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课

2024-10-18

法律基础课(精选12篇)

法律基础课 篇1

法律是保护社会公民权益、规范公民行为的有力武器和重要准则。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目的, 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能够做到知法、守法和用法,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但当前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存在很多不足, 本文分析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现状,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 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是法制教育缺乏独立性。在较长的一个时期里, 高校法制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体系。从而导致法律专业教师欠缺, 学生对法律教育不够重视, 影响了法律基础教育作用的发挥。虽然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氛围, 但仍然存在对法律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等现象, 没有体现出法制教育作为一门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的综合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是法律基础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内容涵盖了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以及部分国际法的重要法律, 内容很多, 但法律基础课的学时安排却较少, 较少的课时与丰富的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矛盾, 教学操作的难度很大。

三是教学模式单一。法律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进而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现实中的法律问题。但目前法律基础课主要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的教学模式, 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法律分析能力, 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是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高校法律基础课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掌握法律知识和法律精神, 还要让学生增强法律观念, 形成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来保护自我权益。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把掌握知识看成学生掌握运用法律能力的标志, 忽视了学生法律观念及运用法律能力的培养。

2. 推进高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高校法律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要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2.1 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一是要整合各专业的相关内容。作为基础必修课程, 法律基础课的内容设置应满足各专业的教学要求。因此, 一方面要确定统一的基础类法律知识课程, 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比如针对会计专业要加强审计等法律法规的繁体这。二是要加强法律知识与时事的结合。在日常的生活中, 经常会发生重大或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件,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融入这些案件供学生讨论, 不仅丰富的教学内容, 也易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离不开法律理论与现实生活两个方法, 因此应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实际生活与教学的切入点, 引导大学生多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法律问题, 从而增强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同时, 这也易于启发大学生从法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实际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2.3 增加法律基础课课外学习的比例

除了课堂讲授之外, 还应积极探索课外学习的方式,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比如, 为了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社区法制宣传等课外活动, 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通过这些课外活动不仅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更增强了运用法律的能力。

2.4 坚持法理与案例相结合

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 将法理与案例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在讲授法律知识时, 应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 指导学生运用理性逻辑分析, 把抽象的法理知识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 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又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促使学生在知法懂法的同时守法、用法。

2.5 加强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更是要以学生为本, 这就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 使学生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案件等活动,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亲自分析、亲自解决问题来深化教学效果。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证明, 法律基础课与实践联系越紧密, 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

2.6 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法律基础课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性强, 对于学生而言内容枯燥且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运用多媒体、挂图、视频、动画等现代教学手段, 则通过把单调的学习内容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 提升法律基础课的趣味化、具体会, 从而引发学生共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收集一些信息新、时代感强和说服力的优秀案例、录音资料等作为辅助手段, 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 再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从而向学生传输更多的法律知识,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 随着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法律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将不断完善, 教学效果将不断提升,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优秀人才。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今后治国的根本设计方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校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因此, 加强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培育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晨.高校独立学院法律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商洛学院学报, 2014, (12) .

[2]李凤玲.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之构想[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2) .

法律基础课 篇2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

1.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

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自然人、国家、法人、非法人组织。

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比如物、人身利益、精神财富、行为四种。

2.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

根据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1)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比如合同、遗嘱等。

(2)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社会事件如战争、**、罢工等,自然事件如自然灾害、人的自然出生、死亡等。

例1、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其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B.物、非物质性财富、人身和行为

C.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D.法律事件和法律行

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义务的指向,一般包括人身利益,精神财富,物,行为。所以该题选择B选项。

例2、以下属于法律关系的是:

A 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同学关系 D婚姻关系

浅谈职业学校法律基础课教学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积极性;提高课堂实效

随着技术人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正逐步提高,目前职校生仍存在着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职业教育的法律教学也成了教学中的重点。为了使法律教学与实践能够紧密地结合,并且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具体认知,在教学活动中逐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讲解、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的内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何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法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与法律规则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以及提高法律操作技能的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以下是本人多年从事法律基础教学中的一点看法与体会,提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我国的法学教育教学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其教学体系日趋完善,但教学模式与方法却未有较大发展,目前大部分任课教师仍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所谓传统教学方法就是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做笔记、被动地接受知识,形成了“讲—听—记”的模式。当然,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有时也会给学生讲些案例,但它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有关重点、难点内容,与案例教学法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但却存在一些弊端:

1.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法学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具有法学基础知识和从事司法实务的专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整個法学教育过程中,法学教师必须贯彻传授并培养学生从事司法实务基本技能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法律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把对教材中的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导致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学生在遇到一些案例时很茫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因此,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依靠教师的讲授来实现的,而应是通过教师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来提高的。

2.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课堂气氛平淡,课后学生只是注重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不明显。实际上,高质量的法律人才不仅仅只是掌握一些法律原则和规则,而是融扎实的理论、出色的表达能力和严密的思维能力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法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并追求达到既定活动目标的原动力。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对法律知识,尤其是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因为其深奥、晦涩而产生厌学情绪。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案例中,以某一角色对该案件进行思考,学生会产生一种责任意识,力求对出现的问题做出最好的处置。反之,如果教师仅仅是对案例做一般介绍,学生就会感觉该案例离自己较远,参与的意识就会减弱。因此,情境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在吸收知识的基础上达到提高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职业教育目的。

2.有利于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十分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法律课程而言,有两个基本大类,即实体法和程序法。程序法的教学比较容易融入实践的手段,实践的方式也可多样化。对于实体法而言,因其理论性、原理性的内容较多,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很难进行,而这些实体法所涉及的内容又是构成某个

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不可或缺的。这些课程也很难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来进行改造。因此,在这些纯理论的实体法教学中融入情景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中模拟相应的职业角色,进行实践锻炼,有助于丰富这些课程的教学方法,促进实践教学的不断

创新。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知识是认知社会的手段。现代职业教育十分强调要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一现代教育理念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毕业后要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而不能让社会来适应自己。在法律课教学中融入情景案例,让学生沉浸于社会角色中,沉浸于职业岗位中,尽早去体验职业岗位,从而增强对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还可以对职业岗位可能遇到的复杂局面提供更多的提示,消解学生对职业岗位理想化的认识。由此,学生真正走上相应职业岗位,才能尽快适应,避免产生太大的失落,从而安心工作,尤其是安心基层岗位工作,发挥自身的价值。

传统的法学教育“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而面对21世纪实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应推翻现行的教学模式,逐步推广案例教学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积极探索,寻找实现的

途径。

参考文献:

[1]宋涛.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2]崔海霞.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6).

[3]程宏.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方法与运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衢州市技师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篇4

一、基础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特点及其实际地位

根据当前的基础课教学和实践,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 基础课具有以下特点:

1.基础课不是专业课。专业课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而基础课是旨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由于专业课往往和学生的毕业和就业相关, 因而学生们往往把时间投入到专业课上。

2.基础课不是选修课。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课程, 具有任意性的特点, 在凑够学分的情况下, 选修课不及格不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学位的取得。基础课是所有的高校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因而为必修课。但在实践中基础课又具备选修课的特点, 因为基础课期末考核若不合格丝毫不影响学生毕业和学位的取得, 更何况各大高校也不会在基础课的考核上去为难学生, 考核时不会让很多学生不合格, 否则就表明了本校在基础课教学上的不作为, 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 也不利于学校的生存。

3.基础课不是学位课。所谓学位课是学生为获取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 它也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课程。在实践中很多学校还为学位课规定了一定的分数线。基础课由于不是专业课, 所以被排除在学位课之外, 而且在期末考评时只要60分就算合格。这样学生们为了取得学位, 宁愿把时间花在外语、计算机等各门和学位的取得有关的课程上, 也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基础课上。

4.基础课不是重点课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 基础课虽是第一门开设的课程, 然而在四门课程中, 地位是最低的, 课时是最少的, 师资是薄弱的。这种特点的形成一是和学校的学科建设有关, 二是和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有关。毕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比从事基础课研究更容易争取课题, 更容易出成果。

5.基础课不是考研课程。长期以来, 基础课不是考研课程,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等课程一直是考研政治课中的“宠儿”。在考研指挥棒的引导下, 基础课成为了“弃儿”。

基础课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基础课应置于很高的地位, 甚至是各科之首, 因为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1]另一方面, 因为基础课不是专业课、不是学位课、不是重点课程、不影响学生毕业和学位的取得、不是考研课, 基础课实际上在各大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要改变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 一是领导们应该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真正重视基础课;二是应将基础课作为学位课程和核心课程看待。学校应规定:凡是基础课期末或毕业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应该给予毕业和不授予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 有的学校搞基础课补考, 但这种补考往往流于形式且极不科学) , 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二、基础课教材的创新、不足与设想

基础课推出后, 好评如潮。既有编写基础课教材的专家教授自己对基础课教材进行评价, 也有不从事基础课教学的学者和在基础课一线从事教学的老师对基础课教材予以赞扬。然而对基础课进行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才是科学的评价。

笔者认为, 基础课教材既有创新也有不足。

(一) 从创新来看:基础课教材最大的创新在于强调了道德和法律的融合

以前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给人的感觉是“法律的归法律, 道德的归道德”。从事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可能是从事法学专业课教学的老师, 他们对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并不擅长;而从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老师则没有进行过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甚至对法律一无所知。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从事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夸大法律的作用, 从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老师更重视对人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化。基础课教材将法律和道德融为一体, 强调两者不能偏废。这样的设计显然和我国提出的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相符。

(二) 从不足来看:在两课变成一课后, 能否达到基础课教材设计的目的让人忧虑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两课合并为一课后, 课时大幅度减少, 而教学难度却大幅度增加, 教学环境未改变或难以一时改变, 而大学生对法律的无知时有显现。从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来看, 大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 思想是健康的, 但这并不能掩盖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匮乏甚至无知。一方面, 很多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 不知道如何审查聘用合同, 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北大安然杀人案等。

如何尽可能地弥补基础课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切实提高基础课的地位;二是不能因为教材变“薄”了就大幅度削减基础课的课时;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笔者认为, 对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取舍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 符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大学的特点的原则。

大学生在身心发展上不同于中小学生, 大学环境也不同于中小学学习的环境, 所以, 教材内容应该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多调查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2. 符合大学生就业需要的原则。

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也是目前经济危机的条件下政府和各大高校最头疼的问题。就业时最先用上的无疑是劳动法和合同法一类的职业法律, 所以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法律部分的内容不应该因为两课的合并而削弱。

3. 兼顾学习内容的延续性原则。

由于在小学和高中都开设了德育课程, 所以笔者认为在大学阶段重复性的德育内容不应该占据主要教学内容, 否则就意味着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4.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内容庞杂, 涉及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等, 所以有的内容无须详细讲述, 可以让别的专业课程来加以解决。如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完全可以由中国近现代纲要课去讲授, 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就没有必要讲述基础课中涉及的法律知识。

三、基础课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对基础课教学的研究

目前在很多高校, 基础课教学资源十分匮乏, 现有的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表现在:

1.教学资料严重不足, 教师们往往只有教科书, 其他的辅助性的资料包括相关书籍、音像资料几乎没有。

2.缺乏复合型教师。讲授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往往是以前带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法学专业课的教师, 即使有高职称的教师也往往专注于行政工作或热衷于论文。

3.缺乏相互交流。现有的教师由于各种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 几乎没有集体备课, 不能共同提高基础课教学的效果。

目前, 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有条件的配以多媒体教学, 采用了探讨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但实践性教学相当缺乏, 第二课堂远未开辟, 多媒体教学也无法普及, 现实的授课模式中普遍存在大班授课, 效果不佳。

在基础课的教学研究方面, 已经出了不少“成果”。然而这些成果很多是纸上谈兵、相互抄袭和重复, 理论和实际脱节严重, 无法应用到基础课教学的实践中, 只能用来充作科研成果、评职称或评奖之用。

鉴于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在基础课教学资源的整合上, 一是要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二是在现有两课合为一课的情况下, 配备专职的基础课教师而不是兼职教师, 否则基础课就会成为某些教师的业余活动;三是应发挥现有教师的智慧, 坚持集体备课并真正落实以老带新和相互听课制度。在基础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 采用演讲式、辩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尽量采取小班教学。三是应该开辟第二课堂, 让学生能主动接触社会, 摆脱理论和实践、理想和现实相互脱节的情况, 同时加强对实践课的理论研究。在基础课的教学研究上, 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各个院校自己的实际情况, 提出可行的基础课教改方案。

四、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方式的反思

现行基础课考核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偏重甚至完全只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忽视对学生日常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操守和法律意识及法律实践的考察。这种方式带来的结果是: (1) 导致理论与实践分离、学生知行脱节, 无法达到开设基础课的目的; (2) 削弱了基础课考核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3) 挫伤了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高的原因很复杂, 笔者感觉也很难从根本上去解决。但我们可以提出改革考核方式的思路, 以便能指导基础课考核。笔者认为, 基础课改革基础课考核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加强对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 改变漠视基础课的观念, 把基础课置于学历课程或核心课程的地位。如果不改变对基础课的偏见, 无视基础课的重要性, 便不可能真正改革基础课的考核方式。 (2) 在基础课的考核中, 应做到理论考核和行为考核并重。

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环境的优化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 基础课教学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对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基础课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2]因此我们必须优化基础课的教学环境。这里基础课的教学环境指的是学校环境。目前基础课教学的学校环境总体较好,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学术腐败、权钱交易等, 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 从培养国家接班人、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的高度去优化基础课教学的环境, 要求教职工合理合法履行好自己职责,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给学生起到积极的行为示范作用, 削弱社会行为失范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 篇5

我国法律职业者中因各种功利而弃道德甚至法律于不顾的根源在于缺乏对法律的精神信仰,建立法律职业者对法律的精神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法律职业道德;精神信仰;法律信仰

一、我国法律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发展状况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称。

从法律职业的主体构成我们可以看出,法律职业者是法律的直接实施者,其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紧密程度不仅说明了法律职业者的作为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充当着在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法治思想的传播者角色。

鉴于法律职业者在建设法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对法律职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视。

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对法律职业者的道德和行为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已经成为了我国法官职业道德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等对检察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违反这些规范的纪律责任作了具体规定。

而《律师法》、《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律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也进行了规范。

以上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给我国的法律职业的道德行为进行了有效约束,在促进我国法律职业更加秩序化、正规化的同时也表明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司法案件不时呈现,冤假错案也时有发生,律师行业之中的各种“潜规则”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将之称为一种“行规”,说律师不是打赢官司,而是打通关系。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表明了我国在完善相关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法律职业道德本身却难以深入人心。

对于很多法律职业者来说,法律职业道德只是相关强制性规定在法律职业者心中形成的威慑、约束作用表现,而不能成为法律职业者所具有的个人思想,他们大多是“怕而不做,而不是自己不能做”。

这种法律职业道德是十分脆弱的,因为它没有信仰支撑,形同虚设,可有可无。

二、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一)西方法律信仰起源概述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法律信仰的概念就已出现,其在后来西方历史各种法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初步成型,如十二世纪中叶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以及后来的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派和启蒙思想家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罗马法基本精神的运动。

在这些运动中,法学家和思想家们提出“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反对和废除封建等级和特权”等观念,这些都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法治观念奠定了基础。

在后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发起的以“信仰得救”信条的宗教改革运动中,马克斯韦伯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伦理精神高扬了“信仰”的权威和价值。

这一信仰理念,使广大教徒从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中解脱出来,并自愿在当时已成为社会权威的象征―法律的支配下,投身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中,这促成了西方国家法律信仰理念的形成,进一步为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纵观西方法律精神信仰的形成历史,可以看出西方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宗教息息相关。

西方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分为现实世界和真理世界,人则是二者的结合体,人就是为了追求精神的高度发展而回归真理世界。

西方的宗教信仰乃至法律信仰大都以此为基。

“人不是物质的创造者,却是思想的创造者。”笔者认为唯心主义断不可取,但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人类,人类的特别之处就是具有智慧,那么,人的这种智慧意识的存在意义及追求人的精神智慧的升华应该就是人类的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

物质文明的发展当然需要,但是人类自身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十分必要,这早已被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所证明。

一个国家只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没有社会大众对法律的信仰,法治是难以实现的。

(二)我国的法律信仰建设浅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建国几十年来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被证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然而,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唯物主义理论有重大误解,说唯物就是物质利益至上,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早已提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兼顾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部分法律职业者在错误的价值观引导下,无法抗拒在社会工作中面对的种种诱惑,背弃法律职业道德的现象多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对他们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笔者认为,建立法律职业者乃至整个社会对法律的精神信仰,解决我国的法律信仰危机,为法律职业道德找到支撑基础,要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

首先,法律信仰属于精神文化的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和国家领导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方略、树立法律权威和宪法至上等思想无不是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

让整个社会接受这种思想,必须建立相应的宣传、教育制度,最好由各地方司法机关和基层群众组织等定期进行民众化的.普法活动,这不仅能让普通民众了解法律的作用、价值,而且会让法律成为人人皆备的救济手段,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将逐渐呈现出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局面。

其次,建立法律信仰必须靠制度建设。

这种制度建设不仅是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还包括整个法治社会的建设,这就对整个社会的法制发展提出了要求。

要加强对法律职业者的惩处立法,不论是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还是私人性质的律师,只要违反相关职业道德规范,一定要从严、从重惩处,因为法律职业者不仅是知法犯法,还是执法者犯法。

同时,要更加全面和认真地审查立法工作,兴良法,禁恶法,树立法律权威。

这些措施一方面会使法律职业者不敢随便践踏法律和违背道德,另一方面,通过对法律职业者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可以更好地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属性,使整个社会更加信服法律。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建立对法律的精神信仰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崇高的社会理想追求相一致。

建立更加强盛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本身就是对人类精神和真理的最高追求表现。

实现这样的目标,基本要求是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大提高。

而法律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文明成果之一,信仰并遵守法律及伴随法律产生的法律文化和人性精神(当然包括法律职业道德)不仅是对人类最高理想的追求,更是对人之为人的完善。

法律职业者在违反法律职业道德或法律、法规的时候不仅仅是对法律权威的亵渎,也说明了法律职业者本身“人性精神”的丧失!这种法律精神的丧失是与人类社会及自身思想的发展趋势相背离的。

当然,对于思想层次的改造向来是循序渐进的,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潜移默化下,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信仰必将逐渐成型。

参考文献:

[1]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M].,高鸿钧,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3]谢晶晶.法律信仰浅析[J].重庆科学院学报,.09.

法律基础课 篇6

一、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中职学校的法律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公共法制教育课”,而非一门法律专业课程。因此,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中法律意识的培养应该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开设该课程是希望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加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它是指人们对法这种特殊社会现象的观点、看法、情感、意志、态度和信念等各种主观心理因素的总和。

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它是法律素养的主观方面。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由于高职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增强法律意识,实质就是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即通过法律知识的传授,使他们知法、懂法、尊法、爱法及守法。

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来看,法律基础教学强调的并不是学生对具体法律制度掌握的多寡,更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律专业人才,关键是要使学生对法产生认同、尊重、热爱和信仰的情感,进而让学生在将来的职业活动中成为一个知法、自觉学法、守法的社会从业者。

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点是法律情感的培养

培养的学生的法律意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法律认知;二是对法律的情感;三是理性的思维。在这其中,法律情感的培养尤其重要,培养学生的法律认知是基础,理性思维是远期培养目标,而法律情感的培养是直接目标,也是核心内容。

法律情感,是指人们对法律及法律现象所持有的情绪体验。诸如对法的认同或否定、支持或抵制、热爱或冷漠、信仰或敌视等情感。与一般的情感不同,法律情感具有自己的特征。法律情感的形成要在人的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后才会形成。特别是本文所讲的法律情感,它是在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法律知识的教学所培养起来的。

三、法律基础教学所培养的法律意识的主要内容

1.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即辩证自觉的感性认识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对法及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中,能够克服传统法律心理及青年人的偏激心理,使其更具全面、客观、正确的成份。在对法律知识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法的认同、尊重、热爱、信仰等心理态度。其中,“认同”是指对法律的肯定和赞许,“尊重”是指对法律的恭敬,愿意恪守法律的态度,“热爱”是指对法律的渴望及追求的热烈情感,“信仰”则是指建立在前述情感之上的,个体内在自觉地对法律的服从态度。

2.公民意识

公民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尊严。在法律面前,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高职学生作为公民主体来说,必须树立公民主体意识,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尽义务。而在当前,一些学生个人本位思想比较严重,为了获得所谓的个人自由,实现“个人价值”,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与学校的管理要求背道而弛、不完成学校规定的义务等,这些都是学生公民主体意识淡薄的表现。所以加强学生法律意识,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自觉将履行义务与享有权利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

3.诚信意识

所谓诚信意识就是自觉按照市场经济制度中互惠性原则办事。当今的学生不仅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而且将要投身于市场经济的建设。因此,教育和引导学生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在不损害国家、社会或者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诚信意识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不令人担忧。学生缺乏诚信的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否则纵容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将是教育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严重的不负责任。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就必须要使他们树立和培养诚实信用的观念和意识。

法律基础课 篇7

一、高职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基础课的内容理论性和规范性强,对高职学生来说,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难度。尽管许多高职法律基础课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然而,实际上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并没充分发挥,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尽如人意。

(一)对案例教学认识比较肤浅或存在误区。

有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用举例来对学科的内容进行说明,或以案例练习作为讲授内容的补充、辅助手段。其实不然,案例教学法和举例教学法虽都要引用实例,却有很大不同。首先,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教学任务都是借助案例来展开的,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处于次要的地位;其次,案例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最后,案例教学与举例说明的指导思想不同,案例教学重点在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既应该学到法律概念、法学原理和法律条文,更应该增长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说明一般是以说明问题为目的。对案例教学法的误认致使许多教师停滞不前却心态安然。

(二)对案例教学局限性认识不足,运用过多过滥。

尽管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法律概念、原理,并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高职法律基础教学几乎涉及各个部门法的内容,要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专业法规、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时间是十分紧张的。因此,案例教学的组织不可能次数过多。事实上,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案例的学习不能代替理论、知识的学习,案例法也不能全面代替其他教学方法,高职法律基础教学不能也不应该在教学内容上全面采用案例教学。

(三)选择实施案例教学的环节和内容不妥。

有些教师实施案例教学不能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对实施案例教学的环节和内容不加选择,在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或细枝末节部分实施案例教学,使案例教学提供的情境“孤岛化”,往往花费很多时间而学生受益不多。实施案例教学应依照范例教学理论的要求,对关键原理和关键概念实施案例教学,才能够起到以点带面和提纲挚领的作用,才能帮助学生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性。案例提供的情境应不仅涉及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而且存续于其他章节的教学内容,以有限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认识问题,避免主观思维的片面化。

(四)案例选用过于随意,质量不高。

讲授者对教学案例的组织和处理的随意性典型表现为案例事实简约化和人工化,缺乏典型性和关联性。究其原因,一方面,许多教师未受到过正规的案例方法的训练,总体素质不高,再好的案例,没有“高手”使用也是毫无意义的,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与案例教学相对应的案例库资源供应不足,质量低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的开展;加之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是调查和选编案例,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时间、经费的投入,许多教师望而却步,找些过时或典型性不强的案例来凑数或干脆远离案例教学。

(五)引导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分析不够充分深入。

在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中,案情的介绍、问题的提出、分析的展开、结论的得出、所涉理论知识的深浅及时间的把握等方面,均受控于教师,而学生则显得过于被动。一方面,教学案例选取方面的不足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和主动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的过于主动和分析方法的单一化、确定化及分析结论的定向化、确定化不仅消解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倾向和方法,更谈不上什么创造性思维。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死记硬背、照搬知识,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考的案例教学方式,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常出现“冷场”,最后不得不以教师提供正确答案作为课堂教学成果而告终,案例教学的效果不复存在。

二、高职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的改进措施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对于高职法律基础课而言,运用这一方法时受规定课时及教学对象的制约,对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组织、综合分析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实施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重视案例教学法,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提倡、鼓励使用案例教学法,并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拨给相应的经费,组织专门人员,加大投入,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参与案例编写,可在教学酬金及提职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所提倡的现实性、互动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素质。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当具备准备和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外,更应当具备丰富的法律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具备理论和实践的贯通、融合能力。备课任务量很大,讲课难度也很大,因此授课教师要迅速加强专业知识储备并常抓不懈,多学习案例教学法理论,多参与教学研讨、观摩、比赛等活动,及时总结自己案例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以不断改进。学校也应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请进来”,参加各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培训,鼓励教师多参与司法实践,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等,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丰富实际教学的经验。

(三)正确确定实施案例教学的内容。

很显然,利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会遇到教学内容的繁杂和教学学时短缺的矛盾。因此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充分地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并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施案例教学就必须做到“少而精”,其内容和环节必须依照关键程度和可能选用案例提供情境的存续程度合理确定,力争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实体法和相应的程序法可综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提供的情境不仅存于实体法教学内容之中,而且存续于诉讼法的教学内容之中,能帮助学生在教材的不同内容之间建立相互联系,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和基于案例推理的能力。

(四)合理选用教学案例,探索数字化案例教学。

案例选择是否恰当对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要注意挑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离开教学内容,缺乏教学目的,讲授案例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应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实践中意义重大的问题和学生普遍关注而又认识模糊的问题选择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树立正确的观点。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改编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引起法学界或社会广泛关注并能将本课程及相关课程涉及的概念、制度、法理、法律规范有机联系起来的典型案例,既富含争议、有讨论价值,又不使学生感到是脱离实际的理论假设。同时要积极开展数字化案例教学的探索,运用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案例教学方法的创新,编写案例教学课件,使案例教学实现文字型案例向多媒体型案例、静态封闭的课堂讨论,向动态开放的课内外交流、课堂交流讨论,向电脑设计仿真、师生双向沟通,向团队多向沟通的转变,从而适应人才培养的数字化环境。

(五)切实引导学生课前独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案例。

有效的案例教学,必须坚持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如果学生在课前不能熟悉案例的内容,不能进行独立的法律推理,不能对案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不能带着自己特有的认识和观点走进案例教学的课堂,就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的课前准备是案例教学开展的前提,教师在课前不仅要有目的地选择案例,而且要组织案例材料供学生阅读。课前阅读案例非常重要,可以节省课堂上较多的准备时间。如果没有预备的过程,学生在课堂讨论时往往就会不知所措,消极地等待答案,这也有违案例教学的初衷。这个过程,既能使学生熟悉案例的情境脉络,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和研究案例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为更好地实施课堂案例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怀疑批判精神,使案例和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具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和优势。

(六)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有效组织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

学习是心理的积极动作,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教学过程的本质应该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承认教学是以客体为中心的师生之间交往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师生之间的知识、智慧、生命、意义的共享。[2]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教学契机,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促进学生进入最佳思考状态,让他们始终处于探讨、研究的案例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维、参与讨论,在思维和语言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得出案例所包含的法学概念、原理和法律原则、法律精神。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思考,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发言,让学生有效地共享学习资源,并借鉴他人的观点,超越个人的局限。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能够举一反三、上下贯通,真正主宰课堂活动,掌握学生的思路,正确对待学生的看法,善于听取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给学生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当然课堂讨论与“讨论问题”的设计密切相关,一定意义上,“讨论问题”比案情还要重要,正是“讨论问题”将案情与教学内容联系了起来。“讨论问题”的设计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创造性工作,设计得好会大大增强案例的讨论价值,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讨论问题”应具有结论的非显而易见性、争议性、启发性、引导性和层次性。

(七)改变课程的考核机制。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灵活生动的教学法,其作用不是传授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因此不能把考核目的仅仅定位在寻找“正确答案”上,而应该是积极推动学生对法律原理、原则、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实行案例教学,课堂上学生有很多发表意见的机会,因此在学生的考核方面,应加强对平常表现的追踪及记录,注重平时成绩,把学生发言表现与卷面考核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成绩,较大幅度地提高课堂讨论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克服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搭便车”现象。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

摘要:高职法律基础课的案例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作者认为, 应着重从提高认识、提升教师素质、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案例、切实引导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组织课堂讨论、改革考核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现状,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新平.案例教学法的内涵[J].云南教育, 2002, (10) .

浅谈法律基础课中的案例选择 篇8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兰德尔教授的“判例教学法”, 1870年他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期间, 直接用法院判例书籍作为课程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以问答的方式由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 形成了独特的“判例教学法”, 使得哈佛成为闻名遐迩的案例教学“圣地”。

法律案例教学是指在法律知识教学中, 教师以案例为素材, 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 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 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掌握, 从而达到知法、懂法, 守法和用法的目的。因此教学中, 教师要用科学的案例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启迪学生的智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准确、扎实地掌握所学理论, 实现教学目的。为此, 对案例的选择要注意这些问题:

一、案例的教育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举措。因此教学所需的案例首先应当具备思想教育性, 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规范学生行为为核心内容, 通过案例来启发教育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名利、金钱、感情,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在教学中不突出思想性, 而是一味地把社会上流传的那些人们借以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顺口溜, 反面典型事例进行渲染, 那将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二、案例的准确性

案例的准确性是指要选择最能反映法学理论本质的、最能表现教材所述观点、理论的案例。准确、典型的案例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 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从而由简入繁, 由现象到本质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 有示范性, 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 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教师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 把握教学内容的中心, 对所掌握案例进行反复比较、精心筛选, 选用准确典型案例以增强讲课的说服力, 达到教学目的。

三、案例的时效性

教学的时效性指教师在教学中, 应多关注当前社会发生的既有普遍性, 又具有典型性的事例, 包括案例的时代背景, 社会民意, 对舆情的影响等, 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更直观、更贴近的理解和感悟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 又能通过鲜活的事实达到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的目的。

四、案例的趣味性

案例教学的趣味性, 能使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获得较佳的学习效果。法律基础课中多为抽象的法学理论、法律基本知识, 如果仅用逻辑的角度从理论到理论给予论证很难为学生所接受。因此, 法律基础课教学中, 应选择趣味性强的案例, 教师应从以下角度挖掘案例的趣味性:第一, 从案例的内容上尽量找有趣的新颖的案例。第二, 从案例的使用形式上, 采取多种形式并用, 如讲述式, 讨论式, 模拟法庭等新颖形式,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影视图片, 如播放“今日说法”栏目的录像片, 播放在网上下载的相应案例的图片等, 以增强感染力,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 法律基础课堂案例教学的运用应注意案例的思想教育性、准确性、注意案例的时效性, 趣味性, 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案例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晓晖.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初探.

[2]张云秋, 曾冰.案例教学在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法律基础课 篇9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以下简称“基础”课) 是新生课, 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大学的适应能力, 关系到三观的形成。探索“基础”课教学方法的综合建构, 展开全方位的教学研究, 有助于增强课程与学术研究的互动性, 切实提升教学实效。

一、自学与研究结合教学法

大学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不是单纯传授既定的结论, 更多的是引起思考。并在师生交流中或补充、完善。这种教法的实质是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延伸式提高, 也是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在层次上的最大分别。

二、反思教学法

反思教学法包括老师和学生的课堂、课后思考, 主要倾向于老师的反思。教师的备课情况、讲授水平、教学组织形式, 学生的课堂纪律、思考水准、课程安排等各种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教学实效。反思教学法需要根据讲授内容, 采取灵活的策略激发学生反思意识, 最终形成双向互动的状态。

三、情感交互教学法

情感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重在情感体验。这个阶段是大学生理性、道德、审美等高级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学生、形成交互模式, 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当以情感促认知, 以情感促行动, 体察每个学生独立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而学生成为交互的探索者, 彼此理解、消除偏差、达成共识, 实现由单向灌输到双向沟通的实质转化, 使知、情、意、行诸品德要素协调发展。

四、模拟实践教学法

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内容, 将教学由课堂转换到模拟实践场所进行。使学生“从理论观点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收集信息进行理论探讨的钻研者, 促使其加深对理论与实践辨证关系的理解”, 特别是在法理学基础知识部分, 适合模拟实践教学。如:讲故事、演小品剧、模拟法庭多种方式, 强化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用法律思维进行思考分析。

五、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最为普遍, 优势在于生动形象的描述, 由可感知上升为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变‘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将抽象、理性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形象、感性的教学体系的有效介质。往往用于辅助解析理论难点、激发探究欲望、讨论分析、情境体验、寓教于乐。选择案例必须围绕教材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

六、开展跟踪式教学

跟踪式教学可采用个别谈话, 小集体探讨等方式。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正面教育。既轻松又具有随和性, 更易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 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相关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听取教学意见、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实际问题, 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 是最好的践行道德课的模板。

七、视频式教学法

视频教学, 就是在课堂上以播放视频案例的形式来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方法。它以其直观、真实的特点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突破了以往传统文字案例教学的局限,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收集和精选视频案例、课中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课后调查, 改进教学策略。同时也应注意到, 相关视频要具有时代性、政治性的特点, 需要实时更新。在时间上, 一个视频案例时间一般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在技术上, 还要求教师提高软件操作的能力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

八、反馈调查教学法

反馈法是教学过程中充分收受、处理反馈信息, 并做出相应调整的方法。它能保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对学生表情、体态、语言和行为观察, 作出针对性的反应, 提高讲课效率。可以选择章节专题调查、整体性调查、课前与课后比较调查, 专业对比调查。同时, 要给学生留下反馈时间、迅速、准确把握反馈含义并作出回答。

九、专题式教学法

专题式教学应当结合教师自身能力情况, 系统地考虑教材、师生、理论、学时安排等各种因素, 注重重点分类教学。坚持思想性、针对性是专题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对于具有历史连贯性、时间性强的章节适宜此类教学法。通过旁征博引, 发散式思维, 提高授课趣味性, 激发学生兴趣是专题式教学成功的关键。

以上九种教法共性在于,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增强了师生感情、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互通, 有效的避免了单独施用某一种方法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篇10

摒弃“人治”, 走向法治化, 是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其实就是法治经济,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与法律紧密相连。因此, 时代要求强化而不是淡化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法律基础教育。

首先, 这是大学教育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需要。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 通过传授法律知识, 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 学会用法律知识, 法律观念去看待社会问题, 去分析解决其中出现的矛盾, 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战略的起码要求。

其次, 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法治社会的实现, 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是国家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从制度上推行依法治国。目前外部条件日趋具备, 关键问题在于内部条件, 即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价值取向, 也就是人门的法律信仰问题。法治社会客观上要求, 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信仰, 因为法律信仰是最高层次的法律意识, 法律信仰的培育过程决定了法治化发展的进程。因为只有公民将法律价值内化为一种法律信仰, 而这种法律信仰又是主体对自身内在的一种要求时, 那么遵纪守法便成为人们一种自然的行为, 而无需严刑峻法。我国高校每年培养数百万大学生, 他们无疑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栋梁。可以肯定的说, 他们将是未来中国各行各业的骨干, 他们的法律信仰、意识和基础知识, 决定着未来中国整个民族的法治社会走向。推行法治, 必将依靠思想活跃、敢于创新、知识广博的一代代大学生这一先进群体的推动。这对于大学生来说, 既是历史的选择, 社会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个人品德自我完善的要求。因此, 在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意义深远。

再次, 是满足高校大学生就业社会的需要。目前, 我国各级党政部门的用人已走向了以公开考试招聘、择优录取的正规化阶段。在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今天, 各级党政部门无不需要一批具有良好法治意识和一定法律知识的大学生走向重要工作岗位;因此, 在各地公务员考试中, 法律知识无不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而非法律专业的同学的法律知识, 主要是靠法律基础这门课习得的。如淡化法律基础这门课, 不仅将导致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知识不足, 而且影响我国未来干部的基本法律素质。同时,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 各企业对员工法律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 淡化法律知识的教育, 也不利于社会的人才需求。

二、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课程定位问题

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的内容开设, 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指导下, 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相应配合, 旨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和道德规范的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的一门思想品德课。这一学科定位, 就决定了法律基础课不同于专业的法律课。它不是以传授具体的法律知识为主, 而是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寻找到隐藏在具体法律条文后面的法律的价值取向和内在的法律精神, 将法律知识, 法律情感, 法律意志内化为法律信仰。

2、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法律基础》课教材, 普遍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教材内容未突出重点。只注重编写的系统性, 教材内容几乎涵盖了我国现行的法律, 由干涉及的法多, 教材对每个部门法进行了剪裁和高浓缩, 多以一些法条和简单的叙述为主。书中几乎无任何案例对相应法理进行释疑, 而法律条文中大量引进的专业术语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无异于读天书, 不适应学生自学和阅读的需求。法律基础课既然属于“两课”范畴, 教材就不能只是单纯法律知识的罗列, 而应结合相关的学科, 融知识性、思想性、政治性和社会性于一体, 让学生透过宪法、行政法、刑法和民法等根本大法和基本法的精神和原则, 从法律的角度去审视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关系问题, 通过正确的法律价值取向, 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去看待、分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如就业难, 贫富悬殊, 腐败, 分配不公, 犯罪率高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而目前的教材缺乏这种有机的融合。

3、法律基础在教法上存在的问题。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法律基础课还是十年一贯制的注入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教学, 有利于教师将自己的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接受现成的东西, 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有一定好处, 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播人类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这一教学模式的缺点在于, 它会抑制、甚至是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况且, 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是否感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否接受?最后的教学效果如何?从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 不满意率还是占了一定的比例。因此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 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4、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由于法律基础课背靠的是庞大的法学体系, 教材内容又受篇幅限制, 对每个部门法编写时进行了剪裁和高浓缩。即便是这样, 法律基础课仍然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问题。法律基础课原来也只上一个学期, 每学期规定的课时仅40学时, 遇逢年过节军训劳动课还要冲掉2-4课时, 现在被压缩至15学时左右。加之法律基础作为公共课, 由若干的专、兼职教师在授课, 考试的方式是期末统一考试, 考试内容是书上的内容, 不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 重, 难, 疑点问题的理解把握程度不同, 加之期末考试是闭卷考试, 学生在学习时就背上了期末考试要过关的包袱, 思维打不开, 局限于书本上的框框条条,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 在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下, 不得不赶课, 需结合相关知识拓展学生思维, 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详讲的内容只能简略, 结果是教学一结束。学生经过一番死记硬背考试过关了, 仅从成绩看, 大部分人过关了, 有的人分数还不低, 但开设这门课程取得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呢?从全国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案件类型呈多样性看, 大学生具有法律主体的意识, 但在现实中一旦遭遇矛盾问题时, 要么束手无策, 要么在维权上采取偏离法律规范的行为。这些都说明, 大学生通过学习法律基础确立法制观念的教学目标, 并未达到。究其原因, 我认为根本还是在于对法律基础课的课程定位不准确。现行的教育教学环节还流于应试教育, 学习法律成了记忆法律而非思考法律, 更谈不上透过法律条文去领会蕴涵在其中的法的精神和价值取向, 学生缺乏思考疏理整合的学习过程, 无法将记忆的法律内化为自身的法律信仰。基于上述原因, 深化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了。

三、《法律基础》课程内容设置构想

根据中央宣传部深化“两课”教学改革的文件精神, 《法律基础》将与《思想道德修养》合为一门课, 课程定位是一门政治思想品德课。因此, 法律基础将不再以讲授具体的法律知识为主, 而是在讲授一定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法律规范教育, 进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立场, 观点, 方法去看待、分析, 解决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用符合法律规范的行为去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与社会, 与集体, 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明确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享受的权利, 承担的义务及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基于此定位, 法律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就不能再是整个法学体系的浓缩版, 而应突出重点, 结合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 集法律知识, 理论思考, 社会现实于一体, 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 重点介绍法学基础理论, 宪法, 行政法、刑法, 民法, 程序法。编写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对重点, 疑点应进行必要的释疑, 教材内容应通俗易懂又不失严谨, 适合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需要。其他相关知识的选取应围绕“法治”精神这一内容进行取舍。如宪法一章在介绍公民权利和义务时, 应重点突出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所确认的, 这种权利是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剥夺和侵犯的, 突出法治社会公民权利享受的平等性, 激发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同时强调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义务, 这种义务是法定的义务, 不是可有可无的, 进而围绕权利义务展开深层次论述。

四、探索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应具体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内容, 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授课时不能单纯的只讲具体的法律知识, 又不能离开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去组织教学活动, 这个问题正是“两课”教改中要探讨的。

首先, 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教与学的互动。如专题的形式, 由教师针对学生需求和社会热点问题, 提出问题编制案例, 课前发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 教师可根据问题提供学生相关参考书目, 学生为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必须去查找学习法律。课堂上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 论点需要论据的支持, 而论据本身的展示就是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习法律思考法律得出的结论的展示, 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对各类观点分别进行评析, 评析案例应有理有据有结, 案例评析中引用的法律依据应具体, 准确, 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

其次, 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 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些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论证, 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 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如何才能有效减少和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等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由于材料来源于学生, 教师在讲授时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完成学生对法律知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育过程。

再次, 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 加大课程信息量, 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平时, 教师应注意一些经典案例和重大法律事件, 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走进教学内容, 通过学生的参与、思考、讨论和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 领会社会主义法所蕴涵的精神及其价值取向, 有意识的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 学会运用法律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用法律规范来规约自己的行为这一教学目的。

法律基础课 篇11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生活课堂 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的教学,要以大学生在成长路上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为主线,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建设人才和党事业的接班人才为主要目标。所以,要打破长期以来该学科课程授课形式单一、内容僵化,远离大学生生活实际、难以呈现其实用性而导致该学科受到了大学生普遍冷遇的现状。因此,需要老师在进行授课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趣味性、时代感、实用性,来构建生活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生活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一)以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作为课程知识的导引虽然在新教材中也穿插了大量贴近大学生生活的语言和事例,但是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根据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并结合社会热点及时补充一些贴近生活的新事例在教学中作为核心知识内容的导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更好的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比如,在讲“遵守社会公德,创造人生价值”一章时,老师可以近期风行各大学校园的网络神曲《大学生自习室》来作为本章知识学习的导引。运用多媒体将这首歌曲的文字、图像、声音和谐呈现在课堂中,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而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老师可以请学生站在本节知识的立场上再结合自己的观点剖析歌曲里呈现出的社会公德现状,最后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眼中的大学校园中不文明现象以及就如何提高大学校园公德行为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积极引导学生规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二)结合学生专业设计课程内容思想道德修养是属于内在化的品行,难以对其量化评估,所以社会功利主义盛行的形势下,要想容易让学生认识到其内在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就需要选取恰当的分析范本。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表明,专业特色和本课程的相互结合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的认同感,有助于他们强化知识、规范自身行为。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职业道德、操守已成为用人单位任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不仅如此,对相关专业来说,求职者对职业法律规范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用工单位评价工作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比如,在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课时,对他们强调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安全知识就很有必要,在给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授课时,对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教育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知识普及也对他们自身素质提高很有帮助。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生活课堂教学手段的设计(一)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关于生活素材问题的讨论大学课堂应该是思想火花碰撞的场所,所以在进行该学科的课程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结合大学生将书本知识升华,通过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会的形式来开展对该学科的学习,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时,就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就业理想,以及想要从事这份工作需要具有哪些方面的必备素养。另外,还可以根据这个话题,让同学们展开关于“一毕业就创业好还是先就业再创业好”话题的辩论,在辩论过后,有同学们进行辩论内容整理,最后老师再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最后总结,提出几点适合学生毕业去向的有效建议。这样的学习课堂就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习探究兴趣。(二)通过生活案例,实现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情感的协调发展大学老师对该学科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同时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情感,但是目前在新教材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所占篇幅以往明显减少,法律基础部分内容被弱化。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将弱化了的部分通过案例的解说来体现社会生活中基本的法律理念、法律思想和法律思想将其疏导给学生,来帮助培养法律情感。除此之外,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不仅要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更要注重对案例中道德层面的剖析,来促进社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法律情感获得的协调。比如在讲授宪法中人权保障一章节中, 可以选择对孙志刚案进行剖析, 进行案件所涉及的刑事诉讼法中“疑罪从无”价值的解释,并根据该案情中所涉及的人性道德内容穿插讲授,让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引起社会道德的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能够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我国大学教育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在该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存在有许多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要想改变目前该学科教学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不明显的现状,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分别从以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作为课程知识的导引、结合学生专业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关于生活素材问题的讨论方面来构建生活学习课堂,来达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真正做到通过该门课的学习,引起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思考和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孔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法律基础课 篇12

一实践性教学的特点

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般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能身体力行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 切实体会民情国情并获得丰富的心理体验, 认知、认同并践行所学知识, 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 强调教师采用各种讲授方式技巧,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各种知识, 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效率高, 在单位时间内传授的知识范围大, 需要较少的教学资源等, 与之相比实践性教学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教学核心不同

讲授式教学方式的核心在于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让学生掌握各种理论知识,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而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相关心理体验, 从而达到认知、认同并掌握所学理论知识。

2教学方式不同

讲授式教学模式即传统的课堂教学, 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依靠其语言表达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实践性教学则与讲授式教学完全不同, 这种教学模式在于教师设计多种让学生能亲身体验或参与的实践活动, 例如演讲、辩论、参观和考察等活动。讲授式教学注重教师的“讲”, 实践性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

3对教师的要求不同

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在于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教师对多种教学技巧的掌握等。而实践性教学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能设计出多种有效、有意义的实践项目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设计各种实践活动时, 还要考虑到实践时间和实践场所的限制, 以及其他不可控事件的发生与处理 (例如安全性问题等) 。

4受限制的因素不同

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地点在教室, 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相对固定, 这种教学模式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因素。而实践性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地点不固定, 根据授课教师设计的实践项目, 可以安排在教室, 也可以安排在校园内外, 例如博物馆、名胜古迹、社区、敬老院等, 所以在时间、地点、天气等方面, 限制实践性教学的因素较多。

二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1开展实践性教学是中央有关文件的明确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种文件均强调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6点强调:“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 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加强实践教学,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 制定大纲, 规定学时, 提供必要经费。”

2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学生道德法律素质内化与外化的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和法律素养, 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理论知识, 更重要地是让学生认知、认同、信仰并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律要求, 这便是学生道德法律素质的内化与外化。“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 还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 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这样的课程教学要求必然要通过道德素养与法律素质的内化固定与外化践行来完成, 而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必然的途径。学生道德素养法律素质的内化, 是指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式使得学生认知和认同社会道德法律的要求, 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加强学生的内心体验, 内化为学生的信仰并使之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学生道德素养法律素质的外化, 是指在社会道德法律要求成为学生的一种信仰后, 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 学生能自觉地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从而成功地塑造其道德和法律品质。在这种内化固定与外化践行的过程中, 实践性教学必然体现出其无法替代的作用。

3实施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教学“三个目标”的重要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一般有三个教学目标, 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对于这三个目标实践性教学模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从知识目标来看, 知识目标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师把教材的内容讲授完毕就行, 教学方法不能仅限于传统的“满堂灌”, 甚至是空洞说教。现在的学生都明白理论与实际有着巨大的差距, 如果我们还是理论对理论地空泛说教, 学生对所学内容根本不感兴趣。我们只有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好实践教学, 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感,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是我们大家都明白的。其次, 从能力目标来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学生所学的各种道德、法律的理论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有意义, 仅仅停留在头脑中的理论是毫无意义的。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去,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 从素质目标来看, 素质目标是指通过教师各种教学手段、模式,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实践性教学, 有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明辨是非善恶, 自觉砥砺品行, 不断完善自我, 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这种作用是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替代的。

三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类型

开展实践性教学, 应以教材为根本, 结合学校、社会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认真设计多种实践性教学项目。

1座谈、研讨型实践性教学

座谈、研讨型模式是比较容易开展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就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问题等进行讨论, 以交流思想为核心, 让学生畅所欲言, 发表各自的真实内心想法。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由教师主讲变成了由学生主讲, 而且座谈和研讨时间和地点的要求不高, 在教室或者报告厅进行就可以, 也不涉及经费问题, 比较容易开展, 效果也比较好。

2讲演、辩论型实践性教学

讲演、辩论型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内容, 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比较正式地演讲,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习兴趣,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或者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比较正式的辩论比赛, 让学生的不同观点发生碰撞, 让真理越辩越清, 既达到了教学目的,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体验型实践性教学

体验型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要求, 让学生观摩、参观某一地点或者某一事件, 让学生获得比较直观的心理体验。比如安排学生走入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 接触社会、了解国情, 或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大型展览、历史革命遗迹以及到法庭旁听。开展这一类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体验民情、体验社会, 通过社会实践的感悟, 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重在给予学生足够强烈的心理体验, 达到认同教材知识的目的。

4参与型实践性教学

参与型模式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实践时间地点、实践单位等有关因素, 在教师的引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热情和学生的自身特点 (如专业特长等) , 组织学生亲身实际参与某种活动,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在校免费为同学修理电器, 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打扫卫生、美化环境, 组织学生走进养老院、特殊学校为他们提供公益服务, 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或者组织模拟法庭等活动。这类活动重点在于学生的亲身参与, 不仅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塑造了学生的人格品质, 锻炼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公益服务, 体现了学生的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 一举多得。

总之, 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学生情况以及经费、教学时间、实践地点等因素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实施时要因地制宜, 充分调动学校资源、教师资源、地方资源, 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且效果好的, 符合学生年龄层次、兴趣爱好和时代特征的实践活动类型。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6 (5) .

[2]王滨有, 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3]黄焕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路径[J].道德与法研究, 2006 (10) .

[4]李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经验与思考——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4) .

上一篇:弹药运输下一篇:巴赫二部创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