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和法律

2024-10-07

职业道德和法律(精选12篇)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1

人类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 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 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然而, 不管法律这张天网如何恢恢, 总有漏网之鱼;不管法律调整的范围多么广阔, 总有鞭长莫及之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凡是法律不及之处, 皆是道德用武之地, 法律不可能完全取代道德。显然, 中国古代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为我们今天采用德法并治之治国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历史考证。

一、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法理探析

(一) 法律和道德的概念及其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则体系, 它是通过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确认、维护和发展有利于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社会关系和会秩序。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荣誉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力量来保证其完成。道德主要是从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上来反映和调整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

虽然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法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但我们还是可以透过错综复杂的各式法律形式看清楚法律的特征, 一般而言法律的特征大致包括: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法律是以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同样, 道德上的差异也并不妨碍它们具有如下一致的特征: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由于二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法理上的探析。

(二)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法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不同。

法律是掌握政权的阶级运用国家权力, 由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 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带有自觉性的特点;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自发养成的, 一般无须专门机构和人员来颁布制定。

2、法律与道德的规范内容不尽相同。

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 而且这种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道德对人们的要求比法律要高, 它要追究人们的行为的动机是否善良, 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者他人对其承担等量的义务。

3、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而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

4、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

法律所调整的是关系着根本的、重要的利益并且需要用国家权力干预、保证的社会关系;道德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的调整范围广泛得多。

5、法律与道德实施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法律的实施要求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而道德的实施主要凭借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 依靠人们的觉悟, 依靠社会团体, 还要依靠行为人的内心自我强制。

(三) 法与道德的联系

对法与道德的联系问题, 主要有两派观点: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是国家的主权者的命令, 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 法与道德之间、“实然的法”与“应然的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法学认为, 只有体现道德的法律才是具有法律品质的法律。

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 有自己的特殊国情,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也有特定含义和理解。结合中国国情,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分述如下:

1、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我们知道, 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而法律也是有阶级性的, 二者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要求, 不同之处不过是其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

2、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

忠孝节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道德规范, 在其立法中体现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实践中, 甚至是将儒家思想的教义作为办案的根据, 《春秋决狱》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

3、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

如在汉朝之前, 道德中的“三纲五常”等并没有上升为国家的法律规定和立法原则, 而只有在社会的现实情况决定需要这样的道德。

4、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

法律即使规定的再详细, 也总会又顾不到的地方, 如秦朝的法律体系繁琐, 条目繁冗, “或盗采人桑叶, 臧 (赃) 不盈一钱”。

二、中国法律和道德关系的历史探析

按照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来看, 法律并非天生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的, 它只是在人类社会的矛盾 (主要是阶级矛盾) 激烈冲突以致纯粹依靠习惯和道德的力量无法解决时, 而采取的强硬措施。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硬实力”, 注重的是他律, 而道德则是“软实力”, 注重的是自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的阶级对立现象只是历史现象, 终将随着历史进程而被消灭。如果阶级消灭, 法律便失去了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 其消亡是历史的必然, 以此为契机, 社会秩序的维持仅依靠道德的力量即可。

(一) 古代中国的法律和道德关系的演进

在古代中国, 法又被归结为“刑”, 如“灋, 刑也, 平之如水;灋,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平之如水”, 有公平、正义之义。道德至晚是在西周时期被归结为一套完整的“礼”, 它无所不在又包罗万象;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被确定为“德主刑辅”。因此, 两者长时期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表现出了中国法律发展历程中特殊的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现象。

1. 道德的法律化

道德的法律化, 主要侧重于立法过程, 指的是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 道德法律化发端于西周初期的“周公制礼”, 确定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并使之趋于法律化, 达到“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礼与刑在性质上是相通的, 在适用上是互补的, 违礼即是违法, 出礼入刑。

周礼随着西周的灭亡而失去在国家中的统治地位, 真正对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关系奠定理论基石的是汉儒董仲舒的德主刑辅思想, 以阴阳五行相辅相成之理, 来论证德主刑辅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这是古代中国道德法律化历程的重要环节, 其后两千年的封建时代均采取这一原则, 其影响不但对中国和东亚地区, 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巨大。

其后唐朝继续并发展了汉魏晋以来的德主刑辅的潮流, 并根据统治需要, 制定引法入礼的指导思想, 最终完成了道德法律化的历史任务, 以至“一准乎礼”成为对唐律的主要评价。在这之后的一千余年里, 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王朝几乎是原封不动的按照唐朝制定的规则来延续自己的统治和封建制度的实行, 直至中国近代的来临之后, 才被迫于清朝末年全面修订法律典籍。

2. 法律的道德化

所谓法律的道德化, 主要侧重于守法的过程, 指的是法律主体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 以道德义务对待法律义务。法律道德化的实质是由他力约束转向自我约束, 由法律约束转向道德约束。

毫无疑问, 在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之前, 中国古代的人民在法律的道德化方面的成就是领先的。仅仅单纯依靠法律来规范社会生活和交往, 即使是在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 也是不可能办到的, 更何况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古代中国呢?而将法律道德化, 则可以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条件下, 将法律的作用面扩展到最大的范围, 而且一旦法律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保存下来, 其影响维持的时间长度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如中国就维持了两千年。综合两方面的因素, 我们可以看出, 法律的道德化不单是道德的法律化的结果, 更重要的, 它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选择的最佳途径。

三、以史为鉴, 促进法律道德和谐发展

古人云:“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通过以上对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历史考察及对二者关系的法理分析, 针对前面的问题可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一) 、情法冲突

这种情况不可否认是在现实世界中客观的、大量的存在着的, 而法治社会 (不论是古代秦朝的专制统治前提下的“法制社会”, 还是我们今天正在努力建设的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 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 首先考虑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官判案时, 只能以现行法律为依据, 不能靠法官的自由裁量。这样势必导致法律无法适应新出现的情况, 而道德等非强制性社会规范则可以其主观性调解新生的行为现象。这就是一元法体制的弊端之所在, 即在国家制定法与道德之间缺乏过渡、缓冲机制上, 造成了法律的僵硬、无力及冷酷, 造成了法律与大众心理、社会风习之间的脱离与隔阂, 也造成了道德的无力感和被蔑视, 甚至鼓励了对道德的违犯, 加速了道德的衰落。但是, 如果以情理断案, 就违背了法治的原则, 也极容易造成将法律法规高置起来, 仅凭世俗的习惯来审理案件, 这就又回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春秋决狱”、“缘心定罪”的深渊里了。因此, 只有在法的体制上作出调整, 找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平衡点”, 我们才能实现情与法的协调、德与法的并治, 避免法与情的尴尬。

(二) 、法中含情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像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等普遍的或个别的法律原则, 其本身就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有力组成部分。也因为有了道德的支持, 才使法律原则能够发挥出人性的作用。倘若法律不承认或者否弃这样的道德因素, 那么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极大缺陷, 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大程度拥有生命力都是疑问。

良法表明法要包含某种道德价值, 故法治的概念本身就体现了法治与道德的深刻关系。失去了道德基础的法为恶法, 恶法之治与法治精神是根本背离的。我国古代的儒家伦理法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一种结合模式, 即把社会普遍承认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 纳入国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道德缺位、法律的尴尬, 是否可以吸取儒家伦理法的合理内核, 灵活适用法律, 把法治中注入道德的血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国家。。

(三) 、德法并重

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 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 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潮流。当我们执着于法律的继承与移植、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时候, 请让我们把视角拉到社会调控这个高度上来。我们会顿时眼前一亮, 耳目一新, 发现西方的法治精神对我们进行征服的时候, 传统的德治精神正在历史深处遥遥呼唤。应该指出的是, 西方的法治, 尽管并不排斥道德, 但无疑在宣扬法律至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道德, 这其中尤以分析法学派的主张最为突出。奥斯丁主张:“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道德要求, 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 然而这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机与道德沦丧就是明证;传统的德治却是主张德主刑辅, 法是德的附庸, 贬抑了法的作用, 也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 对二者都要加以扬弃和改造, 抽取各自的合理内核, 进行结构重组, 建立全新的德法结合的体制。

从历史上的道德和法律关系演变历程来看, 正确处理好德法关系, 在二者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和结合点, 正是古代中国繁荣兴旺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原因之一, 而当下理顺道德和法律的矛盾, 从中发掘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 则是复兴伟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周旺生.法理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版

[2]韩明德, 《法理学》 (M) ,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2

2013-09-14 15:41

万学教育 海文考研

教学与研究中心

王春丽

2014考研政治大纲思修章内容变化,但我们复习时不要有丝毫的懈怠,命题趋势还会加大难度。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复习好这门课程呢?万学教育名师现将复习方法概括如下: 第一,建立整体框架体系,融会贯通把握各章内容

本学科共分为八章、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思想教育,包括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第二板块是道德教育,包括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第三板块是法律教育,包括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根据历年真题考查的规律来看,分析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第二章和第四章,在2013年,这两章依然是出分析题的章节,可能结合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命题,最近的命题趋势是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来分析论证某一社会现象,所以我们平时学习时要善于进行思维的拓展。第二,能够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把握的知识点,容易命制分析题。

历年考的有第三章的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的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第四章中的“诚信”;第五章中的“文明出行”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去思考某一社会热点已成为思修法基的命题趋势,2014届的考生 一定要训练这样的思维,“爱国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依然可以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去命题。

第三,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要了解有关的典型的案例,包括正面和反面的典型的案例。比如结合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的升空考查民族精神的分析题。结合三鹿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事件考查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问题。第四,善于总结经典作家的话和中国古代的一些名人的名言要了解,注意把握其内涵 关于诚信、传统道德、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及古文诗词。灵活把握类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克己复礼为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名言警句。第五,学会综合复习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34-02

一、研究背景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一论断明确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加强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高校担负着引领科技前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和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三大基本使命,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比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甚至是教育领域的其他工作者更加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高校青年教师,笔者深感责任的艰巨。因此,如何实现党的十八大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指示精神,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深化对高等教育领域有关法律规范的认识,以及研究如何将其与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成为摆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领域的法律规范,以身作则,树立高校青年教师的良好形象,既是落实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关于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的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坚持党的基本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一)高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

教师(包括专任科研人员、专任教师、学生工作队伍、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整体实力的核心,是高校发展的原动力,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社会声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校的科学与和谐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需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而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严格加强相关法律规范是造就一流教师队伍、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将全部热情与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才能为本单位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占得先机,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在贯彻党的十八大有关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精神中,应起到积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高校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重中之重。在党的十八大精神业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新标杆的今天,更需要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加强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规范,认真履行自己的使命,以便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

(三)保持教师职业特点、加强角色价值的需要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价值决定了其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治学以及为人处世方法等软实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当前高校的管理秩序和传统的价值观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更加需要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应的法律规范,以身作则,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错误观念,同反动、腐朽的价值观划清界限并做坚决的斗争,在学生及整个社会面前树立高校教师的良好形象。

(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高校教师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主要推进者。素质教育以培养高校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不仅需要高校教师切实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更需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依托,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此项工作当中去,并在其中严格加强有关教育法律规范,从法律层面上为其提供制度保障。

(五)和谐高校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和谐”两字多次出现,在报告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将党的十八大所传达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落到实处的具体举措,就是促进本单位的和谐高校建设。和谐高校是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是以高校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高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高校学生发展、高校教师发展、高校自身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教师是根本,师德师风建设是重心。因此,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规范,加强教学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确立“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身立教,德识统一,推动本单位和谐高校工作的建设。

三、结论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高等教育事业与国家前途共命运,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希望在高等教育,办好高等教育的希望在广大高校教师。高校是社会的净土,高校教师是社会的良知,其师德师风可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务必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认识到在工作中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严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奋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断奋斗,为将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陆为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8(4).

[3]杨宝盈.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

[4]陈韬,李琼.浅谈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

[5]廖蓉,周先进,廖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调查——基于湖南省七所高校师生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状况的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2,(5).

[6]吴敬红,吕立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特点和功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1).

[责任编辑:雷艳]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4

内在约束是传媒约束社会其他力量的前提。因此,新闻事业的规范还是要以道德规范为最高规范,以自律求自由。而这种自律通常是通过建立一定的自律组织和制定一定的自律信条来实现的。

1.1 建立新闻媒体的自律组织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新闻媒体的自律组织,它是新闻行业实行集体自律的一种有效组织机构,不失为一种公众监督新闻媒体的好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国家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编撰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一书中把新闻自律组织称为“报业和交流工具理事会”,认为广泛建立这种机构将会有助于逐步消灭对新闻的歪曲和鼓励民主参与。

我国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全国性的新闻自律组织。在新闻从业者队伍中,出现了不少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新闻媒体和从业者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我国急需成立一个自律组织,以便能够监督媒体机构和新闻从业者实行行业自律。笔者建议,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为首成立全国性的新闻评议会组织,取得一定经验后再逐步组建地方性的新闻评议会组织,使之成为新闻界强化行业自律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1.2 完善新闻媒体的自律规范

1.2.1 施行隐性采访批准制度

隐性采访的秘密性与公安人员的秘密侦探雷同。世界上的秘密侦探主要有被动性侦查(回应型侦查)和主动型侦查(诱导型侦查)两种。前者犯罪在前,侦查在后;后者侦查在前,犯罪在后。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的侦查人员对犯罪实施了诱导。从世界各国立法来看,基本上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并对前者进行严格限制。首先,确立了运用原则和必要程序。其次,只适用于特定的、危害极其严重的刑事案件。最后,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类而推之,隐性采访的采用同样必须具备严格的批准程序,如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栏目对于实施隐性采访应该符合什么标准就有明确的说明。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电视台对隐性采访都应有必要的限制,施行合理的采访批准制度。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新闻机构对隐性采访没有提出相应的批准程序,记者往往可以随心所欲使用隐性采访的手段。记者为了“内幕消息”,时常利用隐性采访“隐蔽性”的优势,随意使用偷拍偷录设备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以实现媒体的经济利益的追求。但是,这种纯粹的利益诉求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终也牺牲了新闻的正义和良心。

1.2.2 健全传媒自律的内部监督机制

英国广播公司(BBS)就实行了调查员制度。当制片人决定对某一事件报道时,先派出调查员对事件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与消息提供者达成协议,对曝光程度进行明确规定。美国媒体推崇在媒体内部设置专职监督员制度,《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波士顿环球报》等都拥有自己的专职督察员。督察员的职责就是搜集、调查受众对媒体及其活动的反应与指控,调查结果以文字报告的形式呈交媒体主管,偶尔也公开发表。通过这两个岗位的设置可以相对地减轻隐性采访所引起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此外,新闻媒体也可以建立起新闻工作的社会监督制度,接受群众的举报。

2 隐性采访法律制衡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无论是在西方新闻界还是在我国新闻界具有的仅仅是精神上的“软约束”,在执行中主要是靠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觉性来完成的,靠内心信念来维系的。道德观念强的人执行就比较自觉,而道德观念弱的人执行就比较困难,甚至出现不执行的状况。因此,光靠道德的约束不足以解决问题,还要靠国家制定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即新闻他律。

所谓新闻他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他律是指政府、党派、社会集团和民众运用法律、法规、纪律、规定等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狭义的新闻他律单指法律法规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强制性管理。本文的新闻他律是狭义范畴,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措施,处罚新闻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对新闻媒体的职业行为具有预防教育、警示作用。

近年来,由新闻报道引发的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屡屡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新闻工作者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引发新闻侵权。另一方面,记者特权意识引发新闻侵权。学术界有一说法,称新闻出版机构为“第四权力(Fourth Estate)”。因此,部分记者认为,新闻媒体的第四权力是凌驾子其他部门之上的权力,通过第四权力,媒体实现公众舆论对社会的监督。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往往就形成一种特权意识,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无冕之王”,以自我为中心,在隐性采访中扮演社会中存在的各类角色,包括享有特权的公务人员,这必然导致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因此,新闻立法迫在眉睫。

3 结语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社会的两大行为规范,但是道德和法律都不是万能的。道德是没有强制力的规范,而法律为有关规范设置了一条底线,以国家强力作为保障,但是如果大家都无视这条底线或者以“擦边球”来模糊这条底线,那么它也会被冲垮,正所谓“法不责众”,所以,没有道德支持的法律是无力的,没有法律约束的道德是空洞的,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保证隐性采访的合理运用。

摘要: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新闻采访手段,而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新闻法,法律的缺失使得一些新闻记者滥用或不当使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导致新闻侵权案件时有发生。本研究认为,要想规避隐性采访引起的一系列道德和法律问题,就必须建立真正有效的媒体规范机制,而这种机制的建立就是在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作用中寻找平衡点,做到道德制衡与法律制衡相结合。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5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突发事件应对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

OHSM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里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通用的法规有:

1、综合类的

2、工伤、事故类的

3、消防类

4、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类

5、特种设备、特种作业类

6、机械设备安全类

7、危险化学品类

8、防雷、接地、电气安全类

9、安全教育类

10、女工、未成年工保护类

11、放射性相关法律

12、其他参考法规

中国环境法规目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环境保护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三、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

关于调整超标污水和统一超标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国务院批准,国家环保局等部门发布)

关于开展征收工业燃煤二氧化硫排污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批准,国家环保局等部门发布)

国务院关于二氧化硫排污收费扩大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同意征收煤炭城市建设附加费的批复

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国务院关于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的几项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开展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控制境外废物向我国转移的紧急通知(根据国务院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家环保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环保局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有关问题的复函(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函复)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法规和规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

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军队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军队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军队企业负责人环保责任制办法

军队监侧系统承担军队单位污染源监测任务的实施办法(试行)

五、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一号局令)

国家环境保护局法规性文件管理办法(第二号局令)

放射环境管理办法(第三号局令)

环境保护信访管理办法(第四号局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五号局令)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第六号局令)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第七号局令)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第八号局令)

环境监理执法标志管理办法(第九号局令)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第十号局令)

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第十一号局令)

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管理办法(第十二号局令)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三号局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第十四号局令)

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第十五号局令)

环境监理人员行为规范(第十六号局令)

环境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号局令)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十八号局令)

环境信访办法(第十九号局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4)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权限问题的通知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与方法(试行)

(7)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

(8)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9)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

(10)关于重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权限的通知

(11)关于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通知

(12)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的通知

关于增设“排污费”收支预算科目的通知

征收超标准排污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

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的通知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管理的若干规定

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征收污水排污费的通知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环保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地方环境标准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发布问题的复函

关于实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的通知

关于实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国家标准的通知

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

人事部关于同意国家环境保护系统环境监理人员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的批复

国家环保局关于环境监理机构能否实施行政处罚问题的通知

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

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收费标准

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充

(1)关于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

(2)关于增补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的通知

(3)进口废物装运前检验管理办法(试行)

(4)关于加强对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污染设备及放射性废物进口的环境管理的通知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在我国开展环境标志工作的通知

关于发布我国环境标志图形的通知

有机(天然)食品标志管理章程(试行)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计划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土法炼硫磺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关于加强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和保证贷款安全的通知

关于“九五”期间加强污染控制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监督检查《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贯彻执行情况的通知

六、环境保护法律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行政法规解释权限和程序问题的通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正确理解和执行《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答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对法律中没有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可否作出补充规定问题的答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对法律规定的执法主体可否作出调整问题的答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行政机关是否可以自行决定委托问题的答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如何掌握地方性法规清理标准问题的答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规章如何确定罚款幅度问题的答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如何理解“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问题的答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排污费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进口废物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的复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外经济开放地区限期治理环境污染决定权限问题的复函

关于超标排污费收入使用问题解释的复函

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对煤矿矿井水和采用直流方式的电厂冷却水收取污水排污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对火力电站征收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环境污染罚款是否适用《关于罚没财物管理办法》的复函

关于明确计划单列城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权限的复函

对新疆自治区环保局《关于补偿性罚款管理使用问题请示》的复函

关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若干问题的说明

关于转发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法(行)发(1989)2号文的通知

关于县级环境保护部门罚款权限问题的复函

关于如何掌握防治污染的设施验收标准问题的批复

关于地、市级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权限的批复

关于如何理解《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条有关规定的复函

对《关于在环境行政执法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关于罚款和征收排污费能否同时执行问题的复函

关于对部属企业下属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批准权限的复函

关于环境执法若干问题的复函

关于环保部门能否就污染赔偿处理决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问题的复函

关于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罚款标准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效力问题的复函

关于环保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问题的复函

关于pH值超标收费问题的复函

关于确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复函

关于如何理解环境保护部门的范围问题的复函

关于《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环境行政执法若干问题的复函

关于《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排污许可证核发权限问题的复函

关于水域功能区划审批权限的复函

关于协调解决吉林省环保局征收电厂冷却水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对自备供热发电厂烟尘排放计征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工业炉窑征收超标排污费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

关于超标水量费征收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海南省农垦系统自行征收排污费问题的复函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环监收函[1993]070号文代表国家环保局意见的复函

附:关于建设项目新、扩、改性质问题的复函

对湖北省环保局《关于环境行政执法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二条适用问题的复函

关于排污费使用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贷款对象问题的复函

关于征收火力发电厂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征收电厂污水排污费问题的复函

关于西藏羊八井地热试验电厂地热发电废水征收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转达国务院法制局有关环境保护地方性立法问题意见的复函

关于废渣收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问题的复函

关于征收社会生活噪声超标排污费问题的复函

关于征收污水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如何认定建设项目违反“三同时”制度问题的复函

关于撤销下级环保部门排污收费资格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振动标准适用等问题的复函

关于擅自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的认定和处罚问题的复函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适用范围问题的复函

关于征收排污费滞纳金问题的复函

关于环境行政复议管辖权问题的复函

关于向海域排放污水法律适用问题的复函

关于行政机关、军队单位应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问题的复函

关于征收水利工程损失补偿费的法律依据问题的复函

关于执行排污费新标准中有关问题的批复

关于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责任问题的批复

关于防治锅炉污染技术政策问题的批复

关于如何确定《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的罚款数额问题的复函

关于城市市、区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管理权限划分问题的复函

关于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解释《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有关条款的复函

关于小型燃煤锅炉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复函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六条适用问题的复函

关于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单位进行处罚问题的复函

关于超标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问题的批复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修改决定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对生产“对氯苯酚”和“2,6-二氯苯酚”产品的乡镇企业适用环保法规问题的批复

关于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排污申报登记受理权问题的解释

关于采取强制措施收回逾期未还污染源治理贷款本息有关问题的批复

关于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授权问题的复函

关于处理水污染事故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

关于建设项目违反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处罚问题的批复

关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有关专业水质标准适用范围说明的通知

关于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类别归属问题的复函

关于海岸工程建设中疏浚施工环境管理问题的复函

关于排污单位违反环保部门排污申报登记年审要求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

地质矿产部关于矿渣是否属于矿产资源的复函

关于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执行锅炉、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及测试方法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征收超标噪声排污费工业企业厂界划分问题的复函

关于加倍征排污费起算日期问题的复函

关于排污收费监侧依据问题的夏函

关于提高征收标准百分之五有关政策问题的复函

关于污水超标排污费和排污费暂不重复征收问题的复函

关于排污费征收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排污收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燃煤电厂征收排污费请示的复函

关于跨地域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权属问题的复函

关于对重庆市环保局重环发(1994)55号文的复函

对天津市有关排污收费请示的复函

关于适用限期治理法律规定问题的复函

关于建筑施工噪声超标排污费征收对象问题的复函

关于环境噪声监测问题的复函

关于对排污费“提高征收标准百分之五”解释的函

关于排污费征收、解缴中应否缴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关于排污收费监测数据有效性问题的复函

关于飞艇噪声污染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

关于燃油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的通知

关于对新设饮食娱乐服务企业按建设项目环保法规管理的复函

关于对储煤场粉尘排污收费问题请示的复函

对重庆市环保局“关于执行加倍征收排污费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关于一氧化碳排放标准的复函

七、资源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八、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土地复垦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农药管理条例

农药登记规定

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

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九、有关程序和实体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

国家环保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行政复议条例(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

法规规章备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十、常用环境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政策法规司)

下面是赠送的励志散文欣赏,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上面才是您需要的正文。

十年前,她怀揣着美梦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十年后,她的梦想实现了一半,却依然无法融入这个城市。作为十年后异乡的陌生人,她将何去何从?

笔记本的字迹已经模糊的看不清了,我还是会去翻来覆去的看,依然沉溺在当年那些羁绊的年华。曾经的我们是那么的无理取闹,那么的放荡不羁,那么的无法无天,那么轻易的就可以抛却所有去为了某些事情而孤注一掷。

而后来,时光荏苒,我们各自离开,然后散落天涯。如今,年年念念,我们只能靠回忆去弥补那一程一路走来落下的再也拾不起的青春之歌。从小,她就羡慕那些能够到大城市生活的同村女生。过年的时候,那些女生衣着光鲜地带着各种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精致东西回村里,让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其中有一个女孩是她的闺蜜,她时常听这个女孩说起城市的生活,那里很繁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大家衣着体面……这一切都是她无法想像的画面,但是她知道一定是一个和村子截然不同的地方。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像这个闺蜜一样走出村子,成为一个体面的城市人。

在她十八岁那年,她不顾父母的反对,依然跟随闺蜜来到了她梦想中的天堂。尽管在路途中她还在为父母要和她断绝关系的话感到难过,但是在她亲眼目睹城市的繁华之后,她决心要赚很多钱,把父母接到城市,让父母知道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可是很快,她就发现真实的情况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闺蜜的光鲜生活只是表面,实则也没有多少钱,依赖于一个纨绔子弟,而非一份正当的工作。而她既没有学历、又没有美貌,也不适应城市生活,闺蜜也自顾不暇,没有时间和多余的钱帮助她。这样的她,连生活下去都成问题,更别说赚大钱了。倔强的她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坚定要作为一个异乡人留在这里打拼,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梦想。

一开始,她只能做清洁工、洗碗工等不需要学历的工作,住在楼梯间,一日三餐只吃一餐。周围的人对于一个年轻女孩做这类型工作都会投以异样的眼光,在发现她一口乡音的时候就立即转为理所当然的表情。自尊心强的她受不了这两种目光,在工作的时候默默地留意城市人说话的语音语调,和内容。

当她做到说话的时候没有人能听出她来自乡下的时候,她开始到各家小企业应聘。虽然她应聘的岗位都是企业里最基层的职位,但是她依然到处碰壁。最后终于有一家企业愿意聘用她,但是工资只有行情的一半,而且工作又多又累。尽管如此,她还是签了合同上班了。她每天都要战战兢兢地等待同事们的叫唤,偷偷地观察别人,谦卑地请教别人关于工作上的问题。也许是她的态度良好,工作尽责,同事们都愿意在空闲的时候教她一些东西,让她受益匪浅。她一天一天地学习着、进步着,慢慢脱离了以前乡下的生活,一步一步地走进城市。

十年后,她已经是企业里的第二把手,深得老板器重。谁也想不到十年前的她不过是一个刚从乡下出来的农村女孩。现在的她有着高收入,有车有房,但是她并不快乐。因为五年前她在乡下的父母去世了,邻居联络不到她。直到两年前她事业有成之后回乡接父母才知道这件事。在乡下,待在没有父母的家里时,衣着光鲜的她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所以她很快回到了城市,重新投入工作,却越来越空虚。因为她这十年来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父母,如今父母不在了,她也失去了快乐。

她原以为十年的时间能够让她彻底变成一个城市人,但是她没有想到她十年后依然是异乡的陌生人,无法和父母一起在城市有一个家,依旧孤零零地在城市里寂寞着>>>>>>指尖的香烟

烟草的气味,不知什么时候就开始蔓延。如同那阵阵袭来的压抑,慢慢侵蚀我们唯留的一点点青春笑颜。黑板的一角,突然就被罗列出来一小块记录着距离某一个日子还余下的天数。接下来的生活,便因那个倒计时的数字,变得更加麻木。

而我们却还那么无所事事的躺在校园的花丛中,看透过树荫外的天空。阳光在那个时候似乎也忘记了灼伤我们,就任凭我们一天天的观望。应该说,那些空洞苍白的日子,是我们彼此撑过来的吧。我们就那么一天天的一起观望天空,一起想象以后的日子,一起数着教学楼房顶的鸽子。像是在等待世界末日来临前一定要把一切观够般,校园里有几棵榕树,哪棵树上断了一枝,哪棵树上有个经年的鸟窝,我们都清清楚楚。那时的我们就这么天真,虽然明知某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我在想,那时我们还是个孩子吧……

而好的孩子是不会抽烟的,那么,我们应该是一群坏小孩。我们都那么无以复加的喜欢看指尖的烟雾,因为那些弥漫的感觉就如十八岁那一年的年华。我们一无所有。

>>>>>>后校门的铁门

那时的我们总是若飞鸟般渴望外界,而学校却如同囚笼,囚禁着我们一切的希望与自由。那些保安的可恶嘴脸我们曾一起尝试过多少次。而后来,我们终于屈服了,开始另辟蹊径。或寵信许上苍还是垂青我们的吧,让我们这群叛逆的孩子发现了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翻越铁门成了我们最开心的事,校服被挂破了,我们还在下面没心没肺的笑。仿佛铁门的另一边就是腾格里的长生天,而里面,便是炼狱。有人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锈迹班班的铁门成了我们通往外界的坦途。

当重新翻开记忆,想起那段飞檐走壁的日子,突然就开心的笑起来。只是不知道挂在铁门上的校服裂布,是否在经历了岁月洗礼后,还像以往一样招摇。就如同当年的我们,散落以后,如今真的很想知道各自到底过的好吗?

>>>>>>一路公交车的尽头 中秋佳节演讲词推荐

中秋,怀一颗感恩之心》

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一、活动主题:游名校、赏名花,促交流,增感情

二、活动背景:又到了阳春三月,阳光明媚,微风吹拂,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借春天万物复苏之际,我们全班聚集在一起,彼此多一点接触,多一点沟通,共话美好未来,与此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下紧张的学习压力。相信在这次春游活动中,我们也能更亲近的接触自然,感悟自然,同时吸收万物之灵气的同时感受名校的人文气息。

三、活动目的: 1.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情操。

2.领略优美自然风光,促进全班同学的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3.为全体同学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又可以加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4.有效的利用活动的过程及其形式,让大家感受到我们班级的发展和进步。

四、活动时间:XX年3月27日星期四

五、活动参与对象:房产Q1141全体及“家属”

六、活动地点: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校内

七、活动流程策划: 1、27日8点在校训时集合,乘车 2、9点前往华农油菜基地、果园,赏花摄影

喜欢一个人或许真的没有理由吧,这个不清楚。但是我们都很清楚的是那一年我们突然就喜欢干一件让老师头痛的事情——逃课。焦躁的日子总会被我们颠覆。那个倒计时牌将我们压得喘不过起来的时候,我们便开始逃避,随心所欲的上课法成了那时我们唯一的乐趣。一群大小孩,就这样开始了交接班式的逃课。

我们已经很轻易的就可以越过那扇希望之门。而门外,那一路公车就成了我们的生命线。

喜欢一直坐公车直到尽头,喜欢尽头的那条马路,喜欢那条马路边的一簇簇绿茵。那里没有城市的拥挤与喧嚣,那里很安静,那里是适合我们这群人的地方。我们一起看那些碎碎的阳光的透过叶缝,斑驳成一片片流光。如同那时盲目和麻木的我们,只能透过一些校规的末节去瞻仰外面的世界。记得那时有人说过,我们的生活如同狗一样,被人牵着。说完这话,我们竟没有一个人笑的出。

一些事情,你愈是去遮掩愈是容易清晰,原本以为的瞒天过海,结果却是欲盖弥彰。一如我,青春流连的记忆。

组长:金雄 成员:吴开慧

2、安全保卫组:负责登记参加春游的人数,乘车前的人数的登记,集体活动时同学的请假的审批,安全知识的培训与教育,午餐制作的人员分组

组长:徐杨超 成员:王冲

3、食材采购组:根据春游的人数和预算费用合理购买食材

组长:胡晴莹 成员:何晓艺

4、活动组织组:在车上、赏花期间、主要是做饭完后的集体活动期间的活动的组织

组长:武男 成员:冯薏林

5、厨艺大赛组织组:负责指导各个小组的午餐的准备,最后负责从五个小组里推荐的里面选出“厨王”(厨王春游费用全免)

组长:朱忠达 成员:严露

6、财务组:负责财务的报账及最后的费用的收取,做好最后的决算向全班报告

组长:杨雨

7、督导组:负责检查各组的任务的完成及协调各小组的任务分工

组长:叶青青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6

关键词:法律;道德; 社会主义法制

一、法制建设中的道德问题

(一)道德目前的现状。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当前我国的道德状况是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与之相联系的则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我国正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在传统的中国,我国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道德礼治在维持社会秩序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 对是合式的意思。”[1]而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这些社会约束机制都很难再起到原有的作用,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熟人社会的基础,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也使得人们摒弃了旧时的礼治道德。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的转变,这些方方面面的改变都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社会秩序往往还不会很快建立起来,在这样特殊的过渡期里,人们从直观上可能会感觉到了“道德滑坡”,社会秩序的混乱。

(二)道德自身的特点。在这本书中,作者以法学家的犀利眼光指出,人们的道德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尚,当人们面临一些道德问题时,他们的选择仅仅是在表面上符合道德准则,作者把这种选择取名为道德的“机会主义”。的确,人们在作出具体的道德选择时,考虑最多的是自身的利益,而有的时候人们基于利益的选择又符合道德的标准,但这并不能说明人们就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当下一次面临一些道德问题时,人们会因为利益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道德选择。这种“机会主义”表明道德对人行为约束的一些不强制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还需要法制来强制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除了这种不强制的约束力,还有自身进步的“相对性”。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道德的“退步”。而道德的“退步”也构成了道德的“进步”。作者的本意并不是在做理论上的相对主义辩论,而是要说明道德判断上的多元化。作者通过论述提出了评价道德的标准,即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立场上去判断,只有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价值,才能成为普世价值,并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三)法制建设与道德。法制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制是依靠国家强制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可以弥补道德缺乏强制力的不足,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是法制最重要的原则,法制不仅要规范人们行为,还要通过依法治国,来规范党和政府的行为,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分别从立法、守法和执法方面提出了要求。但是,法制的作用也不是全方面的,由于诸多原因,在立法、守法和执法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如何处置法律尚未涉及到的情况,如何保持执法客观公正,除了建立监督机制外,还要靠道德的力量,通过道德教育,向人们传播普遍的价值观,教育人们按照公认的价值观做出价值选择。因此,法制和道德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二、法制建设中的法律移植问题

(一)法律移植的概念。法律移植为舶来语,意为本地对外来法的继受,回顾人类法制发展史,法律移植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也曾经有许多学者否认法律移植的可能性,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就曾说过:“为某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的人民的;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2]但是现在也有学者认为法律具有移植的可能性,“法律移植是一个将其他国家的法律,包括内容、体系及思想引入本国,与本国环境相适应的过程。法律的移植并非消极地照抄,而是可以具有主动性、原创性的。……法律的移植性是法律史发展的一个规律,法律的继承中也必然包含法律移植的因素。

(二)法律移植中的问题。本书中,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指出了我国法律移植中出现的问题。在青海西南部,人们采用游牧的生产方式,而这种生产方式使得当地牧民意识中没有不动产的概念,如果照搬法律条文中的不动产概念,不考虑实际情况在该地区推行相关法律,不仅会对牧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会起到相反的法律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移植本身的理论问题,而且要解决是移植过程中的实践问题,法律要想成功移植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就不仅仅是多几个法律条款,而是要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此外,如果仅仅研究法律移植的理论概念,就会忽略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问题。法律移植不仅仅局限于法律条文自身,更多的涉及到中国社会的变革。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改变,因此需要新的规则、新的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相比旧中国,新时期我们在移植西方法律时就比较容易,这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接近西方,西方法律概念也更接近我国实际。因此,法律移植不能只关注法理概念,更应关注社会的转型与变迁。

(三)法律移植与社会主义法制。(1)法律移植对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已有价值。法律移植对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已有价值,源于中国的历史环境,几千年以来,由于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中国的传统法律在发展上更多的是靠自身的力量,很少受到与外来法律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开始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在法制建设方面,西方法制也开始通过移植进入我国。当时西方国家的法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法制领域的主导。中国法制的相对落后和西方法制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中国必须要对西方法律进行移植。

(2)法律移植对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应有价值。应有价值取决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比较合理的是多元价值取向,法律移植有助于这种多元取向的实现。法律移植应当采取自主而理性的方式。首先,自主的方式可以使我们理性处理移植法律和本地实际的关系,不会盲目的一味西化,摒弃本土法律。这样既能移植西方先进的法制资源,也能继承保留本国的法制资源。其次,国际化也是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在对西方法律移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吸收西方国家优秀的法制资源和制度;同时在世界法制的系统中加入我国的法制资源,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法。最后,自主的法律移植还要求更为理性地对待法制的本土资源,理性的对待本土法制资源,不应该固步自封、也不应全盘摒弃,而是应该学习外来资源,推动本土资源的与时俱进。

结语:改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状不是短时间的事,它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它也不仅仅涉及法制这部分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立法等各部分。这些工作中最根本的是要注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商务印书馆,1961:6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诚信,法律意识,教育

1 诚信和法律意识的含义

诚信作为一个人必备的品质, 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共识, 对此在《论语》中就有对“言必信, 行必果”, “言忠信, 行笃敬”, 以及“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的论述, 阐述的就是对诚信的看法。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 信也”, “信, 诚也”。可见, 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 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感觉、理解、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观点等等。法律意识不能够自发形成, 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公民法律意识强烈的含义至少包含两方面:一个是心中有法律。即知道基本法律常识, 能依法办事;二是有一种维护法律的意识, 即大家所说的维权意识。光知道法律还不够, 还应当努力维护法律。

2 诚信和法律的关系

诚信本身属于道德的范畴, 但是由于其本身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立法者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将其从没有强制力约束的道德领域提高到具有强制力约束的法律领域, 如: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合同法》第6条规定,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信之所以成为法律问题, 是由诚信作为道德功能的缺陷所造成的。像所有道德规范一样, 诚信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软弱性, 对不讲道德的人, 作为道德的诚信在他们身上无能为力;诚信要树立自己的权威, 就必须使自身具有强制力, 即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诚实守信的义务。由于法律的功能实现以事实为依据, 因而法律里的诚信就体现在明确化的契约 (即合同或协议) 之中。诚信作为法律规范的存在, 并没有否定诚信的道德属性, 但却大大提升了诚信的社会调控功能。

3 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的诚信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3.1 重视诚信和法制教育是改变职校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和法律意识谈薄现状的需要

(1) 职校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现状。

(1) 在学习生活中诚信道德缺失表现为:平时学习不用功, 考试作弊, 蒙混过关;不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他人作业来充数;写假假条或无故旷课, 夜不归宿, 逃课上网, 沉溺于游戏而不能正视校规校纪的约束。 (2) 在道德生活中诚信道德缺失表现为:集体生活中偷盗现象时有发生;捡到钱物不上交占为己有;在阅览室或图书馆借书, 乱写乱画, 随手撕扯不以为耻;损坏公物后不承认等。 (3)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道德缺失表现为:互相猜疑, 互不信任:口是心非, 虚情假意:欺骗老师, 骗取同情;网络交友不说真话, 年龄、性别、名字都面目全非。 (4) 在经济生活中诚信道德缺失表现为:借钱不还, 甚至赖帐;从家长手中骗钱满足自己挥霍;不及时上缴学费, 甚至恶意拖欠学费。

(2) 职校学生法律意识谈薄主要表现在: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 导致上进心不强, 自由散漫, 法制意识淡薄。对待违法侵权以及犯罪, 一些中职学生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同样, 在择友方面, 有些中职学生也是盲目的。上职高前, 交友尚有父母给予指点约束;而到了职高校园后, 远离父母, 对父母强烈的依赖心理使他们不知怎样交友, 没有个是非善恶的标准。在没有足够的交际能力的情况下, 往往交上坏朋友, 容易打架、斗殴,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2 重视诚信和法制教育是将职校学生培养为合格企业人才的需要

职业学校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实用性人才, 世界很多企业在选择人才时, 主要标准是“德才兼备”、诚信和守法, 一个缺乏诚信和法制观念的人, 没有一个企业敢用, 比如有的学生刚跟企业签了合同就走人。

3.3 重视诚信和法制教育是教育学生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有些学生由于不懂得法律,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 不能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是“私了”, 或者采用违法犯罪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 有的人一辆新自行车被坏人拦路抢走了, 不去向公安机关报案, 而是约几个同学去向坏人索要, 并将那个坏人打伤致残, 结果自己反倒犯了故意伤害罪。

4 加强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活动要遵循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小型为主的原则, 既要有声势、影响, 又要扎扎实实。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工作实际, 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1) 要将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作为职业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要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 提高整体教育效果。

(2) 要以学生为主体,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 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 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3) 将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 结合教学内容, 将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化课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 丰富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内容, 寓诚信守法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 专业课程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 融入诚信和守纪精神。

(4) 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学校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 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 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 提高公信力, 做诚信和遵纪守法的表率。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各项制度建设, 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8

(一) 舆论监督的作用

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一直是社会效仿的榜样, 节目中大量的偷拍、暗访成功地树立了节目的口碑和质量。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媒体揭露便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好评。偷拍存在合理性的法律依据是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事情, 如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一经媒体揭露便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好评。

(二) 满足受众的需要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1]偷拍现象的存在就是受众需要与满足的结果。首先, 受众需要获得关于自身利益的动机。其次, “偷窥欲”的满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特别是关于公众人物和公众事件方面。最后, 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东莞黄流”事件和文章出轨事件用大量的视频画面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这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应用。

(三) 新闻采访的一种必要手段

新闻采访的手段包括显性的采访和暗访, 其中的暗访主要指的是偷拍现象。记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采取显性的采访方式, 这样的采访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和道德的纠纷。由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腐败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问题等涉及不同人的利益, 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等, 让显性采访这一采访手段成为空中楼阁, 必须要通过暗访的手段才能获得一系列的线索, 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偷拍现象造成的负面表现

(一) 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1年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 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在《准则》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允许采用秘密的手段进行采访, 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偷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这种手段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在东莞“黄流”事件的偷拍中, 虽然央视有进行舆论监督的作用, 但由于在节目中没有对“小姐”的画面进行特殊处理, 因此就侵犯了她们的隐私权, 遭受诟病。

(二) 造成正当采访权的丧失, 新闻事业受到损害

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制片人在一次座谈会上说:目前他们最大的困难是获取事实之难, 因为拒绝接受采访的情况越来越多。媒体经常采用暗访和偷拍的方法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隐形采访越多, 拒绝采访的就越多;拒绝采访的越多, 越需要使用隐形采访才能获得新闻。

(三) 职业角色凌和社会角色混乱, 违反职业道德

在偷拍的新闻中, 记者的职业角色可能会与记者作为普通人应去帮助别人的责任相抵触。这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混乱, 不能以客观的态度去对待职业角色;另一方面是职业角色凌驾于社会角色之上。主要表现在记者偷拍中的诱导犯罪, 记者在事件中不是客观的记录者, 而是作为诱导者出现。

三、偷拍进行的原则

隐性采访是有“度”的采访。在度内和度外就可能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报道效果。这个度, 就是隐性采访的底线。所以说, 进行隐性采访的记者一定要有底线意识。[2]我认为对偷拍度的把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四公”原则

目前评判电视暗访合法性的四条原则是“公共利益、公共场合、公共人物、公共事务”。明星的隐私范围比普通人要小得多。在2014年“文章出轨”事件中, 我认为:南都娱乐周刊拍摄是毫无疑问可以的, 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文章和姚笛在公共场合的举动, 并不存在记者非法拍摄。但是这只是道德问题, 其中并不涉及违反法律问题, 更不必谈及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问题, 一再的报道和热议只会让无辜的人深受其害, 如马伊琍和其孩子、父母。公共性应成为媒体偷拍遵守的原则, 不能偷拍滥用。

(二) “山穷水尽”原则

所谓“山穷水尽”原则即偷拍在实在找不到采访的办法的时候才可以采用。虽然偷拍可以让记者获取大量鲜活的、真实的资料, 也可以满足人们的欲望, 但是偷拍毕竟是一种欺骗, 我们不能以目的的正当而不择手段。现在也没有确切的舆论调查资料可以证明究竟有多少读者对记者的偷拍感兴趣, 是否有不同的意见, 记者不能凭借一己的推断肆意运用这种手段。同时, 新闻媒体也应明白, 记者只是普通公民, 并没有特殊的权利。

(三) 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原则

在我国, 与偷拍偷录行为相关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公民的隐私权和肖像权等, 禁止性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相关规定。我们应反省自媒体的运用中应把握的问题:一是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 媒体应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二是媒体人在偷拍传播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原则。

陈力丹教授说, 暗访和偷拍从来没有成为专职新闻采访的主流方式, 并且经常受到质疑。偷拍和暗访虽然没有名文禁止, 但也不受法律的保护。与其让其发展下去, 不如早些建立新闻行业的职业规范, 多总结和推广一些公开采访的技巧, 提高记者的采访水平。

摘要:2015年6月7日南都记者“卧底”高考事件让“偷拍”这一现象又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偷拍现象从一开始就成为新闻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存在着, 从名人到官员, 涉及公权和私权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偷拍的可能。偷拍一方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方面又存在着触犯法律的可能性, 如何在新闻报道和新闻媒体法律伦理道德中进行平衡是新闻界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从偷拍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合理性、偷拍现象与新闻法律及道德的关系分析偷拍应遵循的原则, 综合这几方面对偷拍现象进行诠释。

关键词:偷拍,原因,负面表现,原则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4.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9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一、问题提出

防范和控制中职学校办学法律风险, 有利于保障师生安全健康, 提升学习和工作幸福指数, 有利于建设平安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当前, 中等职业学校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 风险意识淡化

学校校长可以没有法律知识, 但不能没有法律意识。只有具有法律意识的校长才能够意识到法律风险的存在, 才能意识到法律风险的可怕性与毁灭性。当前,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者法律意识普遍薄弱, 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校舍、场地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有明显不安全因素, 却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 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而不及时采取措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 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 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 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 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 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等。

(二) 管理制度缺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由于受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影响, 学校在制度建设方面, 重视教学教育规章制度建设, 忽视安全保卫建章立制, 主要表现在:以制度、办法、规定等文字形式表现的规章制度少, 而学校领导口头安排安全保卫的形式多, 没有形成系列安全保卫管理制度;规章制度“老化”现象严重, 有的规章制度是十余年前制定的, 未能及时修改和更新, 实用性差;缺失食物中毒、火灾、溺水、地震等应急应变处置预案规章制度[1]。

(三) 防控能力不强

防范、化解和处置风险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防范能力较差。中职学校防控办学风险还主要处于“救火”阶段 (即只有当发生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才处理) 还没有完全提升到“防火” (即预防阶段) ;化解能力不强。中职学校化解办学风险的主要方法是参加保险。据调研, 中职学校教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寥寥无几, 极个别学生参加了商业保险。风险处置能力不够。据调查, 师生绝大多数不能正确使用灭火器;当发生食物中毒、学生人身伤亡时不知所措或不能正确报警;等等。

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构建

在研究中, 以我国的法律为依据, 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 以中等职业学校法律风险为对象, 构建了“制度+技术+保险+改进”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一) 建立和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的制度体系

1. 建立和健全合同审查制度。

为加强和规范学校合同的管理, 杜绝和避免合同纠纷, 防范控制合同风险, 学校对外签订的办学合同在签订前组织专门机构、法律教学教师、律师等对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信用等进行审查的工作制度, 包括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合同形式审查和合同内容审查。 (1)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合同法》规定,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 合同形式审查。如果当事人之间没有特殊约定, 一般自然人只需要在合同上签名、法人等只需要在合同上盖章即可生效。 (3) 合同内容审查。合同的内容审查的要求是合法、具体、可行, 并附合交易习惯, 不违反公序良俗。其一, 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完备, 否则, 可能导致无效或产生纠纷。《合同法》规定,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 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合同法》还规定了合同应具备的主要条款。在审查合同时, 也应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审查。其二, 应注意劳动合同内容的审查。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必备条款。

2. 构建和实施教职工一岗双责管理制度。

按照“谁管理, 谁负责”的原则, 综合治理, 人人参加, 把业务管理工作与安全保卫工作紧密结合, 构建和实施教职工一岗双责管理制度。所谓一岗双责管理制度是指一个岗位承担两方面的职责, 即“一岗”就是一个教职工所对应的岗位;“双责”就是一个教职工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 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安全责任负责;也就是一个单位的教职工应当对这个单位的业务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负双重责任。

3. 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一事否决制度。

一票否决原意是指的只要有一人投了反对票, 无论赞成票有多少, 这项决策也不能通过, 体现的是全体一致原则。借鉴一票否决制的理念, 构建教职工一事否决制度, 即教职工只要在安全工作出现一次事故, 就取消该教职工在评选先进、提拔晋升、招干、转干、职务升迁等方面的资格, 予以一事否决。

(二) 建立和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的技术体系

加强硬件建设, 构建和实施法律风险防控技术保障体系, 主要包括:购置和配齐有效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消防设备设施;在学校门口、教室和寝室通道、人行道、食堂等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建立学校中控室、明确中控室职责并指派专人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监控制度。

(三) 建立和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的保险体系

化解和防控中职学校办学风险防控的保险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依法应为教职工参加和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即“五险”) [2]。二是按照自愿及鼓励原则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解除校长和教师的后顾之忧。三是购买校车、公务车辆等车辆保险, 即机动车辆保险。它是指对机动车辆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负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

(四) 建立和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的改进体系

改进是实现对中职学校法律风险管理的改进和体系的更新。一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事事有人管, 完善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制;事事有记录, 完善档案管理记录制;事事有考核, 完善安全工作的考核制。二是更新设备设施, 确保设备设施有效使用, 包括:报废、更换和更新消防设备设施、公务车辆、教学设备设施等。三是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和处置制度[3]。

三、实践效果

本课题在重庆机电工业学校、重庆工商职业学校和大足职业教育中心等三所职业教育学校作为“制度+技术+保险+改进”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实践基地。探索举措和实效:一是制度预防风险。建立、健全和实施了在招生工作、学生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劳动用工等六个方面的合同审查、一岗双责、一事否决等法律风险防控制度, 特别是一事否决制度的实施强化和加重教职工做好安全工作和控制风险的责任心、紧迫感和自觉性, 确保了制度防控风险无遗漏。二是技术保障防控风险, 在学校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 确保了“雁过留影”, 提升了风险防控技术水平。三是保险“化险为夷”, 即防范和转移风险, 大幅度提升了师生参加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参保率, 增强和保障了风险发生的赔付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慧.论学校教育管理风险的防范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 2011 (6) :134.

[2]杨娟.高等学校后勤管理中法律风险的规避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10

一、“扶不扶”两难语境的现状之窥见

“彭宇案”的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此案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带来了一系列的罗生门式的扶老人事件。我们似乎从此就步入了一个好人难当的“风险时代”, 每个人都渴望道德、呼唤法律公平, 但又不得不藏于“人人自危”的盔甲之下而推卸掉了自己本应承担的道德义务, 只因害怕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进而出现了“十三亿人扶不起一个老人”的尴尬局面。“扶不扶”赫然出现在央视春晚里, 将人们对此类事件的讨论再次升温。在素有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中华民族面前, “扶不扶”居然成了一个难题, 并且难倒了很多人, 无疑让公众感到无奈和心寒。原因很简单———在当今这个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 美德的实施似乎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家家有老人, 人人都会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些自小就被教授的社会道德, 似乎因“南京彭宇案”那9页的判决书而彻底崩坍。老人摔倒了, 扶?还是不扶?时下碰到的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 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道德与法律这两种调整手段的博弈、冲突以及协调共进的探究。事实上, 道德与法律本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协调共进, 二者底线需要共同提高。

二、“扶不扶”两难语境形成的道德与法律的原因解读

1. 传统道德的教育与现实中道德缺失的矛盾。

中国社会受儒家文化影响数千年而延续至今, 学校教育中也反复强调诚信、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勇于承担责任义务等美德, 潜移默化的影响本已深入人心。但同时又不能否认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假、恶、丑现象, 扶起倒地老人反被诬陷的事件时有发生:天津许云鹤搀扶从公路护栏上摔下来的老太却被告撞人、江苏南通长途汽车司机殷红彬靠车载录像自证清白、四川达州三个小学生扶起倒地老太却被指撞人、广东汕头两中学生扶起摔倒老人后被讹报警后证清白等等, 这一系列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 虽然有些事件的事实真相很难还原, 但媒体报道似乎更加倾向于让“扶起倒地老人反被讹”来吸引观众眼球, 这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倡导。于是当传统的道德观念与生活中部分道德缺失的事实发生矛盾时, 当“好心得不到好报”在社会中达成“某种共识”, “扶不扶”自然成为两难的抉择。毋庸置疑, 各类媒体的不适当关注和报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

2. 道德讹诈者的零成本与美德实施者的高成本预期的矛盾。

在一系列有关扶起倒地老人反被讹的事件中, 即使最终真相大白, 面对白发苍苍的老者, 谁又忍心多加怪罪, 往往以“一时糊涂”的道歉而不了了之, 社会舆论压力之下给出的道歉又能含有几分真情更是不得而知。而美德的实施者一旦被讹则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除时间、精力外往往还要承担巨额赔偿、社会舆论压力等等, 甚至有被诬者因无力承担巨额赔偿而选择自杀。这就给人以救人会付出高昂成本的不良预期, 其自然的逻辑结果就是再见到有老人倒地便不敢贸然扶起。

3. 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与个案中判决有失公允的矛盾。

公民对法律的公平性、权威性都深信不疑, 相信自己遇到不公正待遇时, 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是又确实存在个别地方法院“和稀泥”态度导致的判决不当, 而让好人“流汗又流泪”, 从而寒了好人心。如南京彭宇案“按常理”判决各打五十大板, 又如四川达州三个小学生扶起倒地老人反被诬, 受案的基层法院没有明确谁的责任而含糊断案让三个小学生家长承担部分医药费。这无疑会使民众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从而加深对“扶不扶”的两难抉择。

三、“扶不扶”两难语境下, 道德和法律协调共进

1. 加强道德宣传, 重拾社会信任。

2011年10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三所大学联合发布“社会信任问题的大陆消费者民意调查”, 就当时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问题, 高达87.4%的民众认为不扶老人是因为怕惹祸上身, 这其实是社会信任危机的最根本体现。因此, 加强道德宣传势在必行, 道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学校教育阶段, 更要走进单位、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当诚信之风盛行, 人人都能做到言行一致时, 那么“扶不扶”将不会再是疑问。

2. 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被扶起老人反诬救人者的事件频发, 看似这个社会的“老人变坏了”, 其实不然。老人一旦摔倒, 很容易造成较重的伤害, 而医治则要花费大量医药费。在“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影响下, 家庭养老模式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老人们大多不能享受很好的社会医疗保障又不愿意给儿女造成过重负担, 因此才会去找一个“替罪羔羊”, 当遇到搀扶者, 则好像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让每一位老人能够“老有所医”, 相信不会再有老人因“一时糊涂”而寒了好人心, 路人再遇老人摔倒将不会再有经济意义上的顾虑, 而会毅然选择扶起。

3. 提高讹诈者的违法成本, 保证救人者免受诬害。

道德讹诈的零成本是对讹诈行为的纵容, 著名节目主持人孟非在其博客上写道:“宽容未必结出善良之花, 对这件事情我的态度是, 不能因为有被诬告的风险我们就不再帮助他人, 但诬告者必须受到相应的处罚和谴责。”一个人出于道德的原因扶起倒地的老人, 即使受不到任何奖励但至少不应该被诬告, 法律应保证救人者免受诬害, 而诬陷好人者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4. 完善调查取证权, 加强对证人的保护。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初探 篇11

一、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教育部明确指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设置的理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德育课与学生的品德培养和行为养成更加贴近。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必须针对技能教学,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就要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应当把学生定位为即将走向一线职业岗位的人,结合经济建设一线工作的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教师需要关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就业市场趋势、相应国家与社会的要求,贴合实际,按就业市场需要的知识、能力、品德来设置课程,同时还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及部分学生升学的需要。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探索与尝试的重点,也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关键。现阶段,大多中职学校采用的都是比较新的符合中职学校特色的教材,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及时转变,而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没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不太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以至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感到乏味,大大影响了教学成效。以笔者的实际经验看,本课的教学实效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与创新上。

下图是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制定者、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主编张伟教授所做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调查结果。看图可知,体验式教学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内心的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经验,并主动观察、反思、感悟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到深刻的内化的知识,实现情感的升华。”[1] 中职学生好奇心强、好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动、好探究的心理,把《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适合于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比如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如何避免违法犯罪等等,设计为各种贴近学生生活或者社会焦点问题的案例,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荣辱观”这一课之前,将学校学生食堂、图书馆、宿舍和教学楼内一些不文明行为记录下来,选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有关荣辱不分的报道作为案例资料。[2]《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任务本来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师通过设计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情境体验,最终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考核方式的综合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更真实地表现出对学生的综合考评,最终实现中职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的提升。相对来说,一般学校与学生都更加注重专业课的学习与考核,而《职业道德与法律》属于公共课,内容又显得比较“虚”,造成某些学校某些老师不重视本课程的考核,认为公共课只要考试时出些题目就可以了,不必太重视,进而导致学生不用心学习本课,对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造成很大的障碍。

而要真正客观地考查和评价中职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考核机制,这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建设与参与。笔者认为,可以把课堂考核、实践教学考核、日常言行考核、基本理论知识考试结合起来进行。比如一个热情参与课堂学习讨论或案例角色扮演的学生,可以在课堂考核项目上得到加分;一个在课外生活中助人为乐并有据可查的学生,在言行考核一项可以有专项加分;等等。这种加分项与减分项的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考评模式,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到一言一行的重要性,便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其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敦促其学好向善,亦能使其真正认识和感受到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价值和意义,最终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良好道德与法律素养的人才。

总之,正确理解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改的基本要求,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仔细观察时刻发展的社会形势,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与兴趣爱好,不断探索创新并实践教学方法的突破以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教师应该持之以恒的追求。只有经常进行探讨并勇于尝试,才能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新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内外兼修、诚实可信、遵纪守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伟.与您共悟新课程理念下《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设计的优化和创新[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谭业胜.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6).

职业道德和法律 篇12

一、高职高专《基础》课教学现状

据某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调查报告显示:对包括《基础》课在内的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问题回答:“很感兴趣的”占7.8%;“较感兴趣的”占15.1%;“兴趣一般的”占38%;“兴趣较小或很小”占25.5%。[2]由此可见, 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不浓, 还远不能达到中央所要求的“成为大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不仅如此, 在高职高专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偏见, 即对《基础》课的抵触和厌学心理, 认为这类课程和以后的就业没有多大关系, 考前只需临时抱佛脚照样可以通过。上课时或者是“人”到了, “心”没到, 或者是“人”“心”都到了, 只是都没有放在教学中, 遇到好听的、好看的、有趣的参与进去, 笑几声, 看几眼, 附和几句, 之后又在忙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这种现状使得思政课教师很茫然。

此外, 从教师的角度看, 有些教师认为《基础》等思政课是一些知识内容独创性较少的课程, 把自己仅仅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 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重要的使命是设计课程、激活内容和创造体验, 从而教学方式比较简单、粗糙, 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职高专《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不强原因分析

(一) 教学方式和手段传统守旧, 没有创新, 课堂吸引力弱。

从《基础》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滞后守旧是严重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就教学现状来看, 由于受到课时和教学条件、手段等限制, 一些教师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 即教师讲, 学生听的“一言堂”、“满堂灌”、“赶鸭子上架”式的教学模式, 缺少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交流平台, 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排斥他们的参与意识, 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思政课教学流于形式, 教学效果不佳。虽然有些高职高专学校也引进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但往往流于表面, 没有新意, 课件大多只保留在文字解说范围, 不能很好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融合起来。特别是在大班授课下, 如果教师的讲授内容只局限于书本的话, 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 就会出现教师讲自己的, 学生忙自己的尴尬局面, 久而久之, 导致教师厌教, 学生厌学的现象出现。

(二) 忽视教育主体特点, 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相脱节。

作为高职高专思政课的教育主体———高职高专学生, 他们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作为高招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 高职高专学生起点较低, 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思想活跃却相对散漫, 思想认识肤浅等。此外, 高职高专学生自卑心理严重也是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3]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课教学中, 在认清教学主体特点的基础上, 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乃至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着力提高职业道德, 培养敬业精神, 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让学生顺利步入社会, 成为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 留得住, 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事实是, 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 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还没有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基础》课教学模式, 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套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案, 没有特色, 缺乏针对性, 导致实践教学成效甚微,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三) 外界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当今世界处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期,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加强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愈演愈烈;同时,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 各种社会矛盾凸显, 热点难点问题逐渐增多, 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播媒介的多元化, 尤其是网络的出现, 其虚拟性更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互联网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各类网站对传播方式、内容的选择都有一定的价值倾向, 因此网站庞杂、良莠不齐, 有些不良的价值观和理念与我国主导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相偏离, 而大多数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尚未成型。与此同时, 当代大学生又具有崇尚自我、标新立异的特性, 面对网络上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很容易良莠不分地接受。而且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道德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就似一把“双刃剑”, 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繁荣的同时, 让西方某些腐朽没落的观念也传入我国, 导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拜金主义抬头, 享乐主义盛行。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 部分大学生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前途、生活和命运等。有些学生经受不住商品、金钱的诱惑, 把获得丰厚的物质待遇当作自己追求的主要目标, 忽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意义, 出现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淡漠等状况。这些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思政课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通过分析高校思政课教育效果相对缺失的成因, 探索针对实际、切中要害的具体对策, 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 认清教育主体特点, 转变教学观念, 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信息化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 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 而且学生的自我意识、选择意识和甄别意识不断增强, 要说服学生相信什么或接受什么, 难度明显增大。因此, 新形势下迫切要求《基础》课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重新定位。教师除了担任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任务外, 更重要的是要把育人的立足点转移到调动学生的德育自主性, 运用各种手段,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努力实现“要我受教育”到“我要受教育”的转变。如在《基础》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活动式教学,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相关的体验、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对话式的教学, 凭借教材中提供的课题和范例,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师生间彼此交流各自的生活经历、思想和情感, 达到互信互爱。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和知识结构特点, 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状况。如高职高专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 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信心不足, 对比教师就可以通过人与社会的关系、职业道德、人生价值实现等内容的教学, 进行师生心灵上的交流, 为学生答疑解惑, 解决心中困惑。同样, 为丰富课堂气氛, 辩论、小品、演讲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都可以走进课堂。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同学收看《感动中国》等影视资料, 因为直观的影音资料, 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 构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模式, 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提高教学实效性。

高职高专思政课的落脚点是使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社会, 指导实践, 在接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 加深对思想理论教育的理解, 锻炼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重点更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需要、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重视教学的实效性,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是高职高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基础》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外, 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很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一些主题规划, 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参观学习, 组织社会公益活动等, 使学生融入社会, 形成实践体验, 并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把书本上的知识在体验中得到消化和吸收,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实践活动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地。理论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的结合, 会对思政课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校的地域特色, 对《基础》课的实践性教学进行设计:一是建立爱国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伟人故里、历史事件纪念地、博物馆等。形式直观, 感染力强, 效果是课堂上纯理论讲授难以达到的。二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组织校园活动: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初西南旱情、“4.14”青海玉树地震, 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大学生责无旁贷地组织为汶川、西南地区、玉树灾区同胞捐款捐物和祈福活动, 这一系列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爱心奉献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三是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解决学生深层次的问题。思政课教学只有紧扣学生的生活, 解除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虑, 解决他们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才能引起学生共鸣。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深入社会, 深入企业, 深入农村, 深入社区, 深入基层, 解决大学生与社会脱节问题, 加强青年学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 发挥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作用, 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

(三) 家庭、社会、学校形成合力, 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庭、社会、学校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场所, 三者在空间和时间上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由父母子女的血缘关系为纽带而构成的家庭, 作为受教育者的子女和教育者的父母之间存在强烈的情感纽带, 父母可以通过身传言教等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实效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难以获得的。但要克服家长自身素质欠佳产生的教育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缺陷。社会教育可以改变高职高专思政课传统的灌输模式, 通过社会实践, 如社会考察、社区服务等, 使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体验, 有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校教育当然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一种主要途径。它在导向明确、组织严密、遵循教育规律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又存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滞后等问题。所以, 三者各有优势又都存在不足, 只有把家庭、社会、学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把家庭身教, 社会境教, 学校言教完美结合, 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我们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以社会教育为补充, 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模式, 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 极大程度地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摘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高职高专作为我国大学教育的主体, 担任着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重要任务, 既要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文章从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出发, 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从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作用角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黄蓉生.新世纪高校“两课”建设研究.重庆:西南事发大学出版社, 2002:68.

上一篇:三维多层螺旋CT下一篇:法律信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