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共12篇)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1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和农村建筑面积巨大的发展中国家[1],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国策。虽然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2],但东西部发展仍极不平衡的国家。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受到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及经济发展的制约,居住环境较恶劣,生活水平较低[3],改善西部地区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对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罗国亮和刘涛[4]基于统计数据分析认为农村贫困和环境恶化是我国西部面临的两个最迫切的问题,秸秆和煤炭等固体燃料直接燃烧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是导致我国农村居民死亡的4大杀手之一。彭小云和王凯[5]对农村住宅热环境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住宅对地域气候有很好的适应性,但目前大量的新建住宅没有很好的继承以往优秀的建造技术,室内舒适度低。程宝良和高丽[6]的研究表明是环境脆弱和贫困相互恶化造成的,应加大政策导向,改善生态,达到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张红和田志强[7]分析了西部环境问题对西部经济的影响,提出通过改善环境问题来刺激西部经济发展。对于西北严寒或寒冷地区,室内采暖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故许多学者对北方采暖进行了相关研究。朱轶韵和刘加平[8]结合银川地区农村建筑的特点及当地居民冬季着装与生活起居习惯等因素的特殊性,提出适合西北农村建筑冬季热舒适温度不应低于15℃的室内热环境指标。张群等[9]在银川市对某一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新建农村建筑进行测试,研究结果验证了西北乡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利用该技术室内可保证良好的舒适度且采暖季内平均每m2煤消耗量可节约10-20kg。袁璐等[10]对长安西部农村地区的低碳新型技术应用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农村节能应因地制宜,优先选择适合农村地区的中低技术。何泉等[11]以银川市碱富桥村设计为例探索了西北农村地区的生态建筑适宜技术。
以上研究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但其多以西部地区某一城市为例,缺少对整个西部地区全面系统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西部农村地区进行深入系统调研。本次问卷主要涉及居住环境、保温隔热性能以及能源消耗,以期通过该次调研对西部农村现状进行准确掌握。
1 调研步骤和调研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以现场问卷调查为主,辅以现场测试的方式进行。
(1)调查问卷的制作:调查问卷共涉及居住环境、建筑保温隔热性能以及能源消耗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2)调研人员的培训:对参与调研人员进行室内舒适度,建筑保温隔热性能,能源种类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调研结果的影响,提高调研数据的准确性。
(3)现场调研:现场条件采用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提问,另外一人负责记录的方式,同时现场调研中进行部分墙体厚度、室内温度测试,并拍照记录。
(4)数据汇总和处理:对调研问卷进行核实,对于数据错误,地域不合适的问卷给予剔除,并采用双人录入,减少人为的录入误差。
本次调研主要涉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西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9个省份,为便于统计分析,西部按自然区划分为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北地区(包括陕西(西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形复杂,主要为夏热冬冷和温和气候;西北地区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为寒冷和严寒气候,其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基本持平,分别为46.51%和53.49%。
2 调研结果与分析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地缘广阔,气候差异较大,西南地区以夏热冬冷和温和气候为主,而西北地区以寒冷和严寒气候为主,故而下文将我国西部地区分为西南和西北两个地区就居住环境、建筑保温隔热和能源消耗等3个方面进行讨论。
2.1 居住环境调研
居住环境调研以建筑室内热环境和农村地区特有的空气污染两个方面进行。图1给出了在冬季,夏季和过渡季下,西南和西北地区室内环境的评价情况。可看出,在冬季时,西南地区70%以上居民认为室内凉或冷,而西北地区由于土炕、土暖气等措施室内热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仍有超过20%认为室内凉或冷;在夏季,西南地区60%以上居民认为室内暖或热,而西北地区也存在40%以上居民认为室内暖或热;在过渡季节,室内热环境相对较好,较适宜居住,但是也有10%的居民认为室内凉或暖;可见,我国西部地区室内热环境较差,尤其是西南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严寒。
(a)冬季;(b)夏季;(c)过渡季
图2给出了西南和西北地区室内空气污染情况。可发现,由于农村地区功能划分和布局规划不明确,人畜毗邻现象严重,西南地区这一比例高达58.14%,西北地区该比例同样接近42%,表明农村住宅功能划分和布局规划存在不合理性,其必然影响室内空气质量;无卫生厕所现象在西北地区最为明显,该比例达到87%,西南地区该比例也同样偏高,超过5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但是调研发现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仍然有40.18%和23.14%的居民反映无垃圾集中处理;秸秆焚烧涉及农田就地焚烧和厨房燃烧,该项的比例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为48.23%和38.28%。秸秆就地焚烧污染空气和破坏土质,这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但仍然有8.66%(西南)和15.52%(西北)居民就地焚烧秸秆;而秸秆通过柴火灶直接燃烧,厨房烟雾严重,CO、SO2和可吸入颗粒浓度高于国家标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有研究证实我国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癌等疾病均为此有关,目前农村地区由于固体燃料燃烧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导致死亡的比例高达15%~25%[4]。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农村居住环境恶劣,宜居性差,室内环境亟需改善。室内污染严重,人畜毗邻,厕所卫生,生活垃圾处理,厨房秸秆燃烧等现象严重威胁居住健康安全。而农村地区人员密度较低,植被丰富,对于恶劣室内热环境的原因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调研。
2.2 建筑保温隔热性能调研
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决定了室内热环境的宜居性,也是影响建筑空调采暖能耗的关键因素。本次问卷调研中墙体保温性及门窗的密封性等主要影响建筑保温隔热性能成为调研的重点内容。图3给出了建筑墙体厚度的统计图,由图3可知,西部地区墙体厚度主要集中在240mm,而且西南地区还存在26.42%的墙体厚度为120mm;由于西北地区冬季严寒,需要土炕、土暖气进行室内采暖,农村家庭西北地区墙体厚度略优于西南地区,仅有4%的墙体厚度为120mm且还存在29.33%的墙体厚度为370mm,但即使如此,对处于严寒或寒冷地区的西北地区,室内热环境也难以获得良好的宜居性。
图4给出了建筑墙体材料的统计表。由图4可知,实心砖使用比率最高,尤其是西南地区该比例高达62.5%,实心砖导热系数大且原料消耗量大。对于西北地区建筑材料使用相对丰富,现场调研时发现,西北农村地区未发现设有保温层墙体,对于严寒或寒冷地区,这些建筑材料保温性很难达到室内环境宜居性,远低于城镇建筑的节能标准。现场调研中,无论是西北地区还是西南地区均未有设保温层的建筑墙体。
图5给出了建筑窗框的类型的统计情况。对于西南地区以铝合金窗框和木窗框为主,其比例高达83.5%,但是铝合金窗框是良好导热体,其导热系数高达230W/(m·K),显著增加建筑室内不舒适性,而农村地区使用木窗框虽然导热系数较低,但是其多为当地木工自行加工,其密闭性较差,空气渗透严重。在西北地区,铝合金窗框和木窗框的使用比例也高达49%。可见西部地区窗框的高导热性能和低密封性是导致室内恶劣的热环境的主要因素。图6的建筑门结构情况统计统计图也反映出同样的问题。西南和西北地区分别为65.65%和31.75%的木门使用率难以满足室内密封性的要求,同时25.95%和49.21%的金属门显著提高室内环境得热或失热。
通过以上分析,可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差,尤其是门窗,导热系数高,空气渗透严重。本节研究一方面说明了我国西部农村热环境恶劣的原因,另一方面揭示我国西部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的现状,若在此基础上,强行通过空调采暖等主动式技术改善室内舒适度水平,其能耗必然是在同一气候区下城市建筑3~5倍之上,故而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建筑节能。
2.3 建筑能耗情况调研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能耗逐渐增加,其在社会总能耗中比例已经超过30%,减少我国建筑能耗是我国一项长期国策,故而有必要弄清西部农村地区对我国建筑总体能耗的贡献图7给出我国西部地区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情况。由图7可知,对于西南地区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小于9kW·h的比例高达65.4%,而西北地区该比例竟然达到78.9%,整个西部地区90%~9 5%的农村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低于15kW·h,仅为我国城镇住宅建筑能耗的20%左右,可见农村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远低于城镇建筑。
图8给出了家用电器统计情况。无论是西南和西北地区,电视机的拥有率接近100%。由于地域和气候差异,夏季炎热的西南地区的电风扇的拥有率高达100%,而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饮水机的比例均较高;而西北地区,由于缺水的影响,耗水设备相对较少,而采暖设备相对增加。可见西部农村地区家用电器的普及化和多样化成为农村一大特点,而对于单位面积年能耗明显偏低的原因在现场调研时,进一步咨询发现农村地区拥有高比例的家用电器使用率较低,更多沦为家庭摆设。目前农村地区的能耗多为满足人们最为基本的生活,还处于生存需求阶段。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及观念的改变,高比例的家电设备必然会投入使用,此时,农村建筑能耗必然有一定飞跃。可见,我国西部地区的建筑能耗存在快速上升的潜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必要考虑前瞻性的建筑节能。
图9给出了我国西部农村消耗能源种类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电能在我国农村地区基本普及。西南地区多以山地和种植为主,木材和秸秆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对于西北地区,主要是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以畜牧业为主且为煤炭的生产地,其木材和秸秆使用率较低,而煤炭的使用率高达76%。无论是西南地区木材和秸秆还是西北地区煤炭,其使用方式非常单一,多以直接燃烧为主,该种使用方式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而且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严重,CO、SO2等有害气体中毒现象屡见不鲜,农村地区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癌等多发疾病均为此有关。而对于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太阳能能源丰富,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所产生的秸秆和粪便等均为沼气发酵的主要原料,但现场调研发现,西部地区对于沼气和太阳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使用率明显较低。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建筑能耗调研可以发现,农村建筑能耗的基数较小,远低于城镇住宅,但其具有能耗快速上升的所有潜力。随着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的建设推进,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耗能将显著上升。另一方面,农村能源利用率低下,利用方式初级,层次较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低下。
3 调研结论
本文对西部地区9个省份的农村居住环境,建筑保温隔热性能以及能源消耗情况等3个方面进行了现场问卷调研,主要结论如下。
(1)西部农村建筑环境恶劣,90%农村居民认为室内舒适度较低,农户的宜居性差,严重影响居住者的健康;农村地区受到牲畜饲养、厕所、厨房等污染严重,室内空气质量较差。
(2)农村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差,墙体厚度偏小且不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门窗主要以木结构和金属合金为主,木结构门窗空气渗透严重,而金属合金门窗导热系数较大,传热量增加;若在此基础上,通过空调采暖等主动式技术改善室内舒适度水平,其能耗必然是在城镇建筑3~5倍之上,故而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前瞻性的建筑节能。
(3)虽然当前农村建筑能耗的基数较小,仅为城镇住宅的20%左右,但是其具备能耗飞跃的潜力,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的建设推进,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建筑耗能必显著上升。
(4)农村能源利用率低下,利用方式初级、层次较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利用程度低下。
参考文献
[1]江亿.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4[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马俊.西部环境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5.3(46):1 82-192.
[3]刘文佳.发展并不平等[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出版公司,1999.
[4]罗国亮,刘涛.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能源贫困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12.
[5]彭小云,王凯.农村住宅热环境测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2):317-319.
[6]程宝良,高丽.西部脆弱环境分布与贫困关系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2):198-202.
[7]张红,田志强.中国西部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2):24-29.
[8]朱轶韵,刘加平.西北农村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P):400-403.
[9]张群,朱轶韵,刘加平,等.西北乡村民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实践与实测分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0,26(4):471-481.
[10]袁璐,刘煜,哈申格日乐.西安市长安区农村住宅“低碳”更新技术策略的调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2):243-247.
[11]何泉,刘加平,吕小辉.西北农村地区的生态建筑适宜技术——以银川市碱富桥村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2):331-334.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2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间的面板数据
摘要:本文对控制难度最大的SO2排放进行了分析,并利用STIRPAT模型和西部民族地区各省区2000~20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数量、富裕程度对环境影响的具体作用.研究表明:(1)人口数量是当前环境影响的一个主要驱动因子,富裕程度的增加也将加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存在环境Kuznets曲线.(2)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边际SO2排放趋于缩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目前在重视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收入差异对环境的影响.(3)中国各省市区的技术生态效益差异很大,因此,必须促进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创新政策的整合.作 者:冯等田 FENG Dengtian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730030期 刊:西北民族研究 PKUCSSCI Journal:N.W.ETHNO-NATIONAL STUDIES年,卷(期):,(2)分类号:X22关键词:环境影响 STIRPAT 面板模型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3
[关键词] 西部农村环境生态法制建设
一、前言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偏离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协调发展方向。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消费方式。但是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文明观念较为淡薄,农业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低,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型、掠夺性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现在农村仍然存在着滥捕、滥伐、滥垦、滥牧现象,特别是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导致农村、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退化、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近几年来,西部各省也在逐步加大了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总体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当前西部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仅处发展的起步阶段,生态环境尚处于“局部改善,总体不良”的状况。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仍须对西部农村的生态环境的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非常不健全,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西部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各省应将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制订、修订纳入立法规划。
二、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为工业污染与农药、化肥、农膜以及人畜粪便等污染。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三废”对土壤的的污染。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工业“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呈蔓延趋势,对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特别是乡镇采冶型工业污染,使环境污染由城市和工矿区向农村扩展。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大量排放,使受害农田和土地面积逐年增加。
这几年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乡镇企业的崛起,接受了不少城市转移的污染产业,由于其身又不具备整治能力,造成城乡污染转移蔓延。尤其是在主要工业污染的防治上更注重在主要城市的环境利益,而很少顾及农村农业的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加之在城镇化改造中存在着盲目性,造成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并引发耕地减少、规划布局混乱,结果使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之初就造成了新的污染源。据调查发现,目前随着城市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打击力度,导致城市和工矿区以采冶为主的乡镇工业污染已向农村扩散,这些工业项目大多属于污染环境,而且仍使用落后和淘汰的生产设备、工艺,由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不但使矿产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综合利用率低,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使土壤酸化,炼矿区草木不生,使土壤肥力下降且侵蚀严重。严重影响到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部分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对村容整洁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而更关注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之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很多乡镇村都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随着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各省近几年都加大农业投入,农药、化肥、地膜的使用在大幅增加。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抗生素、农药、农膜等,不仅污染农产品而且也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例如由于化肥的过量和失衡使用,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耕地质量下降,同时大量的施用还会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农药施用中有机氯农药占比重较大,能通过生物蓄积和食物链作用,造成农药公害;地膜使用时,由于其难降解性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按目前的技术能力,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危害将长期持续,致使耕地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近几年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西部各省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6、当前西部地区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业面源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西部各省当前的环保工作仍是把重点放在大城市、大工业和大工程上。虽然当前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政策,多数是以城市的为重心服务的。如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都是以城市为中心而设计的,而有关农村、农业的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较不健全,甚至存在诸多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在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加大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随着一些城市企业往郊区或农村转移后,其受到监督的力度较以往减弱,于是放松了对三废的处理,直接向周围排污。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乡镇企业,本来缺乏处理污物的能力,当政府对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时,一些企业宁愿接受处罚而直接排污,也不愿加强技术改造、加强污物排放前的处理,导致企业所在周围环境严重恶化。
三、加强西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政策管理体系
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上,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解决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管理问题。在管理机制上要努力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经营的高度融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发展方式上寻根源、找办法、求出路。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和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手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既大幅度减少了污染,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质量的提升。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渗透到农村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努力将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优化农村产业转型的制度环境。政府应该把管理重点放在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农村第三产业创新,加强环境生态保护,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公平等制度层面。并要把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纳入法制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责任追究和资源能源审计制度,进一步健立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的环境评价体,重新设立一套农村经济发展和系统评价体系,如绿色GDP考核体系、环境税收制度、环境补偿、绿色信贷等。在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政府支出必须向农村公共性事业、生态建设和补偿、应急救济、功能性奖励方面倾斜。从而形成新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以促进经济转型。西部地区作为资源型省份要统筹规划,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在产业政策导向上要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如林产业、经济林木、木本油料作物、旅游、林木业结合等,并使之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3、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
我国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加之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底子薄、手段少。为在农村有效实施环保法,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法制体制作为保障。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农村实际,建立本地区的农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法律框架和配套制度。如可以建立农村各级生态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度;生态规划制度;农村环境评价制度;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生态监测制度;生态安全制度;生态标签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分级管理制度;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和农业废弃物回收制度等相关规章。此外,各地还应依法出台继续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和方法体系;完善农村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农村清洁能源、有机肥生产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区优先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等。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当前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当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投入,尽快建立起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网络,加强农村环保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负责定期检查辖区内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农村周边工矿企业排污及大型畜牧养殖基地等污染源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排污标准,遏止工业“废水、废气、废物”和畜禽粪便的污染蔓延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例如《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将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同时向社会公布”。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农业环保机构,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各地应结合本地特点和环境与建设规划的实施,开展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其水源地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农业有机废物处置、村容镇貌绿化美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工作。例如通过普及和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和学习,建立环境数据库供人查阅;在农村培养更多的环保宣传员,宣传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方针、政策及农村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环境生态意识;在农村建立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相结合,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村集体解决、农民自筹、市场化运作”的办法,解决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费用问题,努力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6、农村村民参与环境管理与保护机制的设立
目前,西部地区仍普遍存在着一些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出现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一些农村地区因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于不顾。加之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仅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村民参与机制,使村民能够参与到环境管理和决策之中,分担政府在环境决策和管理中的困难,同时也为农村村民广泛的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村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共意识还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因此西部在政策和法制建设上应该进一步完善并细化对村民环境权力和义务的相关规定,根据权力义务统一的原则构建西部各省村民的环境权力义务体系。未来西部各省在农村生态环境地方立法中,要把增强村民环境意识、鼓励村民参与、提高乡镇企业自觉环保的意识提到重要位置。
此外,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相对较大,且大部分村民环保知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生态环保意识普遍较低,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不高的现状。要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农村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法制观念,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
参考文献:
[1]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2]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蔡守秋.修改《环境保护法》为《环境法》的基本构想[J].贵州社会科学研,2008(3)
[4]张梓太 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J].法学研究,2006(6)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4
关键词:投资,经济增长,VAR模型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量经济一直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国家的团结和社会稳定, 而且对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也开始产生制约作用。而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力量薄弱。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 西部地区的投资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民间投资的成长与政府投资转向已逐渐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 对西部地区政府与民间投资结构问题的研究可以为西部地区政府长期政策的制定与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着重从西部地区具体实际出发, 基于非结构化的VAR模型来探讨西部地区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以及互动关系, 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 并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中西部地区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 按照经济类型把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划分为政府投资 (国有经济投资) 与民间投资 (本文将其定义为广义范围, 包括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及其他投资) 来分析两者在西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2 变量、数据与计量方法
2.1 变量设定、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采用年度数据, 实证分析的样本空间为1978-2007年, 共30个样本, 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统计资料55年汇编》和中宏数据库, 选取的三个变量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为了剔除价格因素对于时间序列的影响, 本文将所有数据统一折算为以1978年价格为基期的不变价。GDP用1978=100的平减指数进行计算, 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均以1978年为定基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进行调整。由于国内生产属于存量数据, 而可获取的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属于流量数据, 在实际的研究中需要将投资的流量数据转化为存量数据, 因此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将投资数据折算为真实政府资本、民间资本的存量数据, 其基本公式为:Kt=It+ (1-δt) Kt-1, 其中Kt表示第t年的资本存量, Kt-1表示第t-1年的资本存量, It表示第t年的投资, δt表示第t年的折旧率。我国一般采用综合折旧率, 为了方便起见, 参照解三明、马拴友、王小鲁等人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假定δt=5%。基期年的资本存量可按照国际常用方法计算:Ko=Io/ (a+δ) , 其中a是样本期实际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 Ko是基期年资本存量。由此形成三个时间序列, 即不变价的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WGDP, 真实的西部地区政府资本存量Kg和真实的西部地区民间资本存量Kn。此外, 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均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记为LGDP、LKg、LKn。
2.2 模型设定
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 VAR模型及在VAR模型上建立的脉冲相应函数不需要添加不必要的假定约束, 能够充分详尽地描绘出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轨迹。我们选择非结构化的VAR模型来考察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间的关系, 以及在给定单位条件变化下各变量系统内相互影响的综合动态反应。我们选取了三个内生变量, 并且不考虑外生变量的影响。模型可设定为如下, 见式 (1)
其中p是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VAR的回归结果, 可估算西部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一个标准差新息 (Innovation) 扰动的脉冲响应值。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IRF) 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系统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的取值的影响。借助于此, 我们可以测算出西部经济、西部地区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如果数据系列存在协整关系可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VEC) 进行分析;反之, 则可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脉冲响应测算。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经济变量不平稳产生的伪回归, 需要对经济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若变量非平稳则需要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ADF和PP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相关变量的平稳性。原变量经检验发现存在单位根, 将序列进行一阶差分,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 (1) 表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 (2) 数据的处理与计算采用的软件均是Eviews 5.0, 如无特别说明, 后文中表的注释均同表1。
检验结果说明:LGDP、LKg和LKn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 都在10%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下拒绝了单位根假设, 是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可进一步对序列进行Johansen协整分析, 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 进行协整检验以前, 需要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
3.2 VAR模型的确定
确定VAR模型的结构, 一般用赤池信息准则 (AIC) 或施瓦茨准则 (SC) , 选择最大滞后期P值, 原则是在增加P值的过程中使AIC或SC的值达到最小。适当加大P可以消除误差项中存在的自相关, 但P值过大会导致自由度减小, 影响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通过比较不同滞后期所建立的VAR模型的稳定性, 本文最后选择滞后2期, 即P取2, 通过滞后长度准则 (Lag Length Criteria) 检验, 五个检验准则同时得到了满足。VAR模型的具体表达式见式 (2) , 为方便起见, 把系数写成矩阵形式, 括号内为t检验统计量值。
对该VAR (2)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通过, 表明该模型是稳定的。从上式可以看出LKg在滞后1、2期对LGDP施加的全是正的影响, LKn在滞后1期对LGDP施加的也是正的影响, 在滞后2期时施加的是负的影响。LKg在滞后1、2期对LKn施加的全是正的影响, LGDP在滞后1期时对LKn施加的是正的影响, 在滞后2期时施加的是负的影响。
3.3 协整分析
对一阶单整序列LGDP、LKg、和LKn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 并求得协整向量, 依据AIC准则选择含截距项和不包括趋势项。
表2中的r表示协整关系的个数, 在5%的置信水平上拒绝r≤0的原假设, 即变量之间仅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通过分析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证实LWGDP与LKg、LKn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标准化后的协整关系表达式为:
由上式可知, 在长期关系中, 政府投入每增加1%, 西部地区经济就会增长0.69%, 这从数量证明了在样本区间内,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依然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推动。
3.4 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关系只能说明变量之间的长期趋势, 但无法得知变量的短期动态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格兰杰表述定理, 如果非平稳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那么它们之间的短期非均衡关系总能由误差修正模型表述。基于此, 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模型表达式为:
调整后R2=0.72;F=8.033
其中, 误差修正项为:从上式我们可以看到,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与政府投资的影响方向相同。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34, 符合反向修正机制, 表明短期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渐向长期均衡状态趋近。
3.5 脉冲响应函数
经过前文的分析可知, VAR模型中LWGDP与LKg是存在协整关系的, 并且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对于其短期的波动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而由于LWGDP与LKn不存在协整关系, 无法通过上述方法得以分析, 因此, 只能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民间资本投入对于西部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图1是基于VAR模型采用正交化方法和Cholesky分解技术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图中的横轴表示新息作用的期间数 (单位:年) , 纵轴表示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 两侧的虚线是脉冲响应函数加减两倍标准差的偏离带, 表明冲击响应的可能范围。
由图1可见,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来自政府投入的新息冲击, 在一开始就呈现出正向效应, 在前4年内增长幅度很快, 随后在保持一种稳定的水平状态, 这表明在样本观察期内,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投资主导的。
根据图2可知,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来自民间投入的新息冲击, 也在一开始就呈现出正向效应, 但增长幅度非常有限, 基本保持一种稳定的水平状态, 从中可以看出在样本观察期内, 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对地区经济的贡献作用十分有限。
根据图3可知, 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对来自政府投入的新息冲击, 在一开始出现正向效应, 并迅速扩大, 在第3期之后有所下降, 但一直保持平稳的正向水平。从中可以看出, 在西部地区的政府投资非但没有产生“挤出效应”, 相反, 政府投资带动了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的发展。
4 结论
本文采用VAR模型对1978-2007年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和西部地区政府投资以及民间投资等时序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1 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 我们可以看出,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政府投资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在长期关系中, 政府投入每增加1%, 西部地区经济就会增长0.59%, 分析其原因, 可以看到, 西部地区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目前基本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 经济仍比较落后, 发展任务很重, 这是西部地区经济现状的一个基本点。尽管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 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以来,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比较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 西部地区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从西部地区人均GDP、产业层次、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以及技术进步贡献份额来看, 西部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依旧任重而道远, 在推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 既需要运用市场力量, 更离不开政府作用。也就是说, 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职能在实现西部地区战略目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私人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 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政府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要高于民间投资。而许多学者通过研究指出, 从长期来看, 因为投资主体具有企业化、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市场有多元化投资渠道以及高投资回报率的要求, 民间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明显要优于政府投资 (钞小静、任保平, 2008;任保平、刘丽, 2004;刘德华、杜淑玲, 2007;廖佳欣, 2007) , 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持续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 我国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制约因素。
4.2 通过对图3的脉冲响应分布图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在西部地区的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即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 即政府投资的扩大通常会带来民间投资的增加, 表明国家对西部地区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的政策不仅未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 反而增加了民间部门的投资, 产生了挤入效应。因此国家对西部地区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效的。
4.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在经济发展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府投资重在启动与引导投资, 民间投资重在吸引与扩大投资, 他们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而就目前来看, 政府投资过多、效率低下, 民间投资不足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西部地区应当从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入手,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硬件环境的建设, 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 避免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更重要的是对投资软环境的建设, 包括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制度, 多层次的现代金融体系, 完善的法律规章体系, 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等。近年来, 我国东中部地区的民间投资逐步由投机性、盲目性走向理性化, 注重集聚经济和规模效应, 投资战略转向市场导向型, 这启示我们, 只有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才能推动区域民间投资的发展, 同时这也为当前政府投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Khan M.S, C.M.Reinhart.Privat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World Development, 1990, 1:19-27.
[2]任保平, 刘丽.扩大民间投资: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4 (2) :50-54.
[3]卢中原.我国民间投资态势分析[J].上海投资, 2003 (1) :14-18.
[4]陈兆荣.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J].经济纵横, 2007 (4) :60-61.
[5]钞小静, 任保平.经济转型、民间投资成长于政府投资转向[J].经济科学, 2008 (2) :5-15.
[6]张桂林.关于启动民间投资加快西部开发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 2000 (9) :37-40.
[7]樊士德.我国东西部民间投资的比较及战略思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02 (2) :64-68.
[8]叶帆.东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对策[J].行政论坛, 2005 (1) :79-82.
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 篇5
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
中国的西部民族地区蕴涵着丰富的物产和资源,但由于种种因素,并未发挥出优势.相反,由于环境保护工作薄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因此从法律上有效的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概况及成因,提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健全与民族地区相适应的环境法律体系,加强监督与国际间的合作.
作 者:张瑞萍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刊 名:甘肃科技英文刊名: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3(10)分类号:X171.1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法制建设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6
摘要:开展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西部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西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养。当前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
视;内容枯燥方法单一;资源不足;缺乏有效的教育平台和手段;优秀传统文化缺位。为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应:加强环境道德观念的宣传力度;努力拓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完善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平台;加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
关键词:环境道德教育 农民 西部地区
当前,我国西部农村生态环境仍在恶化,该地区农民的环境道德意识仍较淡漠,实现该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亟需道德上的引导与维护。因此,对该地区农民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其实质是要求广大西部农民以道德理念去维护农村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
本文首先论述了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接下来介绍了该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几条针对性的对策。
1 开展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西部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向自然界排放产生各种废弃物,一旦这种排放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吸纳能力就会产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近代市场经济以追逐现实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导致出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这些问题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已比较严重。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提高该地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促使人们在道义上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市场交易、竞争获利的同时考虑自己对生态环境所负的责任和道义,无疑非常有利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重建和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如水土流失、石漠化、耕地与水域被污染、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降低。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取得的发展,往往得不偿失,是不能持久的,必然会遭到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惩罚。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提高该地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减轻农业资源污染,既有效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从而能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有利于西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这是在对我国近几十年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实际的应对之道,其实质是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层次的和谐相处。
通过开展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高度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1.3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西部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就必须改变当前该地区广泛存在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这必然要求开展全面、深入的农民环境道德教育以提高该地区农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而要改变当前西部农村生活环境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首先就要使该地区农民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危害与不道德,因此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也就是非常重要了。
1.4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养
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很多农民潜意识里还认为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自觉地购买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产品,而且盲目攀比、暴殄天物、铺张浪费。这样的资源观和消费观,无疑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通过加强对农民的环境道德教育,宣扬资源有限,倡导绿色消费,崇尚节俭生活,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要求与需要。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理性生态人。因此,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有助于西部地区塑造“理性生态农民”。所谓“理性生态农民”就是指依据生态规律进行农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主体。简单来说,“理性生态农民”就是具有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鲜明的生态道德情感、坚定的生态道德意志和崇高的生态道德行为的现代新型农
民。
2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如上述,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环境道德教育关乎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它直接关系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它反映了环境道德教育在农村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广西宜州市某乡政府工作人员(主要是农技人员)、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以及有关的中小学教师交流中了解到:对“环境道德教育”认为“很清楚”的人很少,大部分人表示“知道得不多”或“第一次听说”;他们中只有很少的人员参加过一定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培训学习,包括开会、座谈;政府工作人员、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关心的是农民的技术培训,对农民的环境道德宣传教育不够。从对当地农民的走访与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认为“对农民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可有可无”或“没必要”。当地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情况更为糟糕: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所在村庄没有进行过环境道德教育。因而,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在目前还没有受到政府、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和农民自身足够的重视。
2.2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枯燥方法单一
当前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停留在对农民进行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伦理知识上,缺乏对农民的环境伦理意识教育和环境伦理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真正地引导和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价值观。与此同时,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当地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方法较为陈旧,基本上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以领导人讲话、专家授课等有限的几种方式进行。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的教育者在具体实施相关的农民环境道德教育时习惯用灌输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传授、轻实践体验的做法。这种方法,没能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与农村的生产生活建立广泛联系,很难实现农民的环境道德的内化,压抑了农民的环保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资源不足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仅靠县级环保局的力量很难应付日益繁重的环境监管及环保教育任务。迫切需要及时调整思路,下移环保工作重心,在乡镇设立环保派出机构,以扩大有效的环境监管及环保教育覆盖面。以四川省为例,据初步调查,全省所辖4408个乡镇中只有435个乡镇设有环保机构,占比不到10%,而且这些机构大多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以抓经济工作为主,真正从事环保道德教育的人员很少。
2.4 农民的环保节能意识缺失
西部农村地区的居民对环保节能问题的实质认识不足,对政府的环保节能工作和环保节能措施以及环保节能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较低,即便引入了环保节能产品,一些人也不一定愿意使用。这就需要广泛宣传,逐步改变农民的意识。
3 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对策
3.1 由政府牵头大力宣传环境道德观念
政府在环境道德宣传方面应该带好头,充分运用舆论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传统道德观念,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可以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宣传台、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民道德宣传活动。在农村地区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发放《新环保法》、《农村环保明白人》、《垃圾分类小指南》、《随手能做的环保小事》等知识读本、小折页、画报等宣传资料,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针对西部农村的生态环境特点增加信息化投入,为农村环保工作造势,尽全力实现农村环保信息化。
3.2 努力拓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
首先,积极推进环境价值观教育。农民群众对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美好愿景需要在端正认识、培养责任心的基础上萌生。要环保认知及责任心的培育则需要构建正确的环境价值观。鉴于此,环保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人们认识自然,清楚自然的内在价值,懂得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亲近自然,对自然报以感恩和关怀;其次,以“传承”为核心理念,引导农民群众正确认识当代人的社会活动对后代子孙生存环境的影响,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基于平等的前提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开展道德教育。通过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自然的承载能力,这既是人类行动的共同界限,也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伦理准则。
再次,要开展生产和消费生态观教育。通过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在与生产系统和谐共处的前提下科学安排生产活动,尽力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并且在生活领域,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减少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浪费。
3.3 创新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
首先,要注重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坚持从基础抓起。我国西部地区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因此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通俗性、易懂性,针对农民知识水平组织教育素材、设计教育方式。
其次,要注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西部农村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生活水平仍不高,因此当地农民的迫切愿望依然是经济发展。由此决定了要提高当地农民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认同感,一定不能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脱离。生态农业理念的提出,提高了农业产品食用安全的可信度,农业生产效益不断增加,促进了农民增收,这必定能调动农民学习利用生态环境知识、遵循环境道德规范的积极性。
第三,要与对农民的法制教育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强化法制管理。环保问题涉及面广,单一的治理手段往往难以奏效,需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确保环境治理的每一个环节畅通无阻。一是,需要信息整合和共享,完善信用制度,加强对信用数据的归集、分析、挖掘和深度利用,实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预警。将恶意破坏环境的违法主体或单位纳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从社保、贷款、保险、进出口、税收等方面加以限制。二是,环保事件的处理需要更多部门积极介入,以提升监管的精度和效能,从单一部门监管向多部门协同监管转变,形成治理合力。除了政府部门之外,社会力量不可或缺。最新修订的《环保法》将在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亮点之一就是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凡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都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对于推进西部农村的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第四,在西部农村地区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理念,使环境保护与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相结合。如今,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声。一般说起节能环保,首先想到的是垃圾分类、办公环保这类名词,然而这类名词都局限于一个
范围,那就是城市。其实,西部农村的节能环保也不容忽视。
笔者认为,在农村进行环保节能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的空间更广阔,日照时间也更充足,这就为太阳能产品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过,虽然太阳能的加热设备在农村得到大力推广,但是,同样是节能环保的led灯具,在农村很少有人听说,也很少有人使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农村基层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国家对农村环保问题的重视。
另外,还要增加农村环保节能建设资金的投入,切实为农村环保节能提供资金支持与物质保障。节能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广环保节能的生产生活方式可让西部的农民节省开支,有更多的钱提高生活质量;农村省电增加工业用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节能可保护植被,涵养水源。因而,加强农村的环保节能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更需要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只有政府、农村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改善农村的环境现状,建设一个个美丽的西部农村。
3.4 完善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平台
首先,设置农村环保教育机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线长面广,涉及多个方面和领域,仅靠县级环保机构管理,往往鞭长莫及。因此,设置乡镇环保机构已成为环境道德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另外,在全县设立多支环境监察及环保宣传中队,各中队分别配置6人~9人。各乡镇配备一名农村环境监察员和一名农村环境道德教育人员,工业重镇配备两名环境监察员。通过环境监察中队、农村环境监察员和农村环境道德教育人员的配合,实现农村环境管理的延伸,通过分散管理、集中执法,加大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力度。
其次,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保障作用,把环境监管机制延伸到乡镇,建立乡镇环保所。县劳动人事部门将部分公益性岗位设为镇村环境监察协管员,由财政出资聘请专兼职环保员,负责村庄连片整治的后期运行,建立起县、乡(镇)、村3级环保工作网络。明确乡镇环境保护及环境道德教育工作职责。职责包括:负责辖区环境监管及农民环保道德教育工作,做好对排污个体的日常巡查和环保知识宣教工作,及时处理环境突出问题;负责对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监督检查,针对农民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以及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优美乡镇、生态村等绿色生态系列创建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5 加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
第一,针对西部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基层领导干部是民意的代表者,也是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可以说,基层领导干部对自然及生态环境的理解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直接影响环境道德教育在西部农村开展的最终效果。要在西部农村普及环保道德教育,首先确保基层领导干部有环保的思想认识。
第二,针对西部农村乡镇企业领导人普及环保道德教育。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员工的环保教育以及企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人以何种环境道德标准做出何种决策。
第三,针对西部农村环境科技从业者普及环境道德教育。当前,农村地区生产技术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科技力量的发展。从事生产技术培训及科技服务的人员是农民素质教育的主力军,针对科技人员进行道德环境素质培训,对于环保理念在西部农村的普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徐莹.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论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5-7.
[2]张永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
[3]惠保德.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34.
[4]贺新春,黄伟良,黄梅珍.关于农民生态道德及生态伦理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成人教育,2010(9):28-30.
[5]王念哲.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农村环境道德教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4-38.
[6]张义,张合平,李丰生.近年来国内农村环境教育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17):427-433.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西部农村成人环境教育研究”(2010C145)。
作者简介: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7
在1999-2007年,我国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0.58%,其中,东部地区为30.23%,中部地区为49.89%,西部地区为24.48%。如果以全国各地区平均增长率为1,东部地区的相对增长率为0.99,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63和0.80。[1]这说明,从总体上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大体呈现出中高、东中、西低的格局。因此,有必要对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进行研究,本文在前人有关投资环境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西部12省区进行实证分析。
一、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指标体系
要准确客观评价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就必须建立较完善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鉴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特点,将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影响要素分为:经济要素、社会服务要素以及资源环境要素三个方面。其中,经济要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产业集聚度三方面;社会服务要素包含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发展水平、政府效率与劳动力供给四个方面;资源环境要素包括自然资源状况与自然环境状况两个方面。(如表1所示)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要构建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还必须确定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国外对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很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并已形成多种被广为采用的评价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有:冷热图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价法、相似度法、层次分析法(AHP)、国家风险评级法等。本文研究对象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是一个复杂体系,对这一体系进行评价需要对大量难以具体量化的因素指标进行定性判断并将其量化,而AHP法是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因而,本文将运用AHP法来构建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2]采取以下步骤:
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数。
本文主要运用AHP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首先构造两两判断矩阵,然后确定各不同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再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确定组合权重。
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在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均为定量指标,有不同的计量单位或形式,为了统一综合评价尺度,我们需要将各个指标进行转换,也就是将各种不同计量单位和形式转化为无量纲形式。无量纲化的方法主要有线性归一法、指数化转换法、标准化转换法、功效系数转化法等。本文采用线性归一法来消除各指标值中量纲对指标的影响,从而实现各指标标准化。在本文中,评价指标分为正指标与逆指标,根据各指标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评价的关系特点,将自然环境状况中的单位面积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废物排放和单位面积荒漠化、沙化、自然灾害损失六个指标以及政府效率要素中的人均行政管理费用指标设为逆指标,其余各指标均为正指标。在进行指标的标准化时,两种指标将分别通过下述的数学变换公式将它们变为归一化指标值。[3]
记Xij,为第i个地区的第j项指标数,记maxXij和minXij分别为第i个地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记Yij为该指标的标准化数据。
(1)正指标
是指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其标准化变换公式为:
(2)逆指标
是指指标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其标准化变换公式为:
二、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08》部分数据,以所建立的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我国西部12省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进行计算,并按投资环境综合指数进行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
从影响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各要素以及指标的得分情况(见表2)来看,各地区在经济要素中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差距较明显,开放程度与产业集聚度上有小幅差距;社会服务要素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也较为明显,科技发展水平与劳动力供给差异不大,政府效率除西藏外其它省市均普遍较高;资源环境要素中的自然资源状况差距较为明显,而自然环境状况的水平较为均衡。
从排序情况来看,西部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按得分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陕西、重庆、四川、内蒙、广西、宁夏、云南、新疆、甘肃、贵州、青海、西藏。可以看出,陕西、重庆、四川三省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较优,其中,陕西在科技发展水平与自然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重庆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开放程度具有优势;而四川在自然环境以及产业集聚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西藏、青海、贵州三个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较差,其中,西藏自治区在科技发展水平、政府效率以及自然资源方面在西部12省区中居于最末位置;青海在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不利位置;贵州在科技水平、开放程度上较不发达。内蒙、广西、宁夏、云南、新疆、甘肃六个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处于中间水平,其中,广西在政府效率上具有优势,云南在自然环境状况上优于其他地区,新疆在开放程度上优于其他地区。
应用2007年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排序的结果与西部各地区200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大致相符。作为“优势地区”的陕西、重庆、四川三省,需要通过大项目的拉动,壮大自身经济实力以巩固其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优势地位;作为“中间地区”的内蒙、广西、宁夏、云南、新疆、甘肃六省区,应该增加对科技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与国际原料供应市场、产品销售市场的联系,从而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劣势地区”的贵州、青海、西藏三省则应拓宽融资渠道,改变现有的单一政府投资格局,改善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投资硬环境,消除瓶颈,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三、改善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1.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实力。尽可能地鼓励外商以合资的方式对各地区比较优势产业进行直接投资,放宽外资限制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并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要素环境的不断改善。西部地区在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过程中要重视区域中心的培育和建设,应依赖区域中心及其核心的强力带动,应在中心城市半径内选择有活力的中等城市,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实现功能配套与协同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一2008》数据计算
2.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应抓住国家统筹发展的机遇时期,增强区域间统筹发展,大力发展交通、通讯、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环境绿化、街道绿化以及园林绿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建设生态城市,优化、净化城市环境。
3.提高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推进全民素质教育,在继续强化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搞好分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同时,培育与吸引人才并举,改革现有用人机制,引进先进人才管理办法,从而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留住人才,重用人才。
4.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一般而言,政府效率和管理规范程度,是许多投资者衡量投资环境好坏的重要方面。转变政府职能,清理地方法规,从而促进政府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还要通过制度和政策环境的建立,规范不同级别的政府职责,地方政府在管理经济时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即政府应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而进入市场失灵的领域,有重点地参与某些公共产品的供给。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西部地区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一直落后于东、中部地区。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特点,从经济要素、社会服务要素、资源环境要素三方面构建了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西部12省区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作了简要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投资环境,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Z]http://www. stats.gov.cn/tjsj/ndsj/2008/indexch.htm
[2]吴亚燕,杨晋超.基于AHP下的江苏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1)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8
1 环境会计的含义
环境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是货币,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环境的相关费用进行记录和计量,比如环境的污染、防治、开发,这些的成本都是要进行计量的,还要对维护和开发环境而形成的效益进行科学的计量和报告,能够得出有效的环境绩效和开展环境活动对企业经济成果影响的结果。将会计学和环境经济学有机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
2 推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必要
传统的会计只对涉及财产所有权的东西进行价值计算,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海洋等资源却不在会计的核算范围内,企业使用这些资源以及破坏环境也不需要付钱,相反,企业的经济利润会增大。随着生态环境的迫害在加重,人们已经重视这一问题。为了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支出和赔偿的责任也日益增大,因此,环境会计以环境支出和收益为对象,进行反映和控制。绿色会计就是重视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赋予环境资源以价值和价格,对环境资源的损害进行补偿,加强企业的责任感,让其除了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和生态效益,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西部地区环境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沙质荒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西部地区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仅新疆拥有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就已经占全国沙漠面积的一半以上。广西的石漠化面积占区域面积的9.7%,并且石漠化的土地面积还在不断地扩大,以3%~6%的速度在增长。
3.2 水土流失严重
据相关的调查发现,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虽然扩展的速度有所减慢,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该地区依然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区域[1]。西部地区宁夏、重庆等城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地区中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水土流失问题还在加剧。
3.3 城市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3.3.1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并不是很好,因此西部地区之前都是呈现出人烟稀少的特点,那里经济落后,科技也落后,人民靠自己开采当地的自然煤炭资源和能源换取经济收入,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也开始朝西部地区汇集,增长速度太快,加上过度开采当地的资源、农田、树木等,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生态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并且开始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问题,等其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时,靠西部地区自己的力量已经不能解决了,需要中央政府进行解决。
3.3.2 城市污染问题严重
工业排放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据相关数据,黄河平均每天要接纳的污水就有大约500万立方米,宁夏段的氮和氧的平均值以及汞的平均值都已经严重的超标。还有一种就是固体物污染,工业生产中乱丢弃的各种工业垃圾,在下雨后,其中的有毒物质就会对土地造成污染。工业生产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会对土地造成污染,让农产品和动植物也受到影响,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推行西部地区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策略
4.1 加强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些企业的盈利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长期如此,生态环境就会失衡,企业也实现不了长远的发展。因此,要想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宣传,提高企业的责任,让企业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环境效益,加强企业保护环境的意识,推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就能够让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和社会效益都能够实现,让企业能够自发地去保护环境,这些是推行环境会计的实施的基础条件[2]。
4.2 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
关于环境会计的相关理论、计量以及报告等知识,都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会计理论界也要对这门新的学科进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环境会计结构体系,为会计实务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依据,参考相关的环境、会计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作为指导思想,能够和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进行有机的融合,使之能够有效地体现出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企业的内部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可操作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通过使用正确的环境会计要素确认和环境会计计量方法,尽最大努力来解决其中存在的计量、成本确认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从而逐渐克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4.3 建立起环境会计考核及其信息披露的准则体系
西部地区要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首先要有足够的支持,因此有关部门需要设立相应的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为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系统支持[3]。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信息披露和监督体系,将之作为环境会计活动的执行依据,能够对多样的环境会计活动起到约束作用,让环境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能够发挥出功效,在为企业自身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为政府在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时,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数据,让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能够更准确、更有效,让经济、环境以及社会这三者的效益都能够有机统一,得到有效的保证,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使其更具有权威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4.4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保证社会和政府能够对环境会计实行有效监督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的法律和法规,这些都为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4]。就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说,其应该强化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它们的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内容,以保障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并对不完善的地方不断地进行优化。会计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应该对企业的环境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以我国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有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为审查的依据,审查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是否合法、合理、全面、真实,为社会公众提供判断的依据,让考核合格的企业能够让民众相信,提高企业的信用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推行西部地区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为了应对西部生态环境的迫害严重问题,要加强对当地保护环境意识的宣传,推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对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使其能够更好的推行。让企业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建立健全当地的相关环境会计考核及其信息披露的准则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只有生态环境可持续,企业才能有所依托,获得长远发展,从而实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菲,张延猛,张玲.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初探[J].财会通,2010(11).
[2]范宁.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程序研究及对策机制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10).
[3]杨世忠,曹梅梅.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10(12).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9
关键词:西部,环境,立法
一、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西部包括12个省份, 有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35%, 人口占全国的1/4, 林地面积占全国的36%, 草地面积占全国的55.9%,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在新疆、内蒙古、宁夏三个自治区煤炭储存量约占全国的40%, 云南、贵州也有相当储存量, 在我国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当中, 西部地区对绝大多数的矿产独有存量。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草原地区, 风力资源也是相当可观的, 这种能源, 云含量大而且是清洁能源, 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很好的保护当地的环境, 对协调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有很大的作用。这些都是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很好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优势。
二、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西部地区沙漠化严重, 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新疆、内蒙古、甘肃等自治区草原沙漠化非常严重, 西部地区植被覆盖率极低, 西部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仅为6.9%, 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
(二) 淡水资源也是极端匮乏, 在西部很多地方河水断流, 湖泊干涸, 导致很多地方群众饮水困难, 牲畜饮水也是个重要的问题。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工业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工业用水, 这是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不足, 也会严重影响植被的生长, 植被的被破坏反过来很难蓄水, 导致水资源进一步被破坏, 使得植被破坏和水的匮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得很多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地区已经形成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更不用说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发展工业, 发展经济。
(三) 西部地区人口压力大, 西部地区人口总数虽然不及东部地区, 但是与其相关的环境承受力相比, 西部地区由于环境承受力弱, 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已经超过其自然承受能力。人口的数量超过环境承受力, 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导致沙漠化不断恶化。
(四) 西部地区公众环保意识相对落后, 面对着环境的不断恶化, 西部地区公众的受教育程度相对于东部地区相对较低, 法律体制相对不够完善, 公众法律意识淡薄, 维权意识薄弱。环境被破坏而没有得到及时治理, 因此, 导致环境不断恶化。
(五) 西部地区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粗放型经营方式, 经验方式传统, 利润率低, 使得无力对环境进行治理, 相关部门对企业环境的现象又缺乏必要的监管力度。使得环境不断的遭到破坏。
三、完善立法、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的立法建设, 不仅要有时代的前瞻性, 更要符合当地的具体情况, 适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的现状。因此, 要立足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立法保护,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立法建设要将西部法制建设放到全局的高度, 提高立法层次, 也要适应当地的人文、经济和自然条件, 下面笔者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 着手环境保护的经济、法律制度创新。在西部地区企业、农村居民的种种造成环境法律及政策难以奏效的不理性行为, 从法律的角度上看, 实际上是他们面对客观环境的无奈之举, 要真正改变经济、社会、环境之间不相符合的现象, 克服企业行为对环境的过度破坏等不理性行为, 对过度破坏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企业要依法对其采取严厉惩处措施, 恢复环境被破坏之前的状态。[1]
(二) 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 加强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立法的不断完善, 充分考虑当地环境脆弱的实际情况, 适当考虑当地风俗习惯, 西部地区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多社会经济主体的地区, 因此, 立法建设不能一刀切, 更不能过于超前, 充分挖掘民族区域制度的地方性优势,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把西部地区的法律举措同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习俗、生活习俗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因地制宜, 按照当地特殊性进行立法, 适当行使法律赋予的立法权。在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 制定适宜当地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 保障当地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三) 要有全局观念为指导, 使得西部地区的立法建设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支持相配合。现今, 东部地区已经优先发展起来了, 因此, 东部地区应当支持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 笔者认为, 应当将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支持规范化, 将其上升为法律、法规。使得东部地区的支持能够稳定化、规范化, 也利于把东部地区支持的力量用到最合适的地方。
四、结束语
加强西部地区环境立法, 完善我国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是保护西部地区环境的必然过程, 对西部地区保护环境的立法更是在填补目前的立法空白, 各地方针对本地区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也是我国各地区环境差异性所导致的必然需求。当然, 我国在立法过程中要加强与之配套的监督体制的立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西部地区在立法、执法过程中要有国际视野, 要向兄弟省份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也要向外国在保护环境方面做的优秀的国家取经, 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我国西部地区不仅经济发展的快,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也能保证人民的生活的环境也更加美丽、幸福感不断攀升。
参考文献
论西部地区环境权的法律化 篇10
环境权的提出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工业革命后人类拼命地向自然索取, 由此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环境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国际法关于环境权的立法起源要追溯到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3条宣称:“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尽管这本身不是对环境权的表述, 但是它却为环境权的缘起提供了依据, 因为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是实现其生命、人身安全的条件之一。基于此, 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各自的第1条第2款以完全相同的措辞规定:“所有人民得为自己的目的自由处置他们的天然财富和资源, 而不损害根据基于互利原则的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法而产生的任何义务。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剥夺一个人民自己的生存手段。”虽然这一规定的主旨在于强调各国对其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剥夺人民自己的生存手段”的要求则悄然兴起了国家的责任, 因为适宜的环境和稳定的生态是所有人民基本的生存条件。另外,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第2款还直接提及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项, “本公约缔约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改善环境卫生和工业卫生的各个方面……”。
之后, 在20世纪70年代初,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国际法学者雷诺·卡辛向海牙研究院提交了一份报告, 提出要将现有的人权原则加以扩展, 以包括健康和优雅的环境权在内, 人类有免受污染和在清洁的空气和水中生存的相应权利。这是国际社会首次使用环境权的概念。[1]此后的《东京宣言》、《欧洲自然资源人权草案》等法律文件相继引入了环境权这一概念。
不过,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保护环境权的全球性国际文件应属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宣言在序言中指出:“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 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 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 并给它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 在漫长和曲折的进化过程中, 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 即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加快, 人类获得了以无数方法和在空前的规模上改造其环境的能力。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 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 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 甚至生存权利本身, 都是必不可少的。”该宣言意味着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良好的人类环境是享受基本人权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宣言在第1条原则中宣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幸福的生活的环境中, 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该宣言的签署通过, 标志着环境权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此后, 一系列有关环境权的法律规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国际文件中。如1986年《人类与人民权利非洲宪章》 (Africa Charter on Human and People’s Rights) 第24条规定, “所有人民应该享有能够适合他们发展的一般的令人满意的环境的权利”;1988年《美洲人权公约萨尔瓦多议定书》第11条规定, “每个人应享有生活于健康环境中的权利和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成员国应当促进保护、保存和改善环境”;1989年《哥斯达黎加促进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责任宣言》的序言也以基本相同的方式重申了这一点, “认识到国际社会确认人类有在保障尊严和福利的环境中生活的基本权利……”;1989年关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海牙宣言》在序言认为, “生存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保障这一权利是世界所有国家的首要任务。……由于问题范围的全球性, 就只有在全球的层面采取措施。鉴于所设风险的性质, 寻求的解决方案不仅包括保护生态系统的基本任务, 还包括有尊严地生活在全球性的可供生存的环境中的权利, 现在与将来世代国家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保护大气的质量”;1990年《环境权利与义务欧洲宪章》的原则1规定, “任何人都有权利享有保障其一般健康和福利的充足环境”;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的原则1规定:“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有学者还将这些文件中的环境权利细分为健康环境权 (The Right to a Healthy Environment) 、工作环境权 (The Right to a Decent Working Environment) 、生活条件权 (The Right to Decent Living Conditions) 和健康权 (The Right to Health) 。[2]
如果说上述的国际法文件是对公民环境的实体权利的宣称, 那么国际法文件在环境的程序性权利上也没有落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原则10规定:“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 在有关级别上加以处理。在国家一级, 每一个人都应能适当地获得公共当局所持有的关于环境的资料, 包括关于在其社区内的危险物质和活动的资料, 并应有机会参与各项决策进程。各国应通过广泛提供资料来便利及鼓励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应让人人都能有效地使用司法和行政程序, 包括补偿和补救程序。”这一规定表明了环境权实现的程序性的权利。
二、我国环境权的立法
各国环境权法律化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 有的国家在宪法层面确认了环境权, 有的国家仅仅在法律中予以确认;也有国家在宪法中确认了环境权, 并在法律中予以具体化。据统计, 在各国对环境权的立法当中, 目前有41个国家或地区的宪法规定了个人所享有的清洁、健康的环境的一般性权利, 有62个国家或地区在宪法中规定把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国家的目标或义务。[3]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 正在将环境权或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纳入宪法。另外, 还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综合性的环境法律, 其中在9O年代制定或修改综合性环境法律的国家就有70多个。这些综合性的环境法律大都有环境权的内容。而在“规定了环境权的4O多个国家的宪法或立法文件中, 环境权或者是作为人的权利之一, 或者是作为国家的职责,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这些文件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修饰词, 以人及其需要为中心”。[4]
不过对我国法律有无环境权立法规定这一问题, 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我国法律根本没有规定环境权, 也有学者认为我国法律虽然没有明确宣布环境权, 但已有涉及环境权的法律规定。笔者认为, 我国法律几乎没有对环境权的立法, 即使有个别法律条款涉及了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也仅是原则性的。
第一, 《宪法》没有规定环境权。《宪法》第9、10、22条的规定只是对环境权对象的保护, 而不是对环境权本身的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26条) , 这一条规定的是国家的环境管理职责, 也不是对环境权的明文规定。
第二, 《环境保护法》没有规定环境权。1989年《环境保护法》第11条是对国家责任的规定, 第6、41条规定的是与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有关的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和请求权, 以及保护环境的义务, 虽然暗示了公民环境权的个别内容, 但其强调的仍然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国家管理的服从, 不具有任何实体权利性质的内容, 也不含直接参与环境行政的程序权。公民无权据此要求行政主体作为, 公民受害亦无法直接援引上述规定, 以请求司法救济。
第三, 环境保护的单行法律也没有规定环境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环境保护单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也是对环境监督管理机关权利着重强调, 对其义务轻描淡写甚至完全忽略, 对公民的义务着重强调, 对公民的权利却不重视, 缺乏对主体应当享有的具体环境权的保障。
第四, 其他相关部门法也没有规定环境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4条只是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泛泛规定, 不是从环境权保护的角度予以立法。同样《刑法》也没有规定环境权。即使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也未对环境权作出明确规定。
第五, 一些行政法规对环境权作了极有限的规定。轻工业部在1981年颁布的《轻工业环境保护工作暂行条例》第34条中规定:“职工有在清洁适宜的环境中生活和劳动的权利, 有积极保护环境的义务。”这算是中国第一个规定职工环境权的行政规章。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在其颁布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试行) 》 (1982年) 的第4条规定:“城市所有单位和个人, 都有享受良好卫生环境的权利, 同时也有维护和改善市容环境卫生的义务。”这里的卫生环境、市容环境可以理解为城市生活环境。以上两个条例是对特定单位或特定区域部分环境权的确立, 它不仅内容有限, 而且法规的效力层次也较低。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我国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环境权的某些内容, 而且正不断取得进步, 但我们不能由此认为, 我国法律已经明确确立了环境权。因为“从法律角度来讲, 权利一般只有成为决定当事人利益的审判规范时, 才具有能够实现的终极意义, 也才具有了法定性格的标志”。[5]因此在我国, 公民环境权还不是法定权利, 只是作为应然权利而存在。
公民环境权, 是一种新的、能反映环境法本质特点的权利, 它与传统法律部门保护的财产权或人身权不同, 它的法律确认及其保护应当为环境立法奠定理论基础。我国环境法立法应当以“公民环境权”为立法的核心, 来制定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的大量法律和法规, 并随着实践需要, 不断发展完善环境法法规体系, 为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 立法上对公民环境权的确立也可以为环境法的理论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有助于我们与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相接轨, 为我国积极地参加国际环境保护活动, 保护我国的环境资源提供有利条件。公民环境权的法律确认及其保护还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使今后的环境保护裁判获得更具体、更直接的法律依据。所以, 环境权应当成为环境法体系的重心, 这在西部地区环境立法的体系当中也是如此。
三、西部地区环境权的法律化
(一) 西部地区环境权立法实践
我国法律环境权的缺失, 导致西部地区在经济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 公民环境权的确立与实现成为困难。虽然一些地方的条例规定有些原则性的环境权, 但其运用和实施却没有可操作性。例如,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1990年) 第8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 都有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4年修订) 第9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检举, 控告的权利。”《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1992年) 第8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改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4修订) 第5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有责任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遵守当地人民政府保护环境的有关规定,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第8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贡献以及举报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予以表彰和奖励。”
从上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省份的环境保护条例均规定了公民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但没有规定权利, 唯一有原则性规定的算是1990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规定了“单位和个人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
虽然西部有的地方制订了非常详尽的各类资源保护性的立法, 如云南出台了《云南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资源保护条例》、《耿马傣族自治县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管理条例》等, 但遗憾的是, 这些立法大多是从消极的禁止方面作出规定, 没有从人们如何主张权利方面去思考, 而且大多规定都是针对某个动植物、矿产等作出的, 公民享有哪些环境权却没有具体规定。这当然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因为仅仅威胁人们不准做什么是不够的, 只有人们从内心中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权利”, 人们才能够积极地去保护环境资源。
(二) 西部地区环境权法律化展望
1. 西部地区环境权的特点
西部地区环境权的根本在于环境本身, 即自然条件的状况, 决定了环境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1) 环境权主体具有民族性。西部地区民族众多, 居住着苗、彝、藏、傣、回、蒙古、维吾尔等多个少数民族, 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多社会经济生活群体的地区。西部地区环境权的民族性, 必然会要求在环境法治建设中注意同少数民族固有的习俗、宗教、文化结合在一起, 在自治权中体现民族发展与资源、环境、文化、传统的协调一致。同时, 环境权的民族性还要求做好民族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 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等事业, 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2) 环境权利意识欠缺, 环境伦理意识浓重。由于西部地区的地理条件,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观念尚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 不少人认为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这些资源是公共的、廉价的、可以无偿使用的;在发生环境灾害时也往往意识不到灾害与自己行为的关系。因此, 环境的整体观念、生态观念、科学观念还未形成, 权利意识自然也无法生成。
2. 西部地区环境权的立法展望
针对西部地区环境权的特点, 西部地区关于环境权的立法就必须要做到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以及顾及各民族的环境生态习惯、赋予各民族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 (民族环境权) 。
第一, 环境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基础。有史以来的民族生存, 虽然生存的方式在改变, 科学技术对民族生存的影响越来越大, 但民族生存从来都是处在与资源环境的互动关系之中的。西部地区为加快大开发的步伐并获取最大的利益, 要特别注重在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存环境之时, 还避免因生存的贫困导致严重的环境破坏。同时必须要做好以环境权为核心的资源环境立法, 因为环境权是少数民族生存权的重要保证。
第二, 西部地区的环境权立法一定要同少数民族固有的习俗、宗教、文化相结合, 要与民族习惯法、乡规民约相结合, 注重民族要素在立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大多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存在着朴素的生态保护的理念、规范和习俗,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生态保护体系, 民族的宗教信仰、习俗对环境保护产生过许多积极的影响。[6]如苗族的“榔规”对森林的保护、侗族的“侗款”对侗寨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的贡献、芭沙人与树合一的原始环保理念, 以及藏区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对环境的神化和崇拜等。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 为了寻求本民族与资源、环境、文化、传统的协调一致, 少数民族非常渴望在环境立法上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民族特色, 以求得西部地区以环境权的保护为突破口, 实现其加速发展。这种法律需求是环境权立法生成的真正动力。
第三, 西部地区在立法上设置环境权, 在规定各民族群众遵循环境义务的同时, 明确赋予他们参与环境管理、享受健康环境的权利。对西部地区合理进行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 是调动少数民族群众参加环境管理与开发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积极方式。“这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的持续发展, 也关系到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我们整个国家的重要战略、重要职责。”[7]
法蒂玛一佐赫拉·克森蒂尼在《人权、环境与发展》报告中指出:“获得满意环境的权利乃是奠定国际法基础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是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的伙伴关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个人、团体和民族的基本权利。”这段话明确表明环境权是民族的基本权利。因为在单一民族国家里, 民族环境权和国家环境权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而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 环境权问题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备受关注的西部各民族, 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实的利益主体, 就十分渴望通过资源环境管理和开发上的良性运行, 实现民族经济的自我发展。提出民族环境权, 可以体现本民族意愿和本民族文化传统, 这与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一致的, 与国家在资源环境管理和开发上的根本目标也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邱阳平.试论环境权的本质属性[EB/OL]. (2005-06-29) [2008-09-16].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qnxs/..%5Cshtml%5C20050629-230433.htm.
[2]杨松才.国际人权法中的环境权——以经社文权利公约为视角[J].学术界, 2007, (6) :283-285.
[3][美]魏伊丝.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代间衡平[M].汪劲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294-298.
[4][法]亚历山大.基斯.国际环境法[M].张若思编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18.
[5]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498.
[6]白兴发.少数民族习惯法规法与生态保护[J].青海社会科学, 2005, (1) :2-4.
我国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篇11
“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来说,如何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是扩大其消费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对此,有必要系统梳理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现状,摸清家底、找准问题,为下一步发展理清思路。
一、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点
(一)西部大开发以来农民收入增幅加快
从2000年到2008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各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逐渐加快,2007、2008年几乎所有省区名义增速都超过10%,增速最快的重庆市2007年更是达到22.1%。2008年,除广西、青海、西藏和新疆外,有8省(区、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15.0%),其中,贵州、内蒙古和云南三省区增幅都达到17.8%,陕西为18,6%。2000-2008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61元增加到3560元,年均增长10.0%,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9.8%)。
(二)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加大,部分地区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成为新亮点
家庭经营收入依然是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比重在不断下降。2000年,家庭经营收入占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1.2%,到2007年降至60.5%。与此同时,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逐渐上升,2000年为23.5%,2007年增加到31.2%。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也在扩大,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
在西部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一些地区,如重庆、内蒙古,家庭经营收入在2007、2008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重庆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2007、2008年分别增长22.9%、21.5%。2008年这项收入增长15%以上的还有内蒙古和西藏,2007年则覆盖了广西、贵州、内蒙、四川和西藏。如果说2007年的增长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整体上涨,2008年重庆和内蒙古的强劲增势则可以在一定程度说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把农业家庭经营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还是大有文章可做。
(三)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依然在扩大
尽管这两年增速加快,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收入差距依然明显。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而西部12个省区没有一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最高的内蒙古为4656元,最低的甘肃仅为2724元。与中部、东北和东部地区相比,从以往年份看绝对差距的扩大趋势更为明显。以中西部相比为例,2005年,两个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之差为577.7元,到了2007年,它们之间的差值上升到了816元。而东西部2007年的差值更是达2826.6元。
(四)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状况突出
一是西藏、云南发展势头良好,内蒙古、重庆、四川继续领跑西部。1998年,内蒙古、四川和重庆农民人均纯收人位于西部12省(区、市)前5名,西藏、云南则分别位居倒数1、3名。10年来,西藏、云南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西藏,年均增速接近10%。2008年,西藏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原来的西部第12位上升到第7位,云南也从第10位上升到第9位。基础较好的内蒙古、重庆和四川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状态,平均增长速度都超过8.5%,2008年这3个省(区、市)的农民收入位居西部前3位,且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甘肃、贵州追赶速度偏慢,广西原有优势日趋弱化。1998年,广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曾经在西部省区中排名第2,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0元。在10年的发展中,年均增速仅为6.47%,在西部地区中增速最慢。2008年其农民收入水平为3690元,在西部排名降为第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将近1100元。发展较慢的还有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的甘肃、贵州等省,它们的年均增速都在7.7%以下,非但没能实现追赶,与较好省份的差距日渐加大。2008年,农民收入最低的甘肃省,人均纯收入2723元,仅为内蒙古的5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8元。
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一)西部地区农民各分项收入普遍低于其他地区水平
从2007年的数据看,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差距是全方位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基本都低于其他地区。这一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028元,而全国平均4140元,东部地区5855元,东西相差将近一倍。工资性收入东部地区2796元,西部地区仅944元;家庭经营收入东部地区2518元,西部地区1832元。除了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略高于中部地区之外,其他各项收入都排在全国各大区域的最后一位。
(二)家庭经营收入增长乏力是制约部分省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从1998-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看,几乎所有省(区、市)的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速都快于全国1998-2007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外出务工等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对于绝大部分省(区、市)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拉动作用都是积极的。但家庭经营收入所反映出来的情形与我们一般所理解的状况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在弱化,所以往往会因此忽视家庭经营收入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西部地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恰恰表明,所有发展得好的省(区、市)其家庭经营收入都有一个持续、较强的增长;所有增长缓慢的后进省份其家庭经营收入都增长无力。西藏、重庆、内蒙古、四川、云南和新疆等省(区、市)年均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率都超过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青海、宁夏、贵州、陕西、甘肃和广西都低于5%,除宁夏外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西在2004年以前主要增长来自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1998年1499.8元,2004年仅为1365 3元,多数年份处于负增长或停滞不前状态,2005年开始才有所恢复。甘肃、贵州这种类似局面也一直延续到2004年才开始得以缓解。
(三)转移性收入客观上拉大了收入差距
来自各级财政的转移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但这种补充由于转移支付的目的及操作方式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区域间收入差距。从全国来看,西部地区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远低于东北和东部地区;从西部省份内部看,农民收入水平本已较高的内蒙古、四川和重庆,转移性收入水平也高于其他大多数省(区、市)。2008年,内蒙古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516.8元,广西175.元,两者相差1.95倍。
(四)外出务工或家庭经营都构成
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
在西部各省(区、市)中,2008年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最高的是重庆、四川和陕西,分别为42.78%、39.32%和39.18%;比重较低的是云南、内蒙古和新疆,分别为19.9%、17.32%和12.07%。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状况恰好相反,新疆、云南和内蒙古比重最高,陕西、四川和重庆最低。这6个省(区、市)中,内蒙古、重庆、四川和新疆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处于西部省区前6位;而且增长势头良好,内蒙古、重庆、四川、云南和陕西1998-2008年均增数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发展较好的省(区、市)不是单一地依赖外出务工或者单一依靠农业家庭经营,而是结合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地依靠某种发展路径。外出务工为主体的工资性收入或者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家庭经营收入都可以促进当地经济较好发展以及农民收入较快提高。
三、简要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和调整之后,近年来尤其是2007、2008年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较大幅度提高,增收效果明显。有些省区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外出务工或者农业家庭经营的潜力,保证了家庭经营收入乃至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稳定地增长。但是,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西部地区农民增收任务相当艰巨。有些省区因为农业家庭经营的落后延缓了发展步伐。针对西部相对落后省区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第一,强化对甘肃、贵州、宁夏等省区的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持,鼓励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农、林、牧产业,在生态脆弱地区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大力支持使用高效低价的节水灌溉模式,用科技支撑力量促进西部省区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农民家庭经营的创收能力。
第二,加大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的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培育创业项目。探索“泛北部湾”、“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发展平台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机制,有效发挥西南沿海、沿边和西北面向中亚的比较优势和区域带动作用,着力改变一些省(区、市)农民收入长期低迷的格局。
第三,大幅度增加中央对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倾斜力度,改变地方财政配套能力不足的格局,尽快探讨既有助于鼓励积极性又不至于人为拉大区域差距的补偿办法,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12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外商直接投资 (FDI) 源源不断地涌入密不可分。自1979年以来,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数量逐年增加, 从1993年起连续保持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 (FDI) 吸引国的地位, 到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27亿美元, 首次超过美国, 跃居全球第一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 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之一。根据《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 截止到2008年7月底, 我国已累计批准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3.4万个,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8204亿美元, 可以说, 这些年我国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FDI的大量流入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短缺, 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 使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因此, FDI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对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西部地区同东、中部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却进一步扩大, 导致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进入我国的FDI分布不均, 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西部各省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2004、2005、2006、2007、2008连续五年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27%、7.21%、9.46%、10.50%和13.44%, 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 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地区FDI开始大幅度增加, 国家为了进一步引导FDI到中西部区, 在2008年还颁布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 (2008) 修订》, 但是西部地区FDI在总量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作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 其利用FDI的规模和数量以及FDI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都与其及不相称, 与东、中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西部各省区市1991-2009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二、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 西部地区利用FDI总体规模偏小
近年来, 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给予了西部许多的优惠政策, 使西部在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从2000年的191937万美元逐年增长到2008年的1236258万美元, 总体规模和东、中部相比仍然较小, 但是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4.71%上升到2008年的13.38%, 在全国所占比例增长较快。
2. 西部地区内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不平衡
西部地区各省区市之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极不平衡, 其中内蒙古、四川、广西、重庆和陕西在200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整个西部地区的84.33%, 2008年则达到87.66%, 而其他几个省占比较小。显然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区市之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严重不平衡, 而且这种不平衡有扩大的趋势。
3. 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高耗能的原材料加工等一些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以及能源开发型的加工项目, 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项目较少。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直接投资中第二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第一和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例不高。
三、西部地区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与建议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等原因, 造成基础设施薄弱, 和东部、中部相比, 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差, 铁路覆盖率低, 公路等级低, 航空设施和航线比较少, 整个西部的交通运输网络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大大提高了运输成本, 而且西部地区的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也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 这些因素大大提高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成本, 严重阻碍了外商直接投资。因此, 西部地区要进一步的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最紧迫的任务的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契机, 进一步扩大铁路网建设, 加快干线公路网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快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西部地区还应该利用其边疆地区的优势加大同周边国家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逐步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便捷的交通。还应该加大在电力、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投入, 为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创造一个过硬的基础条件。
2. 拓宽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和投资方式
要进一步放宽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 以及相关领域对外资比例的限制, 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加大对特色农业、制造业、增值电信业务、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和城市供气、供热、供排水管网建设、经营以及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要改变过去融资方式的单一化, 采取多种方式的融资方式, 支持国际资本通过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 形成多种投资方式并存的格局, 宽领域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将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使用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西部地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产业、劳动力等优势, 促进西部地区有序的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3. 统筹区域发展, 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西部重点经济区的率先发展, 积极推进跨区域城市一体化建设。一方面要重点建设跨地区的经济区, 形成一批资金、技术、人力、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以及和良好的投资软环境的区域。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提高城市化水平, 形成大的城市圈, 有利于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善的投资环境的形成。这些跨区域的经济区和城市圈的形成, 将有利于各类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进行合理的配置, 这些都将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有利因素。在这些发展极中, 要引导更多的外资流向第三产业和优势产业, 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并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的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带动, 做到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带动西部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 在全国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但从总体上看, 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着规模偏小、分布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西部地区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拓宽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和投资方式, 统筹区域发展、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等对策, 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甘娟, 陆迁.陕西省外商直接投资绩效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 2007⑼下旬刊:217
[2]高连廷, 冯斌.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8⑹:32-34
[3]杨杰, 宋马林, 潘竞成.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Granger检验及西部面板数据 (1998-2005) 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7) :55-57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推荐阅读: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09-04
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09-09
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05-28
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环境与吸引外资问题探讨08-10
西部民族地区05-11
中国西部地区06-03
西部落后地区06-15
我国西部地区07-08
西部典型地区08-30
吉林西部地区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