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

2024-07-15

马原(精选11篇)

马原 篇1

马原是当代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发表于1986年的小说《虚构》不仅是他的代表作, 也是他文学创作核心理念———“小说即虚构”的最好阐释。《虚构》叙述了一个汉族人进入西藏某麻风病人禁区, 在与世隔绝的“玛曲村”与麻风病人朝夕相处的七个日夜的奇特经历。马原在《现实的虚构》中坦言:他的《虚构》既是现实又是幻觉并在时间上不存在。这种作者本人在其文本和其他批评理论中一再强调的元小说叙事模式, 让批评家们对《虚构》的解读一直停留在马原文学艺术形式方面做的大胆探索上, 而忽视了文本所透露出的深层意蕴———对被遗忘在“玛曲村”弱势他者的人文关怀。

《虚构》文本本身最大的特色的确是它“小说的小说”叙事模式。从作者、隐含作者的区分来看, 作者马原是多文本的创作综合体, 它不仅创作了《虚构》, 还有其他的众多小说, 他是他所有作品的复合体。作为《虚构》作者的马原即隐含作者, 只是作者马原这个三维立体物的一维, 他只“在”《虚构》这一文本中, 而在其他文本中则是“不在”和缺失的。世界上所有存在都是相对出现的, 有隐含作者必有隐含读者的存在, 《虚构》作者所期待的隐含读者是摆脱传统小说接受视野的读者, 这个读者应该接受隐含作者的创作意图———即小说创作就是虚构, 隐含作者期待的隐含读者是能将小说创作与现实明确区分的理想接受者。作者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形式方面的先锋探索是很引人注目的。但是作者如果只停留在艺术形式的特异性追求上, 为“元小说”的建构而建构, 最终必将解构自身。故而笔者认为马原的《虚构》能至今都让人驻读的原因还在于其文本所带给读者的人文反思。

《虚构》的叙述者“我”是隐含作者的代言人, 他并不等于作者马原, 也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 他只是隐含作者在创作小说时虚构的人物, 并借他的视野和话语来阐发自己的故事。可以说, 《虚构》隐含作者借叙述者的叙述制造了一个多重的“他者”世界。作者马原在“他者”世界的框架建构中以人文的精神关怀使其文本丰润厚重起来, 这使得文本形式的躯壳不显得干瘪空洞, 从而使文本获得直击人类心灵的震撼力。

一、被叙述者的他者世界

叙述者处于正常人的、男性的世界;被叙述对象是麻风村的全体封闭世界, 这是一个非正常人 (残疾人) 的、非男性的世界。后者相对于前者的“自我”而言是一个他者的世界。萨义德曾提出:世界是完整的, 但当我们面对我们所陌生的事物时就会将这个陌生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分离开来, 因为我们对陌生的事物总是会感到恐惧, 并且为了克服这种恐惧而将“他者”世界主观的定义为是在思想与行为上与“我们”相异的, 进而将其视作比“我们”低级的对象, 使得“我们”有了看和叙述的权利, 而将“他者”置于被看、被言说的失语状态。由此看来, 叙述者作为有话语权的“自我”, 因为他处于正常人和男性的世界而具有了随意进入非正常人的非男性的世界的权利, 有了言说作为弱势群体的“他者”的权利。作为“他者”的麻风村被叙述者则不能随意离开这个被主流意识形态人为划分出来的“他者”世界, 他具有被看与被言说的权利, 却没有看与言说的权利。

二、非正常的女性的他者世界

叙述者“我”不想作为旁观者而想作为参与者走入这个“他者”世界, 但是他无法跨越主流意识形态下创造出来的“自我”与“他者”世界的泾渭分明的界限。他作为正常人进入麻风村是通过非正常的途径, 这是叙述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 但这种反叛的力量是孱弱的。进入非正常人的世界后他遇到了村中会说汉话的唯一女性, 这个女性是“无名”的, 他们两者可以沟通的缘由是“这个女子是会说汉话的”, 语言在此也有了区分“自我”与“他者”的力量, 汉语作为主流意识社会的语言与“玛曲村”的藏语之间的两级地位由此可见一斑。除了语言的认同, 男性叙述者与女子的界限依然泾渭分明。这种界限既是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也是男性与女性的对立形成的。打破这两种对立的途径是———“我”与女子产生感情并发生性关系。叙述者“我”又将自己置于“自我”的地位, 女子因为有生育能力而沦为男性的“他者”地位, 因为在叙述者作为男性的视野中, 女子之所以成为他的性伙伴, 只是因为她仍具有作为女性应该具有的生育能力从而有了作为人的生命力, 否则她只是一个物的存在, 不可能与主流社会闯入者产生任何联系。从这一角度而言, 女子相对于叙述者仍然是处于“他者”的地位。

三、他者世界中的他者

作为珞巴人的小个子与说汉话的女子之间, 由于传统的种族观念而使珞巴人小个子在麻风村的封闭世界中也处于“他者”的地位。虽然小个子与汉话女子之间曾有过亲密关系,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因为种族的等级关系使麻风村中的年老妇女可以说是最弱势的群体, 首先是作为相对于正常人世界的残疾人成为“他者”, 其次是作为相对于男性世界的女性成为“他者”, 三是由于年老而丧失作为女性体征的生育能力而成为正常女性的“他者”, 三重他者的地位使这群麻风村的年老妇女完全处于失语状态———她们基本上不说话以至于叙述者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在楼下还还住着一群妇女, 和女主人公在一起的两位老年妇女除了晒太阳外, 唯一的乐趣是互相喷鼻烟, 这是她们唯一的生活乐趣。

四、主流世界中的他者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看文本中麻风村的唯一会说汉话的老汉:叙述者进入麻风村所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会说汉话的老汉, 老汉在麻风村是从来不与人来往的, 叙述者会说汉话以及他的来自外部世界, 使老汉事先构设好的叙述模式得以实践。老汉与叙述者的对话是存在于老汉的无意识层面的, 我们知道人的无意识层面是由于个人受到压抑或遗忘而形成的, 他通常是存在于人的梦境中, 而叙述者与老汉的叙述恰如在老汉的梦境中, 是属于老汉无意识层面的叙述模式。老汉因为长期处于失语状态, 在他的意识层面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意识, 而只具有动物的意识, 就是这种动物意识使得老汉违背常理的与“淫狗”之间存在不寻常的关系, 纯粹动物性的关系是建立在动物性的意识层面上的。当叙述者“我”打断了老汉无意识层面的叙述程式, 造成老汉无意识层面的东西闯入他的意识层面, 使它作为人的意识觉醒, 从而对之前的动物性的意识感到羞耻, 最终使得老汉在十分厌恶的杀死“淫狗”后自杀。

从主流社会中分离出来的他者世界到他者世界中的等级世界, 马原在《虚构》中确立了很多的他者形象, 这仅仅是他的“白日梦”吗?他为什么要设计这样惨烈的故事, 仅仅是作为叙事手法所玩弄的游戏吗?也许隐含作者的意图未停留在如此肤浅的层面上。在掩卷沉思之余, 我们能体味到的是“马原”这一叙述者背后的隐含作者除了能娴熟运用西方新叙事手法外还有深切的人文关怀隐藏其间, 并给读者心灵带来一种启示的力量。作为先锋代表作家的马原建构接纳并内在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统, 这一行为本身必须被置于其所身处的特定历史语境中考察。在面对先锋作家对于形式追求的目的时, 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写作的自由”和“解放想象力”。同样身为先锋派代表作家的格非在他1989年发表的被视为先锋派宣言的《虚伪的作品》中就提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一部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 即我们寓居世界方式的象征, 我们理解世界并且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的象征”, 正是这样一场“象征的革命”是马原的《虚构》不可能只停留在形式的追求与内容的虚构和空洞上。

正如马原在《虚构》中所说:“我当然还写了一些我的同类的生生死死, 写了一些生的方式和死的方法……大概我这样做是为了证明是不同凡响的作家。”马原的不同凡响如果只体现在形式的追求上, 很多写手都可以竞相模仿来成就“不同凡响”, 但为什么马原对叙事形式的探索能震撼人心, 正是他独具的慧眼、能洞穿事物的真相, 见人所未见而言人说未言。

他者的概念曾被黑格尔所使用, 他认为如果没有他者的承认, 人类的意识使不可能认识到自身的。《虚构》中构设的他者形象是富有层次性的, 从被主流世界摒弃的他者麻风世界的建构, 到麻风世界中的源于男女种族及年龄差异造成的人类普遍意义上他者世界的建构, 多重他者世界的严密构建体现了马原对他者即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我们不应该忘记, 当我们有差别的对待或谴责他人时, 我们实际上是在拒绝我们自己视为与我们完全对立的不协调的那些方面。麻风村的人被正常世界拒之门外, 是因为正常的我们发现他们是危险的, 并由此对他们做出强烈的排斥反应, 是因为我们难以将局外人纳入我们的范畴。“一个人对局外人的处理, 反映出个体对她/他无意识的恐惧和欲望的态度”。马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敢于打破世俗观念、冲破主流意识形态并有对他者认同和关怀的叙述者, 这一叙述着有着对他者世界的融合与包容, 从而使他具有了跨越他者界限的勇气并从朦胧模糊的他者世界中找回镇静。正如克里斯蒂娃所认为的:“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我们所不知道或不了解的东西, 而不是把他者理解为一种威胁, 或至多是一种讨厌的东西, 而尽力不予接近。”马原正是通过虚构麻风村的他者世界和塑造勇敢地他者世界的闯入者来表达自身对他者的关注与关怀。如果如马原所说他有时候开始动笔了, 还没有构思好整个情节, 而是边编边写, 经常是把创作尝试和被创作世界合并起来的话, 这种富于层次性的含有理性的逻辑严密的设计凌驾于非理性世界的建构, 不能不说是隐含作者马原对他者人文关怀的良苦用心。

马原虚构的被遗忘的他者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意识形态的错误的认知。当主流意识形态将我们的存在和居住的世界奉为存在的一个中心的负责的自由的代表的时候, 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幻觉, 有主流意识形态创造的主流世界实际上也是一个虚幻的存在, 如果意识形态受到反驳或反对, 他的神秘的自我与信赖就会瓦解暴露。马原在《虚构》中也想通过这种形式的革命来对主流社会虚设的等级制度进行解构。这种虚构是对本身就是虚设的主流与非主流、自我与他者、男性与女性、多民族与少数民族、年轻与年老间众多二元对立的消解, 由此消解我们也能体味出作者马原对二元对立世界的挑战和对弱势他者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原马原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7.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84.

[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6.

[5][美]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文学理论[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6.

马原 篇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读马克思的《

一、人创造了宗教

文章开头,马克思就提出了反宗教批判的依据,那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这一段论述详细的阐述了作者对于宗教的理解,以及他所分析的宗教产生的原因以及人们的心理。根据这些分析,马克思指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是“锁链上虚构的花朵”。反宗教的斗争,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斗争。真正的幸福是现实的幸福。因此人民应该扔掉这样的锁链——让人陷于幻境,如同“鸦片”的锁链——理智地思考与行动,才能够建立自己的现实。

真理存在于真实世界而不是幻想的宗教中。因此对宗教、天国、神学的批判,变成了对法、尘世和政治的批判。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

二、批判德国制度 历史法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的”。这样陈旧、腐朽的思想是必须要批判的。马克思强调:“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可见这种制度的危害性,可见马克思对它的不满和愤怒。批判是激情的头脑,是武器,是消灭这个制度,揭露这个制度之丑陋的武器。揭露就是描述,在政府制度的范围内,描述它所导致的巨大的压力、沉闷的情绪以及严重的狭隘性。这样的政府制度是卑劣的,它有害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批判它、揭露它。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相互对立,甚至必须承认自己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是上天的恩准,是正确而且肯定的!反观统治者,他们身价极高,人数又极少。这种状态是多么荒谬啊!人民难以提升对于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只能在被统治的状态下生存,而统治者则极易麻痹在权利之中,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心理越来越沉重的恶性循环。正因如此,人们只得寻求宗教这种幻想的方式逃避痛苦,寻求安慰。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是纵容这种制度的态度。因此我们才更应狠狠的与这种制度进行搏斗。如何进行批判呢?搏斗式的批判,关键在于给敌人以打击。让压迫的人们意识到沉重的压迫,让耻辱公开从而更加耻辱。让人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到改变的强烈需求,才能激起人民的勇气,参与到斗争中来!以这样的方式,德国人民才有机会改变现状,实现社会的需求。

三、对现实的思考

反对德国现状的狭隘内容的斗争,对于现代各国也是意义重大的。旧制度是一个现代国家隐藏的缺陷。每一个现代国家都需要看到这些缺陷并且加以批判和改变。我们需要旧制度,需要对旧制度的批判来赢得社会的进取。然而现代德国制度向全世界展示旧制度毫不中用,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

同时,如果批判提高到真正的人的问题,这也是错误的。因为一个人不受国界的限制,所以个人的解放就不可能让国家得到解放。德国人在思想中、在哲学中经历了自己的未来的历史。批判观念历史的遗著,恰恰就是当代存在的问题的中心。在这一点上,德国是先进国家中最先使用这样的批判的。德国人民要做的,是把自己梦想的历史一并归入现存的制度,同时批判这种现存制度以及它的抽象继续。这意味着,哲学需要成为现实,才有可能去消灭它,而不是动动嘴,说几句坏话就能够否定的。德国的实践政治派的缺陷在于没有认真实现哲学;理论政治派的缺陷则是以为不消灭哲学就能够使之成为现实。

四、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称黑格尔的著作为德国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的和最终的表述,因此他的著作对于现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批判这样的思辨的法哲学,可以达到对迄今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坚决否定的目的。如果德国的国家制度表现了旧制度的完成,那么它就表现了现代国家的机体本身的缺陷。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面向的是只有实践才能解决的课题。德国理论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最终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的理论能够抓住人,所以能够说服人,从而掌握群众。马克思指出,现代的革命从哲学家的头脑开始。因此理论的解放对于革命有着实际的意义。我们的社会需要理论的解放以及一些彻底的理论,才会完成一次又一次向着更好的社会发展的革命。

五、面临的困难 文章提到,彻底的德国革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难——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然而德国思想的要求和德国现实对这些要求的回答极其不一致,无法直接满足革命的需要。因此不只需要努力让思想成为现实,现实力求趋向思想也是相当必要的。德国在理论方面,处于现代各国的前端,但是在实践上还远远没有达到。也就是说,人民还没有表达出对于革命的需要,相当于缺乏彻底革命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制约德国彻底革命的一个很大障碍。德国分担了太多超出它的现状之上的国家制度的某些方面,而且有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此马克思认为,如果不摧毁当代政治的普遍障碍,就不可能摧毁德国特有的这种障碍。从而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阶级解放了自己,才有机会实现社会的普遍解放。但是,如果一个阶级要能够承担这样一个从事解放的任务,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狂热。这样才能使得这个阶级的要求和权利能够代表整个社会的要求和权利。除此之外,要使一个等级成为解放者等级,另一个等级就必定相反的成为公开的奴役者等级。然而在德国,没有一个特殊等级能够充分地和人民魂魄相同,有着敢于这样进行革命的开阔胸怀和大无畏精神。马克思称德国的道德和忠诚是有节制的利己主义。这种利己主义的狭隘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阶级的斗争。在这一点上,德国就不如法国人民的利己主义。法国人从社会自由的前提出发,创造一切条件。这些重重障碍,都无疑加大了德国解放的困难程度。

六、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德国解放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而形成这样一个领域,表明了人的完全丧失,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本身。这些特点,指向了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的等级。德国的无产阶级通过兴起的工业运动才开始形成。组成无产阶级的是有社会急剧解体产生的群众。无产阶级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无产者对正在生成的世界所享有的权利就同国王享有的权利一样。因此,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因此得出结论,德国解放的关键钥匙就在于无产阶级。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在德国,必须要摧毁一切奴隶制,从根本上进行革命,才能完成解放。解放的头脑是哲学,解放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七、总结

这篇导言的内容层层深入。首先指出了德国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德国的制度需要改变,引出了德国现在需要革命、需要解放的话题。接下来从各个方面讨论了德国进行革命的优势和障碍。其中包括哲学理论的先进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但是德国社会缺少实践的勇气和动力。因此德国需要一个特殊的阶级,既能够反映整个社会普遍的需求,有能够展示出社会普遍的苦难。而无产阶级就是一个满足这些特点的阶级。因此,解放需要以无产阶级作为突破点,并且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作为立足点,才能进行革命,迎来解放,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原,与文学“纠缠” 篇3

如果不是几年前的一场大病,与死神擦肩而过,自上世纪90年代便退隐文坛的马原或许不会回来写小说。他现在身体不如以往,伏案写作长篇的体力已经丧失,创作方式变成了口述,由旁人帮忙敲到电脑里。自2012年带着长篇小说《牛鬼蛇神》重回人们的视野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马原又完成了新作《纠缠》。这个故事与遗产纠纷有关。马原说,自己是在骂当下这个高度利益化的糟糕时代——时代问题成了他新的创作灵感。

“上帝的手抓着我的手在写”

虽然有20年没有写小说,但没人会忘记马原是小说家。1982年,29岁的辽宁青年马原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海边也是一个世界》,此后,《冈底斯的诱惑》、《虚构》、《上下都很平坦》等,这一系列小说对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原也被标记为“先锋小说家”。

那时的马原还在西藏工作。莫言曾对他说,“去西藏是你的幸运”。在那里,马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神奇、神迹。这些东西在西藏几乎俯拾皆是,让你忍不住想用某种方式表达。马原的表达方式是写作。他说:“是上帝的手抓着我的手在写。”史铁生也曾说马原的作品“犹如神助”。

在西藏生活了7年之后,已经成为著名小说家的马原离开了那里。在文化人中间,这位来自西藏的作家多少有点神秘。李洱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次见到马原时,发现他的裤腿一长一短。马原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要过河,先脱了凉鞋,一只一只扔到河对岸,自己蹚水过去后,发现两只鞋整整齐齐摆在那里。“我想马原裤子穿成这样,鞋也能扔成那样,确实是有些神的。”李洱说。

1991年,马原称自己写作能力趋于贫乏,慢慢淡出文坛。人们觉得马原的不写或许跟离开西藏有关,而更大的背景是下海潮——小说不再热门,他跑去搞影视、做房地产,到大学当老师。他告诉学生们,时代换频道了,写小说挣不了钱。这时的马原,彻底平凡、世俗了。他甚至提出了“小说已死”的说法。

不过马原在商业上的天才却显露出来。他的朋友龙占川回忆说,马原在1995年就建议他做房地产,还提到过饮用水的生意。后来,他请马原当自己公司的执行董事,负责北京一个别墅楼盘项目,结果大获全胜。

羡慕大仲马有那么多读者

5年前的一场疾病,让马原重新审视生死这一命题,并开始了中断20年的小说创作。“如果不得病,我想余生不管有多长,我都不会有今天这么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抓住属于自己的时间太难了,大部分人都在迁延时日,把一些其实无关紧要的事当做最重要的事。这次面对生死,我收获了一本小说。”

马原所写的那本小说与“鬼”有关,名字叫《牛鬼蛇神》。“鬼”就是身上的病灶。书中那位叫大元的主人公也写作,也生了病,但马原说,这不是他的自传,名字相近完全是图省事。

《牛鬼蛇神》的故事从“文革”时的大串联开始。书中的两位少年,李德胜和大元,一个后来成了山民、理发师、冥纸工艺师傅;一个是后来的记者、作家、制片人、大学老师。山民李德胜虽然看起来过着悲惨的生活,却有清晰的人生;大元混迹于大千世界,却始终在迷惘中苦苦追寻着生命的价值。

从形式上,《牛鬼蛇神》还保留着老先锋派的影子,比如书的章节里特意设置了“0”节。马原对此的解释是:“任何一种形式,都伴随着内容的需要。‘0’节其实是对人生诸多问题的自问自答式思辨,好像‘联结点’,将故事编织完成,又从故事里跳出来,形成间离。”

《牛鬼蛇神》出版后,马原有点忐忑,觉得自己完全是文学新人,笔下的故事没有爱恨情仇,也没有吃喝拉撒,不时尚也不搞笑,和当下的文学潮流似乎无关。于是,新作《纠缠》成了他的一次尝试。故事依然与死亡有关,但抛弃了《牛鬼蛇神》中的哲学思考。小说讲述了一个遗产分配的故事,描写了一个当代家庭3代人的生活与内心状况。

《十月》主编宁肯说,《纠缠》综合了畅销书和纯文学两种概念,“马原曾经认为先锋文学读者太少,很羡慕大仲马可以有那么多读者。这次他综合了一些畅销书的叙述方式,我认为他的尝试还算成功。”

用形而下的手法写形而上的内容

环球人物杂志:新作《纠缠》相比于去年的《牛鬼蛇神》有什么突破?

马原:我有一位好朋友说,它“更接地气”,我想他的意思可能是说这个故事跟老百姓的关注点有契合,离生活近了。《纠缠》讲的是关于遗产的故事,二三十年以前,中国几乎是个没有财产的社会。现在,却开始有了遗产问题,中国社会正在从没有财产概念的时代走进有财产的时代。当今社会很多麻烦、纠缠的事情,其实都来源于这个变化。

环球人物杂志:你怎么看待当下这个有财产的时代?

马原:现在一边是旧的价值观崩塌,另一边是新的价值观建立。而我要做的,是在这种混乱中寻找自己的兴奋点,我认为现在正是艺术家的好世道。

环球人物杂志:小说为什么叫《纠缠》?这是这个时代给你的感觉吗?

马原:这其实是我一个好朋友的真实经历,我觉得它有卡夫卡小说的感觉。比如卡夫卡的《城堡》和《审判》,主人公都是陷进莫名其妙的纠缠中,不能自拔。这部小说本来打算叫《无穷》,一个人陷入纠缠其实就是陷入无穷;也想过叫《无穷纠缠》,但纠缠可以感知,无穷有点形而上,所以最后只留了纠缠。

环球人物杂志:你以前是先锋式写作,直到《牛鬼蛇神》,哲思性还是很明显。这次从书名到内容,感觉都在走形而下的路线。

马原:我是在用形而下的手法写形而上的内容。我不是那种真正能跟广大群众心连心的小说家。但在这部作品中我希望回归小说的传统,就是讲一个好看的故事。

我不希望重复自己,虽然我不能把马原这个人做一个彻底的改变,但也尽可能找一些不同的体验,不要太像自我抄袭,写作才会有期待。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认为你这次写作综合了畅销书的写作方式。你怎么看待畅销文学?你现在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是想转变成一位畅销小说家吗?

马原《牛鬼蛇神》评介 篇4

二十年之后, 经历了病痛甚至死亡考验的马原又重操旧业, 携三十五万字的长篇《牛鬼蛇神》重新亮相文坛, 这是一部凝结着作者大半生情感经历与生命思考的作品, 它涉及到人、兽、鬼, 起源、常识、真实、假象,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宗教……昔日的先锋小说大师今天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也许只有小说的目录依然残留着先锋小说当年标新立异的形式诉求, 它突出了0的意义, 从卷0开始, 至卷3结束, 而且每卷的章节顺序是倒序:依次从第三章到第0章。马原曾写过一篇自己长期都为之得意的《零公里处》, 在《牛鬼神蛇》的开头, 他把这个故事又说了一段, “零公里, 零公里, 一条路开始的地方。”大元和在大串联中结识的朋友李德胜一起去天安门广场寻找想象中的“零公里碑”。他坚信, 每条道路都应该有个开始, 这个开始就是广场中间的某一块石碑。但两个少年没有找到———道路的开始在某处,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神秘友谊, 却开始在这里。

小说的题目以及小说开头设定的叙事时间无不让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文化大革命”, 在余华、苏童等先锋作家纷纷以长篇回望这段难以回避的历史岁月时, 马原却说:“我的‘文革’小说跟别人的“文革”小说不一样, 不是那种创伤式的, 我毋宁称它为儿童小说。《卷0北京大串联》的部分, 可能更类似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样的儿童小说, 因为对世界的想象, 对未知的一种模模糊糊的感知和特别直觉的面对, 是典型的儿童小说。尽管非常写实, 但写的是一个13岁的男孩, 它不是‘文革’小说, 不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追溯、反思。”的确如此。1966年9月, 13岁的沈阳红小兵大元小学刚毕业, 听二姐描述在北京串联受到伟大领袖接见的场景后, 他瞒着家人搭上一列南去列车, 倒吊在行李架上, 目睹窗外母亲气急败坏地追跑着喊:“马上来信!马上!”红卫兵们大声哄笑, 他却初次体会到崇拜与叛逆融合在一起的那一股激情。在北京, 大元碰上趁大串联一切免费的时机在全国各地游荡的17岁海南山民李德胜———几百万人浩荡, 两人小概率地成了伙伴, 继而结成莫逆之交———后来他们一直通信, 持续40多年, 从沈阳、西藏和海南这三个极端的地理位置出发, 相互倾诉, 彼此探望。北京之行不仅见证了那个崇高的政治仪式, 开启了与李德胜兄长般的友谊, 大元还在天坛遇到了林琪, 这位神秘的姐姐给了他朦胧的初恋感觉。二十多年后, 他们再度相聚时大元已是一个以写西藏出名的作家, 林琪则成了美国洛杉矶教区的一名修女。

小说卷1海南岛部分讲述“牛鬼”李德胜平凡却充满鬼魅气息的故事。13岁的大元和17岁的李德胜北京一别之后各自回到故乡, 但一直保持着通信。上世纪80年代初, 大学毕业后大元来到西藏, 爱上了八角街, 在拉萨的透明空气下行走, 为西藏广袤的天空所激励。这时, 山民李德胜则一直住在海南吊罗山里, 无师自通地成了乡村医生, 他以蜈蚣、蛤蟆等毒物为村民治病, 神奇的黎母山之行后, 他改行做了纸工, 专门在鬼节为众乡邻制备祭奠已逝亲人的纸品。他默默地领受自然和神灵的启示, 犹如他领受命运忧喜参半的降临一样———他结婚, 养儿育女, 一个女儿被汽车撞死, 一个儿子生下来残疾被他自己亲手溺死。他的晦暗人生和大元的透明世界, 形成尖锐的叙事对比。大元对李德胜的森林产生了浓烈的好奇, 在通信十几年后, 他终于设法来到海南, 住进了李德胜专门为他搭建的树屋里, 听见丛林的声音, 目睹了壁虎的爬行, 思考了人生。他还把一只藏银手镯戴在了李德胜襁褓中的小女儿小花小小的手腕上, 没想到的是, 承他命名的小花二十多年后成了他的妻子, 他的女神。

“如果说李德胜 (或者李老西) 皈依‘鬼的世界’, 所表征的是大元 (亦是马原自己) 自我存在的镜像, 那么到了西藏这个真正的神灵所在之处, 即‘牛鬼’‘蛇神’的遭逢之所时, 小说便在此扎扎实实地讲述了关乎信仰的故事。” (徐刚《先锋记忆的缅怀与溃散》) 小说卷2将视角转向拉萨, 拉萨是马原80年代生活的地方, 也是他小说的主要背景。马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到了西藏我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有神论者”。在《牛鬼蛇神》里, 马原采用重复的方式, 再次把自己的原有经验重新梳理了一遍:极富魅力的八角街, 洞悉玄机的康巴汉子, 刑警队的小格桑, 老太太的九眼猫眼儿石, 幽灵般的养狗老太婆……但这一切又因为李德胜的到来呈现出新的意义。李德胜有一种大元一直无法明白的直觉能力, 他很简单地就把大元无法理解的《古兰经》句子解释清楚了。他的锋利理解力, 能从命运的迷雾中, 直接看到暧昧的真相。无论是黑猫、雪人, 还是神树, 与他都息息相通;无论是海南本地的神秘巫术, 还是高原的生死迷藏, 他都能轻松穿越。一只奇诡的蜻蜓, 飞越了浓云缠绕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来到李德胜的手上, 被他作为珍贵的礼物, 送给了那位只有深夜才在八角街出现的高大康巴汉子。马原甚至兴致勃勃地把自己写过的小说大段拷贝过来, 镶嵌成这部长篇小说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来自《叠纸鹞的三种方法》、《死亡的诗意》、《西海无帆船》、《冈底斯的诱惑》等小说里的段落, 频繁闪现。“在此无需指责马原的重复, 也许对他来说, 是旧故事还是新故事, 甚至没有故事, 根本都不再重要, 只需西藏的在场便足以令人安心。” (徐刚《先锋记忆的缅怀与溃散》) 马原说:“当我清晰了我自己是个有神论者的时候, 那么很多事情就不一样了。”对他来说, 从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意识形态中摆脱出来, 进入到一个信仰的世界, 这种转变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在小说最后一部分, 李德胜和离开了西藏的大元, 都分别走进了人生的低谷阶段。随着儿子阿光事业的失败、妻子的早逝, 李德胜的家境已经今非昔比;而大元在“昏天黑地”的十年里经历了离婚、登陆海南岛又撤离、大学任教等漂泊不定的生活之后, 终于在海南迎来了“命中注定的美丽邂逅”———一个叫李小花的女孩, 让他的人生就此改变。就在他们登记结婚之后的一个月之内, 大元却遭逢了一场大病。正是这段原本不幸的经历改变了小说的走向, 使它不仅仅是过去经历的回望, 而且向着哲学的层面推进。“人一旦面对生死已经是一个哲学家了, 因为他想的是生和死的问题, 那么可能我这个职业稍微特殊一点, 我不但关心我自己, 我还关心人群, 关心人群的结果那么我就关心我们这个种群是从哪里来的, 那我们又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这个就变成我这个小说的一个基本立场, 就是探寻人的来源、人的去向, 人是什么, 所以这个小说一不小心就滑到了哲学小说的那个泥沼当中去了。” (马原) 在小说的每一卷, 作者都留有专门的板块来作哲学的追问, 范围之广, 从《圣经》的《创世纪》到心智、良心、善恶、好坏的辨析, 从水、沙子、植物到“我们是万物的主宰”之反思, 又都归结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最基本的哲学追问。

马原案例教学 篇5

2000年到2004年底,捷克斯洛伐克库那哈拉市发生了多起人口失踪案件,但直到2004年11月19日鬼节前夕,一名美国大学生在当地著名的圣巴巴拉人骨教堂神秘失踪后,才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当地人传说,骨魔瑞特会在每年的11月20日前后一周的时间里,外出寻找骨头为这座人骨教堂添加行的装饰材料,这些失踪的人难道已经成为骨魔魔掌下新的牺牲品了吗?库那哈拉市陷入恐慌之中......教堂鬼节,美国游客神秘失踪

人骨教堂建于14世纪,当时由于疾病和战争导致了大量人的死亡,墓园存放不下如此多的尸体,所以当局决定用人骨来装饰教堂,这项工程直到19世纪末才完成。2004年11月19日,由于是鬼节前夕,人骨教堂引来不少游客,美国大学生哈尔和威里也来此参观,跟随着讲解员转了一圈后,他们意犹未尽,便打起了赌。威里提出让哈尔在教堂内待上一晚,如果能坚持到第二天早上教堂开没,那哈尔就赢了,赌金100美元。

晚上关门时间,哈尔找了个隐匿的阴暗角落藏了起来。夜里,威里没收到电话,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去教堂。可他等了许久,也没看到哈尔出来。情急之下,威里报了警。由于失踪的是外国游客,警局格外重视,警长费林格马上带领pol.ice包围了人骨教堂,全面搜索。但是教堂内除了pol.ice和工作人员,再无任何人。

费林格打算收队,在全市范围内发出寻人启事。助手安东也赞成费林格的决定。此时他正站在神坛前,由于用力挥手示意pol.ice收队,对话机竟脱离了腰带,砸到神坛边缘,撞碎了几根腿骨的骨端,灰白色的碎片顿时落了一地。安东脸色苍白起来,这些14世纪的骨头可全都是文物。他来不及细想,就猫腰从栏杆中钻了进去。安东随手碰了碰受损的腿骨,想知道它们是否只是骨端受损,发现手上有点油腻,再摸过去,他竟然抽出了一根腿骨。这是一根新鲜的人骨,骨内油质慢慢渗出,在表面形成油腻,而且无论是从颜色还是从重量上,它都与教堂里近七百年的旧骨有很大区别。

多人被害,凶手是人还是鬼

安东所说的没错,他抽出的这个腿骨在法医鉴定下,推测为离开人体两到三年,绝不可能是教堂原有的骨头,但也不是刚失踪的哈尔的。警方在取得了有关当局的许可后,对教堂内所有的骨头进行了全面搜查。四天内,警方共搜出了61块新鲜的骨头,分别属于5名成年男子,年龄在20—25岁之间,但通过DNA测试,这些都与威里提供的哈尔刮胡刀上的皮屑与毛发的DNA不符,但这些骨头离开人体时间都不长,最短的才几天,最长不超过5年。根据法医鉴定,安东甚至推测这些骨头是5年内逐年取出的,一年一个人,骨头被安放在人骨教堂内。

传说在19世纪,当地望族施瓦森伯格家族雇佣了工匠瑞特,人骨教堂里的装饰,全是出自瑞特之手。但人们私X L传瑞特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杀了不少人,用这些新鲜的骨头去代替那些腐朽的骨头。但这只是传说,所以也没有人去为难过瑞特,不过,他也被称为“骨魔”。

2004年11月27日,鬼节之后一周的最后一天,突然出现一个谣传:由于鬼节前的献

祭被打扰,27日晚上,瑞特会重返人骨教堂,再次献上祭品。由于骨魔专杀成年男子,胆小的市民到了下午就闭门不出。

入夜,人骨教堂外共埋伏了50名警员,将所有出入口严密看管,戒备森严,费林格警长拒绝了下属与他一起行动的建议,独自待在教堂内。教堂内灯火通明,刚到12点时,教堂的灯突然全部熄灭,外面守候的pol.ice们大惊,纷纷想冲进教堂,而大门居然被从内锁死,教堂内传出了警长惊恐的叫声和急促的枪声。紧张地等候在外的警员们听到教堂内传出了枪声,赶紧一拥而上,用工具打开了大门。警员们马上把昏迷的警长送往医院,好在警长的伤并不严重,到了医院就醒了过来,声称被瑞特袭击。

警员在警长昏倒的地方并没发现血迹,而且教堂一直处于pol.ice的包围中,不可能有人神出鬼没地钻进教堂行凶,接着又在戒备森严的包围群中消失。难道警长遇到的真的不是人?但警员在现场再次发现了新鲜的人骨,这是一根右手的食指骨,这根食指骨被证实是美国大学生哈尔的,显然他遇害了!

骨魔非魔,杀人真凶警为匪

在警长孤身探险的同时,助手安东却陷入了大量的调查中,他将从教堂搜出的新鲜骨头根据DNA测试进行个体识别,发现与目前已有的失踪人口都对不上号。安东把目光转向流动人口,发现在2003年曾有个流浪者报警说他的朋友希姆失踪了,但由于希姆是流浪者,警方也没有在意。安东想方设法通过流浪汉取得了希姆的一根毛发,通过鉴定,果然与教堂中搜出的一部分骨头DNA吻合。安东询问流浪汉希姆失踪前的行踪,那人回忆了很久,想起希姆失踪前不久很神秘地对他说,自己找到一个好顾主,以后衣食无忧了会介绍他一起去工作。但这只能证明是有人骗走希姆然后将他杀害,却找不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另外,在警长遇袭的前一天早上,安东感到办公室就发现桌上蒙着一堆报纸,他掀开报纸,发现下面是一个白森森的人类颅骨和两根被交叉绑住的臂骨,这白骨被证实属于今年牺牲在骨魔手下的第三个人。警局内所有人都认为,除了骨魔瑞特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但安东绝不相信这种说法,这绝对是谋杀,是人的行为!由于警长是轻度脑震荡,要住院观察几天,安东决心独立破案,他从凶手的角度设想与模拟作案的逻辑和做法。凶手首先必须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将他们骗到自己的房里杀害,经过水煮处理脱骨,并在警方眼皮底下作案却毫无漏洞。因此凶手可能是各外表看来品行良好但心理季度变态的成年男子,并拥有独立的离教堂不远的房子,而且熟悉人体内部构造和刑事常识。

通过推理,安东得到了大量的推测,他指挥警员们开始了新的搜查。在以教堂为中心,半径5公里的圆圈内,果然找到了这样一栋房子,就在离教堂不到4公里的山脚下,几个孩子向警方抱怨说,那里中有股恶心的臭味。警方在房屋附近展开拉网式搜索,果然发现了大量人类的碎骨和少量的软组织,他们申请到了对该处的搜查令,却意外的发现这栋房子的主人居然是他们极熟悉的人......安东带着鲜花去看望警长,警长急切地追问案子破了没有,安东却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870年,瑞特受雇于施瓦森伯格家族,为圣巴巴拉教堂用人骨拼凑图案。瑞特在工作中对用人骨拼凑图案产生了狂热的兴趣,甚至不惜杀人取新骨,但在当时没有人发现他的罪行。到了21世纪时,他的一个后代继承了这种变态的爱好,再次采取了杀人取骨的办法,从2000

年到2004年共杀害了5名流浪者,在2004年11月19日,当他将一个新受害者的骨头送进教堂时,却被偷留在教堂里的美国游客发现,他只得将这名游客也一并杀害。因怕人们追究出更多的细节,他又散布谣言,让骨魔瑞特再次登台,粉饰自己的杀人罪行。最后,为了加强谣言的力量,他偷偷把白骨放在pol.ice局里威胁侦察者,甚至不惜伤害自己,制造密室伤人事件,试图把警方的视线再次引导骨魔杀人上来。只可惜警方找到了他杀人取骨的别墅,大量的物证让人毋庸置疑。

这时,面对神色惊讶的费林格,安东说到:“看来那个凶手就是你,费林格警长。”费林格镇定的看向安东;„你既然连我在山下的别墅都找到了,那我的确没什么好说的了。瑞特的确是我的祖辈,关于他杀人取骨的事情在他留下的日记里又很清楚的记载。我当年也只是照他的嘱咐试了一次,却因此上了瘾,我承认,我就是凶手。‟费林格从枕头下取出了手枪,“砰”的一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提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一性问题)

NO2:喜为人母的猪孩

“猪孩”的发现大概是十几年前的事。据其家人介绍,1974年12月23日,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她的母亲因早年患大脑炎而导致痴呆,属中度残疾;她的父亲是聋哑人。小显凤出生后,父亲忙于每天的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小显凤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经常饿得哇哇大哭。当王显凤会爬以后,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便开始摸摸索索地四处找东西吃。有一天她从炕上摔下来,不分东南西北的小显凤不知不觉爬进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儿中间,她本能地与小猪崽儿一起拱在母猪肚皮下吃起奶来。老母猪似乎并不讨厌这个外来的“孩子”。小显凤吃饱喝足后,和小猪崽儿一起,偎在母猪的怀抱中睡着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在猪身边发现了小显凤。他扒拉开猪崽儿,将小显凤抱回了炕上。谁知,第二天小显凤又回到了母猪身边„„

就这样,王显凤正式开始了她与猪为伴的生活。她终日与猪为伍,看到的是猪的形象,听到的是猪的声音,自然模仿的也是猪的行为。

1982年,王显凤的母亲改嫁了,王显凤跟随母亲来到同村农民王文乾家。王文乾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庄稼人,心地善良。继父无数次地试图让她回到人的生活中,却因显凤积习难改,一直未能成功。

“猪孩”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王显凤被发现也是一件很偶然的事。1984年夏,王显凤的一位在村小学教书的本家叔叔偶然来她家办事,谈话间,他忽然听到厨房里有异样的哼哼声。当晚,小学教师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了一篇《锅柽子村发现猪孩》的文章,寄给了当地的媒体,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帮助,为王显凤寻一条出路。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猪孩”王显凤实在是一个太特殊的孩子。11年关键的生长发育期都是在与猪为伴的极为特殊的环境里度过,造成了她心理的严重畸形。当时,对她进行的一系列科学检验和心理测量的结论令人沮丧。据一位一直跟随王显凤从事研究工作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这个11岁的“猪孩”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多少、上下、颜色、数的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甚至表现的情绪也极为原始简单,只有怨、惧、乐,却没有悲伤。据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39。而作为正常人最低标准——生活基本自理人的智商应该是70。

“猪孩”的成长凝聚了众人的心血

对“猪孩”王显凤的帮助实在倾注了很多人的辛苦和汗水,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9人的“猪孩”考察组,鞍山市社会福利部门、鞍山市心理研究所决定免费为其进行治疗和教育。工作人员把“猪孩”从肮脏的猪圈带到美丽的大海、巍峨的高山、喧闹的街道开眼界、长见识,让她一步步熟悉新的社会环境,培养她衣食住行的生存能力,但是由于“猪孩”王显凤与猪接触时间太长,每当她面对新鲜事物时总是茫然无知地表示惊讶、兴奋,或是惬意地发出猪的哼哼声。

尽管如此,大家没有灰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师姜云香把王显凤领回自己的家中,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凤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7年后,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她的智商也从39的重度智残,达到69,接近于70正常人的最低水准;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

“猪孩”王显凤当妈妈了!十余年前,这个曾和世界各地的“猴孩”、“狼孩”等“兽孩”一样引起世人关注的在猪圈里发现的东北女孩子如今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99年12月王显凤和李俊来结了婚。2002年5月2日,他们的孩子出生了。

提示: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NO3:两个命题

1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克拉底鲁:“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他认为,一切都变化不居,瞬息即逝。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曾经有人指着克罗底

河问他:“这是克罗底河吗?”他却回答说:“不,我无法它是什么,因为当我说的时候它就变了。”

有人问克拉底鲁:“河流是如此,是否其他事物也这样呢?”

克拉底鲁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正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变动着。”这时,有人指着克拉底鲁坐着的椅子问他:“你坐着的是什么?”

“是椅子。”“不对!”提问者反驳说,“按照你的理论,你的话还没说完,它已经变得不是椅子了。”

克拉底鲁无言以对。后来,他怕再出洋相,不管任何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不作回答,而只是不断摇动大拇指。意思是说,你问的问题我不回答出来,因为就像指头的摇动一样,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加以认识,我们更不能把它说出来,因为在说出时它已不存在了。后来,有人把克拉底鲁称为“只动手指头的哲学家。”

提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NO4:十粒杏仁和一罐大米

遇到格林的时候,是在一个朋友的新年聚会上,来客中只有格林的年纪大出很多。他是一个微秃的中年男子,但一直谦和地微笑。我当时刚刚有了双胞胎女儿,心情还没有从那种小生命诞生的喜悦和惊奇里缓过来,很自然地谈到了孩子。格林说他有6个孩子,最小的9岁,其中有4个是领养的,我惊奇地睁大眼睛,一瞬间就对这个秃顶的格林充满了好感。

“有了孩子以后才好像忽然成熟,才会安静地坐下来把一件事好好做到完。可同时又突然发现时间真的不多,很多想做的事都来不及做。”我说。

他理解地点头,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普通的记事本,在里面一张空页上仔细地画了三个层层包围着的圆圈。在最里面的圆圈上他写:这一生必须做的事,外一圈是应该做的事,最外一圈是如果做了生活会更好的事。

我低头看,忍不住笑,想着在新年晚会上会有人这样耐心地给我讲这种话,加上我的小女儿们柔软的体香全在心里,格外温暖。

格林忽然用右手指抓了抓眉毛,说等一下,自己就跑出去了。回来时他身上还带了点寒气,递给我一个罐子说:“这个是我留在车里的。这个罐子里装满大米和十粒杏仁。如果我先装大米就无法把这十粒杏仁装进去了,如果我先装十粒杏仁再装大米,就可以刚好装满盖上盖子。人生也是这样,要先做自己这一生必须做的事,时间过得很快的。”

我眼睛一亮,却只能微笑,无法多说出一句话。

马原:一个作家的养生经 篇6

有意思的是,马原的文风与体重不般配:神秘虚幻,叙事风格独辟蹊径,诡异多变,读之如坠迷宫;养生经更与形象不般配:这个大块头坚信男人也是水做的,要健康就要保持体内水健康。

肺癌“玄”疗:为身体大换水

五年前,马原被查出肺部肿瘤时,他离开了上海。“我觉得是在上海生的病,它是恶性也好,良性也好,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只能用某些方法抑制它,或者切除,实际上也不过是给生命一个缓冲。”

马原将癌想象成独立个体,与自己的身体相互依存。他也不想杀癌,因为过度治疗是死亡的最大原因。“我当时就尝试着另外一种想法,看看能不能不治,以不治对抗肿瘤。不吃药、不做手术、不放疗、不化疗。”

马原选择的方式是:给自己的身体换水。

“当时选择换水的方式说起来有一点玄,其实挺有道理的,我生病以后和很多中医大家接触,跟他们聊,他们说我的想法听来挺新奇,但是有道理。中医说3个月人体的水整体会置换一次,我深信生命是以水为基础,生病也是水积的,它既然是水积的,我在水的置换过程中也许会把疾病带走。”

马原开始找水,他相信出好茶的地方一定有好水。不单是沏茶需要好水,种茶养茶也需要好水。“地球上最好的三片茶产区都在中国,东边是阿里山,中间是武夷山,西边是勐海。”为此,马原先后去了安溪、武夷山、台湾。最后,他选择了西双版纳勐海。

“最吸引我的首先它是山和水特别好,有大面积的古茶园,天下普洱茶说起来大半都是勐海产的。我来这以后,最吸引我的是植物,勐海不是特别热,因为这里有海拔,整体海拔都超过1000米。一年有200到300天时间是天天有云海,每天早上起来,下边就是云海。对我这个东北佬来说,云海在山间弥漫、飘逸,简直就是仙境。”

如今,马原在勐海住了两年了。据朋友讲,刚到版纳的马原看上去憔悴苍老,现在的马原虽然已61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10岁,他精神很好,是这里的山水把他滋养得年轻了许多。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肺部的肿瘤逐渐消失了。

“三迁”里的养生探索

其实,马原是有意识的在养生。

他早年放弃东北的恶寒移居上海,在都市里,运动本身就是奢侈,需要时间、伙伴和钱,真正拿出时间去锻炼的人只有老年人。马原则喜欢上激烈对抗并带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比如足球、斗牛、拳击、赛车。

患肺病之初在四季和暖、空气洁净的海南生活过,家在二十五层,从阳台看出去,琼州海峡云雾迷蒙,近处有工人填海造地,远处有邮轮和小舟。彼时他骑单车锻炼身体,收效甚微。

现在,马原几乎不怎么把锻炼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在8个月里盖起一片房子,还写了两本书。院子和房子都很大,扫一遍要扫三天。三层梯田里,马原得保证种的菜够全家人吃。此外,他还养了两三条狗、几十只鸡,平日喂养先不说,这两年中有五十波人来看他,招待朋友总得杀只鸡吧?李敬泽问他会不会寂寞,马原说:“我也想寂寞一下,寂寞显得多深刻啊,但哪有空啊?”

马原很清楚,论精气神、体力和肌肉强度,现在的自己比40岁时还健康,“我的活動强度不大,主要是动脑,充其量就是爬爬楼梯爬爬坡。我以前着意去锻炼,居然没有不用锻炼时身体好。”

他将此归功于环境:勐海有海拔,轻微运动也是负重;再就是水特别好;第三是空气好得不行。全国人民受雾霾之苦,少数躲过的人中就有一个叫马原的。“我到这里发现一个真理,过去人们说我不往心里去,人身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皮肤舒服才是真的舒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这里温度最低10摄氏度,最高二十七八摄氏度,刚好人不出汗,四周都是森林,温度、湿度都是俱佳的。器官一年365天都是舒服的。”

马原来到南糯山生活后,格外珍惜这里的环境,他找到村长,希望村里能解决一下洗涤剂排污问题,比如排水做统一处理。村长却说这点东西大自然是可以自洁的,你看每家边上都有水沟用来排污,但是水沟边上的植物郁郁葱葱。

“地球有强大的自救能力,不会因为少量污染而受到真正意义的伤害。千百年来人类都是傍水而居。再比如,我在山上总穿短裤,被草叶划得遍体鳞伤,但皮肤会自我修补会痊愈。”

只不过,现在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远远超过了它的修复能力。“少年时期的第一偶像是阿基米德,因为他创造了科学和技术两大门类,数学衍生科学体系,力学衍生整个技术体系。现在我觉得阿基米德是罪魁,科学助推了技术,而技术把地球伤害到今天这样,我现在的立场是地球母亲的立场了,我不是人类的立场。”马原指了指新书《湾格花原历险记》,这本既科学又反科学的童话似乎是马原新立场的一个注脚。

马原 篇7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后简称“马原”) 课程历来是高等院校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 不管是在以前的传统教育时代还是当今的现代教育时期, 此课程在大学生正确对待问题的立场和观点方面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今时代“马原”课在高校中面临的瓶颈, 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逐步显示出来了, 而且根深蒂固影响着这一课程的开展和效果的发挥, 虽然“教育课程改革”已被提升日程而且付出实施, 但是这一境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 所以本文试图从库恩范式理论的视角出发, 来谈一谈“马原”课的创新性改革。

一、库恩范式理论介绍

托马斯·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技哲学家, 他在科学哲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其中以著名的科学哲学方法论———范式理论著称, 这一理论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被阐述为“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 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 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具体来说就是, 范式包括基于共同观念的共同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体系, 以及共同的自然观和共同的信念, 并提供共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模式, “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 与此同时, 在库恩的范式理论中, 涉及了三个重要的词汇, 科学共同体、反常和科学革命, 其中反常被认为是在原有的范式不能被解决的困难, 而当这种困难越来越多时, 就是发生科学革命的时刻到来了。我们在这里把库恩的范式概念借鉴到高校的“马原”课的改革中, 正是运用了库恩范式理论的内容, 即“马原”课也有着自己特有的基本范式, 曾经这一范式在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而在教育环境从传统时代进入到了现代, 反常在这一范式出现的越来越多, 也就是“马原”课的教学方式出现了很多难解的问题, 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实现“马原”课功能的高效发挥。

二、当前高校“马原”课面临的困难

当传统教育时代进入现代教育时期, 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教育体制问题愈来愈明显, 不管是从教育主体、教育方法理念、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考评机制都存在着问题, 具体表现为:

1. 教学主体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 “马原”课的教学主体是教师,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 高校教师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体制遗留问题的影响和束缚, 导致“马原”课的顺利开设以及教育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教师作为“马原”课的主体, 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 不从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而导致学生“失语”, 以至于“马原”课开展困难;哲学的生涩以及教师文本话语的难懂而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没有了兴趣;教师课件的千篇一律以及毫无生动可言的课堂氛围是影响“马原”课效果的重要原因。

2. 教学方法和理念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表现在当前高校的“马原”课还存在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这种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兴趣全无, 是为了应付考试得学分而被迫去学习, 自然而然就影响了这门课开展的初衷和所应该具备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另一方面, 当前的“马原”课的教学理念依旧是向学生传输知识, 而没有把人本思想, 即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出发, 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相联系, 没有形成双向互动, 没有达成知识性和意识形态的思想性教育相结合, 这种被动状态的学习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 最终导致“马原”课效果的不理想。

3. 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马原”课的教学内容依旧是按照教材课本的内容来进行, 这样就过分地局限和注重书本上的结论性的知识和内容, 而忽视结论背后问题的分析解释。虽然教材进行过很多次版本的改进, 但是整个一本书里全部都是文字, 没有一幅插图, 也没有一个案例, 这样单纯以理论知识组合起来的课本导致其内容不仅与现实生活是相脱节的, 更别谈与学生和实际相关联, 最终导致学生觉得这门学科离自己很远, 尤其是在这个功利的社会氛围下, 学以致用的环境中, “马原”课的封闭性导致其作用和功能的失效, 不能使得学生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教育。

4. 教学的应试教育体制和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 高校的“马原”课考试是闭卷考试, 考试的内容是围绕书本的, 所以这种为了应付考试的理论课的开设已经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和内涵, 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去学习去应付考试, 而没有将其与自身的实际和问题相联系, 这样充耳不闻和毫无兴趣地学习“马原”, 其效果也不能深入人心的。再来看高校的考评机制, 现在的考评机制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如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以及一篇相关的小论文等, 我们在看到这样的考评机制的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实这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归根结底还是闭卷考试, 只是增加了让学生去上课的平时分和不挂科的比重而已。

三、从库恩的范式理论视角谈“马原”课创新的对策

1. 从教学主体的角度看:

首先, 教师要改变“马原”课上存在的学生“失语”的现象, 从文本范式向人本范式转变, 即要加强教学的目标性和针对性,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 如可以以一些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出发点, 如何正确适应大学的生活以及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等情商的锻炼, 让学生畅所欲言, 然后从“马原”课中找到适当的理论来对他们进行思想和观念的教育, 增加学生对这一课程的趣味性。其次, 教师要把哲学的理论语言转变为生活语言, 从理论话语的范式向生活话语的范式转变, 用通俗易懂的交流方式与学生产生互动, 在消除他们对哲学的误解的同时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 教师的课件要加入关于实际生活以及最近新闻或者是和学生利益切身相关的案例, 增加教学针对性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

2. 从教学方法和理念的角度看:

一方面, 变单向灌输范式向交往实践范式转变, 即在“马原”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与学生产生互动, 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向案例和影视等教学情境转变, 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另一方面, 变知识性的教育向意识形态性的教育转变, 即达到二者的内在和谐的统一, 不仅要进行知识性的传递, 还要通过解答学生的问题来树立正确的三观, 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 更好地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

3.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

面对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马原”课教师笔者深有感触, 从绪论部分开始到马哲里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内容, 再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知识, 最后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部分, 我们可以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联系实际去教学, 如可以还原理论产生的社会情境来构建具体的教学情境, 也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辩论、演讲、访谈等形式来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氛围, 还可以通过学生个人体验和身边小事以及模拟现实生活情境等来引出具体的教学情境, 例如可以通过提出假设、激发矛盾、进行对比等方法来设置问题教的具体情境等。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 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问和思考。

4. 从教学应试教育和考评机制来看:

作为一名“马原”课教师, 曾经在课堂被学生问到学“马原”课以后能做什么, 今后的职业规划会用到这里的知识吗, 面试官会在面试过程中聊哲学吗等等问题, 由此可以看到学生眼中对为应付考试而学的“马原”的种种不满, 所以, 教师要变应试教育范式为素质教育范式, 即不光要进行试卷的考试, 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和素质的考核, 包括实践课的设计和参与等应用能力的考评, 让学生对“马原”课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 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

总之, 高校“马原”课在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希望本文的书写视角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时杰会, 耿亚飞“.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探讨[J].科教导刊, 2011, (12) .

[2]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3]王章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4]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理论探讨与系统构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5]王德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6, (2) .

马原 篇8

一、带动文学主体性解放

马原“叙述圈套”论为中国当代小说界打开了一条技术探索的道路, 虽然这次技术探索还是以传统的思想和理论为基础, 但也必须承认, 马原的这次试验, 突破了行为的举动, 带来了更多的实质性技术, 他成功的解决了在创作中如何体现作者主体性的一个技术难题。自觉, 在叙述主体叙述文学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如果在叙述主体中失去自觉这一元素, 就不会带动文学创作主体的自觉性, 文学创作的主体性就变成了一句空口白话。马原将叙述主体放于首要位置, 置于作者、文中人物、故事情节和读者之上, 虽然在理论上还有待研究, 但是在强化叙述主体的独立性, 巩固叙述主体对叙述文本的权威性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 在一个叙述人物环节中, 不管是以第一人称叙述还是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 都无形中存在一个更加权威的“叙述主体”, 那就是“写作主体”作者, 尽管在叙事学中明确指出作者不过是叙述主体的“记录员”身份, 但是, “记录员”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文坛上确实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他不在意味着是外在的文学记录员, 也不再将自己置身事外, 而将自己带回到了文学本身, 回到最出的自我。因此, 马原映着文学界自由、独立的呼声, 早创作中寻找生命的本源, 生活的意义, 贴近语言本身进行叙述。马原的“叙述圈套”论是释放思想, 彰显独立, 有意思向文学转变的重要杠杆。他主张小说要有“叙述”的功能和价值。

二、带领创作回归文学本身

马原的技术实验在当时中国不能简单的视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技术问题, 而是一个涉及思想意识和文学观念个性转变的起点, 这样我们能进行简单理解, 马原一手举“个体经验、超验”的重要意义旗帜, 一面又高呼进行小说现代叙述技术的革命, 其实, 我很换个角度考虑, 这其实就是一个问题, 是相辅相成, 有着必然联系的, 它所呈现的是当时时代要求下的强调个性独立局面。陈晓明对马原小说的评价为:它的小说象征着“文学的萎靡”, 创作的退化。创作是以生活的内在价值为动机, 其目的是将创作建立在高于生活的另一个封闭的、完整的世界, 如同世外桃源一般。而写作呢, 却是一种单一的面对词语, 陈述故事情节的过程, 在这里没有本体的存在, 或者说只是一个文本的元素, 所以创作显然凌驾于写作之上。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 马原的作品是站在生活世界来观望作品中的世界, 写作等价于叙述, 在中国文学中较少有奖人叙述在文本中。他从另一角度看待人类这一概念, 分离于整个人类文明, 古代作家都较少的存在人文关怀, 而不是当今是社会, 迎合时代的脚步定义整个文明含义。所以, 在这种前提下, 马原的写作并非创作的退化, 而是一种回归文学本身的一种表现, 一个作家向本体文学回归, 回归到小说的创作之中。当马原的叙述行为渐渐代替了小说创作的时候, 作家们也可以更加轻松、释然地投入到小说的写作中, 不用再承担过重的负荷, 超越了既定思想理性的限制, 也许反而能够接近陈晓明所说的“整个文明”, 这正是马原小说体现的意义所在。

三、给人不同的审美感

马原的小说在中国当代叙述技术层面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提供特殊的贡献, 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 这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的。小说的创新型技术和技术实验使人们眼前一亮, 满足了人们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观, 但是, 小说既是一门艺术, 又是人类精神文化遗产, 同样又是有着悠久历史和大型群体的文学形式, 是一种对人给予高度关注关怀, 又有着审美价值的艺术, 它更加注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生存理想和生存智慧的高度关注与表达。马原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以西藏文化为题材的小说, 可是在这些小说内容中, 我们并没有看到西藏文化的生命意识和西藏文化的实质性内涵是什么, 只从小说中看到了叙述人进行叙述时候的快感和各种叙述技术实验的点点踪迹。

在对技术一度热情的追逐时, 失去对生命的关注, 却乏对生命的慨叹, 令马原的作品留有遗憾。他如孩童一般, 充满好奇地游离在所塑造的故事情节之中, 享受着追寻死亡过程和原因的快感, 故事情节扑朔迷离, 令人眼花缭乱, 考验着人们的智力, 而淡薄了生命的价值, 他越是高度注重技术层面的延伸, 越是背离对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的轨道。他的叙事圈套越是娴熟, 也就反衬着他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关注的文化情怀越加缺乏。他将生命的价值, 生活的意义淹没在叙述快感深渊。他的小说中, 对技术的热情是崇高的, 对生命的宣誓是淡然的, 构成鲜明的对比, 他的小说更像是一道道智力测试, 考验读者的智商, 却没有意识到读者要要的是审美感受。

四、结语

马原的小说有很强的先锋性和试验性,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时文学界在技术层面上的探讨需要。但是, 完美中总是伴有缺陷, 在马原一心致力于叙述革命是, 忽视了小说最高层次, 即生命意识层次。马原小说的最大遗憾就是这种生命意识的缺乏, 这种对人类生命史和现实生命体验的缺乏, 它的顽症所在。但马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我们说都不可否认的, 值得我们慢慢体会的的。

参考文献

[1]马原文集:卷1[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01) .

[2]陈晓明.无边的挑战[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03) .

[3]马原.马原文集:卷4[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7.

马原 篇9

一、探究式教学法概述

探究式教学古已有之, 无论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因材施教”“举一反三”, 还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柏拉图的对话, 都可视为探究式教学的典范。近代西方哲学大家康德也曾指出, “愿意学习哲学推理的人, 只可把一切哲学体系看作理性使用的历史, 看作训练他哲学才能的对象。”换而言之, 学习哲学不是学习知识, 而是学习哲学思考。这些先哲都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 独立判断的能力。哲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学习, 更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尽管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先哲, 都强调教育的侧重点在于能力的培养。但伴随着近代大学的诞生, 教育也从传统的贵族教育, 逐渐走向平民教育, 教育也日益专业化、标准化。教育的大众化, 也意味着学生培养的模式化。但是, 不可避免的是教育的大众化, 容易导致教育日益程序化、工厂化, 学生的知识训练, 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 能力的培养却受到忽视。

二十世纪初, 针对当时美国教育过程中, 教师注重讲授、忽视引导, 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 学生缺乏思考能力等现象。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 (1910年) 一书中, 提出思维的五步法, 即“感受到困难和难题——问题的定位和定义——通过观察、收集事实材料, 并联系实际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判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用行动检验假设”。继杜威之后, 美国生物学家、教育学家施瓦布, 1961年在哈佛大学做了《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 提出“探究式学习”的理念。

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具体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主动地探索, 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 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 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自己的概念。

探究式的教学法在课堂的运用, 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由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教师主导、传授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导;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 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激发;由传统的记笔记、背答案, 转变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更有利教学效果的实现,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同时减少传授式教学给教师带来的压力。

在国内, 探究式教学也大量运用于自然科学的教学实践中, 在高职学校《原理》课的教学中, 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 提升教学的效果, 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运用

在高职《马原》课教学中,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个主题设置相应的议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 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引导自主学习, 增加课堂的活跃度。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参照经典的探究式课程的设置, 有所取舍的设计相关教学步骤, 赋予“原理”教学以时代感, 新鲜感。笔者在教学过程采用了以下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 确定探究式主题,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探究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 才能顺利开展教学。主题的选择和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确定主题前, 必须了解学生的现状, 有针对性地设置探究的主题, 才能引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教师在设置主题时, 要根据授课的难点和重点, 将主题的设置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例如, 针对当代学生的质疑、抵触情绪, 第一堂课尤为重要, 倘若第一堂课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后续的教学就容易将探究式教学所要求的学生主动参与, 转换为被动应付。因此, 笔者在第一堂课设置了“马克思究竟离我们有多远?”这个主题。讨论你心中的马克思是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初步了解马克思的生平以后, 第二堂课, 就进一步解决, 马克思是否与我们有关这个话题, 请学生分析讨论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学生的答案, 基本是可以归结为, 尽管问题很严重, 但是我们一定能解决,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发展的眼光、全面的观点, 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 这就顺其自然的导引出第二个结论, 马克思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就活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马克思就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继而展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的课程讲述。

通过讲述大学生活来拉近马克思与当代大学生的距离, 通过对思维方式的分析, “原理”课就不仅仅是原理, 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马克思也不再遥不可及。

(二)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的缺乏是传统讲授式教学主要缺点。“原理”课的负面评价, 其根源在于学生觉得学了无用, 学习的过程无趣。倘若将“原理”课视为意识形态的灌输, 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这在无形中压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消磨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这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精髓不符, 也导致学生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所表现出来的教条主义, 功利主义。事实上, 问题意识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疑惑中发现, 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教师主动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 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讨论历史唯物史观的时候, 有学生提出, 为什么文学作品, 人物传记都强调历史中的英雄主义, 倘若按照个人英雄主义的思路, 每个人都努力成为英雄, 不就变成了人民群众决定历史的发展, 二者在逻辑上是不是一样的?这属于学生自主的问题。相比之下, 由学生自发产生的问题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问题意识的产生, 需要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能够进行顺利的交流,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公布自己的QQ号和邮箱, 鼓励学生有疑问发邮件或者通过QQ交流, 倘若问题比较普遍, 就将问题上升为课堂讨论的主题, 由学生先讲述自己的疑惑, 鼓励其他同学参与讨论。

(三)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在提出问题之后, 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收集相应的材料, 使得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图书馆、网络、报纸等载体, 自主收集信息。具体的课堂讨论, 以自由结合为主要的方式, 将学生分为若干讨论组, 参与课堂讨论, 也可根据实际的人数, 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

课堂讨论是探究式课程的关键, 在讨论中, 尊重学生的特性, 不打断学生的发言, 鼓励、引导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是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 予以适当的表扬和引导, 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

(四) 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在教学中尤为重要, 好的评价机制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当前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比重上升为百分之五十的条件下, 学生尤为重视平时的成绩。在上课之初, 就应公开评价的方式, 比重, 同时可以让学生实时查询, 做到全过程的透明化。这就意味着积极发言的学生, 平时成绩应该有所表现, 有疑问的同学也应该予以适当的鼓励, 对于不善言谈的学生, 更应该以其他方式来考核, 比如写论文, 写读后感等。这要求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 实时予以记录, 同时要求教师设置多种评价方式, 避免考核方式不透明, 考核结果不公平的局面出现, 使得最终的成绩具有说服力, 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每个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和认可, 是探究式课程能够进行的重要保证。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探究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 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 重视探究式教学法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的教学方式, 也不意味着探究式教学能够解决“原理”教学的一切困难, 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同时, 仍然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 探究式教学并不是万能良药, 其运用有一定的限度。所有的授课内容都采取探究式教学, 不仅课时量不够、授课内容不允许, 也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课业负担, 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原理”课程不可为了探究而探究, 探究式教学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 是否选择探究式教学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决定。使用探究式教学并不意味放弃讲授式教学, 在学习某些知识性的课程时, 讲授式教学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成功的基础是讲授式知识传授。只有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展开相关的讨论和探究, 否则为了探究而探究, 就是一场教学闹剧, 不仅不能促进教学, 反而造成教师的失职。

其次, 在具体采取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 也不宜采取教条的方式将探究式的五步法全部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问题的设定具有随机性,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和学习能力设置不同的问题, 是否让学生收集相关材料, 如何收集要根据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决定, 照搬探究式教学的规定步骤, 不仅不能达到探究式的效果, 还可能会适得其反。

最后, 探究式教学法的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限度。在具体的教学中, 倘若以学生的发言或者活跃程度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对于没有机会发言或者不擅长表达学生来说, 就很难衡量学习的效果, 造成评价的不公平, 从而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这也就意味着评价的方式要根据实际的情况, 作出适当的调整, 例如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在考核中针对没有机会发言或者不擅长语言表达的学生, 可以提交小论文或者读后感, 来获取相应的分数。

参考文献

[1]王遐见.打造自主探究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J].东南大学学报, 2010, 7.

[2]刘梅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2, 6.

[3]朱延岚, 吕雪芳.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3.

马原 篇10

先锋派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这一反传统现实主义的流派以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给中国当代小说带来一场革命。

90年代在消费主义和大量西方文论“侵入”的社会语境之中,贴着“形式实验”标签的先锋派小说被市场边缘化,它不再居于文坛的主流地位。不加吸收地照搬西方文论也使得中国文论界陷入“失语”境地。曹顺庆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一套自己的文论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1]先锋派小说家陆陆续续发表一些文学随笔,以批评家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其中先锋派小说家余华、马原、残雪、格非诸人的文学评论极为引人注意。他们写的批评、随笔,大为走俏。余华的《我能否相信自己》残雪的《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读解博尔赫斯》、马原的《阅读大师》、格非的《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研究》等,他们的文学批评具有先锋派文学的特质,是一种随笔的批评,以“文学笔记”命名。他们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切身创作体验和丰富的实践积累对经典作品进行解读,形成独特的随笔批评特色,给90年代中国批评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由于先锋作家的批评理念主要植根于个人化的思想旨趣和审美经验,故而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其关注重点也不尽相同。

余华的文学批评关注写作过程,他将作品的叙述过程作为批评对象。在《我能否相信自己》中,他从读者和听者的角度对大师们的经典作品进行独特的解读,既痴迷、激越,又保持冷静的思索。其中余华较为关注《布尔加科夫与<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杰作的叙述进程,通过描述作品中两位主要人物的出场所在页码实现的。余华在文本中多处出现关于页码的描述,如“大师和玛格丽特,他们第一次出现,是在书的封面上,可是以书名的身份出现了一次以后,他们的第二次出现却被叙述一再推迟,直到二百八十四页,大师才悄然而来,紧接着在三百十四页的作品里,美丽的玛格丽特也接踵而至。在这部五百八十页的作品里,大师和玛格丽特真正的出现正是在叙述最为舒展的部分,也就是一部作品中间的部分。”[2]余华钟情于《大师与玛格丽特》的页码,毋庸置疑,实际上他关注的是文本情节和发展方向。作品中新的人物出现,必然伴随着新的情节以及发展方向。布尔加科夫的这部总共584页的作品,核心人物———大师和玛格丽特却分别在284页和314页,这完全不同于其他的作品。余华认为,布尔加科夫之所以在作品最为舒展的部分插入这两个人物,显然不是像一般作品一样收尾或者仅仅是为了推动情节,“他们虽然带来了新的情节和新的细节,但是他们不是推动,而是改变了叙述的方向。这样一来就注定了这部作品在叙述上的多层选择,也就是说它不是一部结构严密的作品。”[3]

众所周知,马原的文学批评如他的文学创作一般天马行空,这主要表现为他的批评经常游离出批评对象。《阅读大师》是马原作为作家在沉默多年后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是献给文学爱好者的一部好看易懂的“小说艺术面面观”。《阅读大师》由阅读大师和虚构之道两辑构成:阅读大师是马原作为一个读者对文学经典进行解读,并在此过程中插入自身的写作经验;虚构之道则是马原作为一个作家,依据自身的经验,叙述小说虚构的方法。[4]在《阅读大师》一书中,马原解读了格林的《永久占有》。《永久占有》讲述的是一对新婚夫妻与七封信的故事。这七封信是新郎卡特的前任情人约瑟夫写给这一对新婚夫妻的,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通过卡特写给新娘茱莉亚的。根据马原的解读,他认为约瑟夫企图通过七封信来暗示茱莉亚,卡特和前任情人之间的甜蜜生活。当然,约瑟夫不是挑衅或者炫耀式地告诉茱莉亚,而是通过令人无法拒绝的“帮助”来瓦解茱莉亚的警惕心里。卡特很快便从约瑟夫的信看出她的企图,但是茱莉亚却因为这些“好意”而将约瑟夫列入朋友的行列,认为卡特的怒意是没气度。新婚夫妻之间的矛盾正是约瑟夫的目的。马原很是赞赏格林的这种叙述手法,并将格林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5]小说中信件的作用,正如马原解读《永久占有》时所言:“如果没有这几封信,这个小说很难立起来。”[6]

与其他的先锋派小说家不同,残雪的文学批评是“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同一个故事———关于那个世界、关于灵魂或关于艺术王国的故事”[7],侧重发掘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批评对象与创作进行精神沟通和交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残雪陆续推出自己的“文学笔记”,如《解读博尔赫斯》、《艺术复仇》。她在《艺术复仇》中对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卡夫卡、鲁迅等多位大师的创作进行解读。在残雪看来,大师们“关注的不是表层的生活,而是那更为隐蔽、难以言说,却又无处不砸发挥作用的深层生活”,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在艺术王国中进行无止境地挖掘探索,因而艺术王国的边界得以延伸。残雪力图借助于作品以及人物与大师进行跨时空的心灵交流,在这交流中插入自身的文学经验和思想,她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创作,在反思中以自己的方式描述人类灵魂内部的风景,显然,这里的风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欣赏。

“作家与学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格非的文学批评与其他先锋作家的文学批评大相径庭。格非的《小说叙事研究》《塞壬的歌声》等论著苦心孤诣地阐释了“作家”对小说写作的奥妙、细节、方向等方面的直觉感悟。“艺术为体,理论为用”[8]可以完美地呈现出格非文学批评的风格。“艺术为体”,指的是格非在批评理念方面具有一种典型的纯文学意识。在解读托尔斯泰、马尔克斯、卡夫卡和鲁迅等人的经典作品时,格非就有意淡化了相关的历史语境与社会生活,转而极力彰显文学经典在超越现实层面所秉有的艺术本源。所谓“理论为用”,指的是格非在批评实践中具有明显的方法论意识。他的批评方法受结构主义和叙事学的影响。格非的博士毕业论文———《废名的意义》就是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将废名的作品从叙事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论文的共四章,它们分别是从文学作品四要素、结构、互文与非逻辑性、省略与空白等方面对废名的作品进行解读。这种论述的批评与先锋派小说家的散文化批评差异较大,它在论述上的逻辑性更强,它的语言具有学院派批评话语的特征。[9]

3

纵观90年代这些先锋作家在9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文学笔记”,他们以“行家的眼光”和不同于职业批评家的视角,既改变了当代先锋写作的原有面貌,给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代文学对人类精神空间的探索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摘要:20世纪90年代,先锋小说家们纷纷转向“文学笔记”的创作,这些“文学笔记”中蕴含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观念。本文通过对余华、马原、格非和残雪四位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笔记”的研读,来梳理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

关键词:先锋作家,文学批评,文学笔记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文论失语症和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

[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95-96.

[3]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97.

[4]杨欢欢.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研究——以余华、马原、残雪、格非的“文学笔记”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8.

[5]杨欢欢.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研究——以余华、马原、残雪、格非的“文学笔记”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7.

[6]马原.新阅读大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5.

[7]残雪.艺术复仇[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叶立文.“复述”的艺术——论当代先锋作家的文学批评》[J].文学评论,2012(4).

马原 六十岁有一点像世纪末 篇11

这是近两年大部分国内报纸和杂志关于马原重回文学界的导语。

文学界之外的马原,在南糯山种地的马原,在当幼童父亲的马原,以及肺癌病人马原,均不是这些文章的重点。这些文章的重点,是二十年前那个说“小说已死”的马原和二十年后带着自己的长篇小说凯旋的马原之间的矛盾性。

相对于回来了,本刊更倾向于称呼其“回归了”。马原回归了山林,回归了小说界,又即将回归到人类本初的叙述—给儿子马格写童话。这是一个多面向的马原,而非仅仅讲述那个跟文学挂钩的马原。

成了“马渊明”

“学陶渊明很容易的。”马原说。在南糯山住了N年的他不复当年的白皙,皮肤变黑了,身体变瘦了,精神头反而变好了—从外表来看,谁都不会相信他是肺癌病人。

马原说,古往今来的文人都以陶渊明为楷模,但能做到的寥寥无几。“中国历史上没有两百个陶渊明,没有二十万个陶渊明,甚至没有第二个陶渊明。”

独马原成了“马渊明”。

他本来打算试一试的山居之行,现在已经“试”了五年有余。带着太太李小花,小儿子马格,在西双版纳盛产普洱茶的南糯山安了家。夏天 ,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被“烧烤”的时候,每天保持在舒舒服服的二十多度里,“我老婆一直喊冷,老说下山暖和暖和去”。

马渊明家安在了半山腰冷清的乡村小学里,不是上山就是下山,“没有一条不上不下的路给你”。两条腿杆子一伸出来,上面满布着重重划痕。那是每天穿着短裤在草丛里穿行的痕迹。以前的衣服穿在现在的马原身上晃晃荡荡的,裤子也因为身体的消瘦显得极为肥大,像是当爸爸的拿了儿子马大湾的衣服偷穿。“我过去190斤,现在160斤,我已经回到了17岁的体重,又到了一生最瘦的时候。”

马渊明的一天,是从一双解放军胶鞋开始的。他穿着这双“最便宜,最耐穿”的解放鞋,早上下山拿信件,下午跨进田垅劳作。最近,这双鞋的主人考虑着要把自己过去的“爱驹”宝马轿跑325换成一辆皮卡。“皮卡比SUV实际多了,我要在那生活,我总是把山下的生活必需品运到山上来,跑车上了山就是块废铁。”马原一边说,一边向记者描述他要买的水管,PVC材质,25块钱,三米长。描述完了,马原想了想又说:“你的生活彻底地从都市变成了乡下,这可不是闹着玩。”

马渊明已经开始享受他的“归山原居”了。“我想可能一直都有一点跟时尚反着走的意思。原来没这么多想过,但是今年60岁了。60岁的时候有一点像世纪末,一般一个人正常寿数都能赶上世纪末。发现世纪末的时候大家愿意清点,看看这一个世纪里面哪些事情有意思,60岁也像一个人的世纪末一样。活了一甲子之后,稍微给一甲子做一个归纳,发现总是在做和人家背道而驰的事情。”

写不出来的时候“变成开发商了”

二十年前马原提出“小说已死”,有人说他“叫嚣”。也许是“小说已死”太有想象和解释的空间,大多数人都误会马原这一最著名观点的意思。就像当年萨特的“他人即地狱”也多被后人附会曲解一般。

“我说的小说已死, 是因为媒介的变化。”马原指着桌上的几台手机,“你们现在一多半的阅读肯定是靠这个和电脑屏幕完成的。”

他不喜欢被冠以“作家”的名号,认为现在“是个写字儿的都叫作家”。归来后的马原,更喜欢被称作概念外延更小一些的“小说家”。叙事,这种早在文字出现前就被人类所需要的命根子,在小说已死的“后小说时代”,依旧是让人放不下的命根子。这种依赖,不以时间推移来计算。

马原说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小说界,是写不出来“被离开”的。“写不出来的时候海明威用猎枪把自己脑袋轰掉了。写不出来的时候茨威格开煤气。写不出来的三毛用袜子套在脖子上把自己勒死了,我跟他们的状况一模一样,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你不知道为什么写不出来,就像现在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写得出来。”

写不出来小说的马原被迫离开了安身立命的行当。所有的兴奋点、所有技能随着小说从马原生活的抽离一并弱化了。“还不到40岁,我怎么可以就此什么都不做?”

离开的这二十年,马原写过三个剧本,一个叫《爱的拒绝》,一个叫《谁能够喜怒哀乐自由》,一个叫《都有一颗红色的心》,“写剧本这是跟我原来行当很近的东西。”拍过一部纪录片《中国作家梦:马原和110位作家的对话》,带着算上自己总共两人的摄制组,两年走过两万多公里,采访了120余位文学家,两年光景剪辑成24集电视片,“被中央电视台拒绝了,在地方台播又收不回成本”,最终只好压了箱底。

离开的二十年里,当年身无片瓦的马原还曾经涉足房地产业,在房地产公司做过顾问。他周末走遍各大楼盘看楼消遣,或者说,马原式的“对土地的热爱”,反倒让他看出这中间的门道来。朋友大龙因此强拉他进入自己的公司。“说实话不好拒绝,看在那么实在的薪水的面子上也不好拒绝。”马原笑着回忆那时拿人手短的过程,这之后,看在薪水和朋友面子上劳心劳力,从企划、拿地、概规、建筑设计一直到景观设计,一条龙包圆了。“一群专家们在我的领导下组成一个团队,我就变成开发商了。”

回归后的马原依旧延续他口述的写作惯例,助手打字,词汇串成句子,句子串成段落,段落串成小说。二十年前只一部长篇,二十年后的回归,串出来三部。

“只知马云,不知马原”

生于1953的马原,当过农民、做过钳工、写过报道也编过版。60岁退休的地方,是站了13年的三尺讲台。

“我在退休之前当了13年教师,我有这么三大本全本的讲稿集,我觉得没枉做一回马老师。”马老师拍了拍桌上的三册新书,花城出版社给马原出版的三卷本讲义,《细读经典》、《小说密码》、《电影密码》,“我关于叙事文学的前世今生都在这里面了。”马原用在南糯山磨出茧子的大手疼惜地摸了摸这套“凭着口碑走江湖”的丛书书皮,又添了一句:“套用葛优在《天下无贼》里的一句台词,我这套当年花去五六天备一堂90分钟课程的讲义,‘技术含量蛮高的!’”

马老师对自己满意,对学生不满意。尤其对课堂上的本科生不满意。“要是满意我就是病了也会继续讲。”

台上的马老师讲着自己多年来对文学的心得感触,台下的同济学生“玩手机、听音乐、看电脑”,整个班上听得最认真的反倒是那些慕名前来旁听的老读者。于是……

马老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我不能要求你们一定听我的课,但是你们不爱听我就不讲了。我不跟你们玩了。”

“坏就坏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切背后都是一个钱字。”马原回忆起本刊当年在建川博物馆的一次活动上,最边缘化的,反倒是他和陈丹青这些文艺界人士。“商界大佬的话语权比我们这些所谓公众人群话语权要大得多。”面对学生们现在只知道马云,不知道马原,把马云们当做精神教父的既成事实,马老师显得无力,“这时候你讲课有什么意思,你发现你尽心竭力的事情还不如他们饭后茶余,冯仑的书一定比我的书卖得多得多。”

教不了别人的儿子,马原只好在小儿子马格的身上下功夫。他打算像郑渊洁一样,给小马格开个家塾,让教育回归最本真的自然。“我们山上还有其他朋友,有画家可以教画画,我可以教语文。有中科院的朋友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植物园里可以学植物,也可以学学昆虫。”

他心心念念给马格写童话,把对大儿子疏于交流的内疚都在小儿子身上找补回来。“我希望马格以后是读着老爸的童话长大的。不是别人的童话,也不是喜羊羊。”

他读了三十多遍《小王子》,十多遍《骑鹅旅行记》,近一年内,还将《霍比特人》反复读了三四遍。“我要造一片园林,我把这片园林自己起一个名叫‘湾格花原’,我要写一系列的童话。里面可能会有蜘蛛,有精灵。”“湾格花原”实际是马原一家人的缩写—大儿子马大“湾”、小儿子马“格”、太太李小“花”以及马“原”自己。

上一篇:聋哑英语下一篇:合作探究高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