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部(精选10篇)
甘肃西部 篇1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妇女中最常见的和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统计, 每年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 其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西部地区因信息闭塞、技术及经济滞后, 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 因贫患病、因病返贫的现象逐日增加。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关键环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 (TCT) 虽因可读性强、准确率高近年来已逐渐取代传统巴氏涂片[2], 也同样因认识、技术、费用等原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受限。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河西地区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 结合本地情况, 通过实践提出了“重宣教、建网络、强质控、降费用”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推广模式, 有效的扩大了推广面积, 提高了本地区宫颈癌防治水平。
1 重视宫颈癌防治知识宣教
当前医学界对防治宫颈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证据, 但直到现在, 这些信息在西部基层仍缺乏有效的引导。重视宣传教育是宫颈癌全面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1.1 针对医务人员缺乏防治知识及存在的消极态度加以指导
在积极开展宫颈癌防治主题上多做宣传, 对市内各级医院、社区、卫生院的妇幼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重点对宫颈癌WHO (2006) 防治实践指南取得共识, 确保他们使用准确一致的防治信息。为各诊室制订了宣传板及流程图;病理科组织妇科医生进行液基细胞学基础知识及TBS报告系统的专题讲座, 使其对TCT技术的原理、优点、采用方法及新报告术语的意义有了正确的理解。
1.2 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有关宫颈癌的预防及早期检测
通过报刊、广播、宣传栏、宣传单、随访手册等形式向妇女提供信息及教育, 在候诊室、诊室及病房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及咨询, 提高女性群体对宫颈病变的警惕性和筛查意识, 使其早日得到诊治, 防治癌前病变的进一步进展。
1.3 针对宫颈癌高危妇女的组织性筛查
组织性筛查覆盖率高, 在确保最大多数妇女收益的同时又为进一步推广液基细胞学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要严格认真对待, 要有完善的监测和评价筛查计划的指标, 注意质量控制、筛查间隔, 确保所有筛查结果阳性的妇女及时治疗。
2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防控网络
以防治宣传活动为契机, 建立以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为中心, 各级医院、社区、乡村为多辐射点的宫颈病变防控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资源共享、共同防治的有效途径。
2.1 建立诊疗中心
诊疗中心设施全面, 集人员培训、细胞学诊断、阴道镜检查、利普刀、根治手术等为一体, 能为阳性病例提供完善的诊疗计划及随访电子档案。与基层沟通联系的及时性、基层人员培训的系统化、持续性, 阳性病例的定期监测等环节尤为重要。
2.2 建立宫颈癌筛查网络管理系统
在三级医院内建立宫颈癌筛查网络系统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与宫颈癌筛查网络管理系统结合, 集健康教育、咨询、挂号、基层专业医师培训、多中心数据收集处理、网络运行于一体。通过物流系统输送样本、发放报告, 或通过网络传输检查报告和诊疗信息, 有利于大样本数据和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也有利于信息疏通和共享, 提高了网络化管理水平。
2.3 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导作用
卫生行政部门的技术指导和行政介入能使各项技术的培训、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高水准, 有利于防控网络积极有效的发挥作用。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督导各级医疗机构的防控工作,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立可控的评价考核标准, 如健康管理率、宫颈癌筛查阳性率、建档合格率、宫颈癌规范治疗率等等;定期组织各部门开展健康进农村, 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和宫颈癌筛查活动。把这项工作作为健全和加强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 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
3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增加医患信任度
病理细胞学诊断的不稳定会降低临床对TCT技术的可信度, 从而减少对该技术的应用, 使该项技术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质量控制是推广TCT技术不可或缺的环节, 规范化发展适宜技术是细胞病理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3.1 建立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美国众议院1988年通过法案 (CLIA’88) 让法律界人士监督和调查病理学者的工作及宫颈涂片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某些微小的细胞异常未报告可能被冠以严重失误的罪名。但目前我国尚缺少细胞学质控体系, 几乎处于落后状态。这一体系的建立是提高诊断准确率, 提高行业自律性, 减少误诊、漏诊, 避免医疗纠纷切实可行的方法[3], 也是推行TCT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障碍之一。我们认为应参照国内相对开展成熟省份的经验, 制定细胞病理学质控规范, 内容包括从样本采集到制作;细胞学人员资格审定、考试再教育;细胞学诊断的规范性标准及语言等。
3.2 重视细胞病理学科的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细胞学诊断是一种难度很大而又不能短期成功的学科, 病理医师在细胞学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少, 很少有人长期坚持细胞学专业。建议各级医院重视人才培养, 建立一支能长期从事细胞专业的病理队伍。选派本科以上的病理医师从事细胞病理, 尽快提高细胞学的诊断水平和总体素质, 以适应当前面临的困境。
3.3 细胞病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如果是因为临床医师采集标本不规范, 要及时与之沟通并督促改进。微生物检出率在限定范围内应相对稳定, 如某段时间检出率过低, 则可能由于诊断标准的掌握出现偏差;异常上皮细胞的检出率在限定范围内也因相对稳定, 检查结果应定期与以往、国内外公布的比例对照。通过实践认为, 对涂片诊断的随访调查尤为重要。始终坚持对所诊断的涂片进行随访和病理组织学对照, 使二者获得相互参照的机会, 不仅有益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而且是细胞学质量控制最重要的环节。
4 降低检查费用, 结合实际选择筛查技术
4.1 使用国产耗材, 降低检查费用
目前甘肃省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执行的收费标准为180元/例, 这一标准是过去液基细胞耗材主要依靠进口, 成本高、价格贵造成的, 一般人群很难接收, 不利于大规模普查的要求, 也是限制TCT技术普及的瓶颈之一。随着国产机型及耗材的研发, 国产液基细胞制片系统, 性能可靠稳定, 检查结果与进口耗材有较好的一致性[4], 生产成本和检查费用降低了近2/3, 使这项技术得以普及。另外, 我们建议卫生行政部门针对农村妇女还可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还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进一步扩大推广面, 使广大妇女收益。
4.2 结合实际选择筛查技术
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灵活机动地选择适宜的筛查方法, 力求普及, 扩大推广面。传统涂片不是一无是处, 它具有简单、成本更低、易学等优点, 只要取材正确、规范, 涂片操作符合要求, 细胞量多、染色合格, 也是一种好的制片技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无条件开展液基细胞学技术, 做好常规巴氏涂片并采用TBS报告方式, 同样也能起到筛查宫颈癌的作用。
目前“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 (公益性) 试点工作已在全国约六十个县市有序开展。我们提出的“重宣教、建网络、强质控、降费用”的液基细胞学推广模式, 对探索适合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效的宫颈癌防控体系提出了很好的思路, 将以点代面全面推进我地区宫颈癌的防治水平, 从而为降低我地区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为妇女的健康和人类的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Parkin DM, Bray FI, Devess SS, et al.Cancer burden inthe year2000:the global picture[J].Eur J Cancer, 2001, 37 (8) :4-66.
[2]罗思红, 罗晓红, 等.薄层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 2007, 17 (8) :1466-1467.
[3]刘宝琴, 颜召文.液基细胞学技术对减少临床医疗纠纷的应用价值[J].法医学, 2007, 23 (4) :274-276.
[4]高玮, 黄汉星.应用国产与进口耗材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对比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 2007, 15 (10) :620-622.
甘肃西部 篇2
甘肃省西部地区水资源状况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为一种对于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水资源在中国分布极其不均.我国严重缺水,而甘肃西部地区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已经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甘肃西部地区水资源状况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旨在为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建议.通过调查,本研究为维持甘肃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提供了建议,即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适度开源,实施跨流域调水,同时加大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作 者:宋唯一 郑爱珍 吕国 肖荣阁 SONG Wei-yi ZHENG Ai-zhen L(U) Guo XIAO Rong-ge 作者单位:宋唯一,郑爱珍,SONG Wei-yi,ZHENG Ai-zhen(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南,商丘,476000)吕国,肖荣阁,L(U) Guo,XIAO Rong-ge(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6(3) 分类号:P331.3 关键词:甘肃西部地区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甘肃西部 篇3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甘肃省省长徐守盛。他开门见山地表示,认真做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抢占人才制高点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徐守盛说,坚持省内培养人才和海外引进人才相结合,努力形成培养和引进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位开朗睿智的省长介绍了建国以来甘肃的引智工作。他说,甘肃引智工作起步较早。“一五”时期,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在甘肃就有16项。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是在1000多位外国专家指导和参与下完成的,由此奠定了甘肃工业发展的基础。当时,甘肃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包括兰州饭店、友谊宾馆、省博物馆等,也是聘请前苏联专家指导规划设计的。
改革开放后,甘肃引智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省抓住全球生产要素重组、人才流动国际化趋势增强的机遇,加大引进国外智力的工作力度,健全省市两级引智工作机构,先后制定了推动和鼓励引进国外智力暂行规定、外国专家管理暂行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出国(境)培训工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省政府还专门设立甘肃省“敦煌奖”,每年表彰一批在甘肃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引智工作格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1986年以来,引进外国专家到甘肃工作,每年达200多人,短期聘请的外国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达2000人以上,他们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截至2008年,有17名在甘肃工作的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有117名外国专家获得甘肃省“敦煌奖”。
四个服务
当记者问到甘肃在引进国外智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时,徐守盛列举大量事实讲述了甘肃引智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服务”上。
一是引智为发展特色农业服务。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马铃薯、油橄榄、酿造原料、花卉蔬菜、水产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引智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在国外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引进北大西洋等20多个专用品种大面积推广,已经发展成为定西的一大支柱产业,使这个“苦甲天下”地方的农民摆脱了贫困。陇南的油橄榄产业,聘请国外专家进行技术和管理指导,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鲜果产量突破50万公斤。酿造原料产业,通过引进国外智力育成的甘啤系列啤酒大麦和啤酒花品种推广面积达到200万亩,成为全国啤酒大麦和啤酒花的最大生产基地。同时,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利用国外种子资源培育出了蓝天系列小麦新品种,引种了美国“黑番茄”、乌克兰“大樱桃”、日本“甜柿”等一批农业新品种,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是引智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甘肃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十五”以来,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通过引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使石化、有色、鋼铁等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比如,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通过引智进行技术创新,发展成为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名列全国机床行业前茅,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天星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吸收国外先进音频技术,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音频核心材料,打破美国公司在该领域的垄断,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引智为提高科研水平服务。近年来,甘肃省每年都聘请400名左右外国专家教授来甘肃工作,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比如,中科院兰州寒旱所与外国专家密切合作,在陈国栋院士的带领下,成功解决了青藏铁路建设中冰冻土层这一世界性难题。中科院兰州近物所在与外国专家合作重离子加速器应用研究中,为CSR工程成功研制了两套全新一代国际先进的电子冷却装置,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空心电子束,提高了电子冷却对重离子束的冷却效果,取得了重大技术创新性研究成果。他们还研制成功了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超导高电荷态ECR离子源,除用于提高CSR加速器注入束流强度外,在其他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草原生态所、治沙研究所、地质灾害所等科研单位也在与外国专家的合作中取得了多项成果,有些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
四是引智为培养各类人才服务。甘肃省坚持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快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十五”期间,聘请国外专家举办各类高级研修班400期,培训技术管理人员3万人次;同美国ESEC合作举办中青年干部外语强化培训班11期,对300多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外语强化培训。同时,组织“中青年干部赴国外培训班”7期,选派100多名优秀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国外进行培训;以特色农业发展、太阳能利用、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城市规划、医疗卫生和文物保护为重点,多次组织大批人员多渠道到海外培训。“十一五”以来,全省每年引进2500人次外国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到甘肃开展培训和科研工作,每年派出40多个团组600多人次到国外学习培训,涉及农业、工业、教育、卫生、文化等10多个领域。所有这些,都为甘肃培养了各类急需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
引智助农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谈到甘肃在引智助农方面的工作时,徐守盛告诉记者,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引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一是坚持引智向“三农”倾斜。近两年,全省聘请10多个国家的240多名农业专家,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60多期,培训农业技术人员1万人次,还选派100名县乡农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二是充分发挥引智基地示范带头作用。全省建成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6个,省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5个,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大力实施“千村引智示范项目”。作为国家外专局“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试点省份,2007年在10个村进行推广,目前示范村已扩大到80多个,取得了引进一个专家、培训一批人才、发展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
徐守盛特意向记者谈到甘肃省今后的引智工作。他说,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甘肃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工业强省引进1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省政府与国家外专局签署了《关于引进国外智力促进甘肃科学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甘肃引智工作的总体考虑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引智工作,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把发展作为引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依托,着力构建“项目——引智——基地”三位一体、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引智模式,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展引智工作,以适应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发展难题的需求,力求在重大科技计划、重点建设工程、重大攻关项目和前沿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不断提高引智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甘肃西部 篇4
语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西部地区的整体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 国务院于近日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7方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
西部大开发十年, 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为今后继续推进甘肃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由于受历史原因、自然环境、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甘肃总体上依然处于全国后位, 与西部乃至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且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当前甘肃的发展面临着尽快弥补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方面的大量欠账, 以及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双重任务。因此, 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对甘肃来讲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又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重挑战。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机构, 肩负着促进新一轮开发、推动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甘肃省各级财政部门要在深刻学习领会《规划》精神的基础上, 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0]29号) , 围绕《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着眼甘肃实际, 扎实有效开展各项财政工作。
积极争取中央财税政策支持, 为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以2012年3月12日签署的《财政部与甘肃省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备忘录》为契机,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甘肃的均衡性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生态功能区项目、扶贫项目转移支付。充分利用资源税、增值税等税种改革, 争取提高税收返还比例。努力将甘肃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项目, 争取中央财政对项目的支持。争取中央财政对甘肃农牧业、教育、卫生、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支持范围的扩大和总量的提高。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为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财税制度保障。加快税费改革步伐, 规范财经秩序, 加强财力征管, 在取消不合理规费收入的同时, 对合理的收费项目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国库支付制度、政府采购等财政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 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加强预算的约束性管理, 实现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继续推进省直管县改革, 提高财政资金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优化支出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带动效应, 为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增加动力。财政资金要尽快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 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和行政事业支出, 在增加民生投入的基础上, 将自有财力更多投入到建设性民生项目上。强化对重要经济命脉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战略产业的财政投资, 加大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转变财政资金投资方式, 减少财政资金直接支持, 通过税式支出、财政投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调整产业结构, 开拓财源渠道, 为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注入活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也是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要着力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第三产业, 提高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 丰富地方财源结构。财政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微观经济主体发展的财税、投融资政策, 维护公平高效的竞争环境和统一的市场经济秩序。
甘肃西部 篇5
【发布文号】甘政办发〔2005〕81号 【发布日期】2005-06-28 【生效日期】2005-06-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性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5〕81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职能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优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经2005年省政府第66次、68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搭建省级信用平台,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性贷款。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按照《公司法》和省级综合信用平台建设的相关要求,改组甘肃省工业交通投资公司,作为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搭建的省级综合信用平台,负责工业、农业、能源、铁路、旅游、高科技、文教卫生等项目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的实施工作。省交通厅为省级公路信用平台,继续负责公路项目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的实施工作。
二、省政府对省级信用平台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保证贷款项目资本金及时足额到位和贷款本息按期偿还。省财政厅负责筹措省级偿贷专项补贴资金并指导各市州和相关项目单位建立偿债机制。“政府补贴受益权”作为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质押担保,省财政厅为“政府补贴受益权”的质押登记部门。
三、成立甘肃省开发性金融信用建设领导小组,由副省长冯健身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勤和、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马学思任副组长,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文卿、省财政厅副厅长建民、省政府国资委副主任林维邦、省交通厅副厅长辛平、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副行长徐元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甘肃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筹备组,具体负责全省开发性金融信用建设的日常工作,张勤和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我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规定将另行制定下发。
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甘肃西部 篇6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甘肃庆阳
农业产业化发展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伴随着国家多年与农业产业发展密切关联“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 我国农业发展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倍受国民重视。从2004年开始, 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产, 实现了罕见的“十一连增”, 单位土地面积上产量明显增加,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这些都是现代化农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 为我国经济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在农业产业化深化发展的同时, 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并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这些问题不断显现, 且越发严重。因此, 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和解决, 对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健康、安全、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难以统筹
农业产业化转型, 不仅对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程度、农业科技的发展应用有要求, 而且要求农民思想不断解放, 提高对现代农业的认识。然而, 在我国西部一些农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 农民仍固守着传统的落后观念, 对市场经济缺乏了解, 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劲头不足。同时, 对国家整体农业的发展缺少关注, 对自身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缺少认识, 影响地域产业的统筹, 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究其缘由, 主要是由于受教育水平低下, 导致人口文化素质形成差距。西藏、青海、贵州、甘肃、宁夏、云南等省、区文盲率高居全国前6位[1]。目前, 庆阳市农村人口229.57万人, 从事农业生产共计117.63万人, 占农村从业人口总数的51.24%。全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文盲半文盲占4.47%, 小学文化程度占32.69%, 初中文化程度占42.16%,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0.68%,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 文化程度相对偏低。由于农村职业教育普及率低, 农民受普通教育年限普遍偏短, 而中小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农业技术知识, 所以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 有77.25%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观望的态度, 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因此, 要想农业产业化转型的又快又彻底, 如何解放农民的思想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1.2 农产品品牌问题
2011年, 庆阳市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总产量分别达到122.40万、10.58万t, 肉牛、生猪、商品驴饲养量分别达53.40万、79.80万、29.20万头, 肉蛋奶总产量达到8.67万t。全市已有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223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43个, 农产品出口创汇5 500万美元。目前, 庆阳共注册农产品商标100多个, 黄花菜、庆阳苹果、板桥白黄瓜、庆阳驴、早胜牛、环县滩羊、正宁大葱等7个农产品已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2]。
但由于各种原因, 在实际的市场运营当中, 却出现了农产品有品牌、无名牌的问题, 难以发挥市场竞争优势, 导致农产品在市场上容易受到各种形式的价格打压, 对一些新型的农业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品牌发展经费不足和品牌推介力度不大, 一些新型的农业产业, 由于起步时间短、起点低、资金不雄厚等原因, 无法做到品牌的推介;而政府方面更多地注重品牌的申报, 不重视品牌的推介, 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了解甚少, 导致很多品牌“有名无实”, 难以实现品牌的市场效应。
1.3 农业融资问题
农村农业融资问题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难题, 也是现代金融理论至今尚未很好解释的问题之一[3]。近些年, 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 各个银行也相继为农民打开了绿色通道, 但是在我国农业融资过程中, 仍存在一些障碍和制约因素[4]。一是信用度低。还款意识不强, 再加上农业投入风险较大、见效期长, 还款不够及时等问题, 影响了农业信贷的信誉度, 造成融资难问题。二是可用于贷款抵押的资产较少。抵押物原则上是要求土地、房产和部分设备,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银行出于风险考虑, 设备抵押贷款较少。同时, 由于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 给农业融资造成困难。三是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弱。农业生产经营分散, 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银行出于风险管理的理性选择必然造成对小企业的“恐贷”和“惜贷”心理[5]。融资问题作为农业产业规模化快速发展的首要条件, 对农业产业化转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对该问题的妥善解决将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1.4 农业保险问题
农业保险的开展不仅免除或减轻了农业自身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 保证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顺利发展, 而且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保障创造了良好的外界环境[5]。目前各种农业保险都带有明显的“政府扶持+商业运营”特征[6], 尽管农业保险业务在该模式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也面临较大的困境, 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存在偏差。农户对农业保险作用的认识程度不够, 投保意愿低, 对保险公司持不信任态度。二是险种设计与农户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商业保险公司在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更多地考虑盈利性高的险种而不是损失率高、社会急需的险种, 这就形成了险种与需求错位现象的发生, 影响农业投保积极性。三是农业保险的价格高, 在自愿投保又无一定补贴的条件下, 农户大多无力选择投保。四是政府缺少对农户的保费补贴, 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缺乏农业保险保费支付能力, 抑制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7]。五是法制缺失限制农业保险发展, 农业保险的定位、对农险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双方利益的维护等都无法可依[8]。
1.5 环境污染问题———地膜污染
过去10多年农膜使用量统计数据显示, 庆阳市农膜使用量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13年全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已突破20万hm2, 仅此一项需用地膜1.8万t, 瓜菜面积4万hm2, 需用地 (棚) 膜2 400 t, 加上果树、畜牧用膜, 预计2013年全市农膜使用量达2.4万t左右。地膜覆盖的增温、保水功效促使农作物增产及作物适作区扩大, 该项技术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9], 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旱区和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的产量, 达到丰产的目的, 对于这些地区的农业安全生产和现代化转型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地膜应用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应用量的不断增加, 及一般地膜具有降解时间长、难降解的特点, “白色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对地区生态安全形成严重威胁。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膜应用量的不断增加。地膜的应用是旱区和干旱区农业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 如果不应用覆膜技术就面临着粮食欠收, 甚至绝收的可能, 所以地膜的应用量在逐年增多。二是地膜回收不彻底。残膜回收价格低和机械化程度低是导致地膜回收不彻底的主要原因, 而回收地膜的再次利用率低,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膜回收的积极性。三是劣质地膜大量流通。根据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37351992的规定, 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不应低于0.008 mm, 但是不少企业生产的地膜厚度达不到要求, 抗拉能力差, 易碎, 加大了回收难度, 造成残留量加大。四是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生产应用难度大。虽然我国现在已经生产出了一些完全生物降解地膜, 但存在加工困难、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差的问题, 目前难以推广和应用[10,11]。因此, 在要求农业产业化快速转型的同时, 还需更多关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以免形成先污染后治理的不良发展模式, 而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根本, 更应该值得关注。
2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农户和农业企业从业人员培训, 解放思想, 理清自身发展思路, 认清农业发展现状, 结合地域和自身优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执行者, 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立和示范及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演示, 让农民对现代农业有深刻的认识, 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落后状况。同时, 增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扩大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范围, 让农业科技服务现代农业, 力促现代化农业的全方位快速发展。
2.2 大力发挥政府扶持引导职能, 力争现代化农业成规模、创品牌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 只靠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农业科技创新是不够的。要使得现代农业成规模、创品牌则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由于农民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对整个农业市场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在成规模的过程中, 需要政府对当地情况进行全面的统筹分析, 结合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 进行整体规划, 统一引导, 形成一个市场前景好、适合于当地长远发展的农业结构和布局,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 以该产业集群为基础和载体, 提高农产品品牌的竞争力[12]。同时要避免“一品多牌”现象而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等问题[13], 主张同一地区生产同种农产品的不同企业应该联合起来采用统一品牌, 对消费者有强烈的影响, 以迅速提高品牌声誉[14]。只有解决好农业的资金、品牌等问题, 为农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才能力促农业产业化的实现。
2.3 创新农业产业模式和金融管理体制, 完善农业融资制度
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组织, 防范抵御产业发展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组织是由农民自发形成的有利于产业长期发展的, 组织内社员 (股东) 相互帮助的以节约成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降低生产风险的稳定机构。这些组织的成立, 有助于农民借助团体的力量发展自身产业, 可以了解到产业的发展动态、市场状况和预测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进行提前预防, 以确保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 也利于农民融资, 便于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农业金融管理体制, 是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基础。对企业金融管理制度的完善, 能够为农业融资提供良好的坏境, 对不断创新融资手段, 扩大资金来源, 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3]。
2.4完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 提高农业投保率, 降低农业产业风险
通过对农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及提高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额度, 提高投保率, 是保障农业产业化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 农业保险价格过高, 且大多不利于农民, 面对高额的保险价格, 很多农民抱有侥幸的心态, 只有在政府的保险补贴下组建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 农业保险才能够不断的扩大, 农业风险才会下降, 农民产业效益才会得到保障。
2.5 大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提倡绿色农业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甘肃西部 篇7
一、新农合开展后, 西部农村公共卫生的新变化:“三个缓解, 三个突出”
近些年来, 西部四省 (区) 先后启动了新农合试点, 并逐步推开。我们调研的县 (市) 中, “新农合”的参合率不尽相同, 甘肃敦煌市、永靖县太极镇的参合率分别为93.7%和94%;宁夏22个县中有11个县启动农村合作医疗, 但我们调研的贺兰县尚未纳入试点;青海的39个县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机构, 参合率达到88.8%, 我们调研的共和县和德令哈市参合率分别为85.6%和90%;四川的南江县农民参合率达90%以上。从调研反映的情况看, 西部四省 (区)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有所缓解, 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比例。在政府大力宣传和示范效应下, 农民对新农合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逐渐从被动、观望甚至是抵抗, 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 乡镇干部推进新农合工作的难度也大大降低。
但从我们的调研中反映的情况看, 西部四省 (区)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也表现出了一些新趋势。从四省 (区) 情况来看, 农村医疗卫生方面呈现出“四个缓解、四个突出”的新变化。
“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初步缓解, “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之前, 西部四省农民“小病不就医、大病不住院”的问题非常突出, 新型合作医疗推广之后, 这种情况出现新变化, 已参合的农民生大病基本上都能住院治疗。从乡镇农民、干部到省里专管卫生的领导, 也都对新农合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甘肃敦煌市某副市长说:“以前农民有病不看, 等死;现在农民有了新农合保障, 看病率明显提高了”。青海省的农牧民把新农合看作与土地承包、税费改革相提并论的大好事。以四川省南江县东榆镇为例, 2006年农民住院报销金额总计达30万元, 有的农民最多报销了1.5万元, 农民从中看到了实惠, 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新农合覆盖面的扩大, 对降低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比例也起到一定作用。我们初步估计, “新农合”实施以来, 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的比例下降了10%~20%, 有的地区甚至下降了30%以上。根据青海省卫生厅的一项统计, 新农合试行前, 青海有56%的贫困人口是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新农合试行后, 这一比例下降到43%左右。
与此同时, 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也有些看法, 主要是报销比例低, 住院除了药费和手术费以外, 其他检查、化验、材料、护理等项目费用均不能报销。我们初步估计了一下, 如果一个农民去省市大医院看病, 实际报销比例只有10~16%左右, 这还不算来回的吃住行等费用。以东榆镇某村民为例, 其住院实际发生的费用为6094.45元, 其中, 能报销的项目 (药费、手术费) 共计费用3142.55元, 按在市级医院住院报销30%的标准, 实际报销金额942.76元, 自己需要承担5151.69元, 报销比例为15.47%。由此可见, 在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现实下, 新农合还只能是有限地提供“大病救助”, 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看病贵”问题。尤其在贫困地区, 农民“看病贵”问题还相当严重。根据在甘肃永靖县王台镇调查, 2004年全镇患病人口为1250人, 占总人口的18.16%, 患者家庭总收入为138.66万元, 总支出为158.38万元, 支出超出收入19.72万元, 患病农民的人均收入为1109元, 人均支出1267元, 患病农户的人均收入比全镇的人均收入低676元, 而人均医疗开支却多出158元。可见, 农民一旦患病, 家庭将面临的是沉重的医疗负担, 往往会把整个家庭拖入贫困的泥沼。
“医疗服务网点少”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医疗服务人才短缺和卫生基础设施薄弱问题”非常突出。从西部调研总体情况看, 各地基本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农民可以从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接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农民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也较高, 看病难问题已经初步得到解决。
但是, 西部医疗服务人才短缺和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农牧区技术人才缺乏。西北地区由于卫生环境差、待遇低, 普遍留不住人才, 很多医生刚有所建树, 就想办法调到县城工作。久而久之, 一些乡镇卫生院对人才培养的兴趣越来越冷淡, 感觉是在为别人做嫁衣, 转而要求医生个人承担进修费用, 这种环境对年轻医生成长非常不利。两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 造成基层优秀人才缺乏、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如四川南江县光雾山有2000多人口, 但只有5个医务人员, 他们只能看些“头痛脑热”的小病, 稍大一点的疾病就要转到县城大医院就诊。去大医院看病, 不仅报销比例降低, 而且还要掏路费、食宿费等, 大大增加了就医负担。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薄弱, 城乡差距大。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大医院, 而农牧区卫生基础设施极其落后。以甘肃A县为例, 县级医院集中了2台CT, 其中一台CT的价值超过了200万元, 而乡镇卫生院中, 价值最大设备为3.8万元的X光机, 即便如此, 还有7所卫生院没有X光机, 8所卫生院没有B超, 11所卫生院没有生化分析仪, 很多卫生院还使用着“老三件” (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 为农民看病。青海省也存在类似情况, 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 占全省63%的农牧民只享受了20%的卫生资源。
“妇幼保健、卫生防疫的缺失”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突发卫生事件的有效应急机制滞后”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 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下, 西部农村的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服务的缺失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落实了相关措施, 比如, 农村妇女生孩子都在医院, 并对高危孕产妇有专门登记, 定期给她们做检查。儿童免疫接种方面, 通过学校和村卫生室的共同实施基本得到解决
但是基层政府和医疗机构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还非常低。比如在青海和甘肃, 由于人口少, 面积大, 交通不便, 基层政府和医疗机构在疫情检测、信息反馈、应急设施、医疗救治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而且越到基层这些问题越突出。
除此之外, 地方病的流行仍然突出。比如, 四川南江县, 受特殊环境的影响, 南江县的结石病、甲亢病十分流行, 这些地方疾病并未纳入免费治疗的范围, 显然, 地方病已成为影响农民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二、新农合制度面临的“两难”困境
“保大病”与“保小病”的两难选择。1950年建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小病预防为主。当时, 我国之所以用很少的资源, 就解决了最大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资源用在预防公共卫生, 而不是治病这一块。新农合以保大病为主, 其初衷是解决农村日益突出的看大病难问题而设计。但从现实情况看, 影响农村人口健康素质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医疗保障目标定位是保大病, 事实上, 政府放弃了大多数人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责任。因为小病不报销, 加之农民收入低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农民对日常小病常常采取的措施是自治或硬挺着。久而久之, 小病拖成大病。当不得不住院治疗时候, 有些疾病已经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在宁夏调研时,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的某副主任认为, 新农合应该更着眼于疾病防治,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农村人口的健康素质。
报销比例“累退性”与“累进性”的两难选择。新农合制度对农民在不同医院看病的费用规定了不同的报销比例, 越是在省市级大医院看病, 报销比率越低。比如, 青海省各级医院报销比例:省医院为30%, 州医院为40%, 县医院为50%, 乡医院为60%。在甘肃、宁夏和四川存在类似的情形。青海得令哈市甘南村农民们认为, “现在报销比例颠倒了”, 到大医院花钱多, 而且来回还要自己掏路费、住宿费, 反而降低了报销比例, “看病还是贵啊!”政府之所以设计“累退性”报销比例, 是鼓励农民就近治病, 一方面可以减轻农民负担, 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大医院的压力。但政府忽视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水平和诊疗设备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乡镇卫生院主要以预防为主, 稍大点的病只能去省市大医院看病。无疑, 累退性的报销比例大大增加了农民看病费用。
设“门槛”与降低或取消“门槛”的两难选择。现行新农合实际上设有“三道明门槛, 一道暗门槛”。第一道是进入门槛, 农村居民自愿参加并需要按年度缴纳费用。这事实上就设定了一个费用门槛, 以至于最贫困的农村居民, 通常也是最需要帮助的人, 必然因为缺乏缴费能力而无法参加。农民跨过第一到门槛后, 又遇到第二道门槛——起付线, 这有点类似我们打出租车的起步价, 即只有达到规定费用以上的费用才能报销, 比如在甘肃永靖县有25~50元不等的门槛费, 宁夏有150~300元不等的门槛费。农民在乡镇卫生院看小病的费用很多达不到“起付线”, 也就不能报销, 设置起付线的目的是控制成本, 但实际上政府又一次放弃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当农民不得不住院治疗的时候, 又要面对第三道门槛——封顶线, 即医疗报销限额, 目的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无限扩张, 超过这个线以上的部门政府不再负担, 由农民自己想办法解决。从调研反映的情况看, “起付线”与“封顶线”各地差异很大, 缺乏科学性, 随意性强。起付线低的为0, 高的为300元;封顶线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医疗费用过高, 看大病往往需要花费上万元, 甚至几十万元, 对于大多数西部农民来说, 这还是个“天价”。过低的封顶线和过高的医疗价格, 使患大病的农民真正越过这道门槛还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另外, 除了上述三道门槛外, 一些医院还设有另一道门槛——押金, 贫困农民连押金都交不起, 更何谈住院了!三道政府设置的门槛加上一道医院设置的门槛, 将许多最需要医疗服务的农民拒之门外。
三、几点建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北大做讲座的时候, 再次提到中国1949年到1978年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他说, 你们不用到处去看了, 你们自己中国的经历就说明问题了。当时在经济非常落后, 医疗资源非常稀缺情况下, 我们在一些关键指标 (如人口寿命) 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被世界银行、国际卫生组织树为典范。结合此次调研的一些初步感受, 我们提出实现新农合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稳定的筹资机制。筹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持续发展的根本。筹资量与经济实力有关, 更与财政分配有关。西部地区大部分基层政府属于“吃饭财政”, 县、市两级财政的配套资金落实困难。为了公平起见, 也为了对贫困县市以支持, 应该根据不同的财政状况采取不同的补助比例。首先, 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西部地区新农合的资助力度, 提高中央对西部地区新农合医疗补助资金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其次, 可以适当提高省级财政补助比例, 减少县级财政补助比例。目前西部地区许多地方的财政分摊比例为, 省级财政40%, 地级市财政30%, 县 (市) 财政30%。这种地方财政层层配套的做法让许多贫困地区的试点县不得不从已经很拮据的财政中挤出一部分财力安排配套, 有的地方干脆直接将试点定在财政状况较好的县, 因而并不能真实反映保障农民基本医疗福利的现实难度和很好发挥“雪中送炭”的效果。我们认为试点的重心应该放在贫困县, 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因此, 建议在对不同县 (市) 财力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区别对待, 可以考虑对贫困地区的省、市、县三级政府经费分担比例改为5:3:2, 即省级财政出大头。第三, 停止乡镇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同时, 对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的入保费政府应明文规定由民政部门给予补贴或代缴, 以保证这部分群体也能享受公共医疗保障。
找准新农合的定位, 创新报销模式。在“保大”与“保小”的定位上, 许多学者赞同以保大病为主, 兼顾小病。但从我们调研实际看, 影响西部地区农民的多半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小病不报销, 许多农民尤其是妇女采取自治和不就诊的方式, 久而久之, 小病拖成大病。我们建议, 短期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然以保大病为主, 这是出于目前低缴费水平和提高参保率方面考虑;长期内, 随着缴费水平的提高和农民认同感的增强, 建议兼顾“保大病”与“防小病”。根据西部不同地区情况, 可以试行门诊报销与大病医疗报销分立。采取三种报销模式供农民选择:只选门诊报销;只选大病医疗报销;两者都选。每一种对应着不同的筹资标准。这样既可考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惠广度, 农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选择不同的参保模式。
降低门槛, 简化报销程序。西部甘肃、青海等省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 农牧民看病、报销费用都很不方便。因此, 为了真正解决西部农村人口“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 建议降低门槛, 提高报销比例, 简化报销程序和报销方式。 (1) 降低起付线, 逐步将预防小病列入报销范畴; (2) 合理确定封顶线, 根据不同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平均住院费用、住院费用分布, 逐步提高封顶线, 切实缓解“因病返贫与致贫”现象; (3) 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大病”救助制度结合, 形成多种合力来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
甘肃西部 篇8
关键词:霜冻,气候特征,影响系统,预报着眼点,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
霜是指当气温下降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物体表面最低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 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地表或物体上形成白色冰晶的一种天气现象[1]。霜冻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主要是因为伴随霜冻的低温, 使得农作物细胞内水分结冰, 进而刺破细胞壁引起植物组织受到伤害, 严重的会导致死亡[2]。由于霜冻的发生与低温相伴, 因此温度变化是引起霜冻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酒泉地区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部, 所辖6个县 (市) , 霜冻天气是造成该地区农业、林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每年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14年4月25—27日受西伯利亚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 河西走廊西部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强霜冻, 这也是近10年来最强的一次霜冻天气过程。其中:4月25日全市地面最低温度为-11.0~-7.1℃, 4月26日为-9.7~-4.3℃, 27日除瓜州外其余县市均达中等偏强霜冻, 灾害天气共造成6个县 (市) 29 854户10.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农作物受灾面积15 673.11 hm2, 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8 264.065万元。因此, 加强霜冻天气的分析研究, 对提高预报服务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2014年4月25—27日发生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霜冻天气气候特征和影响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影响该地区霜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发生特征, 以期总结霜冻的发生规律, 为该类天气预报提供指导, 进而减少霜冻对农作物等造成的损失。
1 天气实况
1.1 降温过程
表1列出了2014年4月25日酒泉地区各站最低气温、地面最低温度及24 h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可以看出:这次霜冻天气过程降温幅度较大, 而且除了敦煌外, 其余县市均达强霜冻天气标准。这也是近10年来酒泉地区所发生的最强的一次霜冻天气过程。
(℃)
1.2 前期天气情况
这次霜冻天气出现前的4月20—22日酒泉各地上空受西北气流控制, 天气以晴为主。气温逐日上升, 日平均气温在9.0~14.0℃之间。4月23—24日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快速东移南下, 地面冷高压实力较强, 锋面较为清楚, 全市出现入春以来最强的一次冷空气活动, 其中2014年4月23日中午到夜间酒泉各地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大风、特强沙尘暴天气, 境内有9个站都出现了沙尘暴, 其中7个站达强沙尘暴, 敦煌和阿克塞2个站为特强沙尘暴, 最小能见度为20 m, 最大瞬时风速达24.5 m/s, 此次沙尘暴天气无论是强度、范围均为酒泉各台站建站以来历史之最。
2 天气形势分析
2.1 高空形势
霜冻天气的发生,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进而会决定霜冻天气的范围和强度。在整个过程中, 乌拉尔山附近为高压脊区, 西西伯利亚为大槽活动区。从500 h Pa高空来看, 4月下旬初, 乌拉尔高压脊发展, 使得偏北气流加强, 从而促使其前部的巴湖冷槽加深, 锋区加强。4月22日20:00, 500 h Pa高空槽前的锋区已经进入了北疆的西部;从700 h Pa形势可以看出冷槽加强并且东移南压, 河西中西部地区处在干暖气团的控制之下。
23日8:00 500 h Pa图上高空冷槽锋区抵达乌鲁木齐, 冷中心位于塔城至哈巴河等地, 中心强度达到-37℃, 冷中心与敦煌的温差达18℃, >20 m/s的西风气流控制着河西中西部。在相应的23日8:00 700 h Pa高空, 低槽呈现为分裂东移, 并且移动速度加快, 冷空气的主力位于北疆中西部, 敦煌与乌鲁木齐的温差达20℃, 这说明低层存在着很强的冷平流。这种环流形势场配置非常有利于地面系统加强。
23日20:00 500 h Pa高空, 冷槽主力位于北疆东部, 与8:00相比东移了8个经距, 冷槽前的锋区已经进入酒泉市境内;700 h Pa高空, 低槽位于哈密与马鬃山之间, 酒泉与额济纳旗之间存在强的风切变, 酒泉与乌鲁木齐之间温差达22℃, 意味着冷平流势力很强。据气象观测资料显示, 24日酒泉各地气温显著下降, 达强降温天气标准。很低的基础气温为之后产生霜冻天气奠定了基础。
2.2 地面形势
从4月23日8:00地面图 (图1) 可以看出, 冷锋已过了乌鲁木齐站, 锋后气压梯度很大, 而且还伴有大风、沙尘、降雪等天气, 并且在冷锋前部有热低压强烈发展, 热低压中心为1 000.0 h Pa, 这对形成对流性不稳定形势非常有利。从图1可以看到, 位于巴湖的冷高压中心为1 040.0 h Pa, 玉门镇站为1 005.0 h Pa, 压差为35 h Pa, 在春季的4月下旬出现这样强的冷高压, 说明冷空气的势力非常强。因此, 当冷空气影响酒泉地区时, 寒潮、强降温天气应当首要考虑。寒潮是东亚大型天气过程之一。当它发生时, 表现为强烈的冷空气从高纬向南直泻我国, 常造成剧烈的降温, 并伴有冻害、大风等天气现象。由此往往会引起大范围的冻灾和风灾, 对国民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3]。因此, 在可能出现霜冻的季节, 当预报有寒潮天气时, 必须要同时考虑霜冻天气。
3 天空状况及风速特征分析
从天空状况来看, 2016年4月24—26日夜间, 酒泉各地晴或少云;风力0~2级, 为静风或轻风。由于有冷空气侵入, 造成平流降温, 加之天气晴朗无风, 在夜间地面辐射降温强烈, 而造成酒泉各地25—27日出现了平流辐射霜冻。其中4月25日全市地面最低温度为-11.0~-7.1℃, 达强霜冻;4月26日为-9.7~-4.3℃, 为中到强霜冻;27日除瓜州外其余县市均达中等偏强霜冻。
4 霜冻天气预报着眼点
(1) 从霜冻的成因可知, 预报霜冻及影响程度, 关键是预报冷空气活动和最低温度[4,5,6]。因此, 在可能出现霜冻的季节里, 当预报有强冷空气影响, 且最低气温在5℃以内时, 首先就要考虑可能伴随出现霜冻天气。
(2) 通过对2014月4月25—27日发生在河西走廊西部的强霜冻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预报霜冻天气要特别注意500 h Pa环流形势的演变。尤其要注意乌拉尔山是否有高压脊的建立, 另外还要注意在乌拉尔山附近是否有低槽发展且东移。
(3) 判断冷空气的强度。要密切关注地面冷高压的强度, 它的强度就是冷空气的强度。
(4) 要密切监测当地前期天气情况。时刻关注前期控制本地的热低压的强度以及本站的升温、降压程度。在霜冻发生的前一天, 要特别注意14:00的气温, 当气温较低, 且预计当夜风力为静风或微风时, 就要考虑可能有霜冻发生。
(5) 要分析霜冻前夜天空状况, 即天空的云量情况, 以此判断霜冻发生的概率。一般来说, 如果夜晚天空云量较少, 其上半夜由于地面和大气辐射的原因, 温度一般会保持在0℃以上, 但到下半夜, 由于上半夜地表热量大量散失, 同时受冷平流的影响, 气温可能会迅速下降, 容易发生平流辐射霜冻。
参考文献
[1]吴晓鹏, 王萃萃, 王丽梅.气象标准一本通[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6:86-93.
[2]温克刚, 李黄, 毛耀顺, 等.中国气象灾害大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274-308.
[3]白肇烨, 徐国昌.中国西北天气[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8:373-441.
[4]毛玉琴, 曹玲.河西走廊中部寒潮、霜冻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预报着眼点[J].干旱气象, 2006 (4) :51-56.
[5]樊晓春, 董彦雄, 王若升.5月初的寒潮 (强降温) 、强霜冻天气分析与预报模型[J].青海气象, 2007 (1) :20-22.
甘肃西部 篇9
关键词:西部地区,“三农”经济,“三农”保险
中国是农业大国, 发展“三农”保险是保持农村和谐稳定的需要, 对于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更是如此。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部, 自然环境恶劣, 经济水平总量小, 其在“三农”保险 (家庭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种养两险) 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特别是酒泉地区, 作为全国示范县之一, 创造了一套独特的农村人身保险业务模式, 对于促进当地“三农”保险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成功经验可供西部其他省份借鉴, 却也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甘肃省“三农”保险市场环境分析
甘肃省共有农村人口2000万, 占比75%,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2006年, 实现生产总值2275亿元, 增长11.4%, 农民人均纯收入2134元,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如此, 甘肃省保险业的发展却成绩不俗。2006年, 保费收入达到56.86亿元, 同比增幅17.87%, 增速居全国第17位;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4.23亿元, 增长20.25%, 保险深度达到2.5%, 保险密度达到215元。[1]2007年1月~6月止, 甘肃省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48亿元, 增长率达18.97%。
农村寿险方面, 中国人寿表现突出, 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到2006年底, 人寿系统在甘肃省农村业务实现保费收入5.68亿元, 占保费总量的22.5%。国寿系统农村保险深度约为1.1%, 社会人均国寿农村保费31.3元;原主攻城市业务的平安人寿公司也后来居上, 其下设的景泰、平川、麦积、敦煌、瓜州等县域机构2007年上半年已实现保费收入2513.3万元, 营销人力已达到934人。
农村产险及种养两险方面, 中国人保仍是主力军。截止到2007年6月底, 甘肃省农村网点共完成保费收入2047万元, 同比新增1568万元, 增幅327.4%。其中承保种养两业保费109万元、种植业64万元、养殖业45万元;种养两业险保费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8.62%。白银公司承保景泰县289户农民3000亩啤酒大麦保险;嘉峪关公司承保8311亩葡萄、322座滴灌温室大棚、44座果树大棚、21座花卉大棚及261座蔬菜大棚, 还承保了鸡鸭74000只、生猪13700头等等。另外, 新兴产险公司如大地公司在“三农”保险的业务开展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2007年前六个月保费收入达8000万元, 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53%。涉及的业务险种有20多个, 主要有农村小额农贷保险、农村妇女计划生育手术保险、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农民重大疾病保险、农村果树保险等。[2]
二、甘肃省“三农”保险发展的主要经验
1.地方政府的积极扶持
甘肃省“三农”保险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扶持主要表现在税惠政策及补贴政策上。如2006年所得税税惠政策的推动, 全省保险营销员营业税起征点从1000元提高到3000元, 少数民族地区提高到5000元, 使大多数营销员从中获得切身利益, 这对于农村保险营销工作的促进显而易见;另外, 当地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动作也十分明显。2007年4月, 甘肃省财政厅决定对甘肃省财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于300万元资金扶持。这些税惠及补贴政策激发了广大营销人员及农业保险人的工作热情, 调动了其经营积极性, 成为促进“三农”保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市场发展战略的及时调整
尽管绝大多数省市均将其业务重点置于经济发达的主要城市, 但甘肃省保险公司坚持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 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经营思路定位十分准确。以中国人寿酒泉分公司为例, 针对酒泉地处戈壁荒漠地带, 农牧业人口较多, 少数民族多, 城市人口少的特点, 公司将原有的城市重点发展战略调整至县域保险,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 不仅改变了以往城市业务费用反哺农村业务的局面, 而且来自农村网点的期交业务占到全市业务总量的65%以上, 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的农户, 全市农村人身保险密度在290元左右, 一些乡镇的人均保费甚至高达800元左右, 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农村寿险业务好于城市的成功范例。
3.农村网点的着力建设
农村地广人稀, 农民风险意识相对薄弱, 农村营销网点的建设是体现保险公司实力、形象, 消除群众顾虑, 树立诚信服务“三农”的重要保障。仅2005年、2006两年, 甘肃省报经保监局批准农村营销服务部、营业部达260多个, 农村网点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正是这些农村网点建设成为保险公司其开辟农村保险市场的重要突破口。以国寿酒泉铧尖乡营销部为例, 其网点的职场、营业室、办公室、文化室、职工宿舍、食堂等设施俱全, 井然有序。这一方面为营销人员营造了扎根农村, 扎根公司的职工之家的氛围, 另一方面有利于塑造企业自身形象, 增强了农户投保热情和安全感。
4.营销机制的不断深化
甘肃省在开展保险服务“三农”的过程中, 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营销机制, 这套机制的高效运行有赖于一支强大的营销队伍。营销队伍的建设主要表现在对代理人的严格高效的管理。一是对代理人的遴选较为严格。除了要求达到学历及年龄等基本要求, 有相当部分代理人还是当地农民出身, 这样, 既保证了代理人的整体素质又保持了与当地农民的亲密联系, 对于帮助农户了解保险, 对业务的拓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见表1。二是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为营销员的管理和考核工作提供了依据, 也为营销员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制度的保证。三是明确代理人的各项责任。与各营销员签订责任状, 防止营销员隐瞒、误导、欺骗农户等行为。从笔者实地调查的情况看, 没有任何农户表现出对营销员不信任、厌恶、排斥、拒绝的情况, 状况可喜。
3.保险公司:苦练内功, 把业务做大做强
(1) 继续做好向农民普及保险知识的工作。
针对西部地区农村家财险及农业保险的冷清局面, 保险公司应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 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充分利用村委广播、电视、宣传栏等手段深入广泛地宣传保险的作用及相关产品, 增强农民对保险重要性的认识, 以提高其购买保险的热情。同时编写《农村保险知识读本》, 放发到各家农户手中, 并配备营销员上门解读, 普及农村保险知识, 增强农民对其特别是对农业保险的认识。
(2) 加大对农险产品的改造和创新。
针对农村寿险、家财险、农业保险发展非均衡的状况, 各家保险公司应立足于现实, 对产品进行优化创新。
①优化寿险业务结构。
寿险公司应开辟更多的利润增长渠道, 如加快推广农民养老保险, 通过合理的性价比定位, 化解“富人不屑买, 穷人买不起”的难题;此外还可以考虑开发一些乡镇企业年金产品等以更好地服务三农, 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②适时推广家财险业务。
对于农村家财险的发展应立足于现实, 放眼未来。一方面, 农民居住面积增加, 家用电器、高档用具等占有率提高, 与其相关的火灾、失窃因素也会增加;另一方面, 随着农村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农业内部分工更细, 一些更专业化的农用设备如农用车、大中型农机的保险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要抓住机遇, 进一步推广潜力险种如小额信贷保险, 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发并宣传相应的手续简单、条款易懂、适销对路的财险产品。
③探索发展农险业务。
针对于农业保险政策性特征, 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 保险公司也应根据当地农作物及牲畜的生长、灾害状况开发相应的险种。同时, 可以通过合理设计保险合同, 如设立免赔额、进行风险区划、或共保条款来防范道德风险及逆选择。另外, 当地政府及保险机构还应积极探索适合西部省份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如在组织程度较高, 互助合作优势比较明显的地区可以考虑采取互助合作社的模式, 对牧区或垦区较大的地区则可以考虑采取自保的形式。最后, 针对某些气候波动不大, 农作物遭受自然灾害较小的地区, 可以考虑建立农产品期货机制与农业保险相互配合, 实现农业风险的最优管理。
(3) 提升营销员素质, 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
要提高营销员保险服务的水平以合理引导农户投保行为, 就要增加营销员培训、学习的机会。鼓励营销员参加如保险中介人、保险理财规划师等执业资格考试, 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 更有利于其为农户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 为弱抗风险群体提供全面合理的保障计划。另外要加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的信息反馈机制, 及时发现承保、理赔过程中的问题, 提高服务质量, 延伸服务内涵。[4]
总之,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更深入地服务“三农”, 使西部地区实现真正的 “农业发展, 农民富裕, 农村和谐”。
参考文献
[1]王虎林.在中国保险学会赴甘肃农村社会考察座谈会上的讲话[Z].2007.
[2]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省统计年鉴 (2006) [M].北京:统计出版社, 2007.
[3]唐金成, 黄仁真.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监管研究[J].上海保险, 2008, (01) .
甘肃西部 篇10
1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中国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高等院校的布局在东、中、西三大地区上有着很大的差距。而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地区, 做为经济基础欠发达的地区, 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改革。甘肃省目前共有普通高校14所, 其中2000—2011年之间在专科基础上升为本科院校的有6所, 其中5所专科层次为师范院校, 4所院校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四个地区。升为本科院校, 是国家教育部门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合格人才,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举。近年来, 这些新建院校在软件和硬件设施上进行了大量的建设,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通过每年的招生数量就能看出学校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但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及软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近几年专业设置速度较快, 暴露了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过程中需要反思的问题。
1.1 新设置专业增加迅速
2011年甘肃省5所师范专科升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统计见表1。从表1看出, 五所师专在升为本科院校后, 招生人数几乎接近于部分“211”和“985”高校, 专业招生数量非师范类接近于师范类, 有的高校非师范类专业已超过原有老专业。这就反映出高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做出了较大辐度调整, 专业的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另外对比五所高校招生简章, 虽然有些高校结合所处地理位置, 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资源, 增设了有地方特色的新专业, 改善了教育的结构, 给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力资源保障, 但总量偏少。
1.2 新增本科专业的结构雷同, 竞争和淘汰机制加剧
在甘肃省14所本科院校中, 例如土木工程专业有8所院校在进行招生, 分别为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和兰州工业学院。前四所学校所办土木工程专业基本属于老牌专业, 有较强的教学资源。后四所属于新建本科院校, 其中有一所学校2011年才筹建土工工程学院, 2012年招生。比较八所院校2011年的招生简章, 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趋同,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之间专业的竞争和淘汰机制。
1.3 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相继建设
甘肃省新建本科院校围绕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以西部大开发为机遇, 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社会资源, 增建了有地方特色的新专业。如陇东学院地处甘肃省庆阳地区, 属于红色革命老区, 石油煤炭资源丰富, 学校增设了历史学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方向) 、化学工程与工艺 (石油化工方向、煤化工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村发展与管理方向) , 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河西学院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上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张掖市, 尤其是近几年玉米的种植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校调整和增设了旅游管理、种子检测与经营, 种子生产与管理、园林技术、葡萄与普通酒工程等专业。专业的新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1.4 师范类专业增设数量不大
在保持原有师范传统的基础上, 师范类专业的数量在增设上比非师范类较为缓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 国家要求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层次和规模, 五所新建院校都加强了师范类专业的办学条件, 学前教育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兰州城市学院依托原有办学资源, 加强了招生规模和办学条件, 成立了幼儿师范学院, 另外几所院校都相继增设了艺术教育专业, 为社会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幼师提供了保证。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策略
甘肃省新建地方院校专业建设关乎到高校能否与地方经济发展保持一致, 并能在办学中实现学校教师队伍、基础实施及其他办学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尤其是甘肃省这些新建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基础相对薄弱, 结合高等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战略思考, 专业的建设要统筹规划, 科学论证, 避免重复建设。
2.1 专业建设应符合新建地方院校的目标定位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 扩大了各个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新专业审批重心下移, 不能一味追求专业的“多而全”的风气, 一所高校的整体影响力, 在衡量规模的指标下, 最易于社会关注的是毕业生质量和毕业前景。纵观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我国的大学绝大部分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大学两类, 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985”高校和部分“211”高校为主;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指省属重点发展的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结合学校定位, 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建设。一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应根据自身的基本条件定位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院校, 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的社会发展[2]。并且专业设置应具有前瞻性, 高校专业的设置必须遵循前瞻性原则, 预见性的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列, 更好地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要考虑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完全性与局限性的因素。
2.2 专业建设应注重学科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专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应包含于整个相近学科体系之中, 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在甘肃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中, 尤其不能忽略原有传统专业的后续建设。比如在上述五所新建院校的专业建设中, 教育课程的改革应该是当务之急, 但据相关信息的了解, 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传统专业没有随布建设, 新办专业又发育不全, 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专业建设和机构的距离。专业的建设应在学科的整体性上进行思考, 在跨学科的专业上通盘考证, 学校要建章立制, 引导和扶持教学专业团队的建设, 努力营造学科之间融合力的整体优势[3]。
2.3 专业建设应以课程配置为关键点
课程配置就是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培养规格为尺度、知识结构为框架, 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 如果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知识结构规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课程配置规定了如何培养专业人才, 即规定了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与手段[4]。课程配置把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中, 从而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发挥着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作用。目前我国现行的课程设置模式基本是专业—课程—就业的主要形式, 基本上把学生的就业放在培养环节的最后一课, 这样就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如有些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第七学期学期开设中国教育史专业课和第八学期比较教育学专业课, 目的是为学生的考研创造学习基础, 但根据课堂教学效果看, 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开始时间较为延迟, 基本在考研和就业上作用不明显。结合新建高校的特点, 在专业建设的同时, 同时考虑课程设置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设置的调整, 注重实践类课程、通识教育课的课外创新与素质拓展、就业类课程的改革。纵观国外高校的发展, 通常做法是根据经济文化的发展调整其课程为主线, 而不是通过专业的建设和改换名称或改变二级学院名称去“创新”, 这一点值得思考和借鉴。
2.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教师队伍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高水平教师的匮乏和流失是新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和学院要制定长期的教师培养内容、方法、措施及目标。学校要结合专业建设现状拓展引才渠道, 对有意向来校工作的教师积极争取, 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另外, 随着学校部分老专业师资相对过剩, 而新专业师资短缺的现状, 学校要进一步加大调整和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力度[5]。学校制定长效政策支持教师报考研究生和参加访问进修等措施, 鼓励有潜力和条件的中青年教师有计划地调整专业方向, 积极鼓励相近专业的教师转向新建专业的教学。同时个别专业因一时不能补充引进“双高”人才, 可采取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柔性人才引进办法, 通过健全外聘教师的引进制度和业务档案, 加强和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另外学校党政各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要形成教育的合力, 加强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工作的计划性和指导性, 保障新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专业建设是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办学质量, 服务地方经济的一大工程。学校必须认真分析目前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依据校情和当地人才需求发展的需要, 把握自身的发展地位, 集中优势,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立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摘要: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机制的不断深入,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之路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工作重心。重点探讨西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 加强新专业的建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但西部地方院校尤其是专升本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较多。地方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一定要合理定位, 明确办学思路, 统筹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 在加大传统专业建设的同时, 挖掘和利用教育的合力, 增强新建专业的优势, 促使高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邓岳敏.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9 (02) .
[2]吴御生, 罗三桂.规模扩张后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增长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05) .
[3]杜才平.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结构调整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08) .
[4]李志义.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J].大连理工学报, 2007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