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结(共9篇)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结 篇1
宁晋县北新艺术小学自8月创办以来,十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之中。学校通过实施绿色教育、生态教育,努力打造“绿色北新”“生态北新”品牌,不断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一、营造生态文明氛围打造绿色校园文化
为更好地创设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学校增加了相关礼仪、文明教育的内容,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态文明校园氛围。
学校美化食堂、教学楼楼道、教室、洗手池的布置。食堂环境整洁美观,食堂内外布置了教育学生从小勤俭节约、文明用餐的生态文明宣传标语和图片。洗手间里布置了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的标语。精心打造绿色校园文化。学校走廊、教室由室内盆花装点。学校在校园东侧建设了用于种植、采摘、游泳等活动的大型绿色生态园。生态园内班级分区域进行种植,自设区域名“碧草连天”、“百草园”等。同时对各种树木都设立了相关的说明文字,挂上了爱护花草树木的提示牌,使师生有一种置身“绿色世界”的感觉。
二、整合学科内容,树立环保意识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课堂教学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思想上牢固地树立环保意识,才能在日常的行为中保护大自然,自觉地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在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中都能渗透生态文明环保教育。在语文学科中,如《美丽的小路》、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科学课中《水的污染和保护》、《保护大自然》等都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好材料。美术课上,学生们通过巧手制作,变废为宝,利用矿泉水瓶制作垃圾桶,利用瓶盖进行绘画等。通过教育,自觉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中,学会关注,学会关心,关心物种,关心大自然。
三、开展生态文明行动,根植生态文明理念
1、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通过校宣传栏、黑板报等,营造绿色环保氛围,提高环保意识。活动中坚持学生自主教育的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小主人翁作用。召开“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节纸总动员”、“水——生命之源”等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讨论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对自然所造成的破坏。强化学生对环保的了解和认识。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地球日等纪念日,创造性地开展植树护绿活动。
2、开展美化、优化校园环境的日常活动。
在学校日常教育管理中,把环境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将校园划分为各个班的卫生区,落实每班卫生岗位责任制,并将卫生清扫和积极保持环境整洁等规定作为定期检查、评比的内容。同时,为维护校园内公共场地的卫生,设立环保卫生监督岗,开展“弯腰”行动。
3、开展“绿色班级”创建活动。在创建中,首先要求做到“三净”。即学生语言净、教室静、卫生净。其次美化班级环境。每个班级都养花种草,以达到教室的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绿色文明环境,打造优雅的校园文化。
四、拓展创建工作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在创建过程中也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从教辅资料的发放与回收、学校消耗品管理、各馆室使用、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垃圾分类处理、学校工作资料的收集与使用等方面,本着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学校垃圾减量化排放,校园无污染源的文明环保型校园。
我校以创建学校为生态学校为契机,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办学水平,努力营造代表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墙画、壁画、专栏等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内容涵盖了学校办学理念的各个方面,图文与绿化交相辉映,突显了本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气息。我校良好的校园环境,反映了全校师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具有了较高的环保意识,这为最终实现创建生态学校办学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生态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创建生态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爱绿、护绿、培绿的意识。生态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培养了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爱一草一木的美好心灵。
环保工作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学校当前在申办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学校严格按照生态学校七步法实施创建工作。全校师生都将保护环境为己任,从自身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为环保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当然,环保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做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环保教育常态化,不断总结环保教育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将继续努力,开拓进取,将“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开展下去。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结 篇2
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始终伴随着人对自然的抗争和合作。能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一直是人类引以为傲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原始社会、农业社会, 还是工业社会时期, 文明始终反映并体现着人类与自然矛盾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然而进入工业社会后, 人与自然的矛盾前所未有地尖锐起来。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飞速发展, 以资源消耗换来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衍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发展的失衡, 而这种失衡带来的危机正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文明观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而提出的。
如果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历史进程来看, 生态文明作为后工业文明可以说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形式之后的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为特征, 是自然权利受到充分尊重的文明, 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七大则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写入“生态文明”的概念,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包括:“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放在同一高度上, 这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学校教育是生态文明观养成的重要阵地
目前, 生态文明观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形态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根据2003年6月至11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组织实施的“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涉及居民生态意识内容的这一部分调查结果显示, 被访者的生态意识与其年龄和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体上, 被访者的生态意识水平与年龄的增长成反比, 与文化程度成正比。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接受相关教育之后生态意识明显高于非学生群体。这表明, 学校教育比其他任何形式的宣传、教育都更能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同时, 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生力军, 他们将承载人类的希望和理想, 决定着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和进程。“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 在学校教育阶段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养成教育就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
3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
3.1 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面临生态危机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而提出的。在工业文明建设中, 自然的价值被简单定义为经济价值, 任何可以使人类短期高效获利的方式都被认为是正当的。反映在人类生产行为中就表现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粗暴开发和疯狂掠夺, 为此不惜给其他物种带来毁灭性打击。
翻开字典或者教材等工具书, 很容易就会找到这样的描述, “××, 肉可吃, 皮可制革……”从生态文明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文字, 我们将看到自然界生灵的血与泪。自然界是“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内在机制, 人、社会和自然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 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 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维护这个系统的内在稳定与平衡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超越一切经济效益。
3.2 生态发展观教育
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进程不会因对于自然的敬畏而停顿、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成为了人类的美好愿景。生态文明理念要求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 要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 在此基础上, 持续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求才成为可能。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整个地球, 其发展趋势莫不如此。这与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是完全一致的。
3.3 生态伦理学教育
生态伦理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人类平等观, 二是人与自然平等观。
人类平等观是指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 其中既包括要维护“横向”的代内平等, 即不同经济实力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人的平等;也包括“纵向”的代际平等, 即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 与后代人具有同样的权利, 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罔顾后代发展的权利。
人与自然平等观强调人与自然是平等的, 人既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 同样也有保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人类作为地球物种的一员, 其享受自然的权利必须与其他物种分享, 人类没有唯一绝对的权利, 必须尊重和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和权益, 保护生态环境, 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 不得破坏和侵犯他人和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
3.4 生态法制教育
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多达二三十种, 这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后盾, 国家以立法形式确立下来, 不容忽视和践踏。确保各项法律、法规能够起到其震慑和惩戒作用, 就要依靠教育的推广, 比如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就是生态法制教育的绝佳平台。
4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途径
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很多, 具体到学校教育层面, 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种:
4.1 挖掘课堂生态文明教学资源
以生态文明的视角重新审视学校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挖掘其内部蕴涵的生态文明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应注意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精神, 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感情, 品味自然的审美价值, 还要学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为这些未来的生态文明实施者做好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
4.2 创设符合生态文明审美要求的校园环境
学校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的子系统, 在校园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生态文明理念, 创设优美、和谐的校园生活空间。大到整个学校的规划、设计, 林木的栽种、养护, 小到垃圾箱的设置、桌椅的选择等, 尽量增加这个子系统中的物种数量, 以环境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让学生乐于主动维护生存环境的生命和谐。
4.3 教育过程的生态文明化
学校的教育者, 无论是教师还是辅导员, 都应主动将生态文明观融入自己的全部工作中, 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必要时可以借助制度建设之力, 形成上至校长, 下至全体教工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心理氛围。
4.4 参加生态文明社会实践行动
通过栽种、养护校园植物, 或走出校门, 亲近大自然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通过发明或改进用于维护自然平衡稳定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能力;通过对于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研究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 并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充分实现学校内部生态文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经由以上各种途径,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全部认识和行为, 并将之内化为自身对于自我设计和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而对于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波及上下几代人, 让中国社会在科学发展观指引的和谐社会建设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张琳.论生态文明观[J].烟台大学学报, 2000, 13 (4) :231-235.
[2]刘建伟.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8, (6) :17-18.
[3]赖章盛.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内涵与目标[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8, (10) :122-125.
[4]张爱民.试论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5, (10) .
[5]仲晓婷.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评估与研究, 2008, (3) :30-32.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结 篇3
关键词:学校 生态文明 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代间、代际间的关系,根据发展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以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
一、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并将其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应抓住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机遇,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从宏观看,生态环境恶化、物种锐减、气温升高、沙漠化加剧、能源危机,不利于维持人类发展的需要;从中观上看,工业文明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往往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来治理,有的甚至无法弥补;从微观上看,工业污染和化学农业的污染又通过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如食物链)产生作用,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从我国现实来看,生态文明价值观还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理念根基。当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而环境问题频发时,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水平并没有随之迅速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很容易被眼前的其他利益欲求所取代和置换。现实生活中各种奢侈消费、劣质消费以及一次性消费现象提示我们,很多人缺乏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形成常态,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许多高校尚未将生态保护列为专门的课程,虽然一些课程中有所涉及,但不够系统和全面。学生在生态文明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意识淡漠,环境知识欠缺,“知行背离”现象严重,生态责任意识比较淡薄,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等。然而,学生是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新生力量,提高学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质,进而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2、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拓宽了德育的领域。生态文明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传统德育的内容,由要求对人、对社会的负责进一步延伸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负责。要求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负有对自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强调的是人类平等观念,主张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平等,这无疑为学校德育注入新的内涵,拓展了德育的领域和范围。
3、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生态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生态文明的内涵就是我们在教育中开展的国际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有效延伸,也是爱国主义的有效拓展,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是否掌握环境知识,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是否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通过专业的环境、资源、生态知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观、价值观,具备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社会普及生态文明的科学知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中国梦。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模式
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基地,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柱。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与资源的教育;局限于校园建设绿化、讲求卫生和改善生活条件;局限于开设环境科学和技术、环境保护和环境伦理学等课程,它们只是绿色教育的一部分。它不仅要求加强环境科学专门院校或环境科学系、环境保护专业建设,而且要求大学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教育使命,推动大学发展模式的转变。在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中,教育者必须与学生一道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引领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愉快的参与中,体验到自己是大地的孩子,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让人类的自然伙伴正常延续,健康繁衍,人们的行为应该有怎样的约定,给这些伙伴提供怎样的帮助等。大学在“研究性学习”策略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活动设计应立足于对生态问题的识别与分析,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让他们尝试对某些生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三、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1、明确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保障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施。建议成立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教育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整个教育系统,在各单位、城市、农村普遍开展生态环保教育,通过各个环节的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真正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才能加强各级学校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国家还要设立专项经费来源,确保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经费,从而使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得到保障和落实。
2、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责任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工作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目标,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环境育人相互补充,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教育体系。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利用课程改革平台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3、强化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虽然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但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通过各种教育途径,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现状,明确生态恶化的事实,强化学生对生态灾难的震撼感。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许多生态灾难,如“世界十大公害事件”(即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和印度博帕尔事件等)是触目惊心的;热带雨林破坏、温室效应等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也是令人震撼的;我国水体污染、荒漠化、沙尘暴、物种消失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都会给大学生带来震撼。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负着主要的责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就是自取灭亡,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4、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如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环保节日开展相关主题教育。要充分发挥班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社团活动等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演讲、辩论、征文、摄影比赛、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5、开展正确的消费观教育。教育学生养成绿色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科学健康的消费生活观应该是讲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和谐统一。把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田德祥教授热切呼吁,“全国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年就能节约4745亿张纸,这意味着可以少砍158万棵树,相当于拯救了一座森林!”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课堂,带动全社会形成爱护自然、尊重自然的道德观。引导学生与大自然亲近、融合,在大自然中调动起情感、直觉、体验等人之为人的全部生命力,树立节约资源意识,有效保护资源,才使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幸福得到连续延绵和可靠保障。
6、引导大学生树立环境法律意识,包括环境法制观念、环境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使他们从环境他律转到环境自律,最终养成环境自律精神。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是知识、智能教育;无论是人文学科的教育,还是自然科学的教育,都在授课中加强大学生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增强生态道德及其人与生存环境相互协调的能力,并促使大学生以更为理智、更为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技术、应用好科学技术。高校还可充分利用科研优势,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研究,或从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科技的创新,并把研究出的成果反馈社会,直接或间接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使大学生不仅能直接分享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且使他们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
7、坚持实践育人,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辐射效应。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有关部门应为学生创设“户外教室”,免费开放公园、森林公园等社会公共资源,让走进自然、贴近自然、学习自然、享受自然,解决校园内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同时,高校共青团要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辐射社会文化,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走向社会,投身社会,服务社会,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绿色行动者的行列,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最后,学校要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学校建设和布局,全面启动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通过绿地、树林、人工湖、雕塑等有机连接,彰显“校在林中,林在校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经纬,赵晓丹. 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 教育探索,2006(12).
[2]曹 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内容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08(03).
[3]廖志丹. “绿猫”理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初探[J].生态经济,2010(03).
[4]张晓瑞.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与教育引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7).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总结 篇4
一、建立机制、多层管理。
强化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政教处、班主任及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发展的规划,对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定出远景和近期工作目标,提出创绿工作要求,在学生中宣传创绿意义,指导学生掌握“创绿”的知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规范学生环保行为,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创绿”水平。
二、学科渗透,延于课外。
学科渗透是绿色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十分重视通过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并把环境教育有机地统一到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在培养学生绿色思想品德上,教师借助班会课、思品课中倡导环境道德内容,发掘环保创绿的教育因素,向学生宣讲环境保护的意义,教育学生主动创绿,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确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理念,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改造环境的志向。
三、创新形式、训练行为。
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是前提,传授学生环保知识是关键,而目标则在于训练学生形成环保行为习惯,造就新一代绿色人才。学校以各种教育资源为平台,以各项专题活动为载体,把环保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教育结合起来,与《规范》教育、礼仪教育、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使环境教育的成效在学生日常行为中得以拓展延伸。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爱校意识和公民意识。通过经常性环境保护实践活动,逐步深化学《规范》、用《规范》活动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为配合学校“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湖南”主题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了以下活动:
1、组织出版了一期以“生态文明,爱护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板报;
2、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了专题宣传;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总结 篇5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我们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
一、学习“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实施“规范”。为此我校就“规范”向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深入的学习。一是利用学校宣传栏和标语对“学规范,学做人”这一教育中心进行宣传。开设了专题广播,不仅向全校同学介绍了文明礼仪的知识,宣传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了解名人讲文明、重礼仪的事迹、弘扬精神文明的故事,营造教育气氛。二是开展践行文明礼仪.展示学子风采演讲比赛,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三是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周教育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每周分重点、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学习教育,使“学规范”更细致,更深入。
二、抓师德师风建设。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每位教师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加强“尊重学生、尊重家长”等方面的学习和思考。“教育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要求教师能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系列活动方案,使大家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增强“全员管理”的意识,为构建文明型教师队伍打下基础,从而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对照标准查找自身存在的不文明陋习,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习惯。开展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勤奋学习,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和自身修养,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三、抓校园文化建设。
创建浓郁的文明礼仪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主题特色”建设: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文化环境做到整洁典雅,在走廊过道悬挂喜闻乐见的、符合学生特点的美术、书法作品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说话。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用激励性的班训、有感召力的板报、班级评比专栏、班级荣誉角等学生宣传阵地,形成学校健康的人文生态景观,使学生受到绿色生态景观和健康文化氛围的熏陶,促使学生“人人知文明,个个行礼仪”,“全面发动、人人参与”这样良好氛围的形成。
四、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 毛田中心小学文明礼仪达标要求》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规范”的内容,运用“规范”待人接物,我们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训练。
五、用具体行动,创造文明的环境。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优美环境的好处,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号召各班对校园的清洁卫生天天坚持清扫,让学生人人参与义务清扫,人人分享劳动成果,人人从劳动中受到教育,人人都不忍破坏自己亲手创造的干净环境,人人都不允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劳动成果。使维护环境卫生,成为自己的事。同时,学校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还实行了教室卫生、学校公共卫生区各班责任包干的办法。各班负责清扫、维护、保洁。除红领巾卫士检查员每天两次检查外,总务处还每周不定期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取消本周卫生流动红旗。
六、争当文明小卫士,形成良好的文明竞争风气。
在整个“学做文明礼貌小学生”活动中,“争当文明小卫士” 一直贯穿始终。“文明小卫士”的争当,必须是通过自荐、班级核实、大队部批准三个程序。也就是只要自己认为自己符合一个“文明小卫士”的标准就可自己到大队部自己推荐自己当文明小卫士,不必要同学选举,不需老师推荐,只要大队部到班级核实,文明行为基本属实,即可当上文明小卫士,然后担任红领巾监督岗执法工作。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篇6
上一星期我们学校开展了文明礼仪周的活动。这次活动过后,对我有很多启发,也让我对文明礼仪的做法有了很大的了解。老师在班会课上给我们说在校园内不得三人并行,要说文明话,做文明人,行文明礼。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结 篇7
一、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科学技术、行政手段、制度、文化等的支持和保障, 更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和依托。教育是社会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成为最活跃的结构要素之一, 发挥教育应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 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教育, 就其本质来说, 始终是以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教育对人类自身和自然的改造及影响, 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认知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 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认知活动, 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 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教育, 已经历史地与文明联系在一起, 因而特定的文明对教育有特定的要求。生态文明是建筑在教育、知识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 是强调“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的文明。这一文明实现了对文明理念的发展, 因而也要求传播文明的教育也要实现教育理念的发展, 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 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遗留下来的人类与身外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危机, 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生态人”的历史重任。而生态意识的确立、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生态价值观的构建, 离不开生态教育。基于此, 生态教育的理念及科学实施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认为, 生态教育是一种主要以生态学为依据, 通过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的传播, 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素养和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2]。生态教育的宗旨是传播生态知识, 树立和谐意识, 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亲生态人口, 实现亲生态人口规模的最大化, 最终则是为了促进生态的平衡和发展,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3]。可见, 生态教育正是基于人类“重新思考今天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使这个世界摆脱最陈旧的信念和错误的观念”[4]的基础上, 将“生态”这一调节人与自然矛盾的理念融入教育, 既拓展和丰富了教育的内涵, 更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受教育者预期具备或达到的素质决定教育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和谐发展的社会, 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 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和谐发展的人。而只有生态教育, 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和谐发展、胜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人, 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社会职责和自然使命相适应的水平。这样, 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和谐发展的“生态人”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而能够支持生态文明的“生态人”, 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以生态优先的有机系统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维方式;以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以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行为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引发了人类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 基于这一背景下的教育需要实现全面提升人的生态素养、养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等目标, 积极作用于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演进, 这是教育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功能和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因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生态教育必须先行。通过生态教育, 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优化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生态教育理应贯穿于学前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甚至要延伸到整个社会教育的各层面, 在全社会推进生态教育, 培养社会公众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模式等,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二、生态教育: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共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生态干预的能力日益增强, 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在逐步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生态危机说到底是场深刻的文化危机和价值观危机,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 生态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问题, 人类要认识环境、了解生态、获得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防止生态危机的知识和技能, 就必须借助教育手段。在这一体认下, 生态教育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应运而生。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标志着生态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自此之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教科文组织在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等方面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并发表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不仅对生态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以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 更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生态教育, 制订国际生态教育培训计划, 推动生态教育在世界各地区的深入开展。
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生态问题,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设立专门机构、采取经济和立法及技术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其中, 英、德、美、俄及南非等国较早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态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一项内容。美国最早把生态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中,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高校普及公共基础生态教育。许多高校都把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其开设的生态环境研究课程门类也比较齐全, 包括“地球自然系统的基本功能”、“人类活动与环境持续的相关性”、“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支撑环境持续性的政策方略”等四大类课程[5]。
我国生态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 中小学开始实施正规生态教育, 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也开办了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然而传统的生态教育仅仅局限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专业领域中, 针对非生态专业的公共基础生态教育, 则到了80年代以后才在少数综合性大学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到90年代随着国家教委把人口、资源、环境纳入到高校大学生国情教育中,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才重视起来。从1997年开始, 清华大学首创在博士研究生中开设《可持续发展引论》的选修课, 1998年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环境类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同年, 清华大学把生态教育列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目标, 并开始尝试建立面向全校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了如《环境伦理学》、《环境风险分析》、《工业生态学》等课程, 在当时引领了全国高校建设绿色大学的风气之先。2000年以后, 随着生态教育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开展, 我国高校纷纷加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力度, 相继增加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与生态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 对生态教育和教学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推动高校生态教育逐渐向深入发展。
从世界各国生态教育的实施现状看, 生态教育已突破了传统“知识本位”的功能束缚, 不仅局限在使人们认知生态知识, 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道德观, 养成人们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因此生态教育成为最有效且最持久的生态保护手段。
三、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有60多所高校设有环境保护专业, 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同时生态、环保等教育内容也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相对滞后, 其原因主要有:
1. 教学体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文、理、工等学科的划分, 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 纵向的系、室建制则从微观上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6]。这种体制和局面至今未能有较大的变动和突破, 从而造成单科独居的局面。这种学科划分体制导致生态教育仍然局限在生态学的专业圈囿而无法进入公众视野, 不利于生态学公共课程教育进行跨学科、跨专业教学, 使得公共基础生态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的难度和阻力增大。
2. 学科划分和指导思想的局限。
长期以来, 生态学在学科群中的地位颇有争议。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环境科学远比生态学范围要大, 应用更广泛, 生态学应归属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一划分方法正是目前教育部学科群的划分依据。因而生态学作为高校选修课鲜为人知。然而根据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来看, 它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原理的学科, 而人仅仅是生物界中上百万种物种之一, 因此生态学所描述的基本生态知识和原理比环境科学更清晰明了, 其研究对象和内容也比环境科学更广泛, 因此环境科学在学科体系上不应凌驾于生态学之上, 同时将环境科学划入生态学中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抛弃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 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去客观公正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才能真正消除当前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3. 对生态学认识的局限性。
首先, 在高校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理科学科, 很难在文科、工科学生中进行讲授, 更难以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进行开展, 致使生态学作为公共教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有所突破。事实上, 生态学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很深奥的模型、公式和系统性理论, 但由于它是描述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其深奥的原理和知识点同样可以用栩栩如生的例子表达得浅显易懂, 不论是理科、工科还是文科学生都是能够接受的。另一方面, 生态学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不高与不同领域人员的滥用也密切相关。目前, 少数对生态学一窍不通的政府官员都在试图打“生态牌”, 动辄就冠上一个“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时髦术语作为口号进行宣传, 而实践中却采取反生态的作为, 使“生态”仅仅变成一种噱头、一种姿态而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这无疑降低和削弱了生态学的科学严肃性和地位, 导致社会上形成一种生态学是一门无师自通的“豆腐科学”的怪现象。
4. 生态教育师资力量的制约。
具有广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较高生态教育能力的师资力量是开展生态教育的一个基础保障, 我们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但仅仅依赖这些来实施生态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的要求。因此, 高素质、生态化的师资队伍的缺乏也成为制约生态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 我国承担生态教育的教师不仅数量不多, 而且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 因此, 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 要么囿于生态伦理、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局限, 要么缺乏必需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再加上我国尚无类似以培养生态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和相关培训机构, 导致高校教师很难接受有关生态教育的系统培训, 这更加彰显了高校生态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难题。
由于教育部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高校非生态专业、生物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使得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随意性很大。生态教育的内容和分量、接受生态教育的学生数量等都只占很小的比例, 生态学课程无法成为必修和公共的专门课程, 因此, 我国生态教育难以形成规模, 更没法形成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教育氛围。再加上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种企业领导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在考察政绩时, 没有把环境保护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 从而形成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将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亟待深入完善。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绝非单纯的生态学、经济学等技术层面的操演, 更主要的, 它是文化层面即人类价值世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7]。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固然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 更离不开人们生态意识的强化和生态价值观的塑造;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 开展生态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校的生态教育不应仅涉及生态学、环境保护等生态知识的普及, 还应致力于具有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的培养;不仅仅是某个学科或专业的任务, 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 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 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 开展生态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 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教育,教育支撑,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 2004 (02) .
[2]刘开淼, 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 2009 (02) .
[3]苏宝梅.培养亲生态人口与和谐教育的使命[J].理论学刊, 2005 (06) .
[4]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63.
[5]方炎明.美国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04 (02) .
[6]文传浩, 等.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 2001 (05) .
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探析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识生态伦理道德情感实践
一、我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一些价值观念极具现代意蕴和时代气息。道家强调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提出“道法自然”,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淮南子》在提出“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谿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于山林”等一系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后指出,人类只有有节制地利用资源,才能有“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昌盛繁荣,生机无限。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以平等仁爱之心善待自然,把万物视为人类的朋友。孟子发展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提出“仁民爱物”。董仲舒也认为,仁爱所及应包括人类以外的自然万物,“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佛家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宝贵资源。
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未能客观地认识人与自然的生态协调,以致出现了全球性的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生态及地理学家在考证世界各大文明的兴衰时也发现:人类活动如果不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内进行,即使可以把当时的文明水平推向一个暂时的高峰,最终也必将因受到自然的报复而使文明丧失。我国西部的楼兰古国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等的辉煌与衰落都为现代人类文明的延续和繁荣发展提供了前车之鉴。要实现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养成良好的生态世界观。而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形成,依赖于生态教育体系的建立和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进行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我国在这方面稍显滞后。要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还须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陶冶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
三、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意识、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生态文明意识是关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的思想观念形态。
生态问题是人自身的问题。它包含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基本的无疑是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问题。就价值问题而言。人们最容易认同的价值是现实的、有形的、实在的价值,并往往以此为价值目标,而容易忽略和忘却潜在的、隐性的、无形的、长久的价值。譬如,人们容易看到办小化工厂,立即能取得经济效益的眼前实惠,但往往会忽视化工污染、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生物、为害人类的后果。生态意识和生态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帮助人们树立生态道德理念,还要通过教育的方式强化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鉴于一些人在做出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掠夺式、破坏式的索取行为时并不会产生负罪感、愧疚感等现象,近年来有学者作了扩展传统伦理学的努力。如,环境伦理的奠基者利奥波德主张扩大伦理学的边界,把伦理学的道德规范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道德权利、良心、义务扩大到动物、植物、土壤、水域和自然界的其他物体,并确认其在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环境伦理的另一位先驱阿尔贝特施韦策也提出要“敬畏生命”,扩展传统伦理。实际上,伦理不仅与人有关,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和人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畏惧死亡。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谐”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如《淮南子·汜论训》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和谐就会产生“美”,应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审美意识,唤起大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丰富情感,从而实现对生态美的追求与创造。
四、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所谓生态文明道德观,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应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譬如,人类必须生存在适合其生存的气温条件下。而空气、土壤以及其他自然资源都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显而易见,人类无法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同时,人类所面对的一切自然环境,都或多或少经过了人类的实践改造或影响,赋予了文化的寓意,它蕴积着千百年来人类的传统文化。应该说生态文明道德观对大学生整个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把保护生态文明落实到实处。大学生只有充分理解生态文明,才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
(二)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的道德情感
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在处理生态道德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感情。在人类生态活动中,只有对善与恶、美与丑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爱憎感情,才能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生态道德情感的萌生主要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物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重和爱惜之情;二是因为自然界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始基础,对此有深刻认识的人们会对自然界产生一种类似于儿女对母亲的认同、依恋、感恩和爱护之情。生态道德情感的形成,一方面要以一定的生态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为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获得自我体验的机会。并逐步将这些自我体验积累、概括起来,形成稳定的生态道德情感。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使人类树立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崇尚自然,热爱生态,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注重将生态道德融入言行之中,以对学生起到情感的熏陶和耳濡目染的身教作用。
(三)注重实践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结 篇9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学校环境,净化学生心灵,养成文明习惯,银丰学校十一月份在全校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月活动。本次文明礼仪主题教育以“说文明话,行文明举、做文明人”为活动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抓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创设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回顾本月工作特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学校召开动员大会之后,全校师生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迅速行动起来,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学校的工作日程;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当作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八荣八耻”的具体举措去贯彻落实。各年级组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年级主任任组长,各班主任任副组长,各班班长、团支部书记为成员组成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同时依据学校制定的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了领导重视、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活动顺利、持续、深入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使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在学校内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师生大会,利用班会、晨会、校园青春广播站和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出专栏、校园网、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大造舆论,营造了浓厚的文明礼仪活动氛围,使师生充分了解文明礼仪活动的做法和要求,认清其目的、意义,充分认识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文明进步对师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培养具有优良日常行为习惯的要求,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认识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明礼仪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丰富、分层推进
为保证活动有条不紊,教育效果明显我们在学生中扎实开展了以下教育活动
1、七年级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测评活动;进行“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主题征文活动。
2、八年级开展“文明礼仪常驻我身边”手抄报评比活动。
3、九年级进行“说文明话,行文明举,做文明人”演讲比赛活动。
4、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我为校园文明献一计”及“我的陋习有多少”班会活动,对优秀的建议,针对陋习的杜绝措施等材料进行整理后交教导处。
5、开展“讲文明守礼仪,我为校园添光彩”为主题的好人好事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自查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人至少改掉一个不良习惯,立足校园至少做一件好事,对进步明显和做好事的同学,各班报道组及时形成事迹材料上报教导处,在校园广播和通报栏予以通报表扬,并与相关班级评价挂钩。
6、在三个年级间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各班派2名认真负责的班干部学生到对口班级互听班会,评比打分。
7、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五个一”活动。要求学生写一篇与文明礼仪内容有关的征文,至少要讲一个以上文明礼仪故事,至少要做一件文明礼貌的事,至少要读一篇文明礼仪的文章,学生至少要出一期文明礼仪的手抄报。通过“五个一”活动,使师生从中受到启迪,思想境界得以提升。以活动促教育一个月来我们教师都深刻体会到学生正逐渐形成了诚实刻苦,守纪尊师的浓厚学风和文明勤奋,活泼向上的优良校园风气,主题教育月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规范了师生的文明举止和日常行为,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校级领导都以抓好分管工作、环节干部都以管好一个部门、任课教师都以教好一门学科作为工作总要求。各位领导主动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深入年级组、教研组了解校本教研情况。班主任都能以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抓好班风建设。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总结】推荐阅读:
学校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0-20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07-05
生态文明教育 纪实07-01
生态文明渗透教育方案10-23
生态文明教育环保教案08-15
高中生态文明教育教案08-24
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教案09-05
学校体育生态系统09-10
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05-31
生态文明教育月活动方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