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的

2024-09-03

法律基础的(共12篇)

法律基础的 篇1

摘要:大学生一直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大学生的教育越来越全面也越来越具体。法律基础教学很早就应用在了高校中, 但是很多院校法律基础教学的力度并不够, 也就使得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应的不高。本文就实际情况主要的对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教师基础教学的模式进行探究分析, 并结合不足进行一些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律基础教学,法律培养

我国一直以来所推行的政策都是依法治国。由此可以看出法律在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这就要求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能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尤其是高校学生, 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建筑栋梁, 更应该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相应的也就需要对高校中的法律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改善。

一、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特点, 使得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的不成熟, 而且也容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主要的表现如下:

(一) 主体意识薄弱

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目前学生的普遍学习心理都是被动接受, 在具体的教育学习中, 根本没有主人翁意识, 而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开发的学习环境, 要求学生在社会各个领域都要发挥个人的主体意识, 特别是在法律意识上的主体性。由于大学生本身对于法律知识薄弱, 对法律所规定的相关权益不了解, 再加上长期被动意识的灌输, 以至于在法律意识上, 认识不到法律是与自己息息相关、且密不可分的事物, 法律主体意识相当薄弱。

(二) 权利意识薄弱

由于大学生在法律知识和常识的学习上比较薄弱, 对法律所能做到的个人权利保护不了解, 以至于在自己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 不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 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放弃维权, 如此做法不仅对自己的权利不负责任, 也是对社会不负责。

(三) 守法的自觉性薄弱

很多高校的学生都具备较强的法律知识, 在生活上也能自觉遵守法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 面对一些违法现象的时候, 普遍的现象是大学生很难意识到其本身是一种违法侵权现象, 而不用说利用法律来维护其合法权益;而往往做出的, 是以社会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来看待或者处理发生的违法现象。如此一来, 使得大学生的守法自觉意识越来越差。

(四) 理性意识薄弱

理性意识是指在面对事件时, 能从法律的方面客观的处理事件。而目前的高校法律基础教育中, 注重的是理论性的法律知识基础, 更多的是一些死记硬背的法律条文, 而不是教授学生应以什么样的理性思维, 依据法律去处理一些事情。这也就使得学生学习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不是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二、基于主体法律意识培养的教学改革

法律意识的培养并不是指进行大量的法律知识教育, 法律意识与法律知识不存在正比关系。现在的高校法律基础教学, 主要就是对法律内容的传授, 这也就造成了学生能对法律条文背的滚瓜烂熟,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不知如何下手等现象。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法律基础教学进行改革。

(一) 以法律知识做基础

教师在进行法律基础的教学时要清楚法律基础课的主要目的。不仅应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传授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以传达法律思想为主, 在这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对教材进行处理, 将法律法规简单化。该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内容简单明了, 还使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游刃有余。

(二)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为基本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因此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例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活动课、辩论课、模拟审判课等。这些活动课可以让学生亲身进行法律实践, 自觉的将法律知识与自身的意识相结合, 更好的认识法律。

(三) 教学课堂与社会相结合

想要学生更好的学法用法, 增强法律意识。教师可以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比如说, 教师在进行法律基础教学时, 可以将难点集中起来进行讲解, 然后结合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 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法律本身是枯燥的, 可是如果能将法律与社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法律就“活”了过来。这样课堂教学是不会出现沉闷死板的课堂气氛的。

(四) 改革考核方式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法律知识考核都是通过对法律知识的死记硬背来完成的。如此的考核方式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解, 而且在法律运用及法律意识培养上也十分不利, 因此, 要对考核制度和方式进行改革, 采用开发式考核模式, 联系实际的法律情景, 引导学生利用法律知识对具体事件进行法律处理, 如此不仅考核了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的程度, 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

现今的社会中不乏有消极腐败的现象, 但仅仅是一小部分, 这是社会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 学生是社会中的敏感群体, 对于这些现象, 总会愤愤不平, 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等。这时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做好学生的法律工作, 让学生正确的看待社会的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法律学习。

三、结论

以上就是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基础教学的探究, 从中我们了解到现今高校中法律基础教育的现状, 并根据现状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杨菁.浅谈“专升本”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以黄石理工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为特例[J].法制与社会, 2009, (28) .

[2]刘莉娅.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探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

[3]杨梅菊, 何新春, 刘遵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1) .

[4]赵任凭.浅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09, (04) .

[5]张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法律基础的 篇2

一个学期的《法律基础》课结束了,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有很深的感触。

《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并通过教育使考生们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帮助老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法律基础》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是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在法律基础方

面,在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特别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学习,进行思考、研究和运用,学以致用。

而《民法》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民法》与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在我门的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民法》来解决,下面是我在网上看的两个例子:

案例一:某养殖企业养很多奶牛,某日,一奶牛生病,久治不愈,于是负责人担心该病传染,便将这头牛扔掉。后这头牛被一农户发现并被治愈,由于农户不知道牛的来历,就将它归为己有。不久养殖企业知道了,便向农户索要这头已经痊愈的奶牛,发生纠纷。案例二,某男士将自行车停在不能停车的地方后离开,后来一位存车处管理员发现后把自行车放在自己的管理处看管。后来男士回来,管理员告诉他事情的经过,男士很感激,后来在取车的时候发现车丢了,要求管理员索赔,管理员不赔偿,发生纠纷。

案例一里涉及到不当得利的问题。《民法》中提到“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我认为,《民法》中明确提到不当得利一定要使他人收到损害,也就是说,如果是他人自愿放弃或没有造成损害,那么不当得利就不成立。在案理一当中,养殖企业因为奶牛生病,当心传染,主动放弃了对这头奶牛饲养的权利,所以当奶牛被放弃后是无主牛,因此农户把奶牛饲养起来并没有养殖企业的利益,所以不构成不当得利,农户没有违法。最后,我们回过来看看不当得利,里面有“不当”两个字,农户本身不清楚奶牛的来历而且是出于好心救助奶牛,也没有不当之处,加上没有侵害养殖企业利益,没有不当得利。

案例二里涉及到无因管理。所谓“无因管理”,就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民法》中提到“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所以该男士应该支付管理员管理时必要的费用,但是《民法》为了鼓励人们无因管理,就提到如果当事人造成收益人一定损失,可以不赔偿,所以管理员可以不赔偿男士丢自行车的损失。而且,男士把车停在禁止停车的地方,本身就是违法在先,如果没有管理员把车放在管理处管理,那么男士也应该受到一定的处罚。

浅谈法律建构的逻辑基础 篇3

[关键词]逻辑形式;法律概念;法律规范;法律推理

逻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是研究思维的正确性、合理性的学问。逻辑与法律之间联系密切,逻辑是法律实现正义的重要工具。逻辑提供了形式上的规则,用形式承载法律的内容,法律的价值目标在适当的、合理的表现形式中得以突显。逻辑的形式理性保障了法律的价值理性的实现。法律制度形式上的合乎逻辑,虽然不直接反映法律的社会目的,但却从法律条文与系统的形式结构上,影响了价值倾向的体现与表征,构成了“善法”的特质。

一、法律概念必须明确、统一

法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法律概念。法律概念是人们表达法律和认识法律的基础和表现,它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是建立在长期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基础上,对各种与法律相关的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概念。法律概念的形成,在法律发展的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法律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法律概念是人们进行简洁明晰法律思维的基础,并且只有在法律规定中使用明晰而确定的概念,法律才能为社会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法律概念必须明确,就是指内涵、外延要明确,内涵是说法律概念的特征要清晰,外延是说法律概念的指向要明确。在一定的法律文件里,法律概念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

保持法律概念的明确性,在法律规范的表述及司法实践的现实中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它具备认知功能。法律系统在建构和发展中,以法律概念来标识和区别其所调整的法律现象。法律所调整的社会现象十分繁杂,法律概念在形成中,对这些复杂的现象必须分析其内在的特征,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整理,将相同或相似的对象归为一类,以特定的法律概念表达其不同的特质,并对现象进行明确的区分。如对“抢劫罪”与“抢夺罪”的行为认定上,我们根据其概念的表述,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从概念分析看,抢劫罪的内涵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也就是说,抢劫罪的特有属性是抢劫者使用了暴力和胁迫手段,具有了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被害人之所以任其抢走或被迫交出财物,是因人身受到强烈的袭击,而失去了反抗能力。而抢夺罪的内涵则与之不同,其行为不具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仅以夺取公私财物为目的。若在抢夺时,致使被害人受伤,也应从主观故意的角度来分析,不能认定为抢劫罪。第二,它具备构成功能。法律概念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基本要素。法律规则和原则在语法结构上表现为一定的命题,而命题的基础是概念,概念与概念的连接就构成了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第三,它具备规范功能。法律规则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但规则无法穷尽所有的社会现象,不能涵盖所有要调整的内容,此时可以借助法律概念与已有规则的结合,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所以,要提高法律的明确化程度和专业性程度,必须具有丰富而明确的法律概念,法律才能充分发挥其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

二、法律规范必须具有严密性

法律规范,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中的一种。它是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基础,对于法律规范的理性分析和思考,不仅可以指导实践,还可以加强在法律实践中的论证、推理能力。法律规范由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组成,法律规范的内容具体规定了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及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律规范的形式对应到逻辑思维中就是命题。法学研究的是规范的内容,逻辑关注的是规范的形式。

表达法律规范的命题有简单命题、复合命题和规范命题。例如:①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②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这两个命题是简单命题,在逻辑上具备共同的结构形式:所有S是P。又如: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②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这两个命题是复合命题,具备复合命题的特征。

法律规范中还有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命题为规范命题。它要求所有人或特定人在假定条件下,依规则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如:①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②禁止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这类命题不能用真假来辨别,只能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适当的,还是不适当的。

法律规范命题在内容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是法律后果的原因,法律后果是二者结合产生的结果,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推导,我们可以由法律后果推导出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也可以由行为模式和假定条件推导出法律后果。

在法律实践中,法律规范命题的表现形式是法律条文,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现实的法律规范文件中,二者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分别由几个法律条文来表示。如我国《文物保护法》第19、29、30、31条共同表述了“禁止占有国家出土文物”这一法律规范的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合法及违法后果。(2)一个法律条文,分别表示不同的法律规范或因素。这在我国《刑法》中十分常见。(3)一个法律规范分别由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来表述。(4)一个法律条文仅规定了法律规范的部分构成要素。法律条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的逻辑结构就是逻辑上的命题形式,所以,法律规范命题具有了命题的普遍性特征。遵循逻辑的形式,借助逻辑的规则我们可以从个别、具体中概括出一般的规则,来保证法律规范的严谨性。

三、法律推理必须遵循逻辑规律

法律推理是法律工作者通过已知的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原则以及判例等法律资料得出某种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法律推理中通常所使用的推理形式有三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司法活动中的形式推理主要是演绎的三段论推理。以可以适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为大前提,经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小前提,推出针对个别案件的判决或裁定,即结论。法官做判决实质是运用法律概念来找到大小前提之间的关联,大前提是以法律概念为核心的法律规范和原则,小前提的行为或事实要符合法律概念陈述的内容。如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累犯”是其中的法律概念,规范中预设了“累犯”的相应法律后果—— “不适用缓刑”,如果事实中张三符合累犯的条件或特征,那么根据“累犯”这个法律概念,就可以将法律规范的效果适用于张三,得到结论张三不适用缓刑。这样的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只要符合推理的形式,前提真的情况下,结论就必然真。

当法官断案时,可能出现下面的状况,没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这时可以以早期的判例为依据来总结具有一般性的可适用的规范和原则,这就是归纳推理,它主要表现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在创造新的判例时所采用的形式。规则取自个案,从案件出发找规则,体现出个体的一般性。当把以前判例的内容适用到后发生的相似的案件上时,就采用了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类比推理采用类推原则,直观形象、说服力强,同事而同处,体现了司法的公正性。

在实践的应用中,形式的推理不能囊括法律推理的全部,在推理中关注立法的目的和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考虑公平、合理、人道主义和道德评判,来弥补法律的不周、矛盾和缺漏,这就是法律的实质推理。而由于实质法律推理赋予了司法人员更多的灵活处置的权力,而不是遵循逻辑的形式,故而要加强监督,谨慎地使用。

四、保证法律体系的逻辑严密与协调

法律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法律体系在宪法的统领下协调一致,不仅法律体系内部结构严密,各法律部门内部也要结构完备。运用逻辑的方法,能够使抽象的法律规范条文与庞杂的具体案件事实相对应。逻辑演绎方法能够防止司法专横,贯彻法律适用上的平等原则。逻辑严密的法律规范体系,要规范严格、体系完整、司法过程程序化、执行结果强制化。

法律体系的逻辑形式化能保证法律制定的严谨性。运用严格的逻辑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在同类别或不同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以及同一规范性法律文件内部,杜绝矛盾的思想、抵触的内容,使用清晰的概念,准确的语词,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法律规范。法律体系的逻辑形式化有利于避免司法领域的随意性。逻辑严密的推理活动使执法者和法官合乎逻辑地从前提推导出结论,反映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了司法活动的公平性。法律体系的逻辑形式化有利于法律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在法律理论的研究中,通过逻辑思维,对法律理论的内容如对象、性质、根据及其正当性、有效性等进行审查,能够不断地对法律理论作出调整和修正。并且由于自然语言进行法律推理时往往结合了价值的判断,掩盖了一些错误的内容,而逻辑准确而形式化的分析拨云见日,弥补了自然语言表达法律推理时的不严格,提高了法律理论的精确性。

如上所述,逻辑思维从形式的角度保障了法律的理性,但逻辑分析增加了精确性,却不能必然保证正确性。逻辑的形式推理是对推理的形式有效作出要求,使之符合思维规律,但对于实质内容的合理性方面却无法保证,也就不能保证整个推理结论的正确性。故而实践理性,注重行动、实践的方法在法律建构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美),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雍琦,金承光,陈锐.审判逻辑导论[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4]张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浅谈法律建构的逻辑基础 篇4

一、法律概念必须明确、统一

法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法律概念。法律概念是人们表达法律和认识法律的基础和表现, 它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 是建立在长期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基础上, 对各种与法律相关的事实进行概括, 抽象出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概念。法律概念的形成, 在法律发展的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是法律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法律概念是人们进行简洁明晰法律思维的基础, 并且只有在法律规定中使用明晰而确定的概念, 法律才能为社会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法律概念必须明确, 就是指内涵、外延要明确, 内涵是说法律概念的特征要清晰, 外延是说法律概念的指向要明确。在一定的法律文件里, 法律概念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

保持法律概念的明确性, 在法律规范的表述及司法实践的现实中是非常重要的。第一, 它具备认知功能。法律系统在建构和发展中, 以法律概念来标识和区别其所调整的法律现象。法律所调整的社会现象十分繁杂, 法律概念在形成中, 对这些复杂的现象必须分析其内在的特征, 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整理, 将相同或相似的对象归为一类, 以特定的法律概念表达其不同的特质, 并对现象进行明确的区分。如对“抢劫罪”与“抢夺罪”的行为认定上, 我们根据其概念的表述, 抢劫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从概念分析看, 抢劫罪的内涵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 也就是说, 抢劫罪的特有属性是抢劫者使用了暴力和胁迫手段, 具有了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被害人之所以任其抢走或被迫交出财物, 是因人身受到强烈的袭击, 而失去了反抗能力。而抢夺罪的内涵则与之不同, 其行为不具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 而仅以夺取公私财物为目的。若在抢夺时, 致使被害人受伤, 也应从主观故意的角度来分析, 不能认定为抢劫罪。第二, 它具备构成功能。法律概念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基本要素。法律规则和原则在语法结构上表现为一定的命题, 而命题的基础是概念, 概念与概念的连接就构成了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第三, 它具备规范功能。法律规则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 但规则无法穷尽所有的社会现象, 不能涵盖所有要调整的内容, 此时可以借助法律概念与已有规则的结合, 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所以, 要提高法律的明确化程度和专业性程度, 必须具有丰富而明确的法律概念, 法律才能充分发挥其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

二、法律规范必须具有严密性

法律规范, 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 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中的一种。它是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基础, 对于法律规范的理性分析和思考, 不仅可以指导实践, 还可以加强在法律实践中的论证、推理能力。法律规范由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组成, 法律规范的内容具体规定了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及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规范的形式对应到逻辑思维中就是命题。法学研究的是规范的内容, 逻辑关注的是规范的形式。

表达法律规范的命题有简单命题、复合命题和规范命题。例如: (1) 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2) 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这两个命题是简单命题, 在逻辑上具备共同的结构形式:所有S是P。又如: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2) 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这两个命题是复合命题, 具备复合命题的特征。

法律规范中还有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命题为规范命题。它要求所有人或特定人在假定条件下, 依规则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如: (1) 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2) 禁止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这类命题不能用真假来辨别, 只能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适当的, 还是不适当的。

法律规范命题在内容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其中, 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是法律后果的原因, 法律后果是二者结合产生的结果, 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推导, 我们可以由法律后果推导出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 也可以由行为模式和假定条件推导出法律后果。

在法律实践中, 法律规范命题的表现形式是法律条文,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现实的法律规范文件中, 二者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分别由几个法律条文来表示。如我国《文物保护法》第19、29、30、31条共同表述了“禁止占有国家出土文物”这一法律规范的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合法及违法后果。 (2) 一个法律条文, 分别表示不同的法律规范或因素。这在我国《刑法》中十分常见。 (3) 一个法律规范分别由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来表述。 (4) 一个法律条文仅规定了法律规范的部分构成要素。法律条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的逻辑结构就是逻辑上的命题形式, 所以, 法律规范命题具有了命题的普遍性特征。遵循逻辑的形式, 借助逻辑的规则我们可以从个别、具体中概括出一般的规则, 来保证法律规范的严谨性。

三、法律推理必须遵循逻辑规律

法律推理是法律工作者通过已知的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原则以及判例等法律资料得出某种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法律推理中通常所使用的推理形式有三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司法活动中的形式推理主要是演绎的三段论推理。以可以适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为大前提, 经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小前提, 推出针对个别案件的判决或裁定, 即结论。法官做判决实质是运用法律概念来找到大小前提之间的关联, 大前提是以法律概念为核心的法律规范和原则, 小前提的行为或事实要符合法律概念陈述的内容。如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 不适用缓刑。”“累犯”是其中的法律概念, 规范中预设了“累犯”的相应法律后果——“不适用缓刑”, 如果事实中张三符合累犯的条件或特征, 那么根据“累犯”这个法律概念, 就可以将法律规范的效果适用于张三, 得到结论张三不适用缓刑。这样的推理是必然性推理, 只要符合推理的形式, 前提真的情况下, 结论就必然真。

当法官断案时, 可能出现下面的状况, 没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 这时可以以早期的判例为依据来总结具有一般性的可适用的规范和原则, 这就是归纳推理, 它主要表现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在创造新的判例时所采用的形式。规则取自个案, 从案件出发找规则, 体现出个体的一般性。当把以前判例的内容适用到后发生的相似的案件上时, 就采用了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类比推理采用类推原则, 直观形象、说服力强, 同事而同处, 体现了司法的公正性。

在实践的应用中, 形式的推理不能囊括法律推理的全部, 在推理中关注立法的目的和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考虑公平、合理、人道主义和道德评判, 来弥补法律的不周、矛盾和缺漏, 这就是法律的实质推理。而由于实质法律推理赋予了司法人员更多的灵活处置的权力, 而不是遵循逻辑的形式, 故而要加强监督, 谨慎地使用。

四、保证法律体系的逻辑严密与协调

法律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法律体系在宪法的统领下协调一致, 不仅法律体系内部结构严密, 各法律部门内部也要结构完备。运用逻辑的方法, 能够使抽象的法律规范条文与庞杂的具体案件事实相对应。逻辑演绎方法能够防止司法专横, 贯彻法律适用上的平等原则。逻辑严密的法律规范体系, 要规范严格、体系完整、司法过程程序化、执行结果强制化。

法律体系的逻辑形式化能保证法律制定的严谨性。运用严格的逻辑思维形式及其规律, 在同类别或不同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 以及同一规范性法律文件内部, 杜绝矛盾的思想、抵触的内容, 使用清晰的概念, 准确的语词, 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法律规范。法律体系的逻辑形式化有利于避免司法领域的随意性。逻辑严密的推理活动使执法者和法官合乎逻辑地从前提推导出结论, 反映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加强了司法活动的公平性。法律体系的逻辑形式化有利于法律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在法律理论的研究中, 通过逻辑思维, 对法律理论的内容如对象、性质、根据及其正当性、有效性等进行审查, 能够不断地对法律理论作出调整和修正。并且由于自然语言进行法律推理时往往结合了价值的判断, 掩盖了一些错误的内容, 而逻辑准确而形式化的分析拨云见日, 弥补了自然语言表达法律推理时的不严格, 提高了法律理论的精确性。

如上所述, 逻辑思维从形式的角度保障了法律的理性, 但逻辑分析增加了精确性, 却不能必然保证正确性。逻辑的形式推理是对推理的形式有效作出要求, 使之符合思维规律, 但对于实质内容的合理性方面却无法保证, 也就不能保证整个推理结论的正确性。故而实践理性, 注重行动、实践的方法在法律建构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摘要:逻辑与法律之间联系密切, 逻辑是法律实现正义的重要工具, 逻辑的形式理性保障了法律的价值理性的实现。法律概念的明确、统一, 法律规范的严密, 法律推理遵循逻辑规律, 法律体系的逻辑严密与协调, 体现了逻辑形式在法律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逻辑形式,法律概念,法律规范,法律推理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 (美) , 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雍琦, 金承光, 陈锐.审判逻辑导论[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读书笔记 篇5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问题,它就是价值观问题.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特殊观念系统.进一步说,它是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特有的形式,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领域,还是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地存在着价值问题.人们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些问题,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都是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内容.社会意识归根到底反映社会存在.人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同他们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条件相联系的,是基于自身利益和需要的产物.正因为如此,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价值观就有了自觉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一种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条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

“小年强,则国强;小年弱,则国弱.”通过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我们对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摆在与国家命运相关戚的高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做一名对人类对社会有益的建设之才.

法律基础的 篇6

近年来,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在全国许多地方蓬勃兴起,特别是已经开征了价格调节基金的地方,如广东、江苏等地,利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平价商店建设,效果日益显著,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和推介。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湖北省拉开了平价商店建设的序幕。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平价商店563家,受到市民的真诚欢迎。

但平价商店的建设也伴随着一些不同的声音。主要是:平价商店通过政府补贴搞降价销售,对其他市场主体来说是不公平竞争;政府强行规定平价商品的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是对市场价格的扭曲;政府通过平价商店,达不到平抑市场价格的目的等。少数地方的平价商店建设因此处于犹豫观望状态。

如何认识平价商店建设的积极意义,正确判断平价商店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下面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一、平价商店建设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行政法则

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就是自由竞争。平价商店的设立正是自由竞争的结果。《湖北省物价局关于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平价商店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设定了平价商店的基本条件,并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平价商店准入和退出机制。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自由申报,由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其条件进行审核评估,并最终确定是否入选平价商店。同时,价格主管部门要对平价商店的运行进行监督管理和考核,对违反价格政策,不履行协议的经营者,取消其平价商店资格。因此平价商店资格的取得和丧失是市场主体自由竞争的结果。

平价商店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平价商店没有取得“优势地位”。按《通知》规定,价格主管部门与平价商店经营者要签订行政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平价商店享有的权利,主要是获得政府的开办补贴、租金补贴、贷款贴息、差价补贴等。其主要义务是:确保目录品种销售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15%以上,其他品种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5%以上,并保证质量和供应。在市场价格显著上涨或出现剧烈波动时,执行政府价格调控政策,平抑市场物价等。另外,平价商店在选址上,还要服从价格主管部门的安排,包括在交通闭塞、市民购物不便的地方布点。可见,平价商店并无“特权”可言。如果说平价商店有什么优势地位,那就是由于政府部门的授牌,使得顾客基于对政府部门的信赖,而对该商店产生信任心理,相信其不会采用短斤少两、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损害顾客利益,从而选择光顾平价商店。但这些信赖资源的取得也是基于其自身实际所具备的诚信。

价格主管部门对平价商店的扶持,是一种行政合同行为,符合现代行政法规则。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目的,与行政相对方经协商一致,就有关权利义务的确立、变更或消灭缔结的契约。政府在执行经济计划时,避免采取行政命令方式,而是和企业签订合同,向后者提供一定的援助,由后者承担计划中的某些任务。这种合同方式在西方国家行政法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成为执行公务的一种常用手段。价格主管部门与经营者签订平价商店建设合同,其行政目的是将征收的价格调节基金,通过平价商店低价销售农副产品,间接补贴给中低收入者,减少其生活支出。这种合同是直接执行公务的合同,签订合同的行为就是执行公务的行为,符合公共利益,当然也没有侵害到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

二、平价商店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和群众需求

国务院在《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中明确: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快蔬菜批发市场、社区菜店和冷链物流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印发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5号)中再次强调:利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降低农产品市场流通成本。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价格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2]644号)要求:各地要大力推进平价商店建设,以政府引导为先、企业运作为主,援企惠民为重。并要求各地征集的价格调节基金,原则上用于扶持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的资金规模不低于基金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中直接用于支持平价商店建设的资金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基金总额的15%。

平价商店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惠民宗旨。平价商店建设重在满足中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是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改进收入二次分配结构的尝试。配合物价上涨补贴联动机制,对中低收入者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是国家提高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的一项重要举措。

利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平价商店进行适当补贴,与国家对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的支持政策一脉相承。为支持农业发展,国家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包括建设蔬菜基地、退耕还林补贴、农机购买补贴、“绿色通道”、税收减免以及用水用电低价政策等。对平价商店的支持体现在农产品零售环节,与国家其他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相配套。平价商店因此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平价商店的建设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尤其是减少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同时也可有效地控制农副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未来在以“万人一店”为目标、打造“15分钟平价圈”的同时,平价商店将成为拥有品牌效应的放心店、便利店。

三、平价商店建设在国外有成功先例

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典范,新加坡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设平价超市。新加坡政府对平价合作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如优先批给合作社开店的理想地段,提供租金和税收优惠等。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多渠道组织货源、连锁经营、经营自有品牌、建立生产基地等,降低商品的价格。目前平价超市占据了新加坡50%的市场份额,因而它的价格水平可以限制其他零售商提价,成为政府稳定物价的利器。平价超市的定价一般比其他超市低10%—15%,尤其是政府规定的100多种生活必需品,其价格永远是全国最低的。每当物价上涨时,平价商店就肩负起稳定物价的社会责任。如2007年新加坡经济大滑坡,全国66家平价合作社连锁超市从当年8月份起将200多种日常消费品降价20%,让利2130万新元,帮助低收入者和生活困难者渡过了难关。endprint

平价商店的出现,也使日本流通领域的秩序大为改观。其薄利多销,经营灵活,以无可匹敌的价格竞争力,打破了日本过去全国统一售价的局面。日本平价商店的“鼻祖”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以独立店铺形式经营的百元店。百元店就是所有商品单价都统一为100日元(约合人民币7元)的商品店。现代日本的平价商店以罗杰斯商店、连锁药店等为代表。罗杰斯商店商品售价,总是比通常价格低20%,或是相当于超级市场类型的商店大减价期间的价格,因而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连锁药店经销的商品不只局限于医药用品,还包括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政府对平价商店在信用担保、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新加坡、日本的事例说明:建立平价商店以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这种政府行为与市场原则并不冲突。平价商店作为对抗通胀、保障民生的一种手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对于像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更需要政府的参与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四、平价商店建设不会导致价格扭曲,对价格的平抑作用是可控的

平价商品销售的目录内农副产品,其价格要低于市场价15%以上,这会不会导致价格扭曲呢?答案是否定的。以蔬菜价格为例。蔬菜价格往往会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菜农生产的蔬菜由于收购价太低烂在地头;另一方面,面对菜店高昂的菜价,市民议论颇多。导致这一怪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蔬菜流通中间环节过多,二是销售毛利过大。据湖北省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分局提供的抽样调查数据,蔬菜零售价与收购价的价差比为449%,与批发价的价差比为269%,零售店获取的毛利率为186%。平价商店在此基础上降低价格15%,仍然具有158%的毛利率。这说明,市场上蔬菜销售存在价格虚高的成分,通过平价商店的低价引导,市场平均价格有较大的下降空间。而平价商店自身在让利于民的同时,通过产销直达,仍然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可见,平价商店的销售价格,并不是被人为扭曲的价格,而是有较大获利空间、能被市场商家接受的价格。

那么,平价商店对市场菜价的平抑作用到底有多大呢?参照广东、江苏等地的经验,湖北省襄阳市物价局进行过测算:当平价商店销售的蔬菜数量达到市场总供应量的20%时,平抑价格的作用会比较明显。照此推算,襄阳市拟在2015年将平价商店规模发展并控制在350家。这样,平价商店既可起到有效平抑价格的作用,又不至于对市场传统经营模式形成冲击。当然,在发生自然灾害或人为炒作,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或异常波动时期,平价商店必须发挥价格主导作用,按照政府指定的价格敞开销售,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习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建设平价商店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坚决摒弃犹豫观望的态度,大胆创新,敢于担当,建设一批高质量平价商店,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群众。

依法行政法律文化基础的探讨 篇7

一、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 尊重保障公民的权利

法治的定义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法律与法规简单相加并不能称为法治, 实际意义上的法治具有特定价值,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模式, 因此法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法治, 每一个人都有其支配权, 整个社会都被其统治着, 整个社会生活都在非人格化的框架中运转着。正是树立了法律至上的观念, 这种价值追求才得以实现。“法治化的基石是科学全面的法律观念, 其中, 法律观念的核心内容是法律至上。现阶段, 全面推广依法行政就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实现人们法律信仰观念的树立。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并且宪法也是我国实现治国安邦目标必须遵守的总章程, 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 需坚决遵守宪法, 将其作为一切行为的法律基础。宪法的特殊地位决定我们必须要依宪治国, 依法行政也必须要坚持依宪行政。

公民权利的规定是从法律层面上定义的, 公民本身具有合法的权益, 因此需要受到保护, 这正体现了我国人权的法律化特点。公民权利是行政权力的基础与来源, 公民权利出现一定的转化与派生, 最终就形成了公权力, 也就是权利的集中化、公共化、强制化。由此看来, 公民权利的地位比行政权力要高, 行政权力要对其绝对服从, 行政权力运行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公民权利进行保护。为了保证公民能树立起正确的法律意识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需要进行一定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督促, 保证他们在行使政权时将公民的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行政行为遵循的标准是法定程序

在中国古代, 在运行机制上, 司法与行政权是合一的, 司法工作由行政长官兼理。在中央, 皇帝的权力最高, 他拥有最高的审判权; 在地方, 设置司法官员, 他们具有专一性, 他们的职责是辅佐行政长官审理案件, 但是通常情况下, 都是由行政官员亲自审理案件。因此导致行政不能得到司法的有效制约情况的出现, 因此在中国古代, 行政程序观念还是比较缺乏的。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需要对行政程度严格遵循。行政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由不同的行为方式构成, 在时间上, 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行为的时限; 另一方面是顺序行为。所以行政程序的本质表现为行政行为在空间与时间表现形式上的有机结合。各国行政权的不断扩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立法机关一方面给行政机关授予广泛的行政权, 满足了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 另一方面, 行政程序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行政权的使用。

三、行政人员要将法律作为行使职权的基础

所谓行政权力是指行政主体在完成行政任务以及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责时享有的权力, 利用这些权力他们可以更好的完成行政职能, 而行政职权就是其外在表现形式。由于人民意志的体现表现在法律上, 所以行政人员行使权力时必须要以公民的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行政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行使自己的职权。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 对于行政人员来说, 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树立依法行使职权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将依法行政观念的树立、说教、倡导、行为示范等结合在一起。然而, 行政工作人员自身对法律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依法行政的效果。依法行政观念的树立对于普通社会公民而言, 取决于法律规定了什么, 政府号召了什么, 行政人员怎样尊重和服从法律等, 所以依法行政观念培育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守法程度。由于人们对法律经验缺乏, 尚可相信法律的作用及价值, 但对法律的期盼方面是有所保留的。但是如果人们看到了“政府不守法”的现象, 那么在民众心中所树立起的法律信念也会被完全摧毁。

四、结语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建设法治政府就需要采取措施培养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 尤其是行政人员需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法律至上的观念。为了保证行政人员树立科学正确的行政理念, 需要他们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为行使政治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行政人员树立遵循法定程序的观念, 以保证行政人员行使行政行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保证行政人员可以有效的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 保证在法律层面行政权力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丛淑萍.中国传统消极法律文化对当代法治建设的影响[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9 (05) .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探析 篇8

一、现有学说及其批评

关于其法律基础之学说, 依王泽鉴先生的论述, 先后有三种看法, 他们分别是: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在对责任构成的相关论述中, 已对后两种学说作了初步的分析, 指出了其各自的不足与缺陷。关于法律行为说, 耶林以法律行为 (契约) 为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 并以此立论界定其内涵。由于在理论及实务上均有重大缺点, 即使后来对其进行补充的“默示缔结责任契约说”亦属牵强而式微。关于法律规定说, 此观点对缔约过失责任发生的场合作了完整论述, 实值赞同, 但违反了民法的一般理论, 有义务才有责任, 责任是对义务的违反, 仅有主观过失还不足以赋予加害方以赔偿责任。另一方面, “法律直接规定说”本身也有重大缺陷, 对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基础作了回避, 没有解决问题, 因为法律条文总是受一定的原则、理念支撑, 法律条文即是此种原则、理念的一种的反映与体现。 (2) 此外, 由于本身规定的模糊性, 也不利于对受害人有效保护, 造成法律适用困难。

二、侵权行为说之再论证

笔者赞同侵权行为说, 其理由如下。

(一) 缔约过失责任在构成上符合侵权行为责任

不管各家有何己见, 但有两点共识, 即:一是有可非难的行为, 二是有损害的发生, 而这正是侵权责任之构成要件。至于认为侵权法保护的为人身权、物权等绝对权, 从而认定侵权行为说不合宜的观点似乎似是而非。侵权法保护绝对权没错;新出现的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给予侵权法上保护反证了侵权法不只保护绝对权。另外有意思的是, 格兰特·吉尔莫的《契约的死亡》认为侵权法正在侵吞契约, 造成了契约的死亡, (3) 而内田贵《契约的再生》一书在“‘契约之死’的病因”的分析中认为, 一是约定上禁反言, “发挥了与德国的缔约上过失法理相同的功能”, 这是“古典契约法理论认为无约定则不产生责任”的突破, (4) 从而隐隐地透露出缔约过失责任为侵权责任的气息。而在大陆法系作为缔约过失责任类型之一的“情报提供义务违反”, 在英美法上有人已在限定意义上把之作为侵权法的一部分了。 (5)

(二) 侵权行为说可较周全地保护被害人的利益

在时效上侵权行为说与其他学说并无优劣之分。至于举证责任, 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 这样对被害人而言, 依侵权法主张权利确实不利。但从宏观上考虑对加害人课以诸多义务并非明智之举。尽管在一时维护了被害人的利益, 但从长远看, 使加害人动辄得咎, 束缚人们交易的积极性, 不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受害人在交易中也会处于加害人的位置, 即身份的互换性, 况且即使想充分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还可实行过错推定。

(三) 侵权行为说扩大了侵权责任范围, 有利于保护受害人

从实践经验及发展趋势看, 缔约过失责任也表现出侵权责任发展的趋向, 扩大了侵权责任的范围, 更加有力地保护了被害人的利益。拉仑兹教授认为, “缔约过失责任, 与其说是建立在民法现行规定之上, 毋宁认为系判例学说为促进法律进步所创之制度, 经长久反复适用, 已成为一般法律意识所接受, 具有习惯法之效力!” (6) 既然其系依判例学说之例制, 具有习惯法的效力, 则只有对实务的关注、分析研究, 才能更准确深刻地把握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三、研究方法反思

缔约过失理论从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但并未成熟定型, 尤其在实务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对责任范围、具体类型及与其他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竞合等需要结合案例进一步把研究推向深入, 即使在基础理论问题上也还有如请求权基础与诚信原则、信赖利益理论的关系等有待深入探讨, 在此影响下的立法也需斟酌, 是例外规定还是一般原则规定, 各国立法例也不一致。 (7) 从研究方法上也需要我们反思, 我们是否清楚英美法对此问题的规定, 他们的做法对我们有无借鉴意义, 如果有的话, 又如何借鉴, 即使没有什么借鉴意义, 笔者认为也有助于对英美法一些更深刻的认识。

至于英美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资料, (8) 英美法中的类似规定可作以下概括:作为约因之替代的“允诺禁反言”本为契约法上“未经交付之赠予不得请求强制执行”原则之例外, 在允诺相对人有“信赖损害”时才可适用。但时至今日, “允诺禁反言”原则适用范围呈扩大趋势, 成为英美契约法上的一大特色。其中英国法通过高树案在内的一系列案例确定禁反言原则乃法律上为伸张公平正义之原则。即在原有当事人间权利义务的约定中, 双方当事人之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明示免除或更改契约履行条款时, 如该对方因信赖而已着手实现, 或允许允诺人反悔其允诺, 则该相对人必受到损害或损失。而美国的第二次契约法重述对“允诺禁反言”原则注释为:允诺人对其允诺所引致允诺相对人或第三人之作为或不作为系可合理预见, 且惟有履行其允诺可避免不公平结果产生时, 该允诺有约束力。其允诺违反之救济方式, 以达到公平者为限。由于禁反言原则本身适用上的极大弹性, 加上法官基于法政策和利益衡量上的考虑, 使其适用范围扩大到以下领域: (1) 依赖要约时的情形; (2) 契约不成立时的情形; (3) 缔约过程中所为之允诺。

综上所述, 英美法仍以契约法规则对类似大陆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所解决的问题加以处理, 即通过“禁反言”代替约因的方式实现的。从这也可以看出, 缔约过失责任本质上并非契约责任, 只不过其对问题的处理借用了契约的外壳而已。当然, 英美法上的禁反言原则有很大的包容性, 对缔约过失造成的损害的处理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英美法是通过一个富有弹性的原则, 以目的性扩张的解释方法, 对新出现的案件, 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做出合乎公平正义的妥当判决。

四、结语

总之, 《合同法》已正式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如何准确把握、科学理解、正确贯彻这一制度了。但这并不表明这个理论已经成熟定型了, 而事实上, 其“争论之尚多, 整个制度的建立、形成或发展方向仍有待判例学说或立法进一步的检讨与研究。” (9) 其中, 由于缔约过失责任课以交易人更多的义务, 是对受害人提供了更周全的保护, 但对促进交易有无消极影响, 如果有的话, 又有多大, 对交易成本变动又有何影响, 对之用法经济学加以剖析, 可能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认识。

注释

1参见王泽鉴:《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一)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88页。

2有学者据此认为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为诚实信用原则。参见拉巴:《试议缔约过失责任的完善》, 《法制与经济 (下旬) 》2013年第7期。这种理解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因为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在诸多制度上都有体现, 不能把具体体现与法律基础混为一谈。事实上, 这种见解也并未从根本上回答缔约过失责任的真正法律基础, 在寻求请求权基础时诉诸民法基本原则仍不能解决问题, 还需要继续寻找更为具体的请求权基础。

3参见[美]G·吉尔莫:《契约的死亡》, 曹士兵译, 载梁慧星主编:《为权利而斗争——域外法学名著集》,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4参见[日]内田贵:《契约的再生》, 胡宝海译, 载梁慧星主编:《为权利而斗争——域外法学名著集》,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5参见注释1, 第180页。

6转引自注释1, 第92页。

7参见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 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第338页。

8参见杨桢:《英美契约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58-79页。

法律基础的 篇9

一、法律信仰的概念

最初从西方引入“法律信仰”的概念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中“无法可依”的状态, 为了给予裁判者以指导, 使其根据内在于法律的某种法律确信来进行裁判, 亦为人们提供行动理由。由于没有像西方法律传统那样深受宗教的影响, 故国人对于“法律信仰”找不到可以依靠的社会基础, 因而“法律信仰”的概念众说纷纭。经分析后笔者认为, “法律信仰”是人们基于对法律的信任而产生的一种信任感和归属感, 是一种具备法律意志的对于良法的追求。

二、伯尔曼的法律思想

对于“法律信仰”命题最具贡献性的当属伯尔曼, 其提出了广义的法律概念以及在革命过程中法律“祛魅”所引发的社会性危机[1]。他将“法律”视为一项事业, 融意志与规则、情感与信仰、服从与忠诚于一体。他主张法律与宗教共享以下共同要素: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仪式代表法律的客观性, 传统代表法律的延续性, 权威象征着法律的约束力, 普遍性则代表着法律与真理的一致性。他认为二十世纪西方正在经历一场统整危机, 在经济、政治高速发展的同时, 美国的整个文化正在面临着精神崩溃的危险。这种崩溃包含对于法律的信心丧失。因此伯尔曼呼吁在尊重法律的同时, 关注人们的法律情感, 这种情感是法律信仰的前提。[2]

三、我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

(一) 必要性

首先, 在中国构建法律信仰有利于树立法律权威。依法治国自1999年就成为我国的宪法性原则。法律信仰的构建与培育直接关系着法律权威的形成。我国的法律信仰更强调的是一种对出于正义的法律的信任, 而非以宗教为基础的法律情感。只有当人们普遍对法律有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坚守时, 人们对于法律的权威才会予以认可。因此, 在中国进行法律信仰的构建, 有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 促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其次, 在中国构建法律信仰有利于培养成熟的国民。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在于成熟的国民。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有目共睹, 政治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但是整个国家的国民的综合素质尚有待提高。构建法律信仰, 可以使国民更加了解国家各机关的运作, 明晰每项法律规则背后的法理和欲达至的社会目的, 使国民可以更深刻地去思考关涉其生活的各个领域的问题, 从而有利于培养思维成熟的国民。

再次, 在中国构建法律信仰有利于国家的文化繁荣和经济昌盛。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物质本身带给人们的愉悦感持续的时间逐渐缩短, 基于艺术等文化的享受反倒让人倾心。而法律信仰的构建毫无疑问弥补了我国国民的信仰缺失的问题, 同时借由法律信仰而回归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所以, 在中国构建法律信仰势必会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 可操作性

我国各种社会文化交织在一起, 充斥着各种社会矛盾, 法律信仰的构建势必面临着巨大的阻碍。然而, 法律信仰关涉我国整个法律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法律信仰不是对于法律文本的信仰, 而是对其背后的法律精神的信仰。而这种法律精神必须借由法律实践得以实现, 所以法律信仰的构建成功与否主要依靠以下几方面:首先, 国家、各社会团体加强普法宣传。对于人们都不知道的法律, 根本谈不上法律信仰。所以国家应当通过媒体、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加大对于法律的宣传、普及守法意识、加强公民的诉讼意识。受长久以来的强权统治思想的影响, 国民对于法律的惧怕胜过信任, 所以国家需要在无公权力介入的前提下推广法律, 使大家了解到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利益。

其次, 国家各机关协调法治, 使法律体系有效运转。在立法阶段, 应当制定良法, 使其更科学化, 以培养国民的法律情感。在司法领域, 应当公正执法, 同案同判, 最大程度的保障判决的可预测性, 为国民信任法律提供实践保障。在执法领域, 要严格依法办事, 不滥用权力, 以期保障法律的权威性的同时促进国民对于国家机关的信任, 进而信任整个法律体系。在法律监督领域, 要协调各机关之间的关系, 确保相互之间权力制衡、彼此监督, 在这个阶段应当尽可能地让公众参与其中, 使国民了解国家机关的运作以促进法律信仰的构建。

再次, 学校强化法律基础教育工作, 使学生加深对于法律的认识, 培养其法律信仰。学校属于社会团体中的一种,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位, 所以需要对其单独予以说明。法律信仰的构建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 不断灌输法律信仰的知识,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 社会的中坚阶层就会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最后, 个人加强法律素质的培养。这直接关涉个人利益得失, 只有每个人都尊重法律, 那么法律才会发挥最大的效用。否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人是社会性动物, 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也应当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这直接决定了个人的法律素养。当每个人的法律素养都达到一定程度时, 那么无形之中整个社会的法律信仰也就形成了。当然, 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经历漫长的探索阶段。

摘要: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相当健全, 然而, 诚如休谟的分离命题所阐释的那样, “是”与“应该”是无法划等号的。法律制度的健全不代表整个社会的井然有序, 而法律信仰的构建将促进法律的实现。

关键词:法律信仰,法律传统

参考文献

《工伤保险法律法规的法理基础》 篇10

这些年,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成为工伤保险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之一,也是修改《工伤保险条例》过程中激烈讨论的问题之一。有观点主张,由于2006年之后有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因此应当取消《条例》中关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事故伤害”认定工伤的规定,以解决重复赔偿的问题。

然而,修改后的新条例不仅没有将上下班途中机动车事故伤害排除工伤认定范围,还把工伤认定的范围扩大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如何解决重复赔偿问题?

这里的因果关系是:交通事故导致职工工伤,职工工伤导致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导致工伤保险机构的工伤赔偿。相应的责任链条是:交通事故肇事者应当为交通事故受害者承担赔偿责任,承保交强险的保险人应当为交通事故肇事者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若肇事者逃逸,则工伤职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工伤责任,工伤保险机构应当为用人单位承担保险责任。因此,从理论上讲,若属于工伤性质的交通事故发生而肇事者逃逸,工伤职工首先应该找自己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再找工伤保险机构,由工伤保险机构对工伤职工支付工伤赔偿。由于工伤保险机构的赔偿最初是由交通事故肇事者引起的,故工伤保险机构拥有对交通事故肇事者的追偿权。

法律基础的 篇11

关键词 法律基础 中职生 法律意识

《法律基础知识》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中职生学习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成长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这门课程正是通过传授法律基本理论来弘扬法的精神,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见,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在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目前《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地位不突出,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是德育课程中的考查科目,学生普遍不够重视,而且许多学生对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课》毫无兴趣。因此,教授法律基础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改革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中职学生一般都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敏感、好奇、容易冲动,同时自控力弱,缺乏足够的支配力,法制观念淡薄。面对这样的群体,作为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首先应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

法律课教学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相结合,多使用专题讨论的案例教学。针对典型案件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使学生知道如何用法律解决现实问题,也使法律基础课真正进入学生头脑。也可以采取另一种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案件的当事人,如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中,为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

三、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实用性教学

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法规进行教学。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诉讼途径等。学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会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如购买到伪劣产品,这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一共有四种渠道:①找商家协商解决;②找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调解;③找工商管理部门反映;④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亲身感受到学法的直接好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根据教学目的,结合学生需要,进行重点教学

教学内容要敢于取舍,善于取舍。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本书共有六章,每章都有所取舍。如《宪法》部分突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部分突出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经济法》围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展开,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法律储备;《刑法》以预防犯罪为重点;诉讼法则重点让学生了解诉讼的程序等。有的方矢的重点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专题式教学

教师可以以基础知识为圆心,辐射相关知识充分备课,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授课环节中更具侧重点,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具明确性、方向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进行对口法律专题。如在给酒店管理与导游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在完成教学大纲任务外,适当安排《旅游消费法律维权常识》的相关内容进行讲授,该法律案例贴近学生专业工作,如案例给导游“小费能够统一征收吗?”“游客猝死在酒店怎么办?”“游客的财物丢失了,谁负责?”等通过讲授——讨论——反馈——解惑——交流五个环节,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在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德育实效,使学生们能正确地行使权利,自觉地履行义务,真正的提高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维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从而成为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 篇12

一、道德法律化的概念

所谓道德法律化, 顾名思义, 主要偏重于法律意义, 通过立法程序对道德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以法律的的形式表现出来。道德的本质主要是意识形态, 是精神文明的上层建筑, 是一个人自律的表现;而法律则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与规定。将道德进行法律化, 就是将个人的自律标准变为全社会的标准。道德水平因此而得到提高, 公民的行为规范得到强化和保障。这些基本的道德原则, 在以法律为依靠的情况下, 具备了同样的强制力和约束力。道德法律化的程度是各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实施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将道德通过合法程序直接变为法律, 这时道德就是以常见的法律规范为主要表现形式。还可以在法律规范中对道德进行原则上的肯定和认可, 多适用于社会公共道德的建立和推广。还有就是把道德作为补充性规定, 填补法律之外的空白领域。道德法律化的概念, 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 体现了道德提升对于法律规范的积极作用, 对实现道德和法治双重建设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

(一) 道德法律化的合理性

道德与法律的共性表明了道德法律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两者在实施范围上具有包容性。道德一般用于调整社会关系和人群行为, 其范围比法律要更广泛一些。法律则是对最基本的内在关系进行规范和认定, 它可以被包含在道德之内。破坏法律的行为既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反过来, 一些道德上的违例, 却难以受到法律的明确管制。道德和法律都具有义务性, 在其范围内相关责任人必须履行某种行为或者禁止做某种行为。道德在本质上就是义务的单方面实现, 而法律则是权利和义务的双重的规范, 两者构成法律的基本范围, 有机地统一于法律内容之中。道德和法律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即为了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律通过强制手段迫使人们遵守其规定, 是一种他律行为;但这种行为一旦失去正确的导向, 将沦为暴力的工具。所以道德上的自律精神, 恰好弥补了法律的不足之处, 使法律顺应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 有效的规范了各种社会行为。道德法律化把法律意识融入到传统的道德观念中, 使法律下的强制意识上升为更高层次的道德上的义务意识, 实现了他律和自律两者之间的转变。

(二) 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

道德自身缺乏强制性的管制措施, 这就要求在法律和道德之间进行必要的过渡和转变。两者之间的诸多特点都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形成了良好的互补状态, 鉴于社会形势的复杂化和多元化, 道德法律化将是适应发展趋势的必然之路。法律为道德提供更多的可操作性和保障性。道德为法律的普及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 也符合我国民族文化的内在思维, 能够有效推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尽管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但特有的心理惯性和形态意识, 使人们的行为仍然保持了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甚至有情大于法的思想。对于这些问题, 要通过道德法律化的手段, 以引导帮助为主, 规范劝诫为辅, 使人们逐渐摆脱传统观念, 树立正确客观的法律观念, 为实现我国法治化进程奠定良好基础。

三、道德法律化的限度

道德的主要表现是自律, 这与法律的他律性明显相悖。道德法律化如果掌握不当, 会导致法律失去公信力和约束力, 弱化了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能力和思想意识指导能力。而且法律实施的范围要小于道德, 要考虑到其在不同领域的适用性, 如果盲目地将道德进行法律化, 只能使两者都失去各自的作用。因此, 道德法律化的限度应以基础道德要求为出发点, 保证全体公民共同遵守。道德需要法律的执行力来强化道德行为的规范, 没有法律的约束, 道德终究只是口头上的戏言, 得不到有效地保障。道德法律化要制定严格的标准, 包括适用范围等。除去特殊性的规范;排除高层次的需求, 即不可逼人行善;对内化于心的美德不应做硬性规定, 要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四、总结

道德与法律是人类历史文化中相辅相成的一对矛盾体。经历了无数次的分分合合, 最终证明了道德法律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我们要坚定信心, 排除万难, 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 解决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纠纷, 进一步加强道德法律化的可行性。如今我国社会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 想要保证法治昌明, 人人自律, 就要把道德法律化作为重点进行推广, 把道德和法律并入到一条轨道上, 让两者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道德法律化是社会进步程度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结果, 是必然的规律所致。其范围包括了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 以弥补法律所不能涉及到的空白。中外许多国家都对道德法律化表示支持和赞同, 特别是在我国, 对于当前形势下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与日常行为的矛盾, 可以通过道德法律化来进行妥善解决, 维护社会稳定与公民利益。

关键词:道德法律化,学理基础,学理限度

参考文献

[1]衡爱珠论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2013, (2)

[2]程明试论道德的法律化及其限度2007, (2)

上一篇:东路建筑下一篇:肛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