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

2024-06-03

中国西部地区(通用12篇)

中国西部地区 篇1

摘要:随着当前文化发展的多元化, 我国在社会认同方面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国自统一发展到现在, 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社会认同感作为凝聚我国各族人民力量的纽带, 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 社会认同感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 社会认同感强的国家, 就能够更好地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 致力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关键词: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重要区域, 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影响。西部民族在政治、文化发展中具备特殊性, 决定了其民族发展也具备一定的差异性。中华56个民族作为中国发展的整体, 必须做到齐心协力, 才能够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 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应该作为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 提高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意义

1.1 有利于民族发展

提高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能够促进我国的民族发展。其中的原因在于, 促进民族认同感的提高, 就能够进一步稳定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形势, 和谐的民族环境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 从我国的整体来讲, 各民族的和谐能够促进我国整体发展形势的稳定, 在安定的环境之下, 我国能够赢得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 能够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1.2 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我国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支持。增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能够提高我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 集中力量进行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也能够在文化方面寻求更多的积极因素, 不仅有利于我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还能够增加我国的整体实力。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1.3 有利于社会和谐

我国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不仅受到政治制度、文化建设等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各民族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各民族社会认同感强烈的国家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发挥全体人民的力量, 提高社会建设的效率。在社会发展方面, 社会认同感强的国家能够更好地解决各民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人民提供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

2 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受到了多文化发展的影响

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中受到了多文化发展的影响, 多文化的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下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发展的特殊性, 导致其政治、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多文化的发展能够为西部民族地区增加发展的动力, 使其发展更加具备灵活性。在这种条件之下, 就导致了其民族发展统一性的下降, 对于自身社会认同感的保持与加强起到了不良的影响。

2.2 世界形势的变化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能够对社会认同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 由于世界形势的多样化, 在政治、文化方面都产生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也受到了世界发展形势的影响,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由于当前发展形势的复杂性与易变化性, 导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下降。

2.3 变革过于激烈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变革方面更加得激烈, 其中的原因在于, 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处于不稳定的阶段, 为了统一于国家的发展, 就必须进行激烈的改革, 才能够使各民族的发展回归正常的轨道。除了西部民族地区变革过于激烈而导致了社会认同出现问题以外, 宗教方面的影响也是促使社会认同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宗教的多样化以及在发展中对当地人民形成的深刻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下降。

3 加强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的措施

3.1 采取现代化的治理方式

由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导致其在民族分布上具备分散性的特点。这种民族发展的特征不利于社会认同感的增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采取现代化的治理措施, 其中的原因在于我国处于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只有不断适应其发展进度, 才能够更好地增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在具体措施方面, 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让西部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家对其发展的重视。此外, 要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运用其中的规章制度, 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各民族人民的权益, 同时保证其制度的权威性。

3.2 促进民族和谐发展

要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 就要让西部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家对于其的发展持有重视的态度, 并且在分配方面也做到公平公正。所以,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 国家首先要重视其经济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的进步能够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 在各项基础设施以及各种服务的提供方面, 国家也应该做到平等对待, 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措施, 才能够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

3.3 保障公民权利

对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公民权利的保障, 也是提高其社会认同感的重要举措之一。保障公民权利, 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每一个公民社会认同感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 对于整个民族社会认同感的提高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因此, 基于个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对于整个民族社会认同感提高的重要作用, 就要从每个公民出发, 保障每个公民的权益。在保障权益的过程中, 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 做到一律平等对待。要体现出法律的权威性, 同时体现出我国对西部民族地区的重视, 不断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王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建设的实现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 2015 (08) .

[2]常宝.当代中国社会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构[J].甘肃理论学刊, 2013 (01) .

[3]陈峰.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机制和规律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 2013 (01) .

中国西部地区 篇2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间的面板数据

摘要:本文对控制难度最大的SO2排放进行了分析,并利用STIRPAT模型和西部民族地区各省区2000~20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数量、富裕程度对环境影响的具体作用.研究表明:(1)人口数量是当前环境影响的一个主要驱动因子,富裕程度的增加也将加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存在环境Kuznets曲线.(2)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边际SO2排放趋于缩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目前在重视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收入差异对环境的影响.(3)中国各省市区的技术生态效益差异很大,因此,必须促进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创新政策的整合.作 者:冯等田 FENG Dengtian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730030期 刊:西北民族研究 PKUCSSCI Journal:N.W.ETHNO-NATIONAL STUDIES年,卷(期):,(2)分类号:X22关键词:环境影响 STIRPAT 面板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 篇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产业,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交通不发达,城市化率偏低,再加上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薄弱,这一切都成为了制约当地国际经贸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从而有效拉动西部地区国际经贸的发展,这个问题很值得关注。

一、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物流总量偏小,物流管理混乱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4万亿元,西部地区物流总额虽然相对前几年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中部和东部来讲,无论是对外贸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社会商品库存总量,还是全社会货物周转量都无法相提并论。诚然,中国西部地区历年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较低,但是从其占56%的国土面积和全国23%的人口的视角来看,物流总量偏小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西部地区物流管理相对混乱,与物流相关的普适性的法律法规、明确的物流主管部门以及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科学的分工体系有待完善,以致于各部门各自为政,职能交叉,重复建设严重。

(二)生态环境恶劣,交通运输不畅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远离沿海,缺少低成本的海洋运输业务,部分地区甚至是戈壁荒滩,荒无人烟,生态环境非常恶劣,交通极不发达,根本没有公路或铁路相连,使得大量矿产资源、农产品无法顺畅运输。虽然单纯从运输线路总里程来看,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似乎差距不是很明显,但是从单位面积线路密度来看,西部地区每平方公里运输线路只有0.123公里,仅仅相当于中部地区的二分之一,东部地区的四分之一。再加上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薄弱,城市化率较低,至今仍然存在大片贫穷落后地区,缺乏物流产业发展的硬件基础。

(三)物流技术落后,物流服务质量较差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的、地理的以及经济等原因,无论是物流管理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技术、作业技术等都无法同中国其他地区相提并论,更不用说媲美世界先进物流技术,在物流运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纸笔工具较多,严重缺乏对通信、电脑、扫描、EDI(电子数据交换)以及条形码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中国西部地区除成都、重庆、西安等省会大都市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勉强维持外,绝大多数地市、县原有的物流设施要么挪做它用,要么荒废,其主要原因就是物流技术的水平较低,导致提供的物流服务质量较差,因此中国西部地区大量的商贸企业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东部地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四)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短缺,市场竞争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和“物流无国界”的严峻形势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各种各样且一直在不断变化,单个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追上市场的变化节奏。而由于历史、地理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西部地区许多工商企业经营组织方式传统落后,商品流通过程中一切物流活动基本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样不仅影响了企业主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无法使得物流产业获得充分的竞争而提高。在这种环境下,导致西部地区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较少,而且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少。

(五)信息基础薄弱,缺乏统筹的公共信息平台

信息技术对物流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西部地区信息化较差,其计算机络、自动化等技术普及率很低,距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有较大差距。中国西部地区部分城市虽然都建有各自的公共信息平台,但缺乏一个由各方政府统一调控的的公共信息平台,尤其缺乏一个专门向物流行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对协调统筹该地区物流的发展十分不利,并制约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六)物流从业人员素质较差,高精尖物流人才急缺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精尖专业物流人才严重短缺。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西部地区各类物流企业收入的90%以上基本来自于基础性服务,而物流信息服务、支持型财务服务以及增值服务等收入连10%也不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因就是缺少高素质的专业物流人才。中国西部地区在物流发展方面严重滞后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上发展缓慢,物流知识培训机构少,物流从业人员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不到20%,高中及中专职校学历则占了60%以上,受过专业培训的管理人员也比较少。而根据一项调查表明:在从业人员中,美国物流企业约有51%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拥有学士学历的占35%,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只占14%,物流企业中的很大一部分员工包括中高层的管理经营者。由于很多物流从业人员对增值服务、全程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理论等知识知之甚少,导致大部分物流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二、物流产业发展滞后给中国西部地区国际经贸带来的影响

(一)因物流成本较高,大量矿物资源性产业出口失去竞争优势

虽然中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物性资源,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生态环境恶劣,交通和通讯不便,以致于西部地区企业规模较小、物流成本偏高。以物流运输成本来看,运输业从业人员人均年运输量仅为中国东部地区的1/2,物流运输成本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远高于东部地区,更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以矿产品云母片出口为例,从成都运输一个集装箱的云母片经上海或江苏连云港,运抵美国西海岸需要1200美元以上,而从江苏连云港直接发往发运至美国西海岸,运费仅需500多美元。同时,成都的货物在途时间比江苏的货物要长15天左右。中国西部部分省份许多企业,迫于高昂的运输成本压力,不得不将出口生产基地往东部迁移,以降低出口产品物流成本,缩短交货期。小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运输的高成本之间的不对称,以及对远距离的大市场信息掌握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使得西部丰富矿产的资源优势很容易被过高的物流成本所抵销,从而失去了自身的竞争优势,也难以从中获得取得持续的比较利益。

(二)因物流技术落后,大量特色农产品出口缺乏市场竞争力

除了矿产资源之外,西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尤其是特色农产品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西部地区物流硬件设施落后且分布不平衡,特色农产品运输缺乏必备的冷藏保护,从而造成农产品的损耗严重,丧失出口市场竞争力。仅以蔬菜和水果为例,由于缺乏必备的冷藏保护,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就高达30%左右,因腐烂变质而损耗的蔬果可满足上亿人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惊人。而反观世界发达国家,蔬果损耗率基本都被控制在5%以下。巨量的损耗不仅严重影响西部地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也严重打击了农民出口特色农产品的积极性。此外,农产品信息网络平台缺失,农产品仓储、运输条件和工具相对落后,也是造成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低的原因之一。

(三)因物流交通不畅,初级产品加工兴旺而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交通落后,海运缺乏,造成西部大量资源性产品难以输出,从而导致大量资源性初加工企业只有在本地区聚集,而急需的深加工企业极度匮乏。一方面,初级产品加工兴旺无法给中国西部地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初级加工企业大多是“高污染”和“高耗能”大户,以致于西部大部分地区环境污严重,排放强度严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10年西部地区废气排放量平均占全国废气排放总量的27.1%,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2000—2010年西部地区废水排放总量平均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22.2%,呈现出波动性增长趋势。2000—201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一样,固废排放量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但西部地区平均占全国固废排放量的56.4%。从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例来看,西部经济落后于东中部地区,但是排放强度却明显高于这些地区,而由于大多污染企业是地区利税大户,经济发展的带动者,治理环境污染自然也成了老大难问题。

(四)因物流产业发展滞后,技术型、服务型的外资企业难以引进

实践经验表明,无论是矿产资源还是农产品,一旦经过深度加工转化,价值都可以实现倍增。然而,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整体落后,又缺乏辐射力强、功能齐全的国际矿产和农产品专业市场,本地区的龙头企业短期内无法培育,技术性、服务性深度加工企业因为忌惮西部地区落后的物流产业也难以引进。与我国东部地区开放便利的物流条件相比,西部地区处于内陆相对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地广人稀、远离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最主要的交通方面,东部的交通通信基本建设占全国的比例至少在50%,占全国国土面积85%以上的中西部合计不到50%,其中西部仅占10%左右。西部这些自然和非自然因素极大限度的限制了西部地区的发展,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难以引来外资,无法形成生产力。因为物流整体落后,尤其是缺少港口或海洋运输条件,难以像东部沿海地区那样建立免税物流区、科技开发区,因此只能把相应的外资和外资企业挡在门外。

三、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重视科学规划与宏观管理,实现“大物流”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物流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西部地区政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重新梳理现行物流管理规定,加快研究和制订更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扶持体系。按照“大物流”思路,制定现代物流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样才能防止和避免物流产业发展中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早日实现“大物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

(二)加大物流基础投入,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中国西部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投入,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西部地区的出口。除了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大扶持外,西部地区要积极吸纳国内外各种形式的资金。打造本地区龙头物流企业,在龙头的带领下实现西部物流产业的整体进步。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为物流信息的高效交流创造条件。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全面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和运作模式。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

(三)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鼓励和支持综合实力强的物流企业优先发展,并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一方面,政府要鼓励工商企业逐步将原材料采购、仓储、运输等服务业务分离出来,交给专业性强、社会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另一方面,政府应废除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由部门和地方制定的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的有关规定,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同时,政府要加大力度通过市场资源配置手段,建立物流基地企业和物流示范企业,鼓励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壮大龙头现代物流企业。

(四)培养和引进国际物流专业人才,打造优秀物流骨干队伍

中国西部地区 篇4

一、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1.西部地区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目前, 我国西部十二省区在居民收入上, 表现为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据报告显示, 2005年, 西部所有省、市、区城镇居民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4%的只有内蒙古、宁夏两地, 有一半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足10%。从东西部间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来看, 2005年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 城镇由2004年的69.7%下降到2005年的66.7%, 农村则由2004年的48%下降到44.2%。[1]

2.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其他地区更大

一直以来,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整体上普遍高于农村居民收入, 西部地区也是如此。在计算各地城乡收入差距方面, 采用城乡收入比指标。统计显示, 到2008年底, 全国平均城乡收入比达到3.05倍。部分省市的城乡对比情况见下表。 (表1) [2]

上表所列的是各地收入对比指标的前六位和后六位的省市,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均为西部省市, 较小的均为东部省市, 其中, 云南城乡收入差距达到4.27倍, 位居全国首位, 而北京、天津、上海3直辖市城乡收入差距较其他地区稍低, 排在全国后三位。西部十二个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均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3.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严重偏低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显示, 2005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最高, 为12884元;其次为西部地区, 为9633元;最低是中部地区, 为8691元。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 东部地区最高, 为5123元;其次为中部地区, 为2815元;西部地区最低, 为2508元。由此可见, 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相比虽然存在差距, 但相对于农村居民收入与全国相比的差距而言, 相差并不是很大, 造成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严重偏低。我国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 主要来源于日常的农业收入, 其增幅趋缓, 单一的农业收入将继续拉大于其与城市间的收入差距。

二、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城乡有别的管理体制、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和城乡有别的投入机制。这种政策上的差别最终导致了我国目前这样的一种城乡格局:城市经济以现代化大生产为主, 而农村经济则以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 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 农村的人口要远远多于城市。对于落后于其他地方的西部内陆地区, 其二元经济表现得更加突出。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两个更为独立的社会单元, 农村的经济建设更为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更为不健全, 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能力更低。这使得我国西部农村很难吸引到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和资源, 生产和工作条件落后, 机械化程度低;教育资源匮乏,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转移困难, 劳动者增收的途径有限, 这些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西部农村的贫困, 城乡收入差距也趋于扩大。

2.我国工农业非均衡发展政策的惯性推动

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实行的是依靠农业支持, 优先发展工业的政策。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使得城市的产业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 而农村则由于投资不足, 没有实现机械化, 主要以发展传统的手工小农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以后, 这些制度又在相当程度上被沿袭下来。近几年尽管国家不断强调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 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同时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惯性作用, 城市在吸引投资方面已经形成了农村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 农村依然吸引不到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因此, 从客观经济情况来看, 近几年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 而是扩大了。另外, 目前在西部,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在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 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后提出来的, 而我国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与全国相比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上述条件还不完全具备。以贵州为例, 200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1.065%, 人均GDP仅为全国的35.4%, 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 城镇化水平要比全国低16个百分点, 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十分有限。[3]

3.农民负担较重

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 出台了许多惠农、支农政策, 特别是取消了农业税后, 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负担, 加上粮食、良种直接补贴, 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等的实施, 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显性负担减少了, 但隐性负担仍然较重。 (1) 农民的生产负担进一步加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 (化肥、农药等) 价格上涨;另一方面, 农村生产人力支出费用增加。这些都造成农业种植成本增大, 增加了农民负担, 不利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 (2) 农民生活负担进一步增加, 削减了农民的实际收入。主要表现在:第一, 义务教育之外的收费仍然较高。高中和高等教育收费过高, 部分农民无力负担高额的学费。第二, 医疗费用高。虽然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但就医要受指定地点的限制, 药品费用过高, 报销手续繁杂, 报销比例低, 农民负担依然很重。

4.自然条件和农业自身脆弱性的影响

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中国农村居民按收入来源划分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纯农户。即就业和收入主要在农业的农户;第二类是以农为主的兼业户, 第三类是以非农为主的兼业户, 第四类是非农业户。每种类型农户的收入状况都与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等条件密切相关。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 在这些农户中, 谁的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比重越大, 谁的收入增长得就越慢。这是因为农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先天就存在诸多的不足, 如生产周期长, 储藏成本高, 需求弹性小, 抗风险能力弱等。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的比重更大 (全国的五大牧区全部都在西部) , 农业收入是西部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 由于我国西部正好地处内陆, 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 加之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使得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弱, 农村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大, 靠天吃饭的现象更为严重, 农民增收困难重重。

5.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匮乏, 人口素质较低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 2004 年, 我国15岁以上的文盲率达10.3%, 西藏、青海、甘肃、贵州、云南西部地区高达44%左右。调查采用当前国际上较通行的测量文盲的方法 (即受访者是否能够读懂一封普通书信) 对西部文盲率进行了测定, 按照上述测量方法, 即西部青年中文盲率为10.8%。如果从青壮年中未上过学的比例来看, 西部青年中“从未上过学”的比例仍高达 7.2%, 青壮年 (15-50岁) 中的“从未上过学”比例达到11.0%, 表明西部青年的文盲率至少为7.2%, 青壮年的文盲率至少为11.0%。这与全国 “十五”期间将我国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相比, 两者之间差距还非常大[4]。较低的人口素质, 一方面使西部农民难于掌握现代农业的高科技, 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外出打工, 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些都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从而也就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对策

1.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还农民以真正的“农民待遇”

一是要继续推进国家户籍制度改革。必须改革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使农民享受到平等的公民权, 疏通社会流动渠道, 把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纳入到国家整体的社会流动, 使农村人口的职业转移与居住变迁、社会地位变迁同步进行。二是要加速城镇化进程。要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不仅要鼓励农民到城市务工, 安家落户, 更重要的是主动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现在不少地方进入了发展误区, 认为只要进行城镇化就可以缩小城乡差距, 并没有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 结合本地区的产业格局进行城镇化, 新城镇一定要建立以相应的产业作为依托的基础上。三是各地政府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做法, 做好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组织、信息引导和技能培训等服务性工作, 简化手续, 减免收费。最后还要创造条件, 为进城打工的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2.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工农业非均衡发展政策使得我国西部农村的工业基础及配套设施十分薄弱, 而且这种政策上的惯性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因此, 我国西部农村在发展工业时应立足西部农村实际, 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乡镇企业上。大力加强农副产品加工业、采掘业等非农产业的开发, 并通过原农产品和其他资源的深加工来提高其技术含量, 促进产品的全方位升值, 辐射并带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启动。当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后, 要鼓励其利用积累的资金做大做强, 采取“以工促农” 、“以工补农”等形式, 加快建立一批龙头企业, 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另外, 在发展农村第二产业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教、卫生、商贸、餐饮、运输、信息等服务业, 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切实减轻农民支出负担

党和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同时要执行和落实好“四补贴”政策, 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等支农惠农政策,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探索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供给为主体, 村社集体和农民辅助、私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供给体制。注意加大对农业上游产业的扶持和对农民购买农资产品的补贴, 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 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础框架。在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 与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相结合, 建立起农村“低水平, 广覆盖”的社会保障 体制基础框架,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4.依据特有的自然资源条件, 发展特色农业

由于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人少地多, 自然条件差异很大, 因而应依据其不同的自然条件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在农牧区加快农村畜牧业的发展。目前, 我国粮食库存较多, 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时机比较成熟,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疾病防治体系建设, 发展饲料工业和畜产品深加工, 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工业。二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西部农村应以市场为导向, 立足对现有加工能力的改造, 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开发, 使我国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有一个大的发展。三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在新疆等地以发展商品率较高的农产品为主;在生产条件较恶劣的地方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在生态脆弱地区, 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在风景秀丽、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旅游和红色旅游, 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 在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的同时, 要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进一步提高西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整个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对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已经成为增加农民社会流动和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要改变西部农村的贫困状态, 国家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对西部农村的教育产业进行扶持。第一, 加大资金投入。各级财政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 特别是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 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希望工程”等社会力量的作用, 改善农村教育设施, 增强师资力量。第二, 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必须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开放中学社会办学教育市场, 形成一个充分竞争的高效的农村教育市场, 降低农民接受教育的成本。第三, 力争尽快普及农村高中教育, 大幅度扩充高等教育的招生数量, 为农民子弟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奠定人力资源基础。最后、加强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是目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满足农业产业化需要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韦苇.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31省市区“十一五”城乡一体化进程比较[J].领导决策信息, 2009, (33) .

[3]石宗源.建设新农村:西部地区如何破题[N].人民日报, 2006-5-12.

西部地区外资流入障碍分析 篇5

1 扩大开放对西部开发意义重大

1.1 引进外部资金是解决西部地区资金短缺的重要手段

西部大开发,关键是资金。据测算,要实现西部开发的目标,未来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需要9.55万亿元(不变价)[1]。固定资产投资不外乎来自国家投资、国内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和企业自筹、利用外资四种途径。从国家投资看,由于财政预算内投资将逐步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发行国债又不可能长期实行,西部地区依靠国家投资增加的空间十分有限;从贷款投资看,国内银行经过商业化改制后,为降低风险,贷款条件日益严格,短期内不可能大规模增加;从自筹资金看,西部省区都是“吃饭财政”,地方政府筹资难度非常大,而企业效益又普遍不高,自我积累和筹资能力有限。从引进外资看,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域转移,以及中国加入WTO,流入中国的外资将快速增加,可能在今后数年内向西部地区转移,成为解决西部地区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

1.2 入世后西部地区面临更加严峻的引资竞争,必须努力扩大开放

首先,全球FDI的流动格局集中在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总量较少。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外资又集中在少数经济高增长国家和地区[2-3]。因此,国家之间的引资竞争不断加剧。其次,在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中,西部地区继续处于对外开放的末端。沿海区位优越,基础条件好,开放时间长,加上“九五”期间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为外资流入创造了广阔的投资空间。西部地区区位差,开放晚,起点低,基础设施落后,在引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1995-20外资继续在东部沿海集聚,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FDI)比重一直占全国的87%左右,西部地区只占3%,表明全国外资分布东多西少的大格局没有改变。从外资增长速度看,1995-2000年全国FDI总量年均增长8.38%,其中东部地区增长8.49%,中部地区增长7.89%,而西部地区只增长6.72%,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低1.7个百分点。初步推断,短期内西部地区外资总量不会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国外资企业平均投资规模为405.83万美元,其中上海高达618.58万美元,而陕西为301.42万美元,重庆为386.53万美元,四川为285.58万美元。说明不少外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不太看好西部地区。显然,西部地区开放引资必须另辟蹊径,在政策上有较大突破。

再说,在西部地区,外资流入规模小、增长慢的大背景下,又向陕、川、渝高度集聚,内部竞争加剧。1995年陕西FDI占西北地区的72.27%,2000年提高到74.47%;1995年四川FDI(包括重庆)占西南地区的77.78%,2000年四川和重庆两地提高到81.64%,说明西部地区外资的空间集聚程度加深,内部竞争加剧。西部大开发必须是西部所有省市(尤其包括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三峡库区)的共同发展,外资在西部集聚有可能诱导形成新的“马太效应”。

2 新形势下西部地区开放引资面临的主要障碍

2.1 税费优惠政策趋同化,落差减小,很难形成竞争优势,也与WTO规则不适应

目前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沿袭的是全国推行了20多年的政策优惠老套路,核心是制定优惠的税费减免和土地出让政策。由于全国各地竞相优惠,已形成普惠,政策差异越来越小,西部地区很难依靠政策优惠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反而与WTO的运行规则相冲突。

优惠政策的弊端在于,一是造成外资与内资投资者之间待遇不公。例如,目前内资企业所得税率为33%,外资企业为24%或者更低,对10年以上的外资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在土地出让、行政性收费方面,外资企业享受的优惠更多,形成不公平竞争。二是造成地区之间竞相政策攀比,过度优惠,使当地财政税收收益外流。三是使外商无所适从,举棋不定,犹豫观望,阻碍外资流入。例如,西北某省宣布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到某省级开发区投资实行“零地价”政策,主观上是为了提高外资规模和技术实力,客观上却造成对中小投资商的歧视,结果大跨国公司没有按引资方的愿望入驻,又打击了中小外资的投资积极性,反而妨碍了外资流入。从WTO要求的国民待遇原则出发,新的开放政策应该强调政策的公平性。

2.2 产业准入相同,难以构造新的政策优势,也与WTO规则不适应

目前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产业准入范围大体相同。在传统产业领域,由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很难打入国际市场,而国内市场已基本饱和甚至严重过剩,对外资吸引力不大。在高新技术领域,除少数中心城市外,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和配套服务能力不强,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要么发展组装生产,要么自带研发机构,从而增加了投资成本和风险,显然,在相同产业准入范围内,外商投资东部而不选择西部。

西部地区现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精神,就是规定对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鼓励;对一般竞争性生产项目实行允许,对竞争性经营项目实行准入限制,或设置股权限制;对非竞争项目和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领域实行禁止。准入政策的弊端在于,造成不同投资主体待遇不公,内资准入限制比外资少,内资中国有资本比其他投资限制少。而加入WTO的协定要求进一步开放产业领域,降低准入门槛,现行开放政策与此精神形成冲突。总之,构造西部地区开放引资的新优势在于扩大产业领域开放,实行比东部地区更少的准入限制和更低的准入门槛,对外资逐步实行国民待遇。

2.3 政府包揽一切,与WTO要求培育企业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引资主体不适应

WTO规则要求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以项目为载体,企业为引资的主体,政府的`职能是协调和服务,创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而不是直接参与和干预企业的决策。

目前,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主要依靠政府大包大揽,由各级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大型招商团,周游列国考察,形成意向;举办大型经贸洽谈会、引资会,遍邀国内外政府机构、企业参会等。其弊端在于:首先,大量的引资项目在短短几天的招商会推出,外商缺乏充分的考察研究,很难确定投资意向;其次,政府招商使企业对政府引资产生严重依赖,背离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培育企业(而非政府)作为市场的主体;再次,使政府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最后,政府招商带有“拉郎配”色彩,企业难以真正自主决策。

西部地区每年举行的省级大型贸易洽谈会,陕西有“西洽会”,宁夏有“宁洽会”,甘肃有“兰洽会”,新疆有“乌洽会”,四川有“西博会”,重庆有“一会一节”,云南有“昆交会”,其他各式各样招商会则更多。每举办一个大型的投资贸易洽谈会,往往需要政府斥资数百万,提前数月准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实际效果看,尽管参会单位不少,但本地或国内代表团多,真正的外商较少,能在会上达成投资意向的更少。会上发布的一些签约项目,有的事先商定,只是履行签约程序;有的临时草签投资意向,没有经过中外双方反复磋商,结果签约多,履约少,资金到位率不高。

2.4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化

一般认

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引资优势是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际上这种优势并不明显。

第一,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投资中国主要追逐的是市场扩张和配置研发人才。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低,购买力弱,市场比东部地区要小,人才稀缺,对外资的吸引力当然就弱。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2000年全国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含量为3,611人。西部外资集中的三省市中:陕西为4,138人/10万人,四川为2,478人/10万人,重庆为2,802人/10万人,可见,陕西略高于全国水平,四川、重庆的人才含量不高,对技术密集型外资、大型跨国公司吸引力弱。第二,由于劳动力可以流动,外资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同样可以获得与西部地区等价甚至更低廉的劳动力供应,使西部地区廉价丰富的劳动力独占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化和广域化。第三,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低,产业工人少,尤其是熟练技术工人少,和东部地区比较,西部地区并不明显的劳动力廉价优势反而被技能培训成本抵消。

2.5 区位劣势将使外资进入西部要付出更高的交通运输成本

对于进口原料或产品外销的外资企业,投资西部比东部将付出更多的交通运输成本。据调查,进口原料从广州或上海经铁路转运至重庆,每车皮将增加装卸和转运费6,000元。经过航空运输付出的经济成本更高,通过水运则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显然,对外商而言,投资西部要比东部付出更高的运输成本。地处内陆的区位劣势导致西部引资“先天不足”。

2.6 内资流入西部对外资产生挤出效应

西部开发初期,将主要依靠政策和资金(尤其是国债资金)驱动。1998-2000年全国共发行长期国债3,6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占32%。由于国债筹集和使用成本远小于外资和国内商业银行贷款,使西部一些地区的建设项目从依托国内贷款或外资转向依托国债,造成内资流入对外资产生“挤出效应”。

目前发行的国债中,中央债券由中央财政还本付息,对地方是中央拨款;地方债券在中西部地区还款期限为8年,宽限期2年,利率只有5%。而国内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五年以上为6.21%。国外银行贷款的成本更高,如亚洲开发银行普通贷款(硬贷款)对我国的年利率一般为6.6%,对尚未支付的贷款部分还要加收0.75%的承诺费;特别基金贷款(软贷款)加收1%的手续费,其它普通贷款年利率为8%,按照1:8.2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折算,优惠贷款的利率高于国内商业银行数倍。可见,使用中央财政债券几乎没有成本,使用地方债券的利息成本也比国内商业贷款要低。在国债获得相对容易的情况下,一些地区若能获得国债就不愿用国内银行贷款,能用内资就不愿用外资,“挤出效应”阻碍了外资流入。

3 入世后西部地区的开放战略选择

3.1 重点围绕国民待遇原则扩大产业开放,构造西部开放的政策新优势

新的开放政策应该从税费优惠向扩大市场开放和产业准入转变。国家计委在新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提出:鼓励外商投资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在产业(产品)和投资股比的限制都比东部地区更为宽松。要结合西部省市的实际,研究贯彻意见或制定相应的产业指导目录。近期西部地区可以申请国家同意优先开放电信、证券业、电影院、中介代理、金融、保险、旅行社和商业零售业等领域,放宽外资股权限制,降低准入门槛,形成开放政策新优势。

对农业、林业、水利、能源等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特殊行业和特殊领域,可以继续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并提高“抵、退、免”优惠幅度和范围,对上述领域的外资企业在中国的银行贷款实行利息补贴。

鉴于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比重过高,要允许外资购买国有中小企业,鼓励参与国企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达到扩大引资、搞活国有企业、增加就业、提高税收的目的。

3.2 适应入世要求,培育企业作为招商主体

重新界定政府和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职能和作用。从政府作为招商主体向企业作为招商主体转变。同行业的企业组成招商协会,自行编制招商计划并实施,政府提供服务和一定资金资助。将短期集中的、大型的、综合性的招商引资贸易洽谈会改成经常的、小型的、专业性的多种招商会,针对具体的引资项目和引资领域开展招商,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外同行业的外商,经过广泛的接触和反复磋商,提高引资效果。积极开展网上招商,降低引资成本,扩大引资信息发布范围。同时,利用其它媒介渠道,大力宣传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和招商项目。

要加快优势资源的特色产业开发,注重项目策划和包装,以项目(而不是优惠政策)为载体进行招商。

政府的职能要从制定优惠政策引资向规范管理,加强服务,改善投资环境转变。近期要加快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的接轨,清理和修订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及政策。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社会信用,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3 打通基础设施瓶颈,努力减弱区位劣势对引资的不利影响

加快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安全畅达的通讯网络体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资本西进提供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

铁路方面,加快建设宁西(南京―西安)铁路、遂渝怀(遂宁―重庆―怀化)铁路和沿江铁路;发展内昆(内江―昆明)、神延(神木―延安)、青藏铁路等西部省区间铁路;建设陇海复线和株洲至六盘水铁路复线,改造黔桂铁路、北疆铁路等现有铁路;建设中国至吉尔吉斯以及云南出境新铁路等西部国际通道建设。航空方面,逐步增加西部省会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国际航线和国内支线;开工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公路方面,加快建设沪蓉(成都―上海)高速公路、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南宁―越南、昆明―泰国高等级公路,发展国道主干网。水运方面,以整治出海通道、完善重要港口、航道梯级渠化为重点,加快长江上游港口复建和集装箱码头建设,整治乌江、红水河、赤水河、澜沧江等航道。通信方面,完善光缆干线网,发展宽带城域网,建设宽带高速信息网;发展电子商务。努力减弱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对引资的不利影响。

3.4 调整引资重点,实现内外资兼顾

西部地区开放晚,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发达,很难与沿海地区在同一层面上开展引资竞争,短期外资不会向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大型跨国公司不会看好西部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引资要有所侧重,重点不是吸引大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而是吸引中小型外资投资特色资源开发、加工增殖产业。

西部地区比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层次低,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的一般规律,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本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东部地区资本比外资更有向西部转移的倾向。以重庆为例,200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45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达到16亿元(内资指市外境内投资,不包括三峡移民投资和对口支援投资),20实际外资2.56亿美元,实际内资46.4亿元,预计实际外资5.3亿美元,实际内资50亿元,可见,无论规模和速度,内资都将超过外资,开放的重心要放到吸引内资上。要进一步扩大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与开放,吸引沿海企业包括“三资企业”到西部再投资。此外,西部省市要加强区域合作,联手开发大西部。

收稿日期:2001-11-06;修

回日期:2002-04-26

【参考文献】

[1] 张长春.西部开发需要多少资金[J].中国投资,2001,197(10):58-59.

[2]  Cook,P.and  Kirkpatrick,C.Globalization,Regionalization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Regional  Studies,1997,31(1):55-56.

[3] 马文秀.国际资本流动与东亚经济发展[J].世界经济,1999(5):67-69.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1)[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1.

[5] 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1996-2001)[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1.

[6]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1996-2001)[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篇6

从目前来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同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条件相比要优越的多;其次,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不但将为西部开发提供优惠的政策,而且有能力为西部开发提供较大的财力、物力;第三,已经发展起来的东南沿海地区将会在国家的号召和优惠政策指导下,并为了自身和全局的利益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帮助和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第四,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合理配置;第五,西部地区在很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如果国家的政策得当,西部的区能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同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云南梁河县温泉疗养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一、实施地区:云南省

二、项目内容:

投资总额:500万

外资比例:100%

三、合作方式:独资、合作开发

四、项目概况:

勐养镇位于梁河县南部,地处梁河、陇川、潞西三县(市)交界处。潞盈路(国家二级公路)、龙江跨境而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60公里,距州府芒市68公里,是傣族、景颇族、阿昌族、汉族等民族聚居镇。据统计2005年末,全镇总人口17377人,傣族占46.8%、景颇族占5.3%、阿昌族占4.1%、汉族占43.4%。勐养镇山川秀丽,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被誉为“鱼米之乡”、“葫芦丝之乡”、“歌舞之乡”,2005年浙江大华集团在龙江勐养段投资10多亿元,建设总装机18万千瓦弄另水电站,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各民族的居住、饮食、服饰、节日等特点多、种类多,如傣族特有的撒撇、火烧猪、韵律优美的葫芦丝、欢乐吉祥的泼水节;景颇族独特的舂菜、精致漂亮的服饰、演绎祖先征服自然盛大的目脑纵歌节;阿昌族优美悦耳的山歌和庆祝丰收的阿露窝节等等,让人留恋忘返。龙江勐养段底养渡口道路畅通,江面宽敞,水流平缓,道路畅通。渡口西岸有3处地热温泉,出水口水温达60℃-80℃,长年不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沐浴后能治疗各种劳伤、风湿、皮肤病,皮肤光滑,心旷神怡。附近具有用于调配水温、饮用的清洁山泉水,竹林密布,场地平整,环境优美,每逢节假日是当地和县内外各族群众集会的场所,在州内的知名度日益扩大,是温泉疗养旅游综合开发、创造财富的理想之地。

五、开发主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示民族文化。

六、开发思路:

发挥温泉、江面、环境、特色民族文化、区位优势,进行温泉疗养住宿、江面旅游、民族歌舞展示、民族饮食品尝。

七、项目建设内容:疗养场所及引水工程建设、航道清理及船只投入、民族歌舞展示场所建设、住宿和购物中心建设,实现疗养、旅游、娱乐、购物一体化。

八、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场地(可征用和租用)和设施固定投入3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

九、市场经济效益分析:

以年接待游客3.5万人,人均消费100元,年可完成营业收35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回报丰厚。

十、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可享受省州县各级政府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现正在招商过程中,热忱欢迎有识有志之士落户投资。

大峡谷最佳入口处休闲山庄建设项目

一、实施地区西藏自治区

二、项目简介:稚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它从米林县派镇起,向东绕过南迦巴瓦峰(7787米)作马蹄形大拐弯后,向南延伸。米林县派镇转运站是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的要道,也是遇往墨脱县的必往之地。

三、投资总额:800万

四、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五、市场经济效益分析:大峡谷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众多的温泉、瀑布,给米林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它处于中国最美的山峰——南迦巴瓦峰的山脚下,使通往派镇转运站的交通要道,转运站是翻越多雄山,通往墨脱县的咽喉,也是大峡谷的最佳入口处,在大峡谷最佳入口建设休闲山庄是完全必要的,具有旷阔的发展前景,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盈利空间。

该项目投资建成后,通过门票收入、住宿收入、餐饮及服务业收人、旅游相关产业收入等,将可实现税后丰厚的利润,投资回收期预计3年。

六、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建设建议书已完成。

七、项目建设的意义:将向世人展示大峡谷的丰姿,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到来林观光旅游,增加米林的知名度,并带动2个乡、1个镇以及墨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米林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增加农牧民群众的收入,维护边防的稳定、社会的长治久安。

八、优惠政策:可享受自治区、林芝地区及米林县相关政策。

临泽县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开发项目

一、实施地区:甘肃省

二、项目简介:以丹霞地貌区为主,以祁连山为主要配套资源进行开发,建成融休闲旅游、餐饮娱乐、旅游购物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区和旅游商贸区。旅游区有三个功能区组成,即观光区、休闲娱乐区和商务区。观光区主要为丹霞地貌提供最佳美学观光视角,让游客饱览丹霞全貌和神奇。休闲娱乐区和商务区主要提供休闲旅游、商务、各类聚会、民俗活动以及旅游购物空间。

建设条件:丹霞地貌景观神奇。该项目位于张掖市境内,祁连山北麓。该地质群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0公里,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其经典之处主要集中在临泽县梨园口附近,集神奇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于一体,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和地质研究价值。“丹霞地貌”是地壳经过漫长的上升运动,岩层节理变化,雨水河流的冲刷逐步形成的。具有雄、险、奇、秀、幽的特色,在我国北方极为罕见。且交通通讯便利,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三、投资总额:5000万元,需引资4500万元。

四、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其他

五、市场经济效益分析:年营业收入3000万元,和润800万元,税金300万元。

西藏米林县南伊沟景区资源开发项目

一、实施地区:西藏自治区

二、项目简介:南伊沟位于南伊珞巴民族乡境内,沟内有一条南伊河,从南向北流入雅鲁藏布江。南伊沟内景色绮丽,有保护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和植被,既有高大的针润叶混交林,又有牧草丰盛的草甸。独资、合资、合作南伊乡境内主要居住着藏、珞巴、门巴等民族。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藏、珞巴、门巴等民族独特的风情民俗,将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到此地观光旅游,是米林县发展旅游业的绝佳之地。

三、投资总额:5000万元

四、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中国西部地区 篇7

此次落成的西部技术支持和再制造中心主要将卡特彼勒的设备可再使用旧零部件回收检验送回再制造, 并对其开展后续维修、销售和技术服务。据介绍, 易初明通欲将其打造成云南、四川、重庆、甘肃、贵州、陕西、宁夏、青海及西藏等西南、西北部九省市区域服务中心, 为客户维修、更换、升级设备提供更多的全面体贴的高效服务。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是易初明通选择布局成都的重要推动力。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规划尤其重视再制造产业, 提出将积极支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零部件、机床等再制造产业”, 易初明通相关人士表示, 经过多年发展, 中国西部地区巨大的工程机械保有量已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面对西部机遇, 卡特彼勒与易初明通结合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 进军中国西部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 进一步彰显了其力拓西部市场的雄心。”

中国西部地区 篇8

尽管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以来, 伴随着国家投入的巨额资金支持,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但是从整体来看,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要明显弱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是否起到了理论上应有的支持作用却依然值得研究。

无论是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践检验上,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争议。Goldsmith (1969) [1]、Mckinnon (1973) [2]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深入研究, 其研究结果表明,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Patrick (1966) [3]、Thakor (1996) [4]通过实证检验研究认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很大的关系, 尤其是在经济处于较高发展阶段中,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会呈现出互为因果的特征。以Lucas (1988) [5]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经济学家们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 经济发展会创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这种需求导致金融部门的发展, 是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而不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Greenwood和Jovanovic (1990) [6]、Levine (1992) [7]、Greenwood和Smith (1997) [8]等通过在模型中引入交易费用和进入成本, 揭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双重均衡。Atje和Jovanovic (1993) [9]认为, 经济增长率与股票市场流动性指标呈正相关关系。Levine和Zervos (1998) [10]通过对47个国家1976~1993年的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研究, 得出结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出互相促进的关系。为了改进Levinehe和Zervos (1998) 在技术分析上的不足, Beck和Levine (2002) [11]运用广义矩阵法 (GMM) 和面板数据进行了重新研究, 结论表明, 股票市场和银行系统均独立地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Rajan和Zingales (1998) [12]认为特定产业在金融发达国家的发展比在金融落后国家要快。而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 (1996) [13]对30个国家企业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 能进入发达股票市场的企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从以上国外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情况来看, 各自研究中所用的数据和研究的切入点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 (1) 实证数据多为国际间的数据, 很少从区域经济理论的视角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 (2) 没有从三次产业划分的角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的角度进行研究; (3) 较少从金融资产结构的角度来研究。

国内学者就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也存在较大分歧。以区域经济研究为例, 杨起予 (2009) [14]指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 而张萍 (2009) [15]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效应。以全国为对象的研究为例, 谈儒勇 (1999) [16]、朱小平等 (2007) [17]、孙力军 (2008) [18]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志强等 (2003) [19]指出这种影响是双向的, 而韩廷春 (2001) [20]、康继军等 (2005) [21]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微弱或是负影响。

关于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最早谈儒勇 (1999) [16]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基于中国股票市值与GNP的比值和GNP增长率严重负相关这一事实, 有些学者认为股票发挥晴雨表的功能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本不存在。李广众 (2002) [22]认为不应把股票市场的发展当做反映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其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股票市场发展对实际人均GDP增长率和居民储蓄的作用均不明显。同时也有学者研究认为股票市场发展与居民储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这可能说明股票市场在某些方面对经济增长有影响。

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分歧, 主要原因在于上述实证分析中存在两个方面的显著差异所致: (1) 用什么指标变量来衡量金融发展, 存在差异; (2) 所采用的实证分析方法选取上存在差异, 包括模型中采用了哪些变量, 哪些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

本文在研究指标上力图在以上指出的问题中有所突破, 采用银行机构年末全部贷款余额 (包括投向公有部门和非公有部门的) 来衡量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 在贷款中按照期限和投向做了分类, 也充分结合已有研究的不足, 在实证研究中对经济体从三次产业构成的角度做了分类。本文将研究范围限定在西部地区 (包括除西藏外的11个省份) 。但是, 尽管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以来, 伴随国家投入的巨额资金支持, 虽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整体来看, 西部地区经济还是要明显弱于东部地区。金融对西部经济是否起到了理论上应有的支持作用却依然值得研究。

2 中国西部地区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1 数据说明及指标选取

当前中国西部地区[23], 但是由于其品种有限且相关的统计数据难以获取, 故未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本文所采用的贷款数据, 以《新中国60年统计年鉴》以及相应各省的统计年鉴中公布的银行机构年末贷款余额 (包括投向公有部门和非公有部门的) 为准;对贷款构成的分类, 本文依照《中国金融年鉴》对银行资金运用表的分类进行调整。学术界普遍认同以当期的保费收入来衡量保险资产, 本文沿袭这一处理方法。对股票资产价格的计量, 本文采用股票发行市值来计量 (A股和B股总体的发行市值) 。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初创于上世纪90年代, 所以实证分析中关于股票资产变量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范围设定为1992~2010年, 西部各省区的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均来源于1985~2010年西部地区各省区的统计年鉴、1993~2010年的《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年鉴》以及相应年份的《中国金融年鉴》。本文所有的实证模型, 均采用Eviews5.0计量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2.2 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

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 文章以贷款额、A股发行额、保费收入等变量来衡量金融资产结构。在近些年里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对其经济增长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考虑到这一点, 在模型中引入了外贸进出口额这一变量。

全文的实证分析中以名义GDP来表示经济增长;采用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额来代表西部地区银行业的发展;西部地区保险市场的发展采用保费收入来表示;西部地区股票市场的发展用西部地区企业在A股市场上的发行市值来表示;用进出口总额来代表外贸市场的发展, 下脚标i表示年份。模型整体以取对数以后的GDP (记为:y) 作为因变量, 以取对数以后的贷款额 (LOAi) 、保费收入 (IINi) 、A股发行市值 (STOi) 、外贸进出口额 (EMi) 作为自变量, 构造模型1:

yi=β0+β1LOAi+β2IINi+β3STOi+β4EMi+εi (1)

结果如表1所示:

注:*表示对应变量在10%的水平下显著, **表示对应变量在5%的水平下显著;C为常数项, 下表同。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银行业发展、保险市场发展、股票市场发展和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 在5%的显著水平上, 股票市场和外贸市场与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但是由于相关系数较小, 可见股票市场和外贸市场二者对经济增长贡献很小。其中股票市场的贡献率仅为0.0834, 这种状况同中国股票市场成立时间相对较短, 西部地区整体的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及筹资额度较小不无关系。而LOA和IIN的T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值分别是0.0913和0.1326均大于0.05, 说明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在5%的水平上不显著。

基于西部地区每年的直接筹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这一现实, 同时也为避开因样本数量不足可能产生的回归分析失真所带来的麻烦, 模型2将数据采集的出发点退回到1985年, 同时剔除A股发行市值 (STO) 这一变量, 以便在增加样本数的条件下 (即采用西部地区各省1985~2010年的相关数据) 进一步研究, 基于这种考虑构造模型2:

yi=β0+β1LOAi+β2IINi+β3EMi+ei (2)

模型2的对数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模型总体的拟合度很好, 银行贷款和外贸进出口对应的系数均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下的T检验;同时, 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 (P<0.05) 的正相关关系, 这意味着银行贷款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推动作用较为显著;保险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为 (P>0.05) 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极其有限;外贸市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 (P<0.05) 的正相关关系, 贡献率为0.1667。

2.3 银行贷款期限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

表1和表2的实证结果说明, 在银行业主导的金融体系下, 西部地区的银行信贷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 (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贡献率高达0.82) 。为便于更深入地分析银行信贷供给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本文进一步采用银行贷款期限结构, 来说明西部地区银行贷款结构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

本文采用《新中国60年统计年鉴》中对经济结构和银行贷款分类的划分方法, 利用短期贷款总额 (SL) 代表短期贷款的发展、中长期贷款总额 (LL) 代表中长期贷款的发展。我们把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分为两类:短期贷款总额 (SL) 、中长期贷款总额 (LL) , 二者共同作为解释变量, 名义GDP (y) 为被解释变量, 构造如下模型3:

yi=β0+β1SLi+β2LLi+ei (3)

使用西部地区省1985~2010年各指标年度数据进行对数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3所示:

回归分析显示, 模型的F统计值对应的概率值为0.000, 同时R2=0.9971, Adjusted R2=0.9928, 说明模型整体的拟合度很好, 通过了F检验;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T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值均为0.000, 在显著性为5%的水平下通过了检验, 这说明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这两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 二者都有显著的贡献, 其中短期贷款每增加1个百分点, 经济增加0.77个百分点, 而中长期贷款增加1个百分点, 经济只增加0.36个百分点。其中, 短期贷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 是中长期贷款贡献率的2.13倍。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除短期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之外, 另外可能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中长期贷款沦为不良贷款, 对经济增长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贡献。

2.4 各种短期贷款与三次产业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 西部地区的各种金融资产中, 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最大的是银行贷款, 在银行贷款中, 贡献最大的是短期贷款。为进一步观察各项短期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以三次产业增加值为因变量, 短期贷款为自变量, 各指标采用1985~2010年的数据进行对数回归。

2.4.1 短期贷款对第一产业的贡献

在银行短期贷款中, 我们把投向于第一产业的贷款近似的分解为农业贷款总额 (AL) 和私营经济贷款总额 (PL) , 二者作为解释变量, 以第一产业增加值 (FV) 为被解释变量, 建立模型4, 结果如下表4所示:

FVi=β0+β1ALi+β2PLi+ei (4)

从模型4的回归结果来看, 自变量AL和PL均通过了T检验;并且, R2=0.8692, Adjusted R2=0.8637, 可知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 也即农业贷款和私营贷款对第一产业增长的动因能够解释86%, 且对第一产业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其中农业贷款的贡献率为0.63, 私营经济贷款的贡献率为0.29, 前者要远大于后者。

2.4.2 短期贷款对第二产业的贡献

采用工业贷款总额 (IL) 、建筑业贷款总额 (BL) 、私营经济贷款总额 (PL) 为解释变量, 用第二产业增加值 (SV) 为被解释变量, 建立如下模型5, 结果如表3所示:

SVi=β0+β1+ILi+β2BLi+β3PLi+ei (5)

表5的分析结果显示, 西部地区工业贷款对第二产业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力地推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工业贷款每增加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将增加0.91个百分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私营贷款每增长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将增加0.4个百分点, 工业贷款和私营贷款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推动效应, 私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

2.4.3 短期贷款对第三产业的贡献

下面利用商业贷款总额 (CL) 、私营经济贷款总额 (PL) 为解释变量, 第三产业增加值 (TV) 作为被解释变量, 建立如下模型6, 分析结果如下表6所示:

TVi=β0+β1CLi+β2PLi+ei (6)

从模型6的结果来看, Adjusted R2=0.9517, 且F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值通过了检验, 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与变量CL对应的P值为0.000**, 相关系数为0.1047, 这意味着西部地区的商业贷款与第三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只是贡献较小, 商业贷款每提高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仅提高0.1个百分点。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总体来看, 西部地区的保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著;股票市场对西部地区经济的贡献率很小, 仅为0.0834;银行贷款显著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其中短期贷款的贡献最大;从贷款投向来看, 工业贷款贡献率最大, 其次是农业贷款, 最后是第三产业贷款。结合以上结论,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 优化和改善西部地区银行体系的信贷结构

(1) 以结构优化为原则的信贷投放能够较好地兼顾实体经济需求和积极引导经济布局调整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信贷结构直接关系到信贷资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信贷投放应在平稳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结构调整上, 由保‘量’转向保‘质’, 促使信贷在适度均衡增长的基础上投向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的产业和行业, 以配合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在这个过程中, 银行还应当对企业、行业和产业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准确的识别和判断, 尤其要加强对资源行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信贷投放重点领域的研究和分析, 避免产生较大波动,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银行体系通过将更多的资金投向中小企业、“三农”、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经济等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领域, 能够以信贷增量的结构优化带动经济结构的边际调整, 在改变经济增长对粗放经营的路径依赖、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增加社会效益。

3.2 继续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的有效资金投入

一方面要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另一方面, 要按照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的要求, 整合现有各项支农投资, 集中财力, 突出重点, 加强监管, 把钱用在刀刃上。财政资金的投入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要积极探索改进财政支农方式, 努力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积极探索和建立专家评审制度、项目业主制度、资金报账制度、集中采购制度等, 使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同时, 要改进资金支持方式, 利用公开招标、贷款贴息等方式把投入落实到具体项目、关键环节和广大农户。

尽管西部地区农业贷款的投放近年来大幅度增长, 但正规金融对西部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仍不容乐观。应当加快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体系是国外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 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尤其是要为目前金融体系并没有覆盖的社会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务。毫无疑问, 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离普惠金融体系还有很大距离, 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远不能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需求就是主要表现。主要依靠现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不可能解决有效服务“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问题。必须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着眼, 以建立一个更完善、更有活力的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为目标, 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改革。

中国西部地区 篇9

1.农地集体所有制模式

尽管说维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避免农地制度创新的风险, 而且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我国也已推行多年, 但是, 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内在缺陷, 其改良完善的空间极小。对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 确实存在着“外部利润”:①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土地经济的扩大提供了可能, 而这种规模收益在现行土地均分、地块零碎、分散的制度安排下是无法取得的;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全国范围内分工分业的形成, 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利润将非常巨大, 而要获取社会分工所带来的益处, 就必须改变目前“家家农工副, 户户小而全”的局面;③在现行土地承包期不定、承包地变动频繁的土地制度安排下, 农民难以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 这对农民的土地投资不利, 而能否鼓励农民投资是事关我国农业发展的大事;④在土地产权模糊、产权边界不清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下, 无法避免经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侵权行为, 从而使经济当事人无法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这些巨大的外部利润的存在昭示着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创新时代的到来。

此外, 我国人地关系极为紧张, 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要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就必须建立和形成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从而使土地资源从效率低的单位或个人手中流向效率高的单位或个人, 以便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显然, 这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无法在现行缺乏土地流转机制或土地流转受到过多的不合理限制的农地集体所有制下取得。这同样意味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非一种理想的制度安排。

2.农地国家所有制模式

应该看到, 要实现现行农地集体所有制向农地国有制的跃迁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

第一, 尽管在现行土地承包制下, 传统意义上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已名存实亡, 作为所有者的集体已经失去了其应该拥有的土地所有权, 农地的所有权一部分上移给国家、一部分下移给农户, 但如何妥善处理好国家拥有的农地所有权与农户拥有的农地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农地国有化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若对农户拥有的这部分土地所有权采取收买的方式以达到农地国有化的目的, 国家就面临着无法拿出巨额收买资金的问题;若采取分期或无偿转让的方式, 势必引起农民的不满, 带有较大的政治风险,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 这种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第二, 退一步讲, 即使国家能够实行农地的国有化, 土地国有化后一方面国家不可能亲自从事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在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民谋生手段单一、谋生能力较低的今天, 国家不能不考虑到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问题, 现实条件的制约决定了土地国有化后农村土地必然仍是维持现有的农地分散经营, 从而现行农地集体所有制下存在的问题并不会因实行农地的国有制而得到改变。

第三, 由于农地国有后国家面临大量的具体土地经济事务, 为了有效解决农地的利用效率问题, 国家必须自上而下建立一套农地经营的业务机构, 这必然加大土地制度运行的成本。

第四, 退一步讲, 即使实行单一的农地国有, 也不等于就是搞社会主义。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土地国有的形式, 将土地国有等同于社会主义, 难以令人信服。

3.农地私有制模式

实行农地私有制, 在理论上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 如有利于给农民一个稳定的预期, 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是也;有利于农地的有偿流转和规模经营;满足广大农民占有土地的心理要求等。但是, 实行农地的农民或农户所有也面临着制约和困难:

第一,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一般认为,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土地在农业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生产资料, 因此, 要在农业中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土地的公有制。

第二, 与国家所有相类似, 将集体土地私有化, 也面临着如何私有的问题。

第三, 在现阶段农地仍然具有收入和生存保障双重功能的前提下, 农地完全归私人所有, 势必导致一部分农民由于种种原因丧失土地后, 失去生存保障, 从而引发社会动荡的危机。

4.农地混合所有制模式

实行农地混合所有制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兼取各种农地产权制度的优点, 但在操作上却要面对农地产权界定成本高昂的问题, 且为实现农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所产生的机构建立、管理及监督工作等的费用势必增大。据资料考证, 类似于农地混合所有制的农地双重所有权制度远在2000年前就在古罗马出现过, 并成为中世纪封建时代的一大特征, 这一制度早在19世纪就被欧洲绝大多数国家所废弃。

二、中国西部地区农地制度创新的模式定位

西部地区农地制度创新的目标是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 进而增加农民耕种农地的收入, 缩小东、中、西部差距, 达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两种思路:一是增加农业的投入产出比。为了增加产出必须首先要增加投资, 而现行农地制度的最大缺陷就是农户拥有的产权不完全, 使得农民难以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 农户对未来的投资信心不足,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要农民增加投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让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是增加农业投入产出比的必要条件。二是减少务农人口。相同的农业收入分摊给人数较少的农民, 农民的平均收入就会增加。要想减少务农人口就必须使一部分农业人口脱离土地, 而不象现在西部地区多数农民一边打工, 一边耕种农地, 少部分打工农民干脆将自己的承包地撂荒。让农业人口脱离土地的最好办法是让农民自愿地出让自己的土地, 这就要求农民既要有权出让自己的土地, 又要愿意出让自己的土地。农民拥有完整的产权是农民有权出让自己土地的前提条件, 而农民愿意出让自己土地的充分条件是:农户出让土地获得的收益大于粗放耕种土地获得的收益+稳定的非务农收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同时, 非务农人口的增加又使得农产品的需求增加, 务农农民的收入也会跟着增加, 进而务农农民就有增加对土地投资和购买或租种更多土地的动力, 逐渐达到规模经营, 形成良性循环。这两种思路都要求农民拥有完全的产权, 即实行土地农户所有制。

实行土地农户所有制不仅有其必要性, 而且有其可行性:

第一, 实行土地农户所有制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土地农户所有面临的首要问题, 就是所谓的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相背离。一般认为,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土地在农业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生产资料, 因此, 要在农业中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这种观点是似是而非的。这是因为, 一则土地只是众多生产资料中的一种,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不等于必须实行土地公有制。二则土地集体所有制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 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实行的是土地国家所有制, 但并不因此就使这些国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三则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内, 我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 生产资料公有制无疑将处于主体地位。但所谓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就全国而言的, 有的地方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这就是说,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业部门完全可以与其他部门有所差别, 从而可以不以公有制为主体。因为从总体看, 我国农业部门的生产力水平与第二、三产业有着很大的差距, 基本上是靠手工劳动搞饭吃, 并不具备搞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力条件。此外, 所谓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而农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充其量不到15%, 西部地区农业所占比重则更小, 即使全部私有也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二, 实行土地农户所有制虽然也面临着如何私有的问题, 但只要涉及明晰土地产权, 不管实行什么农地制度都面临支付产权转型成本的问题, 而不独实行土地农户所有制才面临这一问题。

第三, 尽管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农地仍然具有收入和生存保障双重功能, 但农民生存保障问题只能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以解决, 而不能通过强化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加以解决。现阶段我国之所以要进行农地制度创新, 是因为我国农地的收入功能弱化而生存保障功能强化, 导致对农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充分利用。农地制度创新的目的正是合理充分地利用农地, 使得农地更好地发挥收入功能, 即增加农民的收入。至于农地的生存保障功能, 只能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来代替, 而不能以牺牲农地的收入功能为代价, 强化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

第四, 土地特有的性质加大了实施农地农户所有制的可行性。土地特有的性质就是土地的地理位置不能改变, 不论土地的所有者是谁, 即使其所有者是外国人, 我国的土地总是位于中国大陆, 只要在中国的领域内, 不论在中国土地上耕种何种农作物, 也不论在中国土地上做何种经营, 都属于中国的国土, 由中国管辖。

中国西部地区实行农地农户所有制不仅有其必要性、可行性, 而且有其合理性。

第一,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看,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社会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 农业又有着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具体地说, 我国欠发达地区在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技术水平、农业经营风险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 导致东、中、西部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差悬殊。既然不同地区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差甚远, 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理论, 不同地区农村采取不同的农地所有制模式也在情理中。

第二, 从各种形式的农地制度创新实践看, 农地制度创新必须因地制宜。因为一种形式适合此地, 却不一定适合彼地, 如农地股份合作制在沿海地带有所发展, 但在非农产业不发达地区却难以实行;“四荒”使用权的拍卖也只适合荒地资源较多的农村地区。

第三, 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尚可“一国两制”, 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实施很成功, 那么为什么不能在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实施不同的农地制度呢?

三、中国西部地区农地制度创新的对策探讨

农地制度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 一方面应当以构建土地农户所有制为目标,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另一方面, 应当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农村上层建筑改革步伐, 以此为加快我国农地制度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条件和制度保证。

1.以加快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 构建土地农户所有制

产权不清晰是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首要问题, 当然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农地制度存在的首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以加快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 构建土地农户所有制。具体设想是:以最后一次农地调整为准, 将土地所有权无偿转让给农户。之所以要无偿转让, 一是因为在现行农地集体所有制情况下, 农民作为集体的一分子, 本来就是农地的所有者之一。因此, 在将集体土地量化到农民手中时, 农民理应无偿得到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土地。二是因为免除农业税以后, 农民已经是免费使用农地, 因此免费转让并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对国家来说, 原来是集体所有的农地由农户免费使用, 改革后是农户所有的农地由农户使用, 所以可以说改革对国家的财政收入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至于之所以要以最后一次农地调整为准转让农地所有权, 一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约再次调整农地所需的大量费用, 降低农地制度改革的成本。二是因为这样做较容易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因为最后一次农地调整既基本体现了农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原则, 比较公平, 又考虑到农村发生的新变化, 比较符合农村的实际, 理应不会引起农民太大的不满。三是因为农民本来就有接受国家安排农地的传统和习惯, 这次国家是将农地所有权无偿给农民, 农民自然应是满心欢喜。

在实行土地农户所有制的情况下, 农村新增人口将不再享有“天赋资源权”, 即不再因为出生而自动获得农地, 就像不能因为出生而获得科学知识、外语会话能力一样。新增人口要获得农地就像他们获得其他的资源一样, 要靠他们后天的努力, 这也是人之常理。事实上, 城市新增人口一直就没有“天赋资源权”。所以, 取消农村新增人口的“天赋资源权”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2.以加快农地经营和流转制度改革为动力,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 任何生产只有达到了适度的规模, 才会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农业也不例外。我国由于人多地少, 加之现有农地制度不合理和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等, 致使每户平均经营的土地不到10亩, 成为世界上农业经营规模最小的国家之一。农业经营规模过小, 显然已成为我国农业效益差、农民收入低、农村难以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 新一轮农地制度创新必须以加快农地经营和流转制度改革为动力,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改革农地经营制度必须坚持以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原则。家庭经营是由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是与广大农民的要求和愿望相一致的。因此, 农地经营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以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原则。

当然, 在坚持以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原则下, 为了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可以鼓励农民在保留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 以各种方式转让农地使用权, 促进农地的集中使用。如农民以自己的农地入股建立股份制农场, 就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采用股份经营制, 农民既可以获得外出打工或经商等的收入, 又能从股份制农场得到股息收入, 使他们的总收入增加。此外, 建立股份制农场, 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种田能手的作用, 也可以避免小块农地束缚大量劳动力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具有季节性、临时性的现象, 进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为了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还应加快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因为只有建立起农地可以自由流转的机制, 才能有效地促进农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形成种田大户。建立农地自由流转机制的关键是形成农地市场, 以便让市场在农地的转让、出租中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

3.以加快农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动力, 确保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农地管理制度是农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地管理制度不合理是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地制度不合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 加快农地管理制度改革是加快西部地区农地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快农地管理制度改革, 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强化西部地区政府的农地管理职能。农地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加强农地管理直接关系着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因此, 必须明确政府的管理职责, 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第二, 在西部地区设立专司农地管理的政府机构。

第三, 转变西部地区政府的农地管理方式。农地管理, 一是要搞好农地资源利用规划。二是积极培育和健全农地市场, 规范农地交易行为, 维护农地市场秩序, 充分发挥农地市场在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农地资源的管理, 避免单纯和过度使用行政手段。

第四, 提高农地管理效率, 杜绝农地管理中的扯皮、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

4.以加快配套改革为动力, 为农地制度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条件和保障

加快农地制度创新, 应当着力从以下3个方面搞好配套改革:

第一, 消除对进城农民的就业歧视, 切实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如前所述, 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 要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必须减少务农人口, 减少务农人口的最好办法是农民自愿出让自己的农地。农民自愿出让自己农地的充分条件是:农户出让农地获得的收益大于粗放耕种农地获得的收益+稳定的非农收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其中, 稳定的非农收入要求消除对进城农民的就业歧视。农民进城往往从事最脏、最累、最苦和最险的工作, 然而农民工却遭受着各种歧视。一是他们在住房、教育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的困难, 不但如此, 他们还要承担名目繁多的不合理费用。为此应改革户籍制度, 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益。二是由于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多, 就业压力增大, 一些城市在接纳农民工时给予各种限制, 有的甚至将农民工清退。这样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农民工供过于求, 导致农民工面临随时被解雇的危险, 就业极不稳定。从长远看,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必须建立一套约束机制, 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受教育的歧视。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不能与城市子女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通常要交纳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为此政府应采取措施, 降低入学门槛, 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 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第二, 建立、健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前已述及, 农地制度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弱化农地生存保障功能的过程。弱化了的生存保障功能需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替代。因此,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加快我国西部地区农地制度创新的重要前提, 当务之急是应建立、健全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失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①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民宁愿抽时间粗放经营甚至撂荒也不放弃农地, 是因为他们认为, 当他们年老不能打工时, 就要回农村, 种地至少能解决吃饭问题, 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制度可以解除他们这方面的担忧。②失业保险制度。农民依赖农地, 是因为他们知道, 城市的工作随时可能失去, 如果不能很快找到工作, 就要回村种地。因此, 若有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 即使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作, 生活仍有保障。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主要包括农村残疾人、孤儿、病人和家庭有突发事件的人。为了防止在低保工作中出现优亲厚友等弊端, 各有关部门应对拟享受低保待遇人员进行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④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即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的家庭成员, 经县级以上医院确诊患有某些需要救助的大病, 政府一次性资助住院费用60%左右。⑤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部分地区经过试点已经初见成效, 现在的问题是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第三, 加快西部地区农村上层建筑改革, 构建与新型农地制度相适应的农村上层建筑。现行农村上层建筑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是与农地集体所有制相适应的, 因此, 随着农村农地制度的改革, 农村上层建筑改革也提上议程。①加快县乡机构改革。主要是要转变政府职能, 合理设置机构, 精简行政人员。②村行政和村党支部改革。随着土地农户所有制的实行, 村行政和村党支部的职责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为此, 必须相应地对村行政和村党支部进行改革。③行政区划改革。我国现有行政区划是与过去落后的交通、通信等及计划体制下政府无所不管的职能分不开的。而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生产力状况已今非昔比, 政府的部分职能已交给市场, 农村的税费已减免, 特别是在实行农地农户所有制的情况下, 继续保留原有的行政区划不仅不合时宜, 而且难以为继。因此, 及时对现有县、乡、村进行适度地撤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从根本上裁汰冗官冗员, 减少财政支出, 减轻农民负担, 优化干群关系, 构建和谐农村意义重大。

摘要:本文以中国西部地区农地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 在评析我国目前四种农地所有制创新模式的基础上, 论述了中国西部地区实行土地农户所有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并且从如何构建土地农户所有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条件和保障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西部地区实行农地农户所有制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地制度,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 (续)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马举魁.关于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理论导刊, 2004, (08) .

〔3〕周基等.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06) .

〔4〕江泽民.十五大工作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中国西部地区 篇10

(一) 自学考试助学手段落后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89.16%的人通常采用的交流途径是自考教材, 而利用互联网络的仅占35.13%, 对于通常依赖的学习

资料96.18%的人选择的是自考教材及辅导资料, 选电子媒体的仅有23.16%[2]。说明目前西部农村地区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传统途径, 以纸质版的教学材料为主, 选择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考生比例很少。除了考生自身助学选择的原因外, 根据数据 (图1) 显示自学考试对于现代远程技术应用也是不全面的, 农村自学考试助学手段仍属落后水平。

(二) 网络助学课程不符合农村实际需要

农业、农村的发展, 农民经济的增收都需要依靠科学技术与知识, 要求国家不断地提供各种教育和培训, 使广大的农民在任何年龄都可以以最适合的方式, 选择自己最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根据目前提供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的华夏大地网显示, 在开设的本专科专业共73个中, 具体涉及农业知识仅仅只有农业经济管理。目前我国自学考试正在做逐步调整以满足农村需要, 如增加了农学、蔬菜、畜牧专业等, 为西部农村地区培养专业人才, 但是目前处于发展和完善的网络助学体系仍没有跟上调整的步伐。

(三) 城乡发展不平衡, 教育资金缺乏

长期以来, 西部自学考试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根据2006年四川省自学考试工作报告显示农村户口考生为36 149人, 仅占当年报考人数的10.3%。西部农村地区就面临经济落后、教育意识不强的严峻问题, 自学考试主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开展面临诸多的问题。教育资金的匮乏成为自学考试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国家针对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 进行了资金和政策扶持, 如西部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国债资金资助西部高等教育基础建设等扶持, 但是这些主要是针对西部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对于西部农村继续教育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支持。西部继续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 继续教育必须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同时西部农村地区人口由于多种原因, 对于继续教育的认识尚不足, 不清楚或者不认同继续教育对于未来自我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 农业经济逐步走向产业化, 高科技在农业中全面拓展, 农民需要掌握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 才能适应高科技在农村种植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

二、开展西部农村地区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的对策和建议

(一) 对西部农村地区进行适当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西部地区目前的教育发展状况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 但是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正如学者所说“西部的落后和政策是有关系的, 需要用特殊的人政策和特殊的方法来解决西部教育的特殊问题”。因此, 要在西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自学考试网络助学, 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不同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方法, 实行优惠的教育政策, 促进西部地区自学考试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使西部经济的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轨道上来。政府部门首先应该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到农村地区开展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的必要性, 并对自学考试网络助学展开广泛的宣传, 鼓励和支持自学考试网络助学在西部地区全面开展。

(二) 关注灾区教育、推广自学考试网络助学,

现代网络技术的是实行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新兴项目在建设初期, 往往是不能够被接纳, 开展对于自学考试网络助学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广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在网上通过体验课程、在线问答等方式给考生机会了解和体会;另一方面。还需要依托当地教育部门配合, 做好宣传工作和普及工作, 树立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的榜样, 充分发挥榜样力量, 做好舆论宣导引导。

(三) 开设适合西部农村地区的课程

西部农村地区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的开展, 应该以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为基础, 以满足广大西部农村地区自考学员的需求为目标, 建立一批适合农村发展经济发展的精品课程, 推进专业和课程的结构调整;另一方面, 随着国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教育对农民的回报补偿将会大幅度增长, 这个增长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的全面腾飞, 需要农村人口具有相应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因此现在自学考试网络助学应该开展广泛的岗位培训, 使得非学历教育才农村广泛开展, 促进农村地区技术性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适应了农村对于人才的需求, 也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转移, 实现城市化。

(四) 规范西部农村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管理

西部农村地区网络助学的展开一定要在一定的管理规范下开展。自学考试网络助学作为新兴事物, 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及时的制定, 各级教育部门也没有指导性文件, 因此网络助学在“无法可依”的状况下很容易走向不规范, 尽快制定相应的制度法规也成为当务之急。具体来说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 可以利用原有的教师优秀教师资源, 可以定期举办教师相关课程的座谈会, 提高专业素质;在办学机构方面, 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只有符合国家办学条件的网络助学机构才能够开展西部地区的网络助学, 这样可以避免办学单位混乱、办学不规范的问题;在质量监控中, 应该广泛应用现代技术, 除了有相关部门进行例行的检查之外, 还应实现学员的有效监督, 通过学员的真实体验, 来对开展网络助学的单位进行监督。

(五)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 推进西部农村自学考试信息化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给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新的手段, 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教学分离、时空分离、辐射面广的优势, 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提高质量具有革命性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坚持应用导向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运用, 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目前自学考试信息化已经初有成效, 以四川大学为例, 为方便广大考生, 四川大学自考办开通了英语听说网上报考服务和自考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避免了学生为了参加学习和考试路途遥远、花费过高的问题,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自学考试的热情。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成熟为自学考试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自学考试网络平台的建设应该迅速开展。西部农村地区自学考试信息化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随着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西部网络建设的展开, 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的不断完善, 西部农村自学考试信息化已指日可待。

(六) 建立适合西部农村的自学考试网络助学质量评价体系

网络助学在西部农村地区的持续发展, 其助学质量如何保障是重要问题, 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解决助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自学考试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从助学课程设置是否满足农村需要, 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是否适合西部农村人口知识文化水平, 对于学生学习情况是否能够做到及时反馈, 学生学习的资助体系是否畅通, 学生学习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指导, 学生学习情况是否处于进步中以及学子资源是否充足等方面展开西部农村网络助学质量评价。建立适合西部农村自学考试网络助学质量评价体系, 是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是确保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有效保障。

摘要:西部农村地区开展自学考试网络助学是自学考试助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但是网络助学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开展面临课程不符合需要、教育资金缺乏等问题, 文章通过对这些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自学考试,网络助学,西部农村

参考文献

[1]2003年中国各地区农村基本情况统计.中国农业部, http://www.agri.gov.cn/sjzl/2003/15.htm.

[2]李盛聪等.农村自学考试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04, 14 (2) , 80-86.

加快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篇11

1.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在高等教育“两级办学”管理前提下,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投入制度。建议中央即将设立的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适度向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倾斜,逐步解决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跟不上在校生规模的增长,造成西部高等院校大规模举债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2.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上向西部地区适度倾斜。建议即将出台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将在西部地区布局国家重点建设的地方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作为重点。可以考虑从西部高校中遴选一批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较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支撑作用的地方高校,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高校,在经费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3.加大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的力度。建议设立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对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的高级专家,进一步提高津贴和奖励幅度。为鼓励高层次人才在西部建功立业,建议设立“国家西部专家奖”,以奖励那些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并吸引发达地区科技领军人物到西部地区工作。进一步加大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等。

4.加大对西部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议将西部高校能够承担的风能、太阳能、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科技创新问题列为国家级项目予以支持;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数量和资助力度。

5.进一步加大发达地区高校对口援助西部地区高校的力度。以现有的对口支持和交流为基础,制定发达地区高校对口援助西部地区高校的政策措施,从国家政策层面要求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落实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发展的措施。

中国西部地区 篇12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政府,决策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

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很多, 从不同的角度来区分, 有不同的类别。通过调查研究西部地区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政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接代表、举办会议、提供信息和政策建议、私人接触、借助新闻媒体、其他途径。

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决策的效果分析

1. 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决策效果

(1) 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基本情况。2003年至2004年间, 以怒江事件为标志, 环保NGO在公共政策参与领域表现活跃。怒江保卫战缘起于2003年8月递交国家发改委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怒江地区身处水资源丰富的“三江并流”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地区 ( (怒江地区水资源占云南省总量的47%, 可开发装机容量达4200万千瓦, 是全国六大水电基地之一) , 但同时却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为摆脱贫困, 当地政府决定开发利用怒江水资源。报告审查会上, 环保总局官员以在怒江中下游修建两库十三级水坝的方案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估法》为由拒绝签字。一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强烈要求修建电站, 另一方却始终坚守环保底线, 环保与发展的争议由此而生。

随后, “绿家园志愿者”、“云南大众流域”、“自然之友”等多个环保NGO积极投入到“怒江保卫战”之中。通过媒体、网络、讲座、论坛等形式, 环保NGO积极向公众宣传怒江建坝情况,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 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参政情况。2003年两会期间, 反对怒江建坝的提案提交到了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2003年11月, 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美环境论坛”上, 与会NGO共同讨论如何保护怒江。2003年11月底, 在泰国举行的“世界河流域人民反坝会议”上, 60多个国家的NGO以大会的名义联合为保护怒江签名, 签名最后递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回信称“关注怒江”。NGO的努力暂缓了怒江的命运, 2004年2月, 温家宝总理对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 应慎重研究, 科学决策”, 怒江大规模建坝工程由此暂告段落。

2. 志愿者参与政府决策效果分析

(1) 志愿者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2011年3月9日, 由邓飞等媒体人在微博上发起“免费午餐”活动, 倡议社会捐款。短短两个月, 不断有人关注“免费午餐”, 捐钱捐物。该活动当时募集到176万余元善款, 贵州、河南和湖南三地的7所山村学校的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 还有10多所学校提出申请, 等待审核。

网友们的善举, 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的注意。5月3日,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承诺将捐款1万元支持免费午餐湖南项目。还有很多热心人士, 捐赠3元、30元、50元不等的费用, 爱心在网络上蔓延。20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已投入10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中西部农村1100万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

(2) 志愿者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参政效果。2011年10月2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为680个国家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通过这一政策, 首先解决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吃饭问题, 受益学生达到2600多万, 占中西部农村学生的近30%。

2011年成为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变革之年, 正如免费午餐计划所提出的:“‘免费午餐’项目由志愿者、政府、媒体、公益机构、电商营运的互动、无所不在的网友、神出鬼没的旅友等一起参与营运及一线监管。”背靠网络, 倚赖民间, 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已经诞生。未来, 政府力量的介入必将举足轻重, 而民间公益组织也可堪当大任。

二、非政府组织政策参与的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三个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决策的例子中,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目前非政府组织已经逐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但能够真正参与到政府决策甚至能改变政府决策的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是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 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 中国非政府组织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之下产生出来的。改革之前的中国, 国家不但垄断着绝大部分既有资源, 而且在新的资源出现后, 也总是利用国家的强制性权力, 将其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掌握NGO生存空间大小的主动权依然在国家手中, 社会力量的壮大依然寄希望于国家权力的主动推出。

其次, 西部地区非政府组织自身的能力因素。外在的环境对西部地区非政府组的产生和发展的确具有重要的限制和约束作用, 但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GO自身的能力问题。如果NGO不具备必须的能力, 那么即使外在的环境再好, NGO却缺乏承担职责的能力, 那么NGO的作用也是无法发挥出来的。

再者,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态度, 即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接受程度。中国的许多非政府组织为了获得一个合法的身份, 往往采用利用国家权威或者行政网络的方式来使得自身合法化。在目前中国的状况下, 政府给予了NGO一定的发展空间, 但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依然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注册管理过程中的限制依然非常多。

参考文献

[1]怒江建坝工程可参见《南风窗》2004年6月16日、2004年11月16日、2004年12月16日、2005年6月1日、2005年2月16日五期内容中的相关报道。

[2]南都社论:《免费午餐政府助推民间力量堪当大任》

上一篇:档案法制化建设下一篇:循环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