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论文(建设生态文明)(共9篇)
马原论文(建设生态文明) 篇1
用历史唯物主义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学者从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生态文明进行理论探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反思当前的环境问题,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出发,并与生产方式相联系,才有可能真正看到环境问题的本质所在。”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审视和思考生态文明观,对当代生态问题及其出路进行进一步的哲学讨论,此举对于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保持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十八大
1982 年联合国高级专家委员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战略。生态文明是我国学术界站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高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拓展或诠释。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中国环境报》上发表的《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谦吉教授呼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随后其理论研究才逐渐兴起。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其概念界定学界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分歧。郭洁敏提出,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黄爱宝认为,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众多的生态文明定义,反映了人们对生态文明理论视野不断深化的过程。虽 然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定义,但总体说来都强调自然具有其内在的价值与 权利,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应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生态问题的探讨不仅涉及理论领域,它更是一个实践性的课题。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造成了环境和生态上的问题。我国学者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生态文明进行理论探讨。正如恩格斯说,“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其实,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反思当前的环境问题,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出发,并与生产方式相联系,才有可能真正看到环境问题的本质所在。”
中共十八大也提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审视和思考生态文明观,对当代生态问题及其出路进行进一步的哲学讨论,此举对于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保持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理论是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也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之后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向度研究上,少数学者认为,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中根本不存在生态思想,美国当代社会生态学家詹姆斯·奥康纳在其著作《自然的理由》中指出:马克思哲学是理性的,不包含现代生态哲学思想,尽管他谈论过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但他只是从理性的角度加以考察,并未涉及生态学的问题,更不可能建构生态哲学的研究视野。而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着生态学向度,例如佩珀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能够容纳生态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由于其生活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但我们也不能采取简单的、武断的否定态度。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只不过他们的生态思想较零散的存在于其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之中。具体地说,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其生态思想,通过整理可以发现这些生态思想主要蕴含在对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大关系的研究之中。我们在梳理这些生态思想的同时,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超越时代局限,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探寻其生存困境的根源、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正如弗罗洛夫曾指出过的,“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说,马克思恩格斯处处闪烁着真理光芒的丰富的生态思想,既是我们深刻地认识当代社会危机的思想指针,也应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自然界是人存在的基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
人的产生、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自然环境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只有在合适的自 然环境中才能够生存下来。
(2)自然界因人的存在而改变,人通过实践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劳动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最基本形式。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来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使得自然物发生了改变,成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用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3)人和自然的相互制约性。人在改变自然以适应自身生存过程中的能动性与 自然被动性接受的矛盾,必然地包含了人类活动破坏自然平衡的可能性。马克思 说:“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 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 恩格斯也指出,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的过程中,“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 间以及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人在实践活动中结成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 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 人对自然界的改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关系。前者属于生产力范畴,后者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 质和发展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劳动的异化,同时也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扭曲。马克思曾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可见,劳动与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也就是他同整个自然界、整个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异化。在异化劳动中,人类丧失了自己的目的,异化为自私的个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劳动的异化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也直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3)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然而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必须首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因此,马克思提出了 “使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的历史使命。恩格斯也提出了克服私有制社会中人与自然冲突和人与人冲突的任务,以便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转变,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多加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蒙秋明,李浩著.------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6(2)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卢风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8(生态文明丛书)
(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6(4)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彭国著,2010.6.9(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本书编写组
马原论文(建设生态文明)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生态文明理念
1 生态文明研究历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 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1],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2]。20世纪中后期, 人们已经开始用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是日本学者梅棹忠夫, 1957年他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 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1967年出版的《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中提出的生态史观, 重视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文明史进程的重要作用[3]。
1991年刘宗超、刘粤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中提出要确立“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4], 199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殖基础》正式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 开启了中国系统研究生态文明理论的先河;1997年《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首次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重要治国理念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 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现状和问题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以校园为载体, 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个基本维度, 使生态文明融入其中,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校园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在校园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中, 从美化环境、绿色环保、和谐自然各个方面出发, 不断强化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贵阳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带头作用, 贵阳学院作为贵阳市唯一的本科高校, 拥有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 肩负着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 因而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贵阳学院位于贵阳东出口, 与图云关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 贵阳学院的用地版图为平面蝴蝶形状, 中长期规划面积1200亩, 现实际使用面积810亩, 规划建设以“园式林、生态型、数字化”为基本范式, 拥有博信楼、博雅楼、博远楼、博艺楼、博新楼、博技楼、博达楼、九思楼、逸夫楼、咏籁楼、荟素楼、图书馆、田径场、行健馆、阳明文化广场、学生公寓楼群以及鱼梁桥等建筑单体, 建筑单体色泽一致, 风格雅致, 特征鲜明, 品质精良, 在绿化、净化、美化和文明化建设上达到较高水准, 是贵州省“优美校园”。贵阳学院在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创建上与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相适应, 全面践行永续发展理念, 确立了“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 精心打造出“馨园”、“梨园”、“桃园”、“竹园”、“桂园”、“生态园”, 以及“峡谷飞桥”等“七园七景”。生态校园一年常绿, 四季有花, 景致如画, 是贵州省“绿色大学”[6]。在优美校园和绿色大学的建设过程中, 贵阳学院秉承“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 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建设中都开展了多方位的工作,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设计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问卷调查, 旨在了解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更好地分析和总结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值得借鉴的方法。
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共20题, 每题可选择一个答案, 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随机抽取了星期一下午在贵阳学院第三教学楼二楼上课的班级共10个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 涵盖了2011级、2012级、2013级三个年级学生 (2010级学生均外出实习) , 共发放10个班级, 每个班级30份。发放班级及收回份数为:2011级应用化学专业收回30份, 2011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 2011级国际贸易专业收回30份, 2012级生物工程专业收回30份, 2012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 2012级旅游英语专业收回30份, 2012级美术专业收回30份 (有10份没有填写) , 2013级城乡规划专业收回30份, 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收回30份, 2013级制药工程专业收回30份 (其中有的问卷有的同学仅仅填写一面, 故统计实际数量与预计数量有一定偏差, 见表1) 。
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的20个题目中, 1~14题的内容为生态文明具体行为体现, 15~20题内容为生态文明观念内涵。在1~14题中, 按照行为主体来分可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类。其中1、2、4、5、6、7、8、9、10、11、12、13为个体行为, 其主要表现同学们个人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主观意见及行为;3、14为群体行为, 其主要体现大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看法、意见。按照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是否分离来分, 其中1、3、4、14题是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相分离的题型;2、5、6、7、8、9、10、11、12、13题是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同为一体的题型。15~20题中, 16题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内涵理念的认识, 15、17、18、19、20题则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认识。
从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的1、3、4、14题调查情况看, 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相分离时, 责任意识相对淡泊, 缺乏主动担当的勇气的决心。如第一题:当你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 你会如何做?其中选择A的占36%选B的占31%选C的占33%, A、B、C大约各占1/3, 这说明在大学生中还有在看到周边环境建设遭破坏时漠不关心的现象。如第四题:你对学生在学校践踏草坪的看法是?其中选择A的占22%选B的占63%选C的占15%, 从B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为63%, 这说明了学生还缺乏担当的意识和勇气。当然, 从其他题目, 如14题:你们寝室打扫卫生的情况如何?其中选择A的占62%, 选B的占31%, 选C的占7%, 从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当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 学生还是比较关注的, 但还缺乏把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和目标去努力践行的决心。
从环境问题与个人经济关系来看, 与个人经济关联性大的问题, 学生关注度相对较高, 如第7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 说明在个人环境行为方面, 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处罚或奖励, 如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恰当地给予一定奖励, 对排污的收取一定费用, 以此促进环境方面好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
从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的理解上, 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解都比较正确, 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是紧密的, 绝大部分大学生愿意深入地学习和传播生态文明, 保护生态, 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
3 对策与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的考察分析来看, 贵阳学院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比较好, 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所做的工作还是有所体现, 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有校级领导分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 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策和指导作用。同时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2) 学校成立专门机构, 负责牵头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由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牵头完成, 后勤管理处、基建处、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等行政教学部门协同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3) 学校要求教师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研活动, 有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及学术方面的专题研究课题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
(4) 除了学校行政教学部门教师参与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外, 贵阳学院还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具体情况, 组建不同的宣传和推崇生态文明理念的社团, 组织落实建设工作。如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等成立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普及与促进协会、贵阳学院环境协会等社团, 围绕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环保主题, 结合学校实际, 在学校和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社团活动, 带动了一批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活动中来。
(5) 让生态文明课程进课堂,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相关课程不仅是在相关专业开设, 而且也作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在所有专业中开设, 如开设“环境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类校级公共选修课程。由贵阳学院组织编写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教程》经过两次改版后更加符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该课程也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开设, 使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路径有了初步的认识, 为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奠定了知识基础。
(6) 在全校范围内, 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开展相关活动, 推进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学校积极倡导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相关活动, 如开展“我为校园添一点绿”, “关爱一小家、幸福一大家”签字活动, 环保展示活动, 绿化校园活动, 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主题活动;制作宣传栏等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 对原有的绿化进行保护和充分利用, 同时扩充新的绿化地带, 并对校园内的130余种植物进行了命名挂牌, 增进大家对校园植物的认识了解和热爱。
(7) 在学校规划建设中, 尽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氛围, 激发学生建设校园生态文明的激情。在校园规划建设中, 一方面, 注重校园自然环境的生态性, 努力营造一个绿色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 另一方面, 着重体现了校园人文生态素养的展现, 如校园的路标指示、教学楼的命名、学校的徽标等都应尽量展现生态和谐的理念。
(8) 在校园资源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 要遵循节约和再利用的原则, 尽量减少由于资源浪费而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针对食堂浪费现象, 通过“光盘行动”等活动减少浪费;教室灯光、路灯等设置了智能装置, 最大限度地减少用电量。
(9) 制定了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并由学校相关部门监督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4 结语
总之, 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不断地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以创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资源节约的校园为目标, 以生态文明校园为辐射源, 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潘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J].中国国情国力, 2006 (10) :20~22.
[2]刘思华.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J].经济师, 2011 (1) :6~9.
[3]杨宁一, 郑丽平.评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J].史学月刊, 2005 (8) :92~94.
[4]刘宗超, 刘粤生.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J].自然杂志, 1991 (6) :413~416.
[5]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马原论文(建设生态文明)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伪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32-02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各地更是在中央的号召下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大部分地方在这一方面是走了正确的道路,但是也有一部分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某些方面走向了邪路,背离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甚至走向了“伪生态文明”。这一类偏离生态文明建设正确道路的“伪生态文明”不仅无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还会妨碍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设和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被普遍认为是相对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式,目前在学界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马克思、恩格斯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进行了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于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学者杨志华认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双赢为根本目标的新兴文明形态。”[1]著名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进步关系。”[2]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的一种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并且相互补充的。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伪生态文明及其表现
所谓伪生态文明,笔者认为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违反生态文明的科学规律和精神等行为的总称。伪生态文明一般是以地方政府部门或者企业为主体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外衣或者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而做出一些无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甚至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产生的危害是无可估量的,不但会带来经济损失,有的也会带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国家和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声誉,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产生疑问甚至是失望。伪生态文明的相关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和均衡性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3]而有些地方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忽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甚至为了环境保护而放弃经济建设。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表现,也许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所以笔者认为绕开工业文明而直接进入生态文明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工业模式和生产方法,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向生态文明不断靠近。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坚持均衡性。所谓均衡性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都要均衡发展。比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开始把自己国内的过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本国国民则不仅享受到了丰富的工业物质消费,同时也享受到了蓝天白云的美好。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均衡的生态文明形式或者说是伪生态文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发展中国家掠取环境资源的又一表现。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面领着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东部发达省份由于经济基础雄厚而开始转移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工业企业,虽然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成果丰硕,但代价却是中部或西部兄弟省份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在外省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最终也会影响到自身。不过目前已经开始了类似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这也许是修正我国东部发达省份伪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
2.城市建设中的“面子工程”
城市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很多政府官员也把搞好城市环境作为自己的施政重点,例如北京在奥运会之前治理“垃圾围城”的例子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优秀代表之一。但是,国内的很多其他城市在这个方面的作为却“变了味”。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在近日就播出了“高价的城市绿化”这样一期节目,指出贵州省贵阳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偏爱将大树、古树、名树从森林中移栽到城市里来,这样不仅破坏了森林原有的生态环境,破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些大树往往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养护的不到位等原因而死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是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行为,即借绿化城市的美名却做出了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这类行为是需要城建和绿化等部门警醒和严厉禁止的。
三、对于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我国在党中央的倡导和带领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违背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伪生态文明”,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出现,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1.继续加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建设
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米都斯教授等撰写的《增长的极限》,学者莫里森《生态民主》等著作都是世界生态文明理论领域的杰出代表。但是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不可以照搬西方的相关理论或者政策,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我国的学者应该在吸收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国情,以发展的眼光来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努力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拥有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的支持。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这样一来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加顺畅地发展。
2.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
胡锦涛同志曾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讲话指出:“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其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就要求在领导干部的考核中取消以往单一的只追求经济指标的政绩观而转为更为综合和全面的政绩观。其中就包括生态政绩观即将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而且需要领导干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以免因为片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而造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走向误区甚至产生损失。同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要有大局观和协调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总之各级领导和百姓的父母官应该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不妨碍目前的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努力改进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和后代造福。
3.建立健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和惩罚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健全的生态监督和惩罚机制是必需的,它的作用就类似足球比赛中的守门员,是防止生态环境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着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好坏。类似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等环境相关部门在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惩罚机制的建立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在多个部门的联合执法等行动也有了很好的尝试。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伪生态文明”的新情况还很少有关注。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认清和正确定义“伪生态文明”的行为,对于企业和政府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实则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处罚,并责令其消除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舆论。
4.转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改革开放后,各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大举“入侵”中国,包括麦当劳、可口可乐在内的西方标志性商品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冲击,更多是其隐藏在背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入侵”。在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大型的跨国公司力量不断壮大,但是其追逐利益的本性没有改变,因此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消费者价值观,从而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消费模式,并且在当今的社会里,很多人都形成了物质至上的价值标准,同时追求所谓的“洋气”和奢华,而这正是马克思理论中“异化”理论的典型表现,这种人与人之间被物质和金钱所绑架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即大量掠取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中国某些城市在绿化中追求名贵大树正是这样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转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是解决目前“伪生态文明”现象的又一大要点。但是在全球化交往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我们不能奢望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崩溃,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倡导人的自由发展,引导人的自认价值的充分实现,进而影响到人们向健康、合理和环境友好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转变,通过类似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我们有希望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精神标杆。
参考文献:
[1]杨志华,严耕.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及建设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G]//薛晓源,李慧斌.生态文明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精选) 篇4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要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问题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从而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警告生态危机的呼声与日俱增。因此,分析和探讨生态危机问题,对我国谋求危机治理的新思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巨乃岐在《试论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中指出,生态危机在其本质上是人类的危机、人的危机、文明的危机[1]。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因此,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构成的复合概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这种规律的作用和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转型的阶段。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不能包容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因此,生态文明完全可以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提并论,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我国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厦。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看到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成为现实。伴随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4]。
3.1 生态文明是生态危机的出路
工业文明带给了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发展,但是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如对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导致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这使人类陷入空前的生态危机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日益受到威胁。一味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将丧失自我修复能力,人类也将面临陷入严重生存危机之中的危险。工业文明激化了生产与自然的矛盾,造成了潜在的生态危机。走出生态危机需要文明创新,而生态文明正是人类消除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然出路。3.2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解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现实需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不是一般地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要把这些要求本身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方向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种发展是动态和系统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相协调统一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和重要内容。3.3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缺失了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体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生态文明以尊重生态自然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物质生产与生态环境承载限度相适应为基本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为核心内容,以人类社会在良性的生态环境下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的自觉与自律,强调自身、自然、社会的平等互惠与共存共荣。生态文明正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综合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谋求人类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和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3.4 生态文明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
为应对工业革命以来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领域,逐步发展起来。首先,我国虽已颁布了许多环境法规,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如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法律条文内容滞后等,加上执法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影响了环境法律的权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其次,立法者对于人与自然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影响着立法的质量。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再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客观上需要完善环境立法,要求环境立法应当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其调整范围之内,需要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在更广的范围内进入环境法的视野,并不断渗透到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去。最后,传统环境法仍处于对自然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之中,并没有同等的看待自然与人类,仅仅从人的利益出发限制对自然的掠夺。因此,必须从法制进步这个根本出发,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全面贯彻到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可见,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发展之路呢? 4.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即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1)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资源多重属性;(2)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生态环境污染;(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消费观,减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量[6]。4.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白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4.3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中外历史启迪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国情,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和交流,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4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生态危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是单靠某个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对于国际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非常大。中国的行为对全球生态有着特殊的影响,中国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发挥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作用。
其次,促进国际生态立法,保障全球生态安全。当前,生态问题不仅超出了国界、蔓延全球,而且还蔓延至太空。这一形势要求人类除了采取相应的科技及经济方面的措施外,还要制订国际性的法律制度以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国际生态立法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才能保障全球生态的安全。
最后,反对生态霸权主义,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不正当地介入别的国家的社会、社会发展规划,侵犯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主权,在生态问题上也搞双重标准并以此来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当坚决反对生态霸权主义,努力倡导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环境秩序。
参考文献:
建设生态文明 篇5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完善污染防治体系。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把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环保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理念。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我们要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坚决淘汰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落后生产能力。如 “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000万吨、炼钢产能7200万吨、水泥产能3.7亿吨,大大减小了污染物排放量;下狠心加大治理力度,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从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控制污染。要通过控制污染“增量”,削减污染“存量”,使污染“总量”保持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使产业结构与区域环境容量相适应。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还应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耕地、水源、环境相关制度。包括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森林植被恢复费、草原植被恢复费等现有相关政策,同时积极试点和推行资源使用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补偿模式,形成层次分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资源环境市场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 篇6
一.是什么:
二.为什么:
1.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有利于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6.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8.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时政术语)
三.怎么样:
国家:
1.加强国际领域有关节能减排的经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
2.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
4.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控资源。制定财政措施,利用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杠杆,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
5.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扭转粗放型发展方式,形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式
6.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时政术语)
7.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9.引导公民树立环保意识,绿色消费
10.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企业:
1.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设备
2.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战略,循环利用资源,创立企业自主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环保产品,生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提高竞争力
个人:
1.消费者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坚持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2.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3.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转变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马原论文(建设生态文明) 篇7
关键词:十八大,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并首次把“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 这一举措对于破解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顺应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整体布局的科学完善, 是党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的重大创新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的结果,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首先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 在此基础上,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布局, 从十三大到十六大我们都延续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之后, 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继十七大之后,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由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 增添了发展内涵新元素, 确立了发展方式新坐标, 赋予了发展品质新标准, 彰显着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 实现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化、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已经成为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伴随着GDP的增加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更希望拥有蓝天白云、姹紫嫣红, 拥有清澈的水源、绿色的森林。如果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 人类就不能诗意地栖居, 人类的健康、人的生活质量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十八大报告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的新视角新高度出发, 提出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国富民强的美丽中国,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 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 人类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 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 人均资源不足, 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近年来, 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指出, 中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好转, 总体尚未遏制, 形势依然严峻, 压力继续增大”。在我国, 能源利用率不高,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仍然严重, 天然森林减少,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加重, 生态系统日益脆弱。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 环境受破坏的程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节约集约利用能源资源,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才能有效破解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有效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努力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
部署, 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 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十八大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恩格斯说, 人类在从“敬畏自然”向“征服自然”的转变中,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应吸取传统工业文明负效应的沉痛教训、深刻反思非理性的发展观和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珍惜利用国土资源。
2.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节约利用资源, 节水、节地、节能,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加快水利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正确处理“绿”与“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实现生态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4.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薛建明, 《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社会》[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篇8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行政协助制度;执法合力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全国各地持续的雾霾天气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思考,其中值得探讨的是大气污染防治管理部门的职能以及分工问题,环境具有公共性,环境权作为人权之一,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给予积极的保护,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大量环境保护缺位的现象,政府环保职能无法得到统一完整履行,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行政协助制度。
二、以行政协助实现政府环保职能的统一履行
笔者拟将行政协助引入我国环境管理中,以解决我国政府环保职能在各部门之间无法得到统一完整履行的问题。之所以做出这一选择,一是源于行政协助制度本身的优势,二是行政协助制度尤为适合我国当前环境管理体制的特点。
1.行政协助是对行政分工的有益补充
行政协助制度是一个与行政主体权限分工密切相关的制度。可以说,行政分工是行政协助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而行政协助是政分工的结果。现代行政的特点之一是行政分工日益细化,原先由一个部门管理的领域,如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分管。行政分工在行政法上表现为行政职权,任何行政职权都是有限制、有边界的。根据职权法定原则,行政主体对行政事务的处理应当遵守权限规则,除有法令规定外,既不能任意扩张或缩减自己之权限,亦不可以侵及其它主体之权限范围。换言之,每个行政主体都应当不依赖其他主体,而以自己的人力、物力以及法律所授予的职权独自完成其任务。但是,职权法定原则实现的前提是,行政职能划分要足够清晰,各行政主体之间的职权没有交叉,每个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足以保障其完成所有行政职能。同时,行政资源的分配要均衡,并且足以保障各行政主体依赖自身拥有的行政资源实现行政职能。可是,在科层制的行政管理体制中,这些前提不可能充分实现。往往会出现某些行政事务并不完全属于一个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对其他行政主体权限范围内事务的处理又是处理所面临行政事务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为了补救分工过细的不利后果,行政协助作为弥合“缝隙”的“黏合剂”,成为填补行政权力空白的宝贵“材料”,所以说,行政权力的划分不仅明确了不同行政主体的权力管辖范围,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不同行政系统之间的行政协助问题。也有必要按照相互合作的精神建立行政协助制度。反之,如果没有行政分工和分权的存在,每一特定的行政主体都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完整的行政权,那么每个特定的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几乎是无所不能的,行政协助当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各机关的“分立”和“分权”并不表明它们彼此孤立,必要时它们可以(或必须)互相配合、彼此协助共同完成行政任务。所以说,行政协助首先是对行政分工的有益补充。
2.行政协助尤为适应我国现有环境管理体制
正是基于以上行政协助制度本身的优势,所以行政协助尤为适应我国现有环境管理体制。首先,行政协助的制度功能就在于整合碎化的行政资源,包括整合因职能分工形成的部门化行政资源与因地理分割形成的区域化行政资源。所以,行政协助有利于解决前述环境整体性与“条状”管理模式的矛盾,符合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要求。其次,从逻辑上讲,不同行政主体都有与其他不相隶属的行政主体存在协助的可能,尤其是对于职权相近,相对人范围存在交叉的事项,可能性就更强。最后,行政协助有助于实现环保部门的统管地位。通过赋予环保部门明确的行政协助请求权,可以使其获得一个实现“统管”地位的工具和手段,从而保障其他部门对环保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最终实现政府整体的环保公共职能。
也正是基于以上法理,笔者拟将行政协助制度全面引入环境法体系,以现有环境管理体制框架为前提,全面构建环境管理中的行政协助制度。这种制度设计,无论是从现有各部门的接受和配合程度,还是从与现有环境法律的衔接度来说,都具有更大的可行性。总而言之,鉴于当前政府环保职能在各部门得不到统一完整履行的现状,本文认为在修改我国环境法律时,可以借鉴和吸收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协助的研究成果,对环境管理中的行政协助制度作出规定,为政府各有关部门在环境管理中相互支持与配合提供制度条件,促进“统分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顺利运转,最终保障环境保护公共职能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得到统一和完整的履行。
三、结语
笔者认为,将行政协助制度全面引入环境管理体制中,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只有建立和完善环境行政管理中的行政协助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合作与配合,才能根本解决我国当前的环境管理困境。
生态文明建设教案 篇9
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
2、了解党的相关方针、政策及龙山县生态林城建设的思路
3、联系生活实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当代中学生应如何践行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博爱、宽容、悲悯、善待自然、尊重规律的 和谐心灵;
2、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三、德育目标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
四、生态目标
为共建爽爽的龙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好山好水好地方,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爽爽的贵阳》,老师和学生共唱。展示课件:贵阳市位于祖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暗河,别有洞天,这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理念把握(多媒体课件)
(学生交流合作,将搜集到的有关知识个别发言,进行交流)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 学生可能有的回答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它同样强调发展生产力,提高物质生活,但它更强调尊重自然,建设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 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发展环境产业、开展环保行动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辩证的统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领域,要求各种经济行为都把生态效益纳入其中,形成与生态平衡要求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循环经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政治领域,强调要将生态观纳入党和政府的执政观,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设立生态保护机构,完善生态保护法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领域,要求摒弃传统文化中的“反自然”性质,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增加生态研究、生态教育、生态道德、生态科技、生态文艺等内容。生态文明指向的社会生活领域,要求全社会树立适度消费、节约资源的生活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科学、节俭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体系,它具有多维指向。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互动关系,必须全面加以把握。
三、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背景:(多媒体课件)
2007年12月28日,贵阳市委召开八届四次全会。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诠释一个理念——生态文明城市,坚定一个信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对于贵阳要建的生态文明城市,李军用六句话这样描绘: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以此为标志,贵阳市踏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新征程„„有评价称,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这一理念之后,我国首个明确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施政纲领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同。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学术界有个观点,包括贵阳、贵州在内的生态效益决定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生态效益,广州和上海的经济能发展得这么好,在两江上游的贵阳、贵州和西南地区作出了贡献。从这个角度讲,贵州的环境立省战略和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受益者绝不仅仅是贵阳、贵州。
四、人类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即所谓生物圈的平衡状况加以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然后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当前,不但要加强和扩大那些具有原始性状,即受人类影响较少的生态系统,通过人为的保护和再建、使其维持原始的自然面貌,保持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平衡,而且要重视人类在认识化学物质毒性问题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于各种化学物质,从生产到废弃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一个防止污染环境的安全措施,更应当寻求无污染的生产方法,制取无毒性的化学产品,显然,这是给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更高、更难的任务。
五、如何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多媒体课件)
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已经明确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样,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为创造一个无污染和公害、生态保持平衡和优美的环境而共同努力。保护地球公约
(一).节约篇: 1.节约用水.淘米水洗菜,洗完菜冲马桶.洗脸水洗脚.2.节约用电.夏天不要总开空调,这样很浪费电.电灯灯泡合理使用,也会节约电,比如 :在厕所等用电时间短的地方用普通灯泡;在客厅,卧室,学习桌等用电时间长的地方用节能灯泡.此外,不要总闷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可以在外面打扑克,踢毽子.3.节约木材.坚决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尽量不使用木制铅笔,可以用环保性铅笔或自动铅。(二.)不扔篇: 1.不乱扔纸.纸可以回收,把纸放进“可回收”垃圾箱,便能循环使用。2.不乱扔废电池.废电池中有大量有害成份。一节废电池可以让一平方米的土地50年里寸草不生,让3立方米的水5年内持续剧毒。
六、教师小结:
【马原论文(建设生态文明)】推荐阅读:
马原实践论文.docx07-31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论文07-11
学校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0-20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论文05-20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09-02
生态文明建设课程论文09-23
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论文08-02
马原07-15
马原答案10-27
马原实践要求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