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家访工作(精选12篇)
班主任家访工作 篇1
一、家访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说到家访,大家自然都认为就是教师一个拎一个包,包里放着学生的成绩单,然后挨家挨户到学生家串门,这是一种对家访工作的误解。我的家访工作不是一个人,而是由至少三名学生陪同我一起家访。事实上,在家访工作开展前,我已经把班级中每名学生的家庭情况作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哪些家庭境况穷一些,哪些富一些;家长是公务员,还是自由职业者;是农民还是老板,了解这些并非为了厚此薄彼,戴上有色眼镜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我的做法是,到富有家庭去家访时,我带的是穷人家的孩子;而到贫穷一点的家庭去家访时,我带的是富有家庭的孩子;到学生优异的孩子中家访,我带的是成绩差一些的孩子,相反,到成绩差一些的孩子家庭去家访,我带的是成绩优异的孩子。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让家访成为另一种育人的方式。我常对贫穷家庭的孩子们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我也常对富有家庭的孩子说“富贵不淫,厚德载物”;我时常鼓励学习差一点的孩子多向学习优异的同学学习,也时常鼓励学习优异的同学要乐于帮助学习后进的同学,因为我们是一个家庭。而这一育人过程都是在家访中完成的。
二、家访内容的创新
家访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向家长介绍他们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这只是战术任务,班主任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要有班级管理的全局意识,家访的真正目的不只是改变一名学生,而是改变整个班级,是改变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这是一个战略构想。所以我的家访内容也随着家访形式的改变而扩展。如在家访时,对于那些正在创业中的家长,我同随去的学生共同静心听取他们创业过程的坚辛和不易;对于创业成功的家长,我们会静心分享一下他们成功的故事,家长讲述过程中,我不仅受到感染,家长自己的孩子及随同我前来的三名孩子也深深地受到感染,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点燃了他们奋斗的激情,激励了他们顽强打拼的学习精神。有意思的是,正是在这样的互相家访中,我居然帮助几名失业家长在那些创业成功者的家长那里找到了工作,还学到了不少门路和方法,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他们的孩子是共同上进的好同学,他们的家长也成了为人称道的好朋友。
三、成立互访平台———家委会
为了使班级成为一牢不可破共同奋进的组织,学生的团结离不开家长的参与。为了让每一名家长不仅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了解别人的孩子和家长,我们学校成立了家长互访平台———家委会。家委会的责任是了解学校政策和教育大事,协助好学校和老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家委会更是家长互相交流的平台。在我的班级中,每学期要开两次家委会全体会议,每次家委会都会有几个主题,针对学生现在的年龄阶段,在校的表现互相切磋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法和心得,哪位家长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也可以拿到家委分里来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方法。也正是在家委会的大力帮助下,我的班主任工作好做了,家长对学校更多的是理解,同时,不同的家长所传达了不同的家教内容和方法,无疑就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使大家开了心胸,拓宽了视野,更懂得了教育。
四、送教下乡———开拓家庭教育新篇章
学校教育和班级教育都不是孤立的,孩子的第一学校是家庭,其成长自然离不开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讲,家庭教育更重于学校教育,是育人工作的主阵地。因此,要想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家长的素质也必不可缺,所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也是班主任家访的一项重要内容。孩子的父母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他们的时间也不会整齐划一,所以我的家访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为了节省他们的时间,同时又能使他们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个系统的认识,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个大致的了解,也为了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的做法是把先进的教育知识送到他们的家门口,他们只要有时间,我们利用节假日和晚上任何一段时间都可以到他们家中。同时,为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专门根据他们的家庭住址按片区划分,定期组织他们共同观看教育名家的专访和教育论坛,现身说法传播教育科学知识。为了便于随时交流,我们设立了班级咨询热线,教育心灵小屋,家长摸起电话就可以同教师进行交流。为了随时了解相关教育知识,我和学生家长们建立了“同心共进微信群”,所有人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和视频都可以发送到群里,共同传播和学习,我还会对群里活跃的家长和传播教育知识较多的家长发布专门表彰信息,号召向他们学习,并向他们颁发书香家庭和书香家长的荣誉称号。总之,通过送教下乡,近距离无缝隙联接,共同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的家校共建的教育模式,揭开了家庭教育的新篇章。
班主任家访工作 篇2
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初三学习生活,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好的成绩。
家访时间:2010年11月10日
那天是周日,我去的有些早,他妈妈正在做早饭。一听说我的来意,立刻将我拉进屋,让我坐下,然后有连忙叫起还在睡觉的孩子。孩子见了我,又是惊喜又是紧张。我一见这情形,我说:“许毅,你放心,老师不是来告状的。”这时的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妈妈听我这么一说,她倒有些急了说:“老师,这么早不知您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有?该不是他犯错了吧?”我让他们都坐下。我说:“孩子这段时间进步可大了。”接着我一五一十地将孩子在校的好表现说了一遍。可以想象他妈妈心里一定美滋滋,因为整个谈话过程她就给我斟了五杯茶。
谈话终于告一段落,问了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说,这段时间他挺高兴的,因为他真的感受到了进步的滋味……
当天,他和家长硬是留我吃饭,不过我没有,登上自行车回了学校。孩子后来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更可贵的是他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自信。
班主任家访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篇3
班主任家访创新一、家访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说到家访,大家自然都认为就是教师一个拎一个包,包里放着学生的成绩单,然后挨家挨户到学生家串门,这是一种对家访工作的误解。我的家访工作不是一个人,而是由至少三名学生陪同我一起家访。事实上,在家访工作开展前,我已经把班级中每名学生的家庭情况作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哪些家庭境况穷一些,哪些富一些;家长是公务员,还是自由职业者;是农民还是老板,了解这些并非为了厚此薄彼,戴上有色眼镜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我的做法是,到富有家庭去家访时,我带的是穷人家的孩子;而到贫穷一点的家庭去家访时,我带的是富有家庭的孩子;到学生优异的孩子中家访,我带的是成绩差一些的孩子,相反,到成绩差一些的孩子家庭去家访,我带的是成绩优异的孩子。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让家访成为另一种育人的方式。我常对贫穷家庭的孩子们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我也常对富有家庭的孩子说“富贵不淫,厚德载物”;我时常鼓励学习差一点的孩子多向学习优异的同学学习,也时常鼓励学习优异的同学要乐于帮助学习后进的同学,因为我们是一个家庭。而这一育人过程都是在家访中完成的。
二、家访内容的创新
家访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向家长介绍他们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这只是战术任务,班主任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要有班级管理的全局意识,家访的真正目的不只是改变一名学生,而是改变整个班级,是改变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这是一个战略构想。所以我的家访内容也随着家访形式的改变而扩展。如在家访时,对于那些正在创业中的家长,我同随去的学生共同静心听取他们创业过程的坚辛和不易;对于创业成功的家长,我们会静心分享一下他们成功的故事,家长讲述过程中,我不仅受到感染,家长自己的孩子及随同我前来的三名孩子也深深地受到感染,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点燃了他们奋斗的激情,激励了他们顽强打拼的学习精神。有意思的是,正是在这样的互相家访中,我居然帮助几名失业家长在那些创业成功者的家长那里找到了工作,还学到了不少门路和方法,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他们的孩子是共同上进的好同学,他们的家长也成了为人称道的好朋友。
三、成立互访平台——家委会
为了使班级成为一牢不可破共同奋进的组织,学生的团结离不开家长的参与。为了让每一名家长不仅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了解别人的孩子和家长,我们学校成立了家长互访平台——家委会。家委会的责任是了解学校政策和教育大事,协助好学校和老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家委会更是家长互相交流的平台。在我的班级中,每学期要开两次家委会全体会议,每次家委会都会有几个主题,针对学生现在的年龄阶段,在校的表现互相切磋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法和心得,哪位家长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也可以拿到家委分里来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方法。也正是在家委会的大力帮助下,我的班主任工作好做了,家长对学校更多的是理解,同时,不同的家长所传达了不同的家教内容和方法,无疑就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使大家开了心胸,拓宽了视野,更懂得了教育。
四、送教下乡——开拓家庭教育新篇章
浅析班主任工作中的家访策略 篇4
1.思想活跃, 但学习兴趣不高。
2.价值观念多元化, 理想信念淡化。
3.自我意识增强, 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4.普遍具有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 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
做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班主任, 要管理好班级, 教育好学生, 只有懂得了他们的心思, 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家访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手段, 它可以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及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 真正的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 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 织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 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但家访并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 采取怎样的家访策略才能使家访发挥应有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适当增加家访次数是做好家访工作的基础
家访作为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适当增加家访的次数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通过经常性的亲切交流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有利于交换意见, 也有助于达成共识, 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只是出现违反纪律或学习方面的问题才去学生家, 就容易使家长产生错觉, 甚至认为是教师拿学生实在没办法了, 才到家中请家长教育, 这会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很大的压力, 家访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经常性上门家访, 让学生感受到的是老师的关注和重视, 这对学生是个激励, 对家长也是个触动, 容易在教育上形成合力, 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 教师家访的内容重点要放在学生身上, 通过与家长谈话, 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 以及在家里做家务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 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 通过了解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 多发现一些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 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 也让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儿, 鼓励孩子,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
二、制订灵活的家访实施方案
开学初,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 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 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 (每学期每个学生老师家访不少于三次分别是期初、期中、期末) ,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按计划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 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学习、表现情况, 自行申请教师家访, 使自行申请与整体安排相结合, 既体现了家访的灵活性, 又体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家访谈话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 讲究艺术, 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否则, 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也耗费了家长的热情, 使家长对老师的谈话失去兴趣。要善于捕捉与家长之间的共同语言, 避免单刀直入, 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 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 创造良好的谈话气氛, 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 取得家长信任, 然后, 再逐步引入正题。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 不要一味地告状、批评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或只提优点和好的方方面面。要以表扬为主, 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 对学生的缺点则用借桃喻李的方法委婉地指出, 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 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 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 家长也比较容易接受, 这就自然而然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也使谈话气氛轻松活跃, 场面融洽和谐。
四、充分发挥家访记录在家访工作中的作用
每次家访后, 班主任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 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 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并经常根据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不断改进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的不足, 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 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 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 有针对性的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五、把电话作为家访重要的辅助手段
电话是班主任设在学生心灵上的交通岗, 家长充当家庭交通警察的角色, 与班主任共同采取教育措施加以疏导。班主任可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点滴进步随时电话告知家长, 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督促。如电话上讲的是学生存在的问题, 家长就亮红灯, 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采取措施,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电话里说的是学生的点滴进步, 家长就亮绿灯, 予表扬鼓励, 长期这样, 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 在家访中, 教师既能向学生家长面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 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 思想动态等等, 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 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 教师通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 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自觉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因此, 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 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管理和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
“问渠哪得清如许, 惟有源头活水来”。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 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准确的把握时代的脉搏, 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惟其如此, 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
摘要:本文主要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实施家访策略, 了解学生, 进行针对性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 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管理和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班主任工作,家访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局课题组.当前中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特点与教育思考.教育研究, 1993, (3) .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
[3]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班主任家访工作计划 篇5
家 访 与 学 生 谈 话 工 作 计 划9 年级7班
班主任的家访与学生谈话工作计划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年级7 班
班主任:买买提托合提
一、家访的必要性
家访——教师教育的延伸 家庭教育的补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教育。但教师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
我们的具体要求是: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
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教师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变“谈话方式家访”为“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我们深深感到,教师单一的教育收效甚微,应加大与家长的交流,使教师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强教育的力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学校工作中,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是指导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径,因此,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与家长交往,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教师教育更复杂。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家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对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指导以及每个家庭的“个性”特点。
要教育好教师学会与家长的沟通。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二、家访要做好准备工作
1、了解学生
家访前,教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2、明确目的每次家访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3、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4、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5、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浅谈班主任有效家访 篇6
关键词:班主任;有效;家访
一、班主任家访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家访
由于学校班级设置和学生的课时学习设置原因,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时间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了解甚少。这样就导致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盲目性,无法找到教育学生的切入点。因此,班主任家访尤为重要。
班主任应把家访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家访不仅访家长,而且应细心观察学生家庭情况,把整个情况了然于胸,既使教育有的放矢,又可以防患于未然。2009届的一位学生,学习马虎,不求上进,喜欢名牌,好出风头。通过家访,笔者了解到他之所以有这些表现,是因为家里穷,怕别人瞧不起。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地说:“穿好衣服无可厚非,但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美不美不在穿着,而在于拥有美好的心灵,拥有丰富的知识……”经过家访,他懂得了体贴父母,懂得了责任,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成绩逐步提高,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家访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只有平常善于观察学生、分析学生,有计划、有目地安排家访,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二、班主任家访应做到“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家访,家长笑在脸上,急在心上。如果把学生的问题“开门见山”地“和盘托出”,性格急躁的家长就会把学生一通狠批,结果是家长不高兴,学生难堪,导致情绪对立,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班主任家访应做到“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家访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家长情绪,对家长的询问,应“顾左右而言它”,采用缓兵之计,“忘记”自己身份,而“不忘记”家访目的,根据家长的情况找到谈话的内容。做到“润物细无声”,家长就容易接受。第二,以爱为基础,从孩子的未来着眼谈问题。第三,保持师道尊严,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谈话做到“和风细雨”。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论学生家庭条件好坏,都要自尊、自重、自爱。
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只有做到“润物细无声”,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沟通、交流、合作中,才能发挥家校教育合力的作用。
三、班主任家访应多谈学生闪光点,抓住时机谈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各不相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这些情况,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做到:第一,在家访中,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家长只有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班主任交流,配合班主任工作。第二,家访时要在充分肯定学生长处的同时,与学生、家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交流到一定程度时抓住时机诚恳地指出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并和学生、家长一起想办法、出点子,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家访时,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心中装有学生的闪光点。如果脑袋里装的全是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咬住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不放,大谈学生缺点,很可能事与愿违。
四、班主任家访应发挥所教学科特点,利用所教学科优势解决学生问题
利用班主任所教学科优势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是班级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更是弥补班主任工作不足的重要举措。笔者是一位地理教师,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在家访中学科优势的力量。现在班上一位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笔者通过了解,发觉其对新闻非常关注,经常和同学谈中央台的《焦点访谈》。家访时笔者与家长商量,让其负责班上的时事热点宣传,并对宣传活动予以指导,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转变了学习的态度,成为一个喜欢学习的孩子。
五、班主任家访应合理解决家长、学生提出的要求
家访谈到其乐融融之际,家长把班主任当作可信赖的朋友、可尊敬的老师,便会向班主任掏出心里话,此时,解决子女在学校里的一些问题的要求,就会提出来。对家长提出的要求,班主任要冷静对待,能解决的尽量给予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要求要巧妙地应承,以免解决不了,让家长丧失对自己的信任。同样,学生也会提出一些要求,班主任需要审时度势,辩证思考,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思考,妥善解决,让家访的作用落到实处。
六、家访后,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计划地加以督促
家访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转变思想,改掉缺点。因此,家访后的工作很重要。一句话,要把家访的工作落在实处,就要对学生愿意改掉的缺点要有计划地加以督促、落实。2005届一位学生,原本成绩优异,可是高三上学期末突然沉迷于网络游戏。作为班主任,笔者自然是急在心头,在与家长、学生交流后,我们提出解决措施。通过笔者有计划的督促,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理想的大学。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越显著。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做到有效家访,与家长保持思想上的一致,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参考文献:
班主任的家访贵在于巧 篇7
我是一名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 家访这一沟通形式已伴随我走过了班主任生活的十几个春秋。家长的距离, 助我得心应手的出色完成了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 而且也是他促使我走上了教研型的教师之路, 给我教师生活带来别具滋味的苦辣酸甜。实践后, 我觉得家访不仅要解决的是自己的观念问题, 更重要的是应注重家访的技巧。
一、巧妙安排家访的形式和内容
我的家访通常有三种基本形式:普访、随访和定访。
普访, 是对多数学生家庭访问一种形式。这是我在初接新班或开学初多采用的一种形式。因为还未与新生有过接触, 此时去家访一般不会引起学生的恐慌, 极利于很快沟通师生感情, 为以后的家访奠定和谐的基调。同时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为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反馈证明, 学生和家长普遍欢迎之中家访形式。
随访, 顾名思义就是随时家访。不过我采用的随访决不是发现“苗头” (问题) 后才进行。
当学生取得明显进步是进行家访, 主要是向家长报喜, 肯定学生的积极因素, 增强学生的信心, 鼓励学生争取更大的进步。
当学生犯了错误, 有了认识并有了一点改正是进行家访, 目的是即使表扬, 鼓足他的后劲。
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到挫折、心里产生障碍是进行家访, 目的在于慰问学生, 真心帮助他正确处理生活矛盾, 歌赋心理障碍, 得以安心上学。
当学生有病没上学是进行家访, 我给他补课, 带去水果, 让他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关爱与爱护, 从而培养他的善良情感。
适时地随访, 极易于老师走入学生内心, 触动学生、家长对老师的真情, 唤起他们对班级工作的参与热情, 从而达到促进班风建设稳步发展的目的, 是教育工作中比较可行的方法这种形式也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
定访, 是教师与家长采用合同式的方法, 定期联系的一种家访。它适用于重点教育对象。例如, 问题多的学生、某一方面的典型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家庭有变故的学生等。但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它的使用时间:组班的初始时间不宜, 待老师、学生、家长互相了解之后, 方可再广泛应用。实践证明, 它的教育效果也是不错的。
二、巧妙面向全体学生
家访比应该仅仅局限于“处了问题之后”, 也不要仅仅局限在“差生”身上, 家访要面向全班学生。这里着重提出两列学生。
其一, 是对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学生, 有必要进行家访。家访中对好学生表扬、肯定, 增强他们的信心, 自不在话下。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家访, 与家长沟通感情, 促使家长协助强化、巩固学校教育的效果, 使好学生不是安于现状, 而是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之上, 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二, 是对中等学生进行家访更有必要。因为在班级了, 中等学生是最会别班主任忽视的群体。虽然他们班级了听话, 在学校里不捣乱, 学习成绩有不拖后腿, 比较安全, 但许多问题往往就处在这部分学生身上。中等生没有优等生那样的自信和优越感;也不会像差等生那样敢于放开自己, 一般比较刻苦, 但也正是如此, 提们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班主任可以在家访中对他们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研究, 找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突破口, 从而有效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家访需要全方位地照顾到个层次的学生, 只有面向全体学生, 才能摆脱过去总是家访“坏学生”印象;才能克服学生对家访的恐惧和反感;也才能消除家长的紧张感, 最终脱掉家访等于“告状”的帽子。
三、巧妙搭建与家长学生沟通的通道
教育专家王小春讲: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不是教学技巧, 而是分析学生心理, 与学生沟通。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 访问学生及家长, 目的就是进行交流。但怎样才能沟通成功呢?我觉得不妨像王小春说的那样, 找一找当家长和当学生的感觉。在现代社会中, 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没有哪个学生不渴望自己成才。这一普遍的心态, 正是班主任搞好家访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 每次家访时, 我们不妨打破家访是“了解情况”、“商量对策”的定格, 把它作为一个联系学生与家长的契机, 一个便捷的通道, 一种有效的途径。加强交流, 以心灵感受心灵, 以感情赢得感情, 从而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 相互信任的友情与工作关系, 使家长从心底萌发一种“自己人”的感觉, 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同时也在学生的心目中买下一颗真诚的种子, 使他们隐隐产生一种亲情、一种信赖, 甚至视老师同父母, 视朋友, 使他们不再反感教师的正面引导, 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目标。
总之, 家访的益处确实很多, 它可以缓解我们与学生的紧张关系, 使学生乐于接近我们, 从心里接受我们的批评, 使教育落到实处;可以使班集体众志一心, 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密切与家长交往, 调动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有效地发挥家长资源的优势;还可以使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轻松起来, 使教育管理充满活力……
班主任家访工作 篇8
有很长一段时间, 我困扰于懒惰成性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届届都有, 面对他们, 我无计可施。这些孩子只有在课堂上, 在老师的眼皮底下, 他才会慢吞吞地提起笔, 写几个字, 而下课铃一响, 哪怕还有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愿意多写。更有意思的是, 一个星期有五天上课, 他们交不上一次作业, 我却能听到五花八门的理由, 这样的学生往往会让老师万般无奈。也有穷追不舍、极负责任的老师会在放学后, 把他们“拎”到办公室, “押”着他们写完作业, 才允许回家, 天天如此。
我知道这样做或许有用, 但我从来不愿意, 这是一种狱卒式的教育, 我不想尝试。可是身为班主任, 又不能不管:小孩子不懂事, 现在还有几个勉强写作业的在一旁瞧着呢, 说不定, 放弃了一个, 紧跟着有一批就撂笔了。
彭强 (化名) , 本班一男生。说起他, 我是又爱又恨:班上的卫生打扫他任劳任怨, 给同学们拎牛奶、发副餐是一马当先。可是跟他要作业, 可不是一般的难。说他不爱学习吧, 读起书来, 声情并茂, 班上能比得过他的, 还真是寥寥无几。其实我知道, 他不写家庭作业, 完全跟他的家庭有关:由于父母是外地来我们这儿种地的农民, 本身识字不多, 平时又忙着做农活, 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辅导他的学习, 加上四十多岁才生了这么个宝贝儿子, 只要他吃饱穿暖, 身体无恙, 还真的别无所求。晚上回家, 也从来不看看孩子的作业, 更别说和孩子一起读书什么的了。这样, 几年下来, 他也没能养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习习惯。
这天, 星期五的早上。课代表送来作业, 又提到他:“老师, 就差彭强一个, 他说写了, 没带来。”从周一到周四, 我如同要债的黄世仁一样, 天天催着, 作业到现在还没送来, 说是作业本丢了, 钢笔坏了, 写好的作业找不到了, 现在, 居然又有了新花样!我火冒三丈, 恨不得一步跨到教室, 狠狠地收拾他一顿, 但我忍住了, 顺嘴说了一句:“不想学就不勉强他了, 让他坐到‘卫生角’, 去当班级的‘勤杂工’吧。”
课代表离开后, 我翻开一本书, 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一连五天, 彭强的作业像一团乌云笼罩着我, 极大地影响了我的情绪。要知道, 鼓励、孤立、写检讨、加倍罚、找家长……除了狱卒式, “十八般武艺”我可都用上了。看来, 这回他的懒病又发作了。我还是班主任呢, 我布置的作业他都不写, 其他科目, 就更别提了。
孔子曾经说过:“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既然最优秀和最顽劣的人是不可改变的, 那是不是意味着教育只对中等资质者发生作用?是金子, 在哪儿都会发光, 而我们彭强呢, 早就修得金刚不坏之身, 还是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吧!我这样安慰自己。
第二节语文课, 我走进教室, 突然发现有点异样:彭强, 他居然不声不响, 真的把课桌搬到了“卫生角”!我假装没发觉, 继续上我的课, 课上我找人读书时, 他依然高高地举着手, 若无其事。
下课后, 我打电话给他妈妈, 告诉她情况。说到作业几天没写, 她表示不知道这个情况, 说到位置调过了, 坐到了最后的“卫生角”, 她妈妈急了, 说“陈老师, 我知道这孩子怕写作业, 但他眼睛不太好, 个子又不高, 坐在后面看不清啊, 你看, 还请你把位置调一调, 麻烦你了。”
我没有多说什么, 敷衍了几句, 挂了电话。都六年级了, 连最起码的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 家长不急;这六年里, 老师好话歹话说尽了, 闲气呕了多少, 家长不急;现在位置坐到最后, 就急了!
之后, 她妈妈带着彭强来找我, 跟我表态:保证他以后每天都写作业, 再不写, 就怎样怎样。说到底, 还是一点:把位置调一调。我没有固执, 在这件事情上, 我的处理也过于简单粗暴。只是我不用想也知道, 他保证写作业就像我无数次下决心不再管他一样, 有效期实在短得很。
好在彭强的父母还是不错的, 因为他们的勤劳、朴实, 所以孩子也很爱劳动, 这也算他的一大优点吧!在我所知的家长中, 不乏只养不管的潇洒派——他们的孩子不仅自己学习、品行一塌糊涂, 还影响到班级。如果彭强父母能够多问问孩子的学习, 多关心他的作业, 我想现在的彭强应该会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少年吧!
我又一次跟彭强较上了劲, 盯上了他的作业。不过不会有任何过激的言行, 只是好言相劝。
家访工作中的预设与准备 篇9
一、家访前的准备
1. 明确家访的目的性
第一次家访前,教师应认真思考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不先想好,便会让家访显得随意,也不会收到良好的家访效果,白白浪费了一次与家长和学生沟通的最佳机会。
2. 全面了解学生
教师可从学生学籍卡上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如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家庭成员以及前几个学期教师的评语,并结合照片,尝试记住学生名字,因为记住学生名字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和关注。教师可通过网络、书本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使我们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更专业;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查看、下载上学期学生的各科成绩,或询问他们原来的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预设重点话题
想要提高家访的效率,需要提前做好功课。教师根据所要了解的内容,或想要告知的内容,预设话题,确定谈话重点,并对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设计成便于记录的表格。
首先,介绍。除了介绍姓名,更重要的是介绍教师自己的教学经历、经验等。其次,了解。这是家访的重点,教师要尽量多听少说,态度亲切。教师需了解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家长基本情况,如学历、职业,重点了解家长的培养理念(目标)、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期望、家长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困难等。第二,家庭基本情况,如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及关系等。第三,学生情况,如学习环境、学生的小名、学习习惯、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长)、身体状况、禁忌症等,还可以了解与学科相关的内容,如课外阅读情况等。当然,对于特殊学生,教师要多了解一些。不过有些了解的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如居住环境、家庭成员关系、学生行为表现、自理能力等。最后,建议。家访时教师应介绍教育教学活动的新内容、新要求,带班的初步设想,以及学校即将实施的一些新举措和这些做法的初衷等,提出希望学生提前做哪些准备,希望家长怎样配合,形成合力。当然,教师也可以听取家长们对班级建设的意见和想法;还可以向家长提供多种沟通渠道,如加入飞信、微信或QQ群等。
三、预设沟通方式
对家访工作的几点看法 篇10
一、家访中的不良心态
家访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要求教师在家访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 但在实际工作中, 教师家访时往往会有以下几种不良心态。
1. 告状式心态。
学生在校不争气, 屡教不改。万般无奈之下, 教师便上门, 把学生讲得一无是处, 以泄“恨铁不成钢”之愤, 希望家长对其好好“管教”一番, 以取得心理平衡。
2. 推卸责任式心态。
有的教师由于学生行为习惯不良, 如经常打架, 不讲卫生, 学习成绩差等, 认为学生在校表现不好的原因是家长未尽教育的责任, “只养不教”, 或是遗传所致。“龙养龙, 凤养凤”, 让家长明白, 学生的缺点, 非学校教育所能转变, 责任不在教师, 以推卸责任, 获得心理上的轻松感。
3.“名利”式心态。
教师对学生夸夸其谈, 把学生说得完美无缺, 以示“名师出高徒”, 以赢得家长的放心和夸奖, 皆大欢喜。
4. 任务观点式心态。
教师为完成工作任务, 应付学校的工作检查等, 敷衍地进行家访。这类教师中有些怕与家长接触交谈, 因为教师本身工作忙, 没有时间家访。此外, 还有考虑到家长方面的因素, 如有的家长工作忙很难见面, 有的家长素质差, 使得教师不愿与之交谈。也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 认为没有家长自己能行, 不相信家长也是教育工作中的助手。这种家访, 教师往往泛泛而谈, 毫无针对性, 家访有否都一样。
当然, 人的心理是微妙复杂的。有时教师往往兼有几种类型的心态, 但不管如何, 以上家访中教师的不良心态都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后果。前两种心态会使家长听了火气上升, 当场责罚学生, 结果不欢而散, 不仅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 家长与教师产生感情上的隔阂, 对孩子失去信心, 甚至破罐子破摔。第三种心态会使家长盲目乐观, 从此放松对孩子的要求,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第四种心态会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缺乏了解, 对自己配合学校的家庭教育心中没底, 家校没有衔接, 往往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相互抵消的现象, 教师和家长都劳而无功。
二、不良心态的矫正
那么, 家访中的这些不良心态该怎样予以矫正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家访体验, 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与家长交谈时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情况。
教师应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 首先要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这样能使家长增强教育学生的信心。然后, 教师再指出缺点, 提出学生努力的方向和家长应做的工作, 这样可使家长更容易接受, 以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2. 要尊重家长。
即使学生不好的重要原因在于家长, 教师在家访时也应婉转、含蓄地说明, 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地指责, 家长会下不了台, 不仅内心不赞成教师, 而且会对孩子索性放任不管。
3. 与家长站在一边, 教师和家长共同担负着教育孩子的责任, 为了使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应与家长成为“同一战线”上的朋友, 更多地了解学生, 并与家长商讨他的学习和教育, 甚至与家长一起为他的成绩和前途而高兴。
当家长把孩子的不光彩的“秘密”信赖地告诉教师时, 这意味着教师已成为这个家庭的朋友。
4. 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 指导家庭教育。
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的六个小技巧 篇11
【关键词】农村小学 班主任 家访 小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75-01
农村小学班主任通过家访,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劳动等诸多方面的表现,结合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帮助;以此影响学生家长,对学生严格要求、科学管理。然而,如果在家访中不注重技巧,不但难以达到家访的目的,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小学班主任只有掌握一定的家访技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那么,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时应注重哪些技巧呢?本人认为:应注重如下六个方面的技巧: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前,必须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就要求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前必须先了解学生监护人的基本素养、家庭收入等情况。其次应事先电话预约好学生的监护人,以免白跑一趟。再者应做到心中有数,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尽可能地估计出来,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免得到时候手脚忙乱,说话无章节、做事乱了分寸。最后,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罗列出不同的家访提纲和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二、该出手时就出手
本人在这里所说的“该出手时就出手”,指的是农村小学班主任要选择巧妙时机进行家访。比如: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了,班主任应及时家访,向其监护人通报情况,与其分享喜悦,共同促进学生更上一层楼。“学困生”进步神速,班主任必须家访,向其监护人一一陈述学生的点滴进步,促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学生的学习成绩退步了,班主任更应该家访,同其监护人一起,共同分析学生退步的原因,帮助其制订进步计划,为其加油鼓劲。一句话,班主任一定要选择好家访的时机。
三、高调报喜,婉转报忧
每次家访时,班主任都要对每一名学生的点滴进步“高调报喜”,使学生的监护人及学生感觉到其是个好学生、是个佼佼者。此举不但能满足学生监护人一时的“虚荣心”,更加起劲地支持学生学习,还能促进学生更加刻苦努力,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但是,对小学生的一些不足之处,班主任家访时,万万不可竹筒倒豆子般“实话实说”,而应婉转地向学生监护人报忧,通过列举实例等措施,使学生监护人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学生监护人一起帮助学生改进不足、知耻后勇、奋发图强。如果当着监护人的面直白地对学生进行批评,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监护人也会无地自容。
四、不亢不卑,据理力争
学生监护人的素养不一样,因此,他们对待班主任家访的态度也不一样。当遇到有的学生监护人对班主任的家访不理不睬,甚至有意为难班主任时,班主任一定要不亢不卑、据理力争。比如:本人刚参加工作时就担任了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有一天,一名学生未到校上课,经了解同村学生,确认该学生在家玩耍不愿来校上课。午休时分,本人来到了学生的家中。学生的父亲大字不识几个,却是本村有名的“土豪”。见到本人,听明白了本人的来意后,他对此不理不睬,态度极不友好:“小孩子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就拉倒。”本人见状,不亢不卑,和风细雨地为其上了一堂“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政治课”。在本人的据理力争下,他才配合本人说服孩子到校上课。
五、功劳是学生监护人和学生的,不足之处是班主任的责任
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时,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一定要归结到学生监护人和学生的身上。这么做,既体现了班主任老师的谦虚;也能让学生监护人和学生体验到“严格管教”、“勤奋好学”的乐趣。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尽可能地往自己的身上揽责任,这样,学生监护人就会感觉到坐在他们面前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位责任心、事业心特强的老师,把学生交到他(她)的手里是那么的放心。同时,他们还会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工作。
六、要“常回家看看”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 篇1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家访,教育意义,家访方法
家访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但家访更多的时候是围绕着小学、初中或者高中等教育阶段而展开, “高校大学生家访”的概念往往被人忽略, 尤其是对高校“问题大学生”进行家访。事实上, 学校和家庭作为对教育影响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 加强两者的联系与沟通对大学生培养同样重要。笔者对家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进行剖析与思考, 提出家访是解决问题大学生的一种途径和艺术。
一、大学生家访的必要性
时代的发展, 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社会群体观念的多元化都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带来严重的冲击。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二、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景象不会再现, 原本环绕在大学生头顶上的光环开始慢慢褪色。大学教育普及化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上大学, 但也带来了大学生生源良莠不齐的弊端。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强, 部分学生则缺乏自控能力。另一方面, 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数目众多, 难以面面俱到。因此, 让学生家长熟悉和了解大学的管理模式, 加强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 配合辅导员开展部分工作, 并提供关于孩子成长的合理化建议, 是高校完善管理体制的一种较好方式。
三、学生思想观念呈现新的特点
目前, 在大学就读的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他们作为家庭的重心, 父母长辈都爱护有加。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他们充满创新力和想象力, 却缺乏韧性;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却有待进一步加强;他们善于同他人交流, 却缺乏集体意识和责任心;他们为人处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却对他人有较强的依赖心理。
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问题不断, 学生自身的思想性格特征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四、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家访前, 辅导员要制定家访计划, 并对在家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自己严格要求, 要在家访前确立以下三点思想准备。
第一, 要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家长对就业的看法、家长对学生的认知,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同时, 介绍学校的学分制、收费、学生管理等情况。
第二, 要注意家访纪律, 即四不:不接受吃请, 不收受礼金, 不求家长办事, 不向家长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任何承诺等。
第三, 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 和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五、家访过程的完善
在家访过程中, 要善于与家长沟通, 把家长关注的重点引到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上。老师上门家访, 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 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 促膝谈心, 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 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 在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之间形成合力, 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
在谈话过程中, 还应了解学生的小学、中学及班主任老师教学的情况, 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成长过程, 为学院即将开展的成长规划活动提供了依据;同时, 也向家长介绍了渤海大学的办学思想和整体发展情况, 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学校规章制度、了解学校发展方向。
在与家访老师的沟通中, 学生家长会介绍子女的性格特征、学习情况、兴趣特长等。由此可以增进家访老师对学生的了解, 家访老师可以把在家访工作中获得的信息。比如, 家庭背景、父母教育方式等一一整理, 便于日后因材施教。通过家访, 还可以获得学生家长对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这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六、家访的教育意义
第一, 建立辅导员与家长良好沟通的途径。
家访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共同培养好学生。在家访的过程中, 首先, 家访老师便会看到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 以此了解学生家庭大致的经济情况及时并发现特殊情况学生。其次, 在家访过程中, 家访老师还会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详细地向学生家长介绍。
第二, 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客观地反映给家长, 并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举例来说, 寒假我去一个问题学生家作家访, 该生家庭贫困, 但他平时大手大脚, 学习认真但参加集体活动较少。通过家访, 和父母探讨, 共同找出了孩子这种异常行为的原因, 第一个异常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孩子对家庭经济状况没有个正确认识, 又与班级同学有攀比的虚荣心, 加上有一些亲戚怕她受苦给她邮钱, 导致生活上大手大脚, 与家庭经济情况极不相符, 经教育, 该同学认识到了错误并也保证改正, 家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 共同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家访的细致进行, 辅导员可以了解把握学生的总体情况, 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也可以总结工作成效,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第四, 听取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建议, 形成教育合力。
沟通信息和了解情况是家访最主要的却也是最基本的目的。在家访过程中, 学校可以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和教育子女, 交流想法和对学校的管理建议, 从而在今后的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形成一股合力, 共同监督, 共同促进。
七、大学生家访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
1.家访存在的问题。
在家访工作中, 我们发现, 大范围开展家校高校合作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 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学生人数众多, 学生家长人数更加众多, 而且学生家长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 如何让他们有效地投入与高校的合作中来呢?如何将家校合作的面拓展的更为广泛呢?如何让这种合作长期有效呢?家长自身也存在的种种问题, 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呢?如何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 让他们更加主动呢?这些都是需要继续探索的话题。
2.家访工作未来的发展。
大学生家访是思想教育的一种探索, 学校让学生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学生事务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当中, 在沟通中家校互相支持, 在合作中共同探讨并寻求处理学生事务的最佳方式。
【班主任家访工作】推荐阅读:
班主任的家访工作06-14
班主任家访工作策略09-27
家访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班主任工作日志10-16
浅谈班主任怎样做好家访工作10-22
班主任家访的技巧09-07
学校班主任家访制度08-14
班主任家访总结多篇08-30
班主任工作反思记录-班主任工作反思08-26
班主任工作有“三怕”-班主任工作艺术10-29
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经验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