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精选12篇)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1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 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农村社区布局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并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的现代化新型农村聚居点。2009年4月22日, 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信阳市 (以下简称信阳) 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从此拉开了老区农村改革发展的序幕。信阳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验, 组建了全省首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民专业合作总社和土地信用合作社, “六个放大提升”取得积极进展, “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实施富有成效, 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写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阳在改革中前进, 在创新中发展, 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三农”发展的新路径。
信阳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基点, 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 科学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模和建设标准。到2020年, 信阳将分期分批把全市3022个行政村整合为676个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其中, 人口规模在3000人以下的山区型社区276个左右、5000人上下的丘陵型社区200个左右、10000人以上的平原型社区200个左右。目前, 信阳30个市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彰显了结合信阳实际, 突出城镇标准、信阳特色、宜居品质、打造精品的建设理念, 使新型农村社区真正成为“一个生活的共同体、一个民俗的展示馆、一个乡村的旅游点、一个特色的产业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法律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是“三化”协调发展的时代命题, 是以城镇化的理念改造农村,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 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支撑农村, 让农民实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信阳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 在规划、拆迁、登记、补偿等环节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土地政策问题
先行先试的超前理念与现行法律法规之间出现了矛盾。在现行法律框架下, 搞建设需要将集体用地转化为国有用地, 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的流转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 而农村市场也缺乏统一的土地交易平台。[1]现实中出现的典型案例是确认土地合同无效案, 例如原告陈先军与被告河南世纪正扬置业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纠纷案, 其基本案情是在政府招商引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 开发商从政府手中购买集体土地, 相关手续没有完备的情况下, 然后转手卖给村民自盖房屋, 双方因买卖合同效力发生争议。此类案件往往因土地补偿款不到位, 致使承包户要求收回承包地, 造成在建社区无法继续进行。买卖集体土地显然无效, 但若确认合同无效, 社区已基本建成, 损失会很大。伴随着城乡一体化浪潮的推进,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 农村“三权”如何转向, 抑或保持现状, 需要法律人的智慧, 更需要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
2.房屋确权问题
这类问题的典型案例是诉求行政机关行政不作为案。例如原告梁娟等132人诉被告信阳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信阳市房产管理中心行政不作为案, [2]
3.建设资金问题
为解决资金问题, 实践中出现了借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之名, 而行房地产开发之实的现象。其典型案例是滥用职权罪案。例如被告人杜道锋、殷心建滥用职权, 被告单位河南世纪正扬置业有限公司、被告人郑江涛非法占用农用地案, 其基本案情是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涉嫌违规征用土地, 发包给开发商, 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 造成大量耕地被破坏。客观情况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系政府招商引资项目, 征用土地是镇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但先行上马的项目没有履行土地征用的法律报批手续, “土政策”触犯了法律底线。对于这样的案件, 如何罚当其罪, 如何宽严相济, 是个棘手的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全靠政府主导, 基础设施投入巨大难以承受, 推动不了;完全靠市场运作、商业开发, 不仅社区门槛高, 群众难以入住, 得不到实惠, 而且社区规划水平、建筑风格难以控制, 导致为买而建的倾向。信阳是大别山扶贫开发重点片区,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基础设施投入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农民权益问题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 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 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特别是土地权益、居住权益和资产权益不能受到侵害。据统计, 信阳两级法院受理涉农案件的数量逐渐上升, 并呈现出多种类型。过去的案件, 矛盾比较单一, 主要集中在土地被征用后, 土地补偿金、安置费、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分配方面;现在的情况是主要表现为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违规收回土地等类型的案件不断增多。2009年, 信阳两级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共计11890件, 其中农村承包合同纠纷共计36件。截止到2012年11月底, 信阳两级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共计15315件, 其中农村承包合同纠纷增至66件。城镇化是一种大趋势, 可以预见未来进入诉讼渠道的案件会更多, 审理好每一起案件, 对重点案件加强研判, 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已是当务之急。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很多, 不胜枚举。既有一般的法律纠纷, 也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面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大背景, 出现这样抑或那样的问题或纠纷, 在所难免。而关键的问题是, 面对问题, 法律或司法该如何作为。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司法应对
1.树立大局意识, 努力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司法机关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为民服务意识, 主动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从司法理念、工作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 探索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努力做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到哪里, 司法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落实到哪里, 确保社区建设依法和谐推进。
(1) 建立机构, 主动对接。
司法机关要成立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 专职负责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建立与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机制和司法联动机制, 协调好与有关部门的日常联络工作, 形成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成立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案件合议庭, 抽调业务水平高、审判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 专职负责审理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案件。邀请农业、国土、住房城建、司法行政等部门和群众代表参与, 成立新型农村社区社会法庭, 共同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纠纷。
(2) 出台政策, 主动融入。
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需要, 在司法职权范围内, 根据实际情况, 出台相应的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意见, 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全面的司法保障。结合正在开展的“一村一法官”活动, 采取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方式, 入户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法规, 引导群众依法建设, 争取把矛盾化解在萌芽。[3]同时, 加强调研, 及时总结推广保障和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 树立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3) 增强能力, 主动服务。
努力增强为发展第一要务服务的本领, 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知识的培训力度, 提高干警对相关法规政策的学习运用意识和主动研判意识, 鼓励干警立足本职, 勇于探索, 锐意创新, 切实提高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司法保障能力。
2.强化审判职能, 积极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妥善审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纠纷, 充分发挥维护稳定、规范引导、监督制约作用, 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1) 发挥维护稳定的作用。
依法打击涉农刑事犯罪, 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依法从重从快严惩横行乡里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恶势力团伙等犯罪, 坚决打击黄、赌、毒和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犯罪, 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快立、快审、快结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机贪污、挪用、诈骗和侵占农村集体资产的犯罪, 以及破坏基本农田、水利、电力等农业生产设施, 非法转让和倒卖土地使用权、非法占用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等犯罪案件, 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2) 发挥规范引导的作用。
围绕放大农村改革示范效应, 立足信阳市情, 突出涉农案件审判重点, 增强司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放大规模流转效应, 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审理好农村土地承包、转包、租赁等合同纠纷, 依法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愿、合法流转。围绕放大专业合作效应, 大力发展要素类、产业类、服务类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生产机械化、专业集团化、服务社会化、合作规范化提升, 积极审理好涉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村市场主体案件, 促进新型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围绕放大资产确权效应, 盘活农村金融, 妥善审理好农村金融组织和信用担保体系中出现的纠纷案件, 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活血”功能。围绕放大新农村示范效应, 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及新型农村社区有序发展, 审理好农村婚姻家庭、继承、相邻等纠纷案件, 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 “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福地, 建设更具幸福感的魅力信阳”。围绕进一步放大华英富民效应和新农保扩面效应, 全面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和民生保障水平, 审理好涉及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保险等纠纷案件, 依法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努力打造改革开放热地, 建设更具生机的魅力信阳”。
(3) 发挥监督制约的作用。
发挥行政审判职能, 促进行政机关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预防和化解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行政争议。审理好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土地征收、城乡规划、房屋拆迁等行政诉讼案件, 及时化解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行政争议, 为加快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审理执行好非诉执行案件, 依法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在国土资源、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农林牧渔等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和执法活动, 维护新型农村社区依法建设。
3.立足规范建设, 积极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献计献策
对于需要从法律层面规定的, 司法机关要服务好立法调整, 做好前瞻性研究, 及时提出立法建议;对于需要从政策层面完善的, 司法机关要服务好政策调整, 及时提出政策性建议;对于社会矛盾尖锐, 容易引起群体性纠纷的, 司法机关要服务好应急调整, 提出改进意见。
(1) 服务好立法调整。
对于现行法律制度未作出规定, 超出职权范围的问题, 司法机关应积极向立法机关提出相关立法建议。①关于土地所有权方面。建议及时修改《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建设用地的法律规定, 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营造更加开放、更加宽松、更加理性的用地法制环境。②关于房屋所有权方面。新型农村社区中的房屋是建在集体土地上的, 其类型既有用于个人居住, 又有用于教育、医疗、商业等服务功能, 这类房屋的所有权面临是否必须是集体性质, 还是以社区居民个人所有权的形式存在, 或能否向本社区以外的人员出售等问题。建议尽快出台《新型农村社区房屋管理条例》或《农村房地产管理办法》, 针对新型农村社区房屋建成后的所有权登记、转让、租赁等, 作出立法规定。③关于拆迁安置方面。结合即将制定的《集体土地征地拆迁条例》, 及时提出立法建议, 从征收补偿标准的合理界定、程序的公开透明、国家和地方审批权限的平衡、落实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健全畅通失地农民的就业途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意见。④关于体制建设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同于商品房开发, 建议规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体制, 及时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体制管理条例》, 规范各类主体参与社区建设的秩序, 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2) 服务好政策调整。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在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上, 司法机关应充分发挥司法建议职能, 及时提出政策性建议, 以更好地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和完善问题, 应及时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管理条例》。对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过程中的社会保障衔接等问题, 也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
(3) 服务好应急调整。
针对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牵扯面广、矛盾大、法规政策还不十分完善的实际情况, 司法机关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商, 提出工作建议。针对易发的群体性事件, 司法机关依法调解, 要采取多种形式化解矛盾, 而不应因为立法滞后无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李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30) .
(2) 朱志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研究[R].山东大学, 2011.
(3) 姬万里.立足大局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持续推进——河南省理论界纵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N].经济视点报, 2012-05-17.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2
分类推进
努力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
近年来,××市按照××市决策部署和要求,围绕“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有效运作,全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成效
三年来,全市共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36个,其中:实施郑州市项目32个,自主建设项目4个,共涉及55个行政村的3.15万户、13.2万人。截止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社区9个,正在建设社区27个,累计完成投资24.7亿元,共建成农民新居1.87万户,总建筑面积270.9万平方米,现已拆除房屋的农户4377户120万平方米,搬迁入住社区农户达到6589户26774人。据统计,原村庄占地1.6万亩,新址规划占地5200亩,可节约土地1.08万亩。8月31日,河南日报理论版整版专题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样本为题,介绍了我市的经验和做法,社会反响强烈,安徽省宁国市、漯河市临颍县、洛阳市孟津县等兄弟单位前来参观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健全机制谋发展。我们坚持把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臵。一是四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铁良多次深入基层进行新型城镇化工作调研,市长××亲临现场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市人大、政协等主要领导也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我们还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专门成立了新型城镇化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牵头挂帅,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具体负责,指挥部下设三个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督导等事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先后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和相关委局负责人,到新乡、浙江、南京等地考察学习,聘请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为全市作了题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报告会,多次举办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使基层干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破除了农村传统的建设模式,主动由单体单层分散建设改变为多层高层联片集中建设,由单调呆板的建筑样式改变为新颖美观的建设风格,由过去的几代人盖房一代人居住改变为现在的一代人盖房几代人居住,有效提高了建设质量和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在建立健全责任制的同时,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评价干部政绩、评先表优、奖惩兑现的重要依据,凡新
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落后的,一律不得评为先进和优秀,通过奖惩机制的建立健全,在全市掀起了围绕新型农村社区、人人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重点促进提水平。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分类推进,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本着理念超前、布局科学、设计新颖的原则,按照结构合理、外观雅致、环境优美的要求,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从村庄选址布局到房屋建筑外观、从道路设计到绿化植被、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设施都做了详尽规划和高水平设计,较好地处理了当前与长远、单体与总体、生活与生产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分类指导。首先,积极推进合村并点。对于具备多村联建的村庄,按照城市社区标准,选择适当位臵,实行多村联建;不具备多村联建的,按照相对集中、资源共享的要求,进行分片建设。如:来集镇实行三村联建,将杨家门、韩家门、来集等三个村的2500户近万人统一安臵、集中居住浮山雅居社区。目前,一期工程共建成农民新居1162户,二期工程规划建设的990户正在加紧施工,计划2012年底前全部建成,届时将成为我市乃至郑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亮点;其次,积极推进合村并镇。充分利用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等资源,把新农村与中心镇统筹规划、一体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如:超化镇按照超前规划、高标建设、一步到位的要求,加快推进黄固寺中心社
区建设,将黄固寺、周岗、申沟、李坡等四个村的3200户13500人统一合并、集中安臵在黄固寺中心社区中,镇区面积由原来的7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镇区常驻人口由原来的4万人增加到7万人以上的中心镇;第三,积极推进移民搬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集中建设移民住宅区,把全市31个贫困村群众分期分批统一安臵,彻底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袁庄扶贫开发区已累计投资1.6亿元,共建成住宅楼74幢20万平方米,搬迁入住群众2052户8200人,成为河南省扶贫开发的样板工程。
(三)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多方共建聚合力。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社会帮扶”的办法,多方整合资源,建立联动机制,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政府引导。三年来,市财政拿出资金1.5亿多元,重点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奖补,各乡镇财政也拿出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社区工作。二是部门支持。按照“预算不变、渠道不乱、用途不改、形成合力”的原则,积极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年来,市直有关部门共确定扶持项目100多个,累计投资3亿多元。三是实行党员干部和企业帮扶。选择“双强”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激励他们主动出资捐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实施 “以工支农”建设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年来,全市民营企业家和“双强”干部自愿出资捐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累计捐
资5亿多元。
(四)政策扶持,保障用地,流转土地富农民。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效解决社区建设用地,切实搞好土地流转,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一是政策激励。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对入住社区农户给予5万元购房贷款贴息,专题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土地供给和住房分配等事项提出了具体要求,有效解决了建设中存在的标准不高、方法不活、制度不统一、运做不规范等问题,另外市财政还安排了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补。二是保障用地。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充分利用山荒地、丘陵地、废弃地、拆旧建新等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同时不断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提倡住宅向多层、高层发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据统计,我市实施的新型农村社区原村庄占地1.6万亩,新址规划占地5200亩,预计可节约土地1.08万亩,目前,全市集中流转土地5万多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来集镇郭岗村将全村1470亩耕地集中流转,成立了鸿运农机合作社,并投资750多万元,建设了村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用来养鱼、种菜,初步形成了种养产业链,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完善设施,整治村容,改善环境变面貌。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
设,真正让农民群众共享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按照水、电、路相配套,功能、景观、生态相统一的要求,重点加强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文化健身、游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搞好村庄功能配套,实现公共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二是整治村容村貌。针对我市资源型县(市)存在的脏乱差问题,从2009年2月份开始,投资2.86亿元资金开展了“清洁家园、美化乡村”百日行动,清理垃圾杂物,拆除违章建筑,完善环卫设施,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配备环卫工人6000名,每月发放不低于300元工资,极大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去年我市又借势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加大投入,严格整治标准,今年我市又再次掀起深化“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及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综合整治活动高潮,努力把我市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新村镇。同时,针对采石场滥挖滥采、破坏生态、污染环境问题。2009年综合整治了全市300多家石子厂,2010年以来又深入开展了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引导采石行业科学有序发展,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深受群众拥护。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一化带三化”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围绕“政府引导、分类实施、稳妥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合村并镇并点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措施,健全机制,有效运作,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篇3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对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而在地方政府的文件里、领导人的讲话中以及媒体宣传上,已经普遍使用这一概念。从全国各地的实践来看,可以这样概括: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新的居住模式、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各地已经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公共服务全面覆盖,生活环境堪比城市小区,城乡差距在这里已显著缩小。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其中成都、新乡、苏州、德州等省辖市为此专门下发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成效显著,涌现出很多好的典型,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这些地方有的已被国家或地方政府列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他们的做法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肯定。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等省辖市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已经有了良好开端。总的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二、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遍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一)农村环境“脏、乱、差”
由于长期缺少规划,农户任意选址盖房,村内建筑参差不齐,道路高高低低,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垛、牲畜乱放、车辆乱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几年来尽管各地都开展了“清洁家园”活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农村土地浪费多
农民富裕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居住条件,翻盖新房,青年农民结婚也必盖新房,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农民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村头和乡间公路旁边盖房,再加上部分农民长期进城务工,全家已搬进城市定居,这样一来老宅基地大量闲置,“空心房”、“空心村”逐步增多,这必然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三)基础设施投入大
建设新农村,必然需要对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保、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村庄小而分散,现有的资金只好“撒胡椒面”,很难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这样就使本来不充裕的建设资金更趋紧张。同时,这样做也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产业结构调整难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工作已经开展很多年,但由于多数农民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土地零碎,决策分散,经营理念陈旧,很难形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很难开展社会化服务和推广农业科技,很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农民投入资金少
一是農业产业不发达,农民生活还不宽裕,没有更多的剩余资金投入基本建设;二是农民利己思想和狭隘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公共服务,也不愿意投资投劳;三是村民共同体日益弱化,不同利益的人很难形成共识,让农民自发地搞水利、修路、改造农田等基础设施不可能,自发搞合村并点、建设新社区更不可能,这些工作只能靠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为了发展生产,提高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基层领导班子比较强的农村,就开始了村庄治理、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建设新农村的探索。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战略思想指引下,各级政府加大了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骤然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是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较快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通过村庄合并,组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局面,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较快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有利于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过去很多地方村庄小而分散,农民居住不集中,分别搞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建不了也用不起,甚至连个理发店也养不住,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统一修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有效地节约资金。
(三)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
新型农村社区可以集中连片进行规划建设,有利于彻底解决“空心村”问题,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对腾出的原旧村址进行整理复耕,综合利用,又可增加人均耕地,从各个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有利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往往和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村庄规模的扩大,土地面积的增多,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培植新产业,推广新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例如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湖新社区由5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新社区建成后可容纳7万人,未来将建成一个集居住、购物、医院、学校、休闲型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生态城,当地农民完全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移到现代农业中去,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五)有利于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
当前我国已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根本措施,启动和开拓农村市场,前景广阔。实践证明,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政府的一定量投资,就能带动多倍的农民群众投资和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产生巨大的投资拉动效应,带动钢铁、水泥、玻璃、煤炭、建材等一系列工业的振兴,以及家电、运输、通讯等行业的繁荣,有效地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据新乡市测算,政府的一定量投资,可以拉动24倍的民间投资,产生1∶24的投资拉动效应。
(六)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通过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农民进城的单一城市化模式,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安定,也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及早防治交通拥堵、房价昂贵等“城市病”。
总的来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带有方向性意义。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了解甚少,或者存在某些误解,有必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当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有条件的,一般在经济基础好、领导班子强的农村率先突破。对暂不具备条件的,也要作好规划,搞好试点,逐步向这方面引导,不可急于求成,应该做到既积极,又稳妥。(作者单位: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五个到位”确保“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社会管理秩序”活动取得实效自滑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社会管理秩序”动员大会以来,滑县新区按照县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采取“五个到位”,确保严打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专项活动指挥部,滑县新区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新城派出所、中心校、工商所和新区各职能科室分工负责。二是发动宣传到位。采取高音喇叭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群发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活动的意义和部署,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三是防控防范到位。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技防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义务巡逻队的防控作用,加强村庄巡逻防控,努力减少抢夺、盗窃、斗殴、伤害等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四是排查化解到位。以村级例会、每周工作区长碰头会为载体,细致排查各村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人,从源头上化解和消除各类矛盾和纠纷。五是严厉打击到位。按照“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哪里案件高发就在哪里开展专项打击”的原则,结合新区实际,认真筛选打击重点、防范重点和整治重点。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研究 篇4
1)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三农”问题愈来愈突出。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 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 导致“三农”问题的突出。基础设施落后还带来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滞后, 农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滞后, 农民就业难、收入增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不仅城乡发展差距在拉大, 中国占大多数的农村和农民就无法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更无法实现全面小康。因此, 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互动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2)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路。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 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就必须要推动城镇化, 否则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3)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现代技术的应用, 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在目前的基础上, 要使农业粮食生产再上一个台阶, 实现继续增收、继续增效, 专家论证, 实践也证明了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要构筑完善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4)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化”协调发展, 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在新型工业化方面, 两者也存在着密切相连、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新型工业化发展到今天, 面临两个方面的瓶颈制约, 一是建设用地的紧张, 二是劳动力的缺乏。目前,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两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 一方面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建设用地越来越少, 可供工业发展用地非常有限;另一方面, 出现了用工荒、用工难问题。我们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问题带来的, 像原来在深圳办厂的富士康转移到郑州发展, 就要求在一年时间内提供10万个劳动力。而我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通过撤村并点, 可以腾出大量的原村庄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 把建设用地指标飘移到工业集聚区, 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另外, 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解放出来的劳动力, 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支撑。所以说,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和特点
(一) 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 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 经过统一规划, 按照统一要求, 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 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 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 (也称为“中心村”) , 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的“新”有三个方面:一是新在它的标准上, 它是用城市社区的标准建设的农村社区, 是以城市化的理念改造农村,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 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二是新在它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村, 而是城市生活的“简易读本”, 具备教育、医疗、产业、就业、社区服务等城市基本功能。三是新在它让农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 就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过上城镇生活, 共享现代文明。一句话, 城市社区有什么, 新型农村社区也应该有什么。
(二) 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
1) 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 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 完全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而定。
2) 基础设施相当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脑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 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 公共服务全面覆盖。
三、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认识不到位
表现在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认识不清, 个别地方没有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经济条件有限, 无形中自我降低了标准, 存在着认识迟, 起步晚, 档次低, 规模小, 标准低等问题。
(二) 规划滞后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前些年由于建设规划滞后, 加上农民对耕地及宅基地认识上的误区, 相当一部分村没有统一的设计安排, 抢建、滥建、私建现象比较严重, 出现了“有新房无新村”的状况。另外由于不能统筹规划, 社会资源浪费严重, 水、电、通讯、广播光缆等基础设施分布比较随意, 卫生状况是“脏、乱、差”, 村庄处于一种无序的生存状态中。近几年, 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渐提高, 个别群众在原宅基地建了新房, 现在让群众拆除房屋到社区重新建房或购房, 不仅经济难以承受, 造成极大的浪费, 而且工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三) 政策不配套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住建、金融、民政、环保、教育、卫生等部门参与和配合。但目前政策系统尚不完善, 也没有出台具体的扶持措施。乡镇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领、引导者, 现阶段更重要的是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但乡镇机构改革以来, 使得市、县、乡三级不论工作模式还是人员管理模式都成了倒金字塔形。乡镇政府站在“塔尖”, 倒立承受着来自上级各口各线的工作压力。乡镇政府职权弱化, 财政紧张, 有效作为的空间有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 只靠乡镇政府而不出台各部门具体的扶持政策及有效资源整合措施, 恐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十分困难。
(四) 建设用地难
用地问题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瓶颈。由于建设用地指标紧, 需求量大, 国家严格控制。虽然部分地方采取在原有农村居民点范围内拆旧建新, 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或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解决了部分社区的建设用地, 但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发展建设用地需求, 若不想方设法破解用地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会面临无地可用的尴尬局面。
(五) 资金缺口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虽然个别地方将涉农、惠农资金捆绑起来, 集中使用有重点地投向新型农村社区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向社区倾斜, 但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建设需求。加之部分群众收入低, 无力在新型社区建房或购房, 也阻碍了社区的发展。
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坚持三个原则三个结合
(一)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1) 政府引导、群众自建、社会共助。在政府进行规划设计、政府和社会共同给予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引导中, 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民的事情农民办, 农户能够自己做的自己做, 能够联合做的联合做;政府和村两委不应包办, 应该放手引导农户民主理财、自我管理, 引导农民自愿地、积极地、有序地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2)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在基础和条件上, 要区分情况,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不搞一刀切。条件好的地方, 结合现有工作基础, 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建设项目, 全面开展社区建设;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地方, 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 例如可以从群众最需要、最认同的环境卫生整治做起, 逐步动起来。规划建设要突出乡土风情, 彰显农村特色, 体现农村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努力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农村风貌。在区域分布上, 城中村、城郊村、镇中村、镇郊村纳入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工矿区的村庄纳入工矿区的总体规划进行建设;数量众多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 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方式来决定农民的居住生活方式, 居住生活方式一定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 否则就会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而言, 纳入城镇和工矿区总体规划的村庄, 鼓励建设四层及以上的多层楼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 宜建设三层及以下的低层新房。
3) 试点先行, 形成氛围。要优先选择产业基础较好、管理机制健全、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先行试点,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规范程序、细致操作, 确保建成精品工程、“百年社区”。对先行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 摸索经验。试点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突出地方特色,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一些带有规律性、方向性的做法, 要及时予以指导、推广和完善。要宣传发动, 形成氛围, 不断深化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识, 引导群众自觉主动投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注重三个结合
1) 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繁荣农村, 繁荣农村的关键在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发展产业。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民的社区新生活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可以为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继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提供大好机遇。在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过程中, 要统筹考虑产业规划, 加强“一村一品”建设。在人口集中居住的过程中, 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走农业园区化之路。粮食生产区, 发展产量高、工作效率高的机械化大农业。“鸭棚、菜棚、菌棚”生产区, 发展劳动密集型、增值高的园艺小农业。同时引导富余劳动力搞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等, 拉长做粗农产品产业链,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宜农则农, 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游则游, 让农民充分发挥其能力, 让农民变成现代化的、职业化的新型农民, 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政府和村两委要让农民全过程参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酝酿、讨论、审核和实施, 要引导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理财、自主管理, 全方位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农民在积极参与过程中, 其知情权、话语权、主人翁意识将得到增强。农民迁居新社区以后, 精神面貌和社区治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都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的健康可持续运转打下重要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报告 篇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和参照城市社区规划标准,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完善、居住方式和产业发展协调,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建设和管理、服务、自治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困难多、任务重。因此,我们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措施落实,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下面将我镇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为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镇里已经成立了高规格的办公室,负责对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督查工作。各行政村也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专职人员,搞好协调分工,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各村支部书记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要组建由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农村“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不断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际
上理事会建好了,不仅镇村两级干部省很多事,减少很多矛盾,而且把这部分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群众更放心,工作推进起来更顺畅。这里也要强调一点,组建“五老理事会”要真组织、真运作,不能当成一项任务去应付。这些村民自治组织建好了,发挥好作用了,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也就建立起来了。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入户,广泛了解村情民情,宣传目的和意义,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广大村民群众对其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悬挂横幅48条,张贴标语500条,建立宣传栏25个,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27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三、突出重点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好规划布局。按照就近合并、中心聚集、节约资源、利于发展的原则,逐步
将居民区向中华路两侧聚集。二是抓好典型培育。坚持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原则,重点抓好以小营今日家园、何官屯、崇召的新型社区建设,从实践中探索总结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有序推进。三是抓好农村产业发展。充分结合各村实际,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以农村经济合作社为平台,发展特色设施农业园区。如:黎元春乐合作社、黎元彰德栝楼合作社和何官屯金色农家合作社的成功运作,有效流转土地,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注重把握“三个结合”。坚持“有序、有效、有力”三个原则,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是与推动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政府领导引导、村级自主自愿、社会多元投入,把市场化运行机制导入农村新型社区开发建设,解决好基层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与保护基层利益相结合。坚持政府着眼服务、基层着眼发展,通过新型社区的开发建设,使基层组织在加快发展的资本积累和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上得到实惠,积蓄后劲。三是与促进民生改善相结合。坚持民本为上、民需为先、民生为重,在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引导农民积极趋同、参与新型社区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改造空心村、搬迁偏远村、趋聚中心村、建设新农村。
(三)着力强化“三个支撑”。一是强化组织支撑。既要发挥好党委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也要发挥好基层“两委”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还要发挥好驻村帮扶、企业帮扶的辅助推动作用。二是强化民心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制约点在于民心是否趋同认可、是否主动接受参与,因此,必须善于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促进解放群众的思想观念,赢得民心支持。三是强化投入支撑。重点在政策上倾斜,在资金上支持,在物质上帮扶,在服务上用心,在环境上改善,在设施上用力,想方设法加大公共设施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四)积极推动“二个变化”。一是新村功能社区化。通过多村合并、中心集聚,防止了公益设施的重复性投入,可以高标准实现水、电、路、卫生室、文化广场、幼儿园等设施建设。二是居住环境生态化。通过高品位规划,提升农村环境容貌综合整治水平,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型社区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五、突出加强环境治理
一方面以“清洁家园”为载体,村容村貌为突破口。今年以来,我镇为107国道和高宝路沿线村配备了专职环卫工作人员,并建立了环卫工人管理制度和村级日常保洁制度。新建垃圾池163座,垃圾中转站一处。通过环境治理,进一步提
升了我镇城镇建设的品位。
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加快安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篇6
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河南新乡刘庄、七里营、长垣办事处南蒲社区、西郭社区,山东寿光三元朱村、诸城土墙社区等地,结合实地调研河南滑县锦和新城、安阳县的吕村镇等地,并充分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查阅当地政府关于新型农村社区文件等形式,为推进安阳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规划如何完成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
一是科学编制社区规划。着眼于县城、乡镇、村交通一体、产业连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构建“一极(城区和产业集聚区)、一副(副中心城镇)、一轴(城镇密集发展轴)、多节点(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规划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既要坚持整体把握、适度超前,又要立足实际、节俭实用。
二是引进城市规划理念。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构建“半径两公里服务圈”“20分钟生活圈”,大力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优化群众生活环境。
三是规划要合理布局。新建新型农村社区要完善以水、电、路、气、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绿化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幼儿园、敬老院、卫生院(所)、超市等配套设施,积极引导商业、金融、邮政、律师等服务业在新农村社区设点,努力打造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
四是规范建设行为。按照统一规划,结合各乡镇实际,对已经启动建设和2015年启动建设的社区所覆盖村庄,严禁新建、翻新住宅,并积极引导符合分户条件的农民到就近社区建房入住;其他近期暂不启动的社区覆盖村庄,则严格控制居民建房规格(高度和面积)。
五是严格规划执法管理。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行“巡查、报告、处理、结案”程序,严格落实规划执法。
二、用地如何解决
用地困境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第一道门槛。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地从哪儿出”就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一是扎实稳妥推进耕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完善耕地流转机制,规范耕地流转程序,强化管理服务,鼓励农民耕地流转。引导各类社会资金介入农业开发、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耕地依法有序流转,整合耕地资源,实现耕地集约化经营。
二是建设用地置换补贴。充分利用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社区建设。对整理复垦形成的新增耕地,能用于占补平衡的指标可以有偿转让,并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农村宅基地整理节约的土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的,每亩奖补3万元,严格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拆迁补偿和建房补助。
三是土地出让净收益补助。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置换到城区后应安排一定比例的置换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所得净收益由县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居民居住安置补助、社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四是产权政策。对新型农村社区住房,由县政府根据土地性质,依法核发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进行权属确认,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涉及占用国有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涉及占用集体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注明集体土地)。对依法转让的及时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五是积极探索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充分发挥建设用地交易机构和中介组织的作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尝试在县域内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规模、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三挂钩”制度。
六是规范运作,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把土地流转作为社区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大力宣传、积极引导、稳步推进。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围绕推进现代农业,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通过鼓励种养大户、工商企业、合作组织等进行土地流转,创办农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形成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使农民彻底从土地中解脱出来。
三、旧址如何拆除
旧址拆除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快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可由新村办牵头,组织公安、民政、房产、社会保障等部门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常态办公制度,按照“社区居民报名-社区管理组织统计-新农办汇总通知部门-部门上门办理-新村办督查通报办理情况”的程序,及时落实兑现优惠政策,确保入住一户,办理一户。同时,在旧址拆除上,可以借鉴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滑县锦和新城的工作思路。
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拆除旧宅来解决土地难题的工作思路,采取政策驱动和现场督查推动等措施,加快推进全县拆旧复耕工作。他们积极鼓励新建社区采取先拆后建的方式解决用地。为此,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余万元作为奖补资金,对完成拆旧复耕较好的乡镇进行奖励,调动乡村干部的积极性。
滑县锦和新城建设占用的旧宅基地可按占地面积折合成现金购买新房。如果村民选择别墅的话,新区管委会将在规划区域划拨2.9分地(约193m2),让村民按照统一的设计图纸自己盖房子。如果村民选择楼房,政府按每平方米800元价格卖给农民,给每户村民奖励9万元,其成本价不足部分由地方政府补贴。如果村民选择住高层的,将会获得更高的政府补贴。
四、资金如何落实
资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安阳市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取多元投入,破解资金难题。
一是建立财政投入机制。从2010年起,滑县财政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总额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服务性费用按底限收取。各乡镇财政也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是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将惠农政策、涉农资金、支农项目优先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斜,构建统一、衔接、协调、互补的涉农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构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招商引资,吸引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设计单位、土建施工单位等多种社会资金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动员在外知名人士、热心家乡建设者、企业家等社会力量,踊跃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捐资赞助。
四是加大群众建房贷款协调力度。金融部门应降低社区农户贷款门槛,简化程序,创新担保方式,加大贷款发放力度,缓解农民建房资金短缺问题。
五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农民消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觉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五、产业如何支撑
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益;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块状经济,推动产业创新,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规模化;积极发展商业和服务业;中心镇要加快专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支撑体系,确保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附近都有主导产业,就近就地吸纳入住农民转移就业,实现就近务工不进城、就近就业不出村、就近致富不离农,推进农村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7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型农民,培育,云南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我国小康社会, 新农村建设是关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农民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共命运, 农民素质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步伐, 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1 培育新型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党中央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新型农民的培育问题,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培养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目前, 我国大部分农村仍属于粗放型发展方式, 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高消耗、低产出,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科学的指导,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将粗放低效、封闭式、自给自足型传统农业改造为集约、高效的开放式现代化农业。因此, 从我国国情出发, 从以往农村改革的经验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能够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保证, 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力量。对于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有着巨大现实意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云南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但是, 从整体上而言, 农村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 农村中农民的发展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2.1 云南农村教育相对落后,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农民素质水平越高, 对农业发展的推动力度越大;同样, 农业发展越快速, 对农民素质的要求就会越高。目前, 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因素等, 云南地区农民的素质现状具体表现是:农村师资队伍严重滞后, 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 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 文盲半文盲比重比例偏高, 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情况更为突出。仅2004年云南农村居民受教育基本情况统计显示, 云南地区贫困地区人口文盲率为19.02%, 比全省文盲率15.44%高出了3.58个百分比。在全省接受各种教育程度人口当中, 12岁及以上人口接受小学文化程度的只占50%, 云南地区农村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镇, 是全国各省区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省份。
2.2 农民自身身体素质状况较差
传统和现代农业生产劳动, 都需要农民大量的体力劳动, 而且很多农业劳动耕作都需要在户外进行, 工作条件简陋, 工作时间长, 并且在农忙季节经常会有超负荷的劳动。因此, 农民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劳动生产率。虽然, 云南地区农村的发病率和人口死亡率有了大幅度下降, 但长期以来, 贫困农村存在缺少先进的卫生设施, 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较差, 没有先进的药物、卫生设施不先进、农民就医不方便等现象, 这些都是导致农民身体素质较差的主要因素。云南省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地区共有残疾人口246万人, 其中山区农村就占197万人。73个国家扶持重点县有64.33万人, 占农村丧失工作能力人口的68.15%, 。这在主要靠人力的农村中, 农民的身体素质偏低, 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与发展。
2.3 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不够, 教育基础薄弱
1985年, 我国实行“分级办学”的教育体制, 这从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但相关资料显示, 云南地方政府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积极性不足, 从而使得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基础建设都很薄弱。云南地区的教育经费大部份投入到高等教育中, 而农村的中小学办学经费却十分缺乏。很多地方文化设施落后, 一部分民族县、民族乡没有实现建立自己的图书馆、文化馆 (站) 的目标。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图书馆和文化馆有名无实, 只挂牌子而无馆舍。严重阻碍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
2.4 农民思想素质落后, 自身观念的抵触
许多农民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 社会管理薄弱, 传统小农意识普遍存在;重经验、轻知识, 对新技术不易接受, 小富即安、不求进取, 缺乏扩大再生产, 怕风险, 迷信思想较严重;不愿接受新鲜的事物, 重复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 不关心生产效率, 不关心市场, 更不关心国家大事, 云南省农民长期以来就处在一个封闭、落后的系统当中, 这种情况极大限制着云南农村经济和建设新型农村的发展。
2.5 农民不愿意接受教育, 培训热情不高
农民对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决定着培训新型农民是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云南地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 大多数农耕进行手工劳动, 很少接触农业机械设备, 甚至是云南贫困地区的农民, 很大程度上会排斥高效率以及先进的机械器具。主要原因是这种带有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对农民文化素质及科学技术素质的要求不高, 因此, 在狭隘封闭的经济下, 农民自身缺少对认识新事物的积极性, 小农思想明显。长期以来, 受经济条件制约, 云南省广大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一直处于设施落后, 方式单调, 内容枯燥的状态, 不健康的生活陋习泛滥, 农民用这种狭隘落后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教育, 农民对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一直处于低潮, 严重影响了该省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3 培育新型农民的途径
3.1 政府要加强文化骨干、专业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
新农村文化建设队伍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农村文化重要的力量。一个体系健全的农村文化队伍, 为新农村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提供了保障。所以, 要加强对云南地区乡、镇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范围,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文化水平。通过采取有效措施, 培养一批农民文化骨干队伍,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 稳定和发展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文艺骨干力量, 逐步提高队伍中农民的整体素质。
3.2 加强农民基础文化教育,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质量, 因此必须加大农村农民教育力度。要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 预防以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低下的局面。其次, 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素质, 同时, 云南政府要把农民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并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相对增加, 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相关教育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农民的基础文化教育,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3 加强农村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
农村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不得力, 农业科技推广就会相对落后。以农业科技推广为方向, 在农村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增强农民科技文化知识, 让农民从简单的经验型劳动者转变为知识型、科技型的劳动者。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办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做好各类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应用工作, 提高农民科学方法种田的技能。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带动榜样作用, 提高云南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3.4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的学习, 转变农民价值观念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状况, 决定农民社会经济行为, 是农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云南农村文化建设, 各级组织应加强云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农民。用先进文化熏陶农民, 以节日文化、农闲文化为重点渠道, 将思想道德教育恰当地融入农民文体活动中, 改变云南省农民以往听天由命、求神问卜等封建落后思想观念。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扶正祛邪, 扬善惩恶, 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
3.5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
省政府要承担起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 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 特别是对“老、少、边、穷”山区加大经费投入。发展农村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 对贫困农户建立医疗救助体系。给予基本生活补助津贴。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 让农民有地方看病。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8
一、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诞生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深深植根于农村,是我国的国民财富。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种类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传统工艺,传统艺术、传统节日或习俗活动。
传统工艺则主要是诞生于农村的漆器、陶瓷、编织、雕刻、剪纸等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品制作。传统艺术主要指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初期的祭祀演化而来的各种民间艺术,如杂技、武术、舞龙、舞狮、花灯等。传统节日或习俗活动主要是指诞生于我国各地农村的节庆、祭事活动,以及与农作业、节气有关的农谚、民俗等。
农村的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不同,受地形、地貌、气候的影响,各地农村存在着独特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即地区个性。地区个性是根据各地固有文化形成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些地区的地区文化通常以经长期传承下来的文化为核心,具有历史的厚重和民俗的芬芳,农村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
㈠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内涵
1. 作为社会遗产的地区文化。
“地区文化”指的是各地区形成的生活方式与习俗。这是农村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学习的,也是人们的行为准则。这样的地区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社会遗产。它在人们出生时就已经自然存在,随着人们的成长,以被社会认可的方式,被人们所模仿、学习、掌握。在家族、朋友、邻居这样一个地区社会中生活,人们随时间流逝,自然地掌握了先人们创造、积累起来的伟大的地区文化。
2. 地区文化与社会个性。
地区文化是一种纽带,使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村民相互联系,并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地区个性。在同一地区生活的人,为了能持续地共同生活,因此,在风俗、传统、谈话方式、思考方式、生活方式、礼仪、习俗等各个方面发展共同性。这一共同性从其他地区社会看来,是被认为具有个性的方式,是地区独立性的魅力源泉。这就意味着,地区文化除作为区域社会统一性的依据,也是区域社会个性的依据。假如,地区文化无法传承,全国均为共同的文化所覆盖,则在社会个性丧失的同时,不仅农村居民间的联系削弱,甚至连乡土意识也会丧失。这样一来,不仅城市居民,即使原先生活在此的农村居民也会对区域社会的魅力问题不予关心。可以说,地区文化是区域社会的命脉。
3.“农村文化”是中国人的共同财产。
形成区域特有文化的农村是很有魅力的。房屋的建筑式样、地方饮食、方言、农作业方式等,这些东西有的内含人们的艰辛,有的则是在无意识之间代代相传,扎根于今日大地。这其中贯穿着我国自古至今的“精神家园”,它不仅仅属于农村,更是中国人的共同财产。近年来,作为一种潮流,我国的城市居民愿意接近大自然,经常地贴近农村,这是人们在寻求拨动我国人心弦的“精神家园”。
㈡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农村传统文化,是不同时期的农村村民,通过生产与生活,对地区环境在认识、理解、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超越了世代被继承下来的世界观及规范。可以说,它包含了该地区社会的智慧与技能。另外,农村由于有世代相传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经营着农林牧渔业,环境很好,既可通过五官实际感受到这一文化,也可以获得新的体验。认识与发现传统文化,在难以感受季节变化的城市空间中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现代社会中农村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有着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而言,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1.保全、维护地区资源与环境。农村可成为人们的精神依托,作为一种地域性共同拥有的记忆得到延续,是一种“环境资产”。作为农村空间重要构成部分的山、河、湖、海等,不易变化,作为一种象征,会永存于人们的心中。故乡的山川、河流、湖海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会改变。这不仅对生活在农村的人是这样,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也一样。例如,覆盖山区半山区斜坡的梯田,就是先祖们创造的保护土地的土地利用方法和农业生产方法,可以说是与严峻自然条件共生的策略。结果是形成了意想不到的“随季节变换的美丽的梯田景观”等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另外,形成了规范地区社会中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惯例与价值观,如涉及上下梯田的水利权,为了下面的梯田上面的梯田不能弃耕等,客观上保护了重要的农地资源。此类为了生产而形成的与自然共生的传统文化,起到了保全土地、创造独特景观的作用。
2.体现社会个性和地区传统。农村传统文化的性质,可以说存在这样的倾向。第一,是在生活的必要之中构筑的。第二,就每一代的作用而言,它是被有意识地持续传承的。第三,在传承过程中会稍有变化,但会形成地区特色。第四,理所当然的,是潜在化于现代生活之中,即扎了根的。因此,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特有的文化需要传承。对于丰收、幸福的祈求,其形式往往有自己的特点,其目标往往有一定的地区范围。这一切通常在热爱家乡的家乡情缩中,有意识地传承了下来。
3.沟通现代和历史的桥梁。农村传统文化是沟通现代和历史的桥梁。散布在农村中的石碑、石佛、古树名木、祠堂、寺庙等构成安然静谧的农村风景,这些场所均会给人们留有记忆,也会有其精神体现。农村的民居、仓库、作业场所等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传下来的遗产,也拥有其作为“环境资产”的价值。进而,清澈的泉水、珍稀动物、特殊的地形地貌,往往也是仅限于某地的特殊的自然环境。在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全球化中,这些农村曾经的生活印证也许会一点一点消失,但对于新时代而言,它们应该被保留下来,因为人们可以借助这些印记去了解历史。
4. 加强地区间相互联系的作用。在我国农村,“宗族”等均为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传统的组织形式,其功能是作为地区社会中使人们意见取得一致的手段。“祭祖”等各种村民共同参与的祭事活动,则加强了村民间的相互连带感。由于有些祭事活动是在村民家中进行的,这就使作为地区基础的家庭行为得到约束。
上述传统组织及其活动使村民组织化,从而使农村地区社会得到维护与保全。它具有可超越世代被继承的功能。另外,具有地区特点的民间艺术、工艺、农村景观等均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是本地区的骄傲,而具有地区特色的传统祭事活动也是与邻近地区互动时的交流资源,且因对城市居民有很大吸引力,也可以作为城乡交流的交流资源。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步法加快,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传统的农村村落向新型的农村社区集中成为人们的选择。在这一趋势下,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困境。
㈠农村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村落大规模消失
在大规模的城市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传统的农村村落在逐步消失,农村特有的承载农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不断被侵蚀。传统村落消失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下的行政村撤并、各地的工业园区建设、城市扩张、下山或库区移民等。据《中国统计摘要2010》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的村民委员会数目,自2005年至2009年逐年减少,分别为62.9万、62.4万、61.3万、60.4万、60万。平均计算,全国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说明,在中国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正在消失[1]。丢失了传统村落和传统村落文化就是失去了对古老文明的记忆,就很难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从而使其失去对历史的回顾,进而失去对未来规划的根基[2]。
㈡农村传统文化的地区和社会基础趋于薄弱
在我国,有许多地区农村面临传统文化继承者(人、组织)减少的问题。其原因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的地区和社会基础发生了改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一代对缺乏现代气息、枯燥单调的传统民间工艺与艺术缺乏兴趣与热情,认同感逐渐消失,纷纷走出农村,到城市、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谋求新发展、新生活。当我们对传统文化继承路径变化作考察时,可以发现传统路径是由老人向其儿女传承,然后儿女再向其孙辈传承。在日常生活中,则是通过衣食住行这样的生活行为来传承传统文化的。农村家庭适龄劳动力的进城务工,传统文化传承就失去了日常维系的纽带。劳动适龄人口的转移也意味着在地区社会中起核心作用的各种组织在弱化。此外,传统文化的社会经济基础也在逐步削弱。如,原本存在的一些传统产业已经不复存在或受到了现代产业的剧烈冲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就使依附于这些传统产业而存在的传统文化及有一定价值的工艺、技术等特殊技能,面临失传的危险。
㈢自然与生产、地区与社会的游离
在过去的农村中,孩子们在美丽富饶的大自然中忘我地游玩,在农忙时节通过在家中帮忙,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自然,在与农林牧渔业的亲密接触中长大。地方上的许多传统祭祈活动,随年龄增大,他们均会参与并发挥与其年龄相适应的作用,自己也就会理解作为地区社会一员应有的立场,在长大成人的同时,也会自然地掌握与人交往的本领。这就是地区的祭事节日、传统艺术、工艺、技术、各种惯例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农村自然资源状况发生改变,城市和农村的差异造成地区与社会之间的游离加剧,人们开始忽视或者说弱化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这就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脱节。与此同时,虽然有些传统文化已被保护,但任何一种能被传承的文化并非是被刻意地去创造、维持、继承的,它具有“生活史”的特点。经历了这一传承过程的人很多,传承过程中有些人往往也仅视之为普通的生活,并未意识到它的价值。传统文化的存在无法割裂自然和生产、地区和社会。因此,现在有很多情况是在向下一代的传承中只是传递了行为的规范、习俗,即做法,却没有说明其渊源、缘由、变化的过程。传统文化,只有当它的渊源与地区间深厚的关系共同传下来,它才会被作为宝贵的财富加以认识。否则,一些重要的东西因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认为其没价值,就有可能就此消失。
㈣有的传统工艺丧失传统特色与民族风俗
许多传统的工艺品,尤其是独具少数民族风俗的工艺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层次的提升,对该类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已成为畅销商品。在各地追求发展速度和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工艺品迅速被商品化。在传统工艺商品化的过程中,传统工艺一方面受外地游客的消费意识、消费行为及其思想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当地传统工艺生产者的市场竞争所左右[3]。为了迎合现代人们的消费喜好和扩大销售量,生产者利用现代技术改变了传统工艺原来的民族风格、制作工艺和原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导致一些传统工艺发生“异化”,传统的工艺品丧失了“本色”和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㈤许多传统文化遭到破坏
这种现象在农村城镇开发以及乡村旅游开发中较为普遍。许多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城在城镇化过程中,往往重开发、轻保护,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有价值的街区和建筑遭到破坏。尤其是“农家乐”的盲目无序发展,修路建楼“一窝蜂”式开发,导致历史文化内涵丧失[4]。
三、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两个基本前提
正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保全、传承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就显得特别重要。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保护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特别的技术、拥有知识的人及有关组织的存在,没有农村村民的大力参与,就不可能延续下去。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一是要使农村村民自身认识到地区固有传统文化的价值;二是在农村培养、支持传承传统文化活动的骨干。
㈠使农村村民自身认识到地区固有传统文化的价值
这是因为地区社会的主体是农村村民。他们必须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存在有所把握,并对其重要性形成共同认识。地区固有的传统文化是整个地区的共有财产,是培育对地区的爱与地区建设参与意识的宝贵资源。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村民没有意识到农村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仅有政府的保护是不够的,它缺乏培育和保护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当让农村村民认识到农村传统文化的价值,有意识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以期发现新的地区价值。如组织有村民参加的各类的“地区探宝”研究会(协会)等,这些活动每个人均可利用业余时间大家一起参与,没有利害关系,靠兴趣爱好聚在一起。农村村民自行参与度越高,则地区传统文化就越有活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地区活动参加者不光是农村村民,还有行政部门、学校等地区组织,还有本地区以外的专家、其他城市居民等。这里,主体是由当地农村村民参与策划的地区社会,只有他们充分注意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加以灵活运用,行政部门、专家、城市居民是后援团。而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成为维护继承地区传统文化的第一前提。
㈡培养、支持传承传统文化活动的骨干
由于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骨干减少,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各地区需认真探索如何培养新的传统文化活动骨干与继承方法的时期,要在地区社会内外寻找活动骨干与继承方法。迄今为止,由于某些技术是仅由某些家族、组织单传的,某些祭事活动也只限于本地农村村民参加,那就需要在地区社会意见一致的基础上,扩大参加者的范围,扩大对于习俗、规范的解释,这样就有可能变身为振兴地区的资源。要搞好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很重要的是要把在地区社会中获得评价的各种资源,将它的来龙去脉、发展变化(或正趋弱小化的现状)、目前由谁掌握(或传承)等把握清楚,要在整个地区达成共识,将其作为今后须努力解决的课题。
同时,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还要重视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的区别。随农林牧渔业生产的进行及季节的变化,同时会有一些与此相伴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就需要按照生活这一轴心来把握。有些活动是非日常性的,显得比较隆重和正式,有的则是日常性的,比较简单。另外,要按照“有形”、“无形”的分类为轴心,对具体的地区性的传统文化加以再认识。不仅要关注比较容易看到的有形文化,更要看到无形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在有形和无形之间,一体化地给予关注。
四、建立民众参与的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体系
在城市化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我国在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除了政府的保护和引导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农村村民的参与,即由生活在该地区的农村村民自己认识地区传统文化,形成“价值共有”的意识。进而,再以此意识为出发点,构建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础。
㈠农村村居民参与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和农村文明的传承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更多的是一种共同认识。这种共同认识有助于推动现代农村的发展,建设美好的家园。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推进美丽农村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村民必须形成这样的意识,即通过自己的生活和度过的每一天,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不断改变生活方式,保全美丽舒适的空间。
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农村的环境。在农村,人们是在与农林渔业保持着密切联系的过程中生活的,经过了比较长的岁月,几代人的努力,保护了农田与山川,保护了地区固有的美景。地区的景观是一点一点地形成的,与生产及生活上的必要性有关,也沐浴着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其存在必然也得到了该地区农村村民的共同认识。因此,传统文化所依赖的环境要得到保全,就需要农村村民对这一环境的形成存在充分理解,从而使农村的传统魅力得到保全和传承。其次,由于社会和地区基础的弱化,比如空心村和混住化,对于农村传统环境和文化价值的共同认识开始弱化。与此相应的是农村传统环境的恶化。因为,即使有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禀赋,但若谁也不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就可以说等于没有。在这样的一种无意识状态下,传统文化就会被逐渐湮死。因此,一定要通过农村村居民的参与去自觉地发现地区的魅力。当农村村民认真审视地区环境和文化的时候,一定要从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着手,从而可以看到在景观与自然的保护及文化继承方面的问题,也能发现引人注意的地区固有的魅力。
㈡农村村民参与的具体措施
首先,是推动农村村民个人参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行政村要有让农村村民参与的农村传统文化发掘和保护的实践活动。要从农村村民的自身出发,从他们自身的角度,从私人空间开始。如从日常的活动开始,逐步扩大到参与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边界的共同空间(如农村社区等)的活动。同时,在地区公共社会活动中,涉及地区性的公共文化活动时,要让农村村民在计划阶段就积极参与,关心村落与整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另外,还可通过一些机构和NPO组织培养和促进农村村民对于农村的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传统的关注和兴趣。其次,要促进农村村民整体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传统的农村社会里,农业集落内的自然遗存、寺庙神社、公园广场等共同利用空间,是由集落村民进行维护和管理的。然而,因高龄化、混住化,村落功能下降,这些领域的管理和维护变得困难起来。因此,需要农村村民相互沟通,对公共空间的作用加以再认识。同时,要积极地形成行政单位、城市居民、NPO共同携手的体制,要广泛发动儿童和老人,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例如根据当地文化特色,在中小学尝试开设一些旨在让孩子们学习和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自己学习和体验增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参与的兴趣等,以此来推动对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在农村村民参与的活动中,应对农村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有效意见,同时共同描绘未来规划。由于对地区的自然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人们也就会思考向什么方向促进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让农村村民自觉而又愉快地享受整个活动的过程。这就是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江羽.中国每天消失20个行政村,十年后谁来种地?[N].光明日报,2011-10-27(B6).
[2]王景新.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及村落文化保护[J].中国乡村发现,2007,⑸.
[3]李家寿.重视和加强新农村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与发展[J].生态经济,2007,⑿.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9
一、弘扬孝文化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一) 弘扬孝文化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迫切需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 其中农村老年人占大多数。我国老年人口不但规模庞大, 而且增长速度也非常迅猛, 农村老龄化问题将日益严重。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是未富先老,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养老能力严重不足。目前, 农村虽然有了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措施, 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仍然由家庭来承担。因此, 子女孝顺与否, 便决定了农村老人的老年有无保障。但令人痛心的是, 近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孝文化却出现了弱化的趋势。有些青年人尊老养老观念淡化, 不尊敬老人、不赡养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 则对老人非打即骂、百般虐待。子女的不孝使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愈发艰难。因此, 重塑优秀孝文化, 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
(二) 弘扬孝文化是促进乡风文明、构建和谐农村的内在要求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达到目标中的“乡风文明”, 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和以往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 是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等方面所达到的理想程度, 以及农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所达到的和谐程度[1]。而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 是幸福家庭的道德基础。俗话说, “家和万事兴”, 千百年来, 因为孝道大行天下, 才使我国的家庭有了和谐, 社会有了秩序, 民族有了强大的凝聚力。目前, 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 归根结底就是每个家庭的和谐。而家庭的和谐, 又以父慈子孝、兄弟友爱为基础。只有在孝风盛行的农村, 才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才能使整个农村呈现出一片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 才能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乡村风气。因此, 建设和谐新农村、树立农村新风尚, 就必须大力弘扬优秀孝文化。
(三) 弘扬孝文化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就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科技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 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 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同时还必须在思想观念、精神风貌、移风易俗等方面做广大群众的表率。但是, 目前一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 农村社会风气缺乏强有力的正确引导。如在农村“厚葬薄养”现象就比较普遍。有些子女为了老人的赡养费斤斤计较, 为照顾老人互相推诿, 闹得兄弟反目, 妯娌失和, 但在老人死后却对丧事大操大办, 这显然与新型农民的要求相差太远。因此, 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弘扬新型孝文化, 在农村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 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崭新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从而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新型孝文化的建设思路
(一) 构建农村新型孝文化
孝文化在其演化进程中, 不能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形成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共存的局面。因此, 我们在弘扬孝文化时, 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对孝文化进行科学的扬弃, 增加适应当前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环境的新内容, 实现由传统孝道向新型孝文化的转化。
首先要提倡“厚养薄葬”。中国传统的养老文化中, 把送老这个责任看得很重, 其次才是敬老、养老[2]。而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我们首先要把养老、敬老放在第一位。老人在世时要尽心敬养, 让父母在有生之年安享幸福, 一旦去世葬礼可以从简, 要量力而行, 不要大操大办。
其次要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并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不仅仅是简单的吃饱穿暖, 同时还需要来自儿女情感的关爱。我国传统的孝文化就非常强调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孔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我们建设新型孝文化, 就要教育青年人不仅要供给父母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资料, 同时还要发自内心的孝敬他们, 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安慰和愉悦, 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
另外, 要摈弃愚孝。现代民主家庭生活和亲属关系强调人格平等。弘扬孝文化,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 赡养父母, 但并不要求子女对父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绝对服从, 一味顺从。我们应当抛弃那种不论对错, 无违与父母的愚孝。同时, 还要摈弃过去“父母在, 不远游”、“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等传统孝文化中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 要根据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增加新的内容, 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 建立起农村新型的孝文化。
(二) 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维护家庭养老的重要根基, 因此, 要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舆论的作用强化青年人的敬老养老意识, 形成浓厚的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加强以孝敬、平等、保障、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型孝文化的宣传,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利用各种宣传工具, 如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新闻媒体, 大张旗鼓地做好新型孝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 使农民树立新的孝道观念。学校要积极开展孝文化专题教育活动, 把孝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让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孝亲敬老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 还要积极开展“孝子孝媳”、“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 定期表彰尽心尽力赡养老人的子女和家庭, 积极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模范事迹, 激发家庭成员的角色意识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形成一种尊老敬老光荣, 不敬养老人可耻的社会风气。
(三) 建立孝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奖惩机制
孝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逐渐培养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年轻人的家庭责任感和义务感, 逐步培养他们的孝德意识。因此, 必须建立孝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孝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部署、一同安排、一同考核,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并把弘扬孝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 大力实施涵盖各个层次的文明示范工程, 使孝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同时, 要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要建立联动查处制度, 除定期表彰尽心尽力赡养老人的子女和家庭外, 还要对农村涉老侵权和不孝行为及时劝解和教育, 对经教育后仍然不尽孝道者也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干部是群众的表率, 对农村干部的管理也要和孝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要将敬老尽孝情况作为干部晋级评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对不孝的干部在评优和提拔上实行“一票否决”。另外, 还要尽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 运用法制手段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 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 才能弘扬尊老爱幼、尽孝讲和的新型孝文化, 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王德凯.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努力促进乡风文明[EB/OL].领导科学网.http://www.ldkxw.com/ReadNews.asp?NewsID=665.
新型农村广播的建设、利用与管理 篇10
关键词:农村广播,广播公共服务,对农宣传,建设,管理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及广播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施,农村村级广播室作为基层广播公共服务系统和对农宣传的重要阵地,其管理、建设、维护以及正确利用,成为了新的课题。
1 农村村级广播室的现状
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过去覆盖田间地头的“大喇叭”陪伴了几代人。农村有线广播自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作为对农宣传的主要工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机构的变化,农村有线广播由原来的广播电视机构负责管理模式变为了村级管理模式,即变为村级广播室。尤其是随着有线电视的发展,电视覆盖不断扩大、节目不断增多、电视机日渐普及,基层广播受到冲击,大有取代广播之势。曾经遍布乡村的广播网几乎销声匿迹,60年代至70年代各家各户的小喇叭没有了,大喇叭大都不响了,现在连广大农民都喜欢的村级广播也都在逐步萎缩。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首先,各地政府重视电视和报纸的宣传,对村级广播室的重视不够,不了解村级广播室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发挥村级广播室的作用,因而导致村级广播室的萎缩;其次,乡镇体制改革后,对于村级广播室的维护人员的配备没有办法确定,因而使村级广播室成了无人管理的弃儿,这主要是村级广播室的体制归属问题没有解决造成的;最后一点就是过去村级广播传输大多都是老的广播线路,即铁丝或铝包钢线路,用线间变压器连接广播,不仅费用很大,维护也很复杂,如遇雷雨天气,很容易打坏扩大机、变压器和广播,造成维护量的增大,甚至出现生命安全事故。虽然后来出现了无线传输方式,但无专业人员维护还是存在管理难的问题,尤其是无线传输方式存在频率干扰以及频率与功率的管理问题,无序的频率与功率管理的广播发射机都会受到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与限制。这些都是产生村级广播滑坡的症结所在。
2 发展农村村级广播的重要性
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村级广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各级党和政府, 尤其是基层党和政府重要的宣传工具。从调查的实际情况中我们可以知道,乡 (镇) 党委、政府离不开广播,政策的传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指导农民科技种田,计生宣传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疾病等,作为一种强制性宣传工具,村级广播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紧急情况即将发生或发生后的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的传达过程中,村级广播强制性地灌输宣传,使其在农村家喻户晓,这种功能是其他任何方式不可替代的。因此,村级广播是基层党和政府必不可少的宣传阵地。
其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良师益友,农民最关心的“土政策”, 科学种田技术,季节性防虫灭害,农产品市场变化等等信息,都希望能及时了解到,这些信息,广大农民一听就明白,而且能马上受益。而这些信息通过村级广播传播是最快速、最直接的传播方式。我曾经在乡镇广播站工作过三年,在该镇的无籽西瓜种植的推进过程中,利用乡镇有线电视结合村级广播,对无籽西瓜的嫁接技术、种植技术、管理技术以及销售等,做过序列宣传介绍。特别是种植过程中的细节和管理,请农技师进行过反复讲解,出现了农技师在广播里讲,瓜农们在田间做的景象。瓜农们在操作中如有问题,还可以直接热线咨询、现场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发展村级广播是真正为广大农民服务,为广大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富民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宣传阵地,其意义重大。
最后,发展村级广播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公共广播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农村广播不仅能提供农民所需要的农资信息、科学种田的知识,还能提供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让农民群众在田间地头的生产过程中,或在生产生活的间隙享受丰富的文化作品,为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素质提供了重要的宣传平台。
可见,村级广播在我国农村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公共服务体系和应急广播的重要组成。
3 发展农村村级广播的前景
我们在多次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广播电视现状的考察过程中了解到,在经济发达地区,其村级广播的发展非常健全,当地农民对村级广播形成了一种日常需求。他们通过广播能够了解到涉及自身利益的国家大政策和地方的政策,甚至包括日常生活中本村情况通报、防火防盗、疾病预防等信息。实际上,我们在同周边农村群众打交道过程中,也经常遇到村干部对新型农村广播的渴求。
现在,随着有线电视HFC网络的发展,农村有线广播可以实现调频广播共缆传输。调频广播共缆技术不但节约了投资,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音质音量,同时,随着光纤网的建立,网络维护量减少,前端和终端的维护保养简单,而且防雷、抗干扰,是当前农村有线广播传输方式的最佳选择。这种新型的农村广播的实现,既保证了县(市)级的调频(FM)广播信号借助于有线电视光缆网传送至乡、镇后,由乡、镇广电站进行解调再调制后通过网络进入村组,同时不影响村级广播的独立性。这种新型的村级广播模式的出现,使村级广播的播出、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解决了村级广播过去存在的无序的管理和建设发展问题,尤其是播出安全问题,更加便捷和成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农村村级广播的发展与管理模式探讨
要使村级广播步入有序而健康的发展轨道,首先需要确立村级广播存在的地位,也就是要解决它的归属性。目前的村级广播很多都是自主发展、自主管理模式,归属广播电视部门管理的很少,因而,其发展规模、建设质量都非常有限。特别是市面各种广播设备鱼龙混杂,加上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维护,因此很多都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村级广播室。
(1)应该将村级广播室纳入到广播电视部门进行管理
这是因为村级广播首先是具有宣传属性的,那么,目前的“散”、“乱”局面不能保证宣传的方向性、安全性,也就很难保证它的实际作用。也只有被纳入广播电视部门管理才能确保宣传的安全,才能保证村级广播建设的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化和合法化。
(2)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
应将村级广播的建设当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应急广播的重要工作来抓。只有得到了重视,才会使村级广播有好的发展环境,才能真正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3)应制定科学严格的技术标准
只有科学而严格的标准,才能确保村级广播建设具有更科学合理的建设模式,才能满足完善的技术保障以及日常的维护管理。
(4)政策倾斜、保障资金
村级广播的建设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党的富农政策服务的,是为广大农民群众生活生产服务的,是为丰富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素质服务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在政策上进行倾斜,特别是在资金保障上要列入专项财政预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一事业得到长久的发展。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11
关键词: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
一、杨舍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杨舍镇开发建设及开发区、市城投公司移交管理的拆迁安置社区(小区)18个,从调研情况看,杨舍镇拆迁安置社区管理历经多年的探索实践,呈现了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社区管理体制逐渐理顺
从2008年初开始,针对拆迁安置小区管理体制中谁主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杨舍镇提出了“三属地一统一”的管理意见,即在镇、办事处、村属地统一领导下,实行条线指导、块状管理、责任包干。从反馈情况看,通过近三年实践,所有的农村社区均明确了责任主体(属地行政村)、责任人(行政村或多个行政村协调后委派),实行了“谁分管(条线工作)谁负责,谁的问题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镇、办事处对社区指导服务功能得到强化,各级管理层的责任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各项职责有效落实、工作扎实推进,推诿、失责现象基本消除。
(二)社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从2008年开始,杨舍镇围绕“高标准、高品味、高效率”全面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原先硬件设施较为薄弱的晨阳社区、江帆东西区、新丰苑社区、新农社区、赵庄社区、白鹿社区、景巷社区等8处社区用房均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升级改造,办公、活动服务用房功能更加完善。
(三)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职能部门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社区工作逐渐趋向规范,救助解困、社区再就业、医疗保健、绿化管护、保洁卫生、治安防范、计划生育等服务方式不断改进,入住安置小区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明显提升。
(四)社区文化活动逐渐丰富
大部分农村社区都能关注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加强文体阵地和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居民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形成了“一区一品”特色。
(五)社区环境面貌整体较好
在“三属地一统一”的管理模式下,爱卫办、绿化办等部门条线均深入实地开展工作,村和社区彻底转变了短期卫生突击的思想观念,建立了小区保洁队伍,加强环境长效管理,提高了保洁水平。
二、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三属地一统一”管理模式下,依靠属地主责、三级组织、条线指导的齐抓共管,杨舍镇拆迁安置社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面貌整体焕然一新。但调研中也发现,杨舍镇18个农村安置社区工作进展不平衡性仍比较突出,社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七个“不够”。
(一)社区管理责任还不够到位
少数属地村领导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对构建新型社区的意识淡漠,存在着推一推、动一动的思想,没有很好的履行“三属地一统一”职责,不能充分发挥主责牵头作用。甚至一部分合并社区少数村不按镇文件要求分担相应的管理资金。
(二)管理、服务职责区分不够清晰
除南湖苑、东兴苑等小区外,大多数动迁安置社区缺乏长远规划,实际上是社区管理和物业服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在运作,工作职责不清,存在管理矛盾、纠纷隐患,不利于社区可持续发展。
(三)少数社区工作者素质还不够高
虽然社区配齐和充实了管理力量,但大多是抽调和兼职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比较陈旧,有的甚至对社区职能不清楚,工作方法和方式还完全是过去抓村里工作的套路。与城区社区工作人员相比,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四)载体功能发挥还不够好
从调研情况看,社区服务平台基本到位,但开放度、利用率比较有限。社区活动室存在室内多、室外少,老人的多、孩子的少,形式的多、实用的少,关的多、开的少等共性问题。一方面是社区工作没有全面、深入铺开,另一方面是群众(失地农民)与社区有陌生感、距离感,直接影响了载体功能发挥。
(五)社区管理的力度还不够大
极少数社区管理特别是长效措施没有到位,卫生保洁管理松驰,返潮现象时有发生。少数社区疏导引导不够,农村不文明生活习惯未得到根治,车库住人、乱堆乱放、乱挂乱晒等现象仍然存在。
(六)群众参与面还不够广
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社区或多或少忽视了群众建设社区、管理社区的积极性,缺少调动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参与社区管理的有效办法。一些被拆迁农民在居民角色转化中对承担一部分物业管理费有极大的抵触情绪。
三、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建议
针对动迁安置社区管理、服务中还存在的薄弱环节,建议改进如下。
第一,进一步明确责任。巩固和完善“三属地一统一”模式,进一步强化各条线、办事处(街道)、行政村、社区的认识。村级基层组织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本村失地农民的利益,在拆迁安置社区管理中发挥牵头主责作用,承担必要的管理服务经费。
第二,进一步理清关系。要理清社区管理与物业公司职责分工,独立建制,双轨运作,协调配合。鼓励村级基层组织(或多村联合)设立物业公司,对拆迁小区内入住的非安置住户,实行市场化运作,按标准收取物业管理费。
第三,进一步建好队伍。牢固树立以城市社区的标准建设动迁安置社区,职能部门要加快成熟小区社区居委会的筹建步伐,要繼续招聘、稳定、充实动迁社区管理队伍。同时,通过加强队伍培训、城市社区与动迁安置社区干部实行双向挂职等形式,密切社区间交流合作,激活动迁安置社区的内在活力。
第四,进一步加强管理。城管、绿化、计生、社保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对接,抓好动迁安置社区管理工作,如城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城管进安置社区”的有效模式。相关职能部门要会同办事处(街道),参照城市社区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制定动迁安置社区考核工作方案和细则,考核内容主要侧重班子的工作状态、工作成效及为民服务举措,通过征求居民其对社区干部的建议意见,获取客观公正的实绩信息,与年终报酬挂钩,从根本上推动社区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第五,进一步完善功能。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阅览室、健身房等载体,开展契合动迁社区特点的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娱乐中提高素养,在活动中增添友情,潜移默化改造群众思想,塑造群众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六,进一步调动群众。要发挥村级基层组织人头熟、情况明的优势,千方百计挖掘辖区内各种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尤其要强化社区内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起能干事的小组长、楼道长、健身、文化等不同群体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努力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社区自治模式,共同把动迁安置小区建成文明祥和、温馨舒适、安全有序的新型社区。
第七,进一步重视建设。要广泛宣传建设好动迁安置社区的重大意义,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安置小区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提高动迁安置小区规划建设标准,科学设置篮球场、停车场、儿童活动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在小区的外围合理规划建设社区服务用房增强社区造血功能;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努力促进安置社区照明电价按居民用电价格收取,降低小区管理成本;要重视小高层安置社区物业管理工作,从集约用地的角度,争取上级财政支持,适当加大镇、村两级扶持力度,努力探索“政府贴补、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物业微利”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四、结束语
農民集中安置社区是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新生事物,是对农民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一次变革,它将推动中国农村社区的管理由社会控制向社区治理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中国历史和现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独特性,农民集中安置社区治理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又独具特点,这是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必须认识清楚和认真对待的。政府在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社区治理模式,合理调配社会资源,充分考虑到“新市民”的初期可能存在的水土不服现象,完善相关社会保障体制,实现平缓顺利的过渡,完成这一次牵动亿万人口的社区革新。
参考文献:
1.宋言奇.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个案研究[J].城市问题,2008(9).
2.郑风田,傅晋华.农民居住集中现在、问题域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3.冯志平,丁国军.南通地区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的对策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3).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12
一、新型生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统筹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和主体,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归宿。多年来, 经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优化人口结构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自然长率的转变。使广大农民减轻了生育抚养负担, 物质生活水平逐步得到了改善。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改善, 农民群众求知、求乐和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但由于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远不适应, 农村文化生活的落后面貌尚未改变。因此, 不断为广大农民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新型生育文化知识和生殖健康服务, 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生育文明需求, 树立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 提高农村人口总体素质, 就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至关重要的保障。
二、创新思路, 主动融入,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生育文化新村。组织广大育龄群众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及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家庭读书上、民俗作品展览、文艺演出、家庭体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建设生育文化新村, 实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制度, 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依法治村和村民自治, 定期进行村务、社务、财务公开, 建设和谐新农村。
建设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在农村广泛开展了以建设“人口文化大院”为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培植了一批文化大院建设样板村。加强对农村文化艺术骨干的培养, 创新宣传和服务载体, 将人口生育文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
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活动, 纳入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实现“四有” (村村有计划生育学校、文化图书室、育龄妇女之家、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之家) 、加强乡、村计生服务站 (室) 建设, 配套服务设施, 充实培训技术人员, 改善计生工作条件, 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成农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为 (育龄妇女发一份关爱女孩、倡导生育文明的倡议书、刻制一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光盘、印发一本优生优育计划生育读本、赠送一幅计划生育宣传画的“四个一”活动) 让生育文化进村入户、进家庭。
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广泛深入地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好等生育观念, 努力建设新型生育文化, 要通过大宣传、大联合, 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形成关爱女孩的强大舆论氛围。完善对独生子女和二女户家庭的“奖、优、免、补、利、帮、保”等优先优惠政策。
拓宽生育文化建设内容。要成立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制定《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要把关爱女孩行动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农村以乡人口学校为阵地, 大力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科学文明新观念, 开展“模范丈夫”、“开明公婆”评选活动, 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女性、关爱女孩的新观念。同时, 既要坚持人口政策、人口形势的宣传, 又要开展生殖保健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宣传, 将计划生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 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07-04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07-29
规范农村会计管理 促进新型农村建设07-29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答问05-3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报告07-14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09-2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简介06-09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益探索05-23
齐老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意见05-2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座谈会发言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