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设施融资管理(精选5篇)
公共基础设施融资管理 篇1
摘要:政府财政投资的不足,引起了我国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模式研究和创新的热潮,从BOT模式、PFI模式,到PPP模式和ABS模式,纷纷成为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对四种融资模式从产生背景和内涵,以及短期内资金获得的难易程度、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融资成本、政府风险、模式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分析,并分析了它们内在的一些联系,以为公共基础设施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BOT,PFI,PPP,ABS,项目融资模式,公共基础设施
0 引言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但仅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因此,解决基础设施财政投资不足,不断开发或寻求新的资金融通渠道,进行融资模式的开发与创新,成为公共物品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各种新型的、先进的融资理念、融资模式不断被引入我国,相关领域的大量学者和专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有些模式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有的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为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各种融资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内涵
无论是BOT模式,还是PFI模式、PPP模式和ABS模式,都有各自产生的具体背景,各自的基本内涵和运作原理。
1.1 BOT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一战至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部门来承担。这种模式给各国政府带来了许多负担。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世界经济形势逐渐发生变化,赤字和债务负担迫使一些国家开始寻求私营部门的投资。各国逐渐重视挖掘私营部门的能力和创造性,利用私营部门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背景下,BOT方式开始在一些国家得到运用和推广。
1984年,当时的土耳其总理厄扎尔首先提出了BOT这一概念,想利用BOT方式建造一座电厂。这个想法立即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把BOT看成是减少公共部门借款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推动了吸引国外直接投资;英法海峡隧道项目的建设,则进一步促进了BOT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BOT这种投资方式与建设方式被一些发展中国家用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成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也被当作新型投资方式进行了宣传和试用。
BOT(Build-Operate-Transfer),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指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形式。国际上对其定义常见的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把BOT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对基础设施进行筹资、建设、维护基运营的私有组织,此后所有权益移交为公有。”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定义为:“政府给予某些公司新项目建设的特许权时,私人合伙人或某些国际财团愿意自己融资,建设某项基础设施,并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该设施,然后将此移交给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机构。”亚洲开发银行则定义为:“项目公司计划、筹资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经过在国政府特许在一定时期经营项目;特许权到期时,项目的资产所有权移交给国家。”[1]
1.2 PFI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PFI项目,出现于1986年3月,在英国首都伦敦泰晤士河上Dart Fort大桥实施。但在撒切尔时代之后的几年间,PFI事业发展并不理想,直到1992年,英国政府将PFI正式作为解决政府负债问题的主要途径进行推行,使得PFI项目投资迅速增长,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进一步扩宽。直至1997年的布莱尔时代,随着政府一系列对PFI事业促进措施出台,英国的PFI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英文原意为“私人融资活动”,我国译为“民间主动融资”。英国政府于1992年正式提出,之后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兴起,成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
英国学者关于PFI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1)PFI是一种将私有资金和技术融入以往由公共部门负责提供的项目的方式,这些项目包括学校、医院、道路、水利设施等,在PFI项目中私有部门通常会拥有项目的经营权,公共部门则在规则制定等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PFI就是利用私有资金来开发公共项目,并使公共设施的提供者承担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以及运营阶段的责任与风险;(3)PFI是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私有机构能够把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创新的技术应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中,政府部门也能够保证其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率。
日本学者井熊均认为,PFI是在原来由公共部门所从事的社会资本整备、运营领域,吸收民间资金和经营方法,以民间为主导,高效率、高效果的进行社会资本整备的一种方法。日本开发银行PFI研究会认为,PFI是将公共项目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业务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由民间来进行的一种活动,PFI与民营化有着严格区别:民营化是将公共项目从政府部门严格的剥离开来,而对PFI项目来说,政府部门依旧发挥着很大作用,如服务购买、事业推进等。[2]
1.3 PPP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PPP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其最原始的形式是在1985~1990年备受关注的BOT模式。较早的、比较正式的PPP模式出现在199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提出的“私人融资计划”(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PFI)中。当时,PFI模式大多用于运输部门的建设(在英国曾高达85%)。但是现在,作为PFI的后继者,PPP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
PPP(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以某个项目为基础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模式。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合作各方可以得到比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确切地说,PPP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系列可能的选择,如服务或者管理合同、计划-建设、计划-建设-运营等等。这些不同的形式具有一些共同之处:(1)希望转移更多的风险到私人部门;(2)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利用效率;(3)提高对社区使用者的收费效率和水平。[3]
1.4 ABS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技术的创新,最早起源于美国,后来在美、英、法、日、德等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ABS在美国起源的第一个原因是美国采取特殊的金融政策,是美国众多的小银行为维持与关键客户的关系向大银行出售其贷款,逐渐演变成以获得更多利润、优化资产结构及投资技巧为了主要目的。尽管被出售的贷款还不能被称为证券,但却为其证券化埋下了伏笔。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银行本身面临的外部生存环境所致。由于银行业激烈竞争,加上不断上升的银行利率风险和破产风险,致使美国整个储蓄机构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抵押证券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储蓄机构走出困境的转折点,银行纷纷将低收益的固定利率资产经过技术处理通过证券市场出售给投资者,以增加流动性资产,抵御风险。如此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抵押证券市场发展,进而促进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发展。
在ABS初始阶段,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和货币市场上发行证券,即以直接融资方式举债,这种资产证券化称为“一级证券化”或“融资证券化”。第二种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根据利率、期限、信用质量等标准加以组合,并进行包装后转移给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中消失;这种形式的资产证券化被称为“二级证券化”,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资产证券化也就是指以目标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高档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证券融资方式。
ABS方式的本质在于,通过其特有的提高信用等级方式,使原本信用等级较低的项目可以进入国际高档证券市场,利用市场信用等级高、债券安全性和流动性高、利率低的特点,大幅度降低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成本。[4]
2 各种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上述四种融资模式产生背景和内涵不同,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如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拥有程度、融资成本高低、承担风险大小、项目适用范围等。它们的主要不同点的比较如表1所列。
上述几种融资模式,从它们产生背景和运用的主要目的来看,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从产生背景来看,PPP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其原始形式是1985~1990年备受关注的BOT模式。较早和较正式的PPP模式出现在199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提出的“私人融资计划”(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PFI)中。当时,PFI模式大多用于运输部门建设(在英国曾高达85%)。但是现在,作为PFI的后继者,PPP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
从主要目的来看,各种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都是为了扩大融资渠道、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等。因此,它们都属于私人资本参与传统上由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或者是更大范围的公共领域。[3]
3 小结
对于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都有其固有的属性和特征,因此在融式模式的选择上,必须根据公共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并结合各种模式的优势和不足,考虑各种模式的使用范围、使用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适当地进行融资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邢恩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操作实物》[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96-102。
[2]胡振:《PFI的科学内涵及经济效果》[J];《统计与决策》2005(7):32-34。
[3]林园梓:《PPP融资模式及其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www.leadge.com。
[4]蒋先玲:《项目融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336-338。
公共基础设施融资管理 篇2
公共管理基础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DABC6-10CDBCA11-15CCBDD16-20ABDCA21-25DCABD26-30ABCAB
二、多项选择题
31ABD32ABCD33ABC34AB35ABCD36BCD37ABC38ABC39ABD40ABC
三、案例题
案例一:41-45DBDAC
案例二:46-50CBBDC51、根据本案例,请分析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自的素质和特点,并提出消除局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意见分歧、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合力的具体措施。
答:在本案例中,该局体领导班子成员具有不同的特点:局长赵某事业心、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领导潜质,但其由于做事过于谨慎,可能会使该局在业务开展和管理工作中前进动力不足;第一副局长钱某长期在该局工作,业务熟悉、经验丰富,但由于年龄限制,已经开始消极怠工,也会对该局的整体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年轻的副局长孙某有思路、有主见,本应是开展工作的有力推动者,但在全局把控能力方面要加强。
针对本案例,要形成该局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合力,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对于局长赵某,要鼓励创新精神,坚持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有之路,反对墨守成规,坚持开拓创新;(2)对于副局长钱某,要与其积极沟通,充分认可其自身价值,发挥其专家权,通过相关的激励手段让其在工作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3)对于副局长孙某,要继续鼓励其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要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给予适当提醒,尤其闲谈莫论人非,破坏班子团结的言论和举运都是不允许的;(4)对于副局长李某,充分发挥其在指导工作落实、部署工作开展方面的优势,同时对其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其整体分析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这样能更好地促使其开展工作。
总之,在发挥领导班子成员作用时,要尽可能地引导成员之间团结一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同时也要在不足的方面善意提醒、积极弥补,这样取长补短、精诚合作、团结一致的领导班子定能带领大家取得更大的突破。
四、简答题
52、简述管理中控制职能的含义、步骤和主要特点。
答:控制职能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控制职能是由一系列步骤构成的,主要包括实施标准和确定、实际状况与偏差的测定和纠偏措施与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控制职能的主要特点包括:监测性,即根据组织目标测量组织活动的偏差;修正性,即根据监测结果对超出允许范围的偏差进行纠正。
53、简述公共决策中群体决策的优势。
答:群体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两种形式。
群体决策折优势在于:一是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集中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二是群体成员在决策过程中,伴随着满意度的增加会表现出对决策的支持,从而使方案易于执行;三是群体决策是组织中很重要的沟通形式,通过群体决策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强组织凝聚力。
54、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答: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与西方文官制度相同的某些特点,但也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动因不同。西方文官制度是为克服轮流执政所产生的行政弊端,目的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基本原则不同。西方文官制度强调政治中立,而我国公务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3)管理方式不同。西方文官制度是独立于党派之外,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调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4)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西方公务员是一独立的利益集团,有专门机构调整其与政府的关系,二者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而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根本宗旨,并随时接受人民的监督。
55、简述行政执法的特征。
答:狭义的行政执法是指特定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具体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相对人权利的行使和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监察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执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系统性,行政执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调节和干预;(2)职权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并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管理行为;(3)应时性,行政执法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乃至日常突发事件来有效行使,强调及时性;
(4)外部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对外实行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
56、简述公共财政管理的目标。
答:公共财政管理是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
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公共财政职能部门的全面履行。具体而言,主要有三大目标:(1)效率,通过公共财政管理,依据市场效率准则,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和要素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最佳分布;(2)公平,通过公共财政管理,缩小收入及财富积累上的分化与差距,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社会相对公平;(3)稳定,通过公共财政管理,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经济波动。
五、论述题
57、结合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实际,论述公共管理伦理中责任冲突的常见形式,并提出解决冲突的措施。答:公共管理伦理是以“现、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
责任冲突是公共管理伦理困境的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工。实践中,行政责任冲突最常见的三种形式是: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
(1)权力冲突。客观责任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权力来源:诸如法律、组织上级和公众等。法律要求你这样做而上级又要求你那样做;或者上司指导你朝某一方向活动但民众却希望相反的方向。(举此一例,其他效仿)如在处理群众信访的过程中,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下你只能秉公处理,但在人情道义上民众又希望你能解决来访群众的实际困难,此时的你便陷入了权力冲突之中。
面对权力冲突,你必须澄清自己的主观责任并考虑更为广阔和更为基本的客观责任通过对主观责任的评估和对更为基本的客观责任的确定,试图找到一个能同时履行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的办法。
(2)角色冲突。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人员即是公民的雇员又是公民的一员,公共管理即有责任为公众提供服务,同时作为公众中的一员又有权接受服务。另外,公共管理者角色十分容易受制于特定组织,并被特定组织界定。
面对角色冲突,要仔细考虑人们如何设计或重新设计角色、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的制度和文化。
(3)利益冲突。在现代社会中,公共行政人员必须是不同利益的管理者,政府行政部门越来越被严重地卷入管理这些不同利益的问题当中,这种冲突包括角色冲突和各种权力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它们表现为公
共角色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客观责任与个人可能利益之间的冲突。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必须处理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法律所提供的首先最低标准足以解决现时的困境,同时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权衡我们的个人利益与我们所承担的公务员责任之间的关系。
公共基础设施融资管理 篇3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新《规范》,使城市管理部门及公众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有效促进《规范》的实施和执行,本刊特别邀请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市容景观管理处负责人进行解读。
Q1、修订实施《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的意义是什么?
答:《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是首都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为9类20 种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解决目前城市道路上各类设施存在的数量偏多、分布不均、占地偏大、影响通行、规格多样、缺乏美感等问题,有利于创造更加优美、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对进一步推进北京市的城市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Q2、目前我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存在哪些问题?
答: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是依附于城市道路空间,为公众提供服务功能的设施,也常被称为“城市家具”。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是城市景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政府发挥城市功能、服务民生的水平,同时也是城市景观品味高低的体现。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市公共服务设施存在如下问题。
(1)分布不均,数量偏多。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的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区多、郊区少;主要大街,繁华地区多、偏僻地区少。
(2)占地偏大,影响出行。有些公共服务设施占地偏大,且占据位置不合理,造成人行交通拥堵,甚至完全堵塞了行人通行、或者占据了盲道,既不符合《规范》的要求,也不符合人性化要求。
(3)设施损毁,影响使用。通过调查,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管理不善、疏于维护,污秽、损毁、破旧问题突出,有的已经完全失去了服务功能,失去了使用价值,却没有及时拆除或更换。
(4)规格多样,造型繁杂。在同一条大街或同一个地区,同一类公共服务设施往往形式多样、色彩不一、材质各异, 既缺乏统一性,也影响市容景观。
(5)缺乏美感,视觉污染。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在整个城市中是小品,但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不容忽视。北京目前就缺少高质量的让人们的审美情趣向上的“城市家具”, 缺少世界上先进城市“城市家具”应该具有的透明、单纯、实用、美观、广受欢迎的特性。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的颁布实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深入贯彻落实《规范》,可以进一步改善我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与管理,让首都的市容环境面貌再上一个新台阶。
Q3、《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的内容有哪些?
答:《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规定了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一般要求和具体要求。一般要求包括设计要求、设置要求和管理要求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要求中对每一种设施的尺寸、颜色、材质、设置进行了规范。
Q4、《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适用于中心城及新城的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和管理。中心城区指城六区,新城指十个郊区的建成区。建成区,指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它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
Q5、《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是按照哪些规范性文件修订的?
答:《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修订、颁布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9个文件:
国家标准: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
国家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国家标准:GB 17733.1 地名标牌 城乡
行业标准:YZ/T 0129 邮政普遍服务
行业标准:YZ/T 0067 信筒
地方标准:DB11/T 190 公共厕所建设标准
地方标准:DB11/T 493.1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第1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地方标准:DB11/T 650 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
地方标准:DB11/1116 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
Q6、什么是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
答:设置于城市道路路侧带范围内直接服务于行人的设施。
Q7、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哪些?
答:包括护围栏设施(含人行道护栏、公交站安全护栏、绿化设施带护栏等)、废物箱、行人导引类指示牌(含街牌、步行者导向牌、公厕指引牌、地铁指引牌、人行地道和人行天桥指引牌等)、公交车站设施(含站牌和候车亭)、邮政设施(含邮筒<箱>和邮政报刊亭)、公用电话亭、自行车存车设施(含自行车存车架、自行车存车围栏和公共自行车设施)、座椅、活动式公共厕所。
Q8、《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中的一般要求包括什么内容?
nlc202309082148
答:包括设计要求、设置要求、管理要求。
Q9、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计要求有哪些?
答: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计要求包括六项内容。
(1)设施外观、体量、材质、色彩设计应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貌相协调,同一区域、道路的同类设施的样式、材质、色彩应协调统一。
(2)设施体量设计应遵循小型化设计原则,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设施占地面积,减少占用公共空间资源,并符合相关政策和标准的要求。
(3)设施应方便行人安全使用,易于识别。
(4)设施材质应坚固耐久、环保防腐、易于维护。
(5)设施名称标识和图形符号应符国标 GB 5768.2、GB/T 10001.1 、DB11/T 493.1 的相关要求。
(6)除经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批准的设施,其他设施不应附着或显示商业广告、公益广告、海报,不应悬挂、张贴标语宣传品。
Q10、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有哪些?
答: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有以下十五个方面的要求。
(1)设施设置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所在道路规划要求。
(2)应保证人行道连续、畅通,保障行人通行安全。人行道内不应设置妨碍行人通行的设施。
(3)各类设施应统筹考虑,综合协调,适当组合,减少占用路侧带公共空间。
(4)设施设置应满足道路交通的视距要求和通透性要求。
(5)设施设置后,人行道剩余宽度应不小于表 1 的要求。
(6)设施外廓距路缘石外沿距离不小于0.25m。
(7)盲道及盲道两侧各0.25m范围内不应设置设施。
(8)设施距绿化树池、市政管线检查井距离不小于1m。
(9)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及其两侧20m范围内不应设置除交通设施、行人导引类指示牌、废物箱外的其他设施。
(10)人行地道内及出入口周边20m范围内,不应设置除行人导引类指示牌、废物箱外的其他设施;人行天桥引桥周边20m范围内不应设置除行人导引类指示牌、废物箱、自行车存车设施、公交车站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11)设置在绿化设施带内的设施,外廓不应超出绿化设施带范围。
(12)行道树设施带内不应设置设施宽度大于行道树设施带宽度的设施。
(13)以下设施设置间距应符合表2的要求。
(14)交通枢纽、商业区、旅游景区、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场所周边,可适当缩小废物箱的设置间距,除公交车站和公共自行车外不应设置长度或宽度超过2m的设施。
(15)设施应安装牢固,安装后确保地面平整,铺装规范,铺装材质应与周边一致。
Q11、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有哪些要求?
答: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包括日常保洁、设施维护、应急维修三个方面的要求。
(1)设施日常保洁、维护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设施使用功能完好。对闲置或丧失功能的设施,应立即拆除或修复;
——设施外观无损坏、无脏污、无锈蚀、无喷涂、无小广告;
——设施颜色应色泽均匀,无明显褪色,无明显色差,无漆面脱落;
——设施标识或所载内容无缺失、无模糊、无涂改;
——设施周边无堆物堆料、无污渍、无垃圾。
(2)设施巡查和保洁、维护、清洗粉饰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设施巡查保洁频次应符合表3的要求;
——设施清洗粉饰频次应符合表5的要求。
(3)设施紧急维修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各类设施应有特殊气候及各种自然灾害时的维修预案;
——设施倾倒、歪斜或不稳固时,设施产权单位应立即设置围挡和安全警示标志,并在4小时内对设施进行维修或拆除;
——设施出现闸箱开放、浸水、电线裸露等情形,产权单位应立即对设施进行断电,设置围挡和安全警示标志,并在4小时内对设施进行维修。
(责任编辑:王然)
公共基础设施融资管理 篇4
关键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多元化融资,投资,治理机制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 涉及民生性、公益性、基础性、保障性等诸多方面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免征农业税之后,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应途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现行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应模式又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弊端, 在国家资金有限、地方财政紧缺、摊派集资废止的情况下, 本就基础薄弱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上遇到了更大的障碍就是资金不足。针对于此, 必须有效地完善并改进现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应模式, 创新投资机制, 积极探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机制和资金供应新途径, 以不断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
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模式的现状分析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电力、供排水、水利设施、学校、乡村道路、饮水工程、广播电视、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等, 具有服务的基础性和社会性、自然垄断性以及建设资本的密集性的特征。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模大, 配套性强, 涉及面广, 基础设施必须进行整体性大规模投资, 并且建设后还要有相应的附属配套设施方可投入使用, 如果投资过少或工程不配套, 即使项目建成后也无法达到预期效益, 只会形成浪费。在政府当前财力有限的约束下,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只能延期或减少, 一方面, 农民无法享受到公共消费品带来的公共福利, 游离在经济持续增长福利体系之外;另一方面, 基础设施 (如电力设施) 的缺乏, 增加了私人消费和投资的社会间接成本, 导致农村消费和投资停滞不前, 使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公共设施供给不足—投资与消费不足—经济社会不发达—税费少—公共设施供给不足—经济裹足不前”的恶性循环中, 对农村经济甚至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已基本上形成了来源渠道多元化的特征, 构成了国家扶持、金融部门支持、农民自筹的三级来源体系。但是现行资金供给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 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
1、政府投入资金不足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总量上国家扶持是最主要的来源渠道, 但政府投入资金量仍然有限。尤其相比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明显存在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偏低和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据国家计委测算, 到2020年完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花40000亿元, 平均每年2700亿元。而各年中央财政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不足1000亿元, 与年均2700亿元的需求相比, 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中央财政的投入又主要供应农村卫生、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中主要又是人头费和事业费, 政府用于供应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
从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来看, 过多地依赖中央财政力量进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不现实的。税改前, 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农业税, 税改后, 农村中的水利设施毁坏、输电线路老化、村级公路桥梁毁坏等问题则完全依靠乡镇来解决, 而乡镇得到的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弥补因税费改革造成的财政缺口, 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显得力不从心。
2、金融资金介入不够
贷款难、难贷款, 这是各地普遍反映长期未得到解决的最突出问题。金融机构很多, 但对农村基本上是只存不贷, 对农业、农民贷款的只有信用社, 而信用社贷款额度小、手续繁杂、利率高、期限短, 不适应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要求。除信用社以外的金融机构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几乎没有参与;由于国家扶持有限, 信用社支持重点也只是放在生产资金方面,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介入的资金非常有限。
3、农民和村集体投入资金有限
目前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 “空壳村”、“负债村”现象比较突出, 由于村经济发展缓慢, 集体没有积累, 拿不出钱用于基础建设和村庄整治。农民自身并不富裕, 自筹资金存在很大困难。
4、公共资金来源和去向较为分散,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资中, 由于条条块块部门多头管理, 造成管理层次和环节多, 存在多部门各自为战、通气不够、责任不清等现象, 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一些部门在安排支农投资时撒“胡椒面”, 人为造成项目数量多、资金使用分散, 再加上县乡财政资金困难, 配套资金不足, 使本来就有限的资金难以形成合力,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治理机制与多元化融资途径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总体类的概念, 其中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营规律具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必须根据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同类型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理机制和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根据项目区分理论, 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按其是否具备可经营性划分为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和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三种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 采用不同的治理机制和融资机制。
1、非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是指无收费机制, 市场机制失效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可以看作是“公共物品”, 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利设施、桥梁等。这类基础设施投资只为获取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它不仅使农业、农民受益, 而且使城镇居民同样受益;不仅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类基础设施不能保证供给者实现利益性的交换, 而且这类基础设施可供所有的人使用。由于这类基础设施本身不具备收费机制, 市场主体缺乏进入的动力, 因此, 这类基础设施投资只能由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财政来承担, 按政府投资运作模式进行, 当然其权益也归政府所有。
政府在对非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运作过程中, 要做好项目规划, 同时引入竞争机制, 按招投标制度进行操作, 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 促进投资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可以采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直接投资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直接投资等具体形式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资金供给。
2、准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无线广播电视、农产品质量管理设施、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大型农业机械等“准公共物品”, 这种基础设施虽然有收费机制和资金流入, 但因政策和收费价格没有到位等客观因素其收益还不足以平衡投入与产出, 价格与价值不符, 难以收回其项目的全部成本, 要通过政府适当补贴以维持运营;同时这类设施附带部分公益性, 是市场失效或低效的部分, 具有不够明显的经济效益, 市场运行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形成资金供给的诸多缺口。如果完全由市场化替代了政府应尽的公共职能, 完全摒弃了公平原则, 是对公共福利、社会和谐和人类共同愿望的完全背弃, 自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 这类基础设施选择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治理机制, 投资就需要由政府资助市场来提供。
可以选择政府间接投资和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准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渠道。政府通过预算安排及其他政策将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以订立合同的方式委托给私营企业进行间接投资, 建立一个“私人生产、政府补贴、公众消费”的公共品供给模式。具体是: (1) 政府将确定建设的公共项目向社会公布, 明确提出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进度、土地使用、补贴方式等条件, 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投资者。由私人投资者出资建设并经营项目, 政府赋予承包商项目资产的特许经营权, 同时也赋予承包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和运营的投资责任; (2) 国家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营者通过减免税收、无偿赠款、低息贷款、财政贴息、价格补贴, 以及土地、设备所有权的无偿转让等方式进行财政资助。
采用该治理机制和融资模式的优点:一是使政府无须利用当期财政资金进行大规模投资而在当期为农民提供了公共产品和服务, 缓解了政府在农村公共设施领域存在的想做而难做的难题。二是能及早获得项目建成后的外部性收益, 使农村经济较快地进入良性循环。公共产品是现代工业和现代消费的基础, 对受益的经济体和消费者能够产生较大的收益, 包括节约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社会间接成本, 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需求、增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等;这些收益又最终为政府创造更多的税费、更好的社会秩序和更好的公众形象, 从而使农村经济进入“公共设施条件改进—投资与消费增加—经济发展—税费增加—公共设施条件进一步改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而不是相反。三是利用市场机制, 通过招投标、私人投资和经营等方式, 能够避免公共企业和政府直接投资普遍存在的低效率问题。
3、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农村通讯设施、农产品仓储设施、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等“私人物品”, 这类基础设施可以向使用者收费, 通过价格形式予以补偿, 通过市场进行有效配置达到利润最大化。由于其外溢较小, 受益群体相对固定, 在产品消费和供应上都具有排他性, 尽管有时可能有某种垄断因素, 但基本上可以由市场来提供。其动机与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其投资形成是价值增值过程, 可以通过全社会投资加以实现。这类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可以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等, 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招投标获得建设项目;其融资、建设、管理及运营均由投资方自行决策, 所享受的权益也应归投资方所有;它体现的是“谁受益, 谁负担”和“多受益, 多负担”的原则。
政府应该在严格控制规划的前提下, 充分放权并制定相应优惠政策, 建立激励机制,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市场化融资, 引导和吸引更多的金融资金、企业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学习城市建设的理念, 建立相应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公司, 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置身于市场机制中, 进行企业化经营管理, 多渠道、多方式筹资。在价格制定上, 政府应兼顾投资方利益和公众的可承受能力, 采取“企业报价、政府核价、公众议价”的定价方法, 尽可能做到投资方、政府、公众都满意。
三、筹资途径多元化的制度保障
1、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增强农村金融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投入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是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要在进一步明确承贷主体, 建立起保证贷款偿还机制的基础上, 增强商业银行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投入。 (1) 明确承贷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当成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贷款的主要对象, 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支持, 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 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另外, 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以此作为银行承贷主体, 贷款用于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大型农业机械等方面的建设,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 建立保证贷款的偿还机制。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收费权质押、资产抵押、第三方保证等方式, 保证贷款企业信用, 设立质押专户, 对这些资金进行有效地控制, 降低还款风险。还可利用与地方有紧密联系的经济实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的公司, 如农业上市公司在自愿的情况下提供贷款担保。 (3) 设立还贷款准备金。中央、省财政在安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时, 可以按一定比例切块用于县、乡建立还贷准备金, 县、乡财政也必须从预算内安排一定资金, 用于建立还贷准备金, 以保证贷款的及时偿还。
2、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激励机制
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分权体系, 解决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和实施主体的问题, 并通过激励措施使各种主体完成自己的角色, 充分调动政府、乡村、农民以及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投资治理机制下政府是投资主体, 可能是单一的某一级政府, 也可能是多级政府的“组合体”, 可以是省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但基础设施的实施主体 (责任主体) 则必须是单一的某一级政府, 是项目建设、运营和服务的发起者和直接监管人, 实施主体以项目所在地的县政府或乡镇政府为宜;由基础设施的实施主体与私人投资者直接订立合同关系, 实施主体同时与实际投资主体之间具有确定的转移支付合约;划清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事权, 对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水平、组织能力、监管水平等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成诚.农村公益事业资金供给模式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财经研究, 2007, (10) .
[2]刘雄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破解新农村建设难题[J].中国科技投资, 2007, (01) .
[3]马永伟.新农村建设问题讨论观点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 .
公共管理基础论文 篇5
[关键词]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基础与核心
引 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广泛的提升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保障个人利益的意识。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与群众的利益的保障息息相关,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的探究,可以为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进而为我国的公共社会的良好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1 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探究
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探究,主要可以将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分为以下方面。
1.1 公共管理工具性探究
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政府在开展有关于公众的活动中所应用的重要管理工具之一。公共管理的工具性主要是指,政府在开展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各方面的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公共管理工作充分的了解公众的意愿、期望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的为公众创造更加长远的.利益。因此开展公共管理的工具性探究,对于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方向性确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2 公共管理的精神性探究
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精神性的具备,也是确保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开展公共管理的精神性探究,主要可以将公共管理的精神性分为:人民意愿下的民主精神;平等的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公正精神以及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精神。公共管理的精神性,应当成为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核心思想,政府本着民主精神、公正精神以及服务精神开展公共管理工作,可以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加良好的保障。
1.3 公共管理的广泛性探究
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的广泛性的保障,也是实现公共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的发挥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所响应的呼声应当具有广泛性,同时参与公共管理工作的人群也应当具有广泛性。公共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的保障,是实现其平等性的体现的根本前提。
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探究,可以将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分为:公共管理工具性、公共管理的精神性以及公共管理的广泛性三点。通过探究可知公共性管理工作的开展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明确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有方向的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2 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
在明确了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后,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分为以下方面。
2.1 公共管理工作的自然与社会核心
马克思主义曾经明确提出,人类在开展生产生活各项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特质,而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正是面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因此公共管理也应当具有自然核心和社会核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的主要开展方式也正在不断的发生着演变,在这一情况下,政府在开展自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调整。
2.2 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
社会和政府的关系的平衡和调节问题,始终是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未开展改革开放时,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主要为“政府与社会一体制核心”。随着我国的不断改革,当下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实现了社会与政府的关系的动态平衡,从多元化的角度确定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以便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2.3 公共管理工作的客观性核心
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包含着“公”与“私”两个方面,因此在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当以客观的角度去处理“公”与“私”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公共管理工作的“公”主要指的是政府的权利实行区域。而公共管理工作的“私”则主要指的是狭义上的“社会区域”。在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进程中,以其客观性作为核心,适当的调节“公”与“私”的界限,可以有效的促使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真正的吻合社会所具有的客观环境。
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要可以将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分为:公共管理工作的自然与社会核心、公共管理工作的社会关系核心以及公共管理工作的客观性核心。通过研究可知,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核心的确立,必须在本着客观性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社会和政府权利的平衡关系,才能够真正发挥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的应用力度,实现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
3 结 语
开展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探究,首先应当明确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在明确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探究。开展公共性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的探究,可以有效的提升公共管理力度,为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促使我国获得更加平衡和稳定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而促使我国社会平衡、高速的发展,为公众的生活带来更高的、更理想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雪华. 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长春:吉林大学,.
[2]公维友. 我国民主行政的社会建构研究――一个“治理共同体”的分析视角[D].济南:山东大学,.
【公共基础设施融资管理】推荐阅读: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10-21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题目10-24
公共设施融资论文08-16
公共基础设施12-04
城镇公共基础设施01-15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08-03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10-30
公共基础设施会计11-29
大学公共基础设施调查11-16
公共基础建设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