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精选8篇)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篇1
尤金·奈达 (Eugene Albert Nida, 1914—2011) , 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 曾师从著名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和弗赖斯。他学识渊博, 涉猎范围十分广泛, 精通多种语言, 曾长期供职于美国圣经公会翻译部, 主要从事《圣经》, 翻译和修订的组织工作, 以及《圣经》译员的培训和理论指导, 有着非常丰富的翻译培训和讲学经历。他是一位多产的语言和翻译理论工作者, 共发表过文章250多篇, 著作40多部, 其中学术影响较大的有《翻译科学探索》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翻译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语言结构与翻译: 奈达文集》 (Language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Essays by Eugene A.Nida) 、《跨语交际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等。他是迄今为止美国翻译理论界最著名的代表, 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他是中国介绍得最多的一位西方翻译理论家。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 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理论。他把翻译看成是种跨语、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交际的目的是清楚地传递信息, 使得交际双方能够沟通, 因此, 翻译首先要译意。由于不同的语表示形式各异, 因此译意必须改变语的表达形式。奈达的所有翻译理论都是围绕这基本思想展的。
关于翻译的性质, 他先是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 具体来说, 就是“从语义到语体, 在目的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传统的翻译方法是以形式为标准的翻译, 运用这种方法的译者认为, 各种语大致是相似的, 译者可以从种语直接转换成另种语, 这种方法般被称为“形式对应”, 也就是重点要放在原文或源语的表达形式上, 译者尽切努力从种语的表层结构直接转换成另种语的表层结构。奈达认为个称职的译者, 应该经过个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的过程, 把重点放在原文的内容上, 力求使译文读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趋于致, 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 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中心。他说:“衡量个翻译作品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检查译文读者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然后将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加以比较。换句话说, 要判断某个译作是优还是劣, 是合格还是不合格, 我们必须以读者的客观反应, 而不是以译者本人的主观感觉为衡量标准。”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信息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信息所做出的反应基本相等, 那么便可认为是合格的翻译。动态对等理论认为翻译的重点不应当是语的表现形式, 而应当是译者对译文的反应, 并应把这种反应和原作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加以对比。
奈达这思想引起了不少误解, 很多人认为翻译只要翻译内容, 而不必顾及语的表达形式, 所以奈达后来将“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 认为翻译不仅包括思想内容, 还包括语形式。功能对等的翻译, 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 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在某种程度上, 形式也表达意义, 改变形式就改变了意义。奈达对翻译时改变形式提出五个条件: (1) 直译会导致意义上的错误; (2) 引入外来语形成语义空白; (3) 形式对应引起严重的意义晦涩 ; (4) 形式对应引起作者原意没有的歧义; (5) 形式对应违反目的语的语法或文体规范。其实, 奈达初对“动态对等”的定义, 即“从语义到语体, 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 已经对“语体”这种形式因素作了规定, 它要求目的语文本在不同的语结构里尽可能完满地再现源文本旨意, 与传统的“自由翻译”或“活译”是不同的, 因为自由翻译没有此种要求, 往往是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
奈达对“功能对等”做了进步的阐述, 认为“切近的自然对等”的说法是不够的, 可能有几种译文都达到了功能对等, 但没有种译文可以称得上与原文是完美的对等。因此他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翻译对等这概念, 即“高层次的对等”和“低层次的对等”。所谓“高层次的对等”, 是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 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作出反应, 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致”。所谓低层次的对等, 是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 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在这两种对等之间, 还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对等, 因此允许翻译中存在定程度的差异。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评价与影响
传统的翻译理论把翻译重点放在语的表现形式上, 强调对原文的忠实、译文与原文的对等, 较多地强调处理语中的特殊现象, 如修辞、格律等形式上的东西, 而往往忽略译文读者的反应。然而, 由于汉英语的差异, 汉英修辞格也存在很大差异。比如, 英语中的押韵就很难用汉语表达。除此之外, 汉英中有些修辞格虽然名称相同, 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差别很大, 在翻译时, 很难寻求目的语中对应的形式, 因而, 用传统的翻译理论很难评判并指导某些具体的翻译实践。
奈达主张更多地从译文读者的角度考虑译文的成功与否, 尽量使译文流畅自然, 甚至可以针对层次不同的读者由一种原文译出不同的译文。这种理论在翻译及翻译理论上引起的结果是革命性的, 产生了深远影响, 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在美国本土, 至少有两本较有影响的教科书, 一本是约翰·比克曼和约翰·卡洛合写的《翻译圣经》, 一本是米尔德里德·L·拉森的《意义翻译法:语际对等指南》, 都是运用奈达的翻译理论写成的。从上世纪50年代直至今日, 在美国《圣经》翻译领域, 译者一直普遍遵循。奈达的翻译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他是在中国介绍得最多的一位西方翻译理论家, 在我国产生了极大反响, 并引发了不少争论, 在我国的翻译实践中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中国的影响通过介绍其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 功能对等的评价与影响, 使读者对尤金的翻译理论有更明确的把握。
关键词: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翻译
参考文献
[1]申雨平.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商务印书馆, 2004.
[3]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篇2
关键词:体育语言 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
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体育成为不同国家间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如世界奥林匹克体育会。因此,研究中国体育语言翻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我们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传统体育时,必须讲究翻译技巧。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偏颇进而导致文化交流的不顺畅。出色的翻译技巧不仅能够实现信息交流的充分性,同时能够同译入语与译语读者相适应。
一、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简要回顾
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是功能对等理论的创始人。鉴于翻译是什么的问题,奈达提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马会娟,2003)。奈达的翻译模式如下图所示:
注意:A和B分别代表源语和译入语,X 和Y分别代表源语和译入语的核心层级。
二、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体育语言翻译研究
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有三点值得译者特别注意:语义对等,社会文化对等,以及对于翻译交流功能的强调。因此,在体育语言翻译的过程中,社会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此外,社会文化对等这一原则要求译者掌握源语和译入语社会文化状况,历史背景,对两国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实现我们上文所提到的体育语言文化在译语国家重建的过程。
这里,考虑到体育语言的交际功能,语义对等以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不同,体育语言翻译研究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适于通常情况下的策略,另一种是特殊场合下必须考虑的、必要的翻译技巧。
(一)对应翻译
对应翻译策略是指在译入语中采用与源语表达方式相似的表达方式,不仅要实现语义相似,同时实现情感上呼应效果的相似(林建冰,2003)。这种翻译策略广泛存在于中国体育语言文化翻译中,因为它克服了文化上的障碍。同时,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社会文化对等”原则,对应翻译策略实在不失为体育语言文化翻译中的优秀的翻译技巧。
例如,当人们谈到一场足球比赛的时候,有人可能会提到:“要是我去踢前锋,肯定不会是这个结果”,另一个人随后就会笑到:“你是事后诸葛亮啊”(张海琳,2009)。这里,“事后诸葛亮”可以被翻译为“Monday-morning quarterback”,这来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公民在谈到上周的美式足球比赛时通常会使用这一用法来表达这一效果。四分卫是一支美国足球队的核心。因此,“Monday-morning quarterback”与中国的“事后诸葛亮”表达如出一辙,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情感上都能实现相似的结果。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中国体育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为了实现功能对等,应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例如,“大圣驾临洛城”使用的就是双关技巧(简丽华,2006)。因此,可以将其译为“Sun, rise in Los Angeles”。这里,孙不仅指孙悦的姓,同时表明他的前途像阳光一样光明。这句话着实翻译得很出色,恰恰符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
(三)特定场合下的灵活翻译处理技巧
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我们对中国体育语言翻译作出灵活处理,从而在译语环境中实现与源语环境下同样的效果。
例如,人们在看足球比赛的时候会喊道:“球进了,进了,进了,进了……”(柯发春,2009),他们想要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幸福。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将其译为“goooooooooal!”而不是“goal!”尽管此处语言的翻译并不足够正式,但却足够符合场景。
尽管在翻译领域有很多翻译技巧,但要真正寻找到适合中国体育文化翻译的翻译技巧并不容易。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对体育语言影响很大,出色的中国体育文化翻译需要译者广博的知识以及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
基于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寻找到合适的中国体育文化翻译策略变得相对简单起来,同时,翻译批评者和读者也可以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原则对译者的翻译作出批评。
然而,尽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握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同时,译者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当下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只有将他们结合起来,译者才能翻译好体育语言,促进中外体育文化交流更加顺畅,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简丽华,徐华玲.双关翻译中的功能等值[J].怀化学院学报,2006(7).
[3]柯发春.从北京奥运会体育术语的翻译看中色英语的发展[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1).
作者简介:
李秀(1992— ),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篇3
关键词:功能,功能对等理论,德国功能翻译学派
1两大理论的概述
(1)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 他于20世纪中期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 (Functional Equivalence) 对中西方的翻译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借鉴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加上多年从事《圣经》翻译领域的工作经验, 奈达提出了在等效原则之上的功能对等理论。在2000年发表的《论对等原则》 (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 一文中, 奈达将翻译划分成两种类型:形式对等 (Formal equivalence) 与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之后奈达用“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代替了“动态对等”, 因为“功能”更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 着重于翻译的结果和内容, 同时避免了走向只强调内容而完全忽略形式的极端。 (谢天振, 2008:63)
(2)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
该理论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早追溯到莱斯 (Katharina Reiss) 于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 在书中莱斯引入了功能范畴, 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 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她的学生弗米尔 (Hans Vermeer) 发展了她的理论, 提出了功能学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在与莱斯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原理》一书中, 弗米尔指出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在此基础上, 曼塔里 (Justa Holz-Manttari) 借鉴交际和行文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论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 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她将翻译活动看作一种跨文化交际的信息传递活动, 这个活动中每一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 诺德 (Christiane Nord) 将之前已产生的翻译功能理论进行梳理总结, 针对某些比较偏激倾向, 她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使整个功能翻译更加的完善与成熟, 成为如今的主要翻译理论之一, 影响巨大。
2“功能”之较
(1) “功能”的涵义不同
1993年, 奈达在《语言、文化和翻译》一书中写道, 功能对等的基本点就是“将原语文本读者的理解和欣赏的方式与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加以比较” (Nida, 1993:116) 。由此可见“功能对等”不仅要求译文与原文在信息内容上对等, 而且尽可能在形式上也要求对等。翻译的原则, 也是要让原文与译文达到相同或近似的交际功能。 (谭载喜, 1999:34) 也可以说是一种“对等效果”, 即原文本对原文读者的作用, 原文的语言功能和读者的反映, 这一点也决定了它与原文的不可分离性。
而功能学派的奠基人莱斯在与学生弗米尔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原理》一书中提出, 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过程, 而应该把翻译看成是将一种语言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符号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活动, 这其中包含着翻译的交际功能。因此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 而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 一个目的 (Skopos) 。而弗米尔对这一观念进行了延续和更详细的阐述:“目的原则指的是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 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Vermeer, 1982:20;Nord, 1997:29) 因此功能学派所说的功能指的是译文的目的与它的预期功能, 即读者对译文的期待。
由以上对二者的分析可以总结出, 奈达所强调的是原文的语言功能和译文的交际功能, 也就是说原文对译文读者造成的影响;而德国功能学派强调的是译文的目的与预期功能, 由它来决定整个翻译行为当中的各个因素。原文只是一种“信息源”, 只是提供翻译所需要的信息, 译者也有权按照翻译目的来对原文进行取舍, 是否与原文保持“等效”也由翻译目的来决定。可以说, 忠实于原文只是实现目的的一种可能方式而已而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功能学派理论与奈达对等理论的根本性区别。
(2) 理论基础之异
众所周知, 奈达并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他更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奈达在数年的《圣经》翻译工作中意识到, 翻译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寻求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平衡, 而更应该建立上帝与《圣经》读者之间的一种对话,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要达到这个目的则离不开读者的个人经历与知识建构, 所以他总结道:“对翻译的理解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要依据不同的语境下的经历进行适当的调整。 (Nida, 1960:87) 这一点决定了奈达比他之前的理论更加注重读者的反应。但同时, “奈达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现代语言学家” (谭载喜, 1999:13) 他借鉴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根据乔姆斯基划分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提出翻译应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 来尽力帮助读者达到与原文读者一致的原文理解力。由此可以得知, 奈达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读者的理解与反应能力。
而反观德国功能学派正是在结构主义理论逐渐在翻译界由盛转衰之时, 大胆地借鉴了行为交际理论, 将翻译视为一种有意图的人际互动行为, 这种翻译行为涉及发起人/客户、委托人、原文作者和译语接受者。译者可以根据翻译与原文本作者的意图对翻译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翻译行为的目的 (动机) 的作用至关重要。与此同时, 功能语言学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德国功能学派。他们吸取了布勒文本的指称功能、表情功能和诉求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寒暄功能。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 奈达的对等理论借鉴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 而德国功能学派主要是以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奈达的对等理论虽然使用了“功能”一词, 强调了读者的反应, 但实际上仍没有跳出语言结构的框架, 也就没有摆脱传统语言学对原文与“对等”的桎梏。而德国功能学派则将交际功能驾于语言层面之上, 从传统语言学过渡到了行为交际学的轨迹。
3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得知,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的是语言功能, 属于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观。而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则将翻译看作一种交际行为, 强调每一种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目的, 需要实现一定的功能。可以看出, 两大理论虽然都采用了“功能”一词, 但其实际内容却是截然不同的。对这一个核心词汇的辨析, 弄清楚它在不同理论框架下的不同意义,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两大翻译理论的本质, 对指导我们翻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Nida, E.A.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A].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0.
[3]Nida, E.A.&Taber, 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 1969.
[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篇4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
1964年, 《翻译科学探索》出版, 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并和“形式对等”加以区分。在他看来各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差异所以“形式对等”很难实现, 而“动态对等”则追求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翻译即可。1969年, 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再次定义说:“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这里的动态对等就是指功能对等。由于“动态”这个词的表达被误认为是单纯具有影响力的行为, 所以常常很多人会认为如果一个译文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即满足“动态对等”。为了消除这种误解, 1993年奈达用“功能对等”代替了“动态对等”。所谓“功能对等”, 意思就是翻译不追求文字上的逐字逐句对应, 而是使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在意思和精神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对等, 这就使得目的语读者的地位实现了提升。根据功能对等的程度, 奈达提出了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最高层次的对等要求目的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和原文读者阅读原著时有相同的理解方式和欣赏水平。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境界, 两种语言欣赏差异较大时更不可能达到。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读者通过对译文的理解想象原著读者对原著的理解和欣赏, 这是功能对等的最低标准, 低于这一标准的译文都是不合格翻译。基于这两种功能对等形式, 译者应以原著的精神为基础, 但又不拘泥于语言结构的对应。
二、译者的原则
由于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词汇的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但为了在译文中完美再现原文的文化和精神, 译者应该采取一些策论尽量减少两种文化的差异,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译者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创作出既能够体现原文精神与文化特色的译作又能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实现最大程度的体现原著语言文化。
第二, 若形式和意义不能完全兼顾, 译者应舍弃形式对等, 改变原著的语言形式以实现原文的文化和精神。
第三, 形式的改变仍不能达到满足再现原文文化时, 可以采用“重新创造”的方法解决语言差异, 使原著和译文实现意义对等。“重新创造”也就是用目的语解释和阐述那些只有在原著语言才有的词语和表达。
三、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自从20世纪40年代, 奈达把翻译放在不同的领域中研究并且总结出了许多翻译理论和观点, 其中“功能对等”、“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最受西方学者以及东方学者关注与研究。长期以来, 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的争议一直是中国翻译界关注的热点。直译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忠实原文”并且译本要在形式上与原著对应, 这就忽视了原语的文化传递;而意译强调“译文优雅”以及目的语的功能, 忽视了对等原则。然而直译和意译的主张者关注的重点都在于文本。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将翻译的重点从文本转向读者, 从注重信息的传递转向读者的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调和了西方和中国的翻译学者长期以来相持不下的直译和意译之争。总结来说, 功能对等理论解释了许多之前的翻译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 对翻译理论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实行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具有局限性。
四、功能对等的局限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翻译理论都有其各自的价值, 但没有完美的理论, 都有其局限性,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也是如此:
1) 功能对等理论过于关注译文的可读性方面, 而使其适用性受到限制。例如在文学翻译方面, 过于注重译文的可读性会导致译文的简单化, 原著的文化特点和艺术性不能很好的展示给读者, 这对于文学翻译来说并不适用。因此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不仅要关注译文是否可读还要关注语言形式, 否则即使是易读的译文也不是好的译文。
2) 功能对等理论还忽视了隐藏在原著中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达到和原著读者一样的欣赏水平, 原著的这些因素会被忽略甚至可能被译者抛弃, 这被称为一种翻译缺失现象, 译者也没有遵循忠实于原著的原则。
五、总结
通用的翻译理论体系并不存在。奈达也没有说过他的理论适用于任何翻译活动。因此需要我们辨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的原则, 对之后的翻译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该理论的局限,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取其精华”,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 在实践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并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篇5
关键词:“功能对等论”,文化差异,异质同构
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及翻译家。他的翻译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论”。这一理论以《圣经》翻译为切入点, 创造性地将接受理论的原理引入翻译研究, 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 故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该理论实际上是主要运用于《圣经》的翻译。而中国的翻译界不是把它当作《圣经》翻译理论, 而把它当作普通的翻译。甚至把它当作是文学翻译理论, 这显然是对奈达的翻译理论的误解。在文学翻译中, 这一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1. 不同的文化会导致读者的反应是不同的
众所周知,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各个文化都有其独有的特征。这种特征会对文化之间的翻译产生障碍。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读者的反应是不可能相同的。这种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历史文化的不同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它发展的特殊性, 有其不同的社会条件。中国和英国的不同的历史决定了各自的文化也是不同的。譬如在英语中非常熟悉的表达“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英语中的这一谚语体现出了罗马帝国从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所经历的辉煌与壮丽这一历史文化。它所蕴涵的意思是做什么事都不是容易的。而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 也有一个相似的谚语“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同样是指要想做成某事需要经过长期的辛苦工作。那么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读者对“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和“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的理解应该是相同的。就考虑读者的容易理解的角度来看, 把“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译作“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这种归化的翻译是合理的、可接受的。但英语中, 这一谚语就其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来看, 体现的是一个富裕而又强大的国家, 它代表了罗马帝国是一个大国。这一大国是经过了三百多年的艰苦斗争与残酷的对外扩张而形成的。但中国的这一谚语却来自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体验。它们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当把“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翻译成“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时, 中国的读者的反应与英语文化中的人们的反应是不同的。中国读者读到的是它的字面意义, 而无法体会它在文化方面的意义。
1.2 宗教文化的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 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或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我们中国人受三种宗教的影响:儒教、道教及佛教。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共存, 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在西方, 许多人信仰基督教, 相信上帝, 当感到惊讶时常说“Jesus”, 遇到困难、危险时说“God save me”。有一例: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曹雪芹, 《红楼梦》)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Tr.David Hawkes)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这样的翻译从语言结构和读者的理解力方面来说无疑是恰当的。但是“天”这个词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是指“天国”、“天堂”的意思。而“God”这个单词在基督教里是“上帝”的意思。这样一来霍克斯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了。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的概念是不同的, 那么反应也不会相同。
1.3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由于历史、社会、宗教、政治、经济及自然条件的不同, 各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有差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直接影响人们对同一事件作出的反应。比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就很明显。“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尊贵吉祥、力量和威严, 被赋予至尊神圣、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如“望子成龙”、“龙腾虎跃”、“藏龙卧虎”等。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 人们对龙并没有好感, 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dragon”是一种能喷吐烟火、凶残可憎的动物, 它常常代表邪恶, 让人感到恐怖。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儿像“dragon”, 表示此人飞扬跋复, 令人讨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碰到“龙”这个字时, 我们怎能期望中外读者的反应是一致的呢?
2. 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也会引起读者的不同反应
奈达认为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现象。但即便如此, 也不能就认为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进行的翻译真的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上面提到的“雨后春笋”应该译成to grow like mushrooms, 理由自然是竹子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植物, 英美读者无法获得与中国读者相同的语义反应。那么, shed crocodile tears应该译为“猫哭老鼠, ”而不能译成“鳄鱼的眼泪了”。因为鳄鱼在中国是不常见的动物。在中国有描述古代形体语言的“拱手道别”, 是不是也要译作英语中的“kiss sb goodbye?”很显然, 这样的翻译无法引起处于不同文化中的读者的相同反应。
3. 译者的因素
翻译是通过译者这个中介进行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译者的目的、喜好、表达方式、翻译策略使得原文会有很多不同的译本, 比如有部小说名字是《迦因小传》, 在该译本中凡是有违中国伦理道德的男欢女爱的情节, 特别是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情节都被译者隐去了。这样符合中国的伦理标准受到文人的欢迎。试想中国的读者读到这样的译本怎么会和原文的读者反应一样呢?
简而言之,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圣经》的翻译理论, 不是普通的翻译理论, 更不是文学翻译理论。翻译时要注意它的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 1984, (I) :66
[2]Nida, 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 1964:59.
[3]谭载喜:文化形象思维与信达雅[J], 中国翻译, 1988 (5) :9-10.
[4]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篇6
众所周知, 品牌就是商品和企业的外在形象, 它传递给消费者商品的信息。可以说每一个品牌的命名, 都是商品生产者智慧的结晶, 在简单的形式中, 其实蕴含了大量的背景信息, 例如商品性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 也能折射出消费文化, 因此品牌的翻译就不仅仅是语言上的简单转化, 而是结合各方面的因素, 既要反映源语言的语言和文化内涵, 也要充分考虑目标语的相关信息。当前的全球化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是文化上的, 汽车作为人的精神的一种物化, 具体而形象地反映出社会的形态、审美倾向、人的竞争意识及思想文化的潜意识, 既具有物质财富的性质, 又具有精神财富的性质, 构成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特殊的文化———汽车文化, 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和商品的全球化而渗透到世界各地[1]。在其融入中国的过程中, 翻译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由源语向目的语翻译的过程中, 由于品牌名称翻译不符合目的语国家语言的文化背景, 就可能给品牌带来损失。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1. 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原则。
奈达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 (Nida and Taber, 1969:12) 这一定义指出了翻译的本质和任务 (用译语再现源语信息) 以及翻译的方法 (“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 。需要补充的是, 奈达翻译定义中的“信息”一词应该包括源语传达的各种信息:语义的、文体的、文学形象上的、情景的和心理效果方面的等, 也包括作品本身成功的或不成功的信息[2]。
2. 动态对等。
译者在上下文等同与词汇等同之间需要优先考虑上下文等同, 是基于两个重要的语言事实:1) 各种语言的语言符号都能表达人们的全部生活经验;2) 各种语言使用语言符号表达生活经验的方式各不相同。在不同语言中, 相应词汇的语义域不完全相同, 在译语中选用正确的词汇来翻译原文时, 则主要考虑上下文等同, 而不应拘泥于词汇之间的等同, 不应总是要求译文与原文字当句对。
在动态对等与形式对应之间, 奈达强调动态对等, 也就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而不是从译文形式的角度来看待翻译。所谓动态对等, 就是指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等同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读者所接受的信息应尽可能符合译文接受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 旨在达成完全自然的表达。事实上, 奈达所强调的动态等同的目标就是寻求最接近源语言的译文。这就要求以下四个翻译基本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1) 译语通顺, 自然。
2) 传达原文的语言及内涵信息, 即做到忠实原文。
3) 表达形式恰当, 易懂。
4) 使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基本同样的反应[3]。
三、从不同角度分析汽车品牌的特点
在分析汽车品牌的翻译之前, 我们应该先了解这类品牌特点, 以利于译者更好地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1. 语言学的角度。
汽车商标词一般都简洁明了, 读起来朗朗上口, 给受众带来听觉上的冲击, 使受众在听到商标时即刻产生关于该款车型的联想。这些商标在语音上有明显的特征, 一般会选择响音阶, 此外就是读起来有韵律感。如:Volvo (沃尔沃) , 该商标词重复第一个元音音节vo, 读后让人联想起汽车的动感;Rolls-Royce (劳斯莱斯) 以头韵形式增强了商标词的音响效果[4];Cadillac (凯迪拉克) , Escalande (凯雷德) 等商标词读起来富有韵律感, 优美动听。
2. 美学的角度。
好的汽车品牌会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大部分汽车品牌词是根据商品性能特点, 用各种构词法和理据, 结合语言、文化、美学、市场、消费心理等因素人为创造出来的新词, 即通常所说的“臆造词汇”。从英语词汇学角度分析, 主要是采用词缀 (affixation) 、缩拼 (acronym) 、联合 (blending) 等手段来创造商标词[4]。这类新创造的商标词, 就其文化来源或词汇来源而言, 均可使人产生美学上的联想。汽车的造型、性能及自身特点也可由此传达。例如:Lexus (克萨斯) 从luxury一词演变而来, 让消费者产生豪华的联想, 商标词上即体现出车辆卓越的通过性能。Grandis (格兰迪) , 商标由grand一词转变而来, 让消费者在看到商标时即刻联想到豪华舒适的乘车感受。Cruze (科鲁兹) , 在这个汽车商标中, cruz是一个西班牙词汇, 意为穿越、跨越, 这也正符合这款车的定义, 旨在给予消费者动感潮流感, 消费者在本车型的广告中便可体会这一用意。上海通用君越———Lacrosse, 就是由cross延伸而来, 穿越的含义在英文及中文商标名中都有了体现。
而中国自主品牌吉利 (Geely) , 同样是赢合了国内消费者大吉大利的心理。长安悦翔, 对于该车的命名, 据长安相关负责人解释:“悦”指快乐、愉悦, 体现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翔”, 指自由飞翔, 代表畅快的驾驭乐趣, 寓意在人生道路上展翅高翔、一路顺畅的愿景。Carnival (嘉年华) , 强调其都市感, 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这种狂欢派对的品牌气质由此体现。
3. 文化的角度。
汽车品牌往往与文化联系甚密。从这些品牌当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相关的知识。比方说, 有很多汽车品牌明来自传说或神话。美国通用公司的Titan (泰坦) , Apollo (阿波罗) ;克莱斯勒公司的Nemesis (复仇女神) ;法国雷诺公司的Clio (克里奥) 等车名来自古希腊神话。Mazda (马自达) 则是源自西亚神话中创造铁器、车辆的文明之神阿弗拉·马自达。
也有许多品牌以公司创始人命名, Benz (奔驰) 以该汽车公司创始人卡尔·本茨命名;Ford (福特) 之名来自该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而Rolls&Royce (劳斯莱斯) 又名“罗尔斯·罗斯依”, 同样源自其公司的创始人罗尔斯与罗斯依。类似的车名还有Renault (雷诺) , Peugeot (标致) , Ferrari (法拉利) , Chrysler (克莱斯勒) , Porsche (保时捷) , Honda (本田) 等。
又如以历史名人命名, Lincoln (林肯) 车名源自美国总统林肯;Mercedes-Benz (梅塞德斯) 则是以戴姆勒公司驻法国总进口商埃米尔·耶内克的女儿梅塞德斯命名;Audi (奥迪) 是发明工程师奥古斯特·霍希尔的拉丁文AU-DI转译的车名。
或地名、部落命名, 德国大众公司的Santana (桑塔纳) , 是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座常刮旋风的山谷 (桑塔纳) 而命名的;克莱斯勒公司的Cherokee (切诺基) , 原本是印第安人一个部落之名;还有日本的Toyota (丰田) 车名、美国的Pontiac (庞蒂亚克) 车名均是两国的城市之名。
以爵位、职位或其他身份命名。如日本日产公司有President (总统) ;克莱斯勒公司有Monarch (君主) 之车名[5];德国欧宝公司的Senator (议员) ;美国福特公司有Marquis (侯爵) 的车名。
四、动态对等翻译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和实现
1. 语音上的对等, 即音译。
译语通顺、自然, 传达原文的语言及内涵信息, 即做到忠实原文, 表达形式恰当, 易懂, 使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基本同样的反应, 这四个原则在翻译中得到了体现, 译语的通顺自然基本上都得到了实现。表达形式恰当, 也并非难事, 毕竟汽车品牌力求简单明了, 朗朗上口。但要真正做到传达原文语言及内涵信息, 使读者产生与源语言读者基本相同的反应, 就任务艰巨。事实上, 在当前市场上所有的车型英文汉译当中, 寻求语音上的对等, 也就是单纯的音译占绝大多数, 在目前笔者统计的现有数据中, 总数近470 (包括2009年计划上市的新车) , 其中约62%为音译, 其中大多数译文名保留了浓郁的洋味。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品牌为生造词, 就其本身并无特定的含义, 只是用作商标名语感好, 语音效果极富冲击力, 所以就可直接音译。Alto译为奥拓;Camry译为凯美瑞;Buick译为别克等。
近年也出现了一些汽车品牌纷纷更改译名的实例, 丰田公司将所有中国市场的车名都该成了音译名, 例如:LEXUS (凌志) 改为雷克萨斯, Land Cruiser (陆地巡洋舰) 改为兰德酷路泽, LandCruiserPrado (霸道) 改为普拉多, Corolla (花冠) 改为卡罗拉, Highlander (高原人) 改为汉兰达等。其它品牌也有类似情况, 如“万胜”改成“麦克赛尔”等。
另外知名度颇高的BYD (比亚迪) , 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 但是取了英语缩写品牌名 (build your dream) 。中文译名同样也是音译, 这也说明, 这不是偶然的现象。商家在经营策略上也考虑到各种因素, 包括产品自身的国际化形象, 包括中国市场消费者心理等, 国内市场崇尚“洋货”的现象必然对品牌形象树立策略产生影响。
虽说大多数的品牌属于音译范畴, 但是并不是所有译名都是纯粹地根据读音, 在转化成中文时, 也体现了文化顺应, 对发音进行了重塑。马自达 (Mazda) , Sportage (狮跑) , Superb (速派) , Optima (欧迪马) , Veyron (威龙) , Tucson (途胜) , Tiguan (途安) , Citroen (雪铁龙) , Hummer (悍马) , Benz (奔驰) , Impreza (翼豹) , 等等, 这些译名在汉字的选择上就进行了重塑, 主要选择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字词, 比如选择“马, 虎, 狮, 龙”等来展示速度与激情, 选用“安”来展现安全的性能等。
但是无论怎样重塑, 在翻译过程当中必定损失了原文的某些意义和文化内涵。翻译本身就很可能成为一个信息丢失的过程, 译者应尽力来保存源语言中的信息完整, 及达成受体的反应相似。
2. 语义上的对等, 即直译。
这类译名直接从英语原文译为中文, 因为可以在目标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译文。在已有数据中, 用这一翻译策略的译名所占比例约为12%。由于国外公司在为其产品命名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品牌特性、消费者心理、市场元素、文化等, 所以在与目标语文化不冲突的情况下, 直译也是经常采用的策略, 其中有不少佳译, 例如:Crown (皇冠) 体现尊贵, 舒适;Mustang (野马) 体现奔放动感。
3. 语用上的对等, 即创造性翻译。
与文化结合, 巧妙地结合文化、语言特点、市场营销等因素, 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在反应上接近相同, 这一翻译策略可称之为创造性翻译。使用这一方法的比例达到了7.2%。商标译名与原名之间的联系并不如音译和直译那么紧密, 这给翻译者提供了创造的空间。这方面的例子有最经典的BMW (宝马) , Lacrosse (君越) , Excelle (凯越) , 在这几个译名中, 我们可以看出译者成功地选择了目标语言受众文化的核心, 使受众联想到尊贵, 凯旋而归, 气势磅礴跨越平原山川的豪迈, 也恰恰体现了该款车型的产品形象特征。Thesis译为强音, Signature译为城市, 也是顺应了中国的文化特点, 符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要求与期盼。
4. 混译方法。
音译和意译混合使用, 占30%, 该方法应用下的品牌译名, 一种情况是一部分是根据音译, 找到相同或相似的汉字;另一部分则是根据源语的本身含义进行的意译。如Civic (思域) , Land Rover (路虎) , New Santafe (新圣达菲) 。
另一种是既在读音上找到与中文相似的汉字, 汉字词语又具有实际的好的含义。如Jaguar (捷豹) , 实际上英文含义是美洲虎, 但就发音来讲接近捷豹, 并且豹更能体现敏捷与速度, 正好贴合该款车型的特点。
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因为它融合了两种不同方法的长处。不仅仅实现了翻译所要求的信息功能、情感功能, 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传递的目的。
5. 零翻译现象。
此类译名所占比例约为17%。这一比例绝对超出我们的想象。国外汽车产品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绝大多数的产品有相应的中文品名, 但零翻译或不译现象也是存在的。这多是出于商家的市场营销策略等各方面考虑。例如CRV, MINI Cooper, BE-GO等。
五、结论
在翻译当中要想实现奈达的动态对等原则, 就必然会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而优秀的商品译名, 也必然是反映了语音、语义, 特别是考虑到产品特性、受体反应、文化的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和美学等因素。翻译是不断螺旋前进的学科, 这就说明译者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 中间充满了变数。丰田汽车及其他汽车品牌更名的实例证明了, 汽车品牌翻译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动态对等理论的重要性及其所具备的指导意义。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应充分揉合各种方法, 综合各方面的考虑, 为汽车品牌创造更多的精品。
参考文献
[1]刘洪泉.汽车品牌的翻译及其本土化[J].硅谷, 2008, (14) .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1.
[3]JeremyMunday.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M].New York:Routledge, 2001.
[4]张弛.谈谈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J].科技英语学习, 2008, (5) .
[5]汽车命名之趣.[N]http://www.nameworkshop.cn/bra-nd/article/2008-2/11661.Html.
[6]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Clevedon, England;Buffalo, N.Y.: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1.1.
[7]李爽.汽车品牌名称英汉翻译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6.
[8]冯欣.品牌命名问题的综合研究[M].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7.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篇7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 是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专业学科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中的一个分支, 是英语在商务场合的应用, 是一种包含了各种商务活动内容、适合商业需要的标准英文。在当今经济不断发展的世界, 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这些商务活动包括技术引进、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运输, 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统称商务英语 (Business English) 。
二、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方法
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可以是“信息灵活对等”, 概括为“原文的语义信息与译文的语义信息对等、原文的风格信息与译文的风格信息对等、原文的文化信息与译文的文化信息对等、 原文读者反应与译文读者反应对等”。“信息灵活对等”与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相似, 两者都注重原文的信息与译文的信息达到对等。
1.语义信息的对 等。语义 信息包括 表层语义 信息和深层 语义信息。商务合同与协议具有法律意义, 所承载的信息就是语言文字的表面所传达的信息, 不存在任何深层语义结构。译文应忠实于原文的字面意思, 不能做任何引申。例如:the buyer reserves the right to investigate or inspect at any time whether the products, qualifications, or facilities meet the contract require- ments. (译文:买方保留随时对产品、质量或设施 是否符合合同 要求进行检查的权利。 )
2.风格信息的对等。风格是指不同的文体。商务英语文体的多样性要求译者要研究各种文体的语言特点, 作出恰当的翻译。例如:the shipping documents for the consignment are now with us and we shall be glad if you will arrange to collect them. (译文:货运单据现存我行, 请安排前来赎单。 )
3.文化信息的对等。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 商务英语译者需要了解这些差异, 以便通过恰当的方法达到文化上的对等。比如“熊吉牌闹钟” 曾被译为“golden cock alarm clock”, 在国外市场的销量并不好。改译为“golden roost- er”后, 情况得到改善。据其原因, 原来是cock一词在英语中属于下流话语。用它作为商标, 极大地损害了商品的形象。
4.读者反映的对等 。原语与读者反 映对等是 商务英语 翻译的最终目的。译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当达到原语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领会原文的程度。 译语读者应当能够基本上按照原语读者理解和领会原语的方式理解和领会译语。例如:in- terest rate agreed in the agreement depends on market interest rates and the bargaining strength of the parties in international practice. (译文 :在国际金 融业务中 , 协议中约 定的利息 取决于市场的利率和协议各方讨价还价的力度。 )
三、结语
随着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 社会对合格的、实用型的国际商务翻译型人才的需求量猛增, 商务英语翻译方面的才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商务交际中原文与译文的灵活对等要求译者不拘泥于形式。因此, 商务英语翻译要合理地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作者与原文读者及译语读者间的关系, 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实现“最贴切的自然对等”。
参考文献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和研究, 1996 (2) :35-38.
[2]陈建平.商务英语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3]刘法公, 南左民.现代国际商务英语教程[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9.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篇8
近年来, 不少学者对主语省略都做了相应的研究。朱永生在2001年的《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中也指出:汉语中的主语往往可以蕴涵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 特别是在汉语语篇中, 当主语出现后, 就可以再以后的句子中省略掉;而英语由于注意结构的完整性, 通常不会省略主语成分。例如:
【英译汉原文】That night①she had a headache, a pain in herchest and sore throat, and found differently in breathing. ②A doctor washastily summoned to feel her pulse and prescribe medicine, so that③everyone was kept busy half the night. Luckily, ④the cold was staved off, and⑤the viscera proved to have been unaffected.
【英译汉译文】到了晚上, (0-1) 就感觉头痛, 胸闷, 喉咙难受, 呼吸声也发生了变化。 (0-2) 连忙请医生来给她看病, 开药方, (0-3) 足足忙了半个晚上。 (0-4) 幸亏散热散的快, (0-5) 身体没有大碍。
在这段英译汉的译文中, 一共有5次主语省略, 全文只在开头提到了“老妇人”, 整个句群都是围绕老妇人由生病到渐渐康复的一个过程。
二、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阐释英译汉主语省略现象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 遵循“效果对等的原则”, 不以译语和源语信息的完全等同为目标, 而要求译语和源语在信息上的实质性相同, 用一种符合译语习惯的方式表达源语信息。动态对等是一种“和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对等”。下面试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下面这段本人英译汉的原文和译文。
【英译汉原文】A little over forty years old, Dr.Hu looks muchyounger than his age. His face①is shaven cleanly. And neatly dressed, he②is filled with neatness. His hair③is all jet black, with no touch ofgray, with large and frank eyes, a mobile pair of lips, and a goodcomplexion. Dr.Hu’s face④suggests that he is neither a scholar’s“simple living, high thinking”, nor a laity’s“good food and fastliving”. He⑤is of medium height, right in size, sharp-witted and free inhis movement.
【英译汉译文】四十出头的胡博士, 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0-1) 刮得干干净净的一张脸, 整洁入时的衣着, (02) 称得上衣冠楚楚。 (0-3) 头发乌黑, 不见一丝灰白;一双坦率的大眼睛, 两片灵活的嘴唇, 面色红润。 (0-4) 面孔看起来既不会使你想到学者的“大脑发达、生活简朴”, 也不会使你想到俗人的“饮食丰美、生活放荡”。 (0-5) 有着中等身材, 肢体匀称, 反应灵敏, 举止自如。
在译文中, 一共出现六次主语省略现象, 但原文中有“①hisface”、“②he”、“③his hair”、“④Dr.Hu’s face”、“⑤he”、“⑥Dr.Hu”六个主语, 这主要是为了使英语表达更顺畅。在译文中, “胡博士”只在句首出现了一次, 其余几处均省略。
这样看来, 译文似乎并未很好与原文保持对等关系, 其实不然, 奈达的功能对等强调的是和源语信息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对于源语, 也就是英文原文要求对等, 而对于译语而言则需讲求自然的, 反应到这段译文, 也就是说汉语讲究的是意义, 主张意合, 并且译语需要迎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与阅读习惯, 所以必须尽可能地做到“自然的”, 所以在英译汉时, 译文就会根据中文的思维习惯, 即通过上下文语境, 以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省略相应的主语, 以达到“自然的”目的;但过于“自然”又往往会达不到“最接近”效果, 因此英译汉在运用主语省略时, 与源语的思维逻辑保持相对一致也十分重要。
三、英译汉处理主语省略的方法
基于上文功能对等理论对英译汉主语省略现象分析, 可用以下方法将功能对等理念运用到英译汉主语省略的翻译实践中。
1、省略泛指性代词或名词
例:原文:The significance of a man is not in what he attained butin what he longs to attain.
译文: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已经获取的, 而在于渴望得到什么样的东西。
2、省略作主语的人称代词
例:原文:Like his friend he had many wonderful ideas, but heonly put a few into practice.
译文:他像他朋友一样, 虽头脑里有很多美妙的想法, (他) 却只有少数付之实践。
3、省略逻辑推导的主语
例:原文:Service facilities have been improved. Tourists can findstandard hotel rooms, local Chinese food and air-conditioned tour buses.
译文:那里的服务设施已有改善。可以找到标准的旅店, 吃到风味食品, 坐上空调旅游车了。
根据中国人固有的文化思维与语言习惯, 合理运用以上主语省略方法, 使英文原文与汉语译文之间尽可能达到意思和逻辑上的对等。
四、结语
奈达曾说要把源语信息用译语的独特结构表达, 通过中西文体对比, 可发现中国传统主体思维在汉语表达中的主语省略现象很多, 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能解释英译汉时的主语省略现象, 同时也能为译者在英译汉时提供具体的翻译实践指导。
摘要:汉语中主语省略现象较为普遍, 正确运用汉语主语省略句对于翻译英文文本及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英汉文化差异、语篇衔接都十分重要。本文先叙述英译汉时的主语省略现象, 再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继而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理解和阐释英译汉时的主语省略现象, 旨在为译者在英译汉更好地处理主语省略现象提供一些翻译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主语省略,功能对等,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推荐阅读: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11-02
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09-22
奈达动态对等10-10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10-27
奈达翻译的实质07-15
尤金?奈达的翻译过程分析06-19
翻译中的功能对等10-31
奈达铂腹腔灌注10-15
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论文08-20
汉英功能对等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