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互联网(精选7篇)
对等互联网 篇1
前言
简单的说, P2P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人们直接联系起来直接交互, 并且可以略过部分中间程序, 使得数据传输、文件共享更加容易、直接、快速。近年来, 在国内外各大公司的技术支持下, P2P网络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 逐渐被广大网络用户所认可, 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技术越来越成熟, 主要应用领域有:文件交换、操作系统、搜索引擎、协同工作、通讯即时、对等计算、存储文件系统、开发网络游戏等方面。然而, 在使用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虽然技术的进步在不断解决问题, 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克服, 如:安全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版权侵犯现象时常发生等。
1. 对等互联网络技术的涵义
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机能力和带宽, 进而摆脱依赖服务器实现网络互连的一门网络实用技术, 用户在浏览和下载数据文件时不需要连接到服务器, 问是通过连接到他用户的计算机, 因为它是利用网络上其它节点充当客户端和服务器。它的运行模式是通过不同系统之间进行直接交换数据来实现文件资源的共享, 它的特点给用户更多的自主权, 不在依赖大网站, 不在需要一个中心, 而是处处是节点, 处处是中心。
2. 对等互联网络技术的优点
对等互联网络技术由于有很多优点, 所以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技术也逐渐的成熟。下面介绍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主要优点: (1) 所有的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 包括带宽, 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等; (2) 整个系统的容量具有弹性, 它的容量会随着对系统请求节点的不断加入而增大; (3) 通过在多节点上复制数据, 可以减小故障的发生几率, 纯P2P网络中, 节点不需要依靠一个中心索引服务器来发现数据, 系统也不会出现单点崩溃; (4) 能够快速并且高效定位可用的内容, 以email为例, 网络上并不需要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 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
3. P2P网络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1 相关机制不够完善、面临安全危机
在P2P网络运行中, 每一台对等机都拥有自主权利, 可以以任意方式提供文件的共享, 所有用户都是自由、完全平等的身份存在, 用户通过P2P网络技术能够搜索和下载所需要的数据, 并且下载的方式比较灵活。在给用户带来自由和方便的同时, 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 一些非法文件、资源会伴随的有效资源进行传播, 针对次问题虽然在不停的完善相关工作, 但是P2P用户的网络行为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有效管理。此外, 网络安全问题也是长期围绕P2P网络用户的一个困惑, 是网络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根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已存在的P2P技术相关软件自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 比如:P2P技术中应用比较刚反的即时信息系统, 很多都没有加密保护, 一些P2P网络技术软件不能和防火墙兼容等。
3.2 版权侵犯问题
版权侵犯问题存在于很多地方, 尤其是网络自由开放P2P网络中, 每一台都可以任意搜索、下载数据文件, 浏览所需要的信息, 这就意味着所有P2P网络用户都可以共享P2P网络中的所有资源, 版权问题似乎已经不存在, 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随意侵犯。虽然, 近年来, 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知识产权问题仍是严重阻碍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3.3 缺乏完善的P2P网络技术应用标准
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能成方圆”, 就目前P2P网络技术的应用来看, P2P网络用户的数量日益增加, 用户所需要的数据文件数量日益增加, 尤其是网络用户的高峰期, 时常发生网络堵塞现象、吞噬网络带宽现象等。仔细分析, 以上现象的发生是个必然, 因为P2P网络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很大的方便, 每一台对等机都可以随时下载大量资源, 而最关键的是, 目前国内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标准或法律文件来约束这一行为。
4. P2P网络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P2P网络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 而不是孤立的问题, 不能单个解决, 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有大局观念, 从大局出发, 以不同对象和不同层次来制定解决办法。
4.1 实行行业自律, 完善网络运行机制, 加快网络基础建设
P2P网络技术应用过程中, 本身是分散的、无中心的, 面对如此众多的用户, 要想从法律上实现是不显示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用户进行宣传教育, 行业自律, 大家的网络大家管, 大家的网络大家用,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一些机构和部门的帮助, 如:政府部门、P2P服务提供商、用户, 只有这样, 才能倡导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业自律机制, 才能促进P2P网络技术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 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因该建立一个非法竞争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目前, P2P服务提供商多如牛毛、鱼目混杂, 要想实现P2P网络繁荣发展, 就必须在行业自律的前提下, 鼓励公平竞争, 制定市场准入政策, 来限制不具备完备条件的服务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P2P市场的良性发展。
针对P2P下载而引起带宽不足的问题, 运营商也要从自身找问题。应该改变基础网络建设思路, 不断推行集约型建设, 不断优化原来的粗放型建设, 使得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建设更加合理。
4.2 加快P2P网络技术发展
当今的通信不同于以往, 面对众多的业务分类, 众多的运营商, 用户选择业务的余地很大, 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个人喜好、网络安全、业务性能、业务收费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后在选择。尤其对P2P业务更是如此, 因为, 在通信发展历程中, P2P网络技术是种类最丰富, 竞争最激烈的一门技术, 要想不断解决问题, 不断增加业务收入, 就需要在切实有效的业务赢利模式下不断完善自身技术。要想不断解决版权侵犯问题、网络带宽吞噬问题, 关键是要从P2P网络技术自身出发, 不断完善技术本身, 从内部技术上实行控制。P2P网络技术中最主要的技术有:数据流重定向技术, 高速应用层协议识别技术, P2P带宽管理与QoS机制的无缝连接技术等。
4.3 规范P2P行业标准, 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目前的所有联通、移动等业务之所以可以互联互通, 安全稳定的提供业务, 是以为它们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标准体系。对P2P网络技术来说, 随着技术的完善和用户数量的增多, 标准更加重要。因为, 标准是建立高效对等设备的前提。标准只有和技术的发展相配套, 才能促进P2P技术的进步。在制定标准时, 要充分考虑到良好的体系架构, 充分的可管理性、可靠性、安全性、扩展性、灵活性开放性等。
由于P2P的发展历程较短, 对很多企业和用户来说, P2P仍然是一个新领域, 相关标准比较落后, 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这就给一些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政策、道德、法律的约束的P2P服务商提供了犯罪的温床。所以, 在P2P发展过程中, 要想使整个P2P商业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就必须制定完善的P2P服务商的规范, 规范P2P服务商进行合法经营, 规范P2P商业的所有经营行为, 同时制订相应的管理条例来规范P2P市场竞争行为, 以达到使开放的网络能够良性循环、良性发展的目的。
此外, 随着技术的发展, 计费和结算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技术特点, 针对网络资源的占用将不再是单纯的时长占用, 而是网络带宽、流量等的占用, 运营商应考虑不断完善计费方式。
5. 结束语
P2P网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总体应用情况来看, 其优点比较明显, 应用效果好, 用户可以在P2P软件提供的资源共享平台上, 任意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源, 用户真正享有网络自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相关法律标准的不断完善, 网络运营商的服务行为更加规范, 用户的使用行为更加自律, 网络上不良信息泛滥和无法管理的问题将永远消失。P2P网络技术一定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网络技术一定会日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华, 黄道颖, 张尧, 张安琳, 孙宏.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33期.
[2]梁达, 王涛, 郑为东, 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程立考, 李绍静.对等网络的研究与应用[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6年04期.
[4]庞庆元, 林亚平.在非结构化P2P网络中的搜索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21期.
[5]杨峰, 郑纬民, 余宏亮, 曾明.基于P2P的应用层组播结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7年15期.
论英汉翻译中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 篇2
宋僧法云在他的<翻译名义集>中写道:夫翻译者, 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有别, 义则大同。[1]他指出了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可译性, 但他只对翻译的现象做出描绘。美国翻译家奈达则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 阐述了翻译的内涵: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2]他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 正如他所道:翻译就是交际。关联理论亦认为, 翻译是两种语言进行的特殊交际形式, 只要交际一方的意图被另一方所认识和理解, 就是翻译。纽马克对翻译的解释是: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原作者所意想的方式译入另一种语言[3]。他所强调的则为文本意义。
2 奈达的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 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理论注重读者反应, 以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 使译文读者能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地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由于“动态”这个表达容易引起误解, 在他后面的论文《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中, 采用“功能对等”的提法, 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仅是信息内容的对等, 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他还强调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他从翻译的角度阐述了语言的功能, 包括表达功能、认知功能、人际交流功能、信息功能、祁使功能、移情功能、传播功能、审美功能。在翻译时, 应该考虑这些功能, 以求得功能对等。
奈达在《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的理论。[4]前者指译文和原文达到高度的对等, 使译语读者和源语言读者在欣赏和理解时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后者指译文达到充分的对等, 使译语读者能理解和欣赏源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在这两个对等层次之间可以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对等。奈达还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a.传达信息;b.传达原作的精神风貌;c.语言顺畅自然, 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d.读者反应类似。[5]
3 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关系
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相辅相成, 并非绝对矛盾。功能由形式来体现, 靠结构来体现。形式指事情内在要素的结构和组织, 翻译中的“形式”是由修辞功能、修辞技巧、句型结构等构成的。修辞功能决定修辞技巧、句型和句子结构。没有形式对等, 就难以企及译文的准确性, 更无从谈及功能对等。没有功能对等, 形式对等也就失去应有的意义。
4 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相对性
由于英汉语言文化存在居多差异, 这使得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均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从深层角度探讨英汉语言差异, 有利于英汉翻译实践。从词源观察, 英汉相差甚远。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西方文化风俗、历史、地理不同, 必将反作用于语言。中西方语言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难以一一对应。这些使得英汉语之间在词法、句法、乃至篇章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英汉差异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点:a.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b.英语前重心, 汉语后重心;c.英语静态语言, 汉语动态语言;d.英语重物称, 汉语重人称;e.英语多被动, 汉语多主动;f.英语多复合长句, 汉语多简单短句;g.英语重后饰;汉语重前饰;h.英语重短语, 汉语轻短语;i.英语重时体, 汉语轻时体。[6]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差异, 译文才能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由于这些差异, 翻译对等只是不同程度的相对的对等, 无法实现完全对等, 译文总有一些失真和走样的地方, 总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文化缺省现象。正如林语堂所言:“凡文字有声音之美, 有传神之美, 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 译者或顾其交而忘其神, 或得其神而忘其体, 决不能把文义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7]
5 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在翻译时, 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适当贯彻形式对等或功能对等, 能产生良好的翻译效果。笔者认为适当贯彻形式对等, 有利于保留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和巧妙性, 有利于了解外国文化和风俗, 同时, 还可以丰富本国语言的表达。比如“go to see a docter”的英语表达已经被我国大众接收, 用“去看医生”来表达“去看病”。又如“armed to the teeth”按形式对等翻译成“武装到牙”, 这种表达已经吸收到汉语里。当然, 这得有一个慢慢习惯慢慢吸收的过程。当年鲁迅在翻译外国作品时, 总是保留部分原语表达, 为中国的语言引进新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 恰当贯彻功能对等, 有利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当原语和目标语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时, 不可把原语的形式硬套翻译, 否者, 将会扭曲原文的语言风格、形式和内容、信息。形式对等并不能引出内容的对等, 所以翻译时仅注意形式对等是不行的。应当考虑概念段内的语言语境, 从修辞功能的角度研究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和语用语境, 以达到翻译功能对等的效果。总之, 翻译时要兼顾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
翻译时, 还应把握语言的功能取向和对概念段整体内容的正确理解, 把原语言表达的概念转换成目标语言表达的概念, 同时还必须考虑原语的修辞环境, 作者的修辞意图。如果目标语中有原语的对等语, 则直译, 即形式对等;反之, 则用意译, 即功能对等。由于文化的差异, 有些英汉翻译只能采用功能对等来翻译。比如, 汉语里面的“你去哪里, 你吃了饭吗, 你多大年纪了”只能采用功能对等对等翻译, 可以根据具体语境翻译成“Hello!How are you?What a nice day, isn't it?”。
又如:One should always keep in mindthe old truth“First impressions are lasting.”
按形式对等翻译成:人们应当经常记住这样一句俗语——“第一印象将持续”。这种翻译不符合汉语习惯, 属翻译不当。
按功能对等翻译成:人们应当经常记住这样一句俗语——“先入为主”。这种翻译比较符合汉语习惯, 同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有类似的因素, 更有不同的因素。译者需要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符合目标语文化的译作, 存在一定得难度, 在某些时候只能容忍翻译的文化缺省。如果文化和意思不能同时兼顾, 只能舍弃形式对等, 改变原文的形式以求得功能对等, 有时译者需要加入按语来说明, 方能让读者明白。
结束语
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作为一种西方翻译理论, 源自奈达对《圣经》翻译的实践。在我国英汉翻译实践中, 可以结合我国的翻译实际情况, 西为中用, 从宏观上指导我国的英汉翻译实践。同时, 英汉翻译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一定的熟练性和技巧性, 需要灵活地借用奈达的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 这样, 才能把翻译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6]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8) :8, 106-116
[2]Eugene A·Ninda,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 1969.
[3]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4]Nida, Eugen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18
[5]刘艳.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考量翻译“对等理论” 篇3
西方翻译界长期以来对翻译“对等理论”一直视为辩论焦点。翻译理论家在诠释其翻译观点时往往以对等理论为基础。不同翻译理论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或相关的研究视角。确切地说, 翻译对等理论的概念可追溯到1953年, 由翻译理论学者E.V.Rieu首次提出, 随之, 后继翻译理论家们就从未停止过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翻译理论的争论, 由此形成许多不同甚至相去甚远的观点。鉴于此, 对当前翻译对等理论相对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述评, 就变得不可或缺。
二、有关翻译对等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石锡书等 (2004:69) 曾直言不讳地提出, 一段时间内, 翻译实践者们错误理解对等理论, 要么全盘接受, 要么全盘否定。1959年, 雅各布森在其专著《翻译论》中开了翻译等值问题研究的探讨先河。他指出, “差异性等值 (equivalence in difference) 既是语言学的关键问题, 也是构成语言研究的基本问题”。在其专著论述中, 具体语言体系间固有的不对称性及翻译过程中对两种语言间信息等值的追求, 其难度得以重点强调。依雅各布森看来, 翻译涉及的是“在有差异的语言现象中寻求等值。”随后, 在1965年, 卡特福德 (Catford) 也对翻译的本质作了某种质疑性界定。在其《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 他的观点如下:“用一种等值的语言 (译语) 的文本材料 (textual material) 去替换另一种语言 (原语) 的文本材料。”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了文本等值 (textual equivalence) 概念。而所谓文本等值, 1991年我国翻译理论学者穆雷对此提出, 是指“用下述方法观察到的特定语境中的任何译语文本或部分文本成为一段给定源语文本或部分文本的等值成分”。
综上所述, 主要涉及了国内外比较具代表性的有关翻译对等理论的观点。本文以为, 这些观点不应相互排挤, 而应该是相得益彰。从学术视角来讲只是研究的着眼点不同而已。学术界应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一种翻译理论或原则, 翻译理论研究者或实践者者应该全盘接受, 或者全盘否定, 因为没有一种理论或原则是无所不包的, 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论不足或缺陷。
三、奈达的“翻译对等”
前面已经提及, 奈过的“翻译对等”包括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两方面。待奈达看来, 形式对等着重于“信息本身”, 目标语信息应尽可能与源文信息保持一致。另一方面, 动态对等则强调译文应寻求表达上贴切自然, 建立在“等效原则”的基础之上。多少可以引申出, “形式对等”似乎不如“动态对等”受译者欢迎。石锡书与杜平一直强调, 应“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包括奈达本人在翻译理论或原则上的这一转变。鉴于此, 在翻译对等理论探讨中, 本文又以动态对等, 或另称之为“功能对等”为重点。依本文理解, “动态对等”理论考量的视角或焦点是“读者反应”, 以此作为翻译的标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 这一标准为解决“直译”与“意译”以及“归化”与“异化”之间的争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然而依然值得注意的是, 奈达提出系统的“读者反应论”, 其理论基点却是源于本人对《圣经》的翻译经验。应当承认, 一般性翻译中, 读者有不同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等, 都可能导致读者对不同源文或译文的曲解。概而言之, 不论翻译理论研究者, 还是翻译实践者, 皆应辩证地对待某一理论, 没有哪种理论是“万金油”, “动态对等”, 或“功能对等”理论自然也不例外, 只能说, 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四、结束语
翻译对等理论经常见诸各类期刊、论文及专著中, 可见其影响之大, 受关注之强。然而不争的事实在于, 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 不容忽视。不论是口译实践, 还是书面翻译, 正常交际若要维持进行, 遵循这一原则就变得不可或缺。可是, 翻译理论研究或实践者的争论也恰在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争论固然对于某一学科建设有一定积极作用, 但关键还要取决于如何辩证对待已经既成的现有理论, “一刀切”, 或形而上的“一分为二”, 并非明智之举。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翻译对等”应该如何界定以及如何取得对等依然争辩不已, 甚至截然交锋。翻译业界达到的基本认可是, 翻译不可缺的作用在现代跨文化交际中举足轻重。翻译实践者要尽其可能准确地传达源文信息, 实践源语与目标语的对待, 应满足形式与意义两大范畴。本文在概述分析翻译业界“对等理论”当前的各类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 重点阐释了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最后以个案分析方式进行了例证。
关键词:翻译对等,源语,目标语,奈达
参考文献
[1]R.Jakobson.1959.On Translation[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Nida, E.A.1964.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Catford, J.C.1965.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穆雷 (译)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4]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6]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M].2004.
[7]石锡书, 杜平.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8]屠国元, 廖晶.翻译等值概念述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1.
[9]许渊冲.唐诗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双向进入”遵循“对等开放” 篇4
“目前三网融合试点地区的名单还未最终敲定, 通信和广电系统正在进行各自试点地区的申报工作, 而现阶段, 明确业务推进主体、划分权利责任、规范试点企业资质等都是两部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 在试点确立前必须商讨的一系列事宜。”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一位了解内情的专家告诉记者。
而针对国家提出的三网融合政策究竟如何“落地”, 一位广电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经过两部委的多次协商, 目前已基本确立了‘对等开放’的市场原则, 也就是说, 在最终确定的试点地区, 通信和广电将实现双向进入的同时性, 不会因双方实力偏差而存在时间窗口。”
按照这种说法, 在试点地区, 在广电快速切入电信基础和增值业务市场的同时, 通信也将“名正言顺”地经营IPTV业务, 以及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输。
这样的结局似乎正顺应了双方的融合意愿, 各地电信运营商与地方广电对于试点申报非常踊跃。
前述广电人士告诉记者, 按照目前各地广电申报工作的反馈情况看, 上海、山西、浙江杭州、山东淄博以及江苏省的无锡、苏州等众多省市均在广电总局“三网融合”试点的考虑范畴之内。
在电信运营商方面, 以中国电信为首的三家运营商也在积极开展申报工作,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告诉记者, 中国电信虽然目前已经拥有了6个IPTV业务试点, 但未来将计划扩展至20个地区。
“试点类别选择绝不惟一”
毋庸置疑, “对等开放”的试点原则的确为通信和广电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但也为两家出了道“融合难题”——市场和业务的博弈不可避免。
“很明显, 为期三年的试点推广将对后期的‘普及全国’起到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试点效果好的地区很有可能成为全国样本, 由此, 两部委对于融合试点地区的选择也就更加慎重。”一位接近电信运营商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同时, 业内对于试点类别的选择看法也都不尽相同, 其中有两种声音最为“响亮”。
一方面, 有专家表示, 试点应该确立在通信和广电都相对成熟的发达省份, 无论企业实力, 还是市场规模双方都占据相当比重, 也就是政策中提到的“有条件的企业”, 比如可以重点考虑广电数字化改造已经完成的省市, 以及选择电信运营商已具有IPTV基础的地区。同时, 发达城市还具备新兴业务的消费能力, 能够实现以融合业务带动业绩增长。
另一方面, 也有专家表示, 更倾向于地域相对偏远的欠发达地区, 比如农村市场。这些地区的电视、电话和宽带普及率不高, 市场状态基本处于空白。由于不存在旧有市场格局的牵绊, 通信和广电能够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 快速形成融合发展合作模式, 对于杜绝重复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于现阶段存在争议的几种试点类型, 国家都会仔细权衡利弊, 并以不同程度体现在试点名单之中, 因为建立试点的本意就在于充分考察三网融合效果,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因此试点类别的选择绝不惟一。”前述了解内情的电信专家如是说。
内容牌照仍属禁地
正是看到国家在成立试点方面的“开放心态”, 一些地区原本“低调”的融合业务也都顺利进入了发展正轨。
某地方电信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 之前国家对于电信运营商经营互联网音视频业务一直没有明确说法, 这也使得IPTV在推广过程中坎坷不前, 如今国家政策终于破冰, 各地有关IPTV的合作项目也便活跃起来。
不过前述广电人士却表示, 尽管现行政策有所松动, 但国家出于对内容的严格管控, 终究不会对电信运营商颁发“内容”牌照, 因此寻求与广电合作将是未来电信运营商主要的发展思路。
而据记者了解, 各地目前在IPTV业务合作模式上已经积累了多种版本, 按照合作形态和推广主体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模式。
杭州模式, 由当地政府、杭州广电、地方电信运营商 (原网通) 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杭州华数, 目前公司经营范围已经覆盖了包括IPTV在内的所有通信和广电业务;河南模式, 政府主导搭建融合平台——由中央宣传部牵头, 以农村党员建设为目的搭建IPTV业务平台并实现电视节目的传输和播放, 由广电负责内容、电信负责传输;山西模式, 一方主导, 以收益分成方式合作——山西移动在普及“村村通”的同时, 利用自身光缆资源输送有线电视信号, 并与当地广电以六四分成形式实现三网融合。
国家出手化解融合障碍
尽管各地三网融合的发展形态多样, 但很大比例都仅是业务层面的融合, 与理想状态下真正的“三网融合”还有很大距离, 再加上国家政策并未给出具化细则, 不免让人对于融合程度产生疑虑。
对此, 一位电信研究院设计规划所的专家表示, “目前国家出台仅是框架性的政策措施, 其中细则的具化还需要在试点推行中不断完善, 尽管现阶段三网融合在技术、体制、监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但只要国家的政策基调不变化, 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篇5
一、商标翻译
(一) 商标翻译的文化差异
世界是一个多民族整体, 多元文化的社会。由于发展方式, 地理位置, 环境等的不同, 每一种文化有着各自的特征。因此, 文化差异影响着各国之间的理解与交流。然而, 从古到今, 人类从未停止跨文化交际活动, 这主要是通过语言的翻译来实现的。用来描述文化现象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表达文化, 传播文化和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不同文化的国家与民族, 其文化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就是翻译的基础。
商标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商标翻译是否成功又影响商品的销售。因此, 当译者在进行商标翻译时, 必须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查, 以免产生文化冲突。文化差异固然也存在于东西方文化中, 因此, 译者应该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并明确它们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活动, 因为不同的购买动机, 在很大的程度上, 取决于不同的文化价值。
在跨文化交流中, 由于文化差异, 直译商标可能会在目标语言中失去原有的美感, 或语用意义。这就导致它不能够达到宣传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主要应该考虑这些因素:目标语言, 文化和审美心理。然后, 他须运用语用对等的翻译原则。
(二) 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语用对等与奈达的“动态对等“类似。“动态对等”强调与目标语言最接近自然的对等。这就是说, 奈达的“动态对等”与“语用对等”具有相同的功能。语用对等也是功能对等, 而不是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结构的相似。
社会语用翻译指的是跨语言, 跨文化的双语交流服务的对等翻译。也就是说, 译者应该以理解源文本为基础, 根据语境和文化习惯, 使目标文本适合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习惯以达到翻译对等。商标翻译应该使用语用对等原则, 因为作为双语语言活动的商标翻译不仅仅交流语言, 而且还涉及文化的传播。
二、商标英汉互译中的语用对等
(一) 英汉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正如人的名字是人的符号, 商标是商品的符号。现在, 商业上存在许多竞争, 其中一个便是商标的竞争。在国际商场上, 商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商标翻译也变的非常重要。因此, 商标翻译是否成功直接巨大地影响该商品能否成功的打入市场。在英译汉中, 有许多商标翻译的方法, 其中有两点是很适用的:1) 商标意义的直译;2) 商标的语音翻译。然而, 当译者用这两种商标翻译的方法时, 应该遵循语用对等原则。例如, “Cocacola”译成“可口可乐”听起来一样, 被认为是最佳的翻译之一。我们知道, “Coca cola”是一种饮料;“可口可乐”听起来让人愉悦快乐。这个翻译是达到语用对等最好的例子。“可口可乐”得到的效果优于“Coca cola”。法国品牌香水“Poison”没有被直译成“毒药”而是被译成“百爱神”。这就是因为“毒药”是不好的, 能伤害到人们甚至夺去人们的生命。那么, 把它翻译成毒药肯定没有人买它, 因此就被译成“百爱神”。后来, 这种香水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不需要解释, 大家都知道“百爱神”的意思。它暗含, 人们一旦买它, 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因此, 它在中国市场销售很好。还有很多商标名的翻译都是遵循语用对等原则, 比如:“Good Companion”被译成“良友”, “Giant” (自行车) -“捷安特”, “Cortina”-“跑天下”, “Bluebird”-“蓝鸟”, AUDI (汽车) -奥迪, Nike (鞋) -耐克, GOLAGATE (牙膏) -高露洁。
商标翻译中也存在语用失败。这是由于译者没有掌握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语用原则。例如, “Head&Shoulders” (洗发水) 曾经被译成“海伦仙度丝”。我们中国人不知道海伦仙度丝是什么, 更不能把它与洗发水联系起来。因此, 它被改成“海飞丝”, 便在中国家喻户晓。它意味着, 人们一旦使用它, 头发就会变得非常柔软。
(二) 汉英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汉英商标翻译时, 也有两种方法:1) 商标名称含义的直接翻译2) 商标读音的语音翻译。然而, 当译者在进行汉英商标翻译时, 他们不仅要运用直译, 同时也要考虑外国消费者的文化习俗和审美心理。换句话说, 在把商标从中文译成英文时, 也应该遵循语用对等原则, 这样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例如, “四通” (电脑品牌) 被译成“Stone”, 暗含该电脑的质量非常不错, 让消费者放心, 从而可以安全购买。“方正” (电脑品牌) 被译为“Founder”。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翻译。我们使用电脑的目的是要找到我们想要的。“Founder”能够为我们做到这一点。“乐凯” (胶卷) 被翻译为“Lucky”。它指当人们带着“Lucky”外出旅游时, 他们将会很高兴和幸运。
接下来谈一下语用失误的例子。“凤”在中国象征好运和高雅。所以我们把它用作品牌商标名称, 如“凤凰牌自行车”。然而, 如果我们把它翻译成“Phoenix”, 它就不能被西方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因为在西方文化里“phoenix”的寓意是“The bird ofwonder”, 它每五百年才重生一次。这翻译名称不能达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用对等。也就是说, 这个译名导致语用失误。
三、结语
在商标翻译中, 我们将遵循语用对等原则。商标语用意义翻译是否成功是译名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 如果译者想要做出出色的商标翻译, 他应该牢固的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 并应一再考量词语, 使他能够使翻译实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总之, 商标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应该尽量做到最好。
摘要:作为社会术语的商标与经济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目前,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商标及商标的翻译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 译者应该对商标翻译投入更多的精力。然而, 译者在进行商标翻译时又必须注意许多因素, 比如文化差异和语用意义。
关键词:商标,文化差异,语用对等
参考文献
[1]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1996.
学习“动态对等”理论有感 篇6
一、主要内容:
该书解说详尽、条理清晰, 每章节都辅以大量的实例、图表,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作者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翻译的本质、翻译的准则、翻译的过程和对译文的检验。
1、翻译的本质。
书中第一章首先就将新旧翻译方法的重点进行了对比, 指出翻译的重点不应该是注重语言的形式, 而应该是接受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还应该把这种反应和原语读者对原文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由于语言之间存在着共性和特性, 要求译者力求再现原作者的写作意图, 保存原作内容, 适当改变其形式。第二章开篇作者就给出了一个定义:什么是翻译?翻译的本质就是首先在意义上, 其次在风格上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时要注意:上下文一致优先词语一致;动态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口头形式优于书面形式;听众和读者所通用、接受的形式优先于传统形式。
2、翻译的过程。
第三章至第七章依次介绍了翻译的过程的三个步骤:分析;传译;重组。此外, 作者又将翻译中的分析阶段分为三方面:语法意义分析;所指意义分析;内涵意义分析。在第三章中作者指出语法也是一种具有意义的语言现象, 相同的语法结构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语法结构也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在词的分类问题上提出了四大语义范畴, 即:“物体词”、“活动词”、“抽象词”和“关系词”, 它们是各种语言通用的范畴, 是语言学家所称的语言的“核心成分”。按照“转换语法”的一个观点, 作者还指出了英语中构成表层结构的七大核心句, 并将语法意义分析的程序分为了五个步骤。第四、五章里作者还指明在分析词义时要注意一词多义, 在表达时要注意近义词之间的选择, 还要注意词语在不同说话人、不同语言场合和环境里的内涵意义。进行信息的传译时译者要对语义和结构进行调整, 在尽可能传递原语信息和内涵意义的前提下, 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但是由于受到语言之间的差异、文体的特征以及用途等等因素的影响, 还要将译文重新组织。
3、翻译的检验。
在第八章中探讨对译文的检验时, 作者强调应把注意力放在译文是否做到了与原文动态对等, 而不是词语对等上。也就是说对翻译的检验, 不仅只比较译文和原文在语言形式上是否一致, 而主要在于判断可能的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如果译入语读者的反应和原文读者的反应达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接近, 这样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
二、奈达理论的作用
在奈达看来, 最好的翻译读起来应该不像翻译, 他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所展现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与传统理论相比, 这一理论不仅仅看重文字本身, 看中语言形式上的对应, 而是把判断译文优劣的标准从“文本形式的对应”转到了“读者的心理反应的对等”上来, 不仅提高了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也使译者有意识地将原语中那些可能使译入语读者难以理解的隐含意义明确地表达出来, 增加了译文的可理解性。
此外, 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提出的分析方法, 也是值得推崇的。对语法、所指和内涵意义的分析方法, 可以帮助译者全面准确的理解原文, 并使之找到最贴切最符合原语信息的译语表达方法。转换生成语法认为, 人类的各种语言虽然在表层结构层面上是不同的, 但在深层结构层面上却是相似的。语言与语言之间在深层结构层面上的相似性, 就构成了翻译的基础。翻译中引入核心句的分析方法, 可以很好地帮助译者理解原语中的长句、难句, 防止在表达时信息缺失。例如:
Very shortly after his election the secession of certain Southernstates led to the Civil War, which in turn induced Lincoln to free theslaves on January 1, 1863, by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封权初)
按照奈达的核心句分析法, 我们可以将上面这个句子分成五个意群: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某些州脱离联邦政府;内战爆发;林肯颁布了《解放宣言》;黑奴解放。根据以上分析, 这个句子可以改写为五个英语核心句:1) Lincoln was elected.2) Certain Southern states seceded.3) The Civil War broke out.4) Lincoln freed the slaves on January 1, 1863.5) Lincoln promulgated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我们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就很自然地翻译成:林肯当选后不久, 南方某些州就脱离了联邦政府, 引发了内战。这场战争 (又) 促使林肯于1863年1月1日 (颁布) 了《解放宣言》, 解放了黑奴。这个译文就使一些在原文中隐含的内容也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语义更加完整。
奈达的翻译理论要求译者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在进行信息传译时适当地对语义和结构进行调整, 使表达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的习惯。但其动态对等翻译也不同于传统上的“自由翻译”和“活译”, 因为动态对等翻译有严格的要求, 它要求接受语文本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满地再源原文本旨意;而自由译或活译则没有此种要求, 自由翻译往往是译者毫无节制地自由发挥。 (谭载喜, 235) 海明威的《乞力玛扎罗山》中有一句话:“It was morning and had been morning for some time and he heard the plane.”有人就译作:“现在已是早晨, 已经是早晨好一会儿了, 他听见了飞机声。”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 译文用了三个短句, 改变了原文的形式, 并在语义上增加了一个“声”字, 完整的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三、“动态对等”理论的不足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提出, 是以《圣经》的一百多种语言的翻译实践为基础的, 虽然如此, 它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要看到奈达的翻译理论是针对《圣经》的翻译提出的, 翻译《圣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达上帝的旨意, 使人们接受上帝的教诲。在这个基础上, 就要求译者最大程度上传达出原文本的信息, 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因此形式在这里自然就处于了次要地位。当内容与形式相冲突时, 就要改变形式来保存内容。但是应该看到的是, 在任何语言信息中, 内容和形式往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谭载喜, 235) 形式在某些时候也传达了一定的信息, 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文学翻译中只管内容不顾形式的话, 就无法反映出原文的美感, 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中尤为突出。诗歌的特殊美就在于其韵律, 翻译只顾诗的内容时, 形式的美就不复存在了。
其次, 由于《圣经》具有一定的祈使功能, 它希望受众在接受其旨意后能有所行动, 故在翻译时要求口语形式优于书面语, 易于译入语读者理解, 因为口语比书面语更为简洁。但是在文学翻译中, 我们不能不顾文学作品中的“雅”, 而为了让原文意思表达充分, 就采取简洁的口语形式表达;同样在哲学、科技翻译中, 我们也不能不顾及其中的专业性, 直接采用直白的表达方法。所以说, 在进行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和针对不同译入语读者翻译时, 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译法, 该“文”时“文”, 该“雅”时“雅”。
再次, 奈达将翻译检验上升到读者反应对比的层面上来, 确实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等的不同, 原语读者对译文和译入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会相似吗?即使是不同的原语读者对同一原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何况是译入语读者呢?在这里, 奈达忽略了两方读者自身之间应该有怎样的对等条件这个前提, 这就无法衡量读者反应的相似性了。如果我们在他的标准上加上一个这样的条件:“双方读者的自身条件 (包括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世影响界观的因素) 相似”, 这个标准是不是更科学一些呢?只是这样做似乎也非常复杂。所以象奈达说的那样寻求相似的读者反应是不切实际的。
一处旅游景点的介绍碑上这样写道:“……封建诸侯们将一大批珍宝带进坟墓陪葬, 但是在清朝末年, 英法联军不惜充当盗墓者的角色, 将这些稀世珍宝掠夺一空……”, 其英文翻译为:“…local feudal princes buried a large quantity of treasure with them here in the tombs, but much of them was dug up and stolen by British&French allied army in the late years of Qing Dynasty…”汉语中我们用“偷”, 中国的游客自然会产生愤概之情, 英文中翻做“stolen”, 试问英法游客会产生同样的反应吗?作为旅游景点的翻译, 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前来参观的, 可当他们看到这刺目的“stolen”时, 可能就会产生与中国游客相反的心理, 使他们不愿再游览下去, 这样一来, 翻译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所以为了缓和外国游客的心理, 可以将“stolen”用一个语气较弱的词来代替。
四、结语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是以现代语言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的比较系统翻译理论, 与中国的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翻译理论完全不同的。它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以“信、达、雅”为基础的翻译标准, 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 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理论使人们从一味地追求语言层面上的对等, 转移到了读者反应相似上来, 把译者从字字对应、句句对等的桎楛中解放了出来, 是翻译理论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 我们要对它进行辩证的认识, 吸取它的优点, 并结合中国传统译论中的精华, 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摘要:通过对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学习, 笔者认为该理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它将翻译的检验标准上升到了“读者反应”的层面上来, 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将就其优劣两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动态对等,形式对等,读者反应,翻译
参考文献
[1]封霁芯.奈达翻译理论浅识-动态对等理论在实用翻译中的应用及在文学翻译中的不足[J].新西部, 2008. (12)
[2]龙芳菲.论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普遍适应性[J].铜陵学院学报, 2006 (5) .
[3]林克难.“动态对等”译论的意义与不足.翻译杂谈.
[4]石锡书, 杜平.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 .
[5]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增订版) [M].商务印书馆, 2004.
翻译实践之功能对等透视 篇7
Meetham and Hudson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的对等文本的表征来替代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表征”。并且, “不同语言的文本在体现层次上不同 (可以在语境、语义、语法、词汇等层次上对等) , 对等的级也不一致 (单词、短语、句子) , 因此, 它们对等的程度不一 (完全或部分对等) ”。
在翻译实践中, 完全对等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各种语言语码和规则不尽相同, 译者在转换语码的过程中总会“失去”抑或“得到”些什么, 如此, 译者就面临形式对等还是功能对等的选择, 即, “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还是“意译 (free translation) ”?
若译者选择前者, 他的翻译可能会有信而不美的风险;选后者则可能会被指为求美而失信。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2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 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 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 奈达从实际出发, 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 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即“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 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形式对应, 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 减少差异, Eugene Nida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根据翻译的本质, 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翻译理论, 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 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Eugene Nida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 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Eugene Nida认为“动态对等”中“意义是最重要的, 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 在文学翻译中, 根据Eugene Nida的理论, 译者应以动态对等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Nida (1964) 指出, “实际上, 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上的差异给译者带来的严重复杂性更多”。他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 “不同的译文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对等。这就是说, 不能用数学上对等的意义去理解‘对等’, 而应该用近似 (proximity) , 即在功能对等的近似程度上来加以理解”。Hartmann (1980) 把寻求功能对等视为动态的渐进过程 (approximation) , 认为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应当把整个语言材料同其交际背景和语体特征联系起来。
3功能对等与翻译实践
Eugene Nida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实际上解决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面临的困惑。直译或意译完全取决于怎样能更好地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从而使看到译文者体会到源语文化的精髓。以下是翻译实践中功能对等的选择。
3.1 语用歧义
英语中有些多义词会造成语用歧义, 从而达到幽默的效果, 例如:
例1:The professor r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 “Gentlemen, order!”
The entire class yelled:“Beer!”
学生课堂上不守规矩, 教授大叫order让大家守秩序, 学生听到order, 却调皮地点啤酒, 权当是教授让他们点菜。
例2:Pam: Hasn't Harvey ever married
Beryl: No, and I don't think he intends to, because he's studying for a bachelor's degree.
Bachelor既可指单身汉, 亦可指学士, 故此Beryl开个玩笑。
汉语中没有相同的双关表达, 就只能加注释吗?看看例3的翻译。
例3:A: How do you like Kipling?
B: I don't know. I've never kipled.
译为:
甲:你喜欢拿破仑吗?
乙:我从未拿过破轮。
如此, 让我们体会到源语的笑果。
3.2 俚俗语
俚俗语是特殊的语言定型表达, 具有内在的词汇结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其言简意赅、语言生动活泼, 还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
例1:上梁不正下梁歪
译文1:If the upper beam is not straight, the lower ones will go aslant.
译文2:If a leader sets a bad example, his subordinates will soon follow.
功能对等:Fish begins to sink at the head.
例2: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译文1:A solid dyke may collapse because of an ant hole in it.
译文2:Slight negligence may result in great disaster.
功能对等: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例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译文1:If you work at it hard enough, you can grind an iron rod into a needle.
译文2:If you persist, you will succed.
功能对等:Many strokes fell great oaks.
例4:这山望着那山高
译文1:It is always the other mountain that looks higher.
译文2:People always feel dissatisfied with their status quo.
功能对等: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3.3 专有名词、宣传语和警示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对外宣传越来越重要, 可是也出现了许多中式英语 (Chinglish) , 不仅令人捧腹, 也造成了许多误会和不便。
例1:当心碰头。误译为Be careful, head.应为Mind your head.或Lower your head.
例2:科技旅游。误译为technological tours.应译为science-theme tours.
例3:外向型企业。误译为 external directed industries.应译为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
警示语的英译应庄重而不失礼貌, 言简意赅、醒目易懂。例如, 国内许多单位的门上都有“闲人免进”的牌子, 看后总觉自己也有闲人的嫌疑, 照直译为“ADMITTANCE DENIED TO IDLERS”, 读来同样令人不爽。应译为“Staff Only”为好。同理:
公交专用道 BUSES ONLY
专用停车位 AUTHORIZED CARS ONLY
超车道 OVERTAKING ONLY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NO TO DRUGS YES TO LIFE
桥上禁止超车 NO OVERTAKING ON BRIDGE
谢绝入内 NO ADMITTANCE
非本园车辆禁止入内 UNAUTHORIZED VEHICLES ARE PROHIBITED IN THIS PARK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 警示语的书面翻译强调庄重多用正式文体, 而口头警示语却应强调地道, 以便于沟通。例如:
不许动 Freeze OR Hold it.
动我就打死你 Move and you are dead, man.
利用地道的口头警示语才会真正起到震慑的作用。
4结语
在翻译实践中, 语用歧义、俚俗语等的存在给译者带来很多困惑。Eugene A Nida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译者提供更多选择, 有效地指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力寻求“最贴近源语信息的自然对等”。以功能对等的视角看翻译实践, 自有别样的天地。
摘要:在翻译实践中, 语用歧义、俚俗语等的存在给译者带来很多困惑。EugeneANida对“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区分解决了翻译界长期以来直译与意译之争, 有效地指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力寻求“最贴近原语信息的自然对等”。
关键词:功能对等,翻译实践,语用歧义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Roger T.Bell.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M].秦洪武,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衡孝军.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J].中国翻译, 2003, (7) .
[4]何自然.“另类”翻译的困惑[J].中国翻译, 2003, (3) .
[5]丁衡祁.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J].中国翻译, 2002,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