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材料分析题(共8篇)
马原期末材料分析题 篇1
一、阅读下列材料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二、材料1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2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刺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发展服务外包。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试卷答案 第 1 页(共 7 页)——《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2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原理。(2)阐述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1)还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展为主题的时代,各种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2)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
四、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为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敢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就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试卷答案 第 2 页(共 7 页)(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3分)(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3分)(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4分)
五、材料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2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迭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3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恩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请回答:
(l)结合材料3所反映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人生命力的根源。(2)结合材料1、2,说明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六、领导干部应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同时,搞调研要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同的。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 试卷答案 第 3 页(共 7 页)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2011年11月16日在出席中央党校2011年秋
季学期
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请回答:
(1)如如何理解“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2)从认识论上讲,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沦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七、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人口爆炸,已使地球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已使其伤痕累累;生态失衡,已使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物种灭绝危及整个生物圈。面对无穷无尽的污染,河流在恶泣,泉水在呻吟,海水在怒号。森林匿迹,溪流绝唱,草原退化,流沙尘杨。我们的地球,正超负荷运转;我们的家园,正走向衰亡,人类的警钟,是自己把她敲响,挽救自然,挽救生态,挽救环境,挽救地球已刻不容缓!否则,人类的末日将是自己酿造的一杯毒酒!请回答:
(1)用矛盾对立统一性质原理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努力才能避免喝下这一杯“由人类酿造的毒酒”?
八、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收入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九、下面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位资本家与一位产业工人的对话材料资本家:你们工人对我们这些老板应常抱感恩之心,因为没有我们投资的厂房、机器、原材料,你们即使有力气和技术,也生产不了任何产品,结果只能,失业,饿死。工人:胡说八道!没有我们工人的劳动,你们的厂房、机器、原材料都将是一堆死物。是我们用智慧和体力生产出各类劳动产品供你们享受。没有我们的劳动,你们将破产倒闭,直至饿死。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剖析以上资本家和工人的对话,到底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2.请用正确理论阐述厂房、机器、原材料,以及工人的劳动各自在生产产品中的不同作用。
十、材料1 试卷答案 第 4 页(共 7 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走复兴。
——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习近平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
话 材料3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党最早提出的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两手抓”;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请回答:
(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
十一、下面是一个对园林布景的不同看法的有关材料题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皇室人员前来游览一番。一位皇室人员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说:“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他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建筑师听完,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试卷答案 第 5 页(共 7 页)他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现代女报》2004年2月13日,作者:农先安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建筑师“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十二、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十三、材料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走复兴。
——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习近平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
话 材料3 试卷答案 第 6 页(共 7 页)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党最早提出的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两手抓”;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请回答:
(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
十四、材料1 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材料2 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有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 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材料4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请回答:(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试卷答案 第 7 页(共 7 页)
马原期末材料分析题 篇2
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把兴趣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乐于学习。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从而树立自信心,扫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当然,在教学和考试中,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教会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日积月累的过程。简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处理材料、阐述历史和文字表达的能力。所以,在材料训练中,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二、牢牢掌握书本知识,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
说到提高材料分析题的能力,学生往往会急功近利地抛开课本背笔记,丢下教材看资料,即使看书,也只看大字正文部分,其它一概不看。这样是很难学好历史的。做好材料分析题,熟悉掌握课本内容是关键,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熟悉课文目录,形成基本的历史框架结构
历史课文是以章节体系编排,每一章构成一个单元,体现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反映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经常阅读目录,便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结构,从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而且可以做到纵横对比,融会贯通。新课程是以专题形式编写的,阅读目录可以对该专题有个立体的,有深度的了解。
2、理解章节导语,把握历史梗概
高中章节导语主要是介绍专题主要线索。导语是高度概括浓缩的语言,读导语也是便于从宏观上了解这一章或内容,从而形成立体的时空观和系统的历史感。对导语的深入理解可以提高历史概括能力,“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3、熟读正文,了解来龙去脉,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正文显然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和主体,因此要高度重视。每节都有相应的子目,阅读正文要围绕课题与子目,了解历史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注意每节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高中学习,尤其要分析历史动因和影响,理解历史表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读正文,要注意领会理论性的表述和历史结论性的论语。正文的阅读应带着问题去研读。
4、阅读正文旁的学习思考、知识链接、资料卡片等,拓展历史思维
这些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拓展或分析。虽然往往不作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却可丰富历史知识,开拓视野。有些是较高的理论分析,对提高理性思维有很大帮助。
5、研究历史地图,形成纵横立体的时空观
“史地不分家”古人治史,尚且“左图右史”,我们学习历史更要结合地图。课文本身有地图,另有单独的历史地图册,边读史书,边对照地图。如有些地图是战争形势图,体现战争动态过程,结合地图用彩笔勾勒,了解战争的经过,结果,以便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空间观念。
三、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书本的知识是基础,学好了书本的知识才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材料分析的解题能力,还要具备其他综合知识和能力,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锦上添花”。
1、认真审题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认真审题是历史材料题获得高分的关键。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理解材料的意思。不少学生不会审题,特别是考试时总有抵触心理。于是,匆忙看一下,还没理解清题意,就草率答题。结果可想而知。读懂、读透、理解材料,是解答的第一步。因此,认真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只有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准确答题。
2、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针对性强,有助于理性思路,节省时间
学生一看到材料题,往往会马上阅读,其实这样做事倍功半,正确的做法应是先读问题,再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针对性强,有助于理清思路,进行正确判断。阅读材料时,除了阅读正文、材料的出处、时间以外,还要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破折号、省略号。阅读完后根据意思把材料分好层次,对材料有基本的把握。考场如战场,要分秒必争才能有胜算。
3、对材料进行归类和分解
理解材料大意后,对材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概括归纳。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出材料的重点,可以画出关键词和关键句,以便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要理解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挖掘有效信息,有时材料会给一些迷惑项,要把这些无效信息挑出来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4、关注关键词和关键句
在所给材料的首尾句往往是命题者对材料内容的简单介绍和高度概括,学生要注意材料的出处、时间、地点、作者等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带有一些暗示和引导,有可能隐藏着解题所需要的信息。
5、答题要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点,寻找其联系之处并归纳整理,切记语言要精准、规范、表述准确
所给材料不管难度有多大,往往与课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大多数材料所设的问题,往往要求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结合,所以答题一定要材料与知识点相结合。切记语言准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通顺,要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正确的历史术语,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进行解答。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不要带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要做到客观、平实的描述。
四、总结
培养学生解决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立足于教材,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绝不能一蹴而就。高中历史的材料分析题对学生有比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而要达到这种能力要求不能临时抱佛脚,应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方法的不断积累。
摘要:高中历史的材料分析题一向是高中历史题型的“重头戏”,如何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这是学生及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答题能力都有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地理读图材料情景题分析 篇3
材料情景题是一种由以前的问答题演变而来的,兼有选择、填空、简答、读图、析图、绘图等多种答题形式和功能的复合式题型。材料可由文字提供,也可由地理图像构成。
一、 材料情景题的特点
1. 测评的知识跨度大、功能全面。这种题型一般设问的角度新颖、内容广泛,设问内容既可包括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演变和地理名称等感性知识,又可包括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理性知识,从自然到人文,从国内到国外,从远古到未来,既能测评学生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测评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设问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试题多以提供地理信息资料、设置解题情景,常常以地图、图表、示意图为切入点,以读图分析为主要线索,对考生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让学生按试题要求做出解答。设问的形式包括叙述、说明、解释、对比、推论、分析、应用、评价、预测等等。答题的形式也有:填充、填表、连线、选择、绘图、判断等多种形式,并且向小型、系列、分层发展,要求考生逐一解答,既引导了考生的解题思路,又有利于避免考生漫无边际胡猜乱答。有的试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体现了对考生创新能力的测评在现代教育测评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的高考改革,跨学科综合题的运用,使这一题型更是生动。
二、 材料情景题的举样分析
例1(2008年山东文综卷,5~6题)下面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 山地针叶林带
C. 山地荒漠带D. 山地冰雪带
(2) 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 降水B. 下渗
C. 蒸发D. 地表径流
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图为设题的背景,考查自然带谱、水循环等知识点。
(1) 四座山中秦岭是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地理分界线,不可能有山地荒漠带,排除C;黄河北、东、西三座山均处于温带,可排除A;山地冰雪带在此区域属季节性自然带,如秦岭夏季就不可能有。
(2) 根据表述黄土塬是受河流侵蚀较小的黄土地貌类型,因此,水循环环节中地表径流最弱。
答案:(1) B(2) D
例2(2008年全国Ⅰ卷,第36题)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 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解析:本题以特定区域图为设题背景,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而全面。
(1) 从经纬网看,易知是非洲的刚果河。判断地形类型,一可从等高线入手,500米及其以上的等高线位于河流的北、东、南即周围高、中间低;二从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线条粗的是干流,其它支流成向心状汇入干流,由此得出为盆地。
(2) 可从河流的纬度位置(赤道地区)、大气降水(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集水面积(盆地地形、集水面广)、支流的多少(多)来分析河流的水量。
(3) 水流流速慢、利于泥沙的沉积;上中游的来沙量较多(植被覆盖率低);下游地势平坦等有利于河流三角洲的形成。G河位于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M点以上多是盆地,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易于泥沙的沉积,因此到达下游的泥沙较少;M点以下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水流快,不利于泥沙的沉积,所以未形成明显的三角洲。
答案:(1) 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 北、东、南 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区为盆地。
(2)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内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3) 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容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流速大。
② 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例3(2008年四川文综卷,第39题)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程度加大,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如图)
(1) 分析第一幅图,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 依据资料和图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解析: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展的“流域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以流域治理和水利工程兴建为龙头的田纳西河流域工程,目的在于解决大批失业工人就业和减少区域常发生的洪涝灾害,1933年5月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工程局(TVA),负责建筑水坝和电站,发展流域内田纳西、北卡罗来西、肯塔基、弗吉尼亚、密西西比、乔治亚和亚拉巴马七个州的经济和福利事业。通过投资、特殊投资政策及税收政策,到1944年9月,沿河建立起主坝和许多其他工程,给军需工业、制铝工业以及橡树岭原子弹生产提供了所需电力,使300万英亩农田得以免受水灾,农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整个流域居民平均收入增加九倍。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利用来源于新课标必修三的课本内容,如果学过则很简单。没学过则主要考查读图、读材料并从中提取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利用好材料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如第(2)题结合第一幅图引起环境问题的现象已给出,只需进一步答出后果即可。
答案:(1)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0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马原期末材料分析题 篇4
一、分析题答题思路
分析大题三步走:
①是什么?
联系原理,照抄理论
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 ②怎么讲?
联系材料,解释说明;批驳错误观点(如果有)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 ③怎么干?
提出行动,建议措施
调动三个积极性:人+科技+自然条件
分析题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是什么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
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
②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二、怎么讲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坚决践行科学发展观
①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②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③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怎么干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②依靠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
③“少生孩子多种树”:
ⅰ.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ⅱ.绿化改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加强环保的法制宣传
分析题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其他一切
一、是什么: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矛盾双方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相互吸收利己的因素
2)双方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需一定条件)
3)共同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
造成量变,实现质变。
二、怎么讲
①正面:贯穿始终的“一分为二”A+B 一方面,我们在干A的时候,要注意B;
另一方面,我们在干B的时候,不要忽视和忘记A。
②反面:批判割裂的“形而上学”
如果我们只注重A,忽视了B,我们就会······严重后果1 如果我们只注重B,忽视了A,我们就会·······严重后果2
三、怎么干
(1)要协调好事物内部的各种因素,自觉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既使其“相反相成”,又使其“相辅相成”;
(2)形成并保持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促成矛盾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四、材料特点
(1)两种个体
(2)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分析题三: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一、是什么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各自的作用:
理性因素的作用:指导、解释、预见
非理性因素作用:动力、诱导、激发
二、怎么讲:两者之间的关系
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我们也承认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三、怎么干
1.科学的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力。
2.我们既要有理性分析、严密论证,也要有自信、意志力。
我们既要有量化的公式和精确的计算,也要有发散思维、科学的怀疑精神。
在工作中,我们要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分析题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一、是什么
1.区别:
内外根源、稳定性表现、地位
(1)必然性由事物的内因制约,偶然性受外因影响;
(2)必然性稳定,偶然性不稳定;
(3)必然性第一位,偶然性第二位。
2.联系:
ⅰ.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
ⅱ.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支配; ⅲ.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怎么讲
代入的方法(将材料事例中的名词代入“联系”,替换“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怎么干
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能够从偶然中发现必然,善于积极发现并总结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实践。
四、材料特点
1.偶然的坏事变成必然的好事;
2.失误变经典,歪打正着,险中求胜,化腐朽为神奇,变灾难为经典。
分析题五: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与谬误)
一、是什么
1.绝对性:客观性、无条件性。
2.相对性:有待扩展、有待深化。
3.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二、怎么讲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
1.反对:绝对主义(教条主义、机械僵化)
2.反对:相对主义(怀疑科学、诡辩论)
三、怎么干
1.坚持一切从实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把理论和实践不断地加以结合,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推动理论认识与时俱进。
四、材料特点
材料一定会体现出原先奏效的方法在新条件下无效。
原来灵验的规律现在不灵了。
分析题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一、是什么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归宿和检验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实践的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其次,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的;
最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①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顺利发展,使实践达到目的; ②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甚至使实践归于失败。
二、怎么讲 代入的方法
三、怎么干
1、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其次要掌握科学理论,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最后,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使理论和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分析题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一、是什么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实践
1.区别:
①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生动、具体)
②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抽象、概括)
2.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①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②感性认识离不开理性认识(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3.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①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
②加工制作,上升为理性认识,具体方法: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4.实现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检验认识
二、怎么讲
材料中事例代入“是什么”的第3点。
三、怎么干
1.坚持一切从实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把理论和实践不断地加以结合,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推动理论认识与时俱进。
四、材料特点
1.首先需要确定材料提及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2.若这两种观点来自于一种人,则原理属于“感性理性认识”;
3.体现了同一个人在认识上的进步。
毛概期末考试材料题 篇5
在伊春市,有一片郁郁葱葱的“马永顺林”,这是一位“伐木英雄”在垂暮之年栽下的。林业工人马永顺一生伐木3万多棵,获得奖状和勋章无数,这曾是他最大的骄傲。可是,到了晚年,望着门前的荒山秃岭,他涌起了一种负疚感。于是,他开始偿还“绿债”,成为新时期的“植树英雄”。如今,我国大多数林业工人都与马永顺一样,放下油锯和斧头,走进了造林护林的行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十六大报告确定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摘自《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1日 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及意义。(3)结合身边事例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2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式(1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1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2分)。
3、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1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1分);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1分);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1分)。
二:材料分析与论述题
2.材料:1GDP(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但是GDP又远非“完美”——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的统筹。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
材料2中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当生态环境成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国内外的实践也已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人类要继续发展,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资料来源:新华网北京2003年12月11日电)(1)结合材料回答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发展。(2)结合材料回答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观。
答案:(1)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然而经济发展并不是发展的全面内容,经济发展也不能单纯用GDP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因此,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12分左右)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8分左右)
三:材料分析与论述题
2.下面是一组选自《论十大关系》的材料:
材料1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材料2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
反革命是什么因素?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素的反对力量。反革命可不可以转变?当然,有些死心塌地的反革命不会转变。但是,在我们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材料3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能学。
(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123,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分别指什么?二者关系怎样?我们的态度怎样?(3)分析材料3,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外国经验的方法?
答案:(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5分左右)
(2)积极因素就是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力量的总和;消极因素就是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力量的总和。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对立,又统一,且互相依赖,在特定条件下,积极因素可以转化为消极因素,消极因素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
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是基本的积极因素,但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不完善,由于官僚主义的存在,由于工作上的失误等等,可能在工人阶级内部产生某些消极因素,这就是积极因素暂时地局部地转化为消极因素。相反,反革命等敌对分子是社会主义的消极因素,但大多数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化,做出对社会主义有益的事情,这就是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10分左右)
(3)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一定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在对待外国经验上,应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学习外国的关系。第一,学习外国有助于打开眼界,看到差距,从而激励独立自主的意志和决心。第二,学习外国有助于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
材料1:邓小平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较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
材料2: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278页)
1、结合材料1回答:邓小平强调“先富”的手段和途径是什么?先富带动后富的途径是什么?(5分)
2、结合材料2回答: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和“共富”的基本指导原则是什么?(3分)
3、结合材料1和材料2回答:如何理解“先富”和“共富”的关系?(8分)解答:
五、材料题:
1、先富的途径和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带动后富的途径是先富产生的示范力量。
2、处理先富和共富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是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
3、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共富和先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如果离开先富谈共富,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离开共富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四:材料分析与论述题
2、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具体数字。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
答案:1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10分左右)
马原辨析题 篇6
1.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4.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5.社会有机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因而决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
6.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
7.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原理表明先有劳动,后有人和人类社会。8.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9.人既是社会的自然前提,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10.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11.社会规律是客观的,因而它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12.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上述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目的性,实际上把自己当成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当成满足其目的的手段,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2.答案要点:错误。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即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区分不同上层建筑性质的根本标志。
3.答案要点: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一定的历史活动,对历史的发展都有不同的影响,因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具有不同思想、目的、动机的人的“合力”构成的。个人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不同。但是,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
4.答案要点:错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心史观。一些唯心史观也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5.答案要点:正确。人类社会是由多种要素和矛盾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些要素和矛盾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具体说来,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们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社会革命和改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重大力量。
6.答案要点:错误。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在本质上都具有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所不同的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的,但是,不能因此否定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主观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及其符合的程度。人如果不顾社会规律任意而为,将会受到惩罚,在实践中遭到失败。片面夸大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将会走向历史唯心主义。
7.答案要点:错误。劳动不是在人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而是与人的形成同步进行的。在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由猿的本能活动向人类劳动的转化。人类在劳动的基础上脱离了动物界,形成了人和人类社会。
8.答案要点:正确。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因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秩序和趋势,社会发展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9.答案要点:正确。人是社会的自然前提表明没有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没有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也谈不上社会的历史发展。
人又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因为社会历史从来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无主体的过程。历史运动的前提是人的社会存在,历史变迁的动力源泉来自人的社会活动,历史进步表现为作为人的活动产物的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改变,历史规律亦存在于人的能动的社会活动之中。
10.答案要点:错误。人的价值主要包括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所尽责任和义务的多少。
11.答案要点:错误。社会规律固然同自然规律一样,有其客观性。但社会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它总是同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密切相联,并建立在这些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基础之上,因而不能完全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12.答案要点:错误。我们说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并不意味着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全部,也不意味着人人们之间只有经济关系,更不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只能归结为金钱关系。金钱关系只是人与人关系中的经济关系的一个部分,除经济关系之外,社会关系还包括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其它关系。
1.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目的在于区分两者在资本周转方式的快慢的不同。
3.资本就是一定数量的货币。4.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同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样都是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5.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6.劳动力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7.利润和剩余价值没有任何关系。
8.利润率平均化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之间的关系。
9.利润率不同于剩余价值率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错误。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形式,而市场经济则是指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成熟阶段,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所以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2.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露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可变资本(即劳动力)创造的,而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它的价值只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的价值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而只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才有资本周转方式快慢的不同。
3.答案要点:错误。资本的现象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的本质既不是物,也不是货币,而是解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所以资本和货币不能等同。
4.答案要点:命题错误。(1)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从价值周转方式看它们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2)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在价值回收方式上存在不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使用价值的完全消耗,其价值也随之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来补偿。
5.答案要点:错误。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法则,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凡是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它必然客观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6.答案要点:正确。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第一,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并且劳动力价值决定中还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第二,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
7.答案要点:错误。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利润和剩余价值来源相同、数量相等,都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来、被资本家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其实是同一东西。第二,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
8.答案要点:正确。利润率平均化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第一,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第二,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因此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第三,资本家之间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但在瓜分剩余价值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
9。答案要点:正确。第一,内涵不同。利润率是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第二,量的区别。利润率要远远低于剩余价值率。
中考文综材料分析题练习之我见 篇7
一、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 答题时审题不清, 答非所问
例如, 在2014年27题中, 考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和图片的共同主题, 在2012年26题第 (1) 问中第一步要求用字母表示, 有些学生却把题中的整句话抄了下来, 费时费力不得分。第二步要求回答哪些品质, 有些学生则按照意义类的题进行了回答。 (20问中要求回答这种做法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题目要求是对社会的影响, 有些同学只看到了影响而没有挑选出对社会的。在2012年中考政治试卷中, 联系施杰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理由”, 答非所问。
(二) 答题时不能运用所学知识, 不能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
在2012年28题材料二中, 不能结合“提案”和“采纳”, 将施杰被评为2011年度法治人物的理由答成“有关部门的认同”, 第 (1) 问中第二步回答“公民意识、公民道德”等, 不能结合材料, 说得太大但切不中真正的要点, 距离所给材料相差太多, 失分较多。
(三) 答题时使用不规范语言, 较少使用术语
在2014年27题, 考生大多数回答不规范, 2012年26题中第 (1) 问第二步中要求回答哪些品质值得赞赏, 有学生回答“宁可错杀百人, 绝不放过一个”第 (2) 问中要求回答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有学生回答“会让人们认识到骗子很多, 能够打击他们, 让他们受到惩罚”等。28题中回答施杰被评为2011年度法治人物的理由时, 回答为“拥护我国法律”。
(四) 答题时不能多角度、多层面、准确解答问题
2012年28题, 回答施杰被评为2011年度法治人物的理由时, 只考虑法律层面, 答成“完善我国法律法规, 为我国法律建设做贡献”;在试卷要求“概括......的共同之处”答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进行, 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2年26题第 (2) 问中有些学生把公平的意义照搬过来, 虽然可以得到一些分数, 但没有对题答题, 所以得不到高分或满分。
(五) 卷面混乱, 不能分条列点
有的考生答题时东拉西扯、颠三倒四;有的学生答题时一个逗号逗到完;更有的学生答题时字写得潦草又不整齐, 用词又不当, 涂涂改改, 给阅卷者以不好的印象, 痛失宝贵的好几分。
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重视知识条理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知识条理化, 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准确性和掌握知识的系统性。练习题面要广, 量要适中, 但题型要多, 在帮助学生分析这些习题时, 要讲清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要求, 并根据要求进行规范化训练, 以纠正答题中出现的诸如概念模糊、要点不全面、审题抓不住本质、不按格式回答等问题, 使学生逐步养成答题规范化的习惯。
(二)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积极关注国家建设、科技、社会发展中与中学生生活贴近、与考点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而且要注意找到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点的结合点, 针对热点问题试着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并组织答案。对每个热点问题能结合自身实际谈感想, 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
(三) 重视开放性试题的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开放性试题的做题指导, 首先, 要按照设问要求做到准确回答。其次, 要尽可能把知识点答全, 如果答案较多, 可分出主次与先后, 分明层次;再次, 要尽量避免答题的随意性和口语化, 而使用课本语言或政治术语。
(四) 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与探究
教师在平常教学和复习中, 要多给予学生自己思考和整理答案的机会, 并要求其把答案和针对的设问进行归纳, 不要把现成的答案对学生和盘托出, 否则就会造成部分学生照搬照抄答案而放弃思考的后果。同时, 可在不改变意思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尽可能精炼地回答问题, 从而避免答题重复性语言过多而造成的失分现象。
(五) 重视学生答题技巧的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学生答题技巧的培养, 例如, 审题时要细心, 咬文嚼字, 字字推敲, 找全、找准关键词, 努力做到不漏题, 不错题;答题时不留空白, 即有没有把握都要答, 答错也要答, 若有时间, 答的越多越好。答题时要按照试题要求的顺序逐点回答, 可分出 (1) (2) (3) ……等等, 不再一一列举。
浅谈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篇8
【关键词】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三大要素
材料分析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观题,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以来都非常大,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每次考试都会有一批学生在上面“栽跟头”。很多学生甚至表示,一看到材料题就不知道如何下手,更无任何解题技巧而言,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掌握了技巧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题技巧一:一个中心
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问题的核 心,做材料解析题也一样。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无论单则材料还是多则材料,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来设计的,找到了中心,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1.单条材料抓中心
例[1]9月18日夜,弯月挂起,高粱地黑压压的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中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日本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回忆。这次材料的中心是:九一八事变。
例[2]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不可阻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则材料的中心是:改革开放。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把握住了材料中的中心句或中心点,整个材料的主旨就显现出来。
2.多条材料找联系
向上面的例子在材料分析题中单则材料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学生更多遇到的情况是一道题目会同时列出2~4则材料,如何把握考题的主旨和所涉及的考点就成为了关键。
例[3]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宣读一篇咨文,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的使命。材料二:美国共拨款130多亿美元,帮助西欧和土耳其渡过了难关。材料三:《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以上三则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有:防共、经济援助、北约。那么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迅速的进行整合并得出结论:这道题的中心思想为美国的冷战政策。
例[4]材料一: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快餐服务集团,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设立了超过3万家餐厅。材料二:美国波音公司制造一架飞机要用几百万个零部件,其基本上都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生产出来的。
根据上面例题的判断方法,学生可以很快的得出结论:麦当劳的全球推广和波音飞机的制造实际上都是为了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解题技巧二:两大原则
1.忠于材料
材料题的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内容,对号入座,问什么答什么,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例[5]“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作者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
答:师夷长技以制夷。
例[6]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列宁、罗斯福和邓小平是三位20世纪以来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伟大人物。据材料,你认为这三位伟大人物共有的优秀品质有哪些?
答:改革和创新。
这类题目的答案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找出”。这种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能从材料中直观的找出答案。那我们就不能一味的死抠材料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该启用两大原则中的第二个原则——忠于考点。
2.忠于考点
材料必定与我们的考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考点相联系,这样便将材料与考点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题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例[7]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本题所涉及的考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以上两个技巧是我们在做材料题时解题的大的思路,其实材料题的一些小的细微的地方也是需要我们注意到的。这就是我们要讲到的技巧三——三大要素。
解题技巧三:三大要素
1.中考试卷无废话
试卷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次都是有用的,要注意问题中的关联词,如“根据材料”,就是提示你要把握材料的中心点。如看到“结合所学内容”,就是要结合材料所涉及的考点,跳出材料进行知识的扩展,此外还要注意材料的出处,出处是说明性文字,可以给解题某种暗示和引导,应该足够重视不要漏读。例如:如果看到材料的出处为《共同纲领》,那么需要联想到的知识点有:第一次政协会议、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临时宪法等相关的知识点。三要注意分值。每一问题后都会有个小括号,里面标上分值。2分一般来说就一个知识点,3分一定是3个知识点,注意这些细节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答案不完整性。
2.标点符号会说话
材料分析题的材料往往有两句以上的语句构成,那么将这些语句分隔开的标点符号同样对于我们解答题目有很大的帮助,比如题目中经常出现的句号、分号、省略号。
3.注意答题规范化
要想提高得分率,除了掌握解题技巧之外,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化,从答案的条理性到语言的组织再到书写,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
例[8]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重要的变法活动(1分)
(2)概括材料中变法的内容(3分)
(3)说说这次变法的意义(1分)
利用我们上面的解题技巧,材料出处《商君列传》和相关信息,学生可以很快得出第一小题的答案为:商鞅变法。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将材料分隔成三句话,同时本小题分值为三分,那么传递出的信息就是变法的内容味三点:推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最后的省略号后内容即为变法的意义:使得秦国富强,推动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马原期末材料分析题】推荐阅读:
马原期末考试选择题11-27
马原简答题绝对精确期末必备10-14
七年级下册期末材料分析题09-02
马原论述题考试必备10-18
考研政治马原计算题11-24
马原07-15
马原答案10-27
马原实践要求05-20
金田小学期末水平检测质量分析材料06-17