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2024-09-02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精选8篇)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篇1

什么是生态文明及其建设: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200多年的工业文明,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严重削弱了自然生态系统自调节、自平衡的功能。随着环境恶化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活动正在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

我们清醒地把握住这一发展新趋向,深刻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不足,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努力从文明进步的新高度认识和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并进行了不懈努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强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

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XX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

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应当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最后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同等重要乃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全面协调地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定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篇2

生态审计的另一个理论基础为产业生态学。即回答了我们如何作为审计的内涵和对象看待生态这个概念。产业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R.Frosch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即组织作为一个生物体需要和外部环境开展能量交换, 吸收能量的同时排出废物残渣。产业生态学涉及三个层次, 分别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 这与我们后续所讨论的审计主体安排是相一致的。宏观上, 考虑产业生态学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基础, 即围绕产业发展升级, 科学的将生态学的理论与原则融入国家法律、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制定当中, 以促进国家及全球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繁荣。在这个层面上需要政府审计的参与, 以保证相关的制度和程序能够在这一层面上积极落实。中观上, 它是部门和地区生产能力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基础, 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 科学的将区域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 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的结合。各地区审计部门通过开展配套审计工作帮助贯彻执行。微观上, 则为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方法, 涉及企业的战略定位, 竞争能力、管理体制、行动方针乃至企业文化的建设。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的“绿色核算体系”, “生态产品规格与标准”等, 作为企业职能部门之一的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积极参与进来。

国外对生态审计的研究起步比国内早, 也最先提出了具体的生态审计概念。Linda S.Spedding等 (1993) 在《生态管理与生态审计:经营中的环境问题》一书中, 介绍了生态审计及其发展趋势。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早在1991年曾提出了两项重要的草案“生态审计 (Eco-audit) ”和“生态认证 (E-co-labeling) ”, 鼓励成员国和成员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审计。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就是企业生态审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国外政府和企业在开展生态审计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如瑞典松兹瓦尔开展的生态审计制度包括了环境监测、市政设施的内部审计, 并采取了内部组织探讨和研讨会等方法;奥地利的“维也纳生态经济建设规划”规划为企业提供的环境保护计划有五个, 分别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企业生态审计、温室气体削减、ISO14001、旅游环境标志计划等, 通过实施该计划, 维也纳市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Christa Leidtke通过对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的一个中型家具厂的材料流核算进行生态审计, 进而对企业发展提出了适于资源管理、材料流管理、产品管理的产品生态设计。

中国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 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内蒙古赤峰市等地相继出台了生态审计制度, 海南省、浙江省也计划推行生态审计制度, 可见中国各级政府对生态审计的重视。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生态审计制度仅停留在生态环境的评价上, 且大多数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状况的定性分析上缺乏定量的标准为准确评价带来了障碍。而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相对于生态审计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大多数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环境状况而披露的治理环境的费用、由于环境因素变化造成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绿色产品”和“绿色经营”带来的收益等。因此构建生态审计体系, 明确生态审计发展是确保生态文明和建设的基石。

二、生态审计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 生态审计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我们认为, 生态审计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经济绩效指标、生态绩效指标和社会绩效指标。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指标设定的相关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任何产业都是一项复杂大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该产业对于自然资产与资源利用和消耗、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具有涵盖面广、系统性强的特点。所以, 产业系统生态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从系统性原则。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系统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 过分的困于细节将使得评价的可行性大大降低。

2. 可比性原则。

每个产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与其关联行业还存在有很多共性的地方, 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 将有利于行业间的横向比较, 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与问题, 能够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加快本产业的发展进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改进。

3.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 评价体系本身有合理的层次结构。评价的数据来源要准确、处理方法要科学并有理论依据。具体指标能够反映出所考察的产业的真实情况。

4.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它既要能全面反映所处行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发展水平, 又能尽可能地利用统计资料和有关规范标准。

(二) 生态审计:评价指标设计

1. 生态指标。

生态审计的研究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 生态指标的选定当然是重中之重。从当前各地政府制定的生态审计制度可以看出, 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耕地保护、天然林保护等是生态审计的重点内容, 涉及的指标有能源利用率、原材料消耗量、废弃物排放、大气和水体质量等。

2. 经济指标。

企业经济绩效指标的选用包括盈利能力;流动能力;长期风险和股东回报这四个方面。具体而言包括“营业收入”、“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入”、“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的综合表现。值得提出的是我们要将非财务指标纳入到经济指标评定中来与非财务指标做出对照从而更加使得我们的经济指标有效和真实。

3. 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的选取应反映该项目或企业带来的社会福利的改善。如“职工年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占有教育经费”、“每千人拥有病床”、“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六个指标来反映医疗福利的现状。“职工年均工资”和“人均住房面积”两项指标可以反映产业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人均占有教育经费”、“每千人拥有病床”、“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则用来衡量产业内教育、卫生、科研投入条件。将投入与产出指标相对比即可得到效率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平衡记分卡来构建上述评价框架。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记分卡” (Balance Scorecard) 能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绩效, 有效地实现了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 并且已经在全球企业包括中国企业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在此我们可以将它的理论和方法借用到生态绩效管理中来, 建立单位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从财务、顾客、组织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来评价组织的管理业绩。财务维度考察的是服务价值的提高与服务成本的降低两方面。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根据各自的关键性指标设计不同的平衡记分卡, 各指标的权重也不一样。关键性指标一般分为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 结果性指标和驱动性指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其中内部指标、驱动性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越来越重要。随着企业业务发展的多元化, 平衡记分卡的设计也将呈多元化趋势。平衡记分卡是比较灵活的用于指导行业的内部评价管理的工具, 不同时期企业的特点不同, 关键指标不同。

三、不同审计主体下生态审计的开展

(一) 政府审计:开展干部离任生态审计, 并逐渐向事前推进

多年以来中国政府审计的主体内容是财政收支审计, 即对于政府财政收支的经济效果给予监督和审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 中国政府审计引入了绩效审计成果, 即注重对于资金使用的效率性, 效果性考察。从审计的历史来看审计对象为经济活动, 但鉴于中国实际文化与制度背景, 近些年来中国借鉴国外的问责制度, 全面开展了干部离任审计。离任审计的开展有效地制约了干部在任期间的短视行为, 强化了对于干部权利的制约和监督。而传统上对干部进行离任审计主体内容包括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和相关的法纪责任。而我们认为将生态考察加入到对于干部的离任考察当中来开展离任生态审计是政府审计有效开展生态审计的重要突破口。

1. 生态环境的保护事关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共同和谐持续的发展, 是一项长远永续的工作。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将生态考核加入到干部离任审计的内容中来是必要的。这是与绿色GDP的概念相一致。实施生态离任审计, 既是在自然机理上保护自然环境, 也是在社会意义上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开展离任生态审计能反映出政府对于生态保护的决心与信心, 从而在思想上给予即将上任的党政干部以生态保护的强烈信号, 希望他们在任期间能够有效保护环境。

2. 在中国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 生态保护的情况亦差异很大。

在早期得到飞速发展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已经赶超了中等发达国家。但太湖蓝藻事件和“垃圾镇”、“癌症镇”相继被曝光让很多人怵目惊心。而在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为了赶超东部发达地区, 实现所谓的跨越式发展, 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上项目、办企业只看重投资规模而非考虑资源消耗、产业附加值, 甚至以破坏资源和环境换取招商成绩的现象。出现了东部地区由于受到生态破坏的影响已经开始保护生态, 从而使得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被迫迁移至西部而这竟然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的下怀。生态教训已然很深刻, 已经不能再一次被重复!所以开展离任生态审计真当时。从干部离任抓起全面监督生态破坏的蔓延和迁移性问题。

3. 需要指出的是, 通对干部进行离任生态审计, 是要从根

本上消除干部急功近利的倾向, 控制其短视的行为。强化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同时离任生态审计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 也是对于干部进行了保护。靠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必定是不得群众之心的, 在短暂的经济发展之后必定在后续有报复性的代价, 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付出更为惨痛的教训。

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将生态作为一套考核干部的指标, 从思想上杜绝近视发展, 政绩工程的不良为官思路;对于官员在任期间踏踏实实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创造出绿色GDP, 造福后代子孙提供了可视的评价和褒奖。

(二) 企业内审:生态审计降低环境成本

企业的发展已经告别了零环境成本的时代。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渐完善, 企业意识到如果治理污染, 环境成本就会压垮企业。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自发地制定一些审计计划与程序, 以便及时检查出可能触犯环境法律的相关管理缺失, 及时消除环境与法律的风险, 而具体执行相关审计任务的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此同时在竞争的市场上, 为了迎合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同时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也自觉地顺应社会环保潮流与愿望, 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另外, 内部环境审计的开展还来源于资本市场给企业的融资约束:不注重环保会大大增加企业破产风险, 导致企业付出更高的代价来获取资金, 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生态审计迫于上诉压力之外, 亦存在开展的基础。近几年来环境会计的大力发展给予生态审计的开展带来了可能性。传统理念认为开展生态审计最大的困难是相关的因素不可定量性。不可定量即没有统一的可比的硬性的标准, 没有标准则无法复核与确认从而给出相关的意见。坏境会计或称环境管理会计初步解决了相关问题, 是的 (“使得”) 企业中发生的相关环境成本变得可以被计量和归类, 我们同时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即可得出初步的比较意见并给出改进意见。从这个角度上说内部审计更应该去做的是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使用的, 符合本企业特征的生态审计制度, 对于公司的治理层面利益相关者即董事会、股东会和高管大力宣传和沟通生态知识, 谋求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对于管理层, 将生态保护理念, 生态审计相关规定广泛传达从而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 督促和监督管理执行层从日常管理经营活动做起, 不断降低生态环境成本。

(三) 民间审计:广阔市场前景的生态审计服务

就现阶段而言, 民间审计以提供审计, 即鉴证和咨询服务为主, 而其内涵主体主要为财务与管理活动。生态审计服务尚未形成, 也未能有独立的审计机构提供和开展相关服务。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生态审计将成为民间审计的未来经济增长点。究其原因:

1. 由上文所提到的, 政府和企业作为宏观和微观的两类

审计对象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生态审计, 这很有可能面临审计资源短缺的问题, 他们需要社会上的审计力量来帮助他们有效地开展审计。这就为民间审计开展生态审计业务带来了机会。政府审计与民间审计合作,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和合作在财务审计领域已经屡见不鲜, 相信专业性要求更高的生态审计势必将有更为广阔的业务合作空间。

2. 就目前民间审计市场来看, 存在大量的审计人员从事

着传统的财务审计业务导致传统的审计业务利润率十分稀薄。会计师事务所急需高回报的业务来提升自身的利润空间, 生态审计业务的开展与开拓将给有能力从事生态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一片蓝海。目前生态审计业务仍是一片空白, 且生态审计业务存在技术性壁垒所以先进入者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会计师事务所也就存在动力。大力开发生态审计业务争取早日抢占该领域的制高点。

3.“碳关税”的出现将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概念由书本变为了现实, 这意味着生态和环境都有了交易的价值和价格。

由于受到配额的限制, 势必会存在市场让高污染的企业去购买“污染权”。价格将成为市场存在的关键, 需要存在独立的第三方来对生态、环境的交易价格做出评估。毫无疑问, 会计师事务所将是最好的当仁不让的选择。作为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或合理规避, 中小企业或机构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门人员, 而大型企业或机构可能有这方面的专家, 但这些专家受雇于自己, 不具有独立性的地位, 他们的评估意见尤其在交易时不具有法律效率, 而国家环保机关、审计机关毕竟资源和能力有限无法全面覆盖这方面的职能。因此, 社会迫切需要专业从事这方面的中介服务———向来以独立性著称的注册会计师, 生态审计中介服务就应运而生了。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经自然地承担起这一职能, 不断的为此配备本方面的专门人才, 制定相应的环境审计规范, 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审计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民间审计为主导的生态审计将会成为生态审计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中坚力量。

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顺利进入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保障之一。作为系统工程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体制保障。从保护生态出发提出开展和强化区别于传统绩效审计概念的生态审计, 探讨了生态审计的来源以及其在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以及独立审计不同主体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平衡,审计,生态审计,绩效审计

参考文献

[1]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

[2]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郑俊敏.市场条件下的生态审计发展模式分析[J].特区经济, 2006, (7) .

[4]廖仲毛.生态审计: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J].中国绿色时报, 2003-08-12.

[5]张君明.干部要过“生态审计”关[N].光明日报, 2005-09-13.

[6]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1.

[7]陈忍雄.环境审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

[8]林兢.环境审计研究[J].中国发展, 2005, (3) .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伪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32-02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各地更是在中央的号召下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大部分地方在这一方面是走了正确的道路,但是也有一部分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某些方面走向了邪路,背离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甚至走向了“伪生态文明”。这一类偏离生态文明建设正确道路的“伪生态文明”不仅无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还会妨碍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设和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被普遍认为是相对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式,目前在学界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马克思、恩格斯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进行了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于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学者杨志华认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双赢为根本目标的新兴文明形态。”[1]著名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进步关系。”[2]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的一种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并且相互补充的。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伪生态文明及其表现

所谓伪生态文明,笔者认为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违反生态文明的科学规律和精神等行为的总称。伪生态文明一般是以地方政府部门或者企业为主体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外衣或者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而做出一些无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甚至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产生的危害是无可估量的,不但会带来经济损失,有的也会带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国家和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声誉,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产生疑问甚至是失望。伪生态文明的相关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和均衡性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3]而有些地方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忽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甚至为了环境保护而放弃经济建设。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表现,也许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所以笔者认为绕开工业文明而直接进入生态文明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工业模式和生产方法,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向生态文明不断靠近。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坚持均衡性。所谓均衡性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都要均衡发展。比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开始把自己国内的过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本国国民则不仅享受到了丰富的工业物质消费,同时也享受到了蓝天白云的美好。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均衡的生态文明形式或者说是伪生态文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发展中国家掠取环境资源的又一表现。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面领着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东部发达省份由于经济基础雄厚而开始转移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工业企业,虽然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成果丰硕,但代价却是中部或西部兄弟省份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在外省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最终也会影响到自身。不过目前已经开始了类似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这也许是修正我国东部发达省份伪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

2.城市建设中的“面子工程”

城市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很多政府官员也把搞好城市环境作为自己的施政重点,例如北京在奥运会之前治理“垃圾围城”的例子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优秀代表之一。但是,国内的很多其他城市在这个方面的作为却“变了味”。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在近日就播出了“高价的城市绿化”这样一期节目,指出贵州省贵阳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偏爱将大树、古树、名树从森林中移栽到城市里来,这样不仅破坏了森林原有的生态环境,破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些大树往往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养护的不到位等原因而死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是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行为,即借绿化城市的美名却做出了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这类行为是需要城建和绿化等部门警醒和严厉禁止的。

三、对于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我国在党中央的倡导和带领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违背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伪生态文明”,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出现,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1.继续加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建设

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米都斯教授等撰写的《增长的极限》,学者莫里森《生态民主》等著作都是世界生态文明理论领域的杰出代表。但是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不可以照搬西方的相关理论或者政策,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我国的学者应该在吸收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国情,以发展的眼光来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努力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拥有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的支持。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这样一来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加顺畅地发展。

2.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

胡锦涛同志曾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讲话指出:“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其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就要求在领导干部的考核中取消以往单一的只追求经济指标的政绩观而转为更为综合和全面的政绩观。其中就包括生态政绩观即将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而且需要领导干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以免因为片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而造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走向误区甚至产生损失。同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要有大局观和协调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总之各级领导和百姓的父母官应该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不妨碍目前的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努力改进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和后代造福。

3.建立健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和惩罚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健全的生态监督和惩罚机制是必需的,它的作用就类似足球比赛中的守门员,是防止生态环境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着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好坏。类似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等环境相关部门在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惩罚机制的建立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在多个部门的联合执法等行动也有了很好的尝试。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伪生态文明”的新情况还很少有关注。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认清和正确定义“伪生态文明”的行为,对于企业和政府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实则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处罚,并责令其消除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舆论。

4.转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改革开放后,各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大举“入侵”中国,包括麦当劳、可口可乐在内的西方标志性商品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冲击,更多是其隐藏在背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入侵”。在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大型的跨国公司力量不断壮大,但是其追逐利益的本性没有改变,因此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消费者价值观,从而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消费模式,并且在当今的社会里,很多人都形成了物质至上的价值标准,同时追求所谓的“洋气”和奢华,而这正是马克思理论中“异化”理论的典型表现,这种人与人之间被物质和金钱所绑架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即大量掠取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中国某些城市在绿化中追求名贵大树正是这样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转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是解决目前“伪生态文明”现象的又一大要点。但是在全球化交往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我们不能奢望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崩溃,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倡导人的自由发展,引导人的自认价值的充分实现,进而影响到人们向健康、合理和环境友好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转变,通过类似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我们有希望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精神标杆。

参考文献:

[1]杨志华,严耕.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及建设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G]//薛晓源,李慧斌.生态文明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篇4

一、调研目的

为了响应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社会”的伟大号召,为了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改善及农村村民生态意识的评估与提高中贡献一份力量,我利用此次社会实践的机遇,进行了此次关于三家村生态意识的调研,对三家村的生态现状进行评估,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政策,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一步地探究当地村民的生态意识现状,对当地村民生态意识水平现状进行评估,并在生态意识层面上进一步分析提高村民生态意识水平的策略。

与此同时,我也期望能通过对调研结果与搜集相关资料的对比参照,将其推广到我国整个的北方农村地区,重点将放在如何进一步改善与加强农村村民生态意识上。

二、调研对象

三家村部分村民

三、调研方法

本次关于三家村生态意识调查采取以走访、观察法为主,问卷调查为辅的调研方式展开。 此次调研主要通过评估当地生态现状,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态意识状况。同时 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了解当地村民生态意识现状。

即此次调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针对当地的生态现状,从存在的现实状况入手,然后再上升到当地村民的生态意识现状。以后者为主,前者为后者服务。

在此次调研中,共在三家村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4份,回收率为92.0%,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有效问卷率为91.0%。而在问卷的统计中,鉴于无效问卷只是在某一个问题上无效,采取排除无效答案的处理方式,以充分利用调查问卷。

由于我并非专业调研人员,同时也受专业知识、时间、费用等方面的限制,此次关于三家村村民生态意识的调研并不十分专业,存在着许多偏颇之处。但是我认为此次调研的准备工作是细致的,调查工作是认真的,统计、分析工作是科学的。通过这样的步骤得出的结论,是具有一定得代表性,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实的。

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三家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生态环境的定义为: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农业是以土地、水、气候和生物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部门,这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发展。进入20世纪,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自然资源快速消耗,出现了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各国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甚至政局的稳定。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农业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质量、防治农业污染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农业生态环境是21世纪面对的社会重大问题之一。

我通过调查问卷和调查走访,以及我队员的自我观察,结合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调查走访记录和队员们的三家村生态及生态意识现状书面评估材料,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家村现有生态环境进行分析。

下面我来看一个调查问题的统计结果:

题目:您认为三家村目前的环境与生态状况如何?

A)不好 B)一般 C)好 D) 不知道

数据统计结果:

如上图所示,我可以看出,在我的调查对象中,有20%的村民认为生态现状好,有70%的村民认为生态现状一般。

农村与城镇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农村垃圾的随意散布,到处都可见散落的垃圾,缺乏统一的处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既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又是一个处理起来较为困难的问题。

生活垃圾的问题在于村民一般都是随意排放,使得各处都可以看到随意丢弃的垃圾(如图)。此外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像电池,充电器等,也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而随着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对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赖降低,许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综合起来看,农村的垃圾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未经处理的垃圾堆积物。在农村,生产、生活的污水往往是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三家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据调查了解,当地较大部分的村民对日常生活使用后产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都是随地处理,直接排放,使之自然地风干。有些也采取明渠或下水道方式排出,一般直接引入村庄周围的小河流。但事实上,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

二、三家村村民生态意识现状分析

在完成了对三家村生态现状的论述与评估之后,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分析三家村村民的生态意识现状。

首先明确生态意识的概念:生态意识是从生命与环境的整体优化目标来理解和追求社会发展的一类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是生态规律的支配作用和生态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的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合。生态意识的特点: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把自然、社会和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其整体运动规律和对人的综合价值效应;突破过去那种分别研究单个自然现象或单个社会现象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论局限。

通过我的调查,综合各项调查数据和资料,结论为与三家村现有生态现状较为乐观的情况不同,三家村村民生态意识现状形势严峻,不容乐观。下面分点作详细阐述:

首先看一个简单的环保知识问题及我所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

题目:您认为我通常所指的“三废”问题是指什么? (多选)

A)废气 B)废液 C)废水 D)废纸 E)废渣 F)废弃的白色污染

数据统计结果:

由此可见,三家村较多部分的村民对于极其基本的生态信息缺乏了解。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以本次在三家村的实地调查结果为依据,结合其他的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农村村民生态意识现状调查,以整个农村地区为展开面,我得出结论:农村村民在生态意识方面较为薄弱,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缺乏对当地环境的归属感,情况不容乐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观点、态度较为缺乏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们生态意识中最重要的观念。它如同一座房子的根基,一种理论的基础。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直接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指导着人们所作出的各种行为。从上面的情况说明中,可以看到,能够以一种较为科学的态度指导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村民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这样的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四、改善现状的策略分析

面对着农村村民生态意识薄弱的不容乐观的情况,以及进一步增强农村村民生态意识的的迫切性,我参考相关书目及资料,提出了以下几点以培养和提高村民生态意识为目的的策略。

(一)教育的引导?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在心理和道德的层面上,形成一种内在的强制力,以约束人的行为,以形成所期望的道德品质和意识,并为形成所期望的文化环境提供条件。在培养和提高人们生态意识的过程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教育在普及和增强社会主流意识方面的重要性的。而任何一个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国家,都必须注重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们生态意识方面的重要性。?

不仅仅要让生态意识于民众的心中形成,更重要的是它能在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心中深深扎根。

(二) 法律与制度的保障?

法律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多种作用,法律通过其效力的实现,而达到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的强制的引导作用。法律的作用是外在的强制,而道德则是内在的强制。为实现法律的效力,必需辅之以相关的具体制度。生态意识可以塑造文明的法律和制度,同时法律与制度对生态意识的培植也在起着保障与巩固的作用。?

通过法律的方式,设立具体的维持生态安全的程序和制度,对于破坏生态安全的行为,依法追求其责任;对于在保护环境、有益于生态安全的行为予以奖励。通过奖惩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从而加强对法律的信仰,对生态意识的信仰。而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来对善加以褒奖,对恶加以惩治,即使通过教育能在人们的心中建立起生态意识,然而此种意识的存在却是不能长久的。因为教育的引导目的得不到法律与制度的有利保障,则人们对生态意识的感情将逐渐丧失。对于民众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引导的法律,不仅仅包括环境法,而且需要民法、刑法和行政法共同参与相互配合。

(三)政府部门的努力

政府部门在农村村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其必尽的义务。

这就包括了对党和国家相关政策不折不扣的执行与落实;包括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恰当措施,建立合理机制来加快农村村民生态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同时还包括了加大政府相关知识政策的宣传力度。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篇5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院系年级:电气工程系

2009级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技术

电信S2009-4班

姓名:

授课老师:

2011年 4月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容和基本方针。[学习重点]

1、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2、党为什么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重点)

4、理解中国先进文化。(难点)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的科学涵义:文化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等并列的,即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探讨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发展进程与特点,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们党对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辩证统一的。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应全面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2.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实践证明,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阵地,腐朽落后文化必然会乘虚而入。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阵地,是我们党领导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保证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文化繁荣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应认真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场馆的思想文化教育功能。

3.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1)把文化建设纳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从“三个代表”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党的文化政策,领导和团结广大文化工作者,遵循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文化政策,处理好文化工作中若干重要关系。

(2)把文化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重在建设”的方针,努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对基层各项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应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加强建设和管理。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领导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等等。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和道德规范。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胡锦涛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8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是,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在当今社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力主要来自于文化。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文化建设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从思想上保证了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人的素质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社会,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素质,是文化建设的特有功能。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培育四有新人。

(二)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必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伟大的创业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维系、协调和推动作用的一个精神力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新时期“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现在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事业,正在并将进一步使民族精神更加发扬光大,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要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切切实实,长期不懈地抓紧抓好。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任何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需要有法律规范提供制度保证,有道德规范提供精神动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构建起日益完善的、反映社会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要求的、具有很强引导力和规范力的道德体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就是使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就是要把中华民族具有悠久而深厚的道德传统,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美德,发扬光大。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文明力量,是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文明境界。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当前要坚持不懈地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方式、方法。

(三)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是增强我国综合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要制订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要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宣传报道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要把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创新精神,既立足于本国本民族又大胆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先进文化的精神和特质。要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创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开拓能够极大促进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是对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这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丰富沃土和不竭源泉。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3、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篇6

摘要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新生力量,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所以大学的和谐环境对于一个大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校园 校园建设 大学生 文化建设 思考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那么如何加强和谐的校园的建设呢?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同的高校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校园内部的硬件设施,如美化校容校貌;合理布局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增加文化设施,改善师生居住饮食条件,拓展通信和网络服务,更新陈旧设备,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完善的校园设施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使人、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例如学校通过组织升旗仪式和文明监督岗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实践活动、开展各种文艺汇演活动,建设文化长廊,张贴宣传画、悬挂名人警示语;校门前后挂出警示标语;布置教室,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等,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还有在师生教职工中展开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促进大家思想感情的交流,形成统一的和谐氛围;经常组办一些学术讲座,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学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在校园内,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要尊师重道,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也要关心爱护学生,高度负责而不是得过且过,上完课走人等着领工资的态度,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希望那些课堂上随意接听电话、玩手机的同学学会尊重老师的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确保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到和谐校园的温馨。那些在宿舍不管他人利益,喧哗吵闹的同学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从而打造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学习环境。校内体现出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诚实守信,考试不作弊,教师认真负责的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位。将思想教育融汇于文娱活动中,使学生在美感欣赏、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潜意识和形象化的教育,变枯糙的思想灌翰为充满趣味的心灵体验,学生更乐于接受,思想教育也更见成效,校园内的氛围也更为轻松活泼,和谐自由

三、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式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管理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校园管理不断得到加强,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生活在校园的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稳定有序地进行。在中国高校大量扩招,高等教育领域进一步开放,生源质量和素质发生很大的变化的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要求高校领导者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运作规律,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方式。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学生的“生杀大权”,以灌输命令为主体的教育,以“管、控、压”为主导的工作方式能使高校维持运作,但不一定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进一步产业化,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高等教育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进行收费,学生缴费上学,学生与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契约式”的“出钱”与“受益”的关系。学生出钱,学校就得让学生受益。在改革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今天,民主、自由、公平、公正的思想也已被广大学生崇尚和接纳。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灌输式理念,粗暴的“管控压”式的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高等院校应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和各高校的特点,形成一个“学校领导,政工人员负责,教师协同,学生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让更多的人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教育变为被动教育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四、建立和健全校园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照顾。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以后,部分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当然,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不仅仅包括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也包括存在其它问题的学生群体。学生生活上的负担和不顺,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剧烈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内各种思潮的激烈 碰撞等等,都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便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这些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汇入了高校的弱势群体。建立和完善校园保障体系,相对贫困学生而言,就是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帮助,从而走出困境。校园保障体系有别千社会保障体系。就目前来看,助学贷款、贫困学生补助金是其主要内容,但是二者所扶助的贫困学生毕竟有限,且两者都是政府行为。在有条件的高校,也可吸引一些富有企业或企业主捐资建立助学基金,帮扶贫困学生,成立一定的勤工俭学机构,指导贫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把勤工俭学作为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还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艰苦奋斗的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心理疏导机构的建设在各个高校的状况不容乐观,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疏导相对滞后。一些高校缺乏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引进专门的心理学人才。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专门的机构,专业化的人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员,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缠绕在一起,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育成健康的人格。

五、确保校园稳定,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保证

高校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我们要清醒看到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从高校总体情况看,虽然大局稳定,但是也潜伏着一些不安定因素,各种安全隐患仍然不少。主要有“五个不容忽视”:国外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不容忽视,“四个多样化”对师生道德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管理方式的挑战不容忽视,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问题不容忽视,高校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维护稳定工作十分重要。高校必须把维护校园稳定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注重采取措施,切实把维护稳定工作落到实处,这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保证。例如在校园内,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要尊师重道,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也要关心爱护学生,高度负责而不是得过且过,上完课走人等着领工资的态度,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希望那些课堂上随意接听电话、玩手机的同学学会尊重老师的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确保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到和谐校园的温馨。那些在宿舍不管他人利益,喧哗吵闹的同学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从而打造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学习环境。校内体现出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诚实守信,考试不作弊,教师认真负责的校园氛围。

结束语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作为大学生,也应该为构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举手之劳的小事,也许我们可以为他人带来便利,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促进和谐,和谐的校园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共同打造。祝我们在一个和谐的校园内生活、学习并逐渐成长。

参考文献: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篇7

生态文明是在全球环境危机背景下提出的, 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的又一次深化。环境危机实际上是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索取、不加恢复与保护的必然结果。爱因斯坦讲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么用它, 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 完全取决于人自己, 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 但也能用来杀人。”近代工业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必须转为人与自然的和谐, 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是人类同等重要的战略任务。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后的成果,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将环境成本外部化, 因此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荒漠化和“城市病”等遍及全球的环境问题。在不断的反思中, 人类逐渐认识到, 生态文明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 是人类构建和谐世界理想的境界。

建设能源生态体系

作为能源工作者, 我们清楚地知道, 自然界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一切生命的摇篮, 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自然,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所以, 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倍加爱护和保护环境, 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 努力建设和维护生态文明。生态学家告诉我们, 面对工业化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 借助现代科学发展出现的新技术, 人类有条件重新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 反省自身生存的方式, 调整与自然的关系, 自觉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使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自然融为一体, 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 9 3 6年, 英国学者坦斯利 (A.G.Tansley) 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强调在一定自然地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一定的生物链, 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在功能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构成生态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 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相当严重,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重大污染事故不断发生, 环境保护仍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尤其是目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阶段, 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行业发展迅猛、比重上升, 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坚持节能优先, 效率为首, 科学用能, 保护生态的原则, 把“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任务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地落到实处, 以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

关于生态系统, 目前一般认为有四个基本特点:

1、整体协同, 动态平衡。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 一方面, 必须从环境中摄取物质与能量, 如空气、水、光、热和其他营养物质;另一方面, 需要不断向自然排泄废物、残渣。这样循环往复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2、相克相生, 相互依存。生态环境经过长期的变迁和演变, 通过食物链、生物链形成了在生态环境中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功能, 达到了生态平衡。

3、生生不息, 循环演进。物质在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循环不止, 是大自然不停演化的基础。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产—加工—分解转化过程, 是生态系统的基本代谢过程, 也是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正是由于自然界有了这种功能, 人类才有可能根据生态规律, 合理利用再生资源, 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物质代谢和循环。

4、自我调节, 创造再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 在受到外来影响后, 通过自身调节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所谓现代能源生态系统, 是以生产、消费活动链条为主题的人类能源生态体系。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不仅涉及一次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而且涉及包括土地、水资源、大气、环境等公共资源的占用和再分配。与传统概念相比, 现代能源生态系统不仅强调开发和利用系统自身的平衡状态, 而且更强调资源开发和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平衡。这是现代能源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

现代能源生态系统的发育是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为基本前提,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能源勘探开发、能源生产、能源加工转化、能源消费、废物的消纳与利用等环节, 形成一个循环经济的生态有机体。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任何生态系统的发育环境均取决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环境 (生态) 及其演进状态。根据这一原理, 能源生态系统的发育环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地自然资源基础;二是自然资源基础的开发状态, 或者说人文生态系统发育状态。就两者的关系而言, 前者决定着能源生态系统发育的可能性, 后者决定的是能源生态系统发育程度 (规模和方式) 。

促进能源生态文明

2007年,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我国能源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突出的特点是, 积极推动能源立法, 重点狠抓节能减排, 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节能减排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全民动员, 人人参与, 全年实现了能源消费强度、环保污染指标双双下降的好势头, 为2008节能减排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能源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气候、环境和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 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逾越的鸿沟。前进中的矛盾, 要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前进中的问题, 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根本的出路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02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新概念, 把以往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 发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2007年, 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概念, 再次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三个文明”进一步发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这是我们党在实践中成功地把握客观规律, 不断开辟认识客观真理道路,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成果。遵循生态发展客观规律,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即“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要求, 能源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艰巨任务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半个多世纪以来, 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证明, 能源生态文明不但是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条件。建设能源生态体系, 促进能源生态文明, 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同时它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块试金石。

35年前,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一个口号:“Only One Earth” (只有一个地球) , 警示人们保护唯一的家园, 免遭污染破坏。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气候、保护生态, 关系到整个人类和地球的命运。我们知道,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努力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所以, 我们应当牢固树立节约意识、环境意识、气候意识、生态意识, 转变传统的能源发展观念, 一方面不但充分考虑能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能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安全发展, 促进我国能源事业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面对未来, 面对世界, 面对现代化, 面对能源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任务, 每一个能源工作者都应当自觉地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己任, 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的宣传者、热情的倡导者和忠实的实践者。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性;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①这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和准则,追求人与自然同生共进的理念,就是生态理性。只有弘扬生态理性,重塑传统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才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佳选择。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培育生态理性人格,促进科技理性生态化,超越经济理性,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一、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经济理性,他认为:每个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怀有理性的利己之心,从而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客观地说,经济理性重视人们的需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只考虑经济因素这种单向思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甚至是危害,因为绝对化的经济理性会把自然仅仅当作人类的工具,而不是生存环境,进而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势必会导致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人与自然原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以损害自然为代价的发展,只会带来短期的可观的效益,而长远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资源枯竭。这就是说,任何主宰、统治自然的想法,带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人类的灭顶之灾。对此,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②

面对当前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不能再继续坚持单一的经济理性以自然交换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经济理性与传统的生活与行为模式,深刻反思经济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的确,一味破坏环境、侵害自然,最终深受其害的也只会我们的社会、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用生态理性来匡正经济理性,将生态观念融入人们的实践活动,使得其脱离单向度的利益至上状态,促进人类自然观与价值观的深刻变革,从而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生态经济理性比经济理性的视野更广阔,它把经济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损害为零的一个特例包裹在自己的体系之中,时时调整、平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规训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必须要塑造和张扬生态经济理性:要以生态经济规律为准则来开展经济活动,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还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更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通过走“绿色道路”和生态现代化之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不但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渗透在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也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推动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是,随着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也在不斷膨胀,科技的片面发展正在日益暴露出它自身的巨大破坏力,生态问题也被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尤其是在现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一方面在借助科技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提高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科技对生态环境干涉影响的进程被极大加速,其程度愈来愈深刻,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衰竭退化、自然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

如果想实现自然在人类心中“返魅”,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打破对于技术的崇拜,从科技理性的角度上去反思、检讨自身的行为,限制科技自身的合理性限度,跳出科学技术造就的“以征服、改造自然”为主题的生产模式。正像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所指出的:“我们不应该把人类技术的本质看做统治自然的能力。相反,我们应该把它看做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控制。”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构建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的亲近自然态度,确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引导科技价值观还魅自然,发挥科技在生态中的积极作用。比如,给予科技理性以必要的“生态”补充、促进科技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对科技进行生态重塑、引导科技体系结构的生态化,扶持和推广生态技术、推动科技社会功能的生态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塑造生态科技理性的观念,实现人们科学技术观和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生态转向。

事实上,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生态科技理性的塑造,促进科技的生态化,还特别强调如果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科技生态化的发展,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和驱动力功能将会进一步显现。

nlc202309081709

三、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

生态文明是一场文明的全面变革,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一项全面的建设。因此,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还要积极培养和造就适合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格,实现“人格转型”。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格,而任何名副其实的文明,其最根本的外显特质就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但是,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与特定的生产条件、社会环境、发展状态和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即是说不同的社会形态塑造出不同类型的人格。在工业主义的高歌猛进中,一种对生态环境保持冷漠状态的非生态人,或者是那种只想占有和享受自然生态资源而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反生态人占据着整个社会,这种对自然的冷漠占有、对工具性价值取向痴迷的单向度人格,非常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反,取而代之的则应该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格,即生态理性人格。一般来说,生态理性人格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工具理性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以及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们顺应自然、遵从自然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

但是,塑造和锤炼生态理性人格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长期共同的努力。其中,首先就是要弘扬生态文化,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的社会氛围和风尚的优秀文化。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而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则是非常巨大的,只有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宣传生态文明,营造涵养生态人格的良好氛围,才能感染大多数人关注自然、关心自然,并能付诸于行动。其次,要加强生态教育,培育公众生态意识。塑造生态人格离不开环境教育的内化,要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生态道德的长期教化和引导,使生态意识得到社会主体的认同和接纳,并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最后,要加强生态实践的锤炼,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完成“人格转型”,达成人、自然、社会协调永续发展的价值旨归。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人们只有以积极态度与行为参与到生态实践當中去,通过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鸿沟, 才算是形成了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的人格范式,也才能真正切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上述可知,只有匡正经济理性,使经济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只有实现技术祛魅,确证“科技理性”的合理性限度,实现科技理性的生态转化只有培养和造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性人格,才能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程度,才能坚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注释

①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559-560.

③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72.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5-05-06.

上一篇:学校关于省普及十五年教育评估工作自查报告10月30日下一篇:以A Flood为题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