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道德修养(精选12篇)
法律基础道德修养 篇1
1 教学的实际效果与课程总目标要求存在较大落差
1.1 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
“基础”中法律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层面多而细,知识点繁而杂,教材中罗列了上100部法律法规,其中较为详细的就有30余部,内容大而全。这也导致了教材中的分级标题多。从法理学到宪法、基本法、诉讼和仲裁以及调解制度等,把法律体系基本囊括在内,重点不突出,详略不当,理论性强。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在十多节课的教学时间内做到面面俱到的话,很多知识点只能蜻蜓点水,结果是理论灌输多,解决实际问题少。教材以理论叙述为主,案例有限,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使学生不易读下去,导致他们对本课程学习丧失了兴趣。如果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精选一些现实生活案例进行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结果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能“戴着镣铐跳舞”。
1.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期望与实际教学结果落差较大
法律所涉及的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具体,所侧重的是对人们行为提出禁止或许可或允许的要求,对人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底线。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培育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拥有健全的用法能力,具备自觉的护法意识,对当代的高职生来说,既必要也非常重要。
学生在现实中对法律问题或现象不懂或困惑的地方比较多,用法律维权的意识很强烈。但他们实际拥有的法律知识不多,一方面痛恨社会上的侵权行为,另一方自己却出现了有意无意的违法行为,出现认识与行为的分裂。他们内心有拥有强大的法律知识去维权或充当社会正义使者的渴望,因此,他们想通过“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学习来获得强大的法律知识来达到目的。可实际结果是自己的期望与教学实际效果出现很大的反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巨大的落差导致了“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2 结合高职生实际,在课程总目标的框架下进行单元目标研究的必要性
2.1 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我们的目标追求
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学生通过学习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了解法的产生、本质和历史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创制和实施、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方略等方面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以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会全面了解,对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去提高法制观念和树立法制意识等方面的认识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完整的学习,会获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他们的法律素质提高会有一定的帮助。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学习的热情高,但实际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强、法律实践能力不高而变得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部分法律概念有认识,但对于跳出理论范畴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远远不够。如学生对书写民事诉讼状等最起码的法律技能就不具备,这与我们教育目的是相背离的。这样的教学只是形式,没有实效性可言。
2.2 在总目标框架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法律素质是影响人们行动的选择与实施。开设“基础”课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课程法律部分的总目标是要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国在宪法为指导基本框架下的基本法律原则和主要内容,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在法律意识和控制观念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由于高职生的认知状况和身心发展有自身特点,他们的思想开放,视野开阔,反应敏捷,对社会特别是新闻媒体披露的一些重大的法律事件常常成为他们热议的重点话题,但受年龄小,心理不成熟的局限,他们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时,喜欢就事论事,缺乏动态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很容易导致思想和言论偏激,行为易走极端。以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在课程的总目标框架内,实事求是地去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进行教学,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课程教学能切切实实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理法律知识和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法律技能。
2.3 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学生法治精神是课程的价值追求
自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基本方略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高职生来说,法治精神的培养注定会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成为我们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生活经验表明,一些具有丰富法律知识,甚至精通法律运作方式的专业人士也会贪腐枉法,并设法规避法律的制裁;历史已经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明太祖朱元璋用“剥皮揎草”的酷刑惩贪治腐,然效果甚微,往往是“弃市之尸未移,新犯大辟者即至,然则风俗之未能移易。”对法律的自觉服从依赖于公民的法治精神,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所说“心理学研究已表明,要确保规则得到遵守,信任、公正、可靠、合群这类因素远比强制重要。恰恰是在法律得到信赖而无需强制性制裁的情况下,法律才行之有效;依法治世者就不必带着警察到处出现。”
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体对法律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公平、正义精神的内化,是对法律的权威性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法治精神的培育是任何建立法治社会的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高职生对法治建设的认可度高,有参与法治建设的强烈要求。他们对社会中存在的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权钱交易等背离法治精神的现象深恶痛绝,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欲望也最为强烈。因此,教师授课时应当将法治精神的培养提升至首位。这也是我们课程教学的价值追求。
总之,高职生法治精神的培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用课堂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基础”课程的教学正担有此重任,因此提高“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课程实效性就显得尤为迫切。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加强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深入研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真正得提高,让他们也受益终身。
摘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对获得强大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水平和意识的渴望与实际教学实效性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课程总目标的框架下,实事求是地针对高职生的实际状况,加强对课程教学单元目标的研究,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职特点,法律修养,课程单元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中华书局,1985.
[2][美]伯尔曼.信仰与秩序—法律与宗教的复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谢晖.法律工具论:法治的理论保障[J].甘肃理论学刊,1995(4).
法律基础道德修养 篇2
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从思想上教育和引导学生切实明白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一系列人生课题,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教学要求与重点
教学中,着力“规范、创新、发展”,加强管理,严格纪律,狠抓学风,确保质量。第一专题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要求:绪论是开宗明义的第一课,对于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及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要使学生明确该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该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事关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出努力学习、拼搏进取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思想道德与思想道德素质、法律与法律素质等相近核心概念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白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长成才目标,了解该课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第二专题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使学生认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自己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正确理解确立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教学重点:讲清理想、信念、信仰与理想信念;帮助走出对理想信念问题存在的“渺茫”、“怀疑”、“无用”或“无关”的认识误区,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第三专题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概念;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与怎样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弘
1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四专题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要求:系统了解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把握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剖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正确认识“人生环境”。
第五专题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要求:揭示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与人类道德文明优秀成果的历史联系,认清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人类历史上道德发展的优秀成果进行批判继承的产物,揭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认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阐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和具体要求,提高践行以诚信为重点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性的基本途径。
第六专题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要求:认清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本质,强化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深切认识社会公德的养成,法律意识的确立及公共秩序的自觉维护,是塑造和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人格的重要而实际的途径,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项重要的精神保障。
教学重点:社会公德与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的区别;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
第七专题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践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认清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家庭美德观,履行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深切认识职业精神的锻炼和对家庭美德与法律规范的践行,是塑造和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人格的又一重要而实际的途径,也是成长成才的又一重要的精神保障。
教学重点:职业的内涵和本质;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理解爱情的本质。第八专题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教学要求: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法律素质,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做指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运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履行国家安全义务;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方式。
第九专题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实体法律制度与程序法律制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在实践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如何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
四、学习成绩评定
总分100分,由平时纪律、实践和作业以及课终开卷考试三项组成。平时纪律占20%,实践和平时作业占30%,课终开卷考试占50%。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学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疑难问题解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江泽民:《学习学习再学习》
法律基础道德修养 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点问题;教育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1-0058-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了科学的概括,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等。这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師将这些重点问题作出更加深入的分析和详解。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在理想信念认识上的误区和迷惘影响着青年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人生的发展。例如,有人认为理想就是“有利就想”,前途就是“有钱就图”。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进行理论阐述,更要给予大学生一些实践指导。
(一)理论问题分析——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理想信念是人的本质规定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思想: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蜜蜂高明,因为建筑师在劳动过程开始之前,未来的结果已存在于观念之中了[1]。人要高于动物,因为对于动物来说,它只是做了它本能的事,而人则不同。人类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无论从事任何一项事业,对自己活动对象的未来状态都在观念中有一个自觉的意识建构。这样一种对事物未来状态的自觉意识建构,我们可以通称为理想。从这点上讲,人类和动物界的分别,除了人类活动总有自觉的理想构建之外,很难再有别的标准了。可见,在马克思那里,理想同样构成了人的本质规定之一。
2.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理想信念的定向作用。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向机制,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托尔斯泰有句名言:“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2]其次,理想信念的动力作用。理想信念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它是人生内部的恒久的动力系统。恩格斯指出:“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3]第三,理想信念的提升作用。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它能够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第四,理想信念的凝聚作用。理想信念不仅能将一个人的全部力量凝聚起来,而且能把许多人的力量凝聚在一个目标上,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因此,共同的理想信念成为人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共同的理想信念,它将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实践问题分析——个人理想信念的确立
1.要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多种价值观并存竞争,它们都以不同方式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心灵。这些价值观念往往都以理想信念的面目出现,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不仅在境界的高低、眼界的宽窄等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在是非之别、正邪之辨上也不相同。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没有自觉选择的能力,就会随时受到不相干观念的影响,也会不知不觉间成为某种不良信念的俘虏,甚至成为一些邪念的殉葬品。因此,青年大学生在确立自己人生理想信念的时候,要运用自己的理智,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对不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进行比较和鉴别,选择科学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2.要正确认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辩证统一。一方面,个人理想离不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另一方面,社会理想也离不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有赖于个人理想的实现。在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紧密联系,防止片面强调个人理想而忽视甚至否定社会理想。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坚持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一致,就能够摆脱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注重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和传统内容,也要把握当今时代的特点,为爱国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一)传统与现实结合之一——民族文化的学习与坚持
1.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一个民族的心连在一起。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2.学习和热爱民族文化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推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总是力图推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政治体制等,从而给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文化甚至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4]。民族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因素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体系等,民族文化成为其重要来源。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诸多要求体现了对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
(二)传统与现实结合之二——时代精神的确立与弘扬
1.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二者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共同发挥着对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
2.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为根本前提,其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不间断的更新和创意,知识更新、创意度的大小决定着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综合国力的提升速度[5]。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高校德育必须围绕这一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确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推动社会发展。
三、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1.摒弃“对立论”。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道德观念,其中一个核心是认为市场经济与道德相对立,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天然障碍”,一些人甚至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求利,就必须不择手段,什么国家利益、社会正义,都是过时的旧观念,应当统统抛弃。这种将经济与伦理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显然是极其错误的。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证明,市场经济愈发达,愈需要道德文明来保证。恩格斯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这些狡猾手段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6]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
立和完善的道德价值导向。首先,从市场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来看,经济不能脱离道德。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离不开伦理精神的支配,离不开道德准则的规约。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特点诉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的发展。
(二)大力加强诚信教育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重点
1.正确认识当代社会诚信危机的深刻原因。当前的诚信危机现象主要是社会转型的急剧变迁发展带来了社会主流道德体系的相对滞后和规范失约所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生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的变迁发展与道德规约之间产生巨大的历史反差,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道德真空”,造成了人们的社会行为失范,从而产生了社会道德危机,诚信危机就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表现。
2.当代大学生应塑造诚信的道德人格。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当代大学生应积极主动杜绝不诚信行为。在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品质修养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道德要求与法律要求相结合。
四、大学生科学发展的内容
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可以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科学发展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同时也应把促进大学生的科学发展作为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一)促进人的科学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二者共同
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促进人的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人的科学发展的内在
动力。人的科学发展表现为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首先,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促使人从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出发,树立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的目的,从而能够获得持久而稳定的学习效果。其次,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人正确地认识世界、社会、人生和自己,并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有助于人正确地体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事情,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获得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二)构建大学生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
1.注重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发掘内在的学习动力。对于一年级大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动力除了需要培养求知热情之外,还需要通过实现由被动接受型学习向主动型学习方式转变来保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其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大学学习的最高境界。第三,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成才的一项基本要求。第四,培养优良的学风。一个学生的学风是其整个精神风貌和各种人格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和反映。因此,自觉培养优良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
2.注重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如果一个人经常过度地处于焦虑、郁闷、孤独等不良心理状态,是不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得到发展的。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特定的社会角色以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智力正常,情绪乐观,意志健全,人格完善,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以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3.注重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首先,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的内容是由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构成的。個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的理论前提。其次,积极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性质和交往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水平。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也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4.注重大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培养。首先,生态道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的文明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只有大力加强公民生态道德建设,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生态道德是公民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积极践行社会公德要求,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202.
[2]刘忠信.新编人生格言大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8:61.
[4]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C]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2002:390.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5:23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法律基础道德修养 篇4
目前, 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学实践中, 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处理得不好, 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道德课的基本原则。如何指导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正确认识现实问题, 是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但由于招生数量日益扩大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课堂内教学任务而无力顾及社会实践, 致使许多学生还不能自觉地运用学过的基本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对许多社会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颇, 考核方式也过分体现目标管理。尽管任课教师在考试方式方面做出了种种探索, 运用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方法核算学生的最后成绩, 但由于日益增加的学生数量, 使得平时成绩考核的难度越来越大。另外, 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动力不足、市场经济短期效应的副作用影响、目前的就业机制对大学生的考核没有与思想道德有关的内容、大学生的入党条件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思路探讨
(一) 指导思想
适应新时期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 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应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主渠道和多途径相结合, 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的原则, 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 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 努力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革,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实施方式
1. 教学实践环节的设置
针对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和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 根据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解决真学、真懂和真做的问题, 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素质, 特别是在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面前, 如何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改革, 即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有的教学时数的前提下, 将每门课的教学分解为课堂教学、读书、社会调查与实践三环节。
课堂教学部分:贯彻“精讲”、“管用”的原则, 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关系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联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各种困惑与迷惘, 使“两课”教学更具吸引力。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 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读书研讨: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学读书。每门课程都要制定读书目录, 学生要做出读书笔记或写出心得体会, 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总成绩。
社会调查与实践部分:根据各门具体课程的特点, 提倡实践形式多样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教学片;搞开放式课堂, 请劳模、专家、企业家进课堂, 给学生开办讲座和专题报告, 开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关的健康心理与人才成长、心理咨询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训练等课程供学生选修;假期组织学生进行调研, 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 实现讲 (系统讲课) 、读 (读书) 、听 (听报告) 、谈 (讨论交流) 、看 (看录像) 、走 (参加社会实践) 、写 (读书心得、调查报告、学术论文) 多途径的结合。
2.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 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 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过渡到校内网络教学。
(2) 课堂内教学与大学生读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 对大学生的统一要求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相结合。
3. 考核与评价方式
以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中心, 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 采取口试、笔试、客观题、主观题、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以及课程论文等多种考试方式。 (各门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择优决定)
4. 增设与“两课”相关的选修课程
为适应“两课”教师的转变, 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作用, 增设与“两课”相关的选修课程, 供学生自由选择。拟开出的主要选修课如下: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咨询学》、《人际关系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等。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充分体现意识形态中的对大学生的统一要求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相结合, 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志红.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2]乔春梅.略谈如何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3]董志成.课堂观察之我见[J].学苑教育, 2010年1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篇5
重点和难点:
1、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基本概念
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素质法律素质
复习思考题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3.谈谈你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
4.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4)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5)《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重点和难点
1、理想和信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4、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基本概念
理想信念
复习思考题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3.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4.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5.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维护祖国统一
四、增强国防观念
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基本概念
爱国主义国防观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发展观新的国家安全观
复习思考题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4.怎样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5.怎样增强新的国家安全观?
6.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基本概念
世界观 人生观 人生目的 人生价值人生态度价值观人生环境复习思考题
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3.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
4.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6.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重点和难点: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3.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基本概念
道德荣辱观道德规范个人品德
复习思考题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倡导和实践为人民服务?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4.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5.谈谈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诚信品质。
6.结合实际,谈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一、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基本概念
法律 法律制定 法律遵守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一、法治思维的基本基本含义和特征
二、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三、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第三节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三、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基本概念
依法治国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权威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法律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二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三、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四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二、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三、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基本概念
公共秩序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家庭个人品德道德修养
复习思考题
1.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3.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4.如何认识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篇6
一、基础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特点及其实际地位
根据当前的基础课教学和实践,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基础课具有以下特点:
1.基础课不是专业课。专业课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而基础课是旨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由于专业课往往和学生的毕业和就业相关,因而学生们往往把时间投入到专业课上。
2.基础课不是选修课。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课程,具有任意性的特点,在凑够学分的情况下,选修课不及格不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学位的取得。基础课是所有的高校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因而为必修课。但在实践中基础课又具备选修课的特点,因为基础课期末考核若不合格丝毫不影响学生毕业和学位的取得,更何况各大高校也不会在基础课的考核上去为难学生,考核时不会让很多学生不合格,否则就表明了本校在基础课教学上的不作为,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不利于学校的生存。
3.基础课不是学位课。所谓学位课是学生为获取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它也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课程。在实践中很多学校还为学位课规定了一定的分数线。基础课由于不是专业课,所以被排除在学位课之外,而且在期末考评时只要60分就算合格。这样学生们为了取得学位,宁愿把时间花在外语、计算机等各门和学位的取得有关的课程上,也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基础课上。
4.基础课不是重点课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基础课虽是第一门开设的课程,然而在四门课程中,地位是最低的,课时是最少的,师资是薄弱的。这种特点的形成一是和学校的学科建设有关,二是和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有关。毕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比从事基础课研究更容易争取课题,更容易出成果。
5.基础课不是考研课程。长期以来,基础课不是考研课程,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等课程一直是考研政治课中的“宠儿”。在考研指挥棒的引导下,基础课成为了“弃儿”。
基础课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基础课应置于很高的地位,甚至是各科之首,因为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1]另一方面,因为基础课不是专业课、不是学位课、不是重点课程、不影响学生毕业和学位的取得、不是考研课,基础课实际上在各大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一是领导们应该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真正重视基础课;二是应将基础课作为学位课程和核心课程看待。学校应规定:凡是基础课期末或毕业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应该给予毕业和不授予学位(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校搞基础课补考,但这种补考往往流于形式且极不科学),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二、基础课教材的创新、不足与设想
基础课推出后,好评如潮。既有编写基础课教材的专家教授自己对基础课教材进行评价,也有不从事基础课教学的学者和在基础课一线从事教学的老师对基础课教材予以赞扬。然而对基础课进行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才是科学的评价。
笔者认为,基础课教材既有创新也有不足。
(一)从创新来看:基础课教材最大的创新在于强调了道德和法律的融合
以前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给人的感觉是“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从事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可能是从事法学专业课教学的老师,他们对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并不擅长;而从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老师则没有进行过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甚至对法律一无所知。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从事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夸大法律的作用,从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老师更重视对人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化。基础课教材将法律和道德融为一体,强调两者不能偏废。这样的设计显然和我国提出的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相符。
(二)从不足来看:在两课变成一课后,能否达到基础课教材设计的目的让人忧虑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两课合并为一课后,课时大幅度减少,而教学难度却大幅度增加,教学环境未改变或难以一时改变,而大学生对法律的无知时有显现。从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来看,大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思想是健康的,但这并不能掩盖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匮乏甚至无知。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不知道如何审查聘用合同,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北大安然杀人案等。
如何尽可能地弥补基础课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切实提高基础课的地位;二是不能因为教材变“薄”了就大幅度削减基础课的课时;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笔者认为,对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取舍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符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大学的特点的原则。大学生在身心发展上不同于中小学生,大学环境也不同于中小学学习的环境,所以,教材内容应该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多调查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2.符合大学生就业需要的原则。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目前经济危机的条件下政府和各大高校最头疼的问题。就业时最先用上的无疑是劳动法和合同法一类的职业法律,所以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法律部分的内容不应该因为两课的合并而削弱。
3.兼顾学习内容的延续性原则。由于在小学和高中都开设了德育课程,所以笔者认为在大学阶段重复性的德育内容不应该占据主要教学内容,否则就意味着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4.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原则。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内容庞杂,涉及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等,所以有的内容无须详细讲述,可以让别的专业课程来加以解决。如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完全可以由中国近现代纲要课去讲授,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就没有必要讲述基础课中涉及的法律知识。
三、基础课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对基础课教学的研究
目前在很多高校,基础课教学资源十分匮乏,现有的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应用,表现在:
1.教学资料严重不足,教师们往往只有教科书,其他的辅助性的资料包括相关书籍、音像资料几乎没有。
2.缺乏复合型教师。讲授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往往是以前带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法学专业课的教师,即使有高职称的教师也往往专注于行政工作或热衷于论文。
3.缺乏相互交流。现有的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几乎没有集体备课,不能共同提高基础课教学的效果。
目前,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有条件的配以多媒体教学,采用了探讨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但实践性教学相当缺乏,第二课堂远未开辟,多媒体教学也无法普及,现实的授课模式中普遍存在大班授课,效果不佳。
在基础课的教学研究方面,已经出了不少“成果”。然而这些成果很多是纸上谈兵、相互抄袭和重复,理论和实际脱节严重,无法应用到基础课教学的实践中,只能用来充作科研成果、评职称或评奖之用。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在基础课教学资源的整合上,一是要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二是在现有两课合为一课的情况下,配备专职的基础课教师而不是兼职教师,否则基础课就会成为某些教师的业余活动;三是应发挥现有教师的智慧,坚持集体备课并真正落实以老带新和相互听课制度。在基础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采用演讲式、辩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尽量采取小班教学。三是应该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能主动接触社会,摆脱理论和实践、理想和现实相互脱节的情况,同时加强对实践课的理论研究。在基础课的教学研究上,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各个院校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基础课教改方案。
四、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方式的反思
现行基础课考核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偏重甚至完全只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生日常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操守和法律意识及法律实践的考察。这种方式带来的结果是:(1)导致理论与实践分离、学生知行脱节,无法达到开设基础课的目的;(2)削弱了基础课考核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能;(3)挫伤了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高的原因很复杂,笔者感觉也很难从根本上去解决。但我们可以提出改革考核方式的思路,以便能指导基础课考核。笔者认为,基础课改革基础课考核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加强对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改变漠视基础课的观念,把基础课置于学历课程或核心课程的地位。如果不改变对基础课的偏见,无视基础课的重要性,便不可能真正改革基础课的考核方式。(2)在基础课的考核中,应做到理论考核和行为考核并重。
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环境的优化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课教学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对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基础课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因此我们必须优化基础课的教学环境。这里基础课的教学环境指的是学校环境。目前基础课教学的学校环境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术腐败、权钱交易等,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从培养国家接班人、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的高度去优化基础课教学的环境,要求教职工合理合法履行好自己职责,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给学生起到积极的行为示范作用,削弱社会行为失范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法律基础道德修养 篇7
一、专题式教学提出的背景
虽然国家统编教材内容完整丰富, 但全国高校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 难以兼顾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大学生的学习, 尤其对“三本”学生而言, 教材理论性较强, 可读性较差, 涵盖内容较多, 教材之间内容重复, 条条框框明显, 可谓“骨多肉少”。为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在《意见》中提出的“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1], 结合武汉传媒学院的学生实际、师资实际和学校实际, 为增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说服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 缓解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基础弱、师资缺口大和理论课时少、教材内容多的现实矛盾, 原思政课部从2011年开始, 就酝酿拿出一门课程进行专题式教学改革。经认真讨论和精心准备, 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基础》) 课程作为试点, 进行“模块设计、专题讲授”的改革尝试。
二、专题式教学的基本思路
专题教学法是对传统授课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这种教学方法是指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 摒弃按章节照本宣科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把某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专题, 然后由对某专题学有专长或者深厚学科背景的教师备课和授课, 若干教师共同完成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遵循“精讲、深思”或是“少讲、多学”的理念。实质是变“顺着教师思路教学”为“顺着或高于学生思路导学”。武汉传媒学院公共课部进行专题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1.通过专题教学重构教材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 把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与思想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即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根据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重组教学内容。
2.把专题教学与学生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学期初,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 经过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 为学生列出一系列的研究课题, 请学生课外多方准备, 独立或自组小组共同完成。例如, 就一个专题, 首先要安排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其次, 围绕专题分析材料;第三是拿出研究的结果;第四, 与同学交流;最后, 完成专题作业。不同的专题, 会有不同的研究过程, 但从“研究”到“交流”再到“成果” (还可以有成果评价) 应当是一个基本的流程。
供同学进行课题研究的参考选题如下: (1) 大学阶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与作用研究; (2) 新闻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及其培养研究; (3)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状况分析; (4) 当前我国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析; (5) 当前我国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评析; (6)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 (7) 当前我校校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分析及对该课教育教学建议。
3.把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基础》课的实践性非常强, 其教学目的不是要把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 甚至不是培养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能力, 而是培养学生感受道德的意识和实践道德的能力。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到实践中思考、体验、认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2], 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生活本位, 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三、专题式教学实施的途径
1.研究教学大纲, 确定教学专题。
在落实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研究教学大纲,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确定专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公共课部采用板块优化组合的原则, 把《基础》教材内容分为大学适应篇、思想修养篇、道德修养篇和法律基础篇四大板块, 将内容具体明确提炼出14个专题, 根据三位教师的相应专业背景分别安排讲授。
《基础》14个专题目录如下: (1) 2013, 我们相约在华传———《基础》课程简介; (2) 致青春:展望大学生活———新起点上自成才计划; (3) 心灵的朝圣———追寻理想的踪迹, 铸就中国梦; (4) 我的中国心———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5) 意义的追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6) 做自己的主人:心灵的修为与成长———大学生生命观与心理健康; (7) 道可道, 非常道:失落的文明———传统美德的研究与探寻; (8) 追寻美德———传统之上的现代性道德构建; (9) 社会人定律———公共生活与虚拟社会; (10) 之道与之术———职业与婚姻家庭生活法则; (11) 社会主义法:人民的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解与运用; (12) 正义之门———崇尚法治精神与法律权威; (13) 门内的自由———了解常用实体法律法规之一; (14) 门内的自由———了解常用实体法律法规之二。
2.针对教学专题, 分工协作备课评课。
九月份学生军训期间, 授课教师根据自己所讲的专题, 收集资料, 深入研究, 然后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活动, 是一个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过程。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教学专题的主旨, 而且要突出重点。同时, 要选择与各教学主题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并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分工及拟定的专题与原教材章节大致对应情况如下表:
3.注重学生信息反馈, 发现不足及时弥补。
专题教学实施过程中, 以学生的兴趣度、参与度、接受度为标准, 衡量授课效果。在授课环节中及时发现主题确定是否恰当, 内容结构是否合理, 授课方式是否合适, 等等。通过课间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的心声, 对学生的课后反馈进行仔细研究, 不合适的地方及时加以改进、完善。同时, 每周四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经验、说课等教研活动, 互相取长补短。
四、改革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
1.改革前的授课是每学期一个教师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从头讲到尾, 课堂上基本上是采取“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是教师必须全面、系统、透彻地讲解教材每一部分内容, 但实际上可能是教师对于自己爱讲和能讲的部分就加时加量地讲, 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就一带而过。或者是教师在每一章节都平均花力气, 力求面面俱到, 结果疲于奔命。既没有时间收集资料, 深入钻研备好课, 又没有精力搞科研。改革后首先由几位教师共同完成这一课程的教学任务, 改变一个教师从头至尾讲到底的形式;其次不按章节授课, 而是“既依据教材又脱离教材”, 对该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新梳理, 找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再归纳整理为各个教学专题, 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专题授课。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对自己负责的专题深入钻研, 精心准备, 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专业优势, 更有利于实现强强联合, 发挥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势, 进而强化教学效果。例如, 梅书记有法学专业知识背景, 让他讲授实体法就能游刃有余, 学生反响很好;邓老师思政专业毕业, 还进修过心理学, 给学生讲授恋爱婚姻、道德就能驾轻就熟, 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酷爱历史, 讲授理想、爱国就能引经据典, 深入浅出。
2.改革前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 国家统编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 可读性较差, 涵盖内容较多, 教材之间内容重复, 与初中、高中等政治课教材也似曾相识, 再加上教师“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学生就认为老师按部就班的章节授课方式是照本宣科式的说教, 从而成为学生以“混”为手段度过的课程, 一切为了“过”, 为了拿到学分, 于是思政课堂上出现“人在心不在”、“睡到一大片”、“背英语单词、做数学作业”等现象, 极大地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实施专题教学改革后, 不再是“一本教材一张嘴, 从头开始讲到尾”, 专题教学可使学生领略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历层次和学术背景的教师丰富多彩的教学风格, 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从而避免出现审美疲劳, 参与教学活动会更加积极主动。采用专题教学还能使课堂讲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不简单重复教材, 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书及主动思考问题上, 与教材形成一种既统一又区别的关系,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针对性。
3.实施改革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较大, 学生平时到课差, 但期末考试成绩好照样也能过关。改革后更注重过程, 对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如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占20分、《思政课实践报告书》作业的完成占30分、期末考试只占50分。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 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现《基础》课“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功能。
当然, “万事开头难”。实施专题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项充满挑战的新生事物, 还有许多困难需要教师面对, 如专题设计是否科学, 专题间的逻辑承接是否严谨, 多人轮流授课模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辅导体系, 易造成上个专题遗留的问题在下一个专题中无法得到解决。另外,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才能克服, 如大班上课二、三百人, 师生之间互动和交流就很难完成。
总之, 实施《基础》课专题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缓解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贴近学生的思想,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基础》课成为大学生愿意上、乐于学、敢发言、善讨论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法律基础道德修养 篇8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 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 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 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境中,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和积极研讨等形式, 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法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仅强调教师的引导, 更强调学生的研讨。
二、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 对于教师来说, 关键在于典型案例的选取。案例必须真实典型、贴近学生生活, 又须具有时代性。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事实、有着矛盾和困境, 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 通过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 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佐证和否定什么, 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案例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求而定, 不必追求统一固定的模式。但一般来说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 选择适合的案例, 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举例, 案例在其中的运用决定着实施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 选用的案例必须典型、精致、简练、具体、真实、富有时代感。每个案例都要有其自身的实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如在《适应人生新阶段》的教学中,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选取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新生致词, 让学生明白走进大学不是终点, 只是新的起点。从而尽快融入大学环境, 自觉培养各种技能, 完善知识这才是进大学的本意;另外, 选取了“千里寄脏衣”除了引以为戒的共鸣外, 更多的是让学生探讨如何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在第四章《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的教学中, 关于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笔者选择了原南昌市委常委、南昌县委书记汤成奇, 政绩变“劣迹”经济能手成“祸首”案和“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来做比较分析, 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的人生目的不同, 人生的意义和结果会大相径庭。错误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陷人万劫不复的境地;高尚的人生目的会使人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这样, 学生既能从先进人物身上看到积极进步的榜样, 又能从的错误中引发思考, 引起警醒。生活是真实的, 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应由自己选择。因为这些案例是学生熟悉的人物, 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从而能实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的课堂教学目标。
第二, 以多种方式展示案例, 分析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展示案例, 既可以在讲授知识之前, 也可以放在讲授知识之后。不同的案例有不同的展示方式:可用语言描述或以视频、录相、录音, 也可让学生表演案例。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 视频展示案例效果最佳。如在讲述第二章《培养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安排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建国大业》《胜利了, 中国》《祖国万岁》等, 同时要求上交观后感, 把视觉上的感受和心灵的震撼用文字表述出来强化了教学目标。在课堂讲授过程中, 再联系当今的国际局势, 分析问题, 明确责任,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和平年代里如何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第三, 教师总结点评案例。在讨论中, 同学们提出的想法有的客观独到, 富有思想深度;有的思想认识偏激浅显。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点拨, 做好认真细致的总结, 让学生对案例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升华。同时让学生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启迪和提高。如在第六章《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中, 在讲解了职业道德的含义后, 让学生看马班邮路邮递员王顺友, 坚守崇高的职业道德的视频, 好多学生感动之余, 也表达重新调整就业择业观的思想。也可以在多媒体教室的大屏幕上展示了三幅生动的照片, 空白的地方有事件的简要介绍, 《记者拍骑车人摔跤与职业道德》。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是怎样的一件事情, 围绕案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谴责, 有人称赞, 还有处于两难境地, 教室里一片喧闹之声。在互不相让的情况下, 大家把目光投向老师, 似乎在期待一个裁决。这时候, 老师就要进行总结评述, 综合各方面的观点, 给出公正的评议, 同时还要摆出自己的观点倾向, 让学生在明确是非观念的前提下自己做选择。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实践证明, 案例教学在改进“基础”课教学效果,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面具有其特殊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学生对此门课程并不感兴趣, 很大一部分学生迫于考勤、期末考核等约束不得不到课堂, 但真正听课的人却很少。案例教学通过给学生介绍、展示其身边案例, 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和感性化, 使学生不再觉得课程和自己相疏离, 甚至毫无关系, 而是可以解答自己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相关的问题, 激发其学习“基础”课的热情与兴趣,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案例教学的过程, 就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 教师重在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 敢于质疑, 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 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理论、观点、方法, 分析、归纳、判断、推理, 透过现象发现和把握问题内在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所以这同时也就是一个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3.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体现教学相长
教师与学生的影响是相互的。案例教学通过师生针对实际问题的共同分析,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过程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 也有利于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同。案例分析中以案论理、启发思考、教学相长等特点, 综合了传统教育中讲授讲解、集体讨论、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的功能, 能够改变那种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单方面影响或教师与学生相脱离的状况, 也能够促使教师加强对理论的学习研究, 不断提高驾驭课堂、洞察对象、随机应变等能力及其他方面的教学艺术, 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也有较大的发展, 从而促进二者的交互影响,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最好的一种教学, 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 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 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而案例教学是这种寻找理论与实际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推导及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归纳、升华, 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桥梁。另一方面,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信任的关系和畅所欲言的思想交流, 既有利于教师联系社会实际开展教育活动, 也为联系学生的实际思想和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联系学生的实际思想和能力, 有利于教师的主观要求与学生的客观实际思想和能力相一致, 提高教师进行思想教育的素质和水平。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授课时数有限、全国使用统一教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如何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 体现本课程的实用性。消除学生已有的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理论脱离实际等逆反心理的现状, 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性, 在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而案例教学法便是其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雷继元.论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 2007, (35) :107.
[2]聂启元.也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J].教育与职业, 2007, (12) :109-110.
[3]阮星光, 王春茹.让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功效[J].江苏高教, 2007, (1) .
[4]杨克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动态系统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6) :199-200.
[5]钟铭佑, 周世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11) :19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篇9
一、基础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特点及其实际地位
根据当前的基础课教学和实践,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 基础课具有以下特点:
1.基础课不是专业课。专业课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而基础课是旨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由于专业课往往和学生的毕业和就业相关, 因而学生们往往把时间投入到专业课上。
2.基础课不是选修课。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课程, 具有任意性的特点, 在凑够学分的情况下, 选修课不及格不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学位的取得。基础课是所有的高校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因而为必修课。但在实践中基础课又具备选修课的特点, 因为基础课期末考核若不合格丝毫不影响学生毕业和学位的取得, 更何况各大高校也不会在基础课的考核上去为难学生, 考核时不会让很多学生不合格, 否则就表明了本校在基础课教学上的不作为, 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 也不利于学校的生存。
3.基础课不是学位课。所谓学位课是学生为获取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 它也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课程。在实践中很多学校还为学位课规定了一定的分数线。基础课由于不是专业课, 所以被排除在学位课之外, 而且在期末考评时只要60分就算合格。这样学生们为了取得学位, 宁愿把时间花在外语、计算机等各门和学位的取得有关的课程上, 也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基础课上。
4.基础课不是重点课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 基础课虽是第一门开设的课程, 然而在四门课程中, 地位是最低的, 课时是最少的, 师资是薄弱的。这种特点的形成一是和学校的学科建设有关, 二是和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有关。毕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比从事基础课研究更容易争取课题, 更容易出成果。
5.基础课不是考研课程。长期以来, 基础课不是考研课程,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等课程一直是考研政治课中的“宠儿”。在考研指挥棒的引导下, 基础课成为了“弃儿”。
基础课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基础课应置于很高的地位, 甚至是各科之首, 因为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1]另一方面, 因为基础课不是专业课、不是学位课、不是重点课程、不影响学生毕业和学位的取得、不是考研课, 基础课实际上在各大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要改变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 一是领导们应该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真正重视基础课;二是应将基础课作为学位课程和核心课程看待。学校应规定:凡是基础课期末或毕业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应该给予毕业和不授予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 有的学校搞基础课补考, 但这种补考往往流于形式且极不科学) , 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二、基础课教材的创新、不足与设想
基础课推出后, 好评如潮。既有编写基础课教材的专家教授自己对基础课教材进行评价, 也有不从事基础课教学的学者和在基础课一线从事教学的老师对基础课教材予以赞扬。然而对基础课进行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才是科学的评价。
笔者认为, 基础课教材既有创新也有不足。
(一) 从创新来看:基础课教材最大的创新在于强调了道德和法律的融合
以前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给人的感觉是“法律的归法律, 道德的归道德”。从事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可能是从事法学专业课教学的老师, 他们对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并不擅长;而从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老师则没有进行过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甚至对法律一无所知。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从事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夸大法律的作用, 从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老师更重视对人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化。基础课教材将法律和道德融为一体, 强调两者不能偏废。这样的设计显然和我国提出的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相符。
(二) 从不足来看:在两课变成一课后, 能否达到基础课教材设计的目的让人忧虑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两课合并为一课后, 课时大幅度减少, 而教学难度却大幅度增加, 教学环境未改变或难以一时改变, 而大学生对法律的无知时有显现。从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来看, 大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 思想是健康的, 但这并不能掩盖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匮乏甚至无知。一方面, 很多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 不知道如何审查聘用合同, 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北大安然杀人案等。
如何尽可能地弥补基础课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切实提高基础课的地位;二是不能因为教材变“薄”了就大幅度削减基础课的课时;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笔者认为, 对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取舍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 符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大学的特点的原则。
大学生在身心发展上不同于中小学生, 大学环境也不同于中小学学习的环境, 所以, 教材内容应该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多调查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2. 符合大学生就业需要的原则。
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也是目前经济危机的条件下政府和各大高校最头疼的问题。就业时最先用上的无疑是劳动法和合同法一类的职业法律, 所以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法律部分的内容不应该因为两课的合并而削弱。
3. 兼顾学习内容的延续性原则。
由于在小学和高中都开设了德育课程, 所以笔者认为在大学阶段重复性的德育内容不应该占据主要教学内容, 否则就意味着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4.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内容庞杂, 涉及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等, 所以有的内容无须详细讲述, 可以让别的专业课程来加以解决。如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完全可以由中国近现代纲要课去讲授, 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就没有必要讲述基础课中涉及的法律知识。
三、基础课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对基础课教学的研究
目前在很多高校, 基础课教学资源十分匮乏, 现有的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表现在:
1.教学资料严重不足, 教师们往往只有教科书, 其他的辅助性的资料包括相关书籍、音像资料几乎没有。
2.缺乏复合型教师。讲授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往往是以前带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法学专业课的教师, 即使有高职称的教师也往往专注于行政工作或热衷于论文。
3.缺乏相互交流。现有的教师由于各种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 几乎没有集体备课, 不能共同提高基础课教学的效果。
目前, 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有条件的配以多媒体教学, 采用了探讨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但实践性教学相当缺乏, 第二课堂远未开辟, 多媒体教学也无法普及, 现实的授课模式中普遍存在大班授课, 效果不佳。
在基础课的教学研究方面, 已经出了不少“成果”。然而这些成果很多是纸上谈兵、相互抄袭和重复, 理论和实际脱节严重, 无法应用到基础课教学的实践中, 只能用来充作科研成果、评职称或评奖之用。
鉴于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在基础课教学资源的整合上, 一是要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二是在现有两课合为一课的情况下, 配备专职的基础课教师而不是兼职教师, 否则基础课就会成为某些教师的业余活动;三是应发挥现有教师的智慧, 坚持集体备课并真正落实以老带新和相互听课制度。在基础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 采用演讲式、辩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尽量采取小班教学。三是应该开辟第二课堂, 让学生能主动接触社会, 摆脱理论和实践、理想和现实相互脱节的情况, 同时加强对实践课的理论研究。在基础课的教学研究上, 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各个院校自己的实际情况, 提出可行的基础课教改方案。
四、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方式的反思
现行基础课考核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偏重甚至完全只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忽视对学生日常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操守和法律意识及法律实践的考察。这种方式带来的结果是: (1) 导致理论与实践分离、学生知行脱节, 无法达到开设基础课的目的; (2) 削弱了基础课考核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3) 挫伤了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高的原因很复杂, 笔者感觉也很难从根本上去解决。但我们可以提出改革考核方式的思路, 以便能指导基础课考核。笔者认为, 基础课改革基础课考核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加强对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 改变漠视基础课的观念, 把基础课置于学历课程或核心课程的地位。如果不改变对基础课的偏见, 无视基础课的重要性, 便不可能真正改革基础课的考核方式。 (2) 在基础课的考核中, 应做到理论考核和行为考核并重。
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环境的优化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 基础课教学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对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基础课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2]因此我们必须优化基础课的教学环境。这里基础课的教学环境指的是学校环境。目前基础课教学的学校环境总体较好,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学术腐败、权钱交易等, 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 从培养国家接班人、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的高度去优化基础课教学的环境, 要求教职工合理合法履行好自己职责,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给学生起到积极的行为示范作用, 削弱社会行为失范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法律基础道德修养 篇10
一 感悟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基础”课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准确把握前进的方向, 找准时代脉搏和人生坐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和可靠接班人。大纲指出:“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 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 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一门基础性理论课。
依据上述要求, 教学过程要深入浅出, 融入实际, 融入生活, 融入学生, 使之生活化, 案例化, 让学生感到仿佛就是说的自己, 急于知道, 需要明白。例如, 发生在大学校园的杀人悲剧:2013年4月1日,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洋喝了宿舍饮水机里的水中毒, 经抢救无效于两周后去世, 实施投毒的犯罪行为人竟是黄洋同寝室的室友林某;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2004年2月13日至15日晚杀死4个同学后出逃, 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1994年, 清华大学女生朱令曾两次被人下毒造成铊中毒而终生残疾, 凶手至今仍未查明。再如, 每年频现的大学生自杀事件, 令人痛心。对此, 成长中的大学生真的应该思考点什么?“基础”课教师又该做何思考?尽管事发后人们着急给当事人扣上一个人格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标签, 以降低自己心里的惶恐。武警总医院史宇如是说:“作为心理医生我宁愿相信林某和马加爵等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 存在严重的性格缺陷, 一个小小的室友关系的一念之差断送了别人的性命, 同样也要了自己的命。”然而, 事实说明, 只有高智商没有高情商的大学生, 多是存在缺陷的半成品, 急需做人修养方面的指导。
二 凸显课程内容的价值性
“基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 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内容要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把这些看上去高大远的东西具体化、生活化、学生化, 把教材变成人生导师、良师益友, 既要重视知识性、真理性, 又要重视应用性、价值性, 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及其方法论自觉付诸人生实践, 引导他们向“善”向“美”。
“真理性”就是教材的知识内容。“高校目前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都具有真理性或科学性, 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方面普遍规律的学说。”“基础”课教学必须突出“真理性”, 把知识教授到位, 通过真理性让学生从中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以指导人生, 信其道践其行。
“价值性”就是有用性, 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理论都是有价值、具有有用性的, 问题在于教师要把知识理论的有用性阐述明白, 让学生感到“基础”课是满足大学生需要、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 实实在在, 并且随时随地可以使用它。如“社会公德”: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五句话二十个字, 字面上都是“我在做”, 实际上“我在做”中我也得到了很多,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教学要在“我为他”中找出“我也为我”, 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大家知道, 当我们控制自己的言行与社会规则以及道德约束尽量保持一致成为一个‘好人’时, 就会有效避免很多伤害, 遵纪守法就会平安无事, 违反法纪和道德都将遭到惩罚。”明白了这个理, 做有道德的人就成为一种自觉自愿。
1 交往关系
这包括大学生与国家、与社会、与家庭、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关系”是人存在的根本, 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 人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各种需要、接纳自己、喜欢别人的。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谐, 个人的生存成长就顺利, 心里愿望就得到满足, 这种满足感又促使个人更加努力, 心态更加积极, 更加阳光, 关系更加和谐。反之愿望就受挫折、需要就被剥夺, 产生失落感, 会孤独、冷漠、甚至失败。“基础”课教学要指导大学生个体交往的方法、社会交往的方法、网络交往的方法, 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与国家、与社会、与家庭、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 确立公民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友善意识、进取意识, 追求人际关系和谐, 心理健康阳光, 德智体全面发展。例如宿舍室友关系, 首先态度上要重视, 复旦大学的林某和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就是因为宿舍关系而引发了大问题。其次要悦纳自己, 宽以待人。第三要以责人之心责己。第四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记住一句话: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2 优化自我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 大学生需要打造优质的自我, 以优质的自我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基础”课要指导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具有开拓的视野, 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胸怀, 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 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注重修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要脚踏实地、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真正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3 和谐相处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 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素养, 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与人与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决定了这个群体能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站在时代前例, 引领时代发展。和谐相处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互惠互利、彼此促进、共同生存的状态, 其基本准则是:“修身, 加强自我修养, 内心快乐充实, 懂得包容和自律;爱心, 爱身边的人, 爱生活, 爱自然环境;行为, 行动起来, 从小事做起, 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与人与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自己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环境。
4 遵守底线
“基础”课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基本底线, 让他们清楚做人必须守住这个底线, 这就是遵纪守法。要帮助大学生明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每个组织、每个个人的活动都必须依据法纪准绳, 在法纪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自觉做到明纪、知法、守法、用法。
5 四有目标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基础”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学过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感受“四有”的价值性, 引导学生认识“四有”是优秀人才的标准, 在当代青年人中, 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谁就是人才, 谁就会有所作为。
三 探索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依据“基础”课课程性质和教学特点, 实行“互动教学”模式———即”讲授、问题、研讨、结果”, 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讲授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就是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就是教师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基础”课是教授知识、传播文明、启迪心灵智慧、追求幸福人生的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只有教师高水平的教学, 才能有学生高水平的学习, 加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它不是头脑自生的, 而是靠学习得来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都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 尤其针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和社会功利化倾向的冲击, 教学必须把真理性教深教透, 把价值性挖掘凸显,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用丰富知识美化心理, 用良好道德善待人生, 用法制精神保障事业, 用友好心态友好他人, 用优秀能力奉献社会。”使“基础”课教学成为最具时代性、最具感染力、最具魅力的课程。
2 问题
“问题”是学好“基础”课的关键环节, 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相关社会热点、生活中自己和他人的困惑等提出疑问, 通过疑问和释问、思考讨论, 激发学习动机和欲望。掌握、深化、升华知识理论, 实现“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操作过程包括教师课前准备, 主要是有关资料和预设问题准备。学生课前准备, 主要是预习课文和提出问题准备。课堂实施, 主要是整理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点拨观点, 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达到知识理论理解的深化和升华。
3 研讨
组织“基础”课学习研讨会, 针对学习中的社会热点、知识理论、实际应用等问题, 通过讨论和交流, 达成观点碰撞、融会贯通、理解升华。研讨会以班级为单位, 也可以年级为单位, 可以邀请教师和专家举办讲座, 一般每学期举行一到两次, 期中一次期末一次为宜。通过研讨让学生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社会现状、政策规定等, 开拓眼界, 了解前沿动态, 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启迪他们的科研智慧。
4 结果
由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最终都会形成一个结果。“基础”课教学结果的评价尤其需要科学、合理、有效。基本原则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 按照科学的标准, 对教学过程及结果给予价值判断。我们实行的是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行为的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案。课本知识理论考试为“学得好”, 满分为70分;实践行为考试为“做得好”, 满分为30分, 包括提升自己、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三个板块。每个板块满分都为10分, 每个板块都分为5个等级记分, 优秀10分, 良好8分, 中游6分, 一般4分, 较差0分。每个板块都分为5个等级, 0次为较差, 1次为一般, 2次为中游, 3次4次为良好, 5次以上为优秀, 记录记分由学生自己、班委会、学生会实时跟踪完成。
参考文献
[1]谢仁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真理性与价值性问题研究[J].理论观察, 2013 (5) :138.
[2]史宇.小情绪大问题[J].大众健康, 2013 (6) :78.
法律基础道德修养 篇11
关键词:教学目标;困局;破解之道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337—02
一、法律部分教学的困局及形成的原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①是作为“两课”的内容之一,在高校中广泛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水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教学计划编制和日常教学工作中,也给予这门课程充足的学时,在依法治国的宏大背景下,学生对开设这门课不仅有很多期许,而且普遍怀有饱满的热情和美好的憧憬。这门课程在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环境,其实践教学效果理应是很好的,然而在我近几年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存在着难解的困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教学面临的困局是,老师感觉很多法律上的专业知识不能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比较系统全面地给学生进行讲授,而学生反过来又普遍反映对很多法律概念都是似是而非,不得要领,并且感觉实际学习法律和最初对法律的幻想之间反差很大,甚至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对课本中堆积如山的概念心生畏惧,进而出现厌学情绪。即便是老师会找一些生动的案例,来改善学习气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普遍感觉不能学以致用,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有限。上述困局如果用一句话进行准确地概括,就是:讲深学生接受不了,讲浅学生又什么都没有掌握,其实质就是课程设置的目标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脱离和背弃。
面对这些问题,有的教师说因为这门课程本身的内容太多了,进而建议压缩这门课程的内容。有的教师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应该多运用案例法教学。案例教学可能会提高课堂听课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能动性,但对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却于事无补。有的教师干脆建议,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开设这门课,既然是深也深不了,浅了没意义,那么本身就不该开。
依笔者看来,这些提法都没有抓住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困局形成的核心因素,即对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认识上的偏差。正是因为认识上的迷失,过多地关注于法律的“专业”和纯粹,过分地注重向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灌输专业的法律知识,才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上的困境。
二、法律部分教学到底为了什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设法律部分教学的目标是不是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答案显然不是,这是因为:
1.不符合现代社会专业分工的原则和趋势。如果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去学习掌握专业法律知识,命题的本身就是个悖论。作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将来安身立命依赖于其所掌握的非法律的专业知识,而非这些专业的法律知识。让一个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去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大量专业的法律知识,也不符合现代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大潮流。反之让一个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拥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具有一种开放性的视野,则是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宽基础的要求的,特别是在依法治国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确立为中国的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下,则显得更为必要。
2.速成为法律专业人士也无实现的可能性。在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每一个简短的一章,都是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每一章尽管都非常精简,但有关这门部门法的重要概念却一个不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随便翻一页,在其上能找到几十个专业的法律概念的情形,可谓比比皆是。正是这些概念堆砌成了法学这座宏伟的大厦,也正是这些专业概念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每一章,所体现的一门部门法,让一个专业的法律学生,在本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去花至少一个学期的几十个学时去学习,也甚感吃力,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一般给的课时也就两个,多则三四个,想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去学习掌握专业法律知识毫无可能。
3.培养非法律专业人士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在推动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中,我们不仅仅只关注那些少数的法律专业人士,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民主法治的基础——那些非法律专业人士,即普通大众的法律认知水平。法律即规则,在一个都不讲规则的基本社会氛围中,即便是法律人如何身体力行,都是杯水车薪,都是大海中的孤舟。任凭法律人如何努力,如何依法行事,法律运作的程序和输出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和普遍的遵守,依法治国都将成为一句口号。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开设,在针对非专业的人士传播法律知识,开启民主法治意识方面,自然功莫大焉。中国的法治化进程是不可以单独地依赖于少数的专业人士,就可以完成的,这个结论也是经得起理论论证的,也是中国近三十年来开启法治进程的实践证明的。依法治国是一个事关全民的系统工程,在一个长期封建、法治传统严重缺失和匮乏的国度里,它成败的关键更依赖于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非法律专业人士法律意识的提高,任何试图简单地通过颁布法律构建法律体系、培养专业法律人士和完善司法系统的做法,只会把法治的大厦建立在流沙之上。
三、法律部分教学困局的解决之道
从这个层面上看去,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基点非常清晰,它在于法律意识,而非法律的专业知识。个中道理也不难理解,现代人都离不开电视,而每个人要要学会开电视、关电视和调换频道等简单而又基本的操作,但每个人无需要学会修理电视,更无必要学会制造电视,我们只需要知道电视机运行的简单机理,而不把它当成一个可以把整个世界装进去的怪物一样即可。
也就是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的目标不是要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的法律知识,更不是要让他们将来能够处理具体的法律问题。法律部分教学目的是通过这些法律现象,使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对于当前有关法治的热点问题,有比一般大众更深刻正确的认识和法律意识,从而能自觉地融入到现有中国法治化的历史洪流中去。只有这样,法律教学目的才是适当的和可行的,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面临的困局才可一扫而空。
可能会有人会建议,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去学习掌握系统的专业法律知识,而去掌握一些简单的法律概念,这显然是不可行的。首先,法学是系统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知识毫无用处。其次,既便准确掌握几个法律概念,有时也并非易事。法律的概念尽管来自实践,但既然法律非为一人一事所设之法,而要使法律对于万事万物都具有普适性,那么这些概念就必然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
如果能在认识上不出现偏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进行如下改革:
1.改革教材。教材的编写既然是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那么就要放弃目前教授专业法律知识的做法,在教材中充斥着大量的法律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一方面会增加学习的难度,而且也没有学习的必要和可能。既然充斥原有版本的大量法律概念,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根本不可能掌握,留其何益?修订后教材的主要篇幅应该是经典案例和诱导学生开展讨论,通过具体案例和讨论,重点让学生体会法治的必要性和精髓、了解法治运作的基本程序和架构、明白现代社会公民的守法意识和规则观念必要性和重要性等这些宏观性的智识,而不要让学生陷入到专业知识的浩淼烟海之中。至于在此为什么要强调改变教材,而不去主张任课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是因为任课教师在传统教材的架构下,其上课所举案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法律知识,讲授案例只不过是变换了形式而已。而修订后教材中的案例,已经不是将教学目的局限于具体的法律专业知识之中,而是跳出来,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宏观上对法律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2.教学重心的改变。在教材修订的前提下,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老师教学的重心也要随之转移,教学的重心要放在关涉法治方面的更宏观的问题上面,而不是教育学生如何掌握具体的法律知识并加以运用。比如老师运用闻名全国赵作海的案例教学,重点要放在让学生去理解刑法上“疑罪从无”原则的在人类历史上进步意义,让学生去理解法律程序对保护每个人权益的重要性。显然如果给专业学生教学,就要深入地多,除了交代这些宏观上的背景知識之外,教学的重心显然是让学生掌握该案件中具体办案人员在哪些地方违反了中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这些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和重心的转换,对于老师来讲,无需再为如何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而苦恼;对于学生来讲,在抛去专业法律知识的苦恼之外,可以对法治及其运作有了相对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当前法律部分教学中遇到的困局自然而然地被破解了。
参考文献:
[1]陈大文.法律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
[2]易虹,张国轩.法律概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5.
[3]王学俭.法律基础[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02:8.
[4]毛昭辉.公共管理法律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法律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
[6]巩献田.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7]杨丽娟.关于《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后的教学思考[J].教育与现代化,2006,(4).
[8]李清伟.法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法律基础道德修养 篇12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大一新生,这些刚刚迈入成人大门的学子,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引导性。为此,我们更应该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正面价值取向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自身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一点看法和进行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面临的现状
客观来讲,高职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偏低,理论学习的基础较差。这在课堂学习中往往表现为缺乏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容易滋长厌学情绪;在生活中常常觉得迷惘、无聊、无所事事。此外,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理论够用”原则,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他们对实践类课程更感兴趣,对理论教学课程缺乏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的主动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设的宗旨是为了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课程内容理论性、政策性较强,跟不上时政动态及学生思想动向的变化,学生对这种枯燥的理论宣讲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热情,课堂参与度较低。
与此同时,当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各种观点和认知的冲击,高职学生也有许多新的困惑、迷茫和压力需要疏导和解决。为了能坚守主流思想意识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更应该要加强理论观点和现实生活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问题,引导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笔者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期实现本门课程的教育引导作用。
(一)内容有机整合,实施模块教学
笔者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括绪论在内的九个章节组成五个专题模块进行教学,每一个模块都有统一的教学目标,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和引导。
第一模块是以绪论为主要内容,主题是“走进大学”,帮助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认识大学,学会适应大学新环境,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状态。
第二模块以第一章和第三章为主要内容,主题是“理想与人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找到大学的奋斗目标,并懂得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有机的结合,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模块以第四章和第五章为主要内容,主题是“社会道德”,让学生加强对道德的认知,注重对道德的践行。
第四模块以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为主要内容,主题是“法律与生活”,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树立法治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使法律权利,同时履行法律义务。
第五板块以第二章为主要内容,主题是“弘扬中国精神”,让学生明确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把自身修养的提升与爱国主义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弘扬有机结合起来。
(二)关注学生需求,加强案例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性较强,传统的理论说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需要加强案例教学的引入,以情动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讨论、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和讨论,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为学生实践所学知识提供有益的现实参考,从而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正如春雨润物无声一样,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润物无声的方式更加有实际的效果。为了加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增进师生间的互动,笔者在教学课堂开展“课前5分钟”的活动。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与主题模块相关的故事或者案例,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这样,学生会主动的参与进课堂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把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行为修养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三)知行合一,改革考核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的目标是希望广大学子在生活中去履行道德规范,遵守法律法规。所以,课程的考核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知识考核,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笔者对这门课程考核方式作了如下改革:
课程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的均值*50%+平时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平时的日常考勤、课堂活动的参与、五次个人作业和三次团队作业。这就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更强调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生活中的践行,从而实现知行合一。
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有健全的人格特征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希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将要肩负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法律基础道德修养】推荐阅读: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5-15
法律基础课道德修养09-10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09-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06-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05-15
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作业06-0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方法09-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11-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总结08-2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计划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