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教育

2024-05-25

西部民族教育(精选12篇)

西部民族教育 篇1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 西部地区许多根本性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 更是牵动着党和政府的目光。而教育问题作为推进社会进步的根本性矛盾, 尤其应该引起国家的重视。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当前的教育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困难, 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及改革方案。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改革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 社会生产力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 有50个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 全国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的80%在西部地区, 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严重影响着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

总体上看, 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普遍偏低。如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1999年全国平均为27.65人, 在西部民族地区中, 除新疆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外, 其余地区都远远低于全国水平。研究生数量就更少, 且西藏、青海和宁夏在博士授予点上还是空白。西部民族地区面积辽阔, 人口居住相对分散, 且交通基础设施差, 造成学校规模偏小。每所学校平均在校学生数, 除小学外, 西部民族地区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师生比看, 高等学校中, 除广西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 其余地区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中等学校中, 广西的师生比高于全国, 贵州和云南接近全国水平, 其余都低于全国水平。特别是青海省, 教育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十分突出。师资力量薄弱, 影响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适应其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学校少, 而且师资待遇低、师资和教学质量差, 学校数量与西部民族地区人口数量的比例很不协调, 教育队伍极不稳定, 合格教师较少。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达不到规定学历的占41.7%, 初中、高中教师达不到规定学历的达53.6%。目前, 西部民族地区小学和中学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高中教育, 能够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当前, 我国政府作出了开发大西部的战略决策。教育是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决定西部地区在今后能否实现赶超的最关键的因素。在这个大背景下, 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抓住机遇, 努力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水平, 开拓本地区教育事业良性循环的美好局面。反过来讲, 西部民族地区要取得开发的成功, 必须依靠教育的大力配合和支持。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上去看待,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第一, 增加教育投资。西部民族地区基本上深处内陆、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教育差、师资短缺、经济落后, 因此, 本地区发展同种程度的教育所需要的资金比其它地区要明显的多。由于西部地区发展落后, 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教育发展问题基本上行不通, 必须要中央政府来着力解决。中央政府可以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省份在资金和基础条件上给予进一步的支持, 建立以财政为主体的“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基金”, 实施教育发展援助计划, 并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等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另一方面, 本地区的各个地方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支出比重也要提高。教育投资必须统筹兼顾、按计划和规定实施。教育投资必须按照经济开发原则和智力开发原则办事, 注重投资的长短期效益。同时, 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希望工程”。目前, 全国已建立“希望小学”近1000所, 救助了成千上万的失学儿童。但是, 必须杜绝个别挪用希望工程捐款的现象, 把这些钱用到使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行动中去。

第二, 改革教育体制。应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 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 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以中央、省 (自治区) 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 应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并且, 应走出国门, 加强对外交流。在教学方向的选择上, 应建立有层次、有梯度的各种学校, 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业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会教育组织。

第三, 调整教育结构。目前,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之间的矛盾在于比较重视基础教育, 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文化教育, 这样, 尽管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小学毕业生, 但其中真正能够适应西部地区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却非常缺乏。在总体教育水平低下的情况下, 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一高两低”的现象, 即入学率高, 合格率、完成率低。

第四, 加大西部地区师资建设和人才引进的力度, 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教师素质。一方面必须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 并按不同的留居年限, 为中、高层次专家发放不同的高额地区津贴。另一方面要求增加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 为教师尽可能地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娱乐场所、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 使人才乐意扎根西部。在配合民族地区教育扶贫计划, 减少失学儿童数的同时, 可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资助优秀学生上大学学习, 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未来西部民族地区的本土教师, 学成后返回家乡工作。

同时, 加大西部地区师资建设和人才引进的力度。这些计划包括“21世纪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计划”, “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等。并希望通过“春晖计划”、“长江计划”、“对口扶贫支教工程”等项目引进人才参与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以改变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窘困现状。

参考文献

[1]、杨云著 《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民族出版社, 2007

[2]、王传三著《新世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

西部民族教育 篇2

一、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进程及办学模式的现状怎样?就此我们对四川省阿坝州的羌民族主要聚居地棗茂县进行了实地调查。

茂汉羌族自治县(简称茂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北部的岷江、涪江上游河谷地带。县辖5个区22个乡镇,居住有羌、藏、回、汉8万多人,其中羌族占人口总数的88.1%,成为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是全国羌族主要聚居地。

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本地区义务教育,保证实施质量,茂县县委、县府及文教部门依据《义务教育法》及《实施细则》,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茂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规划,确立了“普九”目标:“九五”,期间,占全县总人口57.5%的地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占全县总人口58%的地区基本普及中等义务教育。2001年以前全县基本完成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此目标的指导下,分地区、分年度、先易后难、逐一推进;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双向出击,一步到位,同步实施,逐步完善。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联合国儿基会的帮助、支持下,该县义务教育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行。到1997年底,已有5乡2镇完成“普九”任务,“普九”乡镇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3.2%。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该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县尚有近一半的乡未实现“普六”,2/3的乡未实现“普九”,在短短的4年间(1997-2001年)要完成这些乡的“普九”任务,因难极大,即使在已实现“普六”或“普九”的乡镇学校,也只是办学条件基本达标,而办学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调查发现,茂县羌族地区义务教育力学质量不太高的原因固然与本地区办学条件差有关,更与其办学模式单一有密切关系。从该县中小学办学模式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办学模式单一,升学型为其主模式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普遍反映出一种渴望升学的心态,这种愿望在落后的民族地区尤甚,升学成为人们摆脱贫穷与落后的惟一途径。同时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仍主要以升学率为标准,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都出现“偏离”。从所调查的茂县民族地区来看,受渴望升学心态的驱使,又迫于外界升学压力,中小学校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而忽视为本地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军这一目标,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升学为主。在这种办学思想指导下,升学教育仍然是学校办学的主模式,无论是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属重点学校,还是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不高的乡村学校,办学目标一律以使学生升入高一级普通学校为主,从而游离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也与提高每个公民素质的义务教育目标和功能相悖。与此相适应的课程模式单一,以学科课程为主,只设必修课,以发展学生各种素质和个性为目标的各种选修课、活动课的开设极为忽视。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针对性。重视文化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日常生活生产中必备劳动技术素质的培养。

(二)多样化办学模式的探索尚处于自发阶段

茂县羌族地区为改革本地教育的落后面貌,着手进行了各种教育改革。为推进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提高教育质量,该地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探索。调查发现,少数学校在以升学型为其办学主模式的同时,也进行了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力图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在义务教育阶段,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发展其职业素质,以便尽快走入社会,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该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模式有:

加续型(3+x)。这种模式是在学生初中毕业后,对不能升学的毕业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实用技术教育。该县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条件,采取与其他地区的职业学校或中专联合办学的方式,对初中毕业生进行连续性职技培训。如茂县民族中学在1998年与四川绵阳电子学校联办,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培训;土门中学也是采取与外地职业学校联合对所有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一年的职技培训。

渗透型(3+0)。这种模式是在不改变原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在整个初中学习阶段适当增设农业技术课和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农业、职业技术知识。茂县一些中学在各科教育中渗透实用技术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土门中学生物课教学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增加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知识,在生物课和卫生课中增加常见病诊治、血压测定等知识,化学课中则结合教学内容讲授农药配置等生产知识;南新中学从阿坝州林业生产较发达的实际出发,在劳动技术课中讲授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在物理课中渗透电子技术知识和家电维修技术;茂县民族中学在植物课中也渗透了果树栽培及花椒种植技术等知识。

总之,该县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方面进行了大距探索。但是,各个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结合缺乏系统性、计划性。一般是学校或学科教师自发行为,并且这种发展尚未形成制度,步伐极为缓慢。

(三)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实行缺乏有效保障条件

多样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不仅尚未形成规模,而且又受到民族地区财力和物力的限制,使其难成气候。据1989年统计数据反映,我国贫困人口有45.7%在西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中,有307个在西部,约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51.9%。而这些贫困县又多在西部民族地区。这种经济贫困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茂县为省级贫困县,1997年全县农村人平纯收入为796元,有的乡不到350元,与全国相比偏低;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当年价)18707万元,工业生产总值为1750万元。可见,该地区工业生产不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由于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少,赤字严重,教育投入比例偏小,致使基础教育的发展伴随地方经济的贫困而走入困境。据调查1997年茂县财政经费缺口较大,教育支出困难,仅能基本保证学校人头经费开支,而学校基建维修等费用,只能依靠学校自筹。不仅如此,教育经费拖欠和挪用现象仍然存在。四川省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专项拨款,被阿坝州政府挪作他用,无法保证专款专用;为发展普教中的职技教育,阿坝州政府每年划拨的职教经费也迟迟不能到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限制了这些地区教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实验实习场地缺乏,教学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阻碍了多样化办学模式发展的进程。据调查,全县尚无一所学校有校办工厂,仅有少数学校拥有少量实验实习场地。即使如此缺乏的实验实习场地也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如茂县中学有果园一个,但从增加学校办学经费的现实出发,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其租借给他人经营:另一中学为保证学校硬件设施在“普九”验收中达标,不得不将原来的苹果、蔬菜园地平整为标准运动场。早在1987年茂县民族中学就打算以3+1加续型办学实现普教与职教的结合,改革学校单一的办学模式。但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计划一直无法实施,直到1998年才采取与外地学校联合的方式实行加续型办学模式的探索,其间推迟了近10年的时间。中小学基本的教学仪器设备十分简陋。地处县府所在地的茂县中学是该县惟一一所高完中,其办学条件相对较好,但十分缺乏电教设备,家电维修职高班所需的基本零配件因经费不足难以保证,给职教班的教学和技能培训带来种种困难;为适应开设电脑选修课的需要,不得不以中华学习机代替微机。县镇重点学校尚且如此,其他乡衬学校的办学设施则更加简陋。所有这些极大地限制了普教中职技教育的发展,致使多样化办学模式的探索困难重重。

二、茂县羌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单一,升学型成为其办学主模式,而多样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举步维艰,从而导致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诸多弊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校教育难以培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适销对路的合格劳动者,学校缺乏地方适应性,难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急需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长期以来,落后、封闭的教育导致了民族地区各类人才匠乏。如茂县羌族地区地处通往具有“童话世界”美誉的九寨沟风景区的交通要道,并且本地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该县的花椒、苹果闻名省内外;由于毗邻顺江,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除此之外,还拥有大量的森林、药材资源。但这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十分有限,这与其地方特色产业不发达,旅游、服务、食品深加工等第三产业人才极端缺乏有密切关系。振兴民族经济急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然而,从目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仅仅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来满足民族地区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是极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民族区的地情。

我国自30年代进行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至今,全国范围内中等教育结构已基本趋于合理,中等职业教育将基本维持现状。同时,中等职业教育受“普高热”的冲击和经费投入的限制,使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又面临一次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兴办较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极不现实的。在民族地区,受地方经济限制及传统观念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十分艰难。从所调查的羌民族地区来看,目前全县尚无一所职业高中,职业技术教育不发达,大批劳动后备军的职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义务教育阶段而得以实现。

西部民族地区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民族教育相对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初中阶段的教育作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终端,实际上也是大多数民族学生的终端教育,甚至于小学教育便成为一些民族学生的终端教育。据茂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近三年来,该县小学升初中的学生为70%左右,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则仅占30%左右。以1997年为例,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升学率为74.1%(1996年全国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2.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33.6%(1996年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48.8%)。可见,该地区约30%的小学毕业生和7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将结束他们的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或回乡务农。然而,以升学为目的和以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标的升学教育模式,使大多数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尚未受到产业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脱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文化知识,使他们在生产岗位上难有用武之地,不得不向其父辈学习传统的生产知识和技术,或接受就业培训,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在时间和金钱上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种不从民族地区学校、学生实际出发,脱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模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不懂技术、不会劳动,热衷于跳“农门”的农牧民新一代,极不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振兴。

三、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不太高,学校教育严重脱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学校办学模式单一。西部民族地区在逐步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必须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力争在2000年保质保量地完成“普九”任务。切不可盲目追求“普九”速度,而忽视了其办学质量。从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出发,提高其办学质量,增强学校教育的适应性,一条有效途径是改革目前单一的办学模式,力求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一)坚持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也限制民族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此,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当务之急,除继续依目标按计划,在所有乡镇逐步实现“普九”任务外,必须改革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单一性,结合民族地区特点,从学校具体实际出发,坚持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中小学,无论其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生生源等都优于区乡级学校,其办学质量相对较高,尤其是重点学校更是如此。这类学校应继续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搞好升学预备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民族地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办学条件较差、办学质量不高的区乡级中小学,应迅速改变过去以升学为主的办学指导思想,扭转办学方向,办学模式从单一的升学型向普教与职教相结合的有效模式转轨。3+X的办学模式,其好处是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一些“短、平、快”实用技术,尽快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办学质量不太高的学校可继续进行这类办学模式的探索,并采取“借鸡下蛋”的方式,与外地或本地的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共同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根据学习成绩把升学有望和升学无望的学生分别编为普通班和职教班,在初中二三年级实现分流的2+1、2.5+0.5的办学模式,也不失为普教与职教结合的较为有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框架,有利于缓解升学与就业的突出矛盾,并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种层次的学校应在现有条件下,进行课程改革,增加适应学生个性和特长的选修课、活动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开足开好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生产技术的培训;努力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职技教育因素,实施渗透型的办学模式。总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培养民族地区所需的多种层次、多种规格人才。

(二)确立渗透型办学主模式的地位

从民族地区学校办学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实际出发,在发展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同时,逐步确立能有效兼顾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的渗透型办学模式的地位。这种办学模式在保证升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或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渗透途径有多种:一是在文化基础课中发掘或补充职教内容,体现出融合性特点。如在政治课中渗透经济政策、生产责任制和生产管理、法律常识等内容;植物课中渗透农作物栽培、动物饲养等;在化学课中增加土壤成分简易测定、常用农药配制等;在地理课中增加乡土地理、乡土资源的内容;在历史课中补充家乡史、民族史,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在数学课中增加简单的财会、生产统计等内容。二是加强劳技课的教学。首先是开足开好劳技课,保证教学计划规定的劳技课时间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在不影响最基本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劳技课的时间和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实用技术方面的教学内容,强化劳技课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够学到一至二门实用技术。三是利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地方安排课程的条件,适当开设适合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选修课,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定向和职技培训,使学生在受完义务教育之后既具有一个公民所具备的文化科学素质,又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门科技致富本领。

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之所以以渗透型为其办学主模式,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势:第一,能有效兼顾升学与就业需要。普通学校历来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军的双重任务。然而,以升学为主的办学模式却只能满足升学要求,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就业的需要。渗透型办学模式由于不改变现行课程计划,只是在现行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中实行职技因素的渗透,既保证了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又使学生职业素质得到培养,能有效兼顾升学与就业需要,解决升学与就业矛盾,使学生既“升学有望”又“致富有门”。第二,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升学愿望。历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就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读书成为人们通向美好未来,获取一种良好职业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农村地区,人们通过升学读书跳出“农门”,走出贫穷与落后的愿望更为迫切。与加续型、分流型的办学模式相比,渗透型的办学模式更能满足人们的升学需求,同时又能有效实施职技培训,即使在升学无望的情况下也能致富有门。第三,能有效缓解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至此基础教育建立起一种以分散管理为主的投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学校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这种投资管理体制的积极作用日益突出,尤其对发达地区的效果更为显著,但在不发达或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其积极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由于西部经济落后,地方财政投入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地方负责的投资管理体制,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地区教育的发展。从所调查的茂县羌族地区看,地方财政严重赤字,拖欠挪用教育经费的状况仍然存在,“普九”经费投入十分紧张,要依靠地方政府拿出更多的经费来兴办较多的职业学校和职教班,以加强职技教育,可谓十分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必须承担职教任务,加强学生职技培养与提高,而这只能依靠学校现有资源和师资、场地,实行在普教中渗透职教因素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职技教育,以缓解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教育。

(三)西部民族地区办学模式将由渗透型逐步向综合型过渡

西部民族教育 篇3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小学 英语教育

早在2001年和2002年秋,我国教育部连续两年出台文件,要求全国城市和县级以及乡镇级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英语的教学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火热开展,普及率大大增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响应中央的号召,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开设英语课程,但是这些地区的英语教育基础差,英语教育资源缺乏,导致英语教育在这些地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和社会的期望值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

全国范围来看,尽管我国基础教育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设备、师资等等都得到了大步改善,但是在西部一些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小学英语教育还不太乐观。

1、一是基础设施差,办学条件落后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资金短缺。一些学校的教学楼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有些学校缺乏书桌凳子,有些学校缺少教科书。总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急需物资支援。

2、社会教育环境差

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相对比较古朴,学生放学后生活很单调,面对的人也基本上是身边的熟人,而且身边的长辈知识水平相当有限。所以学生出了学校,很难在校外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也很少,社会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3、家庭教育环境差

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普遍缺少文化氛围,父母的教育水平也很低,学生很难从家长那得到知识教育。好多家长长年生活在边远山区,思想相当狭隘,眼光短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

4、学生基础差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相当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师资、信息、思想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地区的学生基础很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低。

5、师资力量薄弱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比较落后,工资待遇差。好多有能力的老师不愿意去这些地方工作,这体现在:一方面,学校的教师人数少,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两个教师;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教师的技能水平也相对较低。好多英语老师都是由非专业的“半道出山”的教师单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的完善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育普遍落后,特别是英语教育这一块,受到的限制十分多,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应尽义务。

1、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很大层面上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状况。所以,改善教育质量,先从教师优化开始。首先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教学意识培养,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感,使得教师一心一意的投入教育事业上,不断进取。其次是调整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坚决取消老师跨学科代课的现象。加大英语专业教师的人才引进,补充英语教师缺乏的薄弱环节。

2、科学设置教学课程

小学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必要的科学指导,偏科现象严重,好多学校只设置要求考试的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这一状况长期存在。由于英语专业师资缺乏,英语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甚至不安排施教。根据人体的活动规律,语言学习最好是安排在上午,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小事情,但是却是科学设置课程所要考虑到的。总之,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指导,合理安排,以最大的满足教学需求,促进教学效果,培养全面、优秀人才。

3、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学习环境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经费有限。一方面国家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学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优化资金利用,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如开办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英语教学环境,培养英语教学的文化氛围。比如,开设英语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多参与英语听说读写中去。给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予以鼓励,重点帮助英语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全面提升英语的整体水平。

4、明确教学目标,夯实英语教育基础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标,为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小学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这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所有学科都应为这个目标服务。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掌握一门语言,还应该放眼未来,促进学生与世界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而努力。因而,应当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杜绝高分低能的学生再次出现。吸取经验,充分认识到把高分追求与具体能力培养割裂开来的做法不利于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可谓与日俱增。为了拉近少数民族地区和世界的距离,小学英语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扎实实推进英語素质教育,着力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少数民族边远山区中小学的英语基础教育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家尤,我省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1期

[2]王家和,王幼梅,黔东南小学英语教育生态调查与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0.8

[3]何兴福,对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07.11

[4]赵丽丽,朱亚星,论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外语教学研究,2009.9

[5]刘林琳,延边地区小学英语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西部民族教育 篇4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 国家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其具体权限包括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自治权;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制定权以及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权;组织维护本地方治安公安部队的自治权;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的自治权;管理本地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自治权;配备民族干部和培养民族人才的自治权;以及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等。从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 自主发展和管理本地方的教育事业, 是我国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权利。

一部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教育政策和立法的发展史。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世界各国纷纷通过教育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来推动教育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社会、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支持和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和政府的重大历史责任。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而言,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 才能保障和推动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不断缩小与全国教育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 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

建国五十多年来,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伴随着新中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不健全到较为健全, 开始奠定初步的基础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民族教育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其范围基本涉及了我国民族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构筑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框架的雏形。根据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这些政策和法规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主要包括《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条款以及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意见、建议、决定、指示等, 如《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关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费的指示》《关于从民族地区补助费中适当安排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建议》等, 其内容涵盖民族教育行政管理、民族教育经费、少数民族师资、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优惠、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等各个方面。二是少数民族地方的教育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根据其自治权所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根据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当地民族特点所形成的变通和补充规定。就云南和宁夏两省 (区) 而言, 地方性教育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形式包括自治区地方性法规以及其通知、讲话、决定等其他规范性文件, 内容涉及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等若干问题。如《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若干规定》《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分级管理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实施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试行) 》, 等等。

从上述已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内容及其分布可以看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是当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重点关照对象。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建设和立法工作以实现少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 纵观我国民族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民族教育法规建设总是落后于民族教育自身的发展。由于民族教育法制的不健全, 导致民族教育政策所确定的各项优惠措施难以落实, 民族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得不到保障, 极大地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逐渐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之中, 零散的法律条款和专门性的规范性文件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些条款和文件往往是工具性的, 旨在帮助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追赶并达到全国平均的教育发展水平, 然而它们在强调问题针对性的同时却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必要衔接和有机联系, 缺乏整体和全局性的设想, 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还没有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如何处理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问题, 如何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完善。从国家层面来看, 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法规散见于《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之中, 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现有规范性文件多为民族教育行政规章及规章性文件, 且多用“意见”“决定”“通知”等名称, 立法名称庞杂混乱,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地方层面来看,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所制定的教育政策法规也呈现出明显的模仿性和应景性。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广泛的政策和立法自治权, 然而在现实中, 这些自治权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既有的地方性民族教育政策法规, 在制定过程中往往缺乏系统考虑和长远规划, 未能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特殊情况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和变通, 大多只是模仿性地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 因而造成政策和立法对于现实问题的敏感性缺失, 未能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规定, 造成了某些地方、某些问题至今无法可依的局面。

再次, 现有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也呈现出内容不完善、重点不突出、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一方面, 我国现行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中很少有关于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如政府在发展民族教育中的职责、民族教育经费和师资等, 或忽略不言, 或言之甚少, 言之不明。另一方面, 现有政策法规之中原则性规范多, 对政府责任的规范比较空泛。这一立法特点直接导致了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脱离现实、针对性差、特色不鲜明。例如新《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能力普遍不足, 如何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入学, 法律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这一问题在目前仍以“普九”为主要任务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 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最后,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法规的适用性还存在缺陷。由于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原则性条款较多, 不能使法律规范与少数民族教育相关各方主体及其权利义务之间建立起具体的、实际的联系, 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法律在保障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确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政策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立法者进行政策立法活动的理论依据, 是政策法规的灵魂。而政策立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政策立法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主要准则, 它是政策立法指导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立法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及《教育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 全面贯彻超常规发展、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教育与一般教育同等质量要求的科学发展思想。[1]民族教育政策立法活动除了遵循国家政策立法活动的一般原则外还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民族教育实践既是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源泉, 又是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基础。只有根据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地区自身的特点和实际, 把民族教育政策立法建立在民族教育实际状况上, 才能确保政策法规内容的创新并具有针对性。

2. 坚持民族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国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各民族自己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民族教育有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点, 其发展必须从本民族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 民族教育是我国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与我国整体教育具有共同性, 离开这些共同性去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问题,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民族教育的特殊性, 但是由于脱离了与民族教育互为一体的全国整体教育体系, 容易出现失之偏颇的情况。

3. 坚持法制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 均有大量的条款涉及民族教育问题, 它们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总原则。少数民族教育法是教育法的下位法, 它和《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同属于教育专门法律, 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民族教育立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 不得违背上位法, 亦不得与其他平行的法律相冲突。

三、完善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如前所述,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完善是当前制约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只有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才能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效率, 避免政策法规之间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叠, 从而较好地发挥每一项政策法规应有的作用及由此产生的整体作用。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定性以及教育学和法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应是在《宪法》和《教育法》的指导下, 以“少数民族教育法”为龙头, 以“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促进法”“少数民族教育经费保障法”“少数民族教育师资保障法”“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优待与学习辅导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为骨干, 由众多民族教育规章、地方性法规所组成的法规体系[1], 是与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从横向到纵向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所组成的政策体系共同构成的政策法规体系。在这一政策法规体系之中, 民族教育基本法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一个层次, 是调整民族教育内外部关系的民族教育法律, 是规定和调整民族教育根本性、全局性的民族教育总法。其法律效力仅次于教育基本法, 高于其他民族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 是其他民族教育法规的立法依据。民族教育单项法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民族教育单项法是民族教育基本法以外的法律, 是调整民族教育某一方面关系的民族教育法律。民族教育单项法, 在我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其法律效力次于《教育法》、民族教育基本法, 高于其他民族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民族教育行政法规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三个层次, 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涉及全国范围, 有助于教育法、民族教育基本法和民族教育单项法的具体实施。民族教育行政规章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四个层次, 是由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 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的有关民族教育的规范性文件。较之民族教育行政法规, 民族教育行政规章更为具体, 直接对民族教育某方面工作产生作用。地方性民族教育法规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五个层次, 是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的人民代表大会, 在自己的权限内制定的民族教育规范性文件。这类法规是为贯彻国家的民族教育法律和民族教育行政法规而制定的, 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 其效力要低于民族教育法律和民族教育行政法规, 并只适用于本地区。

四、教育政策法规应就少数民族教育实践中若干重大问题做出规定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律规范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它包括民族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基本任务是规范民族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以形成一个合理的、符合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 保证民族教育事业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从我国民族教育及民族教育政策立法实践看,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应就以下少数民族教育实践中几个重大问题作出规定。

1.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政策和立法必须确定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确定各级少数民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职能和权限划分。

2.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以法律形式明确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拨款、集资及使用管理办法, 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等。

3. 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少数民族学校的地位、性质、组织原则、职权、任务及建立和撤销的原则;确定包括经费、校舍、生源、教学质量等办学基本条件。

4. 根据民族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 教育教师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来源、资格要求、权利、义务、培养培训的渠道、特殊的优惠待遇等作出具体规定, 用法律形式规定少数民族师资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优待方法, 以稳定和提高少数民族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5. 明确少数民族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对牧区、居住分散的山区以及其他特殊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和办法, 对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特殊教育对象采取教育资助办法, 保障这些地区和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

参考文献

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古籍 篇5

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古籍整理

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在大开发中如何变文化优势为资源优势,因为大开发可能引发文化之间的冲突.

作 者:马勇 MA Yong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刊 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122(6)分类号:G0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少数民族 古籍整理

西部,与民族地区脱贫共兴 篇6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历来广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小康的如期实现。

再大的困难也要上,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为了每一个民族都脱贫,共享民生福祉,一场扶贫攻坚战在全国打响。

民族地区,因其所处地理环境复杂,多为高山、丘陵、森林、荒漠等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其基础设施普遍滞后,导致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从而使精准扶贫困难尤多,任务尤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尤为艰巨。

全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摆脱贫困,而民族贫困人口约达1000万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

攻城拔寨,攻坚克难,集中了大部分民族地区和民族人口的西部,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奋力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有形之手拨动西进之路

这条路并不平坦,其艰难程度远超跋涉西部的高山与峡谷。

小范围内的民族八省区,包括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205万,而全国的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民族八省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31.4%;全国贫困发生率为7.2%,民族八省区为14.7%,民族八省区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

更大范围的“西部大开发”十二省市区,除了民族八省区之外,再加上四川、甘肃、重庆、陕西,其贫困发生率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很大一截。

西部很穷,发展拖不得,也等不起。早在16年前,中央就挥动有形之手,舞动人才和资本西进。

自2000年起,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国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为西部大开发注入强劲动力。

这是一块占全国56%的国土面积,西部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前提。

这是一块集中了全国大部分民族人口的土地,事关各民族协同奔康大局,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个民族的共同振兴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96年7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明确加强东西部地区互助合作,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从此,东西部协作帮扶常轨,西部在东部的帮助下,实现了较快发展。

可是,虽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倾力扶持和东部的帮扶合作,赢得了16年的发展机遇,但因底子差基础薄,西部仍然较为落后,尤其是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基数依然很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可其贫困人口,目前仍有1000余万人,约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14.2%。

可见,西部仍然需要国家,需要东部发达地区的更大扶持。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西部地区要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倒排工期、落实责任,抓紧施工、强力推进。”“东部地区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下更大气力帮助西部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还可以探索乡镇、行政村之间结对帮扶。”“东部地区要舍得拿出真技术支持西部地区。”……总书记的话语谆谆善诱,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寄予殷切希望,既具有指导意义,又有极强的操作性,体现了对各地区、各民族迅速脱贫奔康、共享民生福祉的迫切之情。

在中央的强力推进下,东西部扶贫协作提速。

2016年8月7日至9日,在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陪同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赴四川省凉山州考察对接扶贫协作工作。胡春华表示,广东将进一步做好对口凉山州扶贫协作工作,助推凉山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自1996年起,浙江与四川结对开展东西扶贫协作,截至2015年,浙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45亿元,实施各类教育、卫生、基础设施、扶贫新村等项目1500余个,使70余万贫困农民直接受益。

扶贫,一项长期的事业

扶贫,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一场艰苦的战斗。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显示,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90年的19亿降至2015年的8.36亿。从亚洲到非洲,从中东到拉美,很多国家与贫穷抗争,而“中国式扶贫”模式尤让世界瞩目。其间,中国对世界扶贫业的贡献率超过70%,有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

中国扶贫开发规模广、难度大,在世界范围绝无仅有: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道路、水利、电力、住房、通信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条件明显改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国家尤其倾注了大量心血。譬如四川,世居彝、藏、羌、苗、回、蒙古、傈僳等少数民族14个,户籍人口490.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0%,居全国各省区市第六位,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羌族聚居区。

nlc202309090638

四川省委、省政府通过集中投入、综合施策,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工程: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及巩固提升工程、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及“十项扶贫工程”、甘孜、阿坝、凉山三州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藏区扶贫攻坚项目、红原县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县建设项目、“溜索改桥”项目、甘孜州地方病防治、浙江对口帮扶藏区、珠海对口凉山的东西协作扶贫等八大项目。此处,还实施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等其他多个项目。

2015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51县(三州48县、北川县、峨边县、马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50元,比2010年的4124元翻了一番多。

成绩骄人,可困难仍不少,仍需长期坚韧不拔的努力。

2015年,四川省仅甘阿凉三州的农村贫困居民就有64.48万人,占全省农村贫困居民总数的16.96%;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四大片区”中,有1/2是民族地区,6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片区县中,民族县和享受民族县政策待遇县的48个,占4/5。

“脱贫和高标准的小康是两码事。我们不是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相对贫困、相对落后、相对差距将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强调了扶贫时间的长期性、艰难性,唯有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这场长期的战役面前,为了民族地区与全省一道同步迈进小康社会,四川正按照中央的部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移民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以内生动力铸就脱贫长效机制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育先天不良,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问题突出,单靠本土财力脱贫难度较大。

本刊注意到此类问题,从凉山州“悬崖村”孩童上学难出发,客观分析东部与西部县与县之间巨大的财力差异,在今年8月,以“县域扶贫路”一文,特别提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县与县结对帮扶“携手奔小康”模式。

县与县结对,富县帮穷县,精准对接,精准帮扶。

县与县结亲,富亲帮穷亲,财力对接,人才对接。

7月20日,习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明确要求,在完善省际结对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着力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甚至还可以探索乡镇、行政村之间结对帮扶,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方面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发力。同时,还要加强考核,“用严格的制度来要求和监督,抓紧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不仅要看出了多少钱、派了多少人、给了多少支持,更要看脱贫的实际成效”。

可喜的是,省际结对正在深化,江苏对接陕西、广东对接四川等省际协作在进一步展开。市际协作方面,珠海对接凉山州等正在深化。更为精细化、精准化的县际结对也在酝酿当中。一场更大规模、深入到县际的扶贫战即将打响。

2020年之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已经制订,正向目标坚定迈进。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更需要从长计议,脱贫长效机制的建立方能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外在帮扶可以一时提升基建水平、生活条件,但更持久的还是技术技能、文化教育水准、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因而,切实提升民族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才是脱贫的长效之计。

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是要收入增加和经济发展,还包括文化发展、法制健全、生态保障以及社会的和谐有序。这是一场持久的战役,彻底扭转其落后状况需要全力以赴持之以恒。

四川极为重视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提升内生动力。2016年8月12日,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加快民族地区铁路、公路、机场和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建设一批“飞地”园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开发资源。

8月19日上午,四川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方案》,明确由省内经济较为发达的7个市和35个县(市、区)结对帮扶藏区彝区45个县(市、区),以期到2020年稳定实现藏区彝区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

提升内生发展动力,贫困地区的基础亟待改善。2016年8月,国家交通部《“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提出,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中央投资约8480亿元,建设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农村公路和县乡公路客运站。

具体来看,将支持贫困地区建设1.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和4.6万公里普通国道,实现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力争提前1年完成托底性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任务,解决贫困地区2.45万个建制村、2.1万个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支持贫困地区约3.16万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改造建设;支持贫困地区改造建设150个县级客运站和1100个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实现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

精准对接国家扶贫项目,改善民族地区交通落后状况,让脱贫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平坦。

路向远方延伸,再高再难的山终会在脚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形式,西部民族共兴。

西部民族教育 篇7

一、开展西部民族地区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一) 维护地区稳定和团结、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民族高等院校中各民族的大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在一起, 他们必将成为本地区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面貌怎样, 同样决定着民族地区的未来面貌。因此, 通过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法律教育, 使其了解国家有关法律, 正确认识民族问题, 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 法律法规将成为调节人们行为总则的主要规范。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 通过深化法律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熟悉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律观念, 深刻认识到依法办事的重要性。这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 丰富大学生知识结构, 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需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律经济, 法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调整, 离不开法制环境的完善。任何一次经济活动的开展不但是对传统经济方式的扬弃, 更是法制的健全和完善过程。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 而经营和主导市场的新型人才, 必然是知识结构健全, 顺应历史潮流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作为实际工作者, 不懂法律将寸步难行。同时改革的成果也要用法律形式固定化、规范化、制度化, 法律能为改革开辟道路, 调整变化中的经济关系,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依法维护改革者的合法权益。因此,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不相应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是不行的。这一点在各民族自治区有着更加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法律知识的人才, 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基本法律水平现状

(一) 法律教育方面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法律教育意义的认识比较清晰。法律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基本法律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普遍认为法律教育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推进我国法制建设, 能够有效抵制“三股势力”, 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随着民族地区高校近年来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重视度的提高,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大部分学生都一致认为“法律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 有助于保障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当然也有少部分同学认识模糊, 法律意识不强, 这是需要重点关注。

(二) 法律学习的积极性方面

民族地区学生对法律教育重要性认识虽然较高, 但自己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于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不高。表明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并没有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即未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养成法律意识方面的自觉性较低, 有70%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学法律的意向, 8%的学生在上课之余不会主动学习法律。这说明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偏好, 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 却忽视了其法律素质的培养。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基本法律知识水平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学校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努力有待加强, 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西部民族地区法律教育的地域性表现

我国民族地区的法律教育与其他地区大学生法律教育并不完全相同, 而是有着其自身显著的地域特征。作为民族地区高校, 在法律教育的对象上有其特殊之处, 在其法律教育内容上有着其独特之处, 而且其法律教育地位也应有其独特性, 如果不能正确看待这些独特之处, 民族地区高校的法律教育根本就难以提高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 法律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我国的民族地区高校不仅有汉族的学生, 而且少数民族的学生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有的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占总体学生的一半左右, 有的则高达70%以上。正是由于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 所以在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状态等方面不同民族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表现, 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法律教育过程中的多样性教育问题, 这些多样性也是与非民族地区高校法律教育对象的相对单一性截然不同的。除此之外, 民族地区的问题相对敏感, 如各民族学生交往之间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即使是一些很小的无关紧要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当都会引发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冲突, 甚至上升为民族之间的矛盾, 破坏校园的稳定。另外除了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之外, 法律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法律教育过程中适用语言的多样性方面。实行汉语教学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高校教学语言的主流, 但相伴而来就是民族地区学生的适应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在他们的在日常生活中较多地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所以在民族地区开展大学生法律教育, 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少数民族的语言加以阐释, 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 法律教育目标的特定性

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其法律素质, 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但是, 具体到民族地区, 其法律教育目标就具有了双重性, 它不仅承担着实现上述目标的任务, 而且它还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 要向学生宣传基本的法律文化知识, 宣传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 为促进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最大的努力。在对民族地区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时, 必须使其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民族政策, 认识到维护团结的重要性, 认识到搞民族分裂活动是一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违法犯罪行为, 是国家和人民绝不允许的。只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才是正确之选, 这既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法定义务, 也是一种神圣的责任。

(三) 法律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的主渠道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来传播的。这门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题,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但是,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法律教育还应该结合民族地区高校自身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 才能更好地开展法律教育, 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 在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时, 除了宣传国家的基本法之外, 更应该重点突出那些与宗教信仰、民族团结、民族自治等有关的法律。目前我国不仅制定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民族问题, 而且还有大量涉及民族问题的相关条例。这就要求民族地区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做到统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一致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具体而言, 也就是民族地区的法律教育无论是在其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 还是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上都要具有针对性, 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 在法律教育上要充分考虑到民族性、区域性、特殊性, 在内容上要贴近实际, 贴近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重点上要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 法律教育地位的独特性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不仅为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铺垫法律基础, 更是为民族地区高校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法律人才。因此应把对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放在同等位置, 受到同等重视。着力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应是各个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千千万万拥有法律知识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我国民族地区高校中, 应发挥大学生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位一体作用, 为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四、西部民族地区法律教育地域性的缺失

民族地区的学生受地域性影响, 他们身上带有某种共性, 这种共性表现在穿着打扮、语言使用、居住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上的相似, 以及作为新时代大学生, 其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相比他们的前辈有弱化趋势。法律教育应根据这种地域性来开展, 但是当地多数的学校教育对地域性没有很好体现, 同时, 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也不是很到位, 主要表现在:

(一) 课程设置

目前各民族地区高校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加强学生对法律的学习, 法律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而且法律教育存在被思想教育替代的现象。不可否认,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能从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我国的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的认识。但是民族地区高校在法律教育的内容上应该改进, 因为其教育内容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法制教育十分类似, 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 没有延展性和系统性可言。此外, 学生法律教育的内容太空泛, 没有抓住重点。虽然教育内容涵盖了基本的法律、法规, 但由于学时非常有限, 而且学生的精力、接受能力也有限, 因此, 学生在这样的法制教育过程中真正能学习、领悟到的东西很少,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法制观水平就很困难。在民族地区高校中, 学生的法律教育应该有所取舍, 突出重点。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与民族地区关系紧密的法律常识, 如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宗教方面的法规等, 这对于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加大民族地域有关的内容, 突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

(二) 教育模式

目前, 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没有做到区别施教。没有将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教育存在一刀切的倾向。因此, 在教育模式上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与实际生活状况, 专门为他们设置一些法律法规教育内容, 以贴近他们的实际状况, 便于他们学习、吸收, 这有助于他们提高自身的法制水平。如果不分地域和民族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教育, 将会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不利于法律教育的开展。

五、充分运用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凸显法律教育地域性

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少数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它不仅对其民族的团结、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且对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形成、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是中华民族法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融合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华各民族法律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在当前高校重视大学生法制观教育的背景之下, 将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法律文化融入民族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中,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民族高校大学生学法、懂法、用法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 我们在运用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时, 必须做到区别对待,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充分发掘其合理的成份, 为我国今天的法制教育所用, 为弘扬中华民族法律文化所用。

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在民族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将其融入民族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中, 可以提高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基本法律知识水平, 提高他们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 可以维护校园的团结和谐,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这些功用。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各少数民族人民对各种法律制度、机构、规范以及立法与执法、合法与非法等各种法律现象的认识、了解、看法、态度、价值观念、信仰期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意识、思想、传统的综合, 它与少数民族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密切相关。它凝聚着少数民族人民的情感和心理, 是少数民族人民普遍接受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因此, 它在少数民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国家正统法律相比更直接、更强大。同时, 还必须认识到, 各少数民族人民往往生活在封闭落后的环境中, 因而,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统对他们的影响更大, 而且这些法律文化传统及其影响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消除的, 只要他们所处的客观环境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 这些传统、这些影响仍将继续。我国的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这些法律文化传统及其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影响, 因而能够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殊性而灵活制定各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利益的法律, 从而才能逐步建立和发展中国古代的民族法律。在当代中国, 由于各民族之间不断融合、交流,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强, 根本利益趋于一致。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时, 不能只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现代国家法律知识, 而不顾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的影响, 不能把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一刀切。实际上, 国家正统法律能够被少数民族人民认同、遵守, 除了国家的强制力外往往还与少数民族的习惯、风俗相近或相一致。当然, 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亦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对于那些先进的成分, 我们要学会吸收、利用, 对于那些落后的甚至是与国家法律互不相容的成分, 应在遵循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 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 逐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从而使其逐步接受国家先进的法律文化。

六、结束语

民族地区大学生是当地未来建设的重要承担者, 对他们的法律教育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整个民族地区法律教育水平, 所以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民族地区法律教育者, 要注重创新教育方式, 更新教育内容。要在遵循传统法律教育的基础上, 挖掘地域特色, 将学生民族地区大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又熟悉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熟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香.我国民族院校诊所法律教育的个性化探究[J].民族教育研究, 2010, 01:73-77.

[2]邱少晖.近代民族私立大学法律教育的发展及运行考察[J].理论界, 2010, 03:179-181.

[3]吐火加, 莫吾丽丹·艾散江.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律教育[J].今日南国 (中旬刊) , 2010, 09:67-68.

[4]邹勇, 蔡葵.新疆少数民族法律教育模式研究[N].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3:54-55.

西部民族教育 篇8

一、明清时期黔东北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1. 官学的发展。

明清时期黔东北地区的官学主要形成了以府、州、县、卫、司学为主、以社学为辅的教育体系。为了加强对黔东北地区的统治, 明清统治者在黔东北民族地区除了加强军事政治统治外, 还大力发展地方官学, 并采取“怀柔政策”,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方官学教育体系。早在明朝洪武二年, 明太祖便下令全国各府、州、县、卫皆设学施教, 作为巩固政权、统一国家的重要措施。黔东北地区也早在1407年时便已经开始兴建官学。明永乐五年 (1407) 在思南建立的宣慰司学是黔东北地区最早的官学, 而后相继建立乌罗府学、石阡府学、思南府学、铜仁府学、平溪卫学、印江县学、铜仁县学、玉屏县学、松桃直隶厅学、印江县社学、铜仁社学等[1]13。以明清时期铜仁府为例, 早在1415年, 便建立了铜仁府学, 但是后来遭拆毁, 此后又多次对其进行重修, 但最终遭毁坏。史料记载:“在府治东, 明永乐十三年知府周骥建, 宣德七年毁。正统八年, 知府萧和鼎、洪钧相继修建, 十四年毁……道光三年, 知府陈兆熙先后改拨, 仍为复旧, 至今憾之。”[2]461699年, 康熙时期在铜仁府下辖的铜仁县设立了铜仁县学:“在县治之东南, 国朝康熙三十八年, 巡抚王燕题设, 知府王原建, 其手书‘明伦堂’匾额犹存。”[2]46据《铜仁地区志·教育志》的不完全统计, 在黔东北地区教育史上, 官学从其兴建到废除, 共经历497年, 全地区先后共建官学21所, 其中府学有4所, 县学有4所, 厅学、卫学、司学各有1所, 社学10所。

2. 书院的发展。

书院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学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书院最初是由一些官府官员创办的士人用来藏书、讲学的地方, 后来才发展成为培育人才的专门机构。黔东北地区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出现书院。据史料记载, 黔东北地区最早的书院是建于南宋时期的銮塘书院和竹溪书院:“銮塘书院, 在思南府沿河司, 宋绍兴时建, 今废, 石碑尚存。竹溪书院, 在思南府沿河司, 尚留遗址断碑尚无考。”[3]158明代中期以后黔东北地区的书院开始有了发展, 到清朝光绪末年设学堂、废书院为止, 黔东北地区各府、县、厅先后共立29所书院, 其中包括铜仁府的铜江书院和卓山书院;思南府的斗坤书院、为仁书院、中和书院、文明书院、凤冈书院和文思书院;石阡府的镇东书院、明德书院、龙川书院、起凤书院;松桃直隶厅的崧高书院、松茂书院、松阳书院和崇德书院;玉屏县的兔儿坪书院、印山书院和聚星书院;印江县的龙津书院、正本书院和育才书院;沿河县的鹤鸣书院和培宗书院;德江县的凤鸣书院和凭依书院[1]25。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当时黔东北地区的书院的发展规模还是较大的, 明清时期是黔东北地区书院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

3. 私塾的发展。

黔东北地区私塾最早建于何时, 存在一定的争论, 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 黔东北地区早在唐代时便已经出现私塾, 但是因没有史料可证, 这一观点很少有人接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黔东北地区最早的私塾是南宋淳祐十二年 (1252) 建立在印江县的甲山寨私塾, 由于有史料可以考证,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明清时期, 黔东北地区私塾发展迅速, 各县各乡普遍开设私塾, 而且类型多种多样。据《铜仁地区志·教育志》记载, 明清时期黔东北地区有名的私塾有铜仁县马脚营察院山私塾、白水洞私塾;德江县的新场镇馆;玉屏县的鸿雷草堂等私塾。除开这些府县私塾的发展外, 黔东北地区各府州县私塾也大量发展。以清代光绪三十一年为例, 黔东北地区共有私塾1011所, 有塾师1011人, 学生17233人, 其中铜仁市有私塾127所, 学生2015人, 塾师127人:石阡县有私塾数143所, 学生数有1892人, 塾师数有143人;思南县私塾数330所, 学生数为5960人, 塾师数330人[1]28。由此可见, 明清两代, 黔东北地区私塾的发展态势是很好的。

二、明清时期黔东北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1) 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培养了大批人才。明清时期黔东北地区通过发展官学、书院和私塾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除了为封建统治服务外, 还培养了一大批有识之士, 成为黔东北地区乃至整个贵州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据统计, 在明、清两代500余年的科举制度中, 黔东北地区的生儒学子, 登进士者126人, 中举人者878人, 贡生1843人[1]16。这些人当中, 很多人被选拔为贡生, 也有不少人成为朝廷良吏、学界名流。其中著名的如思南府人田秋、李渭, 石阡府人王德本, 铜仁府徐穆、徐如澍和曾瑞棻等人。他们都为黔东北地区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深受后人敬仰。 (2) 推动黔东北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黔东北地区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农业、商业、矿业等方面。首先是农业方面, 教育的发展使得生产力发展, 同时大批汉人迁入黔东北地区, 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 于是黔东北地区开始了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生产方式由以前的“刀耕火种”开始转为“精耕细作”, 农作物的品种开始增多, 如铜仁府, “铜仁一府的水稻就有44种之多, 包谷则有九子包谷、黏包谷、糯包谷、红包谷、黄包等种类”[2]104。包谷、番薯等高产旱地作物开始引进黔东北地区, 以思南府为例, “山农锄载石之土, 杂种包谷、高粱、粟谷、尤恃番薯以给朝”[4]。商业上, 教育的发展加强了同中原地区的联系, 使得黔东北地区区域贸易加强, 商人的队伍也扩大, 既有本地商人, 也有大量的外来客商, 这就加强了黔东北地区同外界的交流,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矿业方面, 教育的发展促使经济的发展, 大批的匠户入黔, 而黔东北地区多矿产资源, 促进该地区矿业的发展。据史料记载:“思南、铜仁等府设朱砂水银场局, 思播、普安、乌撒等地开采黑铅。”[5]352 (3) 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 促进了民族融合。教育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和纽带, 明清时期黔东北地区的教育是由儒家文化和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合力构成的。通过官学、书院和私塾的发展, 中原文化扩展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各个层次, 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明清统治者在黔东北地区兴办教育的目的都是为巩固其统治, 想借发展教育来驯化黔东北地区的各族人民, 使各族人民服从其统治。但是, 通过发展教育, 兴办学校、书院和各种私塾, 特别是基础教育如社学、义学等教育的发展, 使得中原文化、大批汉族士人来到黔东北地区, 反而加强了汉族和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联系, 既消除了民族隔阂, 打破了民族偏见, 也增强了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2. 消极影响。

明清时期黔东北地区教育的发展, 虽然促进了黔东北地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也推动了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发展, 但同时却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1)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因为统治者发展教育最终是为了巩固其统治, 所以无论是官学、书院还是私塾的兴办, 都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明清时期黔东北地区的教育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深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 成为了科举制度的附庸。教学内容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 教学方式也以死记滥背为主, 对知识不求甚解。而重要的是教学目的, 明清时期, 发展教育的最主要目的也是以培养封建统治所需的人才为主。士人们也一心想着进入仕途来光耀门楣, 而不顾所学知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用。从这些方面来讲, 人们的思想大大地受到了束缚,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 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丢失。教育的发展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加强的同时, 也给各少数民族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使得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丢失。随着教育的发展, 特别是汉文化的发展以及汉族人口的大量迁入, 黔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居住饮食、封建礼教等传统文化不断发生变化甚至是丢失。比如民族语言方面, “遵义府、铜仁府所属的仡佬族、苗族、土家族、侗族、蒙古族以及都江厅属的瑶族中, 许多人的民族语言已渐为汉语所取代”[5]331。在服饰方面, 少数民族也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大。经过明清五百年的发展, 到了清末, 黔东北地区仡佬族、土家族的民族服饰基本消失, 其他各族的男子也都学着汉人穿长衫。在居住方面, 仡佬族、侗族、铜仁府和黎平府的土家族、苗族的房屋由原来的杆栏式房屋转变为汉族的一列三间吞口式平房。在饮食上, 明清以前, 一些民族进餐时用勺舀汤、手抓饭、用牛角饮酒, 食物以鱼肉、腌菜为主。“苗, 炊熟必成团冷食, 佐食惟野蔬, 无匙箸, 皆以手掬”[5]331, 到了清代, 在汉人的影响下, 黔东北的少数民族大部分用筷子吃饭, 用杯子和碗饮酒。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变。

摘要:明清时期黔东北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有了较大发展, 主要表现在官学、书院和私塾都有一定程度发展。明清黔东北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也奠定了该地区当今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明清时期,民族地区,学校教育,黔东北地区

参考文献

[1]贵州铜仁地方志编委会.铜仁地区志·教育志[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2]中共贵州省铜仁地委办公室档案室.铜仁府志[M].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2.

[3]鄂尔泰, 等.乾隆贵州通志:卷9[M].巴蜀书社, 2006.

[4]萧琯.道光思南府续志:卷3·食货门[M].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西部民族教育 篇9

1 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 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为核心, 按照教学过程设定相关的质量要求和质量监控措施, 制定规范、合理的质量标准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宗旨。

2 全国医学职业教育办学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高职教育将职业教育推入发展和改革的快车道。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 321所, 其中有高职 (专科) 院校1 168所, 今后我国职业教育每年都将为社会培养近300万的毕业生;同时, 还要进一步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 普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素质。

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少数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 医学教育大部分由省 (自治区) 属院校承担,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滞后, 办学经费紧缺、教学资源不足、信息不灵, 导致办学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与国内外医学教育界、医学界的交流少, 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困难, 师资整体水平不高, 办学规模小, 生源起点较低, 与国家高职院校办学评估指标要求有较大差距, 存在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 因此, 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4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体构成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及学生管理三大模块构成。

教学质量管理模块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包括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管理组织系统、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四大基本系统。

4.1 教学质量管理

4.1.1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实现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具体标准应以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定。因此, 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及实现计划的相关教学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是建立和完善医学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基础。

4.1.2 健全教学质量管理组织系统, 完善管理机制 (1) 合理的

组织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管理有序进行的基础。教务处是校级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 应健全机构设置, 配备得力的管理人员, 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监控和协调职能, 保证教学工作稳定、有序进行。

(2) 建立和完善“校—系”两级教学组织管理机制, 重视系部作为基础教学管理部门的作用, 在系部设立教学管理办公室, 配备专职教学秘书和工作人员, 强化系级教学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创立教务处宏观调控、系部具体组织和监控教学的网络化管理体系。

(3) 成立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使其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 加强校级组织对教学的管理和指导作用。

(4) 成立行业指导专家组, 使其在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 加强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

4.1.3 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规范教学日常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的根本依据。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措施。教学管理制度应结合学校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 达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奖惩分明、措施到位、管理有序”的管理目标, 从而使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措施更加规范、合理, 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4.1.4 完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保障教学质量

传统的考试手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控、检验、评价教学效果的途径, 但由于受时间限制其对教学质量的控制较为滞后。为及时进行教学质量科学监控, 在教学管理实践中, 应逐步构建和完善一套符合西部高职院校管理特色和风格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学风建设等教学评估。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 逐步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4.1.5 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在完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同时, 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1) 学校各级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听课, 了解课堂教学情况, 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2) 建立规范的教学检查制度, 加大开课前教学资料准备、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考试出题、阅卷、成绩分析等环节的监控力度, 严肃考风、考纪。

(3) 建立教学督导工作组, 指定学生课堂信息反馈员, 及时收集课堂教学信息, 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采取监控措施。

4.2 教学资源管理

加强教学资源管理是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物质保证。教学资源管理包括对教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教学设施的管理。建立教授、专家治校的管理机制, 以外出进修学习和校内传、帮、带的模式开展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热情;同时保证教学经费在全校总经费的合理比例, 争取社会支持, 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投入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校内临床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附属医院建设、科研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

4.3 学生管理

4.3.1 学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应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为重点, 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坚持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学生管理部门要与教学管理部门紧密合作, 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建立良好学风、校风为出发点, 通过整顿学风等一系列措施, 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学风、校风。

4.3.2 加强实习生管理, 追踪毕业生就业状况 (1) 毕业实习是

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是实现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学校和实习医院必须紧密联系, 健全实习生管理制度, 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学生实习顺利进行。

(2) 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率与学校生存、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进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可以起到评估、检验、校正方向的作用。

5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 建立和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机构, 明确各级机构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岗位职责。

(2) 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建设和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在目标分解的基础上, 将修订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3) 各级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紧密结合, 才能达到有章可循、依制度管理的效果。

(4) 发动全校教职员工解放思想, 积极支持和参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自觉遵守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与学校教育事业关系密切的庞大工程, 它贯穿于学生入学—实施教育教学—毕业生输出的全过程。只有学校各职能部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 才能真正形成一套符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际, 具有民族特色, 科学、完整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蒉

摘要:根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从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及学生管理3方面构建医学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卫生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创造条件。

西部民族教育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教育公平

近年来, 我国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逐步缩小东西差距。但是,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居多, 要想西部地区经济快速的发展, 首先要重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儿童的基础教育发展问题。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充分显示出党中央对教育事业, 特别是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教育的关怀与重视。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基础教育的现状

杨天宇认为:教育救助投入的公平性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国家在分配这种教育救助资源时, 在保证资金投入充足的前提下, 实现在不同地区之间, 不同学校之间合理的分配, 实现教育救助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各地区、学校的实际状况协调均衡发展。纵向公平是指在教育救助投入中, 在实现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 也要实现这三级教育各自内部的均衡发展。

从表一中, 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农村地区和西部农村地区在文化教育支出的差距较大, 东部农村地区几乎为西部农村地区文化教育支出的两倍。

从表二中可以看到:宁夏和贵州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奖贷助学金远低于上海和广东这些东部地区。

从表三中可以看出:在各类教育救助经费中, 小学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最少。

目前, 我国主要把教育资金投入到重点小学, 导致东西部地区的儿童基础教育所享有的资源不均, 造成了基础教育上的不公平, 基础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的起点, 起点的不公平很可能造成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 所以我们要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建设, 保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享有同等的教学资源。

二、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 学校选址定位不合理。首先, 路途遥远, 缩短了在校学习的有效时间。在贵州很多边远山区的儿童上学作息时间异于东部地区学校作息时间 (一般从上午9—10点开始上课, 下午2—4点为放学时间) , 原因在于他们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考虑在上下学的路途中, 大部分的儿童上学均为走读, 有的到学校时间甚至需要3个小时左右。其次, 由于学校选址过于偏远, 出现很多空置的校舍, 造成资源的浪费。从2000年到2010年, 我国农村小学从55万所减少到26万所。上世纪集中全社会力量兴建的希望小学, 很多已经空置。据报道, 有的希望小学甚至成为垃圾回收站,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第二, 教师队伍的缺额以及流动性大。西部边远地区由于经济、环境以及交通信息闭塞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人易于往外省流动, 造成边远地区人力资源的缺乏及岗位缺额。今年来国家各种政策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推动, 一些志愿者短暂性补给了这些缺额的岗位, 这样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缺额的问题, 但这样的方式给儿童的学习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一方面, 对于刚刚进入学校的少数民族儿童来说, 运用普通话并不能做到很好的交流, 甚至是无法交流;另一方面, 儿童对于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暂时性的志愿者教师, 不利于儿童的学习。

第三, 父母教育的缺失。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由于地形以山区为主, 农民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 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 留守儿童大部分交由老人照顾, 留守老人不能有充足的能力和精力去照顾孩子。留守儿童除了上学之外, 课余时间还需要帮助老人做一些简单的农活, 减少了刚刚步入学校学习的儿童有效的学习时间。

第四, 教学设施的不完善。西部少数民族山区的部分学校校舍破旧, 给儿童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另外, 教学设施不完善。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 相比于东部地区学校, 设施简单, 部分学校体育课甚至暴晒在烈日下进行简单的学习。在大部分的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农村地区, 儿童基本上为赤脚上课, 这对于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

三、国外经验的借鉴

1. 日本的基础教育救助

日本的教育同中国一样, 实施6—3—3—4学制, 即小学6年, 初中3年, 高中3年, 大学本科4年。其中小学和初中的合计9年为义务教育。所以, 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之处。

首先, 基础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普及义务教育是一种政府行为, 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行终究是难以完成的。从中央到地方, 日本各级政府形成了推动普及义务教育的强大合力。为督促学龄儿童就学, 日本各地政府发布告谕, 制定督促儿童就学办法, 发放就学牌、就学札、就学章, 甚至动用警察强迫儿童就学, 从而保证了学龄儿童就学率的不断提升, 充分体现了日本政府普及义务教育的意志和决心。

其次, 重视教育立法, 运用法律法规的强制力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1872年颁布的《学制》, 成为日本近代普及初等教育的圭臬。将全国分成若干个学区, 按学区设置小学, 通过学区在全国有组织地普及学校教育, 将中央政府的教育政策直接渗透到地方所有的村落。1886年的《小学校令》以敕令形式颁布, 第一次使用“义务”一词。对教育法令制定修改的过程, 既是日本政府对教育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 也是日本各界表达教育诉求、参与立法的过程, 客观上既增强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也为各项法令的贯彻落实打下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第三, 推进均衡发展, 保证城乡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坚持均衡发展, 才能做到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一方面指区域之间义务教育达到均衡;另一方面指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条件、教育质量的均衡。日本在推进普及义务教育进程中从一开始, 就注意到了坚持均衡发展的原则, 采取一系列措施, 确保城市及偏僻贫困地区都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

第四, 增加义务教育投入, 为普及义务教育夯实经济基础。明治维新后, 日本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加。同时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 国库负担的比例不断增加, 到1930年国库用于支付市町村立寻常小学正教员和准教员工资数额达到8500万日元。正是由于政府从立法、资金投入和改革上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 努力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保障, 才创造出迅速普及6年制义务教育的奇迹。

2. 欧美的基础教育救助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产业革命的发展, 使欧美各国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纷纷开始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第一,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已成为国家意志。欧美各国把发展教育作为培养资产阶级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以及培养有文化劳动者的重要手段, 运用国家的权利和立法手段, 确立普及教育的公共教育原则, 普遍运用法律手段, 强制推行义务教育。

第二, 教学内容以近代科学技术知识为主。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推广, 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这也是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

第三, 建立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度。教师是普及教育的承担者和执行人, 是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关键。欧美各国普遍意识到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积极建立师范学校。普鲁士于1694年开办师范学校, 从1831年开始每个州都设立了师范学校, 经费由地方当局负责, 为国民学校培养师资。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兴办师范学校, 加强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欧美国家在加强对教师培养的同时, 还注重对教师的培训, 建立教师培训机构或专业组织培训教师。

第四, 教育实践有了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的指导。在教学方法上, 受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等教育家的影响, 开始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改变机械的教学方式, 更加注重学生身心特点, 出现了班级授课制、选修制、导生制等近代教育教学方法, 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改革的建议

要实现教育公平, 就要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完善, 让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第一, 学校的建立要以效用优先, 兼顾成本。学校的建立要优先考虑学校建设的效用, 即学校的建成是否便利于生源, 尽力提高儿童在校的有效学习时间, 同时也减少由于学校较远而引起儿童的辍学;其次考虑到学校的建设成本, 即是否有足够的学生来享有现有的教学资源, 以免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外, 可以提供儿童休息室。对于那些因路途遥远, 中午不能回家的儿童提供休息的场所,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第二, 国家给与在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大力的财政支持和人力支持。一方面对于在编教师给与大力的财政支持, 提高工资水平以及福利待遇, 防止已有人力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 积极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特别是生源地的大学生返乡支援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于生源地的大学生, 他们不仅仅拥有高的文化水平, 还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和习俗语言相当熟悉, 这样更有利于对儿童的良好教育) 通过良好的政策条件和政策引导, 让更多的人才建设西部。

第三, 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为学校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 加强对留守儿童生活的监管和看护, 积极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 对学校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 学习东部优秀学校教学经验, 知识与教学都与时俱进。

第四, 完善教学设施建设。要排除校舍的安全隐患, 因考虑到西部边远山区泥石流和滑坡等具体的自然灾害, 对应急排险进行训练, 保证儿童安全。

少年兴则国家兴, 少年强则国家强, 儿童的基础教育至关重要, 特别是要加大国家政策的扶持, , 关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完善教学设施, 提高办学水平, 同时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给予西部地区儿童基础教育资金和教育设施的支持。逐步实现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贺国庆, 于洪波, 朱文富.外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曾想文.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现状浅析[J].教育探索视野, 2013 (2) .

[3]杨天宇.社会救助中教育救助投入公平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9 (5) .

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思考 篇11

一、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原则

(一)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速度是重要的,但不能单纯追求速度,而要把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所谓提高效益:一是产品结构要合理。二是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效益。三是严格比较投入产出关系,用较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生产出比较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要在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上做文章。四是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强化技术创新。五是优化当地资源配置,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企业中去,发挥资源优势。力求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六是要加快改革改制步伐,大中型骨干企业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要突出抓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乡镇企业要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七是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向科学决策要效益。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和环境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为适应这个现实,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中西部特色经济中,必须更好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农业结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在加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绿化荒山、荒地,恢复林草植被。对于资源型地区必须防止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既要合理利用,也要保护资源,还要注意矿区的环境保护。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必然要加快小城镇发展,在小城镇建设中,务必十分重视保护耕地,节约使用土地。

(三)保护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则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各地发展特色经济的必由之路。发展特色经济,是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实行国家集体个人私营外资相结合。发展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国民经济总量,已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且打破了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缓解了社会就业矛盾。为分流和下岗职工的安置发挥了积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企改革的深化;西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改变了过去的“补充”地位,初步形成了与国有经济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格局。

(四)实行市场导向和政府协调相结合的原则

市场机制,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可以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信号调节生产和需求,使资源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分配。企业必须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在市场中找好各自的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反馈信号,调整生产经营决策。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不应忽视政府的作用。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各地确立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无论是发展效益农业也好,还是规模化的特色工业也好,政府在规划布局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合理分工等方面功不可没,所以,一定要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当然,发挥政府的作用,并不意味着企业经营者不必依据自己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必等和靠,而是要自主、自立、自创,这才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关键。

二、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恶化与经济发展滞后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滞后一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恶性循环,削弱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估计,西部地区每年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500亿元,占当地生产总值的13%,至于间接潜在的损失和生态恢复费用则比这一数字还要高出数倍。相反,好的生态环境可以给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地处长江、黄河的上游,是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是我国生态系统平衡枢纽。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和过度无序开发,西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突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系统对经济的承载能力越来越弱。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落空。

(一)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据统计,自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投人1100多亿元的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中。西部地区占了大部分。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涉及西部11个省(区、市),累计投入287.8亿元;退耕还林涉及西部12个省(区、市),累计投入311亿元,占全国的65%,京津风沙源治理在西部省(区)安排退耕还林资金42.2亿元,占资金总额的49.6%;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在新疆、广西3年分别累计安排资金2.25亿元和5.25亿元。西部的退耕还林工程,已使上千万农户从退耕还林补助中直接受益。同时保障和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使1622万农民直接从中受益,与1999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共增加1080元,部分地方财政增收的10%以上来自京津风沙源治理保护,直接受益人口达到两亿多人,工程区年均增产粮食1107万吨,年产果品和木材产值约150多亿元。许多地区通过发展经济林、竹林、兴办沙产业等生态产业。已形成了一批灌草生产、中药材和果品基地,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解放了农村大量劳动力从事家庭多种经营,或转向第二、三产业。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累计分流安置林业富余职工66.5万人。工程区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出多元化,森林旅游、森林食品、药材、土特产品采集加工等特色经济迅速发展。林区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开始走出“独木支撑”的困境。

(二)促进特色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原汁原味的生态旅游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旅游业成为人们的新宠。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到西部去体验独特

的自然风光,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但是。许多地区由于受恶劣自然环境的限制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地区如火如荼的发展旅游业,而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却不能得到开发。而生态环境的改善自然会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可观的收入。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以技术进步带动特色产业

在西部建国以来50多年的建设中,逐渐形成了门类较齐全、技术较先进的工业体系,在中央工业发展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工业规模实现了超常发展,共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全民所有制企业29000多个,其中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近2000个。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客观上要求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因此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进步受到普遍重视。西部加工业发展的技术等级和技术含量还是很低的,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二产业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发展阶段。事实说明,西部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技术调整。总体方针是:以高技术为支撑,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依托原有优势塑造新优势。搞好技术增量调整。以技术进步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一)通过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新兴产业,开发新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如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行业。我国西部各民族的医药具有起源时间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用药独特等特点,是中医药领域的一朵奇葩。我国西部地区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天然药物。目前西部民族药已达3700多种,尤其以藏、蒙、维、彝、傣、羌、壮和苗等民族药为代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有的民族还著有大量的医药文献,记录了医药学理论。运用这些经验和理论指导药物的使用,往往能取得奇特的疗效。民族医药学的价值,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二)引进成熟、稳定、成本较低的适用技术

根据西部的实际情况,应引进已经相对成熟、技术寿命相对稳定、成本较低的适用技术,而不是引进东部淘汰下来的生产线和生产技术。引进技术是迅速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快从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引进技术,重视消化吸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加大各类标准推广和执行的力度

加大各类标准的推广和执行力度。使其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开拓市场有力工具。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十分重视按标准行事,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积极采取国际先进的各种企业标准,并随时注意这些标准的变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不了解标准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西部民族教育 篇12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体育教师

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困难

农村小学体育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祖国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重视体育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因为经济、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刻,认为体育课不是一门升学必考的课程,学得好坏都是一个样。 因此,上课时持“ 无所谓”态度,懒散,积极性不高。 就目前制约农村体育教学的诸多问题作简要分析。

1.学校体育设施落后或不健全体育设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较落后,而且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操场进行上课,“ 普九”活动使学校的硬软件按学生基本配齐,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有占去了很多体育场地,原本孩子们应该在体育课上得到的激情与快乐要到哪里去寻找?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农村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忽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应该并重,在我们有些农村学校校长眼里仿佛只看到了“ 智育”。 我们应该重视体育教学,把我们现有的体育设施利用起来,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有趣,让更多的孩子体验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

2.重智、轻体的观念在农村普遍存在,体育教师的地位低下,不受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对教师体育知识、体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就很少。在这种情况下, 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教师自身又没有及时“ 充电”。 体育教学的单一化、程式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困难的对策

以上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教学的开展。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提高工作创新能力

学校体育的主管部门要彻底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强化管理,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为了促进地方学校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克服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尽可能地举行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推进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和开展,并且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

2.加强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 1) 把体育教学经费拿入县 、乡( 镇) 级财政预算 ,确保经费到位,尽管财政困难,但也不能穷了“ 学生的体育教育”;( 2) 有计划、 有步骤地配套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教参以及部分现代化教学设备;( 3) 学校应给每一位体育教师配齐课标、教师用书、学生体育课本等教学用书,购置一些必要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器材,保证基本的体育教学条件。

上一篇:机房网络搬迁下一篇:唐朝的离婚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