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设施

2024-08-17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精选12篇)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 篇1

一、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

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共有广播电视20户以下自然村“盲村”525个, 为实现到2015年底, 广播电视“盲村”全覆盖任务, 2011年, 黑龙江省已将中央财政“十二五”安排在本省相关国贫县的专项资金下达, 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已与厂家签订采购合同, 全面启动了20户以下自然村“盲村”工程建设并于2012年9月底前完成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安装任务。截止到2012年底, 黑龙江省广电总局已完成了327个“盲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 是2012年初确定的150个“盲村”建设任务的2.18倍, 占“十二五”期间总建设任务的63%。

(二)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情况

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电影事业, 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截至2011年, 黑龙江省已向64个县市、乡镇配送了36辆流动放映车, 531套农村16毫米放映设备, 投放16毫米电影拷贝1000余部, 组建农村电影数字院线9条, 新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380支, 实现了全省年均放映电影8万多场次, 累计观看近650万人次。

(三)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近年来, 黑龙江省不断加大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显著, 具体情况如表。

由上表可知, 黑龙江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总数由2009年的481个增长到2012年的924个, 增幅达到92.1%;随着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 总投资额从2009年开始逐年增长;建设规模也由2009年的10.6万平方米增长到2012年的32.4万平方米, 增幅更是达到了205.7%;综合文化站乡镇整体覆盖率由2009年的53.5%增长到2012年的99.8%, 基本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全覆盖,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情况

黑龙江省自2008年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1年底, 全省已建设农家书屋7525个, 占行政村总数83.1%, 惠及农村人口1800万。2012年, 包括自主建设其他书屋在内, 黑龙江省13个市地、65个县 (市) 、907个乡镇、37个林业局、113个农牧场, 共建设完成书屋10040家, 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 惠及全省人口近2000万人。不仅实现了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 而且实现了全省农场、林场、种畜场、牧场的农家书屋全覆盖, 更是提前三年超额完成了全省农村村级区划单位农家书屋建设任务。

二、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建设缺乏规划供给出现偏差

1.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扩建缺乏合理规划。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只求数量, 不求质量的现象。例如, 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 只求“农家书屋”在各个村庄的覆盖率, 而忽略了“农家书屋”的环境、配套设施、图书及报刊的种类、使用情况以及管理人员的配备等问题。

2.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群众的需求出现偏差。

例如, 农民在农闲时想在“农家书屋”借阅有关科学养殖及生产类的书籍, 而“农家书屋”所藏书籍却以娱乐类的书籍为主, 导致了供求出现了偏差。因此, 这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般往往也都是为了完成任务, 而非真正从农民需求的角度去建设。

(二) 城乡差距较大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1.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 推行国家二元户藉体制改革, 对城镇和乡村实行经济分治, 形成了“农村落后、城市发达;农业落后、工业发达”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现如今, 二元结构的城乡分割体制依然泾渭分明, 农村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仍然比较薄弱。黑龙江省、市、县政府机关所在地的公共文化设施硬件、软件比较完备, 而县级以下乡镇和行政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严重, 远远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 与其他社会事业相比, 黑龙江省文化事业的总投入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低。

如2011年, 全省文化事业费用总支出为12.94亿元, 而全省财政总支出为3398亿元, 文化事业费用仅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0.38%。与此同时, 黑龙江省财政对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要远高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因此, 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近年来, 黑龙江省财政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 但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投入规模依然不足。由于资金不足, 很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都没有达到应有的建设标准, 即便是达到了标准, 由于对后续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不够, 导致出现了“农家书屋”无购书经费, 乡镇文化站和农家文化大院没有活动经费, 许多文化机构运转艰难等问题。

(三) 设施缺乏有效管理综合利用率低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评估及监管体系不健全, 从上到下缺乏垂直管理和长效机制。一方面, 相关部门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服务不到位, 组织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较少, 不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致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 由于管理不力和使用不善,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 大多数基础设施通过创建验收之后便无人管理, 成为应付检查的摆设。部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放使用率低, 常年由“铁将军”把门;其他的一些文化设施如“文化室、图书室、广播室、篮球场”等也都形同虚设, 并没有被用来开展文化活动。

(四) 人才短缺文化队伍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 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2012) 》数据显示:2011年, 黑龙江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2658人, 在全国排第24位;专职人员1426人, 在全国排第26位, 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3.6%;具有高级职称的仅27人, 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02%, 在全国排第23位。与此同时, 70%以上的乡镇专兼职文化工作人员没有管理文化工作的经验, 更没有文化艺术专业特长, 基本不具备承担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在文化队伍建设方面, 由于存在编制不足、薪资待遇偏低、人员招聘及准入机制不够完善、人员培养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农村文化机构中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搭配不合理等问题, 致使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三、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一)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1. 政府要调整投资方向, 适度缩减对工业经济的财政投入, 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设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特别是对较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 政府要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 在投资方面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机制。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并给予企业或个人一定的优惠和政策支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共建的多元化投资模式。

(二) 加强设施管理提高设施利用率

1.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避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浪费。

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对已有的设施做好管理工作, 确保设施有专人负责看管;二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三要建立健全激励制度, 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 加强设施综合利用, 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一方面, 对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要尽可能加以综合利用, 如可以依托乡镇中小学、农村职业学校等, 实现资源共享, 既提高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率, 也可以从中有所收益;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也可以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另一方面, 在设施功能上要强调综合性, 争取做到“一场多用”、“一室多用”, 使活动场所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科技推广、科普培训等于一体。

(三) 增强农民文化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

大部分农民由于自身接受教育程度有限, 对图书室等纯公共文化设施难以利用, 同时又由于赌博、打麻将等不良习俗的影响, 使农民对于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小农思想和不良习俗阻碍着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 政府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 要积极开展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的集体活动, 如组织书法比赛、举办读书讲座等, 从而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 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提升农民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

(四) 重视人才培养及文化队伍建设

1. 在引进人才方面。

要建立健全工作岗位准入和在职考评机制, 在基层群艺馆、图书馆 (农村书屋) 、文化馆站 (活动中心) 、农村放映队等文化工作从业人员中, 实行严格的资格准入机制, 合理确定管理人员编制, 规范文化管理队伍。

2. 在培养人才方面。

要重视文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 提高整体素质。政府部门要为农村文化管理工作人员划拨培训经费, 加大文化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和深造机会, 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培养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文化管理人才。

3. 在留住人才方面。

政府主管部门要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 切实关心和帮助基层文化工作者,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遇到实际困难, 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从而稳定农村文化队伍。

摘要:近年来, 黑龙江省通过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工程项目建设, 使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深受农民欢迎。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建设缺乏规划、资金投入不足, 设施缺乏有效管理以及文化队伍建设滞后等。黑龙江省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加强设施管理提高设施利用率, 增强农民文化意识, 重视人才培养及文化队伍建设, 以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问题

参考文献

[1]赖淑琴.当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J].大众文艺, 2009 (4)

[2]纪珊珊.贵州省农村公共文化保障机制建设研究[J].新农村, 2010 (4) :29

[3]许淑萍, 巩村磊, 高洪贵.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 (3)

[4]国家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 篇2

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设施匮乏是我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必须以满足农民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立足点,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构建文化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 者:吴碧英 Wu Bi-ying 作者单位:福州市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14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200910(4)分类号:G122关键词:农村 文化设施 农民文化需求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 篇3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兴未艾

今天,我们所说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城市主要是指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设置;在乡村主要是指村镇文化馆、图书室和信息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点等。在中央政策引导下,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出台了相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2008年,《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陆续公布实施。根据2006年制定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文化部陆续开始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标准等6项标准的编制工作。此外,《文化馆建设标准》和《博物馆建设用地指标》已经完成初稿,《博物馆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也已经启动。另外,据新华网消息,文化部已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早日启动《剧场建设标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以期形成系统、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应该说,这些标准均较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则;也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有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

《光明日报》一组较新的数据显示:“经历改革开放30年不懈努力,今天,全国有公共图书馆2799个、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3217个、博物馆1722个、文化站37384个、社区和村文化室137665个,初步形成了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全国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关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有基础设施,而且要有科学、民主的管理、运作程序和人性化的服务。在这个方面,近年来一些省市进行了新的尝试。从2009年3月公布的《上海市公共图书馆行业服务标准》可以看出,文化部有关标准已经在系统内向下延伸。这一标准除了让建设用地面积、建筑及设施规范等进一步在上海落地,而且对借阅服务作出详尽的规定。例如该标准第13条规定:“市和区县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应在70小时以上,街道(乡镇)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应在56小时以上。各级少年儿童图书馆(区域)每周开放时间应在36小时以上,在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全天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7小时”。标准还规定“公共图书馆须确保不外泄读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开架图书错架率要低于2%。开架书库内要有专人巡视,帮助读者尽快寻找到需要的书籍”;“要严格遵守‘首问责任’,尽力为读者解决问题”等。类似的标准也已经在江西等省发布。

一些地方还在探索打通城乡的服务模式。如浙江省嘉兴市从2007年起,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实现乡镇分馆全覆盖,市馆与乡镇分馆实行联网管理,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图书预约、网上续借、馆藏书目查询等,并且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显然,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水平近年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面,各地也有一些新的探索。如台州市建立“三项文化制度”,即“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共建机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机制、公益性文化项目政府采购制度。这三项制度拓宽了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渠道,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政府可以长期稳定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进一步搞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一些地区还建立了年度性经验交流机制。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江苏省文化厅和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长三角公共文化论坛”到今年为止已举行了5届,分别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公共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均表明,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服务体系正在日臻完善。

激发社会参与热情 提高利用率

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我们认为可引入“善治”(governance)的观念,即一种政府的公共部门和民

间各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NGO)、公民个人乃至私人部门一起,共同协商管理公共事务,从而促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善治观念在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方面,常常表现为各种公共文化机构的决策必须通过相关的理事会进行,从而使得公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得到充分表达,政府的公共决策实现尽可能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我国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尚在进行之中,“善治”结构尚未形成,公共文化管理部门与公民社会的沟通渠道更是没有建立起来,整个体系的许多宏观机制问题还亟待创新。

实际上,公共服务并不要求完全由政府提供,公民社会甚至私人部门也可以参与其中。文化发展本来就是公民生活和发展的组成部分。健康的公共领域应该是政府、公民社会与私人部门的持续对话与互动。理想的公共文化服务,应当是既有公共部门的必要承担和主导,也有公民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有两方面积极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显然成本更低:一方面可以更少依赖公共财政;另一方面可以更多借用市场经济手段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但近两年来各级政府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时较多依赖投入,而不善于兼顾社会和市场,进行巧妙设计、科学决策。例如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就显得处理简单化,行政命令“一刀切”。实际上,人们到博物馆参观消费也是一种文化认同、一种货币投票,合理而具有灵活性的票价制度也许更有益。从国际经验看,周期性的免票制度也许是更成熟的做法。现在“一刀切”的政策反而使得最应有限免费开放的国家级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被排除在外,而一些地方级博物馆因强制免费开放而严重忽视藏品展示质量。

我们看到,只有不断扩大公共政策决策环节的公共参与才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事实上,如何形成“善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是一个更宏观、更亟待解决的制度建构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市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在内的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们这个采用了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实现持续发展的一种必要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普遍地推广社会公正理念,促进社会和谐,而且努力培育文化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理念,全社会已趋于形成共识,但仍有必要通过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深化。我们把这样的基本共识概括为下述几个基本环节:

第一,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制度建构。21世纪,民族国家之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是一场文化的竞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表现为这个民族在文化上的昌盛和繁荣。而今天,中国文化还远没有取得像其经济表现一样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的繁荣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展课题。文化发展最终靠的是制度。经过几年的试点,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得出一个结论,即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即“文化事业”)是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我们必须分别构筑好这两种有差别的制度基础,让两种制度互补互动,相得益彰,为文化人和所有中国人营造文化表达和伟大创造的适宜环境。

第二,公共文化服务是对文化市场的必要补充。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已经清楚地表明,市场是一个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的制度安排。但市场有自身的缺陷,即所谓“市场失灵”。文化市场的“失灵”只有用公共文化服务弥补:既开展一些生产,也调节某些分配。

第三,认真处理好与文化市场的关系是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中心任务。市场和公共服务之间的界限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良好的公共文化政策首先应该是让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共服务毕竟是以公共财政支撑的,而公共财政无论如何都不会是充分的。在保证社会公正的前提下,公共财政支出少就等于减税,这同样是惠及全民的好事。

第四,提高效率是当前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的具体目标。效率是个科学的预见和计算的问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如村镇文化中心建成后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需要有一套检测指标按期进行数据收集和评估,进而为下一步的建设提供设计参考。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质量、支持原创的公共资助(如各类奖项)产生的效果也应有相应的指标设定与监测。要按照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的规律办事,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公共文化消费需求。

如此理解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及模式,就会感到任重而道远。但也会使全体公民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信心倍增,使全体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而我们要构建惠及全民、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道路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 篇4

在浙江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 宗教文化的存在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从2002年起, 浙江省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建设、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保护, 全省范围逐步形成了县、乡、村3级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

伴随着乡村工业化、村落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不断出现自然村数量减少、村居民点迁并、传统村落大规模消失等现象。传统的村落文化及其载体也在快速受到损坏、缺失或衰败。因此, 处理好地域文化和村落个性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扬是新农村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问题。需要对广大农村积淀深厚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梳理、调查统计、总结归类。

在此背景下, 对浙江省台州市范围的农村宗教文化以及宗教建筑现状进行了几次走访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旨在深入了解浙江省台州市的村落居民的宗教文化氛围以及宗教建筑使用情况, 探讨在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村落宗教文化和宗教建筑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为政府解决村落宗教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一、研究概况

1. 研究方法及框架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统计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法。通过文献查阅, 了解国内外关于村落宗教文化及其建筑保护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 以及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基本政策, 并基于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等设计出针对台州市各地区的村落宗教建筑及其文化调查问卷。采取在回收问卷的基础上, 通过EXCEL和SPSS13.0等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筛选出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实地调查。探索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 保留发展村落的人文生态模式。在此基础上, 总结出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建筑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对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村落的宗教建筑, 促进宗教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2. 问卷基本情况

(1) 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宗教建筑所在的区域、村落, 宗教现状, 建筑现状及使用情况, 村民的参与性及政府重视程度等部分。

(2) 问卷取样及样本说明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标准化、匿名性、间接性的特点, 调查样本选择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椒江等八个区的人民。通过网络填写, 回收集成, 总计回收1 800份, 问卷回收率100%, 其中有效问卷1 792份, 问卷有效率为99.5%。

二、台州市新农村宗教及其建筑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来自浙江省台州市八个地区。经统计, 其中黄岩地区的有效问卷最多, 共419份占总问卷数量的23.38%, 天台地区为237份, 占13.23%, 椒江地区为214份, 11.94占%, 温岭地区为205份, 占11.44%, 路桥地区为166份, 占9.26%, 三门地区为163份, 占9.1%, 玉环地区为155份, 占8.65%, 仙居地区为132份, 占7.37%, 而临海地区最少, 为101份, 占总数量的5.64%。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 男女比例为1.09。其中55.8%的问卷由18~30岁年龄层段的台州人填写, 39.29%的问卷由年龄层段为31~45岁的台州人填写, 46~60岁的市民仅占3.63%, 而18岁以下、60岁以上的台州人虽然加起来不超过1.5%, 但是也有23份成为有效问卷。在这1 792份问卷中, 受教育水平达到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有1 326份, 占总量的74%, 21.21%的问卷由达到高中或中专的市民填写, 4.24%由达到初中水平的市民填写, 受教育水平为小学或小学以下的问卷数量不多, 仅有10份。

1. 宗教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56.58%的问卷填写者无信仰, 而作为我国第一大宗教的佛教, 在问卷中也体现出来, 虽然占26.51%但却是遥遥高过其他选项, 位居第一。从各村落存在宗教种类建筑比例也可看出, 佛教建筑占据64.79%, 其他教种的建筑未有超过35%的。组成佛教建筑特有的寺、庙、庵、塔等宗教建筑, 也远远高于其他宗教建筑, 其中寺、庙的比例分别为73.1%、52.57%, 占据排名的第一、第二。

由此可见, 佛教文化深入我国历史, 其存在也与人民的生活态度相联系, 在新农村发展中, 具有不可忽视的存在意义。

排名第二的是基督教, 基督教虽然传入我国的时间远远晚于佛教, 但根据各项数据的综合情况来看, 其成长趋势不可小视, 虽然仅有6.58%的人信奉, 但是宗教种类却占32.81%, 是除了佛教之外, 远远高于其他教种的宗教种类建筑。

另有5.8%的人的信仰为其祖先神主。信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人均未超过1.8%。在问卷的其他选项中, 我们发现有5个人明确表示信仰为中国共产党, 有3位表示信奉道教。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在宗教中佛教和基督教是在整个宗教比重里占有绝对的优势。

2. 宗教建筑现状

问卷调查了村落现有的宗教建筑类型。包括寺、庙、祠 (含祠堂、宗祠) 观、庵、教堂、塔等10项相关宗教建筑类型的占有率。其中占有率最高的为庙, 占73.1%, 即73.1%的样本村落都建有庙。各地区间差距较小, 比例最高的区为黄岩地区, 为75.66%, 最低为玉环地区, 为64.39%。其次为寺和祠 (含祠堂、宗祠) 及教堂, 全台州市比重分别为52.57%和46.71%及35.32%。庵的全市平均占有率为15.79%, 最高为三门地区占19.63%, 最低为临海地区, 占10.89%。塔的全市占有率为12.22%, 最高为临海地区占16.83%, 最低为玉环地区, 仅为7.1%。观、宫、墓窟及其他全市占有率分别为8.65%、3.46%、3.24%及0.45%。

在宗教建筑现存数量状况中, 根据调查得出数据显示, 除去8.93%的样本填写人不清楚, 42.41%的样本村落中现存0~3处宗教建筑, 34.6%的样本村落中现存4~7处宗教建筑, 而村落中现存8~10处宗教建筑的占全市12%, 现存10处以上占2.06%。其中现存0~3处宗教建筑占率最大的地区为天台地区, 为46.84%, 占率最小地区为黄岩地区, 为37.71%。现存4~7处宗教建筑占率最大的地区为黄岩地区, 为8.6%。占率最小地区为临海地区, 为1.8%。现存8~10处宗教建筑占率最大和最小的地区也分别为黄岩地区跟临海地区。

在调查台州市各村落宗教建筑的大小时, 以容纳人口数量为参考标准, 在全市比率中, 最高为容纳50~100人, 所占比率为43.47%, 其次为100~500人, 所占比率为32.03%, 容纳0~50人的样本全市比率为16.74%。500~1 000人为5.25%, 1 000人以上2.51%。

在宗教建筑使用频率方面, 33.3%的人认为经常使用, 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偶尔使用的有45.3%, 很少使用的有9.8%, 认为不使用的只有1.8% (见图1) 。

在宗教建筑使用功能方面, 占据最大比重的是宗教使用方面, 其次是文教方面 (主要为文化活动中心) , 再是行政办公和商业, 所占比重差不多 (见图2) 。

3. 村民对其当地宗教及宗教建筑的看法

此部分调查了各村村民对宗教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其中维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8%和47.7%, 所占比重基本一样, 另也有5.8%的人认为与现代科学违背, 毫无联系 (见图3) 。另外还调查了各村村民对其当地的宗教建筑是否得到一定的保护做出了选择, 其中有64.7%的人认为是得到了保护, 只有15.6%的人认为没有得到保护。最后还调查了各村村民认为宗教建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 认为有存在的必要性的占率最高, 有72.3%, 只有8.5%的人认为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总的说明宗教在各村中还是有一定存在的价值的 (见图4) 。

4. 政府对其当地宗教的重视程度

首先对于宗教建筑的使用功能中可以看到, 作为行政办公用的占有14.8%较宗教使用只有作为宗教使用的1/4。但是在调查正在建设的宗教建筑中, 建设资金由来中由政府出资的占率也达到了15%, 说明政府对宗教这一方面也存在一定促进发展的作用, 虽然不是主要的, 但是也能体现宗教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台州市新农村宗教建筑特点总结

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宗教建筑相比, 台州市的宗教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就拿佛教建筑来说, 其建筑布局都是因地制宜, 崇尚自然的规划特点, 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不管是原有的佛教建筑, 还是新建的, 它的中轴线并不一定在正南方向, 而是以“水口”、“案山”等风水的朝向为正门的朝向。不少佛教中的寺庙建筑依山而筑, 点缀在层峦叠嶂之间, 掩映于崇山峻岭之中。而从宗教建筑本身而言, 庙之内殿宇楼台、亭池水榭、曲径通幽, 庙之外古木参天、花草相映、树影婆娑, 都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佛教古建筑的豪华气派, 重檐歇山顶浑厚华滋, 其明间藻井上飞腾的九龙, 大雄宝殿顶上一色的黄玻璃瓦顶, 精工华丽, 美轮美奂。

对于外来的宗教建筑来说, 虽然没有佛教建筑那种古老的感觉, 但却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宗教建筑特点。比如基督教堂, 作为宗教建筑中比较重要的建筑之一, 其建筑风格主要是以哥特式建筑特点为主, 尖塔高耸, 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 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承顶部的力量, 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 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 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这是最典型最原始的教堂特点。那么对于新建的基督教堂来说, 缺少了原有的建造技术, 但使建筑变得更加实用。

总的来说浙江省台州市的宗教建筑更多的是讲究地域性, 与强调与当地的环境、文化的结合。使宗教建筑成为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标志。

四、有关发展新农村宗教的建议

综上所述, 在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 宗教文化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价值, 宗教建筑作为宗教的载体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应该了解当地村民的宗教文化活动诉求, 对宗教、宗教文化及宗教建筑更加重视。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对未来新农村建设中宗教建筑的发展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与想法。

从使用者的层面看, 应该提高对宗教、宗教文化、宗教建筑的认识。不应盲目地崇拜、信仰宗教, 应该理性地看待。增强地方宗教文化意识, 使正常、有序的参与宗教文化活动, 自觉遵守宗教文化活动条例, 不破坏、不损害、不利用宗教、宗教文化及宗教建筑。

从规划、管理者的层面看, 应该加大投入, 正确引导。对地方现有的宗教建筑如寺庙、教堂、祠堂、道观等应进行历史级别认定, 在需要的情况下加以修复和改建, 并施以科学有序的管理。对于新规划的宗教建筑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 正确地做好建筑整体规划, 传承原有的宗教建筑特色, 合理选择当地有特色的建筑材料。在传承之外, 也应该有所创新, 在保持宗教特质的前提下, 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等, 赋予宗教建筑时代气息。

摘要:以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宗教建筑现状问卷调查为基础, 分析了台州市村落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宗教建筑现状、宗教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总结出台州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宗教及其建筑发展特点, 并对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宗教建筑, 促进宗教建筑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宗教建筑,台州市,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史炳军.江苏?浙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5) .

[2]杜丽华.韩国新村运动中的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0) .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报告 篇5

一份媒体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卫生、医疗、垃圾处理、饮水、信息基础设施等许多方面,农村公共服务仍不尽如人意。

9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调查项目组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报告》(下称《报告》)。据调查,近六成农民家庭仍在使用旱厕;由于乡镇医院功能弱,近七成的农民在就诊大中病时,会首选到县级或更大规模医院的就医;超六成农民认为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74%的受访者表示所处村中没有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站点,养殖业废水大量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约三分之二的村民表示,村中没有电商服务站。

调查样本涉及全国十二个省份,不过,样本数较小;共收回有效问卷415份,其中农民359份,基层干部56份,平均年龄49.8岁。

基层医疗薄弱

《报告》显示,在遇到小病时,50%的农民会选择去村卫生室,去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的分别占21%和13%,另有16%的农民会选择自己买药、不看医生。

在遇到村卫生室无法医治的病症时,68.4%的受访者会选择到县医院就诊,另有17.8%会选择到省、市医院,只有12.1%的农民会选择去乡镇卫生院。

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报告认为,后者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面临浪费,没能实现“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对此,有乡村医生在报告中建议,县乡村三集医疗机构实行统筹管理,建立医生轮岗制度,解决乡镇卫生院无人问诊、无人看病的问题。

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据《调查》,61%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只有65%的受访者表示,会将垃圾扔进垃圾桶或垃圾站,而17%的农民表示会随意丢弃垃圾,15%的受访者表示会自家焚烧。

74%的受访者表示,所处村中没有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站点;55%的受访者表示,会将养殖废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80%的`受访者认为我,有必要和邻村合作建设环卫设施。

同时,近六成农民家庭仍在使用旱厕,卫生厕所普及率远低于国家公布的75%标准。42%的受访者表示想改造但难度太大,23%表示“不知道怎么改”。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年生产垃圾约1.1亿吨,至少有0.7吨未作任何处理。同时,全国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亿吨,但目前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依然任重道远。

报告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面临人、资金和技术“三道坎”。

物流是电商最大瓶颈

《报告》显示,在已通宽带的村庄中,仍有约50%的农民不上网。“不懂”上网是主因,占67%;另有16%的人表示上网费用太高,10%表示网络不稳定。

手机是农民上网的主要工具,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用手机上网。农业部提出,要用三年时间教会农民用手机上网。调查中,有75%的村干部表示,村里或乡镇已对农民开始相关培训。

72%的村干部表示,村里已有村民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买卖农产品,但物流是最大瓶颈。约三分之二的村民表示,村中没有电商服务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需解决。

同时,农产品网上销售的通道也受到制约。只有17%的村中拥有快递点,近八成村民邮寄信件或者包裹仍需跑到乡镇级的快递点(26%)或邮局(53%),这也导致生鲜农产品不能走得更远。

公共文化设施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篇6

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可行性。河南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文化传统和区位优势使得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读书、藏书之传统弦歌不辍、世代相传,加上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倾斜、支持,所以河南不仅有数量众多的公共图书馆,而且公共图书馆的馆藏相对丰富,以笔者供职的河南省图书馆为例,它是我国建馆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截止2009年底,河南省图书馆累计藏书总量达到300多万册(件),其中古籍50万多册,普通图书220万多册,报刊26万多册,木刻板30000多片,缩微视听资料2万多件(套),数字图书50万种,中外文及古籍书目数据58万余条。随着远程访问系统的开通,全省各市、县(市、区)图书馆均可共享省馆数字化资源。拥有数字化资源15TB,以IPTV传输、接收模式为主,服务范围覆盖全省4.8万个行政村,形成了基层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再加上省内其他公共图书馆,以及高校、企业图书馆,可以说河南省公共图书馆事业拥有着藏量丰富、特色鲜明、底蕴饱满的文化、信息资源,拥有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高素质服务的能力。

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必要性。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项工作来共同支撑,需要统筹各方力量来共同推进,这当然也包括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全力参与。构建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离不开人才支撑、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而公共图书馆的天然职能恰恰与这些需求不谋而合——公共图书馆是地方的信息中心,随时准备为它的用户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概括说,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主要包括教育使命、信息保障使命、文化传播使命、促进社会和谐使命、培养阅读习惯、扫盲及培训信息素养,可以在构建中原经济区的伟大事业中“为个人及社会团体的终生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改善全民精神风貌的重要保证,也是开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平台。同时,自觉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局,也是河南省公共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那么,河南省的公共图书馆该沿着哪些基本途径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事业呢?

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国内一些公共图书馆过去曾存在“重藏轻用”“服务意识淡漠”“服务大局意识不强、不主动”等不良倾向,直接导致图书馆事业的社会功能、服务功能大打折扣。中原经济区战略的确立与实施,为河南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新的形势,不仅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创新理念,全面整合现有馆藏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开掘馆藏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还要放大这些资源的附加值,将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转化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支持全民学习的学习资源,转化为服务和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文化优势、信息优势、智力优势。通过对国内外著名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探讨,笔者认为河南的公共图书馆可从以下途径进行创新和探索,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之间人才链、学科链、信息链、产业链等的有效对接,提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能力:

1 把公共图书馆打造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创新平台。公共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也是现代公民提高道德素养、科学文化水平最便捷的平台之一,广大人群均能够便捷地借助浩瀚典籍的熏陶、人类优秀科学文化成果的熏陶,迅速、高效地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成长为高素质的建设性公民。而且,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原则是对所有人平等服务、无偿服务,其以知识援助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更易普照更多的阶层和更广泛的人群,可以使儿童从小养成和增强阅读习惯,向各种层次的个人教育、自学教育及正规教育提供帮助,为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机会,激发儿童和青年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对文化传统的了解,提供对艺术、科学成就与发明的理解水平⑤,只要公共图书馆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文化自觉,并积极落实于行动,我们就一定能够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2 利用公共图书馆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用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学习型社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中原崛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互为促进。公共图书馆不仅可以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同时还可以免费或者廉价为社会各界读者提供学习必需的资源、场地、设备乃至师资等条件,传授给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技巧,教会他们查找信息文献以及利用信息文献进行学术研究、创造创新的方式和方法。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一项新的使命就摆在了河南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层、从业者面前:我们应如何利用既有资源与优势,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满足公众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呢?圆满、妥善应答了这一问题,实质上就是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就是立足本职岗位为建设中原经济区作出了应有贡献。

3 为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科技、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大力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虽然是对旧有模式的替代、覆盖,但从本质上说,创新却往往要立足于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的基础之上,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对于物质世界矛盾的再创造,是建立在否定之否定哲学观之上的创造性活动,离不开对前人已有成果、人类既有文明的吸收、借鉴与扬弃,而公共图书馆恰恰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收藏图书文献供人自由阅览、参考的机构,可以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为科技、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大力创新提供知识信息、知识资源支持。

4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信息支持。公共图书馆负有“确保公民获取各种社区信息,向地方企业、社团和事业团体提供足够的信息,促进信息和计算机扫盲技术的发展”等历史使命,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可以借助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将经过整理的信息在任何时候提供给任何地方的任何读者,建立一个全球网上数字图书馆为全世界的读者服务已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由于弱势群体的经济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不足,无法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带来的好处。虽然因特网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改变了信息生产、传播、获取和利用的方式,但是不能真正消除社会成员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不平等,反而扩大了“数字鸿沟”,再加上公共图书馆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滞后,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为了给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信息支持,身处信息时代、知识革命浪潮下的图书馆人不仅要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最新科技手段实现服务技术的升级,更要更新理念,自觉而迅速地实现从“文献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型,科学配置、积极开发、合理利用、高效调度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加工、整理、分析、综合,把散乱、单一、孤立的信息素材整合为条理分明、秩序井然、有机统一、承接有序、时效性强的信息流,以便于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度利用与高效传播。同时,公共图书馆也有责任使信息获取公平化,呼吁“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理性回归——使尽可能多的人群从中受益,也就是使尽可能多的人有能力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5 为“经济大戏”搭建“文化戏台”。实践证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从中一展身手。中原地区的姓氏文化、汉字文化、思想文化、中医文化、书画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享誉大中华地区,有些在国际上也声名远播。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以各自的形态分别存在于各个领域,但都能从图书馆的典藏、数据库中找出与之对应的文本,如果我们能在现有馆藏和分类编目的基础上,系统建设出姓氏文化、汉字文化、思想文化、中医文化、书画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个性化的专题资料库,并且努力使之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不可替代的独家性,肯定能够吸引天下华人、海内外众多客商的目光,进而用文化层面的认同与关注带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共羸,最终同样也可以实现为中原经济区汇集人气与资源的目的,实现文化力向竞争力、生产力的转化。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 篇7

N以科好, 据说你很喜欢打篮球?

X是的, 其实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 我一直对篮球情有独钟。小学的时候因为在农村就读, 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非常落后, 记得那时村里只有一个泥巴篮球场, 两个木板篮筐, 全校的师生和村里喜欢篮球运动的青年只能轮流在那里运动。后来到了城里念书, 篮球场的数量逐渐多了起来, 而且还是水泥场地和玻璃钢篮球架, 觉得篮球运动的设施比农村有了明显的改善。

N是的, 我也是一个喜好运动的人, 从小就喜欢踢球, 现在工作之余经常跟朋友组队去踢踢球。南宁有几个足球场馆不错, 但场费越来越贵了。我比较怀念大学以前的踢球生活, 记得我在大化县高级中学读书的时候, 当时大化县城还有一个公共足球场, 旁边有环场跑道和看台, 免费开放, 一块大场地常常被人们分成几块小场地, 每天都有很多人去踢球, 每年都搞联赛。但我跟你遇到的情况可能有点不同, 前几年路过县城, 想故地重游, 到那个足球场去看看, 而令我惊讶的是, 那么大一块足球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 是一个所谓的广场, 广场周边是高楼、商铺、KTV娱乐城。说实话, 当时心很凉。

X我觉得我们的经历跟一个地方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有关, “两化”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因为土地资源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提供了生存根基和发展要素。由此可知, 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 土地开发利用就需要进行价值评估了, 这样显然就不会空出几块大空地来留给人们免费去踢足球和玩耍, 因为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看, 似乎在有限的空地上建起专业足球场、商品房、工业园区或者休闲广场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要比一块没被商业化的土地更高。生活在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城镇, 当土地资源的使用受到限制后, 我们的生活需求空间也就自然跟着被“定格”了。

N我不知道, 这应该令我们感到高兴还是更值得我们去担忧。

你说的没错, 土地资源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了生存的根基和发展的要素。

据调查表明, 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50%, 首次超过农业人口。中国正以每天消失100个村子的速度和代价, 快步进入城镇化。而城镇化的深入将是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 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经济发展”的这盘棋上, 一切都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服务、让路。但作为发展的平衡, 在经济发展加足马力、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 我想, 应该需要为群众建设一个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为他们的文化生活提供保障, 以满足他们越来越高的文化生活需求。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人们往往容易忽略掉这一点。很搞笑的一个例子, 有一次, 一个老家那边的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想看电影, 让我帮她定几张南宁市任何一个影院的几张电影票, 我问她县里面影院没有票了?她说, 不是没有票了, 是电影院早没了, 原来的电影院现在变成了百货超市。

X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发展是大势所趋, 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手段。而经济发展也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平衡的、科学的发展, 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回归到我们的实际生活, 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精神生活需求往往也就更加强烈, 两者呈正比例关系。你提到的电影院其实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相连, 电影院变成了百货超市, 这样的结果跟政府的服务职能, 特别是文化服务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区内, 我走过柳州、桂林、来宾、南宁、钦州等地方, 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特别是在城镇化发展相对集中的城乡一级, 都普遍存在电影院消失、文化馆关门、博物馆空壳、图书馆冷清、文化设施紧缺等尴尬的处境, 这跟群众的自我精神生活诉求有关,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缺失, 因为目前我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主要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中心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等, 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内容有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看戏、公共文化鉴赏、文化素质培训、群众性文体活动等, 这些跟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

N城镇化建设其实遇到的问题很多, 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 文化更是如此。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而包容、有内涵有底蕴的城市, 除了经济上的发展, 还需要一种文化的长期沉淀、积累。但现在遇到的问题是, 这些公共文化设施一点点地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 这到底是谁之过?

X公共文化投入的不足自然有其本因, 孰是孰非, 暂且不下定论。但有个不争的事实或者共识,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中物质文化范畴的组成部分, 而城市文化又是城市之间竞争的重要元素之一, 综观区内外的城市可以看出, 一个文化软实力较强的城市其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也会随之增长,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得到进一步的满足。

这里谈到了城市文化, 不得不提起有个名叫Lewis Mumford的美国教授, 他写过一本名为The Culture of Cities的著作, 评论界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 是城市发展理论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这是一本关于城市和城市社会学的理论著作, 跟我们提到的公共文化有直接关系。但作者是从一名专业规划师的角度来探讨城市发展问题, 站在城市人文的立场上关注城市的社会问题, 指出城市的基本问题是城市发展是否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 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否促进人 (包含本土和外来居民) 的步行交通和直接交流等实际生活需求。

事实上, 我们大都去过不少城市, 我主要涉足的区外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深圳、哈尔滨、长春、西安、香港、澳门, 区内的城市大多数都到过, 结合我以前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现在党委政策研究部门的工作经历来看, 每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人口结构和现代化程度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个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在起步阶段就应该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和发展脉络做好长远规划, 明确好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围绕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城市文化的三个主要方面着手, 并根据城市格局和人口结构来实施建设, 最终保证城市公共文化找到得以附身的载体和受益的主体。

N是的, 我觉得, 每一座城镇都有每一座城镇的“性格”, 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时, 应该考虑到这些方面。暂且不去说公共文化设施的缺乏, 即使建设有公共文化设施, 装修再豪华、设备再先进, 有的甚至成为城镇所谓的“标志性”建筑, 但没有出于合理的建设需求而建, 没有考虑到大众需求而建, 人气低下, 利用率低下, 那么, 拥有再多的这些所谓的文化设施都只是个无用的摆设, 唯独剩下它们空而大的躯壳远在人们的视野之外。比如, 政府出于土地便于规划、设施容易建设的考虑, 把一些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选建在远离人群的新城区和开发不久的地段, 交通不便, 使得人们享受不到日常的文化服务, 这有悖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属性, 这无形中会让人们对这些东西抱有一种“无用”的心理, 而对它们产生一种拒绝和排斥。这样, 既对不起花费巨资建立起来的文化设施, 更对不起缺少文化服务的城乡百姓。

X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还得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内涵谈起, 它的主导者无疑是政府, 直接目的是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体系结构是由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以及运行管理系统和制度组成, 它的功能作用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也是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 又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事实上, 由于主导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或者是受到地方客观要素、城市发展格局、城市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部分城市和城乡都出现了不少“被遗忘的公共厕所”“被冷落的休闲公园”“被漠视的运动场所”“被尘封的展馆剧院”等现象, 表面上看这些公共文化设施似乎真的“无用”, 它们只是完成了一个地方公共文化产品建设的任务指标角色, 而没有实现其应有的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功能作用。

说简单点, 如果公共厕所被收费、被关门, 休闲公园超出了人们的生活半径, 公共运动设施建在人流稀少的区域, 各类展馆和影剧院保持高高在上的“富人姿态”, 这些都违背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特征, 即便群众有精神文化需求, 也只可远观而不可共享, 甚至产生一种“他者之物非己所用”的心理误区。这一结果跟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规划、实施、管理等有关, 至于做得是否到位, 我觉得考核标准应该是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公共文化产品 (包含设施和服务) 的使用效率。

N一些地方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却遇到了问题。

我们不能把建设只当成表面工程。在城市发展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门, 误认为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建设施, 在他们这些人心目中, 只要设施建设起来了, 相关活动自然便都有了, 工作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 就一切都OK了, 就算他们完成所谓的“政绩”目标了。至于建成后的文化设施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和社会效应, 他们往往不会再去持续关注和跟踪追问, 作为管理单位自然也无需再向社会作出使用说明和业绩交代。这些设施往往施建而少用, 阵地活动时有时无, 除开头一阵或重大节假日外, 整个场地设施一年到头用不上几次;有的建而他用, 一些管理单位和个人俨然以公共设施所有者自居, 他们出于利益的驱使, 以各种理由和借口, 任意把公共文化设施出借或出租给他人从事经营牟利活动;还有的建而不用, 只把公共文化设施当摆设, 名义上是文化设施, 而实际上并没有行文化之实, 徒有其名, 形同虚设。所以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管理和维护迫在眉睫。

X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设计与制定等, 这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在实施过程中都具有阶段性特征, 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了既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标任务, 也就实现了绩效考评的目标要求,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如何去守护、如何去发展才是关键。公共文化设施的后期管理应该是长期性的、常态化的、公开化的, 因为公共文化设施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这种管理应该也应该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初衷, 即基于实现公民的基本公共文化权利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一定社会约束力和感召力的规章制度体系, 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做好职能分工, 充分整合各自的权力资源, 不搞“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断层服务行为, 更不搞公共文化场所的“圈地运动”, 这些都有悖于我们的社会公德和服务宗旨。一方面要维护公共文化设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和文化价值, 让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中得以满足。

这样说吧, 公共文化产品的产生好比一个孩子的出生, 孩子出生后, 我们还得继续为他提供衣食住行, 提供社会保障, 提供教育机会, 提供成长环境, 提供服务平台, 只有将每个环节都串联在一起, 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和效益的最大化。说简单些, 如果把孩子生出来, 然后却弃之荒野了, 后果可想而知。

N你“养孩子”的说法挺有意思, 也就是说不可急功近利。巩固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 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打“持久战”,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

最近看一个资料, 西方的一些大城市, 他们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这一块的确是在用时间来积累和沉淀的, 比如巴黎, 现在是世界上人文气息最为浓厚的城市之一, 它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最开始都是王室私人所有, 法国大革命之后, 随着教育的普及, 逐渐向公众开放服务, 二战爆发前, 在如今的城市中心地带已经有相当规模。二战后, 巴黎文化设施的建设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现在, 这座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多达364个, 其中博物馆134所, 剧院141个, 市属公共图书馆64座。市民出门15分钟即可步入图书馆, 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被看做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家为什么能做到这样一个程度?就是因为它能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策略融入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 它以一种渐进的过程, 经过日积月累, 取得了可观的效果。建设要有长期和短期两种时间跨度的考虑。它的成长经历了开发、翻新、再开发、再翻新和扩张等过程, 这是一种长期的建设;而对于阶段性的新区集中建设项目, 则采用短期的建设方式, 嵌入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并且, 它在交通的便捷性上有着强有力的支撑, 文化设施周边公共交通、地铁等交通方式多样, 可达性极强, 与城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些客观规律对我们的公共设施集中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养孩子”不容易, 养一个有文化有素质有内涵的孩子更不容易, 它需要全方位的整体考虑。

X我再讲一个故事, 大学的时候有个广西的老乡因作家梦而中途弃学北漂, 孤身在北京一边摆地摊卖书挣生活费一边坚持文学创作。有一天, 我接到他的一个电话, 说他在北京被假书贩骗走了身上所有的钱财。我问他下一步怎么打算, 他说只想找个地方猛踢一场足球, 然后找个人迹罕至鸟语花香的地方大哭一场, 以此泄愤。我问他住的地方方便实现这两个心愿吗?他沉默了片刻, 说自己住在北京六环以外郊区的农村平房, 附近没有看到他想找的地方, 偶尔看到个足球场也是按时收费的, 享用不起。我后来给他出了个主意, 叫他去北大未名湖, 因为他一没钱, 二没北京户口, 好歹未名湖是免费公开观赏的。后来他几经周折才到达北大未名湖, 心愿有没有实现只有他自己知道。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背后我想说的是, 即使是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 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是存在一定的盲区, 或许六环以内各个区域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分布点相对比较广泛和均匀, 这个圆圈内的市民的公共文化权利自然能够更容易地得到实现。而六环以外的郊区农村, 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和延伸的方向也就相对较少和缓慢, 这需要一个过程, 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广西区内一线二线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近些年也已经在逐日改善, 人们的生产生活半径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分布点也进一步地科学合理, 尤其在城镇和乡村一级, 随着返乡人口的增多和外来人口的涌入, 居民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 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自然也愈加强烈, 地方政府要聚集人气来刺激经济发展, 就必须要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除了物质生活上的基本保障外, 精神文化生活的供给也必不可少, 甚至成为一个公民去留的决定因素。因此, 政府方面在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力支持外, 又实施了“千村万户文化惠民工程”等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举措, 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的量和质都有所提升, 这就涉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问题,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不管是有钱人还是贫困人, 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 每一个公民都有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受益权, 每一个地区也都享有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机遇, 只有从横向的空间概念和纵向的时间概念同步推进, 如同血脉一样遍布一个充满生命和活力的机体,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果才能绑定一个地方的根基, 才能融入人们的生活。

N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发展及有效使用, 必将会有效地改变整个城市的面貌, 提升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 同时也会带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驱动力增强, 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正逐步凸显。人们不再局限于对物质的需求, 更多转向于对精神食粮需求的演变。在空闲之时, 人们更倾向于进行文化活动、旅游、文艺表演、健身运动、看电影等。而这些项目不仅可以拉动内需、拉动地方经济建设, 还可以满足国民对此方面的需求, 而好的文化活动、文艺表演、旅游项目、健身运动、电影不仅局限于对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 同时也是对国民整体素质提升的一种重要方式。

另外, 据我所知, 广西区内基本上每个市县都办有自己的“文化节”, 这些“文化节”名目繁多, 比如中国名猪 (陆川) 文化节、广西大化奇石文化节、中国都安密洛陀文化节、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百色 (田东) 芒果文化节、贺州市首届客家文化节、桂林山水文化节、天下来宾·红水河文化艺术节、来宾盘古壮文化节、宾阳炮龙节、广西隆安“那”文化节、中国 (横县) 国际茉莉花文化节、北流陶瓷文化节、武鸣“三月三”文化节、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节、东兰板栗文化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恭城桃花节暨恭城油茶文化节……这些文化节, 对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极高, 比如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等, 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客商, 对当地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对文化旅游、特色文化产品和市场的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当然, 文化节会与其他节会不同, 不能“闹腾”了一阵子完事, 也不仅仅体现为对周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更重要的, 是对整个社会、一座城市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一座城市沉淀下来的文化张力和经济张力。

X不可否认,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刺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 而这个地方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固有的文化资源也为这一可能性提供了载体和资本。

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或者是在一般的城镇和乡村, 我们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 进而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实现以人为本的理想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 除了完成公共文化设施原本应有的功能作用外, 还附带着正能量推动当地的第三产业发展, 激活了当地的文化市场、旅游市场和服务市场, 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一结果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也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证明人们正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 公共文化的发展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向发展, 相互促进。

举办文化节已成为一个地方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文化节是否成功, 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是否产生社会影响, 这些都跟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事实证明, 一个公共文化设施越完善越发达的地区, 其举办的文化节活动也就能产生更加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为它为地域文化的保护挖掘与市场包装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发展渠道。现在有个问题是, 人们往往觉得自己已经足够聪明, 连“文化”这么抽象、这么客观的东西也可以随手创造, 轻而易举地标杆成为自己的文化符号, 然后明码标价地抛向市场, 这样的方式却往往适得其反, 人们不但没有享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福祉, 而且还会被这“自以为是”的游戏所误导, 对自身的精神世界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即使他们设计加工出了“文化”这个漂亮的外衣, 但忽视了公共文化设施这个必要的“模特”, 导致文化建设投入的功能丧失和市场疲软。

在区内我比较熟悉的一个文化节是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曾获得中国节庆大奖的“中国侗族多耶节”, 目前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 秘诀就在于当地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 不断创新。这个县城本身就是一个国家4A级景区“大侗寨”, 除了建有一般的公共文化设施外, 他们还注重侗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外移, 把城镇化建设、民族文化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三者绑定在一起同步实施, 5平方公里不足的县城内就建有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长度最长的三江风雨桥、单体木构建筑物规模最大的侗乡鸟巢、世界第一高度的三江鼓楼、中国侗族地区最大的中国侗族博物馆以及民俗风情月亮街和多耶广场等, 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平时除了为人们提供文化生活便利外, 更为“中国侗族多耶节”的举办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今年第十届“中国侗族多耶节”活动期间, 共接待游客25.5万人次, 同比增长13.3%, 旅游社会总收入达8500万元, 同比增长15.2%, 这样一组数据足以折服那些藐视公共文化设施投入的地方。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 篇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显著的成果就是数以万计的新型农村社区在祖国大地的不同地区开花结果。它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也是广大农民实现幸福美满生活的重要标志。新型农村社区带给农民的不仅是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变化, 更多的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公共设施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生活内容, 它在设计中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方式与标准, 将直接影响到社区的生活质量。

1 公共社区与公共设施

公共社区泛指公众共同生活居住的空间环境, 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 是客观社会的缩影。一个公共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比如城市当中划分的行政区域被称谓东城社区、西城社区、阳光大学城社区、高新科技社区、回族风情社区等等, 再有往下就是传统的县乡村镇不同等级的社区。而新型农村社区则不同于传统的行政社区, 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 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而成, 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既不等同于村庄翻新, 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 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 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其内容涉及到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的反映, 也是物质文明最社会化的表现。

2 社区公共设施的设计与思考

新型农村社区是新生事物, 是各级人民政府响应党中央号召帮助农民建设的新的生活形态。农民离开了自己生活数百年的家园, 开始新的生活方式, 许多内容要学习和适应, 包括群居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内容不光是习惯的问题, 还有思想、宗教、法律等等方面的问题也要去面对、解决。公共设施设计也要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设计对象, 它没有经验, 也没有可借鉴的模式, 只有从头开始。进行调查研究, 与农民交朋友, 了解他们的感受、需求, 然后带上设计方案一次次地征询意见, 最后定稿、实施。通过这些过程, 梳理了团队的设计思路, 明确了设计方向和设计原则。下面几个事例是说明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措施与思考。

2.1 安全性原则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现象:在广场台阶上和人行坡道上, 雨雪天经常有人摔跤, 严重者伤筋动骨。这是怎么造成的?谁要为此类事件负责?许多的社区和单位没有人清楚。首先这是设计失误。设计部门在材料的选用上光晓得花岗岩的坚硬亮丽, 没想到雨雪天它的表面会变得非常光滑, 冰冻时更是如此。选用花岗岩或其他材料没有错, 错在简单使用, 没有考虑雨雪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石材表面光滑的问题。措施和方法是对局部的人行道上石材表面进行琢毛处理, 这种方式就是使光滑的表面变毛糙, 人在行走时会产生阻力和摩擦就不会滑倒。摔倒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设计部门, 验收无异议并使用后责任则归管理部门。公共设施要考虑在公共环境中产品的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的安全性, 尽量避免对使用者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这就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2.2 审美性原则

公共设施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 还兼具美育的功能。因为, 在营造市容区貌的过程中, 公共设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件件功能完善的设施, 不光是机械地组合就算完成了, 而是要通过形、色、态美的要素结合才能算是完美。就像漂亮的新娘没有穿外衣一样, 不能算是完美, 有了华丽的衣裳才是美丽和完美。还有一个比喻:一辆汽车再好, 没有外壳不能算好, 光是内脏, 可能很丑, 有了外壳的包装设计就漂亮帅气了。这是公共设施设计的魅力与价值, 也是公共设施设计的使命与职责。

2.3 独特性原则

公共设施是一个专项的设计门类, 独特性是它的基本特点, 也是它不懈追求的理念。设计是创造性的劳动, 是永无止境的创新。作为一项传统的艺术设计形式,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它也在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兄弟姐妹艺术的优点和长处。如工业设计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特征, 就运用在公共设施的生产工艺中。如一项主题设计内容中有大量的路灯需要设计和生产, 设计方式就向工业设计学习借鉴。如环境艺术设计对空间的分割、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与再创造的方法, 运用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与城市空间的社区有机结合, 创造出新的意境与空间。

2.4 环保性原则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绿色环保的倡导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 也成为社会各界可持续发展共同遵守的原则。在设计领域提出的“绿色设计”口号也得到广大设计师普遍的响应。新型农村社区在广大的农村, 距生态环境最近, 有着优越的先天条件, 理应发挥绿色保护的积极作用。公共设施产品设计应在材料选择、设施结构、生产工艺这三个主要环节进行通盘考虑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如公共桌椅的设计, 可以使用现成的竹、木、藤为主要原料进行产品的造型设计, 发挥这些材料天然、亲和、丰富及无公害的优点, 再运用现代科技技术进行防腐等工艺处理, 外用和内置都可以。这种产品经久耐用且成本低, 如果原材料充足, 还可以拓展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产业———绿色家具。

3 结束语

通过事例的分析与总结, 无论是思想上还是业务上, 团队也得到了锻炼和增强。过去我们遇到的对象和问题都是相似的, 在量和度的把握上有所区别就会迎刃而解。而这次工作则遇到了特殊的对象和问题, 它的困难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估, 也超出了纯粹的业务范畴。实践告诉我们:公共设施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学科, 但不是万能的学科。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不仅仅是靠技术解决的, 有时是要靠思维和与情商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去面对, 用诚恳的态度、学习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去努力, 反而是解决问题更好的途径。

摘要: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设计, 是一个新课题, 也是一个新挑战。除了要考虑对象的地理、环境、规模等因素差别外, 还要把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带到具体的设计内容中去, 以期有所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公共设施,空间环境,设计,思考

参考文献

[1]薜文凯.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

[2]吴桂英.探索农村社区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J].中国民政, 2008.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 篇9

一、研究背景

2010年, 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印发《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村建设的意见》, 其中提出:力争经过10年努力, 全省基本完成区域内新村 (聚居点) 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显著提高农村建设水平。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的《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 (以下简称“《办法》”) 作为具体指导全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文件。本次《西昌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 (2011—2020) 》即按照此办法进行规划。

西昌市所在安宁河谷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 市内地形多样, 俨然一个微缩版的中国:从河谷平原地带渐渐上升到山区高原地带, 相应地形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差异较大, 研究这种差异化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有一定的推广作用。同时, 西昌市作为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在全州率先编制新村建设规划和积极推进新村建设, 示范作用明显。

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及范围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作为《办法》规定的规划强制性内容, 是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但是, 《办法》并未对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定义, 因此首先要界定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内涵。

本次规划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 由政府主导提供的,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 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

本次规划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强调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密切相关。主要包括8大类, 涉及管理、医疗、教育、文体、商贸、交通和市政等方面。

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目标

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需求为前提, 突出公共服务重点与特色, 适应不同地区群众差异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建立多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乡镇设施综合配套、中心村设施适度集中的公共服务核心, 使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系统覆盖面广、高效、便捷。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原则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具有很大差别, 规划上突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特点, 从以下四个规划原则得以体现。

(一) 政策性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支农惠农”的政策, 充分依靠政策和资金投入来建设。当下国家的支农投入是多条渠道下发的, 涉及到服务设施这一块, 主要包括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一事一议的奖补工程、涉农扶贫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等等。

(二) 公益性

公共服务设施内容选择上应重点考虑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的设施, 将部分可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设施推向市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选择上应注重农业生产和服务设施建设,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应注重农村更高层次民生工程 (金融、消防、信息等) 建设,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应注重生产就业培训设施建设, 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应注重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丰富村庄精神文明。

(三) 兼容性

为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经济合理性和服务效率, 规划突出公共服务设施兼容性。规划强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在一个用地上综合布局, 在一个空间上提供和多重服务, 保证公共服务设施在有限的服务人口条件下更充分、更高效的运作。

注:西郊和小庙乡为城市建设用地所占区域, 不做新村建设规划。

(四) 特色性

农村规模多样、发展程度异不一, 规划应因地制宜布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与级别, 突出公共服务重点与特色, 满足不同地区群众差异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充分发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作用。本规划针对民族地区、偏远山区加强公共服务内容、创新公共服务方式。

五、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 配置等级

规划体现城镇服务向乡村的延伸以及围绕中心村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两大思想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分级。

1.3层5级公共服务体系

考虑西昌生产生活习惯、地形条件和交通基础, 可以将西昌市域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划分为3层5级公共服务体系。即中心城区、乡镇、村3个层级;“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5级公共服务配置内容。

不同等级的公共服务中心有侧重的公共重点, 满足不同层面、频率、质量的服务需求, 具体等级分层 (见表1) 。

依据以上原则, 综合考虑中心城区发展、重点镇建设、公服设施基础、区域经济联系等因素, 除中心城市发展涉及乡镇外, 将全域的乡镇分为6大服务区, 每个服务区设中心镇1个, 按照中心镇级别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其他乡镇按一般乡镇级别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对于一般乡镇级别需要特别强调的有:撤并后的乡镇驻地保留除行政管理类型以外的一般乡镇的公共服务设施;未来中心城区发展涉及乡镇原则上不设中心镇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 最终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城郊地区的城乡共享。

2. 围绕中心村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本次规划的中心村的定义是设有兼为周围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行政村, 内涵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挥人口集聚和服务作用, 以及规划设施的配套紧密挂钩。规划注重中心村的选择,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基础较好: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和文化基础 (有一定的传统吸引力和心理认同性) 。 (2) 交通便利:位于主要公路和城乡公交通道的沿线, 与周边农村居民点和城镇联系便捷。 (3) 区位适中:位于所服务农村地域的地理中心。 (4) 环境友好:用地相对充裕, 地质安全性好, 资源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相对较强 (见图1、图2、表2) 。

(二) 配置内容

1. 乡镇层级公共服务设施

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项目选择上, 优先考虑公益性和政策性的项目, 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较高公共服务需求。规划配置8大类24个项目, 涉及管理、医疗、教育、文体、商贸服务、交通、市政各个方面。鼓励引入社会化机制建设部分公共服务设施 (见表3) 。

2. 村层级公共服务设施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项目应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的、基本的生产生活的需求, 一些服务频率较低、服务水平需求较高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在上级公共服务配置中得以完善。规划配置8大类22个项目, 覆盖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同时针对西昌市域地区发展条件和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 分近郊、河谷、二半山/高山区进行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见图3、表4) 。

注:√必设○选择可设×不设★半公益性◆政策资金支持性

具体而言, 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重点有:

(1) 突出近郊地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针对未来的城市化地区, 使城郊乡镇更好的融入西昌市区的发展之中。

(2) 弱化河谷近郊地区半公益性质设施强制性布局, 鼓励引入社会化机制。针对河谷地区经济基础相对活跃、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公共服务需求多元化发展的情况, 规划重点是完善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内容与水平。

(3) 扩大二半山/高山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强制性覆盖的类型。针对经济基础较差的偏远地区、民族地区, 给予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倾斜, 扩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内容。规划重点是建立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创新流动性公共服务设施模式, 针对公共服务设施到位而人员不到位的实际情况, 定期、定点、定员的组织公共服务队伍服务广大山区农村居民。

(4) 强调对旅游特色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三) 配置标准

1.用地标准

注:√必设○选择可设×不设★半公益性◆政策资金支持性

(1) 公共服务设施占建设用地比重

依据《镇规划标准 (GB 50188—2007) 》, 公共建筑用地占村镇建设比例中心镇为12~20%、一般镇为10~18%、中心村为6~12%。依据农村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相关课题研究, 公共服务设施占村庄建设用地的比重通常为2%~4%。

(2) 人均公共设施用地标准

本规划村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为120平方米/人、150平方米/人两档, 则公共服务设施占村镇建设用地比重可按照表4推算。规模较小的新村居民点, 为了满足设施使用方便与效率, 引导居民向新村集中, 可适当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乡镇建设中的比例 (见表5) 。

注:集贸设施的用地面积应按赶集人数、经营品类计算。摘自《镇规划标准 (GB 50188—2007) 》

(3) 各类公共建筑的用地面积指标 (见表6) 。

2. 分项设施标准

公共配套设施应以村为单位, 在村建设规划中统一编制统筹安排, 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生产生活的需求。教育、医疗、交通、市政设施因符合相关专业技术规范的要求 (见表7) 。

五、结语

2012年7月, 作为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得以颁布, 其中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得到充分的重视。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是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 是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基础。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 而是让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本文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上进行了差异化的探索, 希望能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覆盖全民的目标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杨细平, 张小金.村庄整治过程中公共设施配置的标准与途径[J].规划师, 2007, 10 (23) .

[2]单彦名, 赵辉.北京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建议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 2006 (3) .

[3]彭瑶凌, 孟庆, 曹力维.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思考[M].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8.

[4]陈振华.城乡统筹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 2010 (1) .

[5]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昌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 (2011-2020) [Z].2011.

[6]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 [Z].2007.

[7]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GB50445-2008) [Z].2008.

[8]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Z].2011.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 篇10

一、农村公共设施投资绩效审计概述

(一) 农村公共设施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

农村公共设施投资是由政府出资, 修筑服务于全体村民的能源、交通、水利、卫生、安全、信息的建筑与工程行为的总称。审计工作的基本内容一般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素: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农村公共设施投资的绩效审计中, 经济性是指农村公共设施投资成本的节约程度;效率性是指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向产出的转换比率;效果性是指农村公共设施的投资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 公共设施投资审计的方法。

农村公共设施投资的绩效审计在搜集信息和评价信息的基础上, 除了运用了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和方法以外, 还要运用实地观察、面谈、座谈会、证实、调查问卷、评价、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技术等技术和方法。

二、现有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农村公共设施的绩效审计主要包括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两个部分。无论是农村基层审计机构和政府审计机关, 审计任务的完成都依赖于审计人员。因为我国地域辽阔, 农村公共设施投入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 只有深入扎根在农村的基层审计人员才能了解其具体情况。而在政府审计机关层面, 因为公共设施投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政府审计师不仅应该通晓财务、会计、审计等相关知识, 而且应掌握管理理论、统计学、运筹学、数学、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我国审计机关人员构成长期以“财会型”人员为主, 这种单一的审计人员结构成为制约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开展的瓶颈。

(二) 缺乏统一的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标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使人们迎来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史上首次的大规模的农村公共设施投入。但因为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差异很大, 究竟依据什么来评价种类较多的农村公共设施投入绩效, 目前并没有一个较为一致的标准。这也使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相应的局限性, 说理不清, 含混而缺乏说服务力。

(三) 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的配套法规仍需完善。

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需要由相关法律和法规赋予并加以保障。但目前, 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如何问责导致农村公共设施投入绩效低下的经济组织并无细致、全面的规定。一旦投资决策随意、重复投入等这些低效率的经济行为发生, 并给国家和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 公众缺少据以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依据。这无形之中影响了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特别是对于公共设施投入中非收益性支出部分, 因为不以盈利为目的, 没有明确的受益人, 一旦出现过度投资或工程质量低下, 容易陷入“公共地”悲剧, 无人过问, 最终造成大量的国家资源浪费。

三、加强我国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的若干思考

(一) 加强公共设施绩效审计人员的知识培训。

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广泛开展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的必要保障, 审计人员只有不断地完善其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满足现实的审计需求。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重构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 增加其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施工、设计、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必要时选派一些审计人员去其他国家去学习, 参与并体会绩效审计的操作, 积累实战的经验。二是鼓励审计人员自学和同行交流, 不断在审计实践工作中积累知识和经验。为审计标准的制定提供现实的依据。三是在高等教育的审计专业方向中设置相关专业方向, 为后续的工作培养储备人力资源。

(二)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标准的研究。

目前, 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中最大难题就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从国际经验来看, 制定一个普适性的审计标准及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可行且十分必要。立法的完善有助于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增加可操作性, 可以尽量减少审计活动过程中对技术操作上理解的偏差, 促进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当然, 我国由于地域跨度较大, 评价体系的制定难度系数也较高。这就需要各级审计机关应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 认真总结和不断修订审计标准, 从而使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可比性。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三) 完善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的相关立法。

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需要由法律来确认。完善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的相关立法可以明确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 使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有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和工作机制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工作的核心内容一是明确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的合法性与必要性;二是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准则、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办法、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办法等规范。三是强制规定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提高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让绩效审计的结果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四是强化执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审计中发现的投资浪费现象要坚决予以揭露和制止。

总之,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投入是事关国家、农村和个人的大事。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有利于提高政府威信, 增强审计监督权威性, 有效制止大规模投资中的资源浪费。但农村公共设施的绩效审计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协作。只有通过相关环节的共同努力, 才能够实现整合各项资源, 达到不断提高公共投资效益的终极目标。

摘要:公共财政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投入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与此同时, 讲求投资效率就必须加强农村公共设施投资绩效审计。目前来看我国的农村公共设施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着审计人员能力不足, 缺乏审计标准、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为此, 需要加快审计人员的培训, 尽快出台农村公共设施绩效审计标准,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词:审计,农村公共设施,绩效

参考文献

[1]杜维民.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绩效审计.中国乡镇企业, 2007 (6) ;

[2]李建敏, 韩业志.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依据和标准探讨.审计与理财, 2006 (11) ;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 篇11

一、教学模式

1. “请进来”,把艺术带进校园

我校秉承“以人为本,雅美并行,艺体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美术科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而现阶段,国内的中小学多数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接触的也就只有本校的老师,教材内容也单一为国家或地区的义务教育教材,因而所收获的知识也多是来自教材和本校老师的传授。

而我校处于一个“十分钟文化圈”的“黄金地段”,区图书馆、陈树人纪念馆以及区少年宫等机构设施就在我们学校旁边,得天独厚的条件,校领导深谋远虑,为了本校的长远发展,积极和美术馆、艺术馆、少年宫等机构设施交流合作,不断请艺术家、教育学者进校授课以及进行作品的展示活动,把艺术直接带进我们学校中来,使学生对美术、艺术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很好地培养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如:和艺博院联合举办的“丰子恺漫画作品展”,在学校风雨操场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展示,师生们都能感受到大师对生活的观察入微,领略到大师的艺术作品魅力,促使学生迸发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情感;传统剪纸艺人进校授课,师生们都被艺人精湛的技艺所吸引,幽默风趣的课堂,栩栩如生的作品,无不让师生们大开眼界。

2. “走进去”,营造不一样的课堂

美术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和鼓励学生自己走进图书馆、纪念馆、少年宫、美术馆等机构设施中去,感受与校园文化不同的艺术氛围以及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

开展课题初,我对学生进入越秀区图书馆、陈树人纪念馆、广东省美术馆、区少年宫等的情况进行初步调查,调查后发现,尽管我校旁边就有越秀区图书馆以及陈树人纪念馆,但学生积极、主动进入馆中观阅的情况却不是和我想象中的那么好,特别是进入陈树人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开题后,学校领导和教师加强了馆校结合的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学生进馆情况得到较大的提升。调查结果如下:

开题后,学校领导和教师加强了馆校结合的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在课余之时到区图书馆、陈树人纪念馆等查阅资料,寻找素材,以更好的对美术课程进行预习,提前对教学内容、知识点、技法点有个初步认识,在课堂上就能融会贯通,稍学即明,更为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组织学生到各美术馆,观赏各类展览、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推荐对美术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入少年宫,参加美术兴趣班,学习与课堂不一样的知识与技能,提高绘画水平。

二、以点带面,实践研究

1. 《岭南画派》校本教材的编写

馆校结合、互补共育的教学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加深对祖国瑰丽的艺术文化的了解,参与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故此,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美术科组教师分工合作,到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网络中搜集相关资源,通过不断修改、专家指正,共同努力编写了《岭南画派》校本教材,采取以《岭南画派》这一个点为基础,再带动全面发展,来构建这互补共育的教学模式。

2. 馆校结合,同课异构

根据校本教材,首先在图书馆开展了一个“岭南翰墨,少年传承”的课题讲座,主要针对“岭南画派”的起源、传承、发展作了一次简明扼要的剖析,其中参与的人员有本校的行政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等。在讲授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虽然陈树人纪念馆离我们这么近,学生、家长基本都知道它,而进去过的却只是一小部分人。通过本次讲座,由浅入深,从身边的“陈树人纪念馆”说起,让学生、家长等各个听众觉得艺术原来艺术离我们那么近,只要我们平时多留意、多关心,愿意放缓生活的步伐走进去,艺术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原来可以把握在我们的手上。讲座后,听众都深有感触,对本次活动给予极高的肯定和赞许,并希望能多进行这样的活动,形成模式。

城市文化规划与公共体育设施发展 篇12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国家的城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融入在城市中的文化逐渐被重视,城市在规划发展中也越来越多的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英国文化研究大师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涉及到了人们的整个生活方式,不论是物质的、知识的还是精神上的。城市文化不仅是共享的认知和体验,也是各种空间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结合。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汇集着长期积累起来的人文生活、空间特征,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发展资源,在缓解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资源紧缺压力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城市文化需求。因此,城市文化规划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每年约有1800万人从农村迁往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60%,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导致了城市的整合能力下降,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改变造成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需要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才能保证城市的正常发展。

2 公共体育设施释义

公共体育设施指向公众开放、供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运动竞技以及业余运动员训练的体育设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基本体育需求,是城市文化规划所必须具备和完善的重要功能。但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中,城市公共用地紧张,重新整合城市进行大规模建设不太现实。在以城市规划的研究视角下,我国学者以城市文化发展的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毕红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通过将城市内交通线为主的基础设施(发展轴)与城市各级体育中心(点)有机结合,形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结构模型;闫永涛、许智东,黎子铭以广州为例,指出体育公共设施规划过于注重竞技体育和大型体育赛事,应以群众体育为主,进行公共资源均等化,提出全市与各区相结合、用地整合与优化布局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控制欲规划相结合,强调规划与控制性衔接的深度。如何进行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实现资源优化,确保城市文化的深度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公共体育设施发展

3.1 加强已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的保养和维护

公共体育设施由于自身的使用特性,有一定的消耗和磨损,只有做好公共体育设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才能保证广大城市居民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体育活动,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因此,必须要保证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做好安全宣传,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体系。

3.2 注重群众体育体育设施的规划,引导竞技体育大众化

竞技体育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追求,我国竞技运动员在国际上得表现向社会传递了一种精神文化物品,带动体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我国目前是体育大国,要想体现我国体育事业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实现体育强国,提升整个国家的国民体质和体育运动水平,必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及必须实现体育发展方式的优化和转变,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建立符合城市特色、覆盖整个城市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体系。

3.3 以社区体育为单位,注重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优化

当前我国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足,新建设的社区注重了体育设施规划,都配备了相应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而以前的老社区由于建立年代久远,没有配备相应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在这些老社区中,老年人和儿童占社区人口的主要比例,他们是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的主要参与者和使用者,忽略了这些主要人群,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的均等化就失去了平衡,因此,要注重城市城市弱势群体和主要的体育人口参与者,实现公共体育设施的资源优化。

3.4 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质和量

随着国家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视和投入,公共体育设施的配置有了明显的改善,数量明显增加,结合社区都规划了相应的公共体育设施,但当前的规划设施只是简单的健身路径、乒乓球台或篮球场这些基本设施数量上的增加,最多的就是健身路径的增加,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居民对体育设施都有不同的需求,这些简单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体育需求,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公共体育设施简单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根据广大城市居民的需求,针对性的实施服务,注重公共体育设施投入的“质”和“量”。

参考文献

[1]寇冠.济南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调查及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13-14.

[2]亢瑾,尹辉.体育场馆对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J].运动,2014,09.

上一篇:母猪难产的诊疗体会下一篇: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