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省会城市

2024-05-16

西部省会城市(精选7篇)

西部省会城市 篇1

1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研究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为目的的“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实施与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式和国民旅游需求转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情态下, 我国本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体现社会公平和充分考虑国民旅游需求”等原则, 在2007年12月14日公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完善了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同时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的部分全民性假期作了第二次修订, 调整了春节放假时间, 取消了“五一”长假, 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传统节假日[1], 加上双休日、元旦和“十一”长假, 构成了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带薪年休假、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等多种假期并存的休假格局。我国休假制度的调整和实施, 促使我国学者对这一制度改革带来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 搜索发现, 学者们集中对我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思路调整方面研究较多[2,3,4,5,6,7], 而对旅游者行为变化研究相对较少[8,9], 其中实例研究也仅限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央直辖市或副省级城市居民, 而对西部地区城市居民旅游行为变化则研究偏少。在新休假制度的影响下, 缺乏对上述地区旅游主体行为规律的深入研究, 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利于西部地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 本文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以贵阳市为例, 对新休假制度下我国西部地级省会城市居民的旅游行为进行初步研究。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贵阳市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 为贵州省省会, 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素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避暑之都·温泉之城”的美誉。笔者选取贵阳市作为研究这一课题的样本收集地,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考虑:①城市人口规模。作为贵州省的省会, 贵阳市现有人口360万人,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预计到2020年全市人口将达到530万人, 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市场之一。②城市经济因素。自我国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贵阳市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到2008年贵阳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1.1亿元, 人均GDP达到20200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16.8元[10], 2008年度各项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在西部10个地级省会城市中位居第四[11], 这为城市居民开展旅游活动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综上所述, 以贵阳市作为研究样本的收集地, 其研究成果可运用到与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西部其他城市中, 为新休假制度下的西部旅游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2.2 研究思路

李天元认为, 闲暇时间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之一。笔者认为, 旅游主体的旅游时间不仅受到旅游季节因素的影响, 还会受到国家政策制度的影响, 而后者的调整会对旅游主体行为带来深刻的变化, 从而促使旅游主体产生不同的旅游需求, 进而影响旅游供给。因此,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针对旅游主体行为的各种特征因素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贵阳市居民旅游行为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图1) 。

2.3 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以贵阳市云岩区和南明区居民为主。调查问卷主要包括:①问卷主体部分, 就居民在新休假制度下旅游行为变化的各种特征因素进行调查, 包括旅游频率、时段、方式、动机、交通工具、出游时空距离、花费等;②被访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社会属性, 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均收入、婚姻状况、职业等。笔者于2008年11月13—16日在贵阳市两城区内的大十字商业街、金鼎社区、黔灵公园和人民广场4处人流密集地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377份, 有效率为94.3%。

3 结果分析

3.1 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相关数据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EXCEL工具分析, 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结果见表1。笔者发现, 受访者男女比例大致相同;年龄集中在26—45岁之间, 年龄结构偏重于中青年群体;月均收入大部分在1501—3500元之间;文化程度在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的群体约占受访者总数的85.72%;职业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职工, 约占53.84%。不难看出, 本次调查样本提供的信息对此项研究是比较合理和现实的。

3.2 受访者的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受访者的年旅游频率:通过调查数据发现, 一年中选择旅游次数在1—2次和3—5次的群体约占受访者总数的63.78%和27.45%, 表明假期制度改革对受访者的年旅游频率较改革前有了明显提高。

受访者的旅游时段选择:通过调查发现, 由新休假制度形成的带薪年休假、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等多种假期形式所构成的旅游时段中, 受访者的旅游时段主要集中在双休日和 “十一”黄金周, 分别占到受访者总数的25.44%和24.25%, 说明新休假制度提高了受访者短时段的出游比重。而对于改革后形成的带薪年休假和传统小长假 (清明、端午和中秋) 分别占受访者总数的8.22%和不足9% (表2) , 表明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实施带薪年休假制度还需时日。同时, 在传统佳节时段里受访者的出游率不高, 说明在这些休假时段内受访者更愿意与亲人团聚。因此, 笔者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 主要针对全民性假期内旅游主体的行为变化进行研究, 旨在使本项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合理、准确、实用。

注:根据调查问卷整理 (下同) 。

受访者的旅游动机倾向:不同的旅游动机产生不同的旅游行为, 影响旅游企业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产品的效益开发。通过调查数据发现, 受访者在不同的旅游时段内旅游动机呈现出差异性。在1—3d出游时段内的双休日和小长假里, 受访者首选休闲度假为出游动机, 约占总数的40.55%;而在5—7d出游时段内的春节和“十一”黄金周里, 度假休闲和观光游憩所占比重也大致相同 (图2) , 表明新休假制度促使受访者的出游动机从原有的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变。

受访者的旅游方式选择: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表明, 在1—3d出游时段内大多数受访者选择亲朋结伴和家庭出游的旅游方式, 占受访者总数的71%;而在5—7d出游时段内, 选择旅行社出游方式比1—3d出游时段内提高了6.28% (图3) 。这表明假期制度改革提高了受访者的亲情游和友情游的比率。由于短时段内自助游的出游方式明显增加, 短期内可能会对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需要旅游企业以市场为导向, 设计出多元化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

受访者的旅游目的地选择:休假制度改革会对区域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12], 表现出受访者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从调查数据看, 在1—3d出游时段内, 受访者首选城市近郊作为短时间出游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占到受访者总数的50.36%;在5—7d出游时间段内, 选择城市郊区和省内其他地区出游的比重大致相同, 同时选择毗邻省区和其他省区出游的比重也比1—3d出游时段内分别提高了3.36%和2.22% (图4) 。这表明在1—3d出游时段内, 由于旅游时间的缩短, 限制了人们的出游空间距离, 进而选择城市郊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休假。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受访者选择城郊进行短期休假的满意程度并不高,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存在着旅游资源雷同性高、乡村旅游环卫状况差、旅游产品和项目特色性弱等问题。因此, 在5—7d出游时间段内, 选择城郊出游的百分比较1—3d出游时段内就降低了11.89%。长远看来, 在新休假制度的影响下会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城市旅游流空间结构, 近中远程旅游将趋向规则化。

受访者的旅游交通工具选择:旅游交通工具是连接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距离的物质载体。通过调查数据显示, 在1—3d出游时段内, 火车、巴士仍然是受访者选择的主要交通工具, 共占受访者总数的64.34%。值得关注的是自驾车逐渐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约占18.75%。但随着出游距离延伸, 自驾车比重逐渐下降。对5—7d出游时段内的中远程旅游而言, 大多数受访者选择火车和飞机作为首选的旅游交通工具, 共占到受访者总数的65.24%。

受访者的旅游支出倾向:笔者通过调查数据发现, 受访者的旅游支出随着旅游时空距离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梯级递进结构。在1—3d出游时段内, 受访者认为500—1000元区间的花费是比较合理的, 占到受访者总数的42.57%;而在5—7d出游时段内, 1001—2500元区间的花费是可接受的, 占到受访者总数的43.62%, 表明在新休假制度下受访者的旅游支出更加趋于理性。

4 结论与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新休假制度对受访者的旅游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呈现出以下7个特征:旅游意愿常态化、旅游时段分散化、旅游动机休闲化、旅游方式亲情化、旅游距离规则化、旅游交通多元化、旅游支出合理化。西部地级省会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的变化表明:在新休假制度的影响下, 人们的旅游需求理念悄然转变, 一种追求多元化、人性化和休闲化的旅游方式日益深入人心。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应深入研究人们出游行为的变化特征,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旅游发展理念、重视旅游市场细分、优化产品开发模式、拓展旅游促销渠道、开展全民休闲教育, 在新一轮的旅游市场竞争中,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4.1 创新旅游发展理念

新休假制度促成了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带薪年休假、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等多种假期并存的休假格局, 提高了人们的年旅游频率。尽管带薪年休假在西部地区还没有得到全面实施, 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休闲理念的转变和提升, 带薪年休假会成为人们今后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因此, 旅游企业要通过加强与政府和旅游景区之间的有效交流, 开发和拓宽潜在需求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为旅游者提供多元化、人性化和休闲化的旅游产品, 形成“因势而动、因市而行、因时而动、因人而异”的旅游发展创新理念。

4.2 重视旅游市场细分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 受访者首选城市近郊作为短时间出游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占受访者总数的50.36%, 而选择亲朋结伴和家庭出游的旅游方式或选择自驾车作为出游交通工具的受访者, 分别占受访者总数的71%和18.75%;在5—7d出游时段内, 选择城市郊区和省内其他景点出游的比重大致相同, 选择毗邻省区和其他省区出游的比重有所提高。因此, 人们的旅游空间距离趋于规则化, 进而形成了近中远程旅游市场的分形, 同时自驾车旅游和家庭旅游将成为重要的自助休闲旅游市场。旅游企业应重新细分旅游客源市场, 挖掘潜在旅游客源市场, 重新进行市场定位, 为企业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提供重要的市场依据。

4.3 优化产品开发模式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 在1—3d出游时段内, 受访者首选休闲度假的出游动机, 约占受访者总数的40.55%;在5—7d出游时段内, 度假休闲和观光游憩所占比重也大致相同, 表明新休假制度促使受访者的出游动机从原有的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变。同时在调查中发现, 人们普遍对参与性和体验性旅游产品需求较大。政府和旅游企业应针对这一需求变化优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以贵阳市为例, 可通过以下途径调整和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①以“观光+休闲”模式调整城市原有观光产品的游憩功能。②以“避暑之都·温泉之城”的城市品牌为抓手, 大力发展城市旅游, 进一步使贵阳市形成集城市休闲、娱乐、度假、美食、保健等为一体的城市休闲产品体系;同时调整和完善以“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和城郊森林公园以及温泉旅游为代表的城郊休闲旅游产品, 构筑环城休闲游憩带, 整治城郊旅游环境, 树立旅游品牌意识。③深入创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受访者在传统节假日里出游比重不高, 旅游企业应针对人们与亲人团聚传统, 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的时令性产品, 如“探亲游、祭祖游、观灯游、赏月游”等特色休闲旅游产品。

4.4 拓展旅游促销渠道

旅游企业应针对不同的旅游客源市场在宣传媒体、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拓展旅游促销渠道, 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旅游企业在进一步优化传统宣传渠道的同时, 积极开发和完善网络化宣传促销渠道, 特别是针对在新休假制度下逐渐形成的“自驾车旅游、家庭旅游和背包旅游”等重要的自助休闲旅游市场, 运用与媒体合作、与社区和专业俱乐部联系等途径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4.5 开展全民休闲教育

在某种意义上说, 休假制度改革促使国民由粗放式传统旅游方式向科学合理的休闲旅游方式转变。而在我国西部地区, 人们的休闲观念和休闲方式还比较保守、滞后, 这需要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途径对全体民众进行休闲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休闲观, 增强他们积极休闲的意识, 设计休闲化旅游产品和项目, 营造健康和谐的休闲氛围。

西部省会城市 篇2

一、兰州加快培育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紧迫性

兰州地处我国陆域版图的中心, 是通往格尔木、西藏的必经之路, 是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国际大通道和重要陆路口岸, 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兼备的综合性运输枢纽, 是藏青、新进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咽喉所在, 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融合的核心地区之一, 具有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区位优势。在“一五”、“二五”和“三线”时期, 兰州就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 经过60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生物医药、建筑建材、轻工食品为主体, 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3.99∶75.97∶20.64, 调整为2012年的2.8∶47.6∶49.5, 呈现出三、二、一的倒金字塔结构, 按照经济学原理,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经济结构, 但从发展实践来看并未带来理想的增长速度。从历史考察, 1978年到2000年间年均增速8.8%, 2001年到2011年间年均增速11.8%左右, 后一时期虽然明显高于前一时期, 但与同期西部其它省会城市高速增长相比差距很大。这说明当前三、二一产业架构及其内涵与真正意义上的“三二一”产业发展还有相当的距离。经济总量的扩张关键在于培育起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近十年来, 由于传统产业优势逐步丧失, 新的产业优势尚未形成, 兰州经济总量先后被南宁、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贵阳所超, 呈现出位次逐步后移趋势。2011年是兰州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年份, 达到了历史高峰15%, 经济总量为1360亿, 但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中生产总值倒数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倒数第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倒数第三;2012年, 实现经济增速13.4%,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64亿, 但与其它省会城市相比差距仍呈现拉大趋势。

兰州虽然在西北地区处于“座中四联”的位置, 但远离其它经济中心, 虽然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调整基本到位, 但各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远未成功, 产业素质不高, 第二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 直接导致带动一产乏力, 推动三产发展力量不强, 总体表现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因此, 就兰州而言, 一产是基础, 二产是主体, 三产主要为本地二产服务的基本属性没有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不再是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调整, 而应该是放在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产业发展的惯性, 兰州的产业结构一直存在着“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 资源型产业多, 精深加工产业少, 高耗能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 原材料产业多、高端产业少”的“四多四少”特征没有实质性改变。兰州产业总体规模小、增长缓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竞争力不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企业和名牌产品很少等严峻问题, 特别是石化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科研院所、人才大市和特殊区位等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传统产业技术更新改造缓慢, 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兰州经济在甘肃省的首位度持续下降:“六五”时期, 兰州GDP占全省37.7%, 十五末下降到29.4%, 十一五末26.8% (2010年) , 2012年虽然有所提升, 达到27.7%, 与省上要求1/3的比例仍然有较大距离, 与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培育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群为核心, 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 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 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兰州作为西部省会城市, 不仅面临在西部省会城市发展位次继续靠后与其它地区间差距持续扩大的危险, 而且在省内也面临东西两翼夹击的态势, 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最根本的是原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逐渐丧失, 多元优势产业培育不力, 缺乏支撑兰州跨越发展的强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尚未形成。目前, 甘肃省委、省政府要求兰州担负起省会城市的重任, 提升在全省的首位度, 充分发挥中心带动、开放带动和示范带动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转型跨越、“四化”同步上作表率。

知耻而后勇, 积极顺应全市上下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富的强烈期盼, 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 紧盯发展较快的城市, 采取包括非常规在内的有效措施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尽最大努力把经济搞上去, 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二、兰州培育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面临的机遇分析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撑。产业是由企业而构成, 企业是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 一系列具有上下游经济技术链条关系的企业形成一个产业, 多个产业形成产业体系。就落后地区而言,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一定的政策平台和经济环境条件。当前, 兰州加快培育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面临着良好的政策机遇和经济机遇。

在政策方面, 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 更加注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增强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 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国家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已报国家待批, 这些规划和意见中都把兰州放在了西部大开发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兰州新区获批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这是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搭起的兰州发展新框架, 是兰州转型跨越的历史性新优势和重大新机遇。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和省上也把兰州列入了国家级创新型城、首批创业型试点、三网合一试点城市和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省委省政府实施3341工程等。这为兰州培育现代产业新发展体系带来了良好的叠加政策机遇。

在经济方面, 兰州面临着国内外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良好机遇。当前, 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发展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盲目的布局企业、加大投资的传统机遇, 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机遇, 是整合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加快建立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历史性机遇。现在, 金融危机正以市场力量强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换代, 许多产业正在加速向中西部转移。能否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和转移的新机遇, 大力培育多元优势产业, 构建起能够支撑兰州未来快速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跨越发展中争取优势、赢得主动, 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兰州经济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三、兰州培育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路径措施

经济技术资源优势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 也是培育现代产业的方向和突破口。目前兰州市在石化、装备、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生物医药、航空仪器生产、新材料、文化旅游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抢抓政策叠加机遇和产业加速转移经济机遇, 把兰州经济技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是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战略选择。当前兰州市正在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延伸、三产抓转型、整体抓提升”的总方向, 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在培育具有兰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紧密结合甘肃省实施“3341”战略工程培育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由数个优势主导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起来的, 全面发展固然重要, 但赶超型城市必须倾斜式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 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要抓住省上实施“3341”战略工程的重大机遇, 根据自身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方面要突出加快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能源电力、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再造传统支柱产业新优势;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内生动力。

(二) 把培育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作为“三区”建设的第一要务

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是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先导区和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率先崛起的强大引擎。目前, 兰州市已经作出了“三区”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 着力从规划、空间、产业、政策、机制五个方面加快融合发展, 到2015年“三区”生产总值达到1030亿元, 占全市比重达到39.6%以上;到2020年“三区”生产总值预期达到2650亿元, 占全市比重达到5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关键。因此, “三区”建设要把培育优势产业作为首要任务。当前, 国家和省上出台了很多含金量很高的优惠政策, 要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赋予新区和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切实推动兰州高新区、经济区享有的各项政策融入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的相关支持政策覆盖高新区、经济区。要从用地成本、税收优惠、基础设施、政策服务等方面全方位造就“西部成本洼地”、“开放和服务高地”, 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 提供最优惠的条件和最良好的环境, 使兰州的发展环境优于中西部大多数省会城市。

(三) 按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总要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是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核心要求, 也是兰州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要遵循产业集聚规律, 采用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等综合手段, 在大力招大商、招强商的同时, 全力推动城区中央在兰企业、省市工业企业逐步向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迁移集中, 在缓解中心城区产业布局和交通人居拥挤现状的同时, 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 升级产业技术水平, 提高产业竞争力。此外, 也要考虑中心城区居民就近就业问题, 对部分无污染、处于中心城区周边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企业可否就近入园、就近入沟上坪进行可行性论证, 避免增加发展成本和未来中心城区空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四) 强力调控各经济板块和园区的产业布局

产业园区是培育现代产业新体系的主要载体。当前各经济板块和园区在引进外部资本时存在着产业发展定位不准、特色不明确、产业集聚不明显、产业雷同等突出问题, 严重影响了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形成。要科学规划各经济板块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 明确各自产业错位发展的主攻方向, 适时调整兰州高新区、经济区空间布局规划, 使之与兰州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衔接融合, 增强“三区”之间的发展关联度。要建立高规格的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 对各经济板块及其园区的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强力调控和指导;要加强科学论证, 强化选择力度, 避免引进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产业;要在增强竞争的同时加强协调, 推动产业集聚, 延伸产业链, 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化园区, 使它们产生经济协同作用, 成为推动我市跨越发展的强大平台。

(五) 着力完善优势产业培育新机制

要坚持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 围绕基地建设, 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形成一批骨干大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强化以产业工作组总协调、责任部门具体负责、重点企业为发展主体、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金融机构为融资平台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 形成产学研政等各方面紧密协作的产业培育体系, 重点解决培育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融资困难、用地紧张等难题, 着力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六) 尽快理顺各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要理顺市上与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之间的管理体制和财政税收关系, 在市与三区、县区之间实行税收分成制, 定死基数, 超额分成, 避免因争抢发展政绩和税源归属而产生不必要的内耗。同时, 要积极向省上争取同样的分成政策, 着力解决本级财政支出与本地大口径财政收入占比过低问题。

参考文献

[1]苗圩.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建设一流省会城市之理性支撑 篇3

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科学内涵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川平在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是市委为贯彻落实省委要求太原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意图,为了便于开展“对标”、实施赶超战略而提出的战略举措,是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的战略目标与抓手。所谓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就是太原市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不仅要在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凸显太原省会城市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更要在全国省会城市的宏观层面中争先创优。

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科学内涵,简言之就是建设三个一流,一流的新型产业基地、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和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

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

其中“新兴产业”并非狭义地指在随着新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一般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的发明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而是指广义的“新兴产业”,既包括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又包括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产业,还包括由传统服务业细分化、企业内部流程市场化等所形成的现代服务业,涉及一、二、三各类产业。具体而言,一产方面主要提出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高科技打造一批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实现农业生产的园艺化、设施化和工厂化。二产方面提出着重打造三个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重型机械、矿用成套设备、铁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和镁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产方面主要围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着力打造四个中心,即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旅游中心、国际性的专业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建设“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

就是把科技进步作为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以全面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又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为重点,实现全市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型、资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

就是按照绿色生态与健康的核心理念,把城南沿汾河两岸建设一流新城、打造蓝天白云之城和青山绿水之城作为重中之重,以新城建设为龙头,引领老城改造,促进古城开发,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现代的太原城。

建设三个一流,每个一流均有独特的内涵,都是一个独立方面的发展蓝图。同时它们之间也相互联系,形成互相支持的目标体系,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离不开“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为支撑;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离不开“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为支撑;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和“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为了城市人生活得更美好;而“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必然也要体现出“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和“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的现代性与显著特点。

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科学决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市委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科学决策,并非突发奇想,也非异想天开,而是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与扎实的现实依据为基础。

理论依据。

第一,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科学内涵,深刻反映了市委对如何在太原具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具体体现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内涵,是在党的科学发展理念和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决策。目前从影响太原市经济良性发展的问题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经济发展动力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动力不足,出口动力不大,缺乏多元均衡的发展动力;在产业结构方面,一产薄弱,二产重工业特色明显、新型化发展不足,三产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支持二产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缺乏多元的产业支撑;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方面,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缺乏以创新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市委正视这种既抗风险能力差、又过度消耗能源资源,距离科学发展模式有很大差距的发展方式,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建设“一流新兴产业基地”“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和“一流现代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努力带领全市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第二,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科学内涵,不仅与市委第九次党代会及市委九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战略,努力把太原建设成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的宏伟目标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更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升华。建设“一流新兴产业基地”延承了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的工业立市理念,并在关注工业的基础上,延伸扩展至更为广义的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是“十一五”期间建设“创新型城市”主战略实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确立的新的阶段性创新目标:以产业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并采取新的措施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直接继承了“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目标,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并提出了“以新城建设为龙头、引领老城改造、促进古城开发”的城市建设思路,理顺了“三城联动”之中“三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先后顺序,使得三城建设更具明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现实依据。

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现实依据,就是在建设三个一流方面,太原市已经具备的一些发展基础及崭露的比较优势。

“十一五”以来,太原市高比例的城市建设投入和绿色转型战略的实施,不仅建成了南北跨越十几公里长的汾河城市风景带,城市景观大为改观,而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也明显增加,生态质量大为提升,这些都为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奠定了物质基础。

从新兴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也具有较为厚实的发展基础与比较优势,为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如装备制造业方面,太原市装备制造业不仅产业基础雄厚,自国家“一五”计划始即闻名全国,而且产业地位非常重要,50多年来一直是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少优势企业及其产品已在全国乃至世界占重要地位。如太重集团拥有的大口径无缝钢管锥形辊穿孔技术属国内独创,设计制造能力全球排名第三;大型起重机、大型挖掘设备、航天发射装置、大型轧机油膜轴承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95%,88%,70%。煤科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的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100%。太原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高速动车组轮对生产和检修基地。这些都为打造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蓄了力量。再如不锈钢及镁合金新材料产业方面,也为打造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和镁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蓄积了力量。太钢现已形成年产300万t不锈钢的生产能力,其新建150万t不锈钢工程拥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不锈钢生产线。同时太钢还拥有以不锈钢为主的专有技术700多项,专利100余项,技术诀窍2 430余项,在国内同行业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太原地区现有的20余家镁合金生产企业金属镁产量已占到全国的1/4。太原同翔金属镁有限公司年产金属镁、镁合金及镁合金制品9万t,位居全球之首。而太原富士康集团专注于镁合金等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预计不久会成为全球最大的镁合金产品生产基地。

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科学方法论

西部省会城市 篇4

继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之后, 交通拥挤已成为各大城市的通病。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发展趋势, 我认为“公交优先”是一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公交优先”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 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多方面配合。但长期以来, 省会公交发展受基础设施匮乏、车辆更新缓慢、道路拥堵等因素制约, “公交优先”发展滞后。目前, 中部省会公交分担率只有11%, 公交车行驶平均时速仅为13.05公里, 远远低于20公里的规定时速, 甚至还低于自行车的速度, 致使一部分乘客放弃乘坐公交车。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重要基础设施,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公交优先和各种公交便利化, 倡导绿色出行, 是解决城市公交出行的根本途径。

1 国内“公交优先”的现状

“公交优先”是指政府部门在政策、规划、道路使用等方面对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它是一种交通发展策略, 通过政府部门在各方面的支持, 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好、更方便、更快速的服务。

近些年来, 我国一些大城市存在的一些交通问题也慢慢地浮现出来, 这些问题与发达国家大城市三四十年前的状况十分相似,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不踏进交通问题的泥沼。而现在“公交优先”政策作为国内处理交通问题的主要措施正在被大力推行, 但在大多数城市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达不到预定的目标。

2“公交优先”在中部省会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城市政府的政策的不完善

对于中部六省城市而言, 现阶段的主要任务都是对城市进行新一轮的规划建设。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城市道路高需求这一问题。而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提高, 使得城市道路的平均个人占有率不断降低, 人们的出行所耗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虽然, 公共交通还是这些城市大部分人的主要交通方式, 但因为这些城市只是在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关于公交优先的政策和方针还不是很完善, 使得城市在公交优先这一方面的实施力度不是很大。

2.2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公交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车厢内拥挤, 不卫生, 站点设置不科学和转车不方便等。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因为道路交通拥堵造成, 有的是因为城市公交线路路网的设计不合理和车辆总调度不当造成。这些问题让城市公交对人们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 有车一族出行全部都是用私家车, 而不选择公共交通。

在这些省会城市中, 城市的主干道上虽然有建设公交专用道, 但是, 私家车抢占公交专用道的情形也是屡见不鲜, 使得城市公交产生如上所述的问题。这也造成了城市公交服务水平降低。

3“公交优先”在中部省会城市的发展原则

3.1 符合广大市民的基本利益

在大部分人出行都是选择公共交通的中部城市, “公交优先”的实施能有效的为大多数人服务, 能简单的解决城市居民的出行问题, 符合广大市民的基本利益。

改善城市交通, 首要的就是解决全体市民的出行问题, 缓解供需矛盾, 消除交通拥堵, 提供快捷、便利的出行环境。只有符合市民的根本利益, 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公交优先”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才有用。只有符合广大市民的基本利益, 保障了他们的基本权益, “公交优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才能最大程度减少阻力。因此, 基于广大市民的基本利益而制定的相关政策才是能被广大市民所接受的, 认为最合适的处理法规。

3.2 符合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制定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策略, 必须以当前的城市发展方向和基本目标为基础。而城市的普遍问题就是交通需求增长超前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由此可见, 交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一环, 保障城市大多数市民正常生活, 它的优先也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中部省会城市现在正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 我们还达不到像上海, 北京的那种发达程度。所以, 我们的道路建设还达不到他们的水准。在现有的道路上, 我们只有提高道路的利用率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提高道路利用率的不二法门。所以,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 要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这符合中部城市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需要。

4“公交优先”在中部省会城市的发展措施

4.1 规划优先

中部省会城市的城市规划中应该把“公交优先”放在首要位置, 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的规划方针。还应确保城市交通的规划用地需求, 联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 以新一代的理念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路网。争取在公交规划优先的基础上保障广大市民的出行利益。

为提高公交吸引力, 优化线网结构, 使市民乘坐公交车更方便、快捷, 真正提高公交分担率。我们可以在规划优先的基础上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4.1.1 开辟新线以出行需求为导向。新建小区、新修道路、城市周边乡镇和开发区等, 将成为开辟新线路的重点区域。

4.1.2 线网优化整合。充分发挥周边枢纽场站的辐射作用, 控制主干线路, 减少重复路线, 填补空白线路。

4.2 制度保证

有了规划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在执行过程中还应有政府制度的强有力保证。保证“公交优先”这一政策能彻底落实, 实现城市道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 城市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 其发展必须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

在制度的保护下, “公交优先”在该城市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完成。

4.2.1 完善运营结构, 满足乘客需求。

省会城市大力推进购进大容量环保车, 用于补充部分满载率高的线路和新开线路用车, 缓解乘车拥挤现象。

4.2.2 努力提高车辆档次, 改善技术标准和车辆配置, 使乘客乘坐得更加舒适。

4.2.3 加大场站基础设施建设。为公交换乘提供基础设施和可能性。

4.3 提倡交通文明

城市道路是社会人员的相遇地, 因为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 人们都会在这里相遇, 共同占有这一稀缺资源。所以, 交通文明在这里是必须要弘扬的。我们要把有限的道路资源在同一时间服务更多的人。对那些出行用私家车的人, 不应该去占用公交专用道, 你这样做就是占用了大多数人的有限的道路资源, 使得别人的出行变得困难。

交通不仅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 还应该是一种文化, 需要我们共同维护。要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应从小学起。所以, 我们应该开展交通文明的学习, 把我们的城市打造成新一代的交通文明都市。

5 结语与期望

浅议省会城市电视台的生存之道 篇5

一、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战略

人才, 尤其是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致胜法宝。

省会城市电视台要重视人才战略, 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并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发展空间。省会城市电视台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在省城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 让他们个性化的独特风格成为电视台的名片, 让他们成为观众的忠实朋友, 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民公仆, 才能使省会城市电视台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体, 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省会城市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 就要让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战略型奇才得到重用, 为电视台的多元发展, 全方位出击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视人才战略, 人尽其用, 是省会城市电视台立足发展、追求卓越的成功法宝。

二、发挥地域优势, 争创主流媒体的发展战略

省会城市电视台的收视覆盖范围决定了它必须依托地域优势, 开创本土特色的品牌栏目才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一) 围绕各频道发展战略策划创办栏目

节目是电视台的脸面, 播出什么样的节目直接反映了电视人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每档栏目的策划与创办无不体现电视人的追求与探索。省会城市电视台各频道要找准各自的切入点, 努力打造一批符合各频道发展战略的特色栏目, 努力把专业频道都创办成特色频道和品牌频道。

(二) 狠抓节目质量, 争创品牌栏目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法宝。电视节目质量同样关系到电视频道的生存与发展。省会城市电视台应始终把坚持节目创优当做全台的核心工作来抓, 要建立完善的节目质量评估体系。在台内, 频道总监应负责对每一期节目进行质量审核, 让每一期节目都努力做成精品, 同时, 还需要有专家组成的节目质量评审组定期对各栏目进行考核, 奖优惩劣;在台外, 应该聘请有广泛代表性的节目质量监督员, 定期听取他们对节目质量的反馈意见;同时, 还要利用收视率来对电视节目进行绩效考核, 以观众对节目的喜爱、认可为确定品牌栏目的标准, 让品牌化意识深入每一位编导、记者、主持人心里, 让创优精神贯穿节目的始终。

(三) 精心编排, 整体包装, 打造有影响力的强势媒体

名牌栏目可以促进品牌频道的建设, 但是品牌频道的创建不仅仅是拥有名牌栏目就能成功。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还需要在节目编排、形象包装和频道整体营销上下功夫。频道的战略定位决定了它的风格走向, 频道的形象片、导视、栏目宣传片、自办与引进栏目以及电视剧的选择等都要符合频道的风格, 体现频道的核心价值理念, 才能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强势媒体。

(四) 真诚服务, 与社会各界共创共享和谐社会

诚实守信、真诚服务是电视台立足的根本。省会城市电视台要禀承“民生”服务宗旨, 坚持共创共享和谐社会理念, 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当好党和政府喉舌的同时, 一定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真诚服务百姓, 为广大市民排忧解难, 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同时, 电视台在与各广告媒介的合作中一定要本着服务和诚信原则, 努力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垂范。

三、全力出击, 创办多元化的强势媒体

省会城市电视台要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 要从战略高度思考电视台的未来, 要放眼世界来分析省会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 要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传播优势的同时, 不断拓宽发展渠道, 通过资本运作, 全力出击, 向多元化产业发展。

(一) 通过拍摄优秀影视剧, 提升电视台影响力。

大家都知道, 好莱坞善于用电影故事吸引全世界观众, 传播美国的精神和价值观。韩国情感类电视剧结合现代拍摄技术和传统人文价值观也赚足了亚洲人的眼泪, 赚取了可观的外汇。从好莱坞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来看, 一种文化是否被认可, 被接受, 不会受制于地域, 而在于其核心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否符合人类的共同追求。

当然, 投拍影视剧是费时、费力、费钱的行当, 弄不好也会亏得很惨, 但是, 机遇与风险总是并存, 我们更应该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看到它对电视台发展的正面影响和优秀影视剧对省会城市电视台品牌形象、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二) 拥抱互联网, 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以其方便、快捷的传播优势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沟通交流的首选。随着3G、4G的推出, 与新兴媒体融合, 拥抱互联网已是广播电视的大势所趋。省会城市电视台要抓住机遇, 努力办出有自己特色的网站, 让互联网成为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广阔平台, 同时也成为未来广告赢利的新领域。

西部省会城市 篇6

省会城市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承载能力是综合衡量省会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活动与人口总量匹配程度的重要指标。一方面, 省会城市是各省政治、经济、金融、文化的中心, 在特定区域的发展中容易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另一方面, 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流入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会城市。因此, 为了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 提升省会城市的承载能力, 本文利用AHP (层次分析法) 建立测度省会城市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承载力的实证模型, 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实证分析

本文以省会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问题为研究对象, 从城市人口承载力设计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领域选取了43个评价指标, 构建了一个具有四级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 并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评价指标记性处理, 从而建立了城市人口承载了中和评价的AHP-Statistics模型。具体指标选取如图1所示。

(1) 构造评价样本和评价指标集合

本文在数据整理过程中, 以及指标共分为2003-2010年八个样本集, 二级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等四个指标体系, 三级指标体系包括17个子体系, 四级指标体系共有43个具体指标。

(2)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 构造二维决策矩阵Mj, 即一个省会城市的劳动力转移承载能力评价的决策矩阵。

(3) 决策矩阵规格化

在决策矩阵Mj中, 评价指标属性值量纲可能不完全相同, 为了消除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 在省会城市劳动力承载力评价前需要对决策矩阵M中各元素作规格化处理, 记:

这里, Dmax和Dmin分别表示所有评价样本中指标Ck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考虑到评价省会城市劳动力承载力指标中, 有的变化范围可能较大, 有的变化范围很小, 为了避免夸大变化小的指标在决策中的相对作用, 我们采取优属度计算公式。本文将43个指标进行划分, 分为正向和负向两个指标体系。对于属性值越大的指标, 表示省会城市劳动力转移承载能力越大的正效指标, 令rki=Dki/ (DKmax+DKmin) ;对于属性值越大的指标, 表示省会城市劳动力转移承载能力越小的负效指标, 令rki=1-Dki/ (DKmax+DKmin) 其中Rki为待评样本Ai对于指标Ck的相对优属度。经过上述规格化处理, 可以把决策矩阵转化为规格化处理后的矩阵R= (rki) m×n其中, k=1, 2, …, m=1, 2, …, n。

(4) 构造虚拟优向量

我们在评价省会城市劳动力转移承载力评价过程中, 需要构建一个虚拟的省会劳动力转移承载力为评价比较的相对标准。于是, 在可决策矩阵R的基础之上, 构造最优指标向量为,即

(5) 横、纵向比较结果

注: (1) 排序序号中的序号1表示在8年中距离最优值的加权距离最小, 序号8表示8年中距离最优值的加权距离最大; (2) 表中的数据表明, 30个省份中落于某一年份的个数。

表1中第一列最后一行的数据23, 表明在2003年中, 30个省份中的23个省份的最优加权距离相比比较小;第一行最后一列的数据11, 表明在2010年中, 30个省份的11个省份认为最优加权距离与其他年份相比都比较小。表1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 认为2003年最优加权距离大的省份个数较多, 达到了23个;而认为2010年最优加权距离小的省份个数变少了, 达到11个。表1可以认为我国各省会城市承载能力在不断增强。

注:距离大, 表明该城市的距最优值加权距离大, 并且处于30个城市中的前10位;承载力中, 表明该城市的距最优值加权距离中等, 并且处于30个城市中的中间10位;承载力小, 表明该城市的距最优加权值距离小, 并且处于30个城市中的后10位。

表2中距最优加权距离最大的前十个省份中, 西部省会城市占绝大部分, 从2003年前10个中的9个到2010年中的7个, 可以看出西部城市距最优距离值大的个数比较多;距最优加权距离中等的10个省份中, 中部省会城市占绝大部分, 从2003年10个城市中的6个到2010年的5个;距最优加权距离小的10个省份中, 东部省会城市占绝大部分, 从2003年10个城市中的8个到2010年中的6个。通过上述分析分析, 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变化, 加权距离小的东部城市个数减少, 加权距离中等的中部城市个数基本持平以及加权距离大的西部城市个数减少, 即西部城市省会人口承载力在不断增强, 东中部省会城市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保持不变。

参考文献

[1]胡斌.农村劳动力流动动机及其决策行为[J].经济研究, 1996, (9) :62-69.

[2]秦华, 夏宏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12) :47-52.

[3]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 1997, (2) :37-42.

[4]王德文, 蔡昉, 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J].经济学 (季刊) , 2008, 7 (4) :1131-1148.

[5]王小龙, 兰永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教育支出的冲击机财政政策含义[J].财贸经济, 2010, (12) :62-68.

[6]李晓春, 马轶群.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J].管理世界 (月刊) , 2004, (11) :47-52.

西部省会城市 篇7

1 总部经济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载体

总部经济在特定地域聚集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外部性, 使得公司总部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获得生产要素资源, 享受高质量的专业配套服务, 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 首先从需求方面诱导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企业把制造环节向成本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转移, 使城市制造业比重下降, 引导城市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演变, 以生产性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份额不断提高。其次围绕总部经济的集聚发展, 大量服务于总部经济的财务、法律、咨询、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流程设计等生产性服务活动快速发展, 并吸引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合理集中, 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以企业总部经济活动为中心, 以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体系的高端服务业平台。

总部经济具有5个特点:一是知识性。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 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 属于高密集的知识性劳动。二是集约性。网络及通信技术的普及, 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组织成本大大降低, 企业有条件实现内部不同组织的空间分离。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结构, 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三是层次性。总部经济模式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 其产业、功能、规模都各不相同, 具有多种层次, 从而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 形成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四是延展性。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 不但能够实现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展, 而且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五是辐射性和共赢性。可以通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等区域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 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同时, 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非此即彼”的简单争夺, 实现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功能链不同区段的再分工进行合作, 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 即“三赢模型”。

总部需求所形成的生产性服务也是中心城市经济中最活跃、最有支撑力的经济主体。众多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的聚集发展, 为城市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总部经济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载体, 是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关键和未来城市竞争的制高点。

2 发展总部经济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2.1 太原的区位优势适合发展总部经济

太原地处山西中部, 在山西省具有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圈, 加快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积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发展战略优势。太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也是“一核一圈三群”建设的中心, 山西省综改方案中太原都市圈的建设, 将形成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 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 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孝汾平介灵为外围组群的城镇空间格局。居中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和信息网络, 太原必将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中心。目前, 在环渤海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的今天, 在一线城市的总部基地正在向二线城市转移的节点上, 太原努力打造北京副中心的战略决策, 也为太原市迎来了极好的机遇,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2.2 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支撑

太原作为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经济实力相对雄厚, 城市功能比较完善, 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 (如金融、保险、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 具有较大优势, 第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效能政府建设初见成效, “两集中、两到位”改革, “一核三联动”的审批服务流程,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国际化人才和开放式的知识创新氛围。太原市, 特别是南部新区聚集了山西大学城、山西科技创新城、高新区、经济区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高度集中的各类单位, 他们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 可以满足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创造活动的特定需要。

2.3 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发展总部经济

太原是一个传统工业经济形态占主导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 中共太原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转型跨越发展战略, 助推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形态发展,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打造经济升级版, 总部经济这一经济业态应运而生。目前, 太原市一批生产商贸企业, 如百圆裤业、美特好、双合成、六味斋、金虎便利、唐久便利等在连锁经营上已初具规模, 总部经济的雏形逐步显现。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 太原的总部经济发展尚在襁褓之中, 与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但其中却孕育着巨大的希望, 需要成长壮大。

3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建议

中心城市总部经济的形成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 发展总部经济符合中心城市资源禀赋特点, 是中心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 建议太原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这是太原市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 也是努力打造省会城市高端价值链的战略选择。

3.1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发展总部经济要具备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制度。建议市委、市政府要把总部经济融入到整个经济发展体系中完成顶层设计, 增加政府的透明度, 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 在社会服务体系、市场秩序、通关秩序、诚信体系、社会治安状况、城市文明程度等方面, 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 使城市的综合营运成本最佳, 为总部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服务。法律法规也要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 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在人才引进方面, 开辟绿色通道, 大力引进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现代旅游、教育培训等行业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制订高层次人才服务政策, 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和配偶就业等方面对重点引进人才提供便利服务。

3.2 扶持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

总部经济发展需要一系列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来支撑, 包括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 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 由会计、审计、评估、法律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 由教育培训、会展、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等等。近年来, 太原作为省会城市, 这些行业的发展走在了省内其他城市的前列, 起到了带动作用。但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在山西还处于低端, 建议太原市在政策、融资、监管等方面对其鼓励支持、规范经营、提档升级, 建立与总部经济需要相适应的服务产业链, 为发展总部经济培植沃土, 增强太原市的聚集力, 吸引更多的大企业落户太原。同时, 积极扶持太原市企业将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太原, 在用地、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 帮助企业向外拓展, 将总部与制造基地空间分离, 寻求成本最低化并取得竞争优势, 推进太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向高端拓展, 实现由生产制造功能向综合服务功能转变, 通过总部经济的“乘数效应”提升太原市第三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竞争力, 进一步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

3.3 建设生态新城

当前, 雾霾困扰了很多城市, PM2.5成了网络热词。在越来越提倡环保的今天, 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生态环境, 成为了不可多得的财富。现今, 在传统生产要素流动性越来越强, 流动成本越来越低的情形下, 生态已成为日益重要且又无法移动的要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办公环境将成为一个地方最大的优势资源, 成为一个企业入驻发展的最关键选项。

上一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下一篇:矿山设备润滑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