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2024-06-20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精选12篇)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1

摘要:大学生一直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大学生的教育越来越全面也越来越具体。法律基础教学很早就应用在了高校中, 但是很多院校法律基础教学的力度并不够, 也就使得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应的不高。本文就实际情况主要的对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教师基础教学的模式进行探究分析, 并结合不足进行一些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律基础教学,法律培养

我国一直以来所推行的政策都是依法治国。由此可以看出法律在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这就要求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能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尤其是高校学生, 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建筑栋梁, 更应该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相应的也就需要对高校中的法律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改善。

一、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特点, 使得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的不成熟, 而且也容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主要的表现如下:

(一) 主体意识薄弱

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目前学生的普遍学习心理都是被动接受, 在具体的教育学习中, 根本没有主人翁意识, 而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开发的学习环境, 要求学生在社会各个领域都要发挥个人的主体意识, 特别是在法律意识上的主体性。由于大学生本身对于法律知识薄弱, 对法律所规定的相关权益不了解, 再加上长期被动意识的灌输, 以至于在法律意识上, 认识不到法律是与自己息息相关、且密不可分的事物, 法律主体意识相当薄弱。

(二) 权利意识薄弱

由于大学生在法律知识和常识的学习上比较薄弱, 对法律所能做到的个人权利保护不了解, 以至于在自己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 不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 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放弃维权, 如此做法不仅对自己的权利不负责任, 也是对社会不负责。

(三) 守法的自觉性薄弱

很多高校的学生都具备较强的法律知识, 在生活上也能自觉遵守法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 面对一些违法现象的时候, 普遍的现象是大学生很难意识到其本身是一种违法侵权现象, 而不用说利用法律来维护其合法权益;而往往做出的, 是以社会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来看待或者处理发生的违法现象。如此一来, 使得大学生的守法自觉意识越来越差。

(四) 理性意识薄弱

理性意识是指在面对事件时, 能从法律的方面客观的处理事件。而目前的高校法律基础教育中, 注重的是理论性的法律知识基础, 更多的是一些死记硬背的法律条文, 而不是教授学生应以什么样的理性思维, 依据法律去处理一些事情。这也就使得学生学习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不是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二、基于主体法律意识培养的教学改革

法律意识的培养并不是指进行大量的法律知识教育, 法律意识与法律知识不存在正比关系。现在的高校法律基础教学, 主要就是对法律内容的传授, 这也就造成了学生能对法律条文背的滚瓜烂熟,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不知如何下手等现象。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法律基础教学进行改革。

(一) 以法律知识做基础

教师在进行法律基础的教学时要清楚法律基础课的主要目的。不仅应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传授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以传达法律思想为主, 在这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对教材进行处理, 将法律法规简单化。该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内容简单明了, 还使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游刃有余。

(二)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为基本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因此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例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活动课、辩论课、模拟审判课等。这些活动课可以让学生亲身进行法律实践, 自觉的将法律知识与自身的意识相结合, 更好的认识法律。

(三) 教学课堂与社会相结合

想要学生更好的学法用法, 增强法律意识。教师可以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比如说, 教师在进行法律基础教学时, 可以将难点集中起来进行讲解, 然后结合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 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法律本身是枯燥的, 可是如果能将法律与社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法律就“活”了过来。这样课堂教学是不会出现沉闷死板的课堂气氛的。

(四) 改革考核方式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法律知识考核都是通过对法律知识的死记硬背来完成的。如此的考核方式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解, 而且在法律运用及法律意识培养上也十分不利, 因此, 要对考核制度和方式进行改革, 采用开发式考核模式, 联系实际的法律情景, 引导学生利用法律知识对具体事件进行法律处理, 如此不仅考核了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的程度, 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

现今的社会中不乏有消极腐败的现象, 但仅仅是一小部分, 这是社会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 学生是社会中的敏感群体, 对于这些现象, 总会愤愤不平, 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等。这时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做好学生的法律工作, 让学生正确的看待社会的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法律学习。

三、结论

以上就是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基础教学的探究, 从中我们了解到现今高校中法律基础教育的现状, 并根据现状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杨菁.浅谈“专升本”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以黄石理工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为特例[J].法制与社会, 2009, (28) .

[2]刘莉娅.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探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

[3]杨梅菊, 何新春, 刘遵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1) .

[4]赵任凭.浅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09, (04) .

[5]张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2

实用法律基础 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实用法律基础是为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学生设置的一门统设选修课。为适应开放教育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标,更好得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拟对本课程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

一、课程概况

实用法律基础是开放教育本、专科各专业的统设选修课,专科阶段设置2学分,本科阶段设置3学分。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是由刘文华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基础知识》(2009年12月第一版)。本课程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包括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均已在新疆电大在线平台上公布。

本课程在对法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性介绍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我国主要部门法的内容。学习本门课程,对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拓展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学习此门课程,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个人实践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考试改革的目的实用法律基础作为一门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的课程,在新疆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被列为本科阶段的专业拓展课和专科阶段的通识课。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一般是没有法学专业学习经历的学生。

目前,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单一的书面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内容主要是对书本专业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水平的考察。由于考核对象没有任何法学学习的基础,同时其学习目的多为开阔视野,补充常识性的法学知识,因此闭卷考核方式不符合课程设置的目的,也不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因此,根据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课程内容的特点,我们拟于2011年春季对本课程进行考试改革的探索,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三、考试改革方案

1、课程总成绩的评定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总成绩由形成性成绩与课程考试终结性成绩两部分组成。此次考试改革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力度,适当调整形成性成绩与终结性成绩的组成结构。课程总成绩按100分计,课程形成性成绩在总成绩中占40%,终结性考试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60%。

2、形成性考核的成绩评定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课堂讨论(小组)报告成绩和学生自学成绩四部分构成。其中,平时作业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阶段性测试的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课堂(小组)讨论报告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自学情况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未达到50%以上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1)平时作业主要涉及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完成作业是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业由新疆电大在“新疆电大在线”的课程栏目中予以统一布置和安排。平时作业分为四次,按章节内容编写。四次作业按百分制评阅,课程辅导教师应当按作业完成的情况的进行客观批阅并给定成绩。

(2)阶段性测试在一学期中安排一次,试题由新疆电大在“新疆电大在线”的课程栏目中提供。阶段性测试的原则是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地考核。阶段性测试一般由教师在期中组织学生进行,并对试卷进行批阅并给定成绩。

(3)课堂(小组)讨论报告是由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后,由学生提交的书面报告。计分的课堂(小组)讨论报告一学期提交一份(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形式任选其一),讨论的主题可以采用新疆电大提供的备选题目,也可以由教学点课程辅导教师自定。辅导教师对讨论报告进行批阅并评分。

(4)自学是指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参加面授辅导、学习教材、上网学习和讨论等多种途径开展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在学期末对学生自学的具体情况,如参加面授辅导的次数,上网学习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的情况等给学生评分,并将该分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3、终结性考试方式的改革

课程终结性考试采取课程论文的形式。学生在学习完全部课程后,应当完成一篇小论文,内容包括所学知识总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想),个人应用情况等。分校专业责任教师根据课程论文形式及内容给予评分,并将分数按60%的比例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论文的形式要求及评分标准将在期末的考试大纲中予以详细规定。

四、课程责任教师及联系方式

新疆电大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责任教师:杨扬

联系电话:0991—8534807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法律基础知识课程 教学改革

作为教育育人的高职院校,培养和快速提升青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其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培养现代化人才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近年来一再攀升的青少年学生犯罪数据,频频向我们警示: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瘠。也许我们得到了比犯罪事件本身更有意义的启示,我国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模式到了需要改革的地步。也正是基于诸如此类现实而又重大的问题的考量,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一、法制教育要与德育相分离

我国长期以来教育实践的做法是将学校的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而且我国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也是这样规定的,法制教育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法制教育不能混同为道德教育,按照道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还有可能葬送法制教育。正是受此影响,长期以来,在许多高职院校里,法制教育附属于思政教育,我们很难发现有专门的法律教研室,看到的往往是德育教研室,许多上课的法律老师,不少是从未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从事思政教育的老师,其结果是法制教育工作很难得到切切实实的开展,在此情况下学生会有多少法律素养也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均属于社会价值教育范畴,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联系上讲,两者都是为了培养适宜社会需求的合格公民;从区别上讲,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法制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提升人的品质,应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塑造,益于采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但不存在法制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从属于法制教育的问题。所以,法制教育的教育性发挥,需要建构一个属于法制教育本身的体系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安排。

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精干的专职教师为主体,同时聘请部分长期从事司法实务或法学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为补充,整合组建地道、高质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

二、法制教育的内容设置要从注重学法转变为注重用法

目前,不同类别的高职院校整齐划一地以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由于课时少,内容庞杂繁多,教授者,犹如蜻蜓点水,匆忙赶进度,只能是简单地进行一系列知识罗列和堆积;学习者往往疲于应付,死记硬背,应付过关考试,师生都苦不堪言。这显然有悖于法制教育的真实目的。在法制教育的内容选择上,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别、所学的专业及各校的侧重点需要,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还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行业)相关、与各类学生受体相通的法律课程,使法制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内在性需要。

三、法制教育的教学实施方式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实践性教学

对授课老师而言,老师说课要做到观点正确、内容熟练、重点突出、口齿清晰。上课前要精心设计教案,使讲课如同演剧,能吸引学生,集中其注意力,随着课程往前进展,不断有高潮出现,令学生动情、喝彩或自发讨论问题。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协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配合、敢于表现、尊重他人等道德品质。

对学生而言,高职学生一般都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敏感、好奇、容易冲动,同时自控力弱,缺乏足够的支配力,法制观念淡薄。面对这样的群体,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以学生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以充实学生的生活为目的,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独立性和能动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全体学生,要调动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地、独立地学习。教师要从发号施令的位置上走下来,改变以往授受式、填鸭式的教学。

职业学校《法律基础》教学探讨 篇4

一、新颖巧妙的导入

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为何那么重要?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作用。成功的开头,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进入。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用趣例引题,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拨动其思维之弦,为新课的讲解定下基调。

1. 故事、事例导入。

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中外名著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用莎士比亚名剧《威尼士商人》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借款协议引出“民事法律行为”这一节,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

2. 案例设疑导入。

选取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凑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引出新学知识。例如,在讲“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一框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有一对糟糠夫妻一起打拼天下数十年,终于有了钱,双方决定来个“互不干涉对方私生活”,于是夫妻双双跑到公证处,要求公证以下内容:趁我们年轻,双方可以有外遇,夫妻之间互不干涉;当年老体弱,双方想在一起时,再搬回家共同生活。公证机关当然严词拒绝了这对荒唐夫妻的要求。你知道这对夫妻的公证要求从民法的角度讲为什么被拒绝吗?这样的开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将设疑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可只用于教学初始阶段。

3. 情境、表演导入。

在教学中,根据所授内容,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环境、条件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如可以用多媒体导课,有利于把学生引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便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环境污染的录像。这样就能先声夺人,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开启学生积极思维的闸门,使学生感到法律课就在生活中。再如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一些小活动,组织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品、小短剧等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新颖活泼,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爱学。如在讲“消费者权益”时就可以编演小品,如小丽买鞋时遭到店主怀疑,无礼搜身、强买强卖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故事。

导入的方法有多种。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再好的导入方法,如果反反复复,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不但起不到启思激趣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遭人厌,好戏连看三天令人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温故知新,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引入新课;引用名人名言、格语引入新课;甚至可以采用一些与理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相结合的形式。但不论哪种方法,都要与授课内容巧妙结合,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引向新学习内容为目的,最终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

二、实际灵活贴近时代的内容

《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思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如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往往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既脱离社会发展实际,又脱离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是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等方面把握时代脉络,紧跟时代步伐,富于创新,与时俱进。

1. 适时地结合时事政治。

在《法律基础》教学中一定要穿插时事政治,就是把要学内容与当前受关注程度高的热点联系起来,巧妙而大胆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启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这样才能让学生领会新信息,掌握新气象。如果教师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失去兴趣。但时事政治要有的放矢,尺度宜适时、适当。如在讲《劳动法》时,可结合时事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大了企业用人和解聘成本,一些企业纷纷减员,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这种减员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另一方面,经济不景气使得很多员工因事业前途原因也提出离职,导致大量劳动争议发生,并结合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的实际,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这样的讲解,学生感兴趣,乐于听,能理解透。

2. 做到理论联系现实、结合时代。

从职高一年级《法律基础知识》的认知目标来看,主要涉及的法律概念、法律规定,以及法学观点和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单调地讲解,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在教学中,教师可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联系现实生活的方式,增强吸引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目的。如讲“法的主要功能———规制功能”时,教师就可以联系当前社会、个人加以深入分析与讨论。如可幽默地说每个同学必须“自我规制,注重品德的培养”,因为现代企业的用人,第一往往不是看重技能,而更看重的是个人品德和相互团结协作能力、团队精神,所以学生们在学校就要注重品德的培养,锻炼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这样的授课就不会让人感到抽象、陌生,而是贴近现实,有强烈的时代感。

三、互动开放式的教学

互动与开放的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明确自身的职责重在“引路和导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互动、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探求和运用知识,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互动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本”。

互动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无论是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搜集整理案例,还是让学生参与讨论、辩论,或是让学生写出相关的小论文,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甚至还存在学生与社区、学生与家长等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多方面的积极互动中,走进了社会,体悟了人生,学会了学习、做事和合作,不断成熟起来。

2. 开放教学要体现出“自主学习”。

开放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取知识或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开放教学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探讨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敢想敢说,从而能够张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这样各种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许多创造性灵感就会不断地闪现。由于对同一个案例各人切入的角度不一样,对之的认识就不同,这时有的学生往往就会产生“奇思妙想”,使得教学案例不断被延伸、扩展、迁移、升华。这样一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就会不断得到强化。此外,学生在参与搜集、编写、分析案例中,还会不断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独特方案或最佳方案,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法律基础》课教师要把握好新时期的特点,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教学的导入、内容、过程等方面,开拓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时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浓厚的互相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摘要: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搞好课堂教学关键之一, 本文认为, 要增强《法律基础》的吸引力, 提高法律课教学质量, 有必要探究多种恰当、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职业学校,《法律基础》,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解路新, 吴阳.思想素质教育.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3.8.

[2]慕莉.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职业圈, 2007. (21) .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5

基本内容和要求

(2003年修订)

兰州大学德育教研部

《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法律基础”课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法制教育课。本门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础理论、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的教育。

本门课程的内容由三部分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包括法的产生和发展、法的本质和类型、法的作用、法的创制和实施、法律意识以及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民主法制建设等理论;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国际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世界贸易组织法等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我国宪法和有

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学习本门课程,是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需要;是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坚持实行依法治理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四有”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需要。

本门课程的学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学以致用、积极参加法律实践的原则和方法。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1. 法的基本特征、本质和历史发展

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

法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法经历了与道德、宗教、习俗、禁忌等社会规范的分离和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法的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所决定的。

人类社会存在过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四种历史类型的法。

2.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工具。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规范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国家的强制力和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法的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法具有促进、保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促进、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作用。

3.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法的创制的指导思想。我国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结合我国国情汲取和借鉴外国法创制的经验。

法的形成包括法的准备阶段、确立阶段和完善阶段。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法律规范和法律渊源。

4.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的概念。法的实施的方式:法的适用和法的遵守。

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我国法的遵守。违法的构成和分类。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和分类。

5.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的概念和分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要求、普遍的法律感、法律知识、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等。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我国法的创制和实施的指导作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及其主要途径。

二、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1.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也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统一不可分的和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法制建设,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加强法制首先是全党必须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加强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水平,确保法律严格实施。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完善司法体制和诉讼程序。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要尊重辩证法,避免形而上学,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法制、法治和依法治国的涵义。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维护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维护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德治和以德治国的涵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教育干部问题。

法治与德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事业。

三、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 宪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我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基本特征是: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正程序的特殊和严格。

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2. 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我国宪法全面体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集中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认真贯彻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科学规范国家权力,充分适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的基本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取得赔偿权、人身自由权、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以及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保障离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我国国家机构在组织和活动中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责任制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党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组成和职权。

宪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3. 宪法与民主政治建设

宪法与民主制度。我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最基本的形式。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宪法与权力制约和监督。宪法规定了我国的立法权、行政权、军事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分别由不同国家机关行使,它们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权力机关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工作的监督。要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宪法与人权保障。宪法是人民权利的宣言,是人民权利享有和实现的最可靠的法律保障。要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与共产党的领导。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办事,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领导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根本保证。

4. 树立宪法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要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要健全宪法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舆论对宪法实施的保障。

四、行政法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 1. 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行政法是国家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应急性原则。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2. 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属性、权利义务和结构。国家公务员的概念、义务和权利、录用和管理。3. 行政行为和行政法制监督

行政行为的概念、内容、属性和分类。

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内容和分类。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4. 行政责任和行政赔偿

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行政责任的追究原则。

行政赔偿的概念和赔偿范围。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及其赔偿程序。

5. 行政法律选介

国家安全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

五、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依据 1.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公民、法人的保法民事权益原则;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2. 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

公民(自然人)的概念,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概念、必备的条件和种类,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有效条件和形式。民事行为的无效及其法律后果。代理的概念、特点和种类。代理的法律后果。代理关系的终止。3. 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财产所有权(物权)的概念和种类。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财产的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

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债的概念和债的发生根据。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合同的订立、形式和一般条款。合同的履行、转让和终止。

继承和继承法的概念。遗产及其范围。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继承权的丧失。

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种类。4. 婚姻法律制度

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实行计划生育原则,以及禁止家庭暴力原则。

结婚的条件和程序。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夫妻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离婚问题的原则。离婚登记和离婚诉讼。离婚的特殊规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财产的处理。

救助措施及法律责任。

六、经济法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法律依据 1. 经济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保障和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国家调控原则;鼓励自由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相结合原则;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原则。

2. 企业法和公司法 企业法的概念和分类。

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3.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和争议解决途径的规定。4. 税法与税收征收管理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法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我国现行的税收种类。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5. 环境法

自然资源及其特性。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环境及其特征。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

6.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的处理。

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七、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法律武器 1. 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刑法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的法律的总称。我国刑法的任务。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2. 犯罪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正当防卫的概念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紧急避险的概念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形式。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单位犯罪及其特征和刑罚 3. 刑罚和刑罚的具体适用

刑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我国刑罚的种类。

量刑、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假释及诉讼时效。4.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受贿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八、诉讼法是实现实体法的程序法律保障 1. 诉讼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诉讼法是国家公安、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程序制度的法律的总称。我国的诉讼法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共有的原则主要包括: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制;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人民检察院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主要有:当事人诉权利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社会支持起诉原则;根据自愿和合法进行调解原则。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主要有: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原则。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主要有: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审理刑事案件实行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刑事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原则;刑事审判陪审制度。

2. 诉讼证据和举证责任

诉讼证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

举证责任的概念。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3.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中的管辖及其种类。民事诉讼参加人及其分类。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4. 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和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

起诉和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5.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中的管辖及其种类。

刑事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

6. 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

九、国际法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1. 国际法

国际法是以调整国家之间关系为对象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国际法的特征: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是各国公认的法律,它的强制实施主要依靠国家本身,它的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保权、管辖权,国家的基本义务。

联合国及其常设机构。

国际人权法及国际人权保护。2. 国际私法

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总称。国际私法的特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的概念。限制处国法适用的制度。

涉外婚姻中结婚和离婚的法律适用。涉外夫妻关系的法律适用。涉外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

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无人继承财产的处理。3. 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其基本宗旨是规范和制约成员体的对外经济行为,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但不能直接干预成员体内部的非经济事务。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透明度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主要有:马拉喀什协议;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服务贸易总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诸边贸易协议。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6

关键词:教学目标;困局;破解之道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337—02

一、法律部分教学的困局及形成的原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①是作为“两课”的内容之一,在高校中广泛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水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教学计划编制和日常教学工作中,也给予这门课程充足的学时,在依法治国的宏大背景下,学生对开设这门课不仅有很多期许,而且普遍怀有饱满的热情和美好的憧憬。这门课程在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环境,其实践教学效果理应是很好的,然而在我近几年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存在着难解的困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教学面临的困局是,老师感觉很多法律上的专业知识不能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比较系统全面地给学生进行讲授,而学生反过来又普遍反映对很多法律概念都是似是而非,不得要领,并且感觉实际学习法律和最初对法律的幻想之间反差很大,甚至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对课本中堆积如山的概念心生畏惧,进而出现厌学情绪。即便是老师会找一些生动的案例,来改善学习气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普遍感觉不能学以致用,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有限。上述困局如果用一句话进行准确地概括,就是:讲深学生接受不了,讲浅学生又什么都没有掌握,其实质就是课程设置的目标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脱离和背弃。

面对这些问题,有的教师说因为这门课程本身的内容太多了,进而建议压缩这门课程的内容。有的教师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应该多运用案例法教学。案例教学可能会提高课堂听课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能动性,但对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却于事无补。有的教师干脆建议,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开设这门课,既然是深也深不了,浅了没意义,那么本身就不该开。

依笔者看来,这些提法都没有抓住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困局形成的核心因素,即对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认识上的偏差。正是因为认识上的迷失,过多地关注于法律的“专业”和纯粹,过分地注重向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灌输专业的法律知识,才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上的困境。

二、法律部分教学到底为了什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设法律部分教学的目标是不是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答案显然不是,这是因为:

1.不符合现代社会专业分工的原则和趋势。如果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去学习掌握专业法律知识,命题的本身就是个悖论。作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将来安身立命依赖于其所掌握的非法律的专业知识,而非这些专业的法律知识。让一个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去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大量专业的法律知识,也不符合现代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大潮流。反之让一个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拥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具有一种开放性的视野,则是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宽基础的要求的,特别是在依法治国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确立为中国的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下,则显得更为必要。

2.速成为法律专业人士也无实现的可能性。在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每一个简短的一章,都是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每一章尽管都非常精简,但有关这门部门法的重要概念却一个不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随便翻一页,在其上能找到几十个专业的法律概念的情形,可谓比比皆是。正是这些概念堆砌成了法学这座宏伟的大厦,也正是这些专业概念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每一章,所体现的一门部门法,让一个专业的法律学生,在本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去花至少一个学期的几十个学时去学习,也甚感吃力,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一般给的课时也就两个,多则三四个,想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去学习掌握专业法律知识毫无可能。

3.培养非法律专业人士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在推动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中,我们不仅仅只关注那些少数的法律专业人士,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民主法治的基础——那些非法律专业人士,即普通大众的法律认知水平。法律即规则,在一个都不讲规则的基本社会氛围中,即便是法律人如何身体力行,都是杯水车薪,都是大海中的孤舟。任凭法律人如何努力,如何依法行事,法律运作的程序和输出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和普遍的遵守,依法治国都将成为一句口号。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开设,在针对非专业的人士传播法律知识,开启民主法治意识方面,自然功莫大焉。中国的法治化进程是不可以单独地依赖于少数的专业人士,就可以完成的,这个结论也是经得起理论论证的,也是中国近三十年来开启法治进程的实践证明的。依法治国是一个事关全民的系统工程,在一个长期封建、法治传统严重缺失和匮乏的国度里,它成败的关键更依赖于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非法律专业人士法律意识的提高,任何试图简单地通过颁布法律构建法律体系、培养专业法律人士和完善司法系统的做法,只会把法治的大厦建立在流沙之上。

三、法律部分教学困局的解决之道

从这个层面上看去,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基点非常清晰,它在于法律意识,而非法律的专业知识。个中道理也不难理解,现代人都离不开电视,而每个人要要学会开电视、关电视和调换频道等简单而又基本的操作,但每个人无需要学会修理电视,更无必要学会制造电视,我们只需要知道电视机运行的简单机理,而不把它当成一个可以把整个世界装进去的怪物一样即可。

也就是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的目标不是要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的法律知识,更不是要让他们将来能够处理具体的法律问题。法律部分教学目的是通过这些法律现象,使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对于当前有关法治的热点问题,有比一般大众更深刻正确的认识和法律意识,从而能自觉地融入到现有中国法治化的历史洪流中去。只有这样,法律教学目的才是适当的和可行的,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面临的困局才可一扫而空。

可能会有人会建议,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去学习掌握系统的专业法律知识,而去掌握一些简单的法律概念,这显然是不可行的。首先,法学是系统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知识毫无用处。其次,既便准确掌握几个法律概念,有时也并非易事。法律的概念尽管来自实践,但既然法律非为一人一事所设之法,而要使法律对于万事万物都具有普适性,那么这些概念就必然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

如果能在认识上不出现偏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进行如下改革:

1.改革教材。教材的编写既然是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那么就要放弃目前教授专业法律知识的做法,在教材中充斥着大量的法律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一方面会增加学习的难度,而且也没有学习的必要和可能。既然充斥原有版本的大量法律概念,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根本不可能掌握,留其何益?修订后教材的主要篇幅应该是经典案例和诱导学生开展讨论,通过具体案例和讨论,重点让学生体会法治的必要性和精髓、了解法治运作的基本程序和架构、明白现代社会公民的守法意识和规则观念必要性和重要性等这些宏观性的智识,而不要让学生陷入到专业知识的浩淼烟海之中。至于在此为什么要强调改变教材,而不去主张任课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是因为任课教师在传统教材的架构下,其上课所举案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法律知识,讲授案例只不过是变换了形式而已。而修订后教材中的案例,已经不是将教学目的局限于具体的法律专业知识之中,而是跳出来,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宏观上对法律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2.教学重心的改变。在教材修订的前提下,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老师教学的重心也要随之转移,教学的重心要放在关涉法治方面的更宏观的问题上面,而不是教育学生如何掌握具体的法律知识并加以运用。比如老师运用闻名全国赵作海的案例教学,重点要放在让学生去理解刑法上“疑罪从无”原则的在人类历史上进步意义,让学生去理解法律程序对保护每个人权益的重要性。显然如果给专业学生教学,就要深入地多,除了交代这些宏观上的背景知識之外,教学的重心显然是让学生掌握该案件中具体办案人员在哪些地方违反了中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这些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和重心的转换,对于老师来讲,无需再为如何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而苦恼;对于学生来讲,在抛去专业法律知识的苦恼之外,可以对法治及其运作有了相对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当前法律部分教学中遇到的困局自然而然地被破解了。

参考文献:

[1]陈大文.法律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

[2]易虹,张国轩.法律概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5.

[3]王学俭.法律基础[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02:8.

[4]毛昭辉.公共管理法律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法律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

[6]巩献田.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7]杨丽娟.关于《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后的教学思考[J].教育与现代化,2006,(4).

[8]李清伟.法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7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 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 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 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境中,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和积极研讨等形式, 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法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仅强调教师的引导, 更强调学生的研讨。

二、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 对于教师来说, 关键在于典型案例的选取。案例必须真实典型、贴近学生生活, 又须具有时代性。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事实、有着矛盾和困境, 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 通过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 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佐证和否定什么, 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案例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求而定, 不必追求统一固定的模式。但一般来说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 选择适合的案例, 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举例, 案例在其中的运用决定着实施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 选用的案例必须典型、精致、简练、具体、真实、富有时代感。每个案例都要有其自身的实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如在《适应人生新阶段》的教学中,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选取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新生致词, 让学生明白走进大学不是终点, 只是新的起点。从而尽快融入大学环境, 自觉培养各种技能, 完善知识这才是进大学的本意;另外, 选取了“千里寄脏衣”除了引以为戒的共鸣外, 更多的是让学生探讨如何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在第四章《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的教学中, 关于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笔者选择了原南昌市委常委、南昌县委书记汤成奇, 政绩变“劣迹”经济能手成“祸首”案和“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来做比较分析, 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的人生目的不同, 人生的意义和结果会大相径庭。错误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陷人万劫不复的境地;高尚的人生目的会使人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这样, 学生既能从先进人物身上看到积极进步的榜样, 又能从的错误中引发思考, 引起警醒。生活是真实的, 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应由自己选择。因为这些案例是学生熟悉的人物, 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从而能实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的课堂教学目标。

第二, 以多种方式展示案例, 分析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展示案例, 既可以在讲授知识之前, 也可以放在讲授知识之后。不同的案例有不同的展示方式:可用语言描述或以视频、录相、录音, 也可让学生表演案例。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 视频展示案例效果最佳。如在讲述第二章《培养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安排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建国大业》《胜利了, 中国》《祖国万岁》等, 同时要求上交观后感, 把视觉上的感受和心灵的震撼用文字表述出来强化了教学目标。在课堂讲授过程中, 再联系当今的国际局势, 分析问题, 明确责任,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和平年代里如何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第三, 教师总结点评案例。在讨论中, 同学们提出的想法有的客观独到, 富有思想深度;有的思想认识偏激浅显。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点拨, 做好认真细致的总结, 让学生对案例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升华。同时让学生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启迪和提高。如在第六章《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中, 在讲解了职业道德的含义后, 让学生看马班邮路邮递员王顺友, 坚守崇高的职业道德的视频, 好多学生感动之余, 也表达重新调整就业择业观的思想。也可以在多媒体教室的大屏幕上展示了三幅生动的照片, 空白的地方有事件的简要介绍, 《记者拍骑车人摔跤与职业道德》。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是怎样的一件事情, 围绕案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谴责, 有人称赞, 还有处于两难境地, 教室里一片喧闹之声。在互不相让的情况下, 大家把目光投向老师, 似乎在期待一个裁决。这时候, 老师就要进行总结评述, 综合各方面的观点, 给出公正的评议, 同时还要摆出自己的观点倾向, 让学生在明确是非观念的前提下自己做选择。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实践证明, 案例教学在改进“基础”课教学效果,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面具有其特殊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学生对此门课程并不感兴趣, 很大一部分学生迫于考勤、期末考核等约束不得不到课堂, 但真正听课的人却很少。案例教学通过给学生介绍、展示其身边案例, 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和感性化, 使学生不再觉得课程和自己相疏离, 甚至毫无关系, 而是可以解答自己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相关的问题, 激发其学习“基础”课的热情与兴趣,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案例教学的过程, 就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 教师重在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 敢于质疑, 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 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理论、观点、方法, 分析、归纳、判断、推理, 透过现象发现和把握问题内在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所以这同时也就是一个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3.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体现教学相长

教师与学生的影响是相互的。案例教学通过师生针对实际问题的共同分析,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过程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 也有利于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同。案例分析中以案论理、启发思考、教学相长等特点, 综合了传统教育中讲授讲解、集体讨论、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的功能, 能够改变那种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单方面影响或教师与学生相脱离的状况, 也能够促使教师加强对理论的学习研究, 不断提高驾驭课堂、洞察对象、随机应变等能力及其他方面的教学艺术, 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也有较大的发展, 从而促进二者的交互影响,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最好的一种教学, 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 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 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而案例教学是这种寻找理论与实际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推导及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归纳、升华, 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桥梁。另一方面,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信任的关系和畅所欲言的思想交流, 既有利于教师联系社会实际开展教育活动, 也为联系学生的实际思想和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联系学生的实际思想和能力, 有利于教师的主观要求与学生的客观实际思想和能力相一致, 提高教师进行思想教育的素质和水平。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授课时数有限、全国使用统一教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如何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 体现本课程的实用性。消除学生已有的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理论脱离实际等逆反心理的现状, 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性, 在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而案例教学法便是其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雷继元.论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 2007, (35) :107.

[2]聂启元.也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J].教育与职业, 2007, (12) :109-110.

[3]阮星光, 王春茹.让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功效[J].江苏高教, 2007, (1) .

[4]杨克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动态系统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6) :199-200.

[5]钟铭佑, 周世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11) :197.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8

一、法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法律教育教学只有进行不断的改革, 才能解决在社会发展、市场变化、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出现的问题, 才能克服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只有改革, 职业院校才能根据基础法律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做出针对性、具有实效的改进。如改变原来一些陈旧的课程内容、陈旧的教学方法, 以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提升基础法律教育教学质量。因此, 职业院校需要对基础法律课程进行改革, 提高教学水平, 这样才能实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基础法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职业院校法基础法律教育教学中, 归纳问题,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设置陈旧。虽然目前职业院校对基础法律教材进行了改进, 但是过于突出课程的完整性, 强调了法律知识的专业性, 而没有将法律的实用性渗透于实现之中, 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密切, 缺乏新的知识、新的内容;二是教学缺乏针对性。在基础法律教育教学中, 往往不了解学生的层次, 不掌握学生的需求, 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 盲目性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基础法律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一) 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构建与法律教学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 打破传统学科体系, 加强法律专业知识培养方案的优化与改革。在广泛调研现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的基础上, 针对基础法律教育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模块和任务, 并逐一进行优化, 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先进性, 突出教学任务, 增加新内容、新知识, 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合理设置。使学生既能掌握现代专业法律理论, 又能掌握专业技能, 成为高技能人才。

(二)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法律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自始至终把学生致力于主体位置, 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训练机会,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和兴趣。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 就走工作岗位, 因此教学重点要以就业为导向, 教育要从培养职业兴趣着手, 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少数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和有升造意想的学生, 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 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力, 帮助其他同学对法律学习产生动力, 在同学们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的氛围中, 提升法律课的教学效率。

同时,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 法律教学也应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 改变死记硬背的法律教育教学方法。要通过音频、视频、3D图像等先进技术教学, 让法律知识变的易记容掌握。采用模拟仿真的教学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开庭, 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法律的审判过程, 给学生配置各种角色, 进行实战演练,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 让学生感受法律的重要, 这样学生就会对法律知识产生渴望, 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职业院校要正确对面所存在的问题, 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设计符合他们的教学内容, 探讨更多的教学方法, 要充分认识到为国家、社会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懂法守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是职业院校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国颖.法律教学中"案例辩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 2016 (16) .

[2]王莎莎, 周树杭.浅析法律教学实践性问题的反思与完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 (5) .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9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改革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现代高校学生在思想道德以及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挑战。教育部于2005年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是当代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 基本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和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及法律素养。教育部期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有效地解决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以及法律素养上的困惑。但是从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上看, 在进行“法律修养”教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

1. 法律教育部分的教材编写

(1) 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 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 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 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 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 教材编排较为死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 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 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 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 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 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 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1) 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 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 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 思想上不够重视, 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 课堂效率较低, 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 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 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 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 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 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 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 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 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 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 理论概念性较强, 知识分布过于紧密, 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三、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 教材改革

(1) 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 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 教学改革

(1) 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 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 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 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 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 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对授课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课者的法律素养。目前, 高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 由于他们往往自身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 对于我国法律制度、法律变革也不甚了解, 因此, 高校就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 随时更新他们的法律知识体系。

(3) 活跃课堂气氛, 改革授课方式。传统的法律授课方式往往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 难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课堂效率较低。因此, 授课老师应当在法律素养的课堂中充当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的形象,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赵娟.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的问题及优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0.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10

正如高校两课基础教育中加入法律教育的目的, 我们希望培养出具备法律素质, 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理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法以社会公平正义的化身而存在, 认识、认同法律, 自觉守法, 自觉运用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是法律教育的真正目的。我们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育法律的信仰。

信仰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是人精神的归宿。一旦拥有了信仰, 人类不仅仅会崇尚、追求其实现, 而且会积极地尊重、维护它的尊严。如果说知法是守法的前提, 那么法律信仰是守法的实质条件。

毫无疑问, 法律信仰是所有法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并树立的, 对我们也不例外。而目标的实现不是介绍法律知识概念如此简单, 它需要系统的逻辑联系和清醒的本质认识。对法的尊重和信仰应当内化在人们的世界观中, 法律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格平等、自治自律的精神,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法治社会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

这些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提, 法律基础教育肩负着缔造社会公正意识、捍卫社会公正精神的重任, 同时也是开发思想的教育。法治思想不可能通过直接灌输而获得, 要靠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完美结合。在具体的法律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正确引导、善于启发, 培养学生法律至上、法律至尊的意识, 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民主、自由、平等的法治思想。

二、当前高校法律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深入, 社会问题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而逐渐地复杂起来。近些年来, 大学生的行为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批评的重点, 行为乖张、唯我自私、唯利是图, 似乎成了80后、90后的代名词, 为了目的杀人、抢劫, 不惜以身试法, 而在社会生活当中却又往往茫然不知所措, 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这些让我们高校道德、法律教育成为关注的焦点。我们的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究竟有哪些问题, 值得我们思考讨论。

(一) 定位高, 操作偏离

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位是较高的, 这在上述问题当中已经有所说明。要求高校生具备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 而将其放置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间, 学生心里会容易产生所谓“政治课”的认识。而且在教材当中法律的内容只定位在一些基本的概念知识之上, 对法律意识的培养过多依赖于教师的说明, 很难提高法律素质。这样类似“普法”的形式, 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有过许多相似的教育, 在课堂上缺乏号召力。

(二) 内容复杂, 课时缺乏

在通用课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 法律内容系统地出现在两章, 文字不多, 其内容却十分庞杂。不仅涉及到社会主义法的法理和宪法部分, 有关的部门法都有涉及, 在其他的属于思想品德修养的章节中有关劳动法、公务员法、婚姻法等的内容均有涉及。对法学专业的学生要学习的三、四年内容在短短的二十个课时当中完成, 本身很难达到。所以在课堂之上, 教师疲于介绍各种法律的概念、调整范围和对象, 难有时间做详尽和全面的解释和说明, 案例介绍和分析等实践性内容更是不可能全然完成。而学生则要记忆所有的法学概念来应付考试, 仅仅依靠如此, 真正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根本不可能形成, 师生双方付出了很多努力, 却均不能够达到法律基础教学的效果。

(三)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许多高校在对《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上, 将其视为一门专业性不强的公共课, 选用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来担任教学。尤其在一些高职院校和新升格的高校中间这种情况很常见。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法学学科背景或者法律工作的经验, 在教学当中不能够完全了解法学学科特点和内容, 教授的时候也力不从心, 仅仅以课本的概念性内容敷衍了事。另一个方面, 由于在教材当中思想品德修养的内容占大部分, 没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往往停留在法学概念之上而使用道德的思维方式进行考量。不能形成法律逻辑, 直接影响到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具备。

(四) 实践内容缺乏, 照本宣科

跟上述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就是教学实践内容的缺乏。由于课时限制、专业教学的缺乏, 使得要求较强实践性的法律基础教育不得不缺失实践教学的环节。在仅有的课时中采用的教学案例十分陈旧, 法律关系及其简单, 仅使用基本的道德判断就能够轻易得出答案, 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加轻视法律基础教育。与当今的社会问题、社会生活脱节, 法律基础教育变成了一个好看的表面文章, 无法给受教育者带来实用的实践知识, 也无法达到我们进行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对当前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几点建议

1) 关于课时与教材。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我们需要拓展思路, 不要仅仅限于对教材的把握和概念的说明之上。基本的概念可以在现在社会的许多现象中得以体现贯彻, 用实践说明问题会使得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有效。在一般的法律基础概念经过预习得到后, 适量删减课本内容, 用讲座的方式作专题性的实践探讨和说明, 高效率精辟地把握教材, 这样能够提高兴趣和加深印象。在法律基础课程之上, 还应该注意受教育学生的原本专业, 尽量贴近他们的专业领域, 加强对各个专业领域法律的介绍, 这样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践领域, 能够加强他们的切身感受, 同时教学有所侧重也能够节省课时。2) 关于教、学双方。本着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 高校应该尽量让拥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或从事法律实践活动的法官、律师等充实法律基础教学师资。与此同时, 加强法律基础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研究法律基础教学的特征、把握法律基础教学的方向, 一方面要研究教学手段, 另一方面要和受教育的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可以通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明了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 有的放矢, 在节约教学时间的同时增强教与学的效果。3) 关于实践教学方法。法学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不仅仅是教学的要求, 也是能够达到法律基础教学目的的必要方法。除了在课堂上分析时下热点和学生关注的法律问题, 进行案例的说明和解析, 还可以通过视听多媒体资料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另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法庭旁听和监狱观摩等更加切实的方式使学生体验到社会中法律的存在和作用。也可以通过模拟法庭的方式, 让学生参与进来, 表达自己的观点, 寻求更加能够适合他们的提高法律素质, 建立法律信仰的方式。

法律基础教育是我们国家在进行完善法制建设中国的重要一环, 对高校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对现代社会民主、平等、公正的人文素质培养和对代表公平正义的法律的认知, 建立法律信仰, 已经是高校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如何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是每一位高校法律基础教师应该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08年版.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11

关键字:合作学习;主体性;生机

新的观念,新的角色,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笔者从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利用合作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课堂上要合理地开展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间学生教学生、学生评价学生的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得到积极发展。尤其是要通过互帮互助,让学困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在组织小组反馈合作、探究性学习成果时,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真诚欣赏他人、积极动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和不盲从、敢于挑战的品质。具体的做法有:

一、精心创设和把握让小组“动起来”的情境

1.开课前进行“热身”活动,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所谓“热身”活动,就是学生没有经过预习便可即兴与教师及同学进行交流的一种活动。

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前先准备一个几分钟的小话题,内容尽可能与上节课已讲或本节课要讲的内容贴近,让各小组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讨论,尽情地想象和发挥,使他们进入开心、舒畅和兴奋状态,及早进入课堂角色。例如,在第四课《经济法》里,讲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这一内容前,我先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马岭事件”,并播放了“马岭事件”的抢救现场和潘子浩一家的命运的录音资料。然后提出问题:“谁能告诉我事故发生后,缆车内36位游客和潘子浩的情况会是怎样的?”“当你了解到36位游客和潘子浩一家的命运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随后,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不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且也引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已经刻不容缓这个沉重的话题,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教学中开展多种合作形式,激发兴趣

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通过“小老师活动”、模拟法庭、不同组间辩论、现场竞答等形式,打破优差生的界限,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学习的积极性,使成员间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既充满温情友爱,又能像课外活动那样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内心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有机会创作、表演,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们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法律基础》课的兴趣。如在讲到“青少年既要善于又要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各合作小组写出自己知道的报警电话,并说出这些电话该如何使用,看哪组知道的报警电话最多。同时,我在测试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时,要求每组选一名同学做评委,选一名同学做测试者,测试者按老师给出的“模拟情境”进行表演。每一个测验要测试2-3名学生,由评委给受测者分别打分,分数高者为优。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坚持教授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落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

合作学习是一项集体的事业,它有赖于组内学生的互相配合与信任。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必要的合作技巧,比如,如何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观点;不同意见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的形式,达到互相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当别人发表与自己不同意见时,其他同学应安静,边听边思考,积极构建自己的认知,认真听取别人不同的见解,主动获取信息。教师应满怀期望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独特见解,富于机智地引导启发,学生自由放飞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发言就会更精彩。

为了避免学困生的被动性,笔者在教学中对他们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建立起“你能行”的解决期望,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重性。同时,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适时给予表扬,以扬长避短,建立信心,从而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同时,对学优生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得体,更懂得如何尊重他人,更具有团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并能在分享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承认,其潜能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张扬个性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感到学习须有信心;合作学习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在和谐中进取的境界。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建立了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小组成员通过一个共同目标紧密的联系起来,每个成员都承担了一定责任,成员之间面对面地接触,以不断加深了解的方式进行交谈,非常亲近。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忙碌着、参与着,自愿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合作学习的成果,最终以集体的名义呈现,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集体共同分享交流。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的形式,可以锻炼学生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巩固和扩大小组讨论的成果。合作学习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它有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在经历了这一过程后,学生的眼界更加宽广,学习更有方法,成就感也更大了。古人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情、理的感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责任,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之,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不再是孤立、单独的个体,不再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鲜活的,血肉丰满的生命体。教师必须重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时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让法律基础课焕发出生机。

参考文献

1.《论合作学习理论模型》.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教学改革法律基础论文 篇12

关键词:整合内容,创新手段,强化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一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重要课程。2005年, 根据中央部署, 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全国“一本一纲”的要求。近年, 在课程改革建设的新思路之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如何组织教学, 如何达到新方案对本课程教学的良好效果, 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教师们要不断加强课程设计的技能。作为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师, 在贯彻“一本一纲”精神的基础上, 除集体备课之外, 为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必须有自己的创新。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大学生处理思想问题、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具体来讲, 就是让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做出评判、解释,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品质、高尚的情操,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都要追求实际效果, 这是由人活动的目的性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过程的魅力在于它的实际效果, 没有了效果的过程也就失去了魅力。对实际效果的追求, 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最高目标应该是把社会对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现实行动。

二、整合教学内容, 加强法制教育

要达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 教师不仅要了解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 还要了解教学对象的思想特点。目前, 大学生处在互联网非常普及的时代, 面对的媒体多种多样, 接受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各种不同的信息在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也难免带来负能量。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各种声音来自四面八方, 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 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信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 从而呈现出多元的价值观。在这种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时代, 诸如“宁在宝马车里哭, 不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就相当普遍;网络上被大家吐槽的“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的帖子, 也反映出当今大学校园中人情冷漠、没有道德底线, 甚至法律意识淡漠的情况也绝非个案。针对大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至关重要, 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的应有之义, 是贯彻“一本一纲”的精神所必需的。

但是,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式教学, 学生并不喜欢, 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甚至使传统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受到极大冲击, 使教育者无所适从。因此, 在这种多元价值并存、大学生个性张扬的社会背景下, 教师应与时俱进, 在贯彻“一本一纲”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 在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 丰富教学内容, 尤其是针对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情况, 强化法制教育, 从而使这一部分即将走向社会、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群体首先受到法制的熏陶。

三、创新教学手段, 强化实践环节

在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 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普遍做法就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 提高课件的视觉效果, 增强教师传播知识的趣味性及视觉冲击力。这些技术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 为教师顺利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起到应有的作用。

然而, 仅仅上好理论课是不够的,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必须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知道,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 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付诸行动, 投入社会, 把教科书上的内容化作实际行动。教师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帮助大学生获得了解社会与人生的认识框架与实践能力, 并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现实需求。

科学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本来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自然状态。忽视、轻视教育对象及其生活世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既是盲目的, 也是无价值、无效益的。同时,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是课程自身的内在要求, 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深化理论教学成果的必然要求。

就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 在学习能力上还有一个显著特点:理论水平相对弱, 而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笔者认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要充分注意这个特征, 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形式, 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实践内容, 来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让学生到社会中实践, 并通过实践总结提高认识水平, 与仅有理论教学相比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诸如在公交站维护乘车秩序活动, 在公园广场举办“爱护环境卫生、维护绿色家园”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是学校学生会多年来坚持组织的活动, 要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需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不仅为维护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做出贡献, 而且可以认识社会, 了解社会, 增加社会责任感。

2. 开展专题讨论, 让学生形成自觉维护生存环境的意识。

例如:进行“我为环境做贡献”专题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 谈谈为维护生态环境能尽哪些微薄之力。这种讨论往往热烈而有效。例如:在进行“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的讨论时, 学生们认为保护环境必须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通过讨论使学生培养了节约使用塑料制品的意识, 相信这种环保意识会伴随他们一生, 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 开展“课前时事新闻评论”活动。

所谓“课前时事新闻评论”, 就是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让学生讲一个新闻事件, 就新闻焦点展开评论。可根据班级人数每节课安排2~3人进行, 争取一个学期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论。在开展这项活动时, 可根据课程进度给学生布置关注的焦点, 例如:按照爱国主义、社会公德、敬业精神、诚信意识、环境保护、法律意识等专题进行评论。评论可长可短, 学生们可以在评论中擦出思想的火花, 养成关注社会的意识。

4. 强化法制教育, 开展法律案例分析。

根据“一课一纲”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两章的内容是法律基础知识, 在普及法律知识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 我国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受到法律方面的专业教育, 法律知识非常匮乏, 加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关于法律方面的这两章内容既涉及宪法又涉及多个部门法, 理论性比较强, 授课老师多数并非法律专业, 再面对没有法律基础的学生, 授课效果可想而知。

加强法治建设, 让人人都懂法是关键。高校的法制教育不能置身事外, 而应该成为重要阵地。因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方面的内容应该强化, 针对学生法律知识薄弱的特点, 采用案例教学, 即把民法、刑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一些原则及法理和案例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效果会更好。

总之, 笔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在贯彻“一课一纲”精神的基础上, 必须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 不断整合教学内容, 加强法制教育, 在强化实践环节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 从而使课程教学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舒志定.教育哲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

[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仓储能力下一篇:多普勒频谱超声诊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