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

2024-09-23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共5篇)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 篇1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共十八大报告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迎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范畴, 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是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从以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到目前拓展成为“五位一体”,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凸显其重要的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没有它, 其他建设就会失去自然载体和生态环境;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之中, 如果没有生态文明建设, 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就会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已有的发展成果也必定会化为泡影,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中共十八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是科学的,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些年来的确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 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

一是资源能源难以支撑。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 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在资源总量方面, 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 天然气占0.7%, 铁矿石不足9%, 铜矿不足5%, 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 我国人均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 人均水资源为1/4, 人均森林资源为1/5, 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的持续增长, 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缓解经济增长中环境代价太大的问题。

二是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当前, 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 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七大江河水系, 劣五类水质占27%,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2012年上半年环保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物监测中, 有近三成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国酸雨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6%, 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一定损害。我国的生态环境已临近阈值, 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扩张。

三是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仍处在“成本优势”为主的阶段, 必须加强原始自主创新, 尽快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过渡。若不如此, 我们的“打工经济”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过度的生态透支, 与所获得利润相比将得不偿失。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 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形成了事实上的贸易壁垒, 这种“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的最难突破的问题。

四是国家安全难以保障。目前,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 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的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更何况涉及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 就是花再多的钱别人也不会卖给我们。同时, 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也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先进技术和主要资源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 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尚面临着不少障碍, 具有一定难度, 这里既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更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关。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诸多特点, 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过去的老路, 必须探索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其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 国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我国由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 在国际产业链中, 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中,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缺少世界知名品牌, 出口商品中贴牌产品居多, 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润, 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 承受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代价。

其二,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 特点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导致资源能源消费增加。先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如英国、美国、日本大都走过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前车之鉴, 我国已实行新型工业化政策, 要走出一条有别于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重化工业的层次提升和节能减排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 避免少数地方盲目发展和引进重化工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 造成资源能源的双重压力。

其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是有一段间隔的。但我们根据中国国情, 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可偏废。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如果不提高科技含量, 调整产业结构, 势必导致资源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 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市人口增加, 基础设施规模加大,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较快增长, 加之生活模式明显改变, 消费结构不断提升, 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标志的能源消费升级, 是导致能源消费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四, 政府职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完善。如何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 既是政府的职能, 也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征之一。应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现象。我们过去实行计划经济, 认为计划经济能够有力地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计划经济色彩的逐渐淡化, 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廉政型政府。同时, 不能过于迷信市场。市场对自动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调节是有限的, 必须要对市场经济加以引导和完善。

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概念, 这是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高度, 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 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为此,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益、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提高能效力度, 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前, 需要着重抓好四个基本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 通过多种手段切实节约能源资源, 同时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四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税收、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等政策, 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考核标准。

建设生态文明, 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还必须提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觉悟, 改变人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命题。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和协调自然, 这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不断深化, 人类的文化积淀不断增加, 以及人类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升华。

(一) 崇拜自然阶段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 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乏力, 因而, 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狭隘的。他们看到有些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意外的享受, 同时, 有些自然现象却给他们带来灾害和恐惧。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界带来的灾难, 可是所能办到的却极其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就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界崇拜的原始宗教。祈祷日神、月神、雷公、电母等神灵以及各种图腾保佑平安, 帮助人们战胜无法预料又无力抵御的灾祸, 其实质是对大自然的恐惧和依附。

就在崇拜自然的人类社会早期, 先民们已经开始凭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意志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搏斗。人们在生产斗争中获得了驾驭自然的能力, 这些知识鼓励人们作进一步的尝试。在漫长的石器时代, 火的使用和农耕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两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人类先后又发明了青铜器和铁器, 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人类的生存、发展能力也不断增强。当人类的历史进入16世纪时期, 拉开了近代科学的帷幕, 人类逐渐以大自然的征服者的英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二) 征服自然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西方主客二分、主客对立的哲学思维的主导, 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近400年来, 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不断发展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 继而又步入以电子计算机、核能开发、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 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 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 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 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 然而, 这短短的四五百年中, 人类社会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有学者估计, 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本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 片面、单纯地把科技作为征服自然的利器,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蔓延, 忽视了人文精神, 导致了蔑视自然、虐待自然思想的抬头, 把自然界当作取之不尽并可肆意挥霍的材料库和硕大无比的垃圾桶, 巧取豪夺, 竭泽而渔的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做法, 终于导致了自然大规模的报复, 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

(三) 协调自然阶段

《红楼梦》有言,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严酷的事实, 迫使人类对自己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作一次全面的反省。事实教育并警告人们, 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对立物或被统治的观点是错误的, 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 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人类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应当向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作战略转移, 人类应该进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眼界原从经历来, 地球至今存在了46亿年, 生命诞生于30亿年前, 人类出现了约200万年, 产业革命不到300年, 人类还太年轻, 经历还太浅。因此, 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人类逐渐认识到, 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过于张扬。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不断升华境界, 提高自身的素质, 达成“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思想共识。既注意代内需求, 更应当关心代际公平, 以求得人类能同自然协调和谐, 共生共荣。

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言, 协调自然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不同的范式拥有不同的前提假设、概念体系、理论方法和社会实践。由此, 借鉴范式理论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可以探索和总结出不同范式, 以往常见的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在人与自然相处的早期阶段, 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 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 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还较强,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很明显。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 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资源短缺的危机愈发突出。于是, 人类开始注意环境问题, 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 后治理”, 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 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 不但是治理成本畸高, 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在现阶段,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范式仍然以生产过程末端治理为主, 这一范式曾经对于遏止环境污染的迅速扩展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是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止, 因此, 必须以一种新的范式取代末端治理范式, 通过“范式革命”, 避免新的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

随着人类进入协调自然阶段, 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也在逐渐成熟, 这种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范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自然资源包括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自然因素,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它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 还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主要体现在: (1) 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需要的“维生价值”。 (2)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对象物, 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 (3) 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经济”作用的同时, 还提供“生态价值”。虽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体现的是潜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如森林所提供的防护、救灾、净化、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 (4) 自然为人类满足精神及文化上的享受而提供“精神价值”, 体现的是存在价值或文化价值, 如自然景观、珍稀物种、自然遗产等所体现的精神性价值。 (5) 自然为满足人类探索未知而提供“科学研究价值”等。人类的活动不能只顾及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还要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 既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 又要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 还要通过开展服务和流通经济, 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三、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人类在关于生态观的理论上也在不断演化。在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问题上, 人类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面对生态恶化的现状, 人类积极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 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生态观念向自为、自觉的一种理性回归。

实现生态文明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更需要从认识上树立科学生态观, 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提升生态自觉意识。科学的生态观的主旨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从历史沿革来看, 人类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命中心主义”, 再到“生态中心主义”三个阶段。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认为, 人类是世界存在最高目标, 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的且是唯一的, 其他物种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使用它们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也就是它们自身并没有价值。因而一切从人类的利益出发, 维护人的价值和权利就成为人类活动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或最终价值依据。按照这样的出发点和价值标准来衡量人的行为, 只是看它能否给人类带来好处, 至于是否伤害了其他物种均可不予理睬。人类经过多年的努力, 将生态视野范围逐渐自人类扩展至非人类, 即所谓对自然界的生物体给予道德考虑, 此类学说通称为生命中心主义, 认为所有生命都有价值, 特别是动物, 判别善恶应以是否伤害生命为标准的, 导致生物痛苦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后来, 生态观又有了新的发展, 产生了生态中心主义的主张, 认为天下万物都是有价值的, 包括无生命的岩石等,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休戚与共, 对局部或个体的破坏就是对整体的伤害, 不能够为了局部的利益伤害整体。

各个生态观从不同的视角思考生态文明的问题, 既有合理的因素, 又有不足的方面。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以人类利益为标准, 高扬对人类包括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 高扬人类理性和智慧, 信仰人类的伟大潜力, 发挥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积极性, 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人类中心主义大多只承认人类价值, 否认自然价值, 这在理论上有不完善之处。生命中心主义的生态观推崇尊重生命, 信奉生物平等主义, 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这种理论认识对于人类的道德完善是必要的, 但是这种生命中心主义世界观缺乏可操作性。生态中心主义以生物共同体的健全为标准, 它认为判断一件事情时, 如果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 那就是正确的, 否则就是错误的。生态中心主义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 对人类道德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整体论思维, 但是它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优先的道德原则, 同样带有太多信仰成分。

目前,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影响相对更大、更深, 因而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污染的传统生产消费范式, 结果导致了资源严重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频繁发生。在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 开始从环境污染的末端着手治理, 依靠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并用, 短期内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从长期来看, 这种末端治理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缓和与遏止资源日趋枯竭的进程, 人与自然的矛盾仍然日益突出。为了使地球上现有为人类所认识的资源能够被使用更长的时间, 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繁衍、文明进步的无限性协调统一起来,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生态中心主义, 它要求不同的生态观从分立走向整合, 建立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生态观, 这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统一的、包容的理论, 它需要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与提升。上述三大生态观存在整合的基础, 又具有各自的合理成分。在这样的条件下, 发挥不同理论的优势, 综合它们合理的内核, 建立一种同时包含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成分, 弥补其不完善之处, 形成既开放又统一的科学生态观, 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生态文明理念所具有的生态观, 应该是兼容平衡与发展两种取向, 既符合人类利益, 又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也就是说, 人类行为既要有益于维护生态平衡, 维护地球基本生态过程, 保护生物多样性;又要有益于维护人类利益.益于人类生存,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 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 主张遵循和正确运用生态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四、继承和弘扬天人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

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文明的起落、文化的兴衰有着重大影响。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在其代表作《历史研究》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统计研究成果:世界古往今来共有26个文明, 并断言在这26个文明中, 5个发育不全, 13个已经消亡, 7个明显衰弱。而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 汤因比十分重视并着重论述了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气候、水利、交通条件等外部生态环境。汤因比深刻地注意到, 不适当的行为对大自然的毁坏所造成的恶果, 他关注着人类将与自然环境建立怎样的关系。在汤因比所论述的26个文明中, 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生态文明遭遇破坏有关, 由于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举其要者, 诸如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和复活节岛上文明的失落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这些古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今天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中华民族是惟一一个以国家形态同根同种同文延续数千年的民族,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自古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我国自古以来, 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 也称为天人之学, 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文化首要研究的问题。汉代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命题, 这里所讲的“际”, 就是关系, 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可以从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思想中寻找理论支撑, 坚持继承而不泥古, 创新而不离宗, 不断丰富和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源泉。

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 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 主要有三种: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扑”“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一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一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观点各有差异, 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

《易传》在天人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统一, 既改造自然, 又顺应自然;既不屈从于自然, 又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 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要参与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概括起来, 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易传》认为, 人类和万物一样, 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序卦》说:“有天地, 然后有万物;有万物,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然后有夫妇;有夫妇, 然后有父子……”这就是说, 天地是万物的根源, 有万物, 然后才有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的社会关系, 才有人类社会。因此, 人是自然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但同时, 《易传》认为, 人有卓越的地位, 不等同于自然界的万物。万物之中, 只有人, 才可与天地相提并论, 合称“三材”。“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 故六。六者非它也, 三材之道。” (《系辞上》) 又说:“天地设位, 圣人成能” (《系辞上》) 。天地生养万物之功能, 要靠人去成就。《易传》突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卓越地位, 肯定了人的价值。

第二, 自然界有普遍规律, 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易传》认为, 天有天之道, 地有地之道, 人有人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说卦》) 天地之首, 即指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规律。人道指的是道德准则和治国原则。人道应当效法天道, 也就是说, 人要服从普遍规律。《系辞上》说:“天生神物, 圣人则之;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主张人道应该效法自然之道, 顺天而行。然后, 这种效法又不是被动的, 而是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正如《象传》所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三, 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 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系辞上》说:“夫《易》, 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 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深, 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 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 即“穷神知化”。这就是说, 无论怎样的幽深不测, 怎么的变化细微, 都要穷研而知之。惟此, 方能通天下之志, 成天下之务。在古代就能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 对于人类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

人既要遵循自然法则, 又要自强不息, 有所作为, 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 《易传》提出“裁成辅相”说:“天地交泰。后 (君) 以财 (同裁) 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就是说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 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裁成辅相”的观点, 既要求深刻地认识自然, 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 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辨证统一关系。同时, 《易传》又提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系辞上》) 的思想。即节制、调整自然的变化而又不违反其本性, 普遍成就万物而无所遗漏。一方面强调尊重自然规律, “顺天休命”“辅相天地之宜”;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裁成天地之道”, “范围天地之化”, 在大自然面前有所作为。

《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 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人要“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尔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孰乎仁, 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系辞上》) 。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 讲究天人和谐, 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易传》认为, 自然是宇宙普遍生命大化流行的境域。由于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及万物, 所以天有德、有善, 有“无穷极之仁”。而“仁”集中表现在大自然永恒的创造力之中,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咸象》) , “天地之大德曰生” (《系辞上》) 。一个“生”字, 概括了宇宙的根本法则, 天地以此心, 普及万物, 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活力, 成为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大化流行过程, 生命始终流畅不滞, 盎然不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思想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模式, 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 另一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 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 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 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文言》) , 并能够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 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 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 天、地、人合德并进, 圆融无间。这些思想启示我们, 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人类应以对大自然真诚的爱心, 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恢复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关系, 把自然看作人类的伙伴, 在高度的物质基础上, 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如此, 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目标。

总之, 天人和谐思想不仅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当今人类由于异化和无限制地膨胀欲望而带来的道德污染、心态失衡等问题, 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里的美丽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美丑之美, 更多的体现了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态自觉,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从“GDP中国”到“美丽中国”不仅是观念的转型, 也是社会前进的转型, 更是社会文明的提升。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 篇2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尽管都蓬勃发展,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就是集各个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物质的循环性。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发展;美丽中国

1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实行了全面的改革开放。社会各界重视经济发展的程度提高到了历史最高点。各个行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只重视了如何快速的发展,往往忽略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近年来,从那时积累的生态问题逐渐暴露,我国内蒙古,宁夏等西北地区,沙漠化日趋严重,都是由于过度放牧,滥砍滥发造成的;我国南方地区,酸雨严重,都是由于过度进行有色金属的开采,林业破坏导致的。除了我国,整个地球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北极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全球变暖也越来越剧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策略。在科学发展观中着重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更加重视林业生态的发展,通过林业生态发展水平的提高,实现美丽中国的最终目标[1]。

2 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1)生态林业建设在北方有助于防风沙固土,防止沙漠化加剧,减少沙尘暴。在北方,由于天气干燥,降雨量较少,加之植被覆盖率较低,导致北方沙漠化严重,并且导致了严重的沙尘暴。在北方加强生态林业的建设,非常有助于提高植被覆盖率,进而固定尘土,同时,生态林业还能够净化空气,是城市的空气净化器。

(2)生态林业建设在南方有助于减少地质灾害。南方空气湿润,降水量较大,加之南方地形奇特,山地较多,又处于地壳交界带,容易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生态林业建设有助于固定山地上的松散沙石,进而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可以说生态林业的建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生态林业的建设有助于吸收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净化空气,进而减少酸雨的生成。

综上所述,生态林业是大自然的“调度师”,生态林业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同时还具备调节小气候的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的根基,是社会稳定的外部保障。由此,生态林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必然要加强生态林业发展,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是三位一体的,同时这三者必然要实现协调发展,只有将这三者的关系进行很好的统筹,才能够实现我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建设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相关措施

建设生态林业與民生林业是当今社会的需求也是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必要举措,建设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对我国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究竟如何建设生态林业,提升我国精神文明?笔者总结以往经验,对此进行分析。首先就是要通过制度改革的方式建设生态农业[2]。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的功劳都是改革所带来的。虽然相对刚才所说的几个方面来说,林业改革现处于初级阶段,任务十分艰巨,但是一旦做好林业改革的规划,那么不仅可以惠及每个中国人民,而且将会给整个中国带来长远的利益。所以,紧抓林业改革,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做积极的准备。其次,建设生态林业要依靠科技的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推动整个林业产业的进步。遵循科学的指引,借助科技的力量推进林业生态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可以有助于预测和解决生态灾害,进行新型的生物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科技还可以减少建设生态林业时的成本与投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提升生态建设效率。最后,建设生态林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保障人民生活。林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努力,在提高林业水平的同时,必须注重林区人民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往往林区人们的生活远远不及其他城镇农村的生活,经济发展还很落后,而在建设生态林业的漫长过程中,林区人民可以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面对这种不平等的待遇,我们不能不予顾及。建设生态林业,不能够将其建立在林区人民的痛苦上,不能以牺牲林区人民的利益为代价。所以,在推进生态林业的过程中,要首先解决好林业人民的生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生态林业的建设铺平道路,提高人民自觉进行生态林业管护的热情,为生态林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 总结

改革开放带动了我国精神文明的追求与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当今面临严峻的生态形势,建设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刻不容缓。关于生态林业的建设,我们已经做了积极的努力,每个人都应认识到建设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重要性,它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让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上一并取得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树丛.全面提升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水平 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2012 年12月27日).中国绿色时报.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 篇4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然而, 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人类文明要延续和发展, 应该对以往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改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 十八次代表大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这是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自觉。

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型的文明形态

在英文中, 文明 (Civilization) 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一词, 指的是“城市化”和“公民化”的意思, 后引申为“分工”“合作”, 就是指人们和睦地生活在“社会集团”中, 是先进的社会、文化发展状态和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环境关系规律, 不断自觉地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达到人与自然和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是人类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和谐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终实现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在通过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关于自然、自然秩序与人的关系的不同认识, 逐步由“敬天侍鬼”到“天人合一”再发展到近代社会“人是主宰和目的”的人类中心的文化价值观, 在此过程中也相继创造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辉煌, 但是, 其发展中过分的突出人类的中心地位和控制能力, 导致了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 最终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和目标的提出是人类对工业文明问题的反思, 对支撑工业文明的人类文化价值观的重新审视的结果, 是面对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要求的文化自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不是人类中心的文化价值观, 而是系统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 自然价值的问题是这两种价值观的根本分歧。

2 自然系统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自觉

“价值的本意是存在以自身为目的的一种自在自为的倾向性, 也包含着利用其他的存在物来维护和加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以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存在以自身为目的的一种自在自为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认为只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 而自然只有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工具价值。这种文化价值观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在整个近代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然而对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反思, 必然导致以自然价值为根基的系统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

首先, 从环境哲学的角度来看, 人类在生存发展中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用。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进行生产劳动, 就必须和大自然产生交互关系, 即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关系, 维持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的发展。可以看出, 这本来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然而传统的价值哲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站在人类自身的角度来审视自然, 当然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 而自然只是具有工具价值,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这种价值视阈的狭隘性和独断性逐步暴露出来。实质上, 大自然包含着自然和人类, 它们都具有自己的主体性和目的性。大自然无论从现象还是本质上看都是一个价值多元体, 具有多个中心, 而人类是众多价值中心之一。在这个价值体系中, 只不过人类是具有最高主体性的生灵, 他们以不同于自然的方式追求着、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其次, 从自然科学特别是生态科学的发展来看, 无论是自然系统的整体存在和发展, 还是自然生命个体的生成、成长壮大和死亡的过程都具有自足性, 即具有自身的目的性和自主性, 自然内在固有的这种自足性是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根据。在整个生态系统中, 无论是生命个体存在和发展还是自然系统整体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在自为的, 这种自在自为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恰恰是大自然以自身为目的的自主性的表现。在生态环境中, 无论从环境角度还是从个体生命角度来看它们都是自组织系统、自我维持系统, 这个系统按照特定的自然秩序进行自我维持、自我组织并不断地进行再生产。它们的生命活动是以自在自为形式展开的, 以自然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演进不需要它物作参照而自主地决定, 在自然遗传、生态进化史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演进。以这种方式既能自足的实现自己种的生存和繁衍, 又能向更高的组织水平进化, 这是其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价值, 它们的存在不是以人类的存在为依据, 自然是自身目的的中心, 正是自然的自我目的性构成了自然的内在价值。

同时,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以系统的方式存在, 也以系统的方式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样, 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 存在于自然界的。”[2]

最后, 自然的内在价值是自然工具价值的内在根据。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指自然存在物以自身存在和发展为目的的自在自为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自然生物而言就是生命利用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机理自主生长壮大的过程。马克思说:“自然界不是存在者, 而是生成者和消遣者。”[3]正是因为自然这种内在的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构成它们成为人类世界领域的“材料”, 即对人类具有工具价值。

3 生态文明社会必然要求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自觉

面对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生存困境, 社会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倡导和建构生态文明社会, 而对生态文明社会的认同和建构的哲学基础是环境哲学, 其核心是自然的价值问题。

首先, 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必须突破现有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自然环境的恶化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坚持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结果。对自然内在价值认识的合理回归, 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价值前提和哲学基础。其次, 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必须在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上, 逐步确立生态系统和谐共生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 是一种社会品质。

总之, 在现代社会, 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工业文明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反思传统文化价值观, 确立生态文明理念,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当代人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自觉, 也是历史的必然。

摘要:生态文明社会是继人类创造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是在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人类具有内在价值, 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 对自然价值的回归是生态文明社会建立的价值根据和哲学支持。

关键词:自然内在价值,自觉,生态文明,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米江霞, 张海军.论自然的内在价值[J].河西学院学报, 2006.6.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 1984:305.

推进生态文明建立和谐社会论文 篇5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式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它在带给人们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3.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中,也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并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生态资源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深地敲上绿色的印记。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要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上一篇:保安培训下一篇:维护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