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多层螺旋CT

2024-10-07

三维多层螺旋CT(共10篇)

三维多层螺旋CT 篇1

颅骨彼此借颅缝连接形成颅,保护和支持颅内结构。颅骨解剖特点及相互位置关系复杂。目前对颅骨解剖的了解是基于颅骨标本。但目前尚未见成人颅骨及颅缝MSCT三维重建正常表现的研究。本研究利用MSCT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正常成人颅骨结构、颅缝形态及其闭合情况,了解正常成人颅骨及颅缝MSCT三维重建表现,以指导颅骨骨折、颅骨肿瘤、颅脑术前及术后颅骨形态改变等相关疾病的诊断。

1.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2009年7月于我科行头部或头颈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者,符合以下标准纳入研究:(1)临床纳入标准:①无颅脑外伤史或可疑颅脑外伤史;②无颅脑手术史;③无颅脑发育畸形史。(2)影像纳入标准:①扫描范围包括全部颅骨;②未发现骨折或外伤征象;③无颅骨缺如。共纳入130例,男60例,女70例,年龄20~88岁,平均53.9岁。

1.2 CT扫描

采用吕发金等[1,2]头部或头颈部VCTDSA扫描方案:头部Pitch:0.531,头颈部联合Pitch:0.969。扫描范围:头部扫描范围从第1颈椎至颅顶,头颈部联合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颅顶。头颅数据重建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传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1.3.1 图像重建及显示方式

图像重建由一位熟练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的医师负责。选取颅骨层面数据进行重建。VR显示颅骨结构时,采用7个位置显示:前视图、后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上视图、下视图、上切上视图。MIP显示颅骨结构时,采用8个位置显示:前切前看、后切后看、左切左看、右切右看、下切下看,适当层厚(10~30 mm)MIP显示颅底前、中、后颅窝结构。视野(field of view,FOV)为18cm×18 cm~23cm×23 cm。

1.3.2 观测指标

两位神经影像医师采取盲法分析观察全部纳入对象的每帧图像,对于难以判定者通过协商解决,观察内容如下:(1) 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整体效果:观察所有纳入病例VR、MIP图像,评价经MSCT三维重建图像对颅骨完整性、颅骨表面突起或隆起、凹陷或凹痕、颅骨表面细节显示情况。(2)蛛网膜颗粒压迹:观察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MIP图像的表现,并记录发生的部位、数量及形态。(3)血管压迹:观察血管压迹在VR、MIP图像的表现,并记录发生的部位、形态。(4)颅缝形态:整体观察主要颅缝形态,按颅缝分布及位置分3型。①普通型: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无额外新增颅缝;②囟门骨型:原小儿囟门位置独立成骨,骨块与邻近颅骨以颅缝相连接;③骨内颅缝型:颅骨内有一条或以上的颅缝,并以该颅骨命名颅缝。

分别观察每条颅缝闭合情况,并分5型。Ⅰ型,完全闭合型:相邻颅骨间完全融合,颅缝消失;Ⅱ型,嵌合型:颅缝可见,呈直线或锯齿状嵌合,无缝间骨;Ⅲ型,缝间骨型:颅缝可见,锯齿状嵌合,有缝间骨;Ⅳ型,未完全闭合型:颅缝无嵌合,其间可见透亮线,有或无缝间骨;Ⅴ型,混合型:颅缝不同节段表现不同,分别属于上述4型之一。测量每条未闭合颅缝最宽径线。

2.结果

2.1 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整体效果

本组研究显示MSCT三维重建显示颅骨解剖结构完整,VR图像均能立体、准确显示颅骨突起或隆起、凹陷或凹痕、颅骨表面细节(图1,2)。MIP图像补充显示颅骨解剖,对颅缝、蛛网膜粒压迹、血管压迹显示清晰。

2.2 蛛网膜颗粒压迹表现

VR显示颅骨内板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凹陷,颅骨内板光滑,与正常颅骨凹陷较难分辨。MIP显示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边界清楚。共检出蛛网膜颗粒压迹27例,占20.77%,15例有1个压迹,5例有2个压迹,7例有≥3个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均发生在上矢状窦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图3)。

2.3 血管压迹表现

VR显示颅骨内板表面条形凹痕,沿血管走行、分支或不分支,边缘光滑。MIP显示条形、分支或不分支低密度影,密度区别明显,位置与血管解剖一致。共检出血管压迹51例,占39.23%。

29例血管压迹邻近翼点的顶骨、蝶骨、颞骨及额骨,其中14例为双侧(图4);26例颞骨中心位置有脑膜中动脉压迹;9例远离翼点颞顶骨有血管压迹,其中3例为双侧;3例额骨有血管压迹;本组未发现枕骨血管压迹。

2.4 颅缝形态

本组VR、MIP均清楚显示颅缝整体形态,各型颅缝分别为:普通型112例,占86.15%;囟门骨型7例,占5.38%,均为后囟单独成骨;骨内颅缝型11例,占8.46%,其中额缝9例,枕缝2例,顶骨及颞骨未发现骨内颅缝(图5~7)。分别观察每条颅缝闭合状态(表1;图8~12)。

共检出Ⅳ型(未完全闭合型)颅缝13例,在MIP图像上表现为颅缝间节段性透亮线,多出现在人字缝远端或其延续的顶乳缝、枕乳缝。8例人字缝双侧均为Ⅳ型;1例人字缝右侧为Ⅳ型,左侧为Ⅱ型;1例人字缝左侧为Ⅳ型,右侧为Ⅲ型;3例人字缝双侧为Ⅱ、Ⅳ混合型。未闭合颅缝平均宽度(1.41±0.70)mm。

图1,2 显示颅骨表面突起或隆起、凹陷,立体、清晰。

3.讨论

3.1 颅骨影像诊断应用

Soboleski等[3]报道了婴幼儿主要颅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的正常超声表现。随着CT图像后处理的发展,目前关于颅骨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多,Vannier等[4]应用表面阴影遮盖法(shade surface display,SSD)诊断小儿颅缝早闭;Myers等[5]报道在尸体检查中应用3D-CT图像重组阐明和鉴定颅骨骨折;Medina[6]比较MIP与SSD对颅缝、骨折整体形态和范围,以及颅缝闭合情况的显示,发现MIP较SSD显示颅缝边缘清晰,认为MIP在诊断颅骨骨折和颅缝早闭方面值得推广应用;Ringl等[7]应用MIP与HR-MPR(high-resolution multiplanar reformations,HR-MPR)观察颅底骨折,其检出率分别为61%、64%,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9),但是MIP检出的骨折中有18%HR-MPRs未检出,建议结合MIP与HR-MRR一起观察颅底骨折;目前尚无文献对正常成人颅骨三维重组表现做系统的描述,但无论是超声还是CT三维重建均未对颅缝具体闭合情况分类描述。本研究系统地观察正常成人颅骨的VR、MIP表现。

3.2 成人颅骨MSCT三维重建表现

VR前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上视图系统清晰地显示颅骨表面特征,上切上视图、下视图可以观察颅底解剖,血管神经孔道;MIP的八个视图补充显示颅骨。VR图像为伪彩色,逼真、立体感强,显示颅骨表面细节特征、空间关系、颅底骨相互关系及颅底神经血管孔径较MIP直观,但是VR图像对颅缝边缘显示较模糊。MIP图像对密度变化敏感,显示颅缝、蛛网膜颗粒压迹及血管压迹较VR更具优势。

本研究在上矢状缝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检出27例蛛网膜压迹,占20.77%,与文献报道一致[8,9]。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上表现为颅骨内板局限性凹陷,颅骨内板光滑、无骨质破坏,MIP图像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边界清楚、光滑。了解蛛网膜颗粒的这些正常表现,有利于颅骨肿瘤(嗜酸性肉芽肿、转移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颅骨血管压迹VR图像表现为条形凹痕,沿血管走行、分支,表面光滑。MIP图像表现为条形、分支或不分支低密度影,位置与血管解剖一致。本组共检出血管压迹51例,占39.23%,以双侧翼点附近、顶骨、蝶骨及双侧颞骨中心较多,走行与脑膜中动脉一致,这与颅骨X线平片表现类似。颅脑外伤时颅骨线形骨折在MIP图像亦表现为条形低密度影,但是骨折线相对走行僵直、边缘较锐利,骨折处有时可见错位,头皮软组织血肿等可以鉴别。

本组研究显示颅缝形态有3种类型:普通型(86.15%)、囟门骨型(5.38%)和骨内颅缝型(8.46%),了解这些变异可以避免把颅缝当成骨折线。根据每条颅缝的闭合情况分5型。Ⅰ型:完全闭合型(3.0%,16/531例);Ⅱ型:嵌合型(78.3%,416/531例);Ⅲ型:缝间骨型(7.0%,37/531例);Ⅳ型:未完全闭合型(3.6%,19/531例);Ⅴ型:混合型(8.1%,43/531例),以Ⅱ型最常见。其中Ⅳ型颅缝间有透亮线,表示颅缝未完全闭合,本组13例均为人字缝未完全闭合,平均宽度1.41mm±0.70 mm,与文献报道的正常成人颅缝间宽度不超过2 mm一致[10,11]。外伤时人字缝分离最常见,可累及多条颅缝,未闭合颅缝与外伤时颅缝分离需要鉴别。

3.3 MSCT三维重建优势及应用

传统头颅X线平片经济、空间分辨力较好,对颅骨骨折、狭颅症等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其密度分辨力低,为重叠图像,对颅底及细微骨折显示困难,血管压迹、颅缝等正常解剖结构可被误诊为骨折或病变,Rosenorn[12]、Gómez等[13]研究表明,头颅平片检出的简单线形颅骨骨折常不需要处理,而重型颅脑外伤,需要了解颅内脑实质情况,必须行CT扫描,头颅平片结果并不改变临床处理。头颅平片阴性并不能排除颅内病变,仍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事实上并没有减少患者费用和辐射量,且可能因不必要的检查延误诊断和治疗。

当轴位CT图像怀疑颅骨病变、颅缝早闭,术前评估、头颅术后颅骨的缺损与修复等,MSCT三维重建可以明确诊断,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在常规轴位扫描的基础上行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并未额外增加患者的辐射,后处理技术简便,不延误患者病情评估,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本研究的不足是研究对象均为成人,对小儿颅骨及颅缝闭合时间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及研究样本量需要进一步增加。

三维多层螺旋CT 篇2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创伤性骨折;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61-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95例创伤性骨折的病人,男性病人是46例,女性病人是49例,这些患者年龄处于20岁以下就有15例,年龄处于20岁至40岁的病人就有有23例,年龄处在41岁到60岁的病人就有44例,年龄处于60岁以上的病人就有13例。依据国际统一定的相关分类系统,可以将这些病症划分为I型、II型、III型、IV型,因此,这些病人的類型倒数依次是:13例、44例、23例、15例。这些患者均有较为明显的外伤,经过医院治疗都获得康复。

1.2 检查方法 在检查中,我们使用了美国的Hispeed NX/i双层的螺旋CT机,它具有高分辨率,其扫描的螺距为1.5,层厚是3mm,间隙为3mm,管中的电流为120mA,管中电压是220kV,摆放姿势是仰卧定位,用它的轴面进行扫描,采用较为原始的二维图像范围作为全鼻。开始时他进行重建图像,采用以后重建的层厚2mm,间隔是0.5mm,重叠率为75%,重建后的图像约为113层,利用3D的软件来进行重建的图像处理。利用CT Bone来重建,分别在它的轴面、冠状面或是它的矢状面观察,就可以得到创伤性的全貌,在将它拿出来与二维的软件Rfrnt detl有效地进行对比,观察不一样之处。

1.3 评价方法 在评价体系中,我们要根据所得的X线片、三维的CT成像,这两种的影像资料来将他们细分为普通的X线片组、三维的CT成像组,对于病人中的骨折类型要按照Letournel的分类进行描述,并对实验中的骨折详细分类型,这样可以对骨折的类型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采用的数据都是用SPSS10.0的软件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同时各组之间的比较也用了t进行检验,这些实验中的数据都是采用的平均值。P<0.05是差异的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在我院治疗中发现,这组95例患者中,发现创伤性骨折的有100处,脱位的就有7处。通过X线的平片影像所显示出的骨折有85处,准确率为86.8%;漏诊10处,这样漏诊率就达13.2%。这些患者的创伤性骨折中颌面部骨折3处,跟骨骨折3处,脊椎骨折有1处,它的髋关节的骨折有2处,它的足跗骨骨折有1处X线的平片影像没有显示出来。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发现,dr图像处理虽然清晰,但是在处理后可能有一些隐匿性的骨折没有被发现,这是人体骨头组织的复杂性和该技术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图像可以清晰确切地把骨头坏损部位原始地反映出来,同时这项技术还可以很好地发现不易发现的骨折以及精确地观测到患者骨折的断端移位的程度、受损范围或者数目等,在平片影像中漏诊的10处骨折起了重要的作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图像可以全方位、立体地来显示出受损骨头中的骨折线走势、长短、受损骨折的分离、碎骨片的位置以及大小数目等,并且在这些基础上可以用平面的重组系列,来对图像的显示,进行更清晰逼真的处理。对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那些不易于检测或是不规则的骨折更具无可比的优势,是医院为患者检测的首选。

对这些患者经行长期的回访咨询,对一些结果我们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明显的结果,创伤性骨折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患者95例,依照国际通行的方法进行评分:优秀的病人有23例,良好的病人有41例,一般的病人有25例,较差的病人有2例;其中若按照先前我医院的一般X线的平片影像所抽选的患者95例,按照国际通行的方法进行评分:优秀的病人才13例,良好的病人有19例,一般的病人有23例,较差的病人就有15例。很显然,我们可以得出,I型和III型的三维重建技术要比一般X线的平片影像的评分高,但是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II型和IV型的三维重建技术要比一般X线的平片影像的评分低得多,这样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通过这次研究探讨,我们知道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的优越性,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使得扫描期间中的连续运动,缩短了达到我们所需目标的时间,并且能够产生大量高清晰质量的图像,进而获得我们素需要的立体多维的图像,没有必要进行二次或多次的扫描即可重建任意部位的图像。

综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骨折创伤处应当制定比较合理、规范的扫描参数,这样才能获得质量高的二维图像,并且对比各种图像的处理技术。通过这几种方法在骨折诊断中获知各自的优劣之处,同时充分结合病人的病情需要,采用多种的方法进行联合应用,突出重点,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图像质量,达到比较好的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伟雄,卿安蓉,陈国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4期:16-18.

三维多层螺旋CT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25例, 女7例;年龄15~77岁, 平均40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高出坠落伤5例、摔伤7例;损伤部位:髋关节5例、膝关节7例、踝关节4例、肩胛骨5例、肘关节4例、脊柱6例。

1.2 方法

使用GE BRIGHTSPEED Edge 8层螺旋CT机, 扫描参数:120kV、50~250mAs;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 螺距0.835~1.35, 重建层厚、层间隔为1.25mm、距阵512×512;使用多平面重建 (m u l t i-p l a n e r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PR) 、容积再现发重建 (volumrendering, VR) , VR重建利用剪切程序去除影响观察的骨骼与固定石膏、伪影, 通过任意角度旋转, 观察骨折线走向及移位情况, 调节对比度和亮度, 保存图像, 并摄取前、后、左 (斜) 、右 (斜) 、俯视位、仰视位片及最佳观察方向照片。

2 结果

(1) 髋关节骨折5例, 其中髋臼前缘骨折2例、髋臼后缘骨折1例、股骨颈2例, 1例髋臼内的游离骨碎片X线平片显示不准确, 但CT横断面和3D成像均准确显示。

(2) 膝关节骨折8例, 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2例, 胫骨上端6例, 单纯胫骨髁间棘1例、胫骨平台骨折4例, 其中2例合并腓骨头骨折, 1例合并胫骨髁间棘骨折, 单纯胫骨髁间棘骨折1例在横断面、VR重建均未能准确显示, MPR重建显示。胫骨平台骨折1例在X线平片上显示不准确。

(3) 踝关节骨折4例:距骨骨折2例, 跟骨骨折1例, 胫骨后踝骨折伴外踝骨折1例, MPR、VR重建可立体显示骨折全貌。1例距骨骨折在X线平片显示不准确。

(4) 肩胛骨骨折5例, 其中粉碎性骨折3例, 线性骨折2例, X线平片1例显示不准确。

(5) 肘关节骨折4例, 其中肱骨外侧髁骨折1例、尺骨冠突骨折1例、桡骨小头2例, 因体位关系及外固定石膏影响, X线平片1例显示不准确。

(6) 脊柱骨折6例, 其中颈椎齿状突骨折2例、胸椎1例、腰椎3例。2例齿状突骨折在X线平片、CT横断面诊断不明;4例椎体粉碎性、压缩性骨折, X线平片虽能显示椎体骨折的存在, 但对凸入椎管内的碎骨片却显示不准确, 而横断面和MPR、VR重建均准确显示, 同时伴有1例附件骨折, 在X线平片上未能发现。

3 讨论

骨关节损伤多为复杂性的骨折, X线摄影是基本的检查方法, 但由于X线平片是一种二维图像, 关节周围各种组织结构相互重叠, 难以显示某些复杂的创伤性改变。多层螺旋CT采用容积扫描, 横断面扫描信息量大, 层次丰富, 不仅显示骨折及关节脱位的部位, 还能同时显示周围软组织的改变及关节腔内积液等情况, 但横断面图像仍为二维图像, 缺乏立体直观感[3], 对于骨折的错位、移位、旋转等的观察缺乏连续性, 只能综合每层所见推测其空间立体关系。

骨关节损伤对层螺旋CT常用的重建方法有MPR、VR, MPR重建是利用容积扫描所得的数据重建矢状、冠状或任意斜面甚至曲面的二维图像, 能清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和移位, 对横轴扫扫描平行走行的骨折及关节腔、椎管内的游离骨碎片显示更有优势。但MPR仍为2D影像, 不能在同一平面上显示不同方向上的多条骨折线[4]。VR技术是一投射线通过容积数据时所有像素总合的图像显示, 利用了所有扫描信息, 空间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晰, 并且能通过任意手工选择层面、任意方位进行切割和旋转, 较为满意地显示出骨折线及移位情况。三维重建其信息量明显大于X线平片及轴位横断面CT图像, 可避免手术的盲目性, 最大限度的恢复变形骨结构, 使手术治疗能获得更满意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行8层螺旋CT扫描后, 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 和容积再现法重建 (VR) , 获得直观、清晰的重建图像, 分析2种方法对骨关节损伤的显示。结果MPR图像可清晰显示骨表面和内部的骨折线, 骨折的移位情况和关节内部细节等, VR能够从外部显示骨折线的形态、长短、走向, 骨表面碎骨片的形态大小、骨折的移位等。可发现X线平片不能看到的关节腔内骨折。结论8层螺旋CT结合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骨关节损伤

参考文献

[1]乔立新, 王淑清, 王景宇.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 2006, 27 (3) :244~245.

[2]原银栋, 谢林.CT诊断常规X线难以发现的骨关节病变[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5, 24 (1) :68~70.

[3]史静丽, 田建明, 王琣军, 等.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有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杂志, 2003, 19 (8) :1031~1032.

三维多层螺旋CT 篇4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水肿型;出血型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73-02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高发的急腹症,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胰腺无法得到充足的供血,胰管出现阻塞或者胰内压上升,其中有部分患者会存在胆道疾病。而胰腺炎分类可以划分为出血型与水肿型,其中出血型会导致严重病变甚至坏死、休克等。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恶心呕吐、腹胀、反跳痛压痛和上腹部疼痛,肠鸣音弱化甚至消失,血尿淀粉酶提升等。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约为40%至50%,而其并发症则高达90%至100%,因此及时诊断治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男性为56例,女性为44例;年龄范围为33岁至82岁,平均年龄为(56.3±12.4)岁;临床表现上,恶心呕吐25例,上腹部疼痛为100例,肠鸣音弱化甚至消失为34例,血尿淀粉酶提升为83例,腰肌紧张者为48例。其中饮食习惯上,暴饮暴食者为34例,嗜酒者4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多层螺旋CT机,让患者在检查前保持空腹4至6h,在检查前的半小时进行2%~4%泛影葡胺溶液500ml的口服,检查室采用仰卧位,扫描前再口服2%~4%泛影葡胺溶液300ml,服用该溶液的功效主要在于让胃十二指肠得到充盈,从而减少对显影的干扰。扫描范围从膈肌顶端开始到胰腺。扫描参数:视野为512mm×512mm,螺距为0.6mm,间隔为0.6mm,扫描的厚度为1mm。扫描结束后,分别重建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层厚、层间距分别为5mm。增强扫描时,首先进行碘海醇造影剂80至120ml的肘静脉注射,速度保持为2至3ml/s。注射后0.5min进行扫描。

1.3 CT表现

胰腺弥漫性增大以及局限性增大,因为正常胰腺大小有很大差异,所以对轻度弥漫性肿大,确诊会有困难,因而CT表现正常,不能排除本病。胰腺内的低密度坏死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特征性表现,也是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急性胰腺炎出血,当胰腺内出现高于正常或从大片低密度转变为高密度,表示有出血存在。急性胰腺炎的扩散,周围脂肪组织炎症时密度增高,脂肪组织内条絮状高密度影,炎症加重往往伴有腹膜后积液和肾筋膜受累,主要表现为左侧肾前间隙、肾周间隙及肾后间隙积液,肾前筋膜的增厚,肾前筋膜的增厚为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标志,在胰腺本身改变不明显时,可出现肾前筋膜的增厚,但它并非本病独有特征。

1.4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急性胰腺炎Balthazar标准分级以及水肿型、出血型划分,同时分析其检出率,与临床诊断做对照。其中Balthazar标准分级中分为A至E五个标准。其中A级为胰腺状况正常,显像没有异常;B级为局部胰腺扩大,弥漫性胰腺,胰腺的实质产生变化;C级为胰腺存在轻度渗出液,胰腺实质与附近组织有炎症;D级为胰腺附近与实质有个别液体集聚,同时渗出液明显;E级为存在胰腺脓肿或者脂肪、胰腺的坏死,胰腺内外有显著的积液。其中A至C级保持在轻症状态,D、E标准为重症状态。

1.5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经由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做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表1:不同诊断方式对急性胰腺炎诊出情况对比

分组出血型水肿型诊出率

多层螺旋CT31(33.70)61(66.30)92%

临床诊断35(35.00)65(65.00)100%

注:两组对比,p<0.05

表2: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出具体分类

分组A级B级C级D级E级

出血型(n=31)0(0.00)0(0.00)4(12.90)7(22.58)20(64.52)

水肿型(n=61)6(9.84)19(31.15)24(39.34)12(19.67)0(0.00)

总计(n=92)6(6.52)19(20.65)28(30.43)19(20.65)20(21.74)

注:两组对比,p<0.05

在检出率上,CT的总检出率为92%,其中水肿型检出率为66.3%,出血型检出率为33.7%,同时按照Balthazar标准分级,A级为6例,B级为19例,C级为28例,D级为19例,E级为20例。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病理上划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其中水肿型表现为胰周脂肪坏死、胰腺水肿,但是不存在胰腺的实质坏死;出血坏死性型则表现着为胰周和胰腺脂肪组织广泛性的坏死,同时存在胰腺实质的出血坏死。根据资料显示,胰腺血供丰富,但是存在静脉丛和血窦的缺乏,因此在增强扫描时表现为迅速的增强与减弱,静脉期不显著,而动脉期则尤为显著。在动脉期期会呈现增强不显著,而在靜脉期会呈现增强显著。在坏死区范围内因为血管受损而导致阻塞与断裂,造影剂无法进入该区域,因此动静脉其皆无增强效果[1-2]。

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上,轻度情况上表现为胰腺体存在体积增大,但是一般为局限性弥漫性增大,其密度会表现为正常或者轻微的降低,轮廓存在不规则状。而重度患者则表现为胰腺体外形的明显的全部弥漫性增大,同时也可能是局部的肿大;同时会有不规则片状的低密度且边界模糊的状况,CT值在10至20HU范围,坏死表现为片状、弥漫性的点状、灶状等。如果胰腺中有片状或者点状的高密度病灶,其CT值在60至75HU范围,会存在出血情况。胰腺渗液会白傲雪为胰周脂肪间隙不清晰,肾前筋膜异常增厚,膈下和脾周呈现片状积液,由于胰周没有完整性的包膜会导致渗液会向腹膜后与胰周区域广泛的扩散[3]。不同的急性胰腺炎情况在影像显示上会有有效的鉴别特性,有效的发现病灶并对病灶定性。在诊断上要较好的做不同病灶形式的区分,找出各自病灶类型的特异性,提升诊出率与漏诊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赵军志. 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临床意义[J]. 吉林医学,2015,02

三维多层螺旋CT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1-12月收诊的80例患者(156处胸部创伤骨折)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8.2±8.2)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48例,高空坠落伤7例,摔伤25例;所有病例均为新鲜骨折;陈旧性、病理性等引起的骨折除外;不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

1.2方法患者术前均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CT扫描采用GE.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机,并进行三维重建,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为2mm,重建间距2mm,螺距为1,管电压120kV,管电流380mA,扫描范围胸廓入口至膈肌下角,后将相关图像传送至ADW4.2处理中心进行三维重建,并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尽可能清晰显示创伤骨折部位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等,X线片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DR X线机,自动曝光,进行胸部正斜位摄片,最后由同2名主治医师水平及以上的医生进行阅片,意见不一,讨论决定。

1.3观察项目观察和记录两种检查的骨折检出率、创伤合并症检出率及图像质量满意度情况;创伤合并症包括肺挫伤、血气胸、纵隔血肿及肝破裂[3];检查图像质量满意度调查采用本科室自编的检查满意度调查表。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观察数据,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骨折检出CT三维重建组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创伤合并症检出率CT三维重建组肺挫伤、血气胸、纵隔血肿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肝破裂检出率为1.3%稍高于X线片组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检查图像质量满意度CT三维重建组图像质量满意率显著高于X线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胸部外伤骨折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及健康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其多由暴力伤害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部创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合并血气胸者可出现胸闷、憋气,病情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胸部创伤骨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胸部X线片检查是肋骨骨折首选的诊断方法[4],若照射位置不当则易引起无错位骨折被遮挡而引起漏诊或误诊,轻微骨折、断端无移位骨折更不能有效显示和定位。研究显示[5,6],X线片(DR)对隐匿型肋骨骨折的漏诊率高达30%左右。而胸部多层螺旋CT检查可真实反映人体的解剖结构,扫描速度快、范围大,同时不需要改变患者体位,因呼吸运动导致的伪影也较少,相关影像CT还可进行三维重建,进而清楚显示骨折的部位、程度、旋转移位及骨碎片等。

本文结果显示:CT三维重建组骨折检出率、创伤合并症检出率均高于X线片组,且图像满意率达到了91.3%,显著高于X线片组的78.8%。因此,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创伤骨折检查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骨折及合并症检出率,检查图像满意度评价也较高。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相一致[7]。笔者研究发现X线片对肋软骨骨折诊断敏感性较差,不显影,而肋骨骨折X线片的漏诊多位于肋骨角,因此处组织解剖重叠多,较难清楚直观显示,而CT检查不受图像重叠的干扰,但显示骨折连续性稍差,定位效果较X线检查稍弱。由于胸骨位置较为特殊,X线片较难发现不明显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用来明确X线无法确诊的胸骨及肋软骨骨折[8],若为线性胸骨骨折,扫描线与无移位线性骨折重叠时,可通过多平面矢状位显示胸骨前后骨皮质断裂。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创伤骨折检查中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骨折及合并症检出率,查检图像质量满意度评价也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宝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57(7):52-55.

[2]樊建朝.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1):45.

[3]李旭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5(7):147.

[4]戴晓秋.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0(2):19-20.

[5]李青,王英芳.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5,9(8):59-60.

[6]罗自锋.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1(1):168-169.

[7]朱进.多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3,12(5):178-179.

三维多层螺旋CT 篇6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复杂骨折,累及关节面

累及关节面的骨折要求解剖复位。由于关节解剖结构复杂, 骨块相互重叠, X线平片和常规CT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关节内骨折和移位的程度, 影响了骨折的分型和手术方案的确定。本文搜集了本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资料完整的累及关节面骨折患者的检查资料, 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本组患者28例, 男17例, 女11例, 年龄18~70岁, 平均47.2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1例, 跌伤5例, 砸伤2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四层面螺旋CT扫描机, 层厚1.25 mm, 螺距1 mm, 重建间隔0.8 mm, 电流260 mA, 电压120 kV, 骨算法重建。同时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 和容积重建 (VR) 。采用多角度旋转以最佳显示骨折情况为目的, 并利用模拟手术刀除去表面遮盖组织, 以便观察关节面。MPR从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斜面观察骨折情况, 同时摄取软组织窗、骨窗。

2 结果

本组28例, 膝关节骨折15例, 其中外侧平台单纯劈裂骨折2例, 外侧平台劈裂塌陷骨折6例, 内、外侧平台劈裂骨折3例, 内外髁骨折3例, 内侧平台塌陷骨折伴骨骺端分离1例。髋关节骨折10例, 其中单纯髋臼骨折4例, 髋臼骨折伴股骨头骨折2例, 髋臼骨折伴骨盆骨折4例。跟距关节骨折2例。肩胛骨关节盂骨折1例。X线平片遗漏无移位的裂缝骨折和髁间嵴骨折各2例、局限于胫骨平台后缘的塌陷骨折3例, 且其对于关节面塌陷程度、骨折块的移位及大小无法判断;轴位CT遗漏2例髁间嵴骨折;MPR均因能显示骨折线而明确诊断关节骨折。表面重建 (SSD) 可以任意角度旋转观察, 清晰显示骨折范围和形态。本组28例患者, 16例行手术切开复位, 8例行植骨手术。手术入路根据VR确定, 手术证实了MPR和VR显示的骨折情况。6例无明显移位或移位<1.5 mm的骨折, VR显示效果较差;移位>1.5 mm的骨折, VR能较好显示。

3 讨论

移位的累及关节面的骨折, 尤其是下肢承重关节骨折如不能准确复位、坚强内固定, 常常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甚至功能残疾。不同的骨折分型, 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故手术前快速准确地确定骨折分型, 清楚地了解骨折块的形态、大小和移位程度, 是保证正确入路和手术成功的关键[1]。

由于关节结构复杂, 传统X线平片对关节骨折的粉碎程度估计不足, 对塌陷程度测量不准确。髋关节、膝关节、跟距关节等关节表面为不规则曲面, 不论让患者如何变换体位, 改变投照方向所得的二维X线图像都因为骨块的重叠及软组织叠影而不能很全面、直观地显示关节面情况。关节位置越深、关节面曲度越大, X线平片就越难准确、直观地反映关节面塌陷及骨折块移位情况。常规轴位CT显示骨折线和骨折碎片的数目较X线平片多, 但不能直观反映解剖状态, 缺乏整体连续性, 对骨折片的大小、形态难以直观观察, 对骨折线平行于扫描线的髁间嵴等骨折难以显示, 虽诊断率较高, 但不能具体指导治疗。

螺旋CT扫描速度快, 无间断地容积扫描, 患者无需变换体位, 甚至不必拆除石膏外固定, 较传统X线摄片相比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X线照射量。多层螺旋CT的使用使其优势更上一个台阶。通过计算机图像数字技术, 将二维CT图像进行MPR、VR、SSD等各种三维重建技术后处理, 可以将其他骨和软组织影、石膏影隐去, 只剩下感兴趣的目标骨关节, 将得到的图像在屏幕上任意旋转, 可以任意角度观察该关节面, 对关节的损伤情况获得一个较全面的认识[2]。

通过将形成的三维图像在工作站上实时旋转, 可以清楚地看到骨折线, 证实骨折的存在;看到骨折线的走行方向、主要骨折块的体积、形状及相对移位关节面损伤情况或者塌陷发生的位置和程度;还可以判断出将关节面软骨复位后关节面下方是否会有明显的骨质缺损, 从而判断在进行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手术时是否需要同时进行植骨术。本组资料显示选择45度角旋转观察髋关节髋臼骨折情况最佳, 对手术有指导意义;俯视位观察胫骨平台劈裂移位的方向、评估塌陷的范围最佳。

本组患者根据VR来确定手术路径, 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VR的独特立体显示优势, 方便手术者将图像和实际相结合, 对骨折和关节解剖情况有整体了解, 有助于制订手术方案和进行术后评价, 这是VR优于常规CT和X线平片之处。但VR也有不足之处:对于纵向通过关节面的骨折, 尤其对于无移位或移位<2 mm的骨折不易显示, 但轴位CT和MPR可以弥补[3]。

MPR能够以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斜面重建, 充分展示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片移位方向, 特别是对移位不明显的裂缝骨折和局限于后侧平台的塌陷骨折, MPR都能清晰显示, 更好地显示骨折片的来源和旋转情况, 因而优于X线平片, 弥补了X线平片的不足。本组资料显示髋关节骨折, MPR可以显示髋臼顶负重区破坏情况和脱位程度, 更好地评价髋臼顶的稳定性。膝关节骨折, MPR冠状面可以直接测量平台压缩和劈裂的大小, 手术证实MPR测量结果比轴位CT测量结果更接近于手术测量的数值。

总之, 对于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 尤其是下肢负重关节骨折,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能很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关节的损伤情况, 为准确进行骨折分型、手术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了影像依据,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张峻, 侯筱魁, 王以友, 等.计算机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 1998, 18 (7) :394~396.

三维多层螺旋CT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腹部血管性疾病的54 例患者纳入该研究, 其中男30 例, 女24 例;年龄40~68 岁, 平均年龄 (56.7±5.2) 岁。

1.2 方法

检测仪器为飞利浦生产的MX-16 型16 层螺旋CT, 常规腹部平扫联合增强扫描。 其中扫描层厚设定为1.25 mm, 转速为0.5 s/360°, 螺距比为1.75∶1, 管电压设定为120 k V, 管电流在平扫以及增强扫描下分别设定为200 m A、350~400 m A, 扫描持续10~15 s。 采用高压注射器将100 m L造影剂经右肘前静脉注入患者体内, 注射速度保持在3.5~4.0 m L/s。 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20~25 s, 门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55~60 s。 将原始图像上传至工作站, 采用VR以及2D-最大密度投影 (MIP) 重建腹部血管三维图像, 采用图像切割工具从不同角度切割VR与MIP图像。 入组病例同时进行腹部彩超扫查检查, 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参照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 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 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其中检出12 例门静脉系统疾病、9 例腹主动脉瘤, 12 例脾血管瘤, 15 例肝血管瘤, 6例肾动脉钙化狭窄, 诊断准确率为100.0% (54/54) 。 彩超显像检出6 例门静脉系统疾病, 6 例腹主动脉瘤, 9例脾血管瘤, 15 例肝血管瘤, 6 例肾动脉钙化狭窄, 诊断准确率为77.8% (42/54) ,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当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MSCT) 逐渐开始应用于颅脑、心脏、胸腔、腹部以及肾脏等人体部位检查中, 其改变了传统CT层扫描的模式, 实现了向容积扫描模式的飞跃, 所得三维图像不再是单纯叠加单层图像而成,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容积图像[2]。 以此为基础进行三维重建, 其图像对于细小血管走行、血管形态等情况予以清晰显示, 同时还可对周围组织器官进行观察[3]。 MSCT具有如下4 个优势: (1) 扫描范围大, 用时时间较短, 可较好地满足腹部血管成像需求, 一般情况下扫描从膈顶开始, 至第3~4 椎体水平时所需时间不超过12 s, 对绝大部分患者都较为适用[4]; (2) 提高了扫描速度, 造影剂用量也随之减少, 或造影剂用量不变以获取更佳的成像效果; (3) 能够分期像获取动脉期以及静脉期成像数据, 其对于同时显示肝动脉以及门静脉的情况尤为适用; (4) MSCT后处理技术优势突出, 且能够进行薄层重建, 因此可在相同扫描时间以及造影剂用量的情况下获取形式不同的血管成像[5]。 MSCT图像分辨力以及后处理功能都较为优秀, 能够将患者腹部血管情况以三维方式成像展示, 对于门静脉高压或肾动脉狭窄等血管性疾病可予以准确诊断[6]。

该研究结果表明,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诊断准确率为100.0%, 而彩超显像检出率为77.8%,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 与李美玉等[7]报道相符, 提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此外, 笔者总结了MSCT应用实践中的要点如下: (1) 检查准备。 患者行MSCT扫查前禁食时间应不低于6 h, 而且阳性胃肠对比剂对于强化血管显示有一定干扰[8], 可给予患者清水口服, 作为胃肠标记物, 防止高密度对比剂所产生的干扰, 避免后处理图像质量受到影响。 (2) 合理选择扫描层厚。就CT成像扫描而言, 其扫描层厚对于血管成像空间分辨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该研究中检测仪器飞利浦生产的MX-16 型16 层螺旋CT, 其中最关键的图像质量影响因素莫过于探测器组合方式, 而1.25 mm的扫描层厚既满足扫描速度要求又切实保证了图像质量。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属于无创检查技术的一种, 其对于腹部血管疾病患者血管走行以及血管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可展开多角度乃至多方位观察, 有效支持了临床诊断工作, 并有利于医师合理制定介入治疗方案以及外科手术方案, 精确评估患者预后,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腹部血管性疾病的54例患者纳入该研究, 采用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 (MSCT) 方法进行肝脏动脉期与门脉期增强扫描, 对比腹部彩超与MSCT的检测结果。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对于腹部脏器肿瘤其他表现也可同时展开观察, 诊断准确率为100.0% (54/54) , 彩超诊断准确率为77.8% (42/54) ,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属于无创检查技术的一种, 其对于腹部血管疾病患者血管走行以及血管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可展开多角度乃至多方位观察, 有效支持了临床诊断工作。

关键词:腹部血管疾病,多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宏, 严玉澄, 陆任华, 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发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2 (8) :1062-1067.

[2]孔凡磊, 郭一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9) :59-60, 69.

[3]李祥.急诊腹部CT在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 (6) :799-800.

[4]秦定文, 杨亚芳, 顾生荣, 等.64排螺旋CT低管电压扫描对腹部血管成像病变显示及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5) :74-77.

[5]黄恒青, 黄筠洋, 杨军克, 等.128层CT血管成像技术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 (1) :63-64.

[6]刘跃辉, 刘珍, 武燕, 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 (CTA) 在腹腔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15) :112-114.

[7]李美玉, 陈冠峰, 杨子江, 等.64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13) :190.

三维多层螺旋CT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颅骨缺损患者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18~62岁,平均43.8岁。其中外伤性颅骨缺损21例,颅内肿瘤术后缺损2例,脑血管意外术后缺损7例;单侧缺损28例,双侧缺损2例;额部缺损12例,额、颞、顶部缺损15例,枕部缺损3例;缺损面积3.0 cm×3.7 cm~16.0 cm×20.0 cm,无手术禁忌证。

1.2 CT扫描技术

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全颅轴向横断扫描。扫描条件为:电压120 k V,电流250 m A,矩阵512×512,扫描速度1.25 r/s,螺距0.562:1,以0.625 mm有效层厚及0.625 mm间隔实时重建,将所得数据传输至ADW 4.2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主要应用容积重建法(VR)进行重建,骨窗阈值范围为100~600 HU,最大不透明度百分率(VR Opacity%)为100%(见图1,2)。

1.3 三维重建技术及颅骨修复体的的制备

所有病例的扫描数据以标准的DICOM格式保存,用专用的医学容积重建软件,对病例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得到颅骨缺损的三维数字模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对于对称部位的缺损,利用镜像对称,再牵引配准进行模拟修复;而不对称部位的缺损运用标准数据拟合配准进行模拟修复,在计算机模拟修复的基础上,得到修复体的三维模型(见图3);然后将其数据输入数字化成型机对二维钛网进行自动成型,将成型后的钛网与患者的三维颅骨缺损模型进行模拟装配,当钛网与缺损吻合良好后,再进行回弹、磨边、修饰等处理。

1.4 修复体的植入

全麻后,暴露颅骨缺损骨缘,将已行高压灭菌的三维钛网不作任何裁剪严密覆盖于缺损处,用数枚钛钉予以固定,皮下置引流管一根(见图4)。

2 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无皮下积液。修复体与骨窗边缘贴合紧密,固定牢固,无浮动、外露现象。手术时间较传统的手工裁剪方式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少。头部正面观察,左右额、颞、顶部对称适中,效果满意。

3 讨论

20世纪70年代初,CT摄影技术的应用曾为颅颌面外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随后10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三维CT使全球范围内颅颌面外科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在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史上,Herman和Hemmy被认为是最杰出的代表。1979年Herman等最先报道了人体器官及骨组织的三维重建技术。而Hemmy等则于1983年首先将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颅颌面外科[2,3]。

头颅三维重建技术包括SSD,MIP及VR等。VR作为目前最高级的三维重建方式,它利用了所有体素数据,不需要重建物体的表面几何信息,通过计算体素的阻光度、颜色、梯度等,然后直接把三维灰度数据投影到二维屏幕上,在投影时累计半透明体素对光线的透射吸收作用,没有任何数据丢失,图像真实,立体感好,临床价值最大。研究表明[5,6,7,8,9,10]:扫描层厚对图像质量影响最大,对VR图像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扫描层厚越小,VR图像质量越好。而重建间隔为重建的图像两层中心点之间的距离,重建间隔的大小决定重建时容积数据重复利用率;间隔越小,重复利用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好。但扫描层厚与重建间隔的匹配测试证实当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扫描层厚为2.0 mm,重建间隔为1/2时效果最佳[7,8]。VR成像技术参数在ADW 4.2工作站上主要通过调节骨窗阈值和不透明度百分率(VR Opacity%)来实现,前者为成像组织的CT值范围,后者即成像组织白或亮的程度,二者相互匹配,可形成具有良好对比度的三维图像[7,8]。因头皮软组织及颅内软组织与颅骨存在明显的密度对比,为此我们设定骨窗阀值范围为100~600 HU,最大不透明度百分率为100%,显示颅骨缺损区图像清晰,边缘光滑,层次感强,伪影少。

目前CT三维重建技术与CAD/CAM技术已被引入颅骨成形术,术前三维CT扫描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可以精确设计修补材料的大小及生理弧度,并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精确设计塑形,使颅骨成形,制造出与缺损处吻合良好的修复体,能够恢复缺损部位的生理原貌,达到自然外观的效果,特别是对一些特殊部位如颅底、眉弓等处的成形,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的数字化塑形的颅骨修复体具有以下优点[1,6]:a)设计精度高,与颅骨缺损部位高度吻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b)术后外形美观;c)缩短手术时间。

CT三维重建技术注意事顶:a)患者在扫描过程中尽量不要动,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b)进行全颅轴向断层横断扫描,扫描一次性完成;c)扫描层厚小于等于2 mm,本文以0.625 mm为有效层厚;d)CT数据采集符合DICOM格式。

参考文献

[1]孙安,毛颖,徐宏治,等.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7,12(12):556-557.

[2]归来,刘筱箐,张智勇,等.创伤后颅骨缺损EBCT三维测量及数据库的建立[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4):265-268.

[3]归来,夏德林,张智勇,等.三维模型技术在颅面创伤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4):213-215.

[4]Chabas JF,Dellavolpe C,Riah Y,et al.Cranial reconstruction after a post-craniotomy empyema[J].J Plast Reconst Aesthet Surg,2009,62(6):131-135.

[5]陈小平,宋建良,肖圣祥,等.颅面多层CT三维影像重建的研究[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5,16(1):11-13.

[6]刘寿堂,柳青峰,李连,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塑形钛网修补大面积额颞顶部的颅骨缺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3):210-211.

[7]段少银,康江河,黄锡恩,等.容积重建(VR)法的技术参数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0,15(6):434-437.

[8]高振龙,王强,刘彩霞.多层CT层厚、重建参数的选择对容积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6):572-574.

[9]杨星,马彪,苏勤,等.螺旋CT三维重建的方法及技巧[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7):492-493.

三维多层螺旋CT 篇9

【关键词】血管造影;冠脉CTA;护理

【中图分类号】R8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2-0071-02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冠脉CTA这种无创、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能快速准确诊断心脏血管病变,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越来越被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所接受。随着扫描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CT减影技术的发展,在心脏血管CT扫描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日益重要。现将护理操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放射科冠脉CTA成像患者206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男109例,女97例,胸痛、胸闷高危冠心病患者筛选186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复查17例,冠状动脉撘桥术后复查2例,怀疑冠状动脉发育异常1例。

1.2 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 Sensation16层螺旋CT。扫描前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利用胸前心电门控技术,扫描期嘱患者屏气20 秒左右。首先预扫描以确定扫描范围,感兴趣区定在降主动脉近端,采用MEDBAD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碘普罗胺(370)注射液,用量为1.2~1.5ml/kg,注射速度3.5~4.2 mL/s。注射开始并同时启动跟踪程序,到达阈值后延时4 s正式扫描,重建及工作站处理图像。

2 结果

5例患者心率控制不佳;2例患者呼吸配合不佳影响图像效果,需重新检查,其余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2例患者检查后出现头晕、恶心、面色潮红,经大量饮水休息后症状消失;l例患者出现恶心、胸闷、皮肤荨麻疹、球结膜充血,给予吸氧、苯海拉明10mg肌肉注射,30分钟后症状消失。重建图像均能显示冠脉血管的主干及其分支,从而达到诊断目的,可以部分取代插管法冠脉造影。

3 护理体会

3.1 造影前的护理:造影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询问病史,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应禁此项检查。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碘过敏者禁做造影,有过敏史者慎用)。检查前6h禁食,防止注射时恶心、呕吐致食物返流入气管,引起窒息。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2 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格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以达到稳定患者情绪有助于有效控制呼吸和心率的目的。检查前进行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在扫描中正确屏气,良好的屏气是冠状动脉CTA成功的关键因素。检查时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双手上举置于头顶,尽量使患者身体自动舒适。检查过程中嘱患者闭目放松,减少接受外界刺激,不能有轻微的移动,平稳小幅度均匀呼吸。否则减影后血管重建质量不能保证,达不到诊断目的。

3.3 造影中的护理:由于CT血管造影要求造影剂用量大、注射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较强,容易造成血管爆裂,产生造影剂渗漏。为了保证安全使用20G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穿刺选用上肢桡静脉或肘正中粗而直,且富有弹性的静脉血管,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等,穿刺点以靠近心脏为好,确认留置针在血管内,方可固定,先推注3~5毫升生理盐水,确认无渗漏现象后再与高压注射器连接管连接上,并告知患者注射造影剂后身体会出现发热反应,属于正常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可嘱其放松,休息后症状一般会自动消失。

3.4 造影后的护理:扫描结束后嘱患者留观30 min,嘱患者多饮水,4h内排出800 ml尿液以排除体内的造影剂。 若出现面色潮红、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皮肤瘙痒、荨麻疹者可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 mg,同时保留静脉通道。对于重度碘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并通知医生。对碘过敏反应者要观察至症状消失后方可离去。

4 讨论

CTA作为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冠脉CTA影像诊断技术对冠状动脉的形态学评价具有优良价值,并且安全可靠,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和介入治疗筛选的方法,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对病变程度估计的准确性已得到肯定,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及准确的治疗策略。但由于检查过程中影响因素太多,想取得满意效果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正确的评估,了解该技术的特点,及时与病人沟通,以便病人配合,本组患者除7例外均取得满意的效果,与我们在检查前检查中的细致的护理工作是分不开的,精心的护理操作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赵绍宏,聂永康,蔡祖龙.冠状动脉疾病多层螺旋CT成像初探[J].中华放射学志.2002.12

[2] 程流泉,赵锡海,高元桂.冠状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造影、MRA和CTA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8

[3] 陈矛,陈志仁,马子军.十六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11

[4] 李蓉.影响冠状动脉CTA扫描效果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

三维多层螺旋CT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整群收集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3年8月—2015年2月期间, 该院放射治疗中心所收治患者, 共计84例。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 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纳入42例患者。对照组中, 25例为男性患者, 17例为女性患者, 年龄范围为35~80周岁, 平均 (54.5±2.9) 岁。肿瘤部位方面:10例患者为头颈部肿瘤, 7例患者为腹部肿瘤, 20例患者为胸部肿瘤, 5例患者为盆腔部肿瘤。实验组中, 25例为男性患者, 17例为女性患者, 年龄范围为35~80周岁, 平均 (54.5±2.9) 岁。肿瘤部位方面:10例患者为头颈部肿瘤, 7例患者为腹部肿瘤, 20例患者为胸部肿瘤, 5例患者为盆腔部肿瘤。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资料经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该组患者按照常规MRI方法确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

1.2.2 实验组该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以确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使用仪器为螺旋CT扫描仪 (生产厂商:GE;型号:HISPEED/DXI) 。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 2 0. 0 k V, 病灶区扫描层厚5.0 mm, 扫描螺距0.8~1.0, 在此基础之上行增强扫描。

头部、颈部肿瘤扫描方法为:患者在局部麻醉状态下的安装立体定向框架以及定位标尺, 以病灶中心为扫描基线, 对病灶上下方向5.0 cm内范围进行扫描。体部肿瘤扫描方法为:于扫描床上预先放置好定位床以及真空负压装置, 使两者紧密切合, 根据患者肿瘤部位采取仰卧或俯卧体位。将负压垫抽至真空状态, 并用水平仪对定位床平衡进行调整。扫描前首先确定扫描基线, 经过Scangram定位后确定扫描范围。增强扫描造影剂为Ueravist-300, 注射剂量为100.0 m L, 经团注+维持量方法注射。根据患者待扫描部位, 延迟20.0~30.0 s进行扫描。

扫描所得轴位CT图像传输至Brianscan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三维重建, 在CT图像上确定最佳病灶显示层面, 建立X、Y坐标, 测定病灶大小并标志病灶轮廓, 根据三维立体图像确定中心点位置与点数, 设计放射剂量与放射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判定两组患者肿瘤组织治疗缓解情况, 对疗效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肿瘤组织治疗换届判定标准为: (1) 完全缓解:肿瘤病灶完全消失, 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 (2) 部分缓解:肿瘤病灶消失50%以上, 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 (3) 稳定:肿瘤病灶消失不足50%, 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 (4) 进展:肿瘤病灶未减小或反增大, 或可见新肿瘤病灶。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 (%) +部分缓解率 (%) 。

1.4 统计方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表示为n (%) , 通过χ2检验, 在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实验组总缓解率为95.24% (40/42) , 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 (32/42) 。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常规放射治疗利用单一MRI、CT、或X线片计算肿瘤病灶体积。近年来,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 搭载有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放射诊断与治疗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3,4]。对于该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MRI方法而言, 其在显示肺内小肿瘤影像学特点、鉴别肿瘤病灶与其他正常组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而依托于对多层螺旋CT技术的应用, 能够很好的弥补上述问题。除此以外, 多层螺旋CT还能够提高对肿瘤病灶定位的准确性, 使放射治疗医师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患者宏观肿瘤体积、计划靶向体积等具体情况[5,6], 在清楚显示并分辨骨骼、软组织方面的效果确切[7]。基于上述优势, 该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通过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指导放疗方案的制定, 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数据显示:对两组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实验组总缓解率为95.24% (40/42) , 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 (32/42) 。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证实了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制定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该研究结果与黄利波[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但均存在观察时间段、研究样本量小的局限, 未来可通过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 进一步证实在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前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意义。

同时, 该研究中通过分析有所体会, 即为了得到最佳的放射治疗效果, 就必须在扫描中很好的显示病灶组织。因此CT定位前患者必须通过行MRI/CT常规检查的方式初步了解病变部位、数量、以及形态, 为病灶定位提供影像学依据[8]。在此基础之上, 通过行增强扫描确定病灶边缘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征象。除此以外, 扫描期间还需要确保扫描参数的一致性, 以免病灶被遗漏, 影响治疗效果。同时, 准确选择FOV参数也是提高扫描效果的关键内容, 要求能够使扫描区域覆盖患者整个身体轮廓, 以达到提高扫描覆盖准确性的目的。

综上分析认为: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突出, 可显著提高放疗对肿瘤组织的缓解率, 可供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雪南, 修霞, 李高峰, 等.16排螺旋CT在食管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13 (9) :159-161.

[2]王运来, 廖雄飞.Hi-ART螺旋断层放疗机MV螺旋CT剂量指数的测量[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 30 (1) :44-46.

[3]张怀文, 王运来, 戴相昆, 等.影像引导放疗中常用CT设备影像质量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1, 28 (2) :2523-2528.

[4]李雪南, 修霞, 李高峰, 等.大孔径螺旋CT在放疗模拟定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 2013 (10) :16-18.

[5]王金之, 李建彬, 王玮, 等.基于4D-CT扫描放疗中食管癌靶区空间位置及重合度的变化[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34 (8) :592-596.

[6]李志刚, 史鸿云, 盖晓惠, 等.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癌模拟定位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3, 22 (3) :237-238.

[7]黄利波.诊断CT模拟定位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 2013, 33 (1) :89-90.

上一篇: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下一篇:职业道德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