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精选8篇)
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 篇1
论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刘娅莉[1]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的进步的成果的总和。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又跻身渗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准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范式进行渗透。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
一、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生态文明”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其内涵极为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从文明形态上看,它是与历史上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相对应一种新文明形态,并由此演进而来的。人类文明的发展,表现为文明形态的不断扬弃的过程,体现为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地展开而又历史地解决的逻辑。一般说来,人类以何种方式来解决这对矛盾,人类的文明打上什么样的印记,对其解决达到何种程度,人类文明演进也就达到何种程度。原始文明时期,人对自然的影响几乎是微不足道的;相反,各种自然力则超乎强大。人慑服于自然的强大威力,表现出对自然的绝对顺从。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不是对自然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对自然的轻度开发没有像后来的工业社会那样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人与自然保持着一种低水平的和谐关系。工业文明时期,人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致使人与自然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这个时期的核心内容,机器生产不仅摆脱了农业生产那种受时令节律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引起自然界自身不可能出现的变化,而且还生产出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产品。这个时期也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人类凭借这根强有力的杠杆,在改造、控制和征服自然面前,可以说是一路凯歌猛进,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在短暂的几百年内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好要多得多。工业文明的出现致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然而就当人们还沉浸在对自然空前胜利的喜悦当中的时候,自然的报复惩罚也开始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等,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大自然的报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也促逼人类开始反思。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的生存出现了危机,是我们用错误的方式对待自然而导致的危机;而要摆脱这种危机,就必须重新调整人类对待自然的方式,扬弃这种建立在对自然征讨和控制基础上工业文明形态,确立一种人与自然矛盾得到和解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兴起,预示着人与自然矛盾经由原始的统一,通过对立又重新走向统一。它体现的是人对自然开发利用和恢复保护的统一,是人类权利和责任的统一。
从文明的内容上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对的,并与之共同构成“四位一体”的文明体系。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状态的范畴,是人类通过实践所取得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在各个领域的积淀和体现的总和。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的进步的成果的总和。[1] 张云飞: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J],2006年第8期.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本身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整合,成为其基础和前提。物质文明强调改造自然,而生态文明则强调保护自然;精神文明只能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却阻止不了人类无可奈何或不知不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法解决其引起的后果;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强调要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显然,生态文明是一种具有独立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文明形式。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职责
1、生态教育全球化构成当代语文教育的基本背景。新的文明形态呼唤确立新的文明理念、树立新的文明观。从直接的层面上看,生态文明是人们对当下由资本主义社会主导的工业文明而导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进行深刻的反思的结果。反思虽然是面对过去,但又意味着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建构,而这种建构意味着对旧的文明观念的否弃或转换。具体表现在:首先是价值观念的转变,即从以人单方面控制自然的价值观转到“人—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整体价值观;其次是发展观的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的转变,否定“重增长、轻发展”、“高消耗、高污染”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确立人口、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再次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转到有机论的思维方式;第四是消费观的转变,即从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的转变,实行绿色消费。而观念的转变,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而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生态文明教育运动(或称绿色教育运动)就是明证。美国联邦教育局专门设立了“环境教育科”;英国制订了以8~18岁学生为对象的《环境计划》;俄罗斯中小学教学计划中也把“生态学”和“生命活动安全基础”列为单独开设的课程。此外,国际组织也相继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推行生态教育计划。早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认为“教育是环境发展过程的核心”,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号召,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5年召开的贝尔格莱德会议,制订并公布了《贝尔格莱德章程》这一“环境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环境教育”概念的正式确立。1977年在第比利斯召开的有68国代表参加的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则使“环境教育”趋于完善和成熟。该大会明确宣布,“环境教育在现有的课程中是一门新学科,它应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包含在现有教学计划及教学过程中”[2。柳若芍,刘世峰.环境教育: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J].教育研究,1995(7).这一切表明,生态危机正在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生态文明教育全球化,也构成了世界当代教育的基本背景。
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语文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21世纪既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人类遭遇全球性问题的时代,更是充满竞争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时代,我国开始了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其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正确价值观自然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等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的内容。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中就包含了“生态”的理念。从教学目标看,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从教材来看,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现代意识”必然包括“生态文明意识”;而“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则是生态文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课文的编排上,也是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来进行的,完全打破了过去以文章的体裁来编排,也充分地体现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从学习的主体来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从师生关系来说,强调的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也符合生态的“和谐”特征。
总之,生态文明意识已经被当今社会所认同,并且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作为语文学科教学,不管是从传承文明的角度,还是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都应该与生态文明相联,从而更好的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教育采用何种课程模式,要受国家及学校现行课程模式及教学体制的制约。目前,世界各国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单独设立环境教育课;二是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而不单独设课;三是在一些实施“综合主题”课程模式的学校,以环境教育的若干主题为线索,将各学科或各领域教育内容综合在一起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相较而言,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缺乏总体的目标和计划,致使这种教育仅停留在对公众宣传的水平上;二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尚未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三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较为散乱,未能形成上下贯通的完整体系,具体施教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3]柳若芍,刘世峰.环境教育: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J].教育研究,1995(7)因此,从我国的教育实情来看,当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在单独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这种渗透,无论是从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还是从其内容来看,都是可行的。从语文课程性质上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揭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位体现了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代意识。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其教育内容是以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为主。而“语文学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代人类环保意识的确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撑点。”[4]郭笃凌,郝怀芳.传统文化是环保教育的助推器[EB/OL]httP:///20050411。从语文课程特点上看,语言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语文教育就是人们利用最为熟悉的母语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育作为母语学科文化属性决定它在语文学科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具有一种天然的适合性。从新课改语文课程内容上看,其本身蕴涵了许多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机渗透提供了基本条件。
四、语文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由上可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1、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找准渗透点。首先,通览全套教材,努力挖掘课文中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素材,以确定渗透教育的总体目标;然后再根据总目标设计好单元课文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使每个单元的渗透连点成串,连串成片,分层次地逐渐推进。以新课改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为例,初步统计,其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课文、看图说话、儿歌、作文等)就达40 篇或处。将其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与爱护环境和欣赏环境相关的如《北京》、《黄山奇石》、《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等;第二类是与环境科学或环保知识相关的如《大熊猫》、《庄稼的好朋友》、《植物妈妈有办法》、《只有一个地球》等等;第三类是与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维护或破坏)相关的如《一只小羊羔》、《达尔文和小松鼠》、《带翅膀的种子》、《大森林的主人》等等。第一类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祖国及世界各地环境特征的描写和议论,通过叙述人类与环境和睦相处的实例,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懂得美好景观和环境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激发他们欣赏环境、关心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态度和情感。第二类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环境科学术语,并在分析和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的环境科学知识,了解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适度利用环境和有效保护环境的科学方法。第三类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揭露损害环境的不良行为,或展示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使学生逐渐形成谴责或抵制前者,提倡并模仿后者的行为倾向。
2、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渗透。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作用。由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幼小、身心还处于发展时期、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渗透。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去理解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其环保热情、增强其环保意识。创设情境有多种方式,一般说来,应根据渗透点内容的不同而相应地创设。可通过音乐渲染:如在学习《保护鸟类》一课时,我选择了《有一个女孩》这首歌曲导入。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同时也是一首立意鲜明的护鸟、爱鸟的歌曲(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为保护仙鹤献身的故事)。教师以“一望无边的沼泽地“飞翔的丹顶鹤”作背景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感知词句的大概意思;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情境体会对鸟类的那一份爱心。也可通过图片展示:在教授《鸟的天堂》一文时,可先让学生欣赏“榕树茂盛”、“群鸟欢叫”的录像,初步领略鸟的天堂的奇异景观,然后引导学生研究重点段是怎样有条理地描写大榕树的?农民为什么不许捉鸟?从而让学生懂得这美丽的自然风光是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结果,唤起学生强烈的环境意识。还可通过角色表演:如在上《爷爷和小树》一课,我让学生分别扮演爷爷和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服、白雪衣服。小树在爷爷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夏天,小树撑开绿伞给爷爷遮挡阳光,爷爷在树下乘凉。学生沉浸在这个生动有趣的环保情境中无形中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还可图画再现、语言描述或上述方式综合运用等将教学融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环保热情得以激发。
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拓展生态文明教育有机渗透的空间。这里的“第二课堂”是泛指除教学课堂之外的校内或家庭等学习空间,它是教学课堂的对外延伸和辐射。课堂教学虽然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的主渠道,但时间、空间、视野毕竟有限。教师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机渗透的补充。具体要求是:(1)学习在课堂、贯通在课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通过语文单学科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毕竟有其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把语文课堂所授内容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理解。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为了使学生真正明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要求学生在课后再从历史、地理等学科角度查阅书籍、搜集资料了解黄河,以实现多学科的融会贯通。(2)认识在课堂,拓展在课外。如教学《海底世界》,学生虽然对课文所介绍的海底世界有了一定认识,但毕竟有限,同时对海底的奇异景象又有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可借机引导他们要求课外去看《海洋深处的秘密》、《海底两万里》等书,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之情,对科学的探求之心。(3)问题在课堂、思索在课外。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有所感悟,从而在思想认识获得升华。如教《灰尘的旅行》一文,在引导学生认识灰尘的旅行对于人类生活的危害后,教师设疑作为课外作业进行思考:灰尘的旅行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这么多是害,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灰尘的旅行呢?你能围绕书中“多想成为控制灰尘旅行的能手”这句话谈谈自己的想法吗?通过设疑,唤起学生对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增强环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促其投身到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中来。
四、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语文活动当中,增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而后知,知而后行,这是符合教学常规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也应如此。通过课堂渗透,课外延伸,学生已经有所“学”和“知”了,然而更重要的则是“行”环节。如果“学”和“知”是侧重于生态文明思想意识渗透的话,那么“行”则是把这种思想意识外化为具体行动。让他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靠大家,要求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依托,以生态文明渗透为目的而相应地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1、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走上街头,通过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橱窗、文艺节目等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
2、开展主题活动。根据环境和资源纪念日而确定生态文明教育主题,例如每年“3.12植树节”,可开展以“我为校园添新绿”为主题的植树种草活动;“3.22世界节水日”,可开展以“水资源、知多少”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4.22地球日”,可开展以“我心目中的地球”为题的征文竞赛活动;“6.5世界环境日”,可请环境专家来校为学生做专题报告。
3、开展考察调研活动。鼓励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对身边的环境问题做调查,总结出环境污染的种类(生活垃圾和污水;噪音、粉尘、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排放的三废;农药化肥的过量和不当使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宣传环境知识,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积极行动改善环境状况;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有效措施等)。笔者曾配合学校组织了一次由班级学生参加的“淮河之行”的考察活动,对淮南市淮河段水质情况进行考察,并撰写出了一份有一定质量的考察报告,并向全校学生发出了倡议,倡议书《母亲河的呼唤》在校园中引起积极反响。
总之,上述这些活动实践性强,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深,有利于他们将情感价值观转化为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 篇2
一、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
1. 高等教育的内涵。
古语有云:“古之所谓大学, 今之谓高等教育。名虽易变, 实则一也。古之大学乃君子之学, 精英之学, 今之高等教育虽势趋大众之学, 然古之大学之精髓未尝易也, 此亦今之高等教育之灵魂。”即先哲所言:“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3]现今, 由于视角的不同, 对于高等教育本质和内涵的表述更是层出不穷。不过, 从普通教育的本质出发去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 是高等教育本质研究中比较公认的一种方法论取向。有论者认为, 教育的本质也应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一般类本质。教育内涵的基本点包括:其一, 教育属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范畴, 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其二,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类自身的各种素质;其三, 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然而, 事物的本质也存在其特殊规定性。因此, “高等教育的本质除了指称其一般类本质, 高等教育还有其自身内在的特殊规定性, 即高等教育是培养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 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的这一特殊矛盾的存在, 使高等教育永远具有培养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的社会活动这样一种本质属性。”[4]因此, 结合高等教育一般类本质和特殊规定性, 高等教育与“人”脱离不了关系, 高等教育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2.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更复杂、更综合、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自从地球上诞生人类以来, 历经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文明阶段, 目前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在十八大报告中, 把四位一体扩展到五位一体, 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上新增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 首先是由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叶谦吉提出来的, 叶谦吉主张, “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 又还利于自然, 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5]大多数论者主张, “生态文明主要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6]也有论者主张, “生态文明着重处理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两大系统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 或称绿色文明、环境文明, 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 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7]以上论述对生态文明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 但内涵一致, 都反映在完善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生态关系上。
二、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的功能
1. 高等教育的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所具有的能力的总称。其实, 高等教育、人和社会是高等教育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三大基本概念。因此,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就是对人所起的作用和对社会所起的作用。高等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体现在高等教育要求促进人的身心发展。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就体现在高等教育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无论是高等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 还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 归根到底其主体都是“人”。高等教育从其产生之日开始, 培养人便始终成为它最基本的功能, 它通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来促进人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发展。从历史上看, 尽管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有着不同的需求, 但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层次和哪一个类型的高等教育, 培养人这一功能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2. 生态文明的功能。
生态文明是社会的生态化体现, 其价值取向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生态文明主张树立人与自然人天合一、同存共荣的自然观。我们必须以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前提去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第二, 生态文明主张建立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要求关注资源的节约、环境的治理、生态的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素质的提高。第三, 生态文明主张选择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观, 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挥霍浪费, 选择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和生活观, 以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第四, 生态文明主张建立生态化的制度观, 提倡在各项社会政策制定时把生态化思想渗透到社会各结构中, 使得从事各行业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能够把生态化思想运用到各项社会政策及发展战略评估中去, 以期最大程度的降低人类活动给自然带去的损害。
三、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作用
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看似属于不同的范畴和领域。实际上, 在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时期, 在现代社会紧密联系的时期, 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是愈发的紧密了。“不和谐者就是与它自身的相和谐, 对立面并不是彼此排斥, 而是互相依存:‘对立造成和谐, 正如弓与六弦琴’[8]”。
1. 高等教育对生态文明的作用。
对于生态文明来说, 发展高等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 高等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依靠。首先, 高等教育对生态文明的作用直接关乎到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得力和更合适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高等教育是通过对人的培养来促进人的发展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 同时其也是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培养人的高等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和发展一个人全部潜能的过程, 即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道德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 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 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因此, 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高等人才才能更好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 这样也能为当今时代创造适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 为已经处于并将相当一段时间处于热点问题的———生态文明问题提供好相应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其次, 高等教育为生态文明创造更合乎其建设和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模式。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活动领域, 它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是自始至终存在的, 高等教育通过其特点的活动来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从而巨大的推动着社会的前进。由于当今时代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9]因此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也紧扣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既然有了这样的趋势和共同追求, 高等教育必定受其影响。这样层层相扣, 环环相接才能更好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总之, 通过高等教育对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影响, 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统一, 达到生态平衡的发展, 也更加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2. 生态文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要实现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其和谐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生态文明教育。当代的高等教育要健康良好的发展, 更是离不开对生态文明的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和谐与否, 能否达到培养合适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的成效, 与是否遵循生态文明的发展轨迹有着深远关系。可见生态文明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态文明主张我们要遵循和谐自然的教育原则, 也就说高等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就给了高等教育一定的启示:要研究人的本性, 在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 这是任何教育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10]因此, 生态文明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做到尽可能多的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自由。甚至为改善高等教育目标“高、大、空”的状况, 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总之, 从生态文明视角构建高等教育新体系, 将有利于建立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 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高校自身的发展都是极为必要和必须的。
总之, 关注和研究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已经变得至关重要了。在高等教育过程中, 人是高等教育实施的对象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是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因此其两者的核心关系都是围绕“人”这个问题来展开并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 分别阐述了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功能, 提出了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之间围绕“人”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筑。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3]大学[M].重庆出版社, 2010.
[4]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刘思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J].东南学术, 2002, (06) .
[6]王玉玲.生态文明的背景, 内涵及实现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9) .
[7]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2) .
[8]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9]高炜.生态文明时代的伦理精神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2.
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rising process and intens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ets forth the necessity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are the contemporary requir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al society;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promoting undergraduate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he content of the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s put forward: the educ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education of general knowledge and fundamental laws of ecological science;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s; the education of green spirit. Channels and methods of the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re explored: knowing and considering educational values again; incorporating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t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norm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developing activities about campus ecological culture; emphasizing practices of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graduates; education
摘要: 论述了生态文明的产生过程及其内涵,阐述了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竞争力的必然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绿色精神教育。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重新认识与思考教育价值观;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大学生; 教育
生态文明的产生及其内涵
人类社会大约走过了400万年的历史,如果按生产力的方式来划分,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正向生态文明阶段迈进。在原始文明阶段,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处于原始的和谐状态,人类仍然是依赖自然为生,以石器、木棒等简单的天然工具进行生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人类臣服于自然,“尊天父,敬地母”,是初始的低级的文明形式,其实质是自然中心主义的文明。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发明了种植业和畜牧业,人们不再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现成的生活资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完全依赖、顺从自然的状况。人类与自然对立统一中显示出其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不再是自然神的奴隶。但在这一阶段,人对自然力的支配仍然是十分有限的,人们仍然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自然,顺从自然,仍然肯定自然对人的主宰。人类既利用自然又尊重自然,是人类从自然中心主义向人类中心主义的过渡时期,是原始文明的进步,但仍然是一种低层次的文明。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阶段,是人类应用科学技术为手段以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时代,人类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响亮口号,广泛利用机械化大生产,开采矿石,采伐森林,充分利用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在生资源,并以工业武装农业,建立了工业化农业和化学农业,人类在短短的三四百年的工业文明时期创造了非常灿烂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的总和。
但是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从宏观上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不但不能维持人类发展的需要,就连生活的基本条件都会丧失殆尽;从中观上看,工业文明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往往需要花费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代价还弥补不过来;从微观上看,工业污染和化学农业的污染又通过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如食物链)产生作用,对人类自身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发展,人们对工业文明不断地深入认识和深刻反思,其结果是希望有一个新的文明方式来取代工业文明,这是生态
文明诞生的内在必要条件。
这里所说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好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它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的成果的总和,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它至少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物质生产层面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不能象工业文明时代那样粗暴地对待自然,而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文明地对待自然,同自然生态系统一道永远地共同繁荣、协调发展。二是机制和制度层面。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一种机制,它包括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结构。要做到文明善待自然,就必须重构经济体系,发展绿色经济;重构科技体制,发展绿色科技;重构文化政治体制,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公正平等。三是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也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物,包括生态文明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物质财富和生活质量的关系,以达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中,创造出了丰富的人类文明模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的三种文明形式,是人类现代化的主要内涵。随着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进行重新审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便应运而生了,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生态文明将成为21世纪文明的主要形式。生态文明的产生,不仅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革命,这种文明观念摈弃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不再是仅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对待自然,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起来。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精神世界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同时也对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应当有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即把生态文明作为自觉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这种生态道德区别于以人和社会为中心的传统道德,要求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负有对自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主张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培养这种道德和强化这种意识,是当今时代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我国竞争力的必然需要
已经到来的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纪,这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另一方面这种竞争又愈来愈取决于人们能否更好地运用高科技手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重新构建经济运行系统,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减低消耗,改善生态环境,生产绿色产品,打开绿色通道,发展绿色经济。哪些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越好,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而这一切首先取决于人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和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大学生是掌握当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处于竞争的前沿,同时他们又更能够接受新事物,是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生力军。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所形成的文化是更加广阔、更高层次的文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和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又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统一起来,产生一系列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原则的拓展,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从而为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打下扎实的基础。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这是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危机感,树立大学生对国家生态安全责任感的必要前提。只有对现状问题的深刻认识,才有对问题危机感的敏锐反应,才能树立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大学生的心理比较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现状教育,不但不会产生悲观情绪,反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环境现状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
这是大学生将来自觉地按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规律办事的基础,也是大学生确立生态文化的基础。生态科学基本常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统一规律教育;二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基本规律教育;三是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教育。
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是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总的科学观点,以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科学方法,是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的理论体系。生态文明观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安全观:是生态文明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观点,包括全球的生态安全观和国家的生态安全观。二是生态生产力观:生态生产力全面完整的体现了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只有克服了传统生产力的概念缺陷,树立生态生产力观,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有着不同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集中体现在怎样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工业文明时代实际上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自然哲学观,生态文明的哲学观则认为人与自然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中,既有斗争又有同一性,并且以同一性为主导地位。以同一性为主的哲学指导,人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才能注意保护自然,改善自然生态系统,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以有效持续发展。四是生态文明价值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生命价值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价值和位置的科学评价。掌握生态文明价值观是确立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和行为的思想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
绿色精神是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方法论的综合体现。绿色对于人类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它象征着生机、青春、活力和向上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绿色精神,就是使他们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觉按自然生态系统规律办事;强化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树立竞争意识及和谐宽容的精神;树立时间效益的观念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因此,绿色精神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要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在明确了教育的内容后,必须探讨切合实际而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教育价值观的重新认识与思考是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和前提
工业文明形态下的教育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是一种经济价值观。教育是为了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而这种“主人”的重要特征是无限制地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的能力。人向大自然索取的物质财富越多,便越能体现人类的生存价值和意义。这样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主宰了教育,于是教育也实现了为生产服务、为经济服务的性能。工业文明的这种教育价值观,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也孕含着自我否定的因素。教育在努力培养大自然的主人时,也不自觉地将人培养成“毁灭”大自然的“罪人”。要摆脱这样的困境,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即生态文明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要服从人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以有利
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
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保证
高校德育过程是一个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生态文明观所研究的自然生态系统,实际上包含人体的生理系统,它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所研究的社会生态系统,又包括了人体的心理系统,它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生态系统。人的思想品德是这种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特殊的社会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复合体。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同样遵循着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的原理和规律,只有这个复合体内部各子系统及各因子的相互关系达到某中的相对和谐协调状态时,人的某个阶段的思想品德才趋于稳定,才能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以往我们对大学生谈社会发展,大多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角度出发。在新的教育观指导下,我们必须加入自然这一因素,重新构建大学生德育教育新内容,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绿色精神等将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把它制度化、规范化。
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要抓好大学生生态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使他们在学习科学和人文知识中充分认识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提高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二是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应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或以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科技的创新,并把理论研究成果或科技成果反馈社会,直接或间接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对大学生来说,不仅能直接分享教师的研究成果,而且能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有利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三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如建设绿色校园和打造生态学生公寓等,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观,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更有助于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的信念。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科特点,创建和巩固生态教育基地,切实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绿色精神,启迪心灵智慧。
(作者简介:曹迎,女,广西玉林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工作)
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 篇4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解释。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但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而发展中国家正在拼命向发达国家学习,沿袭西方传统生产消费模式,这样整个世界几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场社会变革。
第五,变革力量的选择。传统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变革的力量是工人阶级。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酋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从另一个视角大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有不少人都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污染,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资源衰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困境。就要全球协商,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
今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极大补充。生态社会主义期待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斗争。因为西方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而导致绝对过剩,在生态与就业上,大多数工人选择后者。生态社会主义今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的伟大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型文明的开始,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rl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址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
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 篇5
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共青城中学 闵永波
摘要:本文以中学语文文本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在课文研读中发现、在问题讨论中领悟、在综合活动中体验等三个方面,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粗浅论述。
关键词:生态伦理道德 教育 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认识。
一、在课文研读中发现
新课程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编发了不少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课文。这类课文在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人教版的《斑羚飞渡》,作者写了一群被猎人逼至绝境的斑羚,自觉牺牲一半,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我们用人之常情体味老斑羚的行为,它们这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无私付出的精神让“人类”震撼、敬畏,甚至让人类汗颜。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这篇文章给了我 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臵的机会。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也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在另一篇散文《那树》中,写了一棵坚韧顽强、豁达宽容、无私奉献、富有爱心的大树,通过写它造福于人类却因城市的发展被人类伐倒的遭遇,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与保护生态的矛盾,树立科学发展观。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老树的命运,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引发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对这些走进自然、体味自然、感悟自然的文章的阅读指导,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感悟作家的生花妙笔,来领略大自然的多样与神奇,增进人与自然的亲和与交融,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万物也有人的性情。
二、在问题讨论中领悟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武器”,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武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上的应有功效。
在教《像山那样思考》(节选)时,笔者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思考时间,让他们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感受利奥波德那深深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我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化,设计了以下系列问题,来组织问答式教学:(1)节选部分以“一声狼嗥”开始,对“狼嗥”,无论是鹿、郊狼,还是牧牛人、猎人都有反应,他(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反应有什么不同?(2)
为什么只有山能“客观” 2 地听狼的嗥叫?(3)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4)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像山那样思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思考?
经过思考、讨论,同学们明白了任何物种都是人类的朋友,而不是敌人。狼的嗥叫“叫出”了生态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将失去一种可贵的生存体验。“像山那样思考”说明人类并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自然的关系。这一短语,是在告诉我们: 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分子 , 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作者诗意的表达,其深刻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一直自以为高于一切的自然主宰的人类对动物的随意捕杀已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自大自私、一意孤行的人类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世界带来了难以解决的生态问题。这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通过对这篇既饱含诗意又意蕴深远的自然文学经典的学习、探究,激发学生阅读这类美文的兴趣,把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准则艺术地传授给他们,促进他们善待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形成。
三、在综合活动中体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综合性学习”,主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2 ]。遵循语文课程实践活动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开展了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尽力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界里去”[ 3 ] , 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体验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组织开展的活动是:A.请从图书馆和网络中进一步搜集资料,召开一次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B.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黄河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又出现了严重的断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请针对这一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人教版《莲文化的魅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池塘边,荷叶下,躲着一只小青蛙”。如今,繁华都市难闻“蛙声一片”,“人面荷花相映红”更难一见,对此原因作深入调查,鼓励学生写《对池塘蛙群的生态调查报告》及《我市为何难觅荷花》。借此呼吁大家保护好荷塘、青蛙,呼吁政府重视莲藕、莲子的深加工和销售,提高荷农的生产积极性,重现天人合一的秀美家园。
通过这些活动,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也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为我们校园的绿色教育提供了极其广阔的领域和空间。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必须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穿插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反客为主。它重在感染熏陶,贵在领悟内化; 重在传播理念,贵在培养习惯; 重在潜移默化,贵在有机结合。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发挥语文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 篇6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人类文明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几次演替,原始文明:索取于自然,消费,废弃于自然;农业文明:索取于自然,加工,消费,废弃; 工业文明:索取于自然,加工,流通,消费,废弃;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索取,加工,流通,消费,回收再利用,废弃,无害化处理。
生态文明有时候又被称为后工业文明,刚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人类的过度强大已经影响到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才从人的利益角度被提出来的,后来随着反思的深入逐渐有人提出生态伦理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唯人的利益至上的传统思维模式。
所说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但生态文明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在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不管是在哪种语境任何情况下,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都是环境友好型的文明形态,都需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索取于自然并无害化废弃于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在儒家、道家、佛家都有不同但相近的表述。
儒家: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道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佛教: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佛教主张因果相依,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互为因果、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然环境;一旦环境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佛教还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由于我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基数,即使采用各种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说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还要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挑战是巨大的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和能力。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浅论生态文明中的环境法伦理 篇7
黑格尔认为:理念不只是一个认识的目标, 还是一个事物真实存在的依凭。“法的理念”一词是从哲学上的“理念”演化而来的, 环境法的伦理理念是对环境法的一种哲学思考, 是法的伦理理念在环境法中以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殊表现, 是环境法所应具备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在品格, 是人们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为环境法部门所确认的一种符合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 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理念。第二, 尊重生态规律的伦理理念。第三, 正义的伦理理念。
2 环境法伦理观建立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 人们已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但同时整个地球也正处于人口最多、人均资源最少、人类的贪欲最盛时期, 将人类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大自然正以其百倍的疯狂惩罚着为所欲为的人类, 这是运用的科学技术对环境破坏能力最强的时期。全球气候变暖, 沙尘暴肆虐, 某些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矿产资源日益短缺等诸多现象, 使人们不得不反思千百年来一直固守的生产方式, 不得不重新构建新时代的价值观。传统的文化观念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 认为地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它以崇尚实证注重功用, 攫取财富为标志和重心, 人们可以随意地把自己所不需要的一切东西抛向大自然, 认为环境的容量是无限的, 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地和无偿地使用地球资源。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导致了人类环境保护价值观念的淡漠, 它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根据法的一般原理, 要想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法律秩序, 就必须有环境伦理道德来作为支撑。如果环境法能反映社会的伦理价值和需求, 则必然会为人类所接受。环境法也就不仅只是主权者自求方便或保障既得利益的法, 而是为社会、为公众谋福利的良法。
3 我国环境伦理的现状
环境保护“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但环境法还很不完善, “现有的环境法的功能和作用也还没有充分发挥, 环境法的制度实施不尽如人意……现实离法学家们的理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律秩序———还相差甚远。”环境法伦理不能对环境法现象作出合乎理性的解释并为立法提供理论支撑, 环境法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与主体的环境态度和价值取向有较大的关系。如在立法上, 我国的环境法在立法目的和立法内容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存在对人们应有的权利不予尊重的弊端;在环境执法方面, 环境执法者在执法中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环境意识不强, 不能正确看待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环境守法方面, 公民的环境意识弱, 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突显人的内在精神, 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德自由。
4 构建我国环境法伦理理念的几点建议
环境问题的实质最终应归结为伦理问题。只有将环境问题上升到人类生存的价值层面, 对人类生存的理解才能达到全面和完整, 人类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幸福。因此, 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构建我国环境法伦理理念:
4.1 加强普法教育, 提高全国民众的环保意识令人
遗憾的是, 当代中国民众的环境意识并不发达, 环境意识在环境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给我国环境法的实施带来了诸多困难, 他们普遍漠视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知识贫乏, 必须将普及环境法律知识同进行环境道德教化结合起来。实行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相结合, 通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使人们接受并树立起人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 把是否有利于人类群体和个体的生存与发展, 作为自身和他人行为善、恶的评判标准, 并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4.2 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统领
全局,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要进入生态文明社会, 要实施可持续取战略、保护好生态环境, 没有生态文化不行。在古代中国, 儒家就曾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认为人们必须顺应天意, 顺应天理, 方能国泰民安。在当今社会, 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要求通过法律形式保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建设适合人的生存发展的优美多姿的自然环境, 建设一个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建设一个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4.3 执法司法注重道德考虑由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主
要依靠行政机关进行, 执法因此成为了环境法实施领域里的关键问题。但在我国, 环境执法力度不够, 这里面有法律制度的问题, 但其间的道德缺失问题也不应为人们所忽略。环境执法领域里的道德缺失主要针对执法人员而言, 既包括作为其职业道德的执法道德的缺失, 也包括作为其个人道德的环境道德的缺失。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环境司法领域里。就我国的现状而言, 环境执、司法人员基本上未接受过正规、系统的环境道德教育, 因而环境道德意识极为淡薄。私德的欠缺很难保证公德的健全, 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现代法制相适应的伦理观来作为这一新兴部门法的支撑。本文试图就有关环境法伦理理念、环境法伦理观建立的必要性、我国环境法伦理现状、以及如何构建我国环境法伦理等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法的理念,环境法伦理,环境污染,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柯木玲.论环境法基本原则之可持续发展原则[J].价值工程, 2012 (20) .
[2]李松林.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初探[J].价值工程, 2010 (19) .
试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篇8
关键词:林业;生态效益;生态文明;地位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78-2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林业是基础。林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1 林业的作用和地位
林业作为一个产业来说,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当其冲的资源基础。森林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保障,是所有建设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
森林可以产生大量的木材及副产品,保障了工厂、矿场、水利、交通、建筑等各个行业的顺利进行与发展,从而保障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造林事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面积,能够彻底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防止空气污染,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从而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同时也能够绿化和美化城市环境。
因此,林业能够保护、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 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由于其面积大、功能强、作用广、养护成本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造福于人类的一项伟大的绿色力量。
2.1 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是森林两项最大、最直接的功能
当大雨降临的时候,森林由于其树冠遮挡可以将降水截流,并由于森林地表植被和常年累积的枯枝落叶大面积的覆盖了地面,避免了地面被雨水直接冲击而产生径流,从而达到了保持水土的目的。现在淡水资源非常紧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得到了世界有关人士的极度关注。我国西北部的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的局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方无林、少林,这样水资源无法涵养、水土无法保持,当有雨水降落时由于地表没有覆盖物,导致降水几乎全部汇集成为径流而流失,随水也会带走部分土壤,最终造成水土流失。另外,地表增发量较小是森林涵养水源的另一个原因,森林土壤由于有树冠、枯枝落叶、地表植被的覆盖,所以地面蒸发明显小于非林地。据某相关部门的研究表明:林地内每年的地表蒸发量仅为空旷地的36%。我国山区、丘陵面积较大,大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3左右,山区和半山区拥有我国耕地面积的一半。然而,我国山区、半山区水土的流失现象相当严重,而森林覆盖率低是造成山区、半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78年到1988年10年间,我国由于水土流失这一项,耕地面积就减少了约366.7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耕地面积36.7万公顷,十年间就相当于整个山西省的耕地面积消失了。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林业,广泛进行植树造林,将增加森林面积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提到重要位置上来。
2.2 森林能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我国沙漠面积较大,尤其在中西部地区沙漠存在较多,沙漠、沙地面积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3.6%。同时,随着环境的恶化,我国的沙化现象也比较严重。陕北有这样一句话,“榆林三件宝”,其中第一件宝就是沙比城墙高,由此可见当地的风沙有多大,其危害已经到了何种地步。最近一段时间来,由于国家及陕西省政府对造林绿化事业的的重视,榆林地区的沙化现象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被国家评为治沙造林先进地区,现在的榆林城已成为绿树成荫、树比墙高的美丽、绿色的城市,由此可以见证林地的防风固沙作用。树木由于其树干及树冠比较庞大,加之森林的群体性,因此,森林能够降低风速、改变风向,成为了地面能够遮挡风力的强大有力的生物性障碍,另外,由于林地内枯枝落叶覆盖地表,避免地面被风蚀,同时,林地内树木的根系深入地下,固定了周围的土壤,即使刮风也不会造成土壤流失,因此,森林就这样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风沙现象较严重,因此,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工程,此项工程被称为“绿色万里长城”,“三北”防护林建成后将有力的保障“三北”地区的生产生活,对三北地区的农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森林还能调节气候,我们都能感觉到在树林旁,明显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凉爽,因为,树木在进行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时,都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就会时周围的温度降低,这样就调节了温度,同时也不会产生巨大的昼夜温差。另外,树木的叶片具有很强的蒸腾作用,蒸腾出来的水气既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又会由于水气的逐渐升空遇冷后形成小水滴,水滴越聚越多,当空气无法承受时,就会形成降水。所以,森林地区的降水量一般会比空旷地区多。因此,森林通过以上方式能够调节气候,从而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了农牧业的正常生产。
2.3 森林还可能是若干年后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地矿资源
地矿资源很多就是树木经过若干年后的沉积而形成的,所以现在我们大面积造林,增加森林面积,会为子孙造福。在古代,我国内蒙古地区呈现出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而现在我国的很多大型煤田就在内蒙古。因此,我们如果能够大力造林,就会重现这一历史。
2.4 森林还能防治污染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事业。而大力发展林业作为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应该被提到重要位置。
首先,森林净化空气的作用。人们将森林形象的比喻為“大自然的吸尘器”,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可知,面积为1公顷的森林在12小时内即可消耗掉1000L的二氧化碳,制造700L的氧气,能够为450人提供一天的氧气量,因此,森林可以被称为二氧化碳净化厂或氧气制造厂。另外,在树木进行呼吸作用时,可以交换气体以发挥其过滤毒气的作用,例如对二氧化硫的吸附。另外,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并起到滞尘的作用。
2.5 森林降低噪音的作用
森林由于其自身的高大叶茂,可以阻挡林内的声音,从而减弱噪音污染。有研究表明:50米宽的森林能够降低20-30分贝的噪音,因此,我们可以称森林为“隔音板”。
2.6 森林能够杀死多种病原菌
很多树种能够散发出大量的挥发性气体和物质,这些物质会杀伤很多种病原,而在森林内由于大量树木的存在,散发出的气体和物质的杀菌作用就更明显。据研究:面积为一亩的松树在一天内分泌的物质可杀死痢疾、肺结核等多种病菌。因此,在城市大量种植某些功能树种会起到保健作用。
2.7 树木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在城市绿化中,树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树种的栽植,使绿化景观在空间上错落有致,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色彩,会丰富城市绿化,给人们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
3 森林的经济效益
3.1 森林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不可或缺的绿色银行,是保障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必要保障
木材是建筑、煤炭、民航、铁路等各项建设中最基础的原料,曾经的统计表明,开采1000吨的煤炭大概需要22m3的木材做坑木;建设1000m2各种结构房屋大概需要100-300m3的木材;其他的产业如造纸、人造纤维、通讯、车辆、船舶的制造等都需要木材做基础材料。另外,很多种类的林木能提供香料、油料和工业原料。由此可见,森林的经济价值是非常大的。
3.2 林业的副产品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例如:部分劳动工具、家居及办公用的家具、水果、加工的饮料等许多都是源自森林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森林。所以,我们每个公民都有义务积极投入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来。更准确地说,这是为自己谋利益,为后代造福,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综上所述,林业不仅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社会主义“四个文明”的建设中占有着先行的和基础的地位。目前,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而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是降低工业化污染,促进大气环流,保护环境的最直接、最科学和最基本的手段,同时,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又有长远的生态效益;既保护环境,又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既为物质文明提供保障,又为精神文明营造氛围。
【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推荐阅读:
论生态文明建设10-15
伦理视野中的生态文明06-20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现代体育12-17
生态文明教育 纪实07-01
生态文明渗透教育方案10-23
生态文明教育环保教案08-15
高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08-24
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教案09-05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结11-04
徐立伟—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