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

2024-11-30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共7篇)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 篇1

近年来,永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成效显著,部分乡镇新农村社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少数居民也已搬迁入住新社区,这让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新农村的希望,见到了新社区的曙光。近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地区建设责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农村地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目前,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全市四项重点工作之一纳入“百日会战”中,各乡镇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乡镇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认识模糊、规划知识欠缺、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就目前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思考如下:

目前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深。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含义认识不清。盲目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在农村地区拆几处房、修几条路、建几栋楼,从旧屋搬入新房,很简单的事。片面地认为这种新型农村社区充其量也就是“新的农村”,与现有农村相比只是“新”,仍然没有摆脱狭义“农村”的范畴。——规划意识不强。对规划的引领和龙头作用不甚了解。对规划在城乡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清楚,简单认为,规划就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并且规划编制费时费钱,甚至认为没有规划也能建,只要屋成排、路成线即可,规划可有可无。因此,部分社区规划编制不到位、不完善、不实用。

——技术人员短缺。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兴事物,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但是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培育、引进不足、投入不够,特别是乡镇政府一级专业人员更少,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对社区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审查和指导。而且,规划监督监察组织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够,违法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几点思考建议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努力探索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永城现状,本人就以上问题的几点思考建议如下:

——提高思想认识。认识是行动的指南,认识到了才可能做得到。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按照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农民聚居区。也可简单理解为在农村区域参照城市社区依法依规建设的居住区,具体就是“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规模适中、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型农村社区”,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新村新貌,因此,我们要摒弃原有陈旧理念,加深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理解。不但要有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还要长远考虑人口聚集后大型生产资料的集中存放、村镇工业企业的安置、大型集贸市场的设置以及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娱乐、商业、农业等实际问题。只有按照新型农村社区的标准去做,才能实现我们心目中的社区形象。

——提高规划意识。规划是什么?规划就是超前的谋划、计划,把理想的未来、美好的憧憬描述在蓝图上,通过努力逐步实现。一个人若没有规划,那么他的人生将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一座城镇若没有规划,那么这座城镇的建设发展将是杂乱无章、裹足不前的。因此,要切实树立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意识,坚持“富规划”,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多的精力做规划。目前永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现状是:各乡镇自行编制规划,由于专项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及委托的编制设计单位资质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部分设计成果质量不高、可操作性不强,这必将影响后期建设。基于此,建议政府对各乡镇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资金,委托具有相当资质高水平的设计单位,按照各乡镇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编制社区规划,做到一处一景、一村一品。

——提升管理水平。城乡建设,三分建、七分管。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乡镇规划建设的管理工作由各乡镇具体负责。目前,永城市各乡镇基本组建了相应的管理组织,但是从事规划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寥寥无几,对规划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指导监督规划依法实施的能力不是很强,并且社区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一个逐步建设、逐步完善的漫长过程。因此,一是要对从事规划工作的乡镇人员集中教育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规划工作队伍,逐步提升规划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二是要加大各项编制经费、办公经费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工作正常开展;三是要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部门联动,切实杜绝违法用地建设,切实杜绝拆了重建现象,切实杜绝各部门不协作行为,认真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前提工作,努力打好“百日会战”中的这场阵地战。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 篇2

目前, 全县27个居民点建设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 有些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已经分期建设完成。为全面了解繁昌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情况, 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当前繁昌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繁昌县规划局于2012年6月成立课题调研组, 制定调研计划, 分别就5个镇6个村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 与镇、村干部和村民座谈以及现场走访等多种形式, 多方面了解存在的问题, 探讨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一、繁昌县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规划建设的背景

(一) 城镇化加快发展, 农村人口减少迅速

繁昌县有72个村、1505个自然村, 户籍农村人口18.67万, 至“十一五”末, 城镇化率达52%, 远高于安徽省“‘十一五’大于43%”的城镇发展目标, 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抽样调查, 截至目前, 全县外出人口达27.8%, 即有近5万劳动力外出打工, 未外出者中有20~30%的劳动力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从事其他产业。

(二) 村庄规模过小、零散, 公共公用设施投入效率低效

繁昌县地域面积小, 人口少, 但经济实力较强, 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条件。近年来, 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投入, 但村庄规模过小 (平均每个村庄35户124人) , 投入效率低, 其固有的问题和矛盾仍不断显现:村庄道路不畅, 村民出行不便;供气、供水等因成本过高无法通达;无序状态下建成村庄, 满足不了居住小区设计要求, 有的甚至满足不了日照、通风等基本要求;幼儿教育几乎空白, 小学规模小, 教学资源分散, 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医疗设施落后, 医护人员素质不高;村庄内文化、体育、科技等设施几乎空白。

(三) 部分村庄选址不合理, 资源利用不集约

在缺乏规划引导的情况下, 盲目自发建成的村庄在选址和建设上不完全具有科学合理性, 有的村庄还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 同时无序地占有空间资源, 需要空间的优化整合;现状村庄人均宅基地面积144平方米, 过大的人均宅基地面积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 也不利于节约、集约化用地;村庄环境存在脏、乱、散、差现象, 尤其是农民生产、生活以及禽畜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污水随便倾倒更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因此, 科学合理整合、减少农村数量、集中布局, 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 才能便于基础、公共设施配套, 提高基础、公共设施投入效率, 提升空间、土地等资源的资源利用效率。

二、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规划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繁昌县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布局已经确定, 规划建设开始启动, 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 全县27个居民点建设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 孙村镇大冲等13个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规划已经县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 有的已经启动建设;孙村镇梅冲等12个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规划因方案设计粗糙, 未通过专家评审, 需重新修改完善;峨山镇湾店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根据县规划委员会要求重新选址;荻港镇芦南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为新增加点, 规划方案正在编制中。

(一)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规划选址、建设方案不科学

对目前27个居民点选址和方案, 有68.64%的农民接受, 其余31.36%的农民不接受, 其原因一是在居民点选址上, 没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好衔接, 很多居民点选址在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内, 导致居民点无法开工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点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以及交通状况, 使居民点难以建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生态田园农庄;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当前生产的便捷, 有的居民点距农田太远, 农耕不便。二是在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上, 有些居民点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 不注意吸纳地域文化, 建筑形式、风格没有特色, 过分强调土地的节约, 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居住习惯, 27个居民点除平铺镇寒塘点建筑层数为低层外, 其余为多层住宅。调研中发现, 79%的农民认同2~3层建筑, 对多层住宅满意度仅为21%。三是在工作进展上, 个别居民点选址尚未确定, 有14个居民点规划建筑设计尚未提交专家评审方案。

(二)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健康发展, 需要强有力的产业作为支撑, 否则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不可能持续, 即使建成, 也留不住人, 将变成“空庄”、“死庄”。在本轮规划中, 各镇大都只注重建筑设计规划, 没有考虑居民点未来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 更没有为未来产业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三)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多方筹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资金机制尚未建立。上级划拨的农村专项建设资金没有向居民点建设倾斜, 县、镇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均没有投入。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规划建设以来, 27个居民点每个点只投入10到15万元规划方案设计费, 4个已启动建设的居民点, 只投入资金建住宅房, 没有投入资金同步配套建设基础和公共设施。调查显示, 43.3%的村民因为新农村居民点基础、公共设施不完善, 不愿意到居民点选房, 更不愿意搬到居民点。孙村镇大冲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已建7栋多层, 共计140户, 但到目前有意向选房的仅有18户。

(四) 与相关规划工作未进行有效衔接

近年来, 繁昌县相继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等项目建设, 实施中没有与新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 危房改造大都在原宅基地上翻新、重建, 易造成重复建设, 浪费资源, 村庄整治后村民因条件改善, 更不愿意搬迁至新农村社区, 影响新型农村社区人口集聚, 延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土地利用规划与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布点规划存在矛盾。新一轮繁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 没有充分考虑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用地, 目前, 27个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大都处于农田甚至是基本农田范围, 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因土地问题难以启动建设。鼓励引导农民退出农业、走出农村以及搬出现有村庄, 进入居民点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工作责任机制没有建立。

(五)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村民自治管理体制不顺

繁昌县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布点规划, 是依照城乡一体化的理念, 打破现行村域管理范围, 因此,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和管理必然涉及村民自治管理体制调整。荻港镇笔架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已建成的一期工程, 其居民来自笔架、赭圻等多个行政村, 尽管笔架农村社区居民点处于笔架村管理服务范围, 但是社区中其他村的居民笔架村无权管理, 导致了居民点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出现后不能及时解决。

三、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改善生活条件与生产发展的关系。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生产发展好, 群众生活才能富裕, 再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因此, 要结合农村社区建设, 谋划产业布局, 规划产业发展, 培育区域特色产业, 实现“一区一品”。

二是处理好当前建设与长远规划的关系。当前农村各项建设要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长远规划有效对接, 发挥农村建设资金的整体效益, 防止出现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问题。

三是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县、镇政府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倡导者和引导者, 农民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体。要教育引导农民更新观念, 自觉克服等靠要和消极畏难等思想倾向;规划建设方案和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愿, 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建设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 政府要积极协调, 落实解决, 尤其是重点抓好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

四是处理好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各镇要选择一个基础条件较好的点进行试点, 通过典型示范推动, 同时为整体推进提供经验和教训。

(二)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规划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坚持规划先行, 构建特色鲜明生态田园农庄。

一是尽快落实居民点规划选址。居民点规划选址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好衔接, 充分考虑拟选点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以及交通状况;拟选的点要尽可能坐落在撤并村庄的中心位置, 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二是高水平编制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居民点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编制要充分考虑农村特点和地域人文特色, 依据现状地形、地貌和周边山水、田园环境设计, 建筑形式、风格要赋予地域文化内涵, 具有个性化特色;房屋建筑层高、布局和户型要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习惯, 尊重农民的意愿, 原则上对处于城区、镇区附近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 住宅以多层为主, 适当设置低层住宅;对远离城区、镇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 以低层住宅为主, 适当设置多层住宅。

2. 完善“两项政策”, 推动农村社区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建立完善农村社区产业发展政策。重点引导农民发展特色规模农业、休闲旅游农业, 鼓励农民通过转让、流转、入股等方式, 实现农民土地相对集中, 走农村社区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之路。二是建立完善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重点是鼓励农民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其房屋产权置换城镇、农村社区住房, 其目的就是解决危房改造及其拆旧建新等农户住房问题;鼓励农民放弃原有宅基地及其房屋的使用权, 政府给予合理的拆迁补偿、补助, 其目的就是解决“空巢”户房屋占而不用的问题;子女长大成婚, 符合分户条件, 且原有住房达不到规定标准的, 农民自愿在城镇安置小区购置或在已规划的农村社区居民点购置或自愿联建住房给予政策优惠。总之就是要鼓励引导农民走出村庄, 向城镇和农村社区集聚。

3. 破解“三个难题”, 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

一是破解居民点建设用地的难题。居民点建设用地属于农村建设用地, 居民点在规划选址时除满足选址条件外, 尽可能选址在规模较大的自然村庄旁, 结合村庄整治, 统一规划, 利用村庄内部和周边空闲地, 政府通过征用、置换, 启动建设。同时, 国土部门尽快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居民点用地范围纳入农村建设用地。二是破解居民点建设资金的难题。整合各级涉农建设资金, 集中向农村社区居民点投放, 县、镇财政要加大投入, 在启动用于安置住房建设的同时, 重点投入建设居民点内的基础和公共设施。同时, 可以引入市场机制, 参照城区安置房建设模式, 允许开发企业进入, 以缓解资金压力。三是破解居民点建设管理的难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然以农民为主体, 农民群众就要积极参与建设、管理, 因此, 农村社区居民点所涉及到的村, 要推选党员代表组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党员议事会, 推选村民代表组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事会, 参与农村社区居民点规划选址、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编制和审查、建设管理以及社区日常管理等。随着居民点建设全面推进, 要及时对村民自治管理服务体制进行调整。

4. 做到“四个到位”, 创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机制。

一是领导到位。成立县、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采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 分管领导重点抓, 村干部具体抓, 群众积极响应的工作格局。二是宣传到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宣传栏等进行广泛宣传, 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氛围, 使群众充分发挥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三是责任到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 各部门需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同时要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 将职责任务层层分解, 落实到人。四是考核督查到位。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职责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平时要加强督查, 保证阶段性工作任务和年度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作者单位:

彭庆荣 安徽省繁昌县规划局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 篇3

河南省人大代表、太康县独塘乡轩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轩家义介绍,该行政村下辖4个自然村,最大一个村100多户,最小的30多户,遍地是坑,路不成型,不仅浪费土地,而且给高产农田建设带来隐患。如果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有300多亩土地,进行规划整合,会再节约出200亩土地,这样就可以建设幼儿园、养老院、公墓等公益场所,“越早规划越好”。

河南省人大代表、西华县东夏镇大袁村村委会主任张桂萍也建议要规划先行。“编制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用规划指导各地产业的发展及道路、住宅、卫生室、文化室、学校、乡村超市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河南省人大代表、商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恩谈到,当前,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土地问题。据统计,商水县平均每个乡镇仅有300亩左右的土地可以调整为建设用地,且报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长,如果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按户均0.5亩计算,只够600户左右群众使用,大面积推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紧张。二是资金问题。作为农业大县,县域经济发展投入基本靠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的资金通过多口下达,涉及发改、林业、社保、水利、土地、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多个部门,这些资金基本都是“戴帽”下达,用向明确,审批严格,且很分散,很难形成规模投入。尤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能争取到并加以整合、捆绑的项目和资金不足,这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瓶颈。

河南省人大代表、商水县公安局黄寨派出所副所长朱文杰建议,应加大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加快土地指标置换量和置换速度,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土地保障;出台扶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金融及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决策、项目补助、民资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 篇4

刘 涛

摘要:以往的传统农村社区建设多自发的、农民自建的社区,这种社区越来越不适应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必须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以适应乡村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由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规划性的社区。功能上,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社区资源整合程度都得以提高,保证农民增收的实现;政策设计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强调政府规划、农民参与式建设。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功能规划;政策设计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提升和改善,自2006年10月中央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来,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全国逐步推开。2007年开始,国家民政部先后在全国确定了304个县市区作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以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河南省也积极回应国家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三年多来,河南新乡、洛阳等地都在大规模的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村社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不少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实践模式,积累了不少经验,呈现出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特征。从调查来看,不同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农村社区如何规划?农村社区的治理能力如何增强?农村社区的功能如何发挥?等等,都是实际部门普遍反映的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社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建设工程,需要明确其建设的方式、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等。当前各地市农村社区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实践和政策问题,它也涉及到对社区功能及其政策设计的认定问题,但是从目前各地的实践状态来看,农村社区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设及土地使用、人口转移、资金筹集等各种技术性问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为此,课题通过对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和实践的考察,提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社区的模式,城乡统筹是“城”和“乡”的互动发展,乡村规划应充分考虑城乡统筹的社会大背景,在分析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与政策设计内涵进行讨论,对如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解读

新型农村社区是本文试图超越简单的或“标准的”个案、模式视角,而以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为着眼点,对其当前与未来发展的若干定位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去把握一般事实和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尝试性提出的社区建设模式框架。新型农村社区是针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模式创新问题而提出的概念,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由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规划性的社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地域上,应该根据地域的自然特征、生产结构、经济社会条件等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的规划型社区;内涵上,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社区。功能上,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社区资源整合程度都得以提高,保证农民增收的实现;政策设计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强调政府规划、农民参与式建设。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的调查,我们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是一项涉及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系统建设模式,突破了过去一些建设模式的思维框框,我们可以作出判断:“新型”社区模式创新的方向正确,将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新型农村社区仍在初期发展阶段,还难以对其进行完整系统的解读,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新型”社区的定义和描述也会逐渐深刻、丰富和完善。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河南各地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以及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差距,农村社区建设不可能有统一的适用于所有村庄的模式,也就是说农村社区建设在应然与实然层面上都是多元性的现实,同时要注意对特色村、特色建筑、特色“风水”、特色文化、特色习俗等要加强保护。

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较为突出,这意味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在城镇化建设中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动河南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

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通过生活空间集中,政府可以更加有效的转移各种用于村庄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保证资金在人口集聚区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样不仅化解了资金投入时存在的风险,而且能够节约建设成本;二是可以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机会,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反应诉求开辟渠道。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向社区延伸,公共服务向社区覆盖,现代文明向社区辐射,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果,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各种资源的输入,提高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通过有效地推行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通过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居民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困有所帮,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真正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二)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式 可以完善社区功能,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吸收农村分散的资源和人才,发挥农村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村庄民主建设,更好的服务于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是完善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开展城乡社区建设,可以健全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增强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社区组织的管理水平,为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找到新的突破口。农村社区建设搞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受益就越多,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三)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切入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卢展工指出:中原经济区要走的是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强调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就农村而农村,必须认真研究解决“三化”协调发展的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在不能快速把农民完全推向城市的条件下,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种就地集聚发展的方式来带动农村的发展。人口的集中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通过各种项目带动工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稳定而由保障的工作,同时又可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链条,最终实现三化协条发展的目标。

三、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规划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发现,改建后的社区有的进行了“村改居”,有的社区仍然是以村委会为基本的建制单位,更为突显社区的服务性,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民的流动性强,生产合作能力略显不足,土地分散经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由于社区人员增多,基层组织虽强化了服务能力,但是在村庄资源整合的方面存在问题。由此,我们认为新型农村社区不仅是一种“合村并居”的简单行为,也不仅是被动的为城市化过渡的中间环节,而应是以农民的主体感建设为基础的高福利的规划型社区。

(一)社区成员的集体化合作得以实现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较大的集体组织,社区内的农民可以按照市场需求结成一种“契约”,比如以合作社的形式或协会的形式维护集体的利益。社区内的生产要素和社区外的生产要素也可以形成一种互动联合。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以及社区成员的集体化合作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行政干预下的人民公社集体化,完全是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和自愿的联合。[1]这种结合具有一种不固定和不稳定的特征,如何处理好社员之间的权、责、利问题,克服合作过程中的“搭便车”问题至关重要。由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注重村庄文化社会基础的建设,比如说成老年人协会等,让老年人重新树立社区中的地位,让村庄舆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抵制搭便车的行为发生。

(二)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农民的增收充分实现 自分田到户后村庄的去集体化现象明显,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得合作生产的意识基本不复存在,例如在水利设施建设上,由于缺少约束农民搭便车行为的机制,大型水利基本荒废,取而代之的是农民个体的打井行为,农民不惜投入上万元打井也不愿意低成本的合作用水[2]。土地的细碎化也使农业生产的便利度降低,甚至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城乡之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导致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农村较为明显,而农民的分散使得农村发展更为缓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入,个体农民在市场体系中无力与其他阶层进行公平竞争,随时有被市场击垮得风险。新型农村社区需要通过整合村庄的分散资源,突破以往农村社会建设滞后的瓶颈,不断改善社区内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状况,逐步实现人口、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区内部的重新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得以完善的实现

取消农业税后,由于缺少了发展公共事业的资金,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弱化,如一事一议等向农民收钱的政策很难展开,村干部基本没有统筹能力。在很多村庄内我们看到的是干部与村民关系的日益松弛,公共品供给的缺失日益严重,农民生产与生活的便利度降低。在这种社区环境中,出现的是土地的抛荒、村干部的离村化现象[3]。我们必须从建设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角度规划农村社区的规模和布局,科学划定社区的边界。首先,农村社区的规划及布局要根据农村社会的组织与治理的需要来确定。必须考虑农村社区的设置是否有助于对乡村社会的有序和有效管理,是否有助于将农民群众有效的组织起来,是否有利于农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其次,农村社区的规划及布局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来确定。主要是看农村社区的设置是否有助于向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是否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是否有助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与效率;最后,农村社区的规划及布局也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利益关系及社会认同来确定,能否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强调按“地域相近、习俗相似、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以及“要按照便于管理、有利于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利用”等原则来设置农村社区,是必要的和合理的。

(四)文化事业与和谐乡村建设成为村民的自觉认知

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农村社区必然不同于以往旧式社区的封闭和保守。社区由原来的人情社会逐步向规则社会转化。人们那种乡土意识和观念也会逐渐淡化。所以,新型社区的文化已非原来的乡土文化,而是趋近于一种“市民社会”的文化。文化作为维系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在社区建设中必须实现文化模式的转型,实现社区文化的重建。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塑造现代生活共同体,而现代生活共同体更体现出民主的精神。因此,在社区建设中要努力培育现代民主文化,终通过力量强大的民主文化机制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社区共同体。各种公共活动与公共仪式对民主文化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不断发掘公共活动和公共仪式的价值,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农民参与公共活动和公共仪式,在参与及相互交往中培育广大农民的民主文化价值,形成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4]。新社区的建设,包括迁村并点、区划调整等都不可避免产生文化的碰撞和冲突。社区建设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寻找各种途径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文化格局,达到文化的融合,促进社区文明的发展,并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文化。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重建新型的社区人际关系,以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四、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政策设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方面应当特别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入,通过不同层次的参与、培训、交流、磋商等方式,培养农民勤勉、自助和合作的精神,在提高农民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加强社区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从政策上鼓励并支持农村社区自治的探索和创新,强化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特别是要支持各种类型的农村社区组织发展,以此为基础重构运行效率更高、管理成本更低的新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更坚实的制度基础。

(一)通过基层党委的领导实现社区组织的重构 坚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发改、民政等主管部门总体指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村民理事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保障。把农村中的“五老”协会、计生协会、产业协会以及乡镇敬老院、社区卫生医疗所、幼儿园、个体商店等组织和单位中有文化、有专长、有能力人员,纳入村民理事会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形成了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同时,积极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促进农村社区建设。通过组建社区互动救助站,开展扶贫济困、帮扶结对服务,志愿者助残等服务活动。通过创办社区活动中心、文化长廊、图书室,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在完善和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导向作用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自治组织,必须按照法律规范充分的发挥其在政府和居民之间联系的纽带作用。

(二)推动社区文化的融合,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

首先,坚持三级联动,搭建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载体。加快县、乡基层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级联动的文化组织建设;其次,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借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契机,在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使农村的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中心的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的政治与民主意识、培养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民主精神的文化环境,农村政治发展才能获得健康心理的社会依托和长久的文化支持。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培育先进的农村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对一些农村的仪式、风俗、习惯、信仰给予尊重和扶持,让传统优秀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并发挥新的贡献和作用。

(三)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第一,坚持赋权于社区和还权于农民的基本理念。尽管地方政府需要在调整利益、改革体制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但从根本上看,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因此必须以农民为本,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应当构建农民自主参与的内在机制,让农民有充分的话语权。赋权的核心是为农村社区成员提供最基本的参与和决策权力,特别是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等全过程的自主参与度。

第二,运用参与式方法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社区发展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该坚持运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参与式方法。在对社区资源评估的基础上,由农民、项目人员和外部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并提出社区发展项目的过程。它强调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当地社区农民参与规划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重新认识他们的居住环境和资源禀赋,识别制约社区发展的因素,寻找发展机遇,以及充分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决策。

(四)以社区为单元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严重失衡不仅造成了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对等,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层社区组织向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而以社区为单位配置政府公共服务,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一是要制定市县两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具体政策,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经费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经费纳入两级财政预算,确保市县两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二是要制定和完善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区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对社区中心建设用地的审批及有关规费减免的政策,对经营社区服务项目在税费方面优惠或减免的政策,对参与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准入审批方面政策许可。同时,省市有关部门当前急需改进扶持方式。“分散投资形不成拳头”,这是我们过去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中遇到的困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体系,公共资源分配上要改零散为集中,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重点扶持。同时要改单项为综合,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应具有的功能,统筹项目规划,做到教育、卫生、培训、养老、人居环境、文化娱乐等各类事业全面发展。

(五)转变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培植支撑现代农村社区的经济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仍然不能避免的是大多数农村仍保留有包括集体土地及集体资产在内的集体资源,集中建社区后必然会涉及到这类集体资源的处置问题。首先,要转变农村土地的流转方式。现行土地制度在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机制,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降低了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成效。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尽快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和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对有集体资源的农村可对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将集体土地、企业、财产折合成股,一部分作为集体股,把其中的股权收益作为社区自治正常运转和社区公益、福利等事业发展的资金;另一部分作为个人股,实行按股分红。农村股份合作制运用股权制的产权制度原则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农村居民的利益,使他们可以放心迁居城镇和“农转非”;另一方面实现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农民入股承包经营土地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有利于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更要大力发展农协等组织,发挥好社会资本的作用,提升农民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能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五、小结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大多数农村在二元体制的历史影响下,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处在相对的贫困落后状态,经济欠发达、村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服务设施落后、社会保障匮乏是真实的社区状态,若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来解决问题不现实也不合理,唯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挖掘农村内在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农村社会去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而开发农村的内在能力,就需要重新规划农村的发展方向,整合相对混乱的社会结构,新型农村建设是正确的选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上,突出政府的引导、服务功能,根据社会、农民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以农民为核心,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的,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最终建设出富于地域、乡土、文化特色的配套完善、设施齐全、管理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

(作者单位: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参考文献:

[1]毕文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探 [EB/OL].中思网,http://economy.sinoth.com/Doc/article/2009/1/10/server/1000032084.htm。

[2]刘涛、王思又:《一事一议与农田水利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10(9):45。[3]刘燕舞:村干部离村现象值得警》[J].半月谈,2010(10):35。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 篇5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两个率先”总体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的有效载体,紧紧围绕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高起点规划建设,市乡村三级联动,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3月19日、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调度会,市级领导成员、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现场调度、观摩交流、检查评判,收到很好的成效。今年确定的64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占全市规划总数的36%。

(一)高点定位,创新实践。在深入调研、充分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境界、提高标准,研究确立了“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为总抓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为着力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思想,以及抓住“规划编制”这个关键,打 造“服务管理和发展致富”两个平台,“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农民,坚持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城乡互动,统筹发展”三项原则,做好“与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与旧村改造建设,与产业发展”四个结合,实施“小城镇吸附型、中心村辐射型、经济强村带动型、行政村整合型、村企发展联合型、城中村改造融合型”六种模式,实现“与教育资源布局,与卫生服务设施布局,与集贸市场设置,与农资超市、便民服务超市设置,与农村产业布局,与文化娱乐设施布局,与社区警务室设置,与加工小区、养殖小区、仓储小区布局”八个统一的总体思路。各级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普遍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健全完善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

(二)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把社区规划与市域经济发展战略、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等市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乡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相配套;同时本着“整合资源、城乡一体,适度超前、功能优化”原则,结合各乡镇实际,以“小城镇吸附型、中心村辐射型”等六种模式为基准,充分利用经济发展集聚地、闲置房产资源、乡镇工作片区等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农村社区,全市共规划农村社区79个,达到了以点带面、以强扶弱、全 面均衡发展的目的。

(三)多元投入,强力推动。研究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农村社区建设扶持办法(暂行)》、《2010年农村社区建设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特别是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给予资金、土地、建设、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调节和激励作用,先行拨付5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对完成建设任务、年终验收合格的农村社区,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再拨付补助资金100万元;各乡镇街道也出台相应的配套奖励政策,给予改建、扩建、新建社区一定的资金奖励扶持。同时建立多元化投入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搭建融资平台,广泛吸纳社会投资,保证了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各级加强调度,实行领导包靠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重要环节亲自把关,主要问题亲自处理;分管领导靠上抓落实,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了面上工作的顺利推进;部门之间密切配合,牵头部门靠上指导,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注重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新型农村社区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村级组织实施、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

(四)示范带动,统筹推进。立足全市实际,本着“开工 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确定了15个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先期示范点,与各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全市各级按照一个试点社区、一位牵头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机制的“四个一”办法,精心组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标准要求和时间节点严格规划设计、严格建筑资质、严格质量监理,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成功一批”的局面,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初具规模。同时立足今年,谋划明年,通过典型示范、样板引路、整体推进,力争经过两年努力,将全市79个社区全部建成“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服务集约”的新型农村社区。

(五)功能完善,服务到位。加快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好“八室、四站、两栏、两超市、一广场”为内容的服务中心建设,以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承载功能吸引居民向中心村和社区集中。在搞好教育、医疗卫生、社区警务、文化体育、社会保障、计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各社区的实际和群众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生产生活市场化服务和志愿服务“三大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服务村民,确保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在社区服务中心实现集中办理,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六)健全组织,党建先行。在加强农村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中介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和社区队伍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与社区建设通盘考虑、同步推进,并辐射到社区内的企业、农村各种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中,初步构建了以镇(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农村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农村社区党员为主体、其他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党建新格局。一方面科学定位工作职责,明确社区党组织在镇(街道)党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指导协调社区范围内的党建工作,不干涉社区内各村和驻区单位的行政事务;另一方面积极配强党务干部队伍,普遍选配年富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到社区抓党建工作,培育一批有技能、能干事、公道正派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头人。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纷纷以这次会议为动力,进一步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再鼓干劲、再加措施,起新一轮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热潮。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积极引导,大胆实践,在总结自身做法、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统筹城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宣传农村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来抓,作为一项刚性任务来抓。二是 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根据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科学设置社区服务内容,确保合理、实用;市直有关部门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把群众需要的服务延伸到社区,资源倾余到社区。各乡镇街道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服务中心两个层面的考核,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全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三是切实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大力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一批优秀人才;不断充实壮大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动员农村党员、团员、教师、退休职工、退伍军人及民间“能人”组成社区志愿者队伍;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社区服务队伍。四是建立健全社区运行长效机制。将农村社区建设和运转费用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逐年有所增加。加大社区经费自筹力度,鼓励社区面向社区内的单位和企业筹集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资源参与社区服务网点和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社会化的路子,采取无偿为主,低偿、有偿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养老、托幼、物业管理、家政、就业等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步使农村社区建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按照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级机构、部门和社会团体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努力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制定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和实施 细则,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好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考核和奖惩制度,抓好对农村社区日常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力有序有效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成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民政部门牵头、各个部门合作、村级组织实施、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经常性研究的重点议题,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新型农村社区联系点,定期到点上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工作。建立健全督查工作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督促检查,推进社区建设。

(二)通过党组织的融合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在有条件的社区把以村为单位的村支部整合过渡成为以社区为单位的党组织,并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组建起其它社区管理服务机构。管理区党总支更名为社区党总支,增设黑石社区党总支,沙埠、夏庄村党支部设为社区 党支部。同时,对社区管理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探索实行财政供养,工资列入财政预算,按月发放。

(三)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1、土地政策。对于已完成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的社区,全面停止你村庄内宅基地审批,由社区和镇政府共同向土地部门提出申请,经县国土部门同意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镇新农村建设办协调各社区积极与国土部门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规划,批准后可以按社区总面积的20%安排社区建设启动 用地,用于社区居民楼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内通过原宅 基地的腾空、复垦等途径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绝不允许在基本农田上搞规划、建设。

2、税费政策。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内的社区居民 楼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办负有监管、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责,积极协调县内各类建设规费(包括各类行政事业性和基金类收费))给予减免。

3、财政政策。新农村建设办积极协调县财政新建社区启动资金,用于扶持新建社区建设,重点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扶持范围和额度由社区提出申请,镇府审核,报县委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考察、审核、确定。

4、奖励政策。镇新农村建设办积极争取县财政的奖励资 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先进社区给予现金奖励。

5、其它政策。教育、卫生、交通、电力、水务、广电、文体、通信、建设等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试点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分别制定各自的优惠扶持政策。

(四)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参与机制

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体制,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建设的同时,发动社区居民以自愿捐款、投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形式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干部培训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发挥好农村干部和社区党员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社区义务服务。加大新型农村社区政策研究力度,分析借鉴先进地区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研究解决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山东省梁山县统一思想,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坚决打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攻坚战。

领导重视,机制健全。该县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示范攻坚行动指挥部,从县委农工委、县民政局、县建设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抽调人员组建挥部办公室,并在第一时间召开专 门会议,安排部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攻坚任务。后应工作需要,指挥部合并了梁山县农村住房建设及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新指挥部。指挥部进行集中办公,建立会议制度,每周五召开总指挥和办公室全体成员会议,每月召开一次指挥部成员联席会议、乡镇推进机构负责人碰头会议。指挥部增设了督导检查组,建立了指挥部领导包保责任制度和定期调度通报制度,各项工作上图上墙,挂图、持图一线督导作战,每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

目标明确,规划优先。按市下达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目标任务,梁山县结合各个社区的具体情况,将建设内容按时间对任务进行了分解,并与风景委、开发区和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该县把规划当作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力求规划科学规范,本着“长远不落后,眼前要领先”的方针,认真做好了规划上的结合,即规划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规划及计划、土地增减挂钩置换规划紧密结合,同时与该县的重点工程南部片区开发改造建设工程、山北片区开发建设工程、西部片区开发建设工程、景区规划建设、移民开发、压煤搬迁村、滩区搬迁村建设统筹考虑、统一安排、搞好衔接、合力推进。目前,四项规划已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基本完成。

加大投入,强化监督。该县拟定有关文件和规定,要求所有农村建设项目都要符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所有 涉农建设资金都要集中向新型农村社区投放,所有涉农项目都要集中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实施,统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资源,统一使用,集中投放,对不符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项目和投入,发改部门不立项、环保部门不环评、国土部门不供地、建设规划部门不发证、财政部门不配套、呈报文件不转报,逐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合投入机制和统筹运行机制,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督导检查组依据本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阶段工作进度、工作效率情况、争取政策、资金情况、媒体宣传情况、信访稳定等进行督查、综合评定。

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合村并点为重点;合村并点建社区的,以梁山镇、拳铺镇为重点,其它乡镇结合整体规划和产业布局,依托优势、突出特色,选择确定合村并点一步建成型、合村并点分步实施型、社区服务引导集聚型示范点,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其中,梁山镇凤凰城社区、风景区后集社区为合村并点一步建成型第三类,拳铺镇拳铺社区、风景区张坊社区为合村并点分步实施型。在确保每年全县建成10个市级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同时,建设14个左右县级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在全县建成1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

沟通协调,齐抓共管。针对示范点建设任务,该县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各部门齐抓共管、指挥部统筹协调,坚决打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攻坚战。

截至目前,在全县确定的10个市级示范点和14个县级示范点中,拳铺镇信楼社区服务中心已完成规划,文体广场已开工建设,广场水泥路面硬化正在进行中;方庙社区服务中心已完成规划,进入基础砌筑阶段;拳铺、徐集、蔡林社区服务中心正在按市里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的修改工作。梁山镇凤凰城社区已完成规划,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图纸正按市里要求进行修正;红旗社区,一期4万平米住宅区已完成建设,部分住户已入住,社区服务中心已完成选址;姜庄社区住宅楼已完成5000平方米,第二栋住宅楼已准备开工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已完成选址。风景区后集社区已完成规划,并已完成拆迁,住宅楼已开工建设;风景区张坊社区住宅楼4万平方米已完成主体建设,另有2.5万平方米正在施工,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场所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文体广场设计面积4000平方米,现均完成设计并开始进行施工。在市级示范点建设全面展开的同时,县级示范点建设亦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推进。按照全市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辉县市初步规划将全市533个行政村整合为130个~150个新型社区,力争通过10年~15年时间,完善和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一体化,逐步实现居住环境、就业结构、消费方式、公共服务城市化。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取得了 初步成效。

一、我市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现状

去年以来,我市规划启动34个重点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涉及127个行政村,6万户,23万口人,原村庄住宅占地4.5万亩,规划建设占地2.74万亩,预计建成后可节约土地1.76万亩。目前34个社区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26个已启动建设。今年以来,完成投资1.76亿元,其中市、乡(镇)财政投入1960万元;新增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拆迁10万平方米,新修社区道路96公里,已入住1100户。初步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型、村庄合并型、整体搬迁型、旧村完善型、产业带动型等5种建设模式,涌现出了张村乡裴寨社区、孟庄镇涧头社区、城关办事处锦绣花园社区、百泉镇楼根社区等一批典型和亮点。

二、主要推进措施

我们着力在完善规划、加大投入、制定政策、督查考核上下功夫:一是高标准规划。本着适度超前,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高标准搞好规划编制。由市规划局牵头联系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建设规划。二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市财政列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社区建设。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补助50%;对社区规划每公顷补助1万元;对拆旧房到社区建新房的农户奖励2000元。各乡村也都安排了一定资金。三是整合资源。市直单位申报、实施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向社区试点安排,捆绑使用。其中“村村通”工程已向社区安排项目资金220万元。四是开展“联包帮 建”。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指导、督查、考核。同时我市确定调派队员的市直单位作为联包社区的帮建单位,建立了周汇报制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五是实行绩效考核。将社区建设列入“联包帮建”单位和相关乡镇工作目标,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以奖代补。六是制定优惠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14条优惠政策,对社区建设奖补资金、税收优惠、信贷扶持、土地调剂、项目倾斜、建房补贴、社保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七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每10天召开一次例会,每半月进行一次督查,对社区进展情况实行台帐式管理。同时实行了四大班子领导联包社区责任制。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为思想认识、规划执行、资金整合、配套政策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宣传发动不够,干部群众中存在种种误解和不全面理解现象;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主动性、创造性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部门协调、配合不够,致使推进工作中出现诸多困难,影响工作进展。二是规划执法问题。部分社区规划层次偏低、前瞻性不强;总体规划与重点规划衔接不够;规划执法不够到位。三是资源整合问题。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模式不多,产业布局的整合力度不大;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致使电力、交通、农业、教育、文化、卫生、通讯等政策资源整合不到位。四是建设资金问题。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资金筹措 方式不活,投入严重不足;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存在手续繁杂,门槛过高,吸纳闲散资金力度不够。五是配套政策问题。一些现行政策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要求,必须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制定、完善相应配套政策。

四、对策与建议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 篇6

闻集乡宋 森郭东华

闻集乡地处虞城县东南部,辖25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4.2万人口,5.5万亩耕地,连霍高速公路横穿该乡。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闻集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闻集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聘请专家学者规划设计,将全乡25个行政村的104个自然村规划为3个大型社区。

一、以民为本,科学运作,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搞好科学规划,明确建设方向。让农民搬进新居,不只是简单的拆迁改造,还要考虑到农村可持续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因此要有一个长远全面的科学规划。闻集中心社区在建设中做到先期规划、通盘考虑、实施功能分区,规划了居住区、项目区、行政区、生活服务区等,并在规划中为将来发展留足空间。

干群充分酝酿,科学制定方案。在政策制定阶段,我们依照上级有关政策,通过外出考察,结合本乡实际,因地制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原则,按照“4+2”工作法要求,深入群众家中,广泛征求意见,拿出初步改造方案,然后召开不同层次会议,逐条讨论研究,最终得到群众认可。使群众“明白签约、清楚补偿、高兴搬迁,顺利回迁”。

坚持以民为本,做好宣传发动。召开动员大会和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宣传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拆迁政策,宣传拆迁建成后的美好前景。

干部率先垂范,确保顺利建设。在拆迁改造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乡、村班子成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自身做起,带头拆迁,率先垂范,舍小家、顾大家,不计得失,争做先锋,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农民的思想观念问题。由于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民的思想观念始终不能从小农经济观念中转变过来,思想观念僵化、守旧。因此,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认识不足,观念模糊,积极性不高。满足现状,停滞不前的农户大有人在。特别是有部分农户,生活水平比较低下,自认为能吃上饭就可以了,根本不关心农村城镇化建设,所以,观念守旧是影响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

资金短缺问题。搞农村城镇化建设,就要增加投入。无论是建立各种批发交易市场,还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也不论是搞科技培训、人才教育,还是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都需要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要搞好农村基础建设,也同样更离不开资金,资金哪里来,由谁出,虽然是农民自己的根本利益,但是否愿意出资,这都是摆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再之地方配套资金短缺,绝大多数城镇化建设项目资金匮乏,启动资金和配套资金也

没列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建设资金更是短缺,难以满足城镇建设资金的需要。

交通运输问题。农村城镇化实施后,建立各类批发市场及劳务市场,农民不仅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由农业生产进入了农产品流通领域。因此,交通和运输便成了关键。从目前情况看,有的社区交通运输环境还不适合农村城镇化发展。

征地拆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土地征收拆迁过程中,虽然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进行补偿,并积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但部分群众对房产、地上物及土地的补偿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一些重大工程推进速度缓慢,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同地同权不同价的问题。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要改变农村集体用地的所有权,首先办理土地征转审批手续,把农村集体用地改变为国有土地,才能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城市建设用地“同权”。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价格主要受所在位置、交通条件、土地市场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制约,这就造成了农村集体用地与国有土地之间的同地同权不同价的问题。

三、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

提升城镇化质量。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坚决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作为战略方向,切实治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城镇化虚胖症”,让每一个城镇做到资源利用集约化、城镇功能良性化。

社区建设应注重宣传引导。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考虑群众能力,鼓励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建,条件较差或

暂可不需要建房的可以后建。对于社区住宅,规划设施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避免农户建房超出自己经济能力。

引导农民入住农村新型社区。坚持建得起,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将培育产业支撑、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首要前提。

加大对群众尤其是困难户扶持力度。近两年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收,农民逐步摆脱贫困,但因灾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依然存在。要通过政策扶持,贷款优先等措施,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 篇7

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首次超过了50% 。 标志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1]。通过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黑龙江省在国家新型发展战略指引下, 结合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工业化发展基础好的发展优势,通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调整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等措施,促进全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在现有黑龙江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寒冷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对如何应对严寒气候特征,创造严寒气候适宜性的居住环境,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的生态宜居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城乡规划与建设方面的重要问题。

1黑龙江省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特点与村镇建设存在问题

1.1冬季能源消费比例高,能源消费效率较低

黑龙江省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源消耗中煤炭等化石燃料占较大比重,能源消费中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生活能源利用结构和效率较差,城市居民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的意识薄弱。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现象不利于我国低碳能源政策的执行。2009年黑龙江省一次能源耗费构成如表1所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炭的消耗[2]。

相较于国内其它城市,黑龙江省的能源结构和应用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煤炭等石化燃料比重大、工业用能占主要地位等问题。由于黑龙江省地处严寒地区,用能情况有其独有的特点: 黑龙江省生活能源消耗中冬季供热占主要地位,供热能耗大于夏季制冷能耗,造成的煤烟型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1.2冬季取暖能源消费占家庭能源消费比重较高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寒冷, 年度取暖期平均达到150天左右。通过调研统计, 在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中,冬季取暖能源消费比例占到了最大比重。在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比例中,冬季取暖能源消费达到东北农村家庭总消费比例的50. 35% ,其次为厨房能源消费和热水 能源消费,分别占总 能源消费 比例的33. 91% 和14. 86%[3]。

1.3冬季供暖的主要能源粗放,污染严重

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冬季供暖以火炕、火墙以及土暖气、铸铁暖气等农家独户住宅单独供暖为主。 缺乏集中供暖、供热等基础设施。主要供暖能源为燃煤、薪柴和秸秆,分别占供暖能源总比例的65. 4% 、28. 4% 和6. 2%[4]。部分农村地区少量供暖能源消费为稻草与畜牧粪便等,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例很低。冬季燃煤取暖,产生了大量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加之冬季气压偏低,煤烟粉尘等污染物长期漂流在低空,对农村地区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破坏。90% 左右的生物质材料用来炊事,造成生物能源的巨大浪费。薪柴供暖,需砍伐大量树木,进而造成了农村地区的树木不断减少,加剧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

1.4农村住宅院落布局较为分散,住宅散热面积较大

黑龙江省农村住宅布局较为分散,较少有联排式住宅,住宅多为独户、独栋住宅,在住宅隔热保温性能方面,每户住宅具有多达6个外界散热面,客观上增大了农村住宅的总体散热面积,在冬季加快了屋内热量的损失与消耗,增加了冬季取暖能源消耗量。住宅采光窗体面积过大,缺乏节能理念和措施。 农村住宅墙体、屋顶、窗户、地面采取节能措施的分别占60% 、30% 、10% 、2%[5]。由于农村没有相关的节能标准,公众对节能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节能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

1.5缺乏应对冰雪气候环境特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和建设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缺乏应对冰雪气候特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黑龙江省的农村建设中表现为较大的农村宅基地和过窄的农村道路之间的矛盾。农村道路现状多为泥土道路,少数主干道路为水泥或者砂石路面。由于缺乏相应的地下排水设施,在夏季降雨、初冬降雪以及初春冻土融化时期,道路泥泞不堪,给农村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2应对严寒气候特征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策略

黑龙江省冬季漫长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东北农村地区的农村建设现状特点和问题,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冬季能源消耗水平。在未来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规划中,我们主要从宏观区域规划角度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两方面出发,通过景观格局变化、 植被与地形变化等规划条件的最大化利用措施、围合式布局、住区功能分区、连续街道探檐设计等措施以及倡导农村住宅节能措施的推广利用等方面对严寒气候的生态规划与低碳规划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2.1区域视角的规划策略分析

2.1.1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科学选址布局

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选址以及用地布局规划时,要充分结合东北农村地区的寒冷气候特点, 应因地制宜地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植被条件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保证农田基本保护区用地以及农业生产用地不被占用的基础上,将生产、仓储等用地和相关建筑设施布局在冬季季风的上风向,生活区布局在冬季季风下风向。通过生产、仓储设施的阻隔, 将冬季寒冷气流阻挡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居住生活区外部,从而降低冬季寒流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影响。

2.1.2加强农村地区各层次防风林带建设

研究表明,建筑物周围的防风林带,能够降低寒风的速度,从而减少50% 的冷空气渗透到建筑物中,每年可以节省25% 的热能消耗[6]。地处平原地区的农村地区,应在较大农村地域范围内,形成网格状立体化的多重防风林带系统,并在新型农村社区外围,形成高低相间的立体化防风林带系统。树种应采用东北地区适应能力较强的抗旱抗寒的高大乔木,并辅以灌木林的相间种植,从而形成多重立体的防风林带,有效降低冬季寒冷气流的流动速度,改善冬季新型农村社区生活区域的微气候环境,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的冬季宜居性。

2.1.3加强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东北农村地区的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薪柴等为主。清洁能源、新型能源的利用程度仍比较低。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积极推广太阳能、 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利用,充分利用东北农村地区的丰富自然条件,变不利为有利,开发利用各类新能源,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另外,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结合村屯环境整治规划的相关内容,应将畜牧饲养场地等布局在村民生活区的远外围地区,尽量布局在冬季、夏季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鼓励建设集中型化粪池、沼气池等生物能源利用设施,将生物能源补充到农民的生产生活等方面。

2.1.4合理规划布局垃圾焚烧站、充分利用燃烧余热

东北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大多在住宅周边、村屯外围进行露天自然堆积或转移填埋等措施。生活垃圾的露天堆积、填埋都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广域集中型垃圾焚烧站,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农村环境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供暖、洗浴、温室农业大棚等多种利用形式对垃圾焚烧燃烧余热进行充分利用[7]。

2.2微观视角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2.2.1应对严寒气候特征的功能分区与围合布局

东北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设施、生活材料以及牲畜饲养等方面,都在农村住宅院落内部进行。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设施的混合空间利用,影响了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住宅生活环境的改善。在未来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可逐步引导生产、仓储设施与农民生活设施的分离布局与建设,同时增加农业生产设施与生活空间的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既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也可以利用生产设施、仓储设施等对新型农村社区住宅区进行外围围拢布局,形成冬季人工防风屏障。

2.2.2引导建设用地集约化、住宅联排化建设

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用地规划布局中,鼓励宅基地的集约化建设,引导新型农村社区住宅多层化、联排化布局。多层紧凑式的建设布局形态可降低房屋散热面积,减少冬季住宅冷山的散热影响。适当减小农村院落面积,增加南向院落空间,减少北向背阴院落空间,在北向住宅背阴方向设置农村生活道路, 并适当预留冬季雨雪清除的道路两侧堆积空间,春季可将积雪统一运输到农田河流等地区[8]。

2.2.3结合地形设计的公共交流空间设计策略

在冬季,寒风与日照等因素能够较为敏感的影响人们对公共活动空间环境的心理感知活动。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交流空间的规划布局中,要充分考虑冬季寒风与日照对公共空间氛围的心理感知影响。尽量利用地形或者植被围挡等措施,构建冬季围合式的公共空间。在考虑冬季寒风风向与日照来向的基础上,在迎风向一侧可以根据地形或者人工构筑挡风坡,加以高大乔木与灌木的相间种植,能够形成良好的防风屏障,有效降低冬季寒风对室外公共空间活动的影响; 而在向阳一侧的空间中,则要尽量保障冬季公共活动空间的充足日照[9]。加之围合形成的空间围合感能够强化冬季日照的感知效果,进而增强农村社区居民室外活动较为温暖的心理感知活动。

2.2.4应对冰雪气候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东北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供了发展机遇。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通过考虑雪水积溅的人车分行道路系统、考虑融雪排水的排水设施设计、 沿街建筑的探檐设计、防止冰雪滑落的平层屋檐设计等设计策略,为农村居民提供能够应对冰雪气候特征的交通环境与室外环境。在冬季景观营造方面,可以车行道路与人性道路之间地区种植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相结合的植物隔离带〔10 〕。植被选择一方面要选取东北农村地区的本地化高大乔木,另一方面要选择夏季阔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类型,以形成夏季遮挡阳光、冬季阳光透过的气候应对策略。 通过低矮灌木的种植,既可以形成车行道的噪声屏障,又可以利用雪水灌溉,原地保留积雪融水,减少春季积雪的地表流失,形成立体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水循环生态系统。

3结语

上一篇:仓库管理物料配送下一篇:计算机专业见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