度[1]。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 Plus四层螺旋CT检查,电压125~130 kV,225~250 mA,扫描时间每圈0.5 s,一次扫描出4幅图像,层厚层距为7.5 mm,其中7例对病灶补加2.5 mm薄层扫描,常规先行全肝或上腹部螺旋CT平扫。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mgI/ml) 100 ml,用CT专用注射器,以2.5 ml/s的流率经肘前静脉或手背静脉注入。注射后25 s行第1次全肝扫描获得动脉期,注射后65 s行第2次全肝扫描获得门静脉期。延迟期为注射造物剂后5 min进行扫描。各期全肝扫描均在5~7 s时间内完成。

2 结果

2.1 20例肝脓肿单发病灶16例,多发4例,多发者病灶个数不等,约2~5个。肝脓肿位于右叶10例,左叶4例,同时侵犯两叶6例。病变直径1.1~10 cm,平均4.2 cm。1例发病前有手术史,3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

2.2 CT表现

2.2.1 平扫表现(1)肝内低密度灶或略低密度灶,以类圆形为主;(2)边缘模糊12例,边缘清晰8例;(3)病灶内密度不均,可见环形带(单环、双环)9例;(4)分房样改变5例。

2.2.2 增强扫描(1)动脉期表现:肝内低密度灶周围肝组织强化明显,而病灶本身或边缘无明显强化11例。(2)门静脉期表现:病灶周围肝组织呈片状低密度,病灶本身可呈不同形态强化2例;“环靶征”,病灶环靶形强化,即病灶中央为低密度,外围是厚度均等且明显强化的环状高密度阴影,最外围是环状低密度阴影8例;单环状改变,病灶呈环行强化,外围无低密度带3例;病灶呈分隔状强化,即肝内低密度灶内可见条束状强化带5例;病灶内部呈花瓣样改变,由多个小圆环形灶聚集而成3例。(3)延迟期表现(部分病例):水肿带消失或模糊,腔壁环形强化密度减低或与肝组织呈等密度,病灶缩小或不变,有的病灶明显缩小,中央呈水样低密度阴影。

3 讨论

3.1 病理和临床表现

肝脓肿按病原可分为细菌性、霉菌性和溶组织阿米巴原虫3种,临床上以前者多见。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和感染途径的变化,其病理进展及影像表现存在个体间差异不一,误诊为恶性占位的为数不少。肝脓肿通常有以下几个感染途径:(1)胆道系统,是比较常见的感染途径,多由胆囊炎或胆道系统结石时,细菌上行感染肝内胆管系统所致;(2)门静脉系统,常为门静脉所属的腹腔脏器脓肿,多见于化脓性阑尾炎及肠溃疡;(3)动脉系统,败血症或菌血症所致;(4)邻近组织器官感染,如膈下脓肿或腹腔脓肿直接蔓延所致。肝脓肿可单发或多发(单发占80%),单房和多房,右叶远多于左叶(本组病例右叶占50%,左叶占20%)。早期病理改变为肝组织的局部炎症、充血、水肿和坏死,然后液化形成脓腔。脓肿壁由炎症充血带或纤维肉芽组织形成,或由两者构成。脓肿壁周围肝组织往往伴水肿。多房性脓肿由纤维肉芽肿或尚未坏死的肝组织形成房内分隔。典型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和叩击痛,肝肿大及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及全身毒性症状,在这之前可能已有某处局部感染史。

3.2 CT表现

肝脓肿由于有一定的死亡率,CT对早期诊断肝脓肿就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时间短(本组病例所采用MSCT的扫描时间0.5/圈),成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1次扫描出4幅图像,完成全肝扫描仅需要5~7 s),能使整个肝脏均能处于同一期,如动脉期或门静脉期。且多层螺旋CT真正实现了各向同性成像,故图像分辨率高,使病变的影像表现显示更加清晰。本组病例采用了平扫+双期(动脉期、门静脉期)或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CT扫描观察肝脓肿在各期的表现。因此,MSCT对肝脓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肝脓肿CT平扫无特异性,仅表现为低密度占位,病灶边缘多数不清楚,或边缘部分清晰部分模糊。本组选择了各期肝脓肿进行了MSCT增强多期扫描,笔者发现早期肝脓肿在动脉期表现为在病灶周围组织有不规则、斑片状强化影(高灌注异常),而病灶本身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且密度不均,以往有关肝脓肿的文献很少报道肝脏高灌注的CT表现,笔者考虑与以前的CT机扫描速度和增强注射速度慢有关,或与典型肝脓肿常见有关[2]。随着肝脓肿螺旋CT特别是MSCT增强扫描的应用,造影剂速度的提高,灌注异常表现较常规CT明显提高。此表现反映了病理上的血流动力学的充血变化,血供增加使得肝脓肿在早期或蜂窝组织炎阶段脓肿未液化或小部分液化时的诊断成为可能。门静脉期,早期肝脓肿病灶周围肝组织密度明显减低,常呈环状带状低密度影,这反映了血管通透性升高,脓肿周围水肿的病理基础。肝脓肿病灶本身在门静脉期表现:(1)边缘强化征。病灶在增强扫描后灶周显示有完整或部分环形,不规则形增强影,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徐家兴认为机制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脓腔壁肉芽组织有丰富的新生血管所致,另一种解释为脓肿形成速度快,推挤压缩周围的肝组织,增强环属于挤压的正常肝组织[3]。笔者认为还有一种原因是肝脓肿周围处于急性炎症充血,子病灶或潜在脓肿还未形成。随访了8例抗炎后复查的病例,其边缘强化明显缩小和消失6例。由此,笔者认为MSCT增强扫描可以较准确估计肝脓肿的范围。(2)多房性改变,即花瓣征。脓肿间有液化坏死的房隔,残留的房隔由炎性反应而致。(3)“环靶征”。可为单环、双环或三环。为肝脓肿较特征的CT表现,文献报道多在动态扫描时出现,Mathieu等[4]报道40%能见到此征。单环代表脓肿壁;双环中的内环为脓肿壁,外环为周围水肿带:三环中的内环由炎症组织构成,中环为脓肿壁的外层纤维组织,外环为水肿带。(4)分隔状强化,即簇状征。表现为多个小环融合在一起,周围有水肿带。其病理基础有两种解释:一是多个小脓肿积聚并形成的腔壁;二是肝组织破坏后增生的肉芽组织。有作者认为是早期肝脓肿的重要征象[5]。延迟期病灶低密度水肿环、脓肿壁显示不清,接近肝实质的等密度,而液化坏死部分不强化,始终呈低密度。肝脓肿内积气尽管其特异性高,但出现率低,本组病例未见此征象。

3.3 鉴别诊断

由于早期肝脓肿未液化或小部分液化,其密度近似于软组织而明显高于水,很容易和肝内占位病变混淆,需与以下肝内病变鉴别。(1)肝癌:大的肝癌中心有坏死,增强扫描边缘有强化,但与肝脓肿不同的是坏死区形状不规则,CT值高于脓液,其内缘不规则,边缘明显高低不平,强化持续时间短,呈“快进快出”表现,如伴有门脉癌栓,后腹膜及肝门淋巴结肿大和AFP升高则有利于肝癌的诊断。(2)血管瘤:血管瘤较大时(直径>4.0 cm)可表现为病灶中央有低密影,且范围大小与早期肝脓肿相似,但其低密度形态多为裂隙状,较小,与肝脓肿的中央液化坏死后形成的圆形或多个圆形的低密度不同,增强扫描血管瘤的典型表现为病灶明显强化,从边缘向中央渗透,延迟5~8 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3)转移瘤:单发囊性转移瘤与肝内单发脓肿相似,但转移瘤病灶周围没有水肿带,常有原发灶,而且一般无急性感染症状,部分边缘示薄层花边样软组织影,向病灶内突起,且密度低于肝组织,而略高于囊内密度。

总之,肝脓肿具有一般炎症的演变规律,根据其演变的不同阶段、脓肿形成的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CT表现。由于MSCT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影像清晰等优点,采用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可以充分反映肝脓肿的病理变化,为准确诊断肝脓肿(特别是早期肝脓肿)提供了客观影像依据。只要密切联系病史,充分分析影像表现特征,做好鉴别诊断,完全能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正确率。

摘要:目的 探讨肝脓肿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或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临床价值,特别是在动脉期的表现。方法 观察20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肝脓肿在多层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在动脉期与门静脉期的CT表现,特别是在动脉期的表现。动脉期是在注射造影剂后25 s开始扫描,门静脉期是65 s开始扫描,延迟是5 min开始扫描,每期全肝扫描所用时间为5~7 s。结果 (1)动脉期表现:肝内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灶周围肝组织强化明显,而病灶本身或边缘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2)门静脉期表现:环靶征、环状征、花瓣征、分房状征。(3)延迟期表现:病灶缩小或不变,水肿带消失或模糊。结论 多层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充分反映了肝脓肿的病理变化,对早期诊断肝脓肿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肝脓肿,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Itai Y,Matsui O.Blood flow and liver imaging.Radiology,1997, 202:306-314.

[2]苏丹柯,谢东,梁漱溟.不典型肝脓肿的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98,17(6):342-344.

[3]李小兵,徐家兴,王洪军,等.CT在肝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12):348.

[4]Mathieu D,Nasile N,Fagniez PL,et al.Dynamic CT features of hepatic abscesses.Radiology,1985,154(3):749-752.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 篇7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已成为一种无创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1],然而CTCA检查的辐射剂量却明显高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2]。因此,降低CTCA检查的辐射剂量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已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低管电压、自适应管电流等方法来降低患者冠状动脉CTCA检查的辐射剂量[3,4,5],但各种方法各有局限性。本研究针对不同患者利用多种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实行个体化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材料

选择2011年4月1日至5月8日间,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31例,病例排除标准:对含碘造影剂过敏,严重心律不齐,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闭气不佳。其中男79例,女52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55.1±11.4)岁。入选病例分到常规组(A组)和低剂量组(B组),其中A组61例,B组70例。

2.2 扫描技术

采用西门子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进行扫描,先做胸部屏气定位像及冠状动脉平扫,再进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德国欧利奇高压注射器,以5.0 m L/s的流速,在肘前静脉注入60~70 m L非离子对比剂典比乐370 mg I/m L和20~50 m L生理盐水,应用造影剂跟踪法(bolus-tracking),在主动脉根部层面选择感兴趣区监测CT值,当感兴趣区内CT值达到100 Hu时,延迟5 s自动触发扫描。扫描参数:A组,按心率≤70、71~79、≥80进行分组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压:120 k V,管电量:330 m As),管电流调节技术窗依次为65%~77%、35%~76%、35%~50%RR间期,窗外剂量减少为20%。B组以心率分组,B1组心率≤70,心理变化≤10,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B2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再按心率≤70、71~79、≥80分组,管电流调节技术窗依次为:65%~77%、35%~76%、35%~50%RR间期,窗外剂量减少为4%。B组患者在按心率分组后每组均按身体质量指数(BMI)<18.5、18.5~24.9、25~30、>30 kg/m2分组,对应扫描参数依次为100 k V、220 m As,100 k V、330 m As,120 k V、330 m As,120 k V、430 m As。2组其余扫描参数均为准直64×0.6 mm,每层0.6 mm,矩阵512×512,显示野(FOV)150~180 mm,机架旋转时间330 ms,螺距(pitch)范围在0.2~0.5,根据心率自动调整。

2.3 图像后处理方法

应用自动化Best Daist或Best Syst进行重建,利用重建期相应用后处理软件(circulation)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等后处理。

2.4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把冠状动脉分为左主干(LM)、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等4支血管进行分析,以断层图像为依据,三维重建图像为参考,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价标准:4分为图像显示优,三维图像清晰,血管边缘光滑锐利,无错层伪影;3分为图像良好,三维图像较清晰,血管边缘尚清,有轻度伪影;2分为图像尚可,三维图像有伪影,血管边缘轻度模糊,断层三维图像结合可满足诊断;1分为图像质量差,血管显示不清,或有严重伪影。质量评分为2、3、4分的血管可以满足诊断要求,为可评价血管;质量评分为1分的血管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为不可评价血管。由2名有经验的专业医师独立对图像质量作出评价,评价不一致时2人重新观察图像,经商议后得出一致结论。

2.5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以感兴趣区50 mm2分别测量冠状动脉开口处主动脉强化CT值、背景噪声、脊柱旁肌肉CT值,根据公式“SNR=SI主动脉/SD”计算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CNR=(SI主动脉-SI肌)/SD”计算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其中SI主动脉代表冠状动脉开口处主动脉强化CT值,SD代表背景噪声值,SI肌代表脊柱旁肌肉CT值。

2.6 射线剂量评估

记录机器自动测量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根据DLP计算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ED=k×DLP,k值采用欧盟委员会CT质量标准指南提出的胸部系数0.017[6]。

2.7 统计学处理

各组计量结果均采用“”进行统计,2组间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图像噪声等均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扫描参数和辐射剂量比较见表1。心率范围50~117次/min;BMI范围为16.4~34.6 kg/m2,其中BMI≤18.5 kg/m2的4人,18.6~24.9 kg/m2内67人,25~30 kg/m2内54人,>30 kg/m2的6人。2组患者平均年龄、心率、扫描长度、身高、体质量及BMI均没有差异性(P>0.05)。2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40.7±6.7)m Gy、(24.5±10.8)m Gy,t=10.1,P<0.05,有统计学差异;有效剂量(ED)分别为:(9.5±1.6)m Sv、(5.5±2.6)m Sv,t=10.0,P<0.05,有统计学差异,B组辐射剂量较A组降低了近45%。

注:患者,男,66岁;BMI:24.3 kg/m2;平均心率73次/min;扫描参数:100 kV,330 m As;扫描长度:116 mm;有效剂量:6.4 m Sv;CPR图清晰显示右冠状动脉(箭头示狭窄处)、前降支(箭头示狭窄处)、回旋支

3.2 2组图像质量的比较

2组图像质量的比较见表2。131例患者共分析524支血管(每例按LM、LAD、LCX和RCA等4支血管分析),2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心脏容积重组(VR)图像、曲面重组(CPR)图像肉眼观察无差异(如图1、2所示)。按前述评分标准评价优(4分)为247支,占47.1%;良好(3分)252支,占48.1%;优良共计499支,占95.2%。

注:患者,女,52岁;BMI:25.3 kg/m2;平均心率78次/min;扫描参数:120 kV,330 m As;扫描长度:112 mm;有效剂量:10.8 m Sv;CPR图清晰显示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

3.3 B组中2小组比较

B1组共有10个患者,平均有效剂量为(2.8±0.3)m Sv;B2组60人,平均有效剂量为(5.9±2.6)m Sv。两组比较,t=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CT检查已成为常规检查。然而,CT所引起的电离辐射风险已成为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按目前CT的普及状况以及根据相关数据估算,在美国约1.5%~2.0%的癌症是由CT检查所致[7]。CTCA检查由于小螺距和多期相扫描使辐射剂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检查,根据ALARA原则[8],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意义重大。

CTCA的辐射剂量与管电压、管电流、扫描长度、螺距、心电脉冲窗的宽度等扫描参数有关,但各个扫描参数有其适应范围。辐射剂量与管电压的平方呈正比,降低管电压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有研究显示,用100 k V低管电压比用120 k V管电压辐射剂量降低40%~50%[4,9]。在本组数据中,100 k V的患者平均辐射剂量为(4.3±1.6)m Sv,120 k V的患者平均辐射剂量为(7.1±2.9)m Sv,降低了39.4%。而受身体质量指数(BMI)影响,100 k V低管电压通常只适合BMI在18.5~25 kg/m2的患者,患者的BMI最大不超过27.0 kg/m2[9],在扫描时应引起注意。合理降低管电流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但降低幅度很有限。让患者练习呼吸配合方法及闭气的幅度,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扫描长度,进而降低辐射剂量。双源CT螺距随心率变化而变化,心率快,螺距就大,辐射剂量就低。我们根据心率可以选择一个比较窄的心电脉冲窗,而将窗外管电流降至窗内的20%或4%。B组中心电脉冲窗的范围设置与文献[10]报道基本相同。B组中辐射剂量超过6 m Sv的患者心率基本都在70~80次/min,平均辐射剂量高达(8.8±2.1)m Sv,与常规组接近,其原因就是心率70~80次/min的患者最佳成像期相在舒张或收缩期,心电脉冲窗的范围设置比较宽,为35%~76%RR间期。除以上扫描参数外,辐射剂量还和扫描模式的选择有关,前门控扫描辐射剂量比后门控扫描要低[11]。前门控扫描由于扫描期相很小,为±8%个RR间期,其余期相并没有扫描,因而辐射剂量比后门控少。但对心率不稳定及心率快的患者,64层以下的CT不适合采用前门控模式扫描。本组病例中在扫描前均给患者舌下给予硝酸甘油喷雾剂0.5 mg,对患者心率波动变化有一定的影响,故B1组仅有10个患者。有文献[12]报道,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前门控扫描导致失败的概率在3%~5%。Husmann等[13]研究显示,心率超过63次/min的患者中14.8%以上的冠状动脉节段无法评估。已有对高心率(心率大于70次/min)患者进行前门控扫描的研究[5],虽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但心率要平稳才能得到良好的图像。采用Flash双源CT的大螺距扫描也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但毕竟双源CT都集中在少数大医院,对于高心率的患者应用64层以下CT扫描时采用回顾性扫描可进行多扇区重建技术以提高图像质量。由于B组辐射剂量的大幅降低导致图像噪声增加,但B组的CT强化值却增加了,所以SNR基本不变,图像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建议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应根据患者的基础心率和体质量指数来选择适合的扫描模式及扫描参数,以达到控制辐射剂量的目的。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 篇8

腰椎是人体躯干活动枢纽, 腰椎间盘是身体主要负重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长期的外力劳损, 导致椎间盘的变性及突出[1]。临床上, 大多数腰椎病变患者在腰部呈不同姿势角度时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2], 主要表现为腰痛, 常局限于腰骶部附近;L3-S1棘突间局限性压痛, 并向患侧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部外侧放射。临床试验中, 直腿抬高或加强呈阳性。其常规检查方法首选磁共振, 无辐射, 但因其费用昂贵, 加之CT检查已非常普及, 价格也相对便宜, 故绝大多数患者会选择CT检查, 这样就带来了辐射安全问题。据统计, 腰椎CT检查辐射剂量比其他部位常规CT检查辐射量都要高。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辐射剂量较早期大为降低, 关于腰椎椎间盘低剂量CT扫描, 国外专题研究已有个别报道[3]。本文对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腰椎椎间盘扫描进行对比, 寻求不影响腰椎间盘CT图像质量的合理低剂量扫描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腰腿痛门急诊检查患者60例, 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30~65岁。病程3个月到数年不等, 所有患者都进行CT检查。主要临床症状表现:腰痛、L3-S1棘突间局限性压痛, 并向患侧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部外侧放射。临床试验中, 直腿抬高或加强呈阳性。

1.2 检查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D、E、F 6组, 每组10例。采用GE Light Speed 64排VCT扫描仪。分别对6组采用不同的扫描参数进行图像采集:A组采用CT机原始扫描参数120 k V, 350 m A, 螺距0.516∶1, 层厚、层间距均为5 mm, 机架旋转速度0.8 s/r作腰椎螺旋容积扫描;B组其他扫描参数不变, 管电流减小为300 m A;C组管电流为300 m A, 增大螺距为1.375∶1, 其他不变;D组螺距为1.375∶1, 管电流为350 m A, 其他不变;E组其他参数不变, 降低机架旋转速度为0.4 s/r;F组增加机架旋转速度为1 s/r, 其他不变。CT扫描范围:自胸12椎体下缘至骶1椎体, 采用标准算法重组。所有病例均采取仰卧位。

1.3 图像质量分析

将所有原始图像进行1.25 mm拆分后, 传输至GE AW 4.4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采用容积再现 (volume rendering, VR) 重组获得腰椎椎体容积图像;应用批处理 (Batch) 重组方法分别重组L3~4、L4~5、L5~S1椎间盘图像, 重组层厚/层间距:3 mm/3 mm, 窗宽/窗位:350 HU/40 HU。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师采用自定标准盲式评估方法, 依据空间分辨率、噪声及伪影对6组不同扫描参数所获得的图像以及每个患者扫描所受到的总的辐射剂量进行综合评估打分, 重点评估不同扫描参数下椎间盘病变显示的清晰度、诊断的可靠性及受到的辐射剂量。

2 结果

2.1 辐射剂量评价

6组不同管电流、螺距及旋转速度得到的辐射剂量见表1。

由表1可知, 改变管电流、螺距及旋转速度可使患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有明显的改变。采用SPSS13.0对不同扫描参数各组容积CT剂量指数 (volume CT dose index, CTDIvol) 、剂量长度乘积 (dose-length product, DLP) 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相对于A组原始扫描参数, B组CTDIvol值下降了14.29%, DLP值下降了12.64%;C组CTDIvol值下降了67.87%, DLP值下降了65%;D组CTDIvol值下降了62.49%, DLP值下降了58.45%;E组CTDIvol值下降了50%, DLP值下降了48%;F组CTDIvol值增加了24.86%, DLP值增加了29.7%。

2.2 图像噪声与辐射剂量比较

对6种不同条件下CT扫描的图像噪声 (如图1 (a) ~ (f) 所示) 与辐射剂量进行比较, 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对6组图像进行盲式阅片评价, 结果见表2。

2.3患者体型与扫描剂量的关系

60例患者前后径测试结果, 最大的211.9 mm, 最小的148.7 mm;以160、190 mm为界将患者分为偏瘦型、匀称型、偏胖型。实验证明, 在同等扫描条件、同等扫描层数下, 偏胖型、匀称型和偏瘦型其CTDIvol值、DLP值均相同, 由此说明, 当扫描条件一定时, 辐射剂量也就确定了。

3 讨论

随着多排螺旋CT的发展, CT在检查过程中获取大量影像信息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辐射危害。除设备本身性能外, 放射科技师的不同操作对辐射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设备是实现低剂量扫描的基础[4], 扫描参数又决定着辐射剂量[5]。CT机在安装、调试到正式使用过程中, 各家公司为了获得更理想的图像, 通常都会提高扫描参数作为常规扫描条件, 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因此常规扫描条件有着很大的压缩空间。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 规定的合理使用尽可能低的剂量放射检查原则, 每一位放射技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 尽可能调整扫描参数, 来降低公众所受到的电离辐射剂量[6]。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 通过改变扫描参数, 即管电流、螺距和机架旋转速度可以改变辐射剂量。A组选用原始扫描参数;F组在原始扫描参数基础上提高了旋转速度, 其图像质量最好, 但辐射最高;B组次之;C组降低了管电流, 增大了螺距, 其图像质量最差, 但剂量最低;D组、E组一个是增大螺距, 一个是降低旋转速度, 其图像质量均较好, 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但辐射剂量相比较A组原始扫描参数降低了50%以上。同时, 通过本研究发现, 60例腰椎椎间盘多层螺旋CT扫描的患者当中, 腰部前后径最大的274.6 mm, 最小的148.7 mm, 在同组扫描参数相同的条件下, CTDIvol值和DLP值是相同的, 说明人体所接收的辐射剂量是由扫描条件决定的, 与个体胖瘦无关。

综上所述, 调整CT扫描参数可以降低辐射剂量, 同时也会影响图像质量, 但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7], 管电压固定时, 管电流增大可降低图像噪声, 图像质量好, 辐射剂量高;但为了降低辐射剂量过多地降低管电流, 会直接影响图像的信噪比, 使得图像细微结构显示困难[4];增大螺距可以减少曝光时间, 从而降低辐射剂量, 但螺距过大会导致Z轴分辨率下降, 使得图像质量降低[8]。因此, 对于腰椎椎间盘多层螺旋CT检查, 建议采用D或E组扫描参数进行扫描, 即增加螺距, 降低旋转速度, 适当降低管电流, 既可满足诊断要求, 又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关于低剂量扫描, 不同机型及其扫描技术和方法的差异可出现各种研究结果[9,10], 本研究仅在GE 64排VCT中得出, 其他机器是否可行,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Teplick J G, Haskin M F.CT and Lumbar disc herniation[J].Radiol clin North Am, 1983, 21 (3) :282-295.

[2]彭宝淦, 吴闻文, 侯树勋, 等.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J].中华外科杂志, 2004, 42 (12) :720-724.

[3]Bohy P, De Maertelaer V, Roquigny A, et al.Multidetector CT in patients suspected of having Lumbar disk herniation:comparison of standard-dose and simulated low-dose techniques[J].Radiology, 2007, 244 (2) :524-531.

[4]何建成.X线、CT检查低辐射剂量防护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12) :117-118.

[5]刘泉源, 刘伟.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受检者辐射剂量与影像质量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 (3) :374-375.

[6]陈凯, 殷放, 洪国斌, 等.腰椎低剂量CT检查的临床应用[J].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 (3) :374-375.

[7]李敏, 郑理华, 张晨, 等.双源CT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与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12) :88-89.

[8]同泽俊, 胡永胜.多层螺旋CT螺距, 层厚和重建间隔关系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8, 17 (1) :21-26.

[9]相爱华, 囤荣耀, 张光奎.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育龄男女骨盆病变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9 (10) :1 315-1 318.

上一篇:环境分析与对策思路下一篇:企业管理中的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