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2024-06-26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共12篇)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篇1

现阶段, 农村社区对我们来说是相当熟悉的。随着社区在城市中的不断深入和建设, 近几年来, 农村社区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发展。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发展, 使得农村中公共服务的建设和完善对和谐社会的大力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此之前, 有很多学者对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做出了很详细的分析和见解, 但是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政府和社区组织的合作和责任。由此可见, 农村社区的各方面处于薄弱环节。

1 概念的界定

1.1 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的概念有好多种, 不同的人对农村社区的理解不同, 但都有相通的地方。农村社区通常就是说居民以农耕生产为主要功能, 把农业作为主要的谋生手段, 在居住方式上主要是以村落为主, 规模通常较小。这些都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社区。

1.2 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社区不再局限于在农村中, 它是指一大片区域, 有一定的规模, 有相似的情况, 想法, 甚至是工作环境, 知识背景等, 以多种社会和经济关系结合而组成, 具有比较完备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1.3 农村社区组织

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内的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区的党支部和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内的派出机构。村党支部在乡村社区代表着国家权力, 它的行使以国家权力为强力支撑。具体到村党支部日常工作重点, 村党支部以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为主。这就决定党村支部在乡村社区中代表国家利益, 职责履行中更多向上级以及中央负责。社委会、村委会等社区自治组织, 村民代表大会等。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自治权是国家向基层社会让渡的部分治权, 村委会的自治权来源于村民的授权, 村委会在村民自治活动领域内行使自治权, 但是乡镇政府有权指导。

2 农村的公共服务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主, 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 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2.1 义务教育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 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教育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当国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后, 农村的孩子可以在更优越的环境下学习知识。然而, 由于硬件设备的缺失, 教育资源的不匹配, 有的乡村只拥有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设施, 初中及以上的就学需要去别的乡镇、县市。更有的地方甚至连学校都没有。

2.2 医疗问题

我们在对社区医疗满意度的调查中, 大多数居民都对医疗设施很不满意。社区内没有专门的医疗站, 甚至很多农村中都没有合格的医疗所, 就医不方便, 是最大的医疗问题。即使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农村有自己的卫生所, 但是医生的医术水平却不高, 甚至有一些都没有临床经验, 常规医疗设备不齐全, 设备很旧, 医生少, 到了晚上没有人值班, 很多病人晚上生病也必须等到第二天去看, 耽误了最佳就诊时间, 很多病人因此付出了生命。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收费太高, 一些家庭很难负担得起较高的医药费。看病难, 看病贵依然存在。

3 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合作与责任

上述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毕竟农村设施的建设不完善, 很多福利待遇还没有辐射到这些边缘地区。教育、医疗、道路这些基本的仍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构建和谐的农村社区环境, 政府和社区组织需要调适自己的责任, 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3.1 政府与社区组织各自责任

政府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在社区建设中, 由“划桨者”转为“掌舵者”, 也就是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主要是制定相关政策, 建设方向, 保证这些政策得到实施, 顺利完成。改变政府在社区组织中的“越位”和“缺位”现象, 同时处理好放权和收权, 相信在政府的领导监督下, 社区可以做到有效实施, 顺利完成。社区组织有多层阶级性, 他们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管理体系, 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来维持运转, 实现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联系最为直接, 要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提供最为需要的公共物品。另外, 在社区组织的运行机制中, 要完善考评机制, 改变过去混乱的局面。实现良好秩序管理。

3.2 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合作

党村组织是国家在农村的执政主体, 要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但是, 在社区管理中, 政府供给单一效率低, 财政负担大, 社区组织需求多样, 难唱独角戏, 社区自治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政府善于使用“扶持之手”, 用激励措施, 凝聚势头。第一, 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拨款必须全部落实, 同时发放农村社区教师补贴, 以及贫困生补助, 推动城乡教师双向流动, 建立农村社区教育投入机制, 投入教师培训费, 加快设备更新速度。第二, 首先政府要在农村社区建立医疗站或者是小型卫生所, 保证一个村有一家, 设备齐全, 人员充足, 夜间轮流值班, 让社区居民都参加医保, 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社区医院衔接医院, 政府完善社区医院的规划, 投入有效资金, 使得居民感到满意, 感到幸福。第三, 政府财政拨款到维修道路上, 小到田间小路, 大到柏油大路, 同时后续的交通设施也要跟上, 建立社区内公交设施, 途径每一个村庄, 设立公交路线, 解决居民出行问题。

参考文献

[1]黄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政府的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 2007.5.

[2]张锦堂.东莞石龙镇农村医疗服务供求问题的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3.12.

[3]卢西.论城甲市社区医疗服务史的政府责任缺夫及其对策研究——以长沙市社区医症服务建设为例[D].中南大学, 2009.5.

[4]刘琳瑜.浅议我国城市社区组织体系的改革[D].企业家天地, 2007.6.

[5]吴兰.社工服务完善社区组织公共服务能力的探索研究——以广州市永和街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 2012.6.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篇2

为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我村召开了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工作进展情况。现将调查情况 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我村积极探索并扎实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速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具体工作中,在管区建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点,村级配备了为民服务代理员,基本实现了党的领导、行政管理、为民服务三位一体,形成了镇街、农村社区、农村管区、行政村四级服务网络。通过前一阶段的工作,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已初见成效。

一是充分整合和利用了现有资源,农村管区也充分利用了中心村的办公场所,这样既减少了新的投入,减轻了财政负担,又充分利用了闲置资产,促进了资源的优化整合。

二是公共服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满足了群众需求。开展农村社区化服务,使村的公共资源得到了优化组合,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增长和政府公共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社区成立前,一,群众办事非常不方便,碰上复杂一些的事,费时费力,需求得不到及时反映和满足,公共资源明显失去均衡。社区建成后,这一问题就得到了较好解决。

三是促进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增强了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基层干部,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接受群众监督,给干部施 1

加了压力,增强了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有效地改变了原来事难办、办事效率低的现象。干部不仅在社区面对面为群众服务,还经常深入基层,密切了与农民群众的联系。自推行以来,我村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都达到了98%以上,受到了群众的赞誉。

四是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维护了农村稳定。通过农村社区建设,树立了基层干部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工作更有干劲了。社区进农村,也提高了落实政策的透明度和化解矛盾的时效性,群众的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得到化解调处,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和管区,大事不出社区和镇街。积极开展了平安社区创建活动。聘请了多名义务综合管理员,及时排除化解不稳定因素,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社区的安定和谐。

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村的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农村社区化服务的认识还不深,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还不高。二是部分镇街认识不够到位,注重表面建设,忽视服务实质,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深入探索完善农村服务社区化建设。三是个别社区办公场所建设进展不快,设施和人员尚未到位,更谈不上开展服务。四是社区为民服务工作程序、服务制度、岗位职责还不够规范,社区服务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服务质量还不够高,牵扯到盖章批复的事宜在社区还不能即时办理。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建设农村社区重要性的认识。干部群众对社区的认识还有个提高和深化的过程,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更广的群体参与社区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工作的优化升级。干部也要提

高认识,注重研究,结合实际,从农村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出发,真正建立起惠及农民群众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充实社区服务内容。一是进一步增加服务代理内容,把农民的实际需要列为服务代理内容。二是注重把为民服务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服务结合起来,将服务项目向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传递致富信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转移农村劳动力、收集社情民意等方面拓展,变事务性代理为生产性、发展性代理,变被动代理为主动服务。三是社区设立服务站点,最大限度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四是积极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增收能力。

(三)完善服务程序和规章制度,建立社区运转长效机制。一是对现有制度和服务程序进行整合、完善、规范、统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服务群众接待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推进农村社区服务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群众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管理、运行、施政方式,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运行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好人员、经费问题,保证经费正常运转,防止社区成为空架子。四是建立健全互帮互助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与农村社区的有效对接,提供高层次的服务,共同参与农村社区的建设。

(四)加强选配和管理,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社区服务队伍。要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为民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和监督,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3.89;C91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17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既能够提升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也是加强农村社区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有繁荣的农村社区文化与之相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关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概念的界定。张天学[1]认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是指在农村社区用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市场不能或不能完全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周晓丽等[2]认为,公共文化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二是关于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的研究。贾康等[3]指出,虽然我国民营资本有较大发展,但是缺乏进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渠道,造成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的现状。在供给客体方面,作为社区居民的客体,在接受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时,是被动的接受,缺乏参与表达机制。三是关于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研究。李少惠等[4]在对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部路径、内部路径和双向路径三种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吴理财[5]在对各地农村文化服务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部门供给模式、以钱养事模式、以县为主模式三种类型。应该说,国内学术界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涉及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许多层面,对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大多拘泥于已有的实际情况和个案,缺乏根据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前瞻性的探讨,研究成果有一定的滞后性;且研究成果主要针对中西部地区或者是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的城乡结合部,缺乏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在对目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治理理论,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网络治理模式的必要性,提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网络供给模式,以期对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起到启发和推动作用。

一、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公共财政仍是较多地投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对农村社区

的投入虽也有所增加,但相对农村社区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重经济发展而轻文化建设,造成了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供给认识片面

虽然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工作,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仍然不能排除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在某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片面的认识:一是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轻精神生活的丰富;二是在供给的内容上重上级政策和生产技术等方面轻意识观念;三是在供给的方式上认为主要是上级政府部门的事情。正是由于存在这些片面的认识,不仅在工作精力投入上偏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而且在资金的投入上也偏沉,更有甚者,把一些过期的书籍、报刊和城市淘汰下来的落后的体育文化设施充作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给农村社区。

2.供给机制不科学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供给主体的单一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完全由政府包办,这既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的原因,也与我国其他社会主体很少关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关,这种供给主体的单一性满足不了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单向性。农村社区居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种类和数量,应该以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有效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居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他们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决策过程中,应该吸纳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供给什么公共文化产品,应依据农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依据上级政府的偏好或主观愿望。

3.供给质量不高

与城市居民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相比,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在“质”上表现为结构不合理,在“量”上表现为总量不足。“质”上的结构不合理体现在不同地区的农村社区之间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供给比较丰富,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北部地区则比较贫乏单调。“量”上的总量不足是指,与城市相比,占我国人口70%的广大农村社区,相关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较为低端,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各种文化活动也较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实现网络供给模式的必要性

网络治理是一种全新的公共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广泛参与来提供公共服务。该模式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威廉·D·埃格斯提出的。我国公共管理学者陈振明[6]是较早关注网络治理的学者之一,他认为网络治理是指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包括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彼此合作、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多元治理主体合理分权、共同参与是该治理模式的核心理念,它符合因治理环境复杂化和公民主体需求日益多元化对公共管理提出新挑战的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将其引入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十分必要且具有可行性。

1.网络供给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区治理理念

该模式倡导通过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协同解决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更好地调动供给主体的责任和社区公众的积极性,实现公共治理主体与社区公众共同负责的公共责任机制。同时,网络供给模式坚持以顾客为导向,依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并且以社区居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标准,可以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体现民主的治理理念,实现治理主体与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

2.网络供给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功能

现行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大多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在供给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社区居民很少参与。其结果是,一方面为农村社区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层级较多从而形成供给效率低下和供给成本较高的弊端。而网络供给模式强调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极大地提高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同时网络供给模式主张以网络化的组织方式引入多方主体参与,更多地关注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这既可以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效率,也可以激发社区居民对所供给公共文化产品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功能。

3.网络供给模式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方法论

网络供给模式主张多元主体平等参与,这既可以体现供给主体的利益诉求,也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过程中,兼顾并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是统筹兼顾方法论的直接体现。网络供给模式坚持多元化主体平等协商的原则,可以使各主体相互依赖,平等协商,从而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兼顾各方面的利益[7]。

三、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的对策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如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逐步完善,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然而,与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广大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相比,目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还较低。要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树立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理念

随着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也逐渐增强,对社区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同时,伴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各级政府要真正树立城乡居民平等的观念,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思维模式,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和权利,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承担起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主体责任。要适应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多元化新形势,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作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唯一主体的做法,更新管理理念,吸引市场力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其中,走合作共赢之路[8]。

2.创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的组织架构

应依据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具体分类和不同属性,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的组织架构。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分类,有学者根据其存在方式将其划分为静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和动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文化产品做了进一步划分,将静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分为文化资源、文化设施、文化日用消费品和静态展现的文化艺术,将动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分为文化服务活动和动态展现的文化艺术两类[9]。这种划分虽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管理有指导意义,但对每种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缺乏清晰的界定。公共文化产品作为公共物品的一种,我们应回归到公共物品的概念与分类上来,依据公共物品属性的分类,把公共文化产品分为纯公共文化产品和准公共文化产品。前者是指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全体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后者是指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其目的是满足部分民众的文化需求。与此相适应,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主体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应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个人,这几个主体之间既有纵向上的领导或指导关系,也存在着横向上的合作关系,从而构成了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的组织架构。

3.改革传统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式,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机制

应依据网络治理的运作机制,使构成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组织的各主体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目标,不存在终极性的垄断者;使各主体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各自掌握一定的资源,成为相对独立的决策分中心;要依赖其他主体的资源与配合,实现自己的目标,共同追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效用最大化。各供给主体应依据及时、高效的原则,综合协调各种资源,实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首先,要确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过程中,应改变原来自上而下的政府独自决策的方式;充分尊重社区居民和其他供给主体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形成群策群力的合作局面。其次,要构建合作供给机制。应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沟通协调供给机制,使各供给主体依据各自的优势,各尽所能,共建美好和谐的文化社区。再次,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应成立由各供给主体代表、第三方和社区居民代表组成的多元化评价组织,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确保合作供给网络的高效运行。最后,要设立规范约束机制。应依据相关的法律、规章及社区自治章程,设立网络供给的约束机制,实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规范化。

4.探索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新的供给模式,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应依据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和地域特征,实行多元化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10]。对纯公共文化产品,应由公共财政出资、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类供给,供给的方式可以是政府直接供给,也可以采用市场化手段供给;对农村社区的准公共文化产品,可采用市场或者社会志愿等手段供给。周晓丽等[2]认为,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可以采取三种模式,即权威型供给、商业型供给和志愿型供给。权威型供给是指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须处于核心主体;商业型供给是指政府与市场应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志愿型供给是指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发挥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张天学.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0(6):84.

[2] 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90.

[3] 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60.

[4] 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

[5] 吴理财.非均等化的农村文化服务及其改进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0.

[6]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0.

[7] 姚引良.网络治理:地方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可行选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6.

[8] 刘悦.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10(2):89.

[9] 汪超.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篇4

关键词:大里社区,公共服务,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城乡平等和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差距, 建设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区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公共需求, 而在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 农村社区居民的公共需求又进一步得到了激发, 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更加迫切。本文以江宁区大里社区为例, 对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进行考察研究。

一、大里社区基本状况

大里社区位于南京主城的东南方向, 隶属于江宁区东山街道, 总面积5.89平方公里, 辖区内居民小组25个, 户籍人口3110人, 1040户。由于东山街道经济开发公司和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的进入, 社区面临大量的拆迁任务, 10个自然村已拆迁安置了三个, 目前还有三个自然村在紧张的谈判协商中, 可见, 这是一个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农村社区。2008年, 社区工业总产值2.8亿元, 工业销售总值2.6亿元, 实现工业利税3100万元, 人均纯收入10023元。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里社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得到了很大的进步。2008年, 社区新建了4个标准型垃圾屋, 完成改厕261户, 增加了10名环卫工人;利用暑假时间参照南京市村级幼儿园标准扩建和整修了社区幼儿园, 新建了一个居民休闲健身广场;扩建和整修了社区卫生服务站, 为全体居民进行了一次免费体检, 为社区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 社区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 消除零就业家庭, 新建20间老人过渡房解决拆迁老人的临时住处的同时积极解决社区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保障问题。

二、大里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诚然, 大里社区近年来在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社区公共服务的状况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一方面这与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大环境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无法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有关。总的来说, 大里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供给效率低下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中, 应依据公共物品的分类和层次, 构建政府、农村社区、私人部门、第三种力量 (非营利性机构) 四位一体。但就大里社区目前的状况来看,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仍然以政府为供应主体, 缺乏政府以外的其他参与者, 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社区委员会虽然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整体有限而且往往具有准政府组织性质。私人部门、非营利性机构等非政府力量参与主体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 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同时, 农村公共服务由于没有竞争压力和动力, 进一步降低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

(二) “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导致公共物品供给偏离需求, 结构失衡

一方面, 由于传统的供给主导型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假设政府机构及其官员比农村社区居民更加了解农村社区居民需求, 所以能够更好地代表农村社区居民实现其利益。这种假设无视不同层级政府组织和官员的自利性追逐, 往往导致公共产品供给动力不足或者内容扭曲, 还会出现依据距离政权中心的远近来差序式提供公共产品的现象, 导致农村社区居民的公共产品需求无法满足, 或者出现人为的地域差距。另一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且大理社区的处于经济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农民自主意识增强, 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表现出多层次性、多样性以及成本的可接受性。同时对农村公共物品的种类、规模等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从而导致“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无法灵活地应对这一变化, 从而使有效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偏离农民实际需求。据笔者从接触的群众那儿了解到的状况, 目前群众比较迫切需要的一个是对社区环境的整治, 尤其对垃圾问题十分不满;另一个是就业问题, 社区存在不少闲置人员, 但是政府和社区在这两方面却鲜有作为, 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被理所当然地用于社区创建文明城市这一达标工程。

(三) “政绩”公共服务供给过剩, 农民需要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的问责和考核机制不健全, 导致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实际效果不负责任, 缺少必要的监督和考核, 而现行的政府考核体制并没有把服务的实际效果及民众的意见纳入到考核体系。具体到大里社区而言, 街道和社区都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工程, 如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搞创建文明城市的达标工程, 改厕达标工程等等, 只要上级有考核指标, 基层政府和组织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而农民实际需求或者短期内无法显现效果的公共服务建设, 诸如前面提到的社区环境整治、社区群众的就业, 还有农业技术的推广、社区发展战略规划等等。

三、改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一)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

考虑到农村公共物品本身所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点, 目前完全通过市场方式提供是不可能的, 效率也是极低的, 因此必须要坚持政府供给主体的主导地位。但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群众自治组织, 像社区居委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 鼓励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以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二) 建立一套“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决策程序应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既要体现当前农村公共品供给主要来自上级政府或部门的“自上而下”的特性, 也要体现农村公共品受益的地域性原则, 由社区内居民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自下而上”地自主选择所需的公共品。具体而言, 大里社区范围内的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 一方面街道、社区需要加强项目论证, 同时为社区群众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信息、机会和选择的条件, 让他们有表达自己偏好的机会, 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 从而将政府目标与当地群众的偏好相结合, 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减少了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阻力。

(三)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篇5

----记某某农商行“体(机)制转型思想大讨论”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经营模式非常多,比较成熟的模式有:社区银行、金融便利店、“三农”服务终端便民金融服务点、助农取款点等模式。这几种服务模式在中国也是遍地开花,上海农商行运行的金融便利店模式非常的成熟,推广的也非常顺利。他们的主要特点就是机动灵活、定位独特、服务方式有特色。

某某农商行目前也在积极探索网点建设,如何布局、定位、抢占市场?形成具有农商行特色的经营模式,在某某市辖内,城乡有一定的差距,正处于大拆大建的高速发展期,城市扩容速度特别的快,再加上某某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某某农商银行的市场定位,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网点战略模式,探索服务形式的创新。

一、社区银行模式的探索

社区银行对人口密集程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在某某市城区可以探索采用这种模式来对网点进行布局,大型社区(中岳庙储蓄所地处东城花园、观山悦、中岳庙安置小区、新店安置小区、花汇小区,具备了发展社区银行的条件)、人员集中的超市、比较繁华的街道(如西商埠街的两个营业网点可以改造成这种模式,对经营面积要求不大)。

这种模式最初的发展是银行和大型的连锁超市、便利店合作,在门店内布防多功能的自助设备,为客户提供24小时便利服务,这种“店中店”是社区银行的初期发展形态,随后,相继在社区推出以自

助设备加人工服务的小型社区网点,通过特色的营销模式,为客户提供便利化、差异化、人性化的服务。下面我介绍一下社区银行的运行模式:

(一)、网点建设方面。主要开设在大型居住社区、人员比较繁华的地段、人流量大的地带和小微企业聚集区,方便居民办理业务,形象的形容为“家门口银行”。

(二)、设计便利的服务时间。目前,大量客户对银行营业网点结束营业时间太早、办理业务不方便的反映,在某某城区可以施行“36588延时服务”,即一年365天,营业时间从早8点到晚8点,或者采取错时营业模式,可以把“延时服务”打造成亮点服务项目,为客户办理自助机具所不能办理的传统业务,弥补自助银行取款额度的限制,打破传统营业网点柜面时间服务局限,使社区居民、上班族、小微企业主可自主选择办理金融业务的时间,更加体现人性化的服务,让银行的营业时间随着居民的生产作息习惯。

(三)、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社区银行各营业网点应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走“一行一特色”或“一行多特色”的差异化社区发展之路,如让员工定期深入社区普及理财、保险、贷款、反假、防诈骗等金融知识,定期举办社区大型宣传、宣讲活动,推动金融消费者的教育活动。

(四)、推出人性化的增值服务。提供健身房、阅览室、免费代送鲜花、蛋糕,免费代取送干洗衣物,通过与第三方开展商务代理合同,推出代缴话费、代收水电费、代售火车票、飞机票和公交卡充值,拉近银行和社区居民的距离,加深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提高社区银行品牌的知名度。

(五)、在安全防范方面,加强社区银行网点保安力量,在延时服务期间,配备两名保安人员,强化安全防范工作;加强技防设施,远程监控中心通过远程监控设施与远程对讲装置,对社区网点进行24小时监控;加强与公安、社区联防和社区物业的协作,积极与公安部门沟通协调,将社区银行网点直接纳入治安街面探头的监控范围,与派出所或社区联防队员建立联勤监督巡查机制,与社区物业协作,让社区保安定期定时对网点的安全情况进行考勤巡查。

二、便民金融服务点的探索

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在农村推广,地广人稀,功能要齐全,具备ATM机等自助设备,方便对财政补贴款项的办理,需要对自助设备深入开发,在目前查询机的基础上,添加存折取款功能,全天候服务,可以探索商户模式、村委会模式、家庭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合作运营的第三方承办的业务代办点,无营业执照和金融许可证,无重要空白凭证,无大量的库存现金,管理员不是农商行员工,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商户是运营的合作方,规避劳务用人上的法律风险。可以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缓解财政补贴发放后柜台压力,目前,某某农商行办理的助农取款点与之有些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这些服务点上增加更多自助设备。

“进村入社区”工程,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因地制宜的市场细分,必须兼顾金融服务的普惠大众与求异发展。通过推动服务网络多

元化、手段多样化,使金融服务延伸到乡村、社区、贴近到农户,扩大“三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最终实现“强农富农惠农”的社会责任。因此,“进村入社区”工程必须以最广的农户和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完善机构网点布局,加快自助设备和金融电子机具布设,延长营业时间或采取错时营业方式,扩大基础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同时,随着农村经济进入转型期,农村金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前的单一“存贷模式”向理财、代理、结算等多元化需求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向扩大再生产、消费、教育等资金需求转变,必须采取“求异型”发展战略,面向所在社区的经济特点,有侧重的选择适用的产品。

需要兼顾金融服务的优势发挥和功能延伸。某某农商行是某某土生土长的“草根银行”,员工大部分都是本区域内的居民,对市场和客户都很熟悉,掌握着大量客户的“软信息”,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弥补授信平台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信息收集成本。把本区域吸收的资金投入到本区域,在经营区域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目前,某某农商行各家支行都代理粮食补贴,能够接触到全辖所有的客户,加大与政府的沟通,要把这项工程办理成亮点品牌,给客户留下好的口碑,凭借良好的口碑能够获得大量的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获得较低的资金配置成本。

必须兼顾金融服务的风险防控与质量提升。要整章见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操作流程和风险防控措施,抓好制度执行和措施落实,风险防范工作。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网点覆盖率、自

助机具布设、金融知识普及以及农户金融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考评,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农村养老“社区照顾”模式 篇6

该项目由1名经验丰富的社工、3名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服务人员、29名本地户籍40~50岁的护工以及多名专业人士组成服务团队。服务团队将参与老年人关怀探访、构建社区支持网络,结合义工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包括探访、送餐、文化娱乐等在内的多种服务。

為了能尽快给老年人提供专业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在石排镇社会事务办和有关村委会的积极协助下,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中心从相关村选拔了29位40~50岁符合有相关工作经验、有爱心等要求的“准护工”。

这些“准护工”正式上岗前,结合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大众社工机构为29位待岗护工安排了为期4天共24学时的岗前培训。培训主题包括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及流程、为老服务技巧与入户实际操作、康复知识培训、急救知识培训等。上岗前的培训可有效帮助护工们快速掌握基本服务技巧,使他们能以更专业的素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虽然绝大多数待岗护工都有照顾老人的经验,但是对于培训的内容。还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据了解,大众社工在石排镇赤坎村和埔心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为石排赤坎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居家清洁、居家探访、长者活动等服务累计4432人次,服务时数达到约7200小时。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促使社区养老服务得到进一步改善。

该项目负责人洪智雄说,此前,社工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包括融合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资源,积极探索农村养老的“社区照顾”模式。这样做,既可以减少政府财政资源的浪费,又能提高社工机构承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整合社区资源,搭建老年人服务共享平台,提升社区老年人幸福指数。

很多社区虽然都有居家养老服务点,但与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是“平行线”。以石排镇赤坎村为例,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后,一方面,为赤坎村综合服务中心所推行的送餐服务解决了人手问题,给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带来更大的便利,使送餐服务常规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帮助赤坎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的养老服务从“定点服务”辐射到大多数老年人家庭的“入户服务”,尤其是增强了那些行动不便、独居老年人的交际能力。部分老年人在社工和护工的共同努力下,从之前的足不出户转变为服,务项目中的“常客”。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篇7

1 政策依据

1.1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农村建设与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视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农业大国来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下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在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到, 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显示出发展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并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发展指明方向。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继续将一号文件聚焦三农, 在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激发农村社会组织活力, 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农村专业协会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从中能看出, 各类社会组织在参与提供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点关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 加快实施政社分开, 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从而为社会组织改革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组织立法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重要举措。我国当前的社会组织仍处在发展初期, 对政府的依附性明显, 需要对社会组织进行改革及相关立法等工作, 促进其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发挥作用。

1.2 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首次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相联系, 显示出国家治理与现代化之间有密切关联,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 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有待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内容涵盖广, 包括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等各个方面的治理。在社会治理方面,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由此看来, 社会治理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发展既处在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同样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经济社会各领域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这正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给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 这就需要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而其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政府要做减法, 转变政府的职能, 由强调管制到注重服务;社会要做加法, 其中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 推动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向小政府大社会格局转变, 即要推动形成“三部门”共同参与治理的模式, 政府为第一部门, 市场为第二部门, 社会组织为第三部门, 共同构成治理的多元主体。

2 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合作与政治自治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民合作理论多有论证,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马克思曾指出农民“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 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而这样的生产方式必然会阻碍农村生产力的进步, 从而阐明了实现农民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继而又阐述了实现农民合作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形式等思想内容, 列宁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农民合作社问题。农民合作社是实现农民合作的基本组织载体, “列宁关于发展农民合作社的理论, 实质上就是促进农民合作的理论”。提出发展合作社要和商品生产联系起来、国家应对合作社发展予以支持等重要理论观点。列宁十分重视农民文化教育在发展合作社中的作用, “这种在农民中进行的文化工作, 就其经济目的来说, 就是合作化”。马克思主义的农民合作理论为我国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述当中多有论述有关政治自治的思想。社会组织作为实体化存在的组织形态, 其运行在政治哲学中被称为“政治自治”。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以“自治的本体论”基础, 即从实践的具体的人出发, 将异化理论作为逻辑起点, 认为要通过自治来消除这种异化, 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治的实现, 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在实质上意味着劳动者本人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同时, 马克思也将政治自治与国家机器相联系, 并认为政治自治是国家机器的替代品, 理应“建立生产者的自治政府”。这意味着当今政府应减少行政权力的干预, 要充分发挥公民社会在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方面的优势。基于以上, 马克思政治自治思想正为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不同理论视角下对社会组织功能定位的分析论证

国内外学界对社会组织功能定位的研究主要基于三种不同的理论视角, 分别是经济学理论视角、政治学理论视角和社会学理论视角。从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 主要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入手。市场失灵指因公共物品的“搭便车”问题以及信息的不对称, 加上外部性和市场势力的存在, 出现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而政府也不是万能的, 在力图纠正市场失灵过程中, 却因市场信息不全或公共政策失败, 出现干预过度或不足等问题, 社会组织具有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参与性、低成本等特性, 可以在“双重失灵”领域中发挥作用。

从政治学理论视角来看, 主要从治理理论着手。“治理”区别于“统治”、“控制”和“管理”, 强调公共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 认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众都应参与到社会管理过程中。“治理理论认同的治理方式是社会性治理方式”, “要依靠数目众多的社会组织将分散的公众组织起来”, 也就是要在“公民社会和国家之间建立一种建设性互动”。在治理理论框架下, 社会组织的地位和身份将被高度重视, 已成为政府的协同参与者, 治理理论为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导。

从社会学理论视角来看, 主要从社会资本理论着手。布迪厄首先把“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指出社会资本是可以为个体利用并能实现个体目标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随后, 科尔曼又从功能角度对社会资本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帕特南从政治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综合三人的观点,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组织的理想定位在于, “基于信任、合作、互惠而自主、有效地开展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社会组织作为社会资本的产物, 人们之间会彼此信任与相互合作, 与市场规律和政府机制相比, 在处理社会问题方面将更为有利。社会资本理论为社会组织成员个体的思维方式以及成员之间的行为方式提供了范式和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孙迪亮.新农村建设历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2.

[4]徐增阳.论马克思的自治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 (6) .

[5]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6]董小燕.公共领域与城市社区自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篇8

2009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我国《全民健身条例》并于同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之后, 国务院又于2011年2月印发《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 意在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努力奠定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在本次“十八大”报告中, 更加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并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农业大省, 全省城镇化2013年底达到43.8%, 诞生了众多的新型农村社区, 可以说这些新型农村社区体育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群众体育的开展状况。《条例》、《计划》实施几年来, 效果如何?存在哪些不足?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南阳、商丘三地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服务现状进行调查, 反映其现状, 发现其问题, 以期促进河南省群众体育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新乡、南阳、商丘三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查阅了大量图书资料。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查阅有关研究论文40余篇。并且查阅了国务院下发的有关《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的文件, 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

对河南省新乡、南阳、商丘三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发放问卷, 得到反映真实情况的第一手材料。

3. 数理分析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表格绘制。

三、结果与分析

(一) 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居民现状及分析。

本文随机对三地乡镇新农村社区居民发放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148份, 居民基本情况如表1~表2所示。

从图表中得知, 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居民中, 男女比例约在131:100, 高于正常男女出生比例, 从询问中得知, 此现状和新农村居民早年间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有很大关系。文化程度方面, 以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 分别达到41.2%和331%, 说明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在河南农村基本普及。调查居民年龄分布直方图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分布特点, 居民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至45岁之间, 相信随着样本量的增加, 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分布情况基本合理, 符合随机抽样基本原则, 抽样情况合理。

(二) 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情况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 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情况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 近60%的居民均认为体育有健身的效果, 说明《条例》、《计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能够基本贯彻其精神努力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在居民对体育的认识中, 认为好玩的占12.8%, 认为体育只是有打发时间作用的占20.9%, 两者仍然占较大比重。通过访谈, 这种观念主要是受到传统思想影响, 认为体育是“不顾正业”, “贪玩”, 以及在生活相对困难时期忙于生计, 没有形成对体育的正确价值观, 这也是农民不参与体育锻炼的根源所在。

(三) 影响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居民从事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 表示喜爱体育的居民有128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86.5%, 表示不喜体育的居民有20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13.5%。从这点我们得出, 体育的娱乐性功能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从本次调查走访中, 新农村社区从事体育锻炼群众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 锻炼时间多以早晚为主, 锻炼项目以篮球, 慢跑, 舞蹈居多。较以往, 新农村群众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与人数也有显著提高。说明《条例》、《计划》实施以来, 所获得的成果明显, 值得肯定。但参与比重远没有达到喜爱体育居民比例, 有44.5%表示从不或者很少从事体育锻炼, 究竟还有什么原因制约这部分群众去从事体育锻炼, 本文着重从新农村社区公共体育供给角度进行分析。

1. 经济因素。

从本次调查中看出, 个人收入情况与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息息相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我们调查了不同收入层次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比重, 两者显著性明显, R=0.89, 成显著正相关。所以说, 经济因素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社区居民从事体育锻炼。

2. 新农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因素。

在本次调查中, 我们着重对新农村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满意度进行调查, 选项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等级。

在对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满意度调查中选择一般的占到41.2%, 成为选择最多的选项, 其次选择满意的有29.7%。意见主要集中在社区并无或很少组织相关的体育运动活动, 健身器材保养、维修不及时以及健身场地被占用等。在对社区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中, 选择一般的占到46.6%, 其次为选择不满意的占到27.7%。主要反映在健身设施数量少, 种类简单, 使用不方便, 容易损坏, 健身场地小等。在对社区体育经费满意度的调查中, 呈现的状况比较奇特, 选择一般35.1%和很不满意24.3%成为选择最多的两个选项, 我们总结其原因, 集中在经费使用不透明, 使用存在不合理以及浪费情况, 并且有部分群众由于某些原因对社区工作不信任, 潜意识地就认为政府社区工作存在问题。最后我们针对社区体育健身指导满意度进行调查, 选择满意的占到22.3%, 一般的占到41.9%以及选择不满意占到25.7%, 矛盾主要集中在健身指导员的数量, 指导的时间, 专业程度等方面。

在本次新农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调查中, 我们很清晰地感受到了新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从事体育锻炼的需求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并逐渐成为制约居民从事体育锻炼的瓶颈。虽然我国社区体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 但相对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还存在着整体发展过慢的不足。

四、结论与建议

一是继续宣传营造男女平等, 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舆论氛围, 进一步消除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二是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宣传, 端正体育锻炼的价值观, 使居民逐渐形成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 从而促使群众从主观上发挥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是抓住群众对体育运动普遍喜爱的良好契机, 开动脑筋, 想方设法推广符合本地情况, 形式多样, 参与时间广泛的体育锻炼形式, 以求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

四是理清经济建设与体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坚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国策, 提高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促进体育消费。

五是各地社区加强对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与管理, 在健身器材的选购, 选址安装, 加强后期的管理与维修, 消除有人安没人管的情况, 使健身器材物尽其用。

六是做到财务公开, 逐步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公信力, 服务群众。

七是提高健身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学习, 可与专门的体育院校进行联合, 给居民群众提供正确专业的体育运动健身知识, 使体育锻炼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Z].2009, 8

[2].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Z].2011, 2

[3].纪铭霞.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 2011, 15:23~26

[4].刘笑舫, 贾冬晨.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环境及动力支持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11, 6:39~41

关于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探讨 篇9

1 县、乡、村卫生机构转型社区卫生服务不能“一刀切”

城市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一些企业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转型而来的, 主要做法是将这些医疗机构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 这种功能与结构的改造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农村搞社区卫生服务是不是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都得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呢?答案是否定的, 不能“一刀切”[1]。县级医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龙头”, 为全县医疗业务的中心, 承担着全县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及基层卫生人员的业务指导及培训等任务。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 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难以通过上门来向他们提供基本医疗等服务, 显而易见, 县级医院是不宜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则不同, 他们是农村居民家门口的医疗机构,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应当由他们来承担。但笔者认为,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所进行的功能与结构改造主要是在前者, 除经济发达地区外, 不宜将乡镇卫生院直接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改为社区卫生服务站[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的决定》明确规定, 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 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等对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经费补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如果乡镇卫生院的名称都没有了, 国家对乡镇卫生院各项扶持政策就落不到实处,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 医疗机构可以有第二名称, 乡镇卫生院是医疗机构中的一类, 可在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增加某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 作为第二名称, 这样既保住了乡镇卫生院这块金字招牌, 又不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同理, 村卫生室也可以也增挂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牌子。

2 重点在引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实质是一种卫生服务模式与理念, 是医务人员走出医疗机构, 深入社区, 走进家庭, 针对社区人群常见病和多发病所提供一揽子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如果我们把卫生服务比作一条连续不断的河流, 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是“上游”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工作。农村居民交通、通信、居住条件和经济收入等总体上不如城里人, 但他们患病时也需要得到方便、经济、连续的治病防病指导, 如急重症患者需要医务人员现场初步救治和护送转院,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需要经常作血压、血糖等必要检查, 需要经常有医护人员上门去了解病情和指导用药治疗, 卧床不起的患者以及行动不便的小孩和老人需要医护人员在家里给予诊治等等, 所有这些,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能够承担的。众所周知,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枢纽, 具有向农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服务的职责;村卫生室主要负责常见伤、病和多发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 不少乡镇卫生院为了生存, 重医轻防, 坐堂行医, 坐等病人, 这种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卫生需求, 这也是少数乡镇卫生院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从乡村卫生机构的地理位置、能力、农民的就医习惯等来分析,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是引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理念与模式, 重点在转变服务方式。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方式要在村卫生室人员的配合下, 由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由坐等病人向走村入户转变, 由专科服务向全科服务转变。服务方式的转变是卫生院发展的出路, 但也要实事求是, 要根据条件逐步转变, 可以是全面的转变, 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转变, 应以保护和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为目标, 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卫生服务方式。必须克服搞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为了揽病人、救活乡镇卫生院的活思想, 明确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综合卫生服务, 保护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实践证明, 乡镇卫生院通过向农村居民提供社区卫生服务, 农民居民更加相信卫生院, 从而服务量的增加, 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在绝大多数农村搞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在做, 这与乡村医生大多是个体行医有一定关系, 实际上, 有的山区乡镇人口只有万把人, 但纵横几十里, 又是山路, 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上门服务是一个难题, 至少服务难以覆盖。因此,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两者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搞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之一。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开展比较好地方, 以及村卫生室是集体办的, 村卫生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指导下, 完全可以建立健康档案、进行慢性病的筛查与管理等。所以,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一定要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的作用, 否则难以做好。

3 “六位一体”的功能不能照搬

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 “六位一体”功能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不宜平推。首先从机构设置来看, 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是按十五分钟服务圈来设置的, 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要求农村居民半小时能到达医疗机构, 包括各级政府、集体和个人在农村举办的各类医疗机构, 是半小时服务圈的要求, 因此, 农村的医疗机构设置不可能象城市这么密。其次从功能上讲, “六位一体”在乡镇卫生院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实际工作中这项六项功能不宜平推, 农村地广、人少, 乡镇卫生院最重要的功能应当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如果平推就弱化了基本医疗, 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三是从科室设置来分析,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全科医生、搞全科医疗, 临床科室设置不分科、一般不设病房, 而乡镇卫生院基本上没有全科医生, 临床科室设置不能与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一样, 就得分科、设病房等, 农村居民也有分科看病的需求。

4 政府要为农民健康体检提供经费支持

为城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一项基础性工作, 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一致, 以健康体检为切入点, 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能较好地启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运作机制。但健康体检有三个问题必须明确。一是健康体检所需经费主要由当地政府提供。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能及时发现疾病, 有病早治, 无病预防, 其好处是肯定的。但体检经费主要由当地政府来承担, 乡镇卫生院可免费一部分。2007年3月, 江西省的崇义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 开展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县财政为每个农民提供20元经费, 免费为农民健康体检, 因为20元的体检项目太少, 乡镇卫生院还免费了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崇义县财政能出这个钱, 这表明只要政府重视, 政府是有能力解决健康体检所需经费。二是健康体检经费不宜用新合基金。新农合筹资水平低, 2008年我国中西部地区每位农民的筹资水平只有80元至100元, 由于农民就诊规律难以掌握, 新农合制度还不够成熟等, 不少地方新农合的补偿方案比较保守, 以致基金结余过多, 为用掉这些钱, 有的地方用统筹基金来为农民体检, 某县[3]从大病统筹基金中统一按人均6元作为体检费预拨给各乡镇, 由于有的乡镇卫生院条件简陋, 导致一些乡镇体检任务未及时完成、体检项目不全、体检质量不高, 没有达到农民受益的目的, 受到卫生部通报批评, 这个教训各地要认真吸取。笔者认为, 新农合住院统筹基金只能用于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门诊大病 (慢性病) 医疗费用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的补偿, 应由政府另行安排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医疗救助不能使用新农合统筹基金。三是要提高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健康档案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 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 通过健康体检, 这些宝贵的资料一定要很好地运用, 对慢性疾病的追踪、随访产生的有关信息一定要及时记入, 否则,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健康档案如同保管文物一样保管, 就会成为一堆毫无价值的“死档”, 成为一件“劳命伤财”的事, 这是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之一, 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和利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有条件的要进行网络化管理, 让全县内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可以运用, 切实提高利用率。

5 要进一步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农村卫生工作密切联系, 尤其是与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密切相关。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是搞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 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 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 对医务人员进行全科知识的培训, 从业务用房、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技术和管理等五个方面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 是落实农村卫生政策、为群众提供直接服务的重要窗口及关键环节。然而, 2004年江西省卫生厅对全省11个设区市的32个县 (市) 、95个乡镇的368个村卫生室的抽样调查显示[4], 368个村卫生室中业务用房产权国有的0.80%, 集体的13.00%, 私有的83.70%, 租赁的2.40%;32个县财政对村卫生室的投入总共78.34万元, 其中最多的南昌县也只有29.16万元, 有12个县投入为零。要通过各种形式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认识到, 村卫生室的功能、性质等与村小货店显著不同, 村卫生室建设与九年义务教育一样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 是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工作。只有认识到位, 才能重视村卫生室建设工作, 坚持村卫生室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质, 各级财政应当加大投入, 改善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 从而改变村卫生室建设市场化的现状, 建设好农民家门口的卫生机构, 保证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达到建设标准的村卫生室。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对乡村医生来讲就是公共卫生工作, 建议国家总结推广安徽等省的做法, 对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津贴按人均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其中中央财政负担100元, 其余的由地方财政承担。还应总结上海、北京、江苏等地的做法, 参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民最低生活保障, 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 让他们老有所养, 安心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寿祺.农村卫生机构转型不宜“一刀切”[J].中国卫生, 2008 (6) :39-40.

[2]肖云昌, 黄名琛.关于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思考[J].卫生政策, 2003 (7) :43-44.

[3]转发《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纳雍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管理不善、监管不力有问题的通报》的通知[S].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农卫发[2006]42号.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篇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显著的成果就是数以万计的新型农村社区在祖国大地的不同地区开花结果。它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也是广大农民实现幸福美满生活的重要标志。新型农村社区带给农民的不仅是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变化, 更多的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公共设施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生活内容, 它在设计中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方式与标准, 将直接影响到社区的生活质量。

1 公共社区与公共设施

公共社区泛指公众共同生活居住的空间环境, 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 是客观社会的缩影。一个公共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比如城市当中划分的行政区域被称谓东城社区、西城社区、阳光大学城社区、高新科技社区、回族风情社区等等, 再有往下就是传统的县乡村镇不同等级的社区。而新型农村社区则不同于传统的行政社区, 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 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而成, 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既不等同于村庄翻新, 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 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 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其内容涉及到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的反映, 也是物质文明最社会化的表现。

2 社区公共设施的设计与思考

新型农村社区是新生事物, 是各级人民政府响应党中央号召帮助农民建设的新的生活形态。农民离开了自己生活数百年的家园, 开始新的生活方式, 许多内容要学习和适应, 包括群居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内容不光是习惯的问题, 还有思想、宗教、法律等等方面的问题也要去面对、解决。公共设施设计也要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设计对象, 它没有经验, 也没有可借鉴的模式, 只有从头开始。进行调查研究, 与农民交朋友, 了解他们的感受、需求, 然后带上设计方案一次次地征询意见, 最后定稿、实施。通过这些过程, 梳理了团队的设计思路, 明确了设计方向和设计原则。下面几个事例是说明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措施与思考。

2.1 安全性原则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现象:在广场台阶上和人行坡道上, 雨雪天经常有人摔跤, 严重者伤筋动骨。这是怎么造成的?谁要为此类事件负责?许多的社区和单位没有人清楚。首先这是设计失误。设计部门在材料的选用上光晓得花岗岩的坚硬亮丽, 没想到雨雪天它的表面会变得非常光滑, 冰冻时更是如此。选用花岗岩或其他材料没有错, 错在简单使用, 没有考虑雨雪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石材表面光滑的问题。措施和方法是对局部的人行道上石材表面进行琢毛处理, 这种方式就是使光滑的表面变毛糙, 人在行走时会产生阻力和摩擦就不会滑倒。摔倒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设计部门, 验收无异议并使用后责任则归管理部门。公共设施要考虑在公共环境中产品的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的安全性, 尽量避免对使用者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这就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2.2 审美性原则

公共设施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 还兼具美育的功能。因为, 在营造市容区貌的过程中, 公共设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件件功能完善的设施, 不光是机械地组合就算完成了, 而是要通过形、色、态美的要素结合才能算是完美。就像漂亮的新娘没有穿外衣一样, 不能算是完美, 有了华丽的衣裳才是美丽和完美。还有一个比喻:一辆汽车再好, 没有外壳不能算好, 光是内脏, 可能很丑, 有了外壳的包装设计就漂亮帅气了。这是公共设施设计的魅力与价值, 也是公共设施设计的使命与职责。

2.3 独特性原则

公共设施是一个专项的设计门类, 独特性是它的基本特点, 也是它不懈追求的理念。设计是创造性的劳动, 是永无止境的创新。作为一项传统的艺术设计形式,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它也在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兄弟姐妹艺术的优点和长处。如工业设计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特征, 就运用在公共设施的生产工艺中。如一项主题设计内容中有大量的路灯需要设计和生产, 设计方式就向工业设计学习借鉴。如环境艺术设计对空间的分割、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与再创造的方法, 运用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与城市空间的社区有机结合, 创造出新的意境与空间。

2.4 环保性原则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绿色环保的倡导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 也成为社会各界可持续发展共同遵守的原则。在设计领域提出的“绿色设计”口号也得到广大设计师普遍的响应。新型农村社区在广大的农村, 距生态环境最近, 有着优越的先天条件, 理应发挥绿色保护的积极作用。公共设施产品设计应在材料选择、设施结构、生产工艺这三个主要环节进行通盘考虑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如公共桌椅的设计, 可以使用现成的竹、木、藤为主要原料进行产品的造型设计, 发挥这些材料天然、亲和、丰富及无公害的优点, 再运用现代科技技术进行防腐等工艺处理, 外用和内置都可以。这种产品经久耐用且成本低, 如果原材料充足, 还可以拓展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产业———绿色家具。

3 结束语

通过事例的分析与总结, 无论是思想上还是业务上, 团队也得到了锻炼和增强。过去我们遇到的对象和问题都是相似的, 在量和度的把握上有所区别就会迎刃而解。而这次工作则遇到了特殊的对象和问题, 它的困难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估, 也超出了纯粹的业务范畴。实践告诉我们:公共设施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学科, 但不是万能的学科。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不仅仅是靠技术解决的, 有时是要靠思维和与情商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去面对, 用诚恳的态度、学习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去努力, 反而是解决问题更好的途径。

摘要: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设计, 是一个新课题, 也是一个新挑战。除了要考虑对象的地理、环境、规模等因素差别外, 还要把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带到具体的设计内容中去, 以期有所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公共设施,空间环境,设计,思考

参考文献

[1]薜文凯.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

[2]吴桂英.探索农村社区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J].中国民政, 2008.

农村社区银行好过村镇银行 篇11

在此笔者试对社区银行做一番探索。

从国内外经验出发,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升级有两种可行模式。一种是改组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是商业银行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从机构重组上打通微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可视为“大”“小”对接机制的升华。这种模式要求以现存的商业银行作为发起行,易于监管,有利于村镇银行总体的风险控制。不利的是,机构升级后大股东易位,主导权转移,可能受制于发起行的经营惯性,脱离“三农”。另一种模式是借鉴国外微型金融和合作金融发展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实践,探索组建“农村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源于西方金融发达国家,是商业银行体系中的“毛细血管”,规模最小,但数量上占主体,是为居民提供基本金融服务的绝对主力军。社区银行扎根社区,其最大的优势是与居民之间天然的“亲友”关系,有信息优势。社区银行依赖于核心存款(当地居民和微型企业的储蓄),因此在中国发展社区银行最大的好处是,改变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抽水机”的经营惯性,改善农村资金外流趋势,让更多本地资金留在本地,可以从源头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因此,在通过政策引导存量农村社区银行(包括各类农信社)回归“三农”的同时,更根本的是通过微型金融升级机制,形成增量改革动力,充实壮大农村金融微观基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社区银行是一类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微小客户(主要是微型企业和居民家庭)提供金融服务的区域性的小型商业银行。社区银行的分支机构一般很少,美国2002年社区银行的分支机构平均为3.4个(含总行),最多的在10个,其客户目标群定位在当地的小企业及个人小客户;同时,为保证竞争力,存款利率高于大银行,贷款利率比较灵活,收费也更低廉。因此,社区银行虽然体量小,但由于其经营灵活,对客户提供比较贴身的周到金融服务,因此其竞争能力很强,一旦出现金融危机或大规模的金融风险,这些社区银行往往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在中国,农村社区银行是指主要在当地农村社区(县域以下地区,尤指乡镇或乡镇以下地区)进行农村金融服务,其客户群体集中于农户、农村微型企业及农民合作组织等微小客户,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目前农村金融存量体系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因其大部分都在县域以下为农村微型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且大多进行了商业化改造,也可称其为农村社区银行。但本文所提出的农村社区银行概念,更多是指那些由成功运行若干年之后的小额贷款机构进行升级转型而构建的小型商业银行,而不是狭义地指目前存在的农信社等存量金融机构。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篇12

1 做法

1.1 先试点、后推广, 促进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

按照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行为促进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功能要求, 率先在海头镇卫生院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试点。将原来卫生院资源和功能进一步拓展完善, 填平补齐, 整合后重新配置划分, 形成全科医疗部、医疗康复部、预防保健部、后勤保障部、办公室“四部一室的新模式, 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随后, 基础设施较好的塔山、金山、黑林、沙河、厉庄、欢墩等6家卫生院以此做法, 按照统一规划全面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

1.2 先易后难、注重内涵, 将村卫生室建设成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在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 坚持一村一站, 对条件较好, 基本符合要求的卫生室进行完善规范, 每站确保全科及中医药等人员配齐, 确保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计生技术服务室和换药室等六室独立分开, 设置中药柜, 统一安装了急诊电话, 有的站还增设微机室, 确保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入户服务, 开设家庭病床, 建立动态健康档案, 开展健康教育等服务。对条件较差的卫生室按照政府扶持、资金引导、标准不降、验收奖励原则, 分年分批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工作。

1.3 整合资源、加强管理, 强化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

在管理上实行紧密型镇村一体化, 将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一个院外科室纳入镇中心统一管理, 实行镇村一个法人主体。对乡村医生坚持“三制”, 即聘任制、工资制、养老保险制。所有村医均由镇中心通过严格考试, 合格后录用聘任。各站按服务人口共配置乡医3至5人, 持证上岗。在工资报酬上, 实行结构工资加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由镇中心统一支付。同时, 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 年交费总额为人均600~1 200元, 镇中心和个人分别承担50%。在管理上, 坚持“四个统一”, 即行政统一管理, 业务统一管理, 财务统一管理和药品统一管理。药品由镇中心药库统一调拨。在财务管理上, 所有收入和支出纳入镇中心统一核算管理。同时为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 统一组织实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仅2006年, 全县已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岗位转型培训50人、镇中心技术骨干全科培训260余人、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全科培训700多人, 通过培训, 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2 效果

2.1 农村卫生服务新体系初具规模

通过积极推进镇村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建设, 各乡镇卫生院对房屋进行了改造和调整, 添置了基本设备, 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更趋完善、设施配套完备、分区更加合理、环境更加温馨、就医更加便捷, 提高了履行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目前, 全县18个镇, 已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14家, 其中4家申报省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正在准备迎接验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相应加强, 管理更加规范, 功能更趋完善, 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全县515个卫生室, 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率100%, 其中已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286家, 其它卫生室也在积极创造条件转型社区卫生服务站。

2.2 农村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优化

实行一体化管理后, 根据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村卫生室的设置采取联村设站或几个村共建一站, 这样优化组合可以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 解决了村卫生室长期以来存在的小而散、人员不足、设备不齐、管理不善、内部布局不规范等情况。

2.3 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首先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问题, 群众得到了便捷、连续不断的上门服务。其次, 使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每年全县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合农民医药费用实际补偿达到40%以上,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同时, 由于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宣传栏和便民设施等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 又成为农村居民增加交流、提高健康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场所, 促进了新农村的和谐创建。

2.4 乡村医生队伍得到稳定和发展

实行一体化管理后, 乡村医生工资报酬和养老保险得到合理解决, 我县在职乡村医生工资水平, 沿海乡镇的乡村医生每月收入1 000~1 500元左右, 内地平均500~800元左右, 高出当地农民平均收入的1.5倍, 高于或等于村级副职干部 (年均收入在6 000~10 000万元) 。目前, 在职乡村医生大部分已经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尚未办理的部分乡镇也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

3 讨论

3.1 社区卫生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 也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窗口

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 最掌握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 是政府延伸到社区的最基层部门。政府可以从社区卫生服务中直接体现政府形象, 成为为民办实事的窗口。

3.2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区卫生服务是带有公益性的卫生事业。首先, 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凡在社区的居民都可以得到“六位一体”的服务;其二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保障性, 社区卫生服务是保障社区居民健康的卫生机构;其责任是为社区的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行为促进和计划生育指导, 目的是保障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其三是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廉价性, 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价格低廉、服务便捷的卫生服务, 其目的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其四是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方便性, 社区卫生服务就在社区, 方便了社区居民的医疗、保健, 使社区居民可以在社区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其五是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系统性, 社区卫生服务不是单独的医疗行为, 而是“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 而且为社区慢性疾病提供了管理, 指导、跟踪治疗等服务。

3.3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全社会的参与, 而社区卫生服务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 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积极性, 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没有健康的保障就没有和谐社会性的群众基础, 只有将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搞好了, 才能巩固构建和谐社会性的群众基础。

由此可见, 大力发展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卫生服务, 不仅仅能解决群众医疗卫生实际需求, 更重要的是,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 社区卫生服务还是创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靖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滚动筹资理论与实践[M].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 6:213-222.

[2]左文远.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促进社会和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 11.

上一篇:衰退产业下一篇:个人理财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