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社会

2024-08-27

西部社会(共12篇)

西部社会 篇1

摘要:当前, 农村养老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 有必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制化进程, 稳定政策, 建立科学有效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制, 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首先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入手, 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所存在的问题, 接着分析了资金短缺、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养老保险共济性差等方面是制约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瓶颈, 最后分别从制度方面、资金来源方面、加快城市化方面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土地保障,社会养老保险

中国有近13亿人口, 其中8亿是农民。农村的社会保障如何, 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保障的规模和水平。因此, 在有序进行城镇社会保障的同时, 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对保障我国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 促进社会安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1.1 土地的保障能力有限, 农村养老难以完全依赖土地保障

实行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后, 土地成为农民的主要生产和生活资料。但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 农业的生产性成本不断增加, 土地的投入产出比不断下降, 加上人均耕地面积小, 不能进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在许多地方农民种地的收入不仅不能获得维持基本生活, 甚至出现的亏损。由此可见, 农民很难依靠土地收入来保障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的生活。

1.2 农村居民, 尤其是老年人无法参加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 农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 无论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还是商业性养老保险都与他们无缘。具体原因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式解决的是“未来老年人”的养老, 对于当前的老年人则是无能为力。而商业性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一个同样的问题, 它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资金积累期, 现在的老年人同样无法利用商业养老保险来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

1.3 养老保险覆盖面小, 共济性差

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是一个县, 这与保险的大多数法则的数理要求存在差距。对于养老保险, 尤其是社会养老保险来说, 想在一个小的区域范围内把养老负担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中分摊开来就颇有难度, 因为一个小的区域内的人口指标差别很小, 同一年龄层人口的老龄系数, 疾病谱以及家庭结构和收入水平等基本趋同, 这就使得保险系统内的互补和互济性很差。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过低

原因是它的基金筹集方式为自我平衡方式, 即个人按一定数额积累基金, 到一定年龄后按积累额支取。过低的缴费必然导致保障的低水平, 这一点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数学模型的推导过程可看出。设每个缴费R元, 年利率为I, 管理费为α, 缴费年限为n。那么, 第一年缴费的保险费的终值为12R (1+i) n, 第二年缴费终值为12R (1+i) n-1……, 最后一年缴费终值为12R (1+i) , 则个人在n年中总共缴费额为:

undefined (1)

再用P表示达到一定年龄比如60岁以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数额, m为达到一定年龄后的平均余寿, 年复利不变, 则各年应领取的养老金积累现值Am为:

undefined

n年缴费总额Sn与m年内领取养老金总额Am应当相等, 即Sn=Am, 由此可以推算出:

undefined (3)

根据有关规定:α=3%, i=8.8%, m=18, 将这些值代入 (3) , 则有:

P=1.24219 (1.088n-1) ×R

由于农民缴费能力有限, 即使按照《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的最高的缴费额计算:每月交20元, 交足40年后, 每月可得养老金700元。按照目前的数额算还可以, 但是四十年后, 即使平均通货膨胀率为5%, 它也将变成不足100元的现值, 其养老的价值到底有多大确实值得怀疑。如果靠多注入保费的方法来应付通货膨胀问题, 农民对保费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2.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严重匮乏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 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 由于缺乏合理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人才, 有关部门一直都采取存入银行的办法。但是1996年下半年来, 银行利率不断下调, 在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相当困难, 更不用说增值。最终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过去高利率计算的养老金, 使人们对农村养老保险的信心大打折扣。

2.3 农民的参保意愿低

大量的调研资料显示, 现在的农民不再倚重传统的养儿防老手段, 说明通过十几年的农村社保的实践, 保险的意识已经慢慢地为广大农村居民所接受, 多数农民希望能和城镇居民一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实现老有所养。但是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前提条件, 西部农村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民社会保险的根本性问题仍然在于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 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前, 还不具备为将来筹划的经济能力。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探索

3.1 健全基金管理制度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完全个人账户制, 根据参保者缴费计算积累总额, 而后确定给付标准, 因此基金具有规模大, 周期长的特点, 如果不能保值增值, 就不能保证养老金的充分给付。因此, 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 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因为增值最大化并不是养老保险的最大目的, 国债仍是首要选择。其次, 允许养老保险基金适当放宽投资领域。第三, 可以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 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

3.2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村社会保险的支付能力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都是其基本的物质前提和根本出路。因此, 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以克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瓶颈制约。

3.3 选取适宜的缴费系数

所谓缴费系数就是实际的年缴费基数与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比值。西部地区农民缴费系数的选取是社会保险确定的最基本问题, 它直接影响到农民个人的受益程度和社会保险的总体规模与水平。西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水平以低标准为起点, 社会保险的缴费系数可在0.6-1之间选择, 即将西部地区农民纳入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定为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100%。

参考文献

[1]陈丽宇.我国西部地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行性数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7) .

[2]金淑彬, 蒲晓红, 崔炳玮.西部地区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难点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 2008, (5) .

[3]马新文, 方涛.我国西部地区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J].宁夏社会科学, 2005, (2) .

[4]梁春贤, 苏永琴.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经济问题, 2004, (5) .

西部社会 篇2

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初探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西部民族地区.本文探讨了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重大意义,分析了优劣势环境,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方向.

作 者:马智芳 作者单位:中共海北州委党校,青海,西海镇,812200刊 名: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年,卷(期):14(4)分类号:F127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民族地区

西部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法治保障 篇3

[关键词]法治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一个井然有序的经济环境,这种安全稳定不是通过强制手段实现的静态稳定,而是一种通过持续不断的协调实现的动态平衡;这种井然有序也不是通过政府命令而实现的主观秩序,而是一种通过市场自身的不断协调实现的市场秩序。要达到这种平衡,实现这种秩序,就需要一种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去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社会成员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法治手段就成为了实现这种和谐的首要选择,如果没有对法律的崇拜和尊重,国家就无法驾驭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经济就无法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中井然有序,人民就无法得到安宁和权益保证,社会也就无法实现和谐。

一、法治是西部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自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法治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法律意识也空前高涨,整个社会公众心理也正在从对政府的期待转化为对法的期待,社会管理也体现的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这社会深刻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历史性时刻,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在法治理念和政治文明引领下的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不能不说是执政党对当今中国社会深刻认识的体现和要求。

如果说专制社会的权力结构是自上而下的,那么法治社会的权力结构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如果说专制社会的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约束,那么法治社会的要求则是“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制约。没有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就谈不上法治社会”。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只能从法治社会这个角度来理解。没有法治秩序的建构,提出再多的和谐社会的指标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从权力的来源看,前者是自下而上的,后者是自上而下的,它意味着在专制社会,多数人的行为是被动的、是服从的;而在法治社会,每一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主宰者,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从权力的行使看,前者是无限的,后者却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在法治社会,不存在无限制的权力,必须对权力的滥用进行了有效的制约。从权力的移转看,前者是不可预测的,后者则是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权力必然导致暴政,而可预测的权力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暴政进行有效地限制。人类自我治理的方式从感性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化,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战争关系趋向于建立人类尊严基础之上的相互法权关系,而这种基于理性的社会自我治理方式,是社会绝大多数人接受的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主张,使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在我们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弥漫着一种战争的伦理,弥漫着“阶级斗争为纲”惯性。改革开放20多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从一种战争伦理过渡到法权关系,这一变化也意味着当代中国社会在经历了近二百年的沧桑巨变之后,正在走向一个稳定和谐的时期,正在走向一个法治社会。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地理等多种原因,其法治观念、法律环境、法律的实施受到体制、环境、人员素质的影响较大。在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更要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如民族、宗教、道德习惯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在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既要强化法制宣传,又要在立法包括地方立法及政府规章制度的设计上,都应充分考虑到法适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加快西部大开发,使立法和民族发展、环境资源保护、文物保护、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与保护、人权的保护、反恐怖和毒品、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西部与国家的和谐发展。

二、西部和谐社会需要依法治理

和谐社会首当其冲是要保证社会的公平,如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包括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招工招干的暗箱操作、就业领域的长相歧视等,许多都是机会不平等的表现,所以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如果社会多数人被排斥在机会之外,必然带来社会怨气,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为此,保证社会公平就成了立法的基本出发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国家的性质和任务。我国宪法最显著特点是要充分反映和谐社会主权在民的思想,体现和谐社会中一切公权力应该具有的为民所授、为民所有的品质。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要表达各种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要求,就要创造条件,开辟和疏通各种利益反映渠道,引导各种特别是益主体在理性、合法的基础上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我们的政治制度,立法机构要把如何利用我国现有的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作为经常考虑的问题,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民法调整的是民事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要求人们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等价有偿的原则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民法要充分地反映和谐社会公民自治的特点,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资源充分显现,使社会成员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发挥聪明才智并按照贡献大小心安理得地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当然,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惩治机制,对于一切危害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该予以处罚。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社会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关系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的行政法要体现以人为本和权为民所用的社会本质,体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行政法除了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之外,其最经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强化政府和社会公共权力部门对公共生活的管理,合法、合理地调节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调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保护全体社会成员,重点是保护那些需要帮助与救济的困难群体的基本利益。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各类诉讼法是在公民合法权益被组织或者其他人侵害时,选择的救济性的法律制度。司法机关作为正义的保护神,其职责就是要使失衡的社会关系迅速得以修复,使失和的人际关系重新达到和谐状态。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保障,只有司法公正,才能树立起司法权威。一旦司法权威在社会公众的理性层面上得到认同和接受,在情感层面上得到尊重和信仰,那么社会公众体会到的不仅是实体公正,而且也在享受程序公正。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现实等多种原因,与东部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差距,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尊重西部地区的民族、经济、自然的特殊性,平等地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使人与自然、社会达到高度和谐,协调发展。和谐社会要求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能源、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的增长既要考虑当前发

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在西部大开发中,不能仅仅是自然资源的开发,更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资源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总之,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统筹,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更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的协调。

三、构建和西部和和谐社会的法治环境

理性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法律又是理性的权威载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法律推进社会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扩大民主内容,保证公民有序的参与;通过完善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享有更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西部和谐社会的立法,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爱护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的精神贯穿到立法的整个过程,使法律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应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需要,通过立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进一步规范各种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修订完善现行的社会公共秩序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安定有序,真正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秩序。

西部和谐社会的司法,是和谐社会公平原则的重要体现。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通过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公正司法提供有力保障。和谐社会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之一就是社会的稳定有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进入了高度复杂化的状态,加之社会转型的程度处于前所未有的剧烈程度,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在所难免,而现代法治要求人们最终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各种矛盾,因此公正的司法是社会的减压阀,是在文明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要以保证司法独立,强化法官素质,提高司法水平为突破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守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法具有惩戒功能,同时也有着规范和引导功能。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引导人们如何行为,如果公民法律意识缺失,法律得不到有效的遵守,法律的功能与作用就难以发挥,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失去了条件。因此,必须通过开展深入持久的普法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全体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使全体公民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创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司法、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威,更离不开包括政府在内的普通民众对法律的了解和认同。因为认同是人自觉的、发自内.心的体验,只有在认同感的前提下,人民群众才会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法治社会才能形成,社会才得以和谐。

西部社会 篇4

关键词: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重要区域, 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影响。西部民族在政治、文化发展中具备特殊性, 决定了其民族发展也具备一定的差异性。中华56个民族作为中国发展的整体, 必须做到齐心协力, 才能够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 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应该作为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 提高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意义

1.1 有利于民族发展

提高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能够促进我国的民族发展。其中的原因在于, 促进民族认同感的提高, 就能够进一步稳定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形势, 和谐的民族环境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 从我国的整体来讲, 各民族的和谐能够促进我国整体发展形势的稳定, 在安定的环境之下, 我国能够赢得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 能够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1.2 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我国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支持。增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能够提高我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 集中力量进行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也能够在文化方面寻求更多的积极因素, 不仅有利于我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还能够增加我国的整体实力。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1.3 有利于社会和谐

我国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不仅受到政治制度、文化建设等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各民族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各民族社会认同感强烈的国家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发挥全体人民的力量, 提高社会建设的效率。在社会发展方面, 社会认同感强的国家能够更好地解决各民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人民提供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

2 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受到了多文化发展的影响

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中受到了多文化发展的影响, 多文化的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下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发展的特殊性, 导致其政治、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多文化的发展能够为西部民族地区增加发展的动力, 使其发展更加具备灵活性。在这种条件之下, 就导致了其民族发展统一性的下降, 对于自身社会认同感的保持与加强起到了不良的影响。

2.2 世界形势的变化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能够对社会认同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 由于世界形势的多样化, 在政治、文化方面都产生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也受到了世界发展形势的影响,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由于当前发展形势的复杂性与易变化性, 导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下降。

2.3 变革过于激烈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变革方面更加得激烈, 其中的原因在于, 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处于不稳定的阶段, 为了统一于国家的发展, 就必须进行激烈的改革, 才能够使各民族的发展回归正常的轨道。除了西部民族地区变革过于激烈而导致了社会认同出现问题以外, 宗教方面的影响也是促使社会认同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宗教的多样化以及在发展中对当地人民形成的深刻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下降。

3 加强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的措施

3.1 采取现代化的治理方式

由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导致其在民族分布上具备分散性的特点。这种民族发展的特征不利于社会认同感的增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采取现代化的治理措施, 其中的原因在于我国处于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只有不断适应其发展进度, 才能够更好地增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在具体措施方面, 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让西部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家对其发展的重视。此外, 要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运用其中的规章制度, 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各民族人民的权益, 同时保证其制度的权威性。

3.2 促进民族和谐发展

要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 就要让西部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家对于其的发展持有重视的态度, 并且在分配方面也做到公平公正。所以,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 国家首先要重视其经济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的进步能够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 在各项基础设施以及各种服务的提供方面, 国家也应该做到平等对待, 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措施, 才能够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

3.3 保障公民权利

对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公民权利的保障, 也是提高其社会认同感的重要举措之一。保障公民权利, 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每一个公民社会认同感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 对于整个民族社会认同感的提高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因此, 基于个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对于整个民族社会认同感提高的重要作用, 就要从每个公民出发, 保障每个公民的权益。在保障权益的过程中, 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 做到一律平等对待。要体现出法律的权威性, 同时体现出我国对西部民族地区的重视, 不断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王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建设的实现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 2015 (08) .

[2]常宝.当代中国社会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构[J].甘肃理论学刊, 2013 (01) .

西部社会 篇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注重知识素养提高的同时,却忘了将那些付诸于行动,实践于社会。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的接触社会,锻炼自己,获取更多的社会经验和处事原则,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社会认知面,我在今年暑假进行了西部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为纪念西部大开发十四周年,了解百姓眼中的西部大开发,以兰州、敦煌两大城市为例,实地调研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以来在经济、政治、量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并且来到西部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此次调研以亲身经历、调查问卷为主要方法,开展了为期九天的调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来到西北,沙丘被风勾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夕阳为它们镶上了一道金边.阴阳两面的映衬让这沙丘更有了立体感和神秘的色彩。

感悟敦煌,中国历史的不少交汇点都落笔在这里。敦煌,就像历史的一枚药引子,王朝的兴衰成败,民族的更替消亡,在这片戈壁大漠上,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说起佛教文化,也离不开敦煌。来到敦煌好似翻阅了历史的金戈铁马、沧海桑田后,在凝听了无数的丝路驼铃、幽怨羌笛后,站在茫茫戈壁上,我能真切感受到,历史的韵味。敦煌的建造持续了千年,一千年间,无数的画师、工匠、雕塑者用毕生心血浇灌出了这一旷世之作,很多文物遗憾流入外国,让我痛心疾首,增加了民族感和爱国意识。

通过调查走访和后期总结分析,我们见证了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的发展成果,在了解农村和社区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国情,增强了我们投身祖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不是专家,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从自身的体会出发想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与建议。实践的所见所闻似乎与我们想象有一些不太一样,当初想象的西部吸引大学生就业的美好而火热的前景好像与现实相距甚远。但是冷静下来后思考,我们仍然能够从兰州敦煌的建设和调查对象的选择取向上发现他们对西部发展潜力的期待。现实绝不会像象牙塔里的理想那么纯粹简单,但是正是这样的现实才让我们对人才在西部的发展有了很实在的底气。我们相信,只要科学地做好西部的人才建设,西部的未来必将值得期待。

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青年大学生有实力承担得起未来建设国家的重任,追求进步,刻苦求知,勤于实践,全面成才必将成为广大青

年学生的共同心声和行动!只要我们这些大学生能够将在校园里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社会上,我相信西部培养人才,西部需要人才,西部热切期待着更多的人才。在热期盼下的冷思考,是此次实践教会我们的宝贵财富。而冷静的思考后,我们作为西部的儿女更替西部继续热切期盼,期盼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共同建设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西部!

2011级医学影像2班

范馨予

构建和谐社会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篇6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西部区域 经济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

1.构建和谐社会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外部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就是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一定意义上,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启动了一种动力机制,它将使所有可控资源在东西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东部地区存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势,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就意味着,为西部地区吸收、引进东部资源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2.构建和谐社会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思路。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目标,不仅包括一国范围内各区域之间,而且还包括一个区域内部各因素之间协调、和谐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面对现实经济社会问题提出的奋斗目标。鉴于此,它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策略。这意味着,和谐也是生产力。因此,西部地区就可以直接以和谐作为发展的原则和目标,避免产生经济发展造成的代价,或将代价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有利条件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唯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广西省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7%,人口相对稀少,仅为全国人口的23%。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经纬跨度大。其所处位置形成的地域特色,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1.自然资源较为丰富。首先,西北各省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无论总量还是人均量在全国排名都是较靠前的,其他矿产资源,如铅矿、锌矿等也极为丰富;其次,西南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拥有量同样丰富。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相当于全国水能蕴藏量的51%,十大有色金属占全国总储量的60%~70%,磷矿、铁矿更是名列全国首位;再次,西部自然资源的丰富还表现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其生物物种之丰富为国内和世界所罕见。

2.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还表现在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方面。在西北,遍布名山、大川以及名池,更有无数的人文历史遗迹。在西南,旅游资源同样多姿多彩,宜人的气候、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多彩绚丽的民族风情,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这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相对而言,西部地区受近代、当代人类文明的冲击较少,思想观念的解放赶不上时代的要求。观念保守,不愿甚至不敢为天下先,温饱即安,小富即安,甚至甘愿清贫。这在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2.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较低。建国以来,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2年~1999年,虽然降为15.4‰,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千分点。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人口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较高。宁夏回族自治区为25.6%,青海农村牧区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71.6%。

3.教育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西部地区虽然高校不少,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各省会城市,如西安、成都等。同时,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导致各种实用型人才资源不足。此外,由于近年来一些中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高新产业技术人员大量流失,以及科技人员待遇差、人均科研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西部地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4.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在西部,尽管近年来已修建了数条铁路、公路,但其网密度水平还是处在相对较低水平。而且其公路网等级低,通达能力差。即使西北交通最发达的陕西省也还有1000余行政村未通公路。2005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全国平均值高5.76个百分点,比东部高8.9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全国平均值低3.52个百分点和1.74个百分点。该年西部第一产业容纳、滞留全部劳动力的63.61%,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02个百分点。單就工业结构分析,其采掘业和原料业比重高,高附加值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产业结构层次低,使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仍处于初期阶段,而我国总体工业化水平已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期阶段。

四、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1.构建和谐社会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与指导原则。首先,西部地区应抓住历史提供的良好机遇,在政策、体制等社会软环境层面进行调整,为有利于吸纳东部地区的各种资源创造条件;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科学发展的观念。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体现。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树立长期、科学发展的观念,决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素质。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需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家庭少生优育。同时,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研院所与地方经济合作,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改善科研条件,采取优惠措施,促进科技创新能力。

3.立足本地,走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西部地区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立足当地特色,开发独特发展之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以人文历史景观为例,发展旅游产业是带动西部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要把旅游业真正建设成为西部支柱产业,应进行科学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同时,重视网络技术,推广旅游电子商务。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西部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力。促进西部经济发展,首先就要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其次,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再次,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西部地区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西部社会 篇7

新传播时代的来临以传播载体的多元化和海量的信息输入为表现。科技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变革,新兴电子媒介蓬勃兴起,以电视、广播为主体的传统单向传播模式被打破,代之以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的传播载体的双向甚至多向传播模式。新传播技术的出现,让多元化的传播载体得以渗透到农村地区,改变着世代居住在农村的当地农民的生活。

1 新传播对农村社会关系的重构

《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语云,“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旧的生活方式有习惯的惰性。另一方面,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中文化去学习,输入,此外,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新传播方式的渗透在农村地区就是有人或组织引人、被当地村民使用、经历试验检验,从而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当下社会现实情况下,新传播是如何重构农村地区社会关系的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村落关系的重构

随着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新传播技术或载体的使用,通过它们获取更多信息后作用于生产,由此带来的变化已然开始发生。笔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以攀枝花地区为例,以芒果种植为主要经济支撑的仁和区混撒拉村,一改传统的本地销售的形式,结合先进的发展理念,采用集约化生产模式、鼓励村民抱团发展、集体种植,并与高校开展合作、培养电商人才、建立淘宝网店,撰写品牌故事、为芒果命名、安装监控摄像头、使外地客户可实时观察芒果生长情况、实现芒果定制等,通过与网店管理者联营、开展网上营销平台、进行网上售卖的形式,拓宽了芒果的销售渠道。相对一些经济发展贫穷落后的村落,如仁和区务本乡等,由于小农意识严重、受教育程度低,村民们各自为阵、独立生产、缺乏合作意识,村民之间时常发生争执(如争地、争水等),村里的村官们坦言,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解决村民之间的争地、争水纠纷,没有时间外出招商引资、考虑村里的未来发展。务本乡是一个以传统种植业和依托本土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经济支撑的乡镇,新传播技术鲜有渗透,相对混撒拉已经比较成熟的乡村芒果产业发展规划,两个村落的发展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显而易见,长此以往,差距只增不减。在新传播的语境下,哪个村落能够率先利用新传播技术、发现新的信息渠道、获得资源、转变观念、抢占先机,哪个村落就能优于其他村落、优先发展。新传播技术是一个工具,先掌握它的村落就有了优于其他村落的发展先机。

1.2 农民生活方式的重构

新传播技术的渗透,也无形中改变着农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这种对生活方式的重构体现在两个方:一是日常生活网络购物走进农民的生活;二是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进入个体村民手中,以前在城市人群中广泛普及的网络购物,也开始进入农村人的生活视野。农民利用网络购物、购书、买衣服,只要会使用电脑,就能在网上完成这一切操作。这让农民在传统乡镇集市的生活方式又多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笔者也曾见到一些外地爱心人士通过网购形式,借助本地媒体或其他组织(如慈善会、义工协会等),向贫穷山区捐助文具、衣物、棉被等亟需物资。此外,随着国家一些项目的实施,如2012年11月,教育部启动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偏远地区的一师一校教学点,或乡村中心校、希望小学等安装数字教学设备(数字教学一体机、配套电脑等),进行教师培训,通过乡村教师在线远程下载由教育教学资源,为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授课。数据库内丰富充实的课件、声画并茂的内容,增强了课堂的丰富性和有趣性,让即使身处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也得以有另一扇窗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一定程度弥补了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带来的差距。从网络、移动多媒体、数据资源库获取信息、了解外面世界,农民除却在有限范围内的自给自足,原本单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方式因为新传播技术的影响,无形中吸引来了外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这种支持与关注又间接支持或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1.3 农村生产方式的重构

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部分渗入农村地区,与农村地区的传统生产方式相融合。以原材料或生鲜蔬菜、水果为主要产地的地区成为产业链上的下游原料端,跨界融合(农业生产与物流、电商的融合)使传统种植区域自产自销或货运外销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原产地建立网店、网络直销(网上下单、物流运输)的方式,既降低了农业生产的运输成本,也拓宽了销售市场。文化的渗透、品牌故事的打造也让农村原本单一的生产方式变得更为丰富和富有内涵。例如,四川攀枝花地区的初好芒果在线交易平台、云南临沧地区通过多方合作搭建的中国芒果交易网等,借助电商平台将电子商务与农业生产跨界融合,拓宽了传统农业生产的销售渠道。新传播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改变,让农村生产方式的下游销售渠道由单一变为多元,集约化的生产、品牌效应在竞争中更占优势。

2 新传播语境下农村社会关系的新特点

2.1 思想观念的改变是一切变化的缘起

传播是有差异人群之间的交流,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异质性是传播得以进行的前提,也构成了传播中的障碍。以多元的传播载体为中介,再加上乡村中农民领袖的号召力和示范性,或者由新鲜事物引发的好奇,引发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才得以进行。思想观念的改变是后续一切变化得以进行的前提。因此,才会出现在一些地区会出现示范户、带头人等农民意见领袖人物,他们实践成功的经验才能影响带动周边村民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2 新传播为农村地区带来间接性的变化

乡土社会具有其独特的亚文化,村落与村落或村民之间的许多规范和需求是外界所不了解的。乡土社会独特的熟人社会,因地缘关系、血缘关系而形成的传统文化积淀根深蒂固,外界的新鲜资讯难以及时快速地到达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民不能第一时间参与或感受外部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同时农村地区又不同程度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农村地区受到的变化大部分都是间接性的。除却外部人士因学习或其他形式等带去的新鲜资讯、新鲜观念或影响,对电脑、智能手机等多元化传播载体的使用就在其中承担起了传播中间人(媒介)的作用,它们是农民及时了解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

2.3 新传播渗透必然会给农村地区带来变化

新传播技术在大城市的盛行是最近几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城乡差距在不断增大的同时,农村社会结构也在缓慢地发生着变化。农村因传播技术变革带来的“差序格局”重组,不同村落、不同农民因为对先进技术的运用程度不同、获取信息与资源的丰富性和有效性程度不同,在农业生产或生活中的使用范围与效力也难免有差异,村落与村落之间、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之间也必然出现分化,这种分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

3 新传播语境下农村社会面临的问题

综上所述,新传播为西部农村地区的社会关系带来了诸种变化,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第一,在对新传播技术的使用上,大部分农民使用手机或智能手机时,多限于娱乐游戏(如网络游戏的使用、阅读电子小说等),而将它们作为工具、用于学习或获取知识信息的农民相对较少,仅局限在部分示范户或带头人上,这种对电脑或移动终端其他功能的使用能力还有待开发;第二,面对新传播技术冲击下带来的海量信息,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知识积累等方面的限制,对信息的筛选和鉴别能力浅,需要相关机构加以培训或引导、进一步提高。

4 结语

新传播技术的影响对西部农村地区社会关系的重构是地方全球化的一个缩影。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传播载体,不同地区的农民或多或少地接受着来自外部世界的讯息,但由于农民在信息筛选与辨别上的差异,对信息的使用与敏感度不尽相同,使西部农村地区在保有本土化特色的同时,又可以见到全球化的影响和渗透。这种独特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让我们看到了本土文化与全球化的对立与冲突。诚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说,那些被丛山峻岭、茂密丛林或浩瀚沙漠分割孤立的社会,常常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但随着地方共同体与全球新秩序的相互作用,传统和既有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正在减弱,从前指导人们做出选择和展开活动的社会准则已经宽松了许多。传统的认同框架正在瓦解,新的认同模式正在兴起。全球化正以一种更为开放、更具反思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婷.电影传播载体多元化与受众心理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王晓毅.动态的农村-读《乡村社会变迁》[J].农村经济与社会,1989.

西部社会 篇8

1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一般来讲,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是分析公路建设项目对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范围只限于公路的直接影响区、间接影响区和公路沿线,评价内容包括公路所在区域土地利用、就业、地方社区发展、生产力布局、扶贫、技术进步等方面。因公路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特点和建设项目的规模、等级和标准不同,评价范围和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新疆自治区地域广、绿地面积少、人口集中、地区运距长,公路沿线多为戈壁或沙漠,居住地区主要分布在公路两端。依据独特的交通网络分布、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评价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对公路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公路建设对影响区域中工业、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影响分析;公路建设对影响区域内居民生活质量、健康质量和文化教育等影响分析;公路建设对影响区域内文物、名胜景观等影响分析;公路建设对改善影响区域路网状况的分析;公路建设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分析;公路建设对提高我国筑路技术水平等内容的分析。

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项目社会经济评价范围的广泛性、复杂性及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社会经济评价的指标有定量与定性、直接与间接、经济与非经济、物质与非物质之分。此外,社会经济评价涉及到伦理、道德、社会习俗等方面,使社会经济评价指标缺乏统一的、可相互比较的衡量标准。根据目前较权威的国家科委软科学重点课题成果《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 并结合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地理特点,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2.1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A1)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A11)。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四周高山环绕,远离海洋,自然地理环境封闭。在辽阔的疆域内,高山占27.5%,沙漠戈壁占46.4%,而平原天然绿洲仅占4.0%,且以串珠状镶嵌在2万km的交通线上,构成了经济活动空间分散的基本格局。在陆路运输中,新疆铁路线只有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口岸、乌鲁木齐-哈密、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3条,以乌鲁木齐为中心构成了疆内交通运输主干线。新疆是我国资源大省,2005年新疆棉花总产量189万t,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34%,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1/4,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的40%,巨大的货运量造成了每年铁路运输紧张局面,煤炭、棉花等大宗产品库存增加、成本加大,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由于铁路远远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公路在疆内与对外运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公路也是各地州、县、乡和农牧团场之间客货运输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桥梁。

2)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A12)。

新疆是我国棉花、粮食、林果、畜牧等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特色的农产品很受内地商家的青睐。由于新疆地域广大,远离内地,公路网密度小,交通运输又以公路为主,导致运输成本过高,内地许多的商家都望而却步。每年丰收的季节,由于销售跟不上而使农产品积压,品质下降,农民丰产不丰收。因此,加强公路网建设,促进公路等级的提高,在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同时,还会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大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从而降低成本和缓解运输压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促进贸易发展(A13)。

新疆与中亚及西亚8国接壤,已拥有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一类口岸16个,自治区批准的二类口岸11个,其中航空口岸2个,公路口岸12个,铁路、公路双重口岸1个,2007年,新疆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1 949万t,实现贸易额137亿美元,被认为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其中公路口岸完成进出口货物269.7万t,新疆口岸公路新建、改建工程的实施将缩短进出口货物公路运输时间,缓解铁路运输压力,对新疆外贸事业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4)促进区域投资增长(A14)。

吸引外资方面,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为4 749万美元,占生产总值的0.15%。截止到2005年底,新疆实有外资企业345家,其中合资企业199家,合作企业35家,独资企业106家,外商投资股份企业5家,外商投资企业在新疆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目前,共有世界五大洲3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疆投资,形成了以港台、美、日、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但是和同期西部地区的其他省份相比,新疆实际利用外资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如表1所示。

注:数据来自2005年国家统计年鉴。

2.2 区域资源开发影响(A2)

1)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A21)。

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特点决定了公路作为新疆主要的交通方式,新疆自然资源的开发亦是以公路交通为基础。例如,我国的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塔河油田都深入沙漠内部,就需要修建沙漠公路,从而为新疆石油开发带来新机遇。

2)促进人力资源开发(A22)。

新疆进步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而公路交通的发展,必然会给新疆的经济带来活力,为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提供条件。

3)促进旅游资源开发(A23)。

新疆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民族创造构筑了源远流长的西域文化,沿丝绸之路遗址分布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8个,历史文化名城1座,寺庙2万多个。另外,还有冰川、冰塔林、雅丹地貌、冰山湖、高山湖、天鹅湖及29个各种类型的自然风景区,构成新疆奇异的自然风光。但新疆地域广,旅游资源分布不集中,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公路的依赖性非常大(见表2)。

由表2可见,新疆自治区各地州州政府之间的平均距离在600 km以上,基本相当于内地邻省之间省政府的距离,而且各地区的旅游景点距州政府的距离也都在上百公里以上。因此,新疆的旅游资源转变为经济收入,需要便利通达的公路网络,为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先决条件。

2.3 社会进步影响(A3)

1)促进区域生活水平改善(A31)。

新疆公路建设项目对地区生活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区域医疗、卫生条件、文化娱乐活动、城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等方面。

2)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A3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思想观念是与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其中,落后的生产力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该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的经济因素,封闭落后的自然环境是导致人们观念落后的自然因素。从自然条件来看,新疆自治区地域辽阔,处于边疆地区而远离内地;境内重峦叠嶂、戈壁沙漠满布,生产生活区域被高山和戈壁沙漠隔开;气候严寒、生态恶劣,有效的生存空间小。新疆公路项目的建成,使各地区之间的往来更方便,经济、信息的交流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使公路沿线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

3)促进教育的发展(A33)。

公路项目建设,必然会打破少数民族聚集区过去孤立封闭的状态,促进人们与外界的交流,促进信息、产品的交流与交换,促进相互间的联系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促进扶贫政策的实施(A34)。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已使扶贫政策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集中扶持贫困县,加强西部地区公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举措,不仅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还为农闲季节的农民提供了修建道路和水利工程等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公路的修建为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式扶贫、国家为贫困农户安排优惠的扶贫专款贴息贷款和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便利条件。

5)促进路网综合运输效益(A35)。

新疆的综合运输网中,铁路主要作为连接各地州的交通方式,地州之内没有铁路,航空运输主要以客运为主,无水运,公路承担着疆内80%以上的交通运输量。因此,公路项目的建成,有利于新疆交通网络系统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公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效率。

2.4 政治稳定影响(A4)

1)巩固国防和国家统一(A41)。

新疆边界线长,由于邻国政治环境复杂,国外敌对势力和叛逃国外的分裂主义分子常利用宗教问题进行“西化”和“分化”活动。而功能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战时作战装备、物资及人员的运送,提高作战能力,巩固国防和国家统一。

2)促进民族团结(A4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经济的发展上,东西部人均收入差距大,目前还有扩大的趋势。公路项目建设,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A43)。

新疆是突发性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爆发频繁的地区,受灾面积广,受灾人口多。公路项目的建成有利于灾情核查、救济品发放、安抚灾民等救灾工作的快速实施。

4)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声誉(A44)。

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构造,以山地和盆地为主的地貌类型,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赋予其地貌、气温、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病害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并起着地域分异作用,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差异为新疆不同地域的公路建设增加了难度。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只有加强对公路建设的技术要求,使我国沙漠、戈壁等特殊地区公路建设技术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从而提高国家声誉。

2.5 技术进步影响(A5)

1)保护和改善沿线自然环境(A51)。

首先,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破坏后修复时间长,因此,公路项目建设是以保护沿线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绕开有生物生长的区域。例如,我国新修建的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在路线的选线上,根据沿线沙漠地貌的地形特点以及和田河流域的植被分布,尽量避让胡杨林及植被比较茂盛的地段,保护和田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其次,在保护沙漠天然植物的同时,研究培育耐旱、耐盐植物和树种,最大限度地增加公路沿线绿色覆盖,是减轻和防止公路受风沙危害的长远之计。在沙漠公路沿线发展人工植被,增加地表覆盖,不仅能长久固定流沙、防止风沙危害,而且能改善公路沿线单调荒凉景观,改善沙漠公路沿线的行车环境。

2)提高防沙治沙能力(A52)。

新疆是我国沙漠分布最广的省份,沙漠、戈壁在内的风蚀荒漠化面积达72.4万km2,占全疆总面积的43%以上,也是我国沙漠公路里程最长的省份,拥有世界上第一条长距离穿越流动性沙漠的等级公路。从机械、化学、生物防治等多种理论角度进行应用研究,使沙漠地区筑路成套技术中形成较为成熟的防沙治沙技术。例如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有447 km路段穿越新月形沙丘与沙丘链、复合横向沙垄以及高大复合纵向沙垄区,风沙极为严重,为解决风沙防护体系构建等一系列科学与技术问题,沙漠学界随之开展了风沙运动规律及风沙危害的成因、强度、时空分异等问题探讨。最终采取土工格室加固风积沙用作路面低基层、风积沙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建议值、浸水+环刀法测定干燥风积沙密度、人工生态林防治风沙害、土工方格沙障固沙、固化沙埂沙障固沙、新型沙袋沙障固沙等方法,此举被誉为“世界公路建筑的奇迹”。

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方法的探讨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涉及面较广,且时间周期长,有些指标量化难度较大。针对量化难度较大的指标,本文吸取经济学等计量方法做一些可量化性的尝试,不能量化的指标,利用多目标综合模糊评价的方法进行层次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排序。在建立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量化的指标数学模型如下: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在公路项目对区域经济促进的模型测算中,本文使用了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是研究各经济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根据交通运输业与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之间的产业联系,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计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带来的投入效益、产出效益和诱导效益。

2)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本文以有无公路项目为界线,分为两个时间段,按年度计算对无项目时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给出评价结果和有项目时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给出评价结果,两相进行比较,即能比较出项目对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具有促进作用。考虑到在项目通车运营期间,本区域会有其他的大型投资项目同样会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引用权重分析法。产业结构评价中,本文试图作灰色关联理论的尝试,灰色关联分析是定量分析各因子相互影响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正是以各产业对总产值的影响程度为依据得出各产业的权重,并依次算出产业结构的优化评价值。

3)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外贸效果=新增外贸收入÷原有外贸收入×100%。

4)促进区域投资增长。加大新疆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国内外投资提供便利的交通、通讯等条件。新疆现有公路里程为89 531 km,其中高级和次高级公路为43 803 km,管道为3 003 km,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0.7%、41%和11.4%。可以看到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运输能力有待于继续提高和改善,因此,要积极吸引国际金融组织和资本参与融资、参股和建设,对于经营性项目,采取由企业充当投资和融资主体,非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承担投资和融资主体,而准经营性项目则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投资主体,提高新疆国际国内的通运能力。

运用综合资本系数模型确定公路运输业的综合资本系数β,用来反映公路运输业为进行1个单位的生产,所需要的本产业和其它产业部门直接和间接需要的资本,从而分析公路运输业的产值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公式为

β=Κi=1nAijG.

βΚAijG5)

A21=th(Οj-Οk-Ckj×Lkj)÷(i+100%)t.

A21hkjΟjthjΟkthkCkj(/km)Lkjkj;i,1988612%6)α1

a=Νi=1nAijG.

:αΝ7)

A24=iGyRi+jGyΔRj.

:A24GyRiiΔRjj8)

城镇化水平增长效果=有项目时城镇化水平÷

无项目时城镇化水平×100%,

收入水平增长效果=人均新增收入额÷

人均原有收入额×100%,

消费水平增长效果=人均新增消费支出÷

人均原有消费支出×100%.

9)

提高教师素质水平=×100%.

4 结束语

建立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是一项复杂且有相当难度的工作,在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还是一项空白。本文结合地域特点,以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背景,重点探讨公路建设项目对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收入,改善区域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民族团结产生的影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模型,为评价公路建设项目提供方法,希望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摘要:以少数民族聚居的新疆为例,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构建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方法的探讨,以期为公路建设部门提供借鉴。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冯玫.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交通科技,2006,3(1):7-10.

[2]刘景华.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J].青海社会科学,2001(2):63-67.

[3]贺国佑,刘锋民.新疆自然环境条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J].公路交通技术,2007(5):123-126.

[4]艾力.依斯木吐拉.沙漠环境对公路及其防沙体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2(21):101-104.

[5]韩致文,王涛.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风沙危害与防治[J].地理学报,2003,2(58):202-208.

[6]向蓉美,孟彦菊.国外投入产出法研究述评.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22(4):56-60.

[7]王英,刘思峰.项目后评价中“有无对比法”的正确使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3(9):15-18.

西部社会 篇9

1社会资本界定

社会资本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关系的网络。简言之,社会资本是社会网络关系的总和。[1]之后,社会资本概念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但是从内容上,不外乎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关系网络及资源。是一种能够带来更多资源的特殊的社会资源,此时社会关系网络便成了一种社会资本即社会关系资本。第二,信任。人们之间要达到的共同目标,需以一种信任、合作与承诺的精神来把其所特有的物质资本和技能结合起来时,经济活动才会更有效率,经济投入也才有更多的回报。信任的缺乏会对经济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没有大范围的普遍的信任就很难有经济的发展。[2]第三,制度与规则。复杂的社会需要规则,这些规则被很多人接受并且指导着人际间的、非个人间的交换,这就是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一些成文的规定,包括国家中央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条例、合同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规定等; 非正式制度包括有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性、道德意识等因素。制度影响甚至支配着行动者和组织的行为。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社会资本就是: 广泛存在于正式或非正式社会组织中的文化价值、制度规范; 各社会组织内部形成的组织、权威、互惠合作、信任关系和各社会组织之间形成的网络; 以及在这些价值规范和网络关系基础上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文化模本、价值理念和行为机制。

2 社会资本缺失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

2. 1 社会资本缺失影响西部市场活跃度

资料表明,社会资本与市场的活跃度是成正比的。在社会关系网络越健全、社会诚信度越高的地方,其市场活跃度也越高。这可以从东部与西部、或西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得到证实。如陕西乾县三眼桥布匹市场,是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品集散地。创建初期的几年,商贾云集,盛况空前。但后来政府相关部门经常乱收费、地方上的一些不法商人也借故坑外地客商,政府的公信力急速下降。在这个时候,西安市文艺路向这些客商伸出了橄榄枝,并且为客商创造了良好的营商软硬环境。短短一年多,乾县三眼桥市场已门可罗雀。

2.2社会资本缺失制约西部企业家成长

企业家的成长需要适宜的经济、文化土壤和大量的市场经济实践。由于社会资本缺失使得市场经济不活跃,商业机会较少,必然制约企业家的成长。一个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还会带来新思想、新信息、更可以孕育企业家的诞生和成长。

2.3社会资本缺失制约西部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是主要的市场竞争主体,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企业突破资源约束的重要条件,也是企业适应环境要求的重要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的差异是造成东西部差距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其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那些被利益相关者认可的企业才能获取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外部社会资本作为企业建立在信任和规范基础上的外部社会关系网络,在信息、知识等资源获取与共享、集体行动和相互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企业直接提供企业成长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信息、知识、资金、商誉等。

西部中小企业由于改革不彻底、不规范、产权不清、管理水平低下、管理理念滞后、激励机制不完善、信息不畅、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收集成本较高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不健全等问题,使得企业缺乏发展动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4 社会资本缺失阻碍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

社会资本中的信任、规范等构成要素在集群成长中发挥着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西部产业集群成长缓慢的重要障碍之一就是社会资本缺失,主要表现在: 一是集群内部协作不够紧密,企业间合作的层次比较低,缺乏完善的沟通与学习的机制,价值链上的分工不明显; 二是集群网络规模小而且不够开放,企业交流封闭; 三是集群中存在严重的制度缺失,地方政府管理机构行为不规范,政策缺乏连续性,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注重权力而不是服务; 四是集群中信任缺失现象突出,人际关系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任人唯亲,形成“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基层结构。社会资本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集群中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增大了企业交易费用和协调成本,降低了集群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整体创新力、外部吸引力和规模效应,更深层地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分工演进。

2.5 社会资本缺失阻碍西部人才资本的积累

人才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人才大量流失,不仅西部本地人才纷纷流向东南沿海地区,而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从东南沿海地区引进的人才也有不少回流原地,形成了新一轮的“孔雀东南飞”现象。之所以如此,也与西部社会资本缺失密切相关。一是发展空间不足,英雄无用武之地。二是人文环境欠佳,人际氛围不和谐。三是管理制度不规范,用人机制畸形。总而言之,西部在人力资本竞争中缺乏优势,国家向西部的教育投资以及西部地区自身对教育的投资,以人力资本形式,经人力资本流动转移到国外和我国沿海地区,这更进一步扩大了东西部地区差距。

3优化重构西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资本

3. 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促进西部发展的制度规范

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营造一个诚信的制度环境。首先,政府必须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创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可以通过提供质量监管、诚信监督、知识产权保证、维护社会公平竞争等方面的制度,从而提高区域内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等的信任度。其次,政府应建立健全企业与机构的信用评价机制。一方面要以各种服务体系为中介,促进各个企业组织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提高它们的接触频率;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信用体系的监管,加强信用立法和制度建设,完善分类标准和评价机制,出台相关法规,加大信用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支持信用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与承诺。最后,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产权是人们相互信任、合作共存的基础。产权越清晰,社会对产权和契约的保护就越有效,社会信任度也就越高; 破坏了产权,也就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制度供给。

3.2培育创新、信用、合作、开放的区域文化,构建诚信合作的人文环境

区域文化包括区域共同分享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习惯和行为规范等,体现了一个区域人们整体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流动偏好、信用观念、合作意识、开放思维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区域文化是区域内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府和社会应着力打造西部地区重商、亲商、诚信、包容、合作、开放、创新的区域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构建合理的政商关系,营造有利于个人、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的良好区域文化环境,激发创新与创业、竞争与合作、宽容与信任、开放与学习的文化氛围,以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3]

3.3重视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大力培育社会资本载体

民间组织体系是凝结社会资本的网络,其发达程度是社会资本发展的重要标志。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协调管理、组织服务的功能。它们可以通过建立行规行约,约束企业的行为,避免无序的竞争。同时,会员通过组织参与,可以结识区域内外更多的合作者,扩展非正式的社会网络。民间组织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自愿参与,民间组织的建立体现着社会资本的积聚,而它推行的公益服务和活动又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成员的认同感,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相互关怀意识,强化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这一切又无不再生着社会资本,推动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陈健民、丘海雄站在社会资本的立场对广州市社会团体的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理论路线是: 社团—沟通合作—平等交换规范—互信—社会资本—政经发展。因此,政府要转变管理思路,从控制型、管理型向培育型、服务型转变,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支持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发展壮大上,边发展边规范,以服务促监督,增强其独立性,以便更好地培育和聚集社会资本。

3.4构建对外交流平台,完善区域协作的配套服务体系

加强对外交流与沟通是打破社会资本分布的区域不平衡,实现区域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除了和本地企业、服务机构等网络主体合作与交流外,更应该加强与本地网络外的供应商、客商、科研机构接触和联系,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认同与信任。政府和社会要积极构建对外交流平台,加强技术和市场服务,建立相关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完善区域协作的配套服务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发达地区文化溢出效应和知识经济浪潮的优势,以交通、通信、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和工具推动经济、技术与文化的交流互动,促进西部社会资本与国内外先进文化的借鉴与融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中有益的部分,产生新的社会资本因子。[4]

3.5改革人力资本制度,促进西部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积聚

首先,要完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生产制 度。教育是最重要的生产人力资本的手段。其次,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体系。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建立西部地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再次,要完善人力资本产权收益制度。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最后,要完善人力资本管理制度。要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建立有利于培养企业家职业精神的环境。此外,西部地区还要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以情感人,以情留人,努力创造人才施展才能和成长的良好环境,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实现人与组织共同成长。[5]综上,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更要利用和培育有利于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优质社会资本,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美]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萨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C].张慧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吴光芸.社会资本投资: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4]王小明.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分析[J].价格月刊,2011(5).

西部社会 篇10

一、社会资本与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的内在联系

社会资本是指能够通过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则和网络等三种要素[1]。由于社会资本理论能够提供一个可供广泛讨论的研究视角, 兼之其本身所具有的通适性, 近年来, 它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中。本文主要从“信任”、“网络”以及“规则”等三个维度来考量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的社会资本, 从而探讨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㈠“信任”是农村经纪人中介活动的基本前提在市场信息不对称前提下, 农村经纪人作为促成市场交易的中介者, 关键在于利用经纪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 协调“买卖”行为, 促成交易达成。在此过程中, 买卖双方对农村经纪人的信任程度是交易顺利完成的关键。也就是说, 对于农村经纪人这样一个中介者的角色而言, 是否具有广泛的信任关系, 较高的信任度与口碑, 直接决定了他们在交易过程中的协调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也影响着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的高低。因此, “信任”是农村经纪人中介活动的基本前提。

㈡“网络”是农村经纪人中介活动的组织基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农业领域交易行为日趋复杂, 许多涉农行业的联系也愈加紧密。这意味着现代农业发展使得农村市场呈现出各生产环节、各行业互动的网络化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的是, 需要有足够数量、相互协调的农村经纪人担当农村经济交易网络中的联结点。农村经纪人之间形成的跨行业、跨区域、多渠道的相互协作网络是活跃农村经济、促成市场交易的组织基础。

㈢“规则”是农村经纪人中介活动的制度保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农村经纪人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中介主体, 其行为必须在相应的规则框架内进行。完善的制度可以限制农村经纪人因片面求取佣金而发生的违法违规活动, 引导农村经纪人进行诚信经营, 更为重要的是, 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培育和发展一个庞大的高素质农村经纪人队伍, 使得农村经济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的社会资本现状分析

㈠信任范围狭窄, 信誉度比较低西部地区乡村社会中传统文化氛围还较为浓厚, 乡村人际关系在很多欠发达地区还是以血缘联系为主, 往往以宗族血缘作为群体活动的边界。血缘边界以内有着较高的信任关系, 而对边界外人员的信任则大打折扣。很多农村经纪人其实最开始也是由那些家族内头脑灵活、精明能干的人组织族内亲戚的农产品交易开始的。因此, 农村经纪人的信任范围往往局限于家族内部, 对于血缘范围外的“外人”便以利润最大化为处事原则, 有时难免一些损人利己的行为发生, 时间一长, 血缘内外市场交易中的猜忌怀疑、互不信任逐渐增多, 很多农村经纪人的信誉度便越来越低了。

此外, 一些农村经纪人在市场活动中片面追求利益, 有时连血缘亲情也不顾了, 不讲职业道德, 为了争客户抢市场而不择手段, 搞不正当竞争, 甚至有少数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 失信于买卖双方, 严重侵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纪人的形象, 制约了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健康发展。

㈡网络化程度低, 经营范围有限近年来,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市场契机。相关行业生产及交换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农村市场交易网络正在形成。相比之下, 农村经纪人队伍的规模与蓬勃发展的农村市场形成了巨大反差,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云南西双版纳州为例, 截止2008年, 全州竟只有1户在工商局注册的经纪人[2]。当然, 在实际交易中的无证经纪人数量远远不止此。但是, 有限的农村经纪人队伍确实成为了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再者, 如上所述, 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信任范围较窄, 加之本身缺乏专业素养, 协作意识差, 很难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网络化交易平台。从当前情况来看, 大多数地方的农村经纪人还处于“家庭单干型”、“松散型”等单打独斗的状态。各自仅限于自己所处的某乡或某村, 靠着单一农产品的经营来“小富即安”。新技术、新行业缺乏相应的农村经纪人提供中介服务。总之, 不能形成组织化发展的相互协作的经纪人交易网络, 是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㈢制度供给不足, 行业缺乏规范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起步较晚, 相关制度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目前主要管理制度是国家工商总局2004年颁布实施的《纪人管理办法》, 其内容较为笼统, 在农村经纪人具体问题的指导性上不够详尽, 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此外, 各地政府有一些相应的地方性行政规章, 对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是内容各有侧重, 适用性有限, 缺乏法律效力, 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需要。从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来看, 现行制度设计主要缺乏农村经纪人的专门立法, 同时对于农村经纪人的权利义务规定、组织建立与发展、资金筹集、信用规定以及相应的保险救济等方面配套制度都比较缺乏。由于缺乏相应制度安排, 西部地区农村市场交易中的中介者很多都没有经纪人执照, 存在很多单打独斗的“散兵游勇”和类似于旧式经营中的掮客。这些现象又使得行业不规范行为增多, 加剧了市场主体间的不信任, 从而影响农村经纪人整体形象, 阻碍农村经纪人的有序发展。

三、加大社会资本投资力度, 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

㈠建立广泛的信任关系, 树立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良好形象

第一, 加强外部引导, 促使血缘信任关系向契约信任关系转变。狭隘的宗族血缘群体观念很难适应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因此, 乡镇基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但要重点发展农村经济, 还应当重视对农民生活观念转变的宣传引导,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 充实村民闲暇时间, 进而可以建立更为宽广的社会网络, 把传统观念中珍视亲情友情的传统传递到新的社会网络中, 同时, 宗族血缘信任关系通过新的社会网络内得以扩大, 有助于讲求信用的市场经济网络的形成, 以利于契约型市场关系的建立发展。

第二, 进行教育培训, 提升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教育投资是最重要、最有效的社会资本投资。西部地区经纪人行业起步较晚, 整体素质不高, 宗族血缘关系限制了信任范围。因此, 政府应该加强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的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 主要在于培养和提高两方面的能力水平:一是提高经纪人的业务能力, 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掌握网络技术, 学会网上交易, 同时, 要引导他们进入一些新兴行业, 比如新型农产品的市场开发、新技术的推广, 农村劳动力中介市场等。二是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强化经纪人法律意识, 培养职业道德, 杜绝经纪人损害农民利益、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的行为发生, 树立诚信经营的经纪人形象。

㈡培育网络化组织形式, 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自我管理一是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纪人行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提供较为完备的管理与服务来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针对农村经纪人队伍分散活动, 组织化程度低的现实,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业务交流。根据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特点, 定期举行业务洽谈会、农产品交易会以及技术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以政府组织的各种交流活动为契机, 经纪人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广泛的交易网络, 从而使得行业资源、信息能够得到更为快速而广泛地传递, 刺激农村市场的充分发育。二是鼓励组织化发展, 实现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自我管理与服务。如前所述, 经纪人队伍组织化发展是农村市场网络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交易行为的日趋复杂, 单干型经纪人会逐渐丧失信息占有优势, 最终会被淘汰出经纪人队伍。农村经纪人组织化可以产生聚集效应, 提高经纪人整体效能。因此, 政府应该鼓励引导农村经纪人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 实现自我管理与服务。农村经纪人行业协会可以培育自身的社会资本, 通过制定协会组织规则来规范成员交易行为, 实现诚信经营;通过组织内部培训来提高成员业务能力。总之, 组织化发展可以整合经纪人资源, 形成合力, 实现经纪人队伍的有序发展。

㈢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 优化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制度环境一要制定专门的农村经纪人管理制度, 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行业规范发展。从政府管理的国家层面来看, 需要制定专门的农村经纪人管理制度, 形成以专门法律制度为基础, 各项配套政策规定以及地方政策措施相互协调的“规则”体系。在此基础上, 西部地区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农村经纪人信用评价制度, 从制度渠道来引导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培养信用意识, 改善融资状况, 消除违法违规行为, 构建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规范发展的良好信用环境。二是建立农村经纪人的激励制度, 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壮大。要壮大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经纪人的外部激励制度与内部激励制度。一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农村经纪人的激励制度, 从外部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运用各种积极措施来激励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 农村经纪人行业协会及其自主组织要建立自身的奖惩制度, 通过农村经纪人内部的自我激励来实现行业的发展壮大。

四、结语

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对于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作用重大。我们应该拓宽思路, 从更为宽广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培育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新兴的社会资本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视角, 我们可以从“信任”、“网络”以及“规范”这三个社会资本的基本维度来探索实践路径, 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当前,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还不能满足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社会资本角度来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问题, 可以在一个新的视野中思考从“信任”、“网络”及“规则”等三个途径来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队伍。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经纪人,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D.帕特南. (王列, 赖海榕, 译.) 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2]张志远, 龚识俨.西双版纳州农村经纪人发展问题思考.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J].2009, [3].

西部社会 篇11

【关键词】加快;西部劝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的基本情况

宜就镇辖拉利坪、宜就、地什苴、拉古、木马、老怀哨(外片区);他克、外普拉、潘古里、阿朵所、伙把、他的么(里片区)村委会,117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331平方公里。全镇人口1696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6人,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的95.6%。宜就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55%。全镇耕地面积29101亩,人均占有耕地1.79亩,其中:水田15353亩,旱田13748亩。2013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8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433元,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16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0万元,

二、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宜就镇发展的一些优势

(一)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1、宜就镇是一个深度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山区农业乡镇,工商业尚属起步阶段。2013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433元,属于深度欠发达乡镇。宜就镇所辖12个村村委会都是山区村委会。截止2013年上半年,宜就镇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的95.6%,非农业人口仅为机关工作人员和各级各部门的离退休回乡居住人员,城镇化率仅4.4%,是十分典型的农业乡镇。宜就镇现有个体工商户520户,主要是葡萄种植、百货副食品销售机械修理、餐饮业,有规模的只有葡萄种植和拉利坪村的一家砖厂;私营企业全镇只有小黑龙水厂一家;全镇现有20多家专业合作社,只有一家通过省科技厅的省级认证,但无一家实际经营。全镇拥有宜就麦芽糖等6个注册商标和雪晴他克茶等两个外观专利。注册餐饮业上税多,导致全镇搞农家乐的只有拉利坪村的灵凤山庄一家注册。

2、宜就镇作为农业乡镇,发展受耕地制约明显,水利设施落后。宜就镇人均占有耕地1.79亩,只及全县平均水平的66%,且田块破碎,生产条件极差。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还不高,产业对镇域经济的支撑力不强,适合镇情、村情的基础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仍然不够明显;宜就镇现有水利设施总库容1080多万立方米,包括库容142万立方米和库容159万立方米的小一型水库各一座共2座,总库容600万立方米的小二型水库22座,总库容180万立方米的小坝塘94个(实际已报废24个,现有70个);1立方米/秒流量以下的大大小小沟渠91条。全镇土地能被灌溉的面积,即水利化灌溉程度只有30%。即使是全镇水田也仅有70%可以灌溉。“靠天吃饭”现象十分严重。土地撂荒、废弃的现象已逐年增多。

3、经济结构单一、烤烟是全镇最主要的经济收入,特色产业对镇域支持作用尚不明显

2013年共种植烤烟8500亩,产值2821万元,实现粮食产量8602吨。全年产茧22570公斤,实现产值92.6万元。核桃产量112.17吨,实现产值426.2万元。

(二)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发展的一些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丰富。

“南永”公路穿境而过,距永仁县县城永定镇和永武、永攀高速公路仅21公里,宜就镇已实现乡村公路“通达工程”,大部分村组已实现村组公路“通达工程”.宜就镇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有:大雪山的观光旅游、阿朵所水库的休闲旅游、宜就村彝人新村民族文化餐饮休闲旅游、江底河溶洞的探险旅游、外普拉黄村队的野生猴群考察风光旅游、潘古里的化石考古旅游。

2、农业生态较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有一定基础。由于基本没有工业,宜就的农业生态优良。农产品无污染,生态,绿色安全环保。以大黑拉么片为例:生产生活用水基本是地下水,被喻为“用矿泉水种粮的地方”。(1)一些林产品有一定规模。宜就镇现有森林40万亩,种植核桃23000多亩、板栗16000多亩、桃600多亩(其中有230亩特优品种他克桃)、芒果芒果3200多亩、独有品种阿朵红梨55亩,还有一定数量的樱桃。2013年全镇种植油橄榄已达3000亩。(2)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有一些优势品种。宜就除粮食和烤烟外,蚕桑、葡萄、茶叶均有一定规模和特色。宜就玫瑰香葡萄、宜就黑虎香葡萄、他克茶是特有品种,他克天麻、他克板蓝根、阿朵所独角莲较有特色。(3)畜牧业有一定规模,一些品种较好。宜就全镇现有生猪25000头,黑山羊19000只,牛5000头。养殖70头-300头的养殖大户全镇13户。西门塔尔黄牛、摩拉水牛、短角牛黄牛等优良品种达1000多头。

三、抢抓机遇,因地制宜,促进宜就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规划先行,走高原特色农业的路子。要抓住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名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充分利用宜就镇区位、光热、山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重点发展油橄榄、芒果种植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烟草、核桃、板栗、蚕桑、畜禽养殖等传统产业;精心培育葡萄、蔬菜及繁制种等精品产业,宜就镇党委、政府拟制定《宜就镇高原特色产业示范区发展规划(2014-2020)》。通过规划加大引导和扶持,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宜就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二)狠抓产业发展不放松。按照“长中短结合,田地山林两轮驱动,高中低海拔分类推进,林畜循环发展”的思路,继续巩固提升粮经传统产业,着力抓好生猪、黑山羊,烤烟、疏菜、蚕桑,核桃、板栗、芒果、油橄榄等特色产业,整合开发以大黑拉么片区为核心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业;要在培养大户、规模养殖、加大扶持、强化服务上下功夫,着力抓好生猪和黑山羊养殖;要在控总量、优结构、抓质量、增效益上下功夫,着力抓好烟叶生产工作;要在优化管理、强化服务、抓好培训、提高效益上下功夫,扎实抓好蚕桑产业的发展;要在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品种选择和招商引资上下功夫,推动蔬菜产业发展;要在抓管理、抓培训、精加工、增效益上下功夫,稳步发展核桃和板栗产业;要在规划先行、合作社带动、科技培训、争取扶持上下功夫,确保芒果、油橄榄等新兴优势特色产业有序发展。

(三)采取三项措施加快宜就企业的发展。一是对外大力招商引资;二是不等不靠,积极培育镇内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型企业,注重培育商标、专利;三是积极做好“农转城”工作,不失时机地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要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实行双向补贴。通过争取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对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以一定数量的土地入股的农户进行补助;二要通过项目支持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如农民工培训、土地整理、滴灌补助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抵御风险的能力。

西部社会 篇12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

20世纪后期, 我国提出了高等教育要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实行, 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现代化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通过良性互动, 谋求共同发展已成为必然。

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保证, 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和外在条件, 两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因此, 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 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表现为区域内的经济、科技、文化的有机组合。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 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 为之服务, 应该存在着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1]因此,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是区域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 实现人才本地化培养的需要。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是制约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受地理、历史、人口、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 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因此, 仅仅依靠人才引进来满足西部地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不现实的, 必须采取人才本地化培养战略。所谓人才“本地化培养”, 主要是指从某一地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 制定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战略、计划和措施, 对当地现有的人才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在西部吸引外来人才仍存在较大困难的情况下, 加强人才本地化培养的力度应是首选之策。[2]人才本地化培养, 必须依靠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其次,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知识和创新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教育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关键所在。[3]西部高等教育是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能够促使西部高校立足西部,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 充分发挥高校的比较优势,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 西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定的高等教育是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发展的, 西部地区是西部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空间。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是西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首先, 有助于西部高等教育以服务求得支持。20世纪末, 我国实现了对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有巨大影响的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 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伴随着改革, 省级政府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统筹作用在不断加强。西部高等教育要发展, 必须“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通过服务获得地方政府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高等教育要更好地为区域发展服务, 就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其次, 有助于西部高校形成办学特色。西部高等教育现有教育基础薄弱, 底子差, 要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构建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以特色取胜。特色是一所大学成长与发展的动力, 而特色的形成, 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物产丰饶, 民族风情多样、人文遗迹颇多, 区域内能源、自然、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西部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文化等优势。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有助于西部高校走区域特色发展道路, 依托西部地区独特优势, 创新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学科, 形成所在领域的科研优势, 带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1. 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一个区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对区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确保区域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 把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区域战略规划之中, 统筹安排, 要根据区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以及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要求, 发挥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作用, 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布局结构, 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科类、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更好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 转变政府职能, 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政府是高等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的发起者、支持者、服务者、引导者、监督者和协调者, [4]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的良性互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加快职能转变和角色转换, 为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提供法律、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和引导, 营造有利的生态环境。一是组织协调。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涉及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 帮助解决合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二是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为互动各方的合作提供法规支持, 建立健全合作架构内部规章制度, 规范和调控各方的合作行为。三是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 鼓励和引导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与合作。四是建立和完善促进合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不同互动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信息沟通的公共服务平台。

3. 西部高校要强化为区域发展服务意识, 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高等教育地方化 (区域化) 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显著趋势。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为地方发展服务, 使之成为地方的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 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第一个含义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本义, 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主要价值所在。[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 为地方发展服务。因此, 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应当强化为地方服务的意识, 秉持“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宗旨, 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根据本地区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面向本地区的社会需求, 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及灵活多样的培养目标, 为区域发展培养“下得去, 用得上, 干得好”的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

4. 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 涉及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和科研院所等诸多方面, 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配合, 共同努力。互动各方要不断地更新观念, 发挥各自的优势, 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和措施, 通力合作;要坚持互利互惠、平等合作原则, 不断探索高等教育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组织形式, 通过构建产学联盟、校企协作等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平台, 形成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3·问题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基本目标下一篇:经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