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精选11篇)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 篇1
从语义角度论英语习语的翻译
文章主要从语义角度论英语习语的翻译.首先,以蒙太古理论的核心“模型”为基础,从形式结构来看英语习语的.汉译;其次,按照Gibbs对习语的分类,结合实例,对英语习语类别进行了分析,以期正确把握习语语义.通过以上两方面理论与实例分析的结合,旨在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翻译和运用英语习语.
作 者:赵瑛瑛 ZHAO Ying-ying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合肥,230009刊 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2(2)分类号:H315.9关键词:英语习语 形式结构 语义学 隐喻 习语类别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 篇2
关键词:功能对等,语义,风格,科技英语翻译
一、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这一社会逻辑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全球化的今天, 各国之间科技之间的交流已成为各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作为非英语国家, 科技英语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功能对等、信息准确应为科技翻译的第一要义。本文试图从奈达的功能对等角度探析科技英语的翻译, 强调中文读者的反应, 实现原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功能对等, 保障科技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表达。
二、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理论和其他翻译理论有很大区别, 更加强调译文的功能性和目的性。主要的功能理论包括德国文本型理论, 纽马克提出的文本范畴类型理论以及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翻译理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964年, 奈达在《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概念。[1]
形式对等指的是“原文的形式特征一成不变地复制到目的语文本” (Nida&Taber, 1969) 。动态对等指的是从语义到语体, 在接受语中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奈达认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对翻译接受语所达的目的性不一致。奈达本人更加注重后者。
奈达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以往的翻译侧重传达信息, 现在的翻译从强调信息的形式转变为考虑读者的反应。[2]奈达根据功能对等的不同适合程度, 提出了最低和最高层次对等。前者指的是译文读者能够想象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与欣赏原文的;后者指的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欣赏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与欣赏是同样的。
所以, 功能对等更加注重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原文信息的传递。那么在关于科技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需要译者更为灵活的处理原文。
三、科技英语的语言特征
在科技文献中, 科技英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修辞三个方面。在词汇方面, 通常会出现纯科技词汇、通用科技词汇以及派生词汇。纯科技词汇是指那些只用于某个专业或学科的专门词汇或术语。如diode (二极管) 、isotope (同位素) 、hydroxide (氢氧化物) 等。通用词汇则是不同专业都会用到的词汇。出现频率比纯科技词汇高。此外, 派生词汇在科技文献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在句法方面, 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结构以及名词化结构是较为突出的特点。被动语态使得描述更加客观、真实。非谓语结构可以更好地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位置、状态的变化。由于名词化结构具有简洁、信息量大、严密等特点, 其在科技英语中也较为常见。此外, 科技英语中也常用到长句, 用于描写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3]
在修辞方面通常会用到虚拟语气, 以使得语气更为圆滑。而祈使句则通常用于说明书、操作规程等。
科技英语作为科技与英语的一门交叉学科, 从整体风格来说, 其语言特征可归纳为:频繁使用专业词汇, 用词简洁明确、构句规范严谨这三大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 译者可在翻译过程中更好的权衡原文与目标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使得翻译更为准确, 达到功能对等。
四、语义层面的功能对等
奈达曾说:翻译是实现目的语文本与原文本最贴切的对等, 首先是语义对等, 其次是风格对等。下面从这两方面加以论述。
1. 词汇层面的对等
科技英语翻译非常注重用词的准确性, 大量的科技术语运用于科技的各个方面。如上所述, 专业术语的频繁使用是科技英语本身的一大特点。这些词汇能准确表达原文作者所要传递的意思
(1) In the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contaminants, organisms can either“eat”the toxins or break them down in the process of consuming other substances.
在对污染物进行微生物转化的过程中, 生物会消除毒素或在消耗其他物质时把这些毒素分解
(2) The research performed on smokes a rest indicates that smokers burn more calories than nonsmokers.
对处于静息状态的吸烟者所作的研究表明, 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消耗的热量要多。
(3) Alloys belong to a half-way house between mixtures and compounds.
合金是介于混合物和化合物之间的一种中间结构。
上述例子中, eat (分解) , burn (消耗) , half-way house (中间结构) 等单词都在原文中实现了语义对等。只有实现了语义对等, 读者才能准确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含义。例如eat就是一个从普通词汇转变过来的特殊词汇, 其普通意义是“吃”, 在例1中的特殊意义则为“分解”。再如例2中的“burn”, 其一般意义是燃烧的意思, 若译为“燃烧的热量”既不符合逻辑, 也容易误导读者。也就是说, 有些句子中的词汇若按照普通意义来翻译原句, 要么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要么难以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甚至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所以只有按照单词的特殊意义或者延伸意义来理解原句, 才会实现词汇层面上的对等。
实现词汇层面上的对等首先要注意词义的确定, 在选择词义方面可根据词类和上下文选择词义, 而有些语义颇为笼统或抽象的词语, 就要根据特定的语境, 用比较具体或形象化的汉语词语对英文词语多表达的词义加以引申。
2. 句子层面的对等
词汇层面的对等是句子对等的基础。然而, 仅有单个词汇的对等是远远不够的。在科技英语中, 经常会出现被动语态或者结构复杂, 逻辑紧密的句子。译者首先要理清句子结构, 才能以正确的结构来翻译, 否则就会让读者无法理解句子, 甚至带来错误的信息交流。所以, 使句子实现对等在可以英语翻译中尤为重要。
(4) When rust is formed, a chemical change has taken place.
当锈生成时, 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5) At present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tons of diverse substances which are a source of harm to the health of people plantlife, and useful microorganisms are discharged to the atmosphere.
目前, 成千上万顿各种各样物质排入大气, 这些物质实际上是对人类健康, 植物生存, 以及有用的微生物产生危害的根源。
在例4中, 此句是被动语态, 在翻译时就要灵活处理, 若译为“当锈被生成时”就显得生硬和不符合常理, 在化学中, 锈是由于受到空气氧化生成的, 按照中文的思维可以理解为自然生成。在例5中, 句子有并列结构, 定语从句以及重复了关系代词, 在这种有定语从句, 并且在逻辑上有分层叙述或转折作用时, 一般可以把定语从句译为并列句。此外, 像例5中出现重复关系代词的情况, 可以在名词前加上指示代词“这”。如原文中的“这些物质”。
实现句子上的对等并非易事, 不仅要理清句子的结构, 还要注意词汇的表达。单个句子的对等又是实现全文对等的基础。
3. 篇章层面的对等
译者在翻译科技英语文本时, 要实现语义层面的对等, 还不能忽视整个篇章。篇章是最大的语言单位, 由词汇和句子组成。要实现篇章对等, 首先要实现词汇和句子的对等。然后仅凭词汇和句子的对等来实现整个篇章的对等是不够的。由于各国在文化, 语言各方面均有差异。并且由于思维的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也有差异。所以, 一个好的译者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 还应有相应的文化底蕴, 在功能对能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最后实现整个篇章上的对等。
在这里要提到的是现行较为认可的“篇章分析”。所谓篇章分析, 是指从篇章结构入手, 分析句子之间, 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 把握全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从而“纲举目张”, 正确理解篇章的细节以及语法难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 译者在把原文篇章转换为汉语篇章时, 必须要参照汉语的篇章分析, 即译者要立足于英汉两种语言篇章的比较。
五、风格层面的功能对等
科技英语篇章作为一种传达科技信息的文章, 具有不同于普通英语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量大, 语言简洁准确。科技英语篇章可分为纯科技英语和科普英语两大类。[4]
对于纯科技英语, 篇章的科技专业术语会比较多, 多为名词词组形式, 句子主体多是物, 这种类型的文章主要针对专业科技人士而写的。
对于大部分人所接触到的科普文章, 语言会相对通俗一些, 译者在翻译此类文章时, 一定要考虑到读者的年龄以及学历, 从而采用相对应的词汇以及翻译策略。例如:
(6) Americans every year swallow 15000 tons of aspirin.
美国每年要消耗15000顿阿司匹林。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理解此句, 可以在后面加上解释阿司匹林的句子, 如“一种安全有效地药物”。这样翻译就让大部分读者明白单词“aspirin”的意思, 理解美国每年消耗量如此之大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 相当于替原作者传达了这一层意思, 让语言变得通俗易懂, 实现了对等功能。
六、结论
对于翻译对等理论, 奈达本人指出, “对等总是相对的, 为了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必须保持原作的内容和内涵意义, 使译文能为读者所理解。”因此, 翻译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传意, 力求尽量与原文接近, 绝对对等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尽可能的实现功能对等, 这就需要译者不仅具有一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 在翻译过程中, 认真分析原文的语言意义和专业内涵。本文为解决科技英语翻译的理论基础问题做出了相关贡献, 有利于科技英语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Nida, E.A.1964.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
[2]Nida, E.A.&Taber, 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L.Brill, 2004.
[3]董国忠, 科技英语翻译初步[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翻译对等 篇3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翻译对等
一、引言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后称“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信息”的过程。对等的标准就是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
奈达提出了三类对等,即形式对等、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关注的并非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功能对等简单讲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的对应。功能对等理论有九种翻译策略,即音译、直译、增译、减译、改译、加注、意译等。
二、翻译策略在汉译英时的应用
1.音译。有些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以及术语名称等在译语中无对应词时通常用音译,以避免直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例:天津——Tianjin;王晓宏——Wang Xiaohong;秧歌——yangko;饺子——jiaozi。
2.直译。“词语指称意义的直译,关键要做到准确无误。要注意防止两种现象:一是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的误译,二是找到‘假朋友’——即两种语言中形式相同,但意义却截然不同的词。”。例如:“新闻照片”不是news photo,而是press photo。“白酒”不是“white wine”,而是spirits。
汉语作品的题目或电视剧名的翻译一般用直译。例:《红楼梦》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北京人在纽约》译为: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一些商标名也可用直译法:“小天鹅”洗衣机“Little Swan”Washer。
3.增译。如从功能对等论的角度分析,翻译中的增词必须在译文和原文之间达成风格上的“功能对等”,更要注重内容上的对等传递,尽可能做到译文的读者和原文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增词一般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为了语法上的需要;二是为了意义上的需要;三是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汉语多无主句,而英语无主句只能表示祈使语气,使用范围窄得多,增加泛指意义的代词或符合上下文逻辑意义的代词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例:如果走近了,会发现他们那可爱的神情——If you approach them,you will see their cute looks.该句为汉语常见的无主句,翻译时应增译出主语“you”。
4.减译。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汉语中词语的重复现象比较多,如果把这些重复的词全都翻译出来,译文则会显得冗长啰嗦。所以在汉译英时,减译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译文简明扼要。例如: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We should be loyal to our party,to our people and to our motherland.本译文省略了后面的两个“忠于”,使译文简洁通顺。
5.加注。汉语的成语的特点是言简意赅,能把丰富的意义用简短的几个字表达出来,因此成语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把汉语的成语翻译成英语时,应保留成语的形象、比喻和民族色彩,此时可以用加注。例如:对牛弹琴:play the lute to a cow—address the wrong audience;鸡毛蒜皮:chicken feathers and garlic skins—trifles。先按字面意义翻译之后,在加注部分解释了成语的真正含义。
6.意译。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信息”的过程。故在汉英翻译时我们应该根据语言的实际情况,对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与上下文中的意义进行仔细推敲之后进行意译。
例如一个词可能在词典里有多种解释,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一词多义。在汉英翻译过程当中翻译这种词时,应该根据词在汉语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进行分析之后再翻译成英语。例如:小宝宝正在安睡——The baby is sleeping peacefully.“安”在这里有“peaceful”的意思。他们安抵北京——They arrived in Beijing safely.“安”在这里指的是“safe”。教授正在安神,不要去打扰他——The professor is setting his mind at ease,don’t disturb him.这里的“安”有“set(sb.’s mind) at ease”的意思。
一些词或短语的翻译应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翻译,否则会歪曲原文的意思。例如:天天踩着盼的石阶而上,自己竟成了一个大男人——Climbing the upward steps of hope I had become a fully grown man.“大男人”不能直译为“a big man”,此处指“长大成人”,可译为“a fully grown man”。
三、结束语
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译者必须认清原文的思想内容,努力传达原作的精神,避免逐字翻译或把原文的语言形式原封不动的搬到译文中来。本文主要从字词和短语的层面上,通过列举许多汉译英的实例,讨论了在汉译英时,怎样通过运用六种翻译策略——音译、直译、增译、减译、加注、意译,來实现功能对等。即讨论了怎样使用翻译策略使译文表达准确、通顺、贴切、文雅。
参考文献:
[1]谢旭升.特色汉英翻译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1).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 篇4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谈旅游资料的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在旅游资料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要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译者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从文本特点、读者接受、文化背景3个方面考虑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把原文的意图及内容准确得体地再现给读者.
作 者:陈霞 CHEN Xia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刊 名: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84(3)分类号:H315.9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旅游资料 翻译方法
论英汉习语中设喻形象的翻译 篇5
论英汉习语中设喻形象的翻译
比喻在英汉习语中的`运用较多,但由于文化的不同,设喻形象上有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习语差异的原因来论述英汉习语中设喻形象的翻译.
作 者:王妍 WANG Yan 作者单位:平顶山工学院外语系,河南平顶山,467000刊 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年,卷(期):20087(3)分类号:H315.9关键词:习语 形象 比喻 差异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 篇6
美剧《破产姐妹》 (2 Broke Girls) 是一部近两年深受广大美剧迷欢迎的美国情景喜剧。它以其轻松幽默的对白以及鲜明的人物个性赢得了飙升的人气:黑发泼辣的Max是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家低档餐厅的服务生, 新来的金发女服务生Caroline曾是曼哈顿区真正的千金小姐, 父亲破产后为生存沦落到店里打工。嘴硬心软的Max收留了无家可归的Caroline, 两个女孩成为了好朋友。Caroline偶然发现Max制作的纸杯蛋糕非常美味, 便鼓励Max与自己合伙开蛋糕店。筹到25万美元的创业启动资金, 成为她们的最大挑战。
本文将尝试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分析《破产姐妹》中的字幕翻译。
一、功能对等
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根据翻译的本质, 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即“功能对等”。功能对等的基本点:将源语文本读者理解和欣赏的方式与译语文本接受者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加以比较, 从而使得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在欣赏和理解时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奈达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 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 从这一点来判断翻译的质量。
二、字幕翻译
字幕翻译, 作为翻译界的新兴领域, , 主要展现方式是:为影视作品配以目的语字幕, 使目标观众能够获得台词的基本信息, 同时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化。字幕翻译看起来简单, 只需要将剧本的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即可, 其实远不止这样。字幕翻译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需要把源语文化通过恰当的表达方式传达给目标观众。因此, 在字幕翻译的过程中, 不止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文字层面的转换, 更需要处理好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
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字幕翻译策略分析
字幕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让观众理解剧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译者需从各个方面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语言习惯等, 让完全不懂英文的人, 也能够通过字幕来理解剧中对白的含义从而达到理解剧情的最终目标。
例1:S01E01 Well, at least we know you're not adopted.
果然有遗传你爸弄钱的基因啊.
这句话的背景是:Caroline跟Max初次见面, Caroline为了向Max证明自己的富家女身份和良好的商学院背景, 略施小计就成功地将小蛋糕以高价推销了出去, Max于是如此回应她。
这句话如果直译为“至少我们知道了你不是领养儿”, 虽然观众未必能够领会意思, 就算领会了也会觉得这句话说得太隐晦生硬, 但是如果翻译为“果然有遗传你爸弄钱的基因啊”, 就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Max此时的想法, 而且十分符合人物性格。
例2:S01E02 I'm afraid if I start writing that down, it'll turn into a suicide note.
现在我只有心情写遗书, 因为要被烦死了
这句话的背景是:有个客人点餐时要求苛刻, 还问Max为什么不把她提的要求用笔记下来, Max这样回答她。
在这个例子中, 如果直译为中文就是“我怕我要是开始动笔记了, 就会把它写成遗书了。”而字幕组将其翻译为“现在只有心情写遗书, 因为要被烦死了”后半句是明显的补译, 但是却把女主角的无奈和嘲讽表达的淋漓尽致。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美剧字幕翻译中, 由于中西方存在跨文化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 中国观众却完全没有概念。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译者进行注释, 而且通常是在需要注释的词前后或者是在与字幕相对的屏幕上方加以注释。
例3:S01E02 Is there any way to do a yelp review of Wharton Business School?
(Yelp美国最大点评网站) 我能去Yelp网上给沃顿点个差评之类的吗?
情景是Caroline总是向Max强调自己沃顿商学院毕业生的背景, Max烦了, 于是这样回敬她。
在这个例子中, 如果没有“Yelp美国最大点评网站”这一背景注释, 观众很难理解这里突然冒出一个Yelp网是什么意思。
例4:S01E03 Caroline:I'm sure one of the cameras must have captured the theft.
Max:Cameras?What do you think this is, Target?
肯定有摄像头拍到那个贼。
摄像头, 你以为这是哪里, 塔吉特百货吗? (塔吉特公司是美国连锁零售百货)
情景是Caroline和Max去二手店淘便宜货, Max放在购物篮里的一件衣服不见了, Caroline以为店里会有摄像头, Max这样回答她。
在这个例子中, “塔吉特公司是美国连锁零售百货”这一背景注释让观众们很容易理解Max的潜台词, 从而理解剧情。
摘要:《破产姐妹》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美国情景喜剧。本文将以这部剧的人人影视字幕组翻译版本为基础, 尝试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分析其字幕翻译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功能对等,《破产姐妹》,字幕翻译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功能对等理论http://baike.baidu.com/view/1659399.htm
[2]马彤.功能对等理论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应用.考试周刊, 2011 (58) .
[3]曾庆敏.从顺应论视角看美剧《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海外英语, 2011 (6) .
习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性研究 篇7
【关键词】习语 翻译 文化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and within a culture.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the transference of languages, but also a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Translation, as a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s and a force to push the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showing its importance gradually.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s and th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s. In English, idiom conclude proverbs, slang, phrases and conventionalized expressions. This paper aims to talk about the applying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Key words】idiom; translation; cultur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一、引言
习语是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可以是一个短语,也可以是一句话,我们并不能从单个单词的表面看出来它的意义,而必须从整体来理解它的含义。它语言凝练,含义深邃,诙谐幽默,不论是书写形式还是口语表达,都非常具有表现力,被誉为是语言的精髓。通常来讲,习语是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或是生态环境中产生的。英语中的习语,包括了谚语,俚语,固定短语和惯用表达等。而在汉语中,习语的表现形式更为广泛,它包括了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等。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习语的翻译难上加难。翻译者在翻译习语时,需要做到既忠实于原文风格和思想,又要使得译语更好的被读者所理解,这的确两难。笔者认为,功能对等性理论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起源,提出与发展
18世纪90年代,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翻译原理简论》中提出了同等效果论。泰特勒认为“优秀的翻译”就是可以把原作的优点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使得译语读者可以清晰的领悟原作,而这种领悟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的完全相同。这一理论对于之后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64年,尤金·A·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研究的侧重点由静态的文本信息转移到了读者对于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奈达认为:“翻译,要求功能和内容上的对等,并不用拘泥于形式。”
随后,在1969年,奈达在与查尔斯·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首次重新定义了动态对等理论。他认为:“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于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于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相同”。这里所殊的动态对等就是功能对等,也就是动态对等理论到功能对等理论的过渡。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这一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的重点从信息的形式对应转为重视信息的内容和读者对于译文的反应,强调原文与译文在交际功能上的对等,而非死板的形式上的对应。
功能对等理论最早的出现确切的说应该是在语言学领域的。从语言学到翻译学,功能对等理论经历了在语言学,信息学,符号学上的应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新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于中国传统翻译片面性的一个挑战,打破了翻译界对于直译和意译的选择这一时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带领着翻译界进入了一个科学的,创新的阶段。
三、翻译实例
1.落汤鸡
译文:drowned rat
中国的这个三字成语“落汤鸡”用来形容一个人浑身湿透或是名利上受到了极大地损失。(明·天然智叟《石头点》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汤鸡子浴风波。”)“落汤鸡”翻译成英语为“drowned rat”,在这里,“鸡”很巧秒的用rat一词翻译。这有什么历史和文化渊源呢?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农耕国家,对于自给自足的中国人而言,鸡鸭鱼就是财富的象征。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在古代,人们对于鸡的重视程度。
我们知道,习语的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一种既具有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翻看中国成语大字典,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成语都不是凭空而来,它来源于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亦或是神话传说,古典文学作品等。
那么从“鸡”翻译到“rat”,又经历了哪些的文化转移呢?这就不得不谈到美国的强大的“下水道文化”。
1862年,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当季节变化,多雨时节,暴雨不断,下水道便不得不经常接受大自然的考验。
自19世纪末,美国大力发展重工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很大程度被污染。美国是个多雨国家,在暴雨来临时,成千上万的淹死的老鼠会从下水道里冲出来。对美国人而言,完全被淋湿,浸透,这种表达更加的形象。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同样表达“落汤鸡”这个意思时,两种语言,选择了适合自己文化的方式。但是对于读者而言,可以很快的理解其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功能对等翻译法。
2.生米煮成熟饭
译文:don’t cry over spilt milk
在这一则例子当中,“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这个俗语是中国式表达,在西方,人们很少吃米饭,rice这一个词也就更不可能出现在习语中。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将rice一词更换为milk,因为milk是西方人不可缺少的食物,这样的更换更好的为译语读者所理解,达到了功能上的对等。
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译文: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hog but a grunt?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的嘴里说不出好话。译文的处理,我们可以翻译为:你从猪嘴里除了能听到哼哼声,还能有什么?也可以译为:我们不能对坏人有过高的期望。虽然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很大,但是很多情况下,需要表达的意义相同,就可以进行对等化的转换,使得译语读者更好地领会原词含义。
四、结语
语言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英汉两种语言在习语的选用上有许多的共同点,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在表达同一形象的事物时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对单词的选择上,甚至是句子的整体结构,修辞方式,文体风格等,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的保留原文中的形象,无法保留的这部分,应当在译语中寻找接近的形象去替换。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使得译文与原文的保持内容和功能的对等。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王芳.中英习语翻译文化特色的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2001.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1991.
[5]张培基.习语汉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1979.
英语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初探 篇8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造就了英语习语独特的文化内涵.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本文就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做出初步探讨.
作 者:李艳丽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235000 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习语 翻译 归化 异化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 篇9
民族文化特征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体现
各民族由于生活地域、社会、历史发展等差异,形成各民族自身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由此使语言产生不同的民族特色,而习语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语言的`民族性.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这样的习语,因而在理解和翻译英语习语时,要从英语民族的文化特征出发,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造成误解.
作 者:张华琴 ZHANG Hua-qin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39刊 名: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7(3)分类号:H315.9关键词:英语习语翻译 民族特征 文化差异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 篇10
Chinese business transactions with other foreign countries have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gradually (Catford, 1965) .Thefunction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Therefore, it is necessarily forus to make a deep and systematic study to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Baker, 2000) .This paper introduces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applies it into the translation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in order to make this tentative at-tempt have theoretical and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2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Nida (2004)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dynamic equiva-lence in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which was published in1964.Later, he found that the word“dynamic”easily made peo-ple misunderstood and then he changed dynamic to functionalequivalence.The main point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sthat readers’response to the target texts should match readers’response to the source texts.Exchanging message is the main pur-pose fo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Nida, 2001) .Therefore, the theor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nglish business texts whose main purpose is to transfer message, because the specificreaders of English business texts are both sides of transaction andunderstanding both sides’purposes and principles exactly is thekey to business success.I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businesscontracts, the choice of language form and language style shouldbe subject to this function.
3 Vocabulary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According to Mellinkoff, there are a variety of sub-varietiesin the language of law and the contract is one of them.Contractsare mostly in written form in terms of mode and highly formal interms of tenor.Contracts cover a broad range of filed and amongthem business contracts abound.Therefore, grasping the language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and understanding vocabu-lary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are the foundation andkey to understand, draft and translate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exactly.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people always use termi-nology, synonym, archaic words, loan word and abbreviations (Ni-da, Chartes&Taber, 2004) .
3.1 The use of Archaic words
Example:In order to fulfill obligations such as the procure-ment, installation, commissioning and technical services of theProduction Line Project of Enduser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MOCVD”) , the buyer agrees to buy and the seller agrees to sell the equipment listed under this contract.
Translation:为了履行最终用户生产线项目 (以下简称为“MOCVD”) 相关采购, 安装, 调试和技术服务等义务, 买方愿意向卖方采购, 卖方愿意向买方出售合同下的所有设备。
Comment:The word“hereinafter”is a archaic word and themodern meaning of it is“in that part of a contract”.
3.2 The use of abbreviation
T/T within fifteen (15) days after this contract comes into force, and shall be paid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provided bythe Seller.
Translation:货物的价款的25%在本合同生效后15日内凭卖方提供的以下单位以电汇方式支付。
Comment:T/T refers to telegraphic transfer.
3.3 The use of terminology and synonyms
Example:The seller guarantees that it is the legitimate own-er and/or holder of the licensed know-how and/or patent and hasthe right to grant the license therefore to the Buyer.
Translation:买方保证自己是该许可专有技术和/或专利的合法的所有人和/活拥有者, 而且保证自己有权许可该项技术给买方。
4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Lexical Translation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4.1 Translate directly
According to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f trans-lating directly can achieve th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mean-ing of the texts, and then there is no need for translators to adoptdomestication.Under the circumstances, achieving formal equiva-lence means achieving functional equivalence.Example:The time above is not including the time for gov-
ernment approval or national holidays.
Translation:此时间进度不包括设计成果审核时间和国定节假日。
4.2 Domestication
Chinese and English, literal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directly cannot achieve functional equivalence.Hence, under the two follow-ing situations, Nida puts that people should adopt domestication:A.Formal equivalence leads to that language loses meaning;B.Formal equivalence makes message transfer distortion.The follow-ings are mainly discuss three principles which translators shouldfollow when they apply domestication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4.2.1 Faithfulness
4.2.1 Faithfulness
buyers at such time and by such means that the said notice shallbe received by buyer within 7 days after shipment.
Comment:The expression of“as such time”and“by suchmeans”is vague and translators can translate them into“以这样的时间和以这样的方式”.Obviously, this translation violate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easily lets readers get vaguemessage.Hence, the following translation is more accurate.
Translation:卖方须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将装运详情通知买方, 以便买方在装运日内受到转运通知。
4.2.2 Understand terminology accurately
Example 2:Payment will be made by 100%confirmed, irre-vocable latter of credit available by sight draft.
Example 3:We remind you here, this shipment can not befailed.Please confirm it is possible to do so.
The words“confirm”in example 2 and example 3 have total-ly different meaning.The word“confirm”in example 3 means“确认”.However, the word“confirm”which means“保兑”in exam-ple 2 belongs to business terminolog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mistranslation of the businessterminology can make a trouble to business activities, sometimeeven a great loss.Therefore, as a terminology, it has its uniquecharacteristics.That is to say, one terminology has a Chinese tar-get language which is used universally.Once it is translated intoanother language, then the translator violates a very importantprinciple, that is, terminology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principle.
4.2.3 Conform to target language style
The most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contracts is po-liteness principle.Both sides of the transaction should adopt care-ful words and be polite.
Example 4:We shall appreciate it very much if you willmake a concession in your price.
如果贵方在价格方面做出让步, 我们将不胜感激
Comment:The phrase“shall appreciate it”is politeness for-mulae, which can not only transfer their appreciation, but alsopropose their further requests politely.It promotes business activi-ties effectively.
5 Conclusion
All in all, grasping the above lexical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has great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us to improveour translation level.At the same time, this unique feature alsodecides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Nida’s functionalequivalence theory has certain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to thisunique applied texts-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参考文献
[1]Baker M.In Other Words: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M].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Catford 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3]Nida, Eugene A, Chartes R, et, al.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 tion Press, 2004.
[4]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 篇11
比较《西游记》与《哈利•波特》中的英雄形象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对鲁滨逊性格特征的分析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的怀旧情绪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后”比较研究——以摇滚音乐为分析视角 On Ambiguity of Human Conversations The Influence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A Brief Analysis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Cat in the Rain An Eco-Critical Approach to Moby Dick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 大学校训翻译:问题与基本对策 浅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开题报告+论)Biblical Ideas on Women and Sex 《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What to Love and Hate ----o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汉英数字文化比较及其翻译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人物象征主义的运用 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的手段的研究
浅析“红”和“黑”在中英文中的文化及语义对比 《苔丝》中的圣经和神话典故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论海明威《死在午后》的悲观主义色彩 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特点分析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分析
从《店员》解读作者双重身份的矛盾心理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 浅谈英语在未来的国际地位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海明威作品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影视字幕翻译——结合美剧“绯闻少女”进行个案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 45 从习语翻译看文化空缺
《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分析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我弥留之际》中三个儿子的悲剧为例 48 从“爱的习惯”看多丽丝•莱辛笔下的两性关系 49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
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51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词汇和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影响及应对策略 53 论中英日常礼貌用语的差异 54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55 《达洛维夫人》死亡意识解读
浅析英语职业委婉语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57 探析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风险 58 中华老字号英译顺应论分析
An Analysis of F.Scott Fitzgerald’s “Babylon Revisi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60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63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Two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Heroines in the Novel the Age of Innocence 6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66 On Self-destruction of Laura in Flowering Judas 67 The Rose in the “Heights”—An Analysis on Catherine’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68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 69 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对中国英语语言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 71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72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73 《嘉莉妹妹》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地位 74 从自我认同角度再析《简爱》 75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77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78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 and “Wuthering Heights” 80 浅谈《圣经》故事与英语学习81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
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女性意识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浅议中国菜名的英译 85 中美道歉语的跨文化研究 86 论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The Destruction and Degeneration of Heroines in William Faulkner’s Works 88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 89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YeYuJiBei 90 试析流行文化对美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91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92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 93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94 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 95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96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98 论《红字》中的道德观
功能对等理论在中文菜单翻译中的应用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101 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102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 103 以篱笆和围墙看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 105 埃德娜的觉醒——对《觉醒》的心理女性主义分析
A Study on Chinglish of EFL Learn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107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108 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Jo Rejects Laurie’s Proposal of Marriage in Little Women 111 人文主义思想在《皆大欢喜》中的运用 112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113 浅析《小妇人》中马奇太太的教育方式 114 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广告语言特点分析 115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 116 《无名的裘德》主人公人物形象浅析 117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的讽刺艺术比较
Resonant Effect of Dialogues in Lolita on Readers 119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120 全身反应法在学龄前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21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s: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123 中英文商标翻译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24 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25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 126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蝇王》中的象征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130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131 斯佳丽,在逆境中成长
论《暮光之城•暮色》中英译汉的词类转译 133 《黛西米勒》中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 134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源于真爱的结合:简爱的婚姻对当代人的启示 136 从目的论看中国企业简介的英译 137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Comparisons of Sino-U.S Family Education 139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40(日语系毕业论文)义务教育的发展—就择校问题进行的探讨 141 爱情至上——浅析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 142 中英礼貌用语差异 143 英语新词汉译原则研究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45 论童话《小王子》的象征创作 146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 148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149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家庭观 151 英文电影名称翻译中文化顺应的影响 152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153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Slang and Their Social Functions 154 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侦探小说《阳光下的罪恶》中的写作手法 155 中式菜谱的翻译
156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
157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158 关于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调查报告 159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 160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161 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分析
162 On Womanism in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 163 《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
164 The Reasons Why Robert Cohn is Despised by All in The Sun Also Rises 165 A Tactics Study of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Basic Education Stage 166 《老友记》中的对话分析
167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68 A Brief Analysis of Willy Loman’s Tragedy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69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170 BB电子商务安全
171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2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173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174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商标翻译
175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中式菜名英译(开题报告+论文)176 浅析《还乡》中爱格敦荒原的象征意义 177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 178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17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0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新析 181 从操纵理论看儿童文学的复译 182 浅析张培基的散文翻译风格
183 肢体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184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185 《抽彩》和《蝇王》的艺术魅力比较
186 On the Female Initiation Theme in Little Women 187 英汉称赞语回应的对比研究
188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89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190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性格发展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191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192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
193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谈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 194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 195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96 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讲话》的修辞赏析 197 中美拒绝策略研究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推荐阅读: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08-05
翻译中的功能对等10-31
功能对等与商标翻译09-15
功能对等电影片名翻译10-09
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论文08-20
汉英功能对等12-03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11-02
功能对等理论英文介绍11-21
翻译的对等性07-23
翻译中的不对等现象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