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城镇论文

2024-09-23

生态文明城镇论文(共12篇)

生态文明城镇论文 篇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两者之间的影响日渐深入。旅游型城镇的核心产业是旅游业, 其发展的前提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发展好了, 又会促进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于旅游型城镇的作用

(一) 为旅游型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城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并有力地促进城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在今后,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生态文明的理念将是长期坚持的方向。建立旅游型城镇要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 考虑通过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形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生态文明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业向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发展。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逐步倡导“生态旅游”, 由原来的简单游玩到现在的品鉴旅游, 方式多种多样, 游客在走进自然、鉴赏文化的同时, 也在享受旅游, 在环境中陶冶情操, 在旅游中放松心情。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力使得游客更在意的是生态的整体环境, 强调的是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系统, 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 国家旅游局已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计划, 将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旅游环境的生态化会为旅游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也为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 提高旅游型城镇的竞争力

旅游型城镇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但要有特色, 还要主打“生态牌”, 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镇在激烈的外部特色旅游竞争中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建设生态文明, 除了为旅游业提供一个先决条件, 也间接的改善了城镇的经商投资环境, 改善了城市形象, 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城镇, 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所以, 发展生态文明是增强城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旅游型城镇发展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 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是生态环境的建设, 一个城镇的旅游业发展好了, 会促进生态的发展。只有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要求来发展, 树立新的旅游发展观, 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二) 解决发展中的矛盾

一般的旅游型城镇的经济水平普遍不高, 或者是处于大城市的周边地区, 仅靠国家财力补贴很难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我国的发展情况看, 保护生态环境既要通过环保技术减少工业环境污染, 也要限制工业环境成本很大的地区发展。平衡环境保护和快速发展之间矛盾的需要,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缓解环境压力, 进一步提高工业的集中度, 扩大生态区的范围。而对于生态区, 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扶持旅游小城镇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 增强环境保护的动力

旅游业的发展既提高了破坏环境的机会成本, 同时随着旅游城镇数量的增加和不断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动力。在旅游业没有发展之前, 优美环境的价值很低, 甚至根本无法体现, 在没有强制力约束的情况下, 人们对于环境破坏已经习以为常, 不会采取措施来保护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当地居民逐渐认识到了这种资源的可利用上, 所以会从个人的思想认识上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这样也方便了政府在环保中的宣传, 使人们意识到了旅游越发展, 破坏环境的机会成本就会越高, 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内在机制就逐步确立起来。从实际发展情况看, 已经有许多旅游小城镇通过旅游业形成了环保动力机制, 在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了成功。同时这些成功的旅游小城镇也为正在开始发展旅游业的城镇树立了榜样, 增强了信心, 进而有利于促进发展。

三、旅游型城镇发展生态文明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是中国旅游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 并在推动各地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 既要通过政府的领导和推动, 使旅游业健康、快速和持续的发展, 又要通过政府的力量, 推动旅游业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 确保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同步进行。

(一) 制定旅游发展整体规划

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整体规划, 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协调, 包括旅游技术支持、旅游产业布局、旅游金融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等等。在制定旅游发展整体规划时, 政府要根据城镇的历史、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人口和经济规模等条件,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 全面研究城镇旅游业结构发展, 注重生态保护,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合理确定城镇旅游业发展定位和目标。

(二) 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在城镇中发展旅游业, 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服务, 也只有在政府的领导下, 才能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政策, 才能采取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才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在政府的主导下, 要完善生态型的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生态环境, 政府应当集中投资供水、供电、道路、通讯及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减少污染。还要建立生态型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配套服务体系, 包括信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 这些服务体系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三) 统一思想和提高素质

旅游型城镇要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双贏, 首先就是要解决思想问题, 这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使人们认识到旅游发展是综合发展, 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发展生态旅游, 能带来经济的增长, 能实现产业联动, 进而优化城镇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 能促进城镇的开放水平, 进而改善城镇的投资环境;发展生态旅游, 能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使旅游成为小城镇最为亮丽的名片;最终的, 发展生态旅游会给每个人带来快乐。其次, 发展旅游要促进城镇居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环境的保护是一个时时刻刻要做的事情, 居民对生态保护的素质提高了, 生态保护才能进行, 才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四) 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在旅游城镇发展生态环境, 要做好宣传工作。旅游城镇政府在主导旅游发展中, 应该自觉地承担起旅游宣传的工作, 特别是要根据自身客源市场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 形式多样的宣传, 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对外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 旅游城镇政府可以建设专门的旅游信息网, 重点是特色和生态旅游, 也可以在其政务网中加大旅游信息的分量。另外, 可以聘请专业的机构策划旅游城镇的整个营销方案, 在政府内部应该确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旅游城镇的宣传, 并为宣传提供相应的经费保证。

(.五) 加强社会监管

政府作为市场的监护者, 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抑制不正当竞争, 尤其是对环境污染要加大监管, 遇到问题, 及时解决, 以维护正当竞争, 规范市场秩序。在立法方面要制定和完善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公平竞争的法律体系, 包括确立市场主体平等地位的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的法律、维护竞争者正当权益的法律以及在市场主体遭遇不公平竞争时给予保障的法律、生态破坏的严惩措施。执法方面要严格依法行政, 确保以保护生态文明为前提, 保障法律的公平公正实施, 降低污染, 创造旅游型城镇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博伟.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0.

[2]梁亚红.资源型城市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12 (12) .

[3]吴海光.产城融合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3.

生态文明城镇论文 篇2

**镇地处平邑县南部,因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客居地而得名,是“宗圣”曾子的故里,全国金银花主产区,“中国金银花第一镇”,省级中心镇,总面积166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7.2万人。近年来,**镇把创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体现政府温暖、拉近干群关系、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因村制宜,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机制,镇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建设生态文明村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生态文明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协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与各管理区签订创建工作责任书,以责任书的形式明确创建工作的标准要求、时序进度,及奖惩。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对管理区、村的乡村文明建设工作全程包保,为包保单位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镇主要领导每周一调度,一月组织班子成员和管理区书记一查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村镇。结合村庄小而分散的特点,多方征求群众意见,采取宜楼则楼、宜房则房的理念,对村庄建设陈旧、规划凌乱、群众生产生活不便且富裕程度较高的村庄,规划实施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村庄房屋较新、规划可以、群众富裕程度不高的村庄,按照“保留原始风貌,记住乡愁,打通生命通道”的理念,因地制宜,打造群众满意的生态宜居生态文明村镇。

三、抢抓机遇、发动群众,建设生态文明村镇。按照“政府少投入,集体不欠债,群众得实惠”的思路,花小钱办大事,多方争取上级惠农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实现了村庄整治全覆盖。镇政府共投入资金400万元作为引子,鼓励村居大街小巷的硬化。目前,全镇有68个村居,全部实现了道路硬化户户通。

关于生态文明对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发展;思考

一、生态文明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立足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格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一个理论创新。城镇化是产业升级与各产业间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要摆脱之前工业发达、服务落后、农业原始的发展模式,形成工业、服务业、现代农业共同发展、互为支撑的新型城镇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更新城镇发展观念,重新规划城镇建设发展目标,发挥工业带头、服务引领、农业保障的各自优势,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促进工业和农业共同的现代化。

城镇化的发展要进一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共同发展,不仅要完善符合城镇发展的产业结构,还要通过结构的调整转变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从城镇发展规划开始,要从多方面、多角度上植入生态文明的建设思想,要用政策的、法律的、道德的方式贯彻好生态文明的建设方案,通过引导城镇居民合理消费模式,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制订城镇建设发展规划,起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生活、工业相关污染物的达标处理和排放,对水资源、绿地资源、空气质量的严格控制,改变城镇破坏式发展模式,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趋势。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镇是遵循发展规律、顺应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顺应民意、体察民情、符合民心的又一战略思想,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保持了资源储备优势,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对提高城镇的发展水平,增强城镇综合竞争力有较大帮助,城镇的发展更将惠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居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无穷动力。

二、城镇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需要用生态文明的方式来解决

(一)人口快速聚集与城镇发展缓慢的矛盾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45亿人,其中近90%的人口流入东部地区,但随着经济形势发生的变化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及吸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流向东部地区的人口将有所减少,回流到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将逐渐增多。近年来,豫西地区借助中原经济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协作发展区的有利条件,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使城镇化发展不断登上新的台阶,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4.25%上升到2014年的48.6%,市区常住人口逐年攀升超过30万人,城区的公共资源略显不足。

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实施之后,在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城镇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由于多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略显滞后,更由于人口的不断集中,造成对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逐年增加。豫西地区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人口的快速聚集、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造成城市道路较为拥挤,也消耗了较大的教育、文化、卫生、通讯、电力、供水等资源。一方面城镇居民不断享受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便利,享受城镇化进程带来各方面的提升;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不断要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平,抵消人口增加所带来人均公共资源占有的下降。

(二)生活质量需求与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

当前,大部分农民对未来的生活希望充满着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这就造成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民加入到城镇化进程当中,成为城镇中的一份子。新增的城镇人口,必然要消耗原有市民享受的生活品质,而原有生活品质的提供就会受到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空间、水资源、环境等方面影响较为突出。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有缺水现象,有近四分之一的城市缺水较为严重,造成城市周边水资源开采量超过补给量,继续加大开采力度将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对相关开采区的楼房地基等有较大影响,甚至还会形成地陷。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水污染问题又进一步困扰着水源的选择,缺水城市中一部分就是因为城市所靠近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水源无法使用而造成的缺水。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促进机动车辆数量激增,家庭轿车、摩托车普及率逐年攀升,由于车辆数增加过快,道路建设速度较慢,道路资源配置日益紧缩,致使车辆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从而使得PM2.5等空气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同时,人口的增加对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提高这些方面的建设水平和适应能力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造成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这些资源的短缺,进而成为阻碍我们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瓶颈。

(三)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矛盾

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齐头并进促进了财富的聚集和城镇的繁荣,但聚集和繁荣的背后又加剧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城镇周边大多开设有工业企业,其生产对城镇又造成了一定的大气、粉尘污染,个别工业企业废渣、废液的无序排放,使得当地的水体、土壤、空气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豫西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GDP水平不断提升档次,人均GDP达到47664元,成为河南省第二并在中部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非常明显、发展后劲十足,所依托的能源、铝工业、煤化工、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及深加工等产业污染相对较重,中金集团、中国铝业、义煤集团等的大型资源型企业及附属产业链业已形成,矿山开采、工业污水排放、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能源消耗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提高。截止2011年底数据显示,豫西地区以0.09元/立方米的资源环境效率排名位于全国倒数第十;工业烟尘排放量以64163吨排名全国第六,远高于全国19814吨的平均值;绿色经济指数更是以0.0172排名全国倒数第十,远低于0.2062的全国平均值。豫西地区的灵宝地区的铅污染和义马地区的铬渣污染,曾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为此豫西地区政府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尽快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产业发展集聚的现代工业体系,对产业政策导向的把握准确,积极关停并转了一批国家产业政策所规定的项目,积极引导产业升级换代,这期间共关闭取缔污染企业67家,限期或停产治理污染企业167家,还市民一片绿水青山。

三、建设生态文明城镇的基本特征

(一)和谐发展特征

和谐发展就是要改变工业文明时期提出对自然的战胜、主宰和统治思想,更要改变发展过程当中人与人矛盾对立的现状,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摒弃工业发展时期形成的“人是自然的最高立法者”的有关思想,把全社会的思想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当中,既要保障人的发展,更要兼顾自然的平衡。

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城镇的建设当中,第一要解决是人的发展的问题,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注重人与人关系的良性互动,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恶性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改善人与人的关系,缓解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解决之前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积极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产生的矛盾,让城镇形成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二)生态发展特征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和对环境的毁灭式破坏而进行的。我国因之前工业化不够发达,污染问题并未引起高度重视,但随着90年代承接西方国家产业转移和自身发展速度加快的影响,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甚至出现了将废气、废水、废渣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典型案例,造成城镇周边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对城镇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的健康产生了较大威胁。

在我们今后的城镇化建设当中,就要求我们在生产生活过程当中,把生态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对高污染、高能耗的建设项目要严格管理,不是必要的项目不建设,必需的项目要加快升级换代,从源头上减少其污染,从工艺上降低其能耗,同时,通过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升级,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减少单位产品的能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加强教育引导,让城镇化的市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垃圾分类处理,最大限度的挖掘可利用资源,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日常生活小事做到节约资源、能源。在农业发展方面,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推广节水灌溉,让农业生产与工业技术相结合,使生态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三)理性发展特征

各国在评价发展水平高低时经常使用GDP作为衡量标准,这一标准过分夸大了经济价值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相关标准,造成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评价地方发展能力高低、发展速度快慢的时候,对经济总量过分要求,使各地盲目的为增加经济总量而发展经济,造成了一窝蜂上马项目、技术较为落后、环保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经济杠杆盲目刺激和鼓励消费,造成消费攀比心理、消费品过盛、生活垃圾大量增加等诸多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缺乏理性的投资和消费理念,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一定阻碍作用。

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篇4

城镇化的基本状态主要通过城镇化的特征分析来看其影响, 包括跨区域流动、农民工的数量以及流动的状况。另外, 未来在老龄化、劳动力人口总量减少和区域工资水平差距等多因素影响下, 人口流动呈现出区域板块特征和以县为单元的区域性流动趋势——城乡双栖。工业兼业现象显著, 抽样调查显示, 40岁以上就近就业, 农业兼业和务农的比重接近80%, 而60岁以上的比重超过90%。沿海地方产业加快升级, 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城镇化发展将带来的直接需求, 第一, 农村人口进城必然带来住房、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这是城市所要提供的服务;第二, 目前城市的主要人口有改善居住的需求和寻求高端服务的需求, 以及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 这是城镇化要面对的新问题。中央提出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需求来解决1亿人的城镇化和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提高问题, 也必然带来住房、就业以及保护特色文化的问题。

由此, 城镇化背景下总体的资源环境影响大概是这样的:第一, 城市的能耗在持续增加, 劳动、生产力只有原先的一半;第二, 空间在不断的扩展, 对自然进行着大规模的改变;第三, 污染排放在增加。去年,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超过了美国, 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指标的世界大国。在这种情况下, 未来居民改善生活、新增人口能源消耗将是主要增长要求, 郊区生态环境改造、居民健康休闲需要、“大城市—小城镇—农村”关联性污染问题, 治理难度加大。意味着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会承受越来越严重的使用压力, 另一方面, 公共医疗的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都面临着巨大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资源环境产生的问题, 需要1800~2000亿的投资规模, 这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愿景。

自然为城市提供了所需的一切, 包括食物、生物资源和能源, 同时净化了城市产生的垃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我们认为自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但实际上并不是。欧洲在工业化时期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理, 虽然表面上看是清澈的、达标的, 中国的环境也在持续的恶化。从生态文明视角的三大关系来看, 第一是人和城镇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应放在首位, 城市应该更加宜居、更具人情味;第二是城镇与农村的关系, 需要安全、低碳, 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精细化城乡社会治理;第三是城乡和自然的关系, 城乡发展不应剥夺生物的生存空间, 人类对自然应有限索取。我们提出三个愿景:一是生态文明, 实现以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和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转型, 体现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二是以人为本, 推进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 实现更高质量和稳健的经济发展效益, 更公平的社会环境和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三是美丽中国。

以下针对九大问题提出城镇化的路径, 或者说是好的城镇化模式。

第一个问题是现有的规划体系没有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的管控作用。我们提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定、连贯性和协同性, 同时对生态敏感地区的规划应该综合协同的作用, 并对环境评估以及相关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第二个问题是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 追求空间扩张和发展速度的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一是土地持续粗放扩张, 低效闲置情况仍较为严重。二是缺水和改善水环境问题并存, 直接影响城镇发展的健康安全。三是建筑能耗依然偏高, 城镇节能减排压力非常大。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的模式路径应该尊重十分有限的资源, 充分应用提出的海绵城市, 滨水城市和运河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

第三个问题是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对自然系统的破坏, 并使污染向区域城乡扩散。在城乡层面, 污染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态势越发严峻,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而在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容易被忽视。农村污染问题量大面广, 治理手段、资金与人力欠缺;而这些污染不仅对农村人口造成很大的危害, 同时通过食物链反过来影响城镇居民身体健康。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应当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冲击。建立生态红线和增加城镇边界, 对于自然改造要适度、可恢复;在城市与区域尺度共同做好环境保护;立足于生态本底建设生态设施。

第四个问题是城市发展不重视气候变化的应对, 城镇应对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城镇密集地区无序延绵扩张导致热岛效应、弱风效应突出,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极端天气气侯及环境事件。我们提出, 气候变化不再只是“远虑”, 城市发展要主动应对日益显著的气候变化。特大城市、城镇密集地区统筹各方力量建立应对全球气侯变化的应急预案、技术应对导则;从水资源、能源、生态系统、海岸资源、农业旅游业方面考虑气侯变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评估。同时提出, 建立一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技术—管理体系。

第五个问题是住房开发设施建设存在盲目性, 旧区、旧建筑改造利用重视不够。城市房地产开发量过大;农村不切实际推进农民“上楼”工程, 造成浪费。我们提出, 克服城市发展的盲目冲动, 以存量资源的充分利用来促进功能和品质的提升。一是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客观规律和趋势制定合理的城镇和农村住房规划, 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规模;二是更加注重城市“棕地”再利用,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旧工业厂房, 住宅建筑用途,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市场多元主体参与改造;三是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需要因地制宜, 要制定差别化的改造政策体系, 切记简单拆除并大幅度提高容积率的做法;四是要对于具有历史遗存意义、地方特色风貌意义的旧建筑予以保留。

第六个问题是城市交通出行倾向于高消耗高排放, 对城乡公共交通, 绿色交通鼓励与扶持不够。与此同时, 城市框架越来越大, 轨道和快速路不断住房郊区化, 但公共服务却高度集中在中心区, 降低城市效率。我们提出, 以满足人的移动需求为导向的交通发展, 必须构筑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多式协同的运输体。

第七个问题是城市建设缺乏人本关怀, 对文化遗产尊重不够, 导致城市特色与人性化尺度缺失。缺少“活力、运动”的城市, 特别是针对人的需求服务与发达国家城市差距明显;城市功能分区单一, 小尺度空间设计忽视人的行为需求。我们提出, 尊重文化遗产保护与市民心理关切, 使其成为城市个性与品质的灵魂。一是建设充满人情味, 功能齐全, 邻里关系融洽的社区;二是城市、地区、街区、街道、社区更具有地域特性;三是城市历史文化碎片、历史足迹、地方典故应通过旧建筑、植物、标识物给予更多保留。

第八个问题是城镇化缺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管制与引导手段。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需要建立区域共识, 以及各层级政府管理和多途径的引导。

第九个问题是城镇化缺乏促进生态文明的公共参与和社会治理机制。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有充分的公众参与, 构建良好的治理体系。建立起“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城镇化协同政策体系。如阿尔梅勒的“社会发展6原则”:保持社会文化多样性, 鼓励创新, 加强地区认同感, 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 推动健康的设施系统, 赋予人们管理城市权。我认为战略环评比环境规划要好, 战略环评是一个过程, 不止是一张蓝图, 更适合我国快速多变的城市和项目建设。

争做文明居民 创建文明城镇 篇5

――船湾中学成立“文明劝导志愿小分队”

为配合醴陵市政府向全市发起的“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活动,船湾中学特成立了“共青团文明劝导志愿小分队”,并组织分队走向社会,倡导居民为创建文明城镇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文明城镇论文 篇6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念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71-02

城镇化在推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区域生态产生了极大影响,如亨廷顿所言“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本文认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两者之间的协调,着力点在于人的生态城镇理念的确立与生态责任的担当。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而且是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过程。目前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成为城镇化过程的通病,因此城镇生态系统可谓是“发展程度最高,反自然程度最强的人类生态系统”[2]。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看似不可兼得,实际却存在内在互联性。

1.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的冲击

随着城镇人口的集聚、硬化面积的扩大,城镇生态系统中的土地、大气和水源都遭到了严重破坏,由此所造成的生态恶化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在一些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的地区,滑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大多“得益”于人们对自然资源不加限制地开采和利用,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可见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必然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如果没有相应措施,势必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长此以往各种生态隐患便会不断滋生,直到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彻底崩盘。

2.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城镇化的不竭动力

“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3]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镇化要健康发展就不能欠生态账。正如《中庸》里所言:“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大自然将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给养。只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才会为城镇人们创造更好地生产生活环境。显然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

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与城镇化同步进行,以环境为代价所赢取的暂时城镇繁荣定会在时间的检阅下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一如哈丁在《公用地悲剧》一文中提出的:“公共资源的自由使用会毁坏所有的公共资源”[4]。为了攫取经济利益,利用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不但不能加速城镇化进程反而会使人们遭受生存危机。科学发展观主要强调的是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城镇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体现。

二、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滞后的原因

现实中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是脱节的,显然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跟进城镇化的步伐,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治理的责任不明

“愈来愈多的环境退化和矛盾——被感知到的和可能的——伴随着关于环境的法律和法规的扩张。然而同时,没有一个人或机构似乎明确的为任何事负责”[5]。政府、市场主体和公民社会在生态环境治理中似乎都处于某种“囚徒困境”。责任不明就没有效率,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带来社会失序,更不用说保护环境了。政府“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利。”[6]但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政府除了是这种公共利益的代表外,还存在着自身利益。其内部公务人员是有思想的个体,为了追求任期内的绩效,在法律和政策没有严加制止或处罚的领域用环境资源换取经济指标的上涨,同时环境危机较长的潜伏期似乎也为他们存在侥幸心理鼓足了勇气。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政府在多种职能面前财经紧张的现实有时会使得政府有心无力,毕竟经济发展才是中心。除政府外,企业也对生态治理负有责任。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角逐,在生产要素的获取和使用上较少的考虑到其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公民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2.生态城镇理念及生态价值观念尚未确立

受传统文化中“人定胜天”观念的影响,至今仍有部分人沉迷于对自然的征服中,其实“人定胜天”是古代人们改造自然的理想,并非被我们误读后的穷奢极欲和资源掠夺。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背后隐藏的是“我定胜他人”的价值理念,是各博弈主体经济利益的纠纷。生态价值理念的确立,除了需要来自于公民心理认同外,还需要外力对其加以强化。我国城镇关于环境保护的组织甚少,环保零落的团体力量较弱,无法动员利益迥异的各方广泛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去。奥克肖特强调“现代社会中人们虽然目标各异,却可在一个社会组织中共同生活并受惠于结社。”[7]让人们意识到生态消费的必要性,意识到这是一种集体责任且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重要一员,这在作为城市初期阶段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极大困难。与消费理念相似,生产、生活理念亦存在较多与生态平衡不能兼容问题。企业的绿色生产理念需要建构在相对稳定的企业生态基础上,而“企业生态的稳定永远处于追求与环境变化相协调的齿轮效应当中”[8]。总体上来看,生态城镇价值理念尚未普遍确立。

三、生态城镇理念中人的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在于生态城镇理念中人的城镇化,即由经济人转向生态经济人,同时将制度精神的重心由消极、被动地应付转移到使人们自觉地进行生态保护与治理上来,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1.“理性经济人”向“理性生态经济人”的转变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解释集体行动时认为,“任何集体行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困境。由于个人的理性,每个参与集体行动的人总想用自己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倾向导致人们只想坐拥集体行动的成果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逃避集体行动带来的成本。”[9]然而环境的整体性和互联性需要人们有合作环保意识,只有当生态理念和生态价值观念普遍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内心自觉遵从的心理习惯和行为规范时,生态城镇化才算真正拥有了强大的动力机制。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人们陷入对资源盲目地开采和利用中,在“理性经济人”的诱导下,人们在疯狂地从资源中攫取财富后才发现生态破坏的严峻性后果,即使把获取的所有资金都投入污染治理也恐难恢复绿色原貌。信息化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使舆论成为一种非强制力量,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政府部门加大环保力度,公民的个人污染行为被孤立起来,这样才能“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10]城镇化不是硬化面积的扩大,其核心在于人的绿色城镇化。“理性经济人”的理念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城镇建设,必须在“理性生态经济人”的理念指导下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

2.生态城镇化过程中制度精神重心的转移

制度精神重心的转移是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再将制度重心放在环境的修复上,而是要完善和修订有关预警及监督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预防生态危机的发生,达到生态文明与城镇建设的良好契合。城镇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现存的制度进行调整,在优化后的制度精神下对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革,把自然融入城镇化当中。自然地融入不是指“田园城市”的构建,是指在不破坏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一种和谐发展。“环境公共权力的运行实质上是平衡各种利益的过程”[11]。政府有关部门可将生态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并与公务人员的升迁挂钩。制度精神重心的转移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疾病,为人的生态城镇化提供了可行路径。值得一提的是制度精神重心的转移不是对原制度的抛弃,而是环保制度的焦点发生了位移,抓主要矛盾是我们在生态保护和治理中采取的重要战略。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31.

[2]杨小波,吴庆书,等.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8.

[4]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J].in Science,Dec.,1968,Vol.1244.

[5]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1.

[6]洛克.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79.

[7]马长山.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J].江苏社会科学.1998,(4).

[8]顾力刚,方康.企业生态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0).

[9][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3.

[10]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37.

[11]赵俊.环境公共权力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5.

生态文明城镇论文 篇7

( 一) 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

要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虽然郊区化给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人口密度降低,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不断融合。但是美国也为过度郊区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城市人口密度从1920年的每平方英里7 597人下降到1990年的3 783人。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 美国农田流失的速度增长了3倍,从平均每年110万英亩增加到310万英亩。经济成本居高不下。过低的人口密度还大大增加了公共交通、教育、文化、警力等社会服务和水、电、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人均开支,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和州政府不堪重负。截至2001年美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州有巨额财政赤字,许多地方政府再也无力支撑过度的郊区化。

总之,城镇化发展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探究国外城镇化发展过程,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按照中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回顾和总结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模式,可以看到,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本国的人口自然条件和社会人文因素,还受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和社会转型过程。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市场是主导,政府的有效引导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保证,两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合。特别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由结构调整带来了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必须要从维护公众利益、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加强对城镇化过程的宏观调控。通过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城镇化进程经历了一个从自由放任到实行必要引导和干预的过程。

( 二)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听起来好像面面俱到,什么都发展,什么都要抓,那就没什么特色了。然而其特色就恰恰集中体现在“协调”二字,“协调”是篇大文章。它告诉我们,不管是发展大中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抑或是小城镇,都不能一概而论,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时有所侧重,突出特色,明确定位,且一定要搞好规划布局和综合配套,形成合理的完善的城镇体系,发挥协调功能。既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效应和龙头作用,又要注重发挥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的小城镇的互补作用和联动效应。比如,对于不发达地区,应把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发展小城镇上;对较发达地区,要把发展中小城市与发展重点小城镇并重;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的郊区及城镇密集区,要强化大中城市的功能,发挥区域经济的龙头作用。进而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三) 坚定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重要保障和主要动力。面对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诸多失衡问题,我们必须积极推动人口迁移转换、城镇产业优化升级、城镇空间积聚和功能完善,实现我国城镇化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转变,推动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人口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迁移和转换的统一过程。促进人口的迁转均衡应把人放在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以人为本,既着力解决“进入”问题,更着力解决“融入”问题。第一,要进一步完善福利与户籍相分离的人口管理制度, 加快落实稳定居住为依据的城市户籍准入制度,以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农民工为重点,把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具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市居民。第二,推动城市户籍准入与农民土地权利分离。充分尊重农民自主选择权,同步完善征地和土地流转制度,支持农村生产要素和资源参与市场平等交换的权利主张,使农民留乡有地有收益,离开土地也有保障,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和减少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矛盾问题,同时也为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留下一定的缓冲空间。第三,加快推进就业、教育、住房、社保等制度的改革步伐,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共治和成果共享,尊重与重视转移人口表达意愿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逐步形成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统一平等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同时特别重视转移人口后代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做好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以避免代际发展机会的缺失。在确保城市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实现城市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二、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城镇化建设

( 一) 实行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模式

在加强新型城镇化中,生态文明经济呈现“三低一高”( 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 的发展特点,生态文明经济由生态化技术体系支撑,生态化技术体系从技术研发开始就考虑维持“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持续、协调、全面发展。生态化技术体系在应用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充分考虑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重视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以既满足人的需要又有益于生态平衡为尺度,力图兼顾当代人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地球生命系统的整体利益。

在加强新型城镇化中,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消费型经济都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使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相协调,在比较宏观的方面,较少关注社会因素;侧重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绿色经济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上的绿色经济是指立足于“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 统的持续 、协调发展,以人类健康和保护自然为目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与最优化的经济发展形态;微观上的绿色经济是指工业产品、农业产品、服务产品在生产、加工、营销和消费等环节,无污染的、不损害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和消费范式;侧重自然、人、社会的健康与发展。

在生态文明经济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传统经济中发达的水平维和强大的力量维,摈弃传统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的负效益和负价值,应用现代生态化技术体系武装改造传统产业,在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把传统经济的改造、提升融入到生态文明经济的发展当中,能够使它们有机联系、协同发展,相辅相成,既互相补充又互相促进,构成一个系统,形成生态文明经济体系,具有更强大的功能。

( 二)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环境的日益恶化,体系较完备的法律系统,对城乡环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将引导环境指导思想从环境末端治理向环境的防治改善转变。我们亟需填补有关环保领域法律、法规的空白,出台必要的支持实施措施,使环境工作法律监控无死角。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以法律的形式明晰企业关于环境治理的权利和义务,采取守法激励政策切实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的规范化和可操作性。以美国为例,美国环境执法的主要行政机构是美国环境保护局( 简称USEPA) ,在USEPA的推动下,美国已经建立起一个高度完备、严密法律制度体系。有《清洁空气法》、《 清洁水法》、《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各个细则,凡构成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源都在法律的严密监控下。

第三,应制定严格的处罚条例,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明确环保部门环保责任制度,对环境违法行为,既要处罚环境违法单位,又要处罚环境违法行为所在环保部门的相关责任人,确保执行让法律不再成为一纸空文。

第四,应该制定针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法规及具体实施的细则,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比城市的环境治理更加复杂,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考证制定严密、科学的法律规范。虽然相继出台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等农业环境制度性标准。

( 三) 制定和完善生态保护经济政策

加大环保建设投入,促进城镇环保产业发展。环境治理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不是一个短期的、简单的投入产出物。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工程。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的不完备, 缺乏技术专业性人才指导,环保知识的缺乏,环保产业投入巨大都影响了社会对环保参与的积极性。要促进城镇环保产业发展,首先要加大对财政的投入,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入BOT( 建设—经营—移交) 、PPP( 公共私营合作制) 、TOT( 移交—经营—移交) 等项目融资方式,民间资本和政府共同参与环境治理项目的开发,为现今停滞不前的环境治理工程注入新的活力,也为环境建设资金来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态文明城镇论文 篇8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 生态与发展的逻辑联系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载体, 城镇化建设如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地方改革实际, 且充分考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承受力, 新型城镇化就会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目标,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将有利于增强城镇综合实力、优化城镇生态环境、打造城镇自身的特有名片。反之, 当盲目扩大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规划、严重脱离实际, 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利益, 就必然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城镇生态环境, 也难以打造城镇品牌。因此,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只有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处理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2. 处理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新思路

⑴转变观念, 强化理念。走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 即逐步转变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 建设环境优美、干净舒适的宜居城镇, 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最终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愿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一体化建设理念, 转变传统的大刀阔斧、不顾一切搞城镇化建设观念。

⑵合力推进, 注重保护。我国的城镇化率在近20年中, 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4%左右。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发展中取得较多可喜的成绩, 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警戒。准确拿捏城镇化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其中的经验总结之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因此,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不能重蹈覆辙一边破坏一边建设的错误, 而是要保护好未被破坏的生态, 修复好已被破坏的生态, 在绿水青山中建设美丽新城镇。

二、城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1. 自然资源破坏, 新生态危机形成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 聚集于城市;人们为了活得更好, 居留于城市。”意在阐释城市是人们聚集的地方, 也是人们向往的家园。但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中, 虽然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钢筋水泥屡见不鲜, 但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农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也触目惊心、比比皆是。在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中, 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 森林大地已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剧增等问题, 生态环境受到连锁破坏, 进入水质恶化, 噪声污染、交通不便、空气浑浊、垃圾围城等各种城市病频发的恶性循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污染物、新化学物质等都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损害公众健康的新威胁;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 农产品的品质却有所下降, 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城市的“十面霾伏”“热岛效应”以及“电磁辐射”也使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可见, 各种安全隐患已无处不在、无处遁行、无所不见, 新的生态危机形成、新的城市危机出现。

2.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博弈, 如果把这两种效益对立起来, 则会得到零博弈结果。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推进中, 城镇建设的范围不断延伸到城郊及乡村, 土地将被大量征用、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在一些地方的发展实践中, 只追求经济效益, 注重GDP的增加, 关注城市经济竞争的增比进位, 忽视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 最终只能自尝生态破坏的恶果。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等短利方式来占有资源和破坏环境, 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只会造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和严重失衡。

三、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 促进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如果继续走资源消耗型的传统老路, 城镇化的建设也必将得不偿失。走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可以培育更具发展能力的绿色产业和企业, 夯实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可以促进全社会资源的节约,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长久持续的动力;可以促进节能减排, 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收益, 从而促使城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2. 促进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能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表现在:通过对青山绿水的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优化生产环境, 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 减轻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形成全民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氛围, 使得绿色城镇化的观念植入人心, 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进而认可绿色城镇化的发展之路, 从而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四、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1. 完善法律法规, 绿色发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

法律法规能使城镇化的发展在法律的保护下, 始终以爱护生态为前提, 沿着绿色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前进。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公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关系, 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有序进行, 提供一个法律支持的框架和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体系。各级政府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手, 一方面要完善城市的规划工作, 限制城市无序的扩张, 减少“空城”“鬼城”的出现;另一方面则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破除城乡制度政策之间的障碍, 通过对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基层自治制度等相关制度的调整和升级, 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促进社会的公平。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法治行为的规范、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才能为绿色城镇发展助力, 让绿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2. 增强政府职能,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政府仍然是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和领导者, 在城镇化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此, 政府一方面要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机制和生态目标责任制, 将生态保护逐步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将生态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另一方面要完善“一把手问责制”和“工作成效奖惩制”, 通过这些制度强化政府的职能, 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治理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水平。积极打造城市发展的新品牌, 让山清水秀的家园成为发展的新势力, 成为引人入胜的新名片, 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

传统的政绩观唯GDP是瞻, 实践证明, 这样的做法过犹不及。因此, 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切实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统一, 使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树立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的政绩观, 把此作为指导工作的正确方向, 唯此, 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3. 打造生态城市, 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

绿色城镇化是一种低消耗、环境好, 生态美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概念也正是基于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得以提出的。推进绿色城镇化、建立生态城市, 一是要“调结构、转方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转变工业发展结构, 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结构;二是要抓住机遇和发展契机, 在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文化保护等内容, 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减少现代城市病的产生;三是要规范工业园区的建设, 引导各级政府理性考虑工业园区的建立, 加大对工业园区的监管力度以及污染控制力度。

4. 培养公民环保意识, 培育社会组织力量

通过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等渠道培养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不仅能强化公民的环保意识, 把此固化为自觉的保护行为, 还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让绿色之风吹向神州大地。除此, 随着社会组织的壮大, 各种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已成为生态保护的有力捍卫者和新生强大力量。因此,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有序、规范的发展, 引导环境保护协会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相关社会团体茁壮成长, 引导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已刻不容缓。让人民群众通过社会组织的渠道表达诉求、参与治理、贡献力量, 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选。

走新型绿色城镇化发展之路, 是破除过去传统城镇化发展藩篱的新道路,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 是生态文明大环境下的新选择, 是对社会难题的响亮回应。只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才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安定有序、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之中;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才能奏响盛世中华的新乐章。

摘要:新型城镇化道路更加重视“人”的利益以及“质”的水平。在总结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弊端后, 我国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之策。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索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通过对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的分析, 对只有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才能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论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J].城市规划通讯, 2013 (2) .

生态文明城镇论文 篇9

继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后, 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 狠抓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 建设“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 首次在省政府工作层面提出“美丽浙江”建设及其工作重点之一建设“美丽城镇”。2014年浙江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再次做出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 在新形势下全面部署“两美”战略的改革总目标、总要求和路线图, 积极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实践。

建设“美丽中国”, 承载着国家和人民对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 建设“美丽浙江”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浙江省政府提出建设浙江“美丽城镇”这一重要命题, 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实践, 也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 浙江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自2003年开始启动了两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以村庄整治建设为“龙头”, 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乡村康庄”“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绿色通道”“生态家园”“土地整理”等工程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积极培育823个中心村, 全省村庄整治率达60%,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8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 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如何在新常态下将“美丽乡村”升级成“美丽城镇”, 进一步实现“美丽浙江”已迫在眉睫。因此, 建设“美丽城镇”已经成为下一阶段“美丽浙江”建设的重点任务, “美丽城镇”建设也就应运而生。

二、“美丽城镇”概念内涵解析

(一) 相关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 强调建设“美丽中国”,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尤其强调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的融入,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美丽中国”的概念提出之后便有了“美丽乡村”的概念, 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到目前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近年来陆续有些地方又提出了建设“美丽城镇”的想法, “美丽城镇”这一概念也被正式提出。由此可见“美丽城镇”应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那到底何为“美丽城镇”?目前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此并无明确的概念界定, “美丽城镇”到目前为止只是一个概念名称而已, 并不具备明确的内涵界定。因此, 非常有必要对“美丽城镇”这一个概念做一个明确的内涵界定与解析。

(二) 生态文明内涵解析

近年来, 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很多。从生态文明的存在方式来看, 主要是作为广义的文明形态和狭义的文明要素而存在。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城镇”的思想认识前提。生态文明理念包括生态文明意识、生态问题反思与生态人性自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觉悟所产生的新理念, 如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环境容量、土地承载力、生态平衡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二是这种新理念所派生的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修养, 如生态伦理、生态善恶观、生态正义、生态良心、生态责任等新的价值体系。

(三) “美丽城镇”概念内涵解析

根据中央及浙江省委相关文件精神, 并广泛汲取近几年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之后, 笔者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美丽城镇”概念的内涵界定如下:“美丽城镇”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既包括了美学概念、生态学概念又包括了社会学概念。它的基本内涵有两点:一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的人居、环境、经济和文化建设中;二是要实现城镇居民“美好生活”这一奋斗目标。因此,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城镇” (以下简称生态型“美丽城镇”) 概念可界定为:“美丽城镇”是集生态人居之美、生态环境之美、生态经济之美和生态文化之美于一体的能使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内外兼修的生态型城镇。

建设生态型“美丽城镇”的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通过建造生态人居、提升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经济和培育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建设, 创建“美丽城镇”, 实现城镇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美丽城镇”建设要“神”“形”兼备。美丽城镇的“形”指的是城镇的外观面貌, 主要包括城镇规划布局、面积大小、建筑风格、交通状况、绿化美化等外在面貌;而美丽城镇的“神”则是指城镇的深层内涵, 主要包括城镇的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水平、城镇特色等内在含韵。而在生态型“美丽城镇”中, 生态人居和生态环境就是“美丽城镇”的“形”, 而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就是“美丽城镇”的“神”, 要“神”“形”并重, 两者均不可偏废, 才能最终实现“建设美丽城镇, 创造美好生活”的“两美战略”。

三、“美丽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指导和评估规划方案和项目实施的效果, 这套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将贯穿于“美丽城镇”建设的全过程。

(一)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美丽城镇”评价指标的选择既要充分反映出“美丽城镇”的建设现状, 也要呈现“美丽城镇”的建设力度和潜力。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遵循导向性、合理性、客观性、开放性等原则选取了相关评价指标。在选取评价指标时重点参考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二五”规划建议、《国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修订稿) 》、《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 (试行) 》等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政策导向与实践意义。之后, 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意见, 选取充分反映生态型“美丽城镇”四个基本方面建设水平的指标。同时兼顾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可获得性, 使指标可采集、可量化、可对比。最后, 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阶段性以及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对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和修订。

(二)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频率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筛选相关评价指标。主要对国家有关生态建设示范的考核、评价指标、城镇所处县市省的生态建设考核指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标准以及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等的考核指标进行频率统计, 把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作为主要的选择对象。将通过频率统计法筛选的主要指标, 采用相关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归类汇总。最后组织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领域的相关专家对构建的指标进行咨询分类汇总后的评价指标, 从而确定指标体系的构成。

(三)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城镇”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含生态人居之美、生态环境之美、生态经济之美和生态文化之美四个维度共4个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80项三级指标 (包含70项常规指标和10项一票否决指标) 。每项三级指标根据参考依据提供了参考建议值, 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生态型“美丽城镇”评价指标提供参考, 也可为进行“美丽城镇”的建设、评价及评选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也可以根据此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各个城镇的“美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2. 评价指标体系分解

(1) 生态人居之美评价指标

生态人居之美评价指标主要由生态人居设施、生态人居建筑、生态人居质量三项二级指标所构成, 同时二级指标下面包含了18项三级指标。各个三级指标设定了参考建议值供实践操作时参考使用, 具体如下表1所示:

注:带“*”指标为一票否决指标, 若该项指标不达标则不能认定为“美丽城镇”, 下同。

_杭州市下姜村。

(2) 生态环境之美评价指标

生态环境之美评价指标主要由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整治、生态环境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四个二级指标所构成, 同时二级指标下面包含了26项三级指标。各个三级指标设定了参考建议值供实践操作时参考使用, 具体如表2所示:

(3) 生态经济之美评价指标

生态经济之美评价指标主要由生态经济结构、生态经济环境、生态经济发展三个二级指标所构成, 同时二级指标下面包含了18项三级指标。各个三级指标设定了参考建议值供实践操作时参考使用, 具体如表3所示:

(4) 生态文化之美评价指标

生态文化之美评价指标主要由生态文化传承、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化投入和生态文化消费四个二级指标所构成, 同时二级指标下面包含了18项三级指标。各个三级指标设定了参考建议值供实践操作时参考使用, 具体如表4所示:

(四) “美丽城镇”的“美丽指数”测算

根据上文构建的“美丽城镇”评价指标, 可以对各个城镇建设“美丽城镇”的“美丽指数”进行测算, 了解各个城镇的“美丽程度”及“美丽城镇”建设现状, 也可以为进行“美丽城镇”评比提供参考依据。用BI (Beauty Index) 代表“美丽指数”, M1代表生态人居的美丽得分, M2代表生态环境的美丽得分, M3代表生态经济的美丽得分, M4代表生态文化的美丽得分。各个维度的“美丽得分”为各项的三级指标得分总和。美丽指数BI的计算公示为:

80项三级考核指标得分标准按重要性赋予不同的分值:70项常规指标每个指标达标得1分, 10项一票否决指标每项指标达标得3分, 总计100分。

四、结语

生态文明城镇论文 篇10

一、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等名词的含义

所谓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式, 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思想转变而出现的新词汇。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基础, 在保证大前提实现的同时, 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 强调人类的永久发展, 通过科学的方式, 保护好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为人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并建立绿色的循环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促进人们积极向上, 享受美好健康的生活。生态文明内涵和它的发展是现代化社会进步的趋势, 也是人类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也是人类文明的新里程,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作用。另外, 生态文明具有和谐性、自律性、公平性以及循环性, 强调对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 突出了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城镇化建设一般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 它属于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 在历史河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城镇化内涵的扩大, 它也可以指城市在发展建设中的前进步伐, 是帮助城镇越来越好的过程。城镇化率则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 城镇人口数量增多的概率。由于国家经济的动荡发展和知识世界格局的改变, 以及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城镇化建设在各个阶段的具体表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协调性, 区域经济相差甚多, 城市建设模式也不相同, 为生态文明视角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湖南沅江的城市特征概述

从生态文明视角做好城镇化建设, 是我国新世纪提出的新的城市发展战略。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多样, 纬度跨越大的特点, 使得不同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较大的不同。针对这样的现象, 想要做好城镇化建设就不能依靠单一的解决对策,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 多方法、多角度的治理各种问题, 结合城市特征做出有效判断、湖南沅江是我国较为特殊的城市之一, 它的特点如下:

其一, 沅江城市具有独特的水位置。湖南沅江位于洞庭湖周围, 水域宽广, 洞庭湖因有沅江的存在而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大通湖四个部分, 地理位置特殊而又优越。另外, 沅江城区水环境独特, 资源充足, 城区犹如半岛伸入洞庭湖, 城区内外湖泊众多、河网密布, 是天生的魅力水城。

其二, 沅江水历史悠久。由于城市依山傍水, 过去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借助水资源一度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地区水热充足, 温暖湿润, 特别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由于防洪措施的疏忽和不足, 使得洞庭湖发生了多次洪灾, 造成了水资源积蓄过多, 泄露过大, 为目前的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其三, 沅江人独有的水性格。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洞庭湖水资源丰富, 清澈见底, 使得沅江人天然的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性格。他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喜欢水资源,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 建立一座新型的城镇, 突出环境优势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构建沅江新型城镇化城市的重要作用

水资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 我国大部分河流都位于周边地区, 湖南沅江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在国家著名湖泊洞庭湖周围。城镇化建设是近年来我国较为重视的经济方针, 与人口发展需要和经济的发展都密切相关。坚持生态文明视角, 从环境保护方向强调城市发展, 对沅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 建设沅江生态城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工业化发展后的产物, 它强调文明城市的建立, 重视城镇的协调发展。建设沅江生态水城就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沅江城市建设的各方面, 依据自然生态特点, 辅以人工措施, 促使曾经遭到破坏的自然湖泊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城、水的关系, 与国家城镇化生态建设思想相统一。

第二, 建设沅江生态城市对改善地区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的经济发展思路相对落后, 国家和城市过分追求经济发展, 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目前, 我国的水资源数量严重不足, 污染严重, 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多。强调沅江水城的生态化建设, 坚持新型城市的发展, 能够顺应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推动绿色城镇建设, 缓解水资源污染的现状, 建设一个城水相伴、碧水长流的新城市, 展示出绿色生态城镇的新风采。

第三, 建设沅江生态水城能够促进城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全面发展, 与经济进步、政治紧密度的加强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沅江水城的建设有助于带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特色城市的建立, 提高城市获取的经济效益, 并增强城市的文化根基, 突出水文化的特色, 进而激发百姓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在政治素养上增强人们的凝聚力, 促进城镇更加的繁荣发展。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湖南沅江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因为湖南沅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使得它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点, 再加上传统思想的落后性, 更阻碍了城镇发展, 使其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更存在很多不足。

1、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沅江毗邻洞庭湖, 水资源丰富, 原本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独特的风景。可是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 使得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建设, 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使得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水资源污染严重, 地区空气质量下降, 垃圾增多, 洞庭湖的蓝藻广袤, 城市化建设遇到了瓶颈。

2、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给城镇化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 城镇化建设没有遵循生态文明思路, 导致农村大量人口的滞留, 人地关系紧张, 再加上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以及草原沙漠化、森林水源涵养力持续低下的影响, 使得城镇生态环境日趋下降。另一方面, 分散在农村的非农业化进程, 由于规模不经济、布局不合理, 也造成了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和耕地的浪费, 使得城镇化建设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阻碍。

3、能源资源压力较大

据调查,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许多地区领导过分追求所谓的业绩, 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不惜破坏公共资源获取政绩, 盲目照搬国外的发展经验, 大搞西式建设。这样一来, 虽然城镇化进程明显有了提升, 可是资源的利用和消耗也过多, 对环境和空气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甚至导致政府债务的加大。与此同时, 在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 一些城市对能源资源过度开采, 煤炭、石油的浪费率大, 导致我国资源基础淡薄。此外, 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出现了管理不当、技术落后的现象, 严重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五、从生态文明视角下搞好湖南沅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从上述有关湖南沅江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研究和分析中, 我们能够明确其在发展和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想要切实解决这些不足, 就一定要根据城镇化现状, 结合国家推出的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理念, 全面搞好工程建设, 为当地人民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1、完善建设沅江独有的城湖格局

根据沅江城镇与洞庭湖毗邻的地理特征, 要搞好城市化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发展就必须从格局上做出调整。

一是, 做好生态规划。结合生态水城建设加强导水、固堤、美堤三方面工作, 在枯水季节及时清淤, 疏通河道, 设置绿色生态线。在水涨时节, 做好防汛处理, 并充分发挥地域优势, 利用水资源的优势将它的特点应用到城市之中。

二是, 加强生态定位。沅江地区五湖连通, 富有生机和活力, 一旦城镇化进程发展不当, 就会造成水资源污染, 破坏当地的环境。针对这样的现象, 城镇化建设必须根据区位特点, 明确“南拓北连, 东优西进”城市发展方向, 开通挖掘人工湖, 将五湖连通起来。此外, 还要明确湖区功能, 突出湖水优势, 加强管理效力。

2、强化特色产业支持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人口增多, 对环境的压力巨大, 通过特色产生的支撑, 有助于缓解人口压力, 解决就业问题, 为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氛围。湖南沅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特点, 建立特色化产业, 突破传统理念的限制, 走绿色化发展道路。另外, 还要打破技术局限, 丰富管理模式, 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建立, 也可以建立水资源旅游业。例如沅江可以借助能源和水资源优势, 利用赤山、团山等丘陵山区特点大力推广畜—沼—果—采摘休闲模式, 加快沅江现有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发展芦笋加工业, 并注重品牌效益。

3、从经济和政治上搞好城镇化建设

沅江水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 也是百姓的生活的根基, 长期的半水而生, 使得百姓都具有水一样的性格。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多元发展, 建设完善后的城镇要从多个方面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对此, 沅江政府要充分发挥经济优势, 善于突出水资源的优势, 从经济上为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动力。对此, 湖南沅江在建立特色产业的同时, 还应该突出环境特点, 加强城镇旅游业的吸引力, 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做好经济城市的开发, 从而更好的突出沅江的地理位置优越性, 同时加强政治建设, 搞好区域的核心政治特点, 从经济、政治角度出发, 打造沅江新型城镇化建设。

4、从文化上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

进入21 世纪以来, 文化的突出作用不断彰显, 成为了一个国家进步的关键。湖南沅江毗邻洞庭湖, 水文化思想根深蒂固, 城镇建设必须依托文化产业, 打造专属于沅江的产业文化, 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具体而言, 沅江政府要明确了解自身的地理位置优越性, 在文化上加大投资, 不能浪费它独特的水文化优势。引导沅江市民加强对城镇文化的认识度, 加大宣传, 将水文化向外传输, 通过文化思想和优秀内涵, 扩展城镇在文化上的影响力, 将它的辐射作用发挥出来, 打造独一无二的水文化。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发展而发展来的, 在整个国家综合战略的进步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落后性影响, 使得沅江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 缺乏健全的建设制度, 对水文化的优势也无法彰显出来, 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都受到了阻碍。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不足, 湖南沅江要立足国家政策, 结合自身的区域特征, 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此外, 还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城镇建设体系, 从生态文明出发搞好建设, 并利用沅江独有的地理位置, 从经济、政治、文化上搞好城镇化建设, 加强特色产业的支撑力度, 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打造专属于自身的优秀文化。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党和国家结合未来建设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搞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方案, 各大城市也紧紧跟住国家前进的脚步, 旨在搞好自身建设, 树立文明城市。湖南沅江是我国特殊的城镇之一, 历史悠久, 与水毗邻, 为了避免水资源污染, 更加提出地区特点, 坚持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沅江市2015年政府总结工作会议反复强调, 要坚持党中央的国家发展思路, 发扬科学发展观, 强调为民服务, 建设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城市。但是由于沅江市紧邻洞庭湖, 全市面积大, 湖乡特色明显, 水资源丰富, 城镇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较为严峻, 很容易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污染水资源, 无法保证生态文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不足, 形成“城中有湖、湖中建城”的城镇化格局, 沅江市政府在建设城镇过程中必须要强调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创造沅江生态水城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角,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湖南沅江,经济政治文化

参考文献

[1]姚翼源, 许水贵.生态文明观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 , 2015, 04:151-152.

[2]李晓燕.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评价研究——基于生态文明视角[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69-73.

[3]周舟.探索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J].改革与开放, 2015, 07:4-5.

[4]刘国斌, 杜云昊.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5, 07:182-187.

[5]徐素云, 马友华, 张贵友, 王强, 蒋旭东.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研究[J].环境与发展, 2015, 04:23-27.

[6]刘婷.环境伦理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5, 10:186-187.

[7]李冠辰, 高兴武.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的几个相关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 2014, S1:298-300.

[8]郑永平, 张若男, 郑庆昌.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长汀县城镇化发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2:31-36.

[9]朱俊, 王大睿, 沈宜菁.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多重规划方法探讨[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 (下册) [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2013:7.

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篇11

关键词 城市生态化;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F29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要想使城市生态化,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的发展鼓励,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对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也要及时补充上已经开采的资源,只有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想要早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必须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人们要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基于此,将对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的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关于城市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往,我国在城市建设上有2个选择。一是走向传统工业的道路,这样所有的生产方式都不会改变,只要合理的进行微调就可以;二是全面进行传统工业改革,探索出新的生态发展道路。而第一种选择是存在危险的,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案,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走许多弯路,人类的生态危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会加剧生态建设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而选择第二种方案,将会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城市生态化的建设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这样才能防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反复出现,这也是现行的最有效方案。人类要想摆生态城市的建设,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这样城市生态化的建设才势在必行。而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加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宣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普及生态化城市建设的作用,倡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观,从最基层做起,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同时,这也是建设生态化城市最关键的一部。

在制定城市生态化的发展过程中,要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并积极行动起来,有效实施这个计划,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贯彻到整个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并设立城市生态化机构,使部门能够积极地交流沟通,研究出合理的城市生态化的建设计划,开发出先进的生态技术,并能应用到建设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使用率,维护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要能加强立法,让人们能够做到有法可依,遵法守法,这样才是对生态建设的保障[1]。

2 针对生态化城市建设的研究

在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使城市具有生机活力,就要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使人类的本能可以充分发挥。这样在建设过程中就可以贴近自然,在建设时也能与市民进行良好的交流,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城市发展氛围,人们也会感受到平等和谐的社会城市。同时,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建设的利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建设的数量,还可以提高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只有从不同的层次研究生态化城市建设,才能合理建设生态化的城市[2]。

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更具有威慑力和影响力,它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方法,这样就使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不在受到制约,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保持生态的发展和平衡。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人们要能够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和变化,协调城市的建设。将现代生态化建设做到健康、舒适,使人们能够接受这样的建设。而在此过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结构合理,具有多种功能,且环境优美,维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又具有多种特征,如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和整体性,这都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不同。因而,只有遵循其生态建设的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此外,要限制城市人口,使城市能够容纳合理的人数,使城乡之间的人口平衡,这样才能建设生态化城市,而在对城市的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城市的经济问题,也要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要能够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将城市废弃物回收,以免污染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改善被污染的环境,助推生态化城市建设计划的继续实行。

3 对于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提出的策略

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起步初期,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及时的形成生态价值观,激发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建设其工程过程中,要能做到示范性,加强生态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要对城市建设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其功能应用到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为建设阶段打下基础。然后在建设阶段,要重视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生态的构建和生态的恢复,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保护生态的观念。最后在成型期要能使人们自觉参与到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地管理、研究,实现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中,生态城市不可以形成僵死的状态,而是要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引导人们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法,实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开始,在研究中,要针对不同城市因其发展水平,做出不同的计划,从而使城市建设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每一环节中,也要考虑其建设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此时要将基础环节与中心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实际发展情况入手,这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3]。

4 结语

只有采取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法,城市的建设才能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的城市不能离开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

[1]袁凤军.建设森林生态城市 改善昆明市人居环境[J].林业调查规划,2012(3):14-25.

[2]余合泉.更新城建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其启示[J].中外建筑,2013(2):13-78.

[3]刘娟.建设生态城市[J].经济视角,2013(2):33-56.

生态文明城镇论文 篇12

一、恩施州生态城镇化的良好基础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与宜昌、神农架毗邻, 和湖南、重庆接壤。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391万, 其中土家族、苗族等28个少数民族占54%。恩施州资源富集, 享有“世界硒都”、“烟草王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等美誉。恩施州山水秀美, 风光无限。恩施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1983年建州以来, 历届州委、州政府不断丰富和完善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先后实施了“以林为主、综合开发”、“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等发展战略。恩施州大部分县市被列为国家级生态限制开发区, 这凸显了恩施州的生态地位和生态潜力。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0%, 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考核指数80.2,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 被评为中国七个“最适合洗肺城市”之一, 2013年荣登新华网“最美中国榜”, 荣获“最佳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称号。恩施市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 生态给恩施州城镇化带来了独特的发展机遇。

二、恩施州生态城镇化的制约因素

(一) 城镇化水平低

一是城镇化率水平低。从2011年的对比数据显示, 恩施州城镇化率32.53%,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74个百分点, 比湖北省平均水平低19.3个百分点。二是城镇规模小导致集聚能力不强。恩格斯说过:城市是一个放大器, 由于城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合作, 能够把原来的生产力加以放大。从恩施州实际看, 除开县城以外, 乡镇规模偏小, 从小城镇吸纳人口和集聚乡镇工业的情况来看, 很多小城镇不具备吸纳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大批乡镇企业的能力。三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 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

(二) 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地方财政投资乏力。2012年全州地方财政总收入90.98亿元, 而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79.69亿元, 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二是城市建设维护资金筹集不足。2012年, 全州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收入12.49亿元, 其中财政市政设施有偿使用费收入仅为2879万元, 占比为2.3%。三是乡镇建设资金匮乏。全州2012年34个建制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仅为2.6亿元, 而镇本级投入不足3000万元。43个乡的市政公用设施投入仅1.06亿元, 本级投入3122万元。

(三) 城镇产业支撑不足

恩施州作为传统农业地区, 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 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2012年, 恩施州三次产业构成为25.9∶34.1∶40, 二三产业的比重为74.1, 低于全省86.9%的12.8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15.8个百分点。

三、如何加快生态城镇化的发展

(一) 做好规划文章, 引领城镇建设

一是统筹城乡空间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和基础性作用, 做好省、州、县市、乡镇各类规划的衔接, 加大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有效对接。编制实施《恩施州域城镇体系规划》, 加快相关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修订进度。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实现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逐步形成总规、控规、专项规划和修规为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二是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州、县市、乡镇三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推动实施各层次规划委员会为主体的规划决策系统, 形成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审批工作体系, 推行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执法管理体制。三是彰显民族特色。充分利用山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围绕民族特色, 突出民族建筑风格, 彰显民族文化内涵, 切实做到传统与现代风貌的协调统一。四是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 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 做好资金文章, 完善投资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各级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增长机制, 逐年增加对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社会保障的投入。二是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交易等政策, 获取土地级差收益, 从土地资源的升值、房地产资源的增值中聚集资金。三是推动市场化运作, 通过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无形资产商品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吸纳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等形式筹措城镇建设资金。四是积极整合使用国家、省、市投入的专项资金, 把涉农资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环境保护资金集中使用, 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五是加强金融扶持力度, 运用金融手段筹集城镇建设资金。

(三) 做好政策文章, 加快生态城镇化进程

一是利用自治州的特殊优势, 出台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性文件, 探索创新户籍、土地、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失地农民保障等政策, 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二是出台政策支持县市整合项目资金, 捆绑住建、农业、交通等项目资金用于城镇及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出台优惠政策, 对城镇建设中涉及州、县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减免, 支持城镇开发建设。鼓励乡镇采取招商引资、BT投资等方式, 将城市房地产开商、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引入乡镇。四是制定城镇化发展评估考核办法, 将城镇的经济、资源、人文、环境等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的考核内容, 共同推动城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 做好产业文章, 支撑城镇发展

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要求, 统筹城镇新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 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 园区向城镇集中, 将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布局, 有序拓展城市空间, 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二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抓住东部生产要素和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 立足恩施州资源禀赋条件, 主动承接转移, 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三是发展特色产业。依托特色资源优势, 构建以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 资源型新型工业为支撑、生态文化旅游业为引擎的特色产业体系, 推进州域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产业类同特点加强恩施与周边地区的融合, 加强州内2市6县产业的有机融合, 形成优势互补、互促互赢的一体发展格局。四是加快产城融合。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专业乡镇、专业村, 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板块基地和产业带。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

(五) 做好基础文章, 美化城镇宜居环境

上一篇:低碳影响因素下一篇:高校排球教学改革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