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

2024-07-15

互联网环境(共12篇)

互联网环境 篇1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革新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 为版权产品和版权使用方式的创新、版权保护和管理能力的升级、版权产业的发展, 创造了新的科技环境, 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使之面临新的挑战。

版权制度的产生, 在法律上保障了作品创作者和传播者的权益, 激励了优秀作品的涌现, 使作品通过市场有序的传播和转让实现创造的价值。它保障作者和传播者的各自利益和共同利益, 其核心是科学有序地促进文化和传播业健康发展, 激励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 让源源涌现的优秀作品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从而造福于公众, 受益于人民,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推动社会进步。版权保护的主体是文化作品的创造者, 版权保护的客体是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成果, 各类文化和传播, 如各类出版物、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建筑外观雕塑、实用工艺, 甚至计算机软件的所有权及利益, 可以说涵盖了文化作品及传播方式的各个方面, 如果没有版权的法治保护, 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失去产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互联网络时代要加强的版权保护。我国在积极推动网络版权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明确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2005年颁布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重点规范了网络服务运营商的版权行政责任;2006年颁布了文化领域第一个互联网的行政法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内容、权利限制、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等问题做了具体的规定, 进一步完善了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2007年6月9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的条约》正式在中国生效, 加入两个新条约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 对推动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完善网络环境下的法律制度, 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的意义;2014年12月,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年) 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对视听节目、文学、游戏网站和网络交易平台的版权监管, 规范网络作品使用, 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 优化网络监管技术手段;2015年国家版权局《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等;都为网络版权执法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法规依据;连年组织开展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剑网行动”, 至今已连续开展了10年, 有效打击和震慑了网络侵权盗版活动, 网络版权秩序明显好转。版权保护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新技术对网络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 中国手机网民数量首次超过PC端网民, 进入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端的上网入口逐渐从网站、搜索引擎、浏览器向各种移动应用程序转移。P2P、IPTV、微信、微博、播放器、机顶盒等不断出现的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 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 云存储等新技术发展带来许多复杂的版权问题, 对网络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给互联网内容监管、版权保护不断提出了新课题。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 无论在物理空间还是网络空间都应遵循法治原则, 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 尊重知识、尊重创造, 使作品能够按照法律的要求有序传播。要坚持开展在物理环境和网络环境中打击侵权盗版的活动不懈怠。网络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前途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 要进一步依法规范网络版权秩序、净化网络空间, 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不断加大对侵权盗版的打击力度。

创新技术, 保护网络版权。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针对这些问题, 要完善立法, 严格执法, 使网络版权得到法律保护;同时也要不断创新, 争取网络技术支持, 保护著作权人合法利益;在不损害用户合理利用信息的权利, 不阻碍网络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保护好网络传播作品的版权。要推动建立适合互联网特征的授权机制, 促进网络海量作品的授权与使用。共同探索合理的授权价格体系, 进一步完善作品的授权交易机制。

互联网环境 篇2

关键词:“互联网+”;

会计信息质量;

影响;

策略  ABSTRACT As 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every industry is facing the rapi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new era of the Internet.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supports domestic enterprise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promotes our country's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close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year by year.It is beneficial to faster transmiss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lower transmission distortion rate, but it is not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Even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media, enterprises tend to not disclose financial information fully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Therefore,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Internet plus era.This paper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ternet plus the era of manpower,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ternet plus era, explore how to deal with the new busines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under the new era presents.Key words: “Internet plu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Influence;

Strategy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2 2.1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2 2.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2.2.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 2.2.2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3 2.2.3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3 2.2.4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3 3.“互联网+”技术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4 3.1“互联网+”对会计信息化产业的影响 4 3.2“互联网+”对开机信息安全的影响 4 3.3“互联网+”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4 4.“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5 4.1披露方式不充分 5 4.2网络风险性较大 5 4.3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 6 5.“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措施 6 5.1转变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6 5.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7 5.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7 5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1 绪论 近年来,我国政府把“互联网十”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地推动互联网和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目前“互联网+”概念已经深人人心。

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工作的许多方而,例如:在线财务管理咨询、会计信息化应用、远程培训教育也逐渐受到影响,互联网也已成为会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研究背景 “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横向披露和纵向披露。其中,横向披露方式是企业间交换财务信息的一种方式,例如,企业间业务往来所提供的付款单据、销售合同、报价单和供货单等。一是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企业双方传递会计信息的程序,便于获取对方会计信息,这既减少了手工录人数据的误差,也加快了彼此传输的速度;

二是互联网技术可以更便捷的货比三家,实现卖家或买家信息共享。纵向披露方式是企业集团自身会计信息的汇总、整理与对比,企业集团共享服务中心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内部财务信息共享,集团内部任何部门均可第一时间了解最新集团财务信息;此外,纵向披露方式可以促使基层财务人员接受集团内部各部门的监督,促进其提供最真实的财务资料,且通过集团共享网络中心最快的提交财务资料,减少中间审批环节。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分为对内与对外,对内为纵向披露方式,对外为横向披露方式。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探究如何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信息质量的发展变化人手,综合分析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企业如何应对新时代下会计信息质量呈现出的新问题。

1.2 研究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己经越来越依赖电子信息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会计系统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互联网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影响既有正而影响又有负而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发展会随着互联网的进化而逐渐演化,“互联网 +“环境对企业会计信息处理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逐渐呈现一体化的趋势,企业发展而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本身具有开放性、高效率等特点,改变着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活动,影响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企业如果依旧采用原有的会计模式,显然会被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淘汰。所以,企业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方而要进行全而改革,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

该文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以会计信息质量受到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构建模型,这对于我国会计工作开启通往“互联网+”时代的大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2.1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那么会计信息质量到底是什么?会计信息质量就是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信息质量从不同的角度来蓝,它也有不同的定义。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使用者可以通过会计信息质量来分析企业更多的状况,如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方面;

从会计信息披露者角度出发,会计信息应该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披露,而披露这些会计信息的范本就是会计准则。在较早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中,会计信息质量包括以下几个特征:可靠性、及时性、可行性等。如今,随着对会计领域的逐渐深入,会计透明度成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大特征。

2.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2.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应该是准确地表现了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经济内容。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核心,不具备真实性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就无从谈起,会计信息质量其他特征就无法保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真理是相对的和发展的,而不是绝对和静止的。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是对于当时发生的经济事项是有效的,而且会计信息与会计人员、会计制度、披露监督体系等等相关,当一方出现问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会下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在发展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变化,程序的改进,以前真实的会计信息 在如今可能就会失效,要把握当前时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2.2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企业发布的会计信息应该对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是有用的,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以“受托责任制和决策有用性”为核心,企业应该对披露的会计信息负责,对信息使用者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有用的会计信息应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平稳运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2.2.3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企业在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上要做到及时,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上对报表规定的期限上报,其会计报表至少应该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关键信息。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及时性上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某些高科技产业中,企业管理者们更是急切需求实时的信息,那些特定期限的发布的会计信息或延时的会计新,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会计信息是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而不停变化者的,这就要求企业更加及时阶段性地披露会计信息,因为信息使用者们认识只有及时的会计信息才是有效的,过了期限的会计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2.2.4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同一个会计在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是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或者不同的会计主体之间因为采取了一致的会计核算方法,在同一时期的会计信息也是可以进行比较的。由于我国各地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使用也是不同的,保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了解,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与提高竞争力,更有利于我国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作用。

3.“互联网+”技术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3.1“互联网+”对会计信息化产业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是“十二五”时期财税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互联网+自从2012年提出、2015年被熟知以来,对各行各业均产生着重要影响。对会计信息化产业影响主要有:一是会计信息由线下转变为线上,由传统的信息资源分隔转变为信息资源共享,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新型会计信息产业企业,例如网络会计师事务所、互联网记账企业、云会计等;

二是互联网 +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支持,例如XBRL(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一种集财务报告使用、披露与编制的计算机语言,具有高度汇总、比较、分析与识别功能。如广西农信社2016年已经实现审计信息、财务信息大数据化,并致力于将财务管理模式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有效融合,实现云决策、云资金、云报账协同应用;三是互联网技术可以提升决策质量,决策者为了决策准确性和有效性,更易于将结构化数据、财务数据相结合,但传统会计通过手工进行数据识别,严重影响决策的及时性,而联网技术可以更及时的筛选出决策数据,提升决策质量。

3.2“互联网+”对开机信息安全的影响 目前,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沉淀时间不够,仍未形成完善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行业间缺少数据接口,导致数据传输过程中具有丢失风险;如果受到“黑客”截取、篡改等窃取商业机密,导致会计信息的安全存在重大隐患;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化带来了会计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在网络信息使用高峰期,例如月初与月末,网络平台会出现“瘫痪”现象,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互联网技术由传统会计信息监管采用事后监督,业务与财务核算趋于同步,变更为事前与事中分析监督,财务先于业务核算,可以指导业务活动;此外,网络技术还将会计信息的监管由静态化监管转变为动态化监管模式。

3.3“互联网+”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是网络传递会计信息较手工记账更为快速有效,互联网+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得到更好保证;

二是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网络环境下法律实质和经济实质难以判断,虚拟财务企业为实质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网络信息的“泛滥”为识别重要信息提出了挑战;三是谨慎性和可比性更加明晰,网络技术致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传递的风险加大,对谨慎性的要求更高,而网络技术的失效性致使会计分期假设更加清晰,企业内部横向与纵向比较更加便捷;四是提升了信息的可理解性,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呈现形式,不再局限于表格和文字,采用多样的视频、语音、图片等技术呈现会计信息;五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储存载体为磁性介质,篡改数据变得简单且无痕迹;

另一方面,网络风险使得数据传输变得不可靠。

4.“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4.1披露方式不充分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失真和披露方式不充分是会计质量现状的表现之一。首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是可靠性,但企业实践中,通常为了降低税负成本、粉饰经营业绩等在会计期末进行配比转账,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会计披露方式的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披露并没有跟上互联网快捷时代,会计核算从手工记账转变为云计算,而报表体系却仍然是现金流、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结合,缺少非财务信息、风险信息、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的披露;二是披露方式过于单一,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途径一直是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设计的初衷是针对企业投资者,并没有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例如行政管理机关、债权人了解企业会计信息的方式和着重点有所差异,因此,披露方式需要因人而异。最后,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信息时效性提高,但信息有效性降低,会计工作的典型特点是滞后性,它明显滞后于业务,传统手工记账填报信息的周期较长,通常本财务报表在下一才能完成,而中期财务报表也会向后延迟,互联网使得会计信息的获得性趋于便捷,决策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泛滥”,决策者需要准确识别信息,否则适得其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有效性。

4.2网络风险性较大 互联网+与机器智能时代的到来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而目前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着重点是实务性人才培养,缺少素质性人才培养。原来的财务人员缺少计算机操作知识,没有经过“计算机+互联网+会计”的专业培训,而“新一代”财务人员缺少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没有经过 “财经法规+电子商务”素质教育。以上均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复合型人才匾乏是互联网时代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4.3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 根据2016年某省农村信用联社出台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意见显示:目前,该省农村信用社存在财务信息监管不全、不周、不严的现象,急需加强监管力度,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要构建大数据动态监管机制。一是鉴于网络外延的宽泛性,会计师协会及国家相关机构并未能统一下发、制定合理全面的约束文件,立法机制不健全;二是会计主体本身重业务、轻职能的思想过于严重,会计信息处理“家族化”、“亲缘化”泛滥;

三是会计主体内部形成“利益分块”,相关监管文件难以推行与落实,会计主体内部“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属于财务部”思想严重,难以形成部门联动监督机制。

5.“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措施 5.1转变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转变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是更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传统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主要集中于财务报表,以文字和表格形式呈现;而在网络经济时代,利益相关者获得信息手段和形式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财务报表,或者直到财务报表出来之后再做决策。因此,会计主体增加的信息披露方式主要体现于:一是将相关利益者分类,根据不同领导风格的利益相关者以不同数据角度、不同格式披露会计信息;

二是根据国外相关研究表明,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二是自愿披露为主、强制披露为辅。若要提升相关机构的会计信息质量,则要以会计主体披露意愿为主要方式,而少部分信息采用政府等机构强制性披露方式;

三是实行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财务报表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编制不同的财务报表,这种报表是按照行业特征,结合该行业披露信息重点进行设计。

5.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构建“互联网+计算机+会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重视财务人员素质与技能培训,定期跟踪财务人员培训效果和培训空白,招聘环节严格要求计算机、会计与互联网技术水平,并引人经济责任制,将互联网+会计信息领域应用作为考核或奖励指标之一;

二是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大实务操作与理论应用结合力度,推动高校着眼于现实需求,调整会计信息教育、会计电算化教育知识结构。三是强化财务人员职业素质教育,以财务制度“三严三实”标准要求财务人员日常作风,即实、高、新、严、细的标准,树立责任、清廉、依法、独立的工作观与价值观,某省农信社在《2016年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审计研讨计划》中就明确提出了这—点。

5.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要使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障,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是要创新监管方式,对会计数据传递中的每一个环节均引人连续审计方式,以数据风险、软件风险与财务人员素质风险为导向,构建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采用创新会计信息反馈方式,互联网环境下,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反馈不再经过繁琐的中间环节,通过OA平台直接由相关部门反映至监管部门或者财务主管部门;

三是创新内控制度构建,不仅要聚焦于构建国际领先、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而且要运用“云计算”实现快速准确的监管与评价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对部门运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性;四是创新追责机制,按照谁检查谁落实问责的工作原则,切实抓好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对严重违规行为要给予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方式严格问责,对屡查屡犯的机构、人员要加大问责力度,防止以经济处罚代替纪律处分,避免只问责财务人员与会计系统操作人员而不问责具有审核审批权限的管理人员。结论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商企业虽然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以及人们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和消费行为的改变,在我国已经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是由于市场竞争之激烈,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与管理水平等一些问题。我国电商企业总体的盈利能力是相对低下的。

电商企业要提高盈利能力,就要从各方面入手,无论是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还是在长远的发展战略上都要做到细致入微的考虑。并在这个瞬息变化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时不断地发现变化、了解变化,做出相应的对策。总而言之,电商企业要想提高盈利能力,要有变与不变的对策.“变”是要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消费者的变化而变化。随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不变”就是要有自己的长远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企业方能走向成功之路。

与此同时本文也存在不足,本文中探讨的电商企业较少,没有对各类电商企业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是零售类电商企业,还有很多B2B、O2O等类电商企业没有探讨。有很多电商企业可能经营状况和盈利模式也有所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可能有些片面。

电商企业未来也会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近两年国家非常的重视电商在农村的发展。比如在2016年2月6日,《***关于新型城镇建设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和快递建设。农村电商一旦发展完善,它的运营模式和传统的电商又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其盈利能力方面也值得研究。电商企业在拓展农村市场时,如何把握不同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提高其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也值得探索。

参考文献 [1]胡光志,胡显莉.“互联网+”时代的会计监管制度的思考——从会计变革到会计监管的转变[J].政法论丛,2017(06):118-125.[2]褚志姣,张友娟,刘陆萍.“互联网+”时代会计的发展与风险防范[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51-52.[3]王贵.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互联网+”对现代会计的影响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7):166.[4]孙玲玲.“互联网+”会计科目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5]胡霄霄.基于“互联网+”的会计发展和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09):184-185.[6]赵扬.A公司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7]张妙凌.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信息质量探究[J].会计师,2017(02):8-10.[8]余锴,陈国民.“互联网+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9):39-40.[9]李萍,韩烁.“互联网+”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16):139-140.[10]薄建奎,刘昀.“互联网+”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6(05):88-89.[11]焦萌.“互联网+”对现代会计发展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致谢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即将大学毕业,在这毕业前夕,我们所做过的最用心的一次作业大概就是写作论文了。它对于我而言不单单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学业任务,同时在写作期间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与精力,还有最珍贵的大学回忆。而论文的完成则少不了老师和室友同学们的帮助。

首先我要感谢的便是我的导师XXX老师,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我。从论文的选题、修改、措辞、定稿等方面,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对进行精心细致的指导,帮助我开拓写作思路,对任何提出的问题都给予耐心的解答。

最后感谢母校的栽培,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应有的学习环境与各种学习生活设施。最重要的是大学四年中给我们传授知识的教师们,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指导着我们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与知识,教会我们成长。相信多年后我还会记忆犹新,对这里的人和物,都心怀感恩。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信贷行为研究 篇3

关键词 消费信贷; 信用卡线上支付; 影响因素;作用机理

1 引 言

当前,网络零售已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方面,网络支付环节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持服务行业,对于网络购物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消费信贷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线上消费信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信用卡的线上支付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支付方式,也是线上消费信贷的重要体现.

自从1989年Davis[1]针对信息技术扩散与应用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并且通过调研问卷开发出经典的量表后,大量学者把创新扩散理论应用到IT的扩散上.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研究较多,而且大都是整合多个理论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度.不仅从技术本身所拥有的特质,同时也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的采纳意愿和行为[2-3].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单一模型应用的较多,包括对网上银行、手机支付、ERP应用和网络购买行为的研究等,也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4-8].但是目前关于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来研究互联网环境下信用卡支付行为的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实证方面,国内学者能够较好地借鉴国外已经开发的比较成熟的量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但在数据的处理上却较多地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由于模型大多会牵涉到显变量和潜变量,而结构方程模型就是同时处理包含潜变量和显变量的模型,一般来说,结构方程模型处理数据比回归方法要好些.所以,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行为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指明影响因素间作用的量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线上消费信贷发展的相关建议.

2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信贷行为影响

因素识别与问卷分析

2.1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信贷行为影响因素识别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结合信用卡先透支消费后还款的特点找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影响消费者信用卡使用态度和意愿行为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信用卡效应、线上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态度与线上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意愿等.

感知易用性指的是消费者在互联网环境下使用信用卡支付的容易程度,如果网络购物时使用信用卡支付比使用借记卡容易时,则使用信用卡支付更有可能被消费者接受;感知有用性,指的是消费者感觉网络消费时使用信用卡支付会给他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如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和提高办事效率等;感知风险指的是消费者在网络消费使用信用卡支付时该行为可能给用户带来的各种风险的主观预期,包括财务风险、隐私泄露风险、操作不当带来不利后果的风险等,例如忘记在免息期内还款导致罚息等;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功能是信用卡体现其信用特征的重要标志,绝大多数信用卡都提供了免息还款期,只要持卡人在免息还款期内全额偿还借款,则不需要为此笔借款支付利息.可以假设理性消费者在不需要支付利息的情况下会尽量使用信用卡来支付开支,除非此交易不支持信用卡或者使用信用卡不如现金方便,本文把由于信用卡消费信贷独特性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命名为“信用卡效应”;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态度是指消费者对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看法或主观倾向性;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意愿指的是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网上支付的主观机率,其意愿越强,代表使用的可能性越大.

2.2 调研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本文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调研,依据之前学者开发的经典量表,并结合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特点设计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内容以Likert5量表的形式为主,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设为1~5分,调研对象主要为西安市有网络购物或消费经历信用卡持卡人,发放问卷175份,其中网上55份,书面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2.3%.在整理好回收的问卷后,首先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 a信度系数对量表信度进行检验,使用修正后项总相关系数来净化测量项目.修正后项总相关系数的信度检验的标准有两个,两个标准同时成立方可删除此项目:一是修正后项总相关系数值小于0.3;二是删除此项目可以增加a系数值.一般来说,Cronbach a值大于0.7为高信度,小于0.35为低信度,0.5为最低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按照信度检验的标准,本问卷的题项除感知风险的两个题项外均不符合删除标准,去掉符合删除标准的题项后数据Cronbach a值大于0.7,说明本问卷的信度较好,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3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消费信贷行为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

3.1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信贷行为影响因素的概

念模型构建

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信用卡效应会影响用户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态度和意愿,而且彼此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比如信用卡线上支付风险的存在会让用户对其有用性感知的降低,信用卡特点带来的信用卡效应会强化用户对有用性的感知;用户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意愿.

基于上述逻辑,本文提出互联网环境下消费信贷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3.2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与评价

本研究设定针对AMOS 7.0软件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SEM),该模型的路径图如图2所示,初始结构方程的拟合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绝对拟合度的衡量指标中,模型的χ2值在测度项的显著性概率为0.143大于0.05,χ2/df值小于3,GFI、RMR、PNFI都达到了模型的评价标准,但是RMSEA指标没有达到模型评价标准;简约拟合度衡量指标NFI达到了模型的评价标准,而PGFI指标低于评价标准,这表明模型的简约程度不够,也就是说整个模型中存在无效或意义不大的路径;增值拟合度其衡量指标IFI、CFI都大于评价标准0.95,增值拟合程度很理想.因此,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但是模型的简约性不够,所以,在接下来的的模型修正过程中需要把重点放在模型简化当中.

3.3 修正后模型的评价与实证结论

根据上一节的分析可知,模型的拟合的整体结构是比较理想的,只是模型简约程度不够,有些测度项之间因子载荷绝对值特别小 ,相互之间关系不明显,所以可以删除部分路径,从因子载荷绝对值最小的路径开始调整,并且每次调整后都会给出下一次调整的调整参考意见,直到得到最终的拟合模型.

评估SEM模型的标准主要有:绝对拟合度、简约拟合度和增值拟合度,如表3所示,均符合推荐的标准,修正后拟合结果较好.修正后的SEM模型各外因变量与内因变量之间的估计参数系数的临界比、标准化估计值和路径关系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因子载荷绝对值适中,不存在因子载荷绝对值特别小的情况,而且达到概率显著性水平.与修正前相比,临界比率(CR)增大了,模型中因变量的收敛效度和模型的可识别性提高了.

3.4 实证结论

根据修正模型的回归参数估计表4和修正后结构方程的路径图3的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实证结论:感知有用性、信用卡效应以及使用的态度与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使用的态度的影响最大;同时感知风险、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用卡效应等四个因素通过影响使用的态度间接影响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意愿,其中感知风险与使用的态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与感知有用性存在相互影响.

4 促进线上消费信贷的相关建议

4.1 以实用性为指导简化操作

根据前文的实证结论可知感知易用性对于用户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意愿作用不显著,而是通过感知有用性和使用的态度间接作用于用户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意愿,所以信用卡线上平台提供的支付结算过程必须首先考虑该支付过程确实能够为用户带来实际的效用,然后再考虑如何简化相关的操作.

4.2 加强信用卡产品和服务的推广

从实证结果来看,感知有用性对于用户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态度和用户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意愿作用非常显著.这些信用卡发卡机构和商家提供的分期付款、折扣优惠、积分等必须通过宣传和推广让消费者了解知道后才会影响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态度和意愿.

4.3 支付的安全性是基础

感知风险对于用户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意愿的负向作用并不显著,相关性不是很大.这也许可以用双因素理论来解释,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意感,但是不会带来满意感.也许感知风险只能归类到保健因素,用户肯定不会选择具有风险的信用卡线上支付平台进行支付结算,如果这个平台是安全的,也不一定就会加强用户对于该平台的釆用.

4.4 加强关于信用卡消费信贷功能的推广

根据前文的实证结论可以知道信用卡效应对于用户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态度和用户使用信用卡线上支付的意愿作用显著.信用卡与借记卡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其具有消费信贷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Fred D DAVIS.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 MIS Quarterly, 1989.13(3): 319-340.

[2] Hsipeng LU, Chinlung HSU, Hsiuying HSU.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risk upon intention to use online applications [J].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Computer Security, 2005.13(2): 106-120.

[3] Jianfeng WANG.Consumption of debt:a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pproach[D].Tucson, Arizona: Management,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2006.

[4] 董萍,大学生信用卡使用行为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管理学院,2007.

[5] 张翼,但斌,李伟,张旭梅.消费者使用电子支付平台显著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 (11):194-196.

[6] 孙卫.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1):174-175.

[7] 桂媚君.个人网上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7.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电子支付模式 篇4

一、在线转账支付模式

在线转账是应用非常普遍的电子支付模式。支付者可以使用具有在线转账功能的银行卡 (含有数字证书加密狗, 以保证安全登录) 转移小额资金到另外的银行账户中, 完成支付。一般来说, 在线转账功能需要到银行申请, 并获得用于身份识别的证书才能够使用。在线转账使用方便, 付款人只需使用证书登录其银行账户, 输入汇入账号和金额后即可完成支付。而此后的事务由清算中心、付款人银行、收款人银行等各方通过金融网络系统来完成。近年来, 国内的银行陆续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 在线转账是网上银行的基本功能之一。

在线转账支付模式的参与者包括付款人、收款人、认证中心, 以及发卡行和收单行, 其支付流程如图1所示。

(一) 付款人和发卡行申请认证, 使得支付过程双方能够确认身份。

(二) 付款人通过具有数字证书的加密狗或口令卡登录发卡行, 并发出转账请求。转账请求包括汇入银行名称、汇入资金账号、支付金额等信息。

(三) 发卡行接受转账请求之后, 通过清算网络与收单行进行资金清算。

(四) 收款人与收单行进行结算。

鉴于以上的操作流程可以看出, 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若是完全陌生的, 付款人则无法确认收款人的身份, 因此也无法确定收款人收款后是否会履行其义务, 建议尽量少采用这种支付模式。因此, 在线转账支付模式更加适合应用于付款人事先能够明确收款人身份的场合, 如交纳公共事业费用、水电煤气费、住房贷款、学费等。

二、电子现金支付模式

电子现金使用的基本原理:电子现金发行者发行电子现金为参与的实体所用, 参与者可能是个人或商家, 发行的电子现金有发行者的电子签字, 保证在以此电子现金发行者为主的架构系统中该电子现金的有效性。付款人在使用电子现金付款前需要事先向电子现金发行者购买电子现金, 再以此购买商品。商家可保留此电子现金或者再向其他人购买时付款, 或者可向电子现金发行者换回实体的现金。下面以一个电子现金发行者 (非银行的发行者) 为例, 描述电子现金的支付流程。

应用电子现金进行网络支付, 需要在客户端安装专门的电子现金客户端软件, 在商家服务器安装电子现金服务器端软件, 发行者需要安装对应的电子现金管理软件等。为了保证电子现金的安全性及可兑换性, 发行银行还应该从认证中心申请数字证书以证实自己的身份, 并利用非对称加密进行数字签名, 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一) 预备工作。付款人、收款人 (商家) 、发行者都要在认证中心申请数字证书, 并安装专用软件。付款人从发行者处开设电子现金账号, 并用其他电子支付方式存入一定数量的资金 (例如使用银行转账或信用卡支付方式) , 利用客户端软件兑换一定数量的电子现金。接受电子现金付款的商家也在发行者处注册, 并签约收单行以用于兑换电子现金。

(二) 付款人与收款达成购销协议, 付款人验证收款人身份并确定对方能够接受相应的电子现金支付。

(三) 付款人将订单与电子现金一起发给收款人。这些信息使用收款人的公开密钥加密, 收款人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

(四) 收款人收到电子现金后, 可以要求发行者兑换成实体现金。发行者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实体资金转到收单行, 收款人与收单行清算。

电子现金支付模式中最基本的参与者有付款人、收款人、电子现金发行者3方。电子现金发行者可能直接是银行等金融单位, 也可能是第三方机构。如果是第三方机构, 则架构中必须再加入银行进行实体现金的交换, 电子现金发行者可能也不只一个, 如果有多个电子现金发行者, 也可能发行各自的电子现金。如果需要这些电子现金能够通用, 则电子现金发行者之间必须承认其他电子现金发行者发行的电子现金, 最后为了简化分账问题, 可能还要成立清算中心, 电子现金系统可以发展到非常复杂。

三、信用卡在线支付SSL协议模式

SSL安全协议最初是Netscape Communication公司设计开发的, 主要用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数据交换的安全系数, 从而保证互联网信息传递的保密性、安全性。通过SSL, 消费者在浏览商家页面信息的时候, 其客户端的浏览器与商家服务器通过一个加密的安全通道进行信息交换, 第三者无法通过窃听的方法把得到的加密数据还原成明文。同样, 消费者的信用卡授权信息也将在安全的通道中传递。

SSL协议在运行过程中可分为6个阶段:建立连接阶段, 客户通过网络向服务商打招呼, 服务商回应;交换密码阶段, 客户与服务商之间交换双方认可的密码;会谈密码阶段, 客户与服务商之间彼此交谈的会谈密码;检验阶段, 检验服务商取得的密码;客户认证阶段, 验证客户的可信度;结束阶段, 客户与服务商之间交换结束信息。

SSL的在信息传递上的安全性, 刚好适应了电子支付的需要。又由于起架构简单, 处理的步骤少、速度快, 所以虽然存在较大的安全性漏洞, 但依然被广泛地应用在信用卡在线支付模式中。信用卡在线支付SSL模式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一) 身份认证。SSL模式的身份认证机制比较简单, 只是付款人与收款人在建立“握手”关系时交换数字证书。

(二) 付款人建立和收款人之间的加密传输通道之后, 将商品订单和信用卡转账授权传递给收款人。

(三) 收款人通过支付网关将转账授权传递给其收单行。

(四) 收单行通过信用卡清算网络向发卡行严正授权信息, 发卡行验证信用卡的相关信息无误后, 通知收单行。

(五) 收单行同意收款人电子支付成功, 收款人向收单行请款。

四、信用卡在线支付SET协议模式

信用卡在线支付SET协议模式, 是由Visa和Master Card组织共同制定的一个能保证通过开放网络 (包括互联网) 进行安全资金支付的技术标准。在电子支付中遵守SET协议的信用卡支付模式, 以实现信用卡的即时、安全可靠的在线支付。在这种信用卡在线支付模式中, 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安全技术与身份认证手段, 如数字摘要、数字签名、双重签名、数字证书等。

SET协议的作用是在线安全交易, 安全电子交易的目的是提供信息的保密性, 确保付款的完整性和能对商家及持卡人进行身份验证 (Authentication) , 而实施SET机制可以做到:对付款信息及定单信息能各自保密, 确保所有传递信息的完整性, 验证付款人的商家是信用卡的合法使用者, 建立一个不依赖传输安全机制的协议, 在不同平台上及不同网络系统上使用。

SET协议为了要能做到以上几点, 必须构架一个PKI对参与的成员进行认证, 同时利用密钥对传送信息进行加密。在SET协议中对认证架构进行了严谨的规定程序, 如图4所示。

在图4中, 认证是采用层级式的架构, 而无论是付款人、收款人或收单银行都需要经过认证才能参与交易。交易的一方若对当前签发证书的CA不信任, 可以沿认证树往上追溯, 直至找到可以信任的一层CA,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 由于管理和协调等多方面原因, 认证中心未必会出现如此多的层次。根认证中心也未必只有一个, 其关键问题是根认证中心对于所有用户和机构来说是权威可信的。

在SET协议环境下, 应用信用卡进行电子支付需要在客户端下载一个客户端软件, 在商家服务端安装商家服务器端软件, 在支付网关安装对应的网关转换软件等, 并且各参与者还要各自下载一个证实自己真实身份的数字证书, 借此获取自己的公开密钥和私人密钥对, 且把公开密钥公开出去等, 手续比较麻烦。具体的支付流程如图5所示。

(一) 付款人在发卡行柜台办理应用SET在线支付的信用卡;收款人 (商家) 与收单行签订相关结算合同, 得到商家服务器端的SET支持软件, 并安装。

(二) 付款人从银行网站下载客户端软件, 安装后设置应用此软件的用户、密码等, 以防止被人非法运行。

(三) 付款人访问认证中心网站, 把信用卡相关信息, 如卡类别、卡号、密码、有效期等资料填入客户端软件, 并且申请一张数字证书。

(四) 付款人在商家网站上选购商品, 结账时选择SET信用卡结算方式。这时客户端软件被激活, 付款人输入软件用户名和密码, 取出相应的信用卡进行支付 (此时SET介入) 。

(五) 客户端软件自动与商家服务器对应软件进行身份验证, 双方验证成功后, 将订单信息及信用卡信息一同发送给商家。

(六) 商家服务器接收到付款人发来的相关信息, 验证通过后, 一边回复付款人一边产生支付结算请求, 连同客户端转发的信息一并发给支付网关。

(七) 支付网关收到相应支付信息后转入后台银行网络处理, 通过各项验证审核后, 支付网关收到银行端发来的支付确认信息, 否则向商家回复支付不成功。

(八) 支付网关向商家转发支付确认信息, 商家收到后认可付款人的这次购物订货单, 并且给付款人发回相关购物确认与支付确认的信息。

(九) 付款人收到商家发来的购物确认与支付确认信息后, 表示这次购物与网络支付成功, 客户端软件关闭, 电子支付完毕。

五、优缺点比较

通过上述流程的描述, 几种支付模式的优缺点比较见表1所列。

网上支付的安全影响着每一笔电子交易成败, 除了交易双方的诚信之外, 还考验着现有的支付体系, 我们期待着有更加理想的支付工具为电子商务交易提速。

参考文献

[1]谢垂民, 朱国麟.电子商务师[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6.

[2]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支付商业模式探析[DB/OL].http://www.juhe8.com/lunwen/qita/2007-11-21/13996.html.

互联网环境 篇5

摘要:互联网是当前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体、个体与社会交流共同的重要平台,个体在应用互联网过程中为了标定和识别个人的特性必须要让渡出个人信息的隐私性,这就给非法侵害个人信息创造了机会与可能。研究以民法司法的实践为平台,分析了对侵害个人信息的民法救济的法律解释,展开了个人信息的研究和探讨,提供了一系列对策和方法,为法律解更好地在互联网条件下实现对侵害个人信息损害的民法救济作出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个人信息;侵害;个体;民法救济;保护

1前言

网络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和信息平台,在网络上天量的数据和信息在无障碍交流和联系,不但方便了社会和个人的交往,而且也带给生产、生活、交流的巨大变革。在人们享受互联网和网络科技的同时,个人信息存在着泄露、盗用和侵害的风险,并且随着互联网规模和网络科技水平的扩大和提升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迅速成为社会、公众和法律界的重点。在法律层面上首先要肯定对个人信息的尊重和保护,同时要加大对侵犯、盗用和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打击力度,此外还应该建立起民法为平台的救济措施和方法,在多个维度上实现对个人信息更好地维护和互联网平台下法制化进程。

2对侵害个人信息的民法救济总说

救济是法律层面上对权利受到侵害的主体进行法律救济的行为,规范地使用民法救济必须要明确主体、责任、归则、抗辩等相关内容,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技术先进、方式多样就产生了行为难于规范、责任划分困难、归则基础复杂、抗辩形式多样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但不利于在民法层面上实现对个人信息侵害的有效法律救济,而且也会增加整个社会司法的成本,因此必须立足于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和大背景,以严谨的民法研究和分析实现对个人信息侵害行为的`有效界定,进而高效率、准确地实现民法救济行为。

3个人信息的概述

3.1个人信息的法律界定

个人信息在法律上被定义为:可以通过信息阅读和判断识别出个体的信息,司法层面上个人信息主要包括:公民姓名、出生时间、户籍地址、身份证编码、生物学特征、婚姻状况、家庭成员、教育背景等基本信息。在互联网的平台上个人信息还应该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收入与支出情况、社会活动状况、财务与税务信息、消费偏好等个体数据和资料。以上的个人信息在网络科技发达的今天如果受到非法侵害,不但可能造成对公民个体的损害,而且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出现。

3.2个人信息非法侵害的种类

个人信息非法侵害的司法实践和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将侵害的种类划分为:一是,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得,利用网络平台、社交软件和各类活动采集公民个人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存储,以便实现不当获利的目标。二是,个人信息的盗用,利用互联网的非接触、一点对多点的特点以他人个人信息的非法利用获得利益,当前的“扫码领奖品”“帮我砍价”等手段就是在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基础上,非法利用信息而获得不当利益。三是,个人信息的非法销售,一些中介公司、服务企业将获得的海量客户个人信息打包出售给目标个人或企业,这些企业或个人通过加工、宣传、诈骗等方式实现非法利益。

4民法救济侵犯个人信息的研讨

4.1扩大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

在社会主义法制尚在完善的今天法律界应该肯定扩大个人信息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要扩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要做到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有效配合,更为全面地维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打造法律层面维护个体隐私和私生活安全的新平台。理顺民法体系中对个人信息相关的法规和法条的关系,将民法体系中各项限定和规范做以统合,更系统地认识到个人信息的范围,更明细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进而在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法律平台上对个人信息的全面、系统保护,进而达成法制化、和谐化的社会建设与发展目标。随着互联网的建设和网络科技l展个人信息的数量和种类必将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因此司法层面必须要具备动态的策略和眼光,要有先觉的意识,适当扩大法律体系对个人隐私和信息的保护范围,以便解决法律在今后保护个人信息不全面、不系统的潜在问题。

4.2区别对待侵害个人信息的主体

在同一个互联网平台上侵害个人信息的主体有很多种,进行民法救济必须以不同主体的不同损害作为前提。由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进行的个人信息侵权要区分侵权的过程、内容和主体,采用过错归责原则,同时也要兼顾个体和提供者的长远利益,在平衡好多方面关系的基础上是吸纳对被侵害者的民法救济。由企业和团体进行的个人信息侵权应该要明确行为、结果、损害、因果关系等相关内容,这样就可以理顺民法救济的程序和方式,真正明确以过错为要件的司法取向,在坚持使用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前提下实现民法救济。有个体进行的个人信息侵权要明确侵害的过程、后果与危害,要验证侵权个体和被损害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形成法律层面上对等的责任与义务,既避免受害者因举证困难而出现的维权困难,也避免对侵权个体过度的维权和追索,以实现在民法实践的过程中全方面平衡多方关系,促进互联网及其服务的深入发展,达到对社会稳定大局和祥和局面的法律保证。

5结语

越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越是要重视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这是社会和法律界的共识。面对客观存在的互联网和逐步扩大的信息交流法律工作者要利用好民法这一有利武器,明确个人信息的隐私性和合法性、明确保护个人信息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准确地定位个人信息的使用、收集、加工的范围和权力,在民法实践中完整而系统地开展归则、推定、判断、宣示等相关工作,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进而实现在网络平台和互联网社会条件下对个体的有效法律救济。

参考文献:

[1]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J].王利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

[2]论个人信息权的权利结构--以“控制权”为束点和视角[J].刁胜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3]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权利基础[J].齐强军,齐爱民,陈琛.青海社会科学.(01)

[4]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中)[J].王泽鉴.比较法研究.(01)

互联网环境下旅游价值链构筑 篇6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价值链;旅行社

中图分类号:F59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35-03

1 构建旅游价值链的现实背景

1.1 旅游咨询服务成为一条独立的虚拟价值链

旅游咨询服务作为核心环节从主链中剥离出来,成为一条独立的虚拟价值链。专业咨询服务独立出来,不仅让旅游咨询服务网站专注于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更可以使其以第三方的身份,在没有存货压力、效益与旅游产品销售量无关的情况下,与旅游者达到目标一致、利益共享,真正为旅游者着想,由“一方受益,一方受损”转变为双方都受益的“双赢”关系。而更加远景的发展,将不仅仅是在公司与旅游者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关系,而是信息咨询的服务者也被旅游者定制化的选择,从而出现符合个人偏好、旅游者专属的私人旅游咨询师。这将是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趋势下,最能体现关系营销的一个职业。私人旅游咨询师,将包揽旅游者不同时段所有关于旅游的事项。

首先,在互联网上旅行社的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定制化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营销等方式提供最大化的旅游者价值。其次,通过以上方式中与旅游者建立的学习关系,用户向企业提供的越多,他们就能够得到自身需要的恰当的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即难于被竞争者模仿。最后,专业咨询服务的知识营销,本质上就是以旅游活动的单项设计咨询服务为核心产品,努力衍生出旅游相关的各类知识系列产品,从而开辟了“教—学”新市场。

1.2 旅游电子商厦成为旅游产品批零的平台

可以说,旅游市场空间的虚拟价值链创造了旅游电子商厦这种新的组织。在旅游电子商厦中,通过对信息的迅速处理,旅游者可以一步到位,同时购买好几项旅游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可以是由不同的旅游供应商所提供,从而实现旅游者价值最大化。旅游电子商厦不拥有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权,而是在旅游供应商和旅游者之间提供一个容易交换的公共场所。它提供支持服务和支付安全,并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同时,以旅游电子商厦形式存在的旅游产品网络销售平台还充当着质量保证、信用保障及风险管理等旅行社传统的协调职能中的某些角色。

旅游电子商厦也是旅游产品市场成熟的产物。互联网上旅游产品在旅游电子商厦中就如同成熟商贸业中的其他商品在网上商店中一样,可以应用已经相当成熟的B2C第三方支付的运营模式。由旅游电子商厦联合各大银行及银联等大型电子支付服务公司,提供促进网上旅游交易的安全、快捷而方便的在线支付服务。除了由第三方控制付款流程,保障付款安全,让供应商和旅游者双方安心交易外,还可以建立商厦的旅游交易保障基金,减轻双方的后顾之忧。

1.3 导游服务成为与旅游供应商并列的价值链上游单位

国内的旅行社以前都设有专职的企业导游,但如今在“用工制度改革”的名义下,大部分被“独立导游人”取代。现在,没有工资的“职业导游”已大量取代发薪的企业导游。传统环境中导游服务公司的出现为互联网环境下新的旅游价值链中导游服务跃为价值链上游单位奠定了现实基础。

导游服务网络公司作为产业链上游的旅游供应商,独立担负起此单项旅游产品的营销工作。在导游服务定制化的推动下,将会出现各种特色型导游服务网络公司,如专门提供专业知识的专家型导游、休闲游中的娱乐型导游、度假旅游中的保健型导游、观光旅游中的本土风情类导游,等等,提供旅游者最需要的价值。同时,由于旅游者可以在网络上自由选择自己偏好的导游并给予优劣评价,由此在公司内部也形成了无形的竞争,从而会大大提高导游人员的职业素质。

2 旅游价值链构建途径

2.1 为旅游者提供定制化服务

互联网环境下,旅游网站可以通过与旅游者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信息沟通,认识到旅游者表面显性的和潜意识的各种需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旅游者设计合理的独特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中体现并满足旅游者认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旅游者提供独到的价值。不同的旅游者对导游服务同样有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而且,旅游目的不同,需要的导游也不一样。所以,导游服务同样需要定制化,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实际需求,达到其期望收益,从而增加其感知利得,实现旅游者价值最大化。

2.2 进行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

顾客价值由交易价值(Trade Value)和关系价值(Relationship Value)两部分组成。客户关系管理作为客户导向的营销观念,其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围绕顾客需求这一中心,在有顾客参与的价值共同创造模式中,增加顾客的关系价值,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从而造就顾客满意和维系顾客忠诚。

旅游网站与旅游者交易或非交易的交流过程中,旅游网站与旅游者之间就不仅仅存在传统营销所强调的销售关系、买卖关系,还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流关系、情感沟通关系和互动学习关系。这些关系的存在将提高旅游用户转向竞争者的机会成本,同时,增加旅游用户脱离竞争者而转向本站的利益,从而增强了旅游用户与旅游网站之间的结构合约,提高了旅游者的关系价值。

2.3 推行知识营销

在营销活动中通过知识传递与交流,一方面尽量使旅游者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使旅游企业不仅能够发现潜在的旅游者需求,并且可以在吸纳顾客思想的基础上创造和引导旅游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定制化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知识营销活动中创造的无形价值形成了旅游者难以进行成本核算而心理评价却比较高的感知利得,可以大大提高旅游者整体价值。

2.4 构筑网络销售平台

顾客感知利失表现为购买和使用过程中顾客感知的货币成本和精神、体力、时间成本。固然互联网实现的直销功能已经使旅游产品的货币成本降到最低,大大降低了旅游者的感知利失。但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旅游者的非货币成本还需在新的价值链中构筑强大的旅游产品网络销售平台。

一个大型的综合性销售平台,可以保证旅游单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保障旅游购买的安全性。还可以为双方提供基本但权威的市场交易信息,并方便双方交流不同的意见。这样,就帮助旅游者减少或消除了类似因错误的订货处理而发生的成本,因担心供应商是否能履行承诺而耗费的精力或增加的心理负担等间接供应关系成本和心理供应关系成本。

3 旅游价值链构建方案

旅游者价值最大化就是旅游价值链再造的终极目标。一般来说,价值链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整合价值链,剔除价值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其二是优化价值链,通过改善技术、管理或资金,使原来的价值链更有效率;其三是延伸价值链,通过增加产品或服务的性能或特性,更好地满足需求。本文构建的是互联网环境下,即企业在虚拟市场空间(Market Space)以信息为主导所从事的价值活动所形成的价值链,故表现为虚拟价值链体系形态。

基于以上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可以构建新价值链(见下图)。

价值链管理强调的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管理费用大于交易成本,企业应将这一业务单元外包出去,从而缩小企业的规模。互联网对旅游业尤其是旅行社业最大的影响即是降低了交易费用,这使得企业得以集中资源培养自己的核心业务,并将不擅长的职能或业务环节剥离,最终体现为企业趋向小型化和专业化。这与现代旅游业所要求的大协作、大网络并不矛盾。因为在网络环境中,企业间可以灵活地通过虚拟联合,形成以市场机会为基础,以短期项目和目标的实现为终结的虚拟企业(组织)。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作为一种生活工具逐渐成为旅游者生活方式主流的趋势下,整个基于传统旅游价值链的消费模式都将逐渐向基于新旅游价值链的消费模式转变。

新价值链的构建让我们看到旅游业在互联网上发展的前景,这将有助于作为旅游行业中重要实体的旅行社在两条价值链平行发展的阶段介入互联网时的战略定位和战术选择。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普及将给其生存带来巨大的危机,积极应对,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努力在新的价值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其次,对于诸多的中小型旅行社,在实力单薄、无法承受旅游电子商务巨额投资的情况下,可以集中培育旅游信息的专业服务实力,向旅游专业咨询网站的方向发展。而居于垄断地位的超大型旅行社,则可以强强联合,尝试建立综合性的旅游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导游服务公司也应该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商机,利用自己现实世界中的人力资源优势,发展网络导游服务公司。

互联网对旅游业的贡献就是使得以规模经济的成本提供个性化产品成为可能。传统旅游价值链中旅行社职能分化之后,新价值链中的专业性信息咨询公司和导游服务网站将得以致力于超细分产品的提供和特殊服务的开发,而旅游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则是规模经济得以体现的环节。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构建的是针对互联网环境下我们正开始体验的新的旅游价值链,传统的旅游价值链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存在。现阶段在信息领域成功赢利的旅游网站对新旧两个价值链都利用,这是由信息和网络技术发展渐进的规律造成的。但是,这两个价值链在经济方面的逻辑推理不同:过去对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理解不能像运用在物质价值链(PVC)中一样运用于虚拟价值链(VVC)中。而且,这两个价值链必须分别管理,还要协调一致。但是,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逐步完善,传统的旅游价值链必将越来越多地受到互联网的冲击。

新价值链应该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信息和互动优势,方便进行定制化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营销,构筑强大的旅游产品销售平台,从而实现旅游者价值最大化,培育和发展原价值链中核心环节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66-67.

[2] 戴斌,杜江.旅行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8-50.

[3] 马秀丽,等.信息时代企业价值链构建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33-34.

[4] 周玲强,陈志华.旅游网站对旅游业价值链的再造[J].商业研究,2003,(19):130-131.

[5] 谢雨萍.旅游电子商务冲击下旅行社的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2,(1):24-25.

[6] 方琢.价值链管理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84-85.

[7] 郭琳.论客户关系管理对顾客价值创造理论的发展[J].经济师,2003,(9):20-21.

[8] 王乃静,杜涛.顾客价值及顾客价值链的构建[J].价值工程,2004,(4):28-29.

互联网环境 篇7

目前的确是中国电影从诞生以来发展最“好”的年代,票房数字不断刷新,创作环境也更自由,但这种“好”似乎局限于票房数字,在影片的质量方面却再也难以找到像《黄土地》《红高粱》等第五代导演创作时的那种辉煌,当下电影整体陷入一种以娱乐为主,以票房为重的趋势,大量娱乐性强、充满视觉奇观的电影类型充斥着电影市场。电影制作人试图抓住一切能吸引观众眼球的元素,以票房的成功与否来决定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思想性、精神引导力全都被置于一旁。

一、“互联网+电影”时代的到来

近年来,电影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欣欣向荣,从新媒体的出现到广泛使用,对电影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电影制作也开始转向适应各种屏幕的播放,产生了微电影、手机电影等新形式。之后,互联网加入电影产业,这种“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对传统的电影发展模式展开了直面挑战,也为电影市场向纵深化、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4]

传统的电影前期拉投资会非常不容易,尤其是艺术电影,许多具有市场价值的电影才能受到投资人的青睐。阿里集团基于自己强大的用户平台,推出了“淘宝众筹”这一平台,并且打出“认真对待每一个梦想”这种具有人文关怀性质的口号,将一种商业应用迅速变身为一个励志平台,百度也推出了“百发有戏”的众筹平台。这一方面降低了电影制作的门槛,使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导演有了创作机会,另一方面,对于艺术电影来说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2014年10月,香港导演许鞍华导演的艺术电影《黄金时代》上映遭遇滑铁卢,电影拍摄前期利用众筹的方式筹集资金,尽管遭遇票房的失败,但这对艺术电影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艺术电影对于电影美学以及主题有着大胆的探索,但这种类型往往达不到很好的市场效果,因此前期拉投资非常困难,但是互联网资金平台使这部影片的拍摄成为可能。并且通过众筹用户数据分析,也能准确定位受众市场。

在电影的内容方面,电影早就看到了互联网平台的巨大力量,微电影这种新生的电影形式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有着广大的网络用户。而网络上各种新奇或优质的IP不断为电影创作带来灵感,或是直接被电影拿来使用。互联网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优质IP所用于的粉丝群为电影的票房提供了保证,因此,互联网与电影的联合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电影的宣传和发行上,互联网与电影的联合改变了传统电影影院发行的单一模式,线上线下同时发行增加了用户的主动性,电影观看方式再也不仅限于电影院,而是可以利用多屏观看。爱奇艺联合导演王晶将会在未来推出六部针对网上发行的电影,也是互联网与电影联合的新尝试。另外,观众购票的方式也逐渐转到了网络购票,据统计,2015年通过网络售出的电影票占到80%。这一方面增加了购票的便捷性,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统计用户数据,对于受众市场有着精准的分析,保证了电影在票房盈利上的成功。

“互联网+电影”时代的确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促成了电影产业的创新。“互联网+电影”这个发展方向本身是好的,能够为电影带来更多便利,这种模式本身也没有对错,但是电影人在面对电影的商业风潮时,被洗脑的是如何用经济收益来定义电影,却忽略了提升电影美学以及文化的高度是电影人的天职。一大批粗制滥造的电影充斥着电影市场,拉低了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尽管提升了电影产业的经济发展,但在精神文化领域却显现出退后。

二、“互联网+电影”背景下电影的泛娱乐现象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传播媒介决定并限制了人类进行联系与活动的规模和形式。媒体,它不仅仅是载体,也不仅仅是信息,而直接是文化形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媒介直接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感官方式。[5]因而,基于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媒体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电影制作的思维方式以及电影的表现形式。

(一)“拿来主义”盛行

互联网背景下,一大批IP直接被改编成电影,成为当下电影市场一个主要的趋势。IP电影,就是有知识产权的电影。[6]IP即知识产权(Intellectural Property)。从《小时代》《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等畅销网络小说,到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再到网剧《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等,形色各异的网络IP直接“拿来”改编成电影,并且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票房成绩。除此之外,还有根据歌曲衍生的电影《栀子花开》,根据真人秀节目拍成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同名电影。电影人越来越乐于利用已存在的IP,为自己所用。而网络IP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平民性、多样性和娱乐性,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还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网络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好的坏的内容都可以在这片温土上滋生,因此,穿越题材、魔幻题材等作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受众,相较于精英文化,网络文化更加平民化、娱乐化。近年来,随着多个网络IP改编电影成功的范例,电影制作公司都忙于收购优质网络IP,网络IP有着固定的受众群,并且在内容的处理上也不像传统文学作品那样深奥多义难处理,这就使他们能够利用这些现成的IP和固定的粉丝群,短时间内制作一部电影,而原创的电影从市场的角度发行本身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当下电影人更乐于将优质IP直接“拿来”使用。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影片质量的整体下滑,忽略了电影美学的创新性和探索性。网络IP的平民化固然吸引受众,但基于不同媒介平台的文化毕竟有着自身的属性,跨媒介的改编更是需要考虑改编存在的可能性,应认真思考从一个媒介产品改变为另一种之间的艺术规律,并且这种形式作为整体趋势的出现,不得不说是一种畸形的现象。

(二)叙事的碎片化和拼贴化

互联网与电影的联合不仅影响了电影制作到发行的整个过程,对于电影美学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网络叙事的去政治化、去中心化和片段化也体现在电影叙事中,当下电影整体上趋于“轻电影”模式,即是整体结构简单,思想层面浅,影像叙事很多呈现出碎片化、拼贴化的特点。这类电影视听语言活泼,镜头转换快,组合细碎,还常常进行游戏化叙事,在跨界媒介间建立联系,剪辑跳脱,让观众自行弥补叙事的跳跃。通过这种表现方式,削弱了电影的严肃性,便显出娱乐、游戏、戏谑的风格。

这种叙事风格的盛行可以说是网络时代的产物,这种叙事形态娱乐性强,也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受众碎片化的时间状态和思维模式,但是这类电影在深度和广度上却无法与传统叙事电影相比。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制作起来容易,也能娱乐受众,因此一大批类似电影的出现,造成电影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最为风行的就是青春类电影,从《小时代》《致青春》的成功开始,这种小制作小清新电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随后一系列青春电影出现,叙事的拼贴化、娱乐化,主题价值上的非主流化成为这些电影的共性。但是当大量的同质化影片出现时,也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电影市场不应是以大量的通俗娱乐电影带动整个时代潮流。第五代导演那种流畅厚重的叙事表达反而不是主流了,非常有趣的一个例子是,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影片《道士下山》也跟随当下潮流,在叙事上采取了碎片化、游戏化的表达。

三、内容为王,提升电影的文化自觉

“互联网+电影”这一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其基本属性是以信息化为内核的新经济形态,[7]这种形态的最终落脚点一定是经济利益,体现在电影中,就是票房。这种形式本身并不带有任何美学意义,但它却对电影的美学意义以及电影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的确,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和互联网这个大背景的影响,中国电影类型更加多样化,借助媒介之间的联系,也出现了更多丰富的电影形式。然而,这些新的电影形式却并未在尊重电影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搬上银幕,这样一来,似乎任何内容都能拍成“电影”,并且这种畸形的现象却已成为一种常态,一个主流趋势。如果不遵从电影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是把一种内容从一个屏幕搬到另一个屏幕,那电影与其他媒介的界限又在哪里呢?最显著的一个例子便是娱乐真人秀节目频繁拍成电影搬上大银幕,从《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这些娱乐真人秀节目拍成电影后,完全忽视电影本身的艺术规律,依托着节目本身的好口碑和粉丝效应,保证了票房的收入。另一方面,互联网上多样化的元素和种类,也频繁被搬上了荧幕,网络IP的改编十分盛行,从网络文学到网络游戏,越来越多的元素被改编成电影,中国电影人将“拿来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电影艺术的原创性、创新性似乎只止步于抓住了哪些被改编的IP,或者哪些视觉奇观能吸引观众等层面,而对于电影语言和最重要的关于电影所包含的文化深度却无动于衷。

衡量市场的文化自律性有两个坐标:一个是可作量化的GDP产值,它所侧重的是电影产业所实现的经济指标,呈现的是产业发展与升级必不可少的、强大的经济基础与实力,但并不具有文化主导性的意义;另一个是不可做量化的文化软实力,即诉诸精神、道德、情操的文化启迪意义,它在精神的本源性上决定着市场发展的大方向及其终极价值。当下,互联网与电影的联合看中的是电影的商品化属性,并通过对电影方方面面的变革,将这种商品化属性发挥到极致。在娱乐电影、粉丝电影横行的时代,中国电影想要长远发展,并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电影人应带有更多的文化担当去制作一部电影,而不应只注重电影的商品属性。电影美学及其反映的文化主题的变革也是一个时代文化思潮变革的显现,然而纵观当下的电影市场,这些娱乐当先、票房为上的电影真的能反映和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想潮流吗?这些所谓的粉丝电影只是通过它们本身显现的种种现象来反映中国电影在发展的进程中历经的阶段,却无法代表和反映当下社会的人文景象和精神走向。

电影诞生之初,只是作为一种新奇的玩意儿吸引观众,通过猎奇实现它的商品属性。之后,经过电影人的不断努力,电影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艺术属性,永载电影史的作品,是那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社会思潮的、有深刻思想性的电影作品。电影人通过电影来表达自己对于事物的思考,通过这些电影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感受电影所传达的人文气息。然而在当今时代,电影的商品属性逐渐趋于主位,“粉丝电影”盛行,并在互联网的加入后使这一现象达到了顶峰。娱乐性、戏耍、视觉奇观这些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电影本身的思想内涵。这样看来,在经过百年的努力后,电影在中国市场似乎又回归到了最初的戏耍玩意儿,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退步。

事实上,互联网与电影的结合只是一种商业模式,尽管对电影产生着方方面面的影响,但最终决定电影表现形式的还是电影人。电影艺术是以人类的精神产品为其第一本体属性的,在这个领域里,尤需在美学的经典性和精神高度层面上注重主体创新能力的锤炼,这与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显著不同。首先,电影人在看到互联网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利用这一平台,提升电影创作。正如上文所说,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于艺术电影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艺术电影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解决资金困难,通过互联网所提供的用户数据分析,更精准地提升艺术电影的受众市场。艺术电影的实验性创新及探索,常常会很快为商业电影所采用,继而带动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和提高。艺术电影不仅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崭新角度,也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健康的电影市场的发展并不应该是“粉丝电影”所主导,一定要有艺术电影的市场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电影业在文化品位上的提升。其次,电影人在发展IP电影的同时,应积极探索跨界媒介之间艺术创作的共通性,从一个媒介转换到另一个媒介应遵从媒介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应一味照搬。2015年一批暑期档电影的成功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可喜的。《大圣归来》将中国传统文化重新搬上银幕,并且在人物造型等方面都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煎饼侠》虽然是基于网剧《屌丝男士》的成功,但在搬上电影银幕后,去掉了网络文化非主流的特性,赋予了草根完成梦想的超级英雄主题,这种文化主题已经是明显的主流化,这也是利用网络IP的一个成功案例。《捉妖记》表现的是中国古代神怪题材,结合了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优质的电影在票房上的成功也从侧面说明了观众对于好电影的期待,并不是完全充斥着盲目的“粉丝”。

另外,传统的电影观看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基本是电影播出什么,观众就看什么。新媒体的出现使电影的播放形式从单一的大屏播放变为了多屏融合,而观众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互动性一方面会使电影制作人对于观众喜好、受众定位有更精准的把握;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低质量电影的弊端。过去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是口口相传,这种传播方式效果十分慢,而如今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微信、微博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朋友圈这个互相熟识的小群体发布的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相比较网上的评论更值得信赖,因此往往能看到的现象是,一个人在朋友圈推荐某部电影,能引起周围的朋友争相去电影院观看。而网上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也会即时被观众接受。因此,电影想要长远的发展必定是要依靠内容、依靠口碑来取胜的。

四、结语

任何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曲折,也会暴露不足与弊端,甚至会走向相反的方向。尽管当下电影在与新媒介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但面对新媒介的发展,中国电影应积极应对,应该给这些新的尝试更多的空间。然而,却也不能一味地包容,当下中国电影利用新媒介的趋势明显在走向一种异端。中国电影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如“粉丝电影”这种独特的电影形式也许只是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沃土。关于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讨论从未间断,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影产业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电影在这样的趋势下逐渐消退了作用于精神领域的文化属性。文化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十分重要,试想中国的电影市场全部充斥着娱乐为主却全然不顾思想性的电影,又怎样提升大众的审美力和文化修养?中国电影又怎样能在国外市场寻求发展空间,实现对外输出、提升国家形象?

所以,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要想长远发展不应只着眼于国内短期的经济利益。好莱坞电影的发展也依靠“粉丝”,但正是好莱坞电影本身的魅力才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粉丝,好莱坞电影在对外输出上占据了大量的份额,并以电影这种重要的传播工具宣扬了美国的价值观念。而中国的“粉丝电影”一味迎合受众口味,以通俗娱乐为主,这种低质量的影片也只能着眼于吸收国内“粉丝经济”,对外输出不仅找不到市场,影片也不能作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镜像代表国家形象。当娱乐通俗电影变为常态,高雅文化被隐没的时候,中国电影在世界上是站不住脚的。当下是中国电影发展最好的时代,电影在大众的休闲娱乐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电影人应抓住这样的好时机,利用互联网大背景带来的便利,积极提升电影在美学和文化上的高度,提升电影的文化自觉,从长远利益发展中国电影,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电影发展的真正的“最好的时代”,提升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摘要:从数字技术到新媒体再到互联网,技术的每一次更迭都为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电影”本身是一种商业模式,互联网与电影的结合大大激发了电影的商品属性,票房成为衡量当下电影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然而,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有着文化启迪的意义,是国家软实力的代表。当电影市场被经济指标所指引,娱乐通俗电影占据了整个电影市场时,不利于中国电影的长久发展,中国电影人应该自觉履行电影的文化传播职责。

关键词:“互联网+”,电影,文化自觉,粉丝电影

参考文献

[1]摘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5-03-17.

[2]唐玲玲,梁辰凌子,王冠.“互联网+”下我国艺术电影发展的新出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8).

[3]陈旭光.“受众为王”时代的电影新变观察[J].当代电影,2015(12).

[4]唐玲玲,梁辰凌子,王冠.“互联网”下我国艺术电影发展的新出路[J].北京电影院学报,2015(8).

[5]陈旭光.“受众为王”时代的电影新变观察[J].当代电影,2015(12).

[6]王臻真.IP电影热——中国大众消费时代进行时[J].当代电影,2015(9).

互联网环境 篇8

尽管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人士在看待互联网金融问题上的角度和见解有着些许的差异, 但是他们普遍认为当前金融行业不应当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行业要面临更加开放的环境, 因为竞争产生自我变革的动力, 包括互联网险企的出现也同样如此, 其在找准行业本质定位的基础上, 用更开放的思维去看待和利用当前出现的新趋势。

“三马”跨界联手

由阿里巴巴马云、中国平安马明哲以及腾讯马化腾共同合作的“众安在线”筹备不到一年就获得了批准, 足以说明保监会对众安在线此类互联网险企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在保险行业的再次发力, 并且三大股东都是相应业界的巨头, 使得众安一出现就获得无数人的瞩目。众安在线的成立又是否如业内人士所评价“‘三马’联手重点不在卖保险, 而在于网络金融时代尚未完全到来之时, 利用手中的牌照、业务模式和客户资源, 织就各自的互联网金融大旗”?无论出于何种目的, 众安在线相关产品布局以及经营的模式的创新在互联网环境下都对金融机构有着参考借鉴的意义。

众安在线专门针对互联网场景提供财产保险, 主要面向B2B平台上的交易对象。在金融产品中, 保险业相对其他金融产品而言, 金融专业性不明显, 同时保险产品的设计和精算结果受用户数据影响最大。这恰好是互联网企业的长处, 加上在互联网的大量交易行为当中, 虚拟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本身的风险叠加, 催生出了互联网保险。可以说, 互联网慢慢变成一个产业, 无论是将其当做渠道还是当做服务对象, 都可以从中获取无限商机, 而关键在于把握市场环境, 捉住客户需求。

众安在线在产品布局上的创新之处在于其针对互联网技术带来新的产品服务, 如移动支付、P2P网贷等容易产生风险的产品推出新型的保险产品。之前一段时间, 微信支付被业界批评不安全, 腾讯微信便联合PICC提供个人支付保险, 主打全额赔付。众安保险也不会放过诸如移动支付保险这样的机会, 众安在线的负责人尹海表示:“移动支付产生了比钱包更大的安全隐患, 会就这个领域推出产品。”同时, 众安计划利用社交网络信息和位置推进财产保险。可见, 众安在线在产品设计方面是以完全的互联网思维为基础, 从交互体验设计到产品研发都是在互联网市场环境下进行的。

互联网的市场相比其他市场是开放的,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以及不断进入市场的竞争者, 众安在线的立足之本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宗旨建立更好的模型, 做更准确的数据分析, 如尹海所说的:“在众安, 人人都要懂互联网, 运营和战略围绕着互联网保险业务展开, 才能对抗未来不断涌入这个市场的巨头。”

除了产品布线的创新, 众安在线的经营模式也具有明显的互联网企业特征:不设任何分支机构, 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保单的销售和理赔, 并且避开传统车险业务, 专攻责任险和保证险。在业内人士看来, 尽管众安在线目前涉及的保险产品范围较窄, 但它能获批本身就是对传统保险销售模式和互联网金融的新突破。互联网企业的各项优势如果都能发挥, 互联网保险成本低、风险小、市场大, 虽然单笔绝对值可能很小, 但从精算角度看, 费率百分比也可能高于一般保险。

同时, 众安核保部门人数很少。传统保险企业因为需要对每一个投保单进行仔细审核, 需要大量的核保人员。但众安在线保单风险主要通过注重产品设计以及充分利用数据挖掘两方面的流程来实现消减。同时, 采取定制化的产品服务也由于互联网人群风险特征集中, 批量和自动化核保而成为可能。

此外, 众安在线的互联网企业特征还体现在对大数据的充分利用。众安先设计保险产品的基本模型、形态和费率, 交给阿里巴巴或者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去收集数据, 得到反馈后, 由保险产品设计者调整, 动态过程中不接触用户数据。而初步的大数据蓝图是利用两大股东, 阿里找业务, 腾讯做营销, 用两家的业务和营销数据精算出最好的产品。

从一定程度上看, 众安的定位更像是互联网公司, 用互联网思想、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数据去解决传统金融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难以涉及的领域, 服务传统金融难以服务的客户需求, 这也恰好符合了互联网金融在当下环境的发展趋势。

“三马”启示

众安在线这类新型的互联网保险企业的出现, 其经营模式和产品设计方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 追求不断革新和差异化的精细服务。正如三马谈到的“这个行业中, 你不是被别人革命, 就是被自己革命。每一块领域一定有细分的优势, 大家抓住自己的优势, 很多业务创新都可以做了。”

从他们深入的言谈中可以了解到, 三马在发展各自相关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时都重视支付、大数据等技术。因此, 综合起来能够得出以下的理解:互联网金融要在一个更开放、竞争的环境中利用技术促进支付方式、业务内容创新, 构建信用体系。而在这一过程中, 要注意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属性。

支付环境

首先, 是支付环境上的改变。互联网技术的加入使得支付方式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通过网上银行服务以及支付宝、财付通等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 不仅24小时以自助的形式提供收支服务, 而且开始出现移动支付趋势。

马化腾曾提及到“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 意味着什么呢?是代表了一种能力, 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 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从电子支付方式开始, 以线上的形式补充了以往只有线下渠道的支付方式, 到如今, 线上与线下支付在逐渐打通, 并推出了二维码应用的支付方式以及声波支付等, 可以说, 支付的场景在进一步的丰富之中。同时, 移动支付的到来也启发了新的产业创意。

微信5.0新增的支付功能, 依靠微信的移动互联网特质以及O2O的属性, 使它能够嫁接在公共账号和线上线下的商家体系之中。虽只是提供桥梁和工具, 但从金融、百货、生鲜行业的纷纷加入不难看出, 除了能够与客户实现互动, 满足口碑宣传以外, 支付功能的加入更大程度上推动了微信与更多行业的合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然而, 线上支付方式的产生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首先, 线上支付目前依然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整体产业链上安全防范水平参差不齐, 持牌的中小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安全投入有待提高;二是行业安全联防协作程度有待提高, 高风险客户、商户、区域、IP地址等黑名单共享方面有待加强;三是重安全技术手段, 轻用户风险教育, 用户的安全感不足, 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四是网上支付及电子商务整体行业基础设施、外部环境管理尚有待加强, 业务连续性的保障力有待加大。

其次, 线上支付具有互联网和金融的双重特征, 风险管理策略与传统线下支付有所不同。传统的线下支付风险管理特点是进入门槛高和日常监控严, 需要支付介质、面对面交易, 所需成本较高, 但可信度也较高。而网络支付是无支付介质的, 不可能面对面交易, 而且准入门槛较低, 在风险管理方面更强调基于行为特征的风险实时监控与风险识别。

信用体系

马云曾表示, 金融需要信用, 互联网金融本身是建一个有信用的体系。要跨越今天金融机构做不到的事情, 就需要将信用体系建好,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将每个人、每个企业的信用建好。“信用体系建好之后, 金融自然就可以做了”。他称, 以前中国的金融比较偏重于拿到牌照以后就开始做业务, 没有把信用体系做起来, 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对每个行为进行掌控之后, 就能对个人信用进行掌控, 业务自然会发展, 同时也相当于将风险把控在第一关, 减小了风险。

互联网构建信用体系时对比传统金融的优势在于它的信息数据流动性和创新基因, 但其实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更加明显, 然而如同马云所说的, 互联网企业先有了建立信用体系的意识, 一旦互联网信用体系建立将快于传统金融机构, 那么互联网金融业务就能够快于传统金融机构。

互联网金融开放竞争的生态环境使得互联网金融对于信用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要求更高, 这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同时需要传统银行的经验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力。就目前情况看, 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是怎样保证客户的真实性。尽管互联网金融在信息透明度和交易成本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 但是由于在身份认定上采取非实名制, 且缺少对于客户信息安全的保护机制, 使得当前的网络信用环境无法与社会信用体系形成有效的对接, 身份认定的障碍将影响信用体系的建设。

第二是交易的真实性。互联网形式下的交易过程虚拟化程度高, 真实性不易考察验证。如果资金的流向与实物配送一一对应, 严丝合缝, 且交易额度不大, 那么交易风险基本是可控的;但如果钱物分离, 或者形成资金池与资产池的对应, 金额也超出一般水平, 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三是反洗钱。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为反洗钱增加了不少困难,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 网络洗钱更为隐蔽, 全球化程度更高。如果控制不好, 可能成为洗钱活动的新型载体。

互联网金融的双属性

互联网金融尽管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简单相加, 但面对互联网金融本质应该是互联网还是金融的问题时, 应当看到这两者都在这个领域中起重要作用。互联网带来的是技术和创新, 而金融是技术和创新背后的落脚点。在互联网没有进入金融领域之前, 依靠柜台人工的方式处理所有的金融业务, 金融的业务也是顺理开展的, 进入到互联网的时代, 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能够衍生出很多新的机会。

创新和技术是互联网明显的特征。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 创新是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本钱, 强调从创新出发, 利用技术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包括突出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 加强用户向网络迁移趋势, 增强用户粘性。创新和技术使互联网商业在成本方面能够形成优势, 也促使它在与其他产业结合时候对比传统产业更容易在产品费用方面拥有降价的空间, 获得市场优势。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来看, 创新和技术都在发挥着明显的作用, 推出的新型金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互联网的各种属性, 比如智能化、强调用户互动等。

而作为另一方面的金融属性, 则是互联网金融的立足点, 各种创新和技术的应用都必须是为金融服务, “存贷汇”、信用依然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绕不开的关卡, 所以, 互联网金融始终需要金融的逻辑。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属性, 让金融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平衡:一方面金融环境更加民主化, 让金融的参与人数和参与方式都出现了新的可能, 对于商业银行或企业而言都是难得的机会;另一方面传统的金融机构能够找到补充线上金融服务的渠道, 同时能够促使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满足现下小众的个性化金融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各层次的金融市场。

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下的银行

互联网金融的到来给传统银行业上了难得的一课, 微信银行、直销银行等新的服务形态不断出现, 银行放下金融“大佬”的姿势, 不断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改良。在认识了互联网金融这个强调开放、创新的复杂生态环境以后, 银行更要关注技术背后的深层意义, 在利用新的技术之余, 也要注意风险控制、金融行业本质等关键问题。

风险控制仍是金融业主题

风险控制是金融业不变的主题, 互联网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金融业特有的风险问题可能相互放大, 导致发展互联网金融时容易产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在探索商业模式和控制风险方面, 互联网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支付、P2P和众筹模式等, 其对应的是支付结算、信用投放和股权投资, 围绕的是要削减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 借助网络实现资金供给向资金需求的直接转移。

互联网在与金融结合的过程中本该有融合优势的, 但是在实践中, 稍不注意就可能转向风险层面。比如面对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 银行若忽视平台和中介角色, 那可能就变成另一种影子银行, 其风险更加被放大。互联网金融尚在摸索成功、独立的商业模式。在此之前, 如何保证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的安全以及在互联网环境下防控金融风险, 实现便利性与安全性的结合, 将是今后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重大课题。建立包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体系也势在必行。

扎实行业本质

尽管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 传统的业务场景、交易渠道、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变化, 金融机构开始往小型化、社区化、智能化、多元化等方向发展, 但就资金供需而言, 金融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 “存贷汇”依旧是金融行业发展的重心。在互联网背景下, 金融的专业性壁垒不但没有降低, 反而是增强了。

首先, 无论互联网企业如何利用技术优势布局金融业务, 但是落脚点还是在金融业务方面, 互联网金融无法将金融业改造成为IT业。互联网金融在短期的重点是使用各种大数据的资源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对市场进行细分, 同时快速升级技术, 本质上是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来匹配资金的需求, 并通过全新的支付和结算模式完成交易。

其次, 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方面, 如产品开发、客户管理、运营管理等, 已经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各项原则。传统金融机构在进行更为细致的定位和客户分群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线下业务, 赢得线上业务的同时必须强化线下业务, 而且尝试在互联网的创新模式上有所突破, 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市场和客户资源。

自互联网金融出现以来, 为应对互联网企业利用技术优势进行金融业务的创新, 传统金融机构加快在技术方面的业务创新。虽说, 传统金融机构因此已经获得新的发展, 但是过分追赶技术的步伐, 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 如忽视了技术的多样化表现, 陷入到片面的技术倾向, 抹杀互联网金融的外部动力, 忽略互联网金融在交易主体、交易渠道、用户体验、普惠思维方面的巨大优势与革新价值, 反而不利于传统金融的改良。

然而, 扎实在基础的金融业务中不代表银行要忽略其他的技术和思维, 金融的生态环境在互联网这一因素的左右下, 已经发生改变, “一成不变”容易被市场所淘汰。银行业在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充分开拓自己的细分市场, 维持好用户, 记录好必要的数据, 在控制整体风险与成本的情况下, 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在空白市场、新兴市场中尽可能多地服务人群。

互联网环境下广电网络的发展思考 篇9

关键词:互联网,挑战,四张网战略

1 龙江网络情况介绍

龙江网络在4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

网络整合:龙江网络第一次实质性的网络整合开展于2010年6月,这一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签发的12号文件——黑办发[2010]12号《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网络整合转企改制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以“行政推动、市场运作、存量保值、增量分成”为原则,在2010年年底完成黑龙江全省广播电视网络的整合及转企改制。在具体模式上,采取省、市、县各级广播电视台共同现金出资,注册成立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并且以其为主体开始进行全省的网络整合工作。

在整合过程中,龙江网络根据“先统一运营,边审计评估、边转企改制”的“一先两边”原则,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除哈尔滨、绥化、中省直企业以外的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工作,实现了人财物的上划,完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用半年时间实现了全省统一运营。共组建了64家分公司,用户规模达到400万,拥有员工6 000人。

2011年开始启动全省的数字化整转,在此过程中,龙江网络不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140万台数字机顶盒的整转,而且在整合、整转、统一运营过程中锤炼了龙江的企业文化——大气、实干、创新、超越。

重组上市:龙江网络第二次网络整合开始于2014年11月,2014年12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签发33号文件——黑办发[2014]33号《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网络转制重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边评估重组,边股份制改造,边筹备上市” 的原则,加快推进全省广播电视网络重组,实现战略性网络型自然垄断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同时,省委省政府对新的龙江网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力争2015年底前完成申请上市筹备工作,打造市值超百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挺进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

龙江网络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省网络的统一运营,二次整合后,新组建分公司30家,用户规模达到700万, 员工近万人,随着网络整合的完成,龙江网络迎来了千载难逢的第二次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2 广电网络面临的挑战

广电网络所依赖的有线、无线、直播卫星的电视服务垄断地位正在被互联网解构,正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电视和视听行业正处于多元化、快速发展时期,有线、地面、卫星、IPTV及互联网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份额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IPTV、OTT对有线电视的冲击逐渐加大,特别是OTT的野蛮增长对有线电视构成重大威胁。 2013年上半年,国家总局出台了规范OTT发展的相关政策, 虽然对OTT的野蛮增长有所抑制,应该说是政策对有线电视的一种保护,但这种保护作用只是暂时的,OTT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广电网络应该抓住窗口期,加快自身发展; 家电终端厂商不断向产业链上游积极迈进,以期与广电形成异质化竞争,如乐视已成为互联网视频行业中第一家盈利企业,而电视机厂商推出的智能电视也在蚕食着有线电视的份额;此外,直播星及地面电视也开始对有线网络形成冲击。 不断增长的直播星用户及总局48亿的地面电视工程、中央12套免费节目,再加上地方免费节目,开始对有线电视特别是农村市场产生冲击。未来,随着直播星逐步具备商业化运营条件,其市场必将以更高速度增长,对有线的农村地区产生更大的冲击。

2.1 有线机顶盒发展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有线机顶盒仍依处于上升通道,但增幅开始放缓。

2.2 IPTV机顶盒发展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IPTV机顶盒出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其市场整体放缓,不排除是电信运营商的一种战略安排或受网络承载能力的制约。但在个别地区(如江苏、广东等地区)IPTV的推广明显加速,这也是电信网络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对当地有线机顶盒市场的冲击较大。此外, IPTV也开始逐渐向农村地区渗透,特别是捆绑宽带的市场推广方式很容易被用户所接受。

2.3 OTT机顶盒发展情况

相比于传统电视,OTT电视更受年轻人欢迎。主要是由于其价格较低、内容丰富且更容易让消费者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内容。虽然2013年下半年以来受政策限制,OTT增长不如预期,但OTT技术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占有明显的优势, OTT市场的发展前景仍被广泛看好,见图3。

2.4 智能机顶盒呈现出多样化的产品形态,形成“视 频+X”的发展趋势

OTT智能机顶盒从产品形态上正在形成“视频+X”的发展趋势,即智能机顶盒不仅可以传递视频内容,以视频为主、 游戏为辅的模式在未来几年内也将会成为亮点。其主要产品形态包括:网络机顶盒、网络机顶盒+路由器、网络机顶盒+ 游戏机、网络机顶盒+网关、网络机顶盒+多模解调及网络机顶盒+可穿戴设备等。

2.5 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发展情况

目前,地面电视机顶盒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主要以商业运营为主。未来随着总局48亿地面电视工程资金的启动及地方地面电视频道的落地,公益免费节目的播出,地面电视机顶盒将会呈现超高速增长的局面,见图4。

2.6 卫星机顶盒发展情况

从图5可以看出来,虽然直播星“村村通”机顶盒数量仍高于直播星“户户通”机顶盒数量,但“户户通”的占比在逐渐增加。未来随着更多地区政策性强制推广直播星“户户通”, 及直播卫星逐渐关闭清流信号,直播卫星“户户通”机顶盒的数量将在短时间内超过直播卫星“村村通”机顶盒,占据电视终端的更大份额。 图5中不含非法村村通机顶盒(山寨锅)。

2.7 机顶盒整体情况

目前,我国家庭数量约5亿,机顶盒保有量达到3.9亿,占家庭数量近80%,机顶盒总量已经趋于饱和。在机顶盒整体市场中,广电机顶盒的总体份额约占81%,有线电视机顶盒已经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未来三大产品市场的份额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将成为新常态。受OTT、直播卫星及地面电视的影响,预计2017年有线电视机顶盒总量及市场份额将出现负增长。直播星和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会有较大增长,广电机顶盒总体市场份额也将出现负增长。

2.8 网络视频用户发展情况

网络视频用户发展情况: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 117万人。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 672万人。截至2014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3亿。从网络视频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71.9%的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 手机成为网络视频的第一终端。在使用电视收看网络视频的用户中,58.5%的用户是通过智能电视收看,70.0%的用户通过网络机顶盒收看,其中广电系的机顶盒和互联网机顶盒平分秋色,市场占有率均在25%左右,IPTV的市场占有率接近10%。

因此,笔者认为广电网络不能坐视自身市场份额的下降,应把目标转向网络视频用户、手机视频用户,这也许是广电网络的下一个蓝海。据统计,虽然人们收看电视的时间基本没有减少,但通过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观看视频的时间则在不断增长,随着电视/视频内容“移动化”趋势的快速发展, 用户市场正迎来从看电视到看视频的转变。近日,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签署的“建设4G视频传播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已表明,在互联网发达、传统媒体遭受冲击和影响的大环境里,广电行业应积极推动视频服务从传统电视机终端用户向移动终端、手机、Pad用户的拓展和延伸。广电网络没有理由再犹豫,应开足马力驶进新蓝海,哪怕是红海,因为那里的AURP值及用户规模太有诱惑力。

3 广电网络发展思考——“四张网”战略

直播电视是广电的基本业务,从广电发展的第一天起, 支撑广电走到现在的就是这些基本业务。广电基本业务是网络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守住、完善和发展广电基本业务是广电网络的立命之本,而全高清互动直播电视是广电明天的希望。在互联网无处不在、传统媒体遭受冲击和影响的大环境下,广电网络应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广播电视基本业务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推动广播电视基本业务向视频终端、手机、Pad移动终端用户拓展和延伸,不断扩大基本业务的覆盖和影响力。

龙江网络认为,为了应对新的竞争环境,有线网络应采取以下“四张网”战略。

3.1 广播电视基本业务融合网战略

首先应整合有线电视、地面、直播卫星体制内的资源,构建有线、地面、卫星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融合网,以实现垄断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广电效益的最大化。有线网还可以通过屏屏通、多屏互动技术,实现对新媒体终端的融合。 地面、卫星则可以通过采用无线网关技术与Wi Fi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覆盖到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实现广播基本业务向新媒体终端的拓展和延伸。其战略架构如图6所示。

1)地面数字电视网与Wi Fi移动互联网融合组网方式

即利用地面广播电视传输覆盖,通过无线网关将地面电视信号转变为IP信号后,再将IP信号传输给Wi Fi路由器,通过无线路由器接入手机移动终端,最后使用APP实现广播电视业务的呈现。其架构如图7所示。

2)广播电视基本业务融合网

普通无线Wi Fi一般只是解决了用户的接入问题,而大数据的分发与传送却是个难题。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产生大数据流量时就会产生拥堵。而广播信号由于不指定接收者, 任何人都可以接收,因此不存在拥堵问题。地面与Wi Fi移动互联网的融合网通过利用DVB广播技术和大容量的数据并发技术,解决了大数据分发和传输的难题。用户利用融合网络收看业务的步骤为:连接“融合网”无线网络信号;打开手机APP;按照APP界面自由选择直播电视、视频或综合信息; 收看电视节目。其网络架构如图8所示。

龙江网络是国内有线运营商中少数几家既拥有有线又运营无线的省网络公司,目前已经与卫传中心签订了协议, 负责黑龙江全省直播卫星天线的安装及维护。作为一家有线、无线、卫星三位一体的网络运营商,龙江有线按照“无线先行、有线跟进”的发展原则,在有线没有通达的地区先用地面电视覆盖和发展用户,一旦有线具备条件,就全部转为有线用户,形成了有线、无线相互促进、协调有序发展的良性环境。此外,龙江有线坚决服从总局及省局关于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规划,按要求提供公益服务。最近国家刚刚出台了鼓励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的相关政策,希望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甚至企业补贴的方式,提供地面数字电视和直播卫星公益服务。

3.2 超宽带的互联网战略

2013年,工信部、住建部相继出台了光纤到户国家强制性标准,2014年,工信部又出台了鼓励民营企业按照光纤到户标准建设互联网接入网的政策。基于此,广电网络也应加快推进光纤到户的互联网建设步伐。

在超宽带网络建设方面,龙江网络考虑选择肇东市的两个乡镇建设FTTH超宽带光纤到户示范网。其主要特性包括:端到端FTTH承载网络,普通家庭提供不低于50 Mbit/s带宽;可承载超宽带上网业务、政企大客户专网业务;构建基于IP架构的业务平台;打造完美的超宽带生态圈。

目标是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Qo S和全新体验的互联网。其直播集中播控平台,主要提供基于IP的高清直播电视、时移、回看等业务,打造开放、聚合平台,视频点播及其他视频应用则由公网提供。IP直播流采用的IP组播播发,编码方式采用H.264编码,容器采用FLV容器,兼容i OS、Android以及Windows等操作系统。

在超宽带互联网示范网的技术方面:全网采用IPv6协议规划地址;采用EPON接入网技术实现全IP网络;ODN(光分配网络)按1∶2+1∶16或1∶32规划,每PON口开通32个用户设计;终端基本配置:ONU+Wi Fi;多业务终端:ONU+Wi Fi+X。

每个PON口带宽1 000 Mbit/s,则每户平均带宽为1 000 Mbit/s÷ 32=31.25 Mbit/s。设定并发率为50%,每户带宽可达60 Mbit/s, 不仅完全满足超宽带互联网的要求,且能长时间满足用户的带宽需求 。若后期用户业务并发率上升,可取消第一级分光点或将第二级分光点调整为1∶8分光。

在指标方面,示范网平台到终端之间所有的设备与链路满足:时移不高于50 ms、丢包率不高于0.02%、抖动不高于10 ms,每5 min内抖动超过10 ms的次数小于1次。

对于广电网络来说,该网建设则意味着由面向连接的宽带网络转变为面向用户体验的超宽带网络,由在接入层部署超宽带转变为打造端到端的超宽带,以为用户提供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时延、更好的应用体验。

3.3 高安全度的数据专网战略

大力拓展数据专网业务不仅是广电网络追逐的目标,也是改变广电网络收入结构单一的一个重要措施。一直以来, 数据专网业务始终被电信垄断,当前,国家鼓励政府、企业使用IPv6网络,抓住这个机遇,下决心建设高安全度的下一代数据专网也许是广电实现突破的一次重要机遇。 目前,高校已经广泛建设IPv6网和应用IPv6技术,其可能是广电网络未来重要的客户。

IPv6特性极大地提升了网络安全。其主要优势包括: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使用更小的路由表、增加了增强的组播、 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及允许扩充及可提供更多的新选项等。

在高安全度的数据专网(示范网)方面,国家明确规定2014到2015年IPv6大规模商用、逐步停止分配IPv4地址的战略规划,而现有的IPv4地址已基本分配殆尽,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终端需要分配IP地址, IPv6商用网的需求也会加快,由于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地址空间是现有空间的1 029倍,因此IPv6已具备广泛的应用基础。

龙江示范网的骨干网、城域网完全支持IPv6、示范网内均采用IPv6宽带接入用户且互动电视和电视终端均支持IPv6。 龙江网络 已申请并 获得了IPv6地址资源(2401: d780::/32),目标为大力发展政府及教育行业IPV6用户。其网络架构如图9所示。

在示范网中,既存在IPv4地址又存在IPv6地址,IPv4地址走传统的路由,IPv6用户可以访问IPv6网络,又能通过融合网关(Veno)交换中心,经电信IDC机房访问IPv4互联网。

现阶段,互联网还是以IPv4为主,在一段时期内IPv4和IPv6会并存发展,要实现两个网络的互联互通,常见的技术有4种:双栈技术(一般用于比较小型的网络)、隧道技术、网络地址转换/ 协议转换技术(地址翻译技术)及Veno融合网关技术。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在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建设意见》中要求,“十二五”期间IPv6宽带接入数超过2 500万,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及政策指引下,目前部分省市政府、商业、高校相关网站及局域网已开始IPv6升级,基于此,龙江网络将政府及教育行业用户定位为自己前期的目标客户。

3.4 O2O电视购物服务网战略

一直以来广电网络的收入基本呈线性增长,增长速率没有超过两位数,且基本是依靠高投入拉动。其实,广电网络拥有众多的沉默资源,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把它们唤醒。广电网络要想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实现阶梯式、爆炸式增长,就应依托网络资源开发跨域、跨界业务,拓展经营空间。

其中,O2O电视购物服务网不仅可改变有线运营商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型,突破广电网络收入增长缓慢的瓶颈,发展上下游产业,同时地方优质的线下服务资源还可以集成到广电的服务平台。因此,如果说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刚需,那么电视就是家庭和中老年人的刚需。有线运营商应思考如何将本地的线下资源集中到广电平台上来,除了提供电视服务外还可以提供如物流配送、医患沟通平台、电子商务等,让家庭和中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社会服务,如电视查询、电视缴费等。有线运营商还应发挥网络全覆盖、终端全到户、有政府背景、具有公益服务性质等优势,打通线下服务机构(如医院、社区居委会、老年大学、派出所等)的信息通道和服务通道, 开展电视购物、便民服务,让人们和家庭更加依赖、信赖广电平台,依托广电O2O平台,有线运营商不仅能提供新闻资讯、娱乐等服务,还能为用户提供各种便捷的生活性服务。

O2O电视购物服务网(以龙江网络为例):依托有线电视网及互动平台,整合网络线上、线下资源,构建便民电视购物平台;利用广电网络优势,搭建广电主流媒体及网络公司公信力平台;全省集中客服服务平台;购物直播频道、互动视频购物专区(电视商城); 300个营业厅(体验店);1万名员工(面对面的营销,最后1公里物流)及700万用户(2 400万消费者)。通过电话下单、网上下单、实体店下单,送货上门,验货付款,或体验店取货付款,打造以电视购物等电子商务为主要服务内容,面向千家万户、具有良好信誉和公信力的O2O电视购物平台。

互联网环境 篇10

一、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内涵分析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蓬勃发展, 现代企业的经营运作方式变得更加复杂, 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需要考虑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转变。具体说来, 选择何种企业运作模式,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使商业模式得到创新发展, 是目前迫切需要实践和理论探讨的话题。

商业模式一词源自于英语“business model”, 虽然其在企业界和学术界以及社会上经常被使用, 但目前并没有关于其概念的较为严格的统一定义。不过从人们经常对其使用的语境分析, 商业模式一词主要是围绕公司企业如何在经营运作中使其收益高于投资的方法展开的。笔者认为, 商业模式可作如下定义, 即, 其通过某种体系结构, 经过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来展开经营运作, 以给客户供给价值增值的商品来赚取利润。所以, 商业模式的内容包括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优化资源供给从而支持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在互联网环境下, 商业模式需要发挥网络的力量来帮助获得资源并展开经营活动。因此, 可以说, 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模式就是通过利用网络来使企业获得利润的经营运作方式。

二、企业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分析

1. 价值增加

价值增加是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在商业运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价值增加是商业开展的重要目的, 一切商业活动都需要将价值的增加放在首位。商业模式中的价值增加主要包括价值取向、成本以及收入等三个要素。其中价值取向是企业开展商业活动的重要方向, 也是其进行商业活动的目标。企业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商户群展开商业活动的, 价值取向要体现对客户需求的定位。客户需求的定位需要企业认真的分析客户消费商品或者服务的动机。这也需要从商品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进行考虑。企业要实现价值的增加还需要控制企业的成本和提高企业的收入来实现。价值成本主要是企业在生产或销售企业的商品时所投入的直接费用, 而价值收入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收入来源以及商品的定价策略等内容进行研究。这三个要素是企业追求价值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

2. 产品营销

产品营销是实现商业价值增加的重要途径, 企业通过产品营销的方式将产品推向市场, 实现产品价值的增加, 获得企业盈利。产品营销不仅仅是企业销售商品的过程, 实质上其也是企业建立客户关系的过程。为了实现企业的销售目的, 企业必须要通过产品营销策略获得最佳的目标客户定位, 同时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合作的关系, 同时还要通过对企业自身和其销售渠道进行优化, 以更好的实现价值增加的目标, 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3. 资源配置

为了更好的推动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 企业需要合理的配置资源以实现资源的有效转化, 从而为企业的产品生产和营销提供最大的助力。资源配置是企业通过对企业的内部资源、伙伴资源等进行有效配置, 并这些因素与企业的生产机制、管理制度等结合起来, 实现资源转化的目的。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各种资源要分为产品研发资源、企业经营管理资源和企业营销资源, 这三种资源的合理分配是资源配置的主要任务。

三、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的定位分析

要理解商业模式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定位, 需要我们先从总体上对企业的经营运作层次有一个了解。简单的说, 企业经营运作层次从上到下包括企业战略、商业模式、业务流程以及技术和资源等。企业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认识企业当前所处现状, 确定企业经营运作的远期目标和大体规划;而商业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经营运作业务流程的设计制定基础和框架, 是具体操作上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业务流程在于实现企业战略以及商业模式的要求, 而技术和资源则是向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支持。商业模式在企业的经营运作上起着连接企业战略以及具体实施的位置, 商业模式给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在互联网的环境下, 电子商务在商业模式中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并服务于其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企业战略的实现需要企业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研究, 同时也是企业内部不同的主体研究企业发展战略时讨论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

互联网模式下要实现企业的优化竞争就需要重视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和产品定位的分析, 而商业模式是企业运作的新型模式, 价值增加是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 因此, 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一种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需要将商业模式与传统的模式进行对比, 并通过优化商业模式促进企业运作的有效性, 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促进企业的优化改良。

参考文献

[1]张承龙, 张辉, 夏清华.商业模式研究述评与未来研究展望[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 (05) .

[2]包富华.互联网旅游企业商业模式评价研究——以携程旅行服务公司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 篇11

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企业集团内部有效的资金管理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强化资金控制,实现资金运转的高效率,提高其使用效益,成为企业集团CFO关注的核心问题。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缺乏现代信息技术和对网络平台应用的情况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层面,并不能有效地实现对各下属子公司的监控和管理,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

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壮大,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各单位资金流转自行其是,集团整体资金运用散乱无序、使用效率低下成为突出问题。

(二)资金监控管理不力,风险大

在集团总部监管不利的情况下,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成员单位财务信息,很容易造成集团整体资金失控,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如2004年某焦炭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在上海投资的子公司失踪、无法进行联系,上千万元的投资资金化为乌有;再如当年的郑州百文公司由于管理失控,各分公司财务混乱、资金流失严重并进而导致企业濒临破产。

(三)资金使用成本高

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各自为政、独立核算,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不能统一规划、总体运作,不能充分利用集团的规模优势,提高整体筹资能力,降低筹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项目投资合理规划,投资失误多,投资资金沉淀严重。同时,很多成员企业库存占用比例过高,应收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大,资金周转缓慢。

二、网络银行对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影响

网络银行是互联网技术、网络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为客户提供在线的、实时的、即时的服务,在网络环境支持下,客户处理金融业务不再受到地点和时间因素的影响。网络银行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意义在于:

(一)集团总部财务管理机构可通过理财服务,借助于网络银行系统,轻松实现集团内部与资金管理相关的信息修改、账务处理、账户信息查询及数据汇总;建立集团资金池,统一对外支付款项、限定资金体内流动、设定集团内外付款权限控制,并可同时分别核算每个下属公司的资金往来。

(二)集团总部财务管理机构利用财务管理软件与网络银行系统的结合,轻松实现集团所属企业资金自动归集,余额自动调控,并且集团总部可以通过网银系统定制自动归集时间和金额、定时自动补足下属公司周转款项。

(三)便于企业集团进行账户信息即时汇总、收支两条线管理、集团内部资金贡献度统计,真正实现集团账户“统一管理、分别核算”,为集团客户提供全面、快捷、安全、高效的网上现金管理增值服务。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目前,国内财务管理软件在满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功能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集团资金控制、资金管理的需要。

以用友NC8系统为例,该系统可以实现与网络银行系统的无缝对接,集团财务管理人员无需访问网上银行,即可通过总部财务系统实时查询即时余额、当日交易、历史余额、历史交易、网银汇入汇款等信息。在财务结算方面,只要在财务系统完成转账和支付的审批流转、资金划转指令,即可加密发送到银行,完成资金划转、支付结算、定向支付、发放工资、员工报销、主动收款、预约付款等业务。

借助用友NC8系统,集团总部可以全面掌控集团整体的资金流,从而完成包括资金计划管理、结算业务管理、资金调度、财务核算、风险监管和决策分析等工作,维持集团资金流动的均衡性、协调性,实现防范资金风险,降低资金占用和使用成本。

四、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集团资金管理模式

根据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不同、资金运行方式不同,集团资金管理可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模式:

集中监控模式:在一个跨银行的资金集中监控平台下,集团总部对下属公司的资金管理不干预,下属公司自主安排流动资金总量和资金配置。同时,集团总部对下属公司的资金借贷规模和负债比率严格控制,下属公司不能私自从外部商业银行借贷,只能从集团公司借贷或者经集团公司批准,按计划向商业银行贷款。

统收统支模式:统收统支模式是指企业的一切资金收入和支出都集中在集团资金管理部门,资金的使用权、决策权和融资权均掌握在集团总部,各成员单位均不单独在外部商业银行设立账号。

现金集合库模式:“现金集合库”是由一组形成上下级联动关系的银行账户和内部结算系统账户及其定义在这一组账户上的资金收付转和相应记账规则组成的。集团公司和其下属成员单位均在商业银行开立实际账户,集团账户为结算业务一级结算账户,集团下属单位账户为二级结算账户,资金在两级结算账户之间由协作的商业银行或者由结算中心根据需要或约定进行上收和下拨。

预算驱动拨款模式:从预算对资金结算的控制方式来看该模式可分为,定额管理模式和总量管理模式两类。

定额管理模式是指下属公司在上报资金使用申请时按集团统一制定的预算项目填报金额明细用途和具体金额,即一事一单的提交付款委托书,结算中心按预算项目逐笔审批、拨付或受托付款,同时以预算项目为指标监控和考核额度执行情况。总量管理模式同样要求下属公司在上报资金使用申请时必须按集团统一制定的预算项目和预算表格要求填报金额明细,但结算中心对其下属公司采取在一定的时期内控制资金总量的办法管理下属公司的资金。

(二)资金管理的信息化解决手段

在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宜的资金管理模式下,企业集团通过建立服务器——客户机的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与网络银行相结合,实现对集团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

1.完备硬件设置,在集团内设置必要和足够的服务器,为集团总部和下属单位接入互连网络,并配置足够的客户机。

2.选择集团适用的集中式财务管理软件,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软件,也可以选用现成的已开发好的商品软件,国内用友、金蝶等一些软件公司都有相应的产品可以选用。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篇12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特点

互联网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不仅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重大改变,同时也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是可以移动的,是可以个性化的。学生即使因特殊情况请假在家,也能通过互联网与同学一起远程学习。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手段,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化,从死记硬背迈向探究式学习。互联网环境下的考试和评价,将不再是单一的考试评价。教育工作的相关者都是评价的主体,同时也都是评价的对象。社会各阶层也将更容易通过网络介入对教育的评价,使教育工作得到更及时的监控和反馈。伴随学生成长的教育网络,将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并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价值实现提供决策参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校园、网络课堂、网络学习和网络评价等全新的模式,正推动教育进入互联网环境时代。互联网环境下的校园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与虚拟完美结合的学习场所。网络已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教育管理的每个环节都通过互联网实现。网络课堂和网络图书馆可以为师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将以活泼有效的师生互动代替传统的知识灌输与接受。借助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老师可以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利用便捷的互联网教学平台,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互动,跟同学顺畅沟通。

二、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以及互联网环境下改革高职英语的必要性

实际上在高职学校中,英语学科属于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我国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好英语除了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个人成绩,同时对其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都具有极大的好处。另外,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未来对英语的需求更为强烈,更对掌握外语的技能型人才有迫切需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高职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单一,而且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无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学中缺乏对外联系,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口语得不到提升,但是互联网环境却能够明显推动高职英语教学不断发展。互联网可以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教学资源,是一种具有海量资源的知识库,老师和学生在互联网里面能够有效获得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互联网环境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而且使得其内容变得更加新颖,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效地弥补了以往传统课堂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互联网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英语学习的交互性以及协作性,而且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高职英语的重要性。

但是尽管互联网环境下英语教学具有较多的优势,能够打破资源的限制,但是部分地区还是受到硬件设备方面的限制。一方面,很多的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家境比较贫寒,很少人拥有电脑,而且愿意主动花钱去上网去学习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网络教室也比较缺乏,而且存在设备陈旧的问题,网速也比较慢,网络教学系统还不够完善。这些都无法达到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的要求。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下对高职英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网络具有海量信息化和全球化等趋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尤为重要,促进互联网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使用,能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

三、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加强高职英语教学

(一)形成一种善于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思维方式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创新工作方法非常重要,所以,每位高职英语教师要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阵地,使高职英语教学工作提高时效性,适当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网络平台既是学习的平台,也是资源共享的地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正视互联网上的一些丰富的外语资源,科学应用,创新工作方法,要全面、正确认识网络特征。积极探索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开展高职英语教学工作。每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在互联网环境下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充分认识互联网形势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先在思想上重视网络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兴趣的影响力,积极应对,密切关注一些好的英语学习资源的公布平台。应用互联网技术深刻研究网络环境的英语学习的新动向,学习、掌握、运用一些网络化的设备,及时适应网络环境。其次,积极应对互联网英语学习。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利用校园网站,而且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把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知识融会于网络中,让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增长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得课堂与网络完美结合,把英语课堂上难以完成的教学课题延伸到网络上,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做到网络和生活的有机结合。另外,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进入学生们最热衷的地方,例如,微信、QQ、各种贴吧等网络联络平台。在这里,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发布一些英语方面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网站,将一些社会热点现象以及文化思潮转变为英语话题,并组织学生用英语的方式和思维来对这些信息进行自由的探讨,使高职英语教学工作富有预见性。最后,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渠道。与每位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交流载体,加强英语学习困难上的交流和沟通。

(二)大力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于我国来说,从互联网基础建设这一角度而言仍有较多的路要走,而且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尽管近些年,我国政府在教育信息化这一领域进行大力的扶持,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全国仍有一些地区缺乏稳定互联网的接入,缺乏完善的网络配置,西部地区仍需要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革高职英语的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仅仅依靠课堂去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所以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而现如今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也是大势所趋。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师生可以共同欣赏英文歌曲和电影,互动学习英语单词;还可以进行实时的互动,建立虚拟的英语课堂等。这些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方式要做到与时俱进,要符合我国的教育大纲,这就对完善互联网下高职英语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环境将会带来高职英语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巨大变革,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共享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互联网可以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教学资源,是一种具有海量资源的知识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互联网,将高职英语教学融入互联网中,这样才能更好指导学生努力学习英语,提高技能。同时互联网环境也有利于提高高职英语教育质量,提高高职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推动英语课程改革,全方位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郜珂.谈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利用互联网[J].校园英语(中旬),2015(10):72-73.

[2]洪赛赛.浅谈高职院校互联网+智慧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中文信息,2016(6):173-174.

[3]胡莉.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上旬),2016(10):60.

[4]粟千."互联网+"时代语境下高职英语的创新方向[J].科教导刊,2016(21):3-4.

[5]杨育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现条件和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1):276-277.

[6]张芳.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挑战与机遇[J].科技视界,2016(24):84+112.

[7]谢瑜丹.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校园英语(上旬),2015(8):82-83.

[8]倪方.互联网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2):191-192.

[9]周化.“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教学生态环境建设[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2(5):50-52+62.

上一篇: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下一篇:社会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