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2024-06-09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精选12篇)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篇1

摘要:吉林省中西部生态环境十分恶劣, 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土壤沙化、碱化现象十分严重, 本文着重从选择抗逆树种入手进行人工林示范, 为吉林省中西部提供优良新种源, 以期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生态建设,抗逆品种,示范

1 示范说明

1.1 示范建设背景

吉林省双辽市, 按生态区划分, 包括东部亚湿干旱壤土的荒漠边缘区, 和中、西部的沙地、盐碱地。属于土地荒漠化重灾区, 一直以盐碱地和沙地为主要治理对象。其中盐渍荒漠化土地150.4万公顷, 风蚀荒漠化土地75.4万公顷。生态建设范围广、任务重、立地恶劣, 绿化造林品种长期使用单一, 封沙治沙效果一直不理想。选择适当规模的良种造林示范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国内外造林推广工作初期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我们选择高产抗逆优良品种鞍杂杨和风沙1号杨建设示范林, 期望能带动当地造林绿化事业有新的突破。

1.2 示范必要性

随着国家对“三农”优惠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 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施, 又一次大规模的解放了生产力。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获得林地经营权的广大农民, 在喜庆之余, 急待寻求造林绿化的优势项目, 尽快的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实现绿起来, 富起来的目标。本项目建设正是适应了林权制度改革后, 林地经济开发的需要, 旨在为带动周边地区造林绿化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创造条件。

2 实施过程

2.1 示范基地选择

基地选择在双辽市实验林场,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的沙地, 利用抗逆品种的同时, 结合有效的栽培技术, 使示范林林年均生长量超过当地普通林。

2.2 栽植区划分

为便于生产管理, 根据基地选建地块的分布情况, 将基地区划为3个经营区。面积分别是东明经营区作业面积为12公顷, 辽东经营区作业面积为4公顷, 红旗经营区作业面积为54公顷, 共计70公顷。

2.3 种苗选择

2.3.1 使用优良抗逆品种:

(1) 在荒漠边缘的四平市以东地区生长最快的鞍杂杨。

(2) 在沙地生长最快的风沙1号杨。

2.3.2 使用普通品种:

(1) 对比杨树品种白林3号杨, 小乘黑。

(2) 间种品种紫穗槐。

选择良种壮苗是保障示范林建设成功的前提, 因此必须采用一级苗木栽植。要求苗木根系侧根不少于5条, 地径1.0 cm以上, 无机械损伤, 无病虫害, 生长健康的一年生优良苗木, 确保栽植一次成林。

2.4 栽植密度

根据示范林基地自然条件等因素, 确定杨树设计初植密度为1×3m, 即每公顷栽植3 333株。间种紫穗槐密度为0.5×3m, 即每公顷栽植6 666株。

2.5 整地及栽植

2.5.1 整地

为保证建设质量, 提高苗木成活率, 栽植前提前整地。对于皆伐迹地用勾机把树根清理出去, 再用推土机细致耙平, 全面清除灌木、杂草和较大石块等杂物。

2.5.2 栽植

(1) 栽植时间:

在春季4月中下旬, 苗木萌动前顶浆造林。

(2) 栽植方法:

栽植前苗木根系用生根粉水浸泡24h, 全部采用机械造林方式。

2.6 土肥水管理

2.6.1 土壤管理

目的是不断扩大活土层,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肥力。主要包括除草、松土、深翻、扩穴刨树盘、施农肥等。当年进行中耕除草松土2次, 做到无杂草。以后根据郁闭度适当抚育。

2.6.2 灌水管理

依据杨树物候期对水分和土壤要求, 加强幼树期对水的管理, 定植当年幼苗, 确保土壤湿度, 提高成活率。

2.7 定干修枝

定干修枝是一项促进杨树丰产的重要措施, 前两年只修剪底部侧枝。

2.8 病虫害防治

三北地区杨树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有时发生较重, 原因之一由于杨树造林面积过大极易发生虫害, 直接影响木材的工艺价值, 应以预防为主, 及时清除残枝枯叶, 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将树木株数感虫率争取控制在5%以下并适时进行修枝。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篇2

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10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其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的`23%,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该地区生态脆弱:西北部属干旱气候,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大,草地退化、沙化和咸化严重;长江中上游地区山多、山高,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流失严重.加上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合理,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

作 者:卢文忠 刘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刊 名:农村经济 PKU英文刊名:RURAL ECONOMY年,卷(期):2003”"(1)分类号:F323.22关键词: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篇3

5月4号,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西部建设小康,必须要注重生态,而生态也成为西部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和难题。

也因此,要想实现小康建设和生态的平衡发展,应该注意三个方面,这样,发展小康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首先,西部小康是中国实现小康当中的短板。尽管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城乡收入比例缩小,西部经济发展保持了比较好的势头,但由于历史欠债问题,西部的经济还是存在产业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西部虽然面积大,但西南西北在资源上差异非常大,西北有土无水,西南有水无土。下一步全面实现小康的过程当中,怎样在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当中找到一条很好的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其次,开发方式恶劣,造成了生态破坏。西部开发以来,西部发展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生态环境上也带来了很多恶果,主要是开发方式的恶劣。北方地区主要是矿质开发,带来沙漠沙化;云贵是矿产发展,造成了重金属污染问题;西部是水电开发,破坏了生态多样性。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和粗放的开发方式造成的。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而生物多样性又是解决地球环境的唯一问题。西南地区有一个水库,水库航段面以前有340种水生物,现在大概只有17种,这种情况对于西南地区来讲,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沙尘暴问题,而是已经影响到人类生活。

再次,红线管控问题。在建设小康的过程中,政府总是希望增加财税收入,增加自己的钱包。其实,对于贵州这个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来说,保住青山绿水才是保住了金山银山。所以,红线控制,是发展小康和保护生态平衡的最好方式。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当中,小康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经济要发展,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公共服务,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对西部的挑战首先就是公共服务的均等性。中央财政加大了对西部财政的转移,在公共服务方面,在实践小康目标的过程中,要和全国达成一致。另一方面,就是发展的问题。我想关键是转变发展的方式。保住青山绿水才有金山银山,这个理念一定要树立,对于西部来讲这一点更为重要。

这次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我个人学习后,感触非常深。我觉得从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面,我们确实和国外发达国家非常接近,但在生态环保意识、生态文明理念上,我们确实又是滞后的。所以这一次中央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几个大的制度。第一个就是红线管控。这里面有三个界:设定资源消耗;严守环境质量的底线,即不能因为开发破坏生态;划定生态保护的权限。

关于生态保护制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的文件,地方一定要找出自己最优的特点,不能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而言,中央与地方共同努力,才能建成全面小康。(方言,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

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篇4

关键词:西部生态工程,沙棘,价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西部生态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西部林木生态系统中含有大量的沙棘。因此, 分析沙棘的价值和生态功能, 并制定合理沙棘资源开发方案, 保证沙棘的可持续发展, 对西部生态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有十分中重要的作用。

1 沙棘的特性

1.1 沙棘的生态保护能力强

沙棘的生命力很强, 在许多植树造林的绿化树种中, 沙棘的生态保护能力很强, 是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树种之一。沙棘具有种植成本低、耐旱性强、耐贫瘠能力强、成林快的优点, 沙棘还具有防止水土流失, 防风固沙的作用。沙棘的根系特别发达, 成长3~5a的沙棘根系可达430多条, 沙棘的根系在地面的延伸比较迅速, 并且沙棘的根系能萌发出大量的幼苗, 因此, 沙棘可以实现独木成林。沙棘的覆盖面比较宽广, 能有效的保持水土, 成长4a的沙棘林, 能完全保持水土不流失, 在冲刷严重的河道种植沙棘, 能有效改善河道环境。

1.2 沙棘的实用价值高

沙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沙棘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能用作饲料;沙棘具有热值高、产薪量大的优点, 可以当作能源树种。据分析, 1.32kg干重的沙棘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kg煤产生的热量, 并且沙棘在燃烧过程中, 不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 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沙棘的根部有很多根瘤, 能直接从空气中固氮, 沙棘的年固氮量相当于施加超过300kg尿素, 能有效节省氮肥的施加。沙棘的枝叶十分茂盛, 沙棘的叶中含有很高的氮, 沙棘叶分解后能极大地提高土壤的肥力, 采用沙棘和其他农作物混交的方式进行林业种植, 能极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3 沙棘的经济开发价值大

沙棘具有很强的经济开发价值。沙棘叶、沙棘种子、沙棘果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氨基酸、生物活性物质、微量元素, 这些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因此, 沙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使用沙棘果加工成的饮料, 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山楂的20多倍, 被人们成为“第三代水果”和“维生素之王”。饮用沙棘生产的饮料, 能提神、增强心脏功能, 预防癌症, 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沙棘还具有防治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的作用, 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沙棘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沙棘的果实鲜艳, 色彩分明, 并且能长时间挂在沙棘树上。在冬季, 沙棘果实还能用于园林观赏。

2 沙棘在西部生态工程建设中的价值

2.1 沙棘在西部生态工程建设中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西部生态工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由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差, 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 要想大力发展西部经济, 必须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沙棘具有很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沙棘的根叶能改善土壤肥力, 枝叶能用作饲料, 果实能用于医疗保健, 在西部地区种植沙棘不仅能有效的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还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沙棘具有生命力强、适应性强的特点, 能立足于西部贫困地区, 对西部地区治山、治荒、治沙、脱贫致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沙棘是西部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资源, 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发展沙棘资源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时, 要充分认识到沙棘的积极作用, 全面运用沙棘的作用, 有效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各地要加强沙棘产业的宣传, 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认识到沙棘的重要性, 调动人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沙棘种植中。各林业部门要处理好沙棘种植和开发的关系, 确保沙棘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具有大力发展沙棘的优势, 因此, 在进行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时, 要加大优良沙棘的利用率, 从沙棘繁殖地区引进沙棘良种, 保证沙棘资源早成林、早开发。开发沙棘资源的综合价值, 是推动沙棘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 要根据市场需求, 加强沙棘产品的研发, 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在发展沙棘产业时, 要注重和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 坚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 积极引进中东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有效促进沙棘产业的发展。

2.3 沙棘的发展前景

沙棘被人们称为“第三代水果”和“维生素之王”, 具有很强的经济价值。目前, 许多国家在积极的种植沙棘, 并且有许多国家来我国购买沙棘原料和沙棘产品, 因此, 沙棘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我国在沙棘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方面有很快的发展, 但我国对沙棘资源的利用率很低, 沙棘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我国西部还有大量的荒土需要治理, 如我国西北5个省区的总面积达300多万km2, 但深林覆盖面积还不到2%。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 国家制定了沙棘资源发展和开发的总规划, 所以, 沙棘资源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 总结

沙棘具有生态保护能力强、实用价值高、经济开发价值大、观赏价值高、生命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 能立足于西部贫困地区, 有效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 在建设西部生态工程时, 要大力的种植和开发沙棘资源, 促进我国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

参考文献

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生态环境建设 篇5

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一组矛盾的`统一体,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才能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环境治理。本文通过分析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结合贵州生态环境的现状,探讨了贵州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作 者:徐瑶 XU Yao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刊 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CICHU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F062.2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贵州   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篇6

实践与探索

关坝村是一个生态价值重大的社区,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老百姓对所处环境和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和灵敏性,已经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意识。关坝村又是典型的贫困山区村落,社区居民立足本地和依靠当地资源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村民获取收入的途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经济分化严重。

——政府推动实施的大规模生态工程项目补偿。在关坝村实施的生态工程项目补偿主要包括退耕还林补偿和集体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偿即依据退耕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生活费)补偿。然而,目前的这种补偿标准并未考虑农民丧失发展机会的补偿,补偿标准偏低。关坝村境内共有1113亩耕地退耕还林,退耕还林补贴户均1500元,在关坝村村民的日常收入中占据不小的比重。关于集体公益林补偿政策,四川集体所有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达到15元/亩·年,和集体所有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一致。然而,由于集体公益林管理的复杂性,涉及林业部门、财政部门、村集体等多个主体,其管护责任在地方的划分仍不尽清晰,这使得中央财政资金在很多地方沦为“撒胡椒面式”的补偿资金,成为纯粹意义上的补偿,而缺少对公益林管护的约束能力。于关坝村村民而言,他们能拿到的补偿资金仅是公益林中集体林部分,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补偿。

可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公仆人”的行为动机下,推动实施大规模生态工程项目,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居民进行基础性补偿,以达到供给生态环境公共物品与维护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对于社区居民而言,生存需要与行政压力是迫使其放弃利用资源权利的主要动机。但由于放弃发展权利换来的仅是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基础性补偿资金,社区所在地保护者保护动力不足,保护成效差强人意。

——以NGO为纽带链接的外部市场直接或间接补偿。1.“平武水基金”综合性捐赠项目。“平武水基金”是平武县生物多样性与水资源保护基金的简称,主要用于平武县境内的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平武林业局推荐关坝村成功地申请到8万元的综合性赠款项目,内容包括3个方面:支持当地养蜂产业,购买新式蜂箱和组织养蜂培训;组织村民开展非系统性的大熊猫栖息地巡护;补贴更换家庭太阳能设备以节约薪柴采集量。这个项目初步建立了社区保护与发展的有机联系的框架。但由于补偿资金为外部直接拨款捐赠,项目中开展的无论是与生态保护还是与社区发展相关的活动也是应外部要求而开展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若外来资金中断,保护活动未必可持续。因而,传统的靠脉冲式的项目投入去购买保护行动和成效的方法在这里行不通。那么,在生态保护项目中如何保障保护行动和成效持续?这为后期“熊猫蜂蜜”项目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2.“熊猫蜂蜜”项目。社区保护行动的持续性问题必然涉及到保护资金的持续问题,那么资金应由谁来提供?资金如何持续?这个正是“熊猫蜂蜜”项目试图回答的问题。为了回应以上问题,山水公司想到了利用社区已有资源开发自然产品反补保护,以形成持续的资金来源, 同时通过生态产品的推广与销售传递生态价值,引导社会大众参与并通过溢价购买生态产品对社区保护行动进行补偿。“熊猫蜂蜜”项目就是按照以上思路形成。

熊猫蜂蜜供应地的建立和维续,是为了保护秦岭及横断山脉大熊猫栖息地上缤纷多姿的动植物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为了向当地村民提供除外出务工、打猎、挖药材等以外的选择,探索美好生活与生态系统平衡共存的可能性。综上,“熊猫蜂蜜”项目是社会公众参与社区生态补偿的有益探索,一方面解决了类似于关坝村的传统农村所面临的保护与发展的难题,另一方面借助市场的力量来保障社区生态补偿,实现持续的保护动力,最终形成生态、经济、社会三方共赢的局面。

3.其他机构生态补偿项目。“熊猫蜂蜜”的营销与宣传,建立了公众与社区保护的直接且直观的联系,进一步拉近了城市公众与生态保护的距离,也推动和孵化了一批NGO组织成为在地保护的中间力量。山水公司搭建的社区生态补偿平台成功地吸引了更多其他机构的关注,他们带着外部资源在关坝村开展着各式各样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补偿,如壹基金的农民田间学校项目、旅游卫视碳中和项目、汇丰长江上游水源林地保护项目等等。

可见,以NGO为代表的环保联盟在社区生态补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间接外部市场的纽带。这些组织以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在不同的生态补偿领域,利用各自专门知识和渠道搭建社区与市场(社会公众)联系的平台,推动公众直接或间接参与保护行动。因此,从关坝村的实践探索可以看出,以NGO作为纽带链接的外部市场直接或间接补偿具体包括社区能力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补偿两个阶段。社区能力建设补偿主要由怀有公益环保之心的NGO作为纽带,以与环保有关的能力建设项目为手段,调动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性和主体性,提升社区保护与发展能力。产业结构调整补偿阶段,这个阶段是在社区能力建设后,以挖掘社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选择替代生计,完成社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社区自我保护、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良心循环。

思考与建议

关坝村的生态补偿是循序渐进、有序进行的。政府推动实施的大规模生态工程项目补偿属于基本补偿阶段,基础性补偿仅仅能维持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始终存在补偿标准过低等问题。但如今,社区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温饱问题,社区所表现的经济分化、空心化等现象进一步说明其需求是多元的,那么生态补偿也应是多元的。以NGO为纽带链接的外部市场直接或间接补偿包含社区能力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两个阶段,这里主要注重社区参与性与社区主体能力建设,并试图解决社区保护行动与生计发展的矛盾问题。关坝村在探索实践进一步论证生态补偿是包括社区、社会大众、NGO组织等多元参与的,但在参与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始终是参与社区生态补偿的主体,主体自身能力建设是补偿项目有序进行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生态补偿中的“多元参与”并非“一哄而上”,是需要“领头羊”搭建平台,建立社区与外部市场之间的纽带的一个过程。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后,受偿地区的社会经济系统逐渐进入良性循环,此时,为保证生态服务的持续供给,还需要继续支付生态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费用,这也是关坝村目前应该考虑与担忧的问题,即外界支持与关注的持久性问题。

因此,西部贫困山区应践行绿色、共享、协调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创新社区生态补偿方式,建立多元参与的社区生态补偿投入机制,加大对活跃在生态保护领域的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的大力扶持,普及生态教育,让更多公民意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休戚相关,在此基础上合理引导公民在生态补偿事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同时,生态补偿机制的落脚点在社区,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合理评估社区的重要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要极力发挥社区的作用,鼓励社区公众的参与,将参与式方法融入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高社区公众的自我保护、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能力,以此应对外部环境冲击与不确定性。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篇7

一、影响我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水资源问题

1、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滞后, 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用水效率普遍偏低。

如农业用水群众对水资源紧缺的现实认识不足, 对农作物动态的需水量、需水时间和需水方式认识不足, 对三水转换和利用的认识不足, 加上管理粗放, 仍然存在大水漫灌、深浇、复浇的现象, 使农业用水的有效使用率只有10%左右;工业用水量虽然不大, 但用水集中, 浪费现象比较突出, 万元产值取水量大,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有45%, 与发达省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生活用水不讲节约, 不使用节水器, 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 水损失浪费十分严重。

2、严重的春旱不仅影响农业而且影响环境。

由于山区缺乏控制性调蓄工程, 尚不能解决春季天然来水少与灌溉需求大之间的矛盾, 西部主要灌区普遍面临着严重的春旱问题。由于春季土壤含水量低, 扬尘风速也大为增加, 是近年沙尘天气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3、灌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由于上游地区的灌溉退水含盐量很高, 在大型灌区下游逐步积累盐分;而下游灌区又由于缺电或负担不起电费而不能进行竖井灌排治理盐渍化。

4、过量引水导致荒漠化趋势蔓延。

随着干旱区人工绿洲的稳定扩大, 流域水循环关系改变, 各支流与干流间的联系明显减弱, 而干流上中下游之间的联系明显增强。水资源主要消耗于中游段, 致使下游的天然绿洲萎缩, 土地沙漠化进展加快。水资源短缺、灌溉方式不当和过度砍伐和超载放牧引起土壤沙化、草场退化和灌区盐渍化, 已成为西部地区生态退化的集中表现。

目前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与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增加, 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使地表植被的潜水蒸发补给减少, 导致生物量下降并使土壤沙化严重。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草场退化、土地盐渍化已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的四大生态现象。

二、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水资源保障

(一) 加快建设水资源保障工程

内蒙古的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减, 干旱范围广且发生频率极高, 是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状是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约2l万公顷, 不足耕地面积的33%:牧草灌溉面积30万公顷, 仅为草场面积的0.34%;灌区灌排不配套, 节水灌溉面积仅为有效灌溉面积的17%。此外, 现有水库及水闸多属带病运行, 大江大河缺乏控制性工程, 洪水灾害对内蒙古东部草原和黄河呼-包河段的经济发展也具有很大威胁。

内蒙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发展节水灌溉, 通过灌溉事业的发展加快牧业发展, 提高牧业产出在经济中的比重。近年来将新建绰勒、海勃湾、晓奇等水利枢纽, 完成红山水库、三盛公水利枢纽的除险加固, 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0多万公顷, 解决300万人的饮水困难。争取初步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基本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 使有效灌溉面积从33%提高到50%左右, 节水灌溉面积从17%提高到50%左右。

至2015年, 新建白音花、乌布林等水库, 完成挡阳桥、他拉干等水库的除险加固, 再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3万公顷,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7万公顷, 新增城乡供水能力144万吨, 提高316万人的饮水卫生标准, 使生态环境从整体上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例提高到67%, 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也达到67%, 基本解决城乡人民的饮水问题。

生态建设的水资源保障重点工程包括: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毕拉河口水利枢纽, 兼有调整农牧结构、增加草场灌溉、森林防火、水产养殖等生态效益。节水增产工程, 在各个大型引水灌区开展防渗衬砌, 井灌区采用低压管道输水, 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加快对黄河、内陆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每年治理10000平方公里, 到2010年治理面积达到水土流失面积的56%。重点地区的扶贫生态建设, 力争短期内做到贫困人口每人一亩水浇地, 同时解决其饮水困难问题。牧民定居和舍饲畜牧业发展, 利用太阳能和微型水泵抽取地下水发展灌溉草场和饲草饲料基地, 减轻干旱草场的过牧问题并减少沙尘暴的尘源。

(二) 荒漠化防治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荒漠化防治工作必须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这个限制因子, 主要保护好天然植被, 利用好天然降水, 需要时选择适合当地干旱条件的树种 (含灌木) 和草种, 建设起能充分覆盖土地、抵挡风沙推进的各类植被。在这个地区植被在改善近地小气候、减少水分物理蒸发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要耗用一部分水资源。在风沙沿线为了阻挡沙漠扩展入侵, 需要采取应用乔灌草合理搭配的防沙固沙措施, 以及引水拉沙、林网护农等系列措施。对于广大草原的保护和建设, 除了固定牧场、以草定牧、适当轮牧等组织保护性措施外, 还要应用优良草种, 建设人工草场 (草库伦) 及适当的饲料基地, 需要一定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支持。总之, 荒漠化防治工作要求对现有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三) 通过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保护土壤, 改善生态

森林由于它对降水的多层拦截含蓄, 能阻止或延缓地表径流的产生, 把部分地表径流转变为壤中流及地下补给, 在暴雨期间有削弱河川洪峰流量和推迟洪峰到来的功能, 同时也能增加河川枯水期流量和推迟枯水期到来的时间, 从而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森林的这个有利的调节径流作用在小流域表现较明显, 削弱洪峰能力可达50%以上, 在黄土高原更为明显,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 改善水质, 保护土壤和环境的巨大水文作用。例如乌兰察布市的兴和县、丰镇市从1983年开始就被列入国家八片水土保持重点一期和二期工程重点治理县市。经过二十年的治理, 目前, 治理水土损失面积941.28km2, 其中水保林573.58 km2, 建设基本农田221.3 km2, 封禁面积8.6 km2, 人工种草137.8 km2, 修建谷坊3.3万座。通过治理, 林草覆盖度由治理前的0.62%提高到39.3%, 工程和生物措施大量拦截了径流和泥沙, 治理区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3336t/km2.a下降到治理后的700t/km2.a, 年均减少进入永定河泥沙5万吨。通过治理不仅解决了水土流失的问题, 同时还起到防洪作用和保护地表、地下水资源的作用。

(四) 加快水生态系统建设, 逐步修复水生态系统

改善水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基本要求。“十五”计划建议明确指出要“加强生态建设、扼制生态恶化”。现在一些城市表面上看用水能够满足需要, 但实际上是严重透支了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 是以牺牲生态和农业用水为代价的。要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 首先需要确定生态建设目标, 明确恢复及保持生态的需水量。在“十五”期间, 通过污水治理的回用等大幅度增加生态用水, 彻底改变我区西部地区“有河皆干, 有水皆污”的现状。保持河流不断流;保持水面不缩小, 恢复和增加重点地区的水面;保护湿地, 建设蓄滞洪区;回补超采的地下水;不断修复已经严重蜕变的生态系统。

摘要: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草场退化、土地盐渍化已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四大生态现象。如何利用水资源抑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 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我区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问题, 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总体思路、布局和实施方案。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篇8

一、西部山区生态环境与铁路工程建设构成矛盾统一体

西部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铁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长距离、带状分布的特征, 这就决定了其受区域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其他工程项目更为明显[8~9]。西部山区普遍具有生态环境脆弱[10]、植被覆盖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风蚀作用强烈、降雨年内分布不均等不良环境特征[11~12], 在铁路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阶段都存在着自然灾害干扰的风险[12~13], 由此产生一系列附加的环境防护措施而增加工程量与工程投资。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同样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施工建设过程中因工程占地而降低土地利用面积、生态承载力等指标, 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影响着区域环境质量。虽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措施及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这种影响, 但环境质量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而这种负面效应可能是永久性的或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原有水平[5,12,13]。

铁路工程项目面临着来自外部及自身双重环境压力。不良的外部环境影响着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而工程本身对外部环境的扰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同样制约着工程建设, 而问题的根源是区域环境质量不高、环境容量与承载力低等因素决定的。因此, 提高区域各项生态环境指标成为实现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西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条件和问题

经济生态农业水平落后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的关键。农业生产是西部山区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区域交通、通讯闭塞, 农产品输出较为困难;生产成本投入不足、产品产出质量数量低, 贫困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1];生活、生产能源主要来源于周边林地或灌丛, 进而导致植被覆盖度低、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于产生[13];落后的经济水平决定落后社会意识的产生, 西部山区人口增长速度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其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等[11]。西部山区落后的经济生态农业水平决定了区域居民只能依靠现有山区资源维持生存, 当农业生产收入无法通过作物产出质的改变而提高时, 耕作面积量的改变就成为原始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进而形成以人类活动干扰为表现的生态环境的破坏[14]。

西部山区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西部山地农业具有与平原、丘陵等地区不同的背景条件, 其农业发展系统化建设过程较其他地区更为复杂。区域具有适宜某一物种或相似物种生长的优质气候、土壤等条件, 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困难条件制约了其生长规模[15], 这点类似于一些经济价值高、产量低的物种对其生长环境要求也极其苛刻一样。例如, 西南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 区域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257.7小时, 无霜期320天, 多年平均气温为19.3℃, 日照多, 太阳辐射强, 光热资源极其丰富, 是特质级烤烟种植的理想种植场所, 但农业水资源匮乏, 降雨年内分配不均, 水土流失严重等负面生产条件导致烤烟种植一度无法实现规模化种植[16]。西藏“一江两河”区域同样也存在着相似的特点, 区域优厚的农业气候条件适宜某些经济型物种的生存[17], 目前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多[18], 但因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等要求限制了其种植规模[19], 导致区域内仍以种植小麦、青稞等耐旱性常规作物为主[11]。

三、工程项目区生态修复保护与开发的一些思考

1. 生态保护与开发过程中, 解决经济生态农业发展瓶颈因素是关键

目前在西部经济生态农业生产“非适宜区”之所以生产水平不发达、经济落后, 并非其所有背景因素不满足农业发展建设, 而是农业生产要素中某一水平素质的限制影响了特质资源的发挥, 即便这些地区的特质资源往往丰富到了某一物种生长需求的极限。如何将这些“落后区”、“非宜农区”建设成为“良种区”、“优质区”, 充分利用区域特质资源解决农业发展瓶颈因素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 也是解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

工程探索、实践与示范能有效破除瓶颈, 实现经济生态农业规模发展。我们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西南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进行相关基础内容的研究, 区域气候雨热同季、光热资源充足, 优越的农业气候条件是优质烤烟、蚕桑、甘蔗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前提, 但水资源匮乏及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限制了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 仅在一些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小范围种植, 经过与当地居民、政府官员交流、座谈, 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建设了“长藤结瓜”、“微型水窖池”等田间水利设施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20~21], 并通过等高固氮植物篱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并进行了科技示范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推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区域已经形成了以烤烟、蚕桑、甘蔗为主的经济生态农业产业, 农户与地方政府收入水平大幅提高[12,13,16]。境内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基本杜绝,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成为维持其经济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而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自发行为。

2. 传统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不足

传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方式存在资金来源匮乏、技术相对保守、工程施工困难、示范区选址局限等诸多因素困扰。我们在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开展等高固氮植物篱相关内容的研究, 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植物篱为基础的山区复合经济示范区建设。在近二十年工作过程中, 我们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偏远山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陷入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目前国内多数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主体单位为政府部门, 科研院校也会结合研究课题进行小规模的示范区建设。两者均存在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 首先拟建立经济生态示范区的地区多数属于相对贫困、落后的区域, 政府部门财力相对有限[22];其次科研院校项目经费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工作, 示范区建设多作为研究基础而设立, 这也决定示范区建设规模多数很小。技术上, 政府部门多采用学习考察的方式将其他区域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搬移过来, 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抑制因素, 进而因效益不明显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科研院校技术实力较为丰富, 但工程经验较为欠缺, 对示范区建设的结构单元、施工组织方式、资金运用等方面都较为薄弱。工程施工方面, 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均采用雇佣当地社区居民来解决施工人员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因施工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 多以追求即时利益为劳动目的, 其本身并不具备工程质量责任承担者的能力。因此, 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上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况且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本身又缺乏工程监督职能。示范区选择问题上, 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局限于资金匮乏多选择一至两处较有代表性地域进行示范区建设。首先通过土地租用的方式从农户手中购买示范区建设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 建设完成后交由农户自行管理。期间农户会以农作物损失、土壤扰动损失等缘由提高土地租用成本或迫使施工中断。

经济生态农业的示范建设一直都作为西部山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的一种手段,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诸多的不利因素使示范建设过程变得困难和漫长,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示范作用的效果和最初目的。

3. 铁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技术优势对于促进沿线经济生态农业转型有着积极的作用。西部山区铁路施工取弃土场、弃渣场、大临工程等多成斑块状分布在铁路沿线两侧, 建设后期生态治理根据临时工程占地性质而采用复垦、绿化等措施进行修复, 多以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补偿工程占地为目的。生态修复工程目的过于单一, 没有充分发挥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相对丰富的经济、技术、工程优势。铁路建设项目具体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经济上, 铁路项目投资中具备生态修复专向治理资金, 改变原有生态修复措施投资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投入。 (2) 技术上, 铁路设计部门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铁路设计涵盖国内全部和国际部分区域。在铁路设计的同时, 涉猎并掌握了国内多数地区乃至国外较为先进的经济生态农业设计理念及方法, 且在设计过程中多与科研院校等部门进行合作交流, 在生态农业建设设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 工程上, 铁路建设拥有一支优秀且庞大的施工建设队伍, 能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思想进行工程实施。 (4) 载体上, 取弃土场、弃渣场、大临工程等项目面积大, 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必要的土地条件;位置分散又能起到良好的分散辐射作用。

铁路建设环境保护设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 以待生态修复的临时工程为载体, 借助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优势, 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特点, 进行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1) 调查分析沿线农业资源特征; (2) 通过走访、座谈及基础资料分析的方法判定区域优势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结分析经济生态农业规模化的瓶颈因素; (3) 总结区域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 (4) 筛选、评价工程技术措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5) 提出利用临时用地进行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工程设计方案; (6) 监督并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方案实施; (7) 建立铁路工程对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8) 与地方政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不断完善技术体系。

四、结论

铁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不能仅限于以植物种植。目前铁路工程建设大力提倡进行生态补偿机制, 传统生态补偿多采用路基边坡、取弃土场、大临工程表层的植被覆盖。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铁路建设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生态相容性, 降低了工程建设的生态扰动强度, 但沿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并未朝向良好趋势迈进。农业“三料”匮乏、农业水平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多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作用仍在发生, 工程建设永久性占地特别是耕地占用对沿线居民个体的农业生产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短期的土地赔付无法解决土地长期收益断裂问题。因此, 铁路工程建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从根本上促进和推动铁路沿线的农业水平, 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是逐步提高西部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缺失及重构 篇9

从法律的视角看,所谓生态补偿是指为了恢复、维持和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国家对导致生态功能减损的自然资源开发或利用者收费(税)以及国家或生态受益者对以改善、维持或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而做出特别牺牲者给予经济和非经济形式的补偿。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利用宏观调控管理政策和法律手段调整相关主体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制度和手段。显然,生态补偿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维持和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这个目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不但要对已有的生态之债进行偿还,也要对恢复后的生态功能进行维持。

我国西部地区海拔高,地貌特征复杂;土地资源丰富,再生资源潜力巨大;非再生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气候类型多样,又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之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进行,我国西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问题与潜在的危机。虽然具有生态补偿意义的生态工程相继启动,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很难有效解决西部地区生态的特殊问题。所以,在我国西部地区实施特定的生态补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相应的矛盾,达到开发与保护的有序与平衡。生态补偿法律关系涉及两个主体:一个是补偿实施主体,一个是补偿接受主体。对于负外部性行为,生态补偿的实施主体和接受主体分别是导致生态功能减损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和生态功能减损区域及国家,对于正外部性行为,生态补偿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或生态服务功能受益者。对于负外部性行为的补偿依据是导致了生态功能的减损,对于正外部性行为的补偿依据是有目的地改善、维持或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主要以经济(如金钱、实物等)和非经济(如技术、兴办企业、劳动力安置等)形式补偿。[1] “恢复、维持和增强”作为生态补偿的目的在我国西部也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

据勘察显示,我国西部地区虽然是全球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也是最脆弱的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壤、地质、气候生态具有不稳定性,同时西部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对人类活动具有快速反应的特性,直接反映了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其脆弱性与不稳定性决定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难以恢复与不可再生性,[2]西部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2.我国西部生态所面临的问题日趋严峻。

首先,西部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万平方千米,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同时,沙漠化土地与潜在沙漠化土地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8%,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次,西部草场退化严重,森林资源减少。由于自然条件严酷以及严重超放牧导致了西部地区草原退化与沙化;森林储备虽然巨大,但开发单一,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最后,人类的经济活动加剧了对西部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伴随人口的增长、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强度必将超速,这些都将给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冲击和巨大的压力。

二、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

1.国家立法体系上的缺陷。

我国还没有“环境基本法”,而《环境保护法》又非常明显的轻视生态保护问题。由于当时的立法背景,《环境保护法》偏重于污染防治,只规定了对排污行为所产生的负外部经济进行收费,而没有考虑对生态保护行为所产生的正外部性进行补偿。其他诸如自然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对生态保护的力度也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未体现资源生态效益价值,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体应承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未作规定以及资源保护法律的有些规定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新刑法虽然将环境犯罪独立出来进行规定,但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并没有贯彻始终。有些罪名注重保护的是人身和财产,对生态利益的损失没有纳入考虑的范围(《刑法》第338 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没有人身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即使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也不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3]这与该罪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包括清洁、舒适的环境权益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环境资源保护权益等相违背。还有一些罪名如盗伐、滥伐林木罪等环境犯罪的规定也有类似的问题。

2.西部地方法律法规对生态补偿规定的相对模糊。

与西部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地方立法,在本地区生态补偿方面的规定同样显得相对模糊,缺乏应有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条例只规定了什么情况下应当予以补偿,但并没有说明具体的补偿金额与方式。同时,基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的脆弱性与难以修复性,对于西部生态补偿主体的要求必须严格控制,凡是对于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主体都必须纳入生态补偿的范畴之内,即使是国家和集体实施的出于公众利益但属于外部不经济性行为,也应对相应的受损群体进行补偿,但在西部地方的条例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有些地方为了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用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建厂,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生态效益的损失。显然,这种生态补偿立法的缺憾,导致了在西部生态补偿实现过程中的空白,尤其是在负外部性行为的处理中,容易因为人为因素而影响环境的公平。

3.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过低,难以起到“恢复、维持和增强”的效果。

西部生态补偿采取全国“一刀切”的政策设计,导致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经常是“低补偿”甚至出现“踩空”现象。中央政府在森林资源保护和恢复以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保护区建设、公益林补偿等方面投入了部分资金,但是在上述资金中,只有公益林补偿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资金,并执行全国统一标准(75元/Km2 ),其余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国拨资金中有一小部分作为生态补偿支付给相应农户。同时,这些补偿还没有考虑西部地区高成本的因素。[4]

从西部地区森林面积、蓄积在全国中的比例和西部的生态地位来看,应该扩大补偿面积,提高补偿的标准。又如我国三江源地区,源区退耕还草(林) 补助的标准是参照青海省历来草原建设资金按户投入的方式,源区地处偏远,运距长、成本高、花费大。以目前补助标准只能修建低档次的房屋,而且以户补助造成人为的不公平现象。同时,源区高寒缺氧,不少地方土层薄、降水少,植被生长期短、修复期长,草场禁牧五年效果不明显。另外,就西部的平均消费水平和投资成本方面来看,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应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再次,由于西部地区交通不便,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生活、工作成本都高于其他地方,西部的生态补偿的投入理应高于全国其它地区。

4.补偿方式的局限性导致部分公民财产权与发展权的受损。

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方式以货币补偿为主,以一些项目工程为表现形式(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与这些工程配套的补偿政策通常固定为5-8年,在此期间对相应主体发放固定金额的补偿金。这种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时限一过受偿主体就很难得到生活保障,而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也已另有归属,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大江大河源区经常发生。在三江源地区,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减损,政府对源区林木所有人的林木所有权进行限制,不能随意砍伐甚至不能砍伐,这对财产所有人构成一种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政府通过公用征收等方式来进行生态维护,必将给当地居民带来发展权的限制。[5]对国家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这些区域,其发展权的受限应由国家、开发地区、受益企业和个人给以多方面长效性的生态补偿。如果继续按照统一的标准,以固定的模式进行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受偿体(大多数为农牧民)在补偿届满后,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扶持,难以在社会找到立足点,很容易重操旧业,对环境造成新一轮的破坏,或者加剧西部地区的贫困程度。

三、重构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建议

1.出台“环境基本法”或环境法典。

生态补偿立法的缺失是限制和阻碍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尽快出台环境基本法或环境法典,建立权威、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促进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并以此将补偿的对象、范围、方式、标准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仅就生态补偿而言,应当建立以下原则:第一,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第二,生态补偿的公平原则。第三,生态补偿中的代际公平原则。第四,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第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2.加强西部地区横向生态补偿力度,完善省际之间的投资转移机制。

我国生态环境补偿渠道主要有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其中财政转移支付是最主要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但这种完全由中央政府买单的方式显然与“受益者付费”的原则不协调,不仅没有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而且使许多地方产生了依赖思想。我国西部地区提供的生态环境公共物品和服务对中、东部地区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性,所以,要对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受益部分进行货币计量,使受益方对实际受益进行支付,从GDP 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援助。通过补偿,可以减缓我国西部地区因贫困和生存压力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活动,从资金上支持和保证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为我国西部居民提供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对于接受西部生态利益的中、东部省份采取统一的衡量标准,通过税收与财政分流等方式,采取相应的经济和非经济形式,以省际之间的横向补偿弥补来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的力度,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加强省际之间的生态补偿力度:一是对下游用水地区增加征收水费,使下游用水地区从上游地区生态保护治理所获得的转移性收益再返回于我国西部土地退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二是对下游地区的投资者或生产者征收上游资源维护费。付出适当的上游资源维护费等于是一种远程投资,上游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的改善可以大幅度减少防洪治水开支,从长远看,这将是有双赢性质的投资。三是在下游开征生态税。近年来,西方各国陆续开征了各种生态税种,不少国家建立了一整套生态税制,将税收用于环境保护,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创新西部特有的生态补偿方式,提供长效的补偿机制。

第一,政策补偿,“给政策,也是一种补偿”。第二,项目补偿,政府和补偿者为西部地区受补偿者提供项目,将补偿资金转化成为技术项目和产品。第三,培训与技术补偿,对西部地区受补偿者无偿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管理组织水平,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领。第四,共同开发补偿,共同开发是指生态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共同开发经营由受偿者保护的生态资源,基于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制度将受偿体的利益纳入实体的利益之中,以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第五,道德补偿,道德补偿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的教育和树立在公民心中的道德要求。保护生态环境、补偿生态资源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法律仅仅是手段,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进行自觉补偿才是目的。

4.确立清晰的产权补偿关系,保障西部公民的基本权利。

通过完善生态补偿的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西部公民的环境权、生存权与发展权之间的矛盾。但是在我国西部的生态补偿过程中经常出现这三种权利“撞车”的尴尬局面。由于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与善后政策,我国的生态补偿很难走上协调国家所有权与个体所有权、经济权益与环境权益、个体权益和社会权益之间的道路。也只有根据中国各地的现实情况,尊重公民的个人权利,设计人性的生态补偿制度,才能及时、合理、合法地解决环境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关系。例如在我国西部地区实施的退耕还林(草)的过程中,对于农户在退耕还林(草)中所形成的产权,不仅包括对林草的所有权,而且林草的依法转让、出租、入股经营、抵押和收益等权利也应当予以补偿估算并考虑划入补偿范围。[6]所以在补偿的内容上应参考西部公民的利益和意愿,对“还二、还三甚至更多”的产权进行适当的补偿。建立起农户对退耕地林草的排他性产权,可以实现林草资源的长期最优配置,可以使西部农户对生态补偿做出合理的预期和正确的成本估算,可以使农户在制度化的经济利益刺激下,使西部生态逐步改善。确定并尊重西部公民的生态效益产权是一个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明确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关系主体责、权、利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就必须明确自然产权关系,只有用法律的形式确认生态补偿区域居民的经营权、收益权,才能更好地调动区域内居民进行生态环境管护的积极性。

摘要:西部的生态保护对我国乃至亚洲均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缺失,生态补偿问题已成为影响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结合西部地区生态的特殊性、现状与社会构成,分析西部地区生态补偿面临的制度性困境,才能从制度重构的视角探寻符合西部地区现实情况的生态补偿之路。

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补偿,补偿制度

参考文献

[1]李爱年,刘旭芳.对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构想[J].生态环境,2006(15).

[2]康慕谊.西部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张建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9).

[4]王景升.生态补偿问题以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7(12).

[5]王作全.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篇10

一、多维视角中的生态农业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 国外一些学者便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 并且得到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生态农业是依靠生态工程技术建立的与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模式, 其生产的全过程符合生态学规律、不破坏生态环境, 其产品是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的绿色食品。生态农业采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 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它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广义的生态农业的概念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 并不是某些农业技术措施的集合。生态农业就是一种促进生态平衡和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农业生态体系, 在实践中已显示出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从发展趋势看, 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起到重大作用, 同时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控制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及资源保护等方面做出贡献。从建设内容看, 将农业生态工程技术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 并将现代高新技术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农业生态体系中, 使投入更加高效和谐, 产出更加稳定持续, 尤其在安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中发挥其巨大潜力。

现代生态学认为: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农业生物将环境中的物质、能量、信息转化为各种农业产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与生物和环境构成运转系统。在农业发展中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调控农业系统的整体运行原则, 农业系统的结构、功能、产出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原则以及利用生态学中种群相生相克关系、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若干基本规律来安排与组织生产等等, 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

现代经济学认为农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再生产的过程, 商品生产的发展更加强了它的社会经济性质。农业系统中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移与增值等因素, 通过相互作用和制约决定着系统的运动发展。同时, 农业作为一个系统, 还包含着与生态、经济系统相应的体现人工调控的技术系统。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新技术, 但是, 它与一般传统技术之间实难划出清楚的界限。生态农业要吸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宝库中一切有用的成分, 按照系统目标, 通过因地制宜地选择、组装、配合而形成配套技术体系。

系统科学认为农业生产中生物与环境客观地存在于一个互相作用的动态整体之中, 农业系统实际上是农业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结合。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 以及伴随着能量和物质流动产生的信息流, 对于发展整体、协调、综合的农业, 从而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系统的生产力,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农业系统工程不仅使人们对复杂的农业系统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剖析, 而且能使认识导向数量化、模型化, 从而为农业系统的科学决策、调控和优化创造条件。

二、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除了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外, 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中种植业比重过大, 产品结构单一而且品种老化, 缺乏品牌农产品或拳头产品, 最终导致市场范围狭小;二是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落后, 消费水平整体较低, 发展农业产业化、构建与培育龙头企业或发展品牌农产品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三是产业比例协调性差, 特别是产业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工业极为薄弱, 不仅阻碍了农产品的高效增值, 而且影响和切断了产业化链条。西部发展生态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破除自然因素和农业生态因素的制约, 实现西部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困绕西部农业发展的走向奠定基础。

(1)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出现不断恶化的趋势, 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等, 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生态农业, 不仅能够消除农业自身污染, 而且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2)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随着关税保护手段的弱化, 发达国家转而使用非关税手段进行贸易保护,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设置了以生态环境安全和生态食品安全为主导的绿色壁垒, 以阻止国外农产品的进入。近几年来, 我国农产品因质量安全问题在日本、韩国、欧盟、美国等国外市场普遍遭受绿色壁垒制约, 出口屡屡受阻。发展生态农业, 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 而且可以扩大出口。

(3)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态农业是由资源浪费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的集约经营转变的成功模式;是由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式经营走向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而且能增加西部地区农民的收人。

外部环境是西部发展生态农业的强有力的外在条件, 我国农业处在一个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轨时期, 市场由卖方转为买方, 已告别粮食长期短缺的压力, 西部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不断拓展多层次需求的新市场空间, 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动用更多的资源发展生态农业, 提高西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预见, 西部富裕的资源同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结合, 将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优势。可持续发展观也为西部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参与意识的不断加强, 对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西部生态农业的策略

发展西部生态农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必须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 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 着重处理好环境与发展、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达到既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1) 建立西部生态农业安全体系

从宏观生态视角出发, 以生态安全为终极目标, 以抑制生态失衡为现实目的, 建构具有层次结构的综合生态网络系统, 需要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安全机制。首先, 深化宣传, 使发展生态农业成为政府和农民的共识。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只有调动起西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切实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其次, 发挥政府在规划、协调和宏观管理与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生态环境建设多数项目在短期内没有直接利润产出, 因此, 市场无法予以有效调控。同时环境净化、生态建设的对象多系公共资源, 对该类资源的浪费具有无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 国家和各级政府应从西部地区整体生态建设的角度, 结合各地的优势和特点, 对西部生态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 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制手段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约束, 为生态农业之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其内部软环境整合。第三, 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与恢复。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各地区的经济条件的多样性, 以及生态系统与环境的适应性和依存关系, 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分区、生态评价和生态工程设计, 把生态建设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 选择综合治理的的重点。按照“利益共享, 责任共担”的补偿机制, 组建权威性的资源配置与环境利用、保护和管理机构, 协调各方面利益, 使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得到合理的配置。

(2) 建立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机制体系

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就是可以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 也可以利用东部的人才、技术、资金实行跨越式发展。生态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追求的是资源的高效利用、产品的高经济价值和低生产过程的低成本消耗,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生态农业必然走产业化道路。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的途径是一定区域内农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并且建立完善的市场和流通渠道, 进行现代化管理。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保证农民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生产特色农产品的有效机制, 也是使特色农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档次、确保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完善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户间的利益分配机制, 通过“公司+农户”为主的产业化形式, 实行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租赁经营, 使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把它作为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

(3) 建立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供应体系

针对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开展生态环境变化、生态恢复和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 加大科研投资力度, 组织实施联合科研攻关, 尽快取得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 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要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以科研院所为骨干, 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依托, 以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为基础, 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和推广科研成果。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先进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 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 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同时, 农业的高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应该建立在符合生态农业要求的基础上, 对农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应该有一个对其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农业技术生态化。农业技术生态化可以预防一些农业技术本身对环境的威胁。

摘要:生态农业是实现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西部发展生态农业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建立西部生态农业安全体系, 建立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机制体系以及建立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供应体系, 促进西部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部,生态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严力蛟.中国生态农业[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3]江海波, 史俊通.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赢技术战略[J].生态经济, 2004, (5) .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篇11

[关键词] 西部农村环境生态法制建设

一、前言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偏离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协调发展方向。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消费方式。但是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文明观念较为淡薄,农业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低,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型、掠夺性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现在农村仍然存在着滥捕、滥伐、滥垦、滥牧现象,特别是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导致农村、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退化、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近几年来,西部各省也在逐步加大了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总体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当前西部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仅处发展的起步阶段,生态环境尚处于“局部改善,总体不良”的状况。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仍须对西部农村的生态环境的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非常不健全,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西部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各省应将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制订、修订纳入立法规划。

二、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为工业污染与农药、化肥、农膜以及人畜粪便等污染。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三废”对土壤的的污染。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工业“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呈蔓延趋势,对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特别是乡镇采冶型工业污染,使环境污染由城市和工矿区向农村扩展。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大量排放,使受害农田和土地面积逐年增加。

这几年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乡镇企业的崛起,接受了不少城市转移的污染产业,由于其身又不具备整治能力,造成城乡污染转移蔓延。尤其是在主要工业污染的防治上更注重在主要城市的环境利益,而很少顾及农村农业的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加之在城镇化改造中存在着盲目性,造成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并引发耕地减少、规划布局混乱,结果使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之初就造成了新的污染源。据调查发现,目前随着城市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打击力度,导致城市和工矿区以采冶为主的乡镇工业污染已向农村扩散,这些工业项目大多属于污染环境,而且仍使用落后和淘汰的生产设备、工艺,由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不但使矿产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综合利用率低,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使土壤酸化,炼矿区草木不生,使土壤肥力下降且侵蚀严重。严重影响到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部分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对村容整洁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而更关注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之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很多乡镇村都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随着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各省近几年都加大农业投入,农药、化肥、地膜的使用在大幅增加。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抗生素、农药、农膜等,不仅污染农产品而且也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例如由于化肥的过量和失衡使用,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耕地质量下降,同时大量的施用还会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农药施用中有机氯农药占比重较大,能通过生物蓄积和食物链作用,造成农药公害;地膜使用时,由于其难降解性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按目前的技术能力,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危害将长期持续,致使耕地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近几年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西部各省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6、当前西部地区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业面源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西部各省当前的环保工作仍是把重点放在大城市、大工业和大工程上。虽然当前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政策,多数是以城市的为重心服务的。如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都是以城市为中心而设计的,而有关农村、农业的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较不健全,甚至存在诸多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在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加大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随着一些城市企业往郊区或农村转移后,其受到监督的力度较以往减弱,于是放松了对三废的处理,直接向周围排污。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乡镇企业,本来缺乏处理污物的能力,当政府对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时,一些企业宁愿接受处罚而直接排污,也不愿加强技术改造、加强污物排放前的处理,导致企业所在周围环境严重恶化。

三、加强西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政策管理体系

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上,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解决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管理问题。在管理机制上要努力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经营的高度融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发展方式上寻根源、找办法、求出路。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和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手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既大幅度减少了污染,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质量的提升。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渗透到农村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努力将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优化农村产业转型的制度环境。政府应该把管理重点放在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农村第三产业创新,加强环境生态保护,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公平等制度层面。并要把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纳入法制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责任追究和资源能源审计制度,进一步健立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的环境评价体,重新设立一套农村经济发展和系统评价体系,如绿色GDP考核体系、环境税收制度、环境补偿、绿色信贷等。在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政府支出必须向农村公共性事业、生态建设和补偿、应急救济、功能性奖励方面倾斜。从而形成新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以促进经济转型。西部地区作为资源型省份要统筹规划,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在产业政策导向上要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如林产业、经济林木、木本油料作物、旅游、林木业结合等,并使之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3、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

我国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加之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底子薄、手段少。为在农村有效实施环保法,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法制体制作为保障。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农村实际,建立本地区的农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法律框架和配套制度。如可以建立农村各级生态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度;生态规划制度;农村环境评价制度;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生态监测制度;生态安全制度;生态标签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分级管理制度;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和农业废弃物回收制度等相关规章。此外,各地还应依法出台继续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和方法体系;完善农村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农村清洁能源、有机肥生产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区优先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等。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当前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当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投入,尽快建立起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网络,加强农村环保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负责定期检查辖区内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农村周边工矿企业排污及大型畜牧养殖基地等污染源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排污标准,遏止工业“废水、废气、废物”和畜禽粪便的污染蔓延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例如《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将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同时向社会公布”。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农业环保机构,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各地应结合本地特点和环境与建设规划的实施,开展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其水源地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农业有机废物处置、村容镇貌绿化美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工作。例如通过普及和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和学习,建立环境数据库供人查阅;在农村培养更多的环保宣传员,宣传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方针、政策及农村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环境生态意识;在农村建立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相结合,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村集体解决、农民自筹、市场化运作”的办法,解决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费用问题,努力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6、农村村民参与环境管理与保护机制的设立

目前,西部地区仍普遍存在着一些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出现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一些农村地区因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于不顾。加之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仅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村民参与机制,使村民能够参与到环境管理和决策之中,分担政府在环境决策和管理中的困难,同时也为农村村民广泛的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村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共意识还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因此西部在政策和法制建设上应该进一步完善并细化对村民环境权力和义务的相关规定,根据权力义务统一的原则构建西部各省村民的环境权力义务体系。未来西部各省在农村生态环境地方立法中,要把增强村民环境意识、鼓励村民参与、提高乡镇企业自觉环保的意识提到重要位置。

此外,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相对较大,且大部分村民环保知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生态环保意识普遍较低,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不高的现状。要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农村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法制观念,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

参考文献:

[1]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2]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蔡守秋.修改《环境保护法》为《环境法》的基本构想[J].贵州社会科学研,2008(3)

[4]张梓太 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J].法学研究,2006(6)

保护生态环境是西部开发永恒主题 篇12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 是我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十年, 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点源污染防治转向全防全控, 实现阶段性大跨越的十年, 成效最为明显的十年。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实施了城市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环保能力建设五大环境工程, 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 在建设生态文明中优化发展, 实现了蓝天、碧水、生态良好、环境安全四大规划目标。全省大中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到2008年全部超过300天, 平均321天;污水处理率由原来的不足10%达到现在的50%多;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呈现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一山两水三大区块” (秦岭, 渭河、汉丹江流域、铜川、陕北、韩城) 的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全省人民关心的渭河水质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全年70%以上的时段消灭了劣五类水体;陕南汉丹江流域连年保持水质达标, 确保了一江清水送北京;遏制了西部开发初期陕北能源开发区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 大部分地区开始走上循环发展、清洁发展的路子;铜川、韩城、府谷等一些过去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 通过分类指导、分区推进、重点突破, 环境状况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经十年磨砺, 环境保护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越来越突出, 不仅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民生工程, 也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何发理坦言,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特别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六大施政理念之一;得益于我省环境法制工作的不断完善, 一系列地方性法规的出台更增加了环境执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得益于全社会支持环保, 参与环保这股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力量。

上一篇:滑块设计论文下一篇:谋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