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

2024-06-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共8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 篇1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二节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第三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节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珍惜大学时代的美好时光,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他们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及学习方法,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大学生活新特点;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成才目标与崭新形象 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辩论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注重师生交流和互动。同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释疑解惑,讲解本章的重点和要点。

经历了军训,你们辛苦了,首先热烈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很荣幸在你们初入大学时,我能担任你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老师。我希望我们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而是可以成为良师益友,在大学校园里共同成长。那么 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三个问题:即这门课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以及怎样学好这门课程?

现在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几个例子,然后动脑筋思考一下这几个例子到底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

案例一: 西方: 一学生到德国留学,想留在德国工作,却在择业时屡屡受挫,于是,愤然将有关企业以“歧视行为”告上法庭,法庭的调查显示,该生在留学期间有3次乘坐公车的逃票记录,而德国的逃票查获率为十万分之一,这位学生不但败诉,而且不可能再在德国找到工作。在多数西方国家,每个人或企业都有一个伴随其终身的社会诚信号码(相当于信用身份证),个人和企业的所有信用表现,都会永远记录在账号下。所有账号都纳入公共信用诚信管理数据库,失信一旦被数据库记录,就会留下终生难以抹去的污点,要在个人就业、住房贷款、办理保险、使用水电气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付出十分沉重的代价。问题:你对这些大学毕业生的言行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当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感觉自己与社会需求之间有差距吗?

案例二: 苏州某外贸集团公司总经理反映,他们公司分来一批大学生,到各个部门工作后,有一天总经理发现有位大学生在上班时看小说。总经理问道:“某同志,你今天没事做吗?”这位刚来的大学生回答道:“是,今天我没事,科长这几天一直没分配任务给我,所以我一直没事做。”总经理思索了一下说:“好,我现在分配你去做一件事,请你到郊区去看仓库。”于是这位学经济的大学生被调去看仓库。还有一位大学生被分配到办公室工作,值班时有位副市长打来电话说要找总经理,接电话的回答很干脆利落:“总经理不在,你下次再打。”啪,电话挂了,没等对方把话说完,也没有问对方是谁,有什么事,我能不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总经理很有感慨地说:“我总觉得现在的大学生身上缺少点什么,他们缺少的不是专业知识水平,而是缺少?(缺少做人的知识!)从这些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求职时,要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修养和学识缺一不可。因此,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应该是首先学会做人。而这件事也给我们在座的每位大学生提了个醒,那就是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到面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同学们在注重调整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把握好处事分寸,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子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需求。

光靠科学和技术,不能把人类带向幸福与高尚的生活,人类有理由将崇高的道德准则的发现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爱因斯坦

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就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可以说,他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同学们刚刚踏进大学校门之后,我们便开设了这门课程。那么这门课程都包括什么呢?请打开课本的目录部分,了解一下思修课程内容的逻辑结构:绪论部分主要是为了让你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开设的适应教育;第一部分(1-3章)是思想教育,第二部分(4-5)道德教育;第三部分(6-8)法治观教育,最后是结束语。提示我们做“四有新人”,主要内容包括:一条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方面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三部分内容—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观教育;五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行,那大学时光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旅途。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历经各类升学考试,击败众多对手我们终于迈进了大学校门。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大学? 还记得这些耳熟能详的话吗? 高中老师说:你们现在好好努力,多用点功,将来只要考上大学那就轻松啦,到时候你们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人会管你!

家长说:等你考上大学了,你想我管你还懒得管你呢!好好学习,等你考上大学了,我给你买电脑,带你出去旅游,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

自己说:等我考上大学了,就一定要好好玩个痛快,我一定要考的远远的,让他们再也管不了我。在大学我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轻松的学习,愉快的生活。

老生的话:大学是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魔鬼地域。大学对于善于自主学习的人来说是天堂,对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人来说是地狱。

老师的话:大学是个舞台,只要你愿意努力,你一定能在这里上演一出让所有人(包括你自己)感动的精彩。但大学也是现实的,如果你不肯付出,你将一事无成!大学就是一边是风景,一边是悬崖的山路。

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学呢?

教师总结。大学是智慧的象征,是精神的家园,是令人向往和憧憬的圣地.从高中走进大学,就如同沿着小溪和江河驶进了大海.“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大学知识海洋里,学生可以尽情地遨游,充分的展现。在大学,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青年鱼贯而入,比肩而出.大学是一个舞台,给人展示的机会;大学是一面镜子,让自己认识自己;大学是一个超市,让人各取所需;大学是一个富矿,等待人们去开采.大学生活里,我们面临大学人生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一)大学的内涵

①实施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②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

③培养有修养的公民,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大学给予人们知识.在大学里人们不仅能开阔视野,提高个人文化修养,也能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大学阶段良好的知识基础将使人受益终身.大学培养人们的能力.大学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视角和方法,大学为人们全面,深入地认识社会和自然提供了条件.(二)大学生活的显著变化

同学们都期待有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为之制订了大学规划,在实现规划目标前,我们还需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活有那些特点。思考: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有什么不同?

对大学新生来说,大学不仅拥有大师、大楼和大气,而且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学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

◆学习目的:由应试转变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内容:由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变到——专业知识的学习。

◆学习方式:要我学——我要学,学会自学,学会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变化一:大学学习内容广、课程多、难度大

在中学时期,不少同学养成了依赖老师,只会记忆和背诵的学习习惯。而大学老师则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自己安排,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不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倡生动活泼的学习,提倡勤于思考。

在中学阶段,老师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而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三十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多,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学习内容不仅限于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大学生要从形成各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发展个人的专长和志趣、培养高尚情操出发,不仅学习规定的教材,还需涉猎大量参考书和资料文献。此外,大学的课程有必修课、选修课之分。因此,不管是在课程类别上还是课程数量上,大学学习任务都是很重的。

2、生活环境的变化。现在,同学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住同一个房间,共同起居,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一些不同,会有步调不一致的时候。大学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每个同学的日常生活要自己照顾。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要认识更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朋友,这样的生活对于在父母身边生活了十几年的他们来说,有一些新鲜,有一些好奇,更有一些迷茫。

【案例】黄洋,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耳鼻喉科专业。1985年出生,四川自贡荣县人。2013年他通过考试考取了博士。黄洋同学因喝饮水机里的被投放有毒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的水,经抢救无效,于2013年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点评】室友投毒绝不是一时兴起,肯定是矛盾的日积月累。寝室关系的好坏决定你大学阶段是否过的舒心惬意,甚至决定你大学阶段的人身安全。面对这些变化我们该怎么办?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2)生活习惯服从集体生活(3)生活消费要学会节制。措施:(1)自主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重建自己的归属感和友谊范围。(2)学会关心体谅他人,获得更多的友谊。(3)待人宽厚,严于律己。

3、社会活动的变化。

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因为大学更注重能力的培养锻炼。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上课是学习,下课也一样是学习。这也是众多的社团组织参加人数很多的原因。

说一说:进入大学各种社团、协会、学生会组织增多,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参加社会活动机会增加。我们该如何安排?

措施: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时间、精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

大学生活给大学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要求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升适应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三)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高职大学生独立要自信、自律、自立、自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进入大学就意味着开始逐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为了给自己的人生理想夯实基础,需要摆脱依赖等待和犹豫,培养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2、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要求同学们遇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智的选择,致力于求真求善,向上向善,善作善为。

3、虚心求教、细心体察。人云:“三人行,必有吾师。”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就拿一个班集体来说,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擅长绘画,有的写得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健将,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有歌唱家的天赋„„多向这些同学学习,不就可以使你这置身于万顷绿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

4、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说,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不要拒绝生活这个老师,就算这个老师很严厉。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把握大学生活规律,积极设计并适应大学生活。

尽快适应环境变化:接受现实,发展自我。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提高交往能力,优化人际关系。设计新形象、学会自我管理。

人格上——自立 生活上——自理 学习上——自觉 管理上——自治 思想上——自育

树立正确的:时间观、阅读观、娱乐观、消费观。

二、更新学习理念

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

——英 怀特海

1、自主学习的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就是不把自己视为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地、主动地投人到学习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而是结合专业需要,主动阅读本学科的专业书籍和学术期刊,以尽可能广泛地探求并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再次,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还要求同学们主动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在遇到难题或者有困惑时,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最后,自主学习还要求同学们主动地为自己的学习制定计划和目标,时刻督促自己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

2、全面学习的理念

什么是全面学习?既重视自然科学学习,又重视人文科学的学习;既重视知识的学习,又重视能力的学习;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既重视知识传承的学习,又重视知识创新的学习。

如何开展全面学习?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统一传授与自身的选择及消化吸收相结合。

总之,全面学习包含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个方面的内容。◆学会求知,是指学会掌握终身学习的工具,学会收集、处理、选择、管理信息,掌握应用知识的方法,培养探索求知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精神。

◆学会做事,是指在学习工作中,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本领,为适应环境变化打下基础。

◆学会共处,是指学会了解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关心、分享和合作;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化解矛盾,培养参与和合作精神。

◆学会做人,是指会按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为人处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3、创新学习的理念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普西(美国哈佛大学校长)

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我国传统学习理论是继承性学习为主,而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强调学习和创新。就是要求学习不再停留在学习传统知识,而是在学习多方面知识的基础上,重在学习创新。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能够转化为创造的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创造和培养创造者,只有能够有效地推动由学习向创造转化的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而教育者的崇高使命,是帮助学生的主体力量超过老师,超过前人,这是师德的核心、人类教育意志的精髓。提问:如何开展创新学习?

【案例】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凭借直觉和观感,曾经作出过这样的结论:“物体的下落速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越重物体下落速度越快。”这在当时是权威论断。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关于自由落体实验,伽利略做了大量的实验,他站在斜塔上面让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从塔顶上落下来,并测定下落时间有多少差别。结果发现,各种物体都是同时落地,而不分先后。也就是说,下落运动与物体的具体特征并无关系。无论木制球或铁制球,如果同时从塔上开始下落,它们将同时到达地面。伽利略通过反复的实验,认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点评】创新始于质疑。如果伽利略没有质疑权威论断的勇气和精神,就没有自由落体定律。

质疑是创新学习的起点;要善于继承;要精于发展。

4、合作学习理念 独学则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学习既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潜心苦学,也需要相互交流、沟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同学们要在学业上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要在合作中注重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

5、终身学习的理念

庄子所言“吾生有涯,学也无涯”

我们进入十倍速度的学习理念的时代。电话从发明到1000万用户。用了30年;inter网发展到1000万用户,只用了3年。现在有手指文化,大拇指经济的说法。这一切都说明我们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对任何人来说,仅凭已有的知识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期间就要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并不是告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确立成才目标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当今社会,人才竞争加剧,工作压力增大,没有健康的身体不仅很难胜任繁重的学习和工作,而且也很难有舒畅的心情全身心投人学习和工作。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体格的健壮,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人际交流、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心情的舒畅、心理的健康,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富有生机和活力。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对于德、智、体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它可以通过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将善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它可以调剂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它可以舒缓人的心情,使人心情舒畅,从而有助于健康身体的维持。作为新时代的人才,应该善于发现美、认识美、爱好美并且创造美。能够辨别是非美丑,好善恶恶,同时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美的要求。

想一想:你的目标?你属于哪一类人?你想要成为哪一类人? 课堂讨论:大学生应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案例】一个老木匠的故事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点评】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生活是自己创造的。第二节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p7 思想道德和法律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案例】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辆面包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看到以后,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点评】小悦悦事件触动了国人的神经,引发了国人对道德的思考。一方面我们在谴责国人社会道德滑坡,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反思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p8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第三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第四节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p12

一、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摆正德与才的位置,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1、学好科学理论。

2、掌握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

4、坚持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完善自我。大学时光是为人生成长进步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同学们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提高思想境界和修养,加强人文底蕴,做一名有涵养的学生,为将来成功地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

1.大学新生应如何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2.你的目标是什么?打算怎样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 篇2

一、情感教育法在高职“基础”课中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 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 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1) 这段话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面对不少高职生没有认识到“基础”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上这门课合班上课比较普遍的现实, 对教师能力和教学方法是更严峻的考验。采用情感教育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改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实质性缺位的状况。

首先, 情感教育法可以协调师生关系。人是感情动物, 总是按照一定的情感方式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基础”课中, 教师和学生构成一对矛盾主体, 学生只有在和谐的关系中会主动接受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少高职学生接受知识过程, 很多时候就是接受教师的过程。老师通过真实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来提高学生对知识认知和对道德的认同。

其次, 情感教育法有利于感化学生。虽然有些高职生学习习惯不太好, 但是多数学生思想很单纯。当老师在语言和行动上表达出对他们的爱、对社会的爱、对教育的爱等真挚情感, 推心置腹与他们进行沟通时, 他们更容易被感染和感化, 会更加积极主动投入课堂。教师只有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情感才能感化学生, 他们对老师产生信任感, 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反之, 老师对学生缺乏感情, 特别是态度冷漠时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情感教育法的最大的作用师生双方积极投入情感, 学生主动性增强, 课堂气氛活跃, 在双方的努力下, 提高本课程的实效。

二、情感教育法在高职“基础”课中具体方式方法的运用

下面以“基础”课绪论为例阐述情感教育法中具体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一) 绪论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的教学设计

教学导入成都女孩上大学遭父亲反对 (2)

课堂互动:如何看待玲玲的父亲及其观点?

案例教学:中学校长的一封信 (3)

课堂互动:从这封信中领悟到了什么?

案例教学:我校大一学生患焦虑症 (4)

调查讨论:这位同学带给各位的思考?用最恰当的字眼描绘入学以来的心情。

调查讨论:用最恰当的字眼描绘入学以来的心情。

讲授:正确认识自我;大学是什么;上大学学什么, 怎样学?

多媒体教学: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5)

课堂互动:在乔布斯的演讲中, 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讲授:大学是什么?大学里学什么?

多媒体教学:天堂的午餐 (6)

责任心课堂互动:谈感受

人际关系课堂互动:自己喜欢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原因?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讲授:怎么学?自主学、全面学、创新学

创新学:多媒体教学:国家创新元素 (鼠标现象) (7)

课堂讨论:我们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怎么办?

终身学

小结:大学阶段的生活适应起来并不难, 建议大家用良好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接受那些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 多关注那些能够掌控的事情。你将度过或许不是最幸福的, 但肯定是最怀念的一段大学时光。

课外作业:分班级辩论“大学生学习以专为主还是以博为主”时间地点定好邀请老师参加。

(二) 情感教育法在高职“基础”课中具体方法的运用

下面以“基础”课绪论为例阐述情感教育法中具体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讲授法。它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获得认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教师首先要投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和引导学生。在讲授“大学是什么”的时候, 系统介绍高职院校的特点的优势和特点, 从情感上明白是否成功不取决于上什么大学, 而是在大学怎么学的问题;在讲“上大学学习要求变化”中自主学习时, 要求他们自主系统的学习, 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学习专业类、哲学类、人文类的相关书籍。学生会积极主动的问哪些属于哲学类、人文类的书籍, 这时候就可以推荐和引导了。因为高职高专都是专科生, 会涉及到拿本科文凭的问题, 这时候可以给他们提供两种途径:一种是专升本, 一种是时间灵活、成本不高的途径是自考。讲一些关于自考的问题, 学生很感兴趣。从高职生自身角度出发的讲授, 更能引起其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互动式课堂提问。在问答中, 既活跃气氛, 又在情理交融中构建双方满意的课堂。成都女孩上大学遭父亲反对, 问:“你如何看待玲玲的父亲及其观点”?多数学生坚持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这种提问的方式, 就比直接问该不该读大学能够激起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自我认识中, 当问“你是什么, 不是什么?有什么, 没有什么?想要什么, 不想要什么?”的时候, 学生一片哗然。三个问题虽然能够从角色、资本、目标三个角度来回答的很少, 但通过问答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实际情况, 而且课堂气氛很活跃, 为因材施教创造了条件;讲到大学要学会与人相处时, 通过问答引导他们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既要相信别人, 又要保护自己;学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能换角度思考问题;要会倾听同时又能适当的展示自己。这种教育方式, 教师学生都投入情感, 身临其境, 学生会明白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不足而改进。

案例教学法。选择典型、真实、最好是能够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教学案例。这样既能提起学生兴趣又有现实意义。比如, 选了“中学校长的一封信”这个有广泛社会效应的案例。它能够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反思, 进而考虑本课程究竟有什么作用, 改变他们认为学“基础”课没意义的状况;本校同学的焦虑症案例把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困惑结合, 说明不适应大学阶段的生活带来的严重后果。

课堂讨论。在教学中, 一种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进来教学方式就是课堂讨论。讲到“认识自己和学什么”时, 让同学们展开激烈讨论。不少高职生的独立性都较强, 也比较自我, 总认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正确的。通过讨论提高了他们对课程的参与度, 改变了学生在课堂实质缺位的问题。老师在归纳总结的时候, 由于学生事先有思考更易于受到启发。

多媒体教学。对于有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基础”课而言, 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多媒体教学, 特别是播放一些视频资料更直观, 效果更好。比如“乔布斯的演讲”视频使学生去思考三个问题:第一, 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第二, 失败并不可怕, 机会给有准备的人;第三, 以良好的态度对待生活。学生看完后发表感叹:不浪费大学这三年时光;看完“天堂的午餐”, 部分学生流泪了。有的觉得自己对父母不够孝顺, 要转变对父母的态度, 通过努力使父母生活得好些;看“中国制造的鼠标现象《国情备忘录-创新元素》”后, 不少学生都很感慨, 爱国热情一下迸发, 这时候引导学生要有责任意识、创新意识。

三、情感教育法在高职“基础”课中要注意的问题

情感教育法固然很好, 但是在运用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

(一)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本”来思考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 确定一个以高职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为起点, 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全面目标。

教学设计要以高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高职生的特点和水平以及教师自身的能力作为依据。首先, 分析高职新生的特点和现状。教学设计从思想和生活各方面存在的困惑、迷茫以及矛盾入手, 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其次, 要设计轻松的学习环境, 使高职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最后, 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既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以及真正受教育的程度作为评价学生一项重要的指标。

(二) 情感教育法的具体教学方法要注意的问题

讲授法需要教师吃透理论, 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讲解。马克思曾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 (8) 只有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过硬, 讲解中只要做到情理并用, 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就会增加, 学习积极主动性会增强。

提问法中问题首先要有启发性、有明确的目标。要解决高职生思想认识和实际生活或者社会中某个现实问题,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思考。其次, 提问方式恰当。要尊重、信任学生, 杜绝以质问和怀疑的语气提问。最后不能忽略归纳总结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获得新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讨论法要注意:提前布置任务, 让学生充分准备, 以免出现讨论时无话可说的状态;讨论的内容要有吸引力;在学生讨论中遇到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引导;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对学生反思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起着积极作用。这种方法在情境交融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法要求选择的案例能反映社会和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引发他们对自身思考, 提高学习的兴趣。案例不能太复杂, 说明的道理不能太深奥。对于高职生而言, 必须是可以理解并能够引起其情感共鸣的案例, 才能围绕这个案例有能够开展讨论的内容, 学生的参与度才会高。

情感教育法是高职“基础”课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思想动态, 找到合适的“起点”, 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教师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 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学生。以帮助学生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 用讨论、案例、提问、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在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做到情理交融,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变目前一部分学生在课堂实质缺位的一种现状。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来提高本课程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2]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M].人民出版社, 1991.

[3]徐继存, 赵昌木.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5]黄志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合肥:合肥工业出版社, 2012.

[6]朱宗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 (7) .

[7]黄艺羡.情感激励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 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教学设计

作为教师,我们无论上哪门课,相信开篇都必须讲绪论篇。对于绪论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教师认识不到它的重要地位,干脆不讲或随便说几句题外话就转入了正文的讲解。其实一门课中最难讲的,最重要的,而且必须要讲好的就是绪论篇。因为绪论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绪论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这兴趣能否被调动起来,关键在教师。其二,绪论教学是教师能否被学生接纳、认可的试金石。绪论课一旦讲砸了是很难在以后的讲课中改变学生对教师的看法的。其三,绪论是教材的先导和灵魂。绪论课的讲解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云天雾海、海阔天空地随便乱扯一气,只要逗学生一笑就了事,它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教材内容的融会贯通和概括,每一部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各章节之间的逻辑结构和关系,以及准备采取的教学方法,学生需要做哪些方面的配合等。所有这些实质性的内容和要求都必须在绪论课上完成。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总之,绪论教学是教学工作中最难之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延续。许多大学生认为上大学了,主要是学习专业课,像思想品德课就没必要再学了。再加之在大学里这样的公共课一般都是采用几个班合班上大课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缺勤率是比较高的。怎么样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出勤率,这开篇教学最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调整逻辑结构,列举具体事例,增加延伸相关教学内容等,通过对学习该课程意义的讲解,首先,使学生产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其次,使学生明确自己角色的转换及努力的目标方向。最后,谈一下贯穿于全书中的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个安排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结构严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对具体的教学设计作一描述。

第一,问题导入,现象列举,意义拓展,方法研究。(教材第四节内容)

问题导入法是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通过问题导出现在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健康思想道德现象,紧接着申明目前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大学生成长,将来就业的重要意义,以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重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然后,告诉学生教师在讲解上的侧重点与以往品德课的不同,让学生有心理准备。我的导入问题是“你是如何看待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作为大学生再来学习这门课程有必要吗?”学生的回答基本有两种意见:其一,没必要再学了。因为到这个年龄他们的行为习惯基本已定型了,想改变不容易。其二,有必要学。因为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人的基本品德素质有时可能决定他(她)一生的命运。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列举了当前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旷课、上课说话、上课玩手机、不注意环境卫生、诚信缺失等。这些虽然都是些小问题,但可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由此导出我要讲的第一个重点问题: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讲授的方法。

关于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拓展,总结了四个要点:1. 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打好理论基础;摆正“德”与“才”的关系,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是对教材内容的概括)2. 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正像于丹教授在《庄子》心得中讲到的“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3.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道德修养的高低将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一名教师在网上写下了一篇“无知者无畏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无知者还无所畏”的文章,他告诫自己的学生,“学校可能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但社会的墙壁是坚硬的。今天你怎么对待自己,明天生活就将怎样对待你。”“文明细节,关乎成败”。 4. 对国家来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需要;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需要;是阶级统治的需要。这也是所有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政治目的所在。

在学习方法上教材讲得很清楚:1.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 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4. 注重知行统一。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教师讲授方法上,要让学生明白: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重在告诉学生“怎么做”,带有自发性、强制性;大学的思想政治课重在告诉学生“为什么”,带有自觉性。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重在进行理论的阐述。

第二,完成角色转换,明确目标任务。(教材第一、二节内容)

在完成学习这门课的动员及学习方法的讲解之后,接着就是帮助大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角色的转换,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对于刚入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要求方面,由中学时的逼着学、带着学到大学时的自主学习为主;二是社会活动方面,由中学时的不活动到大学时的社会活动增多。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他们的影响还不是太大,因为现在高中阶段许多学生都已经住校,自理能力都比较强,也适应了集体的生活。面对学习环境和要求的变化,许多大学生无所适从,丧失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这时候,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帮助和点拨,因此,大学阶段如何学习教师要放作重点来讲。按照教材的安排,首先,要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关键。因为只有观念的改变,才会有行动的改变。教师要就自主、全面、创新学习展开讲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其次,要继续中学时养成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作风。在社会活动方面,通过向学生介绍学校的校园社团组织,参加社团组织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鼓励他们积极加入社团组织,实现自我从“理论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状况、素质高低不但影响自己将来的发展,也决定着祖国的未来。因此,个人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先决条件。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努力使自己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两方面;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它包括对科学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把握;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它包括身体和心理素质两方面。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重要的是学会审美,用美的标准来修炼自己。通过以上种种努力,从而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全书的目的和任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启本课程的主线——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分析教材结构,明确教材主线,提出具体要求(第三节内容)

绪论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教材的概述,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初步的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原来两门课的合并,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大部分内容。具体到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即思想观(第一、二、三章)、道德观(第四、五、六章)和法制观(第七、八章)。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是由抽象到具体的,由理论到实践的。

贯穿于全书中的主线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这一问题需要讲清三个重点问题:一是基本概念“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为什么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首先,通过逐步扩展概念的方式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次,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两大意义。一个是它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从而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另外,它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贯穿于各章节中,因此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该教材的主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篇4

一、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在一场关于“网络技术是否促进人类道德发展”的辩论赛中,正方一辩陈词认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可以排除在现实世界中的财富、地位、相貌等因素,使人与人之间更亲近,更真实??”。反方一辩陈词认为:“网络的虚拟性、无控制性使人失去了现实世界的道德约束,所以网络上充斥着欺骗、暴力、黄色等信息,使人类的道德水平下降。” 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中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题思路:(1)从网络与人类道德水平角度分析双方的观点。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建构的网络世界成为人们重要的活动的场域,形成了虚拟社会。网络环境既给人们道德人格的塑造带来了积极作用,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在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的缺失。网络的开放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这里交融汇聚,使人们感觉到明显的文化差异与冲突,面对网络社会的各种思潮、价值标准,通常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导致道德认知的模糊;长期生活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以致部分人脱离现实社会,造成道德情感的冷漠;面对网络上新鲜刺激、混乱复杂的信息和一些“新潮”的观念,人们原有道德意志、信念发生动摇,从而出现道德行为的失范等问题。本文对造成网民道德人格缺失的因素进行归因,从网络环境、文化、制度和现实社会道德环境建设角度分析,提出了解决网络道德人格重塑的对策和建议。

(2)提出自己关于网络技术与人类道德发展之间的看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伦理道德的巨大变革。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道德发展的巨大杠杆,表现在,第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第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更了伦理道德标准,第三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伦理学研究领域,促进了应用伦理学的发展;第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伦理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消极力行 现象,使伦理学陷入了困惑。2、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会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将彭宇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他一下车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第,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2007年9月4日,鼓楼区法院根据公平责任原则判处彭宇赔偿老太部分医疗费用。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并谈谈自己的看法。答题思路:

(1)运用道德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案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由。运用道德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案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由。本条主要针对见义勇为者受到侵害的请求权,与本法第三十一条中“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的规定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本条是关于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免遭损害而见义勇为者的请求权,而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是紧急避险人为避免自己或者他人人身、财产损失而损害了他人的财物时不承担责任的情形;第二,本条规定的被损害主体是见义勇为者,而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被损害主体是紧急避险人之外的人;第三,本条不包括自然灾害引起的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的情形,而第三十一条中的紧急避险既包括人的行为引起的险情,也包括自然原因引起的险情。本条规定与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九条“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免遭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所规定的精神一脉相承。最高人民法院也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材料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单纯的道德义务,并无法律上的权利义务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某市发布《2012年上半年公务员考试录用通知》,该通知规定:报考者必须为中共党员;身体健康无残疾,五官端正无疤痕;身高为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为160厘米及以上;学历要求为边远农村岗位大专及以上,城镇岗位本科以上(本城镇户籍加5分)。本次录用名额为50名,其中男性40名,女性10名(具体名额参见各招录部门)。请问:以上《通知》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答题思路:逐条分析《通知》中不符合我国《宪法》及《劳动法》规定的内容。

1,要求中的“报考者必须为中共党员和学历要求为边远农村岗位大专及以上,城镇岗位本科以上(本城镇户籍加5分)”违反劳动法中就业平等权,涉嫌就业歧视;

2,身体健康无残疾,五官端正无疤痕;身高为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为160厘米及以上,,违反宪法中公民的尊严,涉嫌人身歧视。

3.其中“本次录用名额为50名,其中男性40名,女性10名”,违反宪法男女平等的规定。

2、王某与李某均为20周岁,两人约好去丁某家行窃,由王某在外面放哨和接应,李某进入丁某家中行窃。当李某窃得现金五万元与一只

金表准备逃走时,恰好碰到了有事回家的丁某,李某为了逃走猛击丁某头部。王某由于看到了丁某回家,未接应李某早早逃走了。

请问:(1)王某与李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2)王某与李某分别犯什么罪?

答题思路:

(1)构成共同犯罪的条件:刑事责任年龄和共同的主管故意。依部分犯罪共同说,二人是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依“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原则,二人均要承担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刑事责任。本案应该是共犯里面最复杂的部分-事中共犯,也就是承继共犯。由王某的行为还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既遂,赵某就加入进来,构成事中的实行犯。所以王某赵某犯罪后果一并承担责任(2)分别犯的罪行根据《刑法》回答。我认为本案中王与李之间没有意思联络,虽然李上前帮助王但是只是出于赵主观上的意愿,而王并不知道(因李是王饭店的一名顾客,王并不认识李),按照片面共犯的理论,李构成片面共犯,假如赵某的伤由王某造成,则王某和李某二人均构成故意伤害罪;假如赵某的伤由李某的行为造成,只能以故意伤害罪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但是现有证据不能证实究竟是谁的行为造成赵某的重伤的情况下,依照疑罪从无的原则,王某无罪,只能以故意伤害罪追究赵某的刑事责任。

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两者均系成年人在盗窃中有共同主观故意及行为符合共同犯罪要件,对于李某伤害丁某的行为只是其个人的犯罪,对李某的伤害行为王某事先不知情且未参与,所以由李某一人承担故意伤害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型

一、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奥运会之后,北京的鸟巢与水立方成了旅游的热门景区,在随后几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报载最高的旅游人数一天达50多万。然而,一些不自觉的游人把“鸟巢变成了垃圾场”,有一些人在草地席地而坐,一些废弃的包装纸或塑料袋散落在青青的草地上,显得格外扎眼。“鸟巢”旁的广场上的照明灯1周就有20余盏被毁,外围还存在偷灯现象。问: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果你是游客,你会怎么做? 答题思路:结合社会公德的内容并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作答。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三)爱护公物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保护环境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答:、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共交往公德,其核心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信用的公德特征;、反映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公共场所公德,其核心是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3、反映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人类环境公德,即生态道德,其核心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从中领悟到什么道理? 答题思路:结合人生观谈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

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根本看法。总的来说,人生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l)人生的意义,即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2)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应当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理想等;

(3)对人处事的根本态度和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在这三个内容中,人为什么活着即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由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不同,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世界观支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人生观,而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我们所说的正确的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一个没有树立起正确人生观的人,他可能认为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自己小家庭的利益,或者是为了小团体的利益等等,正由于此,这些人为了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而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说明,一些过去长期参加革命和建设的老干部,到了即将离退休的时候,往往发生贪污受贿陷入犯罪深渊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人生观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自己个人和自己的小家庭,他们在即将离任时,不是考虑到应当为人民多做好事,而是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打算,要为自己和儿女考虑后路等等。应当说,他们之所以会犯严重的错误,从思想根源上看,就是没有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所造成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对每一个人来说,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人生一切问题中最根本的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的。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目的只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小家庭而活着,即使在物质享受上能够得到满足,那又有什么价值? 有什么意义?一个人只有为他人的幸福、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兴旺作出贡献,使自己的工作能够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才是最有意义、最值得人们追求的人生,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二、案例分析题

1、李胜和钱强是某高校电气工程系大三学生,同住一个宿舍,两人性格不投机,平时交流很少。最近班级组织活动,两人在喝酒中发生不愉快,后来两人在厕所遇见又发生口角。李胜到桌上拿了一个啤酒瓶砸碎了,朝钱强的脸部划去,顿时,钱强脸上血流如注。边上同学赶快把钱强送到了附近的医院治疗,钱强随后报了警。经法医鉴定,钱强脸部为轻伤。

1、李胜的行为是否触犯刑法?为什么?

2、有的同学认为,李胜的行为是酒后行为,也不是他个人的主观意愿,应该不负刑事责任,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答案思路:

1、李胜的行为触犯刑法,因为他的行为侵犯公民人身安全且具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要件。

2、李胜构成故意伤害罪,必须接受刑罚,只是轻重不同。理由:一是轻伤是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二是醉酒不会影响刑罚处罚,也不能成为从轻处罚的理由。当然,轻伤害案件也属于自诉案件,如果警方没有立案是可以私了的,但一经立案就必须走程序,被害人想不追究都不行了。2、2008年9月5日下午,邵某一行五人购买森林公园门票后到该公园的马场游玩。在邵某骑上一匹马后不到10米时,该马不知何故突然前蹄跪地,邵某从马背上面部朝下摔在地上。后经医院诊断,邵某头面部复合伤、颈椎外伤。为了治疗,邵某花去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合计3万元。经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鉴定,邵某的伤残程度为十级。

问:(1)邵某和公园之间的关系属于何种法律关系?(2)邵某可否请求森林公园进行赔偿?为什么? 答题思路:

(1)邵某和公园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篇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结课论文

之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10-01 姓名 学号

浅谈当代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古语有曰: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木”、“进德修业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尽管世事更迭、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

所谓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所谓守信就是重承诺,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的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掌握并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基本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锤炼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高素质群体的代表,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行为和品质都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还关乎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义不容辞的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自身的诚信道德建设,将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学院 专业10-01 姓名 学号

当代大学生存在一些诚信缺失的问题。

弄虚作假现象。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作弊团伙。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证书。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没有真才实学。

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

学院 专业10-01 姓名 学号

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随意违约的行为,致使一些学校声誉的声誉受到不良影响。

其实,这些诚信缺失的问题都是不应该发生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首先,诚信是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一个没有良好诚信道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当代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终于忠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其次,诚信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当代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的发展。

再次,诚信是当代大学生进入社会谋求发展的重要考察对象。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治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学院 专业10-01 姓名 学号

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当前,从总体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还是好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如上所述的一些诚信道德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也有当代大学生自己的问题,如心态浮躁,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还不够成熟等一些原因。但是,对于缺失诚信的道德问题应该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高度的重视,并在诚信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自觉加以抵制。

既然出现一些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问题,就应该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不至于任其发展下去。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首先,营造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一是要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把诚信重建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好。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

学院 专业10-01 姓名 学号

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三是规范政府行为,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在抓好自身诚信的基础上,带动各行各业开展诚信活动,使诚信理念在社会各领域渗透,推动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是重建诚信的重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从家庭教育来看:首先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其次要把智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抓好孩子的品质教育。从学校教育来看,首先,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德育课到基础课、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管理到各项校园活动,都要把诚信的内容加进去,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个角落。其次,要加强管理。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坚持诚信原则,排除权(钱)学交易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在师德建设上,要坚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等不诚信的行为。对学生的管理上,每个教师要各司其职,不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教师,不论是行政人员还是一般干部,都应该义不容辞。在对每个违纪学生的处理上,要根据校纪校规从严处理。第三,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一是由他律型向自律型转变。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学习与思考,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二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要大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管理方法,注意发挥现代传媒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

学院 专业10-01 姓名 学号

络技术,拓宽教育的领域,使教育工作覆盖和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由灌输型向互动式转变。要克服片面硬性灌输的方法,由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的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自主的接受、自主的发展、平等的对话、进而和谐的解决问题,同时,实现教育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四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教育工作方法有多种,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心理暗示法等,要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作用,不能孤立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互补作用,同时,要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最后,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等。从社会来看,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对信用评估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的探索,如上海市政府已于2000年在全国首创个人联合诚信体系,2002年上半年,又建立了企业联合诚信体系;200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拟定了诚信管理条例草案等等,这表明诚信立法是大势所趋。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目前有很多大学如上海大学已建立国内首份大学生信用档案,天津师大推出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等。综合起

学院 专业10-01 姓名 学号

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二是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三是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措施。

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也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树立包括诚信在内的健康的价值观,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为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业 篇6

第一单元:

1、西南大学10级学生理想类型调查

2、新时期大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精神研究

3、名人(或专业竞赛获奖者)实现理想的过程研究

4、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调查5、10级大学生人生格言类型统计研究6、10级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分析

7、大学生国家认同感调查

8、影响民族团结因素分析

9、大学生创新实践现状调查

第二单元:

1、中国传统道德在新时期的价值研究

2、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差别研究

3、北碚公民遵守公德现状观察分析

4、大学生诚信意识调查分析

5、大学生恋爱误区分析

6、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7、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

8、大学生BBS发言中文明情况观察分析

9、大学生对班干部的评价研究

10、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分析

11、劳动合同违约问题研究

12、诚信传统研究

第三单元

1、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调查

2、对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个案研究

3、大学生权益保护研究

4、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查研究

5、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现状调查研究

6、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专题研究要求:

1、格式:标准论文格式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等几个方面。

2、请在题目下方标明作者的姓名、班级,学号。

3、注释的格式要求: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页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 篇7

目前, 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学实践中, 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处理得不好, 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道德课的基本原则。如何指导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正确认识现实问题, 是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但由于招生数量日益扩大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课堂内教学任务而无力顾及社会实践, 致使许多学生还不能自觉地运用学过的基本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对许多社会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颇, 考核方式也过分体现目标管理。尽管任课教师在考试方式方面做出了种种探索, 运用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方法核算学生的最后成绩, 但由于日益增加的学生数量, 使得平时成绩考核的难度越来越大。另外, 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动力不足、市场经济短期效应的副作用影响、目前的就业机制对大学生的考核没有与思想道德有关的内容、大学生的入党条件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思路探讨

(一) 指导思想

适应新时期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 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应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主渠道和多途径相结合, 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的原则, 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 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 努力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革,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实施方式

1. 教学实践环节的设置

针对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和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 根据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解决真学、真懂和真做的问题, 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素质, 特别是在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面前, 如何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改革, 即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有的教学时数的前提下, 将每门课的教学分解为课堂教学、读书、社会调查与实践三环节。

课堂教学部分:贯彻“精讲”、“管用”的原则, 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关系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联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各种困惑与迷惘, 使“两课”教学更具吸引力。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 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读书研讨: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学读书。每门课程都要制定读书目录, 学生要做出读书笔记或写出心得体会, 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总成绩。

社会调查与实践部分:根据各门具体课程的特点, 提倡实践形式多样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教学片;搞开放式课堂, 请劳模、专家、企业家进课堂, 给学生开办讲座和专题报告, 开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关的健康心理与人才成长、心理咨询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训练等课程供学生选修;假期组织学生进行调研, 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 实现讲 (系统讲课) 、读 (读书) 、听 (听报告) 、谈 (讨论交流) 、看 (看录像) 、走 (参加社会实践) 、写 (读书心得、调查报告、学术论文) 多途径的结合。

2.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 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 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过渡到校内网络教学。

(2) 课堂内教学与大学生读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 对大学生的统一要求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相结合。

3. 考核与评价方式

以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中心, 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 采取口试、笔试、客观题、主观题、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以及课程论文等多种考试方式。 (各门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择优决定)

4. 增设与“两课”相关的选修课程

为适应“两课”教师的转变, 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作用, 增设与“两课”相关的选修课程, 供学生自由选择。拟开出的主要选修课如下: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咨询学》、《人际关系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等。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充分体现意识形态中的对大学生的统一要求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相结合, 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志红.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2]乔春梅.略谈如何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3]董志成.课堂观察之我见[J].学苑教育, 2010年1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 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053-01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有机地融为一体, 就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个崭新的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 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就是这个崭新的课程, 新课程的开展能更进一步的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如何适应新教材、应用新教材, 并且引导学生学好新教材, 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的精髓,达到预期的目的等都是以前没有碰到过的问题。通过四轮的教学实践, 通过整理,现就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谈一些看法。

1更新教学理念,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要求和教学目标要求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学生视为主体,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见的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而不应把他们看成是简单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品德的塑造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经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只有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得当,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处于良性循环,教育才能取得真正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和学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有机结合、和谐统一的,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据调查,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与对任课教师的接受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人师表、平等待人、尊重信任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总之,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才能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只有乐教乐学,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2提高理论水平,奠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科根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理论功底和素养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才能真正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信念和政治观点,才能充分发挥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如黄宗羲在《续师说》中所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在知识上具有令学生信服的水准,才能有精彩的讲授,而不是照本宣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升教学水平,首先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师如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不能准确地把握其立场和观点,在教学中易流于表面,难以深化,这样就不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潜心研读马列原着和加强科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立场的关键,并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

高质量教学必须依托高质量的教材。“05方案”实施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的教材编写被列入建设工程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全国一流专家学者都汇集在这里,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逐级审阅,加上专家的缜密思考和总结,最后由中央审定,是高质量的教材,是基本的教学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就要钻研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巧妙活、灵地运用教材, 懂得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基本思想及内在联系,同时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 创造性地进行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

4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如何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有趣,是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题,在教学上尤其显得突出:讲深了,学生们听不懂,无人领会教师所讲;讲浅了,既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高度,又让教师显得没有水平,让学生对老师信心大减,从而在学生心中失去权威性。改善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运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尤其是要在启发学生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让学生保持充足的学习这么课程的主动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一个活动的舞台,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给刻板的理论教学带来一些灵动之气,真正使得教育与受教育融为一体。

当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多教师仍采取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混同起来,漠视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教师讲授理论比较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比较少;教师在课堂唱“独角戏”式的教学方式比较多,组织学生讨论、辩论等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比较少。为改变这种状况,许多思政课教师也在努力探索实践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心理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

5打造人格魅力,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应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良师, 是大学生政治上的人生道路的领航人、引导者;作为益友, 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教学态度,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最好通过现实的例子来说服学生。可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师德,作为传播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道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马克思主义缜密的理论结构来说服学生,以清晰的思维“显出”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性,以教师的渊博知识加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丰富性, 以教师的身体力行“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指导性。而这三个方面素质的综合就集中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调查表明,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是因为讲授这门课的教师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因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是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 真正让懂马列、信马列的教师来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二是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做的,自己一定不做,教师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只有首先具备了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东汉杨雄在《法言·学行》中说:“师也者,人之模范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做传授知识领跑者, 更要善于做教书育人的践行者, 要在学识学风上、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 做到以身作则, 教师应该自觉率先垂范, 充分发挥老师对学生的心灵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知危险会避险2022心得体会下一篇:老猫的悲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