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 纪实(共8篇)
生态文明教育 纪实 篇1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一、建造生态化的绿色校园
根据“环保、和谐、科技、创新”这一主题思想,努力建造“生态化绿色校园”。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师生共同努力,加强环境建设,逐步改造校园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化的绿色学校,创造美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校的绿化工作,把校园每一块空地种上花草树木,目前,除了运动场以外,学校对每一个地方都作了精心规划,使校园常年保持郁郁葱葱、五彩缤纷的景象。
二、开展环境保护系列主题教育
环境保护是国际性的课题,它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所以,我们结合学校所在地和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主题教育。
1、开展主题演讲活动
我们利用班会、队会、和校会这“三会”的形式在全体师生中开展环保主题演讲活动,除了低年级有老师组织以外,高年级同学都是自发组织演讲活动,并搜集了同学们大量的演讲稿。
2、举办环保专题板报
每学期全校各班都举办了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板报和手抄报,同时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和标语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实现人人讲环保,人人做环保的主人,并通过红领巾监督岗评价体系建立环保奖惩制度。
3、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环保教育课题已经纳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取得了显著成绩。
4、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坚持环境教育进课堂,要求各科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环境教育。教师们结合学科特点,适当补充环保教育内容。经过多年的实践,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环保、生命、思想等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它学科教学也都根据学科特点适时进行环保教育。尤其是小学科学老师根据教材特点,把学科知识传授与环境保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5、结合有关节日开展系列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我校不仅将环保教育课程化,而且扎扎实实地结合本校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深受教育。近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老师和学生开展植树活动,组织学生采集植物种子、树叶标本,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邀请派出所的干警来校参加禁毒宣传活动,让师生自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在“世界无烟日”组织师生开展签名活动,宣传吸烟的危害;利用“地球日”开展保护地球活动;在校内组织师生开展“爱我家园”古诗吟诵比赛、环保作文比赛、环保手抄报、环保黑板报、环保主题队会活动;开展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创建绿色办公室、绿色功能室、绿色班级活动;开展环保口号征集活动。这些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师生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促进我校的绿色学校建设和所在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
6、深入开展“污染控制、节能管理”系列活动
由于学校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学生来源的特殊性、家庭背景的特殊性、学校底子的薄弱性,决定了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的艰巨性。学校根据节能环保的要求更换了学生食堂,有效地减少了烟尘排放。为了防止学生在教学区大声喧哗,我们在各个楼道处悬挂了温馨的提示语,并通过家长会、校会、班会、队会、家长开放日、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通过“礼仪、礼节、礼貌”等“三礼”教育活动使学生、家长、教师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人格得到了质的提升。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和卫生清扫活动,请家长和社区代表到学校参观绿化美化成果,用实际案例对他们进行影响,既扩大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又为“建我绿色家园活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在校内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纸、节能”活动,并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应该说“四节”活动已经成为全体大新小学师生的自觉行动。
四、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
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的持续开展,校园更绿、更美了,全体学生初步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使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影响到家庭、影响到社区。学校栽种的松树、垂柳和绿化带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宣传栏、牌匾设计新颖,内容生动、融美化、文化、绿化于一体;学生不吸毒、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师生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师生进校园做到了“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
五、创设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绿色文明校园
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有助于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也有助于形成体现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的良好校风、老师严谨治学的教风、学生勤奋好学的学风。
师生和谐是创建绿色文明校园的根本。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很难想象一名与学生关系紧张的老师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所以,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并且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从而教好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成长。学生要像热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热爱老师,尊师重道,虚心求教。唯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建绿色学校推动了我校的各项工作。使德育、智育、美育、劳动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磨砺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赵华杰
2015.9----2016.1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张英红
2015.9----2016.1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张英红 2016.3----2016.7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赵华杰 2016.3----2016.7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张英红 2016.9----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纪实
赵华杰 2016.9----
生态文明教育 纪实 篇2
南凭伏牛山为城, 北临黄河为池, 西接秦岭, 东望汴洛, 千年崤函古道贯通东西的三门峡,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座城市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朝气蓬勃。说她历史积淀深厚, 是因为早在六七千年,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活, 创造了灿烂的仰韶文化;据考证, 这里曾是黄帝部落最主要的生活地点;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假途伐虢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这里产生了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道德经》……说她朝气蓬勃, 是因为她又是一个新兴的城市, 是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诞生, 同时现代农业、工业, 城市建设、交通又与日俱进。
三门峡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已发现矿藏66种。一直以来, 三门峡都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煤炭、铝、锌、锑等矿产的重要产地。但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 三门峡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问题。如何走出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过度依赖?三门峡没有悲观和等待。“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经过几年的努力, 三门峡逐步完成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经济不仅得到快速发展, 生态建设更是被人们交口称赞。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使三门峡焕发出了蓬勃发展的朝气, 也给她带来了诸多殊荣:天鹅之城、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六大苹果出口基地之一、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4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2015年中国大陆城市“氧吧”50强……
生态文明教育 纪实 篇3
近年来,省森林植物园始终将生态文明创建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以生态文化品牌打造生态文明,以生态文明发展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获得了“湖南省直文明标兵单位”称号。
创立了“湖南世界名花生态文化节”品牌。省森林植物园利用自身的科研技术优势和独特的樱花资源,通过引进郁金香、牡丹、杜鹃花、向日葵等,用名花及其文化内涵演绎了“春之歌”、“夏之恋”、“秋之色”、“冬之韵”四部花曲,成功打造了“湖南世界名花生态文化节”生态旅游品牌。创作设计了园歌、园徽和反映植物特色的吉祥物。先后举办了荷兰文化周、盛中国、刘诗昆音乐会、遂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湖南省非物质文化展、湖南首届恐龙科普展等多项文化主题活动。四季名花争艳、特色主题活动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品牌影响深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许和充分肯定,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省森林植物园荣获“2011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最受欢迎景区”、“2011中国(湖南)年度浪漫花海旅游胜地”。先后于2012年1月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2月获批湖南省两型示范景区。目前年接待入园游客达70多万人次,生态文化理念在三湘大地广泛传播,生态文明成果社会分享。
牵头成立了省生态文化协会。2013年底,由省森林植物园牵头成立的湖南省生态文化协会,是由在生态文化建设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文化、社科教育及学术团体、以及关心和有志于湖南省生态文明事业发展的人士自愿组成。该协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绿色湖南建设纲要》、深入传播生态理念,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加快建设绿色湖南,聚集了全省有志于生态文化建设的力量。协会深入研究生态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挖掘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为省森林植物园下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改善了生态文明教育环境。省森林植物园先后对主干道路和两边的园林景观进行了提质改造,斥资1200多万元修建了满足游客需要的新北大门。2011年,按照国家4A旅游景区标准,积极开展国家4A旅游景区品牌创建工作。完善了景区主游步道建设,完成了北大门游步道建设工程;完成了环樱花湖景区主游步道建设,总面积3800平方米;建成了西大门和北大门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了200多块中英日文的标识标牌,增设了文明提示语标牌;新建和改造停车场6个,总面积14000平方米;新建改造旅游厕所11个,配备各种休闲坐椅凳500余个、环保垃圾桶180余个,全园文明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水平、景观质量水平大大提升。
建立了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平台。省森林植物园依托已建成的一批特色植物专类园如樱花园、国家杜鹃园、观赏竹园、珍稀濒危植物园、世界名花园等专类园,建立了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结合生态旅游特色,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先后获批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多次荣获“梁希科普奖”“湖南省科普先进集体”等称号。其中,“湖南世界名花生态文化节”和“湖南首届百万花·蝴蝶文化节”先后两次荣获国家林业局“梁希科普活动奖”,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省森林植物园利用自身特点,开展深受市民喜爱的生态文明教育,让生态文明理念在活动中得到有效传播。第一,发挥生态文化教育功能,将生态文化教育融入到游园赏花活动中来;第二,发挥植物多样性教育功能,将养在“深闺”的3800种植物展示在游客面前,为省内10多所高校提供植物教学基地,为省市10多万中小学生提供动植物科普教育;第三,发挥社会公益性功能,始终坚持对残疾人、军人、70岁以上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并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第四,发挥文学艺术教育功能,充分挖掘主题花卉的文学艺术内涵,开展征文、书法、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活动;第五,发挥植物科学和环境保护教育功能,通过科普讲座、科普竞赛、科普展板以及科普志愿导游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提高了市民美化家园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 篇4
为了加强我校师生的生态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广大师生营造一种和谐、自然、宽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根据门源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引导我校有效落实“生态文明进校园”的目标任务,让我校师生正确认识家乡生态,进一步明确门源县重点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美好前景,教育我园师幼增强节水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特制定康乐幼儿园“生态文明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文明,促进师幼参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师幼生态文明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文明观念,形成广大师幼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校园绿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校园。
二、活动要求。
1、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2、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创建活动多样化。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4、以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亮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校园的整体规划,搞好学校的美化、净化、绿化工作,环境育人,力争使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教导处、总务处和少先队紧密配合,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绿色学校创建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自然、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管理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生态环保工作。
(二)加强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多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
2、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坚决消灭卫生死角,由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学生每天对校园卫生进行检查,做到每天“三洒两扫一拾”、每周一次大扫除,力争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3、把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卫生区域明确落实到各个班级。
4、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提倡简朴。
(三)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生态教育意识。
1、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教育知识讲座,进行教师生态教育知识测试活动,以开讲座和办培训等方式促进生态教育意识。
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生态教育,在教案中体现生态教育意识,开展生态教育教案征集活动,把生态教育宣传落实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
3、通过“无烟学校”的倡议活动,在教师中推崇环保、健康的生活习惯。
4、把学校的生态教育渗透到家庭与村组,通过学校生态教育带动每一个家庭,通过学校生态教育影响每一个村组,使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保,形成生态环保意识。
(四)多渠道开展学生生态教育活动
1、课堂渗透生态教育。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课堂的生态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生态保护知识,使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懂得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到有机渗透生态教育。
2、利用班、队会、升降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的生态环保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各中队每学期均要组织开展一次中队生态环保主题活动。要做好“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无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安排,从多渠道宣传环境教育工作。
3、开展变“废”为“宝”的生态环保活动,紧紧围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拯救地球”、“我心中的梁子湖”、“我心中的家乡”等主题开展节水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师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人人争做创建节水型社会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4、发挥少先队作用,组织“生态环保小卫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生态环保活动。继续开展村校共建活动,与村组紧密配合,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村组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5、倡议学生生态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绿色,是生命的希望和象征。通过“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生态教育理念,提高生态教育水平,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切身感受校园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带来的好处,体会和感受生态文明。
环保教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幼儿园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必须从幼儿抓起,而幼儿园是幼儿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方法很多,有利用课堂教育、家庭教育、幼儿园环境教育等等.。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激发幼儿环保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的自觉性,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寓环境保护教育于游戏活动中: 幼儿园开展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商讨,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纸盒、饮料罐、胶卷筒、纸板等废物,制作游戏材料,让幼儿懂得“废物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体育游戏《青蛙捉害虫》,通过让幼儿在四散追逐活动中,使他们懂得青蛙是益虫,能够保护庄稼,我们不能捕杀它们,更不能吃它们的肉。知道了有的生活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道理之后,孩子们便很自然地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了。
二、把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日常教学中: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把环保知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手工制作(如《大树逃跑了》、《小树叶》、《水变干净了》)等活动,使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绿色的节日、季节性开展教育。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粮食日”、“世界环境日”等一些绿色环保节日来临之际,我们都会开展以此内容的主题活动。同时,通过讲故事、观看录像、欣赏图片、谈话讨论、外出宣传、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以及举办“碧水蓝天好家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相应的绿色知识宣传教育。例如:10月15日是“世界粮食日”,为此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有关水稻和小麦的生产过程,并精心制作了一个版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原来我们吃的米和面粉要经过很多的生产工序才能生产出来,我们的粮食来的真不容易。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世界粮食日”的意义,懂得了爱惜粮食的重要性,更能激发他们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的情感,他们会将这种情感转化成自己的行动,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四、进行随机的环境保护教育。午餐后我带幼儿散步来到了种植园地,一个幼儿好奇地把小青菜拔了出来,我就及时地利用这个活教材,使幼儿知道小青菜离开了土壤妈妈它就活不成了。我们千万不能拔地上种植的花、草等植物,慢慢地培养了幼儿不随意破坏绿化的好习惯。
2、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创建活动多样化。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幼儿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校校园”创建活动。
4、以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亮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校园的整体规划,搞好校园的美化、净化、绿化工作,环境育人,力争使我园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成立以李园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园长亲自抓,教务处、教研组和年级组紧密配合,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绿色校园创建纳入到保育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配班教师为骨干的管理机制。
3、定期召开主题活动,推动幼儿园生态文明环保工作。
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计划 篇5
根据《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通知》(彭水教基„2015‟19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全校学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全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决定全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精神为指导,以全校学生为对象,以倡导环保行为、普及低碳理念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广大师生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生态知识,倡导绿色生活,引导全校师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参与到“建设美丽学校、实施生态教育“的行动中,让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三、具体措施
(一)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领导。组长:王云信(校长)
副组长: 张静(副校长)、沈元程(副校长)曾宪娟(副校长)、聂强(副校长)组员:何林糠、何光宏、何全胜、何志强、尹 川
王雄飞、王光芳、吴相维及各班主任
(二)课内渗透,课外实践,进行环境知识教育。
1、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学大纲为纲,以现行课本为本,适时、适量、适度渗透环境教育。
2、加强环境教育管理,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师的教学计划,1-6年级平均每学期不少于6课时安排生态文明教材读本教学内容。
3、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
(1)举办预防传染病及环保知识国旗下讲话(4月15日和6月3日)
(2)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的环境教育如清明节扫墓、五年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等;
(3)开展社会调查;
(4)组织“环保小卫士”或“护绿小义工”等环保实践活动活动;
(5)撰写环境小论文;
(6)举办环保手抄报竞赛、环境书法和美术竞赛等;(7)实行节纸、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及回收利用等活动
4、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
围绕全县“建设美丽学校、实施生态教育”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四个一”主题活动。一是开好一堂主题班队会。结合“3.12中国植树节”、“4.22世界地球日”、“6.5环境日”等环保宣传日活动,以“绿色、生态、文明”为主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上好一堂生态环保课,传授生态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和科普宣传。
二是每学期举办一次征文、绘画或演讲竞赛。以”建设美丽学校、实施生态教育“为主题,分学段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谈谈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参与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三是开辟一个生态文明教育宣传专栏,以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和推介班级活动成果为主要内容,每月更新一次。
四是印发一份致家长的倡议书。以“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向家长发一份倡议书,动员学生家长人人参与和谐幸福家园建设。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提高环境教育效果。
1、教师注意保持衣装整洁、保持办公桌整齐、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等。
2、教师主动拒绝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
3、教师带头不浪费纸张粉笔等。
彭水县第四小学德育处
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论文 篇6
——建设生态文明呼唤生态文明教育
白云六小 陈玲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以及资源开发和环境影响方式的总和。在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突出问题。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重视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我认为加强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这一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老师们应切实利用各学科教学平台,抓好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变革我们现行的教育。首先,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我市教育发展战略中;这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建设生态文明是贵阳未来社会发展首要战略目标,我市教育发展战略必须与社会发展战略一致。我们要从全局性、长远性上谋划我市生态文明教育,将其列为我市教育发展战略中优先考虑的地位;要整合全市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要将其理念、目的、任务、课程和评价融进我市基础教育,用生态文明教育统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工作,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我市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积极开展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生态文明教育在价值取向、教育规律、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途径和方法、教育模式、教育质量和效益、教育评价等方面均与现行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如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人的生态文明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内涵、生态文明教育的规律、生态文明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生态文明教育与素质教育等,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包括的组成部分,如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伦理道德的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生态科学的教育、生态文明行为教育、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和生态美育等,都亟待研究。
第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该课程目标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生态学观点,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是以传授生态知识为基础的。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应用能力是目标达成的关键。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知识应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生态学知识,特别是引导学生用生态学知识分析评价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会感受到环境问题离他们很近,与他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重视知识的应用,不仅使知识传授收到最佳效果,也是培养学生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身边事例引导学生用生态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当学生能用生态文明知识去看待政府的一些决策、自己所熟悉的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时,那么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目标便已达成。
第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应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同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生态行为是指人们在环境保护意识的支配下做出的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行动表现。在培养学生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他们的新的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态文明知识,反省自己的日常行为。帮助他们正确判断哪些行为是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行为,哪些是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非生态行为。2007年12月31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发布通知实行“限塑令”,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实行“限塑令”一年来,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一些农贸市场仍在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也有一部分学生购物时没有拒绝使用不合规定的塑料购物袋。针对这些现象,我在学生中开展了“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的活动,通过活动纠正他们的一些非生态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生态文明教育 纪实 篇7
学校秉承“实施生态教育, 创建齐鲁名校”的办学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教师职业幸福搭台”的办学宗旨, 全面实施生态教育, 积极构建生态课堂, 打造生态校园, 让学生生态化成长 (即全面和谐的成长, 自然绿色的成长, 自主可持续的成长) , 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 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学校倡导的“生态教育”, 突出六大特征:个性化、和谐、开放、共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 秉承一个理念———师法自然, 健康、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思想;追求一个目标———培养兴趣浓厚、习惯良好、品格高尚的人, 办为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任的优质教育, 努力打造生态教师团队、生态德育、生态课堂、生态校园四个特色品牌。
在生态教育理念的引领下, 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 领先的科研能力, 以良好的素质, 进取的态度, 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现已成为一所济南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济南市花园式庭院学校和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15 年6 月5 日, 《齐鲁晚报》整版报道了学校实施生态教育理念, 谱写教育新篇章的活动纪实。山东省《大众日报》、《济南时报》、章丘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来学校进行采风报道。
一、生态团队———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教师和学生是构建教育生态校园中最重要的两个生态因子。学校只有把握教师成长的脉络, 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 重视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才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加快教育生态校园的形成。
近年来, 学校始终把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成绩斐然”的教师群体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生态教师团队的管理以引领和服务为主, 凸显“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特征。学校实行上下级平等对待,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领导和教师始终保持着团结向上的氛围。在这里, 业务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老师总会得到好评, 从早到晚辛勤付出的班主任老师评价也高, 一切都用能力与事实说话, 彰显公平与公正。良好的机制极大地化解了教师聘任、职称评定中的矛盾, 有效地增强了教师的内驱力, 让所有老师都自觉行动起来。如今, 教师的整体水平大为提高, 优质课比赛大家都争先恐后, 各备课组团结合作, 老师们定期进行集智备课、同课异构、网络研讨, 每个人总是将自己的擅长之处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 每个人都在精诚合作中得到充分发展。
要适应信息化的智慧教学, 必须培养一大批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刁镇中心中学营造教师成长的自然生态, 鼓励教师主动发展、终身学习, 实现生命的价值。学校为教师搭建了提升的平台, 便于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除了系统的校本教研, 学校每学期都要派老师外出观摩学习。本学期, 学校又派骨干教师前往青岛、烟台、枣庄等地进行观摩培训, 回校后举行了全体教师心得交流会。除了“走出去”, 学校也不忘“请进来”, 学校先后邀请了山东省十大创新人物实验中学的杨育红, 全国十大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教育专家郑立平老师, 济南市历城稼轩中学的省级教学能手、市教科所等专家名师前来为教师作教育教学专题报告和课堂展示, 老师们大开眼界, 茅塞顿开, 醍醐灌顶。此外, 学校规定教师每学期必须读1~2 本教育专著, 并利用各种会议、网络博客、教师沙龙进行广泛交流。每周的大教研和网络教研更是雷打不动。
教师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获得了快速成长。整个教师群体更是呈现出积极向上、和谐进取、不断创新的良好精神面貌。在各项教育教学竞赛中屡创佳绩, 有多人荣获市县教学能手和优质课一等奖。校长魏兆斌被推选为全市校长论坛高效课堂成果推介典型发言人, 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赞誉和深远影响。
二、生态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年来, 刁镇中心中学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探索。学校提出了“生态课堂”这一全新理念。“我们正着力营造这样一种气氛:教师有自由开放的心态,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 允许学生标新立异的个性张扬, 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 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用校长魏兆斌的话讲, 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搭积木”的过程, 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生态的孕育过程要求有教师和学生智慧、情感、能力的投入, 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
如果将课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那么生态课堂无疑应是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生态互动, 生命对话, 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习不再沉闷枯燥, 而是变得充满乐趣。学校的生态课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是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求真达到和谐。“求真”是指课堂教学的真实及师生的真诚。“和谐”是指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的、自然的、生活的、自主的、情感的、兴趣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被吸引、被感动、被激励的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关注学生生命发展, 引领学生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本真生命的体验。第二是生命灵动。课堂教学不仅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 还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还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 还是学生得到发展, 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所以生态课堂是灵动的课堂, 是师生灵感相互交织、思维彼此碰撞的课堂。第三是整体提升。整体是指生态课堂的教学内容中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统一在一个整体中。提升是指不断地开发师生的潜能, 取得教学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生态课堂追求的是让学习成为自然态, 成为生命生存的需要, 使学生真正减轻课堂负担和精神负担, 使学习成为提升生命质量的需要。生态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为“三段五步”, 体现“先学后教, 教学合一”的原则。“三段五步”包括“课前自主预习, 课中自主学习, 课后自主巩固”三个阶段和“学前调查、提出问题;合作交流, 质疑解惑;学生展示, 共同分享;总结概括, 拓展延伸;当堂达标, 学以致用”这五个环节。“课前自主预习”是学习的起点, 大部分学生通过此环节可以完成70%左右的学习目标, 并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做好记录。合作交流, 学生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在小组内解决部分疑难问题, 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分为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展示过程中, 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 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总结概括, 拓展延伸”就是在课堂结尾时, 教师立足引导, 让学生来说、议、读、写,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 拓展延伸, 巩固升华。“当堂达标, 学以致用”这是最后一环, 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高效课堂的效益都是通过这一环节来体现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学习、社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要求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根据学情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达标题目, 让每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幸福。让知识在应用体验中得到落实和升华。
我们开展的语文“三段五步”生态课堂模式的创建活动, 一是实施“书香校园”工程, 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确保全面实现语文高效课堂, 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创设“语文实验室”计划并建设完成七八年级两个高标准的语文实验室, 克服了学生上课借阅等困难。二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阅读活动, 提升师生的文学素养。学期初组织开展了“走进名著, 品味经典”展示活动, 全校近千名师生参与;依托市教研室片区教研活动, 在学校多功能室举行了八年级语文大阅读阶段性成果展示, 老师们深情款款的朗诵、惟妙惟肖的学生课本剧演出, 索芬老师如泣如诉的名著鉴赏———林黛玉, 都震撼了在座的师生们, 教研员和片区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学校还组织开展了“与书香为伴, 与智慧同行”为主题的读名著、抒感想优秀写作评选活动, 充分展示了自语文实验室创设以来的活动成果。学校依托“语文实验室”这一平台, 打造“书香校园”, 让每一个学生打开书本, 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 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 让读书生活伴随着师生成长的每个脚步。
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 学校在生态课程建设方面也做了有效尝试和探索。我们依托学校传统、当地资源、教师特长等自主开发, 构建了体现本校独有, 基于教情学情, 注重实效, 确保开课, 形成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如“齐鲁名士录”“一代儒商———孟洛川”“银鹰的崛起”“中国传统故事集”“青春启示录”“发展中的儒商故里”等。
三、生态德育———让道德的生命自主成长
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 引导学生树立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意识, 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 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谐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 使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
“以人为本, 以德润心”, 是学校实施生态德育的理念。在尊重学生生命主体创设和谐发展环境的过程中, 充分开发出个体的生命潜能, 促进了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从建立德育常规入手, 营造道德氛围。由级部学生会主导的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中心开展的天天“班级量化评比”活动, 激发学生上进意识, 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 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分阶段研制教育目标。注重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成长, 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七年级主要加强中小学的衔接, 通过“大练基本功, 形成好品行”和军事化训练培训, 促进学生规范化和良好品行的形成, 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逐步树立爱校、爱家、爱集体意识, 学会学习和感恩。八年级主要是巩固初一年德育成果,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与引导, 平稳地向青春期过渡, 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努力缩小差距, 减少两极分化, 进行初步的理想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九年级主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以及面临的毕业、升学等压力进行教育与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磨炼良好的心态, 明确教育指引下一阶段的人生观、世界观, 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德育的平台越来越多, 内容越来越丰富。主题教育月、班晨会、升旗仪式、校园之声广播、文化长廊、《春雷》报刊、传统节假日、体育节、艺术节、周末影院、心理健康辅导和讲座、大课间、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都是其有效载体, 而其内容更是涉及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 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为充分挖掘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能量, 提升学生社会调查的质量, 学校还系统地建立了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教育体系, 让学生走进德育基地, 走进社区, 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走进社区清理张贴物、参观孟洛川德育教育基地, 参观圣泉化工园社会实践基地, 开展旧军“祥子号”的兴衰、银鹰炊具厂的变迁、地方春节民俗的由来等社会调查, 小小的足迹遍布全镇的社区、街道。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学习课堂内无法学到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践行“全面育人, 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在刁镇中心中学, 德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 而是成为了滋养生命健康成长的沃壤。校长魏兆斌表示, 学校将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 将尊重、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作为出发点, 既关心学生学习质量, 更关注学生的人生幸福、自身价值。
四、生态校园———让学校成为生命的乐园
学校始终把“生态教育”理念作为校园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点定位、科学谋划, 全力打造“高雅校园、魅力校园、生机校园和书香校园”, 大力实施了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假山瀑布、紫藤轩榭、石刻雕塑、花草树木, 一株株色彩斑斓的月季、一簇簇争奇斗艳的秋菊, 把整个校园装扮的靓丽多姿,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济南市庭院学校。学校按照让师生用得上、用得好、用得实, 一切为育人服务, 为教学服务的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空间, 科学、巧妙、艺术地增设了名言警句版面、悬挂了师生书画作品、制作了系列宣传版面、展示了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 开辟师生实践活动空间, 形成了主题鲜明, 富有特色, 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接受教育。教室整体布置合理优雅, 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特色文化精彩纷呈, 形成了“墙壁说话、环境育人”的文化氛围, 充分体现了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的班级开辟了“剪纸展示台”, 把学生的心灵手巧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有的班级进行“小小作文展”,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有的班级把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展示出来, 供同学们观赏和学习。风格迥异、亮点纷呈!在生态教育的理念下, 这里的每一处景观、每一种造型都蕴含着人文、生态和科技的文化内涵, 给学生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浸染与启迪。
在打造清新靓丽文化浓郁的校园环境的同时, 学校还依托“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 积极营造“终身学习、终身受益、书香校园、魅力镇中”活动, 让“书香校园”打上时尚标签。学校建立了高标准的图书馆、阅览室、年级语文实验室和门厅图书角, 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引导“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促进他们的“精神发育”。石刻周围、紫藤架下、读书角旁、阅览室内、雕塑两侧, 处处都有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的身影, 好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刁镇中心中学的校园无不体现着顺应孩子本能与天性的诚意。在打造“高雅校园、魅力校园、生机校园、书香校园”的同时, 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因活动而体会到快乐。学校现有20 多个社团和兴趣小组, 组建了校乒乓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足球队等群众性团队。科技创新更是刁镇中心中学的传统强项, 体现了学校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学校科普活动小组代表学校多次参加机器人设计、科普小制作、计算机网络设计大赛等屡屡获奖。篮球是章丘市体育传统运动项目学校, 学校的篮球队多次在市中学生篮球赛中进入前四名, 学校的艺体生培养也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每年都有一大批才艺高超的艺术生被上级学校选拔录取。《章丘日报》对学校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给予宣传报道, 在社会上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
五、生态硕果———让教育点化润泽生命
生态教育的价值, 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师生生命的尊严, 最大深度地挖掘了师生潜在的生命能量, 最大宽度地打开了师生的视野和心胸, 使师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信, 让他们迈上了人生新的发展台阶, 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正是这种追求全面和谐发展, 注重让学生享有完整愉悦人生的教学理念, 刁镇中心中学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章丘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济南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和绿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学生是生态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在这样一片成长的沃土中, 每个学生都会找到自己的人生支点, 进而健康发展、走向成功。“走进镇中, 我以镇中为荣, 走出镇中, 镇中以我为荣”。每年都有一大批品学兼优、志存高远的孩子们带着对母校的依恋踏入高一级学校。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2-03
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需要的积极回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且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借助全民之力才能办好。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的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但究竟生态文明教育是什么,生态文明教育教什么,怎样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在理论上,有关提法如生态德育、生态素质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一而足,它们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向度差别很大,学者们在广泛开展研究的同时,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虽然学校和社会都已开展生态文明的相关教育,但总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还处于碎片化、零散化的起步状态,没有形成工作系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效果自然不太理想。在众多的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理论和实践上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认识问题,本文试图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作进一步的探析。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2]也有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多层次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环境法制教育。”[3]还有学者则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法治等方面。”[4]可以看出,虽然相关的研究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也都比较注意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展开论述。但是整体来说,目前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存在着零散、浅显、杂乱、雷同的现象,没有形成共识,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对现有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以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同于国外的环境教育,有关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等内容应该排除在外。它的内容体系应该是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等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思想基础,吸收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而产生的新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人类要生存、发展并实现最终的解放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生态自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李克强在会见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外宾时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5]。生态自然观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帮助教育对象了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教育对象树立生态忧患意识。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让教育对象明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的那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6]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个正确定位,也才能认识到人类制造了生态危机,现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是关于全人类在生态权利的享受和生态义务的承担方面所处生态地位平等的观点,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平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環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并将它完好地交给后代人。
进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意识。从生态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内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正是发达国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且,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奥康纳认为“资本的积累得以继续,主要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7]。代内公平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环境需求,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利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还要求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公平分担治理环境的责任。这种公平,不应是绝对数上的简单公平,而应从历史、现状来分析,强调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代际公平”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类的受托人,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护好自然资源。代际公平的思想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很多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证每代人公平地享有生态权利和承担生态义务。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是在对西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费观,是生态意识在生活消费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应深刻认识和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消费异化;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高碳消费。
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正确对待生活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个人来说,作为一名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生态消费观教育要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绿色产品,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生态消费观教育还要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生活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超过生活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奢侈为特征,必将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主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代人很好地继承与弘扬。
四、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对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观点。生态道德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应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在道德上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
进行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良知感、生态善恶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使命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使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一是生态良知感。生態良知是一种生态方面的道德认知。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把自然界作为有自身利益和自身情感的道德对象来看待。生态良知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他们在内心形成和确立生态道德观。二是生态善恶感。生态善恶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生态道德“自省”。衡量生态善恶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都是善良的,反之则为恶。三是生态正义感。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维护“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的生态利益,是监督和评价生态行为的道德准则。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约束和制止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与非正义的生态行为做斗争。四是生态使命感。生态使命感就是一种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真遵守和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履行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要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社会公众自觉担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实践。
五、生态法制观教育
生态法制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法制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法律意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方面的具体体现。生态法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的推动,也需要生态法律、法规的引导和约束;每个公民或社会集团在享有生态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定的生态义务;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法制手段是最重要的保障。
进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法律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法治意识和生态维权意识。近年来,注重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重要立法共识,我国生态立法加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生态法制观教育,能够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强化公民在环境保护法律义务方面的政治认同,并以生态法律规范自己的生态行为。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众的事业,法律法规支持公众在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方面,我国的立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提高普通大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人们在守法的同时参与生态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从而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执法的效果和司法的监督。生态法制观教育将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在用生态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还会运用法律武器与一切危害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有关生态的思想观念的教育。这种观念教育一方面以一定的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作为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又以公民的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作为预期的效果和追求的目标。但生态知识并不直接产生生态行为,只有正确的生态理念才能搭建起两者之间的桥梁。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可以提炼出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础因子。其中,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类自身代内和代际之间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它们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内容。生态消费观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在生活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它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重点,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内容。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是引导和约束人们的生态行为的两种最重要的手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内容。五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构建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为“培养生态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8):23-24.
[3]廖金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3(4).
[4]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
[5]李克强会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主要外宾[N].光明日报,2012-12-13(3).
[6]《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人人参与从我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J].安徽林业,2008(3).
【生态文明教育 纪实】推荐阅读:
生态文明渗透教育方案10-23
生态文明教育环保教案08-15
高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08-24
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教案09-05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结11-04
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05-31
生态文明教育月活动方案09-05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9-01
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09-13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