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绿化论文(共12篇)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论文 篇1
当前是新型农村社区飞速发展时期, 社区绿化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笔者对城区周围多个农村新型社区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 经分析论证, 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社区树种选择与绿化建设模式。
1 内乡县城郊周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内乡县地处豫西南汉江流域,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气候湿润温暖, 雨水充沛, 适宜生活。近年来, 城区周围农村新型社区发展迅速, 现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6个, 在建20个, 计划开工建设的有40多个, 多数已将造林绿化纳入社区重要建设组成部分。由于当地社区绿化水平低、起步晚, 存在诸多不协调、不配套问题, 亟需调整与改进。
2 新型社区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政策落实不到位, 投入不足
国家对社区绿化建设有一定的资金补助, 但由于地方运作速度慢, 挪用情况严重, 常造成政策落实不到位, 投入资金不足。
2.2 树种选择不合理、生长不良
盲目追求美化效果, 选择树种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尤其是选植南方树种, 往往因冬季寒冷或土壤酸碱性不适, 造成树木生长不良。
2.3 树种配置不合理, 景观效果较差
部分社区为减少投入、缩短工期, 选择树种少, 结构单一, 配置不合理, 造成形式呆板, 缺少明显层次感与艺术感, 达不到“绿、美、舒”的要求, 景观效果较差。
3 建设模式
3.1 本土植物与引进品种相结合
以栽植适生本土植物为主, 适量引进外地品种, 合理搭配, 以实现社区绿化“多样、活泼、美观”。
3.2 经济型和观赏型相结合
杨树、核桃、柿子、葡萄等是社区大量栽植的经济树种, 品种单调、形式呆板, 景观效果差。可以将女贞、玉兰、香樟、紫薇等观赏性树种与用材树、果树搭配种植, 以实现“花园式社区”, 提升绿化档次。
3.3 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
对园区内部分建筑物实施垂直绿化, 近地面种植小灌木和草本花草, 园区内外道路两侧和亭台周围以种植中小乔木为主, 实现“上、中、下”平面化和立体化相结合的绿化建设模式, 提高绿化质量。
3.4 抗病虫害树种和易感树种相结合
社区绿化要充分考虑病虫害因素, 选择非病虫害寄主植物或抗病虫害树种, 与易感树种进行混交栽植, 已达到控制病虫害危害的目的。
4 绿化树种选择
4.1 园区周围道路两侧绿化树种选择
以绿化景观树种为主, 栽3~4行行道树, 内侧选择灌木和小乔木, 中间种植中型乔木树种, 外侧种植高大型绿化树种, 形成由低到高、观花、观叶舒适宜人的种植形式。可选树种:雪松、桧柏、洒金柏、紫玉兰、香樟、大叶女贞、桂花、紫薇、大叶黄杨、金叶女贞、月季等。
4.2 园区内部绿化树种植物选择
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 选择丰富多彩、姿态优美、抗性强、易植、易成活、易修剪、易管理树种植物, 营造舒适宜人、轻松活泼的休闲环境。可选植物:月季、桂花、栀子花、含笑、雪松、玉兰、碧桃、樱花、紫薇、红叶李、红花檵木、女贞、黄金柿、枇杷、葡萄、野麦冬等。
4.3 园区建筑物垂直绿化树种选择
对园区内部分建筑物可以进行垂直绿化, 以改善室内温湿度条件和视角效果。可选择树种有爬山虎、攀援葡萄、蕨类植物等。
4.4 园区外侧绿化树种选择
依据外侧空地面积, 将经济型与生态观赏型相结合, 营造核桃、柿子、葡萄、桃、梨等果园, 提高经济收益, 维护生活环境, 外侧营造新品种杨树、柳树、银杏、槐树等, 以达到防风防沙, 改善小区气候的作用。
5 结语
总之, 社区绿化要本着“因地制宜, 因园制宜, 科学绿化, 合理利用”原则, 做到“好看、易活, 好管理”, 达到“有树、有花、有草”的生态景观, 实现生态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蒋庆林等.村屯绿化模式的探讨[J].今日科苑, 2011 (14) 03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论文 篇2
培训班上的讲话要点
(2012年6月14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为期两天的培训班,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经过组织单位的精心组织,在各位学员的积极配合、踊跃参与下,达到了预期目的,今天就要圆满结束了。参加培训的干部和同志纷纷表示,通过学习,认识提高了,眼界开阔了,思路理清了,任务明确了,信心增强了,责任强化了,干劲增强了,回去以后一定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掀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高潮。关于怎么干,滑县有很好的经验,一些单位介绍了经验,市委、市政府也有具体的要求。刚才,林青同志又对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了全面系统的安排。希望同志们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干出一片新天地。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大势
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中央赋予中原儿女的神圣使命。如何建设中原经济区?安阳市提出要打造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实现这个目标,按照省委要求,需要走以新型
策配套、整体规模、重点突破、先进典型塑造上都有很多不足之处,都需要认真总结,加快推进。在大势面前,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握大局,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全市中心工作、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来研究部署推进,迅速掀起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高潮。
二、明确要求
关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市委农村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市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工作会议上都作了专题部署。今天这次培训班上,林青同志又代表市委、市政府专题安排部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这些都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大家一定要明确,一定要照办。
(一)明确标准。新型农村社区与新农村、传统意义上的小城镇有着明显区别,有着自身鲜明的新标准,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新在这是建在农村的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城镇化的范畴,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是在农村地区以城市社区标准建设的社区,是和城市一样的有产业支撑,有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能够提供就业岗位的社区。二是新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新型农村社区是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将若干个村整合在一起,使农民集中居住,实现务农人口的减少和农村土地的增加,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新在尊重群
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补充意见》,等修改完善后下发给大家。这些政策具有突破性,含金量很高,大家一定要认真研究,确保落到实处。
(四)明确目标。市里提出了要大力实施“52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和“四个率先”、“两个鼓励”、“两个不能”、“十个提升”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52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即到2015年,率先将具备条件的500多个村庄整合为200多个新型农村社区,腾出和节约10万亩土地。到2020年,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四个率先”就是对城区近郊、产业集聚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且不具备居住条件的山区这四种地方率先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产业集聚区3年内要全部建成新型农村社区,“城中村”要全部改造;“两个鼓励”就是鼓励平原农区、偏远山区、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鼓励具备条件的乡镇整建制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两个不能”就是不能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不能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十个提升”就是要在水、电、路、气、垃圾处理、文、教、体、卫、商十个方面有大的提升。这是我们总的工作目标。
具体到各县(市、区)、安阳新区、安阳高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还要量化、细化目标,采取分类指导,设立不同的标准。对于各县(市):今年年底之前,每个县(市)都要有一
区)、先进乡镇和先进社区。市里将把省、市专项资金,各种接受到的资金、捐赠资金等,以以奖代补形式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快的、干得好的进行奖励,同时,结合争创“红旗渠精神奖”竞赛活动,对先进单位授予红旗渠精神奖牌,对先进个人授予红旗渠精神奖章。市委和农工办、组织部要参照外地经验,根据乡镇实际情况,抓紧研究、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对完成市里下达指标任务较好、率先完成整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按照干部任用条件给予提拔重用或优先提拔,对于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出台优先录用、物质奖励等政策;对于完不成任务、工作落后、没有行动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调离工作岗位,对于完不成任务、工作落后、没有行动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也要有具体的惩处措施。总之,市委、市政府就是要通过严明的奖惩措施来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建功立业。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篇3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对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而在地方政府的文件里、领导人的讲话中以及媒体宣传上,已经普遍使用这一概念。从全国各地的实践来看,可以这样概括: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新的居住模式、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各地已经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公共服务全面覆盖,生活环境堪比城市小区,城乡差距在这里已显著缩小。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其中成都、新乡、苏州、德州等省辖市为此专门下发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成效显著,涌现出很多好的典型,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这些地方有的已被国家或地方政府列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他们的做法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肯定。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等省辖市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已经有了良好开端。总的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二、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遍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一)农村环境“脏、乱、差”
由于长期缺少规划,农户任意选址盖房,村内建筑参差不齐,道路高高低低,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垛、牲畜乱放、车辆乱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几年来尽管各地都开展了“清洁家园”活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农村土地浪费多
农民富裕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居住条件,翻盖新房,青年农民结婚也必盖新房,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农民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村头和乡间公路旁边盖房,再加上部分农民长期进城务工,全家已搬进城市定居,这样一来老宅基地大量闲置,“空心房”、“空心村”逐步增多,这必然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三)基础设施投入大
建设新农村,必然需要对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保、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村庄小而分散,现有的资金只好“撒胡椒面”,很难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这样就使本来不充裕的建设资金更趋紧张。同时,这样做也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产业结构调整难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工作已经开展很多年,但由于多数农民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土地零碎,决策分散,经营理念陈旧,很难形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很难开展社会化服务和推广农业科技,很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农民投入资金少
一是農业产业不发达,农民生活还不宽裕,没有更多的剩余资金投入基本建设;二是农民利己思想和狭隘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公共服务,也不愿意投资投劳;三是村民共同体日益弱化,不同利益的人很难形成共识,让农民自发地搞水利、修路、改造农田等基础设施不可能,自发搞合村并点、建设新社区更不可能,这些工作只能靠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为了发展生产,提高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基层领导班子比较强的农村,就开始了村庄治理、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建设新农村的探索。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战略思想指引下,各级政府加大了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骤然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是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较快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通过村庄合并,组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局面,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较快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有利于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过去很多地方村庄小而分散,农民居住不集中,分别搞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建不了也用不起,甚至连个理发店也养不住,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统一修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有效地节约资金。
(三)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
新型农村社区可以集中连片进行规划建设,有利于彻底解决“空心村”问题,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对腾出的原旧村址进行整理复耕,综合利用,又可增加人均耕地,从各个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有利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往往和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村庄规模的扩大,土地面积的增多,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培植新产业,推广新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例如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湖新社区由5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新社区建成后可容纳7万人,未来将建成一个集居住、购物、医院、学校、休闲型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生态城,当地农民完全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移到现代农业中去,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五)有利于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
当前我国已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根本措施,启动和开拓农村市场,前景广阔。实践证明,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政府的一定量投资,就能带动多倍的农民群众投资和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产生巨大的投资拉动效应,带动钢铁、水泥、玻璃、煤炭、建材等一系列工业的振兴,以及家电、运输、通讯等行业的繁荣,有效地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据新乡市测算,政府的一定量投资,可以拉动24倍的民间投资,产生1∶24的投资拉动效应。
(六)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通过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农民进城的单一城市化模式,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安定,也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及早防治交通拥堵、房价昂贵等“城市病”。
总的来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带有方向性意义。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了解甚少,或者存在某些误解,有必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当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有条件的,一般在经济基础好、领导班子强的农村率先突破。对暂不具备条件的,也要作好规划,搞好试点,逐步向这方面引导,不可急于求成,应该做到既积极,又稳妥。(作者单位: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五个到位”确保“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社会管理秩序”活动取得实效自滑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社会管理秩序”动员大会以来,滑县新区按照县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采取“五个到位”,确保严打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专项活动指挥部,滑县新区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新城派出所、中心校、工商所和新区各职能科室分工负责。二是发动宣传到位。采取高音喇叭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群发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活动的意义和部署,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三是防控防范到位。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技防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义务巡逻队的防控作用,加强村庄巡逻防控,努力减少抢夺、盗窃、斗殴、伤害等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四是排查化解到位。以村级例会、每周工作区长碰头会为载体,细致排查各村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人,从源头上化解和消除各类矛盾和纠纷。五是严厉打击到位。按照“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哪里案件高发就在哪里开展专项打击”的原则,结合新区实际,认真筛选打击重点、防范重点和整治重点。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论文 篇4
1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1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现状
漯河市于2010年启动市级“园林式乡镇、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 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及村庄周围、街道、农户庭院等进行绿化美化, 推进全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纵深发展, 乡村人居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目前, 全市有21个乡镇获“省级绿化模范乡镇”称号, 有4个乡镇获“市级园林式乡镇”称号, 25个村庄获“市级绿化示范村”称号。其中, 临颍县杜曲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完成城区6条主干道3hm2和2条次干道0.5hm2区域的绿化;源汇区大刘镇投资200多万元, 对大刘社区、大庙王社区进行高标准绿化;郾城区按照“有特色、出景观、建精品、创一流”的要求, 对商桥镇大闫社区、小杨社区等10余个村镇进行了高标准绿化, 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2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的主要特点
1.2.1 高位驱动, 全民动员。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是加快建设城乡绿化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是农村城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积极行动, 落实责任, 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工作。按照典型带路、试点带动的要求, 通过规划先行, 试点示范, 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与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有机结合, 全市上下共同参与绿化美化环境,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
1.2.2 规划科学, 特色鲜明。
漯河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 突出“村庄园林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四大亮点, 科学制定绿化规划, 选用适合对路的林木品种, 建设园林式村庄、生态式村、花果式村庄和旅游观光型村庄等, 着力打造新农村绿化的美丽景观效果, 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成功模式。
1.2.3 因地制宜, 分类推进。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立足实际条件, 对重点镇、重点村, 按照一村一景, 一路一品, 突出特色的原则, 有针对性地选择各村发展模式并分类推进。对有经济基础的近郊型村镇突出景观效果, 建设园林式村庄, 如源汇区干河陈村、临颍县南街村、龙堂村;对偏远村镇, 以发展围村林为主, 突出生态效益, 建设生态式村镇, 如舞阳县冯河村、临颍县胡桥村;对有种植特色经济林产业基础的村镇, 根据群众习惯, 在村庄周边、道路、庭院种植葡萄、石榴、柿树、樱桃等经济林果, 建设花果式村庄, 如舞阳县鹿庄村, 郾城区靳庄发展梨树、柿树, 召陵区梨园周村发展梨、葡萄等经济林果, 形成一村带动一片的良好氛围。
1.2.4 政策高效, 机制新颖。
漯河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 先后出台《漯河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市建设奖惩办法》和《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创建园林式乡镇和绿化示范村活动的意见》, 制定了鼓励发展林业建设的奖励办法和补助条件, 逐步形成检查验收、表彰奖励机制。同时, 依托林业生态省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 因势利导, 加大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力度, 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
2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
2.1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绿化规划建设整体水平不高。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全市大部分村镇没有总体规划, 有规划的也是起点不高, 超前意识不强;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的标准和档次较低, 绿化树种单一, 绿化功能较弱, 景观效果较差, 仅仅是从指标上完成绿化, 缺乏必要的绿化景观和休闲园建设设施。
2.1.2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空间不足。
建设绿色环境, 是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 部分乡镇为一时眼前经济利益, 没有按照园林式乡镇标准为新农村社区绿化留足发展空间。如道路建设、房产开发缺乏统一协调、绿色发展规划不足, 阻碍了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
2.1.3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在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中, 农民庭院的投入主体是农民本身, 而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作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所需的建设资金应由各级政府财政进行投入, 但由于乡级财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都不足, 用于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的投资更是没有保障, 加之,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没有足够资金实施绿化, 绿化效果较好的村庄大多是依靠省市县驻村单位的帮助。
2.1.4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管护工作滞后。
绿化建设提倡“三分建、七分管”, 由于少数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工作认识不到位, 乡镇绿化管护没有专门机构、缺乏养护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 致使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管护问题突出, 杂草垃圾不能及时清理, 绿化日常养护工作没人去做, 树木病虫害发生严重, 农民随意毁坏树木现象时有发生。
2.2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面临的机遇
2.2.1 国家重视提供了政策支持。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确立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国务院出台下发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指出,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支撑和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并提出了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这些都必将加快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的大发展。
2.2.2 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推进动力。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 大力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已成为加速城乡一体化的主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城镇环境质量提升, 完善城镇功能, 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3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的思考和对策
3.1 总体思路和规划
3.1.1 总体思路。
从漯河市社会经济情况和自然条件出发, 今后一个时期, 漯河市以创建“中原经济区城乡绿化一体化示范市”为载体, 构建以市区为中心, 以临颍、舞阳2个县城为两翼, 以10个中心镇为中心, 以1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进行绿化建设。把全市重点镇、新型化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确立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城乡协调发展的增长点, 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带动, 整合资金, 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模式, 推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 走一条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力争到2017年, 全市绿化新型农村社区193个, 实现村镇园林化、乡村花园化、农田林网化, 建立高效、稳定、持续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新格局。
3.1.2整体规划。
规划在城市近郊、107国道、S241、漯舞路、许泌路省道、京珠、南漯高速公路、京广铁路沿线等交通主干道沿线, 高标准绿化建设10个园林式乡镇、100个绿化示范村、50个的新型农村社区和移民新村;在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内, 采取乔木、灌木、藤木、花卉立体式绿化、美化, 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 提高常绿树和花卉配置, 实现田园风光、自然风光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 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逐步实现配置合理、植物多样、花果飘香、景观优美的城乡绿化新格局。
3.2 主要对策
3.2.1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
坚持科学规划为先导, 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人居质量的关键举措;组织人员编制和完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及村庄绿化设计方案, 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 分类实施、整体推进, 建一房绿一圈, 修一路绿一线, 建一区绿一片, 做到生态、景观、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坚持“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 同步发展”, 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与林业重点工程、乡村清洁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 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 加大推进新型化乡镇、新型农民社区、移民新村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 以点带面、打造精品工程。
3.2.2 以科学方法求推进。
完整的村镇生态体系是提升村镇生态质量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要结合村镇自然条件, 建立和不断完善村镇生态系统。通过加强营造围村林、生态片林, 进行街道绿化、庭院绿化、村容村貌综合整治, 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通过采取土地流转、林权拍卖等形式, 鼓励农民投资新型农村社区绿化, 努力把绿化与农林经济发展相结合, 发展庭院经济、村庄经济, 建设“适度规模、连片开发、专业化、基地化、产业化”的新型农村四旁植树格局的经济林果村;发展依托林木资源、人文文化为主、具有乡村魅力的生态观光旅游村等特色富民新村, 使绿色经济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3.2.3 以政策资金扶持为支撑。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工程资金缺口大, 需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主体建设是各级政府, 应整合资源设立专项建设项目资金, 建立以省、市、县区、乡镇四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 非政府组织、广大农民等多元投资主体参加的村镇建设投入机制;保证绿化建设经费投入的落实, 实行招投标制度, 提高绿化资金的产出效益。同时, 积极争取各级部门在苗木提供、技术服务、资金项目上的支持和倾斜。同时, 组织和动员各界人士通过拍卖、租赁、承包、以资代劳等多种方式, 结合林业产业发展, 建设林果村、生态观光村等富民新村。
3.2.4 以健全管护机制为保障。
乡镇绿化管理应跟随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 乡镇政府要拿出专项经费委托专业绿化公司进行维护, 并建立一套严格的绿化管理制度, 专人负责管护;村庄绿化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 对集体绿化林带, 实行管护承包。农户房前屋后、村旁路旁等分散植树路段, 坚持“谁栽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结合个人的利益进行责任义务的分配, 落实好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管护责任, 不断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速度。
摘要:通过对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 了解到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新型农村社区调研提纲 篇5
1河南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研究
调研提纲
为了掌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情况,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了解矛盾和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突出重点,加快建设步伐,省委省政府领导确立此项课题,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
一、调研目的调查了解市一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总体规划,组织领导,发展进程,工作成效,典型经验,产生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听取对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进一步调整思路,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寻求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思路和办法,又好又快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调研方法
1.研究市县区乡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件和材料;
2.参观考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果;
3.与有关部门座谈,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听取建议;
4.走访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理念和意见。
三、调研成果
形成综合性调研报告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四、调研内容
1.组织领导
市县区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形式、工作思路、有效措施。
2.战略规划
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内涵,产业结构,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重点,市县区乡规划的纵向横向的承接。
3.产业布局
地方产业结构的构成,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型产业的经济布局和发展重点。
4.社会发展
人口结构,劳动人口结构;职业培训,就业待业人口,劳动保障;教育状况,人口受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状况;社会发展的重点。
5.资金结构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资金构成,融资的经验,投融资的重点。
6.主要经验
本地城镇化发展中的典型,主要经验和体会,新型城镇化发展重点的建议和设想。
五、调查方式
1.参观考察有关建设项目;
2.走访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
3.与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座谈;
加快安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篇6
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河南新乡刘庄、七里营、长垣办事处南蒲社区、西郭社区,山东寿光三元朱村、诸城土墙社区等地,结合实地调研河南滑县锦和新城、安阳县的吕村镇等地,并充分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查阅当地政府关于新型农村社区文件等形式,为推进安阳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规划如何完成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
一是科学编制社区规划。着眼于县城、乡镇、村交通一体、产业连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构建“一极(城区和产业集聚区)、一副(副中心城镇)、一轴(城镇密集发展轴)、多节点(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规划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既要坚持整体把握、适度超前,又要立足实际、节俭实用。
二是引进城市规划理念。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构建“半径两公里服务圈”“20分钟生活圈”,大力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优化群众生活环境。
三是规划要合理布局。新建新型农村社区要完善以水、电、路、气、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绿化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幼儿园、敬老院、卫生院(所)、超市等配套设施,积极引导商业、金融、邮政、律师等服务业在新农村社区设点,努力打造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
四是规范建设行为。按照统一规划,结合各乡镇实际,对已经启动建设和2015年启动建设的社区所覆盖村庄,严禁新建、翻新住宅,并积极引导符合分户条件的农民到就近社区建房入住;其他近期暂不启动的社区覆盖村庄,则严格控制居民建房规格(高度和面积)。
五是严格规划执法管理。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行“巡查、报告、处理、结案”程序,严格落实规划执法。
二、用地如何解决
用地困境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第一道门槛。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地从哪儿出”就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一是扎实稳妥推进耕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完善耕地流转机制,规范耕地流转程序,强化管理服务,鼓励农民耕地流转。引导各类社会资金介入农业开发、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耕地依法有序流转,整合耕地资源,实现耕地集约化经营。
二是建设用地置换补贴。充分利用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社区建设。对整理复垦形成的新增耕地,能用于占补平衡的指标可以有偿转让,并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农村宅基地整理节约的土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的,每亩奖补3万元,严格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拆迁补偿和建房补助。
三是土地出让净收益补助。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置换到城区后应安排一定比例的置换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所得净收益由县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居民居住安置补助、社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四是产权政策。对新型农村社区住房,由县政府根据土地性质,依法核发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进行权属确认,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涉及占用国有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涉及占用集体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注明集体土地)。对依法转让的及时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五是积极探索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充分发挥建设用地交易机构和中介组织的作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尝试在县域内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规模、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三挂钩”制度。
六是规范运作,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把土地流转作为社区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大力宣传、积极引导、稳步推进。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围绕推进现代农业,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通过鼓励种养大户、工商企业、合作组织等进行土地流转,创办农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形成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使农民彻底从土地中解脱出来。
三、旧址如何拆除
旧址拆除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快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可由新村办牵头,组织公安、民政、房产、社会保障等部门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常态办公制度,按照“社区居民报名-社区管理组织统计-新农办汇总通知部门-部门上门办理-新村办督查通报办理情况”的程序,及时落实兑现优惠政策,确保入住一户,办理一户。同时,在旧址拆除上,可以借鉴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滑县锦和新城的工作思路。
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拆除旧宅来解决土地难题的工作思路,采取政策驱动和现场督查推动等措施,加快推进全县拆旧复耕工作。他们积极鼓励新建社区采取先拆后建的方式解决用地。为此,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余万元作为奖补资金,对完成拆旧复耕较好的乡镇进行奖励,调动乡村干部的积极性。
滑县锦和新城建设占用的旧宅基地可按占地面积折合成现金购买新房。如果村民选择别墅的话,新区管委会将在规划区域划拨2.9分地(约193m2),让村民按照统一的设计图纸自己盖房子。如果村民选择楼房,政府按每平方米800元价格卖给农民,给每户村民奖励9万元,其成本价不足部分由地方政府补贴。如果村民选择住高层的,将会获得更高的政府补贴。
四、资金如何落实
资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安阳市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取多元投入,破解资金难题。
一是建立财政投入机制。从2010年起,滑县财政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总额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服务性费用按底限收取。各乡镇财政也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是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将惠农政策、涉农资金、支农项目优先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斜,构建统一、衔接、协调、互补的涉农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构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招商引资,吸引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设计单位、土建施工单位等多种社会资金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动员在外知名人士、热心家乡建设者、企业家等社会力量,踊跃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捐资赞助。
四是加大群众建房贷款协调力度。金融部门应降低社区农户贷款门槛,简化程序,创新担保方式,加大贷款发放力度,缓解农民建房资金短缺问题。
五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农民消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觉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五、产业如何支撑
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益;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块状经济,推动产业创新,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规模化;积极发展商业和服务业;中心镇要加快专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支撑体系,确保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附近都有主导产业,就近就地吸纳入住农民转移就业,实现就近务工不进城、就近就业不出村、就近致富不离农,推进农村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新型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研究 篇7
1 新型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基本内涵
居住方式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凝结 (孔泾源, 2010) , 社区是随城市化发展出现的典型居住方式, 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同一地域里, 形成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费孝通, 1998) 。新型农村社区借鉴了城市社区形式, 是以示范效应推动有条件的农村居民适度集中, 享受等同于城市社区的现代化公共服务, 是对传统农村居住方式的革命。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 符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城镇化发展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的要求, 能够以“集约、节能、生态”的原则实现城乡融合, 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源自于城市社区, 也充分借鉴了国外农村社区发展的先进经验, 结合了自身实际情况, 但是总体来说, 由于新型农村社区在我国出现时间仅短短数年, 无论在前期建设或后期管理上都处于探索阶段, 社区存在各种显性或隐性问题, 远未达到城市社区成熟形态, 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成因复杂, 类型多样, 涵盖前期规划与建设, 后期管理运营体制, 以及社区文化建设、村民素质等众多层面。问题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形成“个人问题—群体问题—社会问题—社会危机”的风险演化链。因此, 深入发掘现存问题的种类及成因, 提出解决方案对于新型农村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
2.1 社区规划及建设问题
当前新型农村社区普遍存在规划不合理、设计不完善、使用功能较差、空间布局不合理、风格千篇一律等问题, 规划与建设脱节、设计与使用脱节。在社区建设中, 建筑标准较低, 基本生活设施缺乏导致交付使用后生活不便、配套缺乏或者使用率极低形同虚设等问题也较为普遍。建设中还存在建设方等因经济利益驱使而蓄意降低标准等问题, 直接导致很多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成熟社区相比, 除了外形相似外, 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相去甚远, 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2.2 居民自身问题
从农村到“类城市”社区, 农民实现了“农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但是, 身份的简单转变, 思想意识和行为却仍然停留在过去。第一是生活习惯问题, 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延续了农村村民的行为和习惯, 公共道德和文明习惯缺失, 自律性、自觉性较差。如:社区环境卫生状况经常遭到有意无意的破坏、随意侵占社区公共空间, 私搭乱建, 私人占用社区公用基础设施等现象普遍存在。第二是原有的社会网络被打破, 过去以长辈、亲缘关系或者村干部为主的社会网络权威性受到挑战、地位下降, 社会网络失衡或者失效会引发道德问题、宗族问题等。第三是社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缺失, 社会治安混乱现象屡屡出现。第四是失地农民谋生能力、适应能力差, 普遍依靠拆迁补贴和房屋出租收入维持生活, 再就业困难。第五是失地农民出外打工, 妇女承担家庭主要工作造成生产生活困难, 空巢老人众多造成养老问题严重, 留守子女造成教育缺失危机, 一系列问题极易进一步引发社会危机。
2.3 社区管理体制问题
“拆村并村、拆院合院”等方式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基层行政制度很多自然沿用了过去村级行政管理模式, 但这种由过去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沿袭而来的组织架构僵化陈旧, 效率低下。社区物业管理存在村组或者乡镇统筹管理、村民自发成立业主委员会管理、外部社会化物业管理等不同管理方式, 但组织架构又是基本照搬而来, 旧体制与村民的新要求之间容易出现水土不服, 很多物业管理纠纷因此而形成, 且难以解决。
2.4 物业服务费用问题
首先是物业管理服务项目缺失严重, 缺乏城市社区齐全的服务项目。其次是居民们意识落后, 普遍还未形成花钱买服务的观念, 很多农村社区因历史原因物管费仍由政府承担, 但政府包揽的形式不可能长久持续。以社会化的物业管理服务代替原有的政府包揽的方式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必然之路, 但无偿性物业管理惯性已经形成, 村民很难接受物管社会化, 抵触情绪严重。因此, 经费来源单一、不足等问题导致物管人员缺乏服务积极性, 服务项目仅停留在打扫清洁等最基本的状态。
3 新型农村社区社会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社会风险随着国家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必然产生 (贝克, 1986) , 但是风险只是一种导致实际损失的可能性而非必然。对于新型农村社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可以从产生原因以及演化路径来分析研究, 即从切断风险源或切断风险演化路径两方面提出可行解决方案。
3.1 规划与建设创新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社区选址、建设模式、空间布局、产业配套等方面都应该科学性、综合性的前期规划, 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社区前期的规划要更有针对性, 一地一规, 尽量建立有地方特色, 有利于生产、生活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督机制, 基础设施配备更加全面, 设施种类、设施标准等都应该有更加具体的要求和限制。
3.2 管理体制创新
调整社区管理的参与主体, 制定法律法规保证社区委员会的合法自治。通过基层民主政治的深化, 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 进而减轻物业管理工作的阻力和障碍。社区自治委员会成员的选择要重视族姓的影响, 在平衡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参与面, 激发全社区参与社区自治和建设的热情, 不断提升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 做到“人人有权利, 人人尽义务”, 村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在管理层级和管理制度的设计上, 政府的角色转换轨迹应从直接管理者变为监督者, 而社区居民的角色则从被动参与者到完全自治者。村民自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基层乡、镇、村政府三方定位明确, 基层组织应强化管理职责, 把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公共管理服务范畴。通过基层党建、基层民主自治等制度建设, 及时协调、解决社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3 管理方法创新
充分借鉴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功经验, 建立完善的网格化服务体系 (社区信息平台) , 以科技手段提高效率。管理工作透明化, 村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采取措施多方引导, 改变农民观念, 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从思想上和意识上促进农村社区向成熟的城市社区转型。从培养日常生活习惯入手, 管理层要提供典型范本, 组织村民到成熟的社区参观学习。对已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梳理总结, 通过评优、惩劣等措施给予强化, 在社区内部达成共识, 促进新行为习惯的形成与稳定。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组织村民制定社区的村规民约, 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开展经常性的科技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 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同住共建的意识, 提升社区文明形象。
3.4 财政来源模式创新
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物管费多由国家各级财政承担, 这种扶持对新型农村社区前期的形成发展必不可少, 也是实现和谐社区的需要。但是农村社区物管费最终必须实现“自我造血”模式。农村社区居民身份的特殊性, 完全市场化行为的物业公司管理方式并不适合农村社区的物业管理, 因此在探索新的物业管理道路时需要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 不能一蹴而就或者选择断崖式疗法。通过拓宽物管费的新渠道 (如产业反哺, 物业寻租) 等方式可以在推进社区实现现代物业管理的同时缓解基层财政资金紧张, 同时解决就业问题, 以减轻社区工作压力, 为社区管理带来较为持久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 结论
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先进成果, 虽然既存在先天规划和建设的不足, 也存在后天管理上的缺陷, 但其发展势头不可阻挡。通过对已存在的社会风险因素加以处理, 并以预警机制防范风险的产生和扩大, 通过识别、转移、隔绝、利用等一系列知识经验和特殊技能, 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支持, 减少风险损失, 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实现城乡无缝融合。
参考文献
[1]郭星华, 隋嘉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控制[J].上海城市管理, 2010 (1) :16-18.
[2]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19.
[3]樊红敏.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J].人民论坛, 2011 (5) :29-31.
[4]夏国忠.社区简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17.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研究 篇8
1)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三农”问题愈来愈突出。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 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 导致“三农”问题的突出。基础设施落后还带来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滞后, 农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滞后, 农民就业难、收入增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不仅城乡发展差距在拉大, 中国占大多数的农村和农民就无法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更无法实现全面小康。因此, 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互动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2)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路。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 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就必须要推动城镇化, 否则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3)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现代技术的应用, 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在目前的基础上, 要使农业粮食生产再上一个台阶, 实现继续增收、继续增效, 专家论证, 实践也证明了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要构筑完善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4)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化”协调发展, 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在新型工业化方面, 两者也存在着密切相连、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新型工业化发展到今天, 面临两个方面的瓶颈制约, 一是建设用地的紧张, 二是劳动力的缺乏。目前,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两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 一方面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建设用地越来越少, 可供工业发展用地非常有限;另一方面, 出现了用工荒、用工难问题。我们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问题带来的, 像原来在深圳办厂的富士康转移到郑州发展, 就要求在一年时间内提供10万个劳动力。而我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通过撤村并点, 可以腾出大量的原村庄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 把建设用地指标飘移到工业集聚区, 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另外, 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解放出来的劳动力, 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支撑。所以说,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和特点
(一) 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 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 经过统一规划, 按照统一要求, 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 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 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 (也称为“中心村”) , 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的“新”有三个方面:一是新在它的标准上, 它是用城市社区的标准建设的农村社区, 是以城市化的理念改造农村,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 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二是新在它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村, 而是城市生活的“简易读本”, 具备教育、医疗、产业、就业、社区服务等城市基本功能。三是新在它让农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 就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过上城镇生活, 共享现代文明。一句话, 城市社区有什么, 新型农村社区也应该有什么。
(二) 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
1) 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 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 完全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而定。
2) 基础设施相当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脑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 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 公共服务全面覆盖。
三、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认识不到位
表现在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认识不清, 个别地方没有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经济条件有限, 无形中自我降低了标准, 存在着认识迟, 起步晚, 档次低, 规模小, 标准低等问题。
(二) 规划滞后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前些年由于建设规划滞后, 加上农民对耕地及宅基地认识上的误区, 相当一部分村没有统一的设计安排, 抢建、滥建、私建现象比较严重, 出现了“有新房无新村”的状况。另外由于不能统筹规划, 社会资源浪费严重, 水、电、通讯、广播光缆等基础设施分布比较随意, 卫生状况是“脏、乱、差”, 村庄处于一种无序的生存状态中。近几年, 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渐提高, 个别群众在原宅基地建了新房, 现在让群众拆除房屋到社区重新建房或购房, 不仅经济难以承受, 造成极大的浪费, 而且工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三) 政策不配套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住建、金融、民政、环保、教育、卫生等部门参与和配合。但目前政策系统尚不完善, 也没有出台具体的扶持措施。乡镇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领、引导者, 现阶段更重要的是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但乡镇机构改革以来, 使得市、县、乡三级不论工作模式还是人员管理模式都成了倒金字塔形。乡镇政府站在“塔尖”, 倒立承受着来自上级各口各线的工作压力。乡镇政府职权弱化, 财政紧张, 有效作为的空间有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 只靠乡镇政府而不出台各部门具体的扶持政策及有效资源整合措施, 恐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十分困难。
(四) 建设用地难
用地问题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瓶颈。由于建设用地指标紧, 需求量大, 国家严格控制。虽然部分地方采取在原有农村居民点范围内拆旧建新, 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或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解决了部分社区的建设用地, 但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发展建设用地需求, 若不想方设法破解用地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会面临无地可用的尴尬局面。
(五) 资金缺口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虽然个别地方将涉农、惠农资金捆绑起来, 集中使用有重点地投向新型农村社区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向社区倾斜, 但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建设需求。加之部分群众收入低, 无力在新型社区建房或购房, 也阻碍了社区的发展。
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坚持三个原则三个结合
(一)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1) 政府引导、群众自建、社会共助。在政府进行规划设计、政府和社会共同给予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引导中, 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民的事情农民办, 农户能够自己做的自己做, 能够联合做的联合做;政府和村两委不应包办, 应该放手引导农户民主理财、自我管理, 引导农民自愿地、积极地、有序地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2)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在基础和条件上, 要区分情况,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不搞一刀切。条件好的地方, 结合现有工作基础, 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建设项目, 全面开展社区建设;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地方, 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 例如可以从群众最需要、最认同的环境卫生整治做起, 逐步动起来。规划建设要突出乡土风情, 彰显农村特色, 体现农村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努力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农村风貌。在区域分布上, 城中村、城郊村、镇中村、镇郊村纳入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工矿区的村庄纳入工矿区的总体规划进行建设;数量众多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 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方式来决定农民的居住生活方式, 居住生活方式一定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 否则就会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而言, 纳入城镇和工矿区总体规划的村庄, 鼓励建设四层及以上的多层楼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 宜建设三层及以下的低层新房。
3) 试点先行, 形成氛围。要优先选择产业基础较好、管理机制健全、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先行试点,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规范程序、细致操作, 确保建成精品工程、“百年社区”。对先行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 摸索经验。试点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突出地方特色,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一些带有规律性、方向性的做法, 要及时予以指导、推广和完善。要宣传发动, 形成氛围, 不断深化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识, 引导群众自觉主动投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注重三个结合
1) 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繁荣农村, 繁荣农村的关键在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发展产业。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民的社区新生活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可以为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继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提供大好机遇。在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过程中, 要统筹考虑产业规划, 加强“一村一品”建设。在人口集中居住的过程中, 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走农业园区化之路。粮食生产区, 发展产量高、工作效率高的机械化大农业。“鸭棚、菜棚、菌棚”生产区, 发展劳动密集型、增值高的园艺小农业。同时引导富余劳动力搞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等, 拉长做粗农产品产业链,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宜农则农, 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游则游, 让农民充分发挥其能力, 让农民变成现代化的、职业化的新型农民, 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政府和村两委要让农民全过程参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酝酿、讨论、审核和实施, 要引导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理财、自主管理, 全方位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农民在积极参与过程中, 其知情权、话语权、主人翁意识将得到增强。农民迁居新社区以后, 精神面貌和社区治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都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的健康可持续运转打下重要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研究 篇9
1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系列农村发展致富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缩小城乡差距是国家一直思索的话题, 也采取很多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 使农村人也享受到城市人相同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等等, 此时,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一项有效的策略能极大地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区别于以往农村的管理模式, 且又不同于城镇化的管理, 它需要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 创新管理方法, 符合国家对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期望。
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形态, 新型农村社区面临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管理的主客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与传统农村独门独院和自给自足生活环境和治理结构相比有根本的区别, 面临着多样化的治理新需求, 亟需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1) 利益诉求多样化。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范围宽广, 涉及居民的自身利益繁多, 为维护农村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 保障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 必须规范社区管理措施, 避免各项利益冲突, 特别是在涉及民事民生方面的改革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涉及矛盾冲突的利益诉求。
(2) 民生诉求不可忽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新型农村社区的民生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是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可忽视。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 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 这些失地农民大多转入了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作, 但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劳动技能, 经常会出现就业困难和“坐吃山空”的现象。农民没有稳定的就业就不可能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长久稳定与和谐。二是社会保障问题不可忽视。如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 农民的就医和养老等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不解决这些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的长期稳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三是文化需求不可忽视。农民集中居住以后, 随着身份的转换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农民的文化需求大量增加。只有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 才能使农民各得其所, 精神富足, 才能更快形成社区认同感。
(3) 民主诉求日益增强。哪里有利益, 哪里就有民主的诉求。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 民主诉求也较传统行政村更为强烈。社区经济的发展及各项民生事务与新型农村社区利益息息相关, 由于涉及农民的利益问题多, 他们要求参与社区治理的愿望和要求也日趋强烈, 希望作为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人更多地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与决策, 这必然对传统社区管理体制提出新的要求。
正因如此,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
2 目前农村社区管理存在的弊端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的实施, 在于弥补当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所以, 我们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反省和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明确当前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规划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1) 农村社区管理意识落后。由于农村社区居民的团体意识落后, 对于社区的管理认识不到位, 缺乏必需的责任意识, 对于居民间的利益冲突缺乏专业的调解能力, 对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缺乏落实到位的能力, 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当前农村社区管理中出现的主要弊端, 这样也没有办法创新农村社区管理。
(2)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滞后。在目前的农村社区管理中, 尽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 但是他们都是遵循一贯的规章制度办事, 对于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或特殊情况, 缺乏灵活变通和创新的管理能力。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 农村的各项设施和服务制度也在不断地像城镇靠拢, 与原来的农村管理模式截然不同, 因此, 我们必须要吸取城镇的社区管理模式, 结合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 采取科学的农村社区管理制度, 完全当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3)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巨大差距, 尽管国家在不断的建设新农村,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这一概念, 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 农村社区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相较于城镇肯定是不足的, 比如在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 彰显出了农村社区服务体现的不健全。
3 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路径选择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意识和生活水平, 规范切合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使农村社区在享受国家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能跟上城镇的发展步伐, 并不断缩短之间的差距,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共同发展。因此, 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方面, 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
(1) 树立合作治理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念。
首先, 强化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提高管理能力。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中, 难免会出现权利与义务责任不对等现象, 社区管理人员过分强化自己的权利意识和个人私利, 而忽略整个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因此, 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必须首先培养管理人员正确的治理理念, 包括强烈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维护整个社区的共同利益。
其次, 要构建合作治理机制。政府、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及社区内的个人等各个治理主体之间建立沟通、协调的合作机制, 以信任作为合作基础, 各个治理主体依据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 互相配合, 沟通协调, 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各尽所能, 以实现合作共赢。
(2) 探索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
每个新型农村社区所涉及的实际情况不同, 因此, 对于农村社区的治理模式自然也不同, 所以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作为农村社区治理的唯一主体的做法, 走多元化治理之路。
第一就要加强和创新社区党组织建设, 提高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整合能力, 改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注重发挥“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 合理界定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会管理的职责权限。第二要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夯实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经济基础, 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在社区事务中扮演更多的角色。第三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 避免社区居委会只忙于应付“政务”而忽略了本职工作, 实现农民的事, 农民自己说了算。第四, 要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 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只有实现社区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 才能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创新与有效运行。
(3) 要构建多样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实现公共服务的分类供给和多元供给。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原来农村建设的主要区别在于社区的公共服务体制更加完善, 与城镇的服务体制更加接近。由于原来的农村的结构模式更加零散, 使得公共服务建设的实施存在的一定的难度, 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 使得农村的各项建设有真正落到实处, 也能充分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分类供给和多元供给。
首先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模式。探索公共服务政府、社区、社会合作供给模式, 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社区单方提供的不足, 还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供给效率。同时, 还能实现公共服务供求中的信息共享机制, 有利于有效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拓展农村社区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要以服务社区全体居民需求为基点。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应以群众安居乐业为目标, 增强服务功能, 创新服务理念, 由单一的扶贫帮困、排忧解难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转变, 由单一的物质性服务向物质性和精神性服务并举转变, 特别是在法律服务、文化服务、就业服务、医疗服务、教育科技服务等方面加以延伸, 着眼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 凝聚民心, 贏得信任。
参考文献
[1]胡维维, 郑进.农村社会管理与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设[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 (03) .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探 篇10
一、河南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和基本经验
新型农村社区在河南省已出现多种建设模式, 即:城镇开发改造模式、郊区联村集聚模式、多村整合联建模式、园区带动模式、强村兼并模式、村企共建模式。这些模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适合于各地不同的具体情况。应当特别指出的是, 新型农村社区是根本不同于传统自然村落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体现了新的社会发展理念。新型农村社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农村, 而是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对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经济辐射作用的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 其特点是统一规划设计新址, 统一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提供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 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目前河南各地干部群众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鲜活的、富有创造性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
1.坚持“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 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这是新乡等地鲜明提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念。一切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坚持群众自愿原则, 积极引导, 不强迫命令, 不强制拆迁, 不让群众吃亏。着力协调破解建设中的规划、土地和资金等难题, 财政和金融部门最大可能地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筹措资金。特别是在承包地和宅基地问题上一定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把整合节约出来土地的升值主要用到农民身上。这是新型农村社区能够在一些地方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2.坚持高起点规划, 努力兴建“百姓满意社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一步到位、力争一流, 结构上注重合理, 外观上注重艺术, 配套设施上注重完善, 理念超前, 布局科学, 设计新颖,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又经济又节省土地, 与农民过去旧的住宅形成鲜明的对比。舞钢市张庄中心社区, 请著名设计院设计, 白墙黛瓦, 错落有致, 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已成为火爆的乡村休闲旅游点。平顶山市在全市农村普及一种理念, “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 不建没有经过规划设计的房子”。新密市则要求社区建筑风格要讲究大气洋气雅气, 经得起时间考验。这些全新的建设理念, 在农村发展史上无疑是一场革命, 是农村转变发展方式的集中体现。
3.坚持“三个尽量靠近”, 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尽量靠近”, 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尽量靠近城市, 尽量靠近中心城镇, 尽量靠近产业集聚区。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最大限度地配套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 形成城区、镇区、社区三个层次的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体系, 各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 坚持科学规划, 实施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 尽量将城郊村、镇区周边村、远离产业集聚区的村合并靠拢到城、镇和产业集聚区附近, 以便将来与城、镇和产业集聚区自然连为一体。
4.坚持用整体思维谋划解决农村问题。与传统的自然分散、建设无序的自然村落相比, 新型农村社区拥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社区内不仅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类基础设施基本齐全, 而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网点、金融邮电和市政公用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也应有尽有, 可以保证农民现代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新型农村社区住房设计样式丰富, 不同家庭可以根据需要和财力状况选择不同的住房标准。新型农村社区不仅追求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而且致力于构建祥和的环境、优美的生态, 致力于社区公共服务的完善, 促使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 城市文明加速向农村延伸, 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5.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和方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事关城乡统筹发展大局, 事关千百万农民群众的福祉。要注重运作、科学运作, 严格把握“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原则要求, 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效应更好地显现出来。
6.政策引领, 规划先行。要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配套政策, 引导农村人口向社区集聚, 引导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促进产业向集聚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土地、户籍、公共服务等管理体制改革, 尽快消除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障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住房、交通、土地、人口、产业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等多方面要素, 要坚持规划先行理念。要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客观实际, 坚持传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外观与环境相协调, 突出地域特色, 做到形式多样、格调新颖。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坚持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不盲目攀比, 不搞一刀切。
7.突出主体, 保障权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突出农民这个主体, 规划布局、建设方式、监督管理要让老百姓全程参与, 让老百姓自己选择, 让老百姓的权益切实得到保障。要依托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 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意义和相关政策。要把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置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首位, 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全过程。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把农村土地整理开发的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 任何人都不得侵犯。
8.规范有序, 拓展创新。规范有序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前提。无论是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设计、土地流转、居民城镇户口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核发等项工作, 都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要不断拓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 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 在规划上拓展创新, 在试点示范上拓展创新, 在推进的机制、模式、举措上拓展创新, 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管理体制, 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和基层民主建设, 健全社区和完善社区保障体系。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9.互动联动, 一体运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配合方面多、影响因素复杂, 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互动联动一体运作, 服务协调、配套推进, 充分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性, 形成方方面面的合力, 使得新型农村社区真正成为城镇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真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城乡差距。
二、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 经过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探索、实践的阶段, 还存在着观念怎么转变、资金怎样筹集、政策如何扶持等一系列突出困难和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破解。
(一) 干群观念转变难。
政府和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两大主体, 两个主体方认识不到位是当前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一方面, 部分地方政府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理念和建设内涵比较模糊, 存在畏难发愁情绪和等、靠、要思想, 没有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和因地制宜调动群众, 工作系统性、统筹性和创造性不够。另一方面, 作为社区建设主体的农民共同参与支持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 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新社区建设了解不多、认识不足, 缺乏自力更生的主体意识, 对社区各种资源整合利用还缺少有效的办法。
(二) 建设资金筹集难。
资金不足问题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 其中, 农民建房资金是最大难题,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资金问题是最大瓶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庞大的资金。然而, 政府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 土地置换资金到位滞后, 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 渠道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 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非常突出, 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资金缺口。
(三) 扶持政策缺失。
到目前为止, 国家层面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体系还没有形成, 相关配套政策不衔接。一是规划审批政策缺失, 缺少统一的审批标准, 前置条件多、审批环节多、规费收取多、运行周期长。二是建设用地政策缺失,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而社区建设用地受政策制约较大, 现行的土地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社区建设用地的需要。三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等还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
三、推进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宏伟的系统工程,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课题, 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破解观念怎么转变、资金怎样筹集、政策如何扶持等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 转变干群思想观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是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一场变革, 同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首先, 各级政府部门要有正确清醒的认识,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把新型农村社区放进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大视野中, 跳出农村来认识农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必须由政府牵头主导, 组织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其次, 要强化民心认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制约点在于民心是否趋同认可、是否主动接受参与。因此, 要善于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方法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 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生活习惯, 激发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管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 赢得广泛的民心支持。
(二) 建立渠道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资金是关键。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必须科学有效破解资金筹措难题。
首先, 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统筹使用危房改造、扶贫整村推进等各类涉农惠民专项资金和土地整理复垦的专项资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收益等资金投入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并建立政府机关结对帮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制度。
其次, 要完善城乡金融支撑体系, 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融资贷款, 采取以奖代补、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 引导金融机构给社区和农民提供信贷支持。
再次, 要通过招商引资方式, 积极吸纳企业投资、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资金、民间资本, 探索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公司, 实行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
(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中原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 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框架内, 围绕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土地、资金等制约瓶颈, 积极研究制定和完善政策, 有效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首先, 要探索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健全土地调整置换及金融互助等方面的各项配套政策, 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 从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综合整治、用地指标周转及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等方面入手, 杜绝“以租代征”的违法征地行为, 破解用地瓶颈和拆迁难题。
其次, 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方面的相关政策, 将出台的涉及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整合统筹运作, 围绕整合涉农惠民资金、加大财政投入、推进企业帮带、搞好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实行规费减免、提供信贷支持等, 用足用活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论文 篇11
【摘 要】“合村并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大探索。近几年来,农村“合村并居”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界就这一现状也已经展开了实证和理论研究。本文结合“合村并居”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总结了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合村并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研究
1.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就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三农”问题的三个方面,是彼此密切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问题。农业问题,主要是发展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农民问题,是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包括农民的经济福利和政治权益问题;农村问题,是农村区域所涉及到和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资源环境的保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重点是针对解决农村问题,是从农村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和考虑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快,完全可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农村的发展明显滞后,要实现惠及绝大多数人的小康社会,任务很艰巨,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农村发展。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较多,而农村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诸方面与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是不和谐现象的主要领域之一。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努力消除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三,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农业要求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这是建设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基础条件。第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宽广,与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关系极为密切,人们出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新农村的具体内涵和外延方面,都还有一些不尽相同的理解和认识。
2.当前“合村并居”存在的弊端
有报道说,这场被戏称为农民“被上楼”的“拆村并居”运动正在二十多个省市进行。这些地方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其共同的政策依据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本是为了保护耕地与农民利益,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不顾条件大拆大建、强迫农民上楼、对农民补偿不到位,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
比如,曾被评为河北省生态文明村的廊坊市董家务村,被拆成了一片废墟,就连刚修好的“村村通”水泥路面也被毁坏。山东诸城市取消了行政村编制,1249个村合并为208个农村社区,农民意见很大。由于不方便生产与生活,有的村民宁可住猪圈也不愿意“上楼”。政府不征求农民意见,不尊重客观实际,大规模撤销自然村,生硬强迫农民上楼,显然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本意。处理好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纠正、处理农民“被上楼”,此举对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把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具有积极意义。
在比如农村劳动力收教育程度比较低,并居后耕地减少,拆迁补偿款低,收入来源减少等,这些都造成村民不满意。
2.1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调动农民参与合村并居的积极性
中央多次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在合村并居的规划上,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考虑农民的生活习惯进行设计,在社会保障方面,完善农户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2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在农业发达国家,农民受教育率非常高。在荷兰,至少 有90%的农 民接受 过中等教育,有12%的农民毕业于农业院校;在德国,有70%以上的农民接受过农业方面的专门教育。可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院校参与”的原则,由地方财政出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与职业院校密切联系,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计算机操作、缝纫、仓库管理、机加工、汽车摩托车修理等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和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2.3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农民就业
促进农民充分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产业园区建设是农民就业的载体。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认真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加重视农业科技投入;拉长农业产业链,实现生产、经营、加工一体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4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减少农户经济压力
目前金融部门尚未针对合村并居提供切实可行的金融贷款服务,未能给农户以金融平台的支持,使得农民短时间内拿不出较大金额的款项来购置合村并居后的房屋,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应尽快丰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高金融供给能力;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有效满足日益扩大和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2.5抓好土地统筹工作,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合村并居是在土地增减挂钩的基础上,开展土地挖潜,进行城乡之间土地合理统筹。通过合村并居,将置换出的大量土地进行土地流转,不仅能够更好地规划土地使用功能,将现有的土地成方连片,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条件;同时能够打破一家一户农业生产的单一模式,实现集约化生产,带动农业规模经营,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取得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这样可以利用当地产品资源,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良好的条件。从长远来看,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6提高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农民对于拆迁后购房及安置尚无充足的经济条件,影响了农户合村并居的积极性。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尽量减轻农户经济负担,提高其参与合村并居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吕庆建.合村并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利益博弈[J].安徽农业科学,2012-09-20.
[2]毕于建,姜继玉.“合村并点”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2011,08.
[3]李晓瑾.浅析我国农村合村并居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5):224-225.
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创新 篇12
1.1 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治理理论是西方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治理委员会将社会治理界定为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社会治理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在我国, 社会治理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 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 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 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改善民生,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平, 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
无论在西方还是我国, 社会治理都强调治理主体由原来的一元政府向多元治理主体的转变, 由原来政府自上而下的单一的控制性管理方式向更有弹性的治理方式的转变, 通过政府与社会中各种组织和团体的联合来实现对社会事务的治理。
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将社会管理转化为社会治理, 改变过去政府对社会的单一管理, 逐渐向政府和多元社会主体的合作治理转化;改变过去社会管理中唯有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 逐渐向协商、合作等多种方式转化。
1.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 “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 必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就地城镇化”符合我国国情, 就地城镇化通过建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 既能有效利用当地优质资源实现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还能解决农民的城乡“两栖”现象, 更加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也就是新型农村社区。
1.3 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创新
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创新是伴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发展、成熟而进行的, 是逐步由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管理向以政府为主导, 在培育和引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资本、农民、农民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 通过协商合作等多种治理方式对新型城镇化中的社会事务进行有效治理过渡, 最终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各司其职、社会充满活力而又和谐有序的治理过程。
2 新型农村社区社会治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治理参与受限
长期以来, 以家庭为主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方式造成了农民小农意识强、个体性强, 再加上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 农民大多数认为社会治理是政府的工作, 与自己无关, 参与村民自治的比较少, 作用几乎没有;其次, 这些民主意识比较薄弱的农民进入新型社区以后, 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表现出了很多的不适应, 融入社区生活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对自己社区身份的怀疑, 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相对缺失;最后, 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这导致他们对社会治理的认识、自己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如何参与社会治理缺乏必要的认识。村民自治时民主意识的薄弱、缺乏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再加上自身素质的低下必然导致农民参与社会治理受到限制。
2.2 社会组织力量薄弱
现代社会, 伴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社会领域中的公共事务越来越多, 越来越复杂。面对复杂的社会治理形势, 政府和市场也有许多力不从心的地方, 社会组织种类多, 覆盖面广, 能解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同时社会组织可以将公民组织起来进行有组织、制度化的利益表达, 更好地维护公民利益, 实现社会自治, 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都已经习惯了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包揽, 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其参与社会治理存怀疑态度。
2.3 社区居委会自治表象化
社区居委会本应是社区居民实行自治的地方, 然而, 由原来的村委会逐步转变为社区居委会大多是政策推动的结果, 这种行政力量的干预使得社区居委会的自治能力大打折扣。在实际工作中, 政府的职责和居委会自治更是难以分清界限, 居00委会承担的更多是上级政府交办的工作, 以致于社区居委会常常被当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其次, 由于村委会变成居委会、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农村面貌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虽然人还是原来的人, 但是身份、经济关系以及法律地位都不一样了, 管理的方式、对象、内容必然也随之改变, 然而这些却是那些刚刚转变的农村干部需要不断学习和改变的。居委会的性质定位以及人员的素质都是造成居委会自治表象的重要原因。
2.4 政府治理职能转变难
在我国, 长期以来是大政府小社会, 所有的行政事务都由政府来承担, 政府习惯性地“大包大揽”, 通过一级级的政府组织来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这样的体制之下, 多元主体参与的保障制度、法律法规等都不健全, 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空间更是不足。特别是对于刚刚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这类群体, 政府缺乏对其治理文化的引领、缺乏精神层面的转化, 很难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现代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除此之外, 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一般是通过行政力量来完成的, 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强制手段, 这样的社会治理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也不是以增加社会活力和和谐为目的, 有时候反而容易激化矛盾。受我国长期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所形成的“大包大揽”的政府以及单一的治理方式压缩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发育以及其发挥作用的空间, 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中, 新型的社会关系更加需要刚刚转变的新主体的参与。
3 新型农村社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
新型农村社区将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重点。习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 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越强, 社会治理的基础就越实。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 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 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为此, 应从理念、制度、政策等多方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创新。
3.1 改变理念, 提供多元治理主体共存的制度环境
社会治理本身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和治理方式的多样, 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的政府应当从改变治理理念开始, 对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加以认可, 并为其发挥作用提供制度方面的支持, 使多元主体有机会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中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服务, 解决一些政府不便管、不好管的公共事务, 从而在政府和社会各司其职, 社会充满活力而又和谐有序的氛围中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3.2 提供服务, 为转型农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条件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更是与每个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 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必须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农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3.2.1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转型农民参与社会治理创造条件。农民进入新型农村社区以后, 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就是自身的生存, 政府应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其后顾之忧, 为其参与社会治理创造条件。
首先, 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社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是个基础、长远工程,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建设成本, 避免重复建设, 必须在规划中科学筹划、合理布局。因此,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长远规划, 同时坚持长远与阶段规划相结合, 分阶段、分步骤的有序进行, 与社区建设同步进行。
其次, 重点解决转型农民就业收入等问题。就业不仅是维持人生存发展必需的保障, 还是获得信息促使转型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的关键因素, 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其收入来源, 采取各种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同时为其提高就业信息, 建立其与就业单位之间的桥梁, 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其技能的培训, 使其能尽快适应市场竞争。
最后,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保障是政府对转型农民的“托底”保障,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以增强公平性和适应流动性为重点, 着力完善制度, 扩大覆盖范围,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
3.2.2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培养公民的社会治理参与意识和能力。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的手段, 要使人们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 必须增强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 社区的社会治理与自身息息相关。为此,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期可以多组织各类活动宣传社区文化, 培养大家对社区的情感和认同;另外, 要通过社区教育使人们真正认识并接受社区和以前的农村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不同, 逐渐融入社区生活。
3.3 降低门槛,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主体, 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社会组织能充分发挥其贴近基层的优势很好地将转型农民组织起来, 提高其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为此, 政府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降低门槛、简化程序, 重点加大对社区服务类组织的培育力度, 并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增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在合作的同时积极帮助相关专业人员向社会组织流动, 逐步推动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发展。
综上所述, 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政府、转型农民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 需要从理念到行动的同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
[2]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1) .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论文】推荐阅读: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问题07-0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答问05-3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报告07-1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简介06-09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11-3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益探索05-23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心得体会11-25
齐老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意见05-2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座谈会发言06-08
新型农村合作论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