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金融

2024-07-10

西部金融(精选12篇)

西部金融 篇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一个复杂持久的工程。金融快速发展对西部大开发起重要作用, 其中保证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 需要包括金融、工商等多个系统的支持。金融支持在金融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因此, 必须解决西部开发中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强化金融支持政策, 寻求一条符合西部发展的金融道路。提高西部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经济水平。

一、金融支持在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 完善金融发展投资环境

我国西部开发使用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中央政府的拨款。与我国发达地区采用银行金融融资的方式相比, 资金投入量不足。西部接收的银行融资量大幅度低于全国水平, 其中大部分资金存在流失缺口。虽然中央政府采取了解决手段, 但难以解决金融发展的资金供需矛盾。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 能够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促进优势资源的开发, 缓解资金缺口。健全金融政策, 利于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 改进投资环境, 保证西部金融发展。加强金融支持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各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降低金融风险, 突破西部地区资金水平运行较低的问题, 为金融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动力, 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提高西部金融企业的融资能力。

(二) 保证资源合理分配

西部属于相对贫困地区, 资金投入的多少, 对其金融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加大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 能够改进西部投资环境, 加强西部竞争力, 利于西部金融发展。对于西部资金引流有重要作用, 从而带动西部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 为西部金融发展提供更优异的条件, 保证各项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的合理配置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降低西部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利于加强西部金融业的综合实力, 保证西部金融业科学发展。

(三) 优化资金使用率

当前,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弊端, 以高投入, 低产出的粗放型模式为主导, 其资金使用率较低, 资金流通较慢。该浪费现象普遍, 导致经济效益不高。这种低水平的投资状态非常不利于西部金融发展。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利于优化资金使用率和资金的投向。加大资金投入, 解决西部金融发展中不良状况。重点扶持优势产业, 带来较高回报率的项目, 形成新的经济产业链, 提高资金使用率。合理的选择资金投入方向, 利用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 优化资金配比。

二、影响西部金融发展不利因素

(一) 分工格局与产业结构存在漏洞。

我国西部地区主要进行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工作, 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材料深加工相比, 技术水平差距较大, 使得西部在金融发展中降低了自身竞争力,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产品的加工水平层次低, 经常会出现重复生产的现象。基于此导致西部产业结构比例失衡, 产业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农业比重大, 但是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内部结构比例失衡, 产业素质较低。服务业发展缓慢, 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二)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交通是基础设置中最基础的设置, 西部交通通畅水平低, 道路等级低, 质量差。西部地区的城市基础建设也比较薄弱, 在人均用水量、房屋建筑面积、供水能力等方面低于东部发达城市。在科教文卫方面, 高等院校较东部少, 医院设施不完备, 医护人员不多。西部这种经济环境, 使得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压力巨大。投入的资金利用率较低, 效益较差, 不利于西部金融发展。

(三) 金融体系不健全

金融体系不健全, 许多金融手段不符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 从而制约了西部经济发展。部分西部地区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 授信额度以全国水平作为标准, 忽略了西部地区的特殊性, 没有正确完善西部金融组织体系的政策, 对于金融机构限制过多, 在融资基准条件上缺少灵活性。

我国西部尚无区域性资本市场, 资金流通较少, 融资方式不多, 资金市场发展不快。只有少量的股票和债券发行, 不利于提高西部融资的竞争力。西部地区部分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市场经营能力不足。许多项目缺乏科学的规划, 银行的投资没有重点, 造成资金浪费, 很多企业的产生了不良信贷记录, 淡化了金融支持的强度。

三、加强西部金融政策手段

(一) 完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完善, 能够极大提高西部融资的能力。必须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议符合其发展的金融体系, 从而保证金融政策的实施。首先, 增加商业银行数量, 例如光大, 民生银行等;其次,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完善合作社融资制度, 保证合作基金的流通, 为金融发展做好铺垫;第三, 可以组建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为中小企业引入资金, 解决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落后的状况。同时要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管, 加大业务范围, 提高资金吸收能力。对社会闲散资金进行整合, 为西部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体制改革, 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融资水平。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则金融体系发挥的经济效能就越大。首先, 要不断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促进金融机构内部决策的透明化、规范化, 健全金融业内部赏罚机制, 加大企业内部凝聚力;其次, 加大西部金融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多形式的培训, 通过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引进熟悉金融法规、掌握国际管理技术的金融业人才, 全面提高西部金融业管理水平, 为西部金融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第三,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董事会制度, 明确内部人员的分工, 保证权责明确。健全奖惩制度, 完善内部的运营管理。

(三)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铁路、公路、水利工程、通讯等多面的基础设置建设, 做好西部地区重点工程项目的资金落实。采取多种融资方式, 加大基础设置建设的资金投入。与地方政府部门协调, 支持一些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设置项目, 从项目立项到资金筹集, 形成科学化的产业链。

(四) 优化产业结构

寻找带动西部金融发展的关键点, 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要根据当前的分工格局和产业机构的特点来分析。首先, 要优化产业结构。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导致了西部金融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因此, 必须加大第一产业资金投入,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完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高西部地区农业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加大研发力度, 发展特色农业。扶持乡镇企业, 促进农业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保证资源的综合利用, 完善工业体系规模, 推动工业化向着系统化, 专业化的发展。制定与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第三产业政策, 加快第三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强化西部金融支持, 对西部金融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完善金融体系, 提高金融企业资金吸收能力, 加大资金流通量。同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金融支持政策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重视西部基础设置建设, 减少金融投资的阻力, 提高资金使用率。优化产业结构, 协调各产业资金投入量, 升级产业结构, 保证西部金融发展的稳定性。促进西部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 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张欣.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基于倒U与线性假说的实证检验[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2) .

[2]陈灵, 徐云松.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3]文斌, 石川.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基于个体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2 (06)

[4]李由.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西南金融, 2013 (06) .

[5]侯敬媛, 唐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金融支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新疆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 2013 (11) .

[6]李巍, 蔡纯.地区金融发展协同性与国内就业状况的改善——中西部金融发展优先次序的再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 2013 (12) .

[7]蔡元成, 朱恩涛, 赵敏, 庄淑月.西部农村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州的实证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5 (02) .

[8]郭敏, 覃琪, 韦庆锋, 陈观锐, 刘影.金融支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广西实证[J].区域金融研究, 2014 (09) .

西部金融 篇2

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大国内需求、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回旋空间,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部地区要坚定信心,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长远发展基础

扩大铁路网规模。加强西部铁路客运专线、区际通道和“三西”煤运通道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加快神朔线扩能改造和兰渝、南广、贵广、太中银等一批重点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西安至安康铁路增建二线等。

加快干线公路网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银川至武汉、西安至合肥等8条西部开发干线公路建设。开工建设连霍高速安西至星星峡段、库尔勒至西宁西部通道敦煌至当金山口段等重点公路。加强西部地区国省道改造,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乡村“畅通工程”和“通达工程”,重点解决乡镇、行政村通公路和乡镇通沥青(水泥)路问题。继续开展农村乡镇客运站、农村公路渡口码头改造和渡改桥等专项建设。进一步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北部湾沿海港口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推进西安、成都、重庆等区域枢纽机场改扩建,以及阿尔山、固原、吐鲁番等支线机场建设。完善干线机场功能,新开工建设一批支线机场,积极促进支线航空发展。

大力推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洪工程建设,支持“润滇”、“泽渝”、“兴蜀”、“滋黔”等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四川都江堰、宁夏青铜峡、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开工建设四川亭子口、内蒙古海勃湾、西藏旁多等水利枢纽工程。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气东输二线、骨架电网、农村电网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西电东送电网。推进宁东等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尽快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加强城镇、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动西部地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抓紧做好中亚、泛亚、南亚等国际运输通道规划研究。加快国家高速公路、西安-成都和重庆-贵阳-南宁等铁路通道以及中国至周边国家(地区)铁路通道前期工作步伐。推进陆上能源资源战略安全大通道建设。开展引汉济渭、重庆观景口、新疆布尔津河西水东引一期工程、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组织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落实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和退耕农户培训等各项措施,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做好荒山荒地造林工作。完善退牧还草政策,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扩大实施范围,加强人工饲草地、牧区水利和棚圈建设,以建促退推动草畜平衡和舍饲圈养。

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甘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点工程。抓好黑河、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黄河、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和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加快编制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大云南迪庆两江流域生态保护力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三峡库区、黄河中上游、滇池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做好环境监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治理。深化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重点地区土地开发与复垦。推进灾区建筑废弃物等资源化。

三、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

。加强四川成都平原、陕西关中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沿黄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等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优质棉、糖料、油料、烟叶、水果、花卉、茶叶、蚕桑、马铃薯、畜产品、中药材、天然橡胶等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和广西、云南亚热

带农业示范区建设。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农村先进实用技术转化应用和科技服务。

推进工业优化升级。组织实施和认真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发展技术引领型产业,提高航天航空、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国防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推动陕西阎良民用航空、甘肃金昌新材料、四川成都生物、德阳重大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优化发展资源利用型产业,促进能源化工及矿产资源加工业集约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成新疆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加快长庆、涩北等一批重点油气产能建设。逐步建设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综合利用和外输基地。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在西部地区部署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科研院所、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西部地区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继续保持和加大对西部高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国防工业科技优势,鼓励军民结合、军地结合,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区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培育和开发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线路。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及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着力发展文化、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加大地方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完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和西部地区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依托交通干线、枢纽,选择一批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开展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推动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和东西部地区互动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严把产业政策关、环境保护关和资源集约利用关,防止落后产能向西部地区转移。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国家审批、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国有林区(场)、垦区、矿区棚户区、城市棚户区以及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的改造力度。扩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加快完成边境一线地区茅草房、危房改造。推进边远地区乡镇教师、医务人员周转房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取消公益性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解决西部地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加快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及农村沼气。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西部地区大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落实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措施。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移民扶贫工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开发,加大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办法。

做好农民创业就业工作。在总结四川南充、甘孜和甘肃甘南等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县(市),扩大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范围。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星火科技培训、雨露培训计划。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非农收入。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继续支持并尽快完成西部地区剩余42个县的“两基”攻坚任务。争取3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基本实现每个地级市和30万人口以上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继续支持高等教育发展,逐步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的高考录取率。

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医院标准化等医疗卫生专项建设经费中给予西部地区更大倾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受益程度。加强重大疾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工作。加快妇幼卫生、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西新工程第四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流动舞台车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建设,提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等级标准。做好西部地区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遗址保护,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等建设。加强抢救性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工作。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努力提高就业水平。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先保后征。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加大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等西部开发急需的各类人才。鼓励和支持设立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西部人才开发资金渠道。积极引进智力,大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西部地区创业。增加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对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的教师、医务人员给予奖励,对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援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医务人员给予资助。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鼓励社会志愿者到西部基层服务。

六、统筹区域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极

推动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等重点经济区成为引领和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加快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支持西安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推动广西北部湾地区开发开放,加快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积极推进广西钦州、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建设。研究设立西安陆港型综合保税区的可行性。开展成渝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内蒙古呼包鄂、新疆天山北坡等重点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跨区域城市一体化建设,加快成渝城乡一体化以及西安—咸阳、乌鲁木齐—昌吉等城市一体化进程,引导各类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引导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抓紧在青海柴达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四川攀枝花、新疆准噶尔、贵州六盘水等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推进资源有序开发。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形成一批能源、矿产资源重要接替区。加快甘肃白银、宁夏石嘴山、云南个旧、陕西铜川、重庆万盛区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研究制定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西藏、新疆、宁夏以及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贵州南部、广西北部、云南东部以及新疆南疆三地州、武陵山区、川北地区、甘南地区等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探索开发模式。支持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劳务输出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扶持一批特困人口集中的民族自治县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组织编制边境地区开发开放规划。增强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解决好革命老区的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突出问题,鼓励依托能源、矿产、农业、红色旅游等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推动重点边境城镇跨越式发展。加快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建设步伐,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功能,扩大边境互市贸易规模,提高出口加工水平。积极推动广西东兴、云南瑞丽、新疆伊宁、内蒙古满洲里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合作,建成沿边开放的桥头堡。

七、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强化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构建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先期在青海“三江源”等大江大河源头区、生态位置极为重要的区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

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互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机制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东中部地区设立各类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东西部地区共建长期稳定的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建立和完善各类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和行业性组织。继续建设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部国际博览会等东西部地区互动平台。积极推动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协调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引进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国际资本通过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企业积极参与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区域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广泛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中亚投资经贸合作示范中心,加快霍尔果斯国际合作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新模式。

八、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

全面推进民生工程恢复重建。实施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优先保障灾区群众的住房建设,2009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全面启动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抓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重视解决边远贫困地区群众的困难。

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重建。优先安排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县乡公路客运站、通信、电网和供电设施等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和新建城镇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做好受损堤防、水库的除险加固和堰塞湖治理,确保汛期防洪安全。结合群众就业推进产业重建,加快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产品市场恢复,促进旅游业振兴。

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综合协调机制,切实解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督促检查,落实财税、金融、土地、环保、产业等方面政策。统筹用好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国外优惠紧急贷款、企业自筹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质量。完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做好项目、资金、物资等衔接工作。完成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开展灾区长期稳定发展规划研究。

九、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组织保障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资金投入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增加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增加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通过政府投入带动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实。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职能分工,切实落实好各项任务。发展改革委要积极做好综合协调,完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西部大开发的重大问题,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民营经济与西部金融创新 篇3

金融是支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更好发挥金融的“杠杆”效应,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在促进民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撬动更多资源促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对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意义重大。

说起创新,不少人都会想到被誉为“创新之城”的深圳。而现在,距离深圳1500公里、深居内陆的重庆,也晒出了一份创新驱动发展的成绩单: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重庆GDP增速连续3年保持10%以上,而民营经济为重庆实现GDP增速领跑全国打下“半壁山河”。

几千年来,东西方交流都经由丝绸之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巴黎、罗马、长安、开封等都是内陆城市。600年前,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丝绸之路中断后,西方开始航海,开启了600年的海洋时代。海运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国际金融和国际交往,所以近600年的国际大都市纽约、东京、香港、上海等都是海港城市,交通不便的内陆日渐衰落。

但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使内陆交通巨变,重庆鞭先一着,抢得了先机。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列车首发,复苏了丝绸之路,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还早了3年多。加上西部最大的巨型空港、长江黄金水道、全国仅5个的铁路一级口岸以及高速公路、城铁轻轨等,以重庆为代表的内陆城市的崛起,必将改变内陆地区在近600年的海洋时代中的劣势,探索新的陆运国际贸易规则,重启世界大陆时代。

“金融兴,则经济兴”。自2009年定位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以来,重庆各类金融牌照日趋完备,金融机构类型不断丰富,2015年重庆金融业占GDP比重达9%。

喜人的数据背后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对金融的重视,2016年8月25日上午10点半,黄奇帆市长召集市政府副秘书长唐英渝、金融办主任阮路,在市委5号楼听取了重庆蓝洋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作的专项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民营金融的关怀和支持。

重庆“十三五”规划确立了打造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西部金融创新中心。没有资金,“双创”就犹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必须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功能,依托金融创新为民营经济发展添活力增动力。要实现以上目标,重庆还有四块亟待补足的短板:

首先,缺乏足够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的中小金融机构。当前重庆的大贸易、大融通迫切需要大金融的支持与服务,而能够达标的只有国有金融,民营金融难以分羹。建议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给发展较好的民营金融机构适当引入国有资本,为其增信。在发挥类似阿里、腾讯等民营企业高效率的优势下,更大地激发民营金融的创新热情。

其次,大型国际平台和大型金融机构总部聚集较少,总部经济优势不明显。我们应依托重庆在“一带一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自贸易区的独特优势,争取更多的要素市场、产品/资产交易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交易/结算中心等落户重庆,以丰富重庆金融市场要素。

再次,依托“渝新欧”和空港陆空联运的比较优势,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第五航权的实施,让重庆成为欧洲货物在亚洲的分拨中心,使欧洲至东亚、东南亚的货物在价格上比直飞便宜,在时间上比海运快捷,让跨境贸易促进重庆跨境金融的繁荣。

最后,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增信措施,担保体系亟待完善。在大贸易、大融通带来的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本环境下,应鼓励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提高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比重,以降低融资成本,延长用款期限。

但中小企业信用较差,担保公司增信就尤为重要。而当前经济下行给担保公司特别是民营担保公司冲击巨大,但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是真金,挺下来的担保公司应得到重点培育和支持,成为重塑担保体系的中流砥柱,助力重庆加快构建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和西部创新中心。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民间金融研究 篇4

长期以来, 我国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金融领域也不例外。尤其是全国各地农村金融发展更加不平衡, 问题也是千差万别, 有很多学者针对这些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法, 效果不是很好, 农村金融的问题还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即便在很长的时间里,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的论点得到了广泛的支持。邓小平同志早就敏锐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搞活全盘皆活。因此, 要充分发挥金融对农村经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就必须充分、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民间金融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育滞后, 规模小, 发展无序

目前,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远未完成, 由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组织发育很不健全,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 导致农村民间金融的产生。与此同时, 相比全国其他地区, 西部地区作为落后的经济洼地, 资金来源渠道少, 农村信用社成唯一面向农村贷款的正规金融机构。然而, 各方面原因使信用社不敢也不能全方位地贷款给农民, 于是形成了农村紧张的资金局面。例如, 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密度小, 农户享受不到金融机构优质的服务, 无法得到金融服务。据统计, 西部地区农户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 农业银行只能供应5%-10%, 农村信用社供应15%-21%, 75%以上农户靠民间借贷和私人借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尽管面向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仍然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但能为农户发放贷款、解决农户问题的实际上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家, 虽然农业银行有涉农贷款, 但主要是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提供贷款, 很少向农户贷款。总之, 商业银行在农村仅布局很少的分支机构, 基本上将农村的资金全部抽离走了, 而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更是吸收了大量农村资金。不仅如此, 农业项目由于受获利周期长、利润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对自然灾害难以有效预知和防范等因素的制约, 逐渐被金融的部门边缘化, 很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 农村民间金融的经营风险高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大多数位于偏远的地区, 与外界的经济交流较少, 十分落后, 没有较为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章程制度, 并且在法律上没有对民间金融的合理性的界定, 因此在与正规金融竞争的时候, 不具备较强的优势, 只能采取不正当的方式参与金融竞争。在发生纠纷的时候, 由于没有明确的裁定标准, 双方的利益都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民间金融的形式很多, 并且都是十分隐蔽, 政府很难根据现有的民间金融形式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 很难规范民间金融的行为。

(三) 民间自身不断发展导致民间金融不确定性不断增加

中国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按照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论, 随着金融的不断深化发展, 民间金融的发展也同样得到了发展, 但民间金融的不确定性就越来越大。民间金融的基础是当地传统, 往往发展主要依赖的是当地人的人脉关系所能够支撑的信贷关系。因此, 在调查中, 会发现由于环境的变化, 及每个人的社会角色的转变, 民间金融原有的传统规则就会发生转变, 对于原来的人一时间很难适应环境的转变以及身份的变化, 导致民间金融活动更加的无序的发展, 导致整个金融领域产生不良后果。

三、发展西部地区民间金融的对策

(一) 肯定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强调多次, 在金融危机时期, 正规的金融机构要更加关注中小企业以及农户, 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及农户自身的局限性, 存在的风险较高, 使得正规金融组织退而远之, 此时, 民间金融填补了这一空缺, 为中小企业以及向银行融资的经济主体提供了融资渠道, 填补了资金缺口。我国民间金融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 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出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但是, 不能因为民间金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就要将其整改或者将其消失, 否定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因此, 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为市场的领导者, 建立各种民间金融服务的体系, 通过建立这样的一个信息平台, 可以更好地为融资双方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便于相互间的了解和沟通, 降低了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民间金融的运行效率。

对于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我们要给予肯定, 并且保护好发展的势头, 要确立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很难转变, 既存在着发达的现代的正规金融组织, 还存在传统的民间金融形式。允许市场上同时两种金融形式, 发挥民间金融的补充作用, 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因此, 政府要给予西部地区民间金融制度上的保障, 这对于我国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至关重要。

(二) 依靠法律手段促进民间金融发展

金融的发展是利弊共存的, 一方面, 我们要看到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倡导各种多元化的民间金融形式;另一方面, 也要进一步规范不合理不合法的民间金融形式, 从制度、法规方面进行规范, 使民间金融的积极性更好地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发展。

对于民间金融不合法的一些形式, 比如社会上现存的高利贷、部分地区存在的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黑色甚至是灰色金融, 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 严厉打击,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非法的民间金融行为。对一些半合法半不合法的一些打擦边球的灰色金融形式, 我们也要积极给予引导, 使其不断合法化、正规化, 这样才能促进金融社会健康发展。

对于民间金融来说, 能够合法合规的运行也是一件利于自身发展的事情, 这个转变的过程依赖于监管当局引导。现在已经有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已经合法化, 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 政府包括监管当局在内可以根据民间金融机构在工商部门的登记情况了解民间金融的各种经验情况, 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防范民间金融的风险, 给予民间金融更好的制度保障。对于民间的个人之前的借贷, 鼓励通过合法的渠道给予保障, 避免各种纠纷的产生。

(三) 解读并运用多种西部地区民间金融的服务体系

我们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相对来说, 实力比较单薄, 就美国而言, 其服务体系主要依靠电子网络、报纸、中介金融机构等, 在一定程度上, 金融服务体系的渠道比较丰富。但是, 只有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服务体系, 不在于形式的多少、渠道的多寡, 都会促进我们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金融运行效率。

(四) 积极利用各种民间金融组织

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提高金融系统的运行速度, 一方面要给予积极保护, 同时也要适当建立一些推出机制, 这样才能够推进市场化的进程。在市场化中引进各种适合的经济主体, 放宽一些准入资格, 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金融的发展。发展西部农村金融, 要注意丰富各种民间金融组织形式, 并积极得以利用。让好的金融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区域性经济主体资金需求的不足, 而且互助性的民间金融组织还有利于推动民间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希慧.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规范边界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 (01) .

[2]姚洋.改革金融体系:治理中国经济失衡的良药[N].南方周末, 2009-8-20.

西部金融 篇5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1月23日文章】题:中国的西部大开发给英国银行带来财源(作者 安布罗斯·埃文斯-普理查德)

成都当局已邀请伦敦金融城将这个拥有1400万人口的古城打造成一个可以和上海媲美的现代化金融中心。

成都市金融办公室负责任任瑞洪表示:“我们希望更多英国金融机构入驻成都。”他还说:“我们需要银行、保险公司、私募股权公司和基金经理。我们正在把成都打造成中国最开放的金融中心,我们的主要重心是和英国、迪拜建立金融联系。”

在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下,大量资金正在涌入这个地区。目前,作为文化中心的成都整合重庆争夺该地区的主宰权。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表示,成都今后10年的发展将能够媲美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飞速发展。

中国西南英国商会主席赵芸表示:“现在比以前开放得多了。不一定非要合资企业。现在的地方政府非常乐意帮忙,热情万分。”

西部大开发包含不少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包括:企业按15%而非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鉴于珠江三角洲的工资成本急剧上升,电子产品制造商富士康公司正在成都生产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iPad。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一名分析师说:“政府的政策起作用了。根据客户的反应,我们知道这些税收优惠对于企业在西部建厂很有吸引力。”

尽管英国负责贸易的国务大臣斯蒂芬·格林呼吁英国公司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会,称其潜力是“无限的”,但大多数英国公司没有赶上这一波淘金热。

它们把机会留给了美国和德国企业。英特尔公司把生产从上海迁到成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大众汽车公司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一家中德合资企业,正在生产波罗和高尔夫的各款车型。

赵芸表示:“事实是英国太过谨慎,我们已经落后了。英国贸易投资局让公司来考察几天,然后就没有后续动作了。在中国做生意需要一个过程,就想跳芭蕾舞一样。”

不过,中国人对英国教育的巨大需求至少让英国学校从中获益。牛津国际公学去年在成都开设一所分校,每年收费1.5万英镑(约合15万人民币)。预计哈罗工学也将紧随其后,在2014年开设分校。

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都在成都有业务,主要是风险管理和贸易投资。标准人寿保险公司、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和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也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

但英中贸易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潜力几乎没有被挖掘,不管是在股票经纪、保险、养老金还是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面。中国内地的金融体系存在巨大缺口,大型国有企业抢走了大多数信贷,小公司常常无法获得融资,不得不依靠高利贷生存。

金融危机下的美国西部安防展 篇6

《进出口经理人》:金融危机使美国很多行业深受打击,您怎么看待金融危机反而会提升安防市场的说法?

David Tobin,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对金融危机更有发言权。经济危机对居民消费有一定影响,但如果就此判断安防产业也会因此消沉还为时过早,因为在美国,安防产品都是由政府来采购。持续的反恐形势为安防产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政府和商业机构对安全问题的关注比过去更主动。最近,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给予联邦紧急事件管理署港口安防局4亿美元拨款。

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场,权威机构的判断更有说服力,根据SDM杂志2008年11月份最新发布,从现在起至2012年,美国电子安防产品和系统市场预计将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至超过156亿美元。其中,增长率在平均水平以上的细分领域包括工业(增长最强劲)、办公和住房、金融机构和服务业。由此推断,美国安防市场将稳步上升。

《进出口经理人》:中国企业非常看好ISC West,很多企业连续多年参展,你认为哪些产品更有潜力?

David Tobin根据市场预测,机场安防,信息技术、虚拟反恐、港口安防、海防、周界防卫、爆炸侦测核方案、生物识别、空中防卫、射频身份识别及电子硬件的销售收入已超过85亿美元,并将在未来5年内增长超过1倍。美国IP监控存储市场总量预计将在2013年前超过295亿美元。存储器材在高清晰视频监控系统投资中占比将高达55%~75%。从现在起至2013年底,视频监控软件的销售收入将增长近4倍(从2.45亿美元增长至9亿美元)。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展重点,美国电子安防市场的潜力正是中国企业的机会。随着中国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很多企业也开始和美国的制造企业合作,共同生产。中国参展企业的增长,也证明了美国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那些新颖且价格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将会有增长需求。

《进出口经理人》:lSC West的观众群体有哪些?

David Tobin ISC West的观众构成中,经销商占26%,系统整合商占26%,终端用户占19%,中控站操作员、安保人员和安防设备生产商占29%。根据我们在展会上的调查,参观观众中有36%来自公司所有人或高级管理层人员,且有一半专业观众表示只参加ISCWest,而没有参加过其他安防展。ISC West依托主办机构安防业协会的行业影响和励展博览集团在33个国家的分公司和代表处均会参与到国际买家邀请工作当中。lSCWest历来重视国际买家邀请的工作,并且推出了国际买家邀请计划,邀请世界各地的买家来展会参观,这项活动首次得到了美国商务部的支持,他们会以政府的名义来邀请国家代表团。伊拉克代表团也将出席下届展会。

《进出口经理人》:明年有何针对中国展商的服务?

金融危机下西部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篇7

经济全球化和证劵化, 使世界经济成为了信心经济。危机的蔓延, 从我国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影响到内地, 西部也是受到影响的区域之一。虽说西部经济相对于东部比较落后, 在此次危机中受影响的程度相对不大。但西部企业的构成中绝大部分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 因此金融危机会直接导致失业人口的迅速增加, 进而降低了老百姓的收入预期, 使得消费能力下降, 消费能力下降会进一步恶化区域经济环境, 使企业销售困难, 资金周转减速, 大量企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这样一来又进一步增加失业人数, 降低了职工的收入预期, 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西部企业营销策略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71.4%;人口3.96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28.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市场潜力大, 战略位置重要, 但由于自然、历史以及社会等原因,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近几年, 随着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进行, 西部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 企业发展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 “坐中四连”, 地据南北之中, 为东西咽喉扼塞。它东迎陕西, 西通新、青, 北接宁、蒙, 南达川、藏, 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冲, 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我们以兰州为分析基点, 概述西部企业的现状和问题。

1. 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落后, 缺乏经营特色

虽然现在企业处境艰难, 但相当多的西部企业依然不是以市场为导向来指导营销活动, 不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和出发点, 而是跟着市场热点走, 更倾向于短期行为, 不注重战略规划, 营销方式简单粗放。与此同时, 许多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企业经营的商品、种类、价格及商店的布局、功能等缺乏经营特色, 造成同地域、同档次、同类型的多家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 企业往往重视眼前利益, 竞争手段仍然停留在价格竞争上, 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经营特色。

2. 企业仅仅是被动的去适应外部环境

西部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且规模一般, 因此相对缺乏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能力。这些企业要么不具备, 就算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能力, 也存在着以下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对环境的分析仅仅停留在脑海里, 没有形成相应的文件、文档, 看似想清楚了, 实则一头雾水, 最终只能模糊决策;二是没有将对于环境的分析与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与竞争对手的影响密切结合起来。

3. 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不够明确

在金融危机下, 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往往会制定一些更加符合自己利益的营销策略, 而忽略了其他各方的利益。这些看起来“自私的做法”往往会挤压供应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等各利益相关方的生存空间, 进而增加了企业营销策略在执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削弱了营销策略的实施效果。使得原来“亲密无间”的伙伴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对手。最终, 使得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进一步减小了企业的生存概率。

三、金融危机下西部企业的营销策略

1. 外部环境分析系统是制定营销策略的前提

企业营销策略的选择, 是建立在对外部环境周密分析的前提之上的。因此, 企业可以参照动态外部环境分析工具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 以发现市场机会, 形成企业的营销策略。在机会与威胁并存的外部环境中, 企业要更多地关注机会方面, 通过分析找到企业的营销机会, 形成营销策略。

在金融危机下, 我们首先应该侧重于宏观环境分析, 因为宏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或者说影响了微观环境, 而且往往都是些不可控因素。因此, 企业只能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 尽快的去适应这种环境。宏观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 如通胀、紧缩、信贷和税率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行业环境分析, 即对上下游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上游供应商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资源和原材料的供应, 而下游企业的变化会引起企业营销模式的改变。最后, 我们可以对企业影响最直接的消费环境进行分析。

2. 各利益相关方分析是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营销策略的制定虽然是一个企业的内部决策, 但是它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一个企业的范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也就是说企业与其上下游的各利益相关方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关系。西部企业多为中小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相对缺乏支撑它们持久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他们为了生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生存更需要这种“稳定的关系”。那么在各利益相关方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的营销策略不仅可以巩固这种“稳定的关系”, 更能将营销策略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3. 整合营销是西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整合营销是一种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 根据环境进行即时性的动态修正, 以使交换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营销理念与方法。

整合营销就是为了建立、维护和传播品牌, 以及加强客户关系, 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监督等一系列营销工作。整合就是把各个独立地营销综合成一个整体, 以产生协同效应。这些独立的营销工作包括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包装、事件、赞助和客户服务等。金融危机下通过这些营销工作的整合, 可以在确保预期营销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企业节省成本, 使企业度过难关, 实现可持续发展。

4. 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性价比

正如前文所说, 金融危机降低了老百姓的收入预期。因此, 消费者变得更加“精打细算”。

如果企业生产的是弹性较大的产品, 则产品差异化战略已经不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致力于不断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既用较低的价格提供高使用价值的产品, 尽最大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不管这种需求是显性的还是隐形的, 进而稳定和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 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5. 打造一支稳定、团结的营销团队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在销售额大幅缩减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选择了裁员, 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西部企业也不例外, 甚至把裁员看成了压缩成本的唯一途径, 而营销人员往往又是裁员的主要对象。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裁员活动都是明智的。对于营销人员的大幅裁员, 会破坏企业多年以来建立的营销团队的结构, 当外部环境好转时企业又在短时间内由于缺乏营销人员而无法实施一些重要的营销策略。这些在当时看来确实压缩了企业成本的行为, 为日后埋下了隐患。因此, 越是金融危机, 越是销售下降就越需要一支稳定、团结的营销团队。

参考文献

[1]芮明杰:市场营销管理——定位、联盟、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强:市场营销学教程[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7

[3]卢泰宏:营销中国[M].广州:南风窗杂志社, 2001, (5)

[4]李建昌:浅谈市场风险的成因及规避措施[J].商场现代化, 2005, (15)

浅谈西部开发与金融支持 篇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西部大开发不仅是经济大发展的过程, 也是西部金融大深化的过程。因此, 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使西部地区健康快速的发展起来。

1 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及问题

1.1 对外开放和金融深化程度较低

一个地区开放度和金融深化程度可以运用以下指标进行分析。

开放度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GDP;外资利用额;金融经济相关比率地区金融资产总额/GDP;资本形成比率地区资本形成总额/GDP。开放度和外资利用额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 其数值越大开放程度越高。金融经济相关比率和资本形成比率用来衡量金融深化程度, 其数值越大, 则表明金融中介动员储蓄参与资本形成的能力越强,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1997年西部地区开放度仅为7.43%, (东部55.43%) 只有东部的13.4%, 利用外资方面东部实际利用外资407.3亿美元, 是西部的22.82倍。

1.2 投资收益率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所谓金融压制, 是指政府对金融的干预使利率和汇率无法真实地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关系。而投资收益率, 则是存款名义利率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额, 其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储蓄和投资行为。显然, 西部实际利率水平偏低而预期通胀水平偏高, 在这种条件下, 市场资金不可能引向西部地区。

1.3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将增大风险

金融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而适度的金融改革深化会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改革深化过度或短线都会阻碍经济发展, 并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西部在经济开发中深化金融改革是必然的,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国家开放资本账户实现, 金融自由化也是最终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 西部开发必须谨慎地协调和处理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对策浅析

金融机构是资金融通的中介和桥梁, 是资金供应的主力军, 实践证明, 哪一区域的金融机构体系健全, 哪一区域的融资就能获得更充分的保证。因此, 除按中央统一的金融机构改革部署外, 应根据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及西部地域状况和经济金融特点, 合理设置不同性质金融业务的中外资金融机构网点, 引导西部地区金融资本迅速成长, 尽快改变西部金融经济进行中的“金融贫血”现象, 使西部地区金融业的总体发展速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1 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通过发行股票定向募股吸收国内民间资本和引进外国资本, 设立区域性股份制西部开发银行, 集中使用国家提供的中长期投资和贫困地区的开发资金, 重点支持对西部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项目, 以及事关培育和壮大西部经济增长点的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2.2 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

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 增加政策性银行和新兴商业银行在西部的分支机构。国家应适当加大对西部利用外资和增设外资金融机构的政策倾斜力度, 建议在西部地区率先放宽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 特别是提前允许外资银行对企业经营人民币业务, 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予切实的政策支持。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更大范围地吸引外国金融机构在西部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在金融机构审批方面, 国家应进一步给予西部地区以优惠政策, 如适当降低在西部设立金融分支机构的标准。

2.3 扶植有实力的证券公司

扶植发展一批有实力、上档次的证券公司。西部目前虽然已有不少证券公司, 但真正有实力、有资信、上档次的大的中介机构群体还没有形成, 这对整个西部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一大制约。西部证券公司函需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同时, 也需要对现有证券公司进行制度和文化整合, 加强经营管理, 以达到管理和形象的优化, 塑造西部券商的新形象。

2.4 增加保险公司在西部地区的机构布局

目前, 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集中在东部地区,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的相对落后, 保险业务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西部大开发蕴藏着无限商机, 随着政府资本、国外资本以及民间资本的大量涌入, 为其保障风险、解除后顾之忧的保险需求量将大增。为此, 国家应积极支持西部保险业务的发展。一方面, 要在政策上鼓励国内保险公司“西进”, 在西部增设网点;另一方面, 积极引进国外一些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和合资公司。

摘要: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有好的政策和更多的投入, 通过制定特殊优惠的金融配套政策, 引导资金向西部地区流动。本文通过对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金融原因分析, 探讨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金融,西部,西部开发

参考文献

[1].黄速建.魏后凯《: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年版.[1].黄速建.魏后凯《: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年版.

西部金融 篇9

一、新形势下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西部县域经济面临着农业产业弱、客户层次低、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生命周期短等天然劣势。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危及县支行信贷资产安全,资产质量下滑,不良率高就可能卷土重来。但是,对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GDP50%以上的县域经济不加支持或支持力度非常小,将会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大发展。金融危机对我国东部外向经济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给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和历史机遇。

一是未来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区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出两大变动趋势:区位上从东部向西部推进,行政层级上从中心城市向县域推进。东部和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成型,未来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无疑是西部县域。金融危机则加快了这一进程,国家加大了对县域经济的投资力度,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央2 300亿投资中有130亿投向了县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空前。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县域经济受到了重点倾斜,一些重点工程纷纷落户,部分工程提前开工,积极财政政策下县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开始显现。

二是东部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区域。经过30年的发展,东部地区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弱化,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开发型企业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 000亿元左右。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使得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开始出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西部县域经济将会承接更多的来自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和大型资源开发类企业的直接投资,产业集群将会进一步形成。

三是消费型经济转型最大受益区域。目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大。据《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看,1980年西部人均收入相当于东部的70%,到2000年降到了54%。2006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西部地区的1.5倍。新一届政府非常关注农民的增收问题,农业税的取消、种粮补贴的发放等惠农政策,西部县域农民收入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如家电下乡等政策频频出台,西部县域经济受益最大。

二、西部县域支行需要重新定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市场转轨的要求,连续撤并、收缩低效网点,加一步加大对中心城市的资源倾斜力度、西部地区尤甚。大多数西部县域支行的发展定位就是主抓负债业务,做上级行的“储蓄所”,只存不贷或多存少贷,资金运用主要是上存上级行获取利息收入。这一资金的转移现象被地方政府形象地称为“抽血机”。西部县域支行要突破游离于地方经济发展边缘的尴尬现状,把握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发展机遇,就必须确立新的发展定位,以定位引导行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负债业务为根本。西部县域的优势在于负债业务,也是西部县域支行的立行之本。深挖储蓄存款,分层服务,满足不同客户层次的金融需要。加大财政性存款维护力度,强化上下级联动,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和代理非税收入的日常服务工作,确保财政存款系统内循环。大力挖掘中小企业存款增长潜力,跟踪新项目,提供全程服务,寻找增长新源泉,不断做大负债规模,充分发挥县域支行资金聚集的基础功能。

二是资产业务是龙头。紧跟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县域的重点项目,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优先配套信贷资金,重点支持。紧跟大型央企或省企最新投资动向,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强化上下级联动,做好服务延伸和信贷支持工作。紧跟产业承接项目,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产业集群为主要支持对象,强化承接项目金融服务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紧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和涉农企业贷款,提高对县域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担保方式,积极探索农户合作联保,山、林、土地、水库经营权抵押担保,设计更加灵活的信贷方案。对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项目,要设计有利于项目建设的长期用信方案;对常收常付的商业流通领域企业,要设计常还常贷的用信模式;对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既要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又要满足其季节性收购资金需求。实施差别化的风险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

三是新兴业务和产品是抓手。加大对新兴业务和新产品的推介力度,用新金融理念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对新产品进行分析,重点推广县域需求量大、接受程度高的产品,并根据县域经济的新需求,提出产品创新方案,争取上级行的认可,发挥好产品的服务载体功能。

三、新发展定位急需加强外在环境建设

西部县域支行新的发展定位的确立,更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县域支行及其上级行多方的共同努力。

1. 西部县域政府。

积极搭建产业基地、工业园区融资平台,依靠产业集群统一从银行争取信贷支持;对政府控股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进行整合,培育精品,壮大实力,争取创出几家获得国有大银行总行认可的担保公司;推动建立社会征信系统,实现银行、税务、工商、电力等部门的企业信息共享,使银行可能方便、全面了解企业的诚信状况;各级政府要大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在中小企业贷款违约时,动员各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助银行催收贷款,确保贷款安全;执法部门要及时满足银行采取法律手段催收贷款的诉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帮助银行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全力打造借款人不敢违约、无法毁约的金融生态环境。

2. 县域支行上级行。

改变原有的对县域支行的发展定位,鼓励县域支行突破“单极式”发展,多条腿走路,支持县域支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大信贷投入,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在审批权限、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西部县域支行以相应的倾斜,扩大个人消费贷款、助业贷款等个人、个体类贷款审批权限,满足县域富裕人群的消费和创业需求,扶持县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尤其要在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上下大功夫,积极探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多种担保方式并举,解决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强化县域支行人员培训,强化交流和岗位体验式培训,提高县域支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3. 县域支行。

加快内部改革,压缩机关二线人员,强化一线力量,切实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并落实到为客户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组建任务型营销团队,重点跟踪基础设施、大型企业在县域投资、产业转移项目进度,上下联动,适时跟进资产业务;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经营,涉农贷款紧抓核心企业和核心农户,提高收益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摘要:西部县域支行对西部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正在不断弱化, 甚至成为县域经济的“抽血机”。金融危机下县域支行如何定位, 如何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保增长要求, 化危为机, 成为决定西部县域支行发展的关键。把握金融危机下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变化新特点, 积极调整西部县域支行的发展定位, 成为推动西部县域支行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和自身发展双赢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支行,发展定位

参考文献

[1]张光军.关于农业大县支行内控问题的调研报告[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08, (2) .

[2]农业银行山东枣庄市分行课题组.集群式贷款——欠发达县支行实施蓝海战略的着力点[J].农村金融研究, 2008, (7) .

西部金融 篇10

(一) 金融危机环境下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金融危机的爆发, 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全球各国的经济贸易量大幅下降, 根据资料显示, 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 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 发达经济体经济2009年将下降0.3%, 其中, 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 整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0.5%。

作为世界经济共同体中的一员, 我国的诸多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主导国民经济的各大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呈现出萧条态势, 其中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物流业形式也不容乐观。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我国物流行业的业务量明显下滑, 对物流企业造成很大的冲击, 以外贸物流为主的南部地区物流压力加大。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物流业统计分析”数据显示, 1~9月份, 我国40%以上的物流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利润减少, 还有部分物流企业出现了赤字。2008年11月, 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 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 全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增速同比回落7.3和7.2个百分点。物流企业普遍遇到了市场萎缩、业务减少、成本升高、利润下降和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增长趋缓、结构调整的阶段。

(二) 西部物流企业发展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的物流主要涉及的是内陆物流, 尽管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并没有沿海地区显著, 但是间接影响却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企业自身产量增加值的下降和零售企业销量的增速下滑导致以运输、仓储为主的物流企业业务量下滑。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今年1~2月份, 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55个百分点, 2009年1月西部地区的12个省市中的10个省市出口出现下降, 其中甘肃出口下降51%, 云南下降40%, 内蒙下降21.8%, 广西下降28.7%。

另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指数也在呈下降趋势。以西安为例, 从2008年6月起, 连续3个月出现消费总额现将的现象。企业生产能力的萎缩和社会消费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与之相关的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业务量的下降。

2. 业务类型单一, 导致物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下降。

长期以来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工业生产一直是相关产业关注的重点, 再加上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业务也主要以工业品物流, 约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90%, 以及居民消费品物流为主, 在西部地区从东部地区引进物流概念时, 很自然的就把工业品物流和消费品物流定为本地区物流的主要内容, 但是本次经济危机主要波及的产业恰好为制造业, 这样就导致西部地区的物流产业受到了一定的波及, 使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下降。

3. 规模化机制尚未形成, 导致西部地区物流企业竞争力不足。

物流产业是一个规模效应非常明显的行业, 企业工作效率的高低, 服务质量的优劣与企业的设备规模及企业的配送网点设置密切相关。但是无论是设备规模还是配送网点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小型物流企业显然难以独立支撑。西部地区的物流行业由于发展晚、发展慢、目前仍体现出“多、小、散、弱”的问题。

4. 内部运作效率低下, 物流成本过高, 利润不足。

物流行业秩序混乱, 市场无序竞争严重, 企业的目光都集中在争夺客户上, 对于决定企业利润的成本问题却考虑甚少, 工作效率提不上去, 运作成本高昂, 自然导致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不足。

5. 危机意识淡漠, 市场反应迟钝。

在东部发达地区早就将目光集中在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体现物流高速、快捷、及时、准确的优势时, 西部的物流企业却仍将眼光放在少数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里。物流网点覆盖仅涉及较大的城市, 周边区县则成为网络盲点, 服务仍然停留在等客上门的阶段。这种做法改变了物流存在的主要意义, 面对危机的到来, 手足无措是必然的。

(三) 金融危机环境下西部物流的发展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 为了将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 西部物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体现以下特色:

1. 建立以农业物流和能源物流为主, 工业生产物流、服务物流为辅的新物流格局。

西部地区多年以来的主导产业结构仍是以第一产业为主, 农业生产和能源产业仍然是首位的。而随着国际市场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的不断恶化, 今后粮食和能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 将物流的业务重心从工业生产物流向农业物流和能源物流转移, 从根本上解决物流的业务量问题, 使西部物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增强。

2. 以网点覆盖为主, 加大物流网络建设, 形成全面覆盖的物流网络。

物流网点的建设决定了物流工作的效率, 只有将物流企业的各个工作网点连接成完整的网络, 使其覆盖到区域的每一个点, 才能真正发挥物流高效, 准确、及时的工作目标, 也才能为物流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环境。以快递业为例, 东南发达地区基本可以做到任何地方都上门服务, 使用快递业务使客户真正感觉到了便捷。而西部的大多数物流企业却只能做到大中城市之间的上门服务, 对于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却不提供服务, 这使得物流服务的客户群人为的被缩小了。

3. 大力发展协同化物流, 避免企业之间相互竞争。

要实现物流服务的优质化, 快捷的工作模式是必须的, 但是要靠一个企业独自的力量来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 难度非常的大。而且西部的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小, 业务散, 竞争力低下, 那么怎么才能既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又能缩减企业的物流成本开支呢?协同化物流方式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选择。就是指物流企业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 把个别的、零碎的、分散而同质的生产组织形式集中成规模的、便于现代化的大生产组织形式, 协调社会整体资源, 规避资源重复设置和浪费, 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 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 延伸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服务范围, 将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有效资源整合, 优化运作成本, 并进行社会一体化协作经营的新体制物流。通过协同化方式, 将中小企业联系起来, 增加这些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同时也可以降低每个物流公司的运作成本。

4. 建立服务机制, 优化服务水平。

物流作为第三产业的一员, 服务是企业的生命, 没有好的服务企业在市场中是寸步难行。要让西部物流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是每个企业都应该注意的。

(四) 小结

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危机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作为西部内陆地区, 我们不应该一味的仿照东南部发达地区或国外发达国家, 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 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服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西部物流产业的发展既是威胁又是机遇, 借着这次机会可以使西部物流产业重新进行市场规划, 优化行业结构, 为我们再次参与物流竞争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兰州市统计局, http://www.lzstats.gov.cn/.

[2]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西部金融 篇11

【关键词】西部;贫困山区;农村;金融知识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在经济与知识发展中,都处于我国最为落后的一个部分,在金融基本知识方面,该地区人民的认识更是匮乏。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农村人员在金融基本知识、利用金融工具以及新产品的了解情况和工具掌握究竟如何?就这一问题,笔者开展了调查。

一、贫困农业人员金融知识的现状

1.对新的信贷业务知之甚少

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扶持力度日益加大,各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进一步开拓市场,开发适合农业生产的新产品,新业务投向农村。但是,由于受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涉农人员对新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不能有效利用于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中,从而导致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对支付结算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够全面

近年来,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网络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广泛应用。派生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网络支付途径,实现了资金零距离的跨地区、跨行的汇划、支付结算。大大缩短了结算时间,避免了资金的支付风险,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可是,贫困地区农村人员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在现代金融业的支付结技能方面知识欠缺,甚至全然不知。急需进一步的加强,使其真正掌握现代支付结算相关知识。

3.人民币防伪和识别能力不高

受社会上不法之徒的暴富心理的膨胀,犯罪分子以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村人员作为侵害对象。由于其识别人民币的真伪能力不强,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为假币犯罪行为得逞创造了条件,从而制假贩假案件在农村时有发生,农民利益遭受了伤害,经济蒙受了一定损失。

4.投资理财知识匮乏

近年来,各种金融投资渠道畅通,理财方式多样,为闲余资金增值创造了条件。如股票、基金、国债、保险业等,已成为城乡群众投资理财的最佳途径,是资金实现升值的有效方式。可是在处于最大市场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对投资理财业务了解甚少,更甚者不知何谓投资理财,而仅把储蓄作为最佳理财方式。因而错失了资金盈利的机会,使资金增值的机会很少。

5.受教育程度偏低制约了农村人口对新事物的接受

贫困地区人员地理条件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以及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加之信息的闭塞。致使其接受新生事物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和实施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商品经济意识不浓,不能正确把握经济金融脉搏,更不能充分利用现有市场,合理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为闲余资金寻求新的盈利途径。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强教育,增强农民市场经济意识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为各社会经济体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主观思维、认知能力等原因影响。必须加强对农业人员的经济金融意识教育,给他们灌输现代经济金融思想,开阔视野范围,学会经济思维,善于按照经济金融规律,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同时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摈弃以往思维定势,引导农民要树立“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想。合理的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增加其经济收入。

2.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各基层金融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打破传统的宣传模式,采用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为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边远山区、贫困人员中广泛进行金融业务知识的宣教活动。内容既有传统信贷业务、又有新的金融产品,还有投资理财方法等等,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现场对比讲解以及利用村民学校、广播电台形式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业人员的金融知识水平。

3.在农村中小学校增设经济金融相关知识教学

针对中小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强的优势,在贫困地区、偏远农村学校教学中,增设有关经济金融方面的内容教育。使农村中小学生从小就掌握一定的经济金融常识,为将来搞好经济建设,培养理财观念奠定基础,同时,中小学生掌握和了解了相关知识后,可以对家庭成员起到一定的传导示范效应。并为将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保证。

4.加强现代支付结算及银行卡知识宣传

随着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在金融机构业务中的广泛应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各种银行卡以及ATM机投入和上线营运,使支付结算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资金交易的零距离。为提高其使用效率,各金融机构要深入边远农村和贫困山区,开展现代支付结算、银行卡以及电子设备的操作程序等技能的培训,耐心细致的讲解使用的好处以及在具体操作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排除了认知顾虑,尤其对异地的资金汇划,非现金交易等讲授,提高农民现金支付交易工具的使用程度。

5.提高人民币真伪识别力,维护其合法权益

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要密切协作,联合行动。以各基层营业网点为主导,共同维护人民币的法律地位。农信社、村镇银行和邮政储蓄网点,要立足实地,坚持开展经常性地人民币反假工作,给广大农民群众教授识别真假币的知识,提高农村人员识别真假币的能力以及法制观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发现的假币要主动向当地各营业网点上缴,防止再此流通,坑害他人。特别是对恶意制假贩假的犯罪分子,要提高警惕,要坚决与其作斗争,决不让其得逞,并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使罪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共同维护良好的经济金融秩序。

参考文献:

西部金融 篇12

一、中西部农村现状及融资需求特点

中西部农村地区普遍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滞后,农户个体经营是家庭经营的基本状态,传统的种植业是主要发展项目。

农户融资需求特点是:额度小、季节性强、需求分散、缺乏抵押物; 金融机构对客户资料信息收集难、鉴别成本高。

二、中西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现状

中西部农村合作经济主体目前主要有农村资金互助协会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两类。

(一)农村资金互助协会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是贫困户加入互助资金协会比例不高, 无法达到普惠制金融服务要求。 二是互助资金协会的资金总量偏少, 会员可借的资金额度较小,无法满足大多数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需求,不能有效地促进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三是规定的借款期限规定最长不超过一年,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畜牧业等项目,受到一定限制。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是根据国务院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要求,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通过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 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好产权问题和监督管理体制问题,产权改革的原则是“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效益最大化” 原则,所以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以股份制为模板的,各地纷纷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抛弃了合作制,彻底向商业化经营转型。 二是在商业化经营主导下,分散农户由于信息收集难、服务成本高,农村信用社热衷与大企业、大客户合作,不愿意与农户打交道,使农户成为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背离了合作制的定位。 三是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较高,获得大额贷款要求条件较多。

三、构建普惠金融服务途径

(一)全面推进以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鼓励农村信用社、农村资金合作互助社等机构加快信用户评定、信用村镇创建步伐,按照发展普惠制金融服务的思路,将农户、个体工商户、小企业主及各种所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纳入评定体系,并向社会公示信用等级评定结果,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扩大小额信用贷款覆盖面积,并应坚持对信用户给予下浮利率支持,降低群众筹资成本;同时, 积极开展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根据评定等级授予信用额度,使所有经济主体都有享受金融机构信贷服务的权利。

(二)全面推进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建设

各级政府要推动金融、税务、电力、水务等行业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建设,逐步消除“信息孤岛”,构建信息共享机制,依法使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状况透明、可核查,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要完善奖惩制度,定期发布本地“诚信建设”黑名单,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 必要时,一定时期将失信者列入购买使用通讯工具、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及住宿酒店的“黑名单”, 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三)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政府相关部门要在报刊杂志、互联网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诚信文化建设专栏,长年开展宣传,传播诚实守信的“正能量”,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从而打造良好信用环境。

(四)建立农村金融服务财政补贴制度

对为贫困人群提供小额贷款支持的资金互助协会和农村信用社, 按照其每年投放资金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或奖励, 提高他们推进普惠制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五)资金互助协会和农村信用社应该为群众提供账户管理服务

金融机构应该利用好现有的兑付政府惠农补贴的 “惠民补贴一折通”账户,要求群众经营收入全部通过个人结算账户办理,并规定一个家庭主体只允许开立一个结算账户,家庭涉及的所有贷款、补贴全部通过账户转账结算,家庭成员的子账户必须挂在主账户下,这样既可以保证小额贷款资金安全,又可以提升群众信用意识,同时为将来以家庭为单位核算所得税等奠定基础。

(六)开发完善适应群众需要的小额信贷产品

对被评为信用户的客户统一发放类似陕西信合富秦家乐卡的信贷产品,客户利用农村已经普及的手机、电话就能通过电话银行贷款、还款、转账,还能在银行卡助农取款点提取小额现金,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降低群众成本。

(七)大力消除金融服务空白点

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对各金融机构网点撤并要严格进行审查,不能因业务达不到盈亏平衡点而随意撤并机构, 对新设立网点的机构要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应减免相关费用。

(八)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个人在农村设立网点和开展金融服务

凡是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在农村设立网点、开展农贷业务的,前三年可以减免各项税费,并规定存贷比,使资金取之于农村用之于农村;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开办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增加农村信贷供给,促使各家金融机构努力改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上一篇:学习型企业的文化特色下一篇:供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