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精选12篇)
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 篇1
农村卫生问题始终是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农民的健康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的必要条件。诸暨市近年来大力投资公共卫生建设, 落实公共卫生各项措施, 并明确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全市基本形成层次完整、结构合理, 具有较强健康保障能力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健康教育依托完善的公共卫生网络得以规范化深入开展, 取得明显成效。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部, 全市区域面积2 311km2, 现辖3个街道、23个镇及1个乡共467个行政村, 总人口10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占85.5%。2005年列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4位。2007年全市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40.21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 289元。2006年成功创建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示范文明城市。
1 方法
1.1 建立农村健康教育网络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依托诸暨市完善的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络, 建立农村健康教育网络队伍。
市一级, 政府成立“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 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 14个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 各部门明确职责和分工;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设专职健康教育人员3名, 负责全市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及对镇乡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培训、检查和考核等工作。
镇乡一级, 政府部门各镇乡 (街道) 成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领导小组, 落实1名分管领导, 设立职能科室, 有专 (兼) 职人员1名负责辖区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镇乡 (街道) 卫生院是农村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诸暨市27个镇乡 (街道) 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共233名专职公共卫生人员, 平均每个公共卫生科8.63人, 落实专 (兼) 职健康教育人员各1~2名, 负责完成上级健康教育部门下达的任务, 制订本辖区内健康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 组建、培训和指导村级健康教育人员开展工作。
村一级, 以联村医生、乡村医生和村公共卫生信息员组成公共卫生网络的基底。全市设立联村医生835名, 规范化管理村卫生室823家, 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村公共卫生信息员1 366名。“联村医生”每人联1~2个村, 每月至少下村3次, 为农民家庭提供免费的基本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为农民建立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村卫生室, 明确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职责并落实考核细则;村公共卫生信息员由本村群众基础好、热心公益事业并具有一定文化的人员担任, 负责所在村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上报, 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群众动员和宣传等工作。
1.2 保证工作经费落实
健康教育经费问题是我国农村健康教育的难点之一[1]。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2]。为保证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的落实, 诸暨市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 在市财政和镇乡财政保证基本工作经费的前提下, 实行项目支持、医疗单位自筹、企业赞助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公共卫生经费的落实是保证健康教育经费特别是镇乡一级健康教育经费的重要前提。以2007年为例, 诸暨市财政投入公共卫生经费4 120多万元, 镇乡 (街道) 政府 (办事处) 配套人均 (按常住人口) 不少于5元共500多万元。其中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市财政提供50万元;1 366名村公共卫生信息员每人每年补助500元, 市财政承担每人250元, 镇乡配套250元;在各疾病防治科研项目、专项经费中预算健康教育经费, 如全市《农村高血压行为干预》项目, 项目经费100万元, 明确规定健康教育经费10万元, 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100万元, 规定健康教育经费10万元等;各医疗单位为提高知名度、提升单位形象以“送医下乡”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投入约30万元, 企业赞助20万元。
1.3 设置有效活动载体
以政府“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中心, 明确各部门和镇乡 (街道) 职责,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和争创卫生强镇、卫生村、健康教育示范乡 (镇) 等活动为载体, 促进镇乡 (街道) 、村对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覆盖率, 对参保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以提高农民的保健意识;开展《农村高血压行为干预》项目, 对全市农村15岁以上人群进行高血压筛查和行为干预;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 开展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
2 效果
2006年5月诸暨市被全国爱卫会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称号。2007年全市健康知识入户率达到85.0%以上, 入村率为100%, 农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2.3%, 该结果高于四川自贡市 (66.8%) [3]和安徽合肥市 (62.86) [4], 低于山东泰安市 (82.54%) [5]。农村居民防病知识知晓率:高血压为62.62%, 肺结核为65.22%, 艾滋病为73.47%, 狂犬病为78.94%。
3 体会
3.1 农村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农民群众对健康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强。据调查, 农民群众希望获得家庭保健知识的比例为77.65%, 希望获得健康教育的比例为57.99%[6]。另一方面, 农村健康教育普遍面临农民缺乏预防控制疾病的科学知识, 健康意识薄弱, 基层健康教育人员专业素质低, 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2];农民因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率的逐年上升, 各种新发传染病与某些原已得到控制的旧有传染病如肺结核、血吸虫病等的死灰复燃, 使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仍然受到威胁;加之农村面广、人多, 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人员流动性大, 农村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3.2 完善的公共卫生网络为农村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络的建成尤其是镇、村公共卫生网络队伍的组建, 解决了健康教育专职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 使农村健康教育的高覆盖成为可能。联村制度的落实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变被动为主动, 将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服务改为以预防为主, 这正符合健康教育的工作性质。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职责的落实和村公共卫生信息员队伍的组建, 使健康教育网络真正深入到农村与农民之中。联村医生和乡村医生因其工作性质成为与农民群众最贴近的卫生专业人员, 是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先锋。联村医生和乡村医生在与农民的长期接触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在诊疗和筛查体检工作中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 具有距离近、针对性强、互动性高、干预效果好等优势, 且能及时评价和反馈工作效果, 有利于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村公共卫生信息员生活在农民之中, 群众基础好, 熟悉村内基本情况, 在健康知识宣传、接受、行为干预等活动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是农村健康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辅助力量。
3.3 分级培训是提高农村健康教育队伍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宣传知识的标准化是提高农民适从性的重要内容。信息社会, 农民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渠道便捷而广泛, 但现在社会上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良莠不齐, 甚至出现完全对立的理论, 让农民群众无所适从或接受错误的信息。注意对健康教育人员统一定期的培训非常重要, 一是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人员尤其是镇、村一级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及时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二是统一健康教育知识口径, 对其中涉及的数字予以标准化。农村居民由于受文化水平所限, 对于难以理解的卫生知识的接受更是直接而刻板, 健康教育宣传知识的标准化既可提高农民群众对基层健康教育人员的信任度, 也增加了健康行为的适从性, 最终提高行为干预成功率。采用分级培训的方法, 市级负责培训乡镇一级, 乡镇负责培训村一级, 配合统一编印的专业培训资料和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宣传小册子、折页等使业务水平不高的村级健康教育人员也可正确传播卫生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欣, 李广地.我国农村健康教育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 20 (8) :77.
[2]杜维婧, 王萍.我国农村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 (7) :536-537.
[3]曾敏, 刘影, 付文佳, 等.四川自贡市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知识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8, 24 (2) :107-108.
[4]李多富, 马尔健, 陈伟, 等.合肥市农村居民健康知识行为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 (7) :537-538.
[5]石长胜.泰安市农村居民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 (4) :289-290.
[6]俞志新, 盛鲁文, 张柏平, 等.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 28 (1) :64-65.
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 篇2
班级:电本1250班
姓名:
石
超
学号:1232015039
关于临汾市贾得乡东秦村
卫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三农”倾向,加强对“三农”的财政预算,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为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卫生管理,对东秦村卫生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一、调查目的
掌握了解农村居民卫生意识现状,我村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和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卫生管理作准备。
二、调查情况简介
东秦村是贾得乡南部4公里,全村属地常住人口约有640人,对我村60人进行调查,年龄结构上:青少年20人,占33.3%中年20人,占33.3%、老人20人,占33.3%;性别结构上:男女各30人,占50%;在学历结构上,小学30人,占50%,初中20人,占33.3%,高中以上10人,占16.7%。
三、调查的社会因素
1、科学发展观中指出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生产垃圾也不断增多,由于环保意 识不高,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目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也是影响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形象的一大公害。
2、东秦村的环境卫生状态不容乐观,村民讲究卫生的意识不强,随地乱丢东西,乱吐口痰,家禽随处可见,苍蝇到处乱飞。这种卫生现状与建设新农村标准相去甚远。
四、调查背景
调查时间:2015年7月10日至8月10日 调查地点:贾得乡东秦村
调查方法:主要通过现场提问,让被调查者发表看法、意见、建议。
五、调查结果
1、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个人情况的几项统计数据基本上反映出该村农村居民的人员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使我的这次调查切实有效而且可行。
2、卫生情况较差
许多居民因多年养成的习惯,或者贪图方便,常常倒入河中,造成‘母亲河’污染。垃圾不能及时处理,造成垃圾堆积如山,臭气熏天,苍蝇到处乱飞,卫生状况较差。
3、农村居民的卫生习惯、卫生知识
在青少年、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对卫生知识掌握较多,习惯也 较好,对卫生现状也比较关注。但总的来说,农村居民对自己家庭的卫生还是比较关注的,但对于公共环境卫生就视而不见、任其自然,甚至污染环境。
4、生活环境和卫生信息
不少村民对环境意识有所提高,但认为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常听之任之,希望村里能够牵头做工作,他们会积极支持拥护,这种积极性是基于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改变生活环境而自然的需求。
六、调查结论
1、主要成绩
在我对该村卫生作调查时,收集到了许多居民对环境卫生提出的问题、看法、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次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居民的卫生防范意识,加强了卫生观念,有利于以后的新农村建设。
2、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许多村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问题,我进行了归纳分类,该村存在的卫生问题有以下六点:
⑴村民长期以来养成乱丢东西、乱吐口痰的恶习,一时难以改正。
(2)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环保意识不够。(3)卫生知识贫乏,学习积极性不高。
(4)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式,固执,不愿去改变现状。(5)对违反卫生条例的行为,缺乏监管力度。
七、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在吸收村民好的建议时,并向该村提出以下的对策。
⑴继续加强卫生知识宣讲教育的力度。利用支部大会、小组长会、妇代会、户代表会等一切会议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栏、标语、横幅等进行宣传,入户张贴宣传单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村民不良卫生习惯及陈旧的思想观念,使创建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⑵组织党员、团员、中小学生,进行保护‘母亲河’行动。清理河道的垃圾,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卫生清理前、后的不一样,认识到爱护卫生、人人有责,并且认识到村委会也正在积极行动。
⑶制定卫生公约,齐抓共管。村委会制定《村民公约》,加大对卫生公约的奖惩力度,让群众来监督,达到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环境。
⑷建立和健全一套完善的乡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保洁员队伍的建立和管理,让每个村民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家园。5
实践证明
浅谈农村公共卫生现状和管理措施 篇3
【关键词】 农村公共卫生;现状;管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94-01
1 农村公共卫生现状
1.1 工作人员的公共卫生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工作在基层,有一种侥幸心理,有关部门检查不到,再加上基层的待遇不好,工资和福利都比较差,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较少,配套设备不齐全,比较简陋,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2 管理体制不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站简陋 公共卫生服务的面比较广,涉及的事情也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有关部门对农村公共卫生不重视,管理体制设置不健全,费用较少,机构设置的比较简陋,工作分工不明确,基本为临时调换,操作能力不强,达不到专人专岗,责任不明确,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认真,易出现医疗事故。
1.3 政府支持不够,医疗设备差 农村财政比较紧,加上对农村公共卫生的不重视,对其拨款较少,甚至不拨款,没有经费购置设备,只能使用比较落后的设备,只有最基本的设施,很多公共项目没有展开。
1.4 缺乏专业人士,工作人员老龄化 农村卫生院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无学历、无资质的比较多,很多关系户都安插在乡镇卫生院,专业不对口,导致人才的缺乏。一人多岗,经费紧张,工作人员没有培训的机会。农村卫生院的待遇差,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进,即使有一些实习生,也不愿意留下,导致工作人员老龄化,缺乏工作热情、上进心。
1.5 农村公民的文化水平低 由于農村人的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对公共卫生服务不了解,及有关知识的缺乏,根本认识不到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从而影响工作的开展,只能被动参与,及时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也受到一定的阻碍,不被理解,没有预防疾病意识。
2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措施
2.1 提高群众的思想观念,对公共卫生服务加强认识 一是积极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有关知识,熟练掌握技术,加强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深入到群众中去,使每个人都能充分了解公共卫生服务的必要性,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使群众能够主动参与进来,政府部门要把农村公共卫生纳入重点管理对象,制定一系列计划,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到每个群众,制定有关部门的职责和责任,确保落实到个人,加强管理,协调合作。二是要落实“防治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防治,加强疫苗接种的管理,在传染性疾病好发季节接种相应疫苗,提高预防能力,做好有关准备,控制有可能出现的疾病,健全突发事件处理中心,一旦出现疫情,首先要控制好传染率,加强防护,积极治疗,儿童和老年人要定期举行查体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三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可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在社区宣传,组织教育课,争取做到每家每户参加活动,共同学习公共卫生的防治知识,在社区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印发一些健康教育宣传单,定期在社区发放,还可利用媒体和舆论的力量,加强宣传力度,组织医务人员去老年人家里,进行查体、健康知识受教,可实行人传人的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预防和保健意识,增加大家参与的主动性。
2.2 健全运行机制,确保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充分利用政府经费,发展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确保公共卫生有关项目的开展。二要加快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合适的农村服务管理体系,整合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推动群众对农村医疗的认识,实行防、治分离,完善乡(镇)村公共卫生网络,建设农村卫生服务站,划片服务,提高针对性,每个服务站服务管辖区的群众,监督指导预防保健站,提高村级计划生育和卫生保健工作,建设乡镇疾病防治控制中心。三增加公共卫生事业资金投入渠道,动员个体企业和商户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捐助,争取投入多元化,也可争取个体老板、医疗器械商家的设施投入。
2.3 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机构建设 一是根据国家对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和公共卫生服务站的标准,严格按照有关硬指标,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站和管理中心进行建设,加强对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视,要把城镇医疗建设和农村医疗建设同等对待,不可简陋,在医疗设施的配备和房屋的建设,尤其是医疗器械的配备上,不可忽视,严格按照标准配备,避免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出现纰漏,导致群众的不满。二是加强基层卫生院及预防保健机构(专职承担公共卫生工作)建设,改善医疗设备落后的现状,提高基础设施工作的能力。三是增加农村卫生室的建设,要每个村级一个卫生室,解决农民感冒等小病的治疗,卫生室要建设标准化,配备一些必要的医疗设施,提高村级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村级独立工作能力。
2.4 加强队伍建设,为公共卫生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加强传染性疾病和疾病防治知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医疗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要不断要求进步,能够满足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二是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团队,作为一个备战队,在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的时候,随时能够投入到第一线工作,尤其是在疫情出现的时候,真正服务于农民,在工作之余,可组织学习小组,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技术能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实施老龄化、技术落后的医务工作者被年轻、技术高的医务人员所替代,实行每年考核制度,不合者劝退或加强学习,增加每位医务工作者的学习积极性。三要提高基层工作者的工资和待遇水平,提高积极性,政府部门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投入,解决基层呢哥工作者的医疗保险问题,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艳玲.浅析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08).
[2] 蒋文俊,薛军,张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的筹资与提供策略[J].医学与社会,2009,(12).
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调查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首先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安装资料架的377 家单位,其中医院21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36 家、企业4 家、学校16 家,然后在抽中单位中采用随机截击法抽取受众,其中每家医院抽取30 名受众,每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抽取5 名受众,每家企业抽取20 名职工,每家学校抽取20 名学生。共计发放问卷2 710 份,有效问卷2 675 份,有效率98.71%。
1.2 调查方法采用市健教所统一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资料架利用效果、需求内容等三方面,调查以经过统一培训的服务中心人员为主,市健教所进行工作指导。调查员在调查时不得暗示调查对象,调查表不得缺项。数据统一由市健康教育所采用EPIDATE3.0 录入,用SPSS1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1.3 评价材料每个“健康金钥匙”资料架为0.8×1.2 米,固定于室内醒目位置的墙壁,高度为1.0 米。上半幅介绍疾控中心职责及咨询电话,下半幅由做工精细的14 格有机玻璃盒子构成,内面可存放一定数量宣传折页。从2009 年开始设立资料架,共编制40余种图文并茂、做工精美的宣传折页,已分发资料150万余份。
2 结果
2.1基本情况被调查者中,男性1 304 人,女性1 371 人,男女性别比为0.95:1,平均年龄36.8+13.9岁。文化程度分布:小学及以下517 人(19.33%);初中1 101 人(41.16%);高中或中专717 人(26.80%);大学340 人(12.71%)。本市居民2 132 人(79.70%),外来人员472 人(17.64%),其他占2.66%。职业分布:学生383 人(14.32%),商业服务376 人(14.06%),农民609 人(22.77%),工人680 人(25.42%),家务342 人(12.79%),其他285 人(10.65%)。1 877 位(70.17%)受众知道资料架,339 位(12.67%)受众没看到但听说过,459 位(17.16%)受众不知道。剔除不知道的受众,保留知道和听说过的2 216 位受众,完成问卷中的信息效果评估。
2.2 利用评价
2.2.1“健康金钥匙”资料架整体认知情况82.84%的受众知道或听说过资料架,认为这种资料取阅形式非常好及好以上的占84.61%,对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有用的占83.26%。认为资料比较权威的占89.80%。
2.2.2“健康金钥匙”资料架资料取阅后情况69.18%的受众会把资料带回去给亲友们共享,28.29%的公众会阅览资料后放回原处、8.21%的公众看后把资料扔掉。每天每个资料架平均消耗资料份数分别是医院20~30份、服务站5~10份、企业10份、学校5份。
2.2.3 “健康金钥匙”资料架资料需求情况资料需求内容前三位的是传染病63.39% 、 养生保健56.4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52.21%,其他如妇幼保健、心理健康、美容化妆、控制吸烟、职业卫生也有一定需求。
3 讨论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卫生基本服务均等化的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更加关注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和生活质量,某些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在社会化、大众化和规范化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2]。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卫生服务[3],开发群众易接受、可及性强的教育载体,是今后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通过“健康金钥匙”资料架的设置和运行,建立了品牌定位,扩大了健康教育阵地质量与数量。为解决资料的统一性、整体性,逐步建立慈溪健康教育资料品牌,市健教所联合疾控中心各业务科室,对各种防病知识的宣传折页进行了统一设计、印刷,折页正面以公民健康素养标志和慈溪健康教育为重点,提供三种折页模板,背面为各种图文并茂的防病科普知识内容。随着资料架和资料数量与质量的提升,对群众的吸引力大大增强,极大拓展了健康教育阵地[4]。
加强运行考核机制,建立了资料发行长效工作机制。利用市、镇(街道)、基层单位的三级健康教育网络,由疾控中心统一委托商业广告公司安装资料架、由市健教所统一制作折页并下发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各服务中心定期送资料至服务站、学校、企业。资料架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的补充和发展,资料架在某些方面补充了其他健康教育载体的不足,能够带走资料,加大传播广度,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的教育形式[5]。本次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肯定了资料架的优点,认为很有必要,对提高自身防病知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提高了健康教育资料的利用程度。往年慈溪市健康教育资料以突击性分发入户为主,在以往调查时发现存在较大的浪费现象,公众由于被动接受资料,导致印象不深,容易忘记健康知识。资料架强调公众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我需求和利用,因此,取阅者皆很珍惜,许多人还带回家与家人共享,形成了公众利用健康教育资料的良好现象。
拓宽了外来务工人员健康教育工作的渠道。外来务工人员对健康资料需求量大,忙于工作致使接受健康资料的渠道少,而资料架分布于全市各地服务站及企业,使外来务工人员能及时接受健康资料。由于外来务人员比较信任社区责任医生,利用服务站场地及医生的信誉度有利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更好地促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工作。突发事件时群众普遍需要正确、科学的防治知识,资料需求量大,通过资料架,使群众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行为,知识接受的效果更加明显,在麻疹防控强化免疫、红眼病防控中充分发挥了作用。
关于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 篇5
专业:乡镇企业管理姓名:施宇婷学号
关于小纪镇的背景及目的:
近日,我们围绕如何构建和谐乡镇到江都市小纪镇进行调研。小纪镇位于江都市东北部的苏中里下河圩区,今年5月由原小纪镇、高徐镇、吴堡镇合并组建,面积178.32平方公里,人口9.7万人。近年来,小纪镇紧紧围绕“争做江都里下河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争做全市实现„两个提前‟的急先锋”的目标,在致力于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和谐乡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文化先进乡镇”、“江苏省科技先进乡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创建文明乡镇工作先进乡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一、小纪镇的基本情况:
自然情况:高效农业是小纪经济的主要特色,全镇高效农业面积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已形成优质稻米金龙、特色蔬菜青龙、蛋鸭饲养彩龙、特水养殖银龙、经济林木绿龙“五龙齐舞”的发展格局。区域内建有国家级罗氏沼虾繁育基地、国家级高效生态农业基地、3万亩设施蔬菜观光园、5000亩农民自主创业园、6000m蔬菜冷藏中心、供苗能力达10万亩的现代化工厂化育苗中心、10000m的优质品种展示区2。
健康情况:今年镇政府继续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农村卫生工作主要任务来抓。小纪镇下辖一个社区、30个行政村,2010年,参加合作医疗83108人,参保率100%,行政村覆盖率100%,资金及时到位,上划率100%。全镇7家医疗机构施行住院费用“即看即报”制度。5月初,由防保所牵头,组织辖区内各医疗单位,分赴各村为农村居民实施免费体检,95%以上的居民户建立了健康档案,全镇60岁以上老人14368人,建立健康档案 14701人,建档率97 %。目前,已完成健康体检6000余人,散发有关合作医疗的宣传材料 12000余份。生产情况:农业特色进一步营造。形成了2万亩蔬菜、4万亩特水、3万亩优质稻米三大农业产业支柱,新发展蔬菜面积5000亩,其中新扩大棚菜面积1000亩,蔬菜冷藏加工中心、吴堡罗氏沼虾繁育场顺利建成,工厂化育苗中心顺利开工,高效蔬菜示范园区被省列入百强工程,仙宝牌罗氏沼虾、芦柴花大米分别获国家绿色产品和“放心米”标志,土地整理、设施栽培、优质稻米被国家列为重点项目,小纪鸭业协会、快乐集团、扬子木业公司被省确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年创产值7.33亿元。
二、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存在的问题:全镇农村卫生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镇区卫生长效管理不够;农村卫生投入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到龄退休乡村医生问题尚未解决;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够健全,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没有完全到位;医疗保健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需求,农民健康保障程度较低,一些地方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少数村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农村改厕任务还相当繁重,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坚持一种思想,就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共产品,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而决不能简单市场化。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双轨”制。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有利于打破城乡分治的基本格局,有利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与改革发展的进程相适应。
2、完成改厕和爱国卫生工作任务各创建单位不断强化单位爱国卫生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提高爱国卫生的社会参与程度,促进单位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改善卫生环境。到目前各项工作基本达到创建要求。
3、加强卫生院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镇3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严格执行《扬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评审标准》,所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使用面积均达80平方以上,功能分区合理,科室设置规范,设全科医疗诊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药房、健教室、计生室,每室独立,硬式隔断。目前在岗乡村医生105人,均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其中42人参加了省中专学历补偿教育。
4、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
以创建生态市为契机,巩固国家卫生镇和卫生村创建成果为抓手,开展“清洁村庄、清洁河道、清洁家园”活动为重点,深入推进了爱国卫生运动,从5月份以来,我镇一直在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并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同时积极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三、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生产存在的问题:
1、保护耕地意识弱化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错误地认为种粮食不如种工厂,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肆意圈占、破坏耕地。
2、土地流转不够规范。土地流转存在无序性和无偿性,操作程序不规范、流转中介不健全、流转中政府定位不当等问题较为突出,没有有效地建立起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流转机制。
3、违规征占矛盾突出,闲置土地问题严重土地征占存在强迫命令和不当行政干预问题,土地征占补偿价格偏低,有的甚至无偿占用集体土地,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难以保障。个别单位受利益驱使,多征少用、早征迟用或征而不用,造成了大量的土地闲置浪费。
4、宅基地的流转无章可循。存在未批先建、少批多建、非法圈地、私搭乱建、协议出让、私自买卖、破坏耕地等问题。
解决问题的对策:
1、要健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2×108hm2耕地红线,应进一步强化用途管制,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增强保护耕地的法定性和强制性。
2、要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严格土地小调整程序,除依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农户承包地。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监督管理。
3、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服务土地流转。同时,要逐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4、要改革征地制度,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只有公益性用地才能采用征用的办法。
5、要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统一的农民不动产登记制度要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控制超标准建房。
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 篇6
【摘要】 财政和金融是我国分配货币资金的两条重要渠道,如何在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改革实践给我们提出的尖锐问题。把重点放在研究各级财政的惠农政策如何与农村金融机构对接的问题上。
【关键词】 农村金融;公共财政;金融机构
一、农村金融
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中,来自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的谢婷婷(2008)等人指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有三种不同的流派:即农业融资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崛起而出现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1.农业融资论。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且利率应较其它产业更低,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分配,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同时低利率政策和农村大量信用合作组织的存在,还可促使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活动的消亡。
2.农村金融市场论。该理论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有储蓄能力,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低利率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其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因农村资金拥有较高机会成本和风险费用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不完全竞争市场论。斯蒂格利茨概括了这些国家金融市场失败的七个方面:即对公共物品监控存在问题;贷款外部性问题;金融机构破产的外部性问题市场的缺乏和不完善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竞争性市场的帕累托无效率以及投资者缺乏信息等问题。
总结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研究大多基于国家层次或是整个产业层次,对国家层次内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还较少见,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不存在城市与农村的割裂,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特别是省际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一刀切”的经济发展政策无法使各地区经济均得到最优增长。
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在我国推进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尚可文教授(2006)指出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应和民主财政机制的建立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形成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相结合,公共选择机制的核心是建立纳税人的偏好显示机制,目的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政府理财方式的转变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财政分配秩序的合理化相结合,在对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很多研究都集中在全国性的层面,对西部农村公共财政的讨论只是略略提及。由于西部存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其“三农”问题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西部农村构建公共财政制度必需在此特殊前提下进行。
来自重庆大学法学院和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刘丹,高黎(2008)指出:西部农村县乡财政体制运行格局是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省以下地区间差距扩大。构建与完善我国西部县乡公共财政体制的总体思路是科学地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范围,科学划分税种,合理配置政府间财权。建立对农村基层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呼应和权责对等原则,合理确定基层财政承担的公共支出责任,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收入范围,加大对农村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行西部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目标是构建完整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全面实现西部小康。
三、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
1.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该各司其职,根据各自银行不同的职能,为化解农村融资难真正做点实事。
2.针对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农村供给体制和需求体制两者共同来考虑,建立四位一体供给体制,国家应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不同性质,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着重解决好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按照需求结构安排公共产品,应该进一步加深对不同区域、不同范围、不同发展阶段乃至不同季节的农民公共产品需求的研究,开发测量农民公共产品需求位序结构的灵敏工具,使之成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郑冉冉,张孝岩.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特点与问题
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 篇7
1 我们曾经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健康业绩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30年, 我们曾经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健康业绩。 通过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用较短时间建立起遍布城乡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合作医疗制度,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了129万乡村医生,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中国人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79年的67岁,彻底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模式被誉为国际初级卫生保健的典范,“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目标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成功经验的启发[1]。
世界银行在1993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良好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各国的经济增长率”,认为投资于健康就是投资于未来经济的发展!拥有了健康就是拥有了财富[2]! 世界银行专家测算,过去40年世界经济增长大约8%~10%是通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实现的,亚洲经济腾飞30%~40%源于健康人群,健康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4];据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亚洲近20年经济奇迹有大约30%~40%源于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国内研究机构也证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有20%是由于人群健康状况改善而获得的。2003年SARS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从反面验证了这个论点。建国59年的健康积累,平均期望寿命从1949 年的35岁增加到1981的67.9岁,再从1981年的67.9岁增长到目前的72岁,不可否认,卫生工作的显著业绩为改革开放的经济起飞提供了雄厚的健康人力资源。
2 改革开放后健康不公平、疾病负担严重
前30年,我们仅用了世界卫生总费用的1%~2%,满足了占世界总人口1/5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健康公平和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水平曾居世界前列。然而《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卫生系统:改变绩效》对全球191个成员国卫生系统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一个极为惊人的结果是:中国总的卫生服务绩效排名144位,卫生筹资的公平性位于188位,名列倒数第四。短短20年间,中国的卫生绩效竟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截然相反的评价。本文作者2005年带着疑惑到哈佛大学做高访学者,第一周就聆听了哈佛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长 Christopher Murray 教授对中国卫生的精辟分析,正是他领导了2000年世界卫生绩效的评价研究,得出了上述引起我们极大忧虑的结论。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05》报告:我国现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者均达1.6亿,体重超重2亿,肥胖6 000万人,糖尿病2 000万人;现有烟民3.5亿,过量饮酒者过亿,久坐和缺乏运动者数亿人;我国当前有千万例心血管病患者,年死亡人数达300万,占总死亡人数45%,医疗费用消耗1 300亿元。卫生总费用不足和慢性病的大量增加直接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可持续发展和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提高;尽管医疗费用的年增长率远高于GDP增长,但对重大疾病总量控制未见明显效果;解决13亿人健康问题,不能单靠“药片和手术刀”,而应主要依靠初级卫生保健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
3 重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构建健康和谐社会
所谓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卫生服务。WHO《组织法》提出:追求最高的健康水平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1]。我国政府从1991年11月到2004年3月发布的七个有关中国人权状况的白皮书中多次指出:“中国政府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基本人权放在首位”。我认为这是对“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很好的诠释。世界各国都把“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作为人人享有健康权的底线。
国内外实践都已证明,在卫生体系建设中,要想最大限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医疗卫生投入效率,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要首先健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发展中高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虽然大都已构建起了完善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但初级卫生保健系仍有着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立足中国国情,卫生体系建设的筹资能力明显不足,很难在短时间建立起完善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在保障目标上,也无法做到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所有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只能是首先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即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满足部分社会成员更高的医疗卫生需求;因此,强化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忽视了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性作用,把大量的资源配置到了大医院,造成了今天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在此要特别指出,20年前我们把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Primary Health Care”翻译成“初级卫生保健”引起了很多误解,认为初级卫生保健就是低级卫生保健。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基础卫生保健”。基础卫生保健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健康公平底线,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健康权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大楼的外墙上用联合国通用的中、西班牙、俄、法、英、阿拉伯六种文字篆刻着这样的誓言:追求最高的健康水准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3]。作为人民政府,必须确保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的健康权利。为了确保健康公平, 要强化法律的根本保障作用。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加快《初级卫生保健法》的颁布实施, 把这部法律作为卫生的基本法。该部法律从起草、讨论进入立法程序已经超过17年,至今却迟迟未获通过。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起草一部《基础卫生保健法》,相当于《义务教育法》(1986年获全国人大通过)是不是更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4 农村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重点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发布以来,中央政府采取的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两大重要举措,对改变农村卫生现状,实施健康公平策略具有重大意义。《决定》提出,原则上每个乡镇应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大病在县解决,常见病和预防保健在乡村解决。2003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每个农民补助10元,后又将标准提高到20元,今年还将提高到40元。2003年底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合作医疗试点县投入10亿元用于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现已制定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规划,用几年的时间拿出100多亿元国债资金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关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给予新型合作医疗很大的支持,发展速度非常快,预计2008年将基本覆盖广大农村居民,这是近年来农村卫生工作了不起的成绩,但是还要通过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来不断完善。这些年来中央对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思路清晰、政策到位、措施有力。社区卫生服务是初级卫生保健的载体,要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一级提供者,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受卫生部委托,5年前我主持完成了“2010年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评价指标研究”,现正在主持“农民健康档案研究”,该项工作受到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我再次呼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通过三大卫生战略,即预防为主(公共卫生)、关口前移(社区卫生)和重心下沉(农村卫生),重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的雄风,在全国建立300个左右的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以带动全国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据新华社报告,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安排用于医疗卫生的资金达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成为今年中央预算支出项目中的最高增幅项目。党的十七大以来对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建立全民公平享有的基本医疗保健制度空前重视,将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投入。可以期待,中国农村卫生春天的到来。
摘要:中国曾经是国际初级卫生保健的典范,各国都把“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作为人人享有健康权的底线。健全初级卫生保健,保障健康公平底线是政府的公共职能,农村卫生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卫生,健康素质,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郭清.初级卫生保健[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9.
[2]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3.
[3]郭清.健康和谐之路[J].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临海市河头镇中心小学四~六年级共11个班级小学生528名, 其中男生282名, 女生246名;四年级学生181名, 五年级学生175名, 六年级学生172名。共发放问卷528份, 干预前回收527份, 回收率为99.81%;干预后回收526份, 回收率为99.43%。
1.2 方法
按照《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表规范》[2]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自行设计问卷, 由统一培训后的班主任发放调查问卷, 干预前后使用同一问卷, 以班级为单位, 匿名答题, 独立完成, 当场收回。
由临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对学生集体做口腔卫生知识讲座, 由专人演示刷牙的方法, 播放口腔知识宣传影像制品, 发放宣传画册, 采取面对面咨询, 开展有奖知识问答, 以及利用教室墙报、学校黑板报、校广播等进行宣传。
1.3 健康教育内容
(1) 牙刷的选择:刷头能否歪曲、活动自如, 刷毛是否优质。 (2) 牙膏的选择:选择儿童含氟牙膏, 以修补早期蛀牙的牙釉质, 控制口腔细菌的活跃程度。 (3) 正确刷牙的方法和习惯的保持:刷牙先从最里面第一颗牙齿向外面刷, 牙刷放在牙龈与牙齿交界处, 不要只是“左右”来回刷, 要多采取“上下”刷, 3个牙面都要刷到, 上牙从上往下刷, 下牙从下往上刷, 每一处刷牙动作要重复4~5次, 最后将牙刷刷毛放在舌面上, 从舌根向舌尖轻柔的刷, 以祛除口腔异味。每次刷牙要3~5 min, 早、晚各1次, 饭后要养成漱口的习惯。牙刷使用1~3个月后应更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0录入数据, 利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龋齿检出情况
在528名学生中, 患龋人数109人, 龋患率为20.64%, 龋齿总数306颗。其中四年级学生患龋人数33人, 患龋率为18.23%, 龋齿总数119颗;五年级学生患龋人数36人, 患龋率为20.57%, 龋齿总数103颗;六年级学生患龋人数40人, 患龋率为23.26%, 龋齿总数84颗。
2.2 健康教育前后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干预前6项问题的平均知晓率为 60.50%, 干预后平均知晓率为90.40%, 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在干预后均明显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知晓率/%。
2.3 健康教育前后口腔卫生习惯知晓情况
干预前4项问题平均知晓率为 64.14% , 干预后平均知晓率为90.92% , 口腔卫生习惯的知晓率在干预后均明显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知晓率/%。
3 讨论
健康的牙齿和牙龈对身体健康、自尊心、语言开发、社交活动及自信心的建立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3]。河头镇中心小学地处偏僻山区, 父母在外打工较多, 留守儿童相对也多, 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偏低, 普遍存在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行为。因此, 对这些学生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且学龄期儿童接受卫生知识能力强, 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其健康意识和态度、改变不良行为方面有一定的效果。所以要把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日程, 有计划地开展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以有效降低龋患率。本调查显示, 河头镇中心小学四~六年级学生龋患率为20.64%, 高于其他地区小学生龋患率[4,5], 可能与农村学生卫生条件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有关。通过这次健康教育后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比健康教育前上升了29.90% , 特别是刷牙的正确方法这个问题提高了47.41% , 说明小学生以前对刷牙的方法不了解, 刷牙只是完成任务, 横着刷, 牙缝内的残渣刷不干净, 使牙龈受损萎缩, 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通过健康教育后, 口腔卫生习惯的知晓率提高了26.78%, 原来大部分学生一天只刷晨间一次牙, 而忽视晚上刷牙, 有的学生甚至不刷牙, 加上饭后不漱口, 遗留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会随着夜间的唾液减少而产生细菌并在口腔内繁殖, 久而久之, 造成龋齿和牙周疾病。龋病不但破坏牙齿, 更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所以, 今后在对学生开展口腔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的同时, 还要加强家长和教师的防龋知识培训, 普及口腔保健知识, 督促学生把掌握的口腔卫生知识付诸于行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及时发现龋齿, 及时治疗, 使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惠和, 顾荣芳.健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55.
[2]殷大奎.学校卫生与防疫管理全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2729-2733.
[3]王承维, 李琼燕, 胡国忠, 等.岱山县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10) :1216-1217.
[4]胡桂玉, 高鲁平.平湖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 2010, 22 (12) :51-52.
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 篇9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是中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全球卫生的战略目标, 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关键。
1 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 面对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卫生资源短缺, 传染病、地方病危害严重的现实, 中国政府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 在绝大多数人口居住的农村地区, 逐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农村卫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 被誉为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三大支柱”。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卫生模式与当时农村集体经济相适应, 用较少的卫生投入, 满足了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基本卫生需求, 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 到1981年, 全国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67.9岁, 婴儿死亡率降至34.7‰。这种低成本、广覆盖、能充分体现出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独特模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极大发展, 卫生筹资机制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 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的提高, 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政府为保证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两个战略重点得到加强, 从当时实际水平出发, 在总结农村卫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中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 强调把初级卫生保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各级政府组织领导下, 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下, 到2000年, 绝大部分农业县达到或基本达到了规划目标要求。
然而, 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政府坚持以农村为重点, 预防为主, 中西医并重, 依靠科技进步, 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农村和基层、缩小差距、改善公平的理念, 积极研究和探索促进农村卫生改革发展、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初级卫生保健的政策措施。
为推动新一轮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 国家颁布了《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 在前10年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基础上, 新增了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基本医疗管理规范、主要慢性病管理, 结核病控制、公共场所卫生、劳动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管理等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强调, 要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 全面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 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全国各地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 深化农村卫生改革, 积极推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2006年《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结果显示, 全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参评县达到评估衡量标准。
根据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 中国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目标是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合作医疗制度。这包括了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提高农村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立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以期实现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为实现上述目标, 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组织了对中西部地区卫生人员的“定点招生、定向就业”的试点和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岗位培训项目, 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实施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项目, 开展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灭新生儿破伤风项目, 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使历史上的“三大支柱”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作为政府承诺和职责, 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 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现状与经验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是保障农村居民卫生公平的基础,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政府围绕新时期农村卫生目标, 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 农村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农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1 农村卫生三级网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
政府在每个县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妇幼保健等卫生机构, 在每个乡镇举办了一所卫生院, 支持每个行政村设立了一个卫生室。同时, 政府鼓励在农村发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机构。县级卫生机构在提供卫生服务的同时, 承担对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乡镇卫生院集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管理等功能于一体, 是综合性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在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常规诊治的同时, 协助乡镇卫生院提供部分公共卫生服务。
到2006年, 全国在县级已设立医疗、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共10 165个, 平均每县有6.22个卫生机构;设立乡镇卫生院4.0万个, 平均每个乡镇有卫生院1.12个;设立村卫生室60.9万个, 平均每村有卫生室0.97个。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2.2 农村卫生人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依据《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在全国农村实行执业注册制度, 法律法规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准入有明确要求。国家制定了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近年来, 中央财政安排部分培训工作补助经费, 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了大规模岗位培训。从2004年到2007年, 对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累计培训145.2万人次。从2005年开始, 国家组织实施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由中央财政支持, 对60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级医院及其这些县所辖的乡镇卫生院进行支援。仅卫生部门组织城市卫生支援乡镇卫生院一项, 就累计派出医疗队员近1.6万人次。医疗队在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传播健康知识的同时, 也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 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达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任务要求。从2002年起, 实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一定的专业技术职务之前, 必须到农村累计服务1年的制度, 同时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
截至2006年, 全国农村县级卫生技术人员为147.6万人, 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7人;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人员100.0万人, 每千农业人口有1.15人;村级卫生人员有106.1万人, 每千农业人口有卫生技术人员1.22人。
2.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与传统合作医疗比较, 这项制度的主要特点:一是加大了政府的支持力度, 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助, 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的支持和对农民的关爱;二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 体现了农民互助共济的合作原则, 也表现了政府对农民意愿的尊重;三是以县为单位统筹和组织实施, 增强了抗风险和监管能力;四是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为主, 重点减轻农民因患大病造成的经济负担, 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矛盾;五是由政府负责和指导建立组织协调机构、经办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 加强领导、管理和监督, 同时赋予农民知情权和监管权, 提高了制度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六是同步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改善最贫困人群的基本卫生保健问题。这是历史上中国政府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而对农民直接进行补助, 是目前农民医疗保障的主要形式。
各地区以县 (市) 为统筹单位, 实行农民个人、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分担的筹资机制。2003年开始,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平均每年每人补助10元, 中西部地区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总额不低于每年每人10元,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按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的标准自愿缴纳合作医疗资金, 人均筹资水平为30元。东部地区的筹资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6年开始,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的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元, 农民个人缴费水平不变, 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50元。对东部省份也按中西部地区的标准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东部地区平均筹资水平为人均62元。多渠道筹资形成的合作医疗基金, 在代理银行建立基金专用账户, 用于补偿报销。
目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模式有3种, 其中大病统筹结合门诊家庭账户, 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 (市、区) 的68.3%, 主要在中西部地区;住院统筹结合门诊统筹形式, 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 (市、区) 的16.1%, 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主要对住院和部分特殊病种门诊费用进行补偿的大病统筹形式, 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 (市、区) 的15.6%, 也主要是在东部地区。
参合农民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可到所在县内任何一个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县外就诊需要办理转诊手续。大部分地区实行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结算时当场报付, 在规定的药品目录和诊疗目录范围内, 按一定比例享受报销补偿。所需资金由定点医疗机构先行垫付, 定点医疗机构统一与县级经办机构结算, 经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审核后由代理银行直接将资金转入医疗机构银行账户。基金实行封闭运行, 保证了安全。
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信于民, 从组织上、制度上强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管理, 农民代表在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各地区将基金的收支情况、大病医药费用的补助情况列入了政务公开的内容, 定期在县、乡、村公示。一些地区还设立了监督电话、意见箱, 聘请了义务监督员, 广泛接受农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
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 加强了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是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资助贫困农民参加合作医疗, 并对合作医疗补偿后个人医药费用仍难以承担的贫困农民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逐步解决贫困人口看病就医和大病经济负担过重的问题。二是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 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条件;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医疗服务监管, 努力降低医药费用。三是加强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 通过多种形式, 保证农村药品供应质量, 降低药品价格。
2002年国家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3年在全国陆续开展试点。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 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经验。国务院连续3年召开了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 总结经验, 部署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经过4年多的努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 试点目标已基本实现。2007年, 国务院又召开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由试点阶段转向全面推进阶段。
4年来,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逐年增多, 农民受益程度逐年提高。2006年对部分首批启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评估报告显示, 与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相比,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农民两周就诊率提高了8.3%, 住院率提高了52.7%, 两周应就诊而未就诊率降低了10.7%, 应住院而未住院率降低了15.0%。
到2007年6月底, 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县达到2 429个, 占全国县 (市、区) 总数的84.87%;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7.20亿。
2.4 农村卫生状况持续改善, 农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改水改厕力度加大。农村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由1990年的75.4%上升到2006年的90.8%, 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从30.7%上升到61.1%。2006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0%, “十一五”期间, 国家将再投入655亿元资金, 用于解决1.6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疾病预防与控制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儿童卡介苗接种率为95.4%, 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为87.0%, 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为88.6%, 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3.7%。2002年中国政府将乙肝疫苗列入国家免疫规划, 2007年将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出血热、炭疽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结核病管理和财政投入的力度, 2006年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以县为单位达100%,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为79%, 治愈率为92%。在艾滋病防治中, 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艾滋病病死率由2000年的57.8%下降到2006年的20.0%。2003年非典之后, 中国探索了符合国情的传染病管理模式, 并于2004年建立了国家卫生信息网络直报与管理系统。截至2006年10月底, 全国100.0%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3.5%的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70.3%的乡镇卫生院已经实现了网络直报。
孕产妇保健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家投资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灭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促进住院分娩为目标, 通过接生员职能转变、贫困孕产妇救助和专家下基层蹲点督导, 使农村孕产妇保健服务普遍可及, 质量明显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的65.2%上升到2006年的84.6%,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由2000年的1.88/万下降到2006年的0.64/万。
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农村孕产妇与婴幼儿死亡率持续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据监测数据显示, 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112.5/10万下降到2006年的45.5/10万, 同期婴儿死亡率从58.0‰下降到19.7‰, 2005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2岁。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直接提高了全国的健康水平。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统计, 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中、重度发育迟缓比例远低于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作为世界人口大国, 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健康指标的改善对全球健康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2.5 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经验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认识, 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2.5.1坚持把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 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保护和增进人的健康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趋势。历史证明,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 中国政府都始终不渝地坚持和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政府进一步关注人民的切身利益, 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 保障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维护人民健康, 已成为政府卫生工作的重要目标, 从而促进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5.2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模式。中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拥有量低, 地域广阔,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尽相同, 需要基于特定时期的中国国情, 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加以解决。20世纪50年代, 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卫生资源贫乏, 面对的主要卫生问题是预防控制急性传染病。在这种背景下, 通过政府主导, 构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培训乡村医生, 举办合作医疗, 在较短时期内初步解决了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 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力水平发展较快, 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 农村卫生面对的突出问题是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 卫生服务的提供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这种情况下, 主要措施是调整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鼓励多种形式的卫生服务提供, 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中国政府更关注城乡的统筹发展、区域的统筹发展、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距, 促进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中国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将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作为重点投入领域, 巩固和发展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依法管理农村卫生队伍, 建立了以财政直接投入为主要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普遍可及的医疗卫生保障。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阶段, 我们坚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策略, 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2.5.3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协调、社会参与、整体推进。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需要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 统筹规划, 各部门协同推进, 全社会积极参与。坚持把农村卫生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纳入卫生事业发展大局。全国普遍形成了农村卫生的多部门协调机制, 明确部门责任, 各负其责, 密切合作, 共同研究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有关政策, 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在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过程中, 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 形成合力。通过社会动员和长期实践, 健康的作用与大卫生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全社会共同参与初级卫生保健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2.5.4坚持改革与创新, 促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乡村医生队伍、合作医疗一直是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支柱。不同的历史时期, 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内涵也不同, 构建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三大支柱”, 成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 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了农村卫生人员的执业准入制度, 推进卫生队伍专业化进程;建立了以住院费用为主, 兼顾门诊费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 同时确保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这些改革与创新, 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农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的改变, 也使得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有了新的发展。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人群间的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结果不均衡;农村居民同时面临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负担;环境因素所致的健康风险、人口老龄化和流动人口给初级卫生保健带来新的压力;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滞后, 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服务能力不高, 这些都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3 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展望
中国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应当站在新的起点上, 更加自觉地推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适应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促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四件事。
3.1 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 更好地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健康权益
保障农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政府要完善法制建设, 逐步将初级卫生保健纳入法制化管理;制定国家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 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调整与完善;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 保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可持续发展。
3.2 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保证农村居民获得普遍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
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到2010年之前覆盖所有农村地区。要完善制度, 创新机制, 规范管理, 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程度, 最大限度地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受益。同时,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
3.3 重点加强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水平
2010年以前, 明显改善农村地区,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卫生基础设施状况。健全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保障和稳定机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定向培养等学历教育和在岗培训等继续教育制度。一方面要培养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农村卫生管理队伍;一方面要培养一支技术扎实、作风优良、立足基层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立有益于农村卫生人力发展的激励机制, 鼓励合格卫生人员到贫困、边远地区工作, 吸引和留住农村卫生人才, 稳定和发展农村卫生队伍。
3.4 提倡全员参与, 增进伙伴关系, 形成发展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合力
要重视开拓社会各界、各部门的潜能, 加强与国际组织、各级政府、政府不同部门、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分享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不断建立和发展健康领域中的伙伴关系, 凝聚各方资源, 形成促进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良好社会氛围。
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 篇10
1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的问题
伴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我国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村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近年来多个地区发生的严重手足口病疫情、肺结核病死灰复燃、艾滋病流行蔓延、全球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从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深刻反思现有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平衡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总量较以前有了较大增长,但相对于整体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卫生保健需求增加,仍显严重不足,尤其是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增长缓慢[2]。除总量不足外,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分工也不够合理。目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作主要由地方政府来负担。然而县、乡政府由于财力紧张,根本无力拿出资金来支持农村公共卫生[3]。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一方面造成农村卫生资源数量上不充分,另一方面造成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据调查显示:全国80%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而每年到大医院就诊人群,有80%左右是在基层医院即可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4,5]。这也是农村居民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管理体制不顺,三级预防保健网松散
在第一次农村卫生革命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是我国卫生体系的特点和优势。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革。县级公共卫生机构大多由于财政投入不到位,业务经费严重不足,科室设置不全,设备落后,热衷于有偿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中心“龙头”作用减弱[6];乡镇卫生机构由于缺少财政支持、缺乏业务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处境尴尬,不能有效发挥“枢纽”功能;大多数村卫生组织转变为个体诊所,经营管理混乱,“网底”破裂。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运行机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关系松散,没有形成农村卫生服务的层级效应[7]。
1.3 重治轻防,公共卫生功能弱化
由于地方配套政策不够,补偿机制不健全,加之管理松散,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整体功能较低,从卫生资源、管理体制等与其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依然存在[8]。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热衷于有偿服务,乡镇卫生院不得不“以药补医”、“以医补防”,而乡村医生又不是国家医疗机构正式人员,其补助金待遇较低,脱岗离职、变动频繁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上农村卫生服务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医、防功能混乱,疾病防控工作难以有效全面推进[9]。实际上,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被盈利性经营所取代,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1.4 重硬件轻软件,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对县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乡镇卫生院投入改造建设资金。从资金使用方向看,约80%的资金投向了房屋等硬件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只占投资额的3%,造成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设备设施建设,使得乡镇卫生院相当一部分房屋和医疗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资源浪费严重[2,10]。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缺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条件和机制,卫生人力资源缺乏成为基层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11]。据调查,乡镇防保队伍大多数为医疗部门分流人员或非卫生技术人员,很少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有学历的也主要以中专为主,无学历人员几近50%,整体素质不高,更换频繁,严重影响了基层预防保健工作质量。
2 优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策略建议
2.1 明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政府职责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属于一种公共物品, 政府在发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许多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主体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和限制。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思想指导下,在农村公共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与城市存在的差距,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流动,为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12]。同时还应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明确各自支出责任,确保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政府履行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13]。要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支出范围和支出重点,并利用财政公共卫生投入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公共卫生投入,调动社会资源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扩大服务范围。要建立和完善财政预算制及合理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开展业务有困难的贫困农村,政府应通过转移支付,保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14]。
2.2 完善可持续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大投入
农村公共卫生是政府实行的带有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体现的是全社会居民的共同利益和需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公共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 加大投入力度[1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和财政能力增强,中央政府应该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大的宏观调控作用,真正在公共卫生中担负起主体责任,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和地区间的协调均衡发展[16]。
当前我国财政分灶吃饭的情况下,县、乡两级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负有重要责任。首先要根据本县、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际需要确定专项拨款,使服务机构的服务成本得到合理补偿,从而减轻服务对象负担。其次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暂时停止以收入弥补支出和收取预算调节基金的做法,在一定年限内让其合法收入能用于危房改造、增添设备、培训人员,开辟新的服务项目,改善工作人员待遇等。最后逐步实现以任务定经费,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17]。
同时要创新农村公共卫生资金的投入方式,变财政拨款的“供给制”模式为“购买制”模式, 要立足农村实际,调研广大农村居民确实需要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定财政拨款购买项目内容,明确考核标准,对考核合格的项目给予适宜补偿。这样, 在加强政府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职责的同时, 也提高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2.3 统筹城乡发展,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公共卫生资源投入重点转向农村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目前,我国有限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医疗机构,而对于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实际上,对公共卫生投入的产出效果比对医疗机构投入的产出效果更为明显。医疗机构可以参与市场竞争,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则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因此,财政资金投入应向公共卫生服务倾斜。
要确保实现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和效率,公共卫生资源投入的重点应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医疗机构转向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资源投入重点放在农村后,可以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医疗资源分配和利用上的巨大差距,使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都能在相同的机会中受益,提高农村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公共卫生资源投入重点转向公共卫生服务以后,可以保证农村卫生保健事业的公益性,使所有农村居民都能从公共卫生条件改善中获益[18]。
此外,不同地区资源配置追求的目标重点可以有所不同。贫困地区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以及为人民提供财政保护,而发达地区的重点问题则是如何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国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和保证人们最基本医疗保障,在比较偏远和贫困地区,即使卫生服务供给效率不高,也应配备最低限度的卫生资源以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基本卫生服务需要[11]。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保障。
2.4 完善管理体制,重塑三级预防保健网功能
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离不开全面覆盖村级卫生组织、健全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公共卫生机构, 也就是一个组织健全, 职责到位, 功能充分发挥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因此,加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建设是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6]。
作为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业务指导中心的县级卫生机构,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急救、转诊以及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职责,要加强“龙头” 作用;作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关系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通畅运行,要转变服务模式,明确功能定位,坚持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学校,重点做好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强化“枢纽”功能;作为三级预防保健服务“网底”的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要推进“网底”建设,重塑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功能。
要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将村卫生室管理权限归属辖区乡镇卫生院,使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承上启下的乡镇卫生院加快了发展步伐,综合经济能力和社会效益不断扩大[19]。同时,重新巩固了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扩大了农村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强化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任务,促使了农村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5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关键还是人才。要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必须从多方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素质。要强化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接受医学学历教育,同时采取多种途径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业务知识和技能,增强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此外, 要严格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对没有执业资格的人员要坚决清退[20]。
要制定和实施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建设规划,根据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建设以及乡镇未来卫生人力的知识和技能类型进行预测。要有持续发展战略,按比例、多渠道培养专业结构和层次合理的卫生技术人才队伍,预先在专业、数量、知识结构等方面做好准备,纳入计划。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乡镇卫生院服务内容界定,做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需求定位和服务项目培养培训要求。
要制定栓心留人的优惠政策,吸引一些优秀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医务工作者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 提高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待遇水平, 尽量缩小与上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差距, 并且将工资待遇与工作质量、服务水平挂钩, 加快形成具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同时,鼓励城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基层服务,建立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间的协作关系。通过城乡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循环,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提升卫生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摘要:新医改政策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还存在着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平衡,三级预防保健网松散,公共卫生功能弱化,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如何优化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出了明确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重塑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策。
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 篇11
关键词:农村合作组织社会资本集体行动农民用水者协会
中图分类号:F062.1;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7)01-005-05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collective behaviors
and public water resources supply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easant-Using-Water Association
of Weihe River valley in the viewpoint of social capital
ZHAO Yong-gang, HE Ai-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127,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so on to make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the idea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such as peasant-using-water association and proves that peasant-using-water association, as a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is an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Key words: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ocial capital; collective behavior; peasant-using-water association
渭河主要位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陕西省境内。近年来,该流域在农业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如何解决渭河水资源尤其是农用水资源短缺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传统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总是求助于工程和技术的手段,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工程和技术的手段固然十分重要,但水资源管理不善也是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银行,1993)。特别是在农村,农田灌溉用水供给制度由于长期沿袭计划经济的政府供给制,改革滞后,造成农用水供给不足,水资源缺乏时,农民争水抢水;水资源充沛时,浪费严重;基础设施有人用无人管,缺乏基础设施的投资激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呢?本文认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在现有制度环境下,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合作,导致集体行动的失败而引发公共水资源的无效供给。因此现有的农村公共水资源供给制度急需创新。近几年,在渭河流域兴起了一种称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农村合作组织,这种组织制度是不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创新?能否促成农民们的集体行动并实现农村公共水资源的有效供给?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及理论回顾
公共水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认为,公共水资源一般应由政府提供,但实践已经证明了完全由政府提供常常又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效率和效果。二十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Ostrom,1990)另辟傒径,提出了自主组织和治理公共事物的制度理论,研究了“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的问题。她的研究工作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即在理论上讲政府与市场之外的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是可行的,通过公众参与、建立合作组织能够解决小范围的公共水资源的供给问题。
在奥斯特罗姆提出“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观点之后,很多学者又从不同视角对公共水资源供给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公众参与和合作组织等制度安排进行了深入探讨。Miguel A. Marino,Slobodan P. Simonovic(2001)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他们提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Jeff Dayton-Johnson(2000)、Jacob W. Kijne(2001)、Esther W. Dungumaro,Ndalahwa F. Madulu(2003)分别从墨西哥、巴基斯坦、坦桑尼亚三国的案例研究了农业公共水资源的供给问题,他们分析了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强调了水资源综合管理需要公众成员的参与才能实现。上述研究从不同国度公共水资源管理现状出发,讨论了在公共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方面,提倡公众参与、发展用水者协会是综合水资源管理进行制度创新必要的步骤,但在组织机制和集体行动逻辑等方面进行的分析研究还较少。
赵永刚,何爱平:农村合作组织、集体行动和公共水资源的供给我国学者对水资源供给和管理问题也进行了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赵保璋(1994)、冯尚友(2000)、吴季松(2002)、林洪孝(2003)等学者研究了我国的水管理体制,分析了水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提出在水资源供给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以保障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供给。他们的研究虽然涉及了公共水资源问题,但只是讨论了水资源管理中的一些宏观问题,未对公共水资源的组织供给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具体到农村合作组织和公共水资源供给的关系问题研究上,国内学者的观点有点杂乱,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分析框架,各种研究方法之间缺乏可比性,结论也经常出现相互冲突。有的肯定用水者协会在公共水资源供给问题上的显著成效(张陆彪、刘静、胡定寰,2003);也有的认为用水户参与分配模式在现实中实施难度很大(雷玉桃,2005);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公共水资源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形成国家与村庄之间合作与互补的供给机制(贺雪峰、罗兴佐,2004)。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经济社会学特别是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给合作组织和集体行动提供了新的解释。乔纳森·艾沙姆(Jonathan Isham)和萨托·卡科内(Satu Kahkonen)研究了印度尼西亚供水系统工程时,认为社会资本能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了村民组织和管理公共水资源的能力。本文试图也从社会资本这个视角出发,把合作组织自主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试图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理解如何通过合作组织达成集体行动来实现公共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二.农村合作组织①和公共水资源的供给
(一)对社会资本的界定
社会资本,很多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和认识。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1993)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特征,如信用、规范和网络等,它们能够给整个社区创造外部性,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协同来提高社会的效率;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1990)从更广泛的层次对社会资本这个概念进行了分析,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系列不同的实体,这些实体都具有社会结构的特征,并且能够促使结构内部的参与者行使某种行为”;福山(Fukuyama,1995)的定义是“一种有助于两个或更多个体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互惠性规范潜在地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尽管不同的学者给社会资本下了不尽相同的定义,但这些定义具有相同的内核,那就是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可以带来收益和价值的资本形态。本文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和制度资源,是社会组织中能够通过促进协同提高社会效率的各项特征,如信任、互惠和共享等,它是集体行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它有如下作用机制:经济行为人之间通过社会网络的重复交往将增加行为人之间的信息,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信息流通并提高合同的实施效率。最终社会资本通过增加“囚徒困境”中的合作机会、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管理公共财产资源的可能性来增加福利。
(二)社会资本的特征和测量
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本,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资本的特征。首先它能够在使用中得到积累,它既是集体行动的投入又是集体行动的产出,一方面可以产生互惠互利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可能增加社会性互相作用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其次,社会资本活动至少需要两个人,它具有公共商品的特征,具有生产水平的最优点。当然,社会资本也具有资本的一般特征,它也需要投资,即使不投资金钱,至少也要投资时间和精力。维持社会资本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一般花费的是时间。归结起来,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具有积累性质的存量,并能形成利益关系。本文研究的案例和其他经验文献表明社会资本能够直接提高集体行动的能力。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直接测量即使非常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研究方便,需要使用各种替代指标。很久以来,人们使用受教育的年限和工作年限来代表人力资本,无数的经验研究已经证明了这种替代指标的价值,但在社会资本的研究中,还没有找到类似的能得到大家一直认可的指标。本文尝试用信任、互惠等指数来替代测量社会资本,而信任互惠等是可以通过积累获得并不断得到提高的,即社会资本可以表示为信任、互惠等一些因素的函数。
(三)引入社会资本的模型
农村公共水资源供给具有正的外部性,它对私人行为的激励有限,从而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有一个问题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有的村庄能够很好地组织这类公共物品而另外一些村庄却不能?
下文我们将追随布莱克·莱维(Levi)和德·梅茨(De Meza)(1993)使用一个表示提供公共物品的初始模型。我们假设发起者提议为村民们考虑建立一个公共水资源供给的管理系统(用水者协会),前提是要有为数众多的村民参与。村民们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来决定是否参加用水者协会,同时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将影响到组织用水者协会建成系统的概率。
N代表村庄里的村民数,n代表参与建立用水者协会的初始村民数,c是每户参与村民所花费的成本。随着社会资本的增加,协调行为变得更加容易,加速了信息的流动,结果是每户村民所花费的成本在村庄内社会资本水平中下降了,村民I从公共水资源供给中获得的个人收益为bi,由于村民的社会资本ki而得以增加,他参与公共水资源供给系统(用水者协会)获得的总个人收益为B(ki,bi)。村民社会资本对村庄从公共水资源供给系统(用水者协会)中获得的总个人收益的影响依赖于村庄社会规范的性质。如果互惠规范强大,在村庄内有较强纽带的村民(ki更高)可以从合作中获得更高的回报(或净回报)。而通过强化他们的地位和参与村庄的创新活动﹛B(ki,bi)>0﹜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假设这些收益是ki和bi的一个附加物,因此,如果互惠规范得不到提高,那么,一个村民和村庄有较强的联系纽带而不关心村庄的公共水资源建设,而另一个村民十分关心村庄的公共水资源建设却与村庄的联系不紧密,这两个村民能够从公共水资源供给系统中获得一样的收益。我们还假设B(ki,bi) 假设在参与公共水资源系统(用水者协会)的村民数中从中获得的收益是线性的,于是第I户村民从参与公共水资源系统(用水者协会)中获得的额外收益等于每户额外参与系统村民获得的收益bi。因此,如果r个其他村民参与其中,那么第I个村民的收益会增加bir。r个其他村民参与系统的概率是Pr(r︱N-1,k),它是村庄内其他村民(N-1)和村庄内社会资本水平(K)的函数。如果第I个居民参与(没有参与),只有当r≥n-1(r≥n)时,公共水资源供给系统(用水者协会)才能成立。假设参与系统的初始人数n由提供建设计划的发起者决定,因此,它外生于村民的参与决定。如果第I户村民参与系统的期望收益大于期望成本,那么,它将会参与其中: 表达式1中第一项代表了至少(n-1)个村民同意参加该系统,则第I个村民参加系统的期望收益。因此,系统建成了,公共水资源就得到了有效供给。表达式的第二项表示第I个村民对自己的贡献的直接期望净收益。不等式右边项表示假设第I个村民决定不参加系统而该系统又建立了的期望收益(不具备排他性)。 (四)其他一些变量的分析 公式(1)也可以用来说明其他一些变量是如何影响建立这类系统的概率。这里主要分析两个变量:群体规模和村民的同质性②。小规模表示成员数量有限,有利于发挥协同性,同质性意味着有较好的社会资本,容易形成较好的合作文化,能增加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内聚力,这都是影响农民用水者协会成员效用函数的重要参数。比如,如果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加,协调行动变得更加困难,那么村庄内的村民数将会降低建立公共水资源供给系统的概率。另一方面,规模较小的村庄意味着可能有更多潜在的村民参与到系统建设中,因此,一个给定的初始人数n就更容易达到。如果教育能够提高人们从公共事务中获得的期望收益,那么教育也能提高合作的概率。村庄中村民的同质性程度也可能影响合作水平,可能是正面的:由于有强大的社会纽带,合作的可能性更大;也可能是负面的:同样的纽带可能强化人们的思维惯性,难以改变他们过去的行为方式。但总的来说,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由于村民的同质性,即共同的语言、道德标准和收益期望等,同一村庄村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对本地区水源在一年的不同时期的时空信息也很清楚,在共同行动中的成败得失利益攸关,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危害现象的发生,村民们更易于达成协议和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制度的凝聚力,使小而有凝聚力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就成为公共水资源供给系统管理的有效代理人。 当然,从公式(1)中我们还不能得到社会资本影响公共水资源系统建设概率的决定因素。然而个人社会资本和村庄社会资本能够影响个人参与系统建设的成本和收益,这一点已经是很清楚的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村庄社会资本的增加会降低参与集体行动的成本c(k)。另外,如果互惠规范较强,我们希望村庄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参与的直接收益B(ki,bi)。这些影响降低了公式1中参与的期望私人净成本,增加了村民参与的概率。 另外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公共水资源供给过程中面临集体行动困境时,合作组织作为被选择的新的制度供给,虽然它会使所有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但这种新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公共物品,需要解决相互监督和委托代理问题。而只有规模较小、成员同质化程度高且职能单一的合作组织,公共需求偏好显示和排序的成本较低,才更容易实现对代理人的问责和提高回应性。也就是说,小规模农村合作组织在解决相互监督和委托代理问题、实现公共水资源的供给方面更具有优势。小规模和同质性给予了每个农民长期试错和重复博弈的机会,声誉机制和谋求长期稳定利益的期望,使农村公共水资源使用者的用水策略更接近于长期合作动态博弈,是“讨价还价”形式,而不是非合作静态博弈。这种长期试错和长期合作动态博弈的结果,就为长期自主协商灌溉合作组织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③。 三.经验验证及结论 农民用水者协会是农村合作组织中的形式之一,是一种新型的参与式管理国际化通用模式。在渭河流域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之前,从农业用水情况看,水浪费严重,水费征收率低,用水纠纷和矛盾较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很低。农户之间基本上是完全独立的,没有组织、合作关系,造成投资浪费、效益低下。自2000年来,陕西省先后在渭河流域交口、石堡川、冯家山和宝鸡峡等大中型灌区进行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改革试点,开展参与式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目前全省共组建了105个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斗渠1076条,涵盖灌溉面积180万亩,涉及14万个农户。以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成立后,通过互助合作,自我服务,民主管水,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灌区田间工程有人用、没人管、水费计收难、水资源浪费、工程设施破损严重等问题,增强了农民民主管理意识,改进了工程维护和田间灌排服务,减轻了农民不合理负担,促进了节约用水。通过前后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公共水资源权利落实到具体的农民用水者协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之间的用水矛盾,减少用水纠纷,也有效地解决了水费征收困难、维修经费不足等问题,还增强了农民的水商品观念和用水户的节水意识。用水者协会这种农村合作组织有助于促成农民集体行动开展合作,有助于实现公共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当然,农民用水者协会由于自身的不完善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在规范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使农民用水者协会在一些地方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探究其中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在于农村公共水利灌溉设施的产权不清,仝志辉(2005)把根源归结为在离开人民公社制度下的集体合作制度后,村庄的合作文化在逐步丧失。家庭承包以后形成的独立分散的农民个体,组织成本(协调费用)高昂,在农村公共水资源供给上达成合作的协议非常困难。本文认为,农民用水者协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交易成本,但是如果协会成员的异质性较强,协会成员的组织规模较大,协会成员缺乏社会资本,这种松散的自愿组成的组织就缺乏足够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它就不能有效克服“搭便车”行为。作为一个合作组织的群体,必须有适当的监督和制裁,他们必须在没有外部强制的情况下激励他们自己(或他们的代理人)去监督人们的活动、实施制裁,以保持对规则的遵守。而现有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监督、制裁和激励的机制方面还不完善,有待不断进行改进。事实上,目前大多数成功组建起来的用水者协会要么是有一个高声望的团体领导,要么该村庄有着较好的合作文化(社会资本),也有学者称之为强有力的村庄社会关联。 综上所述,渭河流域公共水资源供给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农民用水者协会作为一种农村合作组织,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它能促进农民在公共水资源供给上的集体行动,它能够改善目前农村地区公共水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可以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在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环境条件和社会资本的差异,村庄合作文化的不同,村民群体的特征,对农村公共水资源投资和供给主体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积极引导、合理规范,要在规模较小的村庄试点并逐步普及合作组织,要培育村民良好的合作文化,并注重村庄社会资本的积累,才能实现农村公共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Black J,Levi M D,deMeza D. 1993. Creating a Good Atmosphere:Minimum Participation for Tackling the "Green house effect"[J]. Economica,60(239):281-293. Esther W Dungumaro,Ndalahwa F Madulu. 2003.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the case of Tanzania[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8):1009-1014. Jacob W Kijne. 2001.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hange from supply to demand water management in irrigated agriculture: a case study from Pakistan[J]. Water Policy(3):109-123. Jeff Dayton-Johnson. 2000. Choosing rules to govern the commons:a model with evidence from Mexico[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42:19-41. M Yercan,F Dorsan,M A Ul. 200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criteria in irrigation schemes:a case study of Gediz river basin in Turkey[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66:259-266. C ·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 2004. 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2000.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冯尚友. 2000.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冯雨. 2005. 创新机制求发展 组建协会显成效——关于陕西省农民用水协会的调查与思考[EB/OL]. http://www.chinanpo.gov.cn/web/ showBulltetin.do?type=pre& id=20279&dictionid=1835&catid=#,2005.6. 贺雪峰,罗兴佐. 2006. 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均衡[J].经济学家(1). 雷玉桃. 2005. 产权理论与流域水权配置模式研究[C].2005中国经济年会. 林洪孝. 2003. 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仝志辉. 2005. 农民用水户协会与农村发展[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4). 吴季松. 2002.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张陆彪,刘静,胡定寰. 2003.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绩效与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期刊(2). 赵保璋. 1994. 水资源管理[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周玉玺,胡继连,周霞. 2002. 基于长期合作博弈的农村小流域灌溉组织制度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5). 注释: ①所谓农村合作组织,是指建立在自发性、自由性和自愿性基础之上的农民私人社团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原则是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 ②同质性:表示成员收入、文化水平、教育程度、宗教习俗等没有明显差别,个人偏好差异不大。 ③参见周玉玺、胡继连、周霞:《基于长期合作博弈的农村小流域灌溉组织制度研究》,《水利发展研究》,2002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公民的卫生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但同时, 我国城乡之间出现了医疗、卫生发展的不平衡。目前, 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卫生总资源。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环境卫生恶化, 医疗条件、医疗水平差, 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弱化,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难以建立的状况, 据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的调查, 农村居民中患病主要以感染性疾病为主, 在某些地区, 一些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发病率还没有真正降下来, 仍在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政府投入的不足和不平衡导致农村卫生发展滞后, 在医院床位、卫生人员数量与质量、诊疗设备等方面农村卫生可及性远远低于城市。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呈倒“金字塔”状, 总量80%左右配置在城市且集中在大城市的二、三级大医院中, 相反农村卫生资源匮乏, 设备简陋破旧、医务人员短缺;公共卫生财政体制不完善, 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失衡严重, 目前所存在的农村三级预防保网关系松散, 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缺乏应急机制, 功能目标错位;农村健康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 抗大病风险能力差, 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低, 基本医疗需求难以得到保证;农村卫生管理重治轻防的现象较为突出, 市、乡、村三级卫生防疫网整体优势难以发挥“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被边缘化等严峻的问题。 上述问题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潜在的危机, 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 有悖于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就提出了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观点。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如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样, 出现了医疗、卫生发展的不平衡, 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距。整个农村卫生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失调,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倒置, 农村卫生事业滞后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 西部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2.1 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的历史与现状 建国后, 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1949-1965年、1965-1979年、1979年至今三个阶段。1965年初步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网, 县设医院, 公社设卫生院, 大队 (村) 设卫生室,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各项指标全面提高, 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 由于集体经济解体, 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依托,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大多数农村地区迅速崩溃。 计划经济时期, 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 医疗卫生资源在不同卫生领域以及不同群体间的分配由政府统一规划, 具体服务的组织与管理也由政府按照严格的计划实施。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从而保证了绝大多数农村居民都能够得到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与乡村并无太大的差异, 确保了人民健康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成绩十分显著。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整个医疗卫生服务逐步走向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方式。在需求层面,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演变为私人消费品。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公平性方面, 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 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此以往, 不仅影响经济发展, 而且危及社会的稳定以及公众对改革的支持程度, 并带来诸多社会矛盾, 全社会的健康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 2.2 农村地区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状况及公共卫生情况 卫生部2006年卫生事业发展公报统计资料显示, 截止2006年底, 全国农村平均每15个村才拥有一个乡镇卫生院, 每千人拥有的病床数仅为0.79张, 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为1.3人, 不及全球水平的三分之一。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卫生缺失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 2007年9月, 我们随机调查发现, 西部农村公共卫生问题突出表现为: (1) 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不足。农村公共卫生建设自然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农村公共卫生缺失便成为一种必然。 (2) 乡镇医务人员生活无保障,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际上被盈利性经营所取代。部分医务人员办起了诊所和药店, 成了自食其力, 自负盈亏的“乡村医生”。这些人自然很难集中精力去履行公共卫生防疫职能, 农村居民迫切需要的公共卫生服务也会大打折扣。乡镇卫生院资源短缺, 设备简陋, 人员不足, 无法充分发挥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2.3 西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保障情况 2.3.1 目前西部农村地区还没有建成初级医疗保障体系, 离全面小康所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 由于职能的转变, 原来由卫生部门主管的农村医疗卫生事项移交给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由于农民健康保障事项牵涉到政府财政投入和农民减负等一系列政策性问题, 不是哪个部门能单独解决的, 导致农村医疗保障工作实际处于“两不管的真空地带”。 2.3.2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资源分配不合理, 拉大了城乡差距。约占总人30%的城市居民享受着80%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而约占70%的农村人口却仅能享受不到20%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由于农村占有卫生资源少。随着农民生活需求逐步从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 农民的保障意识逐渐增强。这一矛盾在不断的加大。 2.3.4 2003年1月, 国务院正式发文要求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这种新型制度的具体作法是, 建立一种合作医疗基金为农民看病支付部分费用。资金来源由三部分组成:每位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缴纳10元人民币,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每年分别给每位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20元人民币。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后, 可以按一定比例报销医药费用。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农民对这样一种模式的合作医疗大多数比较赞同, 但农民对合作医疗充满了期待和欢迎。 2.4 农村卫生室基本情况 2.4.1 农村卫生室现状 农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 承担着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职能。同时, 也是农村居民获得卫生保健和医疗的最基本的卫生服务单位, 在农村防病冶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卫生室的现状及其服务功能, 我们前往地处云、贵、川、渝边界的H县展开调查, 为探索、制定合适制度提供依据。被调查的108个村大多位于山区 (占96.30% ) , 有50.2%的村是地方性氟中毒病区, 22.2%的村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2006年每村平均户数为368个, 平均人口l 441人。在被调查的108个村中共有l11所村卫生室, 平均每村为1.03所。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村卫生室距离乡镇卫生院平均为8.79 km, 距县医院平均为26.62 km。村卫生室办医形式是以“个体行医”为主, 占61.60%, “村集体办医” 占27.40%, 乡卫生院设点占7.50%, 村集体办医村医承包占2.70%, 其他办医形式占0.70%。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占46.40% , 为私人所有的占33.60%, 17.30%的由乡管理, 2.70%的由村管理。村卫生室的房屋由乡村医生个人出资建造的占73.40%。平均每所村卫生室固定资产15 335.10元, 其中, 医疗专业设备价值744.16元。平均拥有西药l16种, 价值2 527.00元, 平均拥有中药39种, 价值453.00元。被调查村卫生室的仪器设备配置 (高压消毒锅, 血压计、儿童秤、检查床、产包、产床、冷藏设备) 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4.2 村卫生室人员情况 村卫生室共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62人, 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4人, 低于全国水平。村卫生室人员人均年参加业务培训5次, 累计培训10天。30.20%的村卫生室人员自己支付培训费用, 48.10%的为部分自费, 完全由上级提供培训费用的占21.70% 。村卫生室人员的学历以中专毕业居多, 占72.22%, 说明村卫生室人员的学历水平有待提高。 2.4.3 村卫生室经营状况 村卫生室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业务收入。2006年平均每个村卫生室的收入总额为9 4l1.79元, 其中, 业务收入占89.76% , 上级各种补助占2.0o% 。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占77.0%。上级对村卫生室的诊疗设施有投入的只占8.60%, 对村卫生室的药品无投入。 2.4.4 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 每所村卫生室年诊疗人数为1 716.37人次, 平均每个乡村医生年提供诊疗服务人数为1 176.00人次。平均每村年内有孕产妇l6人, 新法接生率为80.63% , 平均为孕产妇提供产前检查1.0次, 产后访视0.92次。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45.55% , 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35.59%。可见, 村卫生室对基层卫生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对儿童的系统保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对农村卫生室开展的服务项目进行询问调查, 发现村卫生室对提供预防接种服务、喂养指导、健康教育宣传、地方性氟中毒和结核病、艾滋病、急性传染病的疫情统计及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完成得较好, 同时, 绝大多数村卫生室都能协助上级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在妇科病普查、为村民进行健康指导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亟待加强。 2.5 农民对村卫生室的需求 2.5.1 居民经常就诊单位的分析 居民经常就诊单位的构成可以反映不同层次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以及病人的流向。对村民经常就诊的单位进行询问调查, 结果显示, 到县及以上医院就诊的占4.37%, 到乡级卫生机构就诊的占15.71% , 到村卫生室就诊的占72.96%, 到个体诊所就诊的占5.47%, 到其他医疗机构就诊的占1.49%。可见, 农村居民对村级卫生室的利用率较高。 2.5.2 居民就诊的原因分析: 对居民选择到村卫生室就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距离近” 和“病情轻”是主要原因, 占59.34% , 说明农村卫生室很好地满足了居民就近治疗和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但同时也发现, 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医生的信任度不高 (占13.89%) , 说明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 以使农村卫生室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3 农村医疗卫生的对策与思考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不难看出, 在当前转型社会型态下, 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确实应该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划应该致力于全社会的资源分配和公共服务建设。健康政策的制定应该反映公众意愿和公共利益, 体现公正、公平和安全的理念。同时, 健康政策的构建要考虑到许多相关因素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对贫困者的重要意义, 以及提供服务的最佳途径。政府在建构新的医疗卫生制度时可以增加对农村基层公共卫生的支出;在基层通过加强农民疾病预防和免疫、健康卫生教育等低成本的途径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从而降低整个农村医药费用;扩大合作医疗基金统筹面, 加强基金管理;针对农民最难以承受的药品价格和意见最大的药品质量问题, 应加强对药品生产、销售、定价的监督等。 3.1 加强农村卫生机构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 做好医学人才资源储备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 农村地区医疗机构中人员结构不合理, 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技人员学历层次太低, 主要是中专和高中学历的人员, 不少的人员未经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培训, 在医疗工作中难以开展和胜任工作, 造成了广大的农民对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不信任, 从而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建议对当地的农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行资金投入, 可委托医学院校定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卫生人才。L市的X县在这点上有着成功的经验和基础可供借鉴, 对于现有的不达标、不合格人员可采取在职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方式, 逐步提高其能力和水平。要求在2008年之后新进人员必须要有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 从医人员必须都要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得到改善之前可以采用先邀请县级、市级的二甲、三甲医院高职称医技人员定期到相应的农村卫生医疗机构辅导、讲课和查房 (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的卫生院已经采用了这样的模式) 来带动整个工作的开展, 在人才队伍的建设取得成效以后, 乡村医疗机构就可以肩负起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的任务, 改变目前举步为艰的局面。 3.2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改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硬件设施 由于政府投入欠账太多,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设施极其薄弱, 尽管该县财政是一个吃饭财政, 但是由于乡镇卫生和村卫生室所开展的工作具有正外部性, 政府还是必须得拿出逐年递增的经费对两级医疗机构进行投入, 投入的经费不仅仅是人头费用, 而应该还有改善基本条件、添加基本设备设施的费用, 在投入的时候不能普遍均等的划拨, 而要经过科学充分的论证, 有目的重点投入, 普遍投入就造成了经费的分散, 投入的成效就不大, 建议每年集中经费改造3~5个卫生院、20~30个卫生室, 改造的标准应该按照当地的实用、够用、能用为基准, 杜绝贪大求全。建议以卫生部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为指导, 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需求来进行该项工作。 3.3 从实际出发, 重视地方病、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和开展农村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在调查中被调查的108个村中有50%的村是地方性氟中毒病区, 22%的村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这个数据说明了辖区内的地方病防治工作任务很艰巨, 政府要从居民的饮水、食盐、燃料等细微而工作量大的方面入手, 先在根本上控制其发病, 然后解决因为患病所致的身体健康的缺失。建议由政府民政部门牵头, 对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进行一次拉网式普查, 先核实患病的人数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进行群防群治, 在燃料、食物、饮水等生活必须条件上予以资助, 从而逐步减少地方病带来的危害。 良好的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能够起到有效预防和有效利用医疗服的作用比如传染病的控制、疾病的预防、适当的饮食与营养保障、不良的健康习惯与行为 (如吸烟等) 的克服、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等。健康教育可以在乡村通过黑板报、宣传手册、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人员宣讲等形式开展, 也可以通过乡镇学校教育去普及。 3.4 因势利导、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能否顺利推行关键在于政府如何管理, 政府可以在基本原则范围内结合地方实际采取有地方特色的管理模式, 要真正的让广大参与者享受到合作医疗的实惠与方便。建议在今后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运作中要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性, 提高合作医疗的给付比列, 方便群众的用药和报销手续。另外, 建议在新型合作医疗投保的过程中务必坚持农村家庭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合作医疗, 要求进行普遍性的、强制性的推行, 阻止任何个人的“搭便车”行为;二是根据地区和个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的差异, 以及不同人的服务需求设置若干险种和赔付上限;三是在设定起保线与限定额的同时, 确定大病的类型与范围, 原因在于该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 青壮年人大多数在外务工, 留守人员大多数是老人和少年儿童, 如果以个人为投保单位, 一则基金的经费得不到保障, 二则基金的给付必将入不敷出, 造成给付困难。 3.5 加大公共卫生的投入, 重视预防性服务 公共卫生具有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公共卫生投入的政府性, 各个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人员的工资由县财政全额支付;努力提高现有预防保健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制定出农村的常规消杀工作, 灭蚊、灭蝇等爱国卫生运动要在农村推动;彻底改变农村轻预防重治疗的现状;加强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该项工作的经费由政府财政全包。计划免疫包括计划内免疫和计划外免疫两种, 计划外免疫是包括乙脑、流脑疫苗等等, 可以收取疫苗的成本费和注射用一次性材料费;而计划内的卡介苗、麻疹疫苗、白百破疫苗、乙脑疫苗及糖丸属于计划内免疫的疫苗, 必须免费提供。计划免疫的装备, 包括针头、针管、消毒锅, 也应该免费配备。因此, 在增加政府免疫资金投入的同时, 要取消一些卫生防疫部门的各种变相收费项目, 杜绝把各级卫生部门的折扣和医务人员的工资分摊到接种对象身上;各个卫生院防疫人员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疫情和宣传卫生知识;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 强化社会监督。此外, 要加强对诸如结核病、乙肝、性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3.6 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业务管理和基层医药管理。 【农村公共卫生和健康论文】推荐阅读: 农村公共文化论文01-05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12-15 农村公共卫生11-25 公共管理农村公共危机07-27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11-01 农村公共文化09-27 农村公共信息01-12 农村公共服务05-22 农村公共品07-11西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现状和对策 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