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2024-06-12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精选12篇)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篇1

加快西部地区民生事业发展步伐,促进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从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实现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补偿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对整个国家贡献的角度来看,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已是当下不二的选择,以期实现最大意义上的社会公平。这既是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需要,也是在更大范围内谋取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

一、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取向。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着眼于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民生问题,使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基本公共服务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这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

1. 保障基本就业。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西部民族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因为缺乏必要的适应全球化、市场化的能力和手段,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一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学毕业生除一部分在内地就业外,大部分回到原藉,实现就业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二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城镇就业成为焦点问题;三是近年来内地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大量向西部民族地区转移,增加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就业困难。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就业问题比内地更加突出,因此,如何保障社会就业就成为政府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2. 保障基本养老。

西部民族地区目前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必须重视和采取政策措施解决养老问题。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东部农村地区,也高于城镇地区。同时,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四世同堂”现象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弊端。要在西部民族地区逐步建立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3. 保障基本生活。

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在内地发达地区建立起来,但在一些西部民族地区仍是空白。我国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乃至全国城乡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都非常大,这一特殊人群是全国扶贫攻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人群。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建立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既能及时有效地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又能解决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保证广大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 保障基本住房。

西部民族地区的住房保障有一些特殊性,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少数民族的住房问题也成为一个经常性问题。2009年冬天,新疆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暴风雪灾害,给许多少数民族牧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使牧民定居问题的重要性凸显。将住房保障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5. 保障安全饮水。

西北地区常年干旱缺水,水资源短缺不仅限制了经济发展,还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如今,解决西部偏远山区农民饮水问题的成本越来越高,必须依靠蓄水和移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6. 保障教育服务。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一般较差,学校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办学,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有限的教育资源也造成了浪费。此外,师资力量薄弱、学前教育严重欠缺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很大一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学生需要通过寄宿学校完成学业,但目前国家提供的寄宿生活补助标准比较低。有的地区还存在教育资金不到位、投入不足、学校硬件配套设施滞后、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因此,要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保证农村教育质量,使农村家庭子女上得起学、上好学,切实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

7.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要健康;幸福不幸福,农合是基础。”医疗卫生条件是衡量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要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努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建设滞后,是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的主要瓶颈,须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民生改善和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1. 推动交通建设。

长期以来,落后的交通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全国其他地区协同发展。要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身。要在中央的支持下,在全国的支援下,切实改善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条件,这也是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结果。同时,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需要克服交通的障碍,推动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能够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创造条件。

2. 推动水利建设。

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6.6%。但由于山高谷深,缺少水利工程设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足1%,远低于全国18%的平均水平,属于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区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6%。此外,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很严重,特别是今年发生在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以及发生在新疆等地的洪涝灾害,进一步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对西部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要切实解决事关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可以选取一些薄弱的关键环节,予以重点支持。

3. 推动能源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要看到,西部民族地区能源在需求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电网、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使用能源的价格政策方面,存在农村与城市同网不同价、能源资源地价格高于消费地价格等现象;三是农村能源问题突出。因此,需制定并实行相关政策,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能源建设,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 推动通信建设。

由于基础差、规模小、起步晚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在人均通信基础设施占有量、电信业务普及率以及人均电信业务消费量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上与内地存在明显差距。同时,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市场需求不旺、用户承受力较低、通信建设及运营成本高、通信企业自身发展困难、通信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等现象。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不灵和封闭制约着各族人民与外界的广泛交流,制约着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加快通信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多样化的信息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三、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西部地区有366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258个是边远山区县,210个是少数民族县。这些贫困县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的六大贫困区: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风沙化贫困区、黄土高原沟壑水土严重流失贫困区、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喀斯特高原丘陵环境危急贫困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封闭型贫困区、西部沙漠高寒山区环境恶劣贫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区位、社会特性和它的可持续发展现状等因素,决定了其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成为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或发展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行为,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主因。而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生态环境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必要的依托。

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属于国家生态服务功能区,良好的生态既是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优势,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大规模资源开发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情况,应着重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创造条件参与发展成果制造和分享

分享发展成果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为”的过程。或者说,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要从“被动”向“自为”转变,主动分享其他区域的发展成果。发展成果在两大方向上呈现出非线性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是“水平尺度”的放大,即地理范围的非线性扩大;另一方面呈现出非线性增长,表现为台阶式结构变化。

1. 发展特色产业与特色经济。

在经济发展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应当从特色领域出发,发展特殊产业。

西部民族地区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国家在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和应有的支持力度;二是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地方政府与资源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地方政府受益少,资源地居民受益少;三是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存在缺陷。因此,在保障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应在重点选择旅游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特色生物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地方和群众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受益,增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后劲。

2. 主动融入全国经济体系。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西部民族地区的商品走向全国的成本非常高,内地的人才、资金等经济资源和商品也难以进入西部。在经济区域化发展加剧的情势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区域互动。要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动。增强与周边省区的合作,依托内地和对口支援,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发挥外贸对本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来看待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民族地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发展机会,应对新的挑战,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区域合作,实现区域互利共赢。

五、保障社会稳定

保障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

相关研究显示,当前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作用凸显;二是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带来新的矛盾;三是开发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是文化冲突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突出因素。

社会稳定既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结果,又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重要条件。社会稳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各族人民的福祉,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以祖国日益强大为后盾,以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有了安定团结的稳定气氛,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才能更好地分享全国发展成果,才能参与制造更多的发展成果。

(转自《经贸参考》)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篇2

关于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网上旅游业的思考

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地方信息港的优势,加快发展网上旅游,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信息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实现西部地区旅游业跳跃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因此,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一要认真把握网上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二要充分发挥网上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三要切实采取发展网上旅游业的对策措施.

作 者:石作斌 作者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江苏,盐城,224002刊 名: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GUILIN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20011(1)分类号:F592.3关键词:西部地区 网络经济 网上旅游业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篇3

我区中西部在首都经济圈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资源优势,与京津冀地区相邻,同属华北地区,是大北京地区的重要腹地,与大西北沟通的主要经济通道,也是通往俄蒙的重要通道。近年来,我区中西部经济强劲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要保持这一良好的势头,必须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从宏观上来看,需要加强区域联合,增强极化效应,加快与首都经济圈相对接,加速融入首都经济圈。我区中西部与大北京地区尤其是北京地区之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存在着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加强与大北京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融入首都经济圈,可以促进相互间的分工、合作,降低总体交易成本,发挥集聚效益,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营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本着依托首都经济圈、服务首都经济圈和融入首都经济圈的总体思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地域分工规律和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类型经济带。即可以京包铁路、京—呼—包—鄂高速公路为主轴,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集宁、锡林浩特、临河等节点城市为依托,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为核心形成经济带,打造首都经济圈的农牧业基地,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制造业零部件的配套加工基地,旅游、观光、休闲基地,对俄蒙开放的重要通道和生态屏障等。与此同时,我区中西部可以借助大北京地区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管理经验、人才、外贸通道及现代服务业资源等优势,促进我区中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要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主动接受大北京地区的辐射,积极承接大北京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首都经济圈产业链的连接与产业融合和市场融合,培养优势产业,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合理化,提升整体竞争力。

融入首都经济圈,打造首都经济圈的农牧业基地,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制造业零部件的配套加工基地和旅游、观光、休闲基地。

一是发挥我区中西部牛羊肉、乳业、羊绒毛、油料、甜菜、玉米、大豆、马铃薯、瓜果和花木等特色农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首都经济圈生态型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集散基地。大北京地区农畜产品市场十分庞大,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牛羊肉、乳制品及绒毛制品等农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扩大。我区中西部应以首都经济圈为核心市场,从市场需求出发,调整农牧业生产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布局,实现地区农牧业生产专门化和农畜产品加工规模化,促进农牧业和绿色食品、饲料、纺织和生物制药等工业发展。以首都经济圈为依托,以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等上规模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纽带,培育区域统一开放的农畜产品市场,促进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联动与发展;引导农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畜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奶牛、肉牛、山羊、肉羊等畜牧业,无公害蔬菜、瓜果、花木等种植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要搞好标准、质量、服务体系与京津冀市场特别是北京市场的对接,突出特色,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创建品牌,扩大规模,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工,加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二是发挥我区中西部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首都经济圈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我区中西部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和硫、铁、铝、铜、铅、锌、锡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探明储量2000多亿吨,且煤质优良,煤层稳定,种类齐全,易于开采;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以上。此外,水能、风能及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要推广应用先进科技,加强就地转化,提高深加工和就地转化率,尤其是建设大型坑口电站,通过高压电网输送到京津冀地区。我区中西部将成为“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重要的能源基地,预计到“十五”期末,可向京津冀电网送电500万千瓦,2010年达1000万千瓦。我区中西部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近60种矿产资源储量名列全国前茅,其中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世界的50%,铍、钽、钴也位居世界前列。现在我区中西部的硅铁、建材工业、化工、冶金、稀土新材料和制药等原材料工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今后要紧抓国际重化工业重组、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强与大北京地区的合作,以项目协作带动能源工业、采掘工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和建材工业等重化工业的更大、更快发展。通过煤电和高耗能产业,煤电和煤化工产业,煤电和冶金采矿产业的有机组合,不断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群。三是发挥我区中西部地缘、原材料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首都经济圈制造业零部件的配套加工基地。我区中西部原材料及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不高,流通成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也相对较低,因而投资成本低,同时已拥有了一定的配套生产加工业基础,这就为零部件配套生产加工业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要不断改善配套环境,增强配套能力,围绕大北京地区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进行配套产品的生产加工,搞好产业链的连接,大力发展汽车、电子、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零配件及其他配套加工等产业。此外,要利用大北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当地某些不具竞争力产业和某些过度集中产业特别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制造业的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民间投资,促进工业发展。四是发挥我区中西部地缘、客源及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首都经济圈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基地。我区中西部有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绚丽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同时,北京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客流集散地和客源市场之一(2003年仅接待国际游客就达310万人次),尤其是京呼高速公路的通车,我区中西部与大北京地区的感知距离将大为缩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前景愈来愈广阔,旅游业发展空间愈来愈大,必将成为我区中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与大北京地区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合作机制,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互补、共享,对接大北京旅游线,融入大北京旅游圈,完善与大北京的无障碍旅游体系,打造大北京地区与我区中西部一体化大旅游格局。把发展“奥运”旅游作为未来5年的大目标,在搞好共同规划的基础上,与大北京地区联合投资开发旅游项目,改善旅游条件,发掘旅游产品,突出重点,打造旅游精品,搞好线路组合和宣传促销,树立区域旅游形象,创立区域旅游品牌。

融入首都经济圈,借助大北京地区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新型服务业发展,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首先,要借助大北京地区资金、信息、研发、品牌、管理经验、人才等优势,促进我区中西部的新型工业化。我区中西部应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管理经验,树立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寻求与大北京地区企业的联合,吸引其投资者来我区中西部直接投资、办厂,将大北京地区的资本、技术、品牌等引入我区中西部。通过引资与联合,共同开发资源,实现资源的科学、有序、持续和规模开发,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加速经济增长;采取合资合作、兼并、收购、联营及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等方式,改组、改造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老企业;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推进企业产权的股份化、民营化和多元化;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引进高新技术和产品品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优化结构,推动技术、产品的升级。第二,要借助大北京地区资金、知识、信息、管理经验、人才、基础设施等优势,促进我区中西部新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与大北京地区的协调与合作,实现服务业资源的共享与区域布局的优化。共享金融资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货币、资本市场发育,实现货币、资本向我区中西部的跨地区流动。构建现代信息平台,加强相互间的互动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公开、透明和共享。打破地区封锁,积极培育物流市场,建立社会化的一体化区域物流服务体系。开拓和建设区域市场,鼓励发展跨地区的连锁经营、代理等现代流通组织,组建商业联合体等。推进外贸合作,利用大北京地区的港口资源、路径资源、信息资源,购筑、完善外贸通道体系,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大北京地区中介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中介服务业尤其是现代中介服务业资源,实现中介服务业资源的共享。第三,要借助大北京地区科教、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优势,促进我区中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探索教育领域的各种交流、合作方式,共享教育资源,加强企业家的培养,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教师和科技人员的培训,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大北京地区的各类人才来我区中西部创业,尤其是要大力引进经营管理、金融、高科技等紧缺人才。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教育等机构的人才合作,通过“借脑”等方式,引进流动性人才,让其为我区中西部工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融入首都经济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领域的合作。

一方面,要加强交通、通信、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构建区域经济共同体、区域共同市场的重要条件。要坚持整体规划、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推动交通运输、通信、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综合考虑城际与区域的交通网络布局,统筹规划建设大北京地区与我区中西部区域内公路、铁路、民航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城际间交通运输网络和运输体系,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电网等。要加快区域铁路改造和建设,提高运速和运能,形成高速、便捷的现代化铁路网;完善区域公路网布局,增加密度和通达深度,提高路网等级和标准;提高机场等级,增强整体功能;加强天然气管道建设,搞好管道连网;建设、完善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网络覆盖率和利用率,建立区域统一网络平台;加快“西电东送”通道建设,搞好城乡电网改造等。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合作。我区中西部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生态屏障,其生态状况直接决定首都经济圈的生态环境,进而决定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区中西部生态环境普遍脆弱、生态自我修复和保护功能低下,需要与京津冀地区在生态建设领域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确保生态安全。要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继续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大力治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恢复和增加植被,实施封育和移民工程,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农牧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生态农牧业。发展循环经济,搞好环境综合治理,关闭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五小”工业。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预报系统等。以此通过形成生态安全屏障与防卫纵深,为首都经济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融入首都经济圈,积极发挥政府在区域协作中的作用。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篇4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精髓以及历史见证,是人类的精神家园。随着地球村的建设日趋完善,各国的经济文化之间的发展也逐步进行整合,而文化发展的强弱对于一个国家的强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通过不断地进行文化的传承,全面地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开拓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是现阶段发展的要求。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不断逼进,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推高,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了西部地区重点关注的产业。中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代的特点,使得整个文化产业的作用与其他的一些地区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只有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差异,才能使整个西部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的西部地区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指引下,以地方区域的发展以及经济优势作为基础,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一系列信息的优化,大力地解决了由于人才流失以及产业要素变化不齐备引起的一系列发展不顺的问题。

一、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现状

在中国大力倡导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中国的西部地区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逐步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及人才,资金吸附能力极强的城市。东部地区早年在中国的政策引领之下,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我们应积极地利用这种优势,大量地引入外来的资金进行本地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的全方面改变,从根本上优化西部的生存环境。

(一)自然环境较为恶劣

西部地区在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处于偏远的地区,受到干旱的自然气候以及风沙环境的影响,常年降水量较低,整个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由于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上远离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中心,资源分布不均使得西部地区的发展更加缓慢。因此,在进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经济发展落后是西部地区的一个普遍的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整个行业的资金较为短缺,视野不够开阔使得整个城市的产业规划能力较弱,并没有以政策为导向进行城市产业集群的规划以及发展。同时,从整个文化产业上而言,当地的民族文化以及习俗等分布较于分散,并不利于统一管理以及进行全面的宣传。虽然中国的西部地区具有极强的文化资源的优势,集中了中国的大量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但是由于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以及经济条件的一系列制约,使得当地的文化特色产品并没有走向全国,甚至有机会走向世界。

(三)人才力量较为不足

任何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三大战略才能完成自身的转型,即是战略层次、管理层次以及相应的操作层次。其中,操作层次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销售的中心,发展的命脉。管理层次是以二线管理人员的身份对一线的操作员工进行团队化的管理,以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分配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任务。战略层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最高层次,掌握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决策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战术。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地处偏远,发展较为落后,使得中国的大部分人才不愿意到西部进行服务,造成了当地的专业人才的匮乏,也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由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在中国处于一个新兴的阶段,相应的人才以及教育体系更加缺乏,这使得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与人才的提供程度并不匹配。文化产业作为中国一门新兴的行业,在整个的经验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上仍然处于一个较为模糊的阶段,难以与现下的成熟产业进行竞争。

二、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策略

(一)拓展文化产品开发空间

中国的西部地区地大物博,当地的人民政府应当恰当地运用这种优势,将当地的产品进行对外宣传。将地方的文化特色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留下来的古迹,通过对历史的产品模拟化,让中国人更加了解当地的特色。例如天津的麻花,苏州的刺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另一类是通过时下流行的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将民族文化产品渗透到千家万户,通过对文化产品反复地宣传达到良好的效果,湖南长沙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等,营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例如,中国西部打造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培育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品牌。完善传统工艺、技艺的认定保护机制,鼓励挖掘、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等民间特色传统技艺和服务理念,加大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力度。鼓励各地培育、发展“一地(县、镇、村)一品”,在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领域,形成一批藏羌彝文化产品知名品牌。鼓励各地依托民族传统节庆,规范举办主题文化周、文化月、电影周、旅游节等,形成具有产业优势、艺术优势和创新优势的新兴文化活动品牌。建立健全品牌授权机制,建立文化品牌营销推广平台,扩大优秀品牌产品生产销售。支持区域内文化企业在境外开展宣传推介、投资合作,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

(二)形成文化发展的新理念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进步以及世界主体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着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迈进。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使得人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时期,进行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时代的大机遇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应不断地抓住机会,丰富图书馆、文化场所等全方面的公益事业,通过加大群众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地掌握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进行百姓文化水平丰富的同时,进一步地加强文化产业与社会利益的整合,通过转变政府的职能,进行政府事业的全方位改善。通过思想创新以及理论跟进等多种方法进行文化产业的改革。再者,由于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公益性特点,使得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企业较少,整个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国家扶持力度不够。因此,在进行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开发时,政府部门应大力地鼓励企业进行文化教育事业的倾斜,通过资金以及人才力量的注入,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整合虚拟文化和实体文化

文化产业的开发是近几年来一个较为热门的词语,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起着较大的作用。由于西部地区处于较为偏远的内陆,其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也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进行文化产业科学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国西部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文化产业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以及创意的产业,这使得文化的发展必须以人民的精神生活的提高为基础,使人民能够得到更多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新技术为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以及理念,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化发展进行文化产业的传播,使得文化更具表现力以及打动人心的魅力。例如,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与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筹建的西部地区首个文化保税中心———“陕西国际文化贸易基地”落户西安综合保税区,让文化产业享受保税政策优惠”的实施路径,积极推进两头在外模式,打造集文化仓储、文化加工、展览展示、文化交易为一体的“陕西文化产业保税园区暨陕西国际文化贸易基地”。同时,项目将引进国内外文化进出口贸易、文化品牌企业、海外文化机构办事处等入驻西安综合保税区,并建设保税仓库进行文化产品免税仓储,建设保税展厅举办文化产品展览、拍卖,建设保税文创院开展文化产品加工修复、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另外还将建设主题文化酒店,完善综合配套服务。

(四)推动文化产业园的进程

西部地区进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单单地依靠当地政府的力量,还必须引导企业进行文化产业的投入。在进行文化产业企业的培育上,应有优惠的政策以及完整的制度进行文化产业园的规划,使企业看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充分地加强文化产业的竞争以及促进其形成。文化企业应利用政府以及市场提供的各项资源,通过对行业内外以及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合作,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建成综合型的产业集团。通过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方法,不断地加强企业的资源利用能力,快速地提高企业的竞争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全方面的人才,受到现有的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西部人才聚焦效应较弱,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严重地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在进行文化事业发展时,应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制定全方位的人才发展规划,进行人才的培养,全方面地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化的发展。

结论

西部地区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通过对西部文化的提取,进行人民的思想积淀。西部地区应利用地方的发展优势,通过不断地引入资金以及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发扬下去。

摘要: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成为了一个国家展现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当文化与一国的经济进行完美的融合时,将产生巨大的文化生产力,从而影响国家的发展。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的文化发源地,对于全国的文化产业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作为基础点分析,从而提出加快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建议。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篇5

彭燕妮

《企业研究》总第267期

2006-9-15

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情况分析

东部地区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包括三大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这

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目前国民经济的主体,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5%以上,通过对它们的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我们发现,从主导产业来看,三大经济区域具有同构现象。如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两省主导产业雷同,它们的优势产业都有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服装及纤维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作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分析得出,由于区域内产业雷同,会导致产业内部争夺原材料和各种资源性产品,市场份额的争夺竞争加剧,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因为就每个省区的主导产业而言,它们的规模足以满足整个国内市场,同时,造成对电力等各类能源在该区域的极度紧张,在区域内行政壁垒的作用下,各地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资金、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问题将难以避免,影响到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不过总体而言,这三大经济圈依然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发展前景非常好,从综合经济实力方面,长三角最高占全国GDP的19%,为19124.98亿元,远高于珠三角的9565.29亿元和京津冀的6552.63亿元,从人均GDP角度来说,珠三角实力最强,为36440.31元/人,而长三角为25262.24元/人,京津冀为23721.3元。从消费和投资来看,长三角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6246.93亿元和6419.96亿元,均占全国的15%,远超过珠三角和京津冀的同类指标。

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地处祖国内陆腹地,主要省份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六省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中部六省的优势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铁路、公路、河流分布于这一地区,货运量,客运量分别占全国的22.6%和24.5%。依靠全国11.7%的土地,承载着28.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的GDP。由于发展起点和环境条件不同,东部沿海借改革开放政策优势,先行一步,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部,且发展差距还在加速扩大,西部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后集勃发,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在一定时期内将会保持,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的突破性进展,而中部地区由于生态状况恶化,集聚了大量农村人口,面临最少的自然资源和严重的贫困问题,直接阻碍了中部的发展。

现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以“十五”中期的2002年为例,中部六省国内生产总值23501亿元,占GDP的23%,比重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若按土地面积平均,中部六省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的GDP为228.83万元,是全国平均的2.1倍,但仅为长三角的八分之一,珠三角地区的十分之一左右,中部六省人均创GDP6508元,是全国平均的81.6%,分别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中部省份的增长速度已落后于西部地区。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

纵观西部地区经济运行态势,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广西、四川增长速度很高,尤其是重化工业增长加速,重庆、甘肃、内蒙古均如此。受中央一号文件影响,西部各省区多表现出农业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农牧业打“特色牌”成绩卓著,但经济增长受煤、电、油、运束缚严重。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由于国家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国债投资、旅游业、特色农牧业,领跑西部经济,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工业生产速度加快,经济效益回升,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00年实施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新开250个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7300亿元,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巨额资金的投入,使西部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如长期依靠大规模的财政投入,政府没有这种能力,西部开发也难以持久进行。

四、从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看传统产业西部转移前景

(一)三大经济圈产业特色比较

长三角经济圏产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其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钢铁、汽车、石化、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相对其他经济圈而言,这里以微电子、光纤通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更为突出。珠三角经济圈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引导,多以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另外,半导体集成电路、微波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增长加快,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工、建材、造船、微电子工厂产业占有相当重要地位。

(二)传统产业中制造业布局现状与区域比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的部门结构变化整体上符合工业化结构演变规律,并且有一定的结构升级特征,但整个制造业仍存在一般性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机械装备业发展缓慢等矛盾,技术升级、规模扩张、经营机制转换方面相对滞后,制约了制造业结构的升级。

1.东中西部制造业分布情况,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制造业分布带。从各地区的销售收入而言,在制造业29个产业中,东部份额超过90%的占4个,份额超过70%的东部占了20个行业,2,反观中西部地区,份额超过50%的,中部只有一个炼焦业(53.47%),西部也只有一个烟叶烘烤业(62.38%)。份额为30%的行业,中西部地区依然很少,中部只有22个,西部地区只有5个,也就是说在全部制造业中,中西部地区只有15%能达到行业的平均份额。

2.东中西部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东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东部地区的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9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大的则是一些资源加工型产业,如烟草加工、金属冶炼、炼焦、麻纺织业、盐加工业等等,此外,中部地区在运输设备制造业,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等方面占有较大比重,在出口比重较大的一些产业上,东部比重都在80%-90%以上,轻工业制品的比重基本在80%以上,许多重工业加工制品和资本密集产业的比重也占较大比重,约70%以上。

3.东中西部就业结构呈东高西低之势。除了经济发展过程外,在既定的经济总量下,产业结构也是决定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在171个小类行业中,东部地区劳动力吸纳超过90%的就业份额的行业有14个,中西部地区没有一个行业的就业份额超过70%,其中最高的是中部地区的炼焦业(66.42%)。就业份额超过50%的行业中部地区有4个。西部地区只有2个,航空航天器制造业53.5%和复烤业52.15%,由于东部地区的加工轻工业制品部门发展迅速,所占比重较高,因此,东部地区的轻工业制品部门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

(三)制造业中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

在“十一五”期间,确定具有高增长特征的制造业新兴主导产业是至关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生一批新兴主导产业,其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化解当前制约增长的矛盾,扩大就业,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可持续增长的潜力。由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公布的研究报告中说:第一,按各个行业的数据进行测算,依据就业带动效应,增长推动效应,可持续发展效应,带动效应四条标准,使用主要工业行业的已有数据,从强到弱对各个行业的上述四种效应进行排序,可挑出前8名行业。

第二,依照吸引外资的密度进行选择,过去的实践表明,外资进入密度和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高度相关。第三,依最新趋势选择,信息产业在过去两年中,一直保持着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2002年汽车行业取代电子通讯行业,成为对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带动力最强的行业之一。综合考虑3个选择标准,课题组认为,在“十一五”期间,应该并有可能成为新兴骨干产业的制造行业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

(四)传统产业西部转移

通过以上分析对比我们得出,西部地区已经具备大量吸纳传统产业的各项条件,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资源采掘、加工产业、原料加工业、旅游业。

1,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信息畅通、电力及部分优势资源供应充分。

2,制度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大大改观,人才、技术、知识水平不断提升。

3,社会治安良好,居民的购买力大大增强,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容量。

4,正在形成以原有规模城市为中心,以交通线为纽带,以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为区域经济网等各种形式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带,增长区域。

5,每年大批高校毕业生及其西部就业志愿者,为企业提供了大量高效低成本的人力资源。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篇6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现状;思考

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较大。与东部沿海地区不同,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且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差距越来越大。2003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6416.5元,;2009年为18205.7。虽然到2013年,西部地区有一个省份进入了GDP排行第一梯队,但总体水平仍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地区,不仅贫困人口数量巨大而且收入很低,这给当地的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二)基础设施建设仍不能满足需要。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西部地区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普遍的到了一定的发展,改善了西部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但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贵州省,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铁路、公路运力较低,缺水也十分严重。

(三)生态破坏严重。西部地区一般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疆地区,水土流失比例很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局部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草场数量仍在锐减,产草量下降了30%左右,干旱、沙尘暴市场发生。在云南、贵州等西南省区,干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西部民族地区多以高碳产业为主,万元GDP耗能远超全国平均水平。高耗能使东部地区的废物、废气的排放量也很高,均比东部地区高2倍左右。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多靠投资拉动,内部动力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就业压力大。

(五)城镇化水平较低。据《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3)》显示,西部成化率为44.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高的重庆为56.98%,最低的贵州为36.4%。低城镇化导致了与城市的互动不足,配套设施的利用率较低,许多小城市的辐射范围很小,发展动力不足。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

(一)自然条件的限制。中国幅员辽阔,地形西高东地,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沙漠,气候条件也很差,缺水严重,除了汉中平原、宁夏平原等少数地区外,都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另外,西部地区的地形也很复杂,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建国后我国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修建了多条铁路和公路,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交通业仍很落后,使得经济活动成本提高,限制了资本的流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较差。在建国后,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重点转移到了西部地区,但由于经济基础差,西部地区的经济积累速度很慢。但随着西部地区市场的扩大和国家的持续关注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

(二)政策不均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政策倾向有东部地区,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样虽然在客观上提高了全国的经济水平,但在局部也拉大了东西部经济之间的差距。在计划投资方面,中央项目多投资于东部,审批权限也很少,使得投资主体多选择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投资少、资金少,资金积累速度慢,这对资金紧缺的西部来说极为不利。在财政政策方面,自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特区、非国有企业的政策都倾向与东部地区,对经济特区的进口产品施行产品免征税和减半征收等政策。

(三)非国有经济比例小。西部地区市场化速度较慢,国有企业的比重仍很高,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比重较低,企业机制呆板,市场适应力很弱,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导致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四)西部地区政府思想落后。由于东部地区的改革开放较早,思维活跃,能够较快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新思想,率先走向市场,政府也能够放下管理权,为企业发展铺路,在政策上给予有利的支持。但在西部地区,仍有很多领导不肯放下管理权,企业的任何事务都要过问,企业也对政府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三、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能够提高投资商的投资信心,减少商品的交易成本,从根本上改变西部的投资环境,加强与省、区和国家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带动交通线沿线城镇的发展,另外也可以带动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是其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具体的现实优势,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要面向区域整体利于,提高区域的合作程度,共同开发、共同利用、共同富裕,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把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运输区,把外部的资源运进来,取长补短,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除此之外,还要加快西部地区软环境的建设,改善司法、行政等制度。以制度创新带动经济的增长,地方政府要发挥制度创新的主体作用,合理调控资源,加快地方经济增长,另外,还要积极放手,放开市场,鼓励私企和个体的发展;积极引进外资,促进本地企业和外企的合作。

(二)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面貌,特别是基础教育,要实行严格的九年义务教育,保证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降低文盲率,各级政府要及时方法教育专项资金,保证资金的利用。另外,还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西部地区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待遇,积极招募教育志愿者到西部从事教育事业;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教学;另外,还要积极与大学联系,让大学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此外,还要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学生学习农、林、牧等专业,政府还要制定鼓励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宣传科学知识,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西部各省份也要积极制定政策吸引优秀人才,避免人才外流。

(三)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西部地区有着独特的生物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西部风光,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农业、牧业等。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工农业的发展。由于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巩固牧业的优势,积极发占乳业、羊毛业等,但要注意保护植被,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三,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小城镇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头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改善民生。因此,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减轻社保压力,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体系。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要节约用地,积极发展水利事业,同时还要提高单位亩产;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改善生态农村的生态环境;积极退耕还草。另一方面,要建设生态工业。在企业内部要推行清洁技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积极推进技术个性,依靠科技进步。

四、总结

西部地区因独特的民族、地理等因素,其位置十分重要。自西部大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形势由所改观,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很大,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要继续推进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的优势,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崛起。(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袁瑛.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J].特区经济,2007(05).

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报告 篇7

本文通过描述西部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 分析西部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了促进西部城市经济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截至2009年底, 西部地区共有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常住人口28568.2万人, 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全市, 包括市辖县, 下同) 常住人口总数的23.8%, 其中市辖区9879.4万人。

(一)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总量占全国城市经济的比重提高

1. 经济快速增长。

2009年西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西部城市, 下同) 地区生产总值达59459.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5%, 高于东部、中部和东北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占全国城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16.5%, 比2008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低。

虽然西部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居四大地区城市之首, 缩小了与东部城市的相对差距, 但绝对差距依然较大, 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西部城市的人均GDP为20813元 (按常住人口计算) ,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1%、东部城市的50.4%和东北城市的51.6%, 略高于中部城市 (20045元) 。

3. 西部城市市辖区经济聚集度较低。

2009年西部城市市辖区经济规模占全市经济规模的比重为55.3%, 低于东部城市的62.5%、东北城市的62.8%和全国57.5%的平均水平, 仅高于中部城市 (43.3%) 。这说明西部城市市辖区经济聚集度较低, 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二) 工业总产值增长较快, 实力进一步增强

相对于全国来说, 西部城市的工业化进程相对落后, 工业在促进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中将有明显的提升空间。

2009年, 受金融危机影响, 西部城市工业总产值增速低于2008年, 但利润增速高于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063.0亿元, 增长18.1%, 增速比2008年回落10.0个百分点。内资企业55301.8亿元, 增长19.4%, 增速比2008年回落7.7个百分点, 其中, 国有企业8427.7亿元, 增长15.3%, 增速比2008年回落4.9个百分点;私营企业16623.7亿元, 增长29.0%, 增速比2008年回落27.6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710亿元, 下降22.4%;外商投资企业5051.2亿元, 增长25.5%, 增速比2008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465.3亿元, 增长21.8%, 增速比2008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三) 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 但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009年西部城市第一、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三产业之间的比例由2008年的13.7∶49.5∶36.9变为12.1∶49.1∶38.8。但与其他区域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西部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依然偏低, 不仅低于全国城市41.5%的平均水平, 也低于东部城市的44.6%和东北城市的39.2%, 仅略高于中部城市36.1%的水平。西部城市第二产业比重在四大地区中最低, 而第一产业比重仅低于中部城市, 高于其他地区城市和全国城市的平均水平 (见表1) 。

总体上看, 西部城市的产业结构处在不断优化升级之中, 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 说明西部城市工业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单位:%

数据来源:各地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上报资料。

(四) 财政收入快速增加, 但人均财政收入相对较低

2009年西部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066.2亿元, 增长16.9%, 增速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在四大地区中, 仅次于东北城市财政收入19.3%的增速, 但是比2008年回落11.8个百分点 (见表2) 。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一方面是因为工业总产值增速回落, 而工业对税收的贡献很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结构性减税以及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2009年西部城市人均财政收入为1423.3元, 仅相当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62.6%, 在四大地区中也仅高于中部城市1214.0元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 分别只是东部城市和东北城市的40.5%和55.9%。因此,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国家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 特别是加大对重点地区的转移支付, 提高西部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数据来源:各地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上报资料。

(五) 消费和投资快速增长,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迅速, 同时各城市优化投资环境, 采取各种优惠措施, 积极承接东部城市产业转移, 吸引东部沿海及境外投资者前来投资。2009年西部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619.4亿元, 增长41.4%, 增速比2008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增速位列四大地区之首 (见表3) 。投资的快速增长, 拉动了西部城市经济增长, 改善了基础设施状况, 增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 西部城市把提高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费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手段, 并为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 优化消费环境和配套设施,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最终, 居民消费快速增长, 消费市场活跃。2009年, 西部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03.1亿元, 按现价计算增长21.1%, 增速同样位列四大地区之首。

2009年西部城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7.6亿美元, 下降7.8%。尽管外贸形势非常严峻, 但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增长, 抵消了外贸的不利影响, 最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和持续快速发展。这说明西部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一定进展, 也说明只要政策措施得当, 充分依靠国内市场和需求, 是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数据来源:各地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上报资料。

(六) 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 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均大幅增长

房地产对经济的带动能力强, 其发展变化情况对经济整体影响力大。2009年, 西部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6752.9亿元, 增长21.5%。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1888.9万平方米, 增长48.9%, 而2008年则是下降17.7%。同时, 商品房价格上升也较快, 商品房屋销售额7073.8亿元, 增长69.8%, 大大超过销售面积48.9%的增长速度, 说明商品房价格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房价的快速上升, 给房地产的持续健康发展留下不确定的因素。

(七) 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

2009年西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3.5元, 比2008年增加1242.5元, 与中部和东北地区接近, 但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收入水平的83.7%和65.7% (见表4) 。

西部地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5年的1.62倍, 而东部地区的则是1.57倍, 这说明2009年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比2005年有所缩小。

2009年西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0642元, 比2008年增加1038元。其中, 食品消费4111元, 恩格尔系数为0.39, 比2008年降低0.021个点。

二、西部城市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优势

西部大开发已经走过了10年。10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也显著提速, 与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未来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十年, 西部城市在今后十年拥有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优势, 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必将继续加快发展步伐, 缩小与东部城市的发展差距, 为全国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一) 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 明确指出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决心不动摇, 扶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不改变, 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力度不减弱。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 坚定不移地把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

在这次会议上还提出了一些支持西部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如对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 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投资项目将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把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在改革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支持西部地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西部加快实施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 逐步提高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增加对上游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等。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力度等。

这些措施为西部城市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充分利用好这些具体政策措施, 调动自身积极性, 西部城市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 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 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如四川、重庆等地。另外, 西部地区劳动力工资总体上低于东部地区, 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劳动力数量和成本方面的优势有利于西部城市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还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石油远景储量仅新疆就占全国的40%, 西北地区煤炭储量也达到了全国的40%左右, 天然气储量占到了全国总储量的78.8%。中国60%以上的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在西部地区, 西部45种主要矿产已探明工业储量潜在价值占全国的49.3%。西部地区多山, 而且落差大, 水能丰富, 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江河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蕴藏量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 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1%以上。

此外,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优势也比较突出, 地理风貌独特、民族风情多样、人文遗迹丰富。自然、社会、文化因素相结合, 使西部旅游资源独具魅力。西部可以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重化工业, 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 可以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特色经济。

(三) 西部城市已具备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

经过10年大开发, 西部城市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下一步的跨越式发展, 奠定了良好基础。10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00-2009年, 累计新开工建设120个重点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 完成了送电到乡、修路到县等建设任务。特别是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了西部闭塞的状况, 使物流更为通畅, 人员出行更为便捷。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西部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使得西部城市能够更好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三、西部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结构不合理, 产业竞争力不高

如前所述, 西部城市经济结构中, 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第二、三产业偏低, 说明西部城市工业化进程总体上落后于其他地区城市。工业的发展不足, 又导致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人口占据人口多数, 整体经济效率低下。

西部城市产业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主要以资源性、劳动密集性产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 缺乏核心技术, 如信息技术行业等。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还不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 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人力资源有待开发

西部城市具有劳动力数量和成本方面的优势, 但质量不是很高。第一,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小于其他地区城市, 高等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研究型大学数量较少;第二, 成人文盲率高于其他地区城市, 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第三, 师资力量不足, 尤其是优秀师资力量, 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第四, 缺乏高科技领军人才, 企业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不足;第五, 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大量当地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就业;第六, 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新科技革命初露端倪, 谁先抢占了科技的制高点, 谁就撑握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是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的落后必然会使经济发展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三) 区域互动协调机制不完善, 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比较严重

西部地区内部各城市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互动协调机制, 产业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主体功能区规划不细致, 产业协调机制不完善。虽然重庆等城市的城乡统筹发展已经迈开了步伐, 并取得一些成绩, 但总体上来说, 西部的城乡分割依然很严重, 二元社会结构非常明显, 远远没有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西部城市与其他地区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产业结构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经济互补性很强。但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转移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西部城市经济发展对策

(一) 深化改革开放, 着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症结, 加大改革力度, 实现新的突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在扩大直接融资、要素市场建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新, 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推动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共同发展。

(二) 加强人才工作, 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西部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才是关键, 因此, 要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优先发展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创新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实施高层次人才和基层人才培养工程, 壮大各类人才队伍。大力培养重点领域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用好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 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满足优势产业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 加强节能减排,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宏观分析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篇8

一、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员与东部相比较稀少,且是我国贫困人数分布最广的未开发地区。西部的经济至今还达不到中国的小康水平不仅是因为起步晚,还有诸多的因素制约着西部经济的发展。

西部经济发展缓慢是一个让人民、政府都至今困扰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而根据西北部目前的状况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原因来进行分析:

(一)自然原因

1. 西部的地势、地形环境条件差,交通不便。

中国的西部地区被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12个国家包围导致处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西北部多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雨少,地域面积虽十分辽阔但沙漠、丘陵、高原、盆地众多导致的交通环境差使西部地区不利于发展和开发。

2. 少数民族众多,地区文化差异大。

西部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地最多的区域,有45个少数民族分散在西部的不同区域。因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信仰和宗教的不同,导致与世界文化潮流脱节,思想封闭落后,不利于宣传政府的政策提议和文化的交流,加上现在藏独、新疆恐怖分子的一系列反政府事件,导致民心慌乱,更加不利于政府对于西部经济发展作出的策略、决议的实施。

(二)人为原因

1. 以往政府对西部地区的忽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记载记录来看西部一直是属于经济放任的状态,可以看出古时的地方官员的不重视,毕竟天高皇帝远,连皇帝都不在乎,这种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想要得到救助和支持都不能向政府反映。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政府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大力发展东部沿海经济,加快中国东部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更是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继续拉大,现在政府通过“西部大开发”的策略起步较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财力来拉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2. 教育落后,人才的流失。

西部地区的教育程度低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高等学校数量不多,且因为西部地区贫穷的人数太多,能够有能力去学校接受教育的人数占比率低,政府对西部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再加上政府财政支出较大,对于西北部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补助也严重不足,孩子受教育的机率更低,大学生的数量也非常的稀少。人才是社会经济中的主力军,而西北地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超低文化的知识教育素质和人才利用率是西北部区域推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难题之一。

二、“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的发展现状

国务院针对西部经济落后的状况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政策。而西部的经济从2000年正式执行该政策后得到了缓慢的增长。虽然效果不是非常显著,但是从很多方面都可以反映出西部的经济得到了提升。

第一,交通、技术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2015年中国在西部地区投资共计7650亿元,中国在西部设立重庆、成都为重点经济区,意在建设拥有高新技术、汽车工业及配件生产和强大的国防的中国西部经济中心区。2016年中国又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重点投资8000亿元建设西部交通里程8000公里以上的铁路网。从2003年到2016年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在不断增加。

第二,西部地区总体教育水平逐渐接近全国水平。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2012年西部地区的高校累计培养的应届毕业生数预计共达600多万人,“985工程”高校的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比例在40%以上。近5年来,西部高校新增院士19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4名。随着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西部地区“211工程”高校数量达25所。2016年西部地区高校将继续持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增加教育经费、重点建设学科实力和实验室。

第三,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铁路网的建设使西部地区的交通更加方便。南水北调、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干旱少雨的西部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能源、通信技术等重大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西部地区的医疗水平、服务水平得到显著加强,人民生活质量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三、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前景

西部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它的发展前景对于西部的人民和政府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于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希望和信心。

(一)“一带一路”的建设

“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与中国的总体经济相较而言,西部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仍然是在扩大。“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施,转变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有利于释放西部地区以前的保守体系,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带一路”有利于西部发挥与13个国家接壤的地理优势,建立沿线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可以将自身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与沿线国家进行更为紧密的商贸联系,实行经济贯穿与整个欧亚大陆的全方位经济开放格局。

(二)西部未来的发展计划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2016年应该重点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根据现今的西部地区发展情况趋势制定一项配套的未来西部发展计划。

1. 加强顶层设计,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及配备相应的专项筹划,提高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低碳发展,紧密联系和加入“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等三大战略,革新对内保护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加速培育区域成长新支撑,加强对外开放的产品保障能力。

2. 全方位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夯实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加快推进西部综合公路、铁路、民航、航运交通运输中体系建设,强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支撑,增强能源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网络。

3. 培育扩大产业区域特色优势,增强区域自主发展的能力。

大力支持农业发展,优化传统能源资源开发转换,积极有序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大力发展特色服务业。

4. 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牢固生态安全屏障。

重点实施生态工程,加大节约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补偿机制。

5. 综合施策精准扶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扶持特殊困难地区发展,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提高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组建现代化公共无偿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保障和改善社会治理。

6. 加大资金投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政策的保障体系。加大财税投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深化组织人才保障。

四、对这几年西部经济的发展做一个总结

西部的发展是一项规模宏大,耗费耗时的大工程,从政府提出西部经济建设以来都一直受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关注,它虽然是政府至今还没有解决的难题之一,但是西部也在政府的支持和建设有好的发展前途。

从图表中2010至2015年的西部地区各省生产总值来看,2010年的G D P达到万亿元只有3个省,到了2015年却有7个省超过了万亿元这个难关。我们不难看出西部地区的经济一直在持续增长,也可以知道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之路是走的正确的道路。对于西北部地区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只有稳固的做好基础建设,服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持续走高。

当然,不管是2016年亦或是未来几年政府都将有计划的推动西部的经济发展。也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一个经济繁荣、人民温饱、幸福文明的新西北部。

参考文献

[1]王正伟.西部大开发要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J].北京:求是出版社,2001.

[2]邬大光.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教育部[Z],2015.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分析 篇9

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是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既是维护边疆安全、加强民族团结的要求, 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若让西部地区长期处于一种较为落后的状态, 那么对于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缩小地区差距都会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有利于发挥蕴藏在西部地区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潜力, 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本文就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

二、我国西部地区概况

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 面积占到了全国总面积的71%, 计681万平方公里, 包括了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分别是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宁夏、青海、重庆、甘肃、陕西、贵州、广西、云南等,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 约3.5亿。我国西部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是我国需要加强开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比, 西部地区由于受区域位置、文化环境、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三、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一) 深入挖掘西部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

从目前来看, 西部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化、城市化、工业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同时, 国家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来扶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深入挖掘西部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第一, 众所周知, 西部地区的农业比重较大, 农村地区发展缓慢, 但是这也存在着商机, 还未完全开发的西部农村市场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 大力挖掘广大农民朋友及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 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第二, 努力改善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状况, 增强他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尽量减少他们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第三, 要努力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 加大对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

(二) 加快实施重点行业的产业优化升级与结构调整

西部地区应该利用各种重大结构调整项目来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冶金工业要加快对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以钢铁工业为重点,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如不锈钢、稀土钢、无缝管、中厚板等) ;重化工业要走集群化、大规模、高起点发展的路子, 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为重点, 建设国家所需要的大中型重化工基地;能源工业则改善结构、扩大外送、稳定产量、控制产能;重点发展与汽车制造、煤化工、风电、核电等生产相互配套的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如硅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稀土新材料等) 。此外, 还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通过治理工业污染源、综合利用资源及工业余热、建筑节能改造等项目来促进节能减排。另外, 扶持当地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对当地龙头企业实行贷款资金供应, 服务上门双优先, 尽量简化手续, 优化办事程序, 解决企业流动资金困难, 实行领导挂联企业帮扶、信贷人员驻厂包抓企业管理责任制, 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规划和管理, 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环境, 整合资源环境, 挖掘经营潜力, 促进企业增产达效。

(三) 抓住机遇促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 逐步树立起经济全球化观念、信用观念、开放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等现代市场经济观念, 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 产业转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应该要充当起“纽带”、“桥梁”的作用, 提供政策支持与组织协调。同时, 政府还应该建立起产业转移协调机构, 定期与东部地区就重大项目推进、共同投资开发、区域发展战略、产业转移对接、产业合作发展等进行沟通和协调, 以便在承接转移及产业对接时周期更短、成本更小、代价更低、效果更好。

此外,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时, 务必要坚持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坚决不能吸纳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 换而言之, 产业转移应该是在环保节能、技术升级前提下的转移。

(四) 转变中西部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污染物排放日益增加, 资源消耗量也在逐年攀升, 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靠物质资源过度消耗、牺牲环境来换得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西部地区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以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要坚持“节约优先、节约开发并重”的原则来综合利用资源, 大力推进节材、节地、节水、节能措施,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形成“高效率”、“低排放”、“低消耗”、“低投入”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

[1]姚聪莉.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西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贵州社会科学.2009, 23 (03) :131-134.

[2]李含琳.中国西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范例——内蒙古“鄂尔多斯模式”解读[J].甘肃理论学刊.2009, 33 (02) :120-124.

[3]陈自庆.把节能减排作为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J].宁夏党校学报.2008, 24 (02) :134-136.

[4]李建丽, 赵占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J].发展.2008, 32 (05) :176-179.

[5]刘培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路径——以河源市为例[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23 (03) :111-114.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篇10

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民族地区在绿色发展视阈下的战略选择,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系统脆弱,但是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良好的基础。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资源高浪费、 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面对西部民族地区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的压力日趋增加的窘境,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绿色发展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绿色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经济,其发展态势如何,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来说,意义重大。

一、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可行性分析

西部民族地区,包括西北部民族地区和西南部民族地区,下辖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 贵州省及甘肃、四川部分地区。西部民族地区面积667.46万平方千米,占西部地区总面积98.12%。从西部民族地区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可行性。

1、政策的引导与激励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绿色发展的政策从近二十年来党中央的报告与会议中集中体现出来,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反映出党中央对绿色发展的重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表明党中央对绿色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及党的十八大报告。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风向标,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在绿色发展战略政策的指引下,西部民族地区10个省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当地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绿色农业、生态立体农业的推行与实施。西部民族地区每个乡镇根据本地实情,有计划有目的实施“一乡一品”绿色生态农业工程。 其中生态果蔬、生态稻谷种植、生态鱼类养殖、生态林业养护、生态家禽和生态畜牧饲养等绿色农业、生态立体农业的实施,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源头保障。二是生态旅游业的开发与建设。当前,生态旅游经济正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又称为“无烟工业”,能够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商机。而生态旅游业不仅能刺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优化和净化旅游环境,提高民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强度。三是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 西部民族地区正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发展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2、日趋增加的绿色消费需求和少数民族生态保护的传统理念催化可加速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如光、热、水、土地资源等,相对丰富,物种资源繁多,这些自然禀赋为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近年来,绿色消费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鉴于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和绿色消费的青睐,消费者对西部民族地区绿色产品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加速该地区绿色产业的发展,客观上刺激和加速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西部少数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丰富的环保理念,对自然的崇尚,视山、水、土地等为神灵的宗教观念,有力地保护生态环境。如藏族人视山为神灵,禁止入神山进行垦殖、采伐、狩猎等活动;蒙古族人视土地为神灵,禁止乱挖洞、乱动土;藏族人视水为神灵,认为污染水体会触怒神灵招致天罚;蒙古族人在“逐水草而居”这一游动性意识形态中包含许多关于防止水面污染和水源干涸的宗教观念与禁忌规范。维吾尔族人对水的推崇和保护极为强烈,千古以来一直信奉“在饮用水源里解手是最严重的罪恶”等信条。由此可知,西部民族地区对山、水、土地等自然物虔诚与珍视的宗教观念与民族习俗,体现出少数民族原始朴素的生态环保理念。因此,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保护理念,催化和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

3、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西部民族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有三种,青海、西藏2省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其余8个省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显著的特征是温和湿润, 昼夜温差大,这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加之西部民族地区土地比较肥沃,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比较适合生态农业的发展,所有这些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少数民族分布于西部民族地区,占西部地区总人口69.73%。众多的少数民族,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文化要素资源,这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较优势基础。如广西阳朔充分挖掘当地传统刘三姐文化资源,推出“印象刘三姐”人文资源旅游项目, 带动阳朔县域经济发展;云南随后推出了“印象丽江”等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的项目,人文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

二、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生态经济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现实形态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也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向生态经济过渡的历史形态。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正处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时刻,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首先必须从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方面入手。从产业构成来看,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民族地区还处于基础地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尽管农业在西部民族地区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严重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高毒农药、化肥的滥用,对水体、土壤、大气污染严重;激素的滥用,对人畜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滥采滥伐,造成资源日益枯竭;工业 “三废”和生活废水任意排放,加之生活垃圾任意丢弃, 对环境污染大。随着西部民族地区资源过度浪费、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这就倒逼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必须要转型升级。生态经济是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视角,用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活动,以期实现经济和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生态经济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实现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则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三、发展生态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包容性发展观

西部民族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是资源禀赋富足,资源优势显著。其所处的生态地位,要求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来发展民族经济,短时期内经济收效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生产活动必然受到自然的报复与惩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就会产生矛盾,这样就会造成经济与自然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违背经济规律来发展民族经济,就会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和盲目性发展。最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要遵循社会规律。违背社会规律来发展民族经济,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独占性、排他性和低包容性。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必须要遵循三种发展观即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观、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观及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观。

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策略

目前,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已经渐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正在向创新发展的高级阶段迈进。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树立生态经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而且需要加强生态经济教育,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众所周知,西部民族地区属于西部地区范畴。因此,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既要借鉴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又要考虑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加速传统产业升级与优化,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1、发展低碳产业,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最基本形态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这意味着发展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必须从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方面入手。在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低碳产业的发展,首先要积极发展生态立体农业。重点开发无公害、绿色、生态有机食品,建立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绿色、无公害、生态有机食品基地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其次,要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生态工业经济。西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天然气资源、森林资源等,但是资源开采利用率较低,仍处于以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为主的粗放型阶段,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工业污染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发展生态工业经济。再次,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圈。同时,要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物流模式特征,建立低碳视野下生鲜农产品配送机制。最后,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按照节能减排和循环发展模式的要求,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构筑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循环圈、农业循环圈、城乡服务领域循环圈,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开创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2、制定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关政策,建立评价机制

政策支持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央政府应该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制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西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区情,出台一系列发展生态经济的政策与措施,改变目前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与完善生态经济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发展生态经济的税收与财政政策,推进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建立与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创新生态经济领域的金融服务机制,加强金融机构对生态经济信贷支持力度。构建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实现对生态经济的运行、环境保护等状况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与反馈,检测生态经济发育的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强化科技创新,推广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技术基础。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新产品研发,应用高效降耗节能和环保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技术;积极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绿色生产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环保绿色建筑技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与农副产品加工利用技术。完善生态经济标准体系和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形成西部民族地区绿色制造的技术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要大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绿色物流技术,构建基于生态经济的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加强产业宏观决策与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摒弃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使三大产业努力向技术化、集约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以期实现西部少数民族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制定与完善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程度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讲,与发展生态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程度密切相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西部民族地区省区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制定与完善生态经济方面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中央政府及民族地区省区一级政府应制定发展生态经济方面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通过构建与完善生态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利用法治力量和法治思想来保障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历史原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与日俱增。传统的通过规模扩张获得经济效益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可行性,论述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阐述发展生态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包容性发展观,从发展低碳产业,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关政策,建立评价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推广绿色技术,制定与完善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经济,发展策略,绿色发展,西部民族地区

参考文献

[1]陈端计.绿色发展:中国“十二五”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1(8):153-157.

[2]高红贵,刘忠超.创建多元性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形式[J].贵州社会科学,2014(2):9-16.

[3]贾登勋.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意识研究[J].开发研究,2007(1):57.

[4]王金叶,梁佳,张静.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3(6):38-41.

[5]刘思华,方时娇.绿色发展和绿色崛起的两大引擎—论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两个基本形态[J].经济纵横,2012(7):38-43.

[6]张连国.低碳经济:向生态经济过渡的历史形态[J].生态经济,2012(12):69-72.

[7]伍国勇,段豫川.论超循环经济—兼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异同[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5-6.

[8]严雪晴.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J].物流技术,2011(11):30-32.

[9]严雪晴.低碳视野下西部民族地区生鲜农产品配送[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01-102.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篇11

基本判断

仍可大有作为,把握战略新内涵

——经济仍然处于上升通道,成长性的机遇叠加。有专家认为,中国未来中高速增长阶段大体会延续10年左右。就西昌市来说,从2006年到2015年西昌进入了科学发展的黄金10年,这10年创造的社会财富相当于建市以来前27年的5倍。预计从2016年到2026年,西昌和其他西部地区一样,县域经济还会有持续的上升空间。一方面,全国性的产业梯次转移态势没有变,而且呈加剧态势。同时,国家对以高铁、高速公路、航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带来了现实的增长因素和未来的发展空间,由于中西部地区是新一轮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建设周期较长,必将带来持续的增长。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带来现实增长动力,将极大地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2014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4.77%,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加速期,西部地区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西昌市2014年城镇化率为56%,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70%,有15万农村人口将转移成为城市居民,如果按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人均投入30万元来计算,将会有45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入。

——发展仍然处于刚需阶段,动力性因素叠加。在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2014年,西昌人均GDP达到9000美元,要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一是解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将GDP、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于2020年实现倍增,作为了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第一要务。西昌市提出2016年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因此以上各项指标必须提前实现翻倍,而要实现“翻倍”的目标仍有10%—20%左右的差距。二是保民生从实质上来看就是保发展。而西部地区民生事项往往就是县域经济重要的基础项目。以西昌市为利,2015年实施的重点项目共141个,当年完成投资150亿元,其中涉及道路、教育、交通、医疗、住户保障、水利、电力、通讯等民生改善方面的项目有67个,总投资88.2亿元,占58.8%。三是基本建设具有延时效应,需要持续地加大投入。十三五时期,西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其中三分之一要地方自筹。这就要求西昌经济必须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才能完成基本建设和大量的民生承诺。

——资源可开发性优势凸显,后发性优势叠加。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优先权,中西部地区往往就是资源富集地区。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独具优势的粮食生产、中药材资源、矿产资源综合延伸利用以及水电、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将构建起新型的产业增长体系。同时,西部地区以土地空间、空气洁净度、光照降水为代表的原生态资源将形成西部地区新一轮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而以交通纽枢、电力通讯、教育卫生为代表的基本建设将形成西部地区新一轮发展的增长优势。未来30年,中国西部将成为基本建设的黄金增长期。大量的基本建设投入不仅会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创造条件。

当然,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新常态下,这个重要战略期的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改变。

——增速减缓。据中国社科院预测,2011-2015、2016-2020、2020-2030年三个时段,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区间分别为7.8%-8.7%、5.7%-6.6%、5.4%-6.3%。国务院发展中心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还处在换挡寻底的过程中,预计要三年左右才能探到中高速的底部,大致是6%-6.5%之间。

——结构调整。从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层面看,中国经济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向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中高端位置提升,相应的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历史性变化,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服务业和消费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在西昌市近年来的产业变化得到了体现。

——内涵转变。从发展动力层面看,第三产业、消费需求比重逐渐上升,成为产业和需求主动力;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长江流域和丝绸之路涉及区域可能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将会进一步释放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风险增加。从风险层面看,几十年持续改革和高速发展中累积的旧矛盾与新挑战相互交织,中国经济将不得不在同时应对金融、地方债务、房地产业下行以及就业、环境、外部冲击等多重风险中前行。

基本面

保持总体向好,注重提质增效

——新常态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契机。在新常态下,一些传统产业需求虽然饱和,面临转产调整,但一些新兴技术、新的业态和新的需求正在涌现,供给创造需求的空间巨大。2014年,西昌市全面关停新钢业、新太平等5户落后产能企业,关闭康德和力、永安煤焦化80万吨焦炭产能,关停泸山铁合金、兴鑫硅业3台电冶炉,西昌钢钒完成烧结烟气脱硫项目。但同时,以清洁能源、食品医药、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旅游康养、环保产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异军突起,形成集聚发展集群发展规模发展态势,正在助推西昌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新常态下改革的深化为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提供了强大契机。2014年西昌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建设与应用,公布行政权力事项3935条;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公布保留行政审批项目193项,清减率达32%;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项目提速50%以上。进一步降低注册门槛,简化注册手续,激发市场活力,全年新登记企业776户,个体工商户4919户,较2013年增长20%。

nlc202309011020

——新常态下政治生态的优化为发展环境重塑提供了重大契机。2014年以来,西昌市以“五好干部”为标准,鲜明“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围绕“3567”选人用人基本要素从严规范干部选配操作方法,探索差异化考核成绩、结构模型化配备干部,全年任免干部6批次214人,树立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发展氛围。

在总体向好的基本面下,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新常态下发展的方式和结构发生了改变。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实现从超常发展向理性跨越的反向思维转变。新常态将是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阶段,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持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西昌市只要充分利用好重大战略机遇,利用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中更大程度地释放出巨大发展潜能,仍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快于全国的发展速度,稳步缩小与全国的发展差距。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从增速优先向转型攻坚的重心思维转变。必须真正把推动转型升级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而且既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特别是产业升级转型,又要积极通过上层建筑的体制机制转型。全面深化改革极其重要的指向和归宿,也是要冲破在原有发展方式下形成或者固化的,与新常态下发展不相适应的做法、规定和制度,建立与转型升级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以释放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让一切创新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实现从超强主导向有为干预的作用思维转变。地方政府站在前台引领发展、导航定向,并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转型保驾护航,确保经济增速平稳换挡、结构调整挺过阵痛期,新旧矛盾稳健消化,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有序竞争,确保牢牢守住发展底线、民生底线和安全底线。

角色定位

担当底部支撑,改变实现方式

地域广阔、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将会成为新一轮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县域经济作为重要底部支撑的角色定位将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共有860多个县域经济单位,占全国县域总量的三分之一,2013年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西部地区拥有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矿产资源和电力能源占全国的90%以上,是我们国家生态保护的屏障以及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有18个,其中中西部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就有14个。同时,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民族文化风情最为浓郁的地区,是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的基石。从实践层面看,只有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的全面小康才有更加坚实的基础。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优先位置,而县域经济是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已经积累起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条件,具备后发起跑的优势。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百强县是县域经济的突出代表,是西部大开发的先锋,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空间载体主要是:市区(市辖区)、A+级县市(全国百强县市)、A级县市(西部百强县市)、重点县市(如州盟首府、区位节点县市、资源富集县、人口大县等)。

同时,我们要看到,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和实现方式要改变。

——释放转型升级的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在新常态下,通过引进、吸收、消化、产业链延伸、资产重组、再创新等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加大棚户区改造、西部铁路和公路修建、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等公共投资的力度,以此来弥补传统投资率下降的缺口,是再造经济新动力的重要途径。就西昌市而言,要下决心推进三次产业结构从2:3:1向3:2:1加速转变,下决心关停淘汰落后产能、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同时,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挖掘内需的潜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2020年我国基本形成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如果“十三五”能够顺势而为,实现这一转型,既可以在结构升级的基础上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又能够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创造条件。西昌市要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全面加速第三产业转型升级。

——落实政策的推力,推进重点领域突破性、创新性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中的作用,是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就西昌市而言,要围绕建筑业和金融服务业做好文章。要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本地骨干建筑业代表企业,推动外来房企加建筑业“1+1”本土化发展模式,促进建筑业企业就地注册、就地纳税、就地核算。继续加大金融服务业发展力度。

——强化创新的助力,激活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经济新常态下,倒逼我们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当前,这既是破解土地、能源等资源硬约束的有效途径,也是重塑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必由之路。

——保持开明开放的魄力,夯实经济发展实体基础。继续加大友好城市缔结合作力度,实现向发达学习,与强者为伍。要推出一批激活市场、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在公共领域大力推广特许经营、PPP模式等,吸引社会投资,着力营造释放消费潜力的体制机制环境,降低投资产业门槛。把教育、医疗、健康、金融和文化娱乐作为加快服务业开放的重点。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推动服务业企业走出去。

——激发干部的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从严查处一批小官贪腐、为官不为的典型,发挥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市级相关部门、政法机关、组织部门、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等主体作用,综合经济、行政、组织、法律、纪律等措施,稳步推进,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篇12

200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66973.5亿元, 占全国比重18.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286元, 出口额520.4亿美元, 进口额396.3亿美元。2009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196674.4亿元, 占全国比重53.8%, 人均生产总值40800元, 出口额10610.4亿美元, 进口额8860.1亿美元。见表1。东部发达, 西部落后是我国经济发展客观现实, 但我们在发现这种经济发展差距的同时, 也发现东、西部相比, 二者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同样存在较大差距, 难道贸易差距正是经济发展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图1显示西部省区中广西、陕西出口数额靠前, 图2显示, 西部省区中广西、陕西两省经济增长同样处于靠前位置, 出口贸易对于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国内已有文献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 以基于中国整体时间序列数据为主, 其次是以东南沿海贸易大省如广东、上海的研究居多, 而对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研究较少。赖明勇和阳小晓 (2002) 用各地生产总值、劳动者人数、社会投资额、出口额就中国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出口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张鹏, 陶秀玲 (2009) 以西部各省1997-2004的面板数据, 对中国西部地区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西部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曲洋和唐亮 (2010) 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检验对吉林1990-2008年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吉林的进口与出口均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李小平和朱钟棣 (2004) 运用协整理论和因果检验, 根据上海1978-2001年的数据研究了上海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 得出出口与经济增长, 出口与进口互为因果的结论。

二、实证分析

1. 样本及数据

本文以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九省 (由于数据可得性, 只选取西部十二省市中的九省) 1990-2000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GDP、出口额EX面板数据为样本, 数据来源于《中国西部统计年鉴2001》。用GDP表示各省经济增长, 并根据当年平均汇率换算成以万美元为单位。用出口额EX表示各省对外贸易。为更方便地考察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弹性, 以及消除各变量的异方差性, 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 本文分别用LNGDP、LNEX表示自然对数的生产总值GDP、出口额EX。

2. 贸易与经济增长回归结果

表2显示, 应该建立混合模型。

结论及分析:

第一,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出口弹性很小, LNEX每变化1%,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仅有0.001%。, 变量LNEX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明国际贸易理论关于“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于西部地区目前并不适用, 研究结果不能证明这一结论。同时, AR (1) 和AR (2) 对LNGDP的影响显著, 表明西部地区既有经济水平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

第二,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无论是通过绝对优势参与国际贸易, 还是以比较优势对外开放, 贸易国的收入和福利均能有所改善, 中国西部地区没有验证这一结论, 其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低。西部地区处于中国内陆腹地, 对外开放不具备地理优势。同时, 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落后地区, 较东部地区产业落后, 不具备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最后, 西部地区现有经济水平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了其对外开放能力。

三、建议

1. 转变政府职能, 提供配套服务体系, 进一步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政府在出口保险制度, 出口促销宣传, 电子商务等方面应做好服务工作, 为企业出口排忧解难, 减少贸易成本。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应通过引进外资, 国家政策倾斜等措施加大资金投入, 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劳动密集型产业。

2. 加强与东盟市场的经贸合作

以贵州为例, 2005年至2008年, 贵州省与东盟各国进出口额分别达到2.55亿美元, 3.26亿美元, 4.27亿美元、[5]5.90亿美元, 占贵州省进出口总额比重分别达到18.14%、20.17%、18.80%、17.6%, 东盟已成为贵州最大贸易伙伴。[6]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西部地区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面临更多区位性机遇和政策性机遇。西部各省市应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相关知识及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好、把握好这一难得历史机遇, 力争西部各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再上新台阶。

3. 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西部地区有独特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优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 应以民族的、地域的特色, 以积极态度融入世界经济中, 在把握好周边市场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向欧美进出口的力度。

参考文献

[1].赖明勇, 阳小晓.出口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6期

[2].张鹏, 陶秀玲.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2期

[3].曲洋, 唐亮.吉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纵横, 2010年第5期

[4].李小平, 朱钟棣.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检验—对上海市1978-200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5].张颖.贵州与东盟贸易合作动态利益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5期

[6].刘文国.东盟已成为贵州最大贸易伙伴[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zxqxb/2010-04-08/content_130329.html

上一篇:英语教师下一篇:参观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