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2024-08-15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共12篇)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指出,要把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学校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将课堂中心转向师生互动、同伴协作和交流,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机会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重视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笔者以高职《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具体阐述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课程基本情况

高职《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公共基础课(必修),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要求大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把个人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早已无孔不入,利用好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的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律素质。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以实践活动为依托,通过发布任务—话题讨论—教师反馈—课内实践—效果反馈—课外延伸六个设计环节具体阐述网络综合教学平台在高职《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具体运用,详见图1。

1.发布课程通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前准备任务,并在线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热点事件回顾,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探究教材中涉及的重要问题并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

2.话题讨论。学生按照课前学习的内容结合自身体会在课程讨论区发布话题,并参与多个话题的讨论,启发学生通过思考与探究超越已有知识的局限,进而衍生出新的更加成熟的观点。

3.教师反馈。教师利用在线答疑,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并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逐步引出本堂课内容。

4.课内实践。按照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利用教材内容进行任务设计,可以运用辩论、演讲、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主题参观等多种形式深化课程内容,解决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5.效果反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有针对性的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讨论,由教师发布讨论话题,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相关资料,参与讨论,搭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平台;通过网上作业和在线评价的形式,快速、准确、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实现了知识的有效传播和课堂的延伸。

6.课外延伸。利用易班等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的网站,发布近日热点新闻,通过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信息传播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探究,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实施效果反思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使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通过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能够将个性化学习理念应用在翻转课堂中,有利于学生按个人的学习风格和爱好完成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因材施教。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还有挑战和需要反思的地方。(1)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支撑。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智能化的学习平台作为支撑。以高职《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为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行平台相对单一。该课程主要以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依托,通过既有的课程模块和菜单,为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资源,而对于学习行为跟踪和内容推荐等个性化的学习功能却很薄弱。因此,构建智能化、多方位、多功能的学习平台对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2)教学理念的更新。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而翻转课堂教学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从而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革新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知识传授主要由学生课前通过学习资源等完成;知识内化由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指导完成。当老师走下讲台,从内容的讲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时,课堂就会变成一个以学生为焦点的学习中心。(3)学生学习能力的考量。众所周知,个性化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能根据学习者的兴趣、认知能力、学习风格等要素,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策略、内容等,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这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方式的掌握、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如课前自主学习、话题讨论的主动性、项目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角色扮演的主动性、信息再加工的辨别性、知识内化的系统性等,都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效进行翻转学习的关键。(4)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虽是辅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但在教学模式的推动中却是重要的推动者。较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一般的课件制作上。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因此,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应有能力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特征等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设计,如制作微课程资源、专题教学资源、学习卡等使学生更好地获取学习资源。同时,适时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深化知识点,并做出个性化的评价,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5)密切的师生关系。由翻转课堂到翻转学习,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时间。当进入学习情境时,学生和教师能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建立密切的关系。通过互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得到激发,学生意识到他们希望从老师那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内容。(6)翻转课堂的深入和延续。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撰写的《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一书中指出,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能够更强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且引导他们更深入、更广泛地学习,是提高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结语

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是推动教育教学和学习根本性变革的主要推动力。翻转课堂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必须不断地改进实践,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自己的翻转策略,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不光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和掌握,还应该循序渐进地建立资源合作机制,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从真正意义上对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进行疏通和分析,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地探索、总结、升华,使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相得益彰。

摘要:文章以高职《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通过典型实践活动,从六个设计环节具体阐述基于网络综合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参考文献

[1]孙华.大学生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06).

[2]李建苹,吴南中.基于翻转理念的高职课程学习变革:现实诉求与推进策略[J].继续教育,2015,(10).

[3]刘海韬,喻姣.高校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思考[J].软件导刊,2010.

[4]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徐进.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

[6]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斯.翻转学习:如何更好的实践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7]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2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5周岁不满17周岁 D.已满18周岁不满20周岁

2、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根据()的原则,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办学,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

A.强制 B.完成任务 C.自愿、量力 D.制定数额

3、根据我国教师法规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与“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中公教育

A.给予撤销 B.宣告中止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4、“青少年、儿童是社会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是(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 C.《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 D.《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

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中公教育)。

D.收学费,收杂费

6、()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的权益的法律制度。A.教师申诉制度 B.教育行政复议 C.教育行政诉讼 D.教育行政赔偿

7、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A.顺序 B.客观规律 C.特征 D.重点

8、()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中公教育

B.教育部 C.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素质,(A.保护学生权益 B.保护教师权益 C.保证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D.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中公教育)。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故选B。

6.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的权益的法律制度。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故选A。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故选D。

10.答案:B

中公教育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能力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中,以教材为原则,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正确途径。

一、课堂讨论在“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1.课堂讨论符合“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特点

“基础”课教学,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人生观、道德、法律等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当今社会紧密结合的话题。“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很有必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而课堂讨论是一种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

2.课堂讨论能够提高“基础”课的挑战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基础”课中的概念是人们所熟知的,也很少有难懂的理论。仅仅停留在讲解概念和理论上,会使大学生感到这门课程缺乏挑战性。课堂讨论正好弥补了这一点,能够使这门课程具有更大的挑战性、灵活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3.课堂讨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使大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大学生在看到、听到现实热点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一味地回避矛盾和问题,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困惑,甚至走向错误,最终容易引起大学生对社会产生抱怨情绪。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体现贴近学生的要求,就应该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以教材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结合点为视角设计

“基础”课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既要把握教材内容,又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握教材内容是为了避免讨论结果脱离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为了避免讨论过程陷入枯燥乏味之中。因此,教师要在备课中要反复甄别,在社会热点问题中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找到合适的讨论对象。课堂讨论还需要讨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深度,能够引起学生的探讨。

以“基础”课教材(2015年修订版)中的第一章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为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需要用人物故事去打动学生。这一节可以以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为开端,引导学生去读原著,了解主人公们的梦想与真实人生之间的区别以及主人公们对待人生的信念。教师组织学生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形成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态度。再以第五章第一节社会公德为例,社会公德是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领域,也是道德体系中的基础部分。这一节的讨论对象可以结合现今的交通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路怒症来进行探讨,给出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置于情与理的矛盾中,对案例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纠偏,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全面地认识问题和评价问题。

三、实施课堂讨论的几个要点

积极处理课堂讨论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突发情况容易导致课堂失去控制,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应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1.讨论偏题

在学生讨论的热情被充分调动之后,学生倾向于发表许多看法。而其中有些看法与讨论的问题没有多大的关联。这种情况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整个讨论偏题。教师发现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时,应该明确提醒学生讨论已偏题,让学生回到正轨上。

2.讨论中出现错误、极端的观点

在课堂讨论中,有些学生会对讨论的问题发表出较为感性、极端的看法,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情绪,给教师出了一个大难题。此时,教师应该迅速思考,有理有据地纠正学生错误、极端的观点,改变整个讨论的风向,使讨论回到较为理性的气氛中。相反,教师回避学生极端的看法,继续让学生讨论,只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偏离问题,整个讨论到最后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3.讨论占用时间过长,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面对与大学生活越紧密的问题,学生的讨论时间越长,发表的观点越多。课堂讨论本应鼓励学生多想多说,但如果因为讨论占用整个课时安排太多,而导致教师来不及评价和总结就结束了,那么这类讨论对学生的成长是没有实质的教育意义和促进作用的。因此,教师要掌控讨论的时间和发表观点的人数。

参考文献:

[1]刘玉娟,王向明,陈文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程[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2]郭凤志,张澎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M].沈阳出版社,2013.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4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改革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现代高校学生在思想道德以及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挑战。教育部于2005年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是当代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 基本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和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及法律素养。教育部期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有效地解决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以及法律素养上的困惑。但是从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上看, 在进行“法律修养”教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

1. 法律教育部分的教材编写

(1) 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 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 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 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 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 教材编排较为死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 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 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 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 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 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 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1) 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 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 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 思想上不够重视, 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 课堂效率较低, 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 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 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 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 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 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 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 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 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 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 理论概念性较强, 知识分布过于紧密, 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三、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 教材改革

(1) 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 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 教学改革

(1) 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 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 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 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 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 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对授课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课者的法律素养。目前, 高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 由于他们往往自身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 对于我国法律制度、法律变革也不甚了解, 因此, 高校就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 随时更新他们的法律知识体系。

(3) 活跃课堂气氛, 改革授课方式。传统的法律授课方式往往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 难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课堂效率较低。因此, 授课老师应当在法律素养的课堂中充当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的形象,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赵娟.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的问题及优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0.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5

摘要: 在高职院校中, 把情感教育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情感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的探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从教师情感素养培养, 教学方法的改进, 创设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情感环境, 实践教学活动设计, 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运用情感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中, 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情感教育;

当代情感教育研究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者对教育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30多年来, 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经历了思想梳理、理论建构与初步科学实验, 情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接, 情感教育研究向教育学的多个分支伸展。进入新世纪之后, 不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 情感教育思想的传播获得新的契机[1]。情感教育研究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 它日益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领域。经梳理相关文献、研究等发现, 目前学术界大多关注情感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研究[2~4], 而对如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情感教育, 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偏少。基于此,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结合具体教学实践, 探索情感教育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 以期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 加强其实效性。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一) 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情感交流, 激起受教育者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 引起情感共鸣, 激发其求知欲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 促使教育双方在心理上互相信任、互相尊重, 并进一步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5]。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 也是认知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一起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但情感教育具有其特别的方面。

(二) 情感教育的特征

1. 兴趣性特征

情感教育的兴趣性特征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可以挑选与教育目标、学习内容、个体发展相符合的内容, 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导, 激发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内在兴趣, 让受教育者带着兴趣去学习[3], 推动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 在学习的过程中, 受教育者还可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

2. 创造性特征

情感教育的创造性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对教育者而言, 指情感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序或统一的模板可以遵循, 需要教育者在情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根据具体科目、具体学生和每一节课的具体情况, 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二层含义是对受教育者而言, 是指受教育者可以在情感教育的激发下进行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精神, 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6]。

3. 导向性特征

情感教育的运用能够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者通过情感的交流, 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和激励, 帮助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看法和意见, 进而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

4. 驱动性特征

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适当地加入情感教育, 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使人感到悲观、痛苦、烦躁、厌恶的消极情感, 激发其积极情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驱使学生能够克服各种困难,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校园活动中去[7]。

二、情感教育应用于高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 情感教育有利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情感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相应的教育活动, 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激发学生的情感火花, 帮助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而转化为行动, 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育良好的情感品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培育高职生健全的人格, 帮助高职生形成高尚的理想信念, 造就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使高职生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8]。两者的目标基本一致, 情感教育有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 情感教育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下,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育, 虽然许多学校的课程教学方式已进行了改革, 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但在教育的过程中还是过分强调说教, 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对教育内容不接受、不理解, 甚至产生厌恶情绪;教师认为学生难教育、不配合, 进而采用更强硬的教育方法。这样, 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苍白无力。究其原因, 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情感交流, 学生和老师缺乏通畅的情感沟通和情感融合, 不能充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减弱了教育的成效。

要改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这一弊端, 必须探寻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而情感教育就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使情感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要清楚了解高职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教育融情于理, 投入自己的满腔热情与学生坦诚相见;教育方式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 理解、尊重并关心学生, 深化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达到一致时, 整个教育的过程将会活跃起来, 即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情感的融合, 才能使被教育者真正愿意接受教育, 做到乐学真信, 促进学生实现知、情、行的统一, 进而最大化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情感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策略

(一) 积极培养教师的情感素养

作为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首先自身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 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丰富的理论底蕴, 崇高的品德情操, 丰富的情感等。其次, 具备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和情感状态, 身体力行, 对自身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激情, 真正热爱本职工作, 在教育过程中情绪饱满, 热情高涨, 积极向上。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召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10]。此外,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关爱、信任、理解学生, 满足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 教师语言表达要科学准确, 幽默风趣, 通俗易懂, 多用赞美的语言鼓励学生;同时, 语速要适中, 语调声情并茂, 抑扬顿挫, 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 以情动人,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教师情感的感染,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 改进教学方法, 创设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情感环境

创设情感环境是培养情感的手段。高职生年龄大多处于18~22岁之间, 此阶段的学生富有激情, 情感丰富, 三观还不稳定, 可塑性较强;那么,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 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创设适宜的情感环境, 营造情理交融的教学氛围, 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 可以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专题研讨法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体现以学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课程在遵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思想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采用专题研讨教学法。如将教材整合后形成四大模块——角色转换模块、思想教育模块、道德教育模块、法制教育模块, 及九个专题。采用专题研讨法的步骤: (1) 课前各班编排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各班的人数, 采取自愿组合或班级整体安排等方式, 以5~7人为一个单位的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合作小组设组长、主策划、主发言人、联络员等。 (2) 教师指导选题。教师根据专题内容先讲导论, 让学生对该专题的知识点、线索有所了解;然后, 布置任务, 各小组分别对专题进行讨论研究。 (3) 独立探索, 小组交流。课后小组成员独立自主地去查阅资料, 分析问题, 在小组内将各自探索的知识、心得和结论进行交流, 展开探讨, 然后将本小组的思想进行集中。通过学生课后的自我探索, 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4) 成果展示。在下一次课上, 各小组推选代表以观点陈述、PPT展示、主题演讲等形式交流小组学习成果;最后, 让其他同学通过评分、点评、提问、补充等形式来共同参与,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 教师总结提高。在思政课教学中采用专题研讨式教学, 能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问题, 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 适用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情境教学法的主旨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教育内容,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特定场景或情境, 这些场景或情境要生动、形象、具体, 能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通过教师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身临其境, 仿佛参与其中, 进而产生情感体验, 以引起学生共鸣, 激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帮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发展。例如, 在讲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 播放《七子之歌》音频作背景, 创设情境, 同时介绍《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在情境的渲染下, 学生们很快被带入到爱国主义的意境中, 当听到“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的呐喊声时, 有的同学更是潸然泪下。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情感, 从这种深切的呼唤中, 同学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这种感情就是爱国。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境渲染, 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同学表示“今天, 我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之前我一听到国歌就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为什么在看比赛时看到国旗升起时, 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原来, 这就是一种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马多秀.情感教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教育研究, (01) :51-61.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0.

[3]朱晓蔓.道德教育论丛 (第一卷)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高立娟.论思想政治的情感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11-34.

[5]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 (05) :15.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6

关键词:高校;法制教育;课程建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向纵深发展,中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这种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当具有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制观念。在高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中,法制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为什么说法制教育的重点在高校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人数增长显著。截至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超过2000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截至2010年,我国已拥有2723所高校,大学生规模达3105万人。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的功能和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高等教育从原来的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高校,而大学生又终将服务社会。可以说,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成就大小的重要体现。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必将占据社会上绝大多数的管理与技术岗位,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影响着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集散中心,理应成为法制建设的重点区域,理应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因此,法制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在法制教育工作中应当占据重要地位。

二、高校法制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学生正处于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虽然他们在中学阶段也接触过一定的法律知识,有些学校也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但毕竟他们那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认知能力还相对较弱,不可能形成比较稳固的法制观念。在大学阶段进行法制教育,如果内容充实并且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的高校法制教育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一)现有的法律知识课程设置不符合法制教育的要求

从2006年开始,《法律基础》和《思想品德》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使法律基础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大大缩减。笔者测算了法律基础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分量:该书共有250页内容,但讲述法律基础知识的只有90多页,所占比例不到40%。该书共有八章内容,专门讲法律知识的内容浓缩在第七章、第八章,分配的课时也不够。按照现在的教材开展教学,学生不仅感受不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反而觉得法制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二)师资力量配备不利于加强法制教育

师生共同参与是教学的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并不是这样。有的学生宁愿逃课,也不进教室听课;有的学生即便在课堂上也没有听课,而是在干别的事情。这是什么原因呢?说起来比较复杂,教师配备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两部分内容,很多高校配备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能讲好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但未必能讲好法律知识部分。原因如下:分配给法律基础知识的课时少而任务重,教师的专业又不对口,再说法律知识教学素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养成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这两部分内容既有联系又各有其独立性,全部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讲授难免会顾此失彼,教学效果不会很好。

(三)实践与考核环节引不起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视

1.高校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缺乏

法制教育要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水平,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目前,很多高校比较关注教学科研,而不重视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少有法制讲座,很少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几乎不举办法制知识竞赛活动,几乎不组织学生参观监狱及劳教场所,很多高校没有校外法制教育辅导人员等。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考核方式不太合理

依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本科高校开设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14学分,其中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两部分内容共占3学分;专科高校开设2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7学分,其中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两部分内容共占3学分。且不说法律基础知识所占学分太少的问题,这里把法律基础知识作为德育课来计算学分,本身就不合适,因为这忽视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有不少教育理论工作者认为,高校进行的是法制观念教育,而非法学教育,所以没有必要讲太多的法律知识,可以把法制教育归入德育范畴。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

高校的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坚持才能收到明显成效的工作,所以有很多只顾眼前成绩的高校并不重视法制教育。看一下近年来违法犯罪、贪污腐败官员的情况,他们大部分拥有高等教育学历,正因为他们缺乏法制观念,才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给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国家栋梁,是国家各级各类管理和技术岗位的继任者,对他们加强法制教育势在必行,这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彻底落实,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呢?根据实际情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在高校独立开设法律基础必修课,并重视专业师资培养

要完成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就必须让学生学习较为丰富的法律基础知识,独立开设法律基础必修课是当务之急。同时,专业师资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可在重点高校设立高校法制教育学专业博士点,加强全国各高校法制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工作,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法律素养,为法律基础课的建设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二)高校和地方政府都要重视法制教育实践活动

在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任课教师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调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必要时校领导可直接组织策划相关实践活动,并给予财力和物力支持。在教师考核方面,高校可把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成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则是促进毛入学率增长的关键因素。由于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一般直接受地方政府管理,所以地方政府也要重视高校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搭建活动平台,必要时可制定高校法制教育實践活动的规划,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学飞,沈文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2]郑向东.公民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3]任丽婵.我国大众化以来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对毛入学率的贡献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7).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7

一、高校法律基础教育具有促进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作用

在特定条件下, 道德要求需要通过制度与法律手段实现。在我国, 法律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进行培养与传播的有力工具, 法律在确定道德要求与准则后, 赋予道德以法的属性, 此为法律基础教育的基本义务。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需要具备和谐的法律环境。

例如, 在美国, 大雪过后, 每户美国人民都会走出家门铲雪, 他们不但会将自己家门前堆积的雪打扫得非常干净, 而且还会将周围邻居, 甚至人行道的积雪也打扫得非常干净。在这之前的很多年前发生了一件事, 同样大雪纷飞的一天, 一个路人在一户人家门前不小心滑到, 导致粉碎性骨折, 此病情在当时治疗需要昂贵费用。路人一纸诉状将这户人家主人告上法庭, 而且美国法庭也当机立断, 要求房主为这位路人的治疗费买单。美国法院认为, 路人滑倒骨折的根本因素就是房主并未及时扫雪。依照美国法律, 若购置了房产, 则房产周围领域都属于管辖范围, 因而有义务将其潜在危险消除掉。几百年后的美国人基本上都忘了当年的案例, 但他们已经将教训转化为习惯。俗话说,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发达国家在思考道德和法律问题及两者内在规律与联系对我国的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值得对其进行挖掘与吸收。

二、高校法律基础教育实践性特征能够使思政教育实践模式得以丰富

法律基础教育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强的学科, 它的目标与本质, 不仅仅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是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执行与运用法律。由此在法律基础教育中就要求高校教育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通过自主参加实践活动, 增强其内心感悟。而我国思政教育的不足与缺憾就是法律基础能力的培养。所以, 一定要将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落实到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帮助学生形成做重于说的理念。

比如, 一位在德华人留学生, 看到一名妇女带孩子过马路时, 马路对面突然亮起了红灯, 于是她们就停下来, 在绿灯亮了之后继续行走, 这名留学生非常好奇, 因为当时马路四周并没有车辆经过, 而那位妇女的回答也让留学生震惊, “若继续行走, 不是在教育孩子可以违背交通法规吗?”如此朴素的对话值得每个人深思。伟大的领袖列宁曾经说过, 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所以, 若要将思政教育实效落实到位, 首先必须倡导实践重于宣传的工作作风。

三、法律基础教育递进性规律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有效参考

学生的法律意识并非自发形成, 而是在阶段性学习过程中培养与形成的。因而在具体法律基础教育实践过程中, 应加强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归纳与探索, 唯有牢牢把握规律性教育理念, 才能规范有序地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由此可见, 若要将思政教育实效落实到位, 就必须注重思政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递进性。

例如, 本院校二年级的一个班中, 因为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 而且集体观念严重缺乏, 还有一些学生喜欢打架斗殴, 是全院著名的差班。为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与学习能力, 教师围绕此目标将递进目标分阶段提出, 以遵守校规、加强自律为学习目标, 利用教育、督促以及引导的方式, 帮助学生克服与改正不良习惯, 对其纪律意识进行重点培养。对于学生集体观念不强的情况, 教师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性格与爱好设置歌咏比赛、篮球比赛等活动, 以此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通过思政教育及法律基础教育的结合, 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增强。

四、结语

思政教育与法律基础教育的开展, 两者本身就存在协同发展与相辅相成的关系。思政教育中注重法律基础教育递进性, 成效显著, 这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重视实践, 重视动手操作能力, 还能以此将高校思政教育落到实处。所以, 唯有充分认识与遵循法律基础教育递进性规律, 思政教育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与法律基础教育两者存在协同发展与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法律教育现状, 对教学实践性特点进行普遍强调, 思政教育中注重法律基础教育递进性, 成效显著, 这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法律基础教育,思政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春平.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改革实践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0) :147-148.

[2]刘和忠, 马东薇.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问题及对策[J].高校理论战线, 2011 (11) :162-163.

[3]相天东.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 2008 (21) :169-170.

[4]王易.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10) :184-185.

[5]于慧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诗意化教学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27) :199-200.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8

一、法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法律教育教学只有进行不断的改革, 才能解决在社会发展、市场变化、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出现的问题, 才能克服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只有改革, 职业院校才能根据基础法律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做出针对性、具有实效的改进。如改变原来一些陈旧的课程内容、陈旧的教学方法, 以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提升基础法律教育教学质量。因此, 职业院校需要对基础法律课程进行改革, 提高教学水平, 这样才能实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基础法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职业院校法基础法律教育教学中, 归纳问题,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设置陈旧。虽然目前职业院校对基础法律教材进行了改进, 但是过于突出课程的完整性, 强调了法律知识的专业性, 而没有将法律的实用性渗透于实现之中, 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密切, 缺乏新的知识、新的内容;二是教学缺乏针对性。在基础法律教育教学中, 往往不了解学生的层次, 不掌握学生的需求, 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 盲目性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基础法律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一) 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构建与法律教学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 打破传统学科体系, 加强法律专业知识培养方案的优化与改革。在广泛调研现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的基础上, 针对基础法律教育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模块和任务, 并逐一进行优化, 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先进性, 突出教学任务, 增加新内容、新知识, 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合理设置。使学生既能掌握现代专业法律理论, 又能掌握专业技能, 成为高技能人才。

(二)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法律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自始至终把学生致力于主体位置, 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训练机会,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和兴趣。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 就走工作岗位, 因此教学重点要以就业为导向, 教育要从培养职业兴趣着手, 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少数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和有升造意想的学生, 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 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力, 帮助其他同学对法律学习产生动力, 在同学们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的氛围中, 提升法律课的教学效率。

同时,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 法律教学也应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 改变死记硬背的法律教育教学方法。要通过音频、视频、3D图像等先进技术教学, 让法律知识变的易记容掌握。采用模拟仿真的教学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开庭, 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法律的审判过程, 给学生配置各种角色, 进行实战演练,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 让学生感受法律的重要, 这样学生就会对法律知识产生渴望, 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职业院校要正确对面所存在的问题, 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设计符合他们的教学内容, 探讨更多的教学方法, 要充分认识到为国家、社会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懂法守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是职业院校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国颖.法律教学中"案例辩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 2016 (16) .

[2]王莎莎, 周树杭.浅析法律教学实践性问题的反思与完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 (5) .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9

一、设置问题情景、讨论式教育策略

在基础课堂中,大学生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教材疑难问题、学生关注事件等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同伴交流、互相争论、相互启发,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自主思维意识、辨析能力等,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运用讨论式教育模式的基本环节:论前准备;论中引导;论后小结。

论前准备:即备课环节,教师要充分思考预设的讨论题目,要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出发,题目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热点,并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度适中,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同时还要思考可能出现的分歧和可以达成的共识,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教师必要时可指导学生课前查阅搜集资料,开展调查等,使课堂讨论效果更加显著。

论中引导:若要学生在讨论中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让学生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教师必须发挥“导演”作用,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在学生讨论前,教师应创设情境,可以是案例事例、热点新闻、歌曲名言等多种形式,出示讨论的主题并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讨论中要善于紧密关注学生状况,发现问题,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及时加以点拨或引导。如当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善于及时把握住讨论方向,正确地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当学生讨论不激烈,仅仅是照本宣读,讨论气氛不活跃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论,使讨论深入进行。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疏漏和偏颇时,教师应做恰当提示,启发学生自己或相互之间做必要的补充或纠正。

论后小结: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帮助学生分析、梳理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想法得出正确结论。对有争议、难于统一意见的问题,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某种观点,而是要做更充分地说明自己观点正确的准备。同时,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中肯的评价,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同时也要指出讨论中的缺点与不足及今后讨论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问题情景、讨论式教育模式的优势在于不是一味地灌输,而是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其高明之处在于“润物细无声”,通过课堂教学,悄无声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角色体验”式教育策略

大学生特别是大一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喜欢模仿、喜欢尝试、喜欢体验,同时自我意识又不断增强,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从自己固有的角色转变到生活中其他的角色,通过角色互换,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真实地体验对方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一个角色互换体验的过程也更有利于渗透德育。

三、“主题活动式”教育策略

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校不只是学习,还要参加很多的集体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观廉政教育展、“一二·九”长跑、消防演练、演讲比赛、校园心理剧大赛,参观“九一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围绕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开展的各项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新世纪的中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文化与信息,思维更加活跃,思想也更多样,德育教育必须跟学生发展的实际,才能更有实效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渗透德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其方式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10

一、《基础》课重点在于法治观教育和法律思维的培养, 而非法律知识教育

《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而非法律专业课。因此, 教师在授课中, 切记过多的讲授专业的部门法知识, 把《基础》课的法律部分当成一门法律专业课讲授。在目前各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中, 特别是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 很多都具有法律专业背景, 任课老师会不自觉的从自身专业出发, 考虑在教学中加入较多的法律知识讲授, 这违背了《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和法律思维的教学目的。从2013年的新版教材中也可以看出来, 具体的法律知识将不是该课程的教学重点。之前的教材中较多的存在一部分部门法知识, 例如老版教材的第八章, 几乎全部是具体的法律知识讲授, 本次教材修改, 第八章大部分内容被删除, 只保留了宪法相关知识, 挪到了新版教材的第五章。新版教材中, 涉及到法律教育的章节主要有第五、六、七章。第五章标题为“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第六章为“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第七章为“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从这三章的标题和教材的具体内容也可以看出, 《基础》课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于法治观教育和法律思维的培养, 而非法律知识教育。当然, 偏重于法治观教育, 也不是说一点法律知识都不传授, 毕竟法治观念是必须通过具体的法律来传达和培养树立的。

二、大力加强法治观教育, 积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 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我国法律教育的任务不仅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 而且包括努力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方法。高校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组织形式, 愈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大学生应当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法律思维方式。

就法律教育而言, 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不能离开高校对法律教育的重视及其传播, 更离不开《基础》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精英型人才,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加强法律教育, 是推进依法治国, 实现法治中国的一个重要措施。各高校应通过《基础》课平台, 加强法律教育, 增强学生遵法守法意识, 积极培养法律思维, 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楷模。

三、《基础》课应改革传统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 加强法治实践性教育

当前, 高校法治教育多局限于传统课堂理论说教, 缺少用事实说法和以案例说法的实践性直观性教学手段。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坚持课堂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加强实践性法治教育

改变法治教育偏重于法律知识性教育, 并不是说就不能对学生进行任何的法律知识教育。法治观念和法律行为, 是普遍和一般的关系。没有法律行为的支持, 法治观念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在对大学生积极开展法治教育的同时, 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法律的知识教育, 更应该在大学生中开展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性法律教育, 坚持法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利用“12·4”法制宣传日, 让大学生感知到法律在身边, 引导大学生自觉学法、懂法和守法, 增强法律教育效果。

2、鼓励学生从身边做起, 注重法律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在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中, 自我修养法能很好的巩固教学成果。在《基础》课的法律教育中, 也可以采用此法。自我修养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主动的进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监控等来提升自己修养的一种教育方法。《学记》中说,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因此, 有必要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法律知识和案例的讲解和学习。针对课堂讲授单一教学的弊端, 可在日常教学中, 结合大学生身边某些相关的法律, 做到法律教学与大学校纪校规、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 实现了既自然又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效果。学法, 然后知法;知法, 然后懂法;懂法, 然后守法。

四、法律教育应与道德教育相互相成, 互相促进

《基础》课中, 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是两个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虽然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的和功能上均有所不同, 如:法律教育是让大家守法,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而不是让大家追求理想人格。但是, 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又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法”可以说是最低的道德底线。法律教育让公民知法守法, 借助于法律的强力机制来推行人类所必需的基本道德规范, 使大家在学法、守法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

[2]崔长珍:《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 (3) .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11

关键词:90后大学新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0-0085-02

自从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以来,“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四门新课程之一,是新生入学必修的第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基础”课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以下简称“四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对象的年轻化,90后成为大学新生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才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基础”课教材突出体现“四观”教育

(一)教材围绕“四观”教育整合内容

教材由绪论、三个主题部分共八章内容和结束语组成。绪论部分针对大一新生刚刚迈进大学校园在学习和生活上面临的不适和困难,分析大学生活、学习的特点,帮助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优良的学风,明确成才目标,引发大学生对“四观”问题的思考。第一部分为一至三章,属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畴;三章内容相互关联,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为基本内容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六章的部分内容,这一部分集中阐释道德观教育的有关内容,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道德,为什么要具有这样的道德,以及怎么样培养和养成这样的道德。第三部分为第五、六章的部分内容和第七、八章,集中体现法制观教育的有关问题。本部分以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使他们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法制观。结束语部分以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逻辑归宿,这与“四观”教育的最终目标相吻合。

(二)教材的编排诠释“四观”之间的内在逻辑

在内容上,教材的主体部分以“四观”教育为主线;在编排上,教材充分体现“四观”之间的逻辑关系。首先,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理论在内容选择上更为集中,突出了二者的整合。教材在第三章将价值观作为人生观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人生观、价值观不再是枯燥难懂的哲学问题,而是成为每位大学生需要探讨和思考的人生问题,使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其次,在第五、六章,将道德观与法制观教育相结合,弥补了之前道德与法律相分离的不足,充分体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一方面贯彻党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懂得在自身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道德的“自律”与法律的“他律”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最后,教材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集中在第一部分,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依次置于其后,内容设置遵循由思想到行为、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合法行为的逻辑规律,形成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融合的完整“四观”教育体系。

二、90后大学新生思想现状分析

为了上好思想政治理论的第一课——“基础”课,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四观”教育,必须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现状,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其他三门政治理论课打下坚实基础。

(一)自我意识明显,不迷信权威,更具怀疑精神,但辨别能力弱

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衣食无忧,在宠爱和呵护中长大,这造就了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一方面,与80后的一代相比,他们更自信、更张扬,他们思考问题、处理事情多以自我需要为中心,较少顾忌他人感受,团结协作意识差;另一方面,较强的自我意识体现为他们思想上的独立,他们善于思考,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他们不喜欢教条的说教和死板的灌输式教学,不迷信权威,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喜欢提出怀疑,喜欢通过亲身实践来接受前人的结论。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深,在互联网技术极度发达的今天,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免会对缺乏辨别能力的90后造成不良影响,需要我们做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二)价值取向多元化,更重个人实际利益,价值评价更宽容

90后大学生在信息时代和社会转型中长大,他们的价值取向更趋于多样和实际。虽然大部分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价值观,但受市场经济注重追求物质利益的影响,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简单地把经济收入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还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对未来感到迷茫。关于“理想信念”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90%的大学新生都会在大一提出入党申请,但问及入党动机时,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是基于“信仰共产主义”和“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分别占5.8%和13.5%,绝大部分学生是为了“有利于在校的发展”和“方便找工作”,占70.4%,还有10.3%的学生是“说不清”。这表明,目前90后大学新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明显弱化,价值取向趋于实用,强调实际利益的获得。同时,他们对道德评价更宽容,“他們对各种事件、行为的容忍度空前提高,似乎不存在绝对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对他人的价值评价取向给予充分的尊重”[1]。

(三)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知行脱节较为严重

90后的一代大多都接受过较良好和全面的教育,他们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理解道德的作用,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拾金不昧、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助人为乐等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例如,在评价‘因学习压力大而考试作弊’的行为时,仅有10.38%的学生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不能纵容作弊行为的学生比例达53.83%”[2]。虽然多数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有悖于道德,但各种考试作弊现象仍屡禁不止。不可否认的是,对一些学生而言,即便他们认同某种道德规范,但未必能把它作为行为准则,导致当前大学生道德水平普遍偏低、知行不一的现象。

(四)法制意识淡薄,对德与法的界限认识模糊

总体来看,90后拥有一定的法律常识,认同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能够做到自觉守法,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害怕被惩罚等原因而遵纪守法,他们并没有真正把法律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这正是知行脱节的原因之一。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德与法的界限认识不清,在面对复杂的情境时,他们缺乏法律知识,对自身行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是触犯道德良知,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已僭越法律,走向违法的深渊。显然,加强法制观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四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将“四观”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

由于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的特点,在进行“四观”教育时,要以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使正确的“四观”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所思所想。例如,在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时,可以从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现状入手,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所需,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个性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设定奋斗目标,在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实现社会价值,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只有坚持将“四观”教育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基础”课的教学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基础课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二)注重道德观与法制观相结合的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知行不一的有效途径

要提高大学生当前的道德水平,使道德认知内化为行为自觉,达到知行合一,要求我们将道德观教育与法制观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道德观教育,使学生崇尚美德、求真求善,自觉遵从道德的规范;另一方面,我们更不能放弃法制观的教育,通过法律的强制性,也就是用“他律”的方式,让学生对法律产生敬畏,在行为上严格遵守。

(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上好“基础”课、做好“四观”教育的关键

作为一名“基础”课教师,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由这门课的性质决定的。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自己在课堂上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是要启发、感化学生真挚的心灵,只有拨动每个孩子最隐私处的那根独特琴弦,才会发出特有的音响,得到他们心灵的共鸣,有效的“四观”教育才能实现。这一方面表现为教学中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切切实实地在各方面做学生的“模范”;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洞察力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能力上。要针对90后学生的新特点,不断听取学生的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理论业务素质和创新素质等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從而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实现“基础”课的教育目标。

90后大学生在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作为教育者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只要教育者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目光审视他们,同时又不过分纵容和迁就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大学生经过不断地学习和矫正,一定可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陈雨田.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兼容性[J].理论导刊,2009,(10).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12

关键词:感恩,思想道德,教育

感恩, 顾名思义指人们对所得恩情表示感谢, 即人们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给予自己带来的帮助、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产生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感和一种行为。感恩既是一种美德, 更是一种素养。它并非是生而有之, 与生俱来的, 而是需要教育的点拨与引导。作为承担着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培养重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 都体现了与感恩教育协同一致的特点。

目标一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品质为目标,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感, 实施感恩行为, 形成感恩习惯, 从而对他人、社会、自然的帮助或馈赠给予感激和回报的教育活动。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 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信誉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感恩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德商为目标, 其实质是一种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以下简称“基础”课) 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 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 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 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从现代德育目的论来看, 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 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 教学生学会感恩是“基础”课教师的一种责任, 也是德育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内容共通。感恩包含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忠心报国、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 感谢领导的知遇之恩, 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 感谢祖国的呵护之恩, 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 这些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基础”课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的创造、道德品质的锤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培养中都有所体现。

人生最先接受的是父母之恩, 父母是每个人的生命之源, 因此, 感恩应从感恩自己的父母做起。现代前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每年用这样一幅标语迎接新生:“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 苏霍姆林斯基说, 对于孩子, 不明白祖国、人民这些抽象概念。爱自己的妈妈, 是孩子容易明白也容易做到的事, 做到了爱自己的妈妈, 才能为以后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打好基础。“孝亲之人, 求学必勤, 临阵必勇, 居官必廉” (《论语·有子》) 。一个知道父母养育之恩的人, 他必定是一个孝顺的人。

感恩师长的教育之恩, 感恩他人、祖国和社会的关爱之恩。“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 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 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是社会的, 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 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 而且其满足的方式和程度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对大学生而言, 能上大学, 能有今天的成长和发展, 固然跟我们每个人自身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更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他人、祖国、社会的关心、教育、帮助和支持。

谈及人生价值时, 显而易见的是, 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生的社会价值来衡量的, 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都离不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当个体还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时, 我们索取和享用的是别人创造的价值, 所以当我们有能力创造价值时, 我们创造出更多价值给社会上那些还没有能力创造价值的人享用, 个体正是以这种方式来回报社会和他人的,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得以生生不息地繁衍延续下去。

感恩自然,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 人从自然界脱颖而出, 成为“万物之灵”。但无论人怎样进化, 都改变不了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赖于自然界, 人永远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事实。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 换句话也就是说, 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本身。

由上可以看出, “基础”课程中第二章爱国主义专题中涉及的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第三章人生价值中涉及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体现和实现, 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第四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涉及的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 社会主义荣誉观的践行;第五六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中涉及到的助人为乐、保护环境、奉献社会、敬老爱幼等诸多内容, 不仅为大学生阐释了感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而且其内容本身就蕴含了感恩父母、师长、他人、祖国、社会的恩情在内, 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方法共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培养, 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 而感恩教育, 也要从知、情、行三个层面来展开。即在认知层面上教会学生识恩、知恩;在情感层面上培育学生报恩的情感体验和冲动;在实践层面上引导学生将感恩体现在行动上, 落脚点是感恩之行。

首先, 知恩。在大学生中, 普遍在认识上对感恩存在的一个误区, 很多同学认为, 与学校教育联系紧密的感恩教育, 多少是一种形式和强迫, 因此从心里对感恩教育就存在一种偏见和抵触。因此, 本人认为, 感恩教育的第一步重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入手, 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感恩不仅具有强有力的社会功能, 对他人社会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个体价值和功能, 对个体未来的亲人、职业, 生活生产能力、为人父母的技巧、公民素质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 甚至会影响他们对艺术、商业和文学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因此要从感恩的个体价值的角度让大学生知晓:感恩, 不仅有助于呵护心理健康, 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善待自我、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而且还有助于个体人际资本的累积, 有助于呵护家庭的幸福, 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 “基础”课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深刻挖掘和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感恩真实事例相结合, 通过以情动情、以情感人,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引发学生的共鸣, 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知恩图报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又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底线。这样, 在满足大学生求学需求的同时, 把感恩教育注入到每位学生的心田之中, 让他们从内心接受感恩教育并使感恩之心成为其个人素质的有效组成部分。让大学生认识到, 树立感恩意识, 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

其次, 报恩。情感教育并不能够仅仅通过说教来实现, 其核心是自我感受, 它需要活生生的例证, 需要耳濡目染乃至身临其境, 过多的说教往往容易引起反感和抵触。因此, 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尽可能多地创设情景角色,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受。只有让大学生体会到关心照顾别人的辛苦, 他们才自然会对曾经关心、照顾过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互动的时间, 让教师和学生对调角色, 让学生课前备课、走上讲台讲一节课、课后要求批改学生作业, 让他们亲身体验教师的辛苦与劳累。通过像同舟共济、瞎子引路等一些游戏, 创设一些情形, 让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在为危难中他人的帮助的重要性, 体会到被人完全信任的喜悦之情。学生们只有通过体会父母、老师及周围人的关心、爱护, 内心才会有心怀报恩的触动。

最后, 施恩。感恩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使人识恩、知恩, 去回报对自己有恩情的人, 其落脚点在于报恩。体现为知恩于心, 报恩于行。一般说来, 很多大学生在回望自己的成长与所取得的成绩时都归因于自我的努力和家庭的付出。因此, 大学生都知道首先施恩于自己的父母及亲人。然而, 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对陌生人, 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及所属的国家, 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冷漠和不屑, 这样大学生施恩的对象仅仅只是局限于跟自己亲近的个人, 难以升华为施恩于社会和国家。其实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 也有许许多多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默默的支持。只有把施恩行为从对父母的亲情扩张到对朋友的友情再上升为对国家、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把这种感恩教育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通过这种推己及人的施恩行为使同学们认清自己肩上的重任, 懂得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懂得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前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 养以期其充足, 修犹切磋琢磨, 养犹涵育熏陶也。”品德培养的过程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 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 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不断体悟、思考, 才能实现提高其修养的目的。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 也应遵循这个规律。要充分利用“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平台, 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晓鲁.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7) .

[2]王萍.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探讨[J].企业导报, 2011, (10) .

[3]苏园园, 赵平.大学生学会感恩的价值和方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

[4]郭屹.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5) .

[5]齐冬莲.论感恩教育[J].邵阳学院学报, 2007, (2) .

上一篇:绿色建筑设计生态文明下一篇:学生思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