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州院校

2024-06-12

西部地州院校(通用6篇)

西部地州院校 篇1

本世纪以来, 网络已成为一种全新的传递和人际交流工具, 被人们称为继书刊、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它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给社会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及层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高校学生是网络普及应用的主要群体之一, 更不能置身其外。

曲靖师范学院作为西部地州新建院校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发放问卷321份, 回收293份, 其中有效问卷277份, 有效率为86.3%,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一、互联网对高校学生影响的基本情况

互联网在高校的蔓延正如校园水电、电子通信设备一般在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以及庞大的学生宿舍之间连接和延伸, 它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每个角落, 触及各个领域。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网络已是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生活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 网络已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1.上网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CNNIC认定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1小时或1小时以上的人就是普遍意义上的“网民”。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校学生均处于“触网”状态, 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主角和积极参与者。根据问卷的调查反映较大多数学生都偶尔上网, 有31%的学生隔两三天就上网一次, 几乎每天上网的学生达到23.9%。可见, 网络已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的网龄已有四年以上, “触网”时间几乎都在一年以上。网络与学生生活相伴而行。

2.网络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上网的目的看, 查找感兴趣的图片与电影占24.6%, 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占16.7%, 收发邮件占9.2%, 同时还涵盖了聊天交友、查看新闻、购物、游戏、论坛发帖等多种目的。可见, 网络意识已深入人心。从网络行为来看, 学生中88.7%的学生都有E-mail, 近20%的人几乎每天都使用电子邮箱, 网络服务覆盖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需求, 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咨询、网上订票等行为在高校学生中日益普及。

3.网络已成为校园最主要的媒体之一。传播学对大众媒体的认定标准是使用人数达全国人口的1/5以上。随着校园网的迅速普及, 网络以其信息量大, 内容丰富、传递速度快、互动式交流等特点,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成为校园最重要的媒体之一。调查表明61%的人认为“网络扩展了个人交往的空间”、“网络是人们了解外部社会的最好工具”, 85%的人认为“网络使现代人的生活变得便利而迅速”。网络信息在高校师生中的日常信息量占相当比重, 学生中51.6%的信息来源于网络。资料信息来源中有, 网络作为学生查找资料的首选方式, 网络查找方式占72.6%的比重。网络作为信息来源的主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他媒体的影响力从总体上讲, 网络扩大了高校师生的信息量, 提高了获取信息的速度, 开阔了视野。

(二) 网络丰富的资源和交互手段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1.网络扩充了学生的学习资源。物质使用的损耗性不同于信息使用的创新性。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并整合了零散的信息, 迅速扩充并创造着学习资源。从互联网对学生日益渐增的影响力看, 学生对电子图书资源的使用也明显上升。大学的图书馆已打开了壁垒, 实现了资源共享, 学生可以在自习室、宿舍检索书目, 借阅图书, 浏览期刊或数据库。网络为学生把握学术动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许多网站提供了专业、外语、计算机知识等知识内容和学习服务。学生可以进入各种数据库收集或查询资料, 进行远程在线课程及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学习。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悟, 以前需要四处收集而不易获取的信息及学术资料, 在网络可以轻松获取搜索下载。本次调查显示, 在网上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占上网主要目的的42%, 有72.6%的人把网络作为查找信息的首先方式。

2.网络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高校现已具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基本条件。一方面, 网络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和学习的时空界限, 实现弹性化教学, 增强了学习的自由性和自由度;另一方面, 增强了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交流。近几年来, 学校均实行了网络选课和部分课程网络化教学和监评。使用智能手机上网通过建立的QQ群发布学业信息并进行讨论。以此相应, 学校的教育管理, 如学籍、选课情况、成绩查询都已实现网上办公, 网络使学习生活变得便利而迅速。

3.网络带来了新的教育和学习观念。“信息素养”①已成为信息时代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对有用信息的判别力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网络重新配置了教育资源, 撼动了教师作为传统信息源的地位, 教师由学习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由信息传递者变为成长的引导者。网络强大信息的普及能力使“终生教育”不仅成为可能, 而且成为必须。大学教育阶段, 网络已成为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三) 网络改变了学生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1.网络促进了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渠道和空间。调查反映, 45.7%的同学有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 而且快速低成本地和他人联系是上网的一大益处之一。QQ是最常用的个人交往工具, 经常使用QQ交流比例达80.8%。BBS、论坛则提供了网络社区形式的集体交往空间。一些人认为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决定了利用网络交往会使人从现实中走向孤独。从我们调查中看,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75.8%的同学主观上认为“网络扩展了个人的交往空间”, 但对于“网络使人在现实中容易走向孤独、封闭”有42.5%的同学不同意, 35%的同学持中立态度, “上网过多会给人在现实中的交往和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 有26.4%的同学不同意, 28.6%的同学认为一般。为了获得相对客观的结论, 我对“上网频率”与“网络使人在现实中容易走向孤独、封闭”、“网络在您的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上网的频率”与“网络使人在现实中容易走向孤独、封闭”并无显著性相关关系, 而与“网络在您的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相关 (见下表) 。可见, 上网对人在现实中走向孤独和封闭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网络对人际交往的促进体现为三个维度。一是将现实中的交友发展到网上, 不少人通过网络与家人、朋友、师长联系。在学生群体中, 电子邮件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信件, 提高了交往的效率和频率。二是网络交往范围的扩大。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传递信息的过程, 传统的交往行为往往基于血缘、地缘或政治经济的关系, 交往的条件和范围都受到很大的限制。网络信息传递突破时空的限制, 为交往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许多同学在网络上结识了不同地域、国家、民族的朋友, 这是现实社会中通过传统途径很难实现的。三是将网上的交往发展到网下, 如通过电话、书信、见面等建立起个体之间的现实联系。网络对人际交往的促进作用还来自于网络交往具有平等性、自由性, 双方的交往以符号的形式出现, 掩盖了现实中的身份、地位。

2.网络为学生情绪调节提供了有利平台。心理学认为, 人的情绪活动必然带来生理的反映, 不论是积极或消极的情绪都会对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主张人们通过有效的渠道将情绪表达出来, 而非压抑。现实中, 因为角色需要、利益冲突不能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造成了压抑的心理状态, 当各种条件和情况悬殊日趋扩大时, 情绪的压抑就越来越深刻。匿名的网络给人的精神世界营造了平等自由的空间, 使情绪易于表达和宣泄, 网络具有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提出的“安全阀”的作用, 避免因情绪的压抑和积累造成心理障碍和极端行为。本次调查反映, 61.5%的人在寂寞无聊时会选择上网排解, 18.4%的人认为在网上的主要收获是使自己的压抑苦闷得到缓解。

3.网络丰富方便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网络丰富改变了学生的娱乐方式。网络可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集多种媒体功能于一身, 拥有强大的娱乐功能和丰富的娱乐资源。网络提供的音乐、影视资源易于下载播放。网络一方面将原有的种种娱乐电子化、虚拟化, 另一方面又不断创造新的娱乐内容和形式, 如Flash的制作。网络娱乐丰富而成本较低, 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对传统的娱乐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如一部新影片在国内的首映, 同学们几乎通过网络互相下载欣赏。

同时, 网络改变了学生的语言习惯, “网语”也十分流行。常见的网语包括数字型, “886” (再见) 、“8147” (不要生气) ;汉语型谐音, “斑竹” (版主) , “大虾” (计算机高手) ;符号形象型, 如::-) 表示高兴, :- (表示难过;汉语简略型, 如CU“see you”, mm (妹妹) , bb (宝贝) , faint (郁闷) 。这些网络用语已成为校园生活的流行用语。

此外, 网络在丰富和改变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 对学生的精神生活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 网络信息的泛滥容易使学生的精神生活迷失方向, 甚至走向消极。网络信息无所不包, 纷繁复杂, 使人应接不暇, 美国密歇根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詹姆斯·弥勒曾说过:“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超过他能处理的极限时, 可能导致紊乱。”网络为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无数可供选择的形式和内容, 但由于网络的绝对自由, 容易导致某一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的偏执甚至沉溺, 例如对网络游戏的迷恋, 甚至有同学沉溺于色情网站不能自拔。从这个意义上, 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同样性质的问题, 网络交往的自由性随意性也使之带有明显的游戏色彩, 在缺乏信任感的情况下, 在网上难以找到真正的精神寄托。本次调查显示, 在网络互动中95%人都不愿意或对部分人透露自己的身份, 网络交友大多限于同龄和异性之间交往, 在某种意义上缩小了交往圈, 学生与成人之间的互动减少, 代际之间的学习交流明显不足。另一方面, 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心理障碍和人格分离。许多同学畅游于网络的虚拟社会中, 通过网络与陌生人侃侃而谈时, 也逐渐形成了有意回避现实世界进行交往的心理习惯。

二、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对网络对生影响的基本情况概括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影响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一) 西部高校网络文化已初步形成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学将一种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的内容:观念层, 最主要的是核心的价值观念;制度层, 包括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 维持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的制度体系;器物层, 是反映文化的物质载体。当我们的学习交流和生活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时候。当“电子校园”已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空间的时候, 网络已拥有了文化的意义, 对校园的影响涵盖了文化的各个层面。

伴随着WWW的浏览、E-mail、OICQ、BBS、FTP、网络游戏的广泛使用, 电脑和网络已成为基本的学习和生活工具, 电脑、四通八达的网络连线及各种软件和网络服务已构成校园网络文化的器物层面。随着网络交际的迅速普及, 网络社区的不断涌现, 网络文学登堂入室, 网络用语风蘼一时, 在共同的网络生活中, 既形成了各种文明的网络规则, 又在长期的网络活动中约定俗成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同时也改变着现有的群体存在方式, 形成了诸多新的群体, 这构成了网络文化的制度层面。网络所蕴涵的共享理念、全球眼光和创新精神、平等原则等观念体系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 而构成校园网络文化的观念层面, 网络已经与师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网络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

从网络带来的各方面影响看, 积极影响是主要的, 消极影响是次要的。消极影响仅表现在某些方面, 程度也相当有限。网络大大地方便了同学们的生活, 丰富的精神生活, 创造了精神生活的新形式;网络还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理念, 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

从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来看, 网络促进了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分化, 在分化的过程中积极的影响是主要的, 绝大部分人体会到网络带来的方便, 并能扬长避短为之使用。

马克思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 不在于生产什么, 而在于怎样生产, 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网络的诞生与运用具有时代意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是绝对的, 消极影响是相对的, 主要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三) 我校学生的网络意识和运用水平相对较低

本次调查显示, 近80%的学生没有使用电子邮箱的习惯, 在网上的活动也以浏览信息为主, 可见学生的网络意识和运用水平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下列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1.地理位置决定。由于西部地州院校的地理位置, 地处西南边陲与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相比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相比还处于较低状态, 校园的网络建设也比较滞后, 从硬件设施反面制约了学生网络水平的提高。

2.学生基础决定。西部地州院校学生由于基础较薄弱, 一些地区在中等教育阶段还未接触网络, 网络的运用水平薄弱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张震.网络时代伦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2]胡心智, 陈雷, 王恒恒.信息哲学——e时代的感悟[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3.

[3]刘海涌.互联网对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 2004.

西部地州院校 篇2

【关键词】电子专业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2015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号:2015JGB301,2015JGA282),2015 年度广西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0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我国的大学逐步分化为研究型、专业型、应用型和技术性大学。西部地区本科院校科学研究基础薄弱,办学经费紧张,一直以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面向企业为宗旨,寻求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道路。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目前已有约200所高校启动了向应用型转变的试点工作,这为西部地区本科院校的发展指明了发展道路,提供了发展契机。电子专业作为西部地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专业,肩负着为西部地区电子产业输送优秀电子人才,助力西部电子企业发展的重任。以广西为例,电子产业是广西14个重点发展产业。然而,目前电子专业的教学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严重脱节,如何培养适合本地电子产业需要的人才一直是电子专业培养的难点。目前,电子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时分配不合理,有些简单课程占据大量课时,而专业课课时被严重压缩,导致学生的有效课堂时间被浪费。学生没有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导致后面的专业知识学习越来越吃力,有部分同学跟不上课,有些甚至放弃学习。此外,缺乏专业导论课。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力培养要求以及未来就业前景的清晰系统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缺少融会贯通的能力,对未来前景担忧,对其未来能从事的工作没有清晰的规划和认识,直接影响培养培养的效果。

二、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实践能力欠缺

目前,大学本科电子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于国内外高等院校的电子相关专业,毕业于师范类专业的电子专业教师寥寥无几。这些年轻教师在求学期间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学训练,缺乏实际教学的经验。因此,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项目少之又少,青年教师缺少教学能力培训和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此外,电子专业是应用型学科,要求专业教师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极强的动手能力。然而,本科院校的电子专业教师多直接从学校毕业就参加工作,没有经历过企业的培训,实践能力稍弱。同时,电子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技术跟新特别快,本科电子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往往慢于电子技术的发展。

三、未形成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

电子专业是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培养出来的电子人才必须要满足企业的需要,这势必要求高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西部地区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困于校园,和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一方面,西部地区的电子产业起步晚,电子产业的发展相比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发达城市落后,电子企业少,给校企合作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部分西部地区本科院校对电子专业的校外实习重视不够,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改变西部地区本科电子专业的教学现状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

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各专业课的课时,对于学生容易掌握或者已经掌握的课程,减少课时数,增加专业课和实践课程课时数。例如,目前的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使用非常熟练,应从课程体系除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或者将其内容合并在C语言课程中讲解。此外,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合理衔接,让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重新理解理论,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热情。同时,在专业课开始之前开设专业导论课,请本专业资深的教师来授课,讲解本专业的特点,课程体系,近年就业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本专业正确认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怎样学,学了有什么用。

(二)加大对专业教师的教学培训

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技能培训,搭建青年教师学习交流教学能力的平台。例如,广西从2014年开始实施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计划,这是全国首例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我校加大对教学能力的重视,积极开展学科教学能力竞赛,让青年教师在竞赛中取长补短,以赛促学,点燃专业教师对提高教学能力的热情。此外,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引入企业工程师到课堂来。鼓励电子专业教师到电子企业一线交流学习,把更多的实践经验带回课程,把电子企业的用人需求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把新的电子技术传授给学生。

(三)拓展校企合作平台

西部地区的本科电子专业要努力走出去,建立和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让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以广西为例,有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里面不乏捷科技、长城电脑、朗科科技、三诺电子、六禾电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为电子专业的实践平台搭建提供了多种选择。为了方便企业管理实习学生,本科院校应和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批量组织学生去参加实习,同时设立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促进校企合作的实施。

总之,西部地区本科电子专业培养的人才一方面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求能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如何在电子技术日新月异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学校领导把握好方向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同时要求每一位电子专业的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美平.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浅析[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10,(11):15-16.

[2]姚远,董世龙,姜玲云,江北战,卫金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18-120.

作者简介:

西部地州院校 篇3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内涵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概念阐述。

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 这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和哈默 (Gary Hamel) 于1989年提出, 是指“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后的知识和技能, 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或替代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1]。运用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我们将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括起来说它体现在五个方面, 即思维应变能力、坚定的意志力、强大的凝聚力、卓越的适应力和创造力。

(二)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在大规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涌入市场参与竞争时, 其核心竞争力将是用人单位考察的重点也是一个大学生能否脱颖而出, 赢得青睐的关键。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概括起来包括:扎实的专业功底、别具特色的教学实践能力、个性发展与协调创新能力、稳步发展与持续发展能力[2]。

二、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曲靖师范学院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立足曲靖、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 加强与曲靖市各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科技合作, 积极为曲靖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在国家支持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下,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就业率连续3年达100%, 就业形势良好。据年终统计, 2012年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与2009年相比, 就业学生中专业匹配度从37.6%提升到72.4%, 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率从14.7%提升到42.1%, 合资、合作幼儿园、培训机构就业率从2.4%提升到20.6%, 自主创业从2.3%提升到8.1%。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形势大好的情形下也暴露出一些致命的“硬伤”, 通过调查走访和就业率统计归纳如下:首先是就业竞争实力不强, 在当地关键岗位、知名幼儿园、培训机构竞聘上岗的数量不多;其次是已就业学生中岗位基本分布在滇西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再次是就业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三、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 提高教学质量,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知识和社会服务。从高校办学类型上看, 我校属于教学应用型地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地方高校立足长远发展的生存之道。我校紧抓国家实施“质量工程”的良好机遇, 对教育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进行协调发展。我校始终以提供优质本科教育为出发点, 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 营造出浓郁的质量文化氛围, 形成“重基础、重实践、重质量、严管理”的优良教学作风;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在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建设、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推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3]。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云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该专业坚持“面向儿童, 研究儿童、服务儿童”的办学理念, 是滇东北培养本科层次的幼儿园教师的办学基地, 办学质量与水平走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目前, 学院设有校级“儿童教育创新研究团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 是“云南省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单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综合素质高, 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能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化幼儿教育和保育工作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基础。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振兴计划。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我校积极整合校内和实习基地资源, 立足地方实际, 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建设工作。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基地”这个平台,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并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地方基础教育专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基地”这一平台,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先后启动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青年教师学历、学位提升项目”、“教授、博士培养引进项目”、“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等一系列人才振兴计划。截止2013年9月,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共有在校生321人, 专任教师1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 副教授6人, 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的58.3%;专任教师中博士1人, 硕士研究生7人, 硕士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的66.7%。

(三) 基于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树立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理念。

我校为做强、做优、做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 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目前幼儿教育师资缺口很大, 社会对具有专业精神和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有较大需求。卓越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既注重学前教育领域的市场需求, 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今后的教师专业发展潜力。该模式在注重学生幼儿教师师德教育、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 还着重构建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据2012年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年终就业率数据统计, 到县市以上幼儿园及早期教育培训机构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21.3%, 而到乡镇、行政村幼儿园及早期教育培训机构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78.7%。因此,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从培养模式到就业目标都准确定位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个性化发展。

国家竞争力关键在于教育和科技的影响力。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一个时期的快速发展, 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然而, 高等教育的竞争不完全体现在规模上, 更体现在具有杰出创新能力的个体上。弗里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 2000年迄今的全球化3.0阶段其推动力来自个人。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被誉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推手, 如何培养这样的杰出人才, 个性化教育是关键[4]。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专家, 让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关键。加强个性化教育、注重非认知能力的提高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个性是指个人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等多个方面[5]。总体来说, 个性特征较为鲜明突出的人更富有创造力。个性的培养通常是通过课堂教学的专长培育发展来的, 而专长的培育要求寻求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 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的手段, 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的借鉴、教学内容的创新及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成熟运用, 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更新颖地呈现, 创设较生动、逼真的虚拟现实环境。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的交互演示功能开展教学, 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演示来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客观教学顾虑,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顾虑学生全面、多样化的发展, 给予学生自主发挥和展示的空间, 全面推行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提出不同意见, 并展开分析和讨论, 在合理的逻辑推理中得出结论。

(五) 拓展实训、实习基地, 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越来越被幼儿园及早期教育机构重视, 是学生在学完相关专业课程之后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的过程。社会实践是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环节, 拓展实训、实习基地有利于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面对当前就业形势, 我校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积极拓展曲靖市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机关幼儿园等窗口幼儿园作为实训、实习基地。实训、实习活动不仅将专业知识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而且通过跟师见习及课堂实操等环节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通过为期一年的跟师见习和3个月的教育实习活动, 毕业生在实际的课堂中认真分析自我、认识自我, 找到自我价值与兴趣、技能之间的结合点, 最终能够娴熟地驾驭课堂。

(六) 建立全方位就业帮扶机制, 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尽管近几年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指导人员的全方位帮扶下年终就业率达到100%, 但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个人能力及心理障碍等问题成为就业弱势群体。

1. 严把毕业生就业质量关, 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与素质。

为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素质, 我校在为毕业生开展就业辅导讲座的同时还邀请了校内外就业、创业成功人士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成功案例辅导。学院就业负责人严格把控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出口, 精心为每一位毕业生打造一份精美的求职简历、一段凝练的自我介绍。

2. 精心组织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沙龙、招聘会, 实现就业服务全程化。

我校坚持就业服务工作贯穿大学生学业的全过程, 服务重点分段实施的策略。2012年学校根据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 组织开展毕业班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沙龙及专长招聘会。

四、总结

我校在关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 更加关注就业质量。通过培养方案、目标的重新定位、专业课程的合理调整、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就业指导的全程跟踪,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正逐渐显现。

参考文献

[1]何洋.以就业指导工作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科教文汇, 2009 (1) :120-124.

[2]姚德超, 曹凯旋.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J].人才开发, 2008 (12) :45-46.

[3]施洪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10-14.

[4]岳昌君.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与趋势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3/14) :25-28.

西部地州院校 篇4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和人生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风貌和别具一格的人格特点。作为地州院校大学生其人格发展更具其独特性,由于地州学院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所受教育的不均衡性、环境成分的复杂性影响了其人格的发展轨迹,在此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其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自我认同感、自我体验的把握及自我调控水平的控制都出现新的情况。

1 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研究意义

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从社会学的角度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从心理学角度人格是决定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内部机制,是精神健康的基础,也是影响智力活动效能的关键内容。在哲学意义上是人的自我属性与社会属性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形成既受个体生长环境和经历的影响,也受自身成长目标、导向、控制和整合系统的影响[1]。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是地州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中之重,也是高等德育教育的关键问题。因此,培养地州大学生符合时代特征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的多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中国人才培育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尤其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普及化,处于地州院校的大学生面临了更多复杂的环境,对其自身的能力培养也提出的新的要求,除了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塑造地州院校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不仅是实现我国高等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农村人文素质发展重要内容。

2 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独立人格”凸显的时期,对这一“独立人格”的宣扬与批判必须同时进行,大学生处于复杂的转轨期间(即青年期)是人从幼稚顽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随着生理发展尤其是性的成熟,青春期便踏着轻盈而欢快的步履悄然而至。而地州院校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相对的文化保守性对其心理成长的关注反而不断减低,其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这一时期往往在环境巨变下变得苍白,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自我摸索中慢慢地形成和定型,更多表现出迷茫与自卑并存,盲目与自大相矛盾的个体现象[2]。

2.1 功利性强化

在这个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往往受到的文化冲击和碰撞是最激烈的,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变,时代发展的严峻性,地州院校大学生在面对重点大学的强烈竞争中,在面对教育资源的非平衡状况下,对自身在人生成长中必然影响了很多认知,形成地州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他们具备的这个时代发展中所赋予的优点:很强的独立、法律、环保、平等意识,对新事物有极大的热情,他们自信、自主,并乐于与他人交往。但是,也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们责任心偏差,尤其对社会的认同感很低,攻击性增强,容易让他人受到伤害,同时认知需要偏低。面对着时代出现的三十而富的现象,他们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想法,追求实效性、现实性导致很多同学只看眼前,只重现在,把短期目标等同理想,而忽视了理想的真正含义,甚至有人认为理想就是挣钱、吃喝玩乐等,将欲望等同理想。

2.2 精神动力不足

现代社会中由于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往往在社会文化层面中也过于世俗化和功利化,忽略了人心灵的追求的重要性。失去对心灵的认识,人的生命就会躁动不安,人只能生存在奔命中。往往社会中并不缺乏对通往成功道路的方法探讨,却缺少了通往和谐心灵的方法研究。地州院校大学生缺乏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其独立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不够,尤其是地州院校大学一般只有一到两所大学,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和对比,其对于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缺乏,往往素质要求不高,而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这个群体的人集体性地淹没在了肤浅、浮躁和低级趣味里[3]。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个案出现对成功取得的意义的不明确性,有的想法中出现“我们取得成功又能如何,成功能带给我什么呢?”其实这从本原上就是对生命归属的思考没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出现了对人生的质疑,对理想动力的缺失,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角色定位。

3 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关于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及其动力机制问题,中国人格研究工作者大多是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加以考察的,概括起来说:先天遗传素质是人格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但只能是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格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格的发展又是通过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活动中产生的矛盾运动之中实现的。所以,从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现状中分析,踏实、勤奋、刻苦努力、独立自信、坚韧耐挫的人格特征是地州院校大学生总体展现的特征,但也出现许多中途退学、留级以及被淘汰的大学生,观其原因并非智力有问题,往往是由于上述人格发展缺陷以及适应不良造成的。究其原因可以看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社会环境

21世纪,世界呈现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发展全球化、产业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的态势,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同时也正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取向。地州院校大学生的大学环境在当今时代发生的深刻的变化主要是:其一现代交往空间的复杂化,地州院校大学生多数来自相对保守的成长环境农村,在上大学之前思想单纯、生活单调、行为单一,但是随着进入大学,面对了完全不同以往的生活交往空间,便参与到了社会交往中,直接面对复杂的城市环境,人与人的之间成熟的交往方式理念并没有形成就受到巨大的冲击。如网络渗透到了交往领域,大学生的网络人格作为现实人格的表现和发展,一方面受到网络优越性的影响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人格独立性、平等性、个性化、开放性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具有的虚拟性、隐蔽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也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如人格的虚拟性、封闭性、变异性、迷失性;其二社会活动方式的多样7化。进入高校后的地州大学生更多体会到巨大的社会活动方式变化,面对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的选择,如各种学校社团活动、学校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娱乐活动,没有合理的导向致使最终导致其人格发展出现了保守性与非合理开放性的矛盾冲突,如何在社会活动确立自己的生存价值意义出现真空,女性大学生出现了较低的自我认同,自尊自爱意识下降,往往出现自我放纵的现状。而男性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利益性追求状况,对社会缺乏认同感,对自己缺乏责任感。

3.2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起的是重要的导向作用,承担着人格的启蒙责任,从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无一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形成。研究表明,溺爱型、否定型、过分保护型和干涉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人格发展有不同程度地消极影响,父母关系不和、单亲家庭对子女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更大。地州院校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的家庭对其人格影响是非常特殊的,父母往往重视的是传统的道德教育,对其孩子的人格教育出现新的情况,采取放任式方式,缺乏人格了解和关注,致使大学生人格发展轨迹出现比较弱化的现状了,其在孩童时代往往自我认知只有通过自己对外在行为的认识和判断来调整,而缺乏父母合理的指导,出现了认知的偏见化情况[4]。同时,农村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只是行为的外在表现上的关注,很少关注个体内心的发展情况和问题,致使成长个体更多倾向于注重自我的内心过度保护,不善于表达和交流。从自我控制能力上农村孩子的家庭环境更多是非独生子的生活状况,所以能更多体会群体责任,尤其是家庭环境的相对贫困,致使其人格发展出现早熟的趋势,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化,而心理成熟却是一种异化下的不正常状况,往往更多的出现独立人格与依赖人格的矛盾冲突,内心的坚强与脆弱同时并存,致使行为固执而容易极端化。

3.3 学校环境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与成熟的关键期,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定型影响深远。校园文化、集体生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名师的人格魅力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对于在校接受教育的大学生而言,健全人格的形成更有赖于人格教育的教化作用,Heather等认为建设校园文化,在不同的专业阶段,发展积极的专业事件,可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参与,包括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发展的机会是根本的[5]。而地州学校大学教育情况相对重点院校来说相对时薄弱,学校教学更多是地区化教学,教学内容和方式相对局限和保守,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不够开阔、眼光不够国际化;地州院校的科研能力往往也是相对不足的,地州学院往往都是年轻的大学本科院校,师资水平呈现的很大的不平衡性,新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有巨大的落差,较强科研团队缺乏,学术氛围不强,研究调查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指导体系未构建成熟,而这些深深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其人格的合理构建,社会实践行为力不足、科研调查能力不够、分析观察素质缺乏。

可以看到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发展轨迹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信息时代带来的社会变迁,对其人格发展的巨大波动性,二是家庭环境出现的特殊情况,对其人格形成的重要指向性,三是学校环境呈现的不均衡化,对其人格培养的不稳定性,最终深刻影响了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的构建体系。所以,全面了解分析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现状,把握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才能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合理培养健康人格,适应本地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一方水土。

参考文献

[1]黄希庭,范蔚.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6:45-50.

[2]陈国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成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3,25,3:69-72.

[3]王普霞.大学生人格问题探微[J].江苏高教,2003,1:90-92.

[4]孔庆蓉.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家庭关系的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75,3:44-46.

西部地州院校 篇5

关键词:云南,地州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职前实践技能

前言

教师的职业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成为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霍伊尔认为教师职业发展是旨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 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过程 (叶澜, 2001) 。佩里则认为教师职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职业生活中的成长, 包括信心的增强, 技能的提高, 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展和深化, 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一是的强化 (叶澜, 2001) 。Carr&Kemmis (1983) 认为, 教师的自我职业发展是指一个教师成为更有作为和更有效的实践教师的过程, 教师通过有一是和既定的活动, 改变教育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余渭深和韩萍的观点是, 教师职业发展就是指教师的职业成长或教师的职业生涯严谨和丰富的过程, 教师对其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不断的调整, 实践以及反思是教师职业发展所关注的焦点 (余渭深韩萍, 2009) 。

作为教师职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教师职前培训中职业技能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 心理学, 学科教学法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事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 是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准备阶段, 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职前培养是教师教育的起始阶段, 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奠基工程,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基础性或前提性作用;入职教育是教师进行职业角色转换的重要时期, 对教师能否适应新的角色和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新教师入职教育作为教师整个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职前培训的必要性

教师职前培训是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准备阶段, 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 是激活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潜在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职前教师们应该做好哪些专业的准备?英国自1992年并经过多年的实施与修订, 于2002年, 教育与技能部和教师培训司再次共同签署颁布了《英国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 认为合格教师应该具备三个维度的素质: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理解、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具体表现为与学生的关系、职责与规章、交流与他们和个人的专业发展;专业知识理解具体表现为教与学、评价和监控、学科和课程、读写算、成绩和多样性、健康和福利;专业技能具体表现为计划和教学、评价监控和反馈、反思与改进、学习环境、团队工作协作。 (王艳玲, 2007) 。赵淑琦对未来教师的表述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1.思想品德素质2.科学文化素质3.文化素质4.教育心理素质5.身体素质 (赵淑琦, 1994) 。早期对教师素质的描述侧重于教师的思想知识和能力素养。

近年来, 对未来教师的素质回归到人最基本的情感修养。叶澜认为只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 才可能把“创造”还于教师职业。她不否定, 教师的工作必然与知识相关, 传递知识依然是教师要做的事, 但不能把此视为教师工作的全部, 更不是终极目标。相反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他们的专业素质应该具备多方面和多层次。一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二要有多层复合的、独特的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素养;三要有教育智慧。 (叶澜, 2001) 。美国教育家舒尔曼曾提出,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一是一般的教育教学的原理规则知识, 二是具体的学科教学等教育实践的专业案例知识, 三是通过反思等手段而形成的运用原理规则与典型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知识。 (郑金洲, 2000) 中国高等教育中基础知识传授相对成功, 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理论与实践脱节。面对新的教学理念, 基础教学不仅是知识的再现, 而是对学生多层次, 多维度的引导培养, 因此, 对师范类学生职前实践技能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职前实践技能培训的现实状况

著名学者PETERS说:科技的使用是5%的科学技术本身和95%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我们也可以说教学并不是对所学知识的再现, 因为那已经是过去式。面对时间的流逝和不同的教学环境, 教学的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师怎样在原有的知识素质的基础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前培训成为了衔接在读师范生基础知识与就业后技能发展的桥梁。目前我国师范类院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职前培训主要有以下特点:重视显性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学生隐性的学养水平如专业态度、专业信仰、专业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重视不够;重传授解决具体问题的门路与程序的方法, 轻指引确立人生与专业发展的终极关怀与行为坐标的方向;重视学生考试成绩, 轻学生的专业成长;重视专业知识的输入, 轻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课内知识的传授, 轻对学生课外生活、实践的指导等。太过追求智力水平的开发, 不够重视学生心理素质, 适应能力, 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国教师的入职教育目前依靠的形式主要以集中授课为主, 兼有采取“导师制”、专题讲座、教学观摩、典型报告、课堂教学实践和讲评等形式。集中授课的内容包括专业基础课, 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知识。实践教学培养新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如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等。从20实际90年代开始, 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中教学技能培训主要采取教育见习 (教学课堂“邻床”观察和课堂分析) ——维格教学训练 (自身纠错与反思) ——教育见习与初步教育实习——微格教育训练——毕业实习的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微格教学训练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扩招导致教育实习场地, 资金的不足等, 促使我们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模式, 内容和方法都得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现行的教师职前培训存在如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形式化及功利性目的日益凸现、培训形式缺乏灵活性、培训内容多而时间少、在既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培训内容, 以及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等等很多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开设的知识性课程所占比重明显偏重, 基础教育工作做得非常扎实, 但缺乏如上文提到的横向联系。具体表现在:不够重视学生心理素质, 适应能力, 应用能力的培养。大专院校毕业生普遍表现出适应能力差, 普遍缺乏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和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两个方面。职业意识淡漠, 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整合, 培训的“效能”得不到有效转化——内化。培训中掌握的理论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用的不及时, 致使在实践教学中逐步淡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实际教学的影响, 甚至放弃不用。把教育实践活动等同于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仅是锻炼备课和上课的技能, 师范生很少参与中小学教学活动或接触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建设不健全, 缺少制度化, 合作化约束, 实践活动缺乏与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真正的沟通, 或不沟通, 学生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脱节。

对创新科研型中小学教师没有足够的认识。

在社会对毕业生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同时, 培养计划应从实际出发, 而不是从先验的模式出发, 即要根据岗位或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来确定培养对象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在根据这种结构来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 强化实践环节, 突出能力培养。

云南州市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职前实践技能培养中问题突出

云南州市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主要负责培养云南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地州师范院校面临着大多国家重点师范院校不曾面对的地区情况, 在新教师培训方面也存在相应的问题。

1. 英语基础薄弱导致综合素养提高受到局限

州市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差, 云南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各年录取分数在地方院校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但2004年、2005年、2006年录取学生的最高分比云南师范大学录取学生的最低分还低, 更不能和其他国家重点师范大学相比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 听、说能力方面基础很差。而曲靖师范学院, 红河学院等地州师范院校主要采用针对全国师范类院校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培训, 这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学生到大学四年级毕业时英语基础知识仍显欠缺, 导致综合能力难以提高, 继而更难有时间和理性的心态去研究不易显性考核到的实践技能这一隐性能力。

2. 师范性和地方性特色接合薄弱。

地州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现在主要采用“学科本位”的培养模式, 不少院校仍然在盲目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看齐。语言教学不仅是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对语言结构的分析, 更重要的是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更多语言知识外的能力, 如: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社会心理因素、文化认同等多学科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但是长期以来, 不少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另外, 云南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开设外语课程起步较晚, 历史较短。他们少有本民族学习外语的成功经验。加上农村民族主要位于远离大城市的边远山区或村落, 学生的视野, 习惯, 思维, 情感等各个方面都与城市的学生有较大的差异。若不对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 大学的职前实践培训似纸上谈兵。

3. 教师专业态度培养缺失依托

教师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更严格的专业道德, 云南州市本科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要有更过硬的职业道德, 因为大部分学生将到农村地区进行教师教育工作, 那些地区生活条件艰苦, 英语教学环境较差、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学生英语基础相比城市地区薄弱等。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学生更具有敬业精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但是师德培育却是薄弱的一环, 现在不少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自我评价较低, 个人信念不强, 自我要求不高, 缺乏把教师作为一种终身职业从事的精神, 如工作热情、吃苦耐劳品质、奉献和钻研精神等。缺乏上述职业态度和道德品质的学生等到正式投入当地环境工作时, 难以全身心投入, 责任心难以增强。

另外, 在云南低州本科师范院校中实践性课程偏少, 师范课程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不密切;教师职业技能课程缺乏系统性, 开设课时不足;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缺乏系统课程的支撑, 这与现代教育强调的研究型教师要求差距较大等方面的急需改进的问题。

结语

云南地州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任。教学实践知识薄弱是这些院校普遍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英语成绩能否提到与全国同等的程度, 关键就在这些教师是否能再学过的知识基础上, 培养出展性能力, 研究性能力, 创造能力, 和综合性能力。让师范毕业生不仅有英语知识, 还有英语教育知识, 和教学研究知识能力。深刻理解自己所交的内容, 才能理会其思想方法, 还要对如何教, 有深刻的理解。对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都有积极地提升作用, 对自我挑战能力和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Carr, W., &Kemmis, S.Becoming Critical[M]London:theFalmer Press, 1986

[3]余渭深韩萍, 《大学体验英语》对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作用的问卷研究, 中国外语2009, 11第6期总32期

[4]王艳玲, 英国“一体化”教师专业标准框架评析比较教育研究2007, 9

[5]赵淑琦, 浅谈未来教师的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第53期

西部地州院校 篇6

关键词: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教育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大学生就业也由传统的国家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人才供应双方不对接的现状已成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之一。[2]为此, 我们对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和职业选择的态度和不同群体的就业状况开展了此项调研。

本次问卷调查研究是在曲靖师范学院全院范围内进行的, 根据学校各院系不同的情况, 在各系平均抽取3-4个班级同学参加此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024份, 有效率达85.33%。

一、问卷调查:

1. 在我校的就业问卷调查中就业前有30.

85%的学生会参加社会和学校举行的有关活动来做就业准备, 19%的会看相关书籍, 45%的学生会到社会实习或参加有关社团。只有少部分学生会求助相关专家。

2. 在获得就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途径上46.

01%的我校学生希望获得亲身实践的机会, 41%的我校学生希望参加学校、社会活动或者培训。

3. 在就业压力的问卷调查中。

我校51.4%的大学生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 21%我校大学生也感到了就业的迷惘。但仍有22%的我校大学生对就业依旧有自信。

4. 在最希望的就业指导方式的选择上, 我校37.

61%学生比较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次是24.79%注重与自己就业方向相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再次是22.2%的同学注重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的培养。然后是15.38%的同学注重怎样求职与个性化的辅导。

5. 据调查, 有51.

28%的我校学生认为学校开展有关就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是有些帮助, 有44.87的我校学生认为学校开展有关就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帮助很大, 只有3.85%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或帮助不大。

二、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我认为, 造成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存在偏差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英才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 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也由“精英需求”转变为“大众需求”。但是,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等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使大学生丧失进取心, 妨碍综合能力提高, 造成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3]

(2) 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对职业缺少必要的设计和规划

调查显示, 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 职业观念淡薄等问题。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个性、特长、优势和不足。不明白自己毕业后适合从事何种职业, 不了解该职业需要何种知识和技能, 不知道习得这种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和方法。

(3) 地方高师院校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的需要

目前人才市场中出现“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情况, 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高校自身的办学品位, 也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能力。[4]同时, 地方高师院校办学的开放性不够高, 专业设置对需求市场的研究不够, 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动手能力不强。

三、解决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途径

就业能力不足是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 要解决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题, 就应该提高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 另外走出地方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多管齐下, 标本兼治。

(1) 学校要调整个专业的招生规模, 要创新培养模式。专业构成了专有人力资本的基础, 决定着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搜寻范围。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能提高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展现自身才华的能力。引导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树立主动、灵活、多样化的就业观, 拓宽职业选择的范围。[5]所以要加强心理与职业特征测试, 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 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3) 学生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要树立新的择业观。进入大学后要及时调整好心态, 投身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要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6]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 抛开以往非对口专业不入的就业模式, 不攀比、不从众、不依赖、主动出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中找到真正有利于自身成长成才的工作岗位。

总之, 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解决此问题, 要在政府和高校的指导下, 积极应对市场,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拓宽就业渠道, 更新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张跃豪, 马国栋: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2]马陆亭: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1) 。

[3]刘素婷:大学生择业中的素质准备[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6) 。

[4]万清祥等:就业指导方法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研究下一篇:人事档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