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2024-07-04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共12篇)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1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三农”问题愈来愈突出。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 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 导致“三农”问题的突出。基础设施落后还带来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滞后, 农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滞后, 农民就业难、收入增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不仅城乡发展差距在拉大, 中国占大多数的农村和农民就无法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更无法实现全面小康。因此, 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互动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2)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路。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 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就必须要推动城镇化, 否则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3)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现代技术的应用, 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在目前的基础上, 要使农业粮食生产再上一个台阶, 实现继续增收、继续增效, 专家论证, 实践也证明了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要构筑完善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4)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化”协调发展, 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在新型工业化方面, 两者也存在着密切相连、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新型工业化发展到今天, 面临两个方面的瓶颈制约, 一是建设用地的紧张, 二是劳动力的缺乏。目前,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两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 一方面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建设用地越来越少, 可供工业发展用地非常有限;另一方面, 出现了用工荒、用工难问题。我们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问题带来的, 像原来在深圳办厂的富士康转移到郑州发展, 就要求在一年时间内提供10万个劳动力。而我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通过撤村并点, 可以腾出大量的原村庄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 把建设用地指标飘移到工业集聚区, 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另外, 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解放出来的劳动力, 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支撑。所以说,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和特点

(一) 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 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 经过统一规划, 按照统一要求, 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 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 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 (也称为“中心村”) , 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的“新”有三个方面:一是新在它的标准上, 它是用城市社区的标准建设的农村社区, 是以城市化的理念改造农村,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 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二是新在它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村, 而是城市生活的“简易读本”, 具备教育、医疗、产业、就业、社区服务等城市基本功能。三是新在它让农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 就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过上城镇生活, 共享现代文明。一句话, 城市社区有什么, 新型农村社区也应该有什么。

(二) 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

1) 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 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 完全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而定。

2) 基础设施相当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脑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 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 公共服务全面覆盖。

三、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认识不到位

表现在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认识不清, 个别地方没有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经济条件有限, 无形中自我降低了标准, 存在着认识迟, 起步晚, 档次低, 规模小, 标准低等问题。

(二) 规划滞后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前些年由于建设规划滞后, 加上农民对耕地及宅基地认识上的误区, 相当一部分村没有统一的设计安排, 抢建、滥建、私建现象比较严重, 出现了“有新房无新村”的状况。另外由于不能统筹规划, 社会资源浪费严重, 水、电、通讯、广播光缆等基础设施分布比较随意, 卫生状况是“脏、乱、差”, 村庄处于一种无序的生存状态中。近几年, 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渐提高, 个别群众在原宅基地建了新房, 现在让群众拆除房屋到社区重新建房或购房, 不仅经济难以承受, 造成极大的浪费, 而且工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三) 政策不配套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住建、金融、民政、环保、教育、卫生等部门参与和配合。但目前政策系统尚不完善, 也没有出台具体的扶持措施。乡镇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领、引导者, 现阶段更重要的是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但乡镇机构改革以来, 使得市、县、乡三级不论工作模式还是人员管理模式都成了倒金字塔形。乡镇政府站在“塔尖”, 倒立承受着来自上级各口各线的工作压力。乡镇政府职权弱化, 财政紧张, 有效作为的空间有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 只靠乡镇政府而不出台各部门具体的扶持政策及有效资源整合措施, 恐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十分困难。

(四) 建设用地难

用地问题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瓶颈。由于建设用地指标紧, 需求量大, 国家严格控制。虽然部分地方采取在原有农村居民点范围内拆旧建新, 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或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解决了部分社区的建设用地, 但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发展建设用地需求, 若不想方设法破解用地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会面临无地可用的尴尬局面。

(五) 资金缺口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虽然个别地方将涉农、惠农资金捆绑起来, 集中使用有重点地投向新型农村社区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向社区倾斜, 但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建设需求。加之部分群众收入低, 无力在新型社区建房或购房, 也阻碍了社区的发展。

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坚持三个原则三个结合

(一)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1) 政府引导、群众自建、社会共助。在政府进行规划设计、政府和社会共同给予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引导中, 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民的事情农民办, 农户能够自己做的自己做, 能够联合做的联合做;政府和村两委不应包办, 应该放手引导农户民主理财、自我管理, 引导农民自愿地、积极地、有序地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2)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在基础和条件上, 要区分情况,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不搞一刀切。条件好的地方, 结合现有工作基础, 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建设项目, 全面开展社区建设;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地方, 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 例如可以从群众最需要、最认同的环境卫生整治做起, 逐步动起来。规划建设要突出乡土风情, 彰显农村特色, 体现农村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努力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农村风貌。在区域分布上, 城中村、城郊村、镇中村、镇郊村纳入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工矿区的村庄纳入工矿区的总体规划进行建设;数量众多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 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方式来决定农民的居住生活方式, 居住生活方式一定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 否则就会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而言, 纳入城镇和工矿区总体规划的村庄, 鼓励建设四层及以上的多层楼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 宜建设三层及以下的低层新房。

3) 试点先行, 形成氛围。要优先选择产业基础较好、管理机制健全、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先行试点,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规范程序、细致操作, 确保建成精品工程、“百年社区”。对先行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 摸索经验。试点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突出地方特色,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一些带有规律性、方向性的做法, 要及时予以指导、推广和完善。要宣传发动, 形成氛围, 不断深化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识, 引导群众自觉主动投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注重三个结合

1) 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繁荣农村, 繁荣农村的关键在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发展产业。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民的社区新生活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可以为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继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提供大好机遇。在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过程中, 要统筹考虑产业规划, 加强“一村一品”建设。在人口集中居住的过程中, 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走农业园区化之路。粮食生产区, 发展产量高、工作效率高的机械化大农业。“鸭棚、菜棚、菌棚”生产区, 发展劳动密集型、增值高的园艺小农业。同时引导富余劳动力搞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等, 拉长做粗农产品产业链,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宜农则农, 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游则游, 让农民充分发挥其能力, 让农民变成现代化的、职业化的新型农民, 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政府和村两委要让农民全过程参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酝酿、讨论、审核和实施, 要引导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理财、自主管理, 全方位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农民在积极参与过程中, 其知情权、话语权、主人翁意识将得到增强。农民迁居新社区以后, 精神面貌和社区治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都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的健康可持续运转打下重要基础。

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 要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吸引不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到县城区、到镇区落户居住, 促进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化。同时, 通过引导吸引城镇的闲散资金投资到农业和农村新社区建设, 促进城镇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转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并驾齐驱、互促互动的两只轮子, 实施双轮驱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2

2013年11月29日 16:17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2期 作者:李磊 崔永军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42

摘 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新课题,尤其是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仍处于摸索时期,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提升。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和经验特征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并剖析了阻碍建设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建立了农村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还对多种建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对策建议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模式借鉴,对于推动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策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科技引导计化“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相关研究成果(20120661)

前言

吉林省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省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大幅度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是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要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吉林省通过抓好农村“三基”工程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层组织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力量,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依靠自身力量,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科学技术向农村扩散,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吉林省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有序地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形成有效载体,让农民群众直接参与社区管理,表达个人意愿和合理诉求,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同时,也有利于开展农村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强农村的自我服务功能,倡导社会互助,使农民群众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贫有所帮,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对于完善和深化村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界定

新型农村社区是针对传统农村社区而言,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农村社区发展的新形式。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产业和人口结构多元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以社区共同利益(非家族利益)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和空间聚落。新型农村社区除了表现出传统社区的一般特征外,还会出现自己的新特征。如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农业生产的合作化、产业化,空间布局的集聚性,社会构成的异质性,社会交往的开放性,社区组织由行政归属型向利益归属性过渡等[2]。

二、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全省面积18.74平方公里,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拥有621个乡镇机构,9 321个行政村,399.08万个农户。截至2010年,吉林省农村人口达到1 349.16万人。

2008年3月,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始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尝试。至2008年,吉林省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了一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建设风格的村镇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共启动1 127个自然村社区建设,占全省行政村12%。各县(市、区)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普遍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纳入责任考核体系。同时省民政厅还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陆续组织6批总计70人次参加民政部举办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民政厅还创办了“城乡社区”简报,及时刊登省内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3]。

2009年起又逐步扩大规模,建立了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了“试验典型、探索功能、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开展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保障措施。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了6个方面35类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共修建乡村道路、铺装巷道9 321公里,解决自来水733各村,建设秸秆气化站25个,新建沼气池16 446个,新建和改造房屋3.4万户,新修围墙156万延长米,建排水沟234万延长米,建公厕1 523个,新建垃圾站、填埋点6 901个,卫生所387个,文化站和图书室932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 851套;发展合作经济组织1 969个,带动农户242万户。各实验县(市、区)还围绕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饮水、能源、物资供应、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困难,广泛实施了“四通”、“三改”、“三化”工程(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改水、改厕、改圈”,主街路“硬化、亮化、绿化”)。有的地方还建设了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利用设施,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长春市各实验区在设施和环境改造上的投入总计超过3 000万元,公主岭市和扶余县的投入都超过1 000万元,桦甸市投入超过600万元。

三、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认识模糊,“难”字当头。目前部分干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片面认识或误区。觉得刚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号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于政策文件无所适从。同时错误地认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头换面,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外在形式。由于不少镇、村干部思想保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有畏难情绪,所以认为,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缺资金,硬件难达标;又缺乏人力,软件难到位。即使省级各种政策倾斜和扶植,也不能及时启动响应,错失许多推进良机[4]。

2.新型农村社区农业基础设施仍十分脆弱。在水利建设方面,仍没有启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各村庄90%的水利工程带病运行,绝大多数农田缺少配套灌溉工程。在农机方面,主要是总量不足,机具老化,全程机械化水平低。吉林省机械耕作作业水平为33%,机播水平为41.6%,机械收获仅为9.8%。在农业科技方面,主要是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化不快,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吉林省农业科技财政投入仅占农业GDP比重的0.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融资难度依然巨大。“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投入和农产品加工业投资共需资金7 000亿元,其中需要金融资金4 200亿元,去除财政支持,缺口仍需3 000亿元以上。农村金融融资难度不断加大。一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的金融机构正逐步减少,大部分调往省外和优质龙头企业。二是农村贷款利息高,负担重,如吉林农村信用社给有些地区农民的贷款年利率达到10%以上。这对农村经济发展将受到更大制约。

4.新型农村社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落后于城镇居民增长。2000年,吉林省农民收入降幅达到10.5%,直接原因是粮食减产、价格下跌,深层次原因是收入结构单一,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增收机制。而城镇居民收入却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3倍,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达33倍。2008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69∶1。

四、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发展对策

为推动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农村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因此,必须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首先,可以通过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出台相关政策,使群众认识到与切身利益相关;其次,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农民自身知识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再次,通过制定村民公约、组建物业委员会等形式尊重村民参与权与监督权,从而强化农民的自觉参与。

建议二:因地制宜、梯次发展。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不同地区具体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分类指导,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对策,多层次的推进。同时,要坚持分期建设原则,不能搞“大跃进”。要把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把传统农村改造与新型农村建设相结合,建设上要量力而行,遵循基础建设阶

建议三:整合资金,多方联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吉林省情况较为复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单靠政府一方投入难易保证资金充足和建设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整合政府、企业、社区、农户多方联动的资金链条,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多方联动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6]。

建议四:健全机制,科学决策。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保证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项重大决策科学合理,健全各类责任制,建立以农村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

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问题,无法在单一学科中求解,而是需要运用系统论观点在“社会-经济-农村社区”这样的复合系统内求解。在吉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同样也需要政府、社会、农村社区组织、农村社区居民进行共建,并不断摸索其发展的规律和模式,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和辐射作用。

作者简介:李磊(1978-),男,吉林长春人,讲师,从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崔永军(1964-),男,吉林长春人,教授,从事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3

摘 要: 农业型村庄人、财、物流向城市的趋势不逆转,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衰败将愈加严重。新型农村社区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增强了农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再次成为农民的安居之地。然而,商品化社区生活所推动的离农化和陌生化人际交往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着演变为“空心化社区”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让新型社区农民重新聚拢起来和互动起来,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农业型村庄土地优势发展农业现代化,结成外出农民和留村农民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其有能力和积极性开展社区公共文化生活,再造熟人社会。

关键词:农业型村庄;空心化;新型农村社区;空心社区;利益共同体;乡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6-0022-06

一、农业型村庄的“终结宿命”与“空心化”趋势

随着现代化国家的建构,金融资本、科技力量、市场观念等外部性因素逐渐向乡村社会渗透,乡村社会不再处于过去以家庭农业生产来满足自身消费需求的自然状态,而是在工业现代性与农业传统性、城市先进性与乡村落后性的矛盾与冲突中,表现出传统乡村社会逐渐脱离分散、孤立、封闭的小农社会模式,日益呈现出开放性、流动性、变化性、异质性等特征。20世纪6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提出“农民的终结”命题,认为小农生产方式最终会让位于资本主义式的雇工农场、农民成为产业工人[1]。事实上,无论是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实际效率(超过一定规模,效率低于小农经营方式),还是从农民家庭尚不足以完全脱离土地进入城市获得更理想的生活[2],维持小农生产结构的村庄依然是我国乡村社会的主要形态。然而,固守农业本位的村庄不可避免走向衰落,“村落终结”就是它们未来的宿命。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00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10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平均每天有将近250个自然村落消失[3]。同样受工业化和市场化力量影响,村庄人、财、物的流向不同,村落终结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一种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带来人口集聚和土地增值,形成新城镇或扩建原来城镇,本质上属于村庄的现代化,是村庄的再造,常见于城中村、城郊村及乡镇企业发达村;一种是作为农村家庭人口和劳动力再生产场所,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村庄在过疏化、老龄化背景下因穷困和饥饿而日渐消亡[4],是真正意义上的村落终结,常见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型村庄,目前这种状况占了中国农村的大多数。

事实上,农业型村庄并非骤然走向终结,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上演着一幕幕“乡村大逃亡”场景,超过26亿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村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基层民主乃至社会心理等出现迟滞、弱化与退化现象,导致人口空心化、农业生产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基层民主空心化以及社会心理空虚化等一系列问题[5],综合作用起来就是乡村地域系统功能退化,农村型村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渐被边缘化。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国家以规划干预的形式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意图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消除城乡二元对立,遏制村庄空心化趋势,实现传统农村社区向新型农村社区转型。然而,国家简单化行动逻辑与农村本身非均衡状况之间的冲突一再提醒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期待村庄新生。多数农业型村庄缺乏村集体经济,甚至还有村级债务,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兴起又削弱了宗族组织、基层行政组织的社会整合力量,在这样的经济基础和组织基础之上进行农村社区化建设,村庄可能会在外来压力下分崩离析,沦为散沙似的里弄,受外界势力摆布[6],结果不仅不能顺利实现转变,而且也无法继续保持一个以农为主的乡村社会,进入到传统性社会与现代性社会之间的真空地带,即孙立平所说的形成一个断裂的社会[7],反而加速农业型村庄的空心化。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制度背景与遏制农业型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两大推手: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增减挂钩

根据社科院测算(平均值),农民变市民,政府一次性支付26万元,农民个人首年支付118万元[8],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能力承担城市生活高成本,城市更多意味着依靠务工来改变家庭经济命运的暂居之地。无论从粮食安全、文化多样性、政治治理需求考虑,还是从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培育拉动内需经济增长点考虑,都需要国家开展乡村建设,打破城乡发展不均衡状态,改变农业型村庄作为城市附属品和资源供给地的边缘地位。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农村社区建设”概念,同年国务院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自此新型农村社区以国家制度化形式在全国范围铺开来,各地都把其作为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正确理解新型农村社区,需要认识其背后两大制度推手。

新型城镇化决定了新型农村社区聚居的基本型态。新型城镇化不是要“去农村化”,而是走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四化”共生同步发展道路,它否定了以往“以牺牲农业、发展城市的传统城镇化道路”,提倡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农村社会繁荣。从城镇化“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城乡空间社区结构、城镇观念意识”的核心内涵来看,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介于传统村落和现代城镇的“中间型态”,它不是简单的合村并组、赶农民上楼,而是在农村地域范围内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美丽家园。它吸收了城市社区建设成功经验,人口在横向空间和纵向空间上适当集中,景观设计“拟城市社区”;它不发生远距离人口迁移,方便农民耕种土地,属于农村社区就地整体重建;它着重改善农村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享有同城镇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水平。

土地增减挂钩为农民减负、增收,为在经济上启动社区化建设提供了可能。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巨大资金投入,资金筹集渠道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村集体、农户自筹。税费改革后地方财政成为“空壳财政”、“吃饭财政”,GDP偏好又让地方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想法设法汲取农村资源发展工业和城镇;农业型村庄村集体经济不发达,有些包产到户比较彻底的村庄甚至不存在集体经济,村委会日常运转完全依赖上级财政支持;农民家庭依赖土地“温饱有余,没有闲钱”。如何破解“资金瓶颈”,让社区化成本最小化是新型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简称“拆旧补新”,通过整理出来的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地块)进行复垦,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建新地块)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土地指标转移过程中土地级差收入的一部分返还农村支持农村建设。“自然散居”、“分家立户”、“房屋财产继承”、“盖房面子竞争”等因素使得宅基地审批一户多宅、宅基地超标、宅基地闲置等现象普遍,村庄存在着巨大的土地整理潜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政策出发点,多地政府出台文件中规定增减挂的补偿标准约为10万元/亩,成为农村社区化建设的“第一桶金”。

(二) 新型农村社区遏制村庄空心化逻辑起点: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

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央、地方政府、基层行政组织、农民共同努力进行乡村建设,重塑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首先,不是基于资源等级差别,而是基于人口需求差别,形成了“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梯度空间分布格局,农村居民可以进入城市寻找发展机遇,也可以留在新型农村社区成为现代农民,城市居民亦可以到农村投资、居住,人口迁移不再是单向流动,解决人口空心化问题。其次,自人民公社解体以来,尤其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与国家处于分离状态,新型农村社区重新把农民纳入国家行政管理范围,通过政策、资金倾斜帮助农民发展乡村经济、培育社区自治组织,解决农村生产空心化和基层民主空心化问题。

乡村建设的路径多样,农村基础设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文化与教育等都可以成为切入点,新型农村社区试图通过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来构建一个全新的农村生产生活共同体。拟城市社区建设使得居住格局从“散居”变“聚居”、从土木、砖木结构平房变框架结构楼房,改善了农民住房条件;水、电、路、信、气、热、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居住环境;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医疗室、警务室、农家超市、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职业技术培训室、就业指导中心、户外健身活动场所等完善了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很多地方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或公共服务站点,实行“一站式”服务。新型农村社区以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通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农民居住、教育、医疗、消费、文化娱乐、就业等方面需求,增强人们对社区和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对新型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来对抗村庄空心化趋势。

三、新型农村社区的离农化、陌生化与“空心化社区”风险

(一) 商品化社区生活与“离农化”

不容置疑,新型农村社区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得村庄再次成为留村农民和外出农民的安居之地。调研时发现,社区化后农民的主流声音是“与外出务工相比,同等收入或相对少一点收入条件下,农民更倾向于留在社区或附近城镇就业,以便于能够享受社区生活”。新型农村社区符合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社区生活的经济压力,倘若不能很好的化解,就会转化成为新型农村社区的离心力。

相比传统村庄自给自足特性,新型农村社区更多体现为消费单位,社区化后居住成本大大提高,大量消费需求被制造出来,概括起来就是“两增一变一消失”。首先是庭院经济消失,传统农村的宅院、村边、地头都是农民创造收入的场所,甚至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消费(禽蛋、肉、蔬菜等)都来自于此[9];其次是日常生活成本增加,除了以往的电费、通讯费外,新增水费、燃气(料)费、垃圾费、取暖费、垃圾处理费、物业费等方面开支,且都属于刚性支出;第三是农村公共产品支出增加,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以及村庄公共管理费用主要由村集体承担,农业型村庄村集体不发达,这些成本最终会被转嫁到农民身上;最后是由广告和时尚所引导的消费文化刺激消费欲望和改变消费习惯,节俭型消费观念开始让位于超前消费,尤其是年轻人,衣食住行从必需消费向炫耀性及竞争性消费转变,农民面临的消费压力空前增长[10]10。我们再看家庭收入变动情况,土地复垦增加了家庭土地承包面积,户均增加可达2~4亩,这是家庭收入明显可增加部分,但因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而增幅有限。例如一季水稻一季麦或者一季水稻一季油菜,一亩地的收入大概是700多元钱,如果是北方一季麦一季玉米,土地产值会低一些,而且宅基地复垦多采用表面覆土的方法,土壤的修复、熟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土地产值又会再打折扣。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农民工月人均工资收入是2 290元,新增土地面积的农业收入大体相当外出打工一个月,却需要占用一个劳动力一整年的时间[11]。

新型农村社区推动了农民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作为新的拉动内需的消费者,农民进入到了商品化的世界,衣食住行等通过市场交换以商品的形式获得,家庭支出大幅增长和家庭收入小幅增长让农民明显感受到新型社区生活的经济压力。为应付这种状况通常采取的策略就是调整家庭劳动力分配:一方面农民种田积极性降低从而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土地多采取粗放式经营或直接撂荒,有些地方增减挂钩复垦出来的土地根本无人愿意承包;另一方面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女性劳动力、中年劳动力的比例明显上升,使得原来的“空心村”演变为“空心社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集中居住生活与“陌生化”

人口空心化进一步削弱了社区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经济人”色彩浓厚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再重视与留村人员的往来和交流,不再关心村庄公共事务,只是期望通过打工来改善自身家庭的经济命运。经济收入上的差距造成了农民阶层分化,导致社区内部不同阶层农民人际交往上的隔阂。另外,集中居住格局虽然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但却增加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不管是“一村一社区”还是“大混居、小聚居”的“多村一社区”,搬迁过程也是村组、家庭打乱重新分配的过程,原来聚族而居(多为小亲族)的习惯被打破,原来“准亲属关系”的邻里关系遭到破坏,日常生活中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变为半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院落式平房中的院落及主屋中的堂屋具有公共空间的开放性质,方便人们的交往,而多层或高层公寓式设计使得住宅成为家庭生活的私密性空间,人们不愿或不敢轻易上楼去叩开防盗门,“楼梯常常体现为一种实际上和心理上的障碍,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在同一层的房间之间走动,却不愿到楼上或楼下的房间去[12]”。从表面上看,农民实现了居住的集中化,但实际上被 “分散化”、“原子化”了。集中居住格局让家庭生活越来越独立化、封闭化,农民间的关系渐趋生疏、冷漠,结果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向城市“陌生化”社区演变。由此来看,新型农村社区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因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改善提升农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又可能因商品化社区生活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出现“离农化”趋势,还可能因社区人际交往的陌生化造成共同体安全感、确定性和归属感的流失。

四、农业型村庄如何避免由“空心村”向“空心社区”演变

新型农村社区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解决“空心社区”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利用某种机制重新让农民聚拢起来,保持社区共同体稳定的人口结构和数量,然后再利用某种机制重新让农民互动起来,培养共同的社区认同意识。

(一)让社区农民聚拢起来:经济利益共同体与农业现代化

1.新型农村社区利益共同体及其路径选择。新型农村社区的密集性、开放性、异质性、流动性等打破了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基础,使得那些企图通过重建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宗族关系、礼俗信仰的活动都难以真正实现社区整合。我们可以借鉴工业村、城中村、城郊村发展转型的经验,那就是把原来躲藏在物与物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显现化,通过向村庄公司制形式转变来结成社区利益共同体。公司制形式的社区利益共同体注重经济效益,具有利益内聚性,根据村籍、地籍、户籍设置不同层次的共同体成员资格,建立起相对封闭的利益分配单位,村集体有经济能力提供社区福利,形成了社区成员对集体组织的依附性[13,14]。农业型村庄遵从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强调行动的道德性,行动者会隐藏自己的自利性,新型农村社区并非要打破传统,而是承认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利益关系,认识到现有利益关系的家庭化和个体化倾向,然后在社区成员之间寻找广泛的“共同经济利益”,依靠利益关系把社区成员聚拢在一起。那么农业型村庄能否复制农村工业化道路,存在三大风险:第一,农业型村庄多数处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低,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弱,有些地方强行建设工业园区,企业入驻率低、经营状况差,“跑马圈地”浪费土地资源;第二,工业化发展未必会实现“涓滴效应”,农业型村庄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在开放性的劳动力就业市场里缺乏竞争力,出现“家门口守着工厂外出打工”的现象;第三,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控性还不高,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一旦变为道路、厂房等混凝土就不再可逆。

农业型村庄的优势是相对富裕的土地,走工业化道路风险高,弱质性的传统农业又不能给农民带来高收益。过去,小农为应付维持生计所带来的压力时通常会冒风险种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提高农作物中商品化种植的比例[6]。今天,在农业内部寻找保持或提高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效率的途径就是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利用规模化、科技化、机械化、市场化、社会化经营来增加农业收益。

2.富裕中农借助土地流转搭建社区利益共同体。农业现代化不是要让农民固守土地,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就业的影响相比,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具有更强地排斥农业劳动力的效应。新型农村社区的劳动力配置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借助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和用工需求,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在留村人员中培养中农阶层,相比外出务工人员,中农阶层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和积极性,土地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使他们获得与外出打工大体相当的收入,收入增加又吸引了青壮年劳动力或高素质劳动力投身农业生产,改变农业劳动力结构性失衡。农业现代化不仅能够催生富裕中农阶层,解决新型农村社区主体缺位问题,还能够有效地将外出务工人员和留村人员连接起来。土地所具备的收入功能、社会保障功能、资产升值功能使外出务工农民宁愿抛荒也不会轻易放弃土地,他们关心土地制度改革,当遭遇土地征用时,外出农民与留村农民很快就会形成“抗征保地”的集体行动。农业现代化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基础,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来承租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既避免了外出务工农民抛荒的无奈,又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农业现代化摒弃传统小农生产方式,通过雇耕的形式将留村农民变为农业工人,土地租金收入和农业工人收入使得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增强了留村农民的自我认同感。

在传统社会里,世代农民都有一种“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情节,土地的分配、调整清晰界定了村庄共同体成员资格,为维持生计在土地耕作之上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道义经济。在农业现代化中,土地承包确权唤醒了农民作为社区共同体成员资格的意识,而土地资产属性越来越显现化,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效益使得新型经营主体、外出务工农民与留村农民的联系日益频繁。可以这样说,在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土地再次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媒介,通过土地利益共享将外出农民与留村农民重新拉入到互动的村落场域中。

(二)让社区农民互动起来:再造熟人社会与公共文化生活

如果说农业现代化以土地经济利益将人们联系起来,存在人际关系“金钱化”风险,那么积极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可以满足农民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从传统农村到新型社区的剧变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人际交往,商品化生活和陌生化社区让习惯了熟人社会的农民充满了焦虑和恐慌,他们迫切希望加入到社区组织中来,寻求群体力量的支持。农村社区化建设在增加农业型村庄现代性的同时,并不是要与乡村传统性对立、决裂,使新型农村社区形成隔绝的社区环境,“千里来相会,对面不相识”的陌生化邻里人际关系也是城市社区所极力避免的。很多地方鼓吹新型农村社区中的农民生活方式已经市民化,实际上人际交往趋于孤立化、理性化、金钱化,缺乏乡土社会的人情味儿。新型农村社区应当通过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再造熟人社会。具体来说,就是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形成社区公共交往空间,为农民彼此间的社会互动提供媒介,达到重建农民人际关系的目的。

新型农村社区基本上配置了健身广场及器材、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这些为农民日常人际交往提供了公共场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日常文化休闲生活多限于自己家庭内部,以看电视、喝茶、聊天、打牌、打麻将为主,社区公共场所和设施成为一种摆设,很多公共设施因年久失修已经损毁。既然农村文化建设的效益最高[10]115,那为何开展不起来。通过调查发现,只有少数经济实力强的村集体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说明了抛弃社区经济建设、组织建设抽象地谈社区文化建设,根本无法落到实处。新型农村社区虽然实现了社区化,但社区公共产品主要靠社区内部提供,如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不强、组织性不高,就很难调配资源为农民提供社区福利。因此,国家除了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外,还应提高增减挂钩的收益返还比例和配置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为实现“富裕村集体”创造发展的机遇和环境。例如,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兴办标准化养殖小区、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储藏、销售和农技服务场所等,或者建设厂房对外出租或自主经营,将功能虚化、弱化的村集体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实体,新型农村社区就真正具备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的经济能力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2] 贺雪峰.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9(9):49.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854.

[4] 王振威.另一类“村落的终结”[J].民主与科学,2008(2):7172.

[5] 陈家喜.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103106.

[6]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6:193212.

[7] 孙立平.“新二元结构”正在出现[J].经济研究资料,2002(7):3435.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报告[R].中国经济周刊,2014.

[9] 陈锡文.农村改革三大问题[J].中国改革,2010(10):4954.

[10] 贺雪峰.乡村的前途[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1] 陈锡文.粮食不安全 城镇化就难推进[N].解放日报,20131228(7).

[12]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6.

[13]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352.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4

关键词: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

一、杨舍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 杨舍镇开发建设及开发区、市城投公司移交管理的拆迁安置社区 (小区) 18个, 从调研情况看, 杨舍镇拆迁安置社区管理历经多年的探索实践, 呈现了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 社区管理体制逐渐理顺

从2008年初开始, 针对拆迁安置小区管理体制中谁主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杨舍镇提出了“三属地一统一”的管理意见, 即在镇、办事处、村属地统一领导下, 实行条线指导、块状管理、责任包干。从反馈情况看, 通过近三年实践, 所有的农村社区均明确了责任主体 (属地行政村) 、责任人 (行政村或多个行政村协调后委派) , 实行了“谁分管 (条线工作) 谁负责, 谁的问题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 镇、办事处对社区指导服务功能得到强化, 各级管理层的责任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各项职责有效落实、工作扎实推进, 推诿、失责现象基本消除。

(二) 社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从2008年开始, 杨舍镇围绕“高标准、高品味、高效率”全面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原先硬件设施较为薄弱的晨阳社区、江帆东西区、新丰苑社区、新农社区、赵庄社区、白鹿社区、景巷社区等8处社区用房均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升级改造, 办公、活动服务用房功能更加完善。

(三) 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职能部门加大工作指导力度, 社区工作逐渐趋向规范, 救助解困、社区再就业、医疗保健、绿化管护、保洁卫生、治安防范、计划生育等服务方式不断改进, 入住安置小区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明显提升。

(四) 社区文化活动逐渐丰富

大部分农村社区都能关注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地制宜加强文体阵地和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居民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形成了“一区一品”特色。

(五) 社区环境面貌整体较好

在“三属地一统一”的管理模式下, 爱卫办、绿化办等部门条线均深入实地开展工作, 村和社区彻底转变了短期卫生突击的思想观念, 建立了小区保洁队伍, 加强环境长效管理, 提高了保洁水平。

二、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三属地一统一”管理模式下, 依靠属地主责、三级组织、条线指导的齐抓共管, 杨舍镇拆迁安置社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面貌整体焕然一新。但调研中也发现, 杨舍镇18个农村安置社区工作进展不平衡性仍比较突出, 社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七个“不够”。

(一) 社区管理责任还不够到位

少数属地村领导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对构建新型社区的意识淡漠, 存在着推一推、动一动的思想, 没有很好的履行“三属地一统一”职责, 不能充分发挥主责牵头作用。甚至一部分合并社区少数村不按镇文件要求分担相应的管理资金。

(二) 管理、服务职责区分不够清晰

除南湖苑、东兴苑等小区外, 大多数动迁安置社区缺乏长远规划, 实际上是社区管理和物业服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在运作, 工作职责不清, 存在管理矛盾、纠纷隐患, 不利于社区可持续发展。

(三) 少数社区工作者素质还不够高

虽然社区配齐和充实了管理力量, 但大多是抽调和兼职的, 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比较陈旧, 有的甚至对社区职能不清楚, 工作方法和方式还完全是过去抓村里工作的套路。与城区社区工作人员相比, 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四) 载体功能发挥还不够好

从调研情况看, 社区服务平台基本到位, 但开放度、利用率比较有限。社区活动室存在室内多、室外少, 老人的多、孩子的少, 形式的多、实用的少, 关的多、开的少等共性问题。一方面是社区工作没有全面、深入铺开, 另一方面是群众 (失地农民) 与社区有陌生感、距离感, 直接影响了载体功能发挥。

(五) 社区管理的力度还不够大

极少数社区管理特别是长效措施没有到位, 卫生保洁管理松驰, 返潮现象时有发生。少数社区疏导引导不够, 农村不文明生活习惯未得到根治, 车库住人、乱堆乱放、乱挂乱晒等现象仍然存在。

(六) 群众参与面还不够广

调研过程中发现, 一些社区或多或少忽视了群众建设社区、管理社区的积极性, 缺少调动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参与社区管理的有效办法。一些被拆迁农民在居民角色转化中对承担一部分物业管理费有极大的抵触情绪。

三、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建议

针对动迁安置社区管理、服务中还存在的薄弱环节, 建议改进如下。

第一, 进一步明确责任。巩固和完善“三属地一统一”模式, 进一步强化各条线、办事处 (街道) 、行政村、社区的认识。村级基层组织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本村失地农民的利益, 在拆迁安置社区管理中发挥牵头主责作用, 承担必要的管理服务经费。

第二, 进一步理清关系。要理清社区管理与物业公司职责分工, 独立建制, 双轨运作, 协调配合。鼓励村级基层组织 (或多村联合) 设立物业公司, 对拆迁小区内入住的非安置住户, 实行市场化运作, 按标准收取物业管理费。

第三, 进一步建好队伍。牢固树立以城市社区的标准建设动迁安置社区, 职能部门要加快成熟小区社区居委会的筹建步伐, 要继续招聘、稳定、充实动迁社区管理队伍。同时, 通过加强队伍培训、城市社区与动迁安置社区干部实行双向挂职等形式, 密切社区间交流合作, 激活动迁安置社区的内在活力。

第四, 进一步加强管理。城管、绿化、计生、社保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主动对接, 抓好动迁安置社区管理工作, 如城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城管进安置社区”的有效模式。相关职能部门要会同办事处 (街道) , 参照城市社区各项规章制度, 探索制定动迁安置社区考核工作方案和细则, 考核内容主要侧重班子的工作状态、工作成效及为民服务举措, 通过征求居民其对社区干部的建议意见, 获取客观公正的实绩信息, 与年终报酬挂钩, 从根本上推动社区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第五, 进一步完善功能。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阅览室、健身房等载体, 开展契合动迁社区特点的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让群众在娱乐中提高素养, 在活动中增添友情, 潜移默化改造群众思想, 塑造群众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六, 进一步调动群众。要发挥村级基层组织人头熟、情况明的优势, 千方百计挖掘辖区内各种社会资源, 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尤其要强化社区内志愿者队伍建设, 建立起能干事的小组长、楼道长、健身、文化等不同群体的社区志愿者队伍, 努力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社区自治模式, 共同把动迁安置小区建成文明祥和、温馨舒适、安全有序的新型社区。

第七, 进一步重视建设。要广泛宣传建设好动迁安置社区的重大意义, 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安置小区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提高动迁安置小区规划建设标准, 科学设置篮球场、停车场、儿童活动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 在小区的外围合理规划建设社区服务用房增强社区造血功能;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 努力促进安置社区照明电价按居民用电价格收取, 降低小区管理成本;要重视小高层安置社区物业管理工作, 从集约用地的角度, 争取上级财政支持, 适当加大镇、村两级扶持力度, 努力探索“政府贴补、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物业微利”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四、结束语

农民集中安置社区是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新生事物, 是对农民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一次变革, 它将推动中国农村社区的管理由社会控制向社区治理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中国历史和现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独特性, 农民集中安置社区治理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又独具特点, 这是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必须认识清楚和认真对待的。政府在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社区治理模式, 合理调配社会资源, 充分考虑到“新市民”的初期可能存在的水土不服现象, 完善相关社会保障体制, 实现平缓顺利的过渡, 完成这一次牵动亿万人口的社区革新。

参考文献

[1].宋言奇.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个案研究[J].城市问题, 2008 (9) .

[2].郑风田, 傅晋华.农民居住集中现在、问题域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9) .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5

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违法违规用地问题查处整改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国土资源局,城区分局、开发区分局、产业聚集区国土办:

为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序发展,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违法违规用地问题查处整改工作的通知》(豫国土资办发〔2012〕53号)精神。现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县区要在违法违规用地专项整治、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清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用地问题,摸清底数,分类处理。重点查处:一是未按照《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和《河南省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通知》(豫土综治办发〔2012〕24号)两个文件的要求,各级政府擅自批准实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二是未经批准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各级政府擅自批准实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三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违规批准使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行为;四是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借迁村并点、村镇改造、农民新居建设、城

按时上报清查统计成果(附件1)。在全面清查的基础上,不留死角,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及损害农民利益行为;2012年12月25日之前完成查处整改工作并上报查处台账(附件2)。对查处整改工作不力、瞒报漏报数据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严重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县(市、区),省厅将停批用地手续,并将会同纪检监察部门严肃查处,切实做到依法依规管地用地,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

联系人:市局执法监察科 谷雨 联系电话:2613022

附件:1.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清查统计表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违法违规用地查处台账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6

【摘 要】“合村并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大探索。近几年来,农村“合村并居”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界就这一现状也已经展开了实证和理论研究。本文结合“合村并居”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总结了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合村并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研究

1.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就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三农”问题的三个方面,是彼此密切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问题。农业问题,主要是发展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农民问题,是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包括农民的经济福利和政治权益问题;农村问题,是农村区域所涉及到和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资源环境的保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重点是针对解决农村问题,是从农村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和考虑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快,完全可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农村的发展明显滞后,要实现惠及绝大多数人的小康社会,任务很艰巨,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农村发展。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较多,而农村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诸方面与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是不和谐现象的主要领域之一。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努力消除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三,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农业要求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这是建设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基础条件。第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宽广,与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关系极为密切,人们出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新农村的具体内涵和外延方面,都还有一些不尽相同的理解和认识。

2.当前“合村并居”存在的弊端

有报道说,这场被戏称为农民“被上楼”的“拆村并居”运动正在二十多个省市进行。这些地方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其共同的政策依据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本是为了保护耕地与农民利益,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不顾条件大拆大建、强迫农民上楼、对农民补偿不到位,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

比如,曾被评为河北省生态文明村的廊坊市董家务村,被拆成了一片废墟,就连刚修好的“村村通”水泥路面也被毁坏。山东诸城市取消了行政村编制,1249个村合并为208个农村社区,农民意见很大。由于不方便生产与生活,有的村民宁可住猪圈也不愿意“上楼”。政府不征求农民意见,不尊重客观实际,大规模撤销自然村,生硬强迫农民上楼,显然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本意。处理好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纠正、处理农民“被上楼”,此举对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把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具有积极意义。

在比如农村劳动力收教育程度比较低,并居后耕地减少,拆迁补偿款低,收入来源减少等,这些都造成村民不满意。

2.1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调动农民参与合村并居的积极性

中央多次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在合村并居的规划上,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考虑农民的生活习惯进行设计,在社会保障方面,完善农户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2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在农业发达国家,农民受教育率非常高。在荷兰,至少 有90%的农 民接受 过中等教育,有12%的农民毕业于农业院校;在德国,有70%以上的农民接受过农业方面的专门教育。可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院校参与”的原则,由地方财政出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与职业院校密切联系,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计算机操作、缝纫、仓库管理、机加工、汽车摩托车修理等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和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2.3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农民就业

促进农民充分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产业园区建设是农民就业的载体。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认真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加重视农业科技投入;拉长农业产业链,实现生产、经营、加工一体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4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减少农户经济压力

目前金融部门尚未针对合村并居提供切实可行的金融贷款服务,未能给农户以金融平台的支持,使得农民短时间内拿不出较大金额的款项来购置合村并居后的房屋,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应尽快丰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高金融供给能力;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有效满足日益扩大和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2.5抓好土地统筹工作,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合村并居是在土地增减挂钩的基础上,开展土地挖潜,进行城乡之间土地合理统筹。通过合村并居,将置换出的大量土地进行土地流转,不仅能够更好地规划土地使用功能,将现有的土地成方连片,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条件;同时能够打破一家一户农业生产的单一模式,实现集约化生产,带动农业规模经营,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取得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这样可以利用当地产品资源,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良好的条件。从长远来看,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6提高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农民对于拆迁后购房及安置尚无充足的经济条件,影响了农户合村并居的积极性。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尽量减轻农户经济负担,提高其参与合村并居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吕庆建.合村并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利益博弈[J].安徽农业科学,2012-09-20.

[2]毕于建,姜继玉.“合村并点”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2011,08.

[3]李晓瑾.浅析我国农村合村并居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5):224-225.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7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有部分干部群众对社区建设的实质认识较模糊, 有的简单地认为社区建设就是把农户建房集中起来, 有的部门对自身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位置把握不准, 共建意识不强, 缺乏工作主动性。有的认为农村社区建设超越现实, 无非是搞搞形式, 换个名称而已, 担心资金投入后, 一旦政策遇变, 无法收回投资, 再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的村民主观上对提高生活品质有较强愿望, 但认为社区建设是政府要办的事, 经济上合算就搬迁, 不合算就等等看。

2. 建设程序不够严谨。

个别村民存在“重建新、轻拆旧”的思想, 没有严格遵守“先拆后建”原则, 为追求农户集聚数量, 满足考核指标, 以协议或押金的形式允许农户先建后拆, 为今后彻底拆除旧房留下了“后遗症”。在社区规划编制中, 有的村为回避矛盾, 在选址上没有有效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 重新选址进行建设, 加大了建设成本, 增加了村级经济负担。

3. 服务管理不到位。

目前, 社区管理还是采用村务管理的老办法, 管理与实际契合度不够。社区群众自治机制、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还不到位, 社会管理职能未有序衔接, 许多公共服务职能还没有真正延伸到社区。社区民间组织发展培育不足, 市场化服务滞后, 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生产的需求。社区管理人员大都由本村干部兼任, 管理力量不足, 管理水平较低, 容易以老眼光看新问题, 缺乏针对性的管理和方法。部分社区建立后, 活动内容不丰富, 活动频率不够高, 社区活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4. 社区管理人才缺乏。

农村社区管理需要有文化、有知识、年轻化、有工作热情的新型社区居民参与。但是, 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年大多流向城市务工经商, 驻留在村的大部分为文化程度低、生活技能差的中老年人。农村传统习惯在这些人生活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大多安于现状, 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 对社区管理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社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缺乏有效管理的办法和创新意识, 且行政化色彩较浓, 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都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5. 投入资金少, 基础设施薄弱。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目前中国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一是政府投入不足, 大部分地区仅仅靠民政的福彩公益金投入, 没有纳入财政专项支出, 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二是集体经济薄弱的村, 因为可用收入不足而无法建设, 即使建设好了, 也存在后续资金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缺口, 导致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三是社会投入不足, 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经济鼓励, 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 资金投入未能实现多元化, 制约了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6. 缺乏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引导。

随着城乡交流的增强和现代文明的推进, 农村居民的开放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文明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但在转型期农民身上也交织着多重文化冲突带来的矛盾, 农民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农村社区缺少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引导, 农民业余生活大多以打麻将为主, 农民公民意识塑造和农村社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尚未摆上议事日程。

7. 拆村并点后, 社区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

在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的地方, 几个行政村合并成一个社区, 是符合实际的城镇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但是如何实现真正的统一, 则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完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是以城镇化的理念改造农村,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 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支撑农村, 进而实现城乡统筹, 让农民实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在农村社区建设中, 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 一些社区基层组织也才刚刚开始形成, 且相关改革措施也尚未跟上, 一些农村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之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出现了许多新矛盾, 使社区管理难以全面开展。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原则, 做到依法管理社区, 就要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一是要完善社区组织设置, 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进行;二是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把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强、思想作风过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 尤其是要选配好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三是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2. 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能否做到让群众受益、群众满意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要引导群众参与。关键是算好“两笔账”: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算好“三化”协调战略账、土地节约“子孙账”、社区建设的“成本账”, 调动领导和党员干部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要帮助一家一户群众算好财产保值增值账、算好收入增加受益账、算好生活水平提升账, 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要维护群众“四权”。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尊重群众, 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实现住房“有证”。为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发放房产证, 让群众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财产。要完善社会保障。要在医保、低保、社保等方面强化保障, 使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要让入住社区的群众通过务工获得薪金, 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 通过以土地入股参与开发建设或企业发展获得股金, 享有的国家各种涉农政策补贴一概不变。

3. 科学制定社区建设规划。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 规划是龙头、是引领、是先导。要科学调整布局, 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坚持镇区、镇域并重, 使中心镇区、新型农村社区同步实施、同步规划、协调并进。要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因地制宜、严格标准、突出特色、彰显优势, 使新型农村社区体现中原的历史传承、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 新型农村社区自身建筑错落有致, 面积大小适宜, 外观美观大方, 内部经济适用, 基本功能完善, 风格富有特色。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划, 经政府审批、专家把关、群众认可的规划不得轻易更改。

4. 要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拓宽融资渠道。

一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舍得拿出资金倾斜、支持社区建设;二要整合涉农资金, 按照“职能不变、渠道不乱, 打捆使用、各尽其功”的原则, 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要广开融资渠道, 能够市场运作的通过社会资金参与、金融支持、以地生财、群众自筹、社会捐建等方式, 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四要鼓励企业参与社区建设, 统筹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用地需求和社区建设、群众就业问题, 实现互利共赢。

5. 要盘活土地资源。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要破解发展中的土地要素瓶颈, 破解三农问题和“三化”协调的问题。要加快土地流转, 实现规模化种植和经营;要集约节约用地, 科学安排新型农村社区的容积率和周边产业园区的用地率, 提高节地率。

6. 要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

公共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也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最薄弱的方面。农村社区建设, 需要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 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性服务方面的投入, 政府要在财政上给以大力支持与帮助, 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要有所创新, 努力改变农村社区这一薄弱环节, 为社区建设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 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能力, 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7. 营造良好环境, 发展非农产业。

做好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还在于经济发展。各社区要依靠本地资源, 延伸产业链,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待各种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 形成农业、工业、信息等产业园区, 生活小区就会自然形成, 第三产业必然会得到大力发展, 对社区建设要求就会更为迫切, 社区建设资金投入等问题就会在经济发展中逐步解决。

8. 要转变作风, 形成合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面广, 工作头绪多, 需要全县上下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凝聚合力。要各方密切配合, 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 紧紧围绕新型农村社区这一战略基点, 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 找准有所作为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主动找题目、做文章, 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合力推进”。

9. 加强农村社区以需求为导向的文化建设。

根据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繁荣社区文化, 促进社区文明和谐发展, 是当前农村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通过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使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家瑜, 曾惠敏.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9, (4) .

[2]崔伟华.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2) .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8

一、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在河南省已出现多种建设模式, 即:城镇开发改造模式、郊区联村集聚模式、多村整合联建模式、园区带动模式、强村兼并模式、村企共建模式。这些模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适合于各地不同的具体情况。应当特别指出的是, 新型农村社区是根本不同于传统自然村落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体现了新的社会发展理念。新型农村社区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农村, 而是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对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经济辐射作用的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 其特点是统一规划设计新址, 统一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提供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 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形式, 可以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改善居住条件, 缩小城乡差距, 不仅是推进县域镇村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但从长远发展看, “合村并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涉及村镇规划、土地管理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各个方面, 直接牵涉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对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构成多方面的重大影响。河南省各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成效, 创造了很多的发展模式, 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当前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主要有。

1.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定位和重要性认识模糊

很多村民包括一些领导, 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两个概念认识不清, 认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头换面, 是一种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的外在形式。新型农村社区的性质是“城市”不是“农村”, 其建设目标是城乡一体化, 居住方式变化的背后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根本意义是推动传统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2. 规划制定不够科学

当前, 农村社区建设尚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农村社区设施也未列入社会公共设施配套规划。虽然很多示范社区都制定了规划, 但普遍存在规划不到位的情况, 如一些规划不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实际与特色, 千篇一律, “模式化”特征明显;一些规划缺乏前瞻性, 规划内容存在重住宅建设、轻配套设施, 重社区建设、轻产业发展的倾向。

3. 公共设施建设滞后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河南农村新型社区的各项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不健全, 基础设施建设不够, 需要进一步向农村社区辐射和延伸。多数社区服务还停留在传统性、邻里性和救助性的服务上, 服务规模小且分散单一, 服务水平不高, 缺少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多方面诉求的服务, 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乡村管理服务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

4. 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滞后于城市。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 农村社区的日常办公设施、文体设施、配套生活、配套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 河南很多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主要都是由政府出资和村集体及居民自筹相结合。但是, 一方面政府的投入不足, 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另一方面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 由于收入不足而无法顺利展开社区建设, 即便勉强建设好了, 也缺乏后续资金和经营管理费用, 导致公共设施不足, 日常管理和服务难以有效开展。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经济鼓励, 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 资金投入机制未能实现多元化。

5. 新型社区组织管理不完善

新型社区建设新的特点之一, 就是社区居民的成份复杂化、就业多样化、居住集中化, 这就要求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科学的社会化管理, 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建设, 解决农民上楼后的生计问题。因为农民集中居住后, 面临着生活成本增加和传统收入减少的双重经济压力, 一方面与分散居住比, 水费燃料费支出有一定的增长, 还增加了物业管理等新费用, 另一方面, 由于生产半径的扩大, 以前种经济作物可能改种粮食作物, 饲养家畜家禽的条件也不具备。社区的农村居民包括一些村干部思想观念还没有实现转变, 农村社区中对农民就业、创业的扶持和指导服务更为缺乏。因此, 如何去进行管理、如何将城市社区已有的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用于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挑战。

6. 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项目支撑, 大多数农民仍然选择外出打工等

目前河南各地正在启动和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 通常是产业支撑比较好的地方, 这在试点阶段, “人往哪里去”的矛盾不太突出, 若是在普遍开展阶段, 没有足够的产业支持, 就业问题就比较严峻。据调查, 大多数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是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和最便捷的方式。

二、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路与对策

1. 转变干群思想观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是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一场变革, 同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首先, 各级政府部门要有正确清醒的认识,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把新型农村社区放进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大视野中, 跳出农村来认识农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必须由政府牵头主导, 组织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其次, 要强化民心认同。要善于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方法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 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生活习惯, 激发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管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 赢得广泛的民心支持。

2. 坚持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一是科学进行村镇规划。要根据城镇化的要求, 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区位地理环境, 按照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生活、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环境和居民的需求, 合理规划社区建设规模, 找准自己的特色和特点, 探索适合自己社区的发展模式;二是要统筹考虑产业规划。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民的社区新生活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可以为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继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提供大好机遇。因此在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过程中, 要统筹考虑产业规划, 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产业发展, 解决社区居民就业和身份转换问题, 实现农民增收。

3. 建立多元投资模式和良性融资渠道, 盘活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的效益

河南省初步提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五通六有两集中”标准:“五通”, 即通四级公路、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宽带;“六有”, 即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连锁超市、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幼儿园 (5000人以上的配建小学) ;“两集中”, 即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

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得像城镇一样,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资金从哪里来?舞钢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资金筹措主要有: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09年以来, 舞钢市财政投入1.3亿元对中心镇、中心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奖补;各乡镇财政也积极筹措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对在2012年年底前完成整村搬迁, 复耕完成土地挂钩指标及年度目标任务的乡镇, 市财政给予每个项目10万元奖励。二是加大商业运作力度。采用BT、BOT等不同形式的商业运作模式, 筹措资金1.1亿元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三是构建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城乡建设投资公司平台, 以各乡镇为主广泛进行社会融资, 目前已融资1.5亿元。

土地是财富之基、发展之本。产业发展需要土地, 社区建设需要土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 要通过集聚整合效应腾出工业的发展空间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调查表明, 一般情况下, 平原地区可以节约农村居民点占地1/3丘陵地区, 一般可以节约农村住宅占地1/2。按照舞钢市的试验结果, 户均住宅由原来平均半亩以上, 到现在的户均0.23亩, 可以节约大约一半用地。舞钢市张庄社区规划占地510亩, 项目完成后村庄占地由原来的1100亩缩减到510亩, 腾出土地590亩。众品集团在长葛市进行了三个自然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平均每个村能够腾出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400亩。

4. 加强社区配套建设, 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社区硬件建设, 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 大力加强对各种配套建设的投入, 全面建设道路、水、电、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 解决好群众用水、用电及用气等问题, 高标准建设社区服务中心, 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推进公共服务向社区覆盖。另一方面, 创新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此外, 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落实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及救济制度, 努力解决社区居民的医疗、养老、教育及就业问题, 保障农民不因住进楼房因生活费用增加而致贫。

5. 健全保障机制, 实现健康发展

一是健全各项配套政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涉及农村土地流转、项目整合和金融互助, 所以要健全土地调整置换及金融互助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保障农村社区顺利建设与发展。二是健全多渠道各种要素投入机制, 实现政府、社会、企业及个人投资等多个资金来源的整合, 促进城镇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转移, 推动农业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三是健全组织保障。农村社区管理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 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 做到依法管理, 推动社区管理健康发展, 就要改进和提高基层组织建设。

6. 强化产业支撑, 解决民生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大力培育产业支撑, 促进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让广大农民在社区住得近、住得起、奔小康、能致富。各地要勇于和善于面向城镇市场需要发展产业, 坚持集约发展、规模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产业规模的壮大和延伸产业链条。

摘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战略, 是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困境是: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定位和重要性认识不清;规划制定不够科学;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新型社区组织管理不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项目支撑等。文章主要探索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困境与出路。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9

一、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过程

近年来,河南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镇化滞后的局面依然没有实质性改,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多有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造成农村房屋建筑布局不合理,有的农民甚至把新房建在村里的道路上,造成村里的道路曲曲弯弯,缺乏美观、安全和便利。同时,由于缺乏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一些农户随意乱扔生活垃圾,造成村庄道路旁、甚至河道里垃圾成堆,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近年来,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促进农民集中居住。相对于农民长期自发形成、熟人社会、守望相助的自然村,新型农村社区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强力推进而形成的农民新的生活居住区。从各地的建设实践看,新型农社区是政府统一规划布局,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合并在一起,形成新的农民生活共同体(中心村)。2012年,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该文件指出,新型农村社区的布局规划分为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近期规划为五至十年,远期为十五至二十年。根据人口规模,可把新型农村社区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社四种类型。其中特大型社区人口规模为6 001~10 000人, 大型社区为4 001~6 000人,中型社区为2 001~4 000人,小型社区在2 000人以下(包括2 000人)。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建设的标准是“五通六有两集中”,即通四级公路、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宽带;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卫生室、敬老院、连锁超市、科技文化活动室、幼儿园和小学;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以政府投入为主[1]。在财政资金紧张情况下,2011年,河南省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012年又安排16亿元,并整合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国土整治、农村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涉农资金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市、县财政也都加大投入力度。目前,河南已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 300个,初步建成400个,累计完成投资631.5亿元。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成功探索出郑州市迁村并城模式、舞钢市城乡一体模式、义马市整体搬迁模式、浚县村企一体模式等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示范带动作用凸显。滑县锦和新城、新乡市祥和新村等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范。迁入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的农民,大都在居住、交通、子女就学、医疗、购物、生活环境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发挥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如中心村的选择、住房建设样式、类型(独院、多层或高层)、建设方式(自建还是开发商统一建设后由农民购买)、原房屋补偿标准、宅基地置换办法等,都应有农民的参与,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应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土地占补平衡、从而进行土地开发或引进项目的重要途径,剥夺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强行让农民迁入已经建好的新型社区中,对于不及时搬迁的农户,采取断水、断电等强制措施,导致农民“被上楼”,引起农民的不满,甚至引发严重的群体事件,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2.农民利益保护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想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就必须回应农民的关切,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政府官僚主义严重 ,忽视农民的诉求,农民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拆迁补偿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农民房屋估价过低,对原有宅基地的补偿太少或根本没有补偿。课题组调研过程中,有一个村的村民告诉笔者,他们村共有60户村民,其中的80%已经建了两层楼房。由于历史原因,每户村民拥有的宅基地数量不同,最多的一家拥有宅基地八亩。2012年春,镇政府要求该村搬迁到2公里外的中心村,搬迁时限是3个月。农民的楼房每平方米补偿标准500元,所有的宅基地充公,没有补偿,农民购买已经建好的新型农村社区的楼房是每平方米800元,这样,农民购买新型农村社区楼房每平方米还得倒贴300元。有的村民原有的楼房刚盖好不久,建房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甚至还借有债务,无力购买新房,无奈政府强令搬迁,只得到处借债,有的甚至通过地下私人钱庄贷款,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在农村土地收益方面,村庄搬迁之后,地方政府对腾出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土地增值收益很高,但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很少甚至没有收益,造成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和收益权的流失。

3.一些地方工作过急过粗

中国各地农村情况差异很大,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应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有的村村庄规划搞得比较好,农民的房屋已经进行了翻新改造,就不必非要把这样的村合并到新型农村社区,而是加强村庄环境治理,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即可。有的地方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民收入基本上是以农业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 这样的村强行并入新村,会给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不便。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当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些乡镇领导盲目迎合上级指示,忽视当地实际,盲目规划,强迫农民搬迁,许多村庄的房屋建成不久被拆除,造成巨大的社会浪费。在新型农村社区房屋建筑方面,有些地方盲目模仿城市社区,盖多层和高层建筑,忽视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导致农民收的庄稼无处晾晒,农具无地方存放,粮食储存困难。在合并村庄方面,有的社区合并村庄过多,导致一些农民居住地离田地距离太远,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便。

4.旧村复耕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减少宅基地的面积,节约利用土地。根据规划,农民搬入新型农村社区之后, 旧村要拆迁复耕,实现占补平衡,占补平衡后多余的土地用于招商引资或其他用途。但现实是,许多地方的农民搬入新型社区之后,旧房并未拆除,造成建新而不腾旧,不仅没有达到节约利用土地的目的,反而形成新的耕地占用。

5.社区服务滞后问题

据测算,每个5 000人口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投入2 000万 ~3 000万元[2]。由于资金短缺,农民搬进农村新型社区之后,道路硬化、社区绿化、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等问题难以解决,给搬入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在生活上带来种种不便,背离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初衷。

三、对策建议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10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

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相关管理措施尚未跟上,再加上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年大多流向城市务工经商,驻留在村的大部分为文化程度低、生活技能差的中老年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难以适应工作要求。特别是因建设管理者宣传引导还不到位,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意义、重要政策等了解不多,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处于“要我建”的被动局面,致使一些地方存在着“上热下冷”的情况。此外,少数地方有搞“形象工程”和包办代替的倾向,没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村民出钱后既无“参议”权也无“管理”权,有的连建设合同都没有一份,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得到尊重和保障,致使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缺乏参与热情,存在“等、靠、要”的现象,缺乏积极主动性,从而使惠民工程出现了好事难办的被动局面。2.建设工程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有待加强

2.建设工程的科学性和执行力有待加强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一些地方在规划执行中的随意性和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出现规划与实施脱钩的情况,规划只是桌上摆摆,墙上挂挂,用来应付检查和装点门面,而实际操作中还是凭着想当然,跟着感觉走。其突出表现在农村建设秩序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管,没有章法可言。目前,大多数新型农村建设项目的前期分析论证不足,对社区建设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决策不够重视,大多数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只能依据专家、乡村干部等决策者们的相关经验或相似工程情况进行决策。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因时间紧迫,在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情况下,匆忙地委托设计单位编制项目设计。

3.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文件编制质量不高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红火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各地的广泛展开,全国各地建筑设计工作量成倍增加,设计单位、设计人员超能力进行设计。特别是由于工期和费用的限制,设计单位往往不能及时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有的设计人员因没有充足的时间考查调研而“闭门造车”,项目设计负责人又无暇对设计文件进行认真统览和审查,常常造成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文件编制质量不高的问题。

4. 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存在问题

目前许多社区建设采用所谓的“议标”,即在投标人报完价后,采取讨价还价的方式与对方议价。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十分明显,如投标人在报价时故意虚高,水分大,会留出足够的谈判空间来周旋。另外,讨价还价容易造成一些施工单位偏向于低工程造价,选材以次充好,达不到安全、耐久的使用规范,轻者造成资源的浪费,重者埋下建筑质量隐患。甚至一些地方采用指定方式选择开发商,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区建设项目招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5.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1)违反工程建设中的相关程序。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有的地方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许多项目匆匆上马。为了赶时间、赶进度,对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管理与完善没有严格把关,忽视了质量管理的程序,造成了监管的难度增大,对造成的损失也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致使质量管理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一些施工人员由于质量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

(3)一些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时,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多凭以前的经验施工。特别是那些无资质的施工单位,在一无施工技术,二无必要的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凭关系进行不规范的工程施工,从而给建设项目质量留下了许多隐患。

二、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路径选择

1.建立有效的农村社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区建设管理者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负有责任,必须健全组织,创新管理机制。因此,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一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要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建设,科学定位社区管理工作职责,实现组织间的互补、互联、互动,统筹推进社区建筑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空缺与重叠,有效促进质量和资金的管理,在各级政府中应确定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部门,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协调机制,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施工过程监理。要把建筑工程项目纳入政府质量监督范围,通过监督检查推动建设管理者加强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高社区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二是要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把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强、思想作风过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选配好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三是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行民主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民意。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通过典型示范、样板引路,使广大群众认识社区、认同社区,形成农民群众踊跃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氛围,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2.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力求规划一步到位,努力体现出规划的前瞻性,确保规划的科学性。要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确保长远发展规划落实到位。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要经县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以法规文本形式确定下来。村庄规划一旦经过批准,就要坚持一个规划管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切实按照农民意愿,保质保量地完成。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衔接,与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配套跟进。此外,要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凡经政府审批、专家把关、群众认可的规划不得轻易更改。

3.提升设计质量,强化设计阶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由于规划决策和设计阶段是对项目建设影响最大的阶段,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质量。因此,在项目规划决策确定后,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建设前期的设计阶段。一是择优选择设计单位,从优化设计工作入手,提升设计质量。二是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要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提高技术质量的同时控制工程造价。三是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认真履行全面协调、质量管理的技术职责。在设计文件形成初稿后,项目设计负责人应对初稿认真审查,切实避免设计原则、文字和技术数据错误及文图矛盾现象,确保设计文件的严谨性和适用性。

4.加强工程材料采购工作的管理

由于通过投标竞争,可在众多的投标单位中择优选择报价合理、质量好、信誉高的开发商或建筑施工单位,不仅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更有利于降低工程投资,因此应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择优选择开发商或建筑施工单位。同时,要加强合同管理,在订立合同时其内容必须严密完整,合同的法律性必须完备,尤其是要结合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重视合同中专用条款的制定,保证合同的严肃性,从而为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提供法律上的保证。由于施工材料质量的优劣与工程整体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因此,要选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忠于事业的人担任采购工作,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严格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材料验收及施工材料保管等工作,确保材料优质进场,严把材料质量关。5.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严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5.加强工程质量建筑工程,严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在新型农村建设中,应严把施工质量安全关,有效地消除质量通病,以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为此,一是要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重点关键环节监管,加大检查力度,保持质量安全管理高压态势,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二是强化建筑质量安全责任制落实。建立监督机制,明确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分工及职责,严厉查处质量事故责任者,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和问责制度,以使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有人负责。三是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方法的控制,对施工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这些环节在工程项目中的控制。由于施工现场跟踪检查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因此,应尽量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工程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同时,要加强验收阶段质量控制,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真正使各项管理到位,把质量控制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形成一个全面立体的质量控制机制,切实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质量动态控制和监督,对进一步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筑工程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特殊性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能够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11

摘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要实现土地集约化、管理社区化,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转为居民,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但是由于延安市经济结构单一、工业经济薄弱、农民意识保守、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等原因的束缚,在“农转居”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经过思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农转居;被城市化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些年在各地出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多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例如成都模式,山东诸城模式,济宁模式,探索出了很多好的经验。陕西延安市按照“方向明确,政策清楚,态度坚决,步子稳妥”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了政府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的实惠,从农村的农民变成了社区的居民。

一、陕西延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思路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按照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农民聚居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通过集约土地、规模生产、提升功能、方便生活来实现农民居住集中化,农村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

延安市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是,由过去向分散居住的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把农民集中到具有公共服务的城镇和社区,让农民能够“进得来、住得下”。延安市按照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的要求,制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标准,整合集中各类资源,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水、电、路、气、房、网覆盖率达到95%,促进形成“一刻钟生活圈”。同时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将新型农村社区真正建设成基础设施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生活同质化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农转居遇到的问题

在现阶段,考虑到延安市自身的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意识较为保守,工业经济还很薄弱,农村地区收入水平还不高等实际情况,所以延安市短期内的目标仍然是以做大农业经济规模、做强农业经济基础为主。在农村社区中,虽然村民变成了社区居民,但衣食住行在社区,干的却是农民的老本行。不难想象,在各种条件的约束下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然带来一些问题。

(一)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缺乏

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公路建设滞后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治安设施不健全,社区居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还有文化、教育、供电供水设施不完备,使很多农民转为居民后,并没有享受到公共服务的优势。

(二)农民的土地利益受损

宅基地是农民的既得利益,也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民的应得利益。在国家土地政策的限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地方土地财政收入,通过“村改居”形式使农民集中到政府压缩宅基面积后的多层楼房和双层住宅居住。按照我国法律定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家庭使用,是农民的现实财产。宅基地与房产是农民财产的两个组成部分,但性质和功能不同。农民拥有宅基地,在住房破旧时可以自行再建,但如果农民失去宅基地而只有房产,房产破旧时则不能自行建造。因此,单纯地以拥有独立宅基的房产换取没有独立宅基的房产,对于农民是利益损失。

(三)引发新的城市社会问题

农村社区“被城市化”存在着先天不足,也就是说,这种城市化不是顺其自然生成的,而是被动形成的。其实在发达工业国家里,城市化也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永恒趋势。城市中心的“贫民窟化”、“空心化”以及富人郊外集聚的现象,都提醒着我们不能强行盲目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像城市区域这种密集的失地农民安置小区,房屋的出租率比其他区域明显要高,已经呈现出“蚁族”集聚和“蚁穴化”趋势,其很有可能在若干年后沦为城市中心区里的贫民窟,从而引起新一轮的城市社会问题。

三、“农转居”的几点思考

農村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村民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针对当前我的情况,我经过思考,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科学的规划,是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规划,同时,规划要有远瞻性、科学性。从各地实际出发,加强宜川县、富县等地苹果产业园区建设,实行规模经营,打破现有的一村一户种植模式。以后伴随着农业分工的日益细化,各村的农民可以形成一个个的专业化队伍,有专门施肥的,有专门进行打药管理的,有专门从事采摘和销售的等等,实施企业化管理。

其次,尊重农民“农转居”的意愿,照顾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不强迫任何人必须由农民转为居民,而是采取完全自愿的方式,不大包大揽,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在加强社区各项建设让农民看到切实好处的同时,吸引他们成为社区的一份子。另外,延安市在在农村社区建楼时,为了照顾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用水便捷,一般都只建两层或是三层;在农村社区还建有公共农具存放场地,农民下地回来后,可以把各类农具存放在那里,并有专人看管;保留当地的一些风俗,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在社区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丰富农民生活的同时,将好的风俗习惯延续下去。

最后,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社区管理。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为了给群众提供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加强公路建设,解决群众的出行问题,改善住房提高群众的居住条件;完善治安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的居住舒适度、满意度;要全面加强文化、教育、卫生、通讯、供电、林业生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社区内每条街道达到绿化、硬化、美化、净化、亮化,通路、通水、通排水设施,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电脑宽带的“五化”、“六通”标准,社区内中学、小学、幼儿园、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绿地、商店、医院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同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还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要完善机制,健全服务网络,强化管理。乡镇党委、政府要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团结协作,共同做好社区管理工作,使社区呈现出文明、卫生、安全、和谐、舒适宜居的良好氛围。(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袁定明,熊晓梅,周长春.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思考——重庆万州区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7,(9).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 篇12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 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农村社区布局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并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的现代化新型农村聚居点。2009年4月22日, 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信阳市 (以下简称信阳) 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从此拉开了老区农村改革发展的序幕。信阳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验, 组建了全省首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民专业合作总社和土地信用合作社, “六个放大提升”取得积极进展, “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实施富有成效, 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写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阳在改革中前进, 在创新中发展, 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三农”发展的新路径。

信阳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基点, 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 科学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模和建设标准。到2020年, 信阳将分期分批把全市3022个行政村整合为676个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其中, 人口规模在3000人以下的山区型社区276个左右、5000人上下的丘陵型社区200个左右、10000人以上的平原型社区200个左右。目前, 信阳30个市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彰显了结合信阳实际, 突出城镇标准、信阳特色、宜居品质、打造精品的建设理念, 使新型农村社区真正成为“一个生活的共同体、一个民俗的展示馆、一个乡村的旅游点、一个特色的产业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法律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是“三化”协调发展的时代命题, 是以城镇化的理念改造农村,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 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支撑农村, 让农民实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信阳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 在规划、拆迁、登记、补偿等环节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土地政策问题

先行先试的超前理念与现行法律法规之间出现了矛盾。在现行法律框架下, 搞建设需要将集体用地转化为国有用地, 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的流转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 而农村市场也缺乏统一的土地交易平台。[1]现实中出现的典型案例是确认土地合同无效案, 例如原告陈先军与被告河南世纪正扬置业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纠纷案, 其基本案情是在政府招商引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 开发商从政府手中购买集体土地, 相关手续没有完备的情况下, 然后转手卖给村民自盖房屋, 双方因买卖合同效力发生争议。此类案件往往因土地补偿款不到位, 致使承包户要求收回承包地, 造成在建社区无法继续进行。买卖集体土地显然无效, 但若确认合同无效, 社区已基本建成, 损失会很大。伴随着城乡一体化浪潮的推进,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 农村“三权”如何转向, 抑或保持现状, 需要法律人的智慧, 更需要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

2.房屋确权问题

这类问题的典型案例是诉求行政机关行政不作为案。例如原告梁娟等132人诉被告信阳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信阳市房产管理中心行政不作为案, [2]

3.建设资金问题

为解决资金问题, 实践中出现了借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之名, 而行房地产开发之实的现象。其典型案例是滥用职权罪案。例如被告人杜道锋、殷心建滥用职权, 被告单位河南世纪正扬置业有限公司、被告人郑江涛非法占用农用地案, 其基本案情是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涉嫌违规征用土地, 发包给开发商, 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 造成大量耕地被破坏。客观情况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系政府招商引资项目, 征用土地是镇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但先行上马的项目没有履行土地征用的法律报批手续, “土政策”触犯了法律底线。对于这样的案件, 如何罚当其罪, 如何宽严相济, 是个棘手的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全靠政府主导, 基础设施投入巨大难以承受, 推动不了;完全靠市场运作、商业开发, 不仅社区门槛高, 群众难以入住, 得不到实惠, 而且社区规划水平、建筑风格难以控制, 导致为买而建的倾向。信阳是大别山扶贫开发重点片区,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基础设施投入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农民权益问题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 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 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特别是土地权益、居住权益和资产权益不能受到侵害。据统计, 信阳两级法院受理涉农案件的数量逐渐上升, 并呈现出多种类型。过去的案件, 矛盾比较单一, 主要集中在土地被征用后, 土地补偿金、安置费、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分配方面;现在的情况是主要表现为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违规收回土地等类型的案件不断增多。2009年, 信阳两级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共计11890件, 其中农村承包合同纠纷共计36件。截止到2012年11月底, 信阳两级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共计15315件, 其中农村承包合同纠纷增至66件。城镇化是一种大趋势, 可以预见未来进入诉讼渠道的案件会更多, 审理好每一起案件, 对重点案件加强研判, 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已是当务之急。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很多, 不胜枚举。既有一般的法律纠纷, 也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面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大背景, 出现这样抑或那样的问题或纠纷, 在所难免。而关键的问题是, 面对问题, 法律或司法该如何作为。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司法应对

1.树立大局意识, 努力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司法机关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为民服务意识, 主动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从司法理念、工作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 探索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努力做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到哪里, 司法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落实到哪里, 确保社区建设依法和谐推进。

(1) 建立机构, 主动对接。

司法机关要成立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 专职负责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建立与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机制和司法联动机制, 协调好与有关部门的日常联络工作, 形成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成立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案件合议庭, 抽调业务水平高、审判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 专职负责审理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案件。邀请农业、国土、住房城建、司法行政等部门和群众代表参与, 成立新型农村社区社会法庭, 共同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纠纷。

(2) 出台政策, 主动融入。

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需要, 在司法职权范围内, 根据实际情况, 出台相应的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意见, 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全面的司法保障。结合正在开展的“一村一法官”活动, 采取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方式, 入户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法规, 引导群众依法建设, 争取把矛盾化解在萌芽。[3]同时, 加强调研, 及时总结推广保障和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 树立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3) 增强能力, 主动服务。

努力增强为发展第一要务服务的本领, 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知识的培训力度, 提高干警对相关法规政策的学习运用意识和主动研判意识, 鼓励干警立足本职, 勇于探索, 锐意创新, 切实提高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司法保障能力。

2.强化审判职能, 积极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妥善审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纠纷, 充分发挥维护稳定、规范引导、监督制约作用, 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1) 发挥维护稳定的作用。

依法打击涉农刑事犯罪, 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依法从重从快严惩横行乡里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恶势力团伙等犯罪, 坚决打击黄、赌、毒和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犯罪, 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快立、快审、快结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机贪污、挪用、诈骗和侵占农村集体资产的犯罪, 以及破坏基本农田、水利、电力等农业生产设施, 非法转让和倒卖土地使用权、非法占用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等犯罪案件, 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2) 发挥规范引导的作用。

围绕放大农村改革示范效应, 立足信阳市情, 突出涉农案件审判重点, 增强司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放大规模流转效应, 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审理好农村土地承包、转包、租赁等合同纠纷, 依法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愿、合法流转。围绕放大专业合作效应, 大力发展要素类、产业类、服务类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生产机械化、专业集团化、服务社会化、合作规范化提升, 积极审理好涉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村市场主体案件, 促进新型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围绕放大资产确权效应, 盘活农村金融, 妥善审理好农村金融组织和信用担保体系中出现的纠纷案件, 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活血”功能。围绕放大新农村示范效应, 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及新型农村社区有序发展, 审理好农村婚姻家庭、继承、相邻等纠纷案件, 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 “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福地, 建设更具幸福感的魅力信阳”。围绕进一步放大华英富民效应和新农保扩面效应, 全面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和民生保障水平, 审理好涉及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保险等纠纷案件, 依法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努力打造改革开放热地, 建设更具生机的魅力信阳”。

(3) 发挥监督制约的作用。

发挥行政审判职能, 促进行政机关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预防和化解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行政争议。审理好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土地征收、城乡规划、房屋拆迁等行政诉讼案件, 及时化解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行政争议, 为加快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审理执行好非诉执行案件, 依法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在国土资源、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农林牧渔等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和执法活动, 维护新型农村社区依法建设。

3.立足规范建设, 积极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献计献策

对于需要从法律层面规定的, 司法机关要服务好立法调整, 做好前瞻性研究, 及时提出立法建议;对于需要从政策层面完善的, 司法机关要服务好政策调整, 及时提出政策性建议;对于社会矛盾尖锐, 容易引起群体性纠纷的, 司法机关要服务好应急调整, 提出改进意见。

(1) 服务好立法调整。

对于现行法律制度未作出规定, 超出职权范围的问题, 司法机关应积极向立法机关提出相关立法建议。①关于土地所有权方面。建议及时修改《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建设用地的法律规定, 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营造更加开放、更加宽松、更加理性的用地法制环境。②关于房屋所有权方面。新型农村社区中的房屋是建在集体土地上的, 其类型既有用于个人居住, 又有用于教育、医疗、商业等服务功能, 这类房屋的所有权面临是否必须是集体性质, 还是以社区居民个人所有权的形式存在, 或能否向本社区以外的人员出售等问题。建议尽快出台《新型农村社区房屋管理条例》或《农村房地产管理办法》, 针对新型农村社区房屋建成后的所有权登记、转让、租赁等, 作出立法规定。③关于拆迁安置方面。结合即将制定的《集体土地征地拆迁条例》, 及时提出立法建议, 从征收补偿标准的合理界定、程序的公开透明、国家和地方审批权限的平衡、落实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健全畅通失地农民的就业途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意见。④关于体制建设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同于商品房开发, 建议规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体制, 及时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体制管理条例》, 规范各类主体参与社区建设的秩序, 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2) 服务好政策调整。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在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上, 司法机关应充分发挥司法建议职能, 及时提出政策性建议, 以更好地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和完善问题, 应及时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管理条例》。对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过程中的社会保障衔接等问题, 也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

(3) 服务好应急调整。

针对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牵扯面广、矛盾大、法规政策还不十分完善的实际情况, 司法机关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商, 提出工作建议。针对易发的群体性事件, 司法机关依法调解, 要采取多种形式化解矛盾, 而不应因为立法滞后无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李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30) .

(2) 朱志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研究[R].山东大学, 2011.

上一篇:有效的预习下一篇:集中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