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2024-05-17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精选12篇)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1

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 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 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因此, 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深化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 更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探索、有益的尝试。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 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定位难以把握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工具类课程, 如数学、计算机基础、外语、应用文写作等;德育类课程, 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人文类课程, 如大学语文、美学等;职业素养类课程, 如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等;身心健康类课程, 如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开设这几大类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学好专业课, 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 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与潜能的目标。

高职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关于公共基础课的定位问题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公共基础课不仅仅具有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工具性功能, 更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教化功能, 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工具价值, 体育的现实和潜在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等。这些功能可以唤醒学生的情感经验, 进行欣赏体悟, 进而“由己及人”, 扩大到对人、社会的更深层的理解与认识, 而这正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所缺乏的。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 要处理好公共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 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 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 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 理论教学与实践难以结合

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 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 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因此, 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相结合。但要把知识传授的基础理论课转变成具有教学实效性以及学生认可的能力训练课程, 这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是一大挑战, 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练一体化”的课程改革, 在公共基础课程部分相当艰难。教学观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 都是公共基础课难以走出困境的制约因素。一方面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就业导向性以及巨大的就业压力, 迫使高职院校树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就业导向理念, 把高职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能力问题作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另一方面是公共基础课自身的理论特色和基础定位, 这就使得公共基础课改革面临两难境地。

(三) 学生主体地位难以保证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 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传递观点、手段和结论, 将教材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传授给学生。在教材使用上则大多是国家统编教材, 国家统编教材比较注重教材的适用范围, 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各行各业的特点, 考虑各行各业的需求, 所以教材内容多是基础性的东西和共性的东西。这样的教材没有行业特点, 不能完全照顾到各行业的需要, 没能很好地起到为专业课搭建知识平台的作用。公共基础课教学应力图改变这种模式, 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活动中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责任和主体力量, 从而形成自觉、强烈的创新意向和动机, 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我们必须清楚的事实是, 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素质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因此, 教学过程中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选择性要求,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要结合实际情况, 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等教学方法, 帮助他们自觉、主动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素质。力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第一位, 强化思维训练, 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具体到教学过程,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的具体环节,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

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途径探索

(一) 改革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面临诸多问题,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 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 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1]。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 推进落实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 调整课程设置。坚持教学以技能为中心, 专业课、文化课教学为技能课教学服务, 调整教学计划, 突出实践教学, 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应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 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 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 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 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 删繁就简, 面对实际, 讲求实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 公共基础课要根据专业课的设置情况进行调整, 树立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 摆正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二) 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方式

公共基础课教学, 要以为专业课服务为宗旨, 配合好专业课教学。要做到这点, 必须改进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式, 确保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如在大学语文、应用文教学中, 着眼于学生实际, 切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和就业需要, 结合法律、文秘、计算机等各专业培养需求,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演讲赛、辩论赛、求职应聘会, 组织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系统进行实训, 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写作各类公文等, 切实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又如在政治思想课的教育教学中, 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构建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新模块, 即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实践教学三大模块。通过政治理论课、法律基础课、时事专题讲座、日常思想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情操;通过专业教育、生产性实训教育和企业化管理, 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文化修养。充分体现出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 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师素质

公共基础课程自身的基础性、示范性、实践性, 使得公共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丰富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教学的学科领域, 应该有相应的科研成果。要适应新的教学方案, 要在新的形势下把理论问题讲活, 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积累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挑战, 才能在较深的层次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公共基础课教师还要深入社会实际, 加强调查研究, 不断开阔理论研究的视野。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提升教学水平,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才会使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 关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研究与探讨, 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讨论, 尽管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备受冷遇是个不争的事实, 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涉及公共基础课程领域。伴随着革新传统模式, 探索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教改实践, 有些高职院校在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方面作了大胆的实践与尝试, 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且有成效的课程改革经验与做法, 这些做法对探索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路径, 意义重大而深远。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公共基础课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 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面临的困境, 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 是现代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职院校教学理念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系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2

发布时间:2012年5月14日访问量:3473信息来源:山东省信息

公共基础课教学往何处走?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一直是公共基础课教师在不断思考的问题。滨州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来带动整体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坚持“1235”教学改革思路,做好公共基础课改革顶层设计

这两年,滨州职业学院探索出了“1235”公共课教学改革工作思路,明确了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公共基础课提供了顶层设计。也就是坚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为专业建设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两大任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的作用;形成适应骨干校建设的职业核心能力、外语、体育、语文、数学五个公共基础课课程群。在这个教学思路的指导下,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二、发挥引领作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经过近四年的建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群建设实现了以下突破。一是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在课堂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形式、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内外训相结合、项目化体验式教学等教学形式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中普遍采用并成熟运用。在考核评价方式上,更加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和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运用。

二是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不断挖掘新项目。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不论谁有了好的教法、好的案例、好的项目,都会与其他成员进行资源共享,促进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现在课程建设已积累大量项目和案例,准备汇编为校本教材。

三是将课程建设与社会培训相结合。对任何组织而言,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都是员工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为发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滨州职业学院基础部编制了企业员工职业核心能力培训项目,开发职业核心能力社会培训课程,陆续在企业开展培训。

四是积极探索合适的职业核心能力大赛方式。在今年的职业核心能力大赛中,引入了“校园定向”这一项目,大赛也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探索急速60秒、沙漠掘金等适宜大赛的项目,准备在今后的比赛中采用。

五是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测评相结合。引入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办公室的职业核心能力测评体系,在学生中开展测评工作。通过测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六是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基础部团队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团队合作运动会、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讲座、项目训练等方式,不断提高基础部的核心竞争力。

将以上建设成果进行梳理,滨州职业学院启动了职业核心能力精品课程群和资源库建设,将团队合作、职业沟通、解决问题等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正在逐步建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资源库。

三、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为龙头,深化其他课程群改革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影响和应用于其他公共课程建设,通过建设精品课程群和达标课程群,推动了其他公共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在全部实行项目化教学的基础上,在与专业和学生特点相结合进行选项和模块教学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如高职体育精品课程针对护理专业未来岗位工作特点分析,确定了课程性质及设计理念,构建了“一体两翼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为两翼,改变单一狭隘的课堂教学模式。

外语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将教学目标分解成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具体的任务完成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将翻译、阅读理解、课后习题等内容融入,讲练结合,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为导向,结合学生专业和将来的岗位工作任务增加教学中实用性的内容。

语文课程根据中专生和高职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教学改革。中专语文侧重于学生基础语文素养的提升,高职语文课程侧重于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加强对有效教学方法的研讨,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对提高人文素养的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并将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建成品牌。如外语教研室举办英语角、俄语角等活动,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开展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体育教研室举办的各类学生体育比赛,语文教研室举办的经典诵读系列讲座等。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一、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对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若干变量(要素)的组合方式。教育专家们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 如归纳思维教学模式、探究训练教学模式、发现法、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等。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有的侧重过程,有的侧重组织形式,有的侧重思维训练。世界上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普遍适用的,因为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

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需要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分析课程的结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另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特色设计、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环境,充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最后需要定位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设计出教师作为指导性活动的指挥者和学生作为自主性活动的参与者的教学方案。

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较多使用的教学模式是“双主体互动模式”,而专业课教学中较常使用的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公共基础课的“双主体互动模式”主要采用以下的结构进行教学:一是导学阶段,学生复习知疑,预习明的,教师组织辅导,反馈调控;二是自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解疑问难,教师问题再导,组织激励;三是研究阶段,学生相观而学,深入研究,教师达成教学;四是辨析阶段,学生互动学习,明理创新,教师点拨诱导,完善提高;五是发展阶段,学生运用深化,自主发展。

二、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程序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法。目前有一些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项目任务法

项目任务法的大致方法是: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由学生自己阅读材料,搜集素材,准备呈现,并接受其他团队的提问和考核。在这个过程中,既达到了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主动沟通意识。

2.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在学习的理论内容比较多,而这些理论内容又是下一步学习的关键基础的时候,让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总结理论内容中的关键词,并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关键词呈现出来,达到理解理论、巩固知识的作用。

3.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指在一种人造环境或虚拟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模拟教学分为模拟设备教学与模拟情境教学两大类。公共基础课中较多使用的是模拟情境教学法,即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

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就某个现实的问题提供情况介绍,指出面临的困境、几种选择或已做出的行为,引导学生对这些困境、选择或行为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对已经做出的行为进行肯定、比较、矫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5.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实际也是模拟教学的一种,但是适用性更为广泛。很多课程都无法创建比较真实全面的模拟环境,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模拟某些工作常见情景,然后根据学生可能从事的工作角色,创设该角色比较常见的工作情境,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角色扮演教学法特别适合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能力。由于社会交往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与几乎所有的职业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角色扮演对于提高学生通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出现对教育者的素质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教学不再是传授、给予或灌输,而是激发、指导和帮助,把学生培养成主动学习的主体。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适应不同学生和课程,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个背景下,教师成长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教师素质提高,才能够让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得以真正的落实贯彻。

高校公共基础课改革初探 篇4

公共基础课是高校面向全体学生所有专业开设的课程, 是全体大学生都应该学习的思想、文化并养成基本素养的通识课,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高等数学、英语、体育等。这些课程不一定同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有直接关联, 但是, 它们却能够培养大学生远大理想、高尚情操、科学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 开设公共基础课, 并使公共基础课切实发挥它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公共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础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 高校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不足; (2) 大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许多高校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认识不足主要包括: (1) 关于公共基础课的定位和功能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地明晰, 只有明晰公共基础课的功能和定位, 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2) 高校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制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大多局限于已经形成的教案 (来源于出版社或网络) , 而这些教案往往已经过时,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了; (3)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 学生对公共基础课也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调查显示, 22.1%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重要, 其中, 6.2%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可有可无, 而15.9%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设公共基础课。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 公共基础课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作用。事实上, 这种观点的产生与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理相关, 与公共基础课不能立竿见影的特点有关, 与高校和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 无论从高校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认识来看, 还是大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态度来看,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都是刻不容缓的。

二、高校基础课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1. 大学公共基础课应该与各大学生所学专业结合, 增加实践活动。

高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既考虑到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又要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公共基础课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逻辑思维、创新意识、道德意识等综合素质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 由于专业的划分与定向, 学生往往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使高校和教师降低对教学目的和目标的要求。因此, 高校和教师不仅应该认清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而且更应该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努力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 为大学生认真学习公共基础课搭建一座桥梁。比如, 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同学为对象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专业和课程需要设计一个教学实践环节———“以房养老”的社会调查。这样的调查既可以做到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兼顾, 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使用情境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从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激发学生以一定的积极态度去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对增强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对大学生同样适用。在高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注重课堂讲解, 一味灌输知识, 而不考虑学生愿不愿意接受、能不能接受的问题。可以说, 这样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原本就不重视基础课的基础上更讨厌公共基础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此, 高校教师在上课时应该采取情境教学法, 遵循教学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创设一些合适的情境, 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积极投入学习。这样, 教师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以说,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中涉及价值的内容, 就可以设置一个情境:在12人乘的一艘船上, 仅有唯一限乘6人的备用皮划艇可供逃生。船上有: (1) 船长; (2) 精通航海的罪犯; (3) 健壮的青年工仔; (4) 貌美的卖淫女; (5) 患绝症的女孩; (6) 智障的男孩; (7) 中年科学家; (8) 断肢的个体暴发户; (9) 老医生; (10) 国家干部; (11) 体弱的方丈和尚; (12) 大学生你自己。这艘船在风高浪急的海上航行时不幸遇险将要沉时, 请你决定哪些人可以坐皮划艇逃生。大多数学生都会按照这些人的利用价值来选择, 当然, 自己是必选的。在学生选完之后, 我会告诉他们, 人的价值不仅仅是人的效用, 还包括主体价值, 比如平等、自由等。通过这样的“生死抉择”, 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 而且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的价值。

3. 对学生的考核应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

考试作为监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针对学生“考什么, 学什么, 背什么”的学习考试模式, 高校中的公共基础课的评价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综合评价方法。教师不仅要把目光放在考试成绩上, 还应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表现纳入评价范围之内。在这里, 我们新建了一个考核方式: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的20%, 计20分) +实践活动成绩 (占总成绩的20%, 计20分) +考试成绩 (占总成绩的60%, 计60分) 。

我们可以把平时分的考核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班级整体表现考核分 (占平时分的25%, 计5分) 。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往往要同时兼任几个班的课, 但是每个班的表现不尽相同。有的班级到课率较高、迟到早退现象少, 而且在课堂中可以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这样的班级整体表现不错, 分数较高;还有一些班级, 到课率低、迟到早退现象严重, 而且课堂教学中不能积极配合教师, 这样的班级整体表现较差, 分数就会相对较低。这个班级整体表现考核分是每个学生平均分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之上, 我们再考核学生个人的考勤情况; (2) 学生的课堂表现分 (占平时分的25%, 计5分) 。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课堂环节。学生的课堂表现分如何打这是一个问题。其实,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量化。如在一个学期中, 记录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 找出回答次数最多的那位同学, 他的课堂表现分是5分, 然后用他的分数除以回答问题的次数就得出回答一个问题可以得多少分, 然后再乘以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 就得到他们的课堂表现分; (3) 学生的考勤分 (占平时分的50%, 计10分) 。学生的考勤工作主要是通过点名来完成, 缺勤3次就不能参加最后的考试。

对于实践活动的考核, 也可以进行细化, 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分工和承担实践活动任务的多少来给分, 进而得到的一个考核标准就是在实践活动中承担的任务分 (5分) +实践活动完成水平分 (15分) 。如从分工上来看, 组长可以得5分, 汇报者得4分, 组员得3分。如果汇报者是组长, 也只得5分, 如果汇报者是组员, 即可得4分。然后, 教师再根据实践活动完成的整体水平进行给分, 那么这个分是全组的得分, 无论是组长、汇报者还是组员都是一致的。

对于最后的考试, 则要求教师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 对每一位同学进行闭卷或开卷考查, 严肃考纪, 杜绝作弊现象。

三、结论与启示

在高校教育中, 公共基础课的价值与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因此, 高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其中遇到的问题较多, 需要我们努力奋进, 积极应对, 以此加快对公共基础课的改革, 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使公共基础课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5

赵雪莲①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台州 318020

摘 要:作为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面对自身教学中存在有效性不高的情况,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通过采取合理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积极调动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创建有效的教学载体等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人才。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基础课

教育改革

教学策略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且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面对自身教学中存在有效性不高的情况,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

通过企业用人情况的反馈和师生对课堂教学的即时效果反馈来看,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有效性不容乐观。

(一)教师不想教,学生不爱学

很多公共基础课老师面对课堂教学内容无趣、课时压缩严重带来教学任务难以充分完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凸显自己教学效能感低下,尤其是“两课”和公共基础英语课的老师。“两课”的老师本身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和自身价值观的不坚定、知识更新不强不及时等因素影响,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刻板、教学资源不善利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而对于原本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语用环境不良的高职生来说,在听不懂,又“没用”的思想和心理诱导下,一上英语课就想睡觉,就想逃课。

① 赵雪莲(1971.9—),女,汉族,浙江仙居人,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文和心理健康教育。

(二)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深化严重脱节

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深化脱节明显,还是依循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没有把强化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有效措施。作为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主导,职业教育优先考虑的现状下,作为基础性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必须顺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潮流,精心统筹,做好育人工作。

(三)高职毕业生远远没有达到企业所需的“软技能”要求

在领班岗位调研活动中,相当多的企业明确表示,企业所需的人才首要的不是专业技能,而是“软技能”。譬如职业意识、保密意识、企业人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高度的责任感等。企业负责人常常表示专业技能可以短期培养,而个体的职业素养不是短期所能培养的,同时企业也难以对个体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曾有一典型案例,据说某一公司看中了三个高职学生的技能,预约并通知他们参加面试,学生也都允诺参加面试,但是到了面试的时间,三个人全部失约,而且都没有事先打电话打招呼或是做出解释,导致该公司出台了一条规定:所有高职生一概不予录用。

二、原因分析

(一)教育观念滞后和忘本

思想决定高度,观念引领行动。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双重性的功能,即高等性和职业性,但是它的基础和关键是育人,这也是学校区别于研究机构、企业、培训机构的根本原因。育人必须有爱为基础,遵循教育规律,因时因人而异。譬如“两课”教育,有的老师固着于教材,没有及时掌握社会在发展、在变化,教学内容没有更新,学生当然感到教学内容过时,提不起兴趣;再加上教师一直“以师为本”教学模式,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没有参与,也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培养合格的职业人,社会所需的职业人。所有的教学必须服从培养合格的职业人,社会所需的职业人而组织教学,即使是公共基础课也不例外。但目前公共基础课基本上是远离专业和职业的,使得学生觉得不实用而不爱学。

(二)社会和学校对公共基础课的偏见和曲解

进入21世纪以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尤其希望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能够立即上岗。为了符合市场需要,学校十分重视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因此加强专业课程的改革和深化,尽量扩展专业课时数,而压缩公共课的课时数。因为公共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以满足其职业生涯发展需要,需要长久的积淀,不像专业课那样能够立竿见影。因此有的学校和社会部分人群对公共基础课的“慢”与“无用”产生了偏见和曲解,认为高职生不需要文化知识,抛弃了学校育人的基本功能。

(三)学习主体的生长、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发生了变化

现在高职学生是90后,他们的生长和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独生子女、远离生活生产实践、多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信息知识不断更新和刺激、电视和网络充当“保姆”的成长环境等等。他们追求刺激和快感,不愿抗压、承受挫折,要费力费神的事情都不太乐于从事,喜欢事事顺自己的意愿。一方面高职生的信息接收量很大,一打开电视、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他们善于接受,一旦老师的信息知识含量远不如他们,他们就认为老师“无知”,而且公共基础课的老师基本上是不干物质上的“实业”和专业“技能”,因此自然被学生当成是只会说空话的“无能”者。这都给公共基础课教学带了极大的挑战和难度。

(四)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日新月异

教育环境主要有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三大部分。社会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国际文化的接轨,多元价值观、社会不良习气等不时冲击着高职生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加上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叛逆性还在持续,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还未定型,容易对负面的信息加以夸大。另外,学校环境中的教学环境,尤其是教育资源日新月异,学生接受和学习得快,老师对教学资源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大部分公共基础课中“两课”老师的技术知识更新慢,新技术掌握与使用差。譬如有一位公共基础课老师到去年连QQ都不会使用,学生想与之沟通甚为不便,为此,想让学生“说爱你,真的太难”。

(五)公共基础课远离了专业课改革

公共基础课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在上,以其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昭著于其他课程之中。但随着职业性的强化和重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加上专业课的本身的“实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被学生所喜爱。近二十多年来,专业课的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关起门来进行改革的公共基础课却很难进行,改来改去,成效不明显。与之相比,专业课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管理和任务驱动”等的改革却不断地取得突破或是带来成效。公共基础课远离了专业课改革自然成为了自身改革的绊脚石,而且在高职教育的现状下是很难奏效的,只有服务于专业课,又融于专业课的改革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这已被一些学校的实验所证明是有效的。

三、提高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前提

提高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即把公共基础课教学成为有效教学。要做到有效教学需要重视它的前提。

(一)认识教学规律

教学是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活动。它是人类所特有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遵循自身特有的规律。“课堂教学”则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场所下进行,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方法、能力并指导其进行学习的活动过程。

作为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它的教学对象是有着一定的思想情感、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和获取教育资源能力的高中后学生。作为基础课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促进智力的发展,还要有思想品德的完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个性特长的发展等,也就是说它要完成的任务是全方位的,即综合的。教师重在点、拨、引和导,同时遵循学生的知识结构设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学生经过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是可以完成的。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完成能力和情感培养,即职业素质的养成。

(二)重视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源于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关于“教育是艺术还是科学”争论的产物。“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通常是指教师通过合规律性的教学过

程,成功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相对有效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主要有五项标准:一是师生互动,即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与学;二是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三是创造学习的意义,强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习的背景;四是把握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来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五是教学对话,即通过对话进行教学。

这五条标准揭示出要达到有效教学,教师要怎么做和做些什么。只有老师重视了有效教学,才会根据有效教学的标准去做,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合理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育学生认识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而教材通常是经科学的选择,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编写成的。但是目前教材存在明显的缺陷,如时效性明显较差,因为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有些具体工作中的做法是无法写入教材的。正如一位多年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主任直白地说:“一是教材里的知识是几代人的推敲,总结出来的经验,当然没有问题,但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知识的更新却是日新月异的。二是社会上的潜规则是不可能放到书本上去。”老师不可能把潜规则教给学生,而且很多老师根本自己都不懂社会的潜规则。

(二)积极调动教学主体的能动性

1.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因此必须从老师身上找源泉。国家和学校要创造各种条件让老师不断进修培训,推进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变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更新教育理念

范唯说:“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学生应该是学校的用户”[2]。育人是教学的主旋律。在此基础上,让公共基础课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把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

(2)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教师的实践、学习和科研。做中教,教中研,研中学,公共基础课老师要勇于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模式。由于公共基础课本身不像专业课具有当下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自己不断学习,提高

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科研促教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探讨教学规律,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塑造教师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四射的老师容易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作为公共基础课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不断增强教师的能量场,使学生由衷地敬佩和喜爱老师和爱上教学活动。

2.从学生身上找基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想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需要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1)正确认识学生的身心特点。个体身心发展有阶段性,高职生大都处于20-23岁之间,尽管有差异,但有很多的共性,教师要懂得他们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

(2)准确把握学生的图式结构,即知识基础和学习风格。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图式结构,才能准确把握高职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公共基础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养成学生学习的习惯,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就包含学习心理的内容,涉及学习的适应、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4)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在大学里教会学生该做什么,笔学生毕业后工作时不知道该做什么碰壁要强得多。公共基础课里很多就是教会学生工作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

(三)创建有效的教学载体 1.从教学组织形式上出成效

教学是借助不同的形式来加以实现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可以是现场教学、个别指导,也可以是课内外结合;还可以采用开放性、参与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点要做到开放、学生参与和引发学生思考。

2.在教学评价上有突破

教师的及时、恰到好处的评价,能使学生受到启发和鼓舞,精神上能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进取心。这无论是从心理学的情感认识过程和情感需要来分析,还是从教育学的教育目的和审美教育来检验,这种评价来得及时将是最直接的对学生起到催化教育的效果。使学生的成绩、思想行为等及时得到教师评价的

反馈,从而找到差距,明确方向,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的喜悦,更好地发展和提高求知欲与学习热情[3]。由于公共基础课大都是大课,及时、明确、有效的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多元评价、重在过程评价、差异性评价等都比较不错。

3.建立开放性、实践性、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平台

建立开放性、实践性、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平台,促进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取得成效。譬如可以建立公共基础课学习资源平台、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深入社区,进入企业、村镇,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学生参与实践及学习。

总之,提高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是一项艰巨的、综合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合力。参考文献:

[1]宋秋前,潘爱珍.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有效性调查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9(5),18-22.[2]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中国青年报,2012年02月13日11版.[3]王雪娟.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谈.太原大学学报.2008(12),第9卷第4期总第36期,114-116.联系方式:

公共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6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理论的深刻变革,对教学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学习者利用所掌握的方法去获取知识;知识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认知主体构成的,学习的过程是把信息建构成知识再把知识转换为能力的过程。后现代主义则强调课程的生成性、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传统的教学思想强调知识的传承,把传授知识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探讨能力的培养。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世纪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文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以后许多大学也提出了类似的办学思路。进入本世纪,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些学校把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纳入了本科生教育计划中,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造性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建立研究型教学体系,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成为了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分析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以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为平台,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指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围绕某一科研问题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亲身体验与实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是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把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体现始于问题,基于发现,具有创造性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专业理论知识在该模式下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信息,更加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

(二)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意义

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品质的形成。研究型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进行认真、扎实的探讨,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同时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和自主性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型教学模式通常是围绕一个专门的课题或实际问题展开,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学习和实践,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提高实际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分享共同研究的成果,培养和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为今后走向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4.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探索、创新的欲望。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科学研究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渐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愿望。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根据研究型教学“教”的特点: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开放指导、过程教学和合作指导,“学”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可选性和复合性。研究型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教学科研结合模式

主讲教师在讲授某一课程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程的内容,确定学生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参与学科的科研的研究及某些领域的基礎研究或开发研究,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在科研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这种模式能使学生更有目的性地掌握公共基础课相关内容,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的机会,引领学生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工作方法,快速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这种模式中,科研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教学及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优先选取既能满足教学目的,又能联系实际的题目,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掌握与课程相关的学科最新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课程竞赛参与模式

课程竞赛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培养、锻炼和展示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方法及验证方案,进而完成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达到研究型教学的目的,即: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公共基础课是属于工具类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便于开展课程竞赛,因此课程竞赛参与模式是公共基础课研究型教学常用的模式。

(三)实践调研切入模式

实践调研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和设计调研计划,通过教师和相关人员的参与,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分析和研究问题。通过社会实践调研方式,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形成专业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分析、解决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促进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统一,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各个阶段的知识结构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安排社会实践调研。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课程指导教师仅做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进行科学研究,完善实践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学术社团活动模式

每个大学都成立了多个课外学术科技社团,这些社团定期开展学术和相关活动。学生作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讲座、表演、展示、竞技、讨论等方式开展各项活动,以此获取课堂外的相关知识以及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的学习、学术、科技、文体等活动。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其上进心和求知欲,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研究型教学的组织形式

只有采取合适的组织形式,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型教学。综合考虑,主要有以下三种主要的组织形式:

(一)个人独立研究

个人独立研究常采取“开放式作业”的形式,在课程教师带动模式中,一般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及项目需求提出一个整体性和研究专题,细分子课题,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和课题。在实践调研模式中,一般先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得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然后由学生自己选取定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进行探究。个人独立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各自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完成研究题目,这种形式对参与者要求较高,较适合于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高年级学生。

(二)小组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研究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组织形式。一般由3-6名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学生自己推选组长,并聘请课程教师和具备一定学科背景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这种形式有助于形成互助互学、彼此交流、互通情感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独立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由若干个学生或学术活动团体结合多门课程内容,围绕与课程相关的某一个研究主题或实际问题,个人独立或小组自行搜集资料,开展探究设计活动,各自取得结论、观点或形成作品,分享初步研究成果。由此互相推进,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深化研究。以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研究报告。这种方式往往适合问题涉及范围较大的研究。

四、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策略

为有效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发挥其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教育理念的重构

教育理念的重构包括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和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就教学目标而言,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備宽广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师生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变化,应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强化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研究型教学“教”的特点是: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开放指导、过程教学和合作参与;“学”的特点是: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可选性和复合性。

(二)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的转换

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是在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的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将最新的、最前沿的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建立新思维、形成新观点,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将学生引入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因此,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减少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紧密结合课程实践或课题研究,使学生从课堂和书本中解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综合性、合作性、开放性特征,打破了学科界限,需要学生围绕问题等进行主动学习、研究,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教学的学科化向综合化转变,进而实现个体化教学向合作化教学的转变。

(三)评价考核机制的优化

应根据研究型教学开展的模式,优化评价考核机制。对于学生,评价内容要体现研究型,可采取撰写论文、课题报告、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以考查;可采用平时作业与集中考试相结合,多次考核与多种考核结合,闭卷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教师的评价考核,重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情况、指导频率、指导学生数量的合理性、课堂的参与程度、课题或项目设计的实际关联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龙跃君.高校研究型教学的价值反思现内涵解读[J].中国大学教育,2006,(2).

[2]孙莱祥.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白淑英.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作者简介:王忠东,教授,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主任。

高校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探析 篇7

考试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其目的是检查和评估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参加考试实际上是对其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检验。但是目前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式在评估学生的各项能力时存在诸多弊端, 如考试内容不能涵盖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考试方式单一、考试题型缺乏主观题目、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等等, 这样的考核无疑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不扎实和学生“眼高手低”、能力低下的罪魁祸首。本文以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科学、合理、公正的考核方式, 以期达到完善考试机制的目的。高校公共基础课是指以力学基础课程为首的, 包含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下面将探讨传统公共基础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及考试改革方案。

1 传统公共基础课考试存在的问题

考核方式单一。传统的基础课考试一般是在学期期末和期中进行, 最终的成绩总评是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但是在日趋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 更多课程进入课堂 (如电影欣赏、健美操、唐宋词欣赏等等) 导致了公共基础课程课时的压缩和削减。比如:《理论力学》课程70~80学时缩减为50~68学时。然而《理论力学》的教学内容对后继的力学课程及一些工科的专业课程至关重要,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内容丝毫不减。如何在少学时内讲完所有内容呢?只有通过减少习题课及期中考试来争取教学时间, 这样导致了总评成绩的评定只有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也就是大家所谓的“一考定乾坤”。

考核内容集中。一张考卷既要求符合教学大纲内容、又要覆盖课程的重点知识, 同时必须在两个小时内“完工”, 这些要求导致了试卷只能是填空、选择、判断及计算的组合, 且题量较小, 容易误导学生“考什么, 学什么”[1]。大概“课堂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是当下学生对付考试的真实写照。甚至有些学生考前两天搞“突击”, 将理解掌握的内容变成了“短暂的记忆”。这种“考完即忘、考完即扔、考完即还 (还给教师) ”的“三即”现象应是“考试内容集中”惹得祸。

教考评不分离。大学中普遍存在“谁上课、谁出题、谁评卷”的原则, 即教考评不分离的一条龙服务。有些不负责任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期末评师网上给的评价高些, 不惜采用各种有违师德的方式来讨好学生。比如有的教师奉行“难题不需讲”、“考前画重点”、“考前透真题”、“评卷留情面”等现象, 这样考试成绩呈现“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三好”局面。殊不知, 这样做高兴了学生的当下、欺骗了学生的未来。教考评不分离的另一重大弊端就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知识的侧重讲授是学生猜测考试内容的依据, 所以这种情况下的考试结果既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书水平, 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缺乏激励政策。最受欢迎的教学法是什么?教师和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启发式教学”。可是如今的大学课堂准确地来说大部分仍然是填鸭式教学。为什么?“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或者课堂上抛出几个过渡性的问题。启发式教学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内容的探讨、以问题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出现倦怠之时, 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其参与课堂, 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目前奖励机制的消失使课堂上普现“教师台上讲课, 学生台下手机睡觉”等怪象。

2 考试改革方案

适当增加段考。针对考核方式单一的考核弊端, 应适当增加段考来弥补那些相对于重点内容而言显得不太重要的被“冷落”的知识点。为了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扎实、不再为了期末考试而废寝忘食地“突击”,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紧密程度来进行分段考试。众所周知, 平时的大学生上课是清闲的, 课堂上他们仅带着课本和“耳朵”就来了;期末时学生夜以继日地复习, 他们是疲惫的。如果增加段考, 就扭转了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不合理, 并且学生获取和掌握的知识也更扎实。

考核内容知识点分散。针对期末一张试卷覆盖课程重点内容导致很多内容无法“露面”的现象, 段考是“良丹妙药”。在分阶段考试中, 相对于整个教材不是那么重要的知识点在段考中就成了重点, 它们在段考中的“崭露头角”迫使学生复习和掌握。当学生进入社会需要此知识点时, 便不会再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此外, 段考的增加使学生的课余生活由于参与学习和复习变得丰富起来, 这样“平时清闲、期末慌乱”的不规律的作息将会“烟消云散”。

教考评分离。为了真正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教考评分离是最公正、最合理的方式。因为教考评分离能够避免“教什么考什么”的问题。如何实现教考评分离呢?通过试题库实行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的方案。高考是国人最首肯的考试, 也是最公平的考试, 大学的考试也应参考高考的模式, 施行教考评分离来真正提高大学的考试质量。

增加奖励分数。奖励机制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奖励机制从未在大学生的考试成绩中给予体现。小学生的考卷上尚曾出现卷面分数“5”分的奖励, 尽管高校不需要卷面分, 但是平时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善于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参与科研课题、参与学科竞赛等都应列入奖励之列。可能很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你回答了某个学生的疑惑并且对他 (她) 进行了肯定, 他 (她) 的学习动力会更足, 甚至在他 (她) 的心目中, 你就是出众的、受人尊敬的教师。你奖励了他 (她) , 他 (她) 回报你了更好的学习动力和对你的肯定, 你也是受益者, 因为学生对你的鼓励增强了你在课堂上的使命感, 这样的“一举三得”必然是大家期盼的, 所以增加考核中的奖励分数也是非常必要的。

3 结论

高校课程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合理、公正、公平的考核方式必然是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教考评分离和增加奖励分数的综合。

参考文献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8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蓬勃兴起, 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领域, 因此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 应用计算机辅助知识学习, 成为了每个大学生必备的技能要求, 同时也正是因为计算机的普及, 因而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之前都或多或少对计算机有些了解, 但大多都比较局限, 知识了解缺乏系统性, 而且当面对实际问题时, 往往又缺乏综合能力, 因此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常常会面临教学时学生轻视学习, 考试时学生又叫苦不迭的尴尬局面, 针对此种情况, 笔者针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授课过程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如下几个环节的探讨。

1明晰阶段目标

计算中心在实验环节开始之前下达任务通知, 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 让学生明白要完成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比如在打字环节通常会让学生通过打字测试软件进行一到两周的自由练习, 同时告之学生优良、中等、及格的标准, 即每分钟需要达到的字符数, 使得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练习中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水平, 从而提高练习的动力, 因为清楚目标, 学生由被要求练习, 到自己主动练习, 学生的打字速度和正确率达标情况会明显优于以前的实验效果。而在正式的实验环节通过对学生练习效果进行小测验, 会让学生更重视平时的练习, 通过近两学期的教学效果检验, 约有25%左右的学生会在第1次检测中达到优良的水平, 约有85%的学生会在复测中通过测试, 较好地完成实验目标, 而在未采用此种方式之前仅有30%的学生能在第1次实验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2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让学生能在实验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能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实验中得到更深的体会, 计算中心对部分实验进行了调整, 如在计算机系统实验环节中增加了硬件参观环节, 使学生能够亲眼看到计算机主机的内部构造, 通过对内存条、CPU、主板等内部部件的观察来具体了解计算机硬件的构造及功能, 很多学生第一次从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实际的机箱内部构造, 激发了对硬件学习的兴趣。在网络实验环节中, 除了传统的对网络的浏览、下载、发送邮件等操作外, 实验增加了双绞线的制作, 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理解局域网中传输介质的作用, 网络的拓扑结构等理论知识, 学生在学完课本知识后, 对局域网部分的知识理解感觉很抽象, 对传输介质的连接方式更是一头雾水。但通过实验, 学生自己动手使用压线钳制作、剥线、线序排列等,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双绞线的T568A和T568B两种标准, 而且通过使用测线仪和使用网络ping命令, 学生在看到网络连接成功后, 纷纷表示很喜欢这样的实验课内容。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 但实践证明, 能让学生收获技能和成功喜悦的实验内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完成实验和自发补充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

3将学习难点和实验相结合

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针对学生往往在毕业阶段完成毕业论文时无法生成目录, 无法在不同页面设置不同格式的页码等情况, 计算中心在实验环节中增加了部分学习难点的综合任务, 如在Word的实验部分, 在完成简单的文档录入、文字及段落格式设定、表格绘制、计算等操作的基础上, 让学生完成给文档设置标题样式, 生成目录操作, 利用分节符完成不同页面的版式设置, 为学生独立完成文章、论文排版奠定基础。在完成Excel第2个实验后, 能够结合本班情况, 完成一个教务处实际下发的成绩表单样式, 完成数据的录入, 成绩的函数计算, 各分数段人数统计的图表生成, 通过这些带有一定难度的实验任务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和融合相关知识点。

4利用课程设计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让学生具备更全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计算中心在整个实验的最后环节设置了综合性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通常是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应用, 比如近几年的题目是建立网站, 设计对网站的内容、主题、字数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网站主题, 包括人物风景、热点赛事等多方面主题, 设计题目今年不断增加已达到40多个, 以较大的自由度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开放性选择, 学生通过网站的设计来完成主题选择、素材收集、网站布局设计、超级链接设置、网站发布、设计报告书写等系列任务, 在设计过程中, 学生能够全方位的获取知识和得到能力的锻炼。

5布置课外作业进行补充

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需要通过不断操作和应用方能较好做到熟练掌握的特点, 计算中心针对有些系和专业实验学时不足的情况, 采取布置课外作业, 学生将完成的作业上传到中心的ftp服务器上, 然后通过教师逐个检查或抽查的形式, 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如在操作系统环节, 由于实验时间不够在实验学时中安排命令行操作, 而学生由于缺乏指导而无法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 因此在学习完命令行操作方式后, 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一个完成批处理文件的任务, 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熟悉一些基本命令如创建多层目录结构、创建文件、复制文件、显示文件夹及文件信息, 同时又通过批出理文件的创建及执行, 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批处理文件的含义、作用, 在创建目录里的过程中深入的理解相对路径及绝对路径的概念, 同时也能初步接触通过程序来执行命令的思想。学生通过完成课外作业一方面更好的检验了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6采用过程考核机制

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计算中心在实验环节引入了过程考核机制, 改变了过去仅在学期结束时才进行的期末测验, 在整个实验环节穿插了若个单元测试, 比如在实验两周后进行指法测试, 引导学生加强盲打指法的训练, 加快达标进度;在表格结束后让学生完成一个实际的成绩表格制作, 来巩固格式设定、公式计算等知识点;在Word学习后增加Word综合测试等等, 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增加学习动力和压力。通过分散评价机制的确定, 强化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热情和学习内在驱动力。

总之, 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计算中心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主体, 精讲多练, 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来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 使学生不仅要学会, 更要用会所学内容。在教学和实践中贯穿系统化思维,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尽可能形成脉络, 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摘要:针对目前计算机公共基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诸如学生实验缺乏目的性, 实际应用缺乏熟练性等情况, 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如何增加实验吸引力、应用性, 改进课程考核环节等5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课程考核

参考文献

[1]夏建川, 张秀娟, 方芸.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 2009 (2) .

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篇9

关键词:高素质,公共基础课,改革,思路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但在发展过程中, 越来越重视“以就业为导向”, 专业课程建设放在了优先突出的发展地位, 确实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教学教研成就, 然而公共基础课建设严重滞后, 明显成为制约人才培养目标的“短板”。那么, 如何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具体如何实现“高素质”呢?本文就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问题及原因、解决措施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高职教学改革中, 公共基础课遇到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 公共基础课改革滞后,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本科烙印严重, 高职特色不足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起步较晚, 除少数为近年来兴建外, 大都由高等专科学校或中专升格转型而来, 有着根深蒂固的学科化传统, 在办高职没有标准参照的情况下, 就只好照搬成熟的本科学科体系, 教学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烦琐, 多而全、难而深, 而且缺少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加之, 绝大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都来自普通高校, 其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都是学科化的, 所学知识都是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理论知识, 教学改革很难打破其学科化的传统。在思想上形成“能力就是知识的应用”, 要想能力强就必须加强知识的储备, 以便应对由于知识不够而能力不能持续增长的窘境。高职学生总体上入学分数较低, 学习自信心不足, 综合素质较低, 自制力较差, 活跃性较强, 传统的教学根本无法适应这些“新新人类”, 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

2. 专、共课界限过于分明, 有机结合度不高

专业课、公共基础课本来就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机结合, 但现实是: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分属不同的教学部门, 虽然有利于行政教学部门的管理, 但却人为隔断了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的交流探讨。在教学改革上也是各行其道, 专业课基本上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而公共基础课对全校所有的专业均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 根本没有考虑专业的特殊要求, 不能做到“因专制宜”, 就更谈不上服务于专业需求了。教学形式继续沿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多媒体点缀的方式内容枯燥, 形式呆板。

3. 功利考评驱动, 忽视隐形素质

由于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 各职业院校纷纷加强专业课及实习实训。狭隘地认为:只要培养好技能型人才, 就好就业, 就好招生, 就好对外宣传展示。于是, 把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课视为唯一的“生产力”, 大幅度压缩公共基础课学时, 为学生实习实训让路, 导致公共基础课改革发展滞后, 日益被边缘化。部分校领导与专业课教师也对公共基础课抱有偏见, 认为公共基础课是摸不着、看不见的, 而专业技能才是“硬通货”。在这种氛围下, 学生更是专业课学一学, 公共基础课混一混, 反正达到“双证书融合”, 就业前途不用愁。结果文化基础薄弱, 三观扭曲, 心理脆弱, 适应社会能力差, 高素质也就大打折扣。

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公共基础课的价值, 认真调研企业、毕业生, 做好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设计, 编排好专、公共课人才培养方案, 适应信息化教学潮流。

1. 重申公共基础课的价值和作用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机融合的整体, 公共基础课是基础, 专业课是对公共基础课的提高, 是搭建在公共基础课之上的。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才能更好地为专业建设服务, 才能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岗位的变化, 终身只从事一项工作几乎不可能。如果没有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素养, 高职学生将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公共基础课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适应职业变化、提高职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为终生学习和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提供发展空间。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 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发展总趋势。例如:日本、韩国、法国、美国、德国、英国, 其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设置比例大于专业课程, 开设了丰富多彩、门类多样的公共文化基础课, 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修养方面的培养, 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做好准备。

2. 做好调研、课程体系设计, 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

传统的调研是:专业教师深入企业, 与企业用人单位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片面注重技能, 忽视了企业文化, 难以提升职业素养。而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法”。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 应该是:专业课、公共基础课教师深入使用毕业生的企业, 与用人单位、毕业生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教师调研专业技能培养;公共基础课对接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毕业生反馈自身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缺失的技能或素质, 以及教学实施的方式方法。这一点, 作为国家首批28所高职示范院校——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启动了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的课程教师全体深入企业实践锻炼调研, 了解企业最新最前沿动态, 实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个整体而系统的设计, 公共基础课运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改革。公共基础课改革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强化服务功能, 即“为专业服务, 为素质教育服务,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寻找相应的服务立足点, 根据具体要求逐一落实课程单元。同时, 要及时了解专业课程改革动态, 不断调整增减教学内容, 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二是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要大胆地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和优化整合。“必须”, 就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能力需求, 不需要像本科一样全面、深厚、系统;“够用”, 就是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 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 但知识面应当宽泛一些, 不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 强调实践、实用。

3. 系统优化公共基础课程

基于以上改革方向和目标, 重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主要包含课程内部系统优化和课程间的系统化。

内部优化主要指:对某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以“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为原则, 结合课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内容可以模块化、任务化。例如:应用文文种繁多, 不可能面面俱到, 经过调研, 就可分为个人事务文书类 (求职材料、计划、申请书、总结、辞职报告) 和企业运行管理类 (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策划书、通知、报告) , 完全按照从进入企业到离开企业的整个流程所涉及的主要文种安排。课程顺序安排上, 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应用文写作是在第一学期, 由于学生阅历浅, 在课堂上实施项目教学, 学生并没有那种真正的压力感, 应该让他们到企业实习时由实习单位布置相应文种 (真实的环境、真实的身份、真实的任务) , 让学生先为难碰壁, 然后带着问题回到课堂如饥似渴地学习, 教学效果更好, 最后把这些好的习文作为案例放入资料库或编入教材。

课程间的系统化设计主要指:打破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优化, 构建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例如:工程造价专业的工程预算与数学建模相结合, 体现出数学的实用价值;市场营销专业中市场调查与应用文写作中的调查报告相结合, 采用实践调查与文本相结合, 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就业指导课相结合, 主要实施几大模块, 例如“自我认知”“实践反省”“选择创造”, 与成功的学长、创业者交流探讨等等。应该体现出公共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特点, 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4. 运用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

现在的教学对象都是“90后”, 出生在知识爆炸的年代, 顺着信息高速公路走到今天, 生活处处离不开手机。他们对电脑、手机的操控很大程度是由于生活习惯, 甚至是条件反射, 早上起来就先看手机。因此, 出现了有些学校收手机的禁令, 但围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其实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种信息化趋势, 的确很多学生在玩手机、玩游戏、不务正业, 但网络信息化的方式他们是最容易接受的, 教学改革也要利用这种趋势。

此前, 国家级精品课均为文字图片版, 利用率较低, 后全部升级为视频版, 点击利用率飙升。在网上有许多优秀视频课, 人气指数极高, 这些课程除了老师讲得好, 网络信息功不可没, 网上听课学习的方式更为年轻人接受和喜欢。

现在, 很多高校纷纷开设微课、MOOC、可汗学院等网络课程。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也积极利用网络信息化教学改革, 全体师生学习使用“世界大学城”网络课堂, 教师把教学资源放到空间网站, 学生可随时浏览观看, 把学生经常咨询的问题做成微课放到网上, 方便师生交流探讨。同时, 在选修课中购买“尔雅课程”, 学生不用进教室, 在图书馆、宿舍 (校园网络全覆盖) 便可学习网络课程, 一改以往上公选课逃课、玩手机等弊病。

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企业, 专业课、公共课教师共同商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公共基础课自身应主动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有机镶嵌专业课程体系, 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作用, 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主编.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马树超、郭扬编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王雪娟.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谈[J].太原大学学报, 2008 (4)

[4]姜本红.国外高职教育公共文化课程设置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10

但是, 也正因为如此, 选择注册入学的学生大部分高中阶段文化课基础较弱。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 由于自身竞争力的原因, 招收到的注册入学生成绩比公办院校更低, 这对民办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民办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通常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部分组成。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 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包括三大类。一类是马列主义公共课,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一类是通用知识类, 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一类是素质拓展类, 包括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指导、军事理论等。公共选修课则是在课余时间开设的, 学生可根据学院有关规定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学习, 如电影欣赏、摄影技巧、艺术与生活、商务礼仪等。

2009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 张尧学院士指出:“我们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 高职院校首先应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然后是使其具有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 再是促进其能够可持续发展, 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如同建造一座座高楼大厦, 职业道德是地基, 专业技能是框架, 而这座大厦要能经受风雨屹立不倒, 必须能适应多种功能, 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确定了我国核心技能体系框架, 将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外语应用作为我国职业核心技能的八个重要模块。这八大模块, 就如同地基上的八根柱子。而在这些核心技能中, 大部分都与公共基础教学密切相关。

张尧学院士曾提出“两个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 即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培养, 也就是专业实践课体系和公共基础课体系。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 公共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人格修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在知识日新月异、技术更新快速的今天,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并在毕业后迅速找到工作, 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如何使学生打好职业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而拥有终身就业的能力。

二、注册入学后公共基础课面临的困难

(一) 学生层面

对于注册入学的学生而言, 高等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最难学的是通用知识课程, 尤其是英语和高等数学, 因为这两门课都是中学阶段基础课程的延伸与提高, 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高。而选择注册入学的学生在高考中考分最低的往往就是这两门课程。正因为高中学得不够好, 所以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丧失学习信心, 进入高职后更无法适应。而有的学生则认为, 将来就业时要用到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 基础课没有用处, 所以不愿意在基础课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

(二) 学校层面

近几年来, 民办高职院校之间的生源竞争由于注册入学的原因而比以前更为激烈。学生选择学校通常要考虑的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出路如何, 尤其是对民办高职院校, 由于学费比公办高职要高很多, 更需要有能吸引学生眼球的“亮点”———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模式。因此, 民办高职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上比以往更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 有些学校还采取了类似工学结合的方式。但是, 学生三年在校的学时是有限的, 所以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 公共基础课在教学时数上就面临着被缩减的危险。由于思想政治类课程、体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国防军事类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在课时上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性要求, 不得随意减少, 所以通常民办高职院校只能在英语和高等数学上进行调整, 而这两门课的任课教师则普遍认为由于学生基础较差, 甚至必须要补高中阶段的课, 更需要加大课时才行。这类矛盾往往使民办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进退维谷。

三、注册入学后的公共基础课改革方向

针对注册入学的学生现状、结合民办院校的实际, 笔者认为, 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为就业服务的基本导向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也是民办院校提高吸引力、扩大知名度的基本思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也必须要走与职业化相关的发展道路, 在内容上与专业课紧密结合, 使学科之间的知识可以互相渗透, 为学生上好专业课打下基础, 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做法有:第一, 在制订公共基础课教学计划时, 邀请相关系部的专业教师及企业的管理人员或专家参与, 教学内容要体现出职业特点和时代特色。第二, 公共基础课教师的配置要按专业固定, 教师必须熟悉相关专业后续专业课的设置内容, 了解行业需要, 注重对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分析, 及时更新教学知识点, 使之能及时反映新的技术发展, 把学生的能力培养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 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和访谈, 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趋势, 掌握他们在职业中运用到基础知识的情况, 修订教学计划, 尽量把就业最相关的公共基础课内容教给学生。

(二) 建立课程模块式的基础架构

由于学制原因,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个半学期, 第三年的第二学期学生开始实习。而在民办院校注册入学, 随着实践教学的全面加强, 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必定会酌情减少。而且有的专业由于顶岗实习的需要, 公共基础课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按学期全院共同开设、进度一致, 因为有的专业可能被安排大一下学期外出实习一到两个月, 而有的专业则是在大二, 这对教学计划的设置将会带来很大困难。这就必须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全面整合, 构建多门基础课统筹优化、自由组合的模块化公共基础课程架构模式。以大学英语为例, 可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基础模块, 以基本日常会话、口语交流为主, 所有专业均适用;专业模块, 即专业英语部分, 不同专业内容不同;进阶模块, 适合于对英语学习有兴趣或者准备参加专转本和四六级等级考试的学生。每个模块设置2—4个学分, 三大模块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组合, 最少学完两个模块。这样英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 可以选择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基础好的则可以跳过基础模块, 直接学习专业模块和进阶模块。而且学生可以在在校学习期间, 根据自身条件和专业要求, 自由选择在哪个学期学习。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等科学文化类课程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 保证学生的实训课程不和公共基础课冲突, 同时, 又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能力的培养。

(三) 建立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手段

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学习的能力。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 更重要的是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一直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缺点之一, 所以教师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许多专业课程由于技术性强需要教师的指导, 甚至需要边做边学, 自学比较困难, 但对于公共基础课中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和素质拓展类课程而言, 教师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教”阶段进行翻转, 实现“学—教—学”。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学生自学, 在课堂上由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 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和提问学生, 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 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为掌控者, 自己决定学习生活, 主动参与每一个过程, 以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基于信息时代的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引入公共基础课教学不可避免。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课程等都是现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愿意尝试的教学手段。为了将公共基础课有效的教学时数用在教学难点上, 可以将一些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章节实现网络教学, 让学生课余通过浏览教学网站、观看微课视频、在线答疑、完成网络作业的方式, 在网络上自主学习, 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局限, 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四) 建立形式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中学阶段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评价一般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的方式, 通过考试或测试使学生认识自己某门课程的实力进而改正自己的学习, 换句话说就是“一考定终身”式的单一评价办法。此种评价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因为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不一定身心都处于最好的状态, 容易受到突发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考试结果容易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办高职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通常都会很多次地经受这种挫折, 如果在高职教育阶段再采取这样的方式, 本身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就会更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排斥的心理。所以评价方式必须要进行改变。对于公共基础课而言, 第一要用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 也就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 把终极性的考试化整为零, 在教育活动进行当中, 即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的过程中, 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可以通过平时成绩、学生参与课堂发言和小组讨论情况、课后参与网络教学、进行网上答疑情况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成绩计入总分, 使学生更重视平时学习。第二要重视职业证书, 以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代替相应的考试, 以参加各类竞赛代替相关公共基础课程考试, 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与对应课程相关的竞赛、比赛可以获得加分, 这样既拓展了公共基础课考核的方式方法, 又为学生增加就业竞争力开拓了新的路径。

总之, 在教育市场竞争严峻的今天, 面对注册入学日益成为一种高等职业教育普遍推行的招生形式, 民办高等院校在教学上必须与时俱进, 主动进行改革和调整, 因材施教,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考生和家长的青睐, 从而赢得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裴智新.对高职教育“注册入学”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7) .

[2]王宏, 李晓军, 张春玲.高职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的改革与实践[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9) .

[3]胡艳.以公共基础课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三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 2014 (10) .

[4]叶小明.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维度考量与路径探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9) .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 新型职业农民 公共基础课 教学

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于2014年3月14日下发的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公共基础课是为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掌握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科技、文化和农业基础知识,为其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并提供支持的课程。”这就是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要公共基础课先行。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素养,是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

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前我国农村、农民最薄弱的就是文化基础。国家统计局2015年4月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外出务工农民工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77.2%;2014年外出务工农民工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76.2%。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多为农村精英,他们的文化程度尚且如此,那些在家务农者,其文化基础薄弱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中,把公共基础课开展好,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基础,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那么,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提升他们哪些综合文化素养?

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2015年4—7月,我们对滁州市南谯区各乡镇以及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信息,影响农民获得信息的因素是渠道,渠道不畅的原因是文化基础薄弱。由此,我们对症下药,提出以促进农村信息化为导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具体措施就是以 “教会上网、教会财务、教会学习”为教学目标的“三会”公共基础课程实施方案。

一、教会上网

所谓“教会上网”,就是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并指导农业生产的教学活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不会上网的原因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文化基础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近90%的农民不会收发电子邮件,70%以上的农民不会使用全拼输入法,近80%的农民不会使用计算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开设拼音课程、汉字课程,矫正农民的读音,提高汉字读、写能力,让他们掌握拼音输入法;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教会农民简易文档制作、电子邮件的收发、网络搜索、qq、微信和智能手机的使用等等网络知识,让他们通过多种网络渠道获取农业技术、供求价格、养殖信息、农村致富、农业气象等信息资源。

二、教会财务

教会财务就是教会农民利用计算机Excel电子表格,记录账目、分析数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少理论、多操作,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把统计、数学、计算机知识融为一体,采取模块化教学,做到学中用、用中学;开设计算机Excel电子表格课程,让他们学会利用电子表格记录财务账目、统计分析生产经营数据的方法;开设会计基础课程,让他们了解最基本的会计知识,为农业合作化经营做准备;开设实用统计基础课程,让他们了解统计知识,为他们经营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三、教会学习

教会学习是教会他们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自己需要的专业技术或知识。一方面,我们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增加新型农民培养课程的教学视频内容,教会他们登录或下载观看教学视频;另一方面,也教会他们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搜索他们需要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开通网络辅导微信和QQ平台,组织校内外专家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一对一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技术障碍。

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第一线的探索者,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万锋.新型职业农民移动学习模式探究[J].农民科技培训,2016(2).

公共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12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的兴起, 引发了教学理论的深刻变革, 对教学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 而是学习者利用所掌握的方法去获取知识;知识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认知主体构成的, 学习的过程是把信息建构成知识再把知识转换为能力的过程。后现代主义则强调课程的生成性、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传统的教学思想强调知识的传承, 把传授知识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 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探讨能力的培养。它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世纪后期,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文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 以后许多大学也提出了类似的办学思路。进入本世纪,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 一些学校把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纳入了本科生教育计划中, 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造性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建立研究型教学体系, 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 成为了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分析

(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 以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为平台,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 指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围绕某一科研问题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 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亲身体验与实践,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是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 把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 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体现始于问题, 基于发现, 具有创造性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专业理论知识在该模式下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 学会处理信息, 更加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

(二) 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意义

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意义:

1. 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品质的形成。

研究型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进行认真、扎实的探讨, 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同时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和自主性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 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研究型教学模式通常是围绕一个专门的课题或实际问题展开,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 让学生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收集资料, 进行讨论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设计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学习和实践, 发现规律, 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 提高实际能力。

3. 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 分享共同研究的成果, 培养和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为今后走向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 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探索、创新的欲望。

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获得亲身体验, 逐渐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愿望。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 根据研究型教学“教”的特点: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开放指导、过程教学和合作指导, “学”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可选性和复合性。研究型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 教学科研结合模式

主讲教师在讲授某一课程过程中, 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程的内容, 确定学生的科研项目, 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 参与学科的科研的研究及某些领域的基础研究或开发研究, 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科研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这种模式能使学生更有目的性地掌握公共基础课相关内容, 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的机会, 引领学生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工作方法, 快速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这种模式中, 科研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教学及实验室建设的实际, 优先选取既能满足教学目的, 又能联系实际的题目, 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 掌握与课程相关的学科最新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 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 课程竞赛参与模式

课程竞赛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培养、锻炼和展示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方法及验证方案, 进而完成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 达到研究型教学的目的, 即: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公共基础课是属于工具类课程,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便于开展课程竞赛, 因此课程竞赛参与模式是公共基础课研究型教学常用的模式。

(三) 实践调研切入模式

实践调研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思考, 提出问题和设计调研计划, 通过教师和相关人员的参与, 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分析和研究问题。通过社会实践调研方式, 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形成专业学习兴趣, 培养独立分析、解决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调整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促进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统一, 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各个阶段的知识结构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安排社会实践调研。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课程指导教师仅做必要的指导和启发,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疑难, 进行科学研究, 完善实践方案,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 学术社团活动模式

每个大学都成立了多个课外学术科技社团, 这些社团定期开展学术和相关活动。学生作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通过讲座、表演、展示、竞技、讨论等方式开展各项活动, 以此获取课堂外的相关知识以及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的学习、学术、科技、文体等活动。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激发其上进心和求知欲,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研究型教学的组织形式

只有采取合适的组织形式, 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型教学。综合考虑, 主要有以下三种主要的组织形式:

(一) 个人独立研究

个人独立研究常采取“开放式作业”的形式, 在课程教师带动模式中, 一般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及项目需求提出一个整体性和研究专题, 细分子课题, 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和课题。在实践调研模式中, 一般先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得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 然后由学生自己选取定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进行探究。个人独立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各自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 在一定的时间完成研究题目, 这种形式对参与者要求较高, 较适合于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高年级学生。

(二) 小组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研究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组织形式。一般由3-6名学生组成研究小组, 学生自己推选组长, 并聘请课程教师和具备一定学科背景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分工, 各展所长, 优势互补。这种形式有助于形成互助互学、彼此交流、互通情感的良好氛围,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 独立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由若干个学生或学术活动团体结合多门课程内容, 围绕与课程相关的某一个研究主题或实际问题, 个人独立或小组自行搜集资料, 开展探究设计活动, 各自取得结论、观点或形成作品, 分享初步研究成果。由此互相推进, 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深化研究。以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 或就此完成各自的研究报告。这种方式往往适合问题涉及范围较大的研究。

四、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策略

为有效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 发挥其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 教育理念的重构

教育理念的重构包括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和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就教学目标而言, 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备宽广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 教师和师生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变化, 应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强化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研究型教学“教”的特点是: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开放指导、过程教学和合作参与;“学”的特点是: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可选性和复合性。

(二) 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的转换

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是在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的经典理论的基础上, 将最新的、最前沿的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 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 建立新思维、形成新观点, 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将学生引入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因此, 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减少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 紧密结合课程实践或课题研究, 使学生从课堂和书本中解放出来,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综合性、合作性、开放性特征, 打破了学科界限, 需要学生围绕问题等进行主动学习、研究, 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教学的学科化向综合化转变, 进而实现个体化教学向合作化教学的转变。

(三) 评价考核机制的优化

应根据研究型教学开展的模式, 优化评价考核机制。对于学生, 评价内容要体现研究型, 可采取撰写论文、课题报告、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以考查;可采用平时作业与集中考试相结合, 多次考核与多种考核结合, 闭卷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教师的评价考核, 重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情况、指导频率、指导学生数量的合理性、课堂的参与程度、课题或项目设计的实际关联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龙跃君.高校研究型教学的价值反思现内涵解读[J].中国大学教育, 2006, (2) .

[2]孙莱祥.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施工监理中的造价控制下一篇: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