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融资论文

2024-08-16

公共设施融资论文(精选8篇)

公共设施融资论文 篇1

摘要:政府财政投资的不足,引起了我国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模式研究和创新的热潮,从BOT模式、PFI模式,到PPP模式和ABS模式,纷纷成为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对四种融资模式从产生背景和内涵,以及短期内资金获得的难易程度、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融资成本、政府风险、模式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分析,并分析了它们内在的一些联系,以为公共基础设施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BOT,PFI,PPP,ABS,项目融资模式,公共基础设施

0 引言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但仅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因此,解决基础设施财政投资不足,不断开发或寻求新的资金融通渠道,进行融资模式的开发与创新,成为公共物品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各种新型的、先进的融资理念、融资模式不断被引入我国,相关领域的大量学者和专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有些模式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有的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为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各种融资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内涵

无论是BOT模式,还是PFI模式、PPP模式和ABS模式,都有各自产生的具体背景,各自的基本内涵和运作原理。

1.1 BOT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一战至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部门来承担。这种模式给各国政府带来了许多负担。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世界经济形势逐渐发生变化,赤字和债务负担迫使一些国家开始寻求私营部门的投资。各国逐渐重视挖掘私营部门的能力和创造性,利用私营部门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背景下,BOT方式开始在一些国家得到运用和推广。

1984年,当时的土耳其总理厄扎尔首先提出了BOT这一概念,想利用BOT方式建造一座电厂。这个想法立即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把BOT看成是减少公共部门借款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推动了吸引国外直接投资;英法海峡隧道项目的建设,则进一步促进了BOT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BOT这种投资方式与建设方式被一些发展中国家用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成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也被当作新型投资方式进行了宣传和试用。

BOT(Build-Operate-Transfer),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指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形式。国际上对其定义常见的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把BOT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对基础设施进行筹资、建设、维护基运营的私有组织,此后所有权益移交为公有。”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定义为:“政府给予某些公司新项目建设的特许权时,私人合伙人或某些国际财团愿意自己融资,建设某项基础设施,并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该设施,然后将此移交给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机构。”亚洲开发银行则定义为:“项目公司计划、筹资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经过在国政府特许在一定时期经营项目;特许权到期时,项目的资产所有权移交给国家。”[1]

1.2 PFI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PFI项目,出现于1986年3月,在英国首都伦敦泰晤士河上Dart Fort大桥实施。但在撒切尔时代之后的几年间,PFI事业发展并不理想,直到1992年,英国政府将PFI正式作为解决政府负债问题的主要途径进行推行,使得PFI项目投资迅速增长,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进一步扩宽。直至1997年的布莱尔时代,随着政府一系列对PFI事业促进措施出台,英国的PFI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英文原意为“私人融资活动”,我国译为“民间主动融资”。英国政府于1992年正式提出,之后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兴起,成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

英国学者关于PFI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1)PFI是一种将私有资金和技术融入以往由公共部门负责提供的项目的方式,这些项目包括学校、医院、道路、水利设施等,在PFI项目中私有部门通常会拥有项目的经营权,公共部门则在规则制定等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PFI就是利用私有资金来开发公共项目,并使公共设施的提供者承担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以及运营阶段的责任与风险;(3)PFI是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私有机构能够把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创新的技术应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中,政府部门也能够保证其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率。

日本学者井熊均认为,PFI是在原来由公共部门所从事的社会资本整备、运营领域,吸收民间资金和经营方法,以民间为主导,高效率、高效果的进行社会资本整备的一种方法。日本开发银行PFI研究会认为,PFI是将公共项目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业务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由民间来进行的一种活动,PFI与民营化有着严格区别:民营化是将公共项目从政府部门严格的剥离开来,而对PFI项目来说,政府部门依旧发挥着很大作用,如服务购买、事业推进等。[2]

1.3 PPP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PPP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其最原始的形式是在1985~1990年备受关注的BOT模式。较早的、比较正式的PPP模式出现在199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提出的“私人融资计划”(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PFI)中。当时,PFI模式大多用于运输部门的建设(在英国曾高达85%)。但是现在,作为PFI的后继者,PPP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

PPP(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以某个项目为基础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模式。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合作各方可以得到比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确切地说,PPP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系列可能的选择,如服务或者管理合同、计划-建设、计划-建设-运营等等。这些不同的形式具有一些共同之处:(1)希望转移更多的风险到私人部门;(2)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利用效率;(3)提高对社区使用者的收费效率和水平。[3]

1.4 ABS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技术的创新,最早起源于美国,后来在美、英、法、日、德等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ABS在美国起源的第一个原因是美国采取特殊的金融政策,是美国众多的小银行为维持与关键客户的关系向大银行出售其贷款,逐渐演变成以获得更多利润、优化资产结构及投资技巧为了主要目的。尽管被出售的贷款还不能被称为证券,但却为其证券化埋下了伏笔。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银行本身面临的外部生存环境所致。由于银行业激烈竞争,加上不断上升的银行利率风险和破产风险,致使美国整个储蓄机构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抵押证券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储蓄机构走出困境的转折点,银行纷纷将低收益的固定利率资产经过技术处理通过证券市场出售给投资者,以增加流动性资产,抵御风险。如此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抵押证券市场发展,进而促进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发展。

在ABS初始阶段,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和货币市场上发行证券,即以直接融资方式举债,这种资产证券化称为“一级证券化”或“融资证券化”。第二种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根据利率、期限、信用质量等标准加以组合,并进行包装后转移给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中消失;这种形式的资产证券化被称为“二级证券化”,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资产证券化也就是指以目标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高档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证券融资方式。

ABS方式的本质在于,通过其特有的提高信用等级方式,使原本信用等级较低的项目可以进入国际高档证券市场,利用市场信用等级高、债券安全性和流动性高、利率低的特点,大幅度降低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成本。[4]

2 各种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上述四种融资模式产生背景和内涵不同,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如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拥有程度、融资成本高低、承担风险大小、项目适用范围等。它们的主要不同点的比较如表1所列。

上述几种融资模式,从它们产生背景和运用的主要目的来看,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从产生背景来看,PPP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其原始形式是1985~1990年备受关注的BOT模式。较早和较正式的PPP模式出现在199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提出的“私人融资计划”(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PFI)中。当时,PFI模式大多用于运输部门建设(在英国曾高达85%)。但是现在,作为PFI的后继者,PPP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

从主要目的来看,各种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都是为了扩大融资渠道、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等。因此,它们都属于私人资本参与传统上由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或者是更大范围的公共领域。[3]

3 小结

对于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都有其固有的属性和特征,因此在融式模式的选择上,必须根据公共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并结合各种模式的优势和不足,考虑各种模式的使用范围、使用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适当地进行融资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邢恩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操作实物》[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96-102。

[2]胡振:《PFI的科学内涵及经济效果》[J];《统计与决策》2005(7):32-34。

[3]林园梓:《PPP融资模式及其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www.leadge.com。

[4]蒋先玲:《项目融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336-338。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探讨 篇2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資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16-01

1 引言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体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一般包括能源供应、供排水、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生态环境与防减灾六大系统,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提供了起飞条件,罗斯托认为,“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是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社会先行资本的建立,在时间上具有确定无疑的优先性。”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按照通行的国际会计准则,以风险的承担方来看,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政府资金,以机构为主体,资本市场各种方式。

2 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结构

政府资金:主要包括专项税收、财政拨款、政府负债及地方财政专项资金。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其中主体的资金是预算内的资金,另外,中央政府还包括一些预算外的资金。然后还有一些贷款贴息,第四个就是政府间的转移支付,还有就是长期的建设国债。

银行贷款: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贷款。国内银行的贷款为基础设施进行贷款融资大概的比例应该在四分一左右,其中也包括一些地方政府推荐的基建项目,包括一些中央政府鼓励国有银行,利用财政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的配套贷款。

国外资金,包括国外银团贷款,外国政府与金融机构的贷款,对外发行股票债券等。包括一些直接投资,其中也包括一些借款,其中大部分是长期贷款形式,有20%左右可能是通过直接投资,比如外商的直接投资,包括在股票市场直接募集。

其他资金来源,例如企业,或者政府背景支持的一些企业。大多数的企业或者是基建项目的发起人,与各级政府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和联系,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很多权益资金跟前面几种资金来源不一样,它可能是通过卖地,通过国有资产股权的转让,包括一些收费,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3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人的局限性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人可以分为外资投资人、国家控股的大型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人等,各自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外资投资人的局限性表现为要价过高和偏好发达地区的经营性项目,影响了项目融资的成功率。国家控股的大型上市公司财务制度对投资利润的取得期限和风险控制有严格规定,限制了这些企业运用项目融资模式。民营企业总体实力不够强大。

3.2 商业银行对项目融资的取向偏好

目前项目融资的实践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低,项目融资仍按传统公司融资进行操作,在经营理念、风险控制、审贷机制、人才素质等方面均不适应项目融资运作的需要。

3.2.1 银行选择项目的地域偏好

国内商业银行对于项目选择有较强的地域偏好,对直辖市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的项目热情较高,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项目则缺乏积极性,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出现了明显的非均衡态势。

3.2.2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以项目公司作为借款主体融资难

国内商业银行缺少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经营特点(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的认识和融资的成功经验,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过程中,偏好投资人作为借款人或投资人提供连带保证,扩大项目贷款的追索范围,而对于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持审慎态度,借此规避贷款风险。

3.2.3 项目融资的保证条款极为严格

银行要求借款人对项目融资提供充足的保证并接受银行的监管,包括提供全额连带保证或较高比例的不动产抵押保证;专款专用的账户资金监管;盈余现金流量优先还本付息等附加条件,使投资人在项目融资和项目运行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非必要成本,降低了资产的周转速度和效率。

3.3 地方政府旧有观念转变滞后

放开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主体限制,地方政府不易识别企业在建设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政府监管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因此地方政府宁可选择财政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也不愿意民间资本参与。

3.4 城市政府的信用评估缺失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职能不断得到加强。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授权人(甲方)变为城市政府时,城市政府的信用成为评估项目风险的重要变量。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期限较长,在此期限内城市政府能否信守合同成为投资人决策的关键依据。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的部门或机构从事城市政府的信用评估工作,而城市政府的信用等级缺失直接影响了投资人的信心,使投资人对项目风险进行过高估计。

3.5 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目前还没有一项专门针对国内项目融资的法律、法规出台,使国内项目融资运作无法可依。

4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对策建议

4.1 转变观念,树立效率意识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相关主体应充分认识项目融资模式对于我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融资是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模式。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供给长期相对不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金短缺。而单靠财政投入和传统的融资方式,是无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的。地方政府应该转变观念,树立效率意识,创造条件,鼓励更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4.2 城市政府应为项目融资模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方面完善城市政府的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应尽快建立起城市政府的信用评估体系,由专业部门或机构对城市政府的信用水平进行评级,促进城市政府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经营城市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城市政府应为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各方,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

4.3 加大银行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和对项目融资的推动力度

我国银行体系要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需要充分认识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资本约束、经营目标等问题。建立贷款长期经营目标和短期经营目标的平衡协调机制,不仅要获得短期利益,更要关注长远利益和潜在利益。更新现有信贷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适应项目融资需要的专业人员,在审贷环节严格把关。

4.4 消除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法律障碍

公共设施融资论文 篇3

关键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多元化融资,投资,治理机制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 涉及民生性、公益性、基础性、保障性等诸多方面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免征农业税之后,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应途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现行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应模式又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弊端, 在国家资金有限、地方财政紧缺、摊派集资废止的情况下, 本就基础薄弱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上遇到了更大的障碍就是资金不足。针对于此, 必须有效地完善并改进现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应模式, 创新投资机制, 积极探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机制和资金供应新途径, 以不断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

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模式的现状分析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电力、供排水、水利设施、学校、乡村道路、饮水工程、广播电视、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等, 具有服务的基础性和社会性、自然垄断性以及建设资本的密集性的特征。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模大, 配套性强, 涉及面广, 基础设施必须进行整体性大规模投资, 并且建设后还要有相应的附属配套设施方可投入使用, 如果投资过少或工程不配套, 即使项目建成后也无法达到预期效益, 只会形成浪费。在政府当前财力有限的约束下,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只能延期或减少, 一方面, 农民无法享受到公共消费品带来的公共福利, 游离在经济持续增长福利体系之外;另一方面, 基础设施 (如电力设施) 的缺乏, 增加了私人消费和投资的社会间接成本, 导致农村消费和投资停滞不前, 使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公共设施供给不足—投资与消费不足—经济社会不发达—税费少—公共设施供给不足—经济裹足不前”的恶性循环中, 对农村经济甚至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已基本上形成了来源渠道多元化的特征, 构成了国家扶持、金融部门支持、农民自筹的三级来源体系。但是现行资金供给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 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

1、政府投入资金不足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总量上国家扶持是最主要的来源渠道, 但政府投入资金量仍然有限。尤其相比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明显存在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偏低和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据国家计委测算, 到2020年完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花40000亿元, 平均每年2700亿元。而各年中央财政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不足1000亿元, 与年均2700亿元的需求相比, 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中央财政的投入又主要供应农村卫生、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中主要又是人头费和事业费, 政府用于供应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

从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来看, 过多地依赖中央财政力量进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不现实的。税改前, 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农业税, 税改后, 农村中的水利设施毁坏、输电线路老化、村级公路桥梁毁坏等问题则完全依靠乡镇来解决, 而乡镇得到的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弥补因税费改革造成的财政缺口, 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显得力不从心。

2、金融资金介入不够

贷款难、难贷款, 这是各地普遍反映长期未得到解决的最突出问题。金融机构很多, 但对农村基本上是只存不贷, 对农业、农民贷款的只有信用社, 而信用社贷款额度小、手续繁杂、利率高、期限短, 不适应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要求。除信用社以外的金融机构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几乎没有参与;由于国家扶持有限, 信用社支持重点也只是放在生产资金方面,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介入的资金非常有限。

3、农民和村集体投入资金有限

目前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 “空壳村”、“负债村”现象比较突出, 由于村经济发展缓慢, 集体没有积累, 拿不出钱用于基础建设和村庄整治。农民自身并不富裕, 自筹资金存在很大困难。

4、公共资金来源和去向较为分散,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资中, 由于条条块块部门多头管理, 造成管理层次和环节多, 存在多部门各自为战、通气不够、责任不清等现象, 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一些部门在安排支农投资时撒“胡椒面”, 人为造成项目数量多、资金使用分散, 再加上县乡财政资金困难, 配套资金不足, 使本来就有限的资金难以形成合力,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治理机制与多元化融资途径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总体类的概念, 其中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营规律具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必须根据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同类型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理机制和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根据项目区分理论, 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按其是否具备可经营性划分为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和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三种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 采用不同的治理机制和融资机制。

1、非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是指无收费机制, 市场机制失效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可以看作是“公共物品”, 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利设施、桥梁等。这类基础设施投资只为获取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它不仅使农业、农民受益, 而且使城镇居民同样受益;不仅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类基础设施不能保证供给者实现利益性的交换, 而且这类基础设施可供所有的人使用。由于这类基础设施本身不具备收费机制, 市场主体缺乏进入的动力, 因此, 这类基础设施投资只能由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财政来承担, 按政府投资运作模式进行, 当然其权益也归政府所有。

政府在对非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运作过程中, 要做好项目规划, 同时引入竞争机制, 按招投标制度进行操作, 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 促进投资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可以采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直接投资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直接投资等具体形式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资金供给。

2、准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无线广播电视、农产品质量管理设施、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大型农业机械等“准公共物品”, 这种基础设施虽然有收费机制和资金流入, 但因政策和收费价格没有到位等客观因素其收益还不足以平衡投入与产出, 价格与价值不符, 难以收回其项目的全部成本, 要通过政府适当补贴以维持运营;同时这类设施附带部分公益性, 是市场失效或低效的部分, 具有不够明显的经济效益, 市场运行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形成资金供给的诸多缺口。如果完全由市场化替代了政府应尽的公共职能, 完全摒弃了公平原则, 是对公共福利、社会和谐和人类共同愿望的完全背弃, 自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 这类基础设施选择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治理机制, 投资就需要由政府资助市场来提供。

可以选择政府间接投资和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准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渠道。政府通过预算安排及其他政策将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以订立合同的方式委托给私营企业进行间接投资, 建立一个“私人生产、政府补贴、公众消费”的公共品供给模式。具体是: (1) 政府将确定建设的公共项目向社会公布, 明确提出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进度、土地使用、补贴方式等条件, 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投资者。由私人投资者出资建设并经营项目, 政府赋予承包商项目资产的特许经营权, 同时也赋予承包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和运营的投资责任; (2) 国家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营者通过减免税收、无偿赠款、低息贷款、财政贴息、价格补贴, 以及土地、设备所有权的无偿转让等方式进行财政资助。

采用该治理机制和融资模式的优点:一是使政府无须利用当期财政资金进行大规模投资而在当期为农民提供了公共产品和服务, 缓解了政府在农村公共设施领域存在的想做而难做的难题。二是能及早获得项目建成后的外部性收益, 使农村经济较快地进入良性循环。公共产品是现代工业和现代消费的基础, 对受益的经济体和消费者能够产生较大的收益, 包括节约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社会间接成本, 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需求、增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等;这些收益又最终为政府创造更多的税费、更好的社会秩序和更好的公众形象, 从而使农村经济进入“公共设施条件改进—投资与消费增加—经济发展—税费增加—公共设施条件进一步改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而不是相反。三是利用市场机制, 通过招投标、私人投资和经营等方式, 能够避免公共企业和政府直接投资普遍存在的低效率问题。

3、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农村通讯设施、农产品仓储设施、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等“私人物品”, 这类基础设施可以向使用者收费, 通过价格形式予以补偿, 通过市场进行有效配置达到利润最大化。由于其外溢较小, 受益群体相对固定, 在产品消费和供应上都具有排他性, 尽管有时可能有某种垄断因素, 但基本上可以由市场来提供。其动机与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其投资形成是价值增值过程, 可以通过全社会投资加以实现。这类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可以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等, 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招投标获得建设项目;其融资、建设、管理及运营均由投资方自行决策, 所享受的权益也应归投资方所有;它体现的是“谁受益, 谁负担”和“多受益, 多负担”的原则。

政府应该在严格控制规划的前提下, 充分放权并制定相应优惠政策, 建立激励机制,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市场化融资, 引导和吸引更多的金融资金、企业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学习城市建设的理念, 建立相应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公司, 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置身于市场机制中, 进行企业化经营管理, 多渠道、多方式筹资。在价格制定上, 政府应兼顾投资方利益和公众的可承受能力, 采取“企业报价、政府核价、公众议价”的定价方法, 尽可能做到投资方、政府、公众都满意。

三、筹资途径多元化的制度保障

1、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增强农村金融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投入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是经营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要在进一步明确承贷主体, 建立起保证贷款偿还机制的基础上, 增强商业银行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投入。 (1) 明确承贷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当成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贷款的主要对象, 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支持, 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 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另外, 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以此作为银行承贷主体, 贷款用于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大型农业机械等方面的建设,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 建立保证贷款的偿还机制。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收费权质押、资产抵押、第三方保证等方式, 保证贷款企业信用, 设立质押专户, 对这些资金进行有效地控制, 降低还款风险。还可利用与地方有紧密联系的经济实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的公司, 如农业上市公司在自愿的情况下提供贷款担保。 (3) 设立还贷款准备金。中央、省财政在安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时, 可以按一定比例切块用于县、乡建立还贷准备金, 县、乡财政也必须从预算内安排一定资金, 用于建立还贷准备金, 以保证贷款的及时偿还。

2、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激励机制

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分权体系, 解决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和实施主体的问题, 并通过激励措施使各种主体完成自己的角色, 充分调动政府、乡村、农民以及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投资治理机制下政府是投资主体, 可能是单一的某一级政府, 也可能是多级政府的“组合体”, 可以是省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但基础设施的实施主体 (责任主体) 则必须是单一的某一级政府, 是项目建设、运营和服务的发起者和直接监管人, 实施主体以项目所在地的县政府或乡镇政府为宜;由基础设施的实施主体与私人投资者直接订立合同关系, 实施主体同时与实际投资主体之间具有确定的转移支付合约;划清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事权, 对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水平、组织能力、监管水平等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成诚.农村公益事业资金供给模式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财经研究, 2007, (10) .

[2]刘雄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破解新农村建设难题[J].中国科技投资, 2007, (01) .

[3]马永伟.新农村建设问题讨论观点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 .

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分析 篇4

BOT的含义

B O T是“建设—运营—移交”的英文缩写, 即“Build-Operate-Transfer”, 它是由时任土耳其总理的厄扎尔在1984年正式提出来的一种投融资方式。在我国, BOT又被称之为“特许经营权融资”, 意思是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协议, 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投资者, 由投资者在特许经营期内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 收回投资和获取合理的利润, 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的一种特殊的项目投融资运作模式。

采用B O T融资的意义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设施的投入基本以政府投资为主, 投资主体单一, 建设资金短缺, 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拓展融资渠道, 筹措大量的资金进行交通、电力、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成了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

BOT作为政府与投资者合作建设经营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方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引进到我国, 1985年9月, 广州利用社会资金集资动工建设的番禺洛溪大桥, 就已初步具备了BOT的雏形, 此后, 全国各地纷纷采用BOT的方式进行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实践证明, 采用BOT方式, 既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困境, 又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 这对转变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方式和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等都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1、通过BOT融资, 可以大规模地吸纳国内外社会资金, 缓解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采用BOT的融资方式, 有利于降低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成本, 同时将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由一次性投入转变成为分期支付, 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3、基础设施BOT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 调控我国的投资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使投资结构整体趋于合理;

4、采用BOT方式, 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效率, 并为今后政府接管基础设施的管理提供良好的范例;

5、采用BOT方式有利于降低政府财政风险和项目参与者各方的风险, 提高投资效益;

6、采用BOT模式, 可以使因财政原因而搁置的基础设施项目迅速得到建设和运营, 有效地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满足全社会对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的需求。

项目BOT的运作方法

项目BOT融资的运作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即:项目立项——确定项目法人——项目实施。

1、项目立项:BOT项目应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立项审批。通过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咨询单位, 编制《项目建议书》, 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并初步确定项目的建设方案、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 上报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立项, 作为项目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

2、确定项目法人:确定项目法人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协商方式, 另外一种是招标方式。协商方式具有融资速度快的特点, 但由于BOT特许经营条款中涉及到的内容繁多且敏感, 采用协商方式谈判的成功率较低, 即使谈判成功, 由于缺乏竞争机制, 项目的成本往往也比较高。因此, 确定项目法人更多的是采用招标的方式。采用招标方式的步骤如下:

(1) 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招标文件;

(2) 招投标:包括发表招标公告、进行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投标者准备标书、开标与评标等环节;

(3) 合同谈判:评标后, 通过对评标结果进行排序, 选择2~3家投标者进行合同谈判。首先与第一标进行谈判, 若成功, 则转向下一步, 否则, 再与下一标进行谈判;

(4) 签订合同:政府主管部门与投资商就双方在谈判过程中达成的项目范围、工作内容、收费形式及价格、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政府担保的内容和优惠的形式、特许经营权的授予、项目设施移交的期限、不可抗力及风险分担、解决争议的办法等内容, 签订特许经营合同, 形成法律性文件。

3、项目实施:包括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和移交等。合同签订后, 由投资商成立项目公司并向政府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即进入实施阶段, 开始进行工程设计、工程招标和施工建设。工程竣工后开始运营, 在特许期满将工程移交政府或指定机构。在实施期间, 政府与投资商必须确保项目从设计、建设到运营和维护都完全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

B O T项目的风险分析及其对策

BOT项目一般投资金额大、运作时间长, 且涉及到经济、法律、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风险相对较高, 主要风险基本包括公共政策变化、规划调整、经济、不可抗力及建设和技术等方面。

根据BOT模式的运作规则, 项目在建设 (B-build) 、运营 (O-operation) 、移交 (T-transfer) 过程中的风险如下:

1、建设期间 (B-build)

项目建设期间的风险主要包括:处理工艺和技术路线的选择、设备选型和系统优化、施工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产生的风险, 这些风险从本质上都是属于技术方面的。同时, 采用BOT方式建设的项目, 其投资额大, 投资商能否保证建设资金按进度及时、足额投入, 也关系到项目能否按计划顺利建成。

2、运营期间 (O-operation)

运营期间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为:

(1) 设计规模与实际规模差异所引起的风险。如果实际规模小于项目的设计规模, 必然导致项目无法满负荷运行, 政府将不得不根据特许权协议中最低回报的承诺支付费用, 造成财政不必要的支出, 而投资商虽然得到了最低的回报, 但可能造成投资回收期延长, 无法合理盈利甚至亏损。如果设计规模小于实现规模, 项目将无法满足需求, 实现不了政府预期中的社会效益。

(2) 经营成本与收入价格调整不能发生同步变化所引起的风险。随着物价的变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客观上, 项目的经营成本如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费用、燃料动力费用、水电费用、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等将逐年增加, 如项目的收入价格调整无法保证与经营成本同步增加, 也可能导致项目无法合理盈利甚至出现亏损。

(3) 由于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失误等因素导致项目在运营期间达不到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标准, 这对协议双方的影响均是致命的。一方面, 项目无法实现政府的预期目标, 另一方面, 投资者可能受到特许经营协议中规定的惩罚。

(4) 项目在长达20年甚至是30年的运营期中, 可能出现的政策、经济、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重大不利变化, 也将对项目造成风险。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可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 通过投保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至于政策和经济方面所产生的风险, 虽然项目难以把握, 但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精神, 国家鼓励社会资金采用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 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这为BOT项目运作直接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由于我国政策稳健且连续性好, 而经济也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 项目在这方面所面临的风险不大。

3、移交过程 (T-transfer)

目前, 我国国内还没有BOT项目进入移交阶段的案例, 但项目在前两个阶段所存在的风险, 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化解, 将日积月累, 最终使项目在移交过程中产生风险。

针对项目BOT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 应采取下列措施, 以规避或减少项目风险。

1、做好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

项目的前期工作涉及到对项目建设区域的社会、经济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建设用地与建设条件、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项目投资、资金筹措方案、经济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分析、论证或比选, 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失误, 终将影响项目的建设和顺利运营。因此, 在项目的前期工作阶段, 应委托有资质、有实力、有信誉且经验丰富的咨询机构, 对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和多方案比选, 确定最优的建设方案, 并按我国的基建程序, 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报政府主管部门立项审批, 为项目的成功建设和顺利运营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2、制订完善的特许经营协议

特许经营协议是BOT项目运作的核心, 它明确规定了在特许经营期内政府与项目公司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生效的《特许经营协议》, 应对特许经营的内容、范围及有效时限, 工程建设, 收费与价格调整, 特许经营期内的运营维护, 资产的管理制度,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监督和管理, 特许权届满项目移交内容、标准和程序, 违约责任、罚责与仲裁等方面的内容制订详细的规则。

特许经营协议合同条款一定要严密、全面并具有可操作性, 否则, 一旦出现遗漏或不具备可操作性, 其结果不是给项目的经济利益带来损失, 就是项目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或者给今后的运营管理和移交带来诸多不便。因此, 应通过聘请有经验的专业咨询公司作顾问, 在项目合同的严密性上狠下功夫, 化解项目可能由此而产生的风险。

3、加强BOT项目的管理与监督

BOT项目在特许经营期内, 项目公司拥有特许权项目设施的所有权, 以及为特许权项目进行投融资、工程设计、施工建设、设备采购、运营管理和按合同收费的权利, 并承担对特许项目的设施进行维修养护的义务。项目公司应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控制管理, 确保建设质量, 控制经营成本。而政府作为BOT项目的立项决策者和特许经营权的授权者, 负有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工作和特许经营的具体管理工作, 要注意明确和细化政府各部门对特许经营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审计的责任, 如发现项目公司有不符合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行为或其他违法违规的行为, 应及时予以纠正并依法进行处罚。通过加强对BOT项目的监督与管理, 将可能诱发风险的各种因素尽可能扼杀在萌芽状态, 防范与降低项目风险。

4、创造良好的项目运作环境, 降低项目风险

BOT项目的运作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包括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等。它既涉及到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谈判与合作, 又涉及到许多需要相互之间进行良好协调的关键机构, 如政府部门、项目部门、项目投资者等。既涉及到金融、税收、外汇等经济问题, 又涉及到法律、公众利益、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由于BOT项目涉及到公众利益并且需要以土地、交通、能源、通信、人力资源等为基础进行实施, 因此, BOT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所在地的政府能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即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是否有利。

政府应努力创造一个宽松、良好、有序的外部环境, 从BOT项目的产业导向、项目开发、立项审批、建设施工、建成管理等方面采取“一条龙”的全过程服务, 积极解决一些职能部门之间协调的问题, 做好BOT项目的延伸、配套等后期工作, 为项目运作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 不断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办事效率,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结束语

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综述 篇5

20世纪90年代以前, 很多西方经济学家主张应由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凯恩斯在《劳合·乔治能做到吗?》 (1929年) 和《通向繁荣之路》 (1933年) 以及罗森斯坦 (1966) 都强调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需要通过政府干预。

随着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 市场的作用也逐步开始被人们重视。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随着基础设施特性研究的成熟以及一些世界银行专家把市场、竞争、商业化原则、私人部门参与等因素引入基础设施及其投资的研究, 改变了基础设施投资只能由政府提供的传统认识, 拓宽了基础设施投资渠道。如世界银行 (1994) 认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应向以市场为基础的体制转变。

在早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政府为主体。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 随着国内学者对基础设施研究的不断深入, 也逐步开始将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转向市场。

例如王辰 (1998) 指出应在公共物品理论的基础上, 从赢利与非赢利的角度界定基础产业的投资主体。他认为竞争性、赢利性的基础产业由民间投资;非赢利性基础产业应主要依靠财政融资和政策性金融;丁芸在《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研究》 (2007) 一书中, 根据公共物品、基础设施可销售性评估、项目区分等理论, 提出了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等政策建议, 并对利用城市经营、资本市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项目融资等方式筹措城建资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2 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研究

传统的投融资方式包括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 伴随基础设施投资额的不断加大, 政府财政投资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银行贷款的资金也远不能满足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随之而来的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及各类新型金融工具使民间资本介入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逐步受到广泛关注。

伴随特许经营方式的项目融资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 其后就有学者不断对其进行研究。英国学者Nevitt (1989) 提出:“项目融资就是在向一个经济实体提供贷款时, 贷款方查看该经济实体的现金流和收益, 将其视为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 并将该经济实体的资产视为这笔贷款的担保物, 若对这两点感到满意, 则贷款方同意贷予”。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 (2000年) 认为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领域积极引入公私合作制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简称PPP) 将有利于政府提供现代优质的公共服务。

与传统筹资方式相比, 项目融资能更有效地解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问题。

张极井 (2003) 在《项目融资》一书中, 详细阐述了项目融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多种使用途径, 认为项目融资应是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主要模式;张启智、严存宝 (2008) 比较详细的阐述了BOT、TOT、PPP、PFI、ABS的基本内涵以及各自实施的运作原理, 提出了BOT、TOT、PPP、PFI、ABS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组合投融资方式, 是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最佳选择的理论观点。

3 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研究

3.1 理论研究

20世纪80年代, 在世界银行的推动下, 经济学家对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大部分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实质性作用。世界银行专家G·英格拉姆 (1994) 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活水平;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与经济产出同步增长, 基础设施存量每增长1%, GDP就会增长1%。

我国对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 1981年, 钱家骏、毛立本开创性地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引入了“基础结构”这个概念, 认为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难以量化以致人们对它不够重视, 应把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对象。1983年, 刘景林从经济联络和基础设施的职能方面推进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认识。

3.2 实证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对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也不断地对此展开了实证研究。目前, 国际上对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采用四种方法:生产函数法、行为方法 (成本函数和利润函数法) 、向量自回归法 (Vector Autoregssive, VAR) 、横截面数据回归法。

Duggal·Saltzman and Klein (1999) 将基础设施处理为技术增长限制的一部分进入模型, 使得基础设施与技术进步呈现互动的关系, 构造了一个“S”型的生产函数, 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Binswanger、Khandker和Rosen-zweig (1993) 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法的研究表明, 基础设施资本在短期没有生产效应, 只在长期才有;而Me Millin和Smyth (1994) 利用美国1952~1990年数据, 在其VAR模型中发现基础设施资本没有显著效应。

当前我国很多研究采用的都是生产函数法, 如姜轶高、朱喜 (2004) 用永续盘存法估计了我1985~2002年间的基础设施存量, 构建了Cobb-Douglas生产函数, 得出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基础设施投入增加l%, 总产出水平将增加0.13%, 由此证明基础设施存量的增长, 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徐淑红 (2010) 在应用永续盘存法估计1978~2007年间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基础上, 构建出三个双对数型C—D生产函数模型, 具体测算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绩效, 明确了农村道路、自来水和电力设施的投资贡献度。

综上所述, 目前对于基础设施投融资的投资主体、融资方式和投融资效率都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即表现为投资主体由单纯的政府投资转向民间资金的投入、融资方式的创新、融资体制的不断完善及投融资效率的提高。但是, 当前的研究尚不能完全解决基础设施投融资中遇到的问题, 在投融资主体和投融资方式方面, 往往由于体制的不完善和各类政策的力度不强, 导致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主体还未很好地实现转变, 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还没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潜。在基础设施投融资对经济影响分析方法上, 主要表现为运用的方法过于单一, 对于有些方法本身存在的弊端不能很好地消除。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摘要:基础设施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由于基础设施的投资额巨大, 因此针对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研究就非常有必要, 本文就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融资方式以及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综述, 为今后研究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基础设施投融资,投资主体,融资方式,投资效率

参考文献

[1]卢胜.改革投融资体制探索城市建设新路[J].现代经济探讨, 2005 (2) :65-67.

[2]王秀云.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城市经济.

[3]范九利, 白暴利, 潘泉.基础设施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 2004 (1) .

[4]岳伟, 李根生.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 .

[5]张极井.项目融资[M].中信出版社, 2003.

[6]张启智, 严宝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选择:基于BOT、TOT、PPP、PFT、ABS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11.

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研究综述 篇6

国外对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研究从政府投资、政府经营的模式开始, 主要起源于在政府干预理论。参照经济学的发展史, 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干预始于凯恩斯1933年发表的《通向繁荣之路》, 其中包括了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论述。他阐述了政府的投资主要应用于公共设施与公共工程, 如果政府将投资用于生产事业, 将同私人资本家直接发生竞争, 并加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初期, 必须集中精力, 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 建设资金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回收, 加之社会间接资本在时间上是不可分 (即不可逆) 的, 这便是这种政府直接投资、直接经营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产生的原因。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纵观国外关于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融资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应用范围较广、也比较有代表性的融资模式。这主要是西方政府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项目区分状况, 遵循市场经济理念, 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 使得政府在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的结合上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结合点和具体的操作方式。代表性的研究是Allen Consulting Group (2003) 在融资方式的分类、评判标准以及适用性上做了研究, 并通过研究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方式对就业和产出的经济效应, 发现产出高的融资方式对就业的促进率也高。

近年来, 随着西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发展与完善, 出现了以企业为依托的多种融资安排。原来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融资主体的融资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面临着将项目融资和企业融资结合起来的发展机遇。代表性理论有:

(1) 肯尼思·丹尼尔斯和亚拉曼 (2002) 指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市政债券是一种极吸引人的机制, 能够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作者论述了美国之外的全球市场上发行市政债券的特征, 并调查了发行者如何才能成功地在市场上发行市政债券。

(2) Junbo Wang, Chunchi Wu和Frank Zhang (2005) 考察了财政部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收益, 认为利用独特的交易数据, 可以评估市政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及收益。作者指出长期和短期到期市政债券的本质部分是归因于流动性贴水。

2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在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大部分市政基础设施都是全部由政府投资, 经营上由国有企业 (实际是公共部门) 垄断经营, 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来达到盈亏平衡, 政府也不提供或很少提供包括沿线土地开发权等矫正外部效应的政策支持。因此, 在我国建国初期, 各种融资模式的研究成果十分稀少。后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白志刚等 (1996) 指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吸引非政府资金投入, 主要是政府应调整、修改、补充现行政策, 使投资者有利可图, 并指出目前由地方政府承诺回报或变通补助的方式只是过渡做法, 长远的目标是改革收费机制, 使投资进入良性循环。但从文献看, 当时所称非政府资金主要还是指外资, 所探讨的是要不要在基础领域引进外资以及如何引进外资的问题。

因此, 对于这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运作, 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到其重要性, 毛腾飞 (2006) 指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与制度变迁呈现出新的规律与新的发展趋势, 需要我们全面系统地去分析, 并对现时出现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新的总结和探索。这既是应用创新、实践创新的需要, 也是学术创新、理论创新的要求。因此, 以城建投融资模式与投融资制度创新为中心议题来探讨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问题, 破解现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和制度障碍, 缓解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无疑是一项富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工作。如何拓宽城建融资渠道, 解决城建资金短缺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对于这方面,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

(1) 何建文 (2005) 指出,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是开放市场, 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原来由国有部门垄断的领域;

(2) 王秀云 (2007) 认为, 改革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的投融资体制借鉴国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经验, 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

3结语

国内对投融资工具或方式的理论研究更多地沿袭了国外研究框架, 而结合本国投资者与融资者行为模式, 将之本土化的研究较少;在应用方面, 又多局限于金融学领域, 而将这些理论成果用于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少。可以设想, 如果将关于融资工具的理论成果本土化并用之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将可能开发出更多的实用的融资工具, 并对现有的融资模式进行改造, 使之满足不同收益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从而为实践部门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方案, 促进社会资本更快更安全地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这将是一项激动人心的工作。

摘要: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对保证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障, 城市的经济、交通、建设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项目融资

参考文献

[1]丁伯康.城市建设投融资战略、模式及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8, (1) .

[2]付磊.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J].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6, (8) .

公共设施融资论文 篇7

一、转变观念、树立城市经营理念

首先,摒弃“所有的基础设施都由政府来投资建设”的传统理念,重新认识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按项目区分理论进行如下科学分类:非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可经营性项目。明确公共绿地、防洪排涝、城市一般道路、桥梁等非经营性项目投资由政府承担,按政府投资运作模式进行,资金来源应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排水设施、园林、环境卫生、城市公交等准经营性项目由政府适当补贴,吸纳各方投资;供水、燃气、集中供热、收费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可经营性项目则属全社会投资范畴,即政府、社会及个人均可以单独或联合投资经营,实行筹资渠道多元化。这样,在明确政府和民间投资边界的基础上,鼓励、方便外资或民间资本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

其次,要树立城市经营理念。以城市政府为主体,将城市公共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推向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获取城市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二、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

利用城市经营的理念,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缓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资金紧张问题,目前可以采用的融资渠道有: (1) 盘活城市土地,以土地收益融资; (2) 拍卖设施经营权,以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融资。拍卖、转让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公厕、路灯等有形事物的经营权,以及依附于之上的冠名权; (3) 组建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融资; (4) 推行项目融资,实行特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转让制; (5) 发行市政建设债券,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述所得收入或收益全部或部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改革价格机制

在改革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完成两个转变: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产品(服务)价格由原来政府垄断定价改为政府审定和监管,建立并实施由政府审定和监管的新型价格形成机制。二是确立“保本微利”的定价原则。无论采取何种经营模式(包括国有国营、国有私营还是公私合营模式等),城市基础设施的产品(服务)定价原则一律由原来的“保本减亏”转变为“保本微利”,即在确保城市基础设施运营企业成本的基础上,给运营企业一定的盈利空间。其中,成本是城市基础设施运营企业的真实成本,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产品(服务)得以持续提供的基础;微利是针对目前城市基础设施行业普遍亏损或回报率太低(由城市基础设施公用性和外部性特点决定的)问题提出的,应给予城市基础设施运营企业一个合理的利润水平,即高于目前该行业的利润水平,低于当前社会平均利润水平。这样,尽管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及回报率低的缺陷,但由于其还具有投资回报稳定的优势,所以,微利仍然能刺激和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

四、改革运营管理体制

为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消除多元化融资的体制性障碍,政府要转变管理职能,对目前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 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方式的改革,即城市基础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从直接经营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转变为行业指导和市场监管。城市基础设施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发展政策、规划和建设计划;制定城市基础设施行业的市场规则,创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健全城市基础设施产品(服务)质量评价考核标准和考核机制,对市场行为、产品(服务)质量、企业履行协议或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管。对市场行为不规范、产品(服务)质量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2) 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即“事改企”。供水、供气、供热、城市公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差额事业单位,要与行业主管部门脱钩,全部改为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全额事业单位要将设施日常维护作业人员分离出来,组建多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后,要进行人员身份置换,注销事业单位编制。

为促进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还须在职工的养老保险、资产处置方面提供一些配套措施: (1) 养老保险。改为企业的城市基础设施事业单位纳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到市社会保险机构。其中,改制前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仍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支付办法发放。 (2) 资产处置。城市基础设施企业改制时国有资产处置、变现的收益,应首先应用于偿还本单位的所欠债务,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予以解决。

五、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低加剧了其建设资金短缺的状况,为此,还必须注意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学规划,积极推行建设项目规划听证、公示制度以及招投标制度,避免重复建设、“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预算及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减少浪费。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总体水平, 分析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黄建中, 赖寿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策略研究.城市规划[J].2002年7月, 第26卷第7期

[2]、王建国.河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州学刊[J].2002年11月, 第6期 (总第132期)

[3]、和宏明.论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基建优化[J].2003年4月, 第2卷第1期

[4]、徐惠荣.经营城市的探索与实践.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 第3期

[5]、沈建.当前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途径探讨.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Economics University[J].2000年, 第17卷第1期

[6]、沈建.当前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途径探讨.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Economics University[J].2000年, 第17卷第1期

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 篇8

一、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概述

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包括公共汽车站、路牌、邮筒等,如果把整个城市几何形式化,公共设施就是几何图形中点的元素,公共设施的色彩就是城市整体色彩中的点缀色,所以在色彩的选择上可以采用一些纯度高的色彩,满足市民视觉色彩心理平衡的需求。每一类的公共设施都应有其独特的色彩规范,城市公共设施的秩序感很重要而色彩通常是最好的表现方式,这种公共设施所具有的独特色彩及设计风格是从微观体现城市公共设施的独有特色和与城市设计共鸣。

城市总色调体现了城市的整体色彩规划,整体色彩主要包括重要建筑物色彩、公共设施色彩和自然色彩等,其中公共设施是点睛之笔,人们对城市色彩的整体感受在于各种色彩经过调和所呈现出的整体色彩特征。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共设施色在彩设计上仍然不够规范,例如色彩污染问题在很多城市仍然存在,主要是由于设计者不重视整体协调性,色彩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公共设施色彩与城市的整体色彩不搭配。完美的公共设施在色彩设计上,应该满足合理性、美观性和协调性。

一是美观性:就是说设计美的,同时体现出该城市的气候和地理特色;二是协调性,整体协调是说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和色彩都要有人性化;部分协调性是要保证城市局部要保持的连续性,色彩和文化,时间和空间。三是合理性,即公共设施不仅要求色彩搭配合理,还要求建筑物本身设计符合各项要求。

二、城市公共设施在色彩设计上的分析

1)规划原则。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设计理念,从设计高度到设计色彩都要有区分,休息空间的设计和办公空间的设计是不同的,要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适当调节。

2)整体保持协调性的原则。城市公共设施和色彩都隶属城市的一部分,城市的整体色彩与公共设施色彩及造型是相互影响和互相融合的,城市的历史文化决定了城市的整体色彩基调,公共设施要在这个基调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建设。城市的公共设施主要有医药卫生系统、交通、照明、休息设施等几个大的系统,每个系统根据其功效和作用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色彩,体现出个性化和人性化。

3)区域文化协调性原则。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城市内公共设施的设计风格不同,色彩各异,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古城古镇,也有很多最近些年新兴的城市,公共色彩在设计风格上也体现了该城市的整体文化底蕴,城市文明程度和特色,实际上色彩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传递信息这个基本功能,同时起到发扬城市文化和文明的作用,因此在公共设施色彩设计中,色彩可传递这座城市信息,延续整座城市的整体特色。城市公共设施色彩在美观的同时,还传承着整座城市的思想和观念。

4)美学性原则。公共设施不仅有使用的功能性,同时设计上也尽量采取美学的原理来设计制造,不同的颜色设计,其作用也不同。如儿童座椅的设计,从颜色上都是红、黄、蓝、橙等鲜艳颜色,在细部设计上会针对儿童的特点适当降低座椅高度、减淡颜色,便于儿童识别;对于成人使用的时尚座椅,可以选择稳重的黑色,给人们带来高尚、可靠的感觉;而城市街边的LED路灯,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的颜色,例如在空间较大的公路边,应该选择白色,给人们带来辽阔、空旷的感受,而对于公园或者小区的路灯,应该选择绿色,会让居民眼前一亮,而木质建筑和设施旁应该使木漆色或者黑色的路灯,与木质建筑和设施的色彩相照应,凸显出和谐的情调。

三、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的策略

1、完善色彩标识系统

我国大部分的城市色彩标识系统都不够完善,有很大局限性。城市标识色是整个城市的宏观色彩,一座城市色彩标识系统不仅可以冲击人的视觉功能,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人们心理暗示,不同的公共设施带给人们不同的印象,看到这种风格就会想到这座城市。城市色彩就是城市的名片,体现城市特色。

2、明确公共设施标识色

城市标识色可以分为现代标识色和历史标识色,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色彩也有了历史文化色彩,因此要做好色彩规划工作,首先要根据不同城市来确定城市标识色,城市的标识色彩可以表达出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但是标识色不是城市的整体色彩,城市的的整体色彩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设计上要进行充分全面的思考。

3、色彩标识系统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城市色彩可以分为节点色彩、界面色彩、流动色彩、标识色彩和分区色彩,例如河流、廊道和道路系统属于界面色彩,节点色彩是在城市中公共设施实际上的一个个节点,城市标识色与节点色彩密切相关,但是色彩的连续性和辨识度才是最重要的。

四、结束语

城市的公共设施就是家中的家具,不仅具有装饰性和功能性,还体现着城市的细节。合理的公共设施设计可以提高这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是该设施的亮点,也是这座城市的亮点。综上所说,城市公共设施整体建设体现出城市的文明程度和该城市人民的衣食住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色彩和公共设施的色彩的设计与融合,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前提条件。

摘要: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其室外活动与城市的公共设施联系紧密,城市公共设施能够为人们提供娱乐活动,提升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品位,完善城市的各项服务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色彩的识别,就是城市色彩识别,是对城市色彩系统的综合感知,对于规划者来说,要将城市个性凸现出来,确保城市形象更加丰满完善,就应该构建橙色色彩识别系统。本文将就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设施,色彩设计

参考文献

[1]张雪青.城市色彩营造的多维视角[J].城市建筑.2015,(20):67.

[2]舒平.城市风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研究[J].城市建筑.2015,(24):85.

上一篇:超高液相色谱法下一篇:煤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