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对等性

2024-07-23

翻译的对等性(精选12篇)

翻译的对等性 篇1

一、引言

习语是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可以是一个短语,也可以是一句话,我们并不能从单个单词的表面看出来它的意义,而必须从整体来理解它的含义。它语言凝练,含义深邃,诙谐幽默,不论是书写形式还是口语表达,都非常具有表现力,被誉为是语言的精髓。通常来讲,习语是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或是生态环境中产生的。英语中的习语,包括了谚语,俚语,固定短语和惯用表达等。而在汉语中,习语的表现形式更为广泛,它包括了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等。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习语的翻译难上加难。翻译者在翻译习语时,需要做到既忠实于原文风格和思想,又要使得译语更好的被读者所理解,这的确两难。笔者认为,功能对等性理论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起源,提出与发展

18世纪90年代,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翻译原理简论》中提出了同等效果论。泰特勒认为“优秀的翻译”就是可以把原作的优点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使得译语读者可以清晰的领悟原作,而这种领悟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的完全相同。这一理论对于之后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64年,尤金·A·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研究的侧重点由静态的文本信息转移到了读者对于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奈达认为:“翻译,要求功能和内容上的对等,并不用拘泥于形式。”

随后,在1969年,奈达在与查尔斯·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首次重新定义了动态对等理论。他认为:“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于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于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相同”。这里所殊的动态对等就是功能对等,也就是动态对等理论到功能对等理论的过渡。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这一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的重点从信息的形式对应转为重视信息的内容和读者对于译文的反应,强调原文与译文在交际功能上的对等,而非死板的形式上的对应。

功能对等理论最早的出现确切的说应该是在语言学领域的。从语言学到翻译学,功能对等理论经历了在语言学,信息学,符号学上的应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新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于中国传统翻译片面性的一个挑战,打破了翻译界对于直译和意译的选择这一时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带领着翻译界进入了一个科学的,创新的阶段。

三、翻译实例

1.落汤鸡

译文:drowned rat

中国的这个三字成语“落汤鸡”用来形容一个人浑身湿透或是名利上受到了极大地损失。(明·天然智叟《石头点》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汤鸡子浴风波。”)“落汤鸡”翻译成英语为“drowned rat”,在这里,“鸡”很巧秒的用rat一词翻译。这有什么历史和文化渊源呢?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农耕国家,对于自给自足的中国人而言,鸡鸭鱼就是财富的象征。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在古代,人们对于鸡的重视程度。

我们知道,习语的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一种既具有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翻看中国成语大字典,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成语都不是凭空而来,它来源于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亦或是神话传说,古典文学作品等。

那么从“鸡”翻译到“rat”,又经历了哪些的文化转移呢?这就不得不谈到美国的强大的“下水道文化”。

1862年,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当季节变化,多雨时节,暴雨不断,下水道便不得不经常接受大自然的考验。

自19世纪末,美国大力发展重工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很大程度被污染。美国是个多雨国家,在暴雨来临时,成千上万的淹死的老鼠会从下水道里冲出来。对美国人而言,完全被淋湿,浸透,这种表达更加的形象。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同样表达“落汤鸡”这个意思时,两种语言,选择了适合自己文化的方式。但是对于读者而言,可以很快的理解其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功能对等翻译法。

2.生米煮成熟饭

译文:don’t cry over spilt milk

在这一则例子当中,“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这个俗语是中国式表达,在西方,人们很少吃米饭,rice这一个词也就更不可能出现在习语中。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将rice一词更换为milk,因为milk是西方人不可缺少的食物,这样的更换更好的为译语读者所理解,达到了功能上的对等。

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译文: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hog but a grunt?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的嘴里说不出好话。译文的处理,我们可以翻译为:你从猪嘴里除了能听到哼哼声,还能有什么?也可以译为:我们不能对坏人有过高的期望。虽然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很大,但是很多情况下,需要表达的意义相同,就可以进行对等化的转换,使得译语读者更好地领会原词含义。

四、结语

语言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英汉两种语言在习语的选用上有许多的共同点,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在表达同一形象的事物时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对单词的选择上,甚至是句子的整体结构,修辞方式,文体风格等,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的保留原文中的形象,无法保留的这部分,应当在译语中寻找接近的形象去替换。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使得译文与原文的保持内容和功能的对等。

翻译的对等性 篇2

暨南大学外语学院

摘  要:进行国际商务English/“>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关键词:商务English/”>英语、文化差异、不对等、翻译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从事国际商务English/“>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按照国际商务English/”>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做到文化信息对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导致文化差异有以下几个因素:

(1)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

例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English/“>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English/”>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再者,tiger一词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English/“>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Ⅱ)中的释义: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  East  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English/”>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English/“>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2)颜色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例如,蓝色在English/”>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English/“>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作为汽车商标呢? 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English/”>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

English/“>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发给他“红包”。

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3)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English/”>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

“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English/“>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English/”>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上海生产的“三枪”牌内衣,是名牌产品,翻译成English/“>英语Three Guns。如果将Three Guns牌内衣出口到日本、哥伦比亚及北非地区,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三”在这些国家表示“积极”的意思。但是,在乍得、贝宁等地,则不能将“三枪”翻译成Three Guns,因为在乍得像“三”这样的奇数表示“消极”的意思,在贝宁“三”含有“巫术”的意思。

文化差异还受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等的不同因素的影响。文化差异会引起几种不对应的情况:

①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罕见或被忽视。例如,汉语里有许多用数字开头的词语,如“三心二意”译为neither off  nor on.“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些词语通常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②原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例如,English/”>英语中的armchair指任何有扶手的、硬的或软的椅子,但在汉语中我们却分别有“扶手椅”和“单人沙发”。

③和译入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例如,English/“>英语的black tea,翻译成汉语是“红茶”,而不是“黑茶”。这是因为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而英国人重点放在茶叶的颜色上。

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完全可能的,主要是通过翻译了解他国文化。文化信息的对等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遵循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这里的“对等”不能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等同,只能是近似的等同,即以功能对等接近程度为依据的近似。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为了达到这些对等,必须在翻译中进行调整。

①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对所指意义可能产生误解的话,必须对译文文字作某些变通;可以保留直译,但必须加上脚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关于这点,可参阅前文的dragon和White Elephant的例子。

②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有可能导致对原文联想意义的误解,或者对正确理解原文的风格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来反映原文的联想价值就十分重要。例如,将中国名酒“杜康”翻译成英语一般按发音译为Dukang,英语国家读者看到英语商标Dukang时,只会把它与酒联系起来,而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酿酒的高手“杜康”,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把“杜康”(Dukang)与“好酒”联系起来。所以,“杜康”作为商标,文化信息没有完全对等。不过,我们不妨可以用希腊酒神的名字Bacchus作“杜康”酒的英语商标,这样,文化信息的对等无疑比“杜康”要好得多,因为Bacchus会使西方人产生更多有关的联想。

③一篇原文的翻译,必须产生与之相伴随的语码,这就常常要求在音位、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各个层面作一系列的调整。例如,Nike作为商标能使英语国家人士联想到胜利,吉祥,因为Nike一词在希腊神话中是胜利女神。传说中的Nike身上长有双翅,拿着橄榄枝,给人们带来胜利和诸神的礼物,她是吉祥、正义和美丽之神。Nike作为体育用品商标,我们可以把它音译为“耐克”,暗示Nike牌体育用品经久、耐用,使用Nike牌体育用品能在比赛中克敌。“耐克”可以说是较好的翻译,不过,英语单词Nike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中国人来说,不可能像英语国家人那样想起Nike女神。翻译中文化信息被丢失。

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东西方人有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所以,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此外,差异的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民族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的不同。正是这些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如果这个切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往往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很难找到切合点,这时,译者就必须就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参考文献:

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刘醒吾 《经贸英语口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 平《国际经贸英语教程》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翻译对等 篇3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翻译对等

一、引言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后称“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信息”的过程。对等的标准就是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

奈达提出了三类对等,即形式对等、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关注的并非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功能对等简单讲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的对应。功能对等理论有九种翻译策略,即音译、直译、增译、减译、改译、加注、意译等。

二、翻译策略在汉译英时的应用

1.音译。有些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以及术语名称等在译语中无对应词时通常用音译,以避免直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例:天津——Tianjin;王晓宏——Wang Xiaohong;秧歌——yangko;饺子——jiaozi。

2.直译。“词语指称意义的直译,关键要做到准确无误。要注意防止两种现象:一是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的误译,二是找到‘假朋友’——即两种语言中形式相同,但意义却截然不同的词。”。例如:“新闻照片”不是news photo,而是press photo。“白酒”不是“white wine”,而是spirits。

汉语作品的题目或电视剧名的翻译一般用直译。例:《红楼梦》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北京人在纽约》译为: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一些商标名也可用直译法:“小天鹅”洗衣机“Little Swan”Washer。

3.增译。如从功能对等论的角度分析,翻译中的增词必须在译文和原文之间达成风格上的“功能对等”,更要注重内容上的对等传递,尽可能做到译文的读者和原文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增词一般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为了语法上的需要;二是为了意义上的需要;三是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汉语多无主句,而英语无主句只能表示祈使语气,使用范围窄得多,增加泛指意义的代词或符合上下文逻辑意义的代词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例:如果走近了,会发现他们那可爱的神情——If you approach them,you will see their cute looks.该句为汉语常见的无主句,翻译时应增译出主语“you”。

4.减译。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汉语中词语的重复现象比较多,如果把这些重复的词全都翻译出来,译文则会显得冗长啰嗦。所以在汉译英时,减译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译文简明扼要。例如: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We should be loyal to our party,to our people and to our motherland.本译文省略了后面的两个“忠于”,使译文简洁通顺。

5.加注。汉语的成语的特点是言简意赅,能把丰富的意义用简短的几个字表达出来,因此成语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把汉语的成语翻译成英语时,应保留成语的形象、比喻和民族色彩,此时可以用加注。例如:对牛弹琴:play the lute to a cow—address the wrong audience;鸡毛蒜皮:chicken feathers and garlic skins—trifles。先按字面意义翻译之后,在加注部分解释了成语的真正含义。

6.意译。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信息”的过程。故在汉英翻译时我们应该根据语言的实际情况,对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与上下文中的意义进行仔细推敲之后进行意译。

例如一个词可能在词典里有多种解释,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一词多义。在汉英翻译过程当中翻译这种词时,应该根据词在汉语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进行分析之后再翻译成英语。例如:小宝宝正在安睡——The baby is sleeping peacefully.“安”在这里有“peaceful”的意思。他们安抵北京——They arrived in Beijing safely.“安”在这里指的是“safe”。教授正在安神,不要去打扰他——The professor is setting his mind at ease,don’t disturb him.这里的“安”有“set(sb.’s mind) at ease”的意思。

一些词或短语的翻译应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翻译,否则会歪曲原文的意思。例如:天天踩着盼的石阶而上,自己竟成了一个大男人——Climbing the upward steps of hope I had become a fully grown man.“大男人”不能直译为“a big man”,此处指“长大成人”,可译为“a fully grown man”。

三、结束语

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译者必须认清原文的思想内容,努力传达原作的精神,避免逐字翻译或把原文的语言形式原封不动的搬到译文中来。本文主要从字词和短语的层面上,通过列举许多汉译英的实例,讨论了在汉译英时,怎样通过运用六种翻译策略——音译、直译、增译、减译、加注、意译,來实现功能对等。即讨论了怎样使用翻译策略使译文表达准确、通顺、贴切、文雅。

参考文献:

[1]谢旭升.特色汉英翻译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1).

从社会文化差异看翻译的不对等性 篇4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差异,不对等性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特定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文化, 这就使得任何一种语言都成为一定的文化内涵载体。总的来说, 可以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及文学艺术传统等四个主要方面入手把握其中的文化差异, 寻求适合的翻译方式。

一、生存环境差异

“以此类推, 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 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老舍《想北平》) If followsthat, in contrast with Peiping in its entirety, what little I knowabout it is probably a mere drop in the ocean.

汉语社会和英语社会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人们对自然生活环境的主观感受不尽相同。反映在语言上, 也就造成了文化意义的差异。英语是个典型的海洋国家, 因而语言中有很多同海洋和航海有关的比喻和习语, 如:as close as anoyster表示守口如瓶, cast an anchor to windward表示未雨绸缪。而传统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 因而产生了大量与农业相关的比喻和习语, 如燕子低飞要落雨, 立秋勿落要秋旱。牛在中国农业社会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于是与牛相关的习语就很多, 如牛角书生, 对牛弹琴, 牛衣病卧等。同样, 英语中很多词汇反映了英国人对海的依赖, 如英语中表达贵族血统表达为blue blood, 而蓝色正是大海的颜色。

二、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差异

“他妈叫他去买红糖, 他买了白糖回来。”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His mother sent him out to buy her some brownsugar, but he returned with some white sugar instead.

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然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 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意义。例如中国有句老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为中国人的主食是米饭, 因而对于中国的主妇来说, 没有米就难做出一顿像样的饭菜。然而米饭并不是西方人的主食, 西方的主妇不用米也可以做出一顿丰盛的晚宴。因此, 这句话如果按照字面意义译成英文, 其文化含义就很难为西方读者所体会。又如, 英语表示一件事很容易时, 会用apiece of cake, 因为蛋糕在西方是常见的一种食品, 生活中经常食用。在中国我们经常会用小菜一碟来表示相同的意思。

因为中英文化的不对等, 很多单词在源语言到目标语的转换过程中, 需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行文方式和表达习惯。有些源语言词汇在汉英翻译中找到目标语言中颜色不同而内涵意义相同的词汇即可。例如在英语社会中, 白色被看成是圣洁的颜色, 用于婚礼仪式;而红色象征着危险, 用于如火警等场合。而汉语文化里白色是悲痛的色彩, 用于丧葬仪式;红色象征喜庆, 用于喜庆场合。又如在英语中, 鸡、山羊、奶牛分别有胆小懦弱、好色淫荡、粗壮邋遢的含义, 而这些含义在汉语中常和鼠、狼、猪相联系。

三、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差异

“祖父、伯父母、叔父母和堂姐妹兄弟, 都没把我当作野孩子。” (冰心《灯火管制》) My grandpa, uncles, auntiesand cousins never thought me a naughty child.

“他又怎能勘破现世, 而跳出三界外呢?” (庐隐《恋爱不是游戏》) How could they see through the vanity of humansociety and make a clean break with this mortal world.

不同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生活风俗等使得不同的民族对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而使一些词汇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文化意义。例如传统的中国社会注重家族观念, 往往几代人同堂同时封建礼教有要求长幼有序, 家庭成员有近亲和远亲之分, 处于家谱体系中不同地位的人须有不同的称谓才不至于混淆。父亲的兄弟称为伯伯或者叔叔, 母亲的兄弟称为舅舅, 但在英语里面, 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的兄弟均可统称为uncle, 与之对应的就是aunt, 所以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我们必须先通篇阅读, 联系上下文进行情景分析方能知道uncle在文中究竟是译作叔叔还是舅舅。

无论是英语社会还是汉语社会都有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传统。这些传统逐渐积累沉淀下来, 形成了语言词汇的文化意义。例如汉语读者一看到“杨柳依依”这样的诗句, 反映在他头脑中的不仅仅是“杨柳枝条随风飘摆的样子”, 同时他会感受到“依依不舍”的隐含意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杨柳”这一意象总是和“惜别, 怀旧”这样的情感相联系。但是在英语文化中缺少这种意象, 因而英语读者很难把这一意象同它所隐含的意义相联系, 从而使得翻译“杨柳依依”这样的诗句变得困难。

严复曾以“信、达、雅”三字囊括了翻译的精华所在, 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 尽可能忠于原文。而解决由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衍生出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的方法, 莫过于把中西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再辅以适当的技巧解决中西文化的差异, 并通过不断实践努力使自己的翻译臻于完美。译者只有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 不断学习和掌握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变迁, 增进自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 才能在英语翻译中尽量减少这种文化差异, 合理有效地处理翻译中的不对等因素。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翻译的对等性 篇5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 从《胎记》中阿米那达布的人物分析看人性的原始表达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浅析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空间隐喻认知分析——以前后为例 《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

初中英语的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差异 奥巴马演讲词的人际意义研究 简与林黛玉性格及命运对比

詹姆士•费•库伯《最后的莫希干人》中的殖民主义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英汉颜色词语的内涵差异及翻译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

英语谐音双关的语义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特征探析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分析

解读《嘉莉妹妹》中几位男性对嘉莉妹妹的人生影响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从文化翻译学行为论看汉语国俗语的英译过程——对林语堂和《吾国吾民》的个案考察 功能对等角度下《最后一片叶子》的翻译策略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雷雨》的英译本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Etiquette and Protocol o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从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的成长主题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am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

The Developments of Marriage View over Three Periods in the West 57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

从欧内斯特•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看战争对青年一代的影响 59 英汉同义词对比及翻译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话语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 62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对中美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分析 63 中美拒绝策略研究

从功能对等视角浅析法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Feminism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e Standards 66 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 67 关联理论视角下唐诗的翻译

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 69 试究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常用技巧—以《发如雪》为例 70 涉外商函的特点及其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73 Problems in the Oral Class and Solutions to Them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 论摇滚音乐在西方文化之中的地位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 浅析英语无灵句中的汉英认知思维方式差异 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分析--基于The Old Man and the Sea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 经贸翻译中英汉词汇研究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

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商标翻译

中美价值观的比较--以《老友记》为例

分析《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中的标记用法 委婉语和礼貌原则

Maintaining and Revitalizing the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 92 《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93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95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中英植物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 98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 99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

国际商务合同的英语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探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agonists’ Characters in Great Expectations 102 评《傲慢与偏见》中卢卡斯小姐 103 论广告与文化

浅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孤单主题 105 英汉广告互译的顺应化研究 106 海明威小说硬汉形象的悲剧色彩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108 话语中的性别与身份:以《绝望主妇》为例 109 关联理论在中餐菜单英译中的应用 110 从中英文化差异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111 英文商业广告的语言特点

通过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的主人公性格 113 数字口译及其训练策略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伊莱扎人物形象分析 115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命运分析 116 论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快餐食品对中西方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118 《无名的裘德》中哈代的宗教思想探讨 119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20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 122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 123 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从心理学角度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典型语法错误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125 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26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

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28 An American Nightmare: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129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130 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达芙妮•杜穆里埃《吕蓓卡》中的哥特意象 13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3 从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人名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5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模糊化现象 136 浅析《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负载成语的翻译 137 应用学习动机理论优化高中英语学困生 138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139 浅析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解决对策 140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商业电视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141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

称呼语的语用分析—个案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中的称呼语为例 143 On Nabokov’s “Lolita” and Its Adaptation into the Movie by Stanley Kubrick 144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146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 147 色彩在《隐形人》中的应用及其象征意义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149 英语习语非稳定性结构特征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1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152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医药药品说明书的英译

153 用批评性语篇分析解读人际功能与话语权力的结合 154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

155 《红楼梦》汉译英对话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保留 156 商标翻译的美学特征和技巧

157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风格的表现 158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 159 浅谈英语复杂句的翻译

16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61 试析《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62 The Two Mrs.De Winters of Manderl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I” and Rebecca 163 浅议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语境的制约作用 164 内向型与外向型性格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65 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

166 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观照下霍桑的救赎观——以《红字》为例 167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阿米尔的救赎分析

168 善与恶二元关系的整合与分离——试分析《厄舍古屋的倒塌》的道德内涵 169 浅谈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70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171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172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173 难以实现的梦——解读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美国梦的虚幻性 174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生选择 175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研究

176 浅谈象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177 词块体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178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 179 中国菜名翻译方法的研究

180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 181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

182 从《野性的呼唤》浅析杰克伦敦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倾向 183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184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 185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

186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187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 188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

189 A Lonely but Strong-willed Soul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Ellen Weatherall in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 190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

191 浅析情景教学法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192 汉英称赞语的对比研究

193 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英语双关语的翻译

194 《简爱》与《谢利》中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研究 195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196 文明的樊笼—解读《野性的呼唤》 197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

浅析俄英“会议”的对等翻译 篇6

【关键词】会议;功能;翻译

所谓“会议”,是指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信息交流或聚会、商讨的活动。一次会议的利益主体主要有主办者、承办者和与会者(许多时候还有演讲人),其主要内容是与会者之间进行思想或信息的交流。

“会议”这样一个普通名词,看似并无难译之处,可是当将其译成俄语和英语时,绝非一个собрание或meeting就能解决的。会议分类的方式可说是不胜枚举,这点初步由俄文对会议名称的写法,就可看出端倪,像是: собрание, заседание, конференция, сессия, конгресс, съезд, комитет, комиссия, совещание,семинар,симпозиум, собор, подкомитет, пленум;再如英译:meeting, conference, session, congress, convention, committee, commission, seminar, council, discussion, forum, panel, convocation, roundtable, symposium, synod, parley, social gathering, workshop等,都是一般常见的会议名称。随着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有些词的用法在逐渐退化,而另一些词则在加强,由于会议的型态并无一定的大小,且各种会议亦各有所长,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例如конгресс多指较大型的会议,所以在翻译时,切忌想当然,不能只凭直感, 任意发挥。

翻译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过程。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65)。“会议”一词因功能语境的不同往往含义各异,涉及面较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正如上文所述,俄语中“会议”的表达方式颇多。本文试图探索俄语和英语中各个“会议”词的习惯搭配,即它们的功能用法,才能在英语和汉语之间进行最恰当、自然的对等翻译。

1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会议”词汇

俄语和英语中有些有关“会议”的词汇使用频率比较高,这些词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扩大和加强,使用范围也扩大,归纳如下: собрание, заседание, конференция, сессия, конгресс, съезд, комитет, комиссия, 根据各种会议不同的功能,都有其相对应的英语和汉语,也就是“会议”一词的功能对等,才能达到不同语言表达的相同信息要在不同读者群中产生完全相同的效果。现对常用会议词汇进行一一详述。

1.1 собрание

собрание会议,родительское собрание家长会,открывать(закрывать) собрание宣布开会(散会),прийти на собрание到会,还可以是聚会,即собрание是普通会议词,有这些普通的惯用搭配;它也可指各种正式的大会,比如: партийное собрание 党的会议、обще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трудников全体工作人员大会;或指某些选举产生的机构大会,会议,如:учредительное собрание立宪会议、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ное собрание立法会议、Всекитайское собрание народных преставителей(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以собрание的用法和功能非常广,是个搭配很灵活的词,和заседание比较,相对而言,собрание范围更广一些。翻译成英语,普通用法是和meeting搭配,若正式的搭配词可以是conference或 convention,也可以是其他词,主要看具体会议的功能,如集会,英语就用forum,所以翻译时,一定要根据具体会议的功能来决定,才能实现动态对等。

1.2 заседание

заседание会议,是各类人为了某一目的进行聚会的通用总体称谓。它的最初意思是指与某人见面或聚首。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有多于两个的人聚集到一起谈话和讨论,这种活动行为被称为会议。由于会议的定义相当广泛所以很难清晰的区分,它意指各类聚集,有准备或无准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时间可长可短,规模可大可小,参加人数可多可少等等,所以使用范围相当广,并常常替代某些已经逐渐退化的会议词。例如: научная заседание学术会议、 заседание партийного комитета党委会会议、закрытое заседание秘密会议、其英语的动态对等词是meeting,就是汉语中最常用的 “会议”。

1.3 конференци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会议,代表会议,是指正式的会议,通常持续几天,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将有共同爱好目的的人聚集到一起,在讨论会上经常发生正规讨论。相比较而言,讨论会一般是指特殊专业或学术活动。就像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国际会议、партий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党代表会议、науч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学术会议、учитель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教师代表大会等。英译是conference专业会议,规模可大可小。与congress比,规模较小,但涵义较高,信息交换较易。

1.4 сессия

сессия(定期举行的)会议, 会期,则表示具体某次会议或者讨论,更为狭义些。比如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会议Первая сессия Генеральной Ассамблей ООН,它对等的英语是session,如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其英译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11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又比如一次大会конференция (conference)有好几轮会议或讨论,单次的会议都是用сессия (session or meeting)来说的。另外它还有例会、常会,就如очередная сессия例会。

1.5 конгресс

конгресс(多指国际性的)代表大会; 会议,基本特点是由专属国家的,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或委员参加。它的举办是为了讨论争端,计划和公众利益。通常规模大,有代表性,范围广。例如:Всемирный конгресс сторонников мира世界和平大会、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конгресс физиков国际物理学家会议。英语相对应的词是Congress,也常指正式会议、代表大会,比如: the 1st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Congress美国国会。

1.6 съезд

съезд常指社会政治学术性的代表大会,或是作为某一团体、组织、党派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大会。常用的搭配如:съезд учителей教师代表大会、съезд партии党的代表大会、семнадцатый Всекитайский съезд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 Китая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Восьмой Чрезвычайный съезд советов第八次非常苏维埃代表大会。可以看出,它和конгресс的意义相同,但惯用搭配不完全相同。在英语中,若指社会、特殊专业或学术性的会议用conference, 专属国家的,政府的代表大会用congress,如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7 комитет

комитет委员会,是政党、团体、机关、学校等的集体领导组织,如партийный комитет党委会、центральный комитет中央委员会、 революционный комитет革命委员会;或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而设立的专门组织:местный комитет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союза工会地方委员会、родительский комитет家长委员会、Комитет Обороны国防委员会等。英语则是committee,如: standing committee常务委员会、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党中央委员会。

1.8 комиссия

комиссия和комитет是同根词,所以都指委员会,但有差别。комитет常指大型的正式的委员会,комиссия指专门的小型的小组委员会,如:контрольная комиссия检查委员会、избирательная комиссия选举委员会。在英语中可以用commission, committee和council, 如city council市政委员会。

1.9 совещание

cовещание指(商议,讨论问题的)会议,如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е совещание国际会议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совещание生产会议(夏仲毅,2003:389)、 семейное совещание 家庭会议、экстренное совещание紧急会议等,根据会议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其英语可以用conference, meeting, 如国际会议internatinal conference, 家庭会议family meeting。

1.10 семинар和симпозиум

cеминар是高等学校的课堂讨论,专指小型的课堂研讨会,是个常用的词汇,如семинар по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 俄罗斯文学课的课堂讨论。симпозиум则指国际间学术性的讨论会、研讨会、座谈会,如симпозиум по происхождению жизни 生命起源问题国际研讨会。这两个词相对应的英语是seminar 和symposium。seminar是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一专题进行的课堂讨论会或是研讨会。symposium指正式的专题研讨会,是科学家们或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为某一特定专题而举行的研讨会。

2 使用频率较低的一些“会议”词汇

使用频率较低的一些“会议”词汇是指在特殊领域使用的、专业性很强、适用范围很窄的“会议”词,或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频率逐渐变低,范围也变得狭窄,有自己固定的搭配习惯。如собор, подкомтети, пленум。在英语中,有完全对应的,如подкомтети的英语对应词是subcommittee;其他的词如собор的对应词是synod,尤指基督教的宗教会议。另外,convocation也是教会的主教会议,不常用。虽不是完全对应,但揭示了会议的功能。

2.1 собор

cобор旧时指许多人的聚集,聚会,如учёные соборы学者聚会;还有是旧俄讨论行政或宗教问题的会议:земский собор(16-17世纪的)缙绅会、церковный собор宗教会议;现在常用来指宗教上的大教堂,大礼拜堂,如: кафедральный собор(由主教主持仪式的)大教堂(大俄汉词典,2006:2197)。其英语是synod,现也特指宗教会议,或是 convocation主教会议。

2.2 подкомитет

подкомитет是在комитет前加前缀под-构成的,所以它专指委员会分会,而подкомиссия则专指委员会分设的专门委员会或委员会小组会议。使用范围很窄。英语中与其完全对应的就是subcommittee小组委员会,也是在委员会committee一词前加前缀sub-构成。

2.3 пленум

пленум专指全体会议,如расширенный пленум扩大的全体会议、пленум Верховного суда最高法院的全体会议。在英语中,要看“全体会议”的具体语境,即根据“会议”的功能进行翻译,如assembly,指会众,比如做礼拜,学校集会(school assembly)或公民集会都用assembly; plenary session也指全体会议,而plenary是比较正式的词,常指政府部门全体成员出席的会议。

2.4 митинг

Митинг指群众性聚会,群众大会。这是前苏联时期常使用的词,现已退化。英语中常用social gathering 来指这种群众性聚会,但在英语中,gathering是个常用词。

3其它各色“会议”词汇

这些各色“会议”词汇是指具有特殊功能和专门用途的会议词汇。比如:коктель鸡尾酒会、приём招待会、ярмарка交易会、дискуссия(за круглым столом) 圆桌讨论会、выставка展览会、утреней早会、вечерней晚会、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科技协会、внешторгов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对外贸易联合会(Сюй Хунчжен,Селиверстова Лариса ,2005:69)。它们所对应的英语是coctail party, reception, fair, roundtable, exhibition, morning, evening, a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ociety, a foreign-trade association.

综上所述,俄语“会议”各词都有常用搭配习惯,所以,译者要弄清词语的功能用法,方能进行最恰当、自然的对等翻译。虽说汉语只是一个“会议”,其翻译也不是就查查字典就能解决,要掌握其在语境中的功能和内涵,掌握它们的惯用搭配,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贴近原文,忠实原文!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辞书研究所编. 大俄汉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3]夏仲毅. 汉俄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作者简介: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探讨 篇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对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 也是两种文化间的传递。文化背景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 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 尽量按照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做到文化信息对等。然而, 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

2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不对等性

2.1 商标的翻译

商标在产品销售中起到重要的广告作用。驰名商标在消费者心中就是可靠的质量和优质的产品, 就是合理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语言是“文化的镜子”, 商标用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的许多商标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要通过翻译完整地反映于译文中十分困难, 因为汉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与英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 而这就要求译者必须熟悉两种不同语言的语用原则, 具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能够设法沟通语用意义差异, 译出的商标才有意义。

譬如“鸳鸯牌枕头, 其原来英译名是Mandarin Ducks Pillow。汉语文化中“鸳鸯”象征一对恋人, 相亲相爱, 而英语中Mandarin Ducks只是这种鸟的名称, 并没有这么美好的比喻意义。但是, 英语中Lovebi rds的引申义与汉语中的鸳鸯相似, 如果我们把”鸳鸯”牌枕头翻译成Lovebi rds Pillow, 其中的比喻意义则可以传递过来, 而这个比喻意义正是该商标的关键所在, 这样, 译文就产生了同样的社会语用意义, 达到了传递原文文化内涵的效果。再如, 上海生产的大白兔奶糖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具有上乘的质量是首要的原因, 但与白兔在我们看来是一种可爱的动物不无关联。但如果把它译成“White Rabbit”并把奶糖销往澳大利亚, 也许销量会不如人意。

因为在澳大利亚大量野兔四处掘洞破坏草原并与牛羊争食, 影响其畜牧业的发展, 人们厌恶兔子这种动物。所以也不会喜欢以此为商标的商品。而宝洁公司的商标翻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认真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 从而迅速打开了市场。他们将公司名称P&G (Protecter and gamble) 汉译为宝洁。“宝”喻指产品的品质;“洁”则指该公司主要经营日用品。10多年来, 宝洁公司向中国市场推出9大类近20个品牌的产品, 其中中国名字都是广泛的调研之后产生的。现在无论是Rejoice-飘柔、Pantene-潘婷、Head and Shoulders-海飞丝, 还是Safe-guard-舒服佳、Olay-玉兰油, Crest-佳洁士、Tide-汰渍等, 无不在中国享有盛誉。

2.2 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 在西方, “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 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 在西方国家, 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 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 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九”因为与“久”同音, 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 我国历史中, 皇帝都崇拜“九”, 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

因此, 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 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 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 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 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 (连锁店) 。但在我国, “七”是个普通的数字。上海生产的“三枪”牌内衣, 是名牌产品, 翻译成英语ThreeGuns。如果将Three Guns牌内衣出口到日本、哥伦比亚及北非地区, 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因为“三”在这些国家表示“积极”的意思。但是, 在乍得、贝宁等地, 则不能将“三枪”翻译成ThreeGuns, 因为在乍得像“三”这样的奇数表示“消极”的意思, 在贝宁“三”含有“巫术”的意思。

2.3 颜色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 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 甚至截然相反, 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例如, 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 美国有“蓝色星期一” (blue Monday) , 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 所以, 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 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 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

尽管如此, 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 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作为汽车商标呢?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 其文化含义是“幸福”, 所以, 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 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 驾驶Blue 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 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 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 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 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 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 老板发给他“红包”。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 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

2.4 在动物翻译上的不对等性

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 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 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 结果销路特别不好, 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 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 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 用起来多舒服, 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 为了惩罚他, 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 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 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 更不敢宰杀, 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 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 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 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 “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根据“动态对等原则”, 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 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翻译实践中形式的对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交际的需要,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动态对等才是顺利交流思想的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 习语意义与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译者必须根据上下文仔细斟酌, 灵活处理, 尽量使原文和译文在语言魅力和感染力上保持一致, 译出原文的褒贬意义。既要尊重源语文化, 忠实地将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同时也要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 考虑他们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力和承受力

摘要: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在翻译实践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 即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他强调在以动态对等为导向的翻译中, 翻译的标准是“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 也就是说, 动态对等的翻译以完全自然的表达方式为目标, 译者并不坚持读者理解源语语境中的文化模式, 而是尝试将接受者与他自己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这个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当中。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不平等性,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胡以婷.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05) .

[2]杨艳.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2) .

[3]张琬婕.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J].消费导刊, 2008, (22) .

[4]张玲.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6, (10) .

[5]谭维.浅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01) .

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篇8

一、商标翻译

(一) 商标翻译的文化差异

世界是一个多民族整体, 多元文化的社会。由于发展方式, 地理位置, 环境等的不同, 每一种文化有着各自的特征。因此, 文化差异影响着各国之间的理解与交流。然而, 从古到今, 人类从未停止跨文化交际活动, 这主要是通过语言的翻译来实现的。用来描述文化现象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表达文化, 传播文化和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不同文化的国家与民族, 其文化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就是翻译的基础。

商标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商标翻译是否成功又影响商品的销售。因此, 当译者在进行商标翻译时, 必须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查, 以免产生文化冲突。文化差异固然也存在于东西方文化中, 因此, 译者应该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并明确它们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活动, 因为不同的购买动机, 在很大的程度上, 取决于不同的文化价值。

在跨文化交流中, 由于文化差异, 直译商标可能会在目标语言中失去原有的美感, 或语用意义。这就导致它不能够达到宣传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主要应该考虑这些因素:目标语言, 文化和审美心理。然后, 他须运用语用对等的翻译原则。

(二) 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语用对等与奈达的“动态对等“类似。“动态对等”强调与目标语言最接近自然的对等。这就是说, 奈达的“动态对等”与“语用对等”具有相同的功能。语用对等也是功能对等, 而不是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结构的相似。

社会语用翻译指的是跨语言, 跨文化的双语交流服务的对等翻译。也就是说, 译者应该以理解源文本为基础, 根据语境和文化习惯, 使目标文本适合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习惯以达到翻译对等。商标翻译应该使用语用对等原则, 因为作为双语语言活动的商标翻译不仅仅交流语言, 而且还涉及文化的传播。

二、商标英汉互译中的语用对等

(一) 英汉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正如人的名字是人的符号, 商标是商品的符号。现在, 商业上存在许多竞争, 其中一个便是商标的竞争。在国际商场上, 商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商标翻译也变的非常重要。因此, 商标翻译是否成功直接巨大地影响该商品能否成功的打入市场。在英译汉中, 有许多商标翻译的方法, 其中有两点是很适用的:1) 商标意义的直译;2) 商标的语音翻译。然而, 当译者用这两种商标翻译的方法时, 应该遵循语用对等原则。例如, “Cocacola”译成“可口可乐”听起来一样, 被认为是最佳的翻译之一。我们知道, “Coca cola”是一种饮料;“可口可乐”听起来让人愉悦快乐。这个翻译是达到语用对等最好的例子。“可口可乐”得到的效果优于“Coca cola”。法国品牌香水“Poison”没有被直译成“毒药”而是被译成“百爱神”。这就是因为“毒药”是不好的, 能伤害到人们甚至夺去人们的生命。那么, 把它翻译成毒药肯定没有人买它, 因此就被译成“百爱神”。后来, 这种香水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不需要解释, 大家都知道“百爱神”的意思。它暗含, 人们一旦买它, 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因此, 它在中国市场销售很好。还有很多商标名的翻译都是遵循语用对等原则, 比如:“Good Companion”被译成“良友”, “Giant” (自行车) -“捷安特”, “Cortina”-“跑天下”, “Bluebird”-“蓝鸟”, AUDI (汽车) -奥迪, Nike (鞋) -耐克, GOLAGATE (牙膏) -高露洁。

商标翻译中也存在语用失败。这是由于译者没有掌握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语用原则。例如, “Head&Shoulders” (洗发水) 曾经被译成“海伦仙度丝”。我们中国人不知道海伦仙度丝是什么, 更不能把它与洗发水联系起来。因此, 它被改成“海飞丝”, 便在中国家喻户晓。它意味着, 人们一旦使用它, 头发就会变得非常柔软。

(二) 汉英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汉英商标翻译时, 也有两种方法:1) 商标名称含义的直接翻译2) 商标读音的语音翻译。然而, 当译者在进行汉英商标翻译时, 他们不仅要运用直译, 同时也要考虑外国消费者的文化习俗和审美心理。换句话说, 在把商标从中文译成英文时, 也应该遵循语用对等原则, 这样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例如, “四通” (电脑品牌) 被译成“Stone”, 暗含该电脑的质量非常不错, 让消费者放心, 从而可以安全购买。“方正” (电脑品牌) 被译为“Founder”。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翻译。我们使用电脑的目的是要找到我们想要的。“Founder”能够为我们做到这一点。“乐凯” (胶卷) 被翻译为“Lucky”。它指当人们带着“Lucky”外出旅游时, 他们将会很高兴和幸运。

接下来谈一下语用失误的例子。“凤”在中国象征好运和高雅。所以我们把它用作品牌商标名称, 如“凤凰牌自行车”。然而, 如果我们把它翻译成“Phoenix”, 它就不能被西方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因为在西方文化里“phoenix”的寓意是“The bird ofwonder”, 它每五百年才重生一次。这翻译名称不能达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用对等。也就是说, 这个译名导致语用失误。

三、结语

在商标翻译中, 我们将遵循语用对等原则。商标语用意义翻译是否成功是译名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 如果译者想要做出出色的商标翻译, 他应该牢固的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 并应一再考量词语, 使他能够使翻译实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总之, 商标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应该尽量做到最好。

摘要:作为社会术语的商标与经济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目前,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商标及商标的翻译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 译者应该对商标翻译投入更多的精力。然而, 译者在进行商标翻译时又必须注意许多因素, 比如文化差异和语用意义。

关键词:商标,文化差异,语用对等

参考文献

[1]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1996.

论翻译中的认知对等 篇9

1众说纷纭

作为翻译的中心议题, 对等的定义、本质及其在翻译理论领域中的适用性导致了持久而激烈的争论, 并由此产生了各种针对对等概念的观点和理解。

卡特福德 (Catford 1965) 、雅克布逊 (Jakobson1966) 和奈达 (Nida 1964;Nida&Taber 1969) 都曾把对等作为他们各自的翻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他们的理论的一个最显著的共同点是, 他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某种形式的语言学理论之上。卡特福德依赖的是弗斯 (Firth) 和韩礼德 (Halliday) 建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雅克布逊依赖的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而奈达依赖的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信息理论。 (Fawcett 1997) 在肯定对等概念的重要性的同时, 他们都承认翻译对等在本质上是相对的, 完全对等在两种语言的表达之间是不存在的:卡特福德提出了“翻译变化” (“translation shifts”) 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在把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过程中发生的偏离了形式对应的现象” (“departures fromformal correspondence in the process of going from the SL to theTL”;Catford, 1965:73) ;雅克布逊引入了“差异之中寻求对等” (“equivalence in difference”;Jacobson, 1966:233) 的概念;而奈达则区分了“对等” (“equivalence”) 和“相同” (“identity”;Nida&Taber, 1969:13f.) 。

属于Tabakowska所做的上述分类的第二种倾向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种更加动态的方法, 他们把接受者纳入到考虑之中, 研究原文和译文对它们的接受者产生的影响的对等。对这种反应的研究引入了一些概念——例如原文和译文接受者的“背景知识” (background knowledge) 和“经验” (experience) 等——来解释接受者之间因属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群体而存在的差异。然而, 他们并没有能够把它们和更加严密的理论分析体系结合起来, 也没有为他们的描述形成任何元语言。 (metalanguage;Alexieva, 1993:104) 因此, 对源语和目的语接受者的反应的研究还只停留在直觉水平。

在第三个阵营中, Snell-Hornby也许是对等概念的反对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她认为翻译中的对等是一种“不可靠的幻想” (“treacherous illusion”;Snell-Hornby, 1988:17) 。她强调说, 翻译过程不能沦为像卡特福德等所声称的一种单纯的语言活动, 因为其中涉及诸多其他因素, 例如语篇、文化和情景等方面, 在翻译时这些都需要考虑在内。换句话说, 她不认为语言学是唯一使人们能够进行翻译的学科, 因为翻译同时涉及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情景, 而这些在不同语言之间并非总是对应的。

“翻译对等”的反对者还包括苏珊•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 。在她的极具影响力的《翻译研究》一书中, 她通过引用James Holmes和Raymond van den Broeck两人的观点表达了对“翻译对等”概念的批评。Holmes认为使用对等这个术语是“有悖常理的” (“perverse”) , 因为“要求[译作和原作]相同的确是太过分了” (Bassnett, 2002:34) 。van den Broeck则指出, “对等”在数学上的精确含义对于它在翻译理论中的应用而言是一个严重的“障碍” (“obstacle”;Bassnett, 2002:33) 。

翻译领域中的另一位杰出人物, AndréLefevere, 在他为Bistra Alexieva的文章“A Cogni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Equivalence”写的导言中说:“概念化将成为翻译研究中一个关键的概念, 并可能赋予‘对等’新的生命。” (Lefevere, 1993:101f.) 他指出, 作者和译者不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去概念化一个情景, 尤其是对于时间和空间距离比较遥远的情景。对此他进一步解释说, 不仅个人 (作者和译者) 不是以相同的方式概念化相同的情景的, 而且不同的语言也通常不是这样。事实上, 不同的语言往往选择一个情景的不同特征来加以显在地表述。“没有一个作者, 也没有任何语言, 会去描述一个情景的每一个细节。” (Lefevere, 1993:101) 相反, 只是某种轮廓被勾勒出来, 然后就留给读者去唤起和构想完整的情景, 而其结果不一定和作者大脑中的情景完全一样, 或者用一种语言描述的情景与用另一种语言描述的也不一定完全一样。 (Ibid.:102) 不同语言所选取加以描述的不同的情景特征通常在语义层面上并不对应, 尽管语义对等是奈达 (Nida, 1964;Nida&Taber, 1969) 所提出的翻译对等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例如, 在英语中可以说一个人“sits in his pants”, 而在汉语中则要说这个人“赤膊坐着”。Lefevere然后提出一种在概念层次上而不是在句法片段层次上运作的“对等”。

针对上述巴斯奈特 (Bassnett, 2002:33f.) 引用过的James Holmes和Raymond van den Broeck两人对翻译对等概念的批评, Alexieva (1993:102f.) 指出, 尽管“equivalence”既可用于数学也可用于翻译研究中, 但却表示两个不同的概念, 只要对两种不同的使用做出准确的定义, 这个词的多义性并不会对它在不同领域中恰当的使用和理解构成障碍。Alexieva提出了由特定于语言和文化的认知和经验模型 (cognitive and experiential models) 所决定的深层语义结构 (deep semantic structure) 。在分析了这种深层语义结构的语用等层面上的显隐格局之后, Alexieva (1993:109) 提出:

如果在文本的产出过程中, 源语文本的功能内容被以一种符合目的语用法的典型认知和经验模型的方式转换成目的语文本, 并且因此保证目的语接受者对此功能内容的接受与源语接受者对此功能内容的接受相同或者接近相同, 那么有关文本则可被视为翻译上是对等的。

Texts can be defined as translationally equivalent if the functional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is rendered in the target text in a way that fits the cognitive and experiential models typical of target language us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a text, and therefore ensures a reception by the target language receiver of the functional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that is the same, or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s the source text receiver’s reception of that functional content.

Tabakowska (1993) 在其对文学翻译的研究中主张应该以诗学的方式来考虑并最终解释翻译对等。她使用“诗学”的意思是指“一种特定的语言功能, 即文本中信息构建的方式, 是语言学的一个有机部分” (a particularfunction of language;the way of structuring information within atext, an integral part of linguistics;Ibid.:3) 。她的翻译诗学把对等置于篇章结构上来考虑, “在整个文本中确定对等” (locating equivalence in the whole text;Ibid.) , 从而提出一种整体方法 (holistic approach) 。她采用了一种认知语法方法, 探讨了文本“诗学价值” (poetic value) 的对等, 或者如雅克布逊提出的“差异之中寻求对等” (equivalence in difference;Jacobson, 1966:233) 。她把对等的本质描述为既是主观的 (经验的、个人的、直觉的) , 又是客观的 (受语言、社会、历史的规约和习惯的约束) , 把对等的单位视为与兰盖克的语法意象理论中所描述的“意象” (“image”) 重叠。她的翻译对等概念建立在意象的层面上, 被定义为意象 (场景识解) 之间的一致 (correspondence of images or scene construals) , 这意味着可能需要选取在任何“语言学层次上”都似乎完全无法比较的成分来作为“对等物” (“equivalents”:Tabakowska, 1993:74) 。

上述Alexieva (1993) 把翻译对等深化到了语言和文化的认知层面, 但翻译对等的条件仍依赖读者的接受反应, 因而赖以实现和评价翻译对等的手段依然模糊不明。相比而言, Tabakowska (1993) 研究把对等的条件定义得十分明确, 但因其首要关注的是文学翻译, 所以关于翻译对等性质的描述则又偏重“诗学”化。在下文中, 我们首先简要论述保留对等概念的必要性, 然后结合她们两人的研究对翻译对等的性质和条件做一个更加具体而清晰的解释。

2 对等概念的可取性

任何译本, 只要能被称为一个翻译, 都必然和一个原文存在某种关系, 如果考虑到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对等概念在翻译研究中享有的声誉便不难理解。所有的争议可以说都与对一个问题的回答有关, 而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翻译研究理论家都无法避免的: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称为“对等”吗?根据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另外两个问题接着而来:如果可以, 那么对等的本质和条件是什么?如果不可以, 那么应该如何称呼它?

一个一致接受的事实是, 一个文本要能够被称为另一个文本的翻译, 必须有一种东西把它们联系起来, 无论这种“东西”是被称为“翻译对等”、“深层结构” (deep structure) 还是“中间比照物” (tertium comparationis:拉丁语, “第三对比单位”) 。既然必须有一个概念来捕捉这种关系, 我们似乎不得不在发明一个新的术语和保留当前的术语但赋予其新的生命之间进行选择。考虑到意义的本质和语言形式的功能, 不存在一种可以独立于任何特定的语言之外的被称为普遍语义的东西, 因而选择上述的另外两个术语引发的争议和造成的问题会更大。如果把“对等”一词理解为“相同”或“完全等同”, 那么反对在翻译研究中使用这个词无疑是合理的, 但是正如Alexieva (1993:102f.) 所指出的, 只要对“对等”这个术语的不同使用界定清楚, 它在数学上的精确含义就不会对它在翻译理论中的使用构成任何障碍。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在翻译理论中更加严格地限定对等, 而不需要发明新的术语。

3 认知视角下的语言意义

传统的以结构语言学为理论根基的翻译观, 不管是文学还是语言学方向的, 都倾向于把语言的“形式”与“内容”分离开来:所有的理论家或明确或隐含地都认同, 翻译对等可以两分为事实性 (或语义) 对等与形式 (或语言) 对等。正是这种语言观和语义观支配着奈达和泰伯提出了他们的翻译定义:“翻译即是使用接收语再造源语信息的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物, 首先在意义上, 其次在风格上。”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Nida&Taber, 1969:12)

奈达和泰伯的定义有问题, 因为“形式和意义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的” (“form and meaning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dissociable”;Hilferty, 2001:8) 。人为地把它们剥离开来既没有理论上的必要性, 又缺乏现实的可能性。风格无法与意义分离开, 因为一个概念化情景的全值 (full value) 是其概念内容和我们构造或识解该内容的方式这两者的函数 (Langacker, 1987a, 1990) 。对概念内容的识解方式同样是意义的一部分, 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将从语言象似性和概念化两方面简要概括, 认知视角下语言意义的本质及其对翻译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3.1 语言象似性

认知语言观发现, 象似性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特征 (Ungerer&Schmid, 1996:Tabakowska, 2003) 。它指语言映现经验的方式 (Evans&Green, 2006:760) , 即语言形式和其意义之间的类似或对应关系 (Haiman, 1980) 。自然语言的这种特点在认知语言学出现之前基本上是被忽视的, 处于支配地位的一直是费迪南•得•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提出的语言任意性的观点, 即语言符号和它们的所指之间的联系完全是约定俗成的, 形式和内容的之间关系是没有理据的, 语言是任意性符号组成的系统, 语言形式和其所指之间的对应现象仅限于拟声词等少数无碍大局的例外。

语言的认知研究范式重新审视了这种绝对化的观点, 指出只是语言中的词汇才表现出任意的形式/意义关系, 而更大的一类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则呈现出一定的相像关系。这里关键的一点是, 认知语言学并不把“符号”限定于词汇范畴, 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更广义的概念, 把符号扩展到语法范畴, 以涵盖语言结构和概念结构之间的象似关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并不直接反映真实世界中的事与物, 而是它们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映像, 语言表达或语法结构呈现的是我们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范畴和认知模型。因此语言象似性并不是指语言结构和客观世界的结构的对应, 而是语言结构和反映显示世界的概念结构之间的一致关系。] (Ungerer&Schmid, 1996) 。语法单位和词汇一样, 也是语言符号 (Langacker 1986, 1987a) 。

象似性对理解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与传统观点根本不同的视角。自亚里士多德以来, 一直占着支配地位的观点是, 语言形式包含意义。传统观点对两者关系的理解是基于Reddy (1979/1993) 所谓的conduit概念隐喻之上的, 即“形式是盛放意义的容器”, 因此认为形式和意义是相互独立的, 形式本身不是意义的一部分。然而, 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出, 形式和意义之间是由通过认知联接约束在一起的, 这种认知联接正是语言的核心本质 (Taylor 2002) 。对于词汇单位而言, 其形形式式和和意意义义之之间间的的联联接接是是一一种种约约定定俗俗成成的的产产物物, , 而而对对于于语法结构而言, 其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接则是基于它们的某种象似性而形成的 (Ungerer&Schmid, 1996) 。

象似性是语言的功能性的基础, 它确保了语言习得和语言交际的效率以及语言之间翻译的可能性 (Tabakowska, 2003) 。它意味着所有的语言结构都有其认知动因, 语言结构反映概念结构, 因此语法结构的不同意味着概念结构的不同。可译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语言和思维的象似性, 这种象似性是自然语言的共性和根本。象似性为语言形式赋予了一种意义, 语法不再是空洞的生成句子的规则, 而是概念结构的体现, 因此在翻译研究和实践中把语言形式和意义分离开来是行不通的。

3.2 意义即是概念化

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本身并不是意义的编码。语言单位只是意义构建所需的提示物 (“prompts”;Evens&Green, 2006:162) , 因此, 意义不是包含在词语之中, 而是在概念化层次上、在人类思维中构建出来的。意义的构建即是概念化, 这是一个由语言单位作为提示物来引发一系列概念操作和背景知识调用的过程。也就是说, 意义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独立的可由语言“包裹起来”的“物” (Ibid.) 。

例如, 兰盖克 (1987a:77) 把语义结构定义为“作为语言表达之语义极的概念结构” (“a conceptual structure that functions as the semantic pole of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意义是一个心理现象, 需要借助认知加工来对它进行描述, 而概念则应该是一个“心理图像或意象” (“mental picture or imagery”;Tabakowska, 1993:13) 。在界定认知语言学的原则时, 兰盖克 (1987a:47) 指出, 语义结构不是普遍的, 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与特定的语言相关的, “词汇和语法是用于储藏规约意象的仓库, 在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语义结构的“完全普遍性” (“full universality”) 是不存在的, 因为语义结构是以规约意象为基础, 并与知识结构密切相关的。

意义即概念化这一观点意味着跨语言翻译不是一个信息的解码—传送—编码过程。传统的观点把翻译视为客观意义的传递, 这从许多关于翻译的隐喻中便可见一斑, 如“翻译是新瓶装旧酒”“翻译是旧人换新装”, 等等。认知的方法把翻译过程视为由源语文本触发 (或唤起) 的心理场景 (mental scene) 的激活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或刻画该场景的目的文本的选取。心理场景的构建是由源语文本启发的, 并依赖于“相互交织的共有的、规约化的、在某种程度上也许理想化的、嵌入于某种形式的文化信仰和实践之中的知识” (Taylor, 1995:23) , 因而本质上是百科性的。意义及翻译的认知视角对于接受美学或阐释学派的翻译理论家也许听起来有些熟悉, 因为他们也指出文本的意义不是由文本本身所能确定的, 而是本质上存在一些空白, 因此取决于读者来进行阐释。认知视角的好处是, 它提供了一套系统而一致的方法来对意义构建和翻译过程做出一个心理上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4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对等

现在我们可以着手来界定“翻译对待的性质和条件” (“the nature and conditions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Catford, 1965:21) , 也即是, 我们要问答下面这个问题:翻译对等可以并且确实存在于什么层面上和什么情况下?

就第一个方面而言, 翻译对等的本质是:它是同时依具体语言和依具体文本而定的。任何一个单独的、特定的翻译行为都必须以一个单独的、特定的接受和理解为前提, 但同时此过程的两个阶段又都是受语言、社会、历史规约限制的 (Tabakowska, 1993) 。这样, 主观的和客观的相结合就导致了一个独特的产物。从此意义上讲,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 对一个翻译的识解就像对一个场景的识解一样。我们因此可以想象, 前者的某些相相关关特特征征可可以以反反映映后后者者的的相相关关特特征征, , 即即意意象象的的维维度度。。

对于翻译对等的单位, 即翻译中需要达到对等的是什么, 是词或者甚至词的片段, 还是较大的单位, 人们的意见也不一致 (Snell-Hornby, 1995:16) 。翻译学者多多少少都一致认为, 建立在源语和目的语的词的层面上的对等关系显然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因为语言的语义系统是相互不同的 (Evans&Green, 2006) , 而那些认为对等应存在于整篇文本之间的人的看法则过于含糊而难有任何用处 (Snell-Hornby, 1995:20f.) 。如今多数赞成使用对等概念的翻译理论家, 会把翻译对等限定于比词要大比整篇文本要小的单位。翻译单位的大小和本质应该实际如何还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也正是在这方面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似乎打开了某些新的充满希望的视角。意象的概念可以为阐释翻译单位的本质提供新的启示。翻译的单位可被视为与“概念场景” (mental scene) 重叠, 而后者是由概念内容和施加在此内容之上的意象的结合。根据菲尔墨的定义, 我们此处使用“场景”一词的最广的意义, 不仅包括视觉场景, 而且包括“任何一种连贯的人类信念、行动、经验或想象等的片段, 无论大小” (any kind of coherentsegment, large or small, of human beliefs, actions, experiences, or imaginings;Fillmore, 1977:63) 。兰盖克 (1986, 1987ab;1988, 1990) 也使用这个词来表示基本相同的意思:“场景”是概念化主体在某场合下对某构想的实体或情景做出的一次识解的结果。那么整篇文本则可被视为由此类场景构成的一个连贯和一致的网络, 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依据一系列的参数来确立。这些参数与兰盖克在其认知语法理论中描述的意象维度是对应的。

正是这些维度将构成声名不佳的翻译对等的参数, 而它们的具体格局将解释每一个单独的概念化 (即文本) 独有的特点。某种语言所独有的那些方面, 将因此属于特定的维度与其在该语言中的特定表现形式之间的个别配对。

5 结语

浅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 篇10

1形式对等

奈达在其《论对等原则》一文中承认语言中不存在绝对的对等, 所以译文的整体影响可能接近原文, 但细节不可能完全等同。由此他提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一是形式对等, 二是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即以原文为中心, 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匹配, 比如会展、仪式标语或是简单的科技文字的翻译, 举例说明:

“2007清华管理全球论坛”译为“2007 Tsinghua Management Global Forum”, 由于原文是单句, 比较简短, 所以该译文做到了词语及行文的完全对等。也就是说当两种语言的语句在外表上具有共同的语法特征以形成表层结构的对应时, 就可以达到形式对等。

2动态对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翻译形式并非主体, 一旦遇到篇幅较长或引经据典的文字翻译时则需要依据奈达提出的第二种翻译导向——动态对等。奈达认为“所谓动态对等, 是指译语接受者和信息间的关系与源语接受者和源文信息间关系相同, 以表达方式的完全自然为目标, 注重接受者的反应。”动态对等不仅重视忠实于源语信息, 也重视译语的规范和习惯, 要求在实现语义一致的条件下调整源语的形式。在强调两种语言在信息上的高度相似的同时, “动态对等”并不排斥翻译的外来文化特色。最为经典的一例是严复翻译的“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而赫胥黎的原文是“Natural selection,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无论从字面或是形式来看, 译文和原文都没有形成对应, 然而此译却堪称经典。为何?如果用形式对等来翻译本句话, 能形成字字对应, 却会让人费解, 必定会比严复的翻译逊色很多, 无法让中国读者产生共鸣。而严复的译本采用四字结构, 不仅读起来铿锵有力, 非常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 且语义表达准确, 使译入语读者品读起来和源语读者感受一致, 甚至更深。

有时, 当两种语言都有相似意义表达时, 这种动态对等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在Gone With The Wind中, 斯嘉丽曾说:“Like must marry like or there’ll be no happiness.”在黄怀仁, 朱攸若的译本中, 他们将like must marry like和中文一句习语对应“门当户对, 龙凤相配”, 虽然字意上相差甚远, 文化背景上更是大相径庭, 但是就这两个版本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影响和读者感知来看, 译文很好地向中国读者明确传达了斯嘉丽说这句话的意思, 实现了翻译的目的和效果。同样, 当翻译一段引经据典的中文时, 形式对等几乎不可能实现, 我们只有依据动态对等原则, 一方面仔细斟酌字词, 使其达意;另一方面力求通俗, 照顾英文表述习惯, 使外国读者能读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出自《论语·子张篇》。若要保留原文的形式, 就无法译出其所传达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舍弃形式, 而求语意上的一致。“To pursue a wide scope of learning while sticking to one’s chosen aspiration, and to raise questions earnestly and think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这样的译文通俗易懂, 外国读者自然一看就懂。

那么, 翻译中如何实现动态对等呢?

奈达的动态对等包括四个方面的“对等”:词汇对等, 句法对等, 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

1) 词汇对等

词汇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产生其内在意义。英语单词往往一词多义, 一词多性, 如果不考虑语境是很难判断出其确切含义的。如:point有要点, 得分, 尖端, 指向等义, 明确它的意思必定对译文的通晓流畅有影响。还有多词同义, 词义交织, 词义无对等等现象, 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原文以寻得最佳的翻译。

2) 句法对等

比起词汇, 句法要复杂的多。它不仅涉及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 还包括形成句子的词形式的排列。中文和英语在此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中文讲究“意”, 句法灵活, 而英语讲究“形”, 有诸多的固定结构和搭配。比如中文的定语都位于名词之前, 却没有英语的后置定语以及定语从句现象:She is the girl who likes singing, 如果按英语的行文直译会很拗口, 不符合中国人说话的习惯, 而译成“她就是那个喜欢唱歌的女孩”意思则很明确。

3) 篇章对等

篇章对等即语篇对等。我们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不能只分析文字本身, 而要看这些文字是怎样在特定的语境中体现意义和功能的。以“king”举两例说明:

a.Money has become king, while nature, family, law and other important things have been ignored.

b.For the women of the country, it would seem that tradition is king where aspirations are concerned.

显然, 两句中的king若都译成国王是很别扭的, 顺应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金钱压倒一切, 而自然、家庭、法律和其他重要的事项均被忽视”, “就该国的妇女而言, 传统意识似乎左右着她们生活目标的追求”分别作为两句的译文则很贴切。所以翻译时不能机械的对应词义, 而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及文章写作背景, 在目的语中寻找最合适达意的词语。

4) 文体对等

文体不同则语言特征不同, 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文化因素的不相同。对于科技体裁的文章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即可, 没有过多的文化因素。但是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和文体风格则必须作为翻译的重点之一, 否则译文无法向读者传递原文所特含的信息与情感, 失去了原作的精髓。比如翻译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我们是应该以白话的形式翻译, 还是应以中文诗歌特有的形式从音节、韵脚、标点、内容等各方面将沙诗的特色尽可能表现出来呢?从读者角度考虑, 相信后者会赢得多数掌声。

也就是说一篇好的译作不仅要领悟原文每一个单词的意思, 每一句话的结构, 还要体现上下文的语境, 文化背景以及作品的语言风格, 由此达到译文在句法结构, 语义内容和语用含义方面与原文的尽可能接近。当然, 奈达也说过, 文化差异越大, 对等的程度就越低。而译者则应该用各种翻译手法, 最大程度的消除这种差异以实现最大可能的对等。

不过动态对等无论有多成功, 很多时候都会导致原文风格的失落和文学性的消弱。尤其在翻译幽默、双关、头韵等一类语言现象时, 基本上给翻译工作戴上了“不可行”的帽子, 它们风格的失落会更加明显。这又回到了文章开始所说的, 完全精确的翻译是不存在的。作为译者, 在翻译中若能寻得形式对等自然最好, 否则, 应以表达的完全自然与达意为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其莘, 仲伟合, 许钧.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8.

从动态对等角度看商标翻译的方法 篇11

关键词:商标翻译翻译策略原则方法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开展,在商贸上,中国与外国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人们清楚的意识到,品牌商标对于一个商品的宣传和销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的家喻户晓的商标品牌如“宝马”“可口可乐”“星巴克”“奔驰”等,这些商品除了质量优性能好,价格合理外,还有一个响亮而且符合大众心理的译名。商标的翻译关系到企业的形象,是商品成功进入国外市场的重要砝码。

二、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提出“动态对等翻译”,即动态对等,“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文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译者可以理解原文内容后,不拘泥于原文,让目的语顺从读者的文化习惯,思维心理,进行归化翻译,让目的与读者接受。译者可以打破原文结构束缚,着重表达原作内涵和目的。笔者认为进行商标翻译时可以遵循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如,“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威严,权势,吉祥”,所以在很多中国商品中都有使用。但在,英语国家中,dragon被认为是会喷火带翅膀的凶残怪兽,在西方国家认的意识里dragon不会带来好运,是邪恶的象征。所以药品企业中有一个沈阳飞龙,译名并没有翻译成“Flying Dragon”而是译成了“Pharon”。因此,商标翻译中,译者必须对商标正确贴切的理解,注意文化不同,尽可能趋利避害,完美再现商标内涵及其传达的效果。

三、商标翻译的主要方法

整理分析成功的商标译名,总结出商标翻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音译法

音译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原商标的发音进行翻译,找到相近的中文。主要适用于以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命名的商标。比如,Ford福特,Nokia诺基亚。还有一些只有而且闻名遐迩的商标也可采用音译。比如,Adidas阿迪达斯,Siemens西门子,Nike耐克等。音译时不只是简单的与原名谐音就可以,也要尽量让人产生有益的联想。比如Boeing波音,本应该可以译为“博音”但是译者却以作波音,这就能让人们对超音速飞机产生美好的想象。

音译简单易行,在保留原文异域风情的同时,表明所拥有的较高品质,激发消费者的注意。同时音译要注意译名发音简单响亮,用字讲究,精心挑选符合目的与消费者价值观和心理需求的字眼。比如Canon佳能,如果译为“卡能”让人难以联想到这款机器的优良性能,反而会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卡能可以理解称卡主能耐。通用译名“佳能”自然给人“好能耐”的联想。因此,必须注意译名的字音和字形。音译既要达到“词美意美”,不很容易,所以在商标翻译上采取音译法比较少见。

2.谐音取义法

此译法在翻译商标时选用与原商标谐音且有含有褒义的词汇,充分展示出商品的特色。比如,coca-cola 可口可乐,这个商标就不宜用音译法,“口卡口蜡”,这样根本不能激发消费者口渴的需要引用饮料的欲望。成功的译名“可口可乐”让中国人产生美好的想象,可口说明味道美,可乐表明喝了会很快乐。而且可口可乐与原商标的发音相近节奏相符。非常成功的译作。Safeguard舒肤佳,如果意译“保安”,很难在销售中打开销路。而舒肤佳无论是在读音还是音节上原文相近。Safeguard本来就是肥皂产品,译名中“肤”表明商品用途,佳表明效果功效。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译名易于记忆,联想美好,表达明确。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字的音和意差别大,想要得到音和意的统一,绝非易事。

3.意译法

根据原商标的意义,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词汇。此法适用于寓意美好,形象明朗,使用普通词汇命名的商标。比如Rock滚石,Times时代周刊,Blue Bird蓝鸟,pioneer先锋,Apple苹果等等。意译法能够体现原商标创立者的本意和目的,而且能够与商标图案统一一致。

商标的翻译方法多样,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翻译商标时必须遵循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不必拘泥于原文的结构,忠实原文在其基础上,深入挖掘商标的内涵和其表达的目的,进行在创作。使用简单优美的文字,易写易记,意义吉祥美好,而且能够产生合理愉悦的想象,最终达到吸引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最终激发消费者购买。

四、商标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分析大量著名成功商标案例,总结出翻译商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使用造成不好联想的词汇

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有可能大相径庭,比如提到的“龙”dragon,中西方文化的联想截然不同,一个美好,一个邪恶。在翻译商标时,一定要多加关注此类敏感的词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翻译商标前,必须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解,再结合商品的特性,选择最优的译名,不可理所当然的翻译。否则,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2.尽量选择简单易读易记的词语

了解商品时,商标是消费者最先接触到的部分,商标在宣传商品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名称必须简单,通俗易记,字形简单,很容易让人接近,反之如果选择复杂繁琐,生僻词语,就会与消费者产生距离感。所以商标就是商品的第一印象,必须在瞬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Hewlett-Packard 是电脑制造商,最初在内地使用的译名“休利特-帕卡德”,名字长达6个字,不符合汉语商标短音节的表达特点,而且这6个字放在一起无实际意义,无法起到沟通商品和消费者的作用,后来改译为惠普,这样就产生了有益联想“惠及普通老百姓”。从而是该品牌在中国广为人知,销售顺畅。

3.尽量使用褒义和中性词汇

汉子既表音又表意,所以在翻译商标时,必须反复推敲每个词,挑选符合中国消费者心理的褒义词,否则影响商品的销售。

五、结语

商标翻译归根到底是两种文化的移植。翻译不是简单的将两种语言符号对等互换,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必须经过译者深入研究商标的内涵,理解两个文化,然后进行巧妙变通,进行再创作。一个成功的商标译名必须符合目的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审美观,选择符合目的语文化的词语。需要译者研究地域文化,语言规则等差异。在进行商标翻译时译者需要在动态对等的理论指导下,挣脱原文的字面束缚,顺应目的与读者的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翻译出与原商标效果等效的译名。

参考资料:

[1]杨朝燕.跨文化广告传播与商标翻译[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报,2001(4).

[2]胡开宝.英汉商标品牌名称对比研究[J].上海江铜大学学报(社会哲学报),1999.(3)

[3]李淑琴,马会娟.从符号学看商标词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0.(4).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爱玛》的翻译 篇12

尤金·奈达提出了翻译科学的理论, 把翻译看成了一门科学。翻译研究出现了语言学的转向, 他将翻译研究同语言学结合起来, 并提出了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的理论, 也同时强调了语境对翻译的作用。尤金·奈达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与翻译结合形成了翻译研究的新理论, 重视翻译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谭载喜将奈达的翻译思想分成了三个阶段, 即“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中期的翻译科学说与翻译交际说阶段以及后来的社会符号学阶段。” (谭载喜, 2004) 在《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的前言中, 将奈达的翻译研究分为三个时期:语言学时期、等效理论时期、多学科角度研究翻译时期。

尤金·奈达对翻译下了这样的定义:翻译就是在目的语中用最自然贴近的等值关系再现源语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 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奈达认为“对翻译关注点从以前的信息的形式逐渐转变成了对信息接受者的反映上。” (Nida, 2004) 奈达认为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在读到同样文本的信息时, 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对这个文本的信息内容的反映是一样的, 没有误解, 形成了很大程度的对等, 奈达也承认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 这种动态对等不可能一模一样,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等的。动态对等与等效原则有关, 强调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对文本的反映是一样的, 译者要找到贴近的自然对等, 可以读者为导向对信息中的语法、词汇等进行改进变化, 使译文读上去自然贴切, 并且使读者的反映一样, 没有造成误解。

奈达后来将动态对等修改为功能对等, 这样就更加强调了功能的这个概念, 而且可以减少误解。动态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 动态对等是以读者为导向的, 而功能对等是以文本为导向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对等分成最高层次对等和最低层次对等。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能够通过对译文的理解, 想象出源语读者在读文本时是怎样理解和欣赏文本的。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能够以源语读者读文本时同样的方式理解和欣赏文本。对于翻译的步骤, 奈达也提出了四步说:即分析、转换、重组、检验。要分析文本中的表层结构、语法结构、词的涵义等, 再将文本转换成目的语, 并将其重组使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 最后通过看目的语读者的反映和源语读者的反映来检验译文的翻译。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尤金·奈达将语言学的理论运用到翻译中, 对译者进行翻译理论的研究及实践的进行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奈达的翻译理论也对中国的翻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译本分析

《爱玛》是简·奥斯汀写得最成熟的一部小说。该书也有很多不同的译本。本文将从万华的译本进行分析。该译本体现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的反映相同。

2.1 意义对等

Emma Woodhouse, handsome, clever, and rich, with a comfortable and happy disposition, seemed to unite some of the best blessings of existence;and had lived nearly twenty-one years in the world with very little to distress or vex her.

爱玛·伍德豪斯小姐仿佛集美好的恩赐于一身——美丽、聪明、生性活泼、家境富足。从小到大近二十一年, 很少遇到什么烦恼伤心事。

该选句是《爱玛》一书第一段的内容, 文章一开篇就介绍了爱玛·伍德豪斯的性格、家庭环境。该译文将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 并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不是形式对应, 从读者的角度来进行原文的翻译, 使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在理解文章时没有误解。译者将译文顺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表达上符合目的语的习惯, 在对个别词语的翻译时译者进行了直译。

There was no occasion to press the matter farther.The conviction seemed real;he looked as if he felt it.She said no more, other subjects took their turn;and the rest of the dinner passed away;the dessert succeeded, the children came in, and were talked to and admired amid the usual rate of conversation;a few clever things said, a few downright silly, but by much the larger proportion neither the one nor the other-nothing worse than everyday remarks, dull repetitions, old news, and heavy jokes.

没有理由硬要深究这件事。他似乎是真的相信, 看上去好像真是这样想的。她不再说什么, 话题转到别的事情上。主食撤下来, 上了甜食, 孩子们进来了。大家像往常一样交谈起来, 对孩子们也问候几句, 夸奖几句。有的话倒说得挺俏皮, 有的话说的极其愚蠢, 但绝大多数话既不俏皮也不愚蠢——无非是对每日琐事的评论, 索然的重复, 过时的新闻, 还有些沉闷的笑话。

奈达提出了对等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该译文体现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词汇对等、句法层面也是对等的, 意义比形式更加重要, 该译文也不会使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在理解上有较大差异。该文章原文基本上都是以英语的短句为主, 而在译文中也是以短句为主, 将文章进行翻译, 使其在意义上得以传达, 也将原文的措辞负面的一些情绪有所表达, 例如silly、dull repetitions、old news、heavy jokes等词在译文中也将其体现得比较好。

Mrs.Weston was exceedingly disappointed-much more disappointed, in fact, than her husband, though her dependence on seeing the young man had been so much more sober:but a sanguine temper, though for ever expecting more good than occurs, does not always pay for its hopes by any proportionate depression.It soon flies over the present failure, and begins to hope again.For half an hour Mr.Weston was surprised and sorry;but then he began to perceive that Frank’s coming two or three months later would be a much better plan;better time of year;better weather.

维斯顿夫人失望极了, 虽然先前比较冷静, 没有像丈夫一样那么渴望看到这年轻人, 但她现在比丈夫更加失望, 对于乐天派的人来说, 虽然愿望中的好事是比实际发生的多, 但失望和希望并非总成正比, 他们总是忽略现在的失败, 转而重新开始新的希望之旅了, 有那半个小时, 维斯顿先生一直沉浸在惊讶和遗憾中。但他不久就又觉得, 弗兰克在两三个月后再来将会是个更好的安排:那样的话时间更恰当, 天气更适宜, 况且他那时肯定会待得比现在马上来的时间更长。

该译文也实现了功能对等, 进行了词汇、句法的对等。这一段文字对比较级翻译得很好, 译者没有被动地进行翻译, 而是进行了增译、转译, 以及对译文进行了一定的处理, 使目的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更好、更深入。文中“乐天派”一词的翻译, 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好体会原文的意思, 对文章的反应与源语译者在读文章时的反应一样。译文能够自然、贴切地反映出原文的意思、思想。

2.2 风格对等

Her arm was pressed again, as he added, in a more broken and subdued accent, “The feelings of the warmest friendshipIndignation-Abominable scoundrel!”–And in a louder, steadier tone, he concluded with, “He will soon be gone.They will soon be in Yorkshire.I am sorry for her.She deserves a better fate.”

他再次挽紧她的胳膊, 断断续续地、温柔地说道:“最热切的友谊——我表示愤慨——可恶的无赖!”最后几句话嗓门大了起来, 声音更加沉稳。“他很快就要走了, 要到约克郡去。我真为简难过, 她理应有更好的运气。”

通过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可以看出该译文不仅在意义上实现了对等, 原文的风格也在译文中得以呈现, 该译文将奈特利先生的愤怒表达出来, 而且由于原文是口语体, 该译文也是同样的进行翻译, 原文中破折号前后表现出奈特利先生的情绪, 译文中也将这种说话方式表现出来, 译文也同原文一样断断续续的, 忠实于原文的表达。该译文实现了对等, 目的语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的反映也能同源语读者的反映一样。

“Aye, do, Frank.–Go and fetch Miss Bates, and let us end the matter at once.She will enjoy the scheme, I am sure:and I do not know a properer person for shewing us how to do away diffi culties.Fetch Miss Bates.We are going a little too nice.She is a standing lesson of how to be happy.But fetch them both.Invite them both!”

“对呀, 去吧, 弗兰克, 去把贝兹小姐请来, 马上把这事定下来。她会喜欢这个计划的, 这一点我能肯定。我看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能告诉我们如何解决困难了。去请贝兹小姐来, 我们有点犹豫不决了。她可是个教人如何快乐的活教材啊。不过还是把她们两个都叫来, 把她们两个都请来。”

奈达对翻译的定义中, 要求译者将原文的意义和风格译出来, 原文的意义得到了翻译, 原文是口语体, 在译文中也是以口语的方式进行呈现。在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来看这段文字, 对该文章的反映也是一样的。用“活教材”这个词进行翻译, 能够使原文读起来更加生动、传神, 符合目的语表达的习惯, 也使目的语的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该译文是以读者反映为导向的, 该段译文自然贴切实现了动态对等。

该译本实现了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的理论, 不仅在意义上还有在风格上都实现了对等, 使目的语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够想象出也能体会到源语读者在读该文时的感受, 能够以同样的方式理解和欣赏文章。该译本也体现了奈达四个方面的对等, 译者找到了贴近的自然对等。

3 总结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具有影响力的, 将语言学理论同翻译理论进行联系, 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 强调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 认为译文应该以读者为导向, 并从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的反映出发来检验译文。奈达认为翻译应该将原文的意义和风格都得以体现出来, 并将提出的四部说用来指导翻译实践。该版本的译文体现出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实现了功能对等, 使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时的反映相同。翻译以及各种不同版本的译本出现也使原文得以继续传播, 同时也使两个文化进行交流, 使原文的思想得以不断传播和交流。

参考文献

[1]Austen, Jane.Emma[M].Beijing: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9.

[2]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3]Nida, 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Nida, Eugene.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5]Nida, Eugen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6]简·奥斯汀.爱玛[M].万华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7]孙汉云.英国文学教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培养数学学习最佳心态下一篇:攻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