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法律基础(精选12篇)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1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其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承担着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目标任务。整合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门课程是高职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作为高职院校政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学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与此同时, 微课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微课资源开发具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然而, 结合现阶段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展微课教学过程当中, 其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微课评价体系不明确。对此, 深入研究并构建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评价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选题设计
总体来讲, 对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教学当中的第一步 (首要) 工作——选题来讲, 其好比是整个微课的树干, 既贯穿整个课堂, 又体现其中的重点、难点以及考点, 其应达到选题准确与设计合理之要求。
(一) 选题准确
基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师既要从中归纳与整理相关重点与难点, 进而确定系列微课, 又要遵循“小 (微) 而精”的原则, 即在知识点、习题或者是实验活动等环节中的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细微层面的准确把握, 尽量将选题聚焦到某个具体的、重要的点, 而不是宽泛、抽象的面。
(二) 设计合理
设计是教学目标的直接体现, 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设计应涵盖教学活动当中所常见的、典型的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与问题, 通过设计来将这些难点和重点进行再次讲解。
综上所述, 准确的选题、合理的设计是选题设计这一一级指标中的两大二级指标。比如, 在“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这一章节的学习中, 微课选题可为“你我他眼中的理想与信念”, 选题设计为通过教师讲述历史优秀人物的理想与信念与学生自述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最终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并自觉融入个人理想。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好比是微课的树叶, 是选题设计的延伸, 能够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吸收。
(一) 科学正确
要求教学内容要严谨, 不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二) 逻辑清晰
教学内容的编排与组织应在充分尊重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基础之上进行。清晰的逻辑包括清晰的主线、突出的重点, 从而以较强的逻辑性使学生易了明懂。
三、作品规范
微课作品好比是树的果实, 是教师教学的成果, 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收获。
(一) 结构完整
完整的机构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功能, 达到教学的成效。与此同时, 完整的结构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现, 其中微课视频更必不可少。其中应包括相关教案、图标、习题以及课件等。
(二)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主要如下:微课视频应保证图像清晰、声音清楚、画面稳定且图声同步, 从时间上来讲一般不超过10分钟;教案以围绕所选定的主题进行设计, 其中要注意重点突出;构建知识结构图以便于学生清楚有效地掌握知识;做好微课的教学反思, 总结问题的重点突破。
(三) 语言规范
不论是教师教授还是学生发言, 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另外, 教师还应注重语言的感染力。
(四) 风格规范
微课作品应注重以轻松的风格、富有艺术性的表现来使学生更具兴致地学习。
四、教学效果
(一) 形式新颖
相较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 微课应摆脱其中固有、陈旧、僵化的教学模式, 在构思上新颖, 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具体来讲, 除了传统的讲授、解题、答疑类等以外, 还应该结合其他方式如活动类,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创造学习体验的过程等。
(二) 趣味性强
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成效的关键。具体要求教学过程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
(三) 目标达成
目标达成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能够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思维的提升。
五、网络评价
微课制作完成发布之后的点击量、投票数、讨论热度以及收藏数等都是网络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
微课是近几年来,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 核心体现在选题、设计、讲解、表现及效果等五方面。目前, 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微课的出现, 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 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
参考文献
[1]谢春梅.构建企业文化育人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13) :39-40.
[2]小军, 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 (2) :48-54.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2
实用法律基础 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实用法律基础是为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学生设置的一门统设选修课。为适应开放教育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标,更好得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拟对本课程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
一、课程概况
实用法律基础是开放教育本、专科各专业的统设选修课,专科阶段设置2学分,本科阶段设置3学分。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是由刘文华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基础知识》(2009年12月第一版)。本课程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包括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均已在新疆电大在线平台上公布。
本课程在对法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性介绍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我国主要部门法的内容。学习本门课程,对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拓展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学习此门课程,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个人实践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考试改革的目的实用法律基础作为一门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的课程,在新疆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被列为本科阶段的专业拓展课和专科阶段的通识课。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一般是没有法学专业学习经历的学生。
目前,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单一的书面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内容主要是对书本专业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水平的考察。由于考核对象没有任何法学学习的基础,同时其学习目的多为开阔视野,补充常识性的法学知识,因此闭卷考核方式不符合课程设置的目的,也不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因此,根据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课程内容的特点,我们拟于2011年春季对本课程进行考试改革的探索,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三、考试改革方案
1、课程总成绩的评定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总成绩由形成性成绩与课程考试终结性成绩两部分组成。此次考试改革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力度,适当调整形成性成绩与终结性成绩的组成结构。课程总成绩按100分计,课程形成性成绩在总成绩中占40%,终结性考试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60%。
2、形成性考核的成绩评定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课堂讨论(小组)报告成绩和学生自学成绩四部分构成。其中,平时作业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阶段性测试的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课堂(小组)讨论报告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自学情况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未达到50%以上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1)平时作业主要涉及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完成作业是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业由新疆电大在“新疆电大在线”的课程栏目中予以统一布置和安排。平时作业分为四次,按章节内容编写。四次作业按百分制评阅,课程辅导教师应当按作业完成的情况的进行客观批阅并给定成绩。
(2)阶段性测试在一学期中安排一次,试题由新疆电大在“新疆电大在线”的课程栏目中提供。阶段性测试的原则是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地考核。阶段性测试一般由教师在期中组织学生进行,并对试卷进行批阅并给定成绩。
(3)课堂(小组)讨论报告是由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后,由学生提交的书面报告。计分的课堂(小组)讨论报告一学期提交一份(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形式任选其一),讨论的主题可以采用新疆电大提供的备选题目,也可以由教学点课程辅导教师自定。辅导教师对讨论报告进行批阅并评分。
(4)自学是指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参加面授辅导、学习教材、上网学习和讨论等多种途径开展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在学期末对学生自学的具体情况,如参加面授辅导的次数,上网学习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的情况等给学生评分,并将该分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3、终结性考试方式的改革
课程终结性考试采取课程论文的形式。学生在学习完全部课程后,应当完成一篇小论文,内容包括所学知识总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想),个人应用情况等。分校专业责任教师根据课程论文形式及内容给予评分,并将分数按60%的比例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论文的形式要求及评分标准将在期末的考试大纲中予以详细规定。
四、课程责任教师及联系方式
新疆电大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责任教师:杨扬
联系电话:0991—8534807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3
关键词:微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61-03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特征
在法律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唯一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负责全面传授法律知识,学生则埋头苦记笔记。至于课后学生是否复习,如何复习则不是教师的任务,教师与学生唯一的交集就是课堂。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要想得到如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性。但实践证明,学生往往听完课程之后,几乎没有记下什么。雁已飞过,却没有留下痕迹,教学效果并不如意。
而微课程则是指时间短、内容简单,一次微课只涉及一个教学知识点,并运用网络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为:“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生動性的特征外,它还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组成单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资源结构表征,微课在我国推行伊始就受到学生的喜爱。
微课和传统教学相比较虽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如果不与翻转课堂相结合进行教学,那也只是一种教学理念而已。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将传统传授模式裂变为三个教学过程即课前,课中和课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课堂传授。翻转课堂的课前阶段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大数据去寻找微课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然后将通过网络得到的知识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总结,消化。课堂结束后,学生带着课堂讨论中的疑问再次通过网络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通过这三个阶段能够学习到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学习方法针对于中国学生的教育现状而言,其效力如何还需要经过我们长期实践才能得到答案。但在2010年9月美国教育部曾发布一份在线学习的研究报告表明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至少和教师面对面讲授的学习效果一样。
二、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设现状
在国外的实践中,与“微课程”相关的名词有Mini course、Micro lecture和Micro lesson等,但人们对微课程的研究方向并不完全相同。在国内的研究中,与微课程相近的概念有“微型课程”、“微课”等不同提法,目前学术界虽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基本已达成这样的共识:微课将引领教学改革。我国率先提出微课程建设的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微课程在法律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促进了法律课堂极大丰富,但这种教学模式仍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微课程不仅仅作为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而存在,还应该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单纯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形成双向交流机制。目前,微课程教学取得显著成果的是美国可汗学院,他们的课程主要是以讲授知识点为主的“小”课程.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10分钟,由易到难的方式将相应的微课程衔接起来进行视频教学。可汗学院已突破了传统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甚至被认为正在翻转课堂。2010年,美国中小学开始了利用可汗学院课程进行翻转课堂的实验。在国内,利用微课程进行翻转课堂实验最初是从基础教育开始的。其先进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教学思想逐渐被推广到高等教育教学应用,并迅速“火爆”起来。如上海交通大学于2012年推进了在线教育平台——“南洋学堂”的实施,在校内试验与推广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应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来推进在线教育的发展。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结合正在悄然声息的改变的中国教育传统模式。
三、法律微课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困难
(一)意识形态转变需要长期的过程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自新中国建立起来已经推行了几十年,家长和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教授的教学模式。学生从上学伊始就被灌输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大量做题的机械性学习思想。这种思想根深蒂固的扎在家长和学生的心里。所以,要想改变他们的思想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量变是质变前提,只有经过大量的量变的准备,才能成功推行新的教学模式质变。
(二)网络还未达到广泛的普及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核心武器就是网络。学生通过网络熟悉现行的法律法规,阅读法院的各种判例等,为翻转课堂做好前期的准备。所以离开了网络,微课程和翻转课程就难以实施,终究只是纸上的实践而已。就目前而言,不仅仅是高中以下的学校,甚至包括大学教室里没有安装网络。一方面这是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杜绝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以外的其它行为所致。所以要在全国范围了立刻推行翻转课堂是不可能的,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支持。
(三)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运用可能造成部分学生的惰性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积极参与。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先进性,能带动大部分学生积极的参与。但是对于那些习惯于被动得到知识、动手能力差、思维不活跃的学生来说,这种课堂也许是一种负担: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利用网络进行问题的提出与思考;不知道如何分析法律现状以及法律运用的恰当性。还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把学习当成一件神圣的事业完成,他们仅仅是为了文凭而学习,学习的动力不足。那么新的教学模式对他们来说成效也是不如人意,毕竟课堂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所以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的惰性。
(四)国内部分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传统教育模式更适合学生参加应试教育。如果采取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部分学生因为课程的教学的灵活性而没有认真积极准备,这样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因此,部分学校特别是高中以下的义务教育学校不愿意采取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我们对某所高中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我们一共发出300份问卷,收回来278份。问卷中30%(取整数,以下百分比均取整数)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意思,想尝试;51%学生认为他们目前最关键任务是考上好的大学,希望老师积极讲授各方面的知识;12%学生认为无所谓;7%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在高中学校推行翻转课堂的阻力比较大,这种现状的转变需要长期过程。
四、微课程和翻转课堂有机结合,推动法律课程创新机制
法律课程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牵扯到法律,法规,政策的综合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认为:只要教师将最新的法律、法规等传达给学生,学生课后死记硬背即可。但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非常之繁多,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实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易于忘记。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弊端较大。那么如何将微课堂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法律课程改革呢?
(一)法律微视频的拍摄与运用
项目参与人于2008年至今,在學校一直从事法律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视频。《今日说法》这个栏目中,有案情的介绍,有专家的评述,与动于静的有机结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运用微课程与翻转课堂时,亦借鉴《今日说法》的模式:先让学生就一个法律问题拍摄一个微视频,在微视频中进行角色的分配,完成一个小的案例故事。拍摄完后学生先就案例中所牵扯的法律知识进行课前准备;在课堂上,专家的角色由几位同学担任。先由学生案例知识进行发言,讨论,辩论;后由学生专家总结。这种形式很好的将微课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笔者在一线教学中一直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将法律知识运用于实践,摆脱了死记硬背的苦恼和缺陷。
(二)建立“有教有类”的个性化学习主义理论
学习主义理论是本杰明.布鲁姆创立的,其理论核心就是要求学生有足够时间去主动学习。只要老师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并帮他们找到学习的方法,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学习的内容,使他们达到良好的发展水平。建构学习主义理论中包含了两个大的方面,首先是对新的法律法规的信息的建构,同时也要对传统的教学经验进行改造。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学习主义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的的知识经验而进入发生调整和改变。第二,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担任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改良者,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伙人,进行角色定位的转化,教师的身份由主导作用更换为伙伴,积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动机。而个性化学习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即是个性展现和养成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和追求个性化的过程。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潜能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内容等,促进学生在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要科学适用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
课前阶段以进行教学内容选择与展示为目的。课前的微课程是翻转课堂关键一步,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将本单元要掌握的法律知识点,法律课程的核心内容,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等以微视频,图片或PPT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学习,把握知识点,然后分组进行微视频拍摄。视频的拍摄无需专业化,普通的相机即可,避免给学生造成经济上的压力。
课中的环节需要教师参与和重点关注的环节。在课中,以学生微课视频展示为主,通过法律微视频引发讨论点,并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来解决课前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课中阶段,教师要善于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授,如何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生活中案件,而不是单纯问题答案的给出。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并点评,然后根据联系情况来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师生在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课后阶段是总结和反思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要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而教师也要反思: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能力有无得到锻炼;教学模式是否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通过师生的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按质按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法律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最大不同点在于实用性强。法律知识全在于运用。而法律学科学生就业最多的地方有:公安,检察院,法院,律师,公司法务。就业所处的地方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亦不同。因此,在微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按照岗位的不同,将学生未来想从事的职业进行分组,按照小组进行分项工作,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如在法院的法官是站在公平的角度进行客观公正的审判,他所解决的案件要考虑全局,照顾到原被告双方的利益;而如果站在律师的角度,律师就是为当事人服务的,在合法的范围内完全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无需考虑对方的感受。公司的法务人员要从风险控制的法律体系中建立风险控制的意识等等。学生在完成各自工作项目时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取对不同业务岗位的岗位要求。从而提升学生对待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待工作的责任心。
(五)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新机制
传统教学中,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手段就是期末考试分数,于是乎就出现了在期末考试前为应试而占位所出的千奇百怪的招数。临时抱佛脚的场景每个学期都在上演。这样的评定机制根本无法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优劣。而微课中的翻转课堂教学就是要打破现有有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做法,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机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观看自己的任课教师的视频来学习,也可以观看其他老师的视频来学习,因此,只要能够顺利通过学习,不管是微视频的制作,还是课中的讨论和点评等都应该计算学分,打破传统的试卷定分的评分机制。这样的机制,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创新成败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态度优劣。它不单单是对传统课程讲授模式的补充和发展,更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颠覆。翻转课堂的讲授模式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的变革,但在资源利用方面并无深度的变化。因此,我们仍可以在现有的教育资源基础上进行翻转课堂的创新与发展,重点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翻转课堂当然也没有那么神秘,只是将传统的传道授业、答疑解惑辅助以现有的数字化工具,进行角色变更。虽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诸多好处,但在研究中,也有诸如以下的担心: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如果学生并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仅仅当成一种学习负担怎么办?如何将该方法进行广泛的实施?哪里寻找更多的优秀教学视频?这些问题要想解决,需要进一步扩大翻转课堂的实验范围,然后进行数据的整理归纳才能得到答案,这需要长期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曾贞.翻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7).
〔2〕金陵叙事的博客.翻转教学形式http://blog.sina.com.cn/pplong.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
〔4〕刘艳婓.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研究-以《报编实务》课程教学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4.
〔5〕王明友.新课程北京下地理课的“学案导学”模式[J].中国民族教育,2009,(4).
〔6〕唐晓勇.翻转课堂:数字技术引发的学习变革[J].教育教学,2013,(9).
〔7〕桑海翎.微视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8〕石世刚.学案导学搞笑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5).
〔9〕http://baike.haosou.com/doc/7052431-7275338.html.
〔10〕李廣,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构建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篇4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对其自身素养的提高,对法制校园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制约,现今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法律观念淡薄。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观念的欠缺,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模糊,不具备应有的法律思维,同时受传统思想中“德主刑辅”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重“德”轻“法”。二是守法自觉性差。大学生的自觉性是指其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价与其利益心理相结合并最终由权责意识所激发而产生的对立统一体,大学生的守法自觉性体现在对法律的遵守、对法治的信仰、对自身行为的规范,但是由于年龄、心理、知识文化结构、社会风气、法制传统等的制约,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形成追求法律精神、规范自身行为的心理和习惯,守法自觉性差。三是违法行为增加。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犯罪人数逐年增加,其中犯罪主体中女性犯罪逐年增多[2]。以盗窃和故意伤害为主要犯罪类型的犯罪行为呈现出智能化、暴力性等倾向,危害校园、社会安全。可见,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既依赖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推进,更离不开高校教育的支持。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成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第一阵地,其中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完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中之重。
1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发展现状综述
1. 1 课程的具体设置
20 世纪80 年代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问题,其中教育部在1984 年9 月12 日发布的有关文件中指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 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 简称“85 方案”) ,在贯彻“85 方案”的过程中,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提出“85 方案”的具体课程内容,包括思想教育课程: “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1998 年,报请党中央研究同意的“两课”课程设置正式公布实施,这就是继“85 方案”之后的“98 方案”。“98 方案”将思想品德课程的名称正式设定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
2002 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的头两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实践中,党中央全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探索。在这些重要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的改革应运而生,“05方案”把“98 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完成了“两课”到“一课”的转变[4]。
2013 年后,根据“05 方案”改革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其开设时间为一学年,总课时数为54 学时,开设的对象为一年级所有专业的学生。整合后的课程采用统一的教材,2013 年修订版中包括8 章内容,其中前6 章介绍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内容,第7 章为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第8 章为我国的法律制度。
1. 2 任课教师的专业范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教师的配备涉及两个专业领域。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这一课程的讲授由各院系的辅导员担任,部分院校由本校思想道德相关专业的专业老师授课,很少有法律专业的教师担任这一课程的授课教师。
1. 3 各大高校的课程开设
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在高校中存在已久,为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是非专业课程,其考试方式多为随堂考试,由任课教师给出平时表现分,并综合给出期末考试成绩。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出勤率相对较差,课堂的考勤状况也相对不乐观。
2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1 课时少,教材内容繁杂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自2006 年8 月份出版后,教材编写组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决定,共进行了六次教材的修订工作,现在使用的2013年修订版教材是对2012 年教材修订稿的修订,2013年修订版教材对该门课程中高校法律基础课程部分增加了相应的内容并进行了系统的整合,新版修订教材中对法律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规划和整合,突出了对法治思想、法治思维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相应概念及历史、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及各个领域中对法律规范的遵守,内容繁杂[5]。同时,“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为一学年,课时为54 学时,课时相对较少。仅通过3 章的内容来介绍如此繁杂的相关法律内容,并不能全面完整地阐释相关的法律知识,也不能系统地阐明法治思维、法治理念的基本精神,只能浮于表面; 同时,54 学时的授课时间,既要讲授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又要讲授如此繁杂的法律内容,课时过少,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 2 注重理论知识,忽视法律思维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相对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划性,将“想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制素养培育作为一门机械的课程去对待,而非对大学生自身法治思维、法制意识的培育,同时,在授课教师讲授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讲解,忽视思维、精神的培养,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另外,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与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法律意识作为思想意识层面的思想理论,其更应该注重理论实践的培养,因此,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而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虽然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内容,但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使课程缺乏实效性。
2. 3 授课教师专业“不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结合而来,课程内容丰富,既包含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等内容,又包括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的内容,这就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及教学背景提出了挑战[6]。然而,现今大多数高校的任课教师要么是原先“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老师,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素养; 要么是由各院系的辅导员担任,知识水平不够过硬。由非法学专业的教师授课,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法律实践以及对法学思维的理解与运用,其知识结构和学科背景是存在缺陷和不足的,这就容易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整体系、逻辑性、系统性的把握不足,对知识教授的全面性、深刻性、思维性把握不准,不能充分体现其法律意识的培育作用。
2. 4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虽然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大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的出勤率相对较差,很多学生在主观上并不想通过这门课程去了解、学习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这就导致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起到它相应的作用,并不能很好地起到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作用。
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虽然很多高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并没有得到学校很好的重视,同时因为其所占学分相对较低,考试的方式较为单一并且过于简单,从而授课的教师、学生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重视这门课程的意识,致使其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3 改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质量的建议措施
3. 1 加大课时设置,争取独立设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部分课程,在一学期的学时内完成两门课程系统、深入的讲解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加大课时,保证课程的完成质量。一是加大课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加大课时,以保障其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知识讲授的系统和思维培养的全面性; 二是将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贯穿于整个高校的学习过程中,仅一个学期课程的设置,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由浅入深,系统地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了解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自己的法治观念。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7]。可见,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大学生法律思维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校做好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独立设课能够保障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目的的实现: 一是教材的独立,独立的教材编写能够保证课程内容、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 二是学时的独立,能够保证课程讲授时间的充足性、必要性; 三是独立设课能够引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重视,提高高校的重视程度。
3. 2 改革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由教师作为引导,讲授课堂内容,缺少学生参与的环节,并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改革现在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觉、自主地去接收知识,从主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被动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导的主动教学模式,加重对思维的培养。
1) 整合教学内容,重视思维培养。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治思维,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法治理念的灌输,避免“重知识轻思维”。
2) 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课本知识的需要,选取相应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司法案例,通过学生自己对案例进行分析及教师的指导讲解,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法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以及对相应知识的掌控。在这一教学模式下,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案例的选取,需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趣味性,通过典型案例的选取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其次,所选取的案例应当与课本的知识内容相衔接,在分析案例的同时穿插相应的内容,做到知识与案例相得益彰; 最后,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思维,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识。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融入了高校的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以其方式新颖、灵活多变、富有吸引力等特点,受到众多老师和学生的青睐。授课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符合我国教学改革的方向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并能够通过多个角度向学生传递相应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同时需要授课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软件的使用水平和课件的制作水平,通过运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说服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受到法制教育。
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运用,培养法治思维。如定期举办模拟法庭,通过对庭审的模拟,使学生掌握审判的流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锻炼法律思维;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法院经行旁听活动,感受真实的庭审现场,感受司法的权威性,使其产生心理认同感,提高自己对法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 3 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 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切实加强教学科研机构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认真做好选聘配备工作,严格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入口关; 大力加强培养培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更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南针[8]。
加强高校法律基础课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要求高校做到以下几点。
1) 在教师的选拔上注重教师的专业性。选择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或是从事相关法律实践活动的教师来教授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根据教师的相关学位及职称对其进行选拔,严格把关,从而保障师资的质量。
2) 加强对教师的后期培训。即使授课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掌握大量的法学知识,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缺乏授课经验,同样不利于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针对这样的情形,高校应当开展对相应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在掌握相应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掌握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方式,明确自己的课程定位,更好地做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而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授。
3) 树立教师的法治信仰。教师的授课态度决定着课程质量的好与坏,作为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树立自身的法治信仰尤为重要。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一方面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握课程的教学方向; 另一方面,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与学生之间思想上、精神上的沟通。
3. 4 高校加强重视,强化课程管理
加强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侧面推进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想要提高法律基础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需要学校、师生、社会等的共同努力。作为高校,要正确定位法律基础课程的地位,明确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开展的目的,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课程开展的前提; 同时,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定期举行与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等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实践活动,通过学校的引导使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得以体现,最后为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提供经费支持; 对于教师,高校应规范教师行为,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模范与榜样,规范教师行为有利于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规范大学生自身行为; 对于学生,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时期,正确地引导能够使其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强对学生的校园管理,对课堂的考勤管理,对寝室的住宿管理,严格校园的规章制度,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
4 结语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是实施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依法治校政策的有力支撑,在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大学生法制观念、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过程之中,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课程设置的不尽合理导致未能更好地达到授课目的; 注重知识灌输、轻视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自身法律意识的塑造,机械地学习法律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都不利于大学生法律理论的学习; 同时,教师自身的非专业性,高校的重视程度欠缺都是阻碍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的障碍之一。通过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完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建议措施,包括课时的整改,授课方式、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队伍的优化以及高校重视程度的提高等。相信,在学生、教师、高校共同的努力下,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会更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才贵.浅析法律意识之程序法层面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3(13):130-131.
[2]徐桂兰.基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下的高校法制教育创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1(6):125-128.
[3]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7(2):5-11.
[4]顾海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论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16-25.
[5]秦宣.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23-32.
[6]钟万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174-177.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J].共产党人,2014(20):6-9.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5
我校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合作开设的必修课程《知识产权法律基础》已经正式开课。该课程是全校性的公共任选课,面对全校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修完即给2个学分。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网络课程)
授课方式:网络课程(无教室,不限时间,不限地点)
授课内容:以课件为主的形式,从阐述知识产权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出发,着眼于知识产权法律的基础知识介绍,围绕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智力成果这一主题,分别对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专利、商标、版权、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作了系统地介绍。辅导老师:谢乒(QQ18335470 电话*** 邮箱xieping@ciptc.org.cn)
课程学习:在开学后的第三周,用学习者的学号为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后选择《知识产权法律基础》方可学习,期末考试为线下开卷笔试。届时,辅导老师会提前在学习网页上发布考试信息。具体学习操作请参见北航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学员手册以及在培训信息和FAQ中的帮助信息。在线答题:练习题可以反复练习,没有评分;自测题只能做一次,且记入考试成绩中。
选课方法:在教务处的“网上选修”中选修《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在开学第三周用个人学号作为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登陆后点击网站上方远程教育链接进入学习的平台,在培训学习的课程列表中点击《知识产权法学》课程名称。在新界面中点击加入此课程,出现您已加入此课程的提示表明选课成功。
获得认证:在参加老师组织的考试,并获得学分后,可以获得由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办法的证书,这也是同学们具有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一项认证。
学习时间:1-16周授课网址:
课程在线答疑:xieping@ciptc.org.cn
技术在线答疑:webmaster@ciptc.org.cn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6
关键词:中职院校;法律基础知识;考核方式;教学方法
法律基础知识课程是中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教育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的基础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并且能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一、中职院校学生特点和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特点、教学难点
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介于14岁至17岁之间,他们刚经历了紧张的中考,开始了与以前不一样的学校生活:学习的课程从以文化课为主忽然转向了以专业课为主;住校的学生增多,生活上渐渐走向独立,父母不会再像初中时那样,在学习上“步步紧逼”、生活中“无微不至”;学生经过两年或三年学习,就要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想特别活跃,敏感、好奇、容易冲动,自控力、自律能力较弱;独立性增强,感觉自己“已经长大”,希望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但是他们的心理并没有达到完全成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遇事不能冷静思考,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需要合理地引导。
同时,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基础通常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差。法律基础知识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教育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这样看:这门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以法律的思维考虑问题,用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学生走向社会前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特点是:第一,涉及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多个部门法,知识点多而散;第二,课程内容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比较枯燥、呆板;第三,教材内容较浅,课程设置的目标高;第四,学校安排的总课时量较少;第五,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是“帮助学生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并且能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基于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和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特点,想要完成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一般都被动地听教师讲,接受教师的观念或答案。学生整整齐齐地坐着,听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的心在不在课堂上?头脑有没有跟随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思考?课程在进行过程中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对于教与学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教师没有办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同时,传统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教学真正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改进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二、及时、有效地向学生传达教学目标,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教师每上一节课,都应该有每节课的预期效果,即教学目标。课程的内容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教师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教学目标,并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地回顾,有助于教师检查学生是否真的按照大纲要求有效学习,也有助于学生自查学习的效果。
1.向学生明确、有效地传达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要求课堂是“学生为主导,师生积极互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内容都要有期待。这就要求教师要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准确地了解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内容
第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要;第二,教学大纲对教学效果的具体要求,如“了解”“识记”“理解”等;第三,本节课的重点;第四,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第五,本节课的考查方式。
3.采用合适的方式传达教学目标
传达教学目标的方式有很多种,不管采用什么方式,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是最终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三段论”方式。所谓“三段论”指课程的三个阶段:开始上课时,用多媒体或是纸制讲义等书面方式传达,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进行过程中,口头向学生传达,强调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课程结束后,用课程目标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强调重点、难点。
三、改用分类、分阶段的考核方式,用学习效果决定成绩高低,用学习成绩评价学习效果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考试,甚至可以说考试是教学的一部分。考试的最初目的是评价或选拔。但是,传统的考试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识记、轻应用,导致学生平日“不理不睬”,考前拿起教材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甚至“联合作弊”。尤其是对法律基础知识课程这样的基础课而言,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完全背离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的课程设置目标。在教学中使用分段、分类的考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让考试与课堂教学互相配合,提高授课效果。
1.分类
分类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大纲要求“了解”“识记”和“理解”的内容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时突出重点,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
一是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的内容,设计只有单项选择题的问卷。题量小,同时又能高度概括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随堂完成,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这部分内容占期末成绩的15%。
二是课程标准要求“识记”的内容,设计以多项选择题为主的书面作业题。题量较大,根据课程的进度可以分阶段完成,帮助学生化整为零,识记知识点。这部分内容占期末成绩的25%。
三是课程标准要求“理解”的内容,采用回答课堂提问、案例讨论、书面分析案例等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这部分内容占期末成绩的40%。
2.分阶段
分阶段是将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的考核贯穿于日常授课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课堂中的小测验、书面作业等,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情况。
分阶段的考核方式,让考试形式多样化,分期、分批地进行,和课程进度又紧密相连,让学习过程张弛有度。这种考核方式,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平时听一听,考前背一背,考试抄一抄”的不良学习习惯,真正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法制意识,“知法、守法、用法”,学以致用。
在学生的期末成绩中,测试问卷的完成、书面作业的成绩、课堂讨论参与度与案例分析作业的完成情况按比例综合起来,占到总成绩的80%。期末测评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但只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察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反复强调的、必须识记的知识点。
分类、分阶段的考核方式要求教师对法律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对各部门法的知识点有比较好的总结和归纳能力,有工作热情和责任心。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改变传统考试“一锤定音”的模式,有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四、使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法。
“导学案”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对学生自主学习给予了方向上的指引和方法上的提示,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鉴于中职学校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差,应该先从较简单易懂的内容开始使用导学案,并且占用一部分上课时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宪法部分的教学中,“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人权的涵义、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属于大纲要求“了解”的内容,字面意思简单易懂,讲解起来比较枯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并编写一部分客观检测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自学和检测安排在课堂上当堂完成,并将检测结果计入学生平时成绩。在导学案中,教师可以适当拓展相关内容,如介绍一些其他国家的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编写一份导学案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预测学生会在哪一个知识点、哪一个问题上产生疑问,提出正确、适当的教学目标。导学案让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导学案应印制成书面材料发给学生,不宜采用多媒体等方式简单呈现。
教师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成绩,还有教师推动学生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以前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学习能力比较差。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相信我们在课堂上做出的任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的努力,都会对学生有比学习课程本身更加深远的意义。
因为导学案的使用和考核方式的改变,通常学校安排的课时是不够的。授课教师应事先与学校沟通,增加课时量,以适应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变。
五、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的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法律的主要目的在于知法、守法、用法;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并且能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是法律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用案例教学是解决这一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案例教学法需要授课教师熟悉教材内容,对法律条文的内容和约束对象有全面的了解,对所选择的案例能有深刻的认识。案例涉及的法律部门、调整的法律关系、适用的法律条文、所涉及的内容和学生使用教材的契合点,以及这些法律关系和法律条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等方面都要对学生“有交待”。案例教学法就是要通过发生的事,引导学生进行法律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法律观念,进而知法、守法。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使用这一方法,建议如下。
1.在教学实践中,搜集适用的案例材料是案例教学法的第一步
从历年的司法考试题中选择合适的案例用于教学是搜集案例的一种方法。司法考试的题目命题严谨,考察内容又有比较明确的针对性,适宜在教学中使用。教师应该在仔细研读试卷的基础上,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案例,在课堂上以书面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可以先讲解教材内容再展示案例,也可以反过来,先展示案例再导出教材内容。具体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课程进度灵活应用。
2.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作业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搜集案例,并使用案例来解释、说明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上课时,再次利用学生作业中使用的案例组织教学。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反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第二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作业的重视和尊重,改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最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这种形式的作业每学期布置一到二次为宜,并且事先要对作业所涉及的法律知识在课堂上作深入、详细地讲解,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得比较好,有能力完成这份作业。同时,学生对作业的题目应该有选择的余地,如从民法知识中,选择“不当得利的相关知识”“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区别”等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一项来完成作业。为了尽量避免互相抄袭的情况,可以规定每个题目只能有几位学生选择,以报名顺序为准,某个题目名额报满后,其他学生只能选择别的题目。
这项作业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学生的期末成绩中应该占较大比例,作业的成绩应按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力争做到“用学习效果决定成绩高低,用学习成绩评价学习效果”。
3.关注与分析社会上出现的各类案件
教师及时关注社会上近期出现各类案件,尤其是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案件,及时与学生共同跟进和分析。必要时,应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地拓展,从学生生活的现实需要和兴趣出发,利用教材、网络、多媒体、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丰富、生动、有实践意义的法律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法律基础知识是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教师想要做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可以尝试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师生一起努力,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教师对教学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7
《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目的在新课程体系下, 《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的选取与使用、课程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将面临新的探索和研究。而课程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关要素发生变化, 作为其中重要环节的考核方式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改变, 考核方式改革也就应运而生、势在必行了。
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意义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功能是多元的, 除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效果外, 更是彰显教学理念、保障教学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法律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考核方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于专业课考试有硬性的标准, 更侧重于考核的引导性、诊断性。这是由《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在有限的24学时的教学中, 要达到的目标不可能是法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 而只能是一种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养成教育。通过教学活动,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拥有良好的法律素质, 具备正确的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 能自觉规范、校正自身行为, 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高素质人才, 这是《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所在, 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最好体现。这种影响是内在的、潜移默化的, 其教学效果对学生影响的隐性的特点, 加大了科学考核的难度, 进行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此。
《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研究的指导思想
对于所有的高等院校而言, 《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相同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都是相同的。教育对象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手段不同, 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也必然不同。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的研究必须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 突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念, 与创新教学方法相呼应, 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必须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考核方式, 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差, 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单凭兴趣, 情绪化倾向较严重。对于生涩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 缺少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 学习能力较差。但同时, 他们又思维活跃, 精力充沛, 对新鲜事物充满渴求与好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论是学习过程还是考核方式, 永远都要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参与性为宗旨, 突出实效性, 精心安排, 合理设计,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切忌以单纯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为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研究必须突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培养“上手快、工作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这与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人才或以培养通识教育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高等院校有着显著的区别。结合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不善于理性思考而往往对事物认识充满感性的特点, 在考核方式上要灵活多样, 建立以考核法律素质形成为核心、以能力掌握为标准的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的研究必须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念《法律基础》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学生对某一项具体技能的掌握, 而是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养成。在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以“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 强调应用意义”为教学理念的大环境下, 《法律基础》的教学也应该是充满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 这就意味着其考核方式也要契合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高职教育特点。
考核方式的改革应与创新教学方法相呼应《法律基础》教学不应追求法学理论的系统性与法律知识的完整性, 而应强调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在课程改革中, 要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关键环节, 积极探索、研究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自2004年引入我国以来, 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研究, 教学效果显著, 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但在公共基础课上却鲜有问津, 始终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法学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 在《法律基础》教学中引入项目化教学法是一项大胆而可行的尝试。在教学中, 应“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 通过把现实的法律问题设计成为完成一个个项目任务的学习过程, 将“做中学”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考核方式也应突出以行为评价、项目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过程评价, 打破“一卷定乾坤”的模式。
《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构建的初步探索
《法律基础》的考核不同于专业课考试有硬性的标准, 不是要求学生背会多少法条、掌握多少专业术语, 而应更多地体现考核的引导性、诊断性功能。通过考核应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能够明辨是非善恶, 能够领悟法的精神、知道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掌握权利义务观念, 对法产生敬仰、尊重之情, 进而培养崇法的精神和意识。这些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和成绩构成体系所考不出来、体现不出来的。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高职教学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 建立以考核法律素质形成为核心, 以能力掌握为标准, 突出过程评价的全新考核体系。确立合理的总评成绩构成是科学考核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 总评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 分别占总评成绩的50%、20%和30%。某种素质的形成、能力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也不是突击背几个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或用一张试卷就可以体现的。通过弱化理论知识的考核及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 突出过程评价, 可以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言行, 做到知行统一。
平时成绩的评定也就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效果的过程评价, 以日常行为评价 (占总评成绩的20%) 和项目学习能力评价 (占总评成绩的30%) 为主要内容。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发言及听课情况、日常纪律表现等几个方面。可以将学生自评、辅导员 (或班主任) 评议与任课教师评议结合起来, 以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及遵纪守法、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能力。项目学习能力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一定的项目任务的综合能力的评定。将现实法律问题通过一定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表现出来, 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设计成为一定的项目任务, 吸引学生分析、讨论、研究, 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及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参与精神和团队精神给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可以激励、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理性思考的习惯, 逐步形成法律思维的方式, 信仰法律, 践行法律。项目学习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对项目的参与程度 (积极参与、参与还是不参与) 、在团队中的作用 (领导者还是参与者) 、对得出正确结论的贡献 (重大贡献、一般贡献还是没有贡献) 、理论知识的研究学习能力 (很强、强、一般)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很强、强、一般) 等等。
实践成绩的评定在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条件下, 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 《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及考核方式同样要注重这三个特性。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功能是让学生走近法、感知法、学习法、崇尚法、践行法, 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考核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认识判断能力、归纳能力及法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等。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调查”, 收看相关法律录像节目、到法院旁听, 开展“法庭庭审进校园”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一般是隐性的, 调查报告、观后感都不能完全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对其今后行为的影响程度, 考核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容易流于形式, 所以, 实践部分的成绩在总评成绩构成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重要, 对于实践环节的科学考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期末考试成绩评定期末考试以理论考核为主, 但考核的侧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上, 让学生放下死记硬背及畏惧考试的心理包袱。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 可以笔试, 也可以抽签口试, 可以闭卷, 也可以开卷, 选择哪种方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如学生的学习特点、接受能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计划实现情况、平时考试及实践考试对课时的占用情况等等通盘考虑。考核内容的选取要尽量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帮助作用。考试的题型要以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为主, 以名词解释、填空、简答为辅, 避免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做法。在主观题的题目数量上要给学生以较大的选择空间, 便于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分析解答。在考试评分标准上, 既要看对教材有关理论观点的掌握, 同时也要兼顾语言表达运用和逻辑思维、独到见解等方面的能力。这里还要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期末理论考试的存废。很多人认为作为一种素质教育, 期末理论考试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尤其是在高职院校, 应该用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完全取代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期末理论考试被逐渐弱化、直至取消是大势所趋, 但就现阶段而言, 过程考核也罢, 行为考核也罢, 都存在耗费时间、可信度难以保证、可操作性较差的局限性。作为公共基础课, 一般都是大班教学, 一个教师一个学期通常面对的学生都在几百人以上, 很难给每一个学生相对客观、真实的评价, 这也就是期末理论考试在现阶段仍需保留的原因。《法律基础》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考核方式的改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它的研究不能脱离开整体的教学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不能一蹴而就, 一步到位, 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完善。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为社会输送能力过硬、素质过硬的合格人才责无旁贷。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在今天的法治国家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要切实加强《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研究, 努力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科学考核体系, 推动《法律基础》教学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摘要:分析了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探讨了考核方式研究的指导思想, 并对科学的考核方式的构建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新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姚郁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8) .
[2]余航.法学素养的初步淀积——试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128.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8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作为旅游、酒店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茶艺课程表演性、操作性强,适合制作成微课视频以供学习,把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变成若干个“不超过10分钟”的“片段化”视频,并分别标明知识点内容,配以辅助性教学资源,便于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茶艺基础知识》微课视频的直观性、趣味性、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建设可行性分析
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局限于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讲授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茶艺基础知识》微课,我们可以把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比如过去我们的各类茶叶的鉴赏课程一般是先讲各类茶叶的色、香、味、形,然后带学生去茶艺室分组了看茶叶,学了一个学期的茶叶理论知识到期末还是分不清各种茶叶。有了微课以后,学生们就可以先观看讲授理论的微课视频,茶叶是如何让制作?不同类型茶叶的制作工艺是什么?然后找到相应的茶叶制作视频或者动画视频来学习,再拿茶叶来鉴赏,这样使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茶叶,同时增加学习的乐趣性。
三、项目实施方案要点
《茶艺基础知识》微课程开发与运用由规划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视频、应用微课三个环节构成。
(一)微课规划:根据《茶艺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归纳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二)微课设计:“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所以在本门微课的视频制作中,会结合教学目标,充实视频内容,丰富知识的传授方式,做到教学视频的“短少而精”。(三)应用微课:以“湖南微课网”、“世界大学城”为载体进行系统微课建设,微课内容应涵盖本门课程相应领域的核心知识、典型案例、主要技能等,资源类型应包括微课视频、教学素材、教辅资料、训练作业、测试试题等。课程课时量为46学时左右,并依托平台为校内外学习者提供在线辅导答疑、在线研讨、在线测试和成绩评定等。
四、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微课的方式,建设《茶艺基础知识》学习资源库,以“湖南微课网”、“世界大学城”等为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
(二)任务
本项目拟建设微课视频46个,其中讲授类微课14个、表演类微课12个、练习类微课10个、演示类微课6个、讨论类微课2个、问答类微课2个,训练作业10份、测试试题2份、实训指导书1份、实训项目卡10份、理论教学大纲1份,实训教学大纲1份。
(三)建设内容
1、讲授类微课:
(1)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的起源与传播、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茶行业的发展现状、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茶类基本知识:绿茶基本知识、红茶基本知识、黄茶基本知识、白茶基本知识、黑茶基本知识、乌龙茶基本知识。(2)茶具知识:紫砂壶基本知识、茶具的分类及选用。(3)其他理论知识:泡茶用水、茶席设计
2、表演类微课:
(1)茶艺表演:西湖龙井茶艺、正山小种茶艺、铁观音茶艺、大红袍茶艺、千两茶茶艺、普洱茶茶艺、白毫银针茶艺、君山银针茶艺、花茶茶艺。(2)生活茶艺表演:绿茶玻璃杯泡法、红茶盖碗泡法、调饮茶冲泡。
3、练习类微课:
西湖龙井茶艺、正山小种茶艺、铁观音茶艺、大红袍茶艺、千两茶茶艺、普洱茶茶艺、白毫银针茶艺、君山银针茶艺的练习、绿茶玻璃杯泡法、红茶盖碗泡法练习
4、演示类微课:
视频演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茶叶的制作
5、讨论类微课:
泡茶前要洗茶吗?绿茶要不要洗茶?如何重振雄风,恢复世界茶贸易大国地位?
6、问答类微课:
茶叶知识问答: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孕产妇能不能喝茶?
五、效益及风险分析
(一)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茶艺基础知识》微课可以帮助社会上酒店、旅游、以及茶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从业基础知识培训、资格证书培训、在线服务、技术服务等。学习者通过登录微课网站,注册账号进行免费观看,这可以帮助他们节省高昂的培训费用和大量的培训时间。通过若干个微课的授课视频,进行网络进行教学,也使得课程的教学不受教师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也极大的节省了授课教师的时间和教学成本。
(二)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存在的风险: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拆分成许多微小的教学片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把完整的一部分知识组块以微小模块的形式展现,可能会影响知识间的衔接;同时,为适合大众口味,课时时长短小,可能会使各课时涉及的知识深度不够。
2、应对措施:重视微课互动环节的设置,加强微课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通过不断获取学生、同行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结论
《茶艺基础知识》微课程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而且不超过10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9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改革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现代高校学生在思想道德以及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挑战。教育部于2005年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是当代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 基本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和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及法律素养。教育部期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有效地解决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以及法律素养上的困惑。但是从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上看, 在进行“法律修养”教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
1. 法律教育部分的教材编写
(1) 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 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 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 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 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 教材编排较为死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 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 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 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 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 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 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1) 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 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 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 思想上不够重视, 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 课堂效率较低, 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 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 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 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 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 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 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 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 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 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 理论概念性较强, 知识分布过于紧密, 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三、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 教材改革
(1) 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 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 教学改革
(1) 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 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 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 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 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 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对授课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课者的法律素养。目前, 高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 由于他们往往自身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 对于我国法律制度、法律变革也不甚了解, 因此, 高校就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 随时更新他们的法律知识体系。
(3) 活跃课堂气氛, 改革授课方式。传统的法律授课方式往往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 难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课堂效率较低。因此, 授课老师应当在法律素养的课堂中充当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的形象,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赵娟.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的问题及优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0.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10
教学环境一定是围绕着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培养而展开的, 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涵盖的内容, 也能满足中职学生信息化办公能力的形成之需。
基于以上所述, 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职能定位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 这里以“WORD文档”教学为例,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职能定位。
(1) 培养学生基本的应用能力。WORD文档操作属于当前办公信息化中的基本应用能力, 其中关于文档的编排、字体大小、字号的选择, 以及调整上下文之间的间距等, 都构成了最为常用、也最为重要的文档应用能力。因此, 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和章节教学时限中, 需要着力突出以上几个方面的基本应用能力, 通过“热炒热卖”来使学生能在总括层面掌握WORD文档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形成学生必要的拓展能力。从中职学生的就业去向来看, 不少学生进入到了文字编辑岗位工作, 如印刷单位、报刊出版单位等。由于他们处于生产一线, 所以还需要拓展其对WORD文档的应用能力。然而, 这里的能力拓展并无法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实施, 而只能借助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来给予实现。
以上从两个方面所做的教学职能定位, 便为“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提供了目的导向, 即“微课程”需要在培养学生基本应用能力和拓展他们的应用能力上, 发挥自身的功能优势。
2. 定位驱动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1) 确立“微课程”的功能定位。前面已经提到了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两大职能, 结合本文主题这里主要指:培养学生基本的应用操作能力。与任何应用学科的教学一样,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需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定性, 这种规定性便要求对WORD文档的教学应从“最常用”的技能入手来进行讲授。
(2) 确定“微课程”的内容板块。众所周知, “微课程”存在着这样几个特点: (1) 课程时间较短, 一般在20分钟左右; (2) 课程展示借助多媒体来实现; (3) 课程内容应形成相对完整的板块。为此, 针对WORD文档编辑这一章节的教学, 在确定“微课程”的内容板块上应遵循上述三点要求。
(3) 选择“微课程”的教学环节。这里需要强调, “微课程”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式, 它不能替代正常的课堂教学。因此, 便需要合理选择“微课程”的教学环节, 即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哪个时段出现较为适宜。根据WORD文档编辑一章的教学内容来看, 可以将其放在新知识点讲授完毕之后, 即借助“微课程”来演示真实工作环境下的文档编辑相关技能操作。
(4) 实施“微课程”的效果评价。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运用“微课程”教学模式, 这本身就属于新鲜事物。因此, 在确保教学模式不偏离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应建立起“微课程”的效果评价机制。
3. 实证讨论
以下结合“微课程”开发的误区进行实证讨论:把“微课程”方案理解成一节课的教案, 目标太大, 难以到达。
问题剖析:比如笔者一开始想完成的是“调查问卷的设计”, 后来发现这个选题太大, 用10分钟讲不完。于是缩小为“调查问题的设计”, 因为调查问题设计是问卷设计中的难点。聚焦难点的突破。
解决方法:突破45分钟的设计惯性, 一次聚焦解决一个知识点。目标的清晰很重要, 内容围着目标转, 评价检测目标达成度。目标是灯塔, 评价是导航仪, 评价导向目标有意义的达成。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职能进行定位之后认为, “微课程”教学模式应从确立“微课程”的功能定位、确定“微课程”的内容板块、选择“微课程”的教学环节、实施“微课程”的效果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参考文献
[1]陈建军.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搭建微博教学平台初探[J].职业, 2014 (15) .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11
【关键字】高职院校 法律基础 课程教学 探讨
近几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逐年增多,甚至突现了多起暴力犯罪,比如“贫困生”马加爵,“富二代”药家鑫、“官二代”李启铭等恶性犯罪案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部署,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高校是依法法治国进程中的“发动机”和“推动器”,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我国高校法律基础教育水平,培养高校学生知法、守法、信法、护法的良好法律素质,是高校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应用型本科院校也不例外,应当在法治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抓好法制教育和宣传,不断探索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方法,高质地完成每一堂法律基础课程教学。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浪潮,1998年法律基础课程被纳入高等院校的思想品德课程范畴,要求无论何种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法律价值、内涵及功能。2005年,法律基础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礎》,期间不断地修订了教材,进行了教学和课程改革。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断涌现,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各有千秋。据笔者调查,当前,许多院校使用2013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规定课时为42个课时(非法学本科专业),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有三章。1、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第五章);2、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第六章);3、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七章)。纵观教材,知识点全,内容丰富,若能保证教学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将能培育出法律素质出众的人才。然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具有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好,自律性和自控性较差的特点,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自身实际采集了形形色色的教学模式,也突显了一系列问题,大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学课时少,内容多
据了解,大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选用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为2013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法律基础教学需要42个课时。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排8-16个课时,而且是完成整本教材,均摊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上的课时就更是少得可怜。同时,教材涵括的法律知识点繁多庞杂,几乎复制了法学本科的法律知识点。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授课老师只能对法律知识进行简单讲解,甚至一语带过,教学大纲和计划无法逐一落实,从而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疲于应付,难于消化,更谈不不上运用,教学效果也就不容乐观。
(二)教学方法单一,无法与学生共鸣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授课老师多采用ppt课件带领学生学习,此种教学方式速度快,内容多,容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与学生互动很少,学生多为被动接收,难于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与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共鸣。课堂中也就时常出现学生玩手机、睡觉等现象。
(三)缺乏实践教学
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多重视理论知识和法律条文的传授和讲解上,据了解,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几乎都没有安排实践内容,不注重学生实践运用法律能力的培养,不能将法律知识传播与社会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很多非法学专业学生无法接触到类似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
(四)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学校不够重视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将法律基础课定位为公共课,对授课教师选拔把关不严,刚入职的辅导员或是行政人员均可担任,法律专业专职教师只服务于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同时学校大量压缩课程学时,对课程监管又不到位,从而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其次,学生轻视法律基础课程。许多院校采用大班教学(多个班在一间大教室上课),和开卷考试的教学及评价模式,让学生轻视这门课程,认为只要随便问问度娘(百度一下)或是翻翻书都能轻松考60分。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往往会认为法律基础课程与他们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造成上课出勤率低,课堂参与度不高,也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使得课堂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满足教学课时,选用适宜教材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应当具备充足的教学课时和适宜的教材,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满足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课时,选用适合的教材,保证教学能按照计划和大纲进行。首先,满足法律基础课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相比,法律基础的知识点繁多庞杂,因此课时不应少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时。其次,选用适宜教材,选一本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应专业的特色主教材。该教材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依托该教材,进行教学。同时,可以选一些辅助教材对主教材进行补充,比如:法制期刊、杂志、报纸等。
(二)丰富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渠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教学,而不是单靠讲授理论知识和法律条文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教师应当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和自身情况,整理出一套合理、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法、辩论、视频教学、社会实践、小品表演等多种方法。根据学生特性,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安排结合起来,行之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运用ppt课件来教学,更应当借助QQ、微信、网络视频等新媒体进行教学。将这些新媒体运用于教学,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比如:笔者在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利用网络视频(CCTV12 法律讲堂)等进行视频教学。在教学中与其费尽口舌,一字一句的将知识、讲案例,还不如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实现生动形象的画面教学,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拓宽渠道进行教学,使课堂充满知识感和现实感,做到内容丰富、突出重点、旁征博引。多方位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和法律素养。
(三)提倡实践教学,培育法律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的就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只有在课堂上或是课后进行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育出法律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1、在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组织课堂实践教学活動,建议采用模拟法庭教学。所谓模拟法庭教学,指的是施教者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法庭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层出不穷的法律困难和矛盾,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应变创新能力,加强职业素质修养和职业技能训练。模拟法庭给学生提供了法律实践的场所和机会,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法庭审判程序和诉讼规则,将法律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知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课堂理论教学与法律部门实际工作的距离和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丰富和完善学生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参与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并熟悉法律文书写作。笔者所在学校有法律专业学生,他们有专门供学生进行法律实践的模拟法庭实验室,该实验室可以针对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笔者建议将这种成本低且教学效果好的实践教学方法使用于其它专业学生的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充当原告、被告与法官等不同的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2、课后法律实践教学。课后要走出课堂,一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学院、检察院,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办案的过程;二是邀请一些法官或检察官到学校举办讲座,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三是向学生介绍学校的法律实践中心或援助中心的情况,并鼓励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参观法律机构、经验分享、旁听审判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法律信仰和法律情感,让学生真正感受法律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四)重视法律基础课程,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对法律基础课程给予足够重视。应为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一是选拔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尽可能聘请优秀的法律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并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管;二是采用小班授课制。避免多个班级在一间大教室上课的情况,小班授课虽成本增加,但它有利于教师管理班级,也能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三是提供齐全的教学设备。建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场地,设立法律援助中心,为教学提供所需设备,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应该重视法律基础课程。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时时想到不能上好此门课程就会被淘汰,要丰富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再则,要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通过改变成绩评定方式,比如将开卷考试改为闭卷形式,或是其它综合性评定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让其主动学习。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却关乎到三方(学校、教师、学生),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重视法律基础课程,才能真正提升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培育具备良好法律素养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一大课题,任重道远,需要应用型本科不断地探索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长效机制,让课程合理、结构优化、措施高效的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社会法制教育贡献力量,真正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发动机”和“推动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旭.浅议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J].高教高职研究,2011,(52).
[2]余文华.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微课程法律基础 篇12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这种挑战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方面, 还包括教学方式方面。所以, 在现代高校的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 将“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基于此, 本文详细分析了“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学生对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1]。但是, 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 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不尽相同,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 会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 课程容量和课时分配不合理。目前, 计算机技术已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校增加了计算机的知识点和课程容量。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分为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两个方面, 但是因为课时分配不合理, 导致学生没有充分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相关知识,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学习内容导读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微课程”教学模式中, 微视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起到了引导课程、知识导读、实际演练等作用。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学习内容导读的作用非常显著, 它能够细化学习内容,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 就能清晰呈现出其中的知识点,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 在“微课程”网络平台中还能详细设置学习内容, 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 切实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2]。比如,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 可以将自己要传授给学生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视频, 也可以在网络上面搜索相应的视频, 然后下载, 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和课程教学目标对视频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从而充分发挥“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作用。
2.2 学习任务和问题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为了能够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中的微视频、PPT以及HTML网页等, 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要设计相应的问题,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另外, 在设计问题和任务时,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 难易得当, 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从而起到增加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2.3 学习活动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微课程”教学模式起到了关键的协助作用, 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以及典型习题等制作成相应的微视频, 认真讲解每一个步骤,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并且能够按照微视频中的步骤和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情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还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3]。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探讨解决问题时用到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评价, 虚心接受其他学生的批评, 在以后的学习中改进, 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2.4 综合评价测试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多层次的、难易程度多样化的实践练习,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练习相关知识点, 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及时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在以后的学习中改进。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其进行公平的考核。另外, 在解决相应的问题时, 也可以寻求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帮助。学生还可以创建课外学习小组, 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 全组学生共同讨论, 进而促进小组学生的共同进步。
3 结语
综上所述, “微课程”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属于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 它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 并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 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钟琦, 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 :26-33.
[2]高杨.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J].知识经济, 2014 (15) :152.
【微课程法律基础】推荐阅读:
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体会09-21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09-01
法律相关课程06-03
法律法规课程08-27
“社会工作法律”课程06-02
法律通识课程07-04
《旅游法律法规》课程11-09
警察法律英语课程论文11-21
思想法律基础08-05
法律基础的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