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型农村

2024-10-17

互联网+新型农村(精选10篇)

互联网+新型农村 篇1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现实与历史的重大任务, 2015年中央《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农业、农村多功能性发挥的载体和具体表现, 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具有现实意义。新型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 把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各种传统行业结合起来, 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对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具有积极作用。

1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型互联网建设重要性分析

农村产业融合是基于现代新型技术或制度所产生的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 通过渗透、重组等方式创新农村产业新的功能、模式和形态, 增强农业生产活力与农村产业增值, 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增加农村收益的新兴发展模式, 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这些年发展很快, 已经不断被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 成为人们手中的一种工具, 在各个产业领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互联网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甚至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互联网已经在城市很多产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产生了更多的新兴行业, 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不断创造价值促进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农村产业融合是农业经济模式的创新性转型, 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发展需求。城镇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的手机、分析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极大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 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多经济价值, 我国是农业大国, 而农村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及数据利用率上却远远落后于城镇。农业经济转型需要产业融合, 而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先进的技术支持, 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的应用将会使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时更加方便快捷, 在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下, 农村产业融合对先进技术的需求将会与日俱增。将大数据、云计算融入到互联网中形成了现代新型互联网, 农村现代化建设已经离不开互联网, 而农村产业融合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新型互联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在农村产业融合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型互联网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从全国来看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平原、丘陵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山区农村, 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 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优势不同, 产业发展侧重就不同, 例如资源丰富的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 靠近城镇的地区以第二、三产业居多。西部山区农村在第一三产业融合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部和东部地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优势明显, 产业融合程度远远高于西部农村。新型互联网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 基础设施落后

新型互联网需要大容量的存储设备、服务器群、数据采集设备、应用软件及各类终端设备等相关设施, 在农村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远远落后于城镇。由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农村的应用成效还没有显现出来,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增长较慢, 因此投入力度缺少一定的信心。

2.2 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

以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的农村新型互联网作为新兴的技术工具, 很多人还没有注意到它在农村产业融合甚至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因此现有的政策支持体系很多已经不适用新型互联网建设的发展需求, 而新的体系论证研究和构建速度比较缓慢, 没有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就缺少新技术发展的合理引导和开发利用。

2.3 应用服务延伸尚浅

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掌握在少数大型企业手中, 这些企业也是新型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主要目标, 农村的数据量信息十分庞大, 但是用于收集、分析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却很少被应用, 信息不能有效开发利用, 农村市场不能依托先进技术进行拓展而造成大量资源被浪费。

3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新型互联网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途径及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3.1 具有农业特色的产业融合创新研究

普通农村互联网一般是指农村地区可以通过电信行业运营商上网进行浏览、娱乐、社交等操作, 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信息使用权利。随着农业经济不断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成为了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对互联网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新型互联网不仅强化了功能, 而且对互联网应用进一步延伸, 尤其提升了农村第三产业中信息服务能力, 信息服务与农业生产、农业制造等产业的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更是具有农业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农村新型互联网将农业特色有机结合到云计算、大数据中去, 形成农业特色信息服务支持系统, 例如河北省西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第二三产业比较薄弱, 但是农业资源非常丰富, 利用农村新型互联网根据消费需求推动农业生态旅游, 打造农村文化产业品牌, 拉动农业定向生产加工与消费内在需求;河北中东部平原及沿海地区, 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依托新型互联网实现农业网格化发展, 运用分析计算功能促进农村产业集群化发展, 围绕城市资源推动农村产业延伸、建立生产加工短链和循环经济优化资源配置, 是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加快推进农村新型互联网建设是创新具有农业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重要举措, 更是深入发展现代农业和提升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保障。

3.2 具有农业特色的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互联网系统建设研究

农村新型互联网的应用是体现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服务支撑, 需要的是符合农业发展需求的定向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 将先进技术融入农业生产、加工、制造、销售、服务等每个产业环节中, 利用新型互联网整体功能服务于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外部需求拉动力和内部发展驱动力, 形成农村经济效益增加支撑体系。互联网是云计算、大数据的基础, 新型互联网最终面向用户使用的界面是网站, 现有农村信息服务网站功能比较简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需求, 网站信息服务功能亟待增强、扩大与拓展。首先, 增加社会上农业网站的信息存储量, 加快信息更新频率, 拓展信息来源和种类。其次, 政府和企业加快自建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不断收集该地区人口信息、农业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企业信息、消费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物流信息等各类特色数据, 通过整合利用为农村新型互联网建设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自建数据在信息共享平台上的半公开化被用户使用, 根据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收入水平对特色资源数据使用适当收取费用成为数据收集的资金来源之一。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的农村产业融合信息服务系统, 本系统首先通过互联网多数据进行抓取搜集, 形成庞大的农村信息数据群并进行存储, 然后对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新型信息服务系统具有网上个性化的信息定向分析、查阅、在线咨询等服务, 用户通过条件筛选对所收集存储的信息进行过滤并按照自身要求进行一定的分析, 分析结果以推送的形式进行查阅, 还可以在网上向农业专家进行在线的咨询。

3.3 新型互联网运行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农村新型互联网建设要立足于农村,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农村产业升级。首先要树立服务新理念确定服务主体。农村新型互联网建设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 以农民和消费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以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 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其次要转变服务管理模式和机制, 改变企业垄断式运营管理模式, 建立政府主导和农村主体监督, 企业市场化运作与服务管理机制, 多种渠道合理获取农村产业全面的信息数据并分析利用, 不仅有企业和市场信息, 更应该加入农民和消费者的相关信息来完善资源储备, 建立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型互联网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完善配套管理设施与人才配备, 紧跟农村市场发展特点进行开放式定向服务运营管理, 精简农村市场运行的中间环节, 节约资源与降低成本, 促使农村产业加快升级转型速度。

4 新型互联网建设运行的保障措施

4.1 资金投入保障

资金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动力, 更是新型互联网建设的基本保障。利于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型互联网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农村政府和企业都是极具诱惑力, 政府与企业在市场运营机制下通过不同侧重点联合对新兴互联网基础设施及后续发展进行可持续性资金投入, 政府侧重对农业产业融合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 农村企业则主要对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 新型互联网建设所需资金从不同方面获得了补充, 政府和企业也在投入和运行中满足了自身的利益需求。

4.2 配套制度保障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新型互联网适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 新型互联网和农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现代新事物, 现有的制度已经不能使用或者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为了不被制度所束缚, 需要对制度进行修改或重新制定, 不断加强政府的重视程度, 要在较短时间内修改和制定适应新型互联网建设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制度, 尤其在人才建设、持续发展、市场运营、设施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构建合理的配套制度保障体系, 积极促进农村新型互联网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3 培训教育保障

农民对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熟练使用新型互联网技术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合理融合发展。其一, 政府与企业依托各自优势为从事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创造一条龙式培训教育模式, 政府组织政策与理论的解读和宣讲, 企业主要负责技术支持与实践培训, 政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会起到良好的培训教育效果。其二,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中对先进技术的教育培训, 尤其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增加学习力度和实践时间, 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并可以熟练应用先进技术到现代农业中去。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优势, 多数学生为农民子弟, 他们更为了解农村, 学校结合学生特点设定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扎根农村才能服务农村, 让满足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型互联网建设延伸的农村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武庆虎.基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 (7) :22-23.

[2]王璐.立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的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 2015 (5) :40-41.

[3]邵书慧.湖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难点与对策探讨[J].科技创业, 2014 (11) :14-15.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电话会议 篇2

这种高投入低效率的电话会议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快节奏的职场需求,会议宝这款电话会议应用综合了移动互联网功能强大和语音电话网络通话清晰的优点,创新了电话会议的模式。

会议宝的特点

会议发起人安装会议宝应用,注册即可获得30分钟免费时长,前期零投入。

用手机可随时发起多方会议,预约开会提前提醒。

其他与会者无需安装APP就可收到电话呼入,接听电话即可参会。

使用中国电信通信信道,通话语音质量清晰与普通电话一致,远高于网络电话。

会议发起方付费,0.19元/方/分钟,接听方免费。

应用服务功能完善,会前预约、会中可控制(主持人可禁言或剔除与会者)、会后纪要快速编辑分发。

使用方法

1.扫描下方二维码使用手机注册,获得30分钟免费语音时长。下载安装会议宝应用。

2.点击右上角“+”号,立即开始一次“即时电话会议”或者“预约电话会议”吧。(如图2)

3.在通讯录中搜索并逐一添加参会成员(需要授予会议宝读取通讯录的权限)。(如图3)

预约会议通过短信或邮件发出邀请,受邀者根据链接和密码确认会议邀请函。(如图4)

4.点击发起会议,会议发起者会首先收到来自020-8218XXXX的电话,接听后,所有受邀者也会收到来电,接听即加入电话会议。(如图5)

5.会议中主持人可以随时对某位与会者静音(禁言)或移除,可以很好地控制会议。(如图6)

6.会议中语音通话质量清晰,与直接打电话没有区别。

7.会后可编辑会议纪要通过微信等方式快速分发。(如图7)

总结

会议宝发起会议方便快捷,只要是会议发起人通讯录中的好友均可快速邀请,不在通讯录中的参会人也可以手动输入手机或者座机号码邀请。受邀方免费接听电话会议,会议中通话清晰。每次会议均有记录便于管理。会议由发起方付费,免费时长用完后按0.19元/方/分钟付费,先充值后通话。

互联网+新型农村 篇3

十八大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5 年3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绿色化”,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国家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及城镇化与其他四化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央精神和相关文件,国家制定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江苏省也制定了《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 年)》及相应的实施方案。

国内外对新型城镇化开展了大量研究,杜帼男等(2013)在分析了城镇化指标后,提出用“市民化程度”指标衡量城镇化水平,James C. Davis(2003)研究了城镇化与经济活动的关系,Potter et al.(2004)研究了城乡关系。 对于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关系,近几年国内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于海波等(2014)分析了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刘国斌等(2015)探讨了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徐君等(2013)研究了“四化”互动耦合机理,张琳等(2014)研究了“四化”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这些研究为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2015 年3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 “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互联网+”正推动各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互联网+工业”正成为“两化融合”的核心内容,“互联网+其他领域”也正作为“两化融合”向经济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延伸。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互联网+”方面的研究,左宗文(2015)研究了“互联网+能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目前,苏北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互联网+”给苏北农村城镇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虽然发达地区在开展“互联网+”创新时有着天然优势,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使得不发达地区依然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发达地区资源, 从而有可能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城镇化建设上形成“后发优势”。

1新型城镇化、“互联网+”的内涵

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点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段进军等(2014)比较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在六个方面的不同, 基本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即市场主导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内生城镇化,消费驱动的城镇化,城乡规模均衡发展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生态”多维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对于农村地区占大多数的县市, 其城镇化主要应体现在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工业现代化、经济绿色化等几个方面。

1.2 “互联网+”的内涵

所谓“互联网+”,是指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融合应用过程(宁家骏,2015)。 从本质上说,“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 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开放、平等、无边界等特性, 可以打破原先某部门或企业内部的封闭的传统运作模式, 使得可以随时在上下游和协作单位之间进行低成本的信息流动和交换,并实现信息的整合、深加工和应用,提升运营效率,最终实现产业和社会转型升级。

“互联网+”与之前所提出的 “两化融合”相比,更突出了信息的跨组织、跨地域的共享应用,“互联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新的信息技术和时代背景下“两化融合”的具化和升级。 “互联网+工业”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而“互联网+”不仅仅限于与工业的融合,还包括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政务民生、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融合。 可以说,“互联网+”正成为“五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

2基于“互联网+”的苏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中的统计数据表明,苏北地区城镇化率仅为56.1%,比苏南地区低近17 个百分点。 而苏北县域范围的城镇化水平更低,以徐州市睢宁县为例,其2013 年城镇化率仅为4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存在城镇人口规模偏小、生产要素集聚动力不足、城镇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工业产业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工业园区,绝大多数乡镇以农业为主,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程度低,服务业发展缓慢。

基于苏北农村农业现代化程度低、 工业基础差甚至零工业基础、 第三产业缺乏的现状, 苏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确定“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生态文明、五化同步”的建设原则。 “互联网+”应用为实现这一建设原则提供了基础。 结合《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 年)》,我们认为基于“互联网+”的苏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确定以下几方面目标:

(1)通过 “ 互联网+” 支撑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 使得城乡居民无差别地接入互联网。

(2)通过 “互联网+农村社区”、“互联网+民生服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使得农村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基本无差别地获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政府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和教育、医疗等资源。

(3)通过 “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改造传统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工业化、工业现代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内生发展。

(4)通过 “ 互联网+服务业”, 发展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 网络金融、在线娱乐等,使得农村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基本无差别地获得城市居民所能获得的各种消费服务。

3基于“互联网+”的苏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基于“互联网+”的苏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是在制定与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和引导政策的基础上,以建设可靠性高、全覆盖的“互联网+”支撑平台为前提,以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互联网+”人才队伍为保障,以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内容的一个系统化工程。

3.1 苏北农村基于 “互联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与引导政策制定原则

由于苏北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政府短期所能投入有限,因此在制定基于“互联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时应遵循“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资金投入能力和问题的紧迫性,制定好分步实施计划。 建设规划应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既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注重应用实效,并能兼顾未来拓展。

在相关引导政策制定时, 要注重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互联网+”应用;要注重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研发机构,围绕农村“互联网+”开展人才培养和应用研发;要注重行业集聚效应,将资金集中、重点投放到“互联网+”行业平台研发和建设上;要注重树立典型应用案例,形成示范效应。

3.2 苏北农村“互联网+”支撑平台建设重点

苏北农村“互联网+”支撑平台建设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实施建设,特别是无线宽带建设,建成“无线乡村”;2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要建设能够为互联网与各个领域融合应用提供支撑的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3农业物联网建设,建设覆盖所有种植养殖区域的物联网监控平台。

3.3 苏北农村“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策略

建设苏北农村“互联网+”人才队伍,一方面要注重面向农村“互联网+”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现有的信息化人才和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 苏北各县级政府应加强与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合作, 共同开展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 培养农村“互联网+”人才;并请高校和职业院校对现有人才进行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应用方法和技术的培训。

3.4 苏北农村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3.4.1 “互联网+农村社区”

传统的农村社区只是土地人口的小范围集中, 江苏提出了“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其中,“一站”是管理服务站,“一办”是综合治理办公室。 通过“一站一办”可以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向基层社区的延伸。 但缺乏互联网做支撑的“一站一办”其功能依然是有限的。 现在政府越来越多的推行电子商务和网上办事,但是,一方面依然有很多事物需要提交实物材料供验核;另一方面,苏北农村地区很多居民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很好掌握互联网应用。 而将“一站一办”作为政府在线服务在社区的线下终端,建成基于O2O的电子政府,可以使得农村社区居民在本社区即可享受几乎所有的政府各项服务。

3.4.2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主要包括基于物联网的 “智慧农业”、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营销和基于供应链的农业产业链整合。 “智慧农业”是以农业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集成应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多媒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和控制、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灾害预警与防范。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营销可以让农民与消费者直接对接,避免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并因为中间环节的减少,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民收入。 基于供应链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是在前面两方面基础上,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产业链服务平台,将农产品的种养殖户、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金融企业等进行深度整合,促进农业各相关企业的精细化分工和无缝合作。

3.4.3 “互联网+工业”

苏北农村部分乡镇在传统工业领域,如纺织、家具等,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也有很多乡镇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企业。 针对这一情况,苏北农村应在淘汰落后的“高污染、高消耗”企业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发展“互联网+工业”:其一,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传统工业产业进行“互联网+”改造,首先对生产制造设备和技术进行柔性化改造, 然后通过构建基于供应链的行业产业链服务平台,将制造企业、研发设计机构、销售企业、物流企业、金融企业进行整合,实现精细化分工和合作。 其二,对于没有工业基础的乡镇农村社区,应结合本地特点,通过柔性制造技术的应用和产业链服务平台构建, 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无污染的 “互联网+特色加工业”,如“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互联网+旅游商品加工业”等。

3.4.4 “互联网+服务业”

目前,苏北地区城乡的一个重点差别是,城市可以享受到各种更多更好的服务。 要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的服务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而由于农村社区规模小,很多服务企业不愿意开设在农村社区。 而“互联网+服务业”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服务企业可以有效地扩大服务范围, 譬如销售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物流把产品卖到各个地方, 餐饮企业通过互联网也可以把服务范围扩展到周边更多的社区,有了互联网作为基础,如果配合一定的政策引导,服务企业会很愿意到农村社区的;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居民也可以享受来自不同地区的各个服务企业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消费服务,如网络购物、互联网金融、在线娱乐等。 苏北各县应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 考虑建设或引入基于互联网的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和引导企业、居民使用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平台。

3.4.5 “互联网+民生”

苏北地区城乡之间的另一个重要差别是,农村的教育、医疗和交通等条件普遍比城里要落后。 通过在线教育可以将城市优质教学资源放到网络平台上, 让农村学生可以在线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与优秀教师进行实时交流,并逐步通过“慕课”等形式进行部分课程的在线学习。 通过社区诊所检查、城镇医院诊断的远程医疗服务, 可以使得农村社区居民直接享受到城镇医院优秀医生的诊疗服务,并通过在线医疗系统,对于需要转治的病人可以及时进行转治。 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并可以通过移动打车获得便捷的交通服务。

摘要:“互联网+”的提出给苏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解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互联网+”的内涵后,针对苏北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苏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苏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首先,确定了建设规划与引导政策的制定原则;然后,明确了支撑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最后,阐述了如何将互联网与农村社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及民生等进行深度融合。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杜帼男,蔡继明.城市化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13(10):31-40.

[2]James C Davis,J Vernon Henderson.Evidence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3,53(1):98-125.

[3]Robert B Potter,Tony Binns,et al.Geographies of Development[M].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1999.

[4]于海波,邱玮.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4(4):138-141.

[5]刘国斌,杨富田.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15(1):49-53.

[6]徐君,高厚宾,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9):85-88.

[7]张琳,邱少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4):124-129,139.

[8]左宗文,姚新超.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能源互联网应用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4):63-66.

[9]段进军,殷悦.多维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38-43.

互联网+新型农村 篇4

关键词:互联网;渠道管理的重要性;构造有价值的网络;关系网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2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中国,无数高楼拔地而起,四处是崭新的一面。随着互联网的飞速的发展,也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日常的生活中,你稍稍注意一下便会发现。在餐馆,人们在等待食物时,不再是与朋友聊天而是摸出自己的手机上网聊天刷微博。情侣们联络也不是“千里之外,锦书一封”,他们只要摸出手机或者打开电脑,就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动向。在地球两端的2个人可以对话,面对面聊天。放在百年之前,这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今天却被互联网轻易做到了。这还真是最好的时代-------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的影响已经深深植入我们的生活。有好好利用这种新型渠道去发展公司的,有白白错失良机从龙头老头跌倒谷底的。这样的传奇故事真的是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有人落马也有人赢得漂亮。在这个新坏境中,什么是关键之处呢?过去的交易手段已经在新环境下失去了竞争力。采用过往加以手段的企业会在新环境下举步维艰,艰难求生。一种崭新的渠道像是受到召唤一般的产生了。它不同过往的买卖双方交易手段,它更细致更关注买方需求而为买方提供全套完整的服务。这个是一个将各种关系网络联系到一起,将价值最大化,网络化的方式。采用了这种方法的企业无疑会在新环境下占领先机,成为商场的大赢家。

一、我们如何实现崭新的渠道战略

崭新的渠道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解读供应商和渠道伙伴之间的关系,他们不再是依照过往单纯的供求关系。只是你拿货我卖货,没有其他的有价值的交流。他们还可以这样。这就是他们可以一起探讨,共同工作,准许之间信任的关系。甚至成为伙伴,以致形成团伙形成一体化,在商场去赢得共同的胜利果实。也就是将个个公司之间各自为政的格局打散,把公司于公司之间的合作不仅限于供求,将合作推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讲公司于公司之间的界限抹掉。只有这样的通力合作,才能在新时代有着强大的后盾,去击垮弱小的敌人,去竞争更为强大的对手。对于站在供应商这个在食物链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来说,这样抹掉公司于公司之间的界限。必须做到的事情是不同于过往对第三方的合作手段,必须超越过去,甚至彻底改变过去的做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啊,过去供应商的方法是给钱让合作对象赚。这样一口一口喂。合作对象只是等着拿钱。不思进取,利益是不会增长的。所以,必须“授之以渔”也就是把合作对象拉过来一起赚,建立自己的渠道。教会他们如何赚钱。将这个渠道专业化,一体化的运作。这就是新式渠道的做法。这个做法很聪明的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在新时代,供求关系不再单纯,建立起关系网络十分重要。

二、成功的范例

在这个方面做得十分出色的企业,我们不得不提联想公司了。就让我们来看看联想如何漂亮的占领市场,创造精彩的商场奇迹的。联想是如何在自己的渠道上如何集合了巨大的资源来做销售。它的做法十分聪明,也就是之前我们所讲的将自己的合作伙伴拉过来教会他们“钓鱼”来创造经济价值。合作伙伴再交给合作伙伴,一环一扣,赢得大市场。这样做,在高层面上来讲,提高了“食物链”的工作效率,使渠道效应提到最大化。1994年,联想公司开始着手于一次可以称为伟大的改革,不再直接销售和分发销售龙蛇混杂的混乱无章的局面。而是直接将所有的业务任务交给了分销商合作伙伴们。自己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市场方面的营销和对于自己的分销合作小伙伴們的培养以及管理中去。这个改革彻底改变了联想的江湖地位,1997年,成为有着残酷竞争国内市场的龙头老大,领导整个市场走向。1998年,联想公司再出“奇招”推出一种名为“大联想策略”的方案试图彻底垄断中国市场,成为一方霸主。这个方案的内容是和分销伙伴们更加亲密的合作,将新式渠道进行到底。这个方法显然无比有效。1999年初联想公司一举成为亚太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这个时候的联想企业和他的小伙伴们是赚钱赚的开怀大笑。联想公司再接再厉,将新式渠道当作公司信条一般严格执行。很快在2005年时,联想更是收购了IBM的PC部门,成为全球三大PC的供应商。他的视野早已经不满足一个亚洲。他早就挥军下南海,他的是要赢得整个国际的市场。直到现在,联想和DELL和HP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局势已定。联想还可以做到多好,我们拭目以待。(笔者以及笔者周围的同僚用的电脑也正是联想。)回到原点的问题,联想为什么做到这么好?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建立新式渠道。

在这个方面另外一个领域的公司也是出色的完成了逆转的剧情,成为家喻户晓的强势企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个公司--电信公司。电信在发现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互联网背后可供挖掘的巨大利益时。电信聪明的从以往的营销模式中挣脱出来,创立了崭新的营销模式。传统的营销模式分为几种:营业厅营销模式,客户经理营销模式,自主呼叫营销模式,合作代理营销模式。仔细想想这些营销模式都是等着客户上门的方式。这样被动的模式,会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生存吗?显然是不能的,它只会日薄西山,苟延残喘的等待救助。电信改被动为主动出击。根据渠道的特征和客户的特点。电信的新型渠道大致可以分为几种,分别为1根据不同客户提供不同客户服务,比如说在高级酒店,高尔夫球场,高等演出场所,等等高端地方。提供VIP服务。开展新型的服务,来吸引高收入消费群体。在这基础上建立自己的VIP客户网络。定期给他们寄去他们感兴趣的投资活动,比如兴趣圈划分性的营销,各种理财劵的推广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仅能建立有价值的客户网络资源。还能进一步挖掘客户潜在经济潜力。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二是根据环境的不同,建立不同的营销模式。例如在大学。针对大一刚刚进校学生提供“买手机送话费”,再比如在火车站针对务工人员提供话费XX元包月任打电话的服务。总之,要找好个个环境的定位,根据不同的环境提供不同的客户体验。使使用电信成为一个圈子。在将圈子扩大化,细节化,来圈走国内市场。3提供新颖的客户体验活动。电信可与电商合作。定期向不同消费者群体提供不同的产品资料介绍。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我是一个上班族,但梅泰诺忙碌工作让我没有时间精力去购买生活琐碎用品。这时候,电信每周提供给我一份适合我的购物单,我仅仅需要在上厕所时挑选一下我需要的商品,电信就将在未来几天之内为我送到。这样人性化的服务不正是忙碌的都市所需要的购物方式吗?不仅仅是购物,充水费充气费,坐公交时用SIM来刷卡,还可以在每个小区内建立在线小圈子社区提供团购服务,这样将生活习惯与电信的提供的服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影响力之大,范围之广。创造的利益之大。这是电信成功的方式。

三、结语

渠道冲突是十分容易发生的问题。如果一旦出现了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要让渠道经理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的尽可能的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正常健全的有价值的关系网落,所以定期的维护关系网络,也成为渠道经理的责任之一。当然最后,要有品牌主人的意识,去热爱去维护这个品牌。

参考文献:

[1]盛革.一个价值网关联的协同电子商务解构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07(06).

[2]刘小花,徐志,程济国.快速消费品营销渠道管理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2).

探究新型互联网通信应用及趋势 篇5

所谓新型互联网是指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 通信被赋予了更加广泛的意义, 这些将不仅仅是以往传统的短信、语音等形式出现, 而是指的是人和人、人和物以及物和物间所涉及各种通信服务。其中, 在这些的基础上, 无论是交流方式还是各种分享, 互联网通信的新型应用将应运而生。它内涵丰富, 是通信、应用以及内容三者的组合, 且以一体化的形式出现, 但要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具体的实现, 进而可以实现实时沟通、交流, 情感丰富, 沟通效果良好。

2 分析SNS应用

2.1 深入分析SNS应用的三层技术架构

第一层技术架构:Profile Profile将主要包含需求者的基本信息, 即社会属性, 包括名字、性别、岁数以及职业等方面, 需要者的喜好和潜在需求倾向等方面, 这就是SNS应用的基础。细分用户属性, 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者的基础属性, 即用户可以直接填写的名字、岁数、职业等基础的属性;二是所在社区的属性, 例如等级、名称以及职务等;三是隐藏的潜在属性, 通过大数据分析, 用者在互联网上所留下的轨迹, 然后根据大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用者的喜好, 对于商业具有实用价值。例如, 一位用户是二十岁左右的女大学生, 她对服装以及化妆品具有潜在的喜好。收集用户信息要分不同层面,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 可以得出最核心的竞争信息, 这就基本能够掌握这个用户的信息了。

第二层技术架构:Relation, 这是用户群内部的一个关系链, 它包括人和人、任何群体、群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并且要关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即有关系是否紧密、是否有共同兴趣、地域是否一致等, 即可以表现为好友关系、同地域、同爱好等关系。在SNS应用中, 关系链作用非常巨大, 能够凝聚多种效用, 例如, 当用户达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 即使商家不做推广, 通过用户自身的口碑推广, 宣传功能也有一定的成效, 效果还非常稳定。

第三层技术构架:内容和应用, 其中内容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SNS网站提供一些资讯、音乐等方面的浏览信息;二是UGC, 这类事用户根据自己需求创作的一些内容, 可以为说说、日志、图片等, 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文本、图片或者视频等, 能够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

各种方式 (如短信、微博等) 沟通的即时性程度如图1所示:

对于应用而言, 这个比较偏重技术化, 对于平台来说, 业务独立性较强, 与平台实现耦合。SNS中大多通过对用户的相关信息和关系链进行调用, 因为用户信息和关系链信息时平台的基础。要想知道SNS应用是否完备, 还可以利用关系链的开发程度和创新News Feeds这两个元素进行判断。具体来说, News Feeds对于SNS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其创新性很大程度被人应用, 尤其在网络中更为广泛, 形成特有的人际信息沟通的一个应用, 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而关系链的开放性, 就是用户间开放出关系链, 方便用户进行朋友间的扩展。借助用户这个平台, 将紧密用户间的各种关系, 动态传播各种信息。用户借助SNS这个平台, 利用News Feeds来发布个人动态, 也能够查看朋友的动态。另外, 对于关系链的开发可以根据实际来确定。

2.2 分析SNS应用的形态

SNS应用形态分为虚拟和真实的两种, 二者的共性特点是都要从关系链和用户信息的真实性为基础, 都有其各自的存在特点, 即产生了虚拟的SNS和真实的SNS, 根据各自的特点, 二者都有其各自的商业模式, 但是,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 商业价值更加突出的还是有着稳定关系链的真实关系的SNS。对于SNS来说, 对技术的要求其实不是特别高, 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形成较大的网络效应, 能够吸引用户群体, 就离成功更近一步。对于SNS来说, 最早出现的是News Feeds, 这个是由大学生这个大用户群发展来的, 紧接着QQ、人人网以及淘宝网等等, 都逐步兴起来了, 进而逐步细化了各个垂直和综合的SNS应用。

以微博为例, 可以将其定位为两种, 一是沟通的工具, 二是自媒体, 究其本质, 二者都是沟通的工具, 最终实现了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二者的区别在于沟通的群体是大众还是小众而已。微博作为其新媒体来说, 它具有其个性化、及时性等特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日后将会出现更多通信应用定位。

3 探究新型互联网通信应用的发展趋势

上述典型互联网通信应用的深入分析, 可以总结出互联网通信应用具有传统通信所没有的诸多优势特点, 例如:高效、及时, 能够进行感情上的交流, 同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这些优势将逐步发展, 成为互联网通信应用的发展趋势, 其具体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微博不断的普及发展和逐步细化, 将逐步扩大其发展范围, 向小众的群体发展, 逐步向沟通的工具发展, 与较为常见的微信、QQ等不同, 不是社交工具, 是融合KIK和Web产品, 以手机通讯录联系人为基础的, 熟人间的一种通信方式。

二是借助SNS应用平台发展的不断壮大, 其使用范围也将更加广泛, 成为多种新的操作系统, 承载一些内容和应用的基础, 比如Facebook平台就将向第三方应用平台发展, 更好的融为一体。

三是在未来通信的发展潜力, 都需要在手机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形成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应用平台, 具有非常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得到更加深入的普及, 将迎来全面升级的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下的时代, 互联网通信将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新型互联网通信优势明显, 将成为主流, 同时, 我国在这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 通过对新型互联网通信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旨在促进新型互联网通信应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莹.互联网络中通信模式及路由算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5.

[2]彭澎, 张国林.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3]李雪莲.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的多播和群播路由算法[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4.

[4]李吴朔.基于遗传算法的计算机网络选播路由算法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03.

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探讨 篇6

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所构成的教学体系叫做教学模式。在高校的教学模式中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在现代教学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结合的一种发展趋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把知识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的单向过程, 这样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很好结合, 忽略了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 缺乏创新能力。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观念, 改变了传统教学知识的灌输, 建立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互联网新型教学方式中学生作为网络技术的学习者, 对网络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 网络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手段, 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互联网是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产物, 是把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数据库集中在一起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 信息的表现形式通过文本、声音、图像等进行传递, 互联网具有网络化、信息化的特点, 交互性强, 是多边形共享性的虚拟网络。网络教学就是把网络技术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 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核心采用多媒体技术, 为教学提供大量的数据库信息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 这样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对高校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 高校教学模式正在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向互联网信息化新教学模式,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信息化社会形成, 网络文化开始新的创新, 给高校教学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2 互联网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学习要把我们教育实际情况和新兴教学模式结合到一起, 对新型教学模式要调整改善适应我们教育教学的现状需要, 对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学习它们的技术特点和课件形式等, 真正理解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的涵义。

2.1 微课

微课是把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做成视频, 在视频中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讲解和教学活动教与学的过程, 在微课的制作中包括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老师和学生的反馈等教学辅助资源, 微课是教学模式中的创新, 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把教学资源很好地整理到一起, 把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等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结合成全新的教学模式。微课的制作以教学视频为主, 也叫做微型课堂, 一般课堂视频录制时间为20分钟左右, 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知识和主题, 内容精简干练, 对教学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重点难点、学习方法、教学观点和思路等具体的问题独立地解决。微课在教学内容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没有传统教学中的众多的教学内容, 微课资源占存储内存小, 一般就几十MB, 视频的播放模式有多种格式, 在网络上把微课资源进行共享, 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共享的微课资源进行查找下载和学习交流, 微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辅助资源, 方便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研究工作。微课教学内容目标明确, 在教学设计中以教学视频片段展示教学大纲, 微课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资源和教学课件、教学内容、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 构成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微课在设计制作的时候教师可以亲手编写, 通过多媒体技术达到教学效果, 微课的教学内容都是教师比较熟悉的, 设计起来比较简单容易。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内容, 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微课随时下载和观看比较方便, 专家可以对教学进行客观的评价, 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更好反馈。微课的制作要简单化, 在制作微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要熟悉教学的整体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 要了解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 微课的设计思路是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好的创意和策略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微课在录制过程中主要是借助录像机、相机等设备, 一边操作一边录音或者先录制后配音, 对于焦点的问题要注意拍摄角度, 这样效果明显, 录制完后对视频进行编辑包装等, 这样就完成了微课的制作。

2.2 MOOC慕课

MOOC慕课是通过互联网可以在线观看的课程视频, 是共享在网络平台上的开放课程。慕课规模大, 是一个庞大的课程体系, 并且由参与者共同完成, 不是个人发布的一门或两门课程, 慕课是在网络上对课程资源进行共享的模式,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要有一台电脑联入互联网就可以对网络上的慕课资源进行课堂学习, 这样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慕课是一个网络资源的学习平台, 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慕课资源的平台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 并且可以在线自由讨论, 在MOOC资源的平台下不仅有相应课程的学习资源还有相关的成果资料, 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都可以通过MOOC进行学习, 在一些教育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都可以通过MOOC来学习自己需要的资料, MOOC是一个免费的资源共享的课程在线学习平台。MOOC的制作需要依靠计算机专业技术, 比如网页制作、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把各个功能模块综合在一起, 在网络上实现课程的资源共享。

2.3 翻转课堂

通过翻转课堂的平台网络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 课前学生观看微课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找到重点和难点的问题, 课堂上再和老师进行交流, 把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 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正是把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翻转过来,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把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自己, 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今天,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可以实现。学生可以自己去网络上查找学习的课程资源并进行在线MOOC学习或者下载微课进行学习, 不再依靠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主要的传授知识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 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 改变了教师教学的重心。翻转课堂的视频小, 播放时间短, 在网上进行查找比较容易, 每一个视频都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主题, 视频功能多, 观看者可以对视频进行回放、暂停等控制操作来进行自主学习。信息明确模式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进行讲解, 课后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完全靠学生自己完成, 这样使一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存在问题。翻转课堂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进行了颠覆, 在课前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视频对知识进行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点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进行解答,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把知识进行整理消化。教学视频播放后, 学生存在问题时可以把视频进行回放, 对学生问题的回答情况, 系统进行跟踪记录, 对数据进行很好地整理汇总反馈给教师, 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确定下一步的教学方向。

3 互联网时代新型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辅助工具,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 不能盲目地使用,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互联网技术是中介手段。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互联网教学, 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要严密认真地组织教学课件的内容, 避免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的时候对知识理解错误或产生误导, 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要在实际中得到培养,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一次变革, 高校教学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要多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4 结语

互联网下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了高校教育观念的转变, 提供了丰富的互联网学习资源, 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现了网络新型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互补, 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文新.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J],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6 (6) :36-37.

新型互联网技术下的安全方法分析 篇7

关键词:新型互联网,风险评估,移动终端

移动互联网是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它的安全问题让人堪忧。让我们先来谈谈风险评估,我们都知道,风险评估可以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是基础环节,即运用相关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确定网络系统可能受到的人为或自然的威胁,并分析威胁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细致分析,找到其薄弱点,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加强安全防范管理。

对常用评估参考标准和评估模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比较,提出移动互联网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1. 基于STRIDE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STRIDE这个词来源于6个单词首字母(即6种威胁):欺骗(Spoofing),非法使用另一个用户的认证信息;篡改数据(Tampering),恶意地修改数据;否认(Repudiation),用户拒绝从事活动,并且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确认他在拒绝履约;信息泄露(Information Disclosure),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有关信息被暴露给别人;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拒绝对正当用户的服务;提升权限(Elevation of Privilege),非享有特权的用户获得访问特权,进而获得损坏或摧毁整个系统的能力。

将信息系统的处理、传输和存储信息等过程划分成不同的数据流,并深入分析每个数据流及其关联的私有信息是否可能受到有关STRIDE类威胁的攻击。同时,对这些威胁进行量化,划分级别,以便进行后续的风险抵御。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的方法是通过整理和整合人们的主观判断,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相结合,提出合理决策,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解决那些难于完全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首先可以把分析的问题机械能分层,一般根据问题的性质及最终目标,将最初的复杂问题分解成稍小的部分,并按这些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分组分层。然后对同一层次的不同因素的比较比较判断,确定其相对关系,建立矩阵,确定各因素间的权重比;最后,通过计算,得出本层因素对于上层因素的综合权重关系,最终确定相对于总目标的优先顺序。

3. 基于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模型

此模型指根据系统的每个脆弱点所可能受到威胁从而引发的安全事件情况,把网络存在的风险分解成若干个风险组。并根据每个风险可能产生的威胁程度,给各风险配以风险系数,从而较准确的算出整个网络的风险值。

风险评估过程的定义是在风险评估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涉及风险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及流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识别和特征化系统;识别和特征化脆弱性;识别和特征化威胁;识别和特征化安全控制措施;确定可能性;分析影响;确定风险;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和推荐安全控制措施。

3.1 确定对象。

对象的确定即根据需要保护的网络系统最终的目标和特性,来确定所要进行相应风险评估的对象。主要是明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和对象,以及对象的特性和安全要求。

3.2 识别威胁性。

对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在未授权的情况下发生的系统前者的危险。通过详尽的分析,可以从主体、动机和资源等方面认识和了解、预判出威胁。

3.3 脆弱性识别。

脆弱性是指在信息系统、管理控制等内部控制或实现过程中,有可能被攻击者利用来获取未经授权的信息,或破坏关键环节的薄弱项。

识别系统脆弱性常见的方法主要有:脆弱性资料的使用、执行系统的安全测试和开发安全中要求检查列表等。

我们看到,伴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普及和发展,移动终端已成为集通话、信息交互、电子支付等功能为一体的手持终端工具,然而这种工具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使得个人隐私、私有财产甚至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收到威胁。

移动互联网从结构上由终端基础设备(终端)、网络基础设备(网络)和应用基础设施(业务系统)组成。如下图1所示

目前,为了让移动终端的应用得到更大的提升,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认证系统的完善、文件的安全保护、软硬件的安全策略等的全方位安全系统的建立提出新要求:

1)移动终端的物理安全要求

芯片的信息安全要求:移动终端中跟安全紧密相关的芯片主要包括闪存芯片和基带芯片。芯片就像人多心脏,是核心部位,芯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建立严密的安全保障系统,首先需要从芯片这个核心开始研究。此外还需要建立严格的测试流程,根据芯片的安全性,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安全级别划分,只有达到相应级别的移动终端才可以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

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日益强大,移动终端将会通过多个物理接口与外界进行通信。移动终端应可对从各个物理接口接入进行安全控制,包括:访问控制能力和指令的许可性判定。

2)基于角色的身份认证和权限划分

角色是一组用户的集合加上一组操作权限的集合,根据移动终端的应用场景,将与移动终端接触的实体划分为四种角色:终端拥有者、业务提供商、终端生产商和终端维修商。终端生产商这一角色所对应的权限只在终端出厂前有效,终端出厂后,终端生产商拥有终端维修商角色所对应的权利。

具备不同角色的用户在访问移动终端之前,为保证安全性,移动终端会识别用户的身份,确认它的应具备的权限和角色,从而进行相应的授权。移动终端也可自体选择权限,它通过不同的认证识别机制,结合角色的特征来进行权限的设置。

3)移动终端系统资源的访问控制

移动终端的系统资源主要包括CPU指令、存储器、通信模块、设备驱动以及系统内核等资源。

用户程序不允许直接调用系统资源,如不能直接调用系统指令、通信模块等。所有的系统资源需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API接口才可进行相应访问。

对于加载的应用程序,如果没有被授权或没通过认证,则不能调用系统资源。

操作系统不应向用户程序开放访问电信智能卡、修改IMEI等数据的程序接口。

4)移动终端数据存储及访问安全

移动终端中的数据是分级存放的,根据安全级别分为普通数据、私有数据、敏感数据和机密数据。

普通数据是指对移动终端的各项操作无安全影响的数据。这种数据的存储没有特殊要求,它们一般以明文的形式存放。

私有数据是指此终端使用者相关的个人数据,它们在存储时会进行完整性校验,并最终由用户决定是否进行加密存储。此类数据有一点隐私性,终端使用者有权限进行读取与修改。

敏感数据是指对移动终端安全及应用安全等起到一定作用的数据,如系统数据、数据库、审计记录等。敏感数据在存储时要进行严格校验,并根据数据的重要性高低来确定是否需要加密存储。正常情况下,此类数据仅能由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调用。

机密数据是指对移动终端的安全或应用安全等起重要决定作用的数据,如密码信息、安全配置信息等。机密数据在存储时强制进行加密及完整性校验。

为保证足够的安全,移动终端还应对系统资源和各类重要数据进行相应的安全域区分隔离,安全域隔离又被分为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两种。前者是指对移动终端中的各物理存储空间进行区分,不同的数据或代码安排存放在不同的存储空间中;逻辑隔离则包括进程隔离、数据的分类存储等。

参考文献

[1]储颖,郝林.STRIDE威胁模型在认证中心CA设计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30

[2]刘衍斐.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端到端加密终端研究与实现[J].《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09-01-04

[3]落红卫.手机病毒及应对技术探究[J].《信息网络安全》.2009-09-10

[4]郭明利.电信级互联网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设计与应用[J].《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0-01-10

互联网+新型农村 篇8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近况, 对学生给予适时的温暖与关爱。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只能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师生互动的教育教学方式, 逐渐暴露出极大的局限性。教师只能依靠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时间和书面作业或者是一学期甚至一年才有一次的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这种单一的方式限制了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与沟通, 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作为“互联网+”教育新时代的英语教师, 需要有创新精神, 要努力打造新型师生关系, 完成英语课程任务。

教育不是以传输知识为主, 是赋予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 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学真正的意义在于让学习发生,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学习需求、学习动机。“互联网+”教育的重大意义是能让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更有效, 能够检验课堂上所建立的师生关系是否符合新时代下通过师生互动协作产生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师生关系不是以独立的某个个体为中心, 而是协同合作。笔者认为打造新型师生关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互联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无处不在

爱是教育的源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形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例如, 有意识地关心弱势群体, 多提问“学困生”, 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或者课后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 但这种关爱方式只能照顾到个别学生, 不能面向全体学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方式更灵活, 覆盖面更广。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学生成为朋友, 如建立QQ群或微信朋友圈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等。

以往, 教师要想在假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只能在开学后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了解, 而深入了解至少要在开学一两个月甚至半个学期以后才能得以实现。随着各种网络平台的出现, 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给予学生关心、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对于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在今年放暑假之前, 笔者建立了一个Happy English群, 群里的成员是笔者刚刚接手的两个初中毕业班的全体学生和部分家长。建立此群的目的是方便与学生沟通交流, 尽快熟悉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笔者虽然还没有给这些学生正式上课, 只是在放假班会上见过他们一次, 可是通过这个交流群, 已经与学生、家长进行了多次交流, 对这些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放假的第一天, 笔者就组织学生在群里开展了活动, 邀请高年级的学生在群里分享学习经验, 回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笔者还在群里留了口语作业, 要求学生每周朗读一篇上学期学过的英语课文并上传到群文件, 然后对学生朗读的课文进行点评, 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倾听、互相学习、互相点评。图1是笔者与学生在Happy English群里的对话, 笔者与学生亦师亦友的相处方式让学生倍感轻松与温暖。在假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后, 每天仍然会有学生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课文朗读语音或咨询遇到的疑难问题, 而对于学生的提问和作业, 笔者都会耐心、及时地给予指导与评价。借着网络平台, 教师可以把“爱”撒播进每个学生的心田, 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爱无处不在。

二、教师要让学生乐意参与教学活动

翼课网英语学科首席专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学生双语报》总主编刘兆义指出, 英语教学应让学生能飞则飞, 能跑则跑, 能走则走, 有困难也能坚持继续向前爬。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为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能飞的飞, 能跑的跑, 能走的走, 即使是不能走的, 也坚持向前爬。笔者认为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平台,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习发生。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一切信息化手段让学生乐意参与教学活动。以下是笔者利用互联网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实例:

笔者连续几年教授的都是毕业班学生, 而且大多是英语弱科班, 其中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甚至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为了让全体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笔者在每堂英语课前都会为学生播放一首英文歌曲, 让歌声引领他们进入英语世界, 慢慢地让他们从喜欢听英文歌曲到喜欢上英语课。虽然这个方法已经连续使用了几年, 但是在当今信息量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老旧的歌曲显然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上学期, 笔者在课前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 到歌曲排行榜中搜索最新、最热的英文歌曲播放给学生听。学生也可以在家上网搜索喜欢的歌曲, 然后在课堂上推荐给大家。这种教学方法收获惊人。笔者曾经带过一名学生, 其他学生都叫他“低头族”, 因为这名学生上英语课从来不认真听讲, 手里总是抱着一本厚厚的小说, 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世界中。自从英语课上有了网络英文歌曲点播, 这个喜欢音乐的学生再也不置身事外了, 他不仅在英语课上抬起了头, 而且每天都争着去点播他喜欢的歌曲, 逐渐将精力与热情投入了英语课堂中。先进的网络学习平台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他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活动, 最终由一名“边缘生”变成了“尖子生”。在中考时, 这名学生的英语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104.5分, 并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淄博市重点高中。图2是中考成绩出来时, 这名学生利用QQ分享自己英语成绩的对话, 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个“英语课低头族”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创造英语奇迹的激动与喜悦。

三、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与学生交朋友, 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一个标志。教师不再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和学生之间也不再是指挥者和服从者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合作。新型师生关系是尊重、理解对方, 彼此信任、依赖、拥有共同语言能够互敞心扉。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决策的参谋者、苦恼的倾听者, 变成学生依靠的良师益友。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教育时代, 教师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 理解与尊重是前提

彼此理解和尊重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教师为人师表, 首先要理解与尊重学生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求, 同时学生也应该理解与尊重教师教育自己所花费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师生双方只有相互理解与尊重, 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想要在短期内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是比较困难的, 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这些学生只有短短几个月的在校时间, 教师能够了解他们基本的学习情况已经很难了, 更不用说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追求。可是在“互联网+”教育时代, 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想了解某个学生最近的学习生活, 只要打开微信朋友圈或QQ好友动态, 学生的衣食住行、兴趣爱好就会一目了然, 还可时常给学生点赞、留言。这样不但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近况, 而且起到了鼓励支持他们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还可以与教师私聊, 语音视频聊天更是省时省力、快捷方便, 问题解决了, 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会加深, 师生关系也会进一步发展。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如果学生主动加教师为好友, 就证明他已经向你敞开了心扉, 愿意成为你的朋友。笔者对于学生的好友请求, 从来都不拒绝, 所以整个朋友圈里, 家长与学生占了绝大多数, 而且一时的师生可能会成为终身的朋友, 将来无论身在何处, 即使距离遥远, 可彼此的心依然能够走得很近。

(二) 彼此信任是关键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要做真正的知己, 就必须互相信任。没有信任, 就没有友谊。信任, 是相信并敢于托付, 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 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关系的纽带, 信任的意义就是在一起能快乐。说到信任, 笔者在与学生、家长相处过程中犯过一个错误。笔者曾经在一次家长会上对家长说过一句话:相信每一个女生都能够学好英语, 事实也证明班里的大部分女生变成了热爱学习英语的天使, 英语成了她们的优势学科。但是, 笔者在肯定女生的同时却忽视了另一部分学生———男生, 笔者当时所教班级中男生的英语成绩普遍较差, 且笔者在潜意识里认为女生天生具有学习语言的天赋, 而男生对语言学习通常会滞后一些。由于没有给予男生足够的信任, 部分男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变得不自信, 最终中考成绩不太理想, 可见教师的信任对学生十分重要。教师的不信任造成了学生的不自信,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笔者在后来的英语教学中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大部分学生最苦恼的是家长、教师总是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而只关注自己身上的缺点, 尤其是在学习上, 总是以分数论英雄, 成绩不好就等于一切被否认了。其实就学习而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 只是在以往的教学中, 考试成绩成了家长、教师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学生没有其他途径展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而在“互联网+”教育时代, 学生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获得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 笔者2015年带过的班级中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学生。一名学生的英语成绩虽然不好, 但是天生有一副好嗓子, 模仿能力也特别强, 所以在听力跟读方面特别突出。为了迎接听力口语考试, 笔者每周都会安排一堂听说训练课, 让班级学生进行训练, 这名学生在听说课上的短文跟读成绩一直遥遥领先。正是这个闪光点让别的学生对他刮目相看, 也由于这个优势增强了他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中考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还有一名先天听力障碍学生, 需要带着助听器才能听到声音, 对于他来说学习汉语都十分困难, 挑战英语听力口语测试的难度可想而知, 可是他并没有退缩, “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方便快捷的网络学习平台让该名学生看到了希望。他利用翼课网平台坚持每天进行听力口语训练, 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与艰辛, 最终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高中。

2.抓住每一次赞扬和鼓励学生的机会

人类天生需要掌声, 赞扬和鼓励会为人们的成长和进步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 赋予人们希望和目标。每名学生都希望被肯定, 尤其是被教师肯定。在传统课堂上, 大部分教师可能表扬更多的是积极踊跃、学习优秀的学生, 而对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学习成绩偏弱的“学困生”的表扬与鼓励少之又少。并且, 表扬和鼓励学生的方式也只是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和物质奖励等几种简单的形式。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 教师表扬、鼓励学生的机会越来越多, 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强大功能, 用动画、表情、符号、图片等形式再配上恰当的文字给予学生多种多样的表扬和鼓励。如翼课网学习平台上的奖励形式就是丰富多彩的, 尤其针对全体学生的奖励形式——翼豆。翼豆是学生在使用翼课网过程中获得的虚拟奖励, 可以在礼品中心换取相应价值的礼品, 翼豆越多, 可以换取的礼品价值也就越大。学生通过到翼课网平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或者通过彩旗榜赚取翼豆。彩旗的发放形式有三种:一种是系统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一次性发放1~5面彩旗;二是教师查阅作业、考试、拓展训练后, 可以对成绩优异的学生额外奖励1~5面彩旗;三是家长使用翼课家长APP, 每天拥有一次奖励学生彩旗的机会。这一网络平台不但能让教师和家长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为教师与家长鼓励、评价学生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渠道, 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 加深与教师、家长的情感。实践证明, 教师合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全面地评价鼓励学生, 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 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坚持到底

一个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学生乐于接受挑战, 有利于在每次考试时将水平发挥到最佳 (徐宁2012) 。教师对学生应以鼓励、肯定为主, 尤其是当学生遇到学习的瓶颈或暂时失利时, 更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鼓励和帮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抱着必胜的信念勇敢地面对挑战, 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最终一定能取得进步。为了给学生增强信心, 笔者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时都会把刚刚毕业的学生的中考成绩和以往的成绩展示给班级的新生, 让他们看到别人进步的同时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付出, 最终也一定能够收获成功。在笔者刚带过的一个毕业班中, 有一名学生是英语“学困生”, 通过一次和她妈妈在网上的聊天, 笔者了解了她的情况 (图3) 。这名学生的英语成绩总是停留在六七十分, 家长很着急, 她的妈妈从校外给她请了几个辅导教师, 可她总说不满意。了解了她的情况后, 笔者决定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条件多和她沟通交流。从此, 笔者的QQ平台里多了一个朋友, 除了平时上课的关注, 笔者也经常在周末通过网络给她答疑解惑, 在2016年中考时, 她的英语取得了102分的好成绩 (见表4) 。由此可见, “互联网+”教育时代真正实现了家校共育, 不仅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而且拉近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更指导家长改变了陈旧的教育观念, 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

结束语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让世界变小, 课堂变大。要想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创造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应该从教师做起, 转变思想观念是前提, 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 理解和尊重学生是保障。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时效性。

摘要:从初中毕业班英语教学实践出发, 阐述运用“互联网+”先进的网络资源, 让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无处不在, 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创造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促进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英语教学,新型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互联网+新型农村 篇9

都市快节奏生活普遍的今天,人们遇到假期都会习惯性的选择一处自然或人文景区开始一次放松行动,但是假期集中出游、相对落后的景区服务和繁忙的交通系统等实际问题都会给人们带来诸多烦恼,配合高速移动互联网的景区综合服务系统可以引导游客快捷有效的进行放松之旅,同时景区管理方也可以利用此平台收集数据,经数据分析推出相应旅游产品改善提高景区服务。

随着国内自驾游、短途旅游的兴起,高质快捷的旅游服务处处开花,旅游机构以手机应用为切入点活动于景区服务和游客之间。从最初的网络论坛到综合的旅游类手机应用,再到近两年兴起的移动支付将旅游景区服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市场中一些角落还存在资源浪费、监管不严、服务断节等问题,一个综合的旅游景区服务系统如果能整合资源,并优化服务环节一定能提升游客的使用体验,为游客和旅游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旅游形式发展及分类

根据国内游客使用习惯,93%以上的人会提前一至两周制定旅游计划,并完成选择交通方式、住宿类型、行程顺序、购物范围、往返时间等任务;当然其中主要为大众消费群体,旅游景区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类游客,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许多,综合服务系统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其中,并通过现代化的数据分析系统得出改善方案,而本文主要从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旅游方式为切入点对旅游服务系统进行分析。移动互联网为我们现代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影响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与生活习惯,移动支付帮助游客购票、酒店入住登记、就餐、购物等等;点评应用帮助人们选择消费目标,还可以对购物经历进行点评为其他顾客提供参考信息;地图导航为游客规划出行计划,优化出行路线,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甚至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堵车;甚至有一些综合性的旅游类软件可以把这些功能全部囊括,为游客提供更高级的服务。

移动互联网能为游客提供新型的旅游方式,仅从目前的状况而言,只是在路线规划、消费支付、兴趣选择等方面上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集中出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还普遍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中的新型旅游方式应该是,快捷高效为前提,尽可能的用大数据分析分流游客,这需要对旅游的目的和功能上进行分类。经过研究对新兴的旅游方式可以进行以下分类:公益旅游、互助旅游、打工旅游;目前国内的游客主要选择公益旅游,公益旅游者主要关注的是所选目的地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一类人群占所有游客的82%;随着自驾游的兴起互助旅游的方式也在慢慢普及,这一类人群希望在出游的过程中结交朋友、体验出游生活;而打工旅游在国内还不太常见,这一类人群需要通过打工获得报酬,通过劳动获得旅游资本,重点在于体验路途中的感受,与以往传统休闲度假式的旅游方式不同。对游客的分流其实是对游客的引导,把他们所需要的旅游方式传输给他们,不再盲目选择目的地,不再一窝蜂的挤向一个地方。

新型旅游综合系统开发

作为景区管理者和第三方旅游服务机构在完善综合服务系统的工作中需要相互配合,完成信息共享;当地旅游文化部门也要深层开发自身资源,将特色文化标志提炼出来以供体统进行定向投放宣传;移动网络及终端需要不断完善升级,将信息实时传送,为游客提供无误信息。

1. 信息共享

系统中要做到信息互通,也就是当地旅游景区管理方、第三方旅游服务、游客三者可以通过综合系统进行查阅、咨询、投放广告、公共信息投放的任务。旅游管理方收集维护关于旅游文化的信息,比如,景区文化知识、旅游线路、区域划分等;第三方旅游服务机构收集旅游辅助服务信息。

2. 特色旅游宣传

旅游管理方与当地政府合作对当地文化及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分配,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服务,完善当地旅游信息可视化设计,让游客可以直观、无门槛获取相关旅游历史文化知识。

3. 信息移动化投放

系统利用移动互联网及终端应用程序将宣传信息通过合理的方式,准确投放到目标处,根据游客所选择的旅游方式及兴趣爱好,将匹配的推荐信息向他们投放,游客利用手机可以定期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广告,为假期提前做出规划。

新型旅游产品开发

本文对旅游产品的理解是功能性旅游工具,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帮助游客完成在游览中的多重任务,它的基础是旅游综合服务系统,根据功能分类可以分为记录、指南、购物、讨论等。

1. 记录工具

游客用户可以用手机进行行程计划,定出自己的路线、游览路线、时间计划以及消费计划,随后根据计划进行旅游,同时系统会根据数据库对计划进行优化;行程中或结束后用户一定有很多感受希望与亲友分享,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游记与攻略分享在这个平台上作为纪念;

2. 指南工具

指南是官方提供的可靠信息,根据旅游类型和游客兴趣刊登旅游指南,官方也可以从游客提供的信息中筛选优质文章,放到应用程序的显眼处最为推荐。

3. 购物及讨论工具

官方通过评级发布优质的商家信息,游客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手段提前消费或是线下交易,这其中包括了普通消费、餐饮消费、住宿消费、纪念品消费等,这样的购物体验降低消费风险。同时系统中的讨论工具可以为官方和游客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尽可能的降低游客出游的陌生感,讨论工具也可以演化为群体讨论的形式,让游客自主选择在旅途中进行有保障的陌生人社交。

结语

本文对目前国内的旅游环境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旅游产品开发方案,得出了新型旅游方式和旅游产品的重要性讨论。

互联网+新型农村 篇10

1 我国房车旅游发展的背景

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km2, 自驾游可选择的区域十分广阔。但由于地域文化影响, 我国房车文化起步较晚, 尚处于初级阶段。房车旅游作为国家鼓励类产业一直备受期待[2]。政府部门结合当地特色, 不断出台并完善了房车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 如加快旅游营地的规划建设, 积极开发房车旅游产品及线路等[3,4]。而如何满足中国13亿巨大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 则成为了一大难题, 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5]。由此可见, 房车旅游所具有的价值十分可观, 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6,7]。

2 制约我国房车销量的因素分析

2.1 房车产品的性价比低

市场上房车价格大多在30万~50万, 作为自驾代步的工具, 一年使用频率约3~9次, 导致了原本更节省的旅游出行方式, 显得不划算[8]。

2.2 房车空进利用率低

房车, 顾名思义是房子与车的结合。而房车内部固定的结构, 限制了使用者对车内空间的使用[9]。

2.3 不同类型的房车价格差异大

一款普通旅游房车价格在20万~50万, 一款商务型房车价格则在80万~100万, 甚至远远高于100万。不同功能的房车价格差异过大, 而房车功能单一, 极大地打击了房车爱好者对房车的兴趣[10]。

3 新型房车的介绍

3.1 设计理念

参考奔驰、福特等一系列房车产品, 发现其现代房车的设计朝着能达到舒适生活、爱护自然的目的。所以, 本款房车设计时尽可能多地利用清洁能源, 同时参考现代科技发展情况, 大胆推测无人驾驶技术、“互联网+”系统在未来的发展, 并引入作品, 令这款房车更有智能性、前沿性 (见图1) 。

3.2 作品亮点

本款新型房车车厢外形受到蝴蝶展翅启发, 设计车壁拓展机构 (见图2) 。观察乐高玩具 (见图3) , 设计出一款中间连接机构, 将车内空间布置模块化;同时实现家庭家具与车载家具间的转化, 提高了家具的使用率, 降低了消费者购车成本。结合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运用车身分离设计、“互联网+”技术、太阳能板节能装置, 推测把握未来科技发展,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 车内系统管理一体化理念, 致力于打造更加人性化、舒适、绿色节约的新型房车。

本款房车设置了三大拓展空间, 将车厢可使用区域规划为四大区域, 增大了用户的使用空间。车厢地板与车载用具采用乐高接口连接, 家用家具与车载家具可搭配使用。这一点满足了客户在房车使用上对熟悉感、舒适度的要求;同时也节省了购买车载家具的费用, 更有利于用户对房车进行DIY设计。模块化可拆卸的地板装置置, , 使使得得商商家家可可依依据据自自身身销销售售商商品品, , 对对房房车车内内部部配配置置进进行行不不同同类类型型、、价价格格层层次次的的搭搭配配, , 为为客客户户提提供供更更多多的的选选择择空空间间。。同同时时, , 车车身身分分离离、、““互互联联网网++””控控制制系系统统等等设设计计, , 使使房房车车功功能能更更加加多多样样化化, , 使使用用上上更更加加灵灵活活。。

4 结论

房车的亮点在于提出并证明了模块化使用房车的可行性, 并且加入了“互联网+”“绿色能源”“无人驾驶”“空间拓展”等概念, 十分新颖, 是对未来房车发展的一次大胆设想、融合。

根据《2014-2015中国自驾游年度发展报告》、中国露营网的数据报告, 这两年越来越多房车生产厂、俱乐部的涌现, 让房车行业不断快速发展, 国家也在大力发展这一块, 预计在2018年将会达到井喷[11,12]。本款房车框架之于房车, 相当于主机之于电脑, 机箱内部配置可自行组装, 但主机却可保持不变。并且其应用可适用于不同阶层, 其消费群体是十分庞大、乐观的。

参考文献

[1]陈建斌, 徐印州.房车旅游特点及其旅游开发对策[J].经济师, 2004 (9) :5l-52.

[2]夏树让.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广阔[J].创新科技, 2003 (10) :53.

[3]崔丽媛.中国房车旅游一座正待开发的“金矿”[J].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4 (11) :86-89.

[4]魏翔, 王绍喜.房车旅游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及其战略相互性分析[J].旅游学刊, 2005 (5) :81-86.

[5]崔凤军, 罗春培.中国房车旅游发展潜力分析[J].当代经理人, 2006 (7) :59-60.

[6]钱学礼.我国房车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 (27) :243-244.

[7]李享, 张驰.我国房车旅游消费趋势研究[J].汽车与配件, 2008 (25) :32-35.

[8]李胜超, 郭祎.我国旅游中社交媒体的应用研究进展[J].创新科技, 2015 (3) :67-70.

[9]陈建斌, 徐印州.房车旅游特点及其旅游开发对策[J].经济师, 2004 (9) :5l-52.

[10]刘思敏, 刘民英.我国房车旅游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N].中国旅游报, 2011-09-23.

[11]钱学礼.我国房车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对策[J].产业经济, 2006 (9) :243-244.

上一篇:音乐课堂教育下一篇:设备维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