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心得体会(精选13篇)
道德经读后心得体会 篇1
《道德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短短5000字,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观,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的智慧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学习《道德经》,我由世界之大看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让我对世间万物重新充满好奇与敬畏,《道德经》中很多的哲理语句,读来妙不可言,韵味深长,也促使我对今天自己的工作生活、为人处事有了很多思考,也希望在此和大家共赏佳句。
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自身内在的规律,“道”,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每个人只要能够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成就。“德”,是道的外在体现,是顺应自然、社会状态的个人品质,更是一种自内向外体现出来的教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同时又像大地一样包容承载万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为: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说明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警示人们做事应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成功重在累积。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要求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虎头蛇尾,只有在做事过程中始终如一地保持踏实、谨慎的态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很喜欢“上善若水”这句话。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为: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水最具包容性、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水至柔,却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不骄不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滴水穿石,令人肃然起敬,真可谓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不拘束,夏为雨,冬为雪,热化为气,冷凝成冰,夜结露珠,晨飘雾霭;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浩瀚为海,高歌猛进;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做人应如水,光明磊落、包容万物、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谦虚谨慎、善于变化、适应时势。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现代人在追求金钱、财富、名声、感官刺激时往往贪得无厌,尤其是有些贪官,欲壑难填,突破了做人的底线,迷失了自己,最终导致身陷囹圄。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强调的是君子要加强修养,要善于自省,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弥补缺陷,完善自身;为政者要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政策,治理国家,做真正对国家百姓有益的事情,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最终有所成就。
还非常喜欢这一段:“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是说有大智慧、遵循大道的人,做事计划周密、谨慎稳妥,待人接物恭敬自持、宠辱不惊,性格浑厚宽容、虚怀若谷,待人真诚、温和亲切、敦厚质朴,慎独慎微,恪守信用,善于把握时机,身处澄明之境。
学习《道德经》,能让你的心灵慢慢沉静下来,在明媚的清晨、暮色的黄昏亦或在万籁俱静的深夜,佐一杯清茗,安闲静逸,读一两章古典文化,给自己的心灵些许精神的滋养,期待黎明的曙光。
道德经读后心得体会 篇2
一、 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 好的习惯
小学生有积极向上、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状都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社会诚信严重缺失! 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 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污染, 再加上他们知识少、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而家长对孩子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又欠缺,有许多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没办法,也管不了,从而使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艰难。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引导,要理解学生的心情,尊重他们的人格,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
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往往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曾经有一个母亲,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她每次晚餐后吃水果时都让自己幼小的儿子来分配,而儿子每次都是给爸爸妈妈和自己一人分一个。突然有一天,儿子发现只有两个橘子了,就问:“你们都要吃吗? ”“当然! ”尽管心中不情愿,孩子还是把两个橘子递给了父母, 而父母则坦然接受了。但是这位母亲做得对,一定要让孩子心中想到别人, 并能正确处理“你”“我”“他 ”之间的关系 ,养成有孝心的习惯。因为行为是偶然的,当某种道德行为达到自动化程度的时候,就成为道德习惯了,如果德育能够让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稳固的链接,它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引导小学生“欲做事, 先做人”
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把我们的未成年人培养成为能担负跨世纪伟业之重任的一 代新人, 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里,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古人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也说明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然而,对他们进行教育确实是一件难事,高深的理论听不懂,传统的说教又太枯燥。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因势利导加强教育。如有个别学生有小偷小摸的现象,教师就应向他们讲清楚小偷小摸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使学生知道这是不道德的, 害人害已,扰乱社会秩序,这是违法的行为。
三、 不可忽视的集体主义 教育
如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被家人溺爱,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因此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就更有必要了。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集体,集体是由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整体。如学校、班级、小组等都可称为集体,每个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成长是和集体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从小关心集体、爱护集体,为集体多做好事, 珍惜集体荣誉,并在集体中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帮助小同学,见到同学有进步不嫉妒,虚心向他学习;见到同学犯了错误时不包庇、不歧视、要热情地给予帮助,使学生明白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不是好品质,是做不成“好孩子”的。
四、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 育能力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教师要多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有时不知道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就是知道往往又不会控制自己。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务必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并激起他们产生一种“我想试一试”“做一做”的自我教育愿望。一种方法就是借助榜样的力量,给他们多讲一些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激励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从而培养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另一种方法就是进行对比教育,教师设计一些如何对待集体、爱护公物、讲卫生、爱劳动等正反两方面的问题,通过学生判断、回答,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我还及时肯定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使学生能听到和看到老师、同学对他的态度和评价。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才能明辨是非,主动地接受教育。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对他们今后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道德经读后心得体会 篇3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我是一名少数民主党派人士——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应该密切配合执政党的决策,扎实学习国家方针、政策,正确分析和预测政策动向,理解政策的能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新时期我市启动“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中,一定要反反复复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通过摘录、记忆、做题,进行消化吸收,切实提高自己依法执教的水平。做到八字:知法学法,懂法用法。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实践能力的增强,本人的爱岗敬业的精神也在逐步提高,但在工作中尚缺乏一定的奉献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增强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上要狠下功夫,努力做好以上三个“认真”,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做到真正是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以科学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应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成果,并加以推广。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体会:自1994年毕业,在教学工作一线,有过体罚学生的现象,从2006年起课堂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没有体罚学生的事情发生,并努力改正脾气暴躁、缺乏耐心的等不良教育方法,逐步学会了宽容、理解、平等和尊重,严格管理方式方法较多。倘若自己偶尔批评了学生,要及时找学生谈心。我撰写的论文《“激趣、张驰、宽容、激励、严厉”五疗法》,《班级管理与工作初探》,《民办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探讨》,《浅谈全日制中小学学校的管理》,分别获得区级、国家级奖励。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体会:1、我所在的学校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劳动习惯,养成教育极为关键;初中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法律意识、社会公德;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相处、学会锻炼。2、我从事了两年的地理教学,我以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大好河山,了解自己的生存空间,关注人类的发展为己任;七年的语文教学,教育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祖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体会其精髓,学习和模仿,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四年的历史教学,使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兴衰史,使我和学生一道为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跃跃欲试;三年的政治教学使我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使我特别关注新闻时事。如关心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战争与和平等大事。3、不以分数作为考察学生唯一的标准。近几年来做得比较好。我在考察学生成绩时,加入了“尊师”一项,对于平时的作业、上课配合方面加大了考察力度,还如个别同学“借分数”,在做人与求知的关系性上给学生以循循善诱地教导等都做了大量的尝试。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体会:这一条是对教师的严格而又具体的要求。1、重点讨论杜绝家教问题。纵观1991年考上大学到我参加工作近20年来,于1992年到1993年两年间为解决上学困难,从事两年的家教工作,不但为自己解决上学困难,而且以系学生会的名义成立“家教服务中心”为广大同学勤工俭学做出了贡献;在1994年至2003年参加工作九年期间,从事家教工作,在解决自己生活困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自2003年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后,我不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以及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有违“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不能看到别人在捞外快,自己也怦然心动,不能看到别人工资高,就寻找心理平衡,不能自己有困难,就借口用自己的知识来赚钱;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头脑更加清晰,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言行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对群众提要求,对自己搞特殊,对组织隐瞒实情,自由主义,这些要坚决杜绝,坚决不再去做。2、重点反思自己的有无利用职务之便,从事商业活动。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不能有,说到做到。3、重点讨论团结同志、关心集体的问题。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形,对同志批评过于直白,这些要及时向领导和群众道歉。不与领导斤斤计较,不与群众争名誉,不参与经济纠纷。4、在今后的学校管理过程中,要为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自己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研究、总结和推广。5、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教师而言,生活与享受生活,上课与享受上课,教育与享受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点。教师的使命是教育,“在课堂上的一切,是对学生生命的影响”。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体会:要做到以上这五点大的要求,必须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品质。勤学习、勤实践、勤思考、勤总结。
道德经读后心得体会 篇4
《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老子又称老聃(dān),名李耳,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学说。在《道德经》中,老子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将道看作万物的本源。道先天地而生,至虚至无,却是万物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所有的事物都要遵循于道,天地万物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运动不止。老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对中国的哲学影响匪浅。
《道德经》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甚至成为东方智慧的代表。德国哲学家尼采将《道德经》形容成一个“永不枯竭且满载宝藏的井泉”,认为只要“放下水桶,便唾手可得”。道看似高深莫测,实际无处不在,认真体悟《道德经》,便会永远发现道之精妙的眼睛。
《道德经》读后感 篇5
人文与传播学院
对外汉语
杜姝琬
110140389
引言: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道德经》这一道家经典被普遍认为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作。笔者通过对《道德经》的研读,对其中老子的核心思想——“道”有所感悟,并将之归为三个方面逐一讨论,最后对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加以总结。
正文:
“道”是《道德经》中一再探讨的至高真理,也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宏大前提老子在开篇第一章中就提出了“道”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将“道”和“名”这个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放在一起同类而论,然而这里的道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模糊玄妙的描绘,它可以分裂成三层含义:
一.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
其实这个概念略微笼统,由于时代的限制,它不置可否地跳过了相关的科学知识而直接将宇宙本源归于一个意义玄妙的“道”。但这同时也触及了一个人类自古以来不断探寻的的问题,即寻找万物的根源以及对于人类自身的界定——宇宙从何而来?我们从何而来?可以说,我们思考宇宙本源问题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老子用“道”使这个终极问题显得更加趋于哲学化,而且虽然该定义有些模糊,但它使我们认识到老子的思想是以宇宙为范畴的,并不仅限于狭小的人类社会。在本文之后的论述里我们也会发现,“道”的这一定义是后两层定义的大前提。
二.世间万物的运动规律
“道德”一词最原始的出处就是《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在老子看来,人既然是宇宙的一部分,就理应遵循自然的法则——“道”。
而现代社会对“道德”的定义似乎更倾向于“德”而非“道”。事实上,“道”相对于“德”更加浩瀚寥廓的存在——天地万物产生、发展、运动之规律即是道,尊道即是尊重自然规律,而“德”在现代人的心中更像是一种公认的社会道德。当信息爆炸的高科技时代来临,“人定胜天”的信条深入人心,人们便不再信奉“道”,对大自然不再心存敬畏,违背自然的规律的人类行为也就显而易见地层
出不穷了。
三.人类社会的行事准则
这是“道”与现实联系最深的一点,是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地对人类社会所提出的要求。这个定义还可以分成两部分——修身与治国。修身与前一定义有交集,我在这里主要讨论治国: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种原始和非功利性的治国态度自然而然地让人想要拿孔子所提倡的治国理念与之相较:孔子认为君主应以纲常礼教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用等级束缚社会,而老子推崇无为的治国态度,甚至有些趋向“愚民政策”,使民众无欲无求便可保平安;孔子的观念是积极的,老子则非常消极;孔子倡礼,老子倡道„„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把君王推向了一个圣人的位置(尤其是老子),指望明君对人民的引导,这与现代民主政治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道”的这层定义是原始的、甚至可以说是对民主的否定。
总结:
《道德经》读后感 篇6
二、看哪些人研究过《道德经》并且取得了些怎样的成绩?
这里以曾国藩和马云先生为例。
曾国藩在他告老还乡、在老家湖南修养的时候,因为经历了亲人去世,又感慨自己不得志、效力朝廷时上下关系总处理不好,终日苦闷、哀愁。一天,他偶遇一位老中医,告诉他,你肝火太旺,去读《道德经》!
看完道德经的他连连感慨,这本书如此的宝贵,原来我的答案就全在这里面!于是他为了将书的内容吃透,就随身携带,一遍一遍的朗读,一篇一篇的背诵,书不离身。
曾国藩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呢?他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并且,在晚清的动荡复杂的时期,曾国藩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善终的官臣。
第二位成功人士,马云,他创造了一个非常伟大的互联网帝国,阿里巴巴系,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购买,以及帮助了那些在偏远地区的人们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马云先生走到哪里都一直揣着的一本书,就是《道德经》。
其实中国的领导人无不是老子的粉丝,他们都无不是《道德经》的虔诚的学生。
所以《道德经》对于国家、和企业领导人来说都是必取之经。
三、要看他的同类人怎么评价他。
老子是哲学思想家,那么同类人是如何看待他的呢?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源。在他的眼中,老子是他唯一承认的中国千年来的思想家。这是在他研究了中国数千年古代的、当代的思想家之后所给出的一句评价。当然中国也并不匮乏像老子一样伟大的思想家。
四、看发行量:
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就是《道德经》,在德国,道德经的地位仅次于《圣经》,在西方国家,一个出版物能够与圣经的普及度相媲美,足可见它的重要程度。
五、看这部作品的思想发源。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毕生研究《易经》,《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的规律。而老子的道德经共81章,用了37章都是在说「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遵从自然的规律,由此可见,道德经是多么的用心在研究和学习易经。
《易经》是研究所有宇宙元素的特性的著作,阴阳二元论是这本书的主导思想,而老子的《道德经》则是从二元论的阴的层面去帮助解决怎样达成一件事情,以无为的思想去成就一个人的梦想,解决怎样才能使其长盛不衰。这是从阴的方面去看待事物。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心得 篇7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人到中年时, 为了了解学生, 还得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了二十五岁成功人士覃彪喜的大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罢我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作者结合自己在大学、求职及工作生涯的经历, 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经验。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 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上大学的目的, 不知道读大学读什么, 究竟怎么读。本书作者覃彪喜在中国体制下, 和我们所有的大学生一样, 努力学习书本知识, 并按自己的规划获得巨大成功, 这是一本全面描述当今中国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以及高等教育现实与对策的好书。
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心得, 愿和各位同学一起分享。
一、关于专业
“学校无高低, 专业无冷热。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 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千万不要因为你是名牌大学或者热门专业而沾沾自喜, 也大可不必因为你的学校不好或者专业冷门而妄自菲薄。”希望同学们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面对我们的学校和专业, 爱我们所选择的路, 并朝着它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回过头来看时, 你们会欣慰, 会感激那及时的领悟。
二、关于学习
首先, 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机会跟老师交流。
其次, 听讲座也是一种与大师进行思想对话的重要方式。聆听讲座并不可能学到系统的知识, 但是一场好的讲座或许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 对于某一些具体的问题可能获得某些平常我们很难获得的真知灼见。
再次, 读大学, 除了读大师, 最重要的便是图书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真正意义上的读过大学, 是在图书馆里认认真真、安安心心地读过几本受益终身的书。要多读好书, 读大师的书, 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的享受。
三、关于社团
踏进大学的校门, 各色社团像万花筒一样呈现在眼前, 新生或呆萌或高冷, 老生或沉着或热情。各社团在招新的时候也是使出浑身解数, 新生们犹豫不决, 徘徊左右, 不知如何取舍。大学区别于校园之外的显著特点就是会有相当数量的社团。因为有才能的人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 所以大学时代至少应加入一个社团。依据自己特长加入一个社团, 承担一定的领导职务, 做一些组织策划工作以便展现、加强、提升自己的独立工作的能力, 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做普通成员, 以扩充自身视野, 体验一下做普通成员的感觉。
四、关于挣钱
不用急于大学挣钱, 因为世上有挣不完的钱, 在校生的劳动力很廉价;即便毕业以后也有很多机会去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以后很快也能学会读大学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好不容易才明白的东西。挣钱、社会实践与学习的关系要看哪种事物不复再来。
五、关于校园爱情
花开堪折方须折, 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期而至的, 我们可以期待爱情, 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 越要经得住考验, 更要时刻警惕爱情。爱情是需要境界的, 泰戈尔说:“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撑着伞。”
六、关于考证
不要成为证书的奴隶, 但毕业证学位证除外。各种证书可以证明自己很牢固地掌握了书本知识, 但各种技能必须在实践中磨炼, 所以说, 证书很重要, 能力更重要。
七、关于创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们一定要有创业的勇气和魄力。如果你一直满足于给别人打工, 那么, 即使你工资再高, 也永远只是一个可怜的穷光蛋。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之外, 你还可以通过兼职来积攒一些社会经验, 通过与人的交流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态, 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将来创业创新作计划。
八、关于职业规划
虽然提倡早规划、早打算, 但今后能够在哪方面有所作为, 最后还是听从自身所拥有的最擅长最有能力的意志召唤。鲁讯与孙中山本来都想当个医生, 毛泽东的父亲给儿子职业规划的是帐房先生, 他自己本来是想当个教书先生, 可后来却成了“红太阳”从了政, 而鲁迅也从了文, 可见规划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九、关于读大学的意义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 现实虽然残酷, 但读大学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能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 获得一生中唯一一次集中而大量学习知识、提升思想的机会。若遇暂不能改变社会现实的时候, 只能选择妥协, 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妥协不等于软弱, 它在某些时候甚至就是勇敢, 所以放弃大学比读大学更难改变命运。我们必须明白社会差距不是读完一个大学就能够弥补得了的, 可能会付出一生的代价。读完大学, 我们必须有独立的思想, 有创新的胆识, 才能够取得个人的成功, 并用自己的成功一点一滴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诚然, 一本书不是灵丹妙药,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 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励志书, 或者只是一碗心灵鸡汤而已, 但是当我认真看完了这本书以后, 我觉得对我们高职生还是有不少启发的。所以, 不论我们学的是什么专业, 不论专业冷热与否, 好好地看看吧, 因为它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请热爱课堂, 热爱图书馆吧, 因为那里才是大学的精神地标!
摘要:没读过大学的, 无限向往, 上过大学却又很迷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怎么读?此读后心得就着力回答困扰着大学生们这个绕不开的话题。
道德经读后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会计证无纸化考试;财经法规与科技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91-02
收稿日期:2015-01-24
作者简介:傅 冬(1988-),女,广东省揭阳市高级技工学校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会计。(广东 揭阳/515559)
一、会计专业现状分析
以揭阳市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会计专业共三个班级,每班平均44人,考取相应专业的资格证书是获取毕业证书的必备条件。揭阳市现阶段每年有两次报名参加考试的机会,考试一共三门,实行三科联考,即三门科目同时通过才算合格,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以下简称《财经法规》)就是其中一门,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较强的应试性,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教材分析
财经法规的教材采用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该书分为五个章节,可以说每一章皆重点、皆考点,不仅理论性极强,法律条文较多,同时还具有实践性,如汇票、支票、本票的填写,计算相关税的应纳税额等,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不小的难度。
(二)考情分析
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须通过考试,考试一共三门(《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初级电算化》),实行三科联考,每科时间各为一小时,三门同时通过才算合格。对于技校学生而言,一学期同时学习三门专业课较难,所以,根据我校的课程设置,学生在校期间实际考试机会不是四次,而是只有三次,也就是从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算起。学生第一次考试,教师带着一起学习,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时的学习气氛比较浓厚,但若第一次没有通过,对学生的打击较大,丧失了自信心,这时又有第二学年的课程要学习,所以考试压力会更大,部分学生在这时就已经自我放弃了。
(三)学生现状分析
技校学生底子薄,学习能力稍弱,对自身缺乏信心,再加上会计学科专业性较强,对刚初中毕业的孩子来说,初始确实比较难于接受,很多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基础会计》的时候,像听“天书”,根本不懂。若没有及时树立好正确的学习观,很容易自暴自弃,那对后续的学习势必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财经法规课程教学
(一)教材学习
1.通读
通读教材,概括体会,《财经法规》试题共计70小题,涉及考点众多,难度增大,学生只能全面学习。
2.精读
根据考试大纲,对于教材里面的重点难点内容必须精读,加深理解。只有掌握这些,即常考点,才可能通过考试。
3.理解加记忆
《财经法规》并不是完全的死记硬背,但又离不开记忆知识。比如税法部分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消费税不同税目的税率,这些考题中会给出,不需记忆。但是,不同税种的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入等内容则需要记忆。采用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加强记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做题方法
1.要数量
光看书死记硬背是不得要领的,一定要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 ,把握考点的命题形式、摸清出题陷阱、掌握应试技巧。
2.要质量
题目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好,“题海战术”的时代已经过去。每做一题应有效果,要分析,总结考点,查漏补缺,举一反三,不要被题目奴役,为了做题而去做题。因为做题只是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3.不要“偏难怪”
不要去做偏题、难题、怪题,应跟着考试大纲走,从业考试阶段,考点范围大但不难,只要掌握基本层面的知识点已足够,不要去深抠,钻“牛角尖”。
三、教学思考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考取“上岗证”,对于毕业及就业两方面来说意义重大。从应试的角度考虑,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通过考试,提高通过率是必要的。从教学目的、培养目标考虑,要学生掌握经济法律法规,分清合法与非法,遵循基本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指导日后的会计工作,也是必要的。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不但要找到好的学习方法,而且要与时俱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首堂课的必要性
学生兴趣的建立与教师第一堂课的好坏密不可分,首堂课的重点不是在于讲授多少知识,而是要做到足够的引入。教师要整体把握《财经法规》这门课程,举事例说明遵纪守法在会计行业的重要性,学好该门课程对考取会计上岗证的必要性,帮助学生明确会计职业发展的轨迹和要求,为他们进入会计知识的海洋做好铺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
(二)端正学习态度
部分学生看到《财经法规》满是文字的教材时,就已经“头大”了,还没有开始学习就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还有学生认为,这门课只需要考前死记硬背,碰运气也许能通过,不用费什么大功夫。针对这些想法,笔者都要提前“打预防针”。只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扎实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为了应试,更是为了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由于该课程课时安排有限,且内容较多,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完成相应的进度安排,为了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思考后,笔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让学生完成从感知到理解再到提高的过程。
例如,在讲授会计职业道德这一章时,搜集选用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小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点评。当看到违反法律法规的严重后果,学生自然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深刻理解了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又如,在讲授会计专业职务时,可以让同学们畅想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会计生涯,需要考取哪些资格证书,成为会计员的任职条件有哪些,要想进一步提升,又需要什么条件。这个任务贴近学生,易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阅读书本。然后请同学们发言说说自己的设计之路,从普通的会计员,到助理会计师,再到会计师,最后到高级会计师,既给他们信心,又给予鞭策。再如,在讲授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时,设置交接情景,给学生分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会计员等角色,体验经济活动中的会计工作,在情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在平时,为了让学生适应考试气氛,消除紧张感,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笔者会定期严格按照考证要求进行模拟考试,一方面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得学生能灵活应对考证。
(四)多方监督管理
技校学生主动性不强,自我学习能力较差,控制约束能力也较欠缺,这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家长共同配合监督管理。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课下与班主任和学生交流,找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帮助其认真学习。通过这种多方配合监督管理的方法,不仅保证课堂效果,又能了解课下动态,营造学习氛围,建设良好的校风。
参考文献:
杨薇.对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思考[J].《成功(教育)》,2013(20).
《道德经》读后感 篇9
二、道,非常幽深,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万物,却塞不满天地,若有若无,象在天帝存在之前就存在了。
三、道,永远不会消失,像玄妙的母性,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和根本,生养万物延绵不绝,用之不尽。
四、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亮不暗,无头无绪,不可描述,无状无物,恍恍惚惚,不见首尾。
五、道,无形而有象、有物、有精华,是可以信验的。
六、道,比天地生的还早,静极虚极,从来没有变过,永久地推动万物运行而不会把自己消耗殆尽。道很大,会变化消逝地无影无踪,但是还会变回来。
七、道,出口的地方,就是“无”,而“无”平淡无味,不可见,不可闻,用不完。
八、道,运动的方向是返回到弱小乃至于无,道的功用就是把强的往弱的方向推动。
九、道,是隐性的,无法命名。但道能施给万物、成就万物。
十、道,即为无之极。无极生出太极为一,太极生阴阳为二,阴阳加太极为三,阴阳的不同组合变化,就生成了万物。
概括起来,道是无之极点,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消灭之根源,是宇宙第一因。
当然,《道德经》里面讲的道,分三个层次,我们这里讨论的道,是“常道”,即最根本的道。另外两个层次,一是“天道”,即宇宙法则、自然规律。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二是“德道”,即人与道的关系。如“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那么,为什么道是宇宙第一因呢?
其实《道德经》也讲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无”是天地的开始。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老子写《道德经》,是受到《易经》的启发。而《易经》里最基本的一对关系,就是无和有,也就是阴和阳的关系。无和有排列组合,产生天地万物的卦象。比如,任何物质,就是“有”,细分下去,无情无尽,最终一定是“无”。而无的极点,就是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无,二就是无和有,三就是无和有的排列组合。无限排列组合下去,就产生了无穷无尽的万物。
那么,为什么天地万物不把宇宙撑破呢?因为,道还会消灭万物,也就是说,天地万物都有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
道德经读后感[大全] 篇10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经读后感(二)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己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但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但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觅求自己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因此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己内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但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同,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读后感(三)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道德经》真意(十一) 篇11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名道纪。
[释解]
本章是老子在讲参同式地修道体验和感悟。
修道是以后天返先天的生命修为过程。什么叫以后天返先天?就是将后天具有的感知思维一概不用,一任先天的本能发挥作用。这种状况类似于胎儿在母腹受孕的状态:生命是活生生的,但一切感知不起自主作用,更没有思维,生命的维持和发育全靠母体的滋养。你说,一个妇女腹内受孕之后,她就能按照她的意图决定胎儿的生命结构和发育情况吗?不能,绝对不能。她只能营造一个好的外部条件,比如作适度的运动,营养好一些,或者进行些胎教。但胎儿生命体征构成健全与否,每天都发育成个什么样子,这是孕妇所决定不了的。所以说,妇女怀孕的过程不过是借助“道”在化育生命。追而溯之,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借助“道”而被化育的。生命来自于父体母体,而父体母体不过是替天行道而已。道家生命修为的以后天返先天,有一个最伟大的创见,也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创见,那就是,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生命体再次营造成母体受孕状态,接受道的化育。此名为“重立胞胎,再造生命”。第一次的生命是由母体而生的,生命不由自己做主,是由先天而后天,生命过程是顺行,即由无极到太极,由太极到有极。故生而长,长而壮,壮而老,老而死。第二次的生命是修道者自立“母体”再生的,生命由自己做主,是由后天返先天,即由有极返无极,由无极生太极,从而保持太极。生命过程是逆返,逆返过程是生生不息,故可以长寿无限,可以超脱凡体,得成仙圣之体。后者就是原有生命物质体得到了提炼升华,变成了更高级的生命物质体,比如像铁炼成了钢,比如像一般金属化合提炼成黄金。
道家“重立胞胎,再造生命”的生命修为,所谓伟大,就在于他们能在下手进入功态时,将后天感知思维功能收敛起来,将自己处于一种既明明白白又糊糊涂涂的恍惚混沌状态,就像胎儿在母体受孕那样。这个状态又名叫玄关,又名叫玄牝。说玄关,是指进入了先天的玄妙机关之内;说玄牝,是指这是一种玄妙的母性,它可以从道的源头化育生命,使生命生生不息。在这个状态下,有目视功能而不发挥,叫做“视之不见”。虽“视之不见”,却有一种无限空、无限远的感觉于人,那可称之为“夷”。有耳听功能而不发挥,叫做“听之不闻”。虽“听之不闻”,却有一种异常寂、异常静的感觉于人,那可称之为“希”。有感知功能而不发挥,叫做“抟之不得”。虽“抟之不得”,却有一种好象有、好象无的感觉于人,那可称之为“微”。其实上述三者又不是可以一一分别,是混沌不可分的,你中似乎有我,我中似乎有你。在这个混沌状态里,再高的地方也不觉得它怎么光明清澈,再低的地方也不觉得它怎么黑暗昏沉,它就是那样绵绵不绝的延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周而复始地处于虚空无物的道之本体上。这就叫“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纪。”
道家“重立胞胎,再造生命”的生命修为,所谓惊世骇俗,就在于,他们在修为实践中所感知到的生命再生的生命奥秘,是不参与生命修为的人、参与修为但进入不到玄关境界的人,永远体验不到的。比如本章所说的“无状之状”,也就是“夷”、“希”、“微”之状;“无象之象”,也就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恍惚”,也就是“绳绳兮不可名”,只有修炼家能自我感知,并且还能根据“火候”情况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全过程。下乘证果则去病延年,中乘证果则留形驻世,上乘证果则形神俱妙。
我们说修道,是说遵循道的规律与法则去修行,修行的本质就是追获先天元气来入我身。先天元气愈多,生机也就愈多,当先天元气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极限,生命就会发生质变,由低级物质体转化为高级物质体。而且此时的人体已与宇宙自然形成了永恒的连通,先天元气在支出的同时又会得到补充,所以生命没有死的可能。修炼的关键是要得玄关,只有得到玄关,进入玄关,人的生命力才能真正交给道来化育,才会有先天元气由微渐著、由小渐大、由弱渐强地运化于身。先天元气在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它们会像自然界的气运在天地之间周流循环一样,你不知哪儿是它的开端,也不知哪儿是它的终了,想迎也无法迎,想随也不能随,只有任其自运自化。在内丹修炼的整个过程中,先天元气就是生命的真正主人,我们人的后天意识只能当宾客,主人要怎么办客人只能服从。道气很古很古就存在于宇宙自然中了,后来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借用不可视见的道气,都可以主宰你现下有形的生命,而使之新生、再生、长生。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篇12
但是刚看的时候看多了晕倒了;越读越经文,感觉每天的失落。被古老师逼着写博客让我想起了读研时的趣事。
当时我们戏剧专业一共3个导师,每个导师有1~2个研究生,一共4个人。所以所有的课都直接去老师家。有时候上课讨论名剧的课文,有时候老师放CD。看碟片当然很开心。没想到,老师拿遥控器的时候,愣了一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顿时懵了。毕竟看碟的时候,看剧是感性的,需要的是共鸣效果;突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分析和逻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就要搜索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去回忆可用的情节,寻找可用的理论框架。再看完碟片,感觉有点抖索。我时不时用眼角看看老师要不要拿遥控器。我看剧的时候也尝试调动一些脑细胞做一些分析,但是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停顿的时候,我们四个人总是不知所措,不喜欢看。
读《道德经》写博也很难。读圣经的时候,随着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漫不经心。按照照顾老师的理论,不需要动脑,总结事情写博一定要动脑。当你在两者之间切换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失落。
《道德经》读后感优秀 篇13
有无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而看不到这个现象背后的一些原因,老子告诉大家,从有和无的这种相互依赖关系,来强调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无形的东西,它却能产生作用,而且产生根本性的、很大的作用。老子强调不能只看到有,还要看到其背后真正发挥作用的那个力量,那个无。这章,老子强调无形的东西的作用,它往往成为有形的一个原因,要是看不到这一点,那么也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这也是老子强调人的认识的全面性,有和无的关系。
这一章,我经多次反复揣摩,终解其意。
单位每年的双代会上,都有一项议程:表彰先进。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想每个人都会对受表彰者投于赞许的目光,送上热烈的掌声。可是,又有谁知道,站在台上领奖的同事,在台下的时间里的付出和勤奋。就如,一个基层站所被局评为“先进站所”这样的荣誉称号的时候,其实,作为一个基层站所,大家做的工作都差不了多少,那么为什么这个站所就能够成为先进、典型呢?我给大家还原几个小的工作景象,大家就懂了:有这样一个站所,所上职工不多,每年到了小修保养的时候,正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全员上路,严格按照修补标准来做,修补的路面不仅线型美观,而且质量保证;在雨季来临前,加强路基养护,清理边沟、涵洞,到了雨季的时候,坚持“雨季三查”和路况巡查,在水毁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现场清淤保通工作;冬天,提早储备物资,遇到恶劣天气,如遇冰雪自然灾害时,及时进行融冰保通,主动给滞留的驾驶员同志们送水、送饭等。这个站所里面的职工,无论工作多忙、多苦、多累,都未抱怨过,只要听到所长的口哨一响,就立即到院里集合,准备出发。
前不久,我采访了一个在基层一线的养护工人,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事公路养护31年,现年50岁,按照现在的退休政策,再有5年就意味着退休了。31年来,他经历了公路养护的三次变革:土路、砂石路、沥青路,随着公路等级的提升,对公路养护的要求也随着提高,但就是这样,他依然热爱公路养护行业。31年来,在多个站所工作过,从他的打刮爬、切割、打草、洒油、撒砂等就可以看出,动作娴熟,身手不凡。在采访的后期,我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退休后,准备干点啥呢?”他说:“还想养下去。”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啊,养路已然不是维持生计的一份工作,而是精神上的一种追求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人才会不假思索的说出这样令人感动的话。回来后,我也在思考,是什么在支持着他呢?作为一名一线养护工人,特别是男职工,在公路养护的具体工作中,体力消耗无疑是最大的。当一个19岁的毛头小伙蜕变成一个50岁干练中年人的时候,不禁要感叹岁月如刀,毅力和韧性在漫漫养护长路上伴他前行。因为普通,过往的行人或许不记得这样的养护工人,但正是源于这样众多的养护工人的坚持和坚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公路上奔忙、劳累和付出,畅通了经济的命脉,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无为
《道德经》中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則无不治。”无为是按照客观世界的真实的面貌去做事,而不是那种带有机心、机巧、巧伪和欺诈的这样一个思想去为。
以前,我对道家的“无为”有这样一个误解,认为:“无为”就是不要作为。阅读过《道德经》,真正了解“无为”之意。
刚踏入工作岗位那会儿,面对新的工作,总有很多的想法,总是有使不完的力气,争着、抢着干着、干那,从熟悉工作岗位,结识单位人员,理顺上下级、同级关系等,每天精力旺盛,一门心思的投入到工作中。工作中,在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下,业务能力提升很快,进步很多。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尽管是一件小事,但都会尽心尽力的做好,就这样,9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工作中,也曾遇到过精致利己主义者,有过彷徨、伤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风淡忘。工作不能选择,任务不能推卸,因为我们在这个岗位上,领着纳税人的税收,我们就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为”。既然要“为”,就要履好岗位职责,用心、用脑、用时间完成好一件件小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每一个时刻,只做一件事,只有做好了这件事,才做另外一件事,坚持“一件事”原则,总会将工作做好。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专营社会政策的空缺而得利,这样的人和事确实存在,但仔细一想,只可观之、听之,切不可效仿。有些事,有些时候,其实,我们内心很清楚,我们如果那样做的话,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实惠,不受舆论、道德牵制,但是我们没有去做,为什么?人,因为有了信仰,有了原则,才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一个人的利益要依靠损害社会、损害他人利益而获得的时候,住在我们心底的“良知”会说话。做人难,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更难,难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之后的承受。从小至今,我们接受的教育里,教给我们跟更多的是如何“为”,在社会上,我们又补上了一课“不为”,在“为”与“不为”之间,考量着一个人的人性、良知、价值、利益等。
面对工作,从单位整体利益出发,从履行工作职责出发,要持有积极作“为”的心态,把工作落到实处,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现象,要敢于坚持原则,选择“不为”,守住做人的底线和尊严,让心有一个温暖的家,让脆弱的生命变得更加坚强。
【道德经读后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道德经的智慧读后感07-17
道德经学生读后感1000字06-04
向“水”学智慧——《道德经》读后感10-16
小学生《道德经》读后感200字08-02
读道德经优秀心得体会10-03
道德法制化读后感09-13
学生道德经读书心得09-28
道德经24章感悟心得09-27
「寒假读后感」《法律与道德》读后感10-23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读后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